乡村规划师年度工作总结

2024-07-12

乡村规划师年度工作总结(精选9篇)

1.乡村规划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一

20__年是我县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第七年,为更好的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免费政策和各项措施,根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和省、市《20__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结合我县免疫规划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20__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不懈地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不留免疫死角

(一)继续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各项措施和免费政策,扎实有序推进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确保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达90%以上;本县常住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100%,电子信息档案率100%,流动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0%以上,电子信息档案率达到85%以上。

(二)继续大力推行村卫生室预防接种的模式,积极推进村级设点,充分调动村医生开展预防接种的积极性,落实乡镇预防接种门诊定点与上门巡回接种服务模式。

(三)根据《娄底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单位的设置,健全预防接种网络,按照“不交叉、不遗漏、全覆盖”的要求,合理划分各预防接种单位的责任区域并建立台账,坚决杜绝免疫空白。继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预防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和第三批市级示范门诊创建工作,力争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达100%,市级示范门诊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四)各乡镇中心卫生院(所)、县直医疗保健单位要高度重视免疫规划工作,要在确保国家免疫规疫苗落实的基础上,结合疫情,科学、规范、稳妥地开展二类疫苗宣传推广预防接种工作。

(五)要进一步完善二类疫苗的管理机制,规范二类疫苗的价格,加强督导检查。要加强疫苗管理,保证“双安全”,即疫苗质量安全有效,接种工作安全规范。

二、认真落实消除麻疹工作措施,如期实现工作目标

(一)要有效落实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工作,确保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巩固和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常规免疫2剂接种率达到95%以上,首针接种及时率>80%(即8月龄内完成首针接种)。在入托、入学儿童中,2剂次麻疹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二)根据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印发20__年全省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疾控发〔20__〕2号)和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下发的相关文件,在3月份认真做好8月龄~6岁(3月1日至20__年6月30日出生)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麻疹类疫苗的儿童的查漏补种工作。要求达到以县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后接种率达95%以上的工作目标,以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三)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做好麻疹监测工作。以县为单位,麻疹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达到1/10万以上。要确保每一例麻疹病例或疑似病例均进行报告、采样、检测,对每一例麻疹病例均应及时进行追踪,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麻疹疑似病例个案调查率达到100%,血清标本采集率达到90%以上,咽拭子标本采集率达到85%以上。暴发疫情实验室确诊率和调查处理率均均达100%。

(四)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要对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县卫生局将就消除麻疹工作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并将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向县人民政府汇报并下发通报至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医疗卫生单位。

三、加强AFP病例监测,搞好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巩固无脊灰成果

(一)维持高水平的脊灰疫苗接种率,消除脊灰野病毒和疫苗衍生病毒流行的条件。

(二)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的高度敏感性,加强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认真开展病例调查,及时采集、运送粪便标本,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疫苗衍生株病例和可能的输入性野病毒病例。主动监测结果及主动监测汇总表要及时通过网络报告。报告发病率不低于2/10万。监测质量达标: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达100%(以实际住院地计算);麻痹发生后14天内双份合格标本采集率≥90%,第一份标本入院后48小时内采集率≥90%;标本7天内送达率≥90%;60天随访、75天随访表送达省疾控中心及时率≥90%;AFP病例OPV3剂次接种率>90%。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就诊史的AFP病例不得漏报(凡15岁以下弛缓性软瘫均要报告)。无高危病例出现。

(三)根据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印发20__年全省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卫疾控发〔20__〕3号)和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下发的相关文件,在3月、4月认真开展203月1日至20__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的两轮查漏补种工作,所有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脊灰疫苗、无接种禁忌症的儿童,均要按免疫程序要求完成漏种剂次的补种。要求达到以县为单位,目标人群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后接种率达95%以上的工作目标,以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县卫生局将组织开展脊灰疫苗接种及脊灰疫情防控工作的专项督导,结果通报全县。

四、做好流脑和乙脑的防治与监测工作

(一)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实行免费的预防接种且保持高水平接种率(≥90%)。

(二)按照《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和《全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方案》要求时限网络报告个案,且专报≥大疫情。

(三)加强对流脑病例的调查及标本的采集检测工作。每例疑似流脑病例均要求将调查报告于下月5日前上报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每例疑似流脑病例均要求采集病例脑脊液、双份血及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样(每个病例采集接触者样不少于10个)进行检测,结果于下月10日前上传专病网。

(四)乙脑病例(包括疑似)10天内实验室结果报告率≥80%;确诊病例发病后8月内完成病例随访率≥80%。

五、乙型肝炎监测

(一)规范乙肝的疫情报告工作,做好15岁以下人群的乙肝个案调查和上报工作。要求发现病人后7天内完成个案调查并录入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报,专报系统数据≥大疫情数据。

(二)继续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0%)和全程接种率。酌情开展一次甲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努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六、加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

(一)为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有有效,降低因服务质量导致的投诉事件,规范预防接种告知工作,督促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点、村卫生室切实落实预防接种告知程序。

(二)进一步规范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工作,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后,及时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平台网络直报个案调查、处理记录。疫苗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以接种单位为单位达100%。AEFI发现后在48小时内报告率≥90%,AEFI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率≥90%,AEFI在调查后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90%,AEFI个案调查表在调查后3日内报告率≥90%,AEFI分类诊断率≥90%。

(三)建立疫苗接种事故责任追究制。对因违规操作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疫苗接种事故要追究单位领导人和接种者的责任,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并根据具体情况承担适当赔偿金额,情节严重,取消接种人员资质,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查处。

七、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的规范管理、启动儿童预防接种短信通知系统建设工作

(一)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的规范化管理,确保辖区适龄儿童信息个案管理率达到100%,以乡镇为单位数据上传完整率达90%以上(以国家平台数据为准)。

(二)三月份在全县正式启动儿童预防接种短信通知系统建设工作,实现预防接种信息发布、反馈、沟通的信息化,有效解决接种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迟种、漏种、应急接种等信息沟通滞后问题,以提高及时接种率水平。

八、加强疫苗、注射器以及冷链管理

(一)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做好疫苗和注射器的分发与管理工作,特别是疫苗的冷链保管。同时,坚决杜绝浪费,确保疫苗和注射器的质量。

(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实现疫苗(一、二类疫苗)、注射器及冷链设备信息的网络管理。完成出入库实际操作三日内录入系统上报,下级单位每月8日前在网络上确认上月数据。

(三)冷链室有明显标识,冷链设备有专人管理,有设备台帐、温度监测、保养和维修记录情况。冷链设备完好率100%、使用率100%。

九、扎实开展春秋季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一)协调教育部门做好20__年春、秋季入学入托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宣传发动及人员培训工作,规范查验程序,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及时补种及建卡建册。

(二)做好现场督查及技术指导工作。

(三)辖区学校、托幼机构全部开展查验工作,新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95%。

十、开展儿童疫苗接种率调查工作

(一)为了掌握免疫规划针对疫苗接种率的真实水平,了解影响免疫规划接种率的因素,以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按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标准》,于6月底、11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常住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8月份开展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

(二)迎接上级免疫规划工作检查,对0~7岁儿童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

(三)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一次0~15岁儿童基本情况摸底调查行动,以乡镇、村为单位建立辖区内15岁以下人员电子信息档案并逐级上报乡镇中心卫生院(所)、县疾控中心。

十一、组织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

(一)围绕“3月份免疫规划宣传月”、“4.25”等主题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各乡镇要于4月27日前上报宣传总结和现场图片。

(二)组织开展1~2期专题培训,培训内容为预防接种实施技术、安全注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AFP监测、麻疹监测、乙肝监测、流脑监测等。

(三)各乡镇均应对辖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乡村医生开展2~3期业务培训。

十二、建立免疫规划工作月报制度,继续开展两月一次免疫规划督导工作

(一)建立免疫规划月报制度。各乡镇中心卫生院(所)在每月5日前、县疾控中心在每月8日前以邮件方式上报免疫规划工作月报表和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进度报表”。

(二)继续做好两月一次免疫规划经常性督导工作,并将督导情况写出“双峰县免疫规划工作情况通报”向全县通报。

(三)根据卫生局统一安排,开展半年、年终督导检查。

(四)迎接省、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检查行动。

十三、规范资料收集、整理,做好免疫规划每月考评工作

(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湖南省免疫规划(量化部分)每月考评内容及评分标准》。

(二)要求所有表格、督导资料从年初开始规范格式、内容,及时小结归档。

(三)要求所有各类报表按要求及时上报。

2.乡村规划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二

随着成都城乡统筹的进一步推进,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成为成都市新的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 该定位和目标对都市和乡村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 特别是对新型城乡形态的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规范乡镇规划管理, 满足乡镇对规划工作的需求, 成都市创新性的推出了乡村规划师制度。自2010 年11 月~ 2014 年11 月, 成都已招募了五批乡村规划师, 他们为持续提升成都乡村规划建设水平, 助推全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通过对乡村规划师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对成都乡村规划管理提出有关建议, 对成都乡村规划管理下一步工作的推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成都乡村规划师概况

成都乡村规划师主要通过社会招聘方式进行招募, 目前, 成都已经招募了5 批乡村规划师约200 人次, 覆盖了城乡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以及道路交通等专业, 其中研究生学历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乡村规划师是乡镇规划技术负责人, 其工作职责为《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所规定的六大职责。实际上, 成都乡村规划的工作范围已远超出其规定, 从项目立项到项目竣工验收均参与和管理, 真正实现了项目的全过程管控。成都乡村规划师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2 成都乡村规划师所起的积极作用

从第一批乡村规划师到第五批乡村规划师, 成都乡村规划师们根据各自所在乡实际情况, 积极投身成都乡村规划及管理工作, 参与所属乡镇的各类规划编制工作, 代表乡镇政府对乡镇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把控,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建议, 使各乡镇规划建设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提升乡镇规划理念。

近年来, 在乡村规划师的不懈努力下, 规划管理实现了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和掌控。各乡镇的规划设计摒弃了传统乡镇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的缺点, 真正实现了规划的落地和可实施性, 同时, 规划引领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乡镇规划理念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2) 提高规划编制质量。

乡村规划师来自建筑学、城乡规划、交通工程、园林景观等不同的专业, 在针对乡镇规划这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时可以从各自专业不同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乡镇规划的编制质量。以笔者所在区域为例, 实施乡村规划师制度以来, 2013 年, 2014 年规划获奖次数达到7 次, 远远超过往年。

3) 促进规划实施动态管理。

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工作地点为乡镇, 乡村规划师可实时监测规划建设动态, 这为乡村规划师把握规划项目实施动态提供便利条件。以笔者所在区域为例, 2013 年指导乡镇建设项目按照规划实施的情况就有6 条, 针对6 个规划实施项目进行现场监控, 及时发现与规划不符的问题及时纠正; 同时, 参与乡镇政府规划建设事务会议21 次, 向政府领导及时汇报项目进度和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建议, 真正促进了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

3 乡村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成都市乡村规划及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就, 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笔者发现乡村规划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 乡村规划师地位需提高。

仍有部分乡镇对乡村规划师的地位认识不够, 依旧不把乡村规划师当作乡镇规划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 地位仅仅是一般的工作人员, 甚至有些乡镇还把乡村规划师当作是区县规划局派到乡镇监督乡镇规划建设的人员, 导致乡村规划师没有知情权、更没有指导乡村规划工作的权利。

2) 部分乡镇政府工作理念需改进。

目前, 仍有少数存在政绩为先思想的乡镇干部把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当作政治跳板, 热衷于表面的政绩, 没有脚踏实地认真分析乡镇实际情况, 没有下入基层了解农民意愿, 不顾规划周期性和强制性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城乡统筹的初衷。这也是乡村规划师在进行乡村规划管理工作时需解决的问题。

3) 乡村规划师个人沟通能力亟需提升。

大多数乡村规划师在从事这个行业前, 很多是从事规划设计单位以及教育机构等, 对城乡规划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 但是在从事乡村规划管理工作时, 应注重“规划师的角色要转变, 规划不是某个人的蓝图, 而是大多数利益相关方的综合体现, 必须要尊重实际。”与普通的规划设计师不同, 乡村规划师需要更多的协调能力, 也背负更大的压力。往往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很简单的技术问题, 乡村规划师们在给基础工作人员以及村民解释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这是每个乡村规划师到岗后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4 乡村规划管理工作的建议

1) 切实落实乡村规划师制度, 弥补乡镇规划管理不足。

成都市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是为了加强乡镇管理力度, 同时也是更好的衔接区县与乡镇的规划管理与监察, 但在推行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乡村规划师制度还需完善。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落实乡村规划师的以下权利: 首先, 知情权的落实。乡村规划师在乡镇的身份和级别虽然有所改善, 但提升的高度不够, 导致乡镇及区县政府不够重视, 一些涉及规划的行政决策不知情, 从而乡村规划管理工作无法真正开展。其次, 参政、议政权利的落实。规划管理工作是自上而下的, 乡村规划师大多属于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乡镇应该充分信任乡村规划师, 应为乡村规划师搭建较高层次的平台, 参与到乡镇领导层的有关决策中,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乡村规划在乡镇规划管理中的巨大作用。

2) 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师小组的作用, 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的优势。

乡村规划工作期间, 笔者所在小组的乡村规划师经常召开小组会议, 对一个周期内涉及到的有关乡镇规划管理工作进行讨论与研究, 均受益匪浅。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 在针对乡镇规划这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时, 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头脑共同思考。因此, 凝聚小组的力量, 定期对乡镇的总规修编、建设项目进行审查就十分必要, 这样既能进行头脑风暴, 对乡村规划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见解, 同时, 形成一个扎根于当地的专家团队, 对当地的建设发展献策, 引导科学规划决策, 将更具实际意义。

5 结语

乡村规划师制度是成都市为满足广大乡镇和农村对强化规划工作有着实际和迫切的需求, 在全国范围内的率先创新和推行的规划制度, 这一制度的推行弥补了乡镇规划管理的不足。虽然目前的乡村规划师制度仍有少许瑕疵, 但取得的成就已超过预期要求, 期望其能形成长效机制, 为乡村规划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介绍了乡村规划师的工作职责, 阐述了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在乡镇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并从乡镇政府工作理念、乡村规划师地位及沟通能力等方面, 分析了乡村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有助于乡村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乡村规划,规划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成府发[2010]37号, 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方案[Z].

3.乡村年度总结 篇三

1、为了强化健康教育工作,本院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落实和调整了健康教育组织和网络,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到纵向有人抓,横向有人管,层层推进,全面落实。

2、定期组织本街道办各社区卫生站和居委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为健康宣传进社区打下了基础。

二、做好健康教育的院内院外工作。

1、重视控烟宣传,在每层楼及电梯间、候诊室、诊室设有控烟标志及控烟宣传画。积极申报无烟医院,成立控烟小组,开展医务人员控烟调查及宣传,并定期巡查、监督控烟执行情况。

2、定期出宣传栏共8期,内容涵盖传染病、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慢性病防治及控烟宣传等。

3、开办院内各类健康教育讲座12期。

4、发放各类宣传单张520xx张,张贴各类宣传画85余张,播放各类宣传片20xx,发放健康用具(安全套)等830多份。

5、对本院及本社区卫生站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培训。6、深入社区、学校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共6次。

三、虽然本年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以下各方面仍需努力。

1、在取得经费支持的基础上,配备必要健教设备。结合卫生主题宣传日,尽力扩大院外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争取多下基层,常下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4.乡村少年宫年度工作总结 篇四

一、社团活动意义非凡

美术社团活动的开展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精神所需,同时更好地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老师们的关爱,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到这项公益性项目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从而使学校变成孩子们,特别是特殊家庭和留守儿童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家园、乐园为宗旨。另外让孩子们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为孩子们全面健康发展,张扬个性提供了自由飞翔的发展空间,可谓意义非凡。

二、社团活动内容多彩纷呈

社团成员进入社团是因为有共同的兴趣好爱,虽然爱好相同但是年龄特点有所不同,基础不同,毕竟是有些参差不齐。因此根据需要对社团成员的年龄特征、基础、特长进行了区分,让学生既能有时间学习基础课程,又能有发挥各自的特长的创作活动,既能共同协作,又能各尽其才。社团活动的内容安排都有基础造型、色彩知识技巧、创作技巧几部分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的个人作品创作和集体作品创作,让课程由浅入深,多彩纷呈。如暑期的素描课程就是让社团成员能有最基础的造型能力的提高。再如纽扣花画创作就是一项融合各项技能的集体创作活动。还有绘画,科幻画创作等就是学生个人创作。这样一来,让每个成员都能有足够的成长。

三、社团成果喜人

在学校领导支持下,在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下,美术社团共集智慧,将绘画和手工完美结合,创造了新颖漂亮的纽扣花画,参加了在校区举行的温州市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现场会,收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同时社团成员学以致用,为班级做班刊,为学校家政节做海报。艺术节、科技节,绘画、设计、美化版类的比赛社团成员都是踊跃参加,并且多人次在区比赛中获奖等等。

5.乡村规划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五

xxxx年工作情况及xxxx年工作思路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xxxx年,是新中国成立xx周年,也是全县脱贫甩帽、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更是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重大机遇之年。一年来,石人沟乡党委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绩。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

1.强化学习,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石人沟乡党委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切实做了抓思想认识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保证了主题教育扎实有序开展。制定了《中共石人沟乡委员会关于xxxx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的意见》,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n次、扶贫脱贫相关政策知识学习n余次,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一岗双责”范畴,层层落实责任。

2.夯实基础,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一是落实责任。牢固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落实“一把手”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认真执行“一岗双责”、落实分管领域党建工作的责任。在年初与各村签订《xxxx年基层党建重点工作责任状》的基础上,结合县委组织部印发的《xxxx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制定了我乡的《xxxx年度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把各项工作责任到人,确保我乡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二是强化教育。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党委领导班子、干部及农村党员的学习培训。三是抓好春季党员林建设。全乡九个村(宽沟、北沟、石人沟、木匠营、亢家沟、山湾、东两间房、东山神庙、凌营)完成各类苗木种植xxxx株,成活率均在xx%以上。四是规范管理。加强党建工作规范化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工作制度,xxxx年以来,对各村的支部手册调阅x次,对支部手册记录所存在的问题已列详单,并通知整改到位。五是规范发展党员。从发展对象和发展程序上严格把关,xxxx年新发展党员x名,实现了全乡连续三年不发展党员村归零。

3.自查自纠,扎实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坚持压实主体责任全面查与严明政治纪律深度改相结合,深入查纠、认真整改,从严要求、标本兼治,通过工作开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4.落实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永远在路上”的警觉和韧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纠正“四风”,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党委书记主动承担起主体责任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的责任,亲自谋划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思路举措,班子其他成员积极跟进、主动担责,通过民主生活会、谈话提醒、每季度深入分管所站、所包的村开展调度等方式,加强对分管范围内各级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将责任追究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利器,层层传导压力,以常态化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积极实践执纪问责“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挺纪在前,将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落实到具体行动,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全乡工作取得新成绩

1.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xxxx年贫困人口退出工作,全年整村脱贫出列x个村,脱贫人口xxx 户xxxx人,累计脱贫xxxx户xxxx人,目前,全乡还有贫困人口xx户xx人(含x户x人新识别),贫困发生率由年初的xx.xx%下降为x.xx%,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一年来,为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围绕识别和政策落实、入户核查等重要环节,精准落实到户到人,全覆盖式查漏补缺,与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一道,对存在问题的立行立改,迅速采取措施,圆满顺利迎接国家、省三方评估以及市脱贫攻坚实地考核,特别是在国家、省三方实地考核中,我乡信息反馈做到及时迅速准确,得到县领导充分肯定和表扬。

2.产业、就业实现新突破。全乡扶贫项目累计xx个,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项目、非贫困村产业帮扶项目实现全覆盖,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到xxx%,双项覆盖率达到xx%,稳定实现两不愁。一是龙头企业入股分红项目。x聚顺、惠康农牧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养牛项目,带动贫困户xxx户,年分红xxx元,其余xxx户通过政银企户保带动,年收益xxxx元。x水星乳业有限公司直接带动xxx户,户增收xxxx元。二是贫困户自主经营项目。贫困户自主经营项目xx个,其中养殖项目xx 个,种植项目xx 个,共申请财政补贴扶贫资金xxx.x万元,带动贫困户xxxx户,户均增收xxx-xxxx元。三是光伏产业带动项目。建设x个xxx千瓦、x个xxx千瓦村级光伏电站,覆盖贫困户xxx户xxx人,户用光伏带动xxx户,户均增收xxxx-xxxx元;xx个贫困村安装xx千瓦村集体光伏电站,每村集体年收入x万元。四是资产收益项目。县级资产收益项目x个,x平安高科和丰鑫实业带动贫困户xx户,户收益xxx-xxxx元。村集体资产收益项目x个,东山神庙村基础设施项目带动贫困户xx 户,户增收xxxx元。五是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由聚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xxxx亩,种植饲草和青贮玉米,带动贫困户xxx户,每亩xxx-xxx元。六是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亢家沟村润源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xxx万元,流转土地xx亩,建食用菌棚xx个,带动贫困户xxx户,户增收xxx元。总投资xx万元东两间房村扶贫车间项目,带动xx户贫困户,户月增收xxxx元。七是彩票公益金项目。东山神庙村利用彩票基金xxx万和村集体经济示范点资金xxx万,流转土地xxx亩,建冷棚xxx个,带动贫困户xx户,户均增收xxxx-xxxx元。八是就业扶贫。全乡扶贫公益岗 xxx 名(每月收入xxx元),光伏奖励 xxx人(每人每月收入xx-xxx-xxx元不等),生态护林员xxx人(每年收入xxxx元),天保护林员xxx人,公益林护林员xx人(每年收入xxxx元),临时护林员xx人。劳动扶贫专岗xxx人。组织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召开厨师、面点师、拉花培训班共培训贫困人口xxx人次,全乡劳务输出xxxx人,就地转移xxxx人,务工人数达到xxxx人以上。

3.各项扶贫政策取得新推进。教育方面:全乡在校学生 xxxx人,其中学前教育xxx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xxxx 人,大学 xx人、高中 xxx人、中职 xx 人。建档立卡享受学龄前教育补贴xx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xxxx人,高中中职xxx 人,“雨露计划”xxx人,大学xx 人。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医疗方面:严格落实贫困人口统筹补贴政策,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实现了“一站式办公”。实施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救助起付线全面取消,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和医疗救助政策落实比率全部达到xxx%,慢性病认定通过xxxx人。住房方面:自xxxx年以来,全乡累计进行危房改造xxxx户,其中:xxxx年危改xxx户,xxxx年危改xxx户,xxxx年危改xxx户,xxxx年危改xxx户,xxxx-xxxx年危改xxx户,xxxx-xxxx年度x户,全乡所有居住房屋均达到安全标准,已全部验收,拨款。兜底保障方面:全乡享受低保政策xxxx户xxxx人,享受特困供养政策xxx人。现享受残疾补贴xxx人,其中一二级残xxx人,困难残疾xxx人,享受残疾困难补贴xx元,重度xx元,如果即是重度又是困难,可享受xxx元,相关政策补贴都及时发放到位。

4.乡村基础设施有了新提升。道路交通方面。累计总投资xxxx.x万元,乡域内共修建水泥路xxx.x公里,涉及xx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其中xxxx年修建xx.x公里,投资xxx.x万元),xxxx年省道外金线已完成签约仪式和土地征收工作。电力设施方面:累计投资xxxx.xxxx万元,改造升级xxKV变电站一座,新增出线出口x条,主变xxxxxKVAx台,共计新架和改造xxKV山神庙xxx线路xx.x公里,高营xxx线路xx公里,山湾xxx线路xx公里,改造x.xKV线路xx.x公里,新配电变压器及配套附属设施xx台,改造配电变压器xx台,更换智能电能表xxxx户/块,xxKV光伏发电,专变专线xx台,x.xKV居民屋顶光伏xxx户,全部安装智能电能表并网发电,xx年配套公共饮水安全机井xxx台,专用变压器x台。全乡所有村全部通动力电。安全饮水方面: 累计总投资xxx万元,共打机井xxx眼,其中灌溉机井xx眼,增加灌溉土地面积xxxx亩;xxxx年人畜饮水工程共xx处,总投资xxx万元,涉及xx个行政村,xx个自然村,解决xxx户季节性缺水问题。全乡xx个村水质经资质单位鉴定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实施墙体改造项目。共改造墙体xxxx延米,清理私涂乱画和标语广告xxxx多平米;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新建地埋式垃圾池xx个个,维修或新建路灯xxx盏,购置垃圾桶xxx个、人力保洁三轮车xx辆,环村林绿化新种植苗木xxxx余株。实施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投资xx万元,新建广场一处,东山神庙、槽碾沟、亢家沟、高营、凌营、石人沟各新建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一处。

5.全乡生态环境有了新改变。将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乡村两级均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通过利用公益岗、扶贫专岗、护林员等多重人员队伍,采取分片管理,责任到人的细化机制,使全乡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严格按照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安排部署,在辖区内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工作,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努力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全面落实河长制为抓手,扎实落实好“河长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积极改善河道面貌,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治理环境,促进河长制全面落实,做到流域全覆盖、保洁全覆盖、责任全覆盖,确保河长制工作有序推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造林绿化和义务植树活动,完成社会造林xxx亩,环村林绿化新种植苗木xxxx余株。按要求完成了绿化造林任务,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不断加大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宣传力度,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造林绿化和生态意识,植绿、爱绿、护林的良好氛围不断形成。

6.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持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做好“孕前优生”、“全面二孩”、药具使用发放等政策的宣传解读,按规定做好奖扶、特扶人员及独生子女资金发放等工作,全面加强对计划外生育人员的监控。倡导文明的卫生观念,大力推进户厕、公厕改造项目,新建户厕xxx座,完成xx座水冲式公厕。全面完成兵役登记、民兵整组工作,按规定任务完成了征兵工作,为部队输送了x名大学生士兵。平安建设、扫黑除恶、信访稳定工作稳步推进,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开展大走访大排查活动,积极化解处理矛盾纠纷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积极有效的服务人民群众,为全乡经济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推进“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建设,xx个行政村全部建成“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截止到xxxx年xx月共记录好人好事xxx件,涉及xxx人,兑换物品价值x万元,孝心养老xxx户,有力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实现了营造向善向好的社会氛围的目标。

xxxx年工作思路

xxxx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x省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生态提升两大任务,以“建成美丽、富裕、和谐的石人沟”为总目标,统筹推进全乡经济、社会、生态、民生、党建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重点最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新思想武装,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以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头脑,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折不扣把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扎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使命担当,焕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守初心。深化思想认识,强化使命担当,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是巩固脱贫成果,完善后续帮扶措施。按照“脱贫不摘责任、脱贫不摘政策、脱贫不摘帮扶、脱贫不摘监管”的原则,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对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x户xxxx人,强化后续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成果。围绕蔬菜、肉牛、食用菌、杂粮、林果等特色产业,通过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在每个贫困村至少发展x-x种特色主导产业,具备条件的贫困户至少发展x种脱贫产业,形成稳定的脱贫机制,实现产业精准扶贫全覆盖。对列入脱贫监测的xx户xx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疾病、子女就学、灾害、无劳动能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返贫致贫群体,分类施策,及时落实救助保障措施。

三是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进一步补齐全面小康短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石人沟落地生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配合推进省道外金线工作进度,力争早日开工,早日完工。以“道德银行+扶贫爱心超市”为抓手,着力推进乡风文明,弘扬新时代良好风尚。健全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志愿服务队伍等自律制度和自律组织建设,大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新时代新农村氛围。

6.乡村规划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六

2014年,住建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镇规划和村庄规划的试点工作,其中浙江省德清县等5个县被选定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试点。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初步探索了不同地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理念、思路方法和针对性内容,也进一步印证了在县域层面编制乡村建设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提出了“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制,要求构建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尽快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引领作用”。

2016年,住建部全面启动推进乡村规划工作,出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市)区都要编制或修编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坚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先行,构建以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依据和指导的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体系”。

2 乡村规划的困境

2.1 规划层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社区规划构成,其中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在县(市)域这一地域范围内,与乡村相关的规划主要有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城市总体规划、镇(域)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涵盖了从县域、中心城区、乡镇到村庄各个层面(见图1)。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乡统筹发展进入新阶段,城乡互动逐渐加深,城乡规划的局限性和矛盾也日益突出。

基于城市视角研究和编制的县域、乡镇规划将城镇和村庄作为两个体系分别考虑,城乡二元特征明显。以“土地”为核心,立足于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目标,将区域中其他基质空间(生态地域、农村地域)作为一种支撑城镇发展的成本;重城市轻农村,对乡村发展问题考虑不足,更缺乏县域层面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协调性研究。

现行村庄规划主要依据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进行编制,而这部分规划始终处于不受重视和可有可无的状态,依据性的不足导致村庄规划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不同类型村庄之间差异化的需求。此外,《城乡规划法》虽然明确了村庄规划的法定地位,但是与城市相比,乡村仍处于十分弱势、被动的地位,“自上而下”的村庄规划照搬城市规划模式,与村庄实际严重脱节,不能满足乡村发展建设要求和农民的真实需求,指导性、实施性差。

2.2 实施层面

县域层面围绕城镇化水平、城乡建设指标,“自上而下”的构建村庄体系;而且就乡村论乡村,以建设为重心,无视乡村发展建设的地域差异;现实中往往采取“一刀切”式的建设模式,乡村规划不落地,缺乏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实施难度大。

乡镇层面重城镇、轻乡村,规划理念和方法照搬城市规划模式,缺乏对乡村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导致村庄布点规划流于形式,规划内容雷同、标准化、套路化,“承上启下”的作用无法体现,涉农资金、资源的区域整合不到位。

村庄层面“自上而下”的规划思路和方法无法有效指导乡村建设,片面追求近期实施效果、形象打造等政绩工程,导致村庄规划实施与村庄实际脱节;同时重复建设、无序建设现象突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动力、产业和资金短缺的问题,严重影响村庄发展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概述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是在新型城乡关系视角下,统筹县域乡村空间、资源、设施、风貌、特色和建设,与以城市为核心的传统规划完全不同,甚至就是要摆脱城市规划的理念、机制和方法的影响,才能构建以乡村为核心的规划框架,实现乡村规划的创新与变革(见图2)。

3.1 规划理念与目标

城乡等值理念。乡村与城市只有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但是在收入水平、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及生活便利程度上应该与城市具有相同的价值和相同的生活质量。城乡等值理念不仅是乡村发展建设和乡村规划的核心思想,也是近期导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的现实路径之一。

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目标。强调乡村发展与建设并重,乡村发展是乡村建设的动力基础,尊重乡村的地域差异与多元化,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的制定乡村发展建设目标和保障农民根本利益基础上的市场化机制与实施策略,实现城乡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2 规划内容与重点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不是单一的空间规划或建设规划,而是人口、产业、生态、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风貌特色和实施建设等各元素高度关联、互相衔接协调的城乡统筹规划。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其规划内容主要包括乡村建设规划目标、乡村体系规划、乡村用地规划、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乡村风貌规划、村庄整治指引六部分。

乡村建设规划目标。坚持决策先行,制定、落实乡村建设决策的五年行动计划和中远期发展目标,并将五年行动计划纳入相应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乡村体系规划。预测规划期末、各发展建设阶段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与县(市)域总体规划的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预测进行校核,修正县(市)域城镇化水平与城乡人口规模预测。根据县域发展分区、城乡经济、产业空间布局、乡村人口与经济发展趋势等,确定城乡体系结构,村镇等级、规模、功能,明确发展重点。

乡村用地规划。明确县域乡村发展策略、乡村空间布局模式和乡村建设用地规模总量,划定乡村居民点管控边界,提出土地分区、分类原则与管控要求。

乡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落实已有专项规划,强调分类、分级、分效、分期规划原则和实施控制。结合乡村分区、分类,确定乡村供水、污水、垃圾治理、道路、电力、通讯、防灾减灾等设施的位置、规模和配置标准。依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以不同生活圈配置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明确村级配置标准。

乡村风貌规划和村庄整治指引。根据乡村风貌的基本特征,挖掘地域文化,在县域范围划定风貌分区,分区制定田园风光、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元素符号和文化保护等风貌控制要求。分区、分类制定村庄整治要求,提出重点整治项目、标准和时序。

规划重点在于探索符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县域城镇化战略,从县域层面梳理并确定村庄适宜的发展路径与建设模式,强调发展引导与空间规划并重,突出运营管理,明确村庄整治实施措施。在此基础上,规划从人口、用地、布局模式三方面出发,将传统“自上而下”的刚性控制规划转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引导性控制规划。

3.3 规划难点与创新

多规融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分属不同行政部门,立足点、规划目标、内容和方法不同,却作用于同一个地域空间,内容重叠、管理分割、规划打架等问题日益突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要发挥综合作用,实现“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应整合各规划并实行严格的底线控制。除耕地红线外,重要的生态空间、传统的村庄肌理和形态,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等都应该划定红线,分级、分类的进行坚守和保护。

规划衔接。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法定地位尚未明确,规划技术、方法尚不成熟,与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即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之间的关系需通过进一步的规划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互补,具有独立的编制、审批机制和法定地位的规划。在此基础上,与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进行充分衔接,构建“县域、镇、村”三级规划体系。

实用性。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不以空间形态和用地布局为重点,更偏向协调型、保护型的城乡统筹规划。同时作为乡村规划,将直接指导、作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内容和成果形式要进一步创新,应更强调实用性,易懂、易操作。

4 德清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

4.1 试点意义

探索长三角地区大城市周边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规划理念和方法,对于弥补规划依据缺失、完善具有浙江地域特色的县域城镇化战略和城乡规划体系,对有序、合理布局县域城乡空间,构建以不同层次功能圈为基础的村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4.2 规划思考

4.2.1 规划视角的转变

摈弃以城市为核心的城乡规划手法,转向基于乡村视角的城乡关系入手来解析县域、城区、乡镇和乡村的关系,实现“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变、“乡村城市化”向“城乡等值”的转变、“就乡村论乡村”向“城乡一体、功能互补”的转变、“以建设为重心”向“多元化、差异化、以发展促建设”的转变。

4.2.2 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的反思

规划视角的转变是乡村建设规划不同于传统县域规划的关键,德清县县域城乡总体规划和德清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都以统筹、协调县域城乡发展为出发点,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是基于研究视角、认知取向的差异,德清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在县域人口、城乡体系、城镇空间、乡村发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刻反思,并进行适度的优化和调整,提出了更符合乡村发展建设实际、更具针对性的侧重于乡村发展和建设的规划对策。

4.2.3 镇域村庄布点规划的反思

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是乡镇域村庄布点规划的上位规划,通过其进一步落实并细化城镇化目标与战略、城乡体系、乡村用地规划、城镇发展分区、乡村类型与布局模式、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对乡镇域内的村庄进行综合布局与规划协调;重视发展引导,通过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推动资源、人口、土地、资本等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结合村庄发展建设指引,重点针对村庄发展规模、村庄居民点体系、分区(空间)发展引导、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进行全面深化和完善,为满足村庄差异化发展要求下的村庄规划编制提供直接依据(见图3)。

4.2.4 村庄规划的反思

在县域层面,强调形象打造与价值体现相结合,明确村庄整治与风貌原则,细化整治实施。在建筑整治、道路整治、公用设施整治和环境整治等方面进行总体控制指引,结合特色村落、一般村落等进行分级、分类风貌特色控制指引。

有效衔接“县域—村”层面的规划内容,落实村庄布点规划内容,明确村庄规划的框架体系,主要由村域引导性发展规划、居民点控制性建设规划、可实施性的村庄设计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重点研究村庄人口规模预测、“四规合一”的村庄用地布局规划、基于发展项目策划的行动计划、公共服务设施与乡村综合体概念等内容(见图4)。

4.3 规划特色和创新点

4.3.1 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规模预测

城乡人口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其中城镇人口的主要来源是乡村人口,其增减与城乡关系、城镇化水平、乡村土地流转水平、析出劳动人口数密切相关。德清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修订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预测方法,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预测分析,提高了人口测算的准确率。在此基础上,以乡村人口为主体,在县域层面实现以乡镇为单元,进行“自下而上”的校核(见图5)。

4.3.2 县域城乡体系

打破纯粹的等级规模结构,强调“城—镇—村”三者的作用关系,重点分析城镇吸引力、景区影响力、乡村自我发展动力的作用力关系,形成以空间分区为单元的城乡体系结构,由传统的“城镇体系+村庄体系”转向新型的“城—乡体系”,中心城区、城镇范围内和周边的村庄形成“城—村”片区、“镇—村”片区,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和周边村庄形成“景区—村”片区。强调乡村发展建设的地域差异与多元化,形成“城镇型社区—新村社区(重点村)—混合型居民点(中心村)—旅游型居民点(特色村)—生活型居民点(基层村)”的复合结构体系(见图6)。

4.3.3 城镇发展分区指引

结合中心城区辐射区、镇村互动发展区、风景区辐射区、生态保护区等空间分区,在城乡用地构成、城镇化动力与发展方向、城乡功能、主要问题和规划控制指引重点内容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议与要求。

4.3.4 县域城乡用地布局框架

基于多规融合理念进行底线控制。对县域层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涉及的重叠内容进行衔接、平衡和统筹布局,在此基础上构建县域城乡用地布局框架,进行县域空间管制规划,强调对非建设用地的细分,以增强空间管制规划的可操作性。

4.3.5 乡村布局模式

强调乡村的地域差异,采用存量规划方法,打破“一刀切”的、以集聚为核心的中心村布局模式(见图7)。基于区位条件、外部驱动力和自身资源禀赋差异,进行“集聚因子—反集聚因子”分析,确定城镇带动、工业发展驱动、交通条件、地缘条件、重大项目带动等因素有利于乡村的集聚建设,地形地貌、历史价值、生态保护要求、农业发展、旅游发展、村民意愿、建筑质量(迁建成本)、村庄规模、空间形态肌理等不利于乡村的集聚建设。在此基础上,以乡镇为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形成“新建”“保留”“迁并”相结合的、符合乡村发展建设实际的县域乡村布局模式(见图8)。

4.3.6 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实行“分类、分级、分效、分期”规划和实施的“四分”控制体系,并引入“城镇生活圈”概念,因地制宜的完善、深化“镇—村”两级的专项规划内容与要求(见图9)。与相关规划进行衔接,尊重乡村地域差异,结合不同层级生活服务圈,形成“城镇共享区、均衡网络型服务区、传统等级结构服务区”三大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分区,并完善了村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和具体配置要求。重点研究了市场化作用机制,突出运营管理、强调政府公益性设施的配置与市场相结合,以有效避免对有限地方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

5 总结:乡村规划的变革

乡村规划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城乡关系的反思与重构。乡村目标图景是以和谐人地关系、乡土文化特色为核心,传统与现代并存;是具有多元化的乡村人口和社会经济,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质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空间;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实现“城—乡”各要素自由流通,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乡村规划的研究范围涵盖县域、镇(乡)域、村庄三个层次,我们必须打破“就城市论城市”“就乡镇论乡镇”“就乡村论乡村”的思维和规划惯性,通过基于乡村视角对现有城乡规划体系、内容与技术标准的补充和修正,形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镇(乡)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和村庄设计相结合的乡村规划体系(见图10)。其中县域层面的乡村建设规划应成为独立的、具有法定地位和效力的、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互补的规划体系,以弥补乡村规划依据缺失,强化实施支撑,逐步建立由县区政府主导、省市主管部门指导、县区各主要单位全面参与的规划编制协调机制,有效推行、管控县域范围内各层次的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必要性、迫切性已不言而喻,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是规划视角的转变、是回归乡村本源的规划实践并具有先导地位。通过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进一步梳理现有的城乡规划体系,也必然会推动乡村规划的变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德清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4—2030).2014.

[2]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德清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2005.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87号).2015.

7.乡村规划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七

(一)贫困户脱贫情况

(1)全县脱贫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以上,均已出具达标认定书,经复核达标率为100%;

(2)20全县脱贫人口家庭拥有的粮食、副食、蔬菜等食物满足基本需求,全年无缺粮、缺水情况,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齐备,全年无缺换季衣服情况,均已出具达标认定书,经复核达标率为100%;

(3)年全县脱贫人口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未读和辍学现象,均已出具达标认定书,经复核达标率为100%;

(4)2017年全县脱贫人口参加新农合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合(保)率达到100%,脱贫人口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均已出具达标认定书,经复核达标率为100%;

(5)2017年全县所有脱贫户均有安全住房,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均住房面积未超过25平方米,户均自筹资金未超过1万元,均已出具达标认定书,经复核达标率为100%;

(6)2017年全县所有脱贫户均有安全饮用水,水量、水质、取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均已达标,并均已出具达标认定书,经复核达标率为100%;

(7)2017年全县所有脱贫户家中均通生活用电且满足照明、家用电器用电需求,均已出具达标认定书,经复核达标率为100%;

(8)2017年全县所有脱贫户家中均能接收广播电视信号,均已出具达标认定书,经复核达标率为100%。

(二)贫困村退出情况

(1)2017年全县所有退出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验收合格;

(2)2017年全县所有退出贫困村均有集体经济,验收合格;

(3)2017年全县所有退出贫困村均通硬化路,验收合格;

(4)2017年全县所有退出贫困村均有卫生室,验收合格;

(5)2017年全县所有退出贫困村均有文化室,且文化室有标识标牌、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文化器材、广播器材、体育器材、图书,验收合格;

(6)2017年全县所有退出贫困村均实现互联网覆盖,验收合格;

(7)2017年全县所有退出贫困村均达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标准,验收合格。

(三)贫困县摘帽情况

(1)2017年县贫困发生率达标,初步验收合格;

(2)2017年全县各乡镇均有标准中心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电脑配置、图书配置、师生比、教师学历标准均已达标,初步验收合格;

(3)2017年全县各乡镇均有达标卫生院,床位、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标准均已达标,初步验收合格;

(4)2017年全县各乡镇均有便民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场地建设、进驻事项、办事制度、经费保障标准均已达标,初步验收合格。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亮点

县委、县政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领导班子重视到位、干部管理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扶贫举措到位。全面完成了和至各项脱贫攻坚目标和巩固任务。

(一)上下齐心,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建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四大班子”全面参与、“九个推进组”具体落实的“2+4+9”工作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摘帽责任书,创新建立“周报告、月督查、季问责、年考核”等制度,在上级要求的“五个一”基础上,为每个村落实2名全脱产干部,专职开展群众工作,着力提升群众认可度,特别是面对“8·8”县7.0级地震灾害,全县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脱贫攻坚,在实践中深入践行州委“一线工作法”,确保脱贫工作高效运转。

(二)对标补短,以精细举措实现达标目标。学习借鉴县、县的先进经验,对标补短,按照“六个精准”和错退率、漏评率控制在2%以内,群众认可度保持在90%以上的要求;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确保帮扶精准;对标摘帽指标合理调整资金,加快项目建设,硬件建设高水平完成。比如,入户道路全部到户,自来水全部到屋。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完成“县摘帽一低三有”“村退出一低五有”“户脱贫一超六有”指标年度脱贫目标。

(三)着眼长远,产业扶助见实效。建立政府资金主导、民间资金参与的农业投融资机制,县“四项基金”全部建立,小额信贷政策运用较好,符合条件的900余户贫困户全部享受了金融扶贫政策。同时,因地制宜,积极推行“1+n”模式,特色农庄等多种形式的专合组织异军突起。

(四)持续发力,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贫困村全部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实现100%全覆盖,人均收入持续增长。比如,乡寨村人均已经达417.14元,该村早在多年前通过集资发展牦牛产业,具备较好集体经济发展基础,2017年该村大力发展藏香猪养殖项目,建全集体经济经营主体、管理章程和分配机制,集体经济充满活力。

(五)立足全域,正确处理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关系。统筹考虑贫困村非贫困村同发展,贫困户非贫困户同帮扶,“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扎实,统筹推进新村建设、通水、通电、通硬化路、通网络等民生工程,做到共同受益,群众认可度全面提升。

(六)汇聚力量,定点帮扶成果丰硕。积极争取帮扶力量,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支援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实现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焦聚合。比如国家扶贫基金会和“10.17”爱心企业的帮扶;民盟省委援建的马家乡马香村蛋鸡养殖场和西藏藏药项目;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对口帮扶县人民医院加强医院管理、人才医疗技术提升;邛崃市援助县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倾情帮扶。

(七)主动作为,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面对8.8地震影响,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调整贫困发生率、多渠道解决群众就业、强化政策兜底、集体经济增收、农房维修加固和重建等工作,进入收尾阶段,贫困户全部入住安全住房,实现住房安全保障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恢复重建工作。

8.乡村规划师上半年工作个人总结 篇八

自XX年11月应聘为xx市第二批乡村规划师以来,按照乡村规划师六大职责,踏实扎根基层,已在xx镇履职近两年。两年来,积极参与市、区、镇规划建设事务,这之中,有成绩,有困难,也有不足,现将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参与市、区重大规划事务,发挥规划师专业技术特长作用,指导并协调设计单位完善规划成果。

1、xx全域新村布局规划。

年初,市局开展今年重点工作xx全域新村布局规划编制,经专题培训,按要求将上报各区县新村布局成果。经两周时间细致调研,会同镇国土、建设口同事,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提前完成了xx镇全域新型社区布局规划工作,形成了镇域“两图两表”资料成果。同时,牵头区规划局县域成果汇总,发挥专业特长,协调新都13个街镇资料上报整理,在领导要求的时限内完成县域“现状三图、规划三图、两表一文”规划成果,获得领导肯定和认可。

2、新都区农村新型社区出入通道整治导则。

年初,区委徐书记上任,提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将是新都区今后几年重点工作。在此背景下,区规划局委托编制农村新型社区出入通道整治导则,拟通过对新都区现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等资源的梳理,结合城乡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结合景观、节点、水系的打造,梳理道路交通,完善导视系统,打造展示新都田园风光、人文特色、宜居、产业等各个方面的绿色生态通道。

这项工作得到乡村规划师小组全程参与和配合,xx镇有丁家大院示范点和北星土地整理安置点,就如何档升级,梳理通道,向设计单位提出了相关建议。同时,积极参与通道整治导则规划方案汇报交流,协调正式成果作为区级管理制度在各乡镇得到落实。

3、新都区农村道路交通及公交体系规划。

按照区委徐书记调研要求“完善和优化农村交通规划”事项,区规划局安排此项规划编制并要求乡村规划师全程参与配合。在协助设计单位调研各乡镇交通、公交现状的.同时就规划编制提出相关建议,牵头审查此规划各阶段方案,以达到区委提出的“实现农村交通领先二圈层乃至全市的目标”。目前,该规划初步成果已完成。按领导要求,会同设计单位完成了“新都区农村道路交通及公交体系规划探析”论文,论文已报送至“xx规划”编辑部。

二是积极参与xx镇规划建设事务,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

1、主持编制xx锦城安置小区建筑方案编制,协助完善北星安置小区建设收尾工作。

根据时间进度,xx锦城安置小区建筑方案已编制完成,规划方案结合xx状元文化、生态本底等元素在风貌形态、立面色彩上寻求突破,并通过区规划局审查,目前已进入项目前期建设阶段。同时积极推进北星安置小区建设收尾工作,为7月底村民分房入住打下基础。

2、以xx旧城改造为切入点,展示xx宜居新貌。

今年以来,通过加快城市设计和旧城改造,配合镇政府着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实现和北部商城功能区的对接;通过引进实力、品牌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设公园、高端酒店、住宅楼盘等城市功能区,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的承载力,延伸城镇功能。主要涉及两方面工作,一是规划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提升城市品质,目前湿地公园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已进入项目建设阶段;二是启动老城镇拆迁,展示城市新形象。为落实xx旧城改造资金缺口问题,配合镇政府与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司达成项目投资合作协议。目前,xx城镇建设已进入高速行驶的“快车道”。

9.乡村规划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九

一、基本情况

青白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 面积392km2, 人口约40万, 是成都市乃至西部重要工业区, 辖11个乡镇 (街道) 、120个村 (社区) 。境内兼有平坝、丘陵、低山3种地形。2009年1月, 为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好、产业集聚优、经济实力强、公共服务全、体制机制活的统筹城乡综合示范村, 青白江区按照“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稳步推进”的原则和“一乡镇一典型”的规划思路, 启动了村级规划编制试点, 并在总结先期16个试点村基础上, 全面推进村级规划编制工作, 于2010年6月完成了全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实现由“城-镇-新型社区”三级规划编制体系向“城-镇-村-新型社区”四级体系的转变, 以城乡规划满覆盖带动全区城乡规划管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一批体现现代田园城市内涵、展现新型城乡形态、具有较强产业支撑、同步实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新型村庄雏形初现。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 创新村庄规划的体制机制

开展乡村规划是规划领域的一次创新改革, 必须先从体制机制上入手。对此, 青白江区从政策、机构、人才三方面着力, 抢先构筑起改革必需的政策环境支撑。

(1) 出台配套政策青白江制定了《开展统筹城乡综合示范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全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意见》、《青白江区乡村规划技术导则 (试行) 》、《创新全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 进一步理顺了规划编制体系, 强化了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规划管理与服务、规划监督与保障等职能。

(2) 实施机构改革在成都市率先将青白江区规划管理局更名为青白江区城乡规划管理局, 成为全市首个城乡规划管理局, 行使全区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职能。并撤销原来5个镇的规划管理所, 在城厢、清泉、祥福等镇设立城乡规划管理分局, 将工作重点向农村地区延伸。

(3) 配备乡村规划师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征集等多种途径, 首批在城厢、清泉、祥福、姚渡4个乡镇配备了4名乡村规划师, 专门负责参与乡镇规划建设事项决策研究, 代表乡镇对投资性项目进行规划把关, 对项目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和改进等工作。

2. 高标准编制完善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是乡村规划的重点环节。青白江区在村庄规划的编制上大胆引入田园城市的全新理念, 全面衔接既有规划, 最终形成了“一村一品”的错位发展格局。

(1) 引入田园城市规划理念在编制村庄规划时, 运用田野工作方法体系, 引入田园城市规划理念, 与当地村民、企业业主等直接交流, 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 共同编制规划方案, 并参与规划成果付诸实施的全过程。

(2) 衔接各类规划在编制村庄规划的过程中, 积极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对接, 并结合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等要素, 打破行政村区划归并整合几个村的资源实施规划编制。

(3) 实行错位发展在特色定位上, 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居则居、宜游则游”的思路, 规划建设各类村庄, 做到村村有特色, 不搞一刀切。如十五里村规划, 整体形成“一核、一带、四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即以三岔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集核, 沿毗河打造毗河休闲旅游带, 沿唐巴公路北侧形成生态农业观光区和特种养殖区, 南侧形成经济果林种植区和三岔湖农家旅游休闲区;芦稿村规划, 充分利用生态水产养殖基地、桃花山及生态农业体验园发展周末乡村旅游业, 并以城太路沿线为依托, 在沿线形成旅游观光带, 打造“天府怡都走廊”。

3. 抓好村庄规划的典型示范

做好村庄规划编制, 需要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青白江区通过积极试点、扶优助强、形成示范、以点带面, 迅速推动了村庄规划编制在更高水平上展开。

(1) 有针对性地选好示范村每个乡镇选择1~2个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经济实力等方面相对较好的村, 作为村庄规划编制的示范村 (全区共16个) , 以乡镇为主体, 通过招投标方式引进具备资质的编制单位编制村庄规划。

(2) 抓好两个重点镇的规划针对城厢镇、清泉镇两个市级重点镇的村庄规划, 专门下发了相关文件, 在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服务上给予保障。建立了重点镇规划建设联系汇报制度, 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推行问题管理, 做好动态管理, 推动重点镇有序、有效地加快建设。

(3) 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在对试点村进行规划编制中, 根据不同类别村、人口规模和经济条件,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功能复合、设施共享”的原则, 参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1+13”标准[《关于村 (社区) 及新居工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 (试行) 》 (成统筹[2008]124号) ], 配套建设便民服务室、卫生 (计生) 服务站、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警务室等设施。

4. 强化村庄规划的管理监督

无论村庄或城镇的规划管理, 都必须严格遵循规划管理制度。对此, 青白江区明确村庄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加强对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实施工作的现场指导, 进一步增强了规划的刚性作用。

(1) 开展村庄规划包片制度抽调专业规划人员20余人, 分片区负责乡镇和村组的规划工作, 通过列席乡镇政府和规划管理分局的相关会议、查阅审批资料、踏勘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等方式开展工作。

(2) 实行村庄规划公开制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在规划编制前, 规划编制人员在进行现状调查、取得相关基础资料后, 采取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 征求村民的意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乡村规划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并向村民公示, 在村民的监督之下进行;在规划编制完成后, 必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 方可由相关部门审批。

(3) 严格村庄规划审批制度严格遵循村庄规划审批程序, 执行集体决策逐级审批制度, 并实施全过程监督, 重点从村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目标的确定、主导产业的确定、产业结构以及建设规划布局等5方面着手, 加强与建设单位沟通,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确保规划成果真正服务于村庄建设。

三、几点启示

1. 坚持民主是编制村庄规划的重要前提

村庄规划的编制与老百姓特别是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必须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严格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提高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青白江区在乡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 全面推行公示制度, 变“办公室规划”为“阳光规划”, 变“代民做主”为“群众自主”。在规划编制的前、中、后期等各个阶段, 广泛征求村民的不同意见, 将民主化贯穿始终, 乡村规划才真正兑现了“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深入做好群众工作”这一根本原则, 共创共享的规划氛围才得以进一步形成。

2. 突出特色是编制村庄规划的关键所在

村庄的地域风貌、自然条件、地理环境, 是形成村庄的基础, 也是构成村庄特色的基本因素。青白江区在实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 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千篇一律、万村一面的传统规划模式, 注重发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乡村文化”三大特色优势, 充分把握乡土、生态、人文、产业四大特点, 平坝、丘陵、低山3个不同区域内村庄的建筑风格都独具一格、各有特色, 才形成了全区120个村 (社区) “一村一品”的乡村风貌格局, 区域错位发展才得以实现。

3. 集约用地是编制村庄规划的重要内容

编制村庄规划时, 应使农村村庄、村民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尽可能的相对集中, 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 集中连片进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青白江区在编制村庄规划时严格遵循节约用地的原则, 在充分尊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编制实施村庄规划, 不仅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减少基础设施投资的额度和布局的难度, 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建设用地效率。

4. 可持续发展是编制村庄规划的根本要求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也对乡村规划的编制提出了超前性、可操作性和城镇化这3项具体要求。青白江区在编制村庄规划时, 综合考虑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城镇布局发展规划, 合理规划农村人口、资源和环境, 安排产业结构和布局及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等, 通过村庄规划促进城镇化, 通过城镇化带动村庄规划, 最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得以实现。

上一篇:济南市主要污染及其应对措施下一篇:挂号人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