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2024-11-13

钟山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

1.钟山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调研报告

作者:市政协更新时间:2012-2-20

去年5月,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专题调研活动,内容涉及动态人口管理、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公共安全、非公经济组织建设和各类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思想道德建设、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信息网络管理和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等八个专题。共有200余名政协委员参与,发放调查问卷105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44份,意见建议54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市政协常委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案》。

一、我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市在坚持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反映、密切联系群众、推进城镇化建设、努力改善民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公共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社会管理有很多创新之举。

1、经济发展为加强社会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以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期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不仅开始跟进全省的发展步伐,也有力地支撑了社会事业的同步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共进。

2、民生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将民生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下大力气,集中有限资源,积极推进文化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移民搬迁等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有了极大改善,方便了群众就业、就医、上学、出行等,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充分体现。

3、社区建设起步良好。全市建立城镇社区129个,覆盖人口50万人,农村社区365个、服务人口42.5万人。社区服务设施取得不断改善,服务内容不断拓展,服务队伍不断扩大,服务方式不断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制度环境初步形成,社区在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4、公共安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公共安全环境的综合治理,构建了以政法部门为骨干、以综治维稳责任体系为主体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有力遏制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大了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基本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和用药安全。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工作扎实有效。公共安全服务水平总体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5、社会管理改革创新引起重视。各县区都把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建设和谐安康的主要抓手,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汉滨区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增强基层服务群众能力;汉阴县实施“6加1”惠民工程和“人民调解进万家”专项行动,受到基层群众普遍欢迎;石泉县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旬阳县出台户籍管理新规定,进一步放宽进城镇落户新条件,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有序向城镇转移;平利县开通“12348”法律援助专线拓展了法律服务困难群众的新渠道;白河县开展“四个好”活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宁陕县推出“连心工程”,实现干部群众连心结对的全覆盖;紫阳县推进城乡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困难;镇坪县实施营养工程、高中免费教育惠民工程、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等措施,使得全县教育事业出现了新局面;岚皋县把劳务输转、促进旅游业发展作为重点惠民举措,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和规模,稳定就业形势。这些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举措,不仅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认可,也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调研认为,我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1、动态人口管理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外来人口和农村居民不断流向城镇,他们在为城

镇建设和经济繁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因为群体的特殊性,也带来了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治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社会管理问题,流动人口增加与城镇公共服务能力滞后的矛盾加剧。

2、公共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民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老有所养难,物价上涨过快,群众公共健身场地、活动场地少等问题反映较为强烈;公共服务职能弱,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失衡现象,公共服务投入仍然偏低,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尚需进一步健全;公务员队伍的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还不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等,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有待提高。

3、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在大开发、大建设过程中,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的风险评估还存在一定不足,如征地搬迁、工程建设、企业改制、地质灾害预测防范、各类纠纷处理、医疗卫生防疫、食品药品安全、公共交通安全、公共设施安全等方面,由于缺少深入细致地调查,或没有充分考虑群众利益,或麻痹大意,对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小问题引发大矛盾,致使一些问题引发进京、赴省、到市上访案件。

4、“两新”组织中党工群团组织建设和管理服务方面。在我市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对党工群团组织建设认识还不到位,党工群团组织的发展管理和服务滞后。“两新”组织中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在新经济组织中,党员分布零散,流动性大,给教育管理和培养发展带来较大困难,群团组织作用更是难以发挥。一些“两新”组织中党工群团组织不能按规定开展活动,有的即使开展了活动,效果也不明显,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组织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组织运转难。

5、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方面。一是一些人理想信念缺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糊,意志消沉颓废,精神萎靡不振。二是道德规范缺失,少数人贪污受贿,损公肥私,唯利是图,尔虞我诈,道德失范,这些极少数的反面典型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三是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在不断发生作用,人情淡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重利轻义、不择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制意识薄弱,执法不公现象时有发生,社会诚信缺失。

6、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目前我市社区功能难以发挥,作用甚微,社区“权随责走,费随事转”,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对社区工作研究不够,如社区与小区、小区与物业、物业与开发商的关系问题,还停留在自然发展状态,缺少有效的法律监督,导致业主委员会无法履行属于自己的权益保护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社区经费投入不足,相关工作难以开展;宣传不够,居民对社区认识程度不一。政府对社区工作指导不够,应服务的项目少而单一,社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居民对社区工作认可度相对较低。

7、信息网络管理方面。信息网络管理主要缺乏规范、有序的安全监管。多头管理、配合不力,管理部门各司其职、各自为战,协同意识不强,缺乏统一的指导;主导不力、宣传不够,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引导,对虚假、炒作信息正确引导、主动出击不力;违规网吧屡禁不止,一些网吧为追求效益最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黑网吧等问题成为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8、群众工作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服务部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做好群众工作链条脱节。二是基层基础工作不牢固,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干部作风不扎实,左右扯皮,相互推诿,办事拖沓,方法不当。三是一些部门重视抓项目、抓发展,却忽视了投资环境和群众工作。四是社会管理机制不健全,矛盾化解、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新旧政策不配套,政策之间相互脱节,没有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和谐的社会管理机制。五是一些职能部门工作缺位,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上做得不够。六是没有准确把握群众想法、情绪、将大量的社会矛盾处理在初期、化解在基层,导致违法上访、越级上访、群体上访,甚至无理取闹的案件增多,使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9、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较弱。社会管理问题说到底是经济发展问题,是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长期历史遗留的,也有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有社会建设滞后带来的,也有由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不够造成的;有思想观念上的,也有体制机制上的,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在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物质和制度保障。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各方,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结合我市实际,应突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从影响和谐稳定和国计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使社会管理更加有效。建议:

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一是强化政府监督和服务职能,树立服务为先的行政理念,科学设置社会管理体系,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尽快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管理模式,在教育引导提高人口素质和优化科学的管理组织体系上下功夫,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政府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形成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政权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经济组织,以非营利机构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三大管理组织体系。二是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增长,提高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建立公共服务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把新增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逐步使公共服务支出成为财政支出的主体。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优势和作用,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方式灵活、效率较高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四是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结合,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一是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流动人口管理作为长期任务纳入城市管理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改善管理和服务措施。二是循序渐进,有序引导,加快城镇化。结合我市“十二五”规划,抓住陕南移民搬迁这个历史性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从安康实际出发,不下硬指标、不搞一刀切、不追求眼前成绩,科学指导,健康发展,达到通过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目标,解决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突出的农民增收较慢问题,在农业农村稳定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三是完善配套机制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投融资、移民搬迁等各种惠农政策,制定和出台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流动人口管理相关法规文件,把流动人口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四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对流动人口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

3、加大社会公共安全监管力度。一是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尤其要做好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尽量使一些有苗头性的上访案件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二是建立健全抗灾救灾减灾应急预案和应急突发事件处置体系,强化重大灾害抗灾救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确保人身财产安全。三是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着眼点,以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度为标准,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危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突出问题,严惩入室盗窃、偷盗车辆、抢劫财物、危害民众安宁的违法犯罪。四是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矿产开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继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五是深入开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公共统一标准的有关信息发布制度,有效防范和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健全完善饮食、食品、药品、医疗安全监管机制,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4、切实发挥“两新”组织中党工群团作用。一是改变工作理念,找准党工群团组织工作与“两新”组织发展的切入点,把加强组织建设定位在沟通政企关系、协调劳资关系、维护职工利益、密切干群关系上;工作重点放在搞好服务,增强凝聚力,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把党工群团组织建设好。二是创新运行机制,按照谁登记,谁管理,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努力探索“两新组织”中党工群团组织做好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和有效办法,把社会管理创新延伸到“两新”组织中,为其依法、有序、健康开展活动保驾护航。三要按照“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的原则,重点加强“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加强队伍管理;按照分类施教的原则,加强对党员领导、管理层党员、一般员工党员的政治素质、党性意识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分层、分类管理的办法,开展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融党员管理于“两新”组织日常管理之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和在社会管理中的影响力。

5、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一是以教育为基础,持之以恒地对全体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知识教育,为道德能力建设夯实基础。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发挥利用好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完善有关规则章程、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让各行各业、各级各类人员行有参照,做有规范。二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好现有的各项创建活动,继续推动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县城、文明镇村创建活动,在各级党政机关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建设阳光政府,树立国家机关和公务员的良好形象。三要以制度为保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建立和完善评优评先、检查督导、奖优罚劣制度,确保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6、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一是完善社区管理格局。建立和完善政府依法指导、社区依法自治、社会积极支持的社区管理体制,使社区真正实现自我管理。二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以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驻社区单位和组织协同配合、社区家庭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形成横向联系、齐抓共管的局面,构建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社区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三是增强社区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社区各项工作制度,逐步规范各项社区工作,着力解决社区行政化、机关化倾向问题,切实减轻社区负担,让社区居委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社区服务和居民事务管理工作,提高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四是提高社区群众自治水平。建立和完善居民代表会、居民议事会、居民委员会、居民议事小组等机构,探索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议事机构与执行相分离的工作机制。继续深化“四议两公开”,完善以居民会议和居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建立健全社区激励约束机制,规范社区工作考核制度,促进社区开展工作。

7、加强信息网络管理。一是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积极收集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快速了解网民的诉求,并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主动邀请权威媒体对事件真伪实事求是地报道、评论,发布权威消息,起到释疑解惑作用。二是按照公开管理、依法管理、主动管理的原则,统筹公安、文化、工商、教育等政府职能部门形成综合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大对网络基础运营商忽视管理责任的行政监管,健全网上综合防控体系;把网吧管理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减少网瘾人群;积极引导舆论导向,将网上正面引导与网下落地查处结合起来,严厉打击网上造谣污蔑、恶意中伤、欺蒙诈骗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更好地保护好人民权益,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网络虚拟社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做大做强各级政府及部门网站,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类网站,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围绕我市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原创作品,打造具有安康特色的网络平台,使网络成为宣传安康的重要窗口。

8、努力改进群众工作方法。一要强化群众观念,牢记做好群众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坚决反对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诉求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做法,增强做好群众工作主动性。二要提高为群众服务、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克服遇事 “拖、躲、捂、推”的“惰”性思想,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三要坚决维护群众利益,把群众最关心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房、医疗卫生、教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问题解决好。四要实施民主科学决策,用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和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做到明显影响稳定的政策不出台、多数群众不支持的项目不立项、劳民伤财的事情坚决不干。把握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

9、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各级领导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上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总体工作中,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党政一把手应担负起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第一责任,把任务分解量化,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度和奖评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要突出重点,以典型引路,整体推进,通过各项工作的认真落实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三要完善机制,强化考核。以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标准,明确达标要求,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

核中,作为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多种督查手段,建立督查、评议机制,对基层工作的考核,要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和跟踪检查等办法,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管理。

2.钟山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油田社区;加强创新;社会管理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全面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成为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目标。作为油田矿区系统的社区而言,随着各项服务发展和职工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物业服务等内容已难以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特别是在一老一少、宜居环境建设、繁荣社区文化、落实社会惠民政策等方面,对社区服务有了更多、更高、更新的期望和要求,也为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切实转变管理理念,持续搞好各项服务工作,为广大职工建设一个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生活便利、治安良好、文化丰富的生产生活环境,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一、加强和创新油田社区社会管理的意义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物业企业的历史使命。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油田矿区系统的物业服务单位,就是通过运用现代管理与服务技术,对各类物业实施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全面提高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营造稳定、安全、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因此,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要求物业服务单位在发展过程中要追求公益性、公共性和效益性兼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让社区居民共享社区管理成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积极融入城市管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的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惠民服务,着力打造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的社区管理机制。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区稳定的内在要求。随着和谐社区建设的推进,社区居民的构成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各类社会组织、团体、流动人口、特殊群体进入社区和不断扩大,社区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特别面对员工价值取向多元的发展趋势,以及面对油田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社区在密切干群关系、维护队伍稳定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要发挥好第一关、主阵地的作用,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保持油田社区和谐稳定的大局。

二、加强和创新油田社区社会管理的实践

1、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工作基础。健全机构是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在组织领导上突出整体推进,认真学习落实集团公司、事业部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社区进行深入调研,召开专题会议,加强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制定了实施方案、工作标准、考核办法,初步建立起了与地方政府、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等相关责任主体全面联动、一体化推进的社区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和保障。

2、健全管理体系,形成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管理的合力。以社区党建为着力点,盘活社区现有资源,搭建起了社区管理体系。规范社区党组织建设,理顺离退休职工服务站与社区的关系,将社区居委会服务业务与离退休服务业务融合为一体,完善社区党组织“六联互促”的共建网络,建立起社区“党员教育联抓、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社区治安联防、贫困对象联帮、文明社区联建”的党建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参与社区党建工作,在社区党支部的组成上,把那些群众基础好,有一定特长,愿意为老同志服务的同志选为支部成员。分别成立了以支部成员负责的医疗咨询组、文体活动组和维修组,定期到年老、有病、孤寡老人家中慰问,看望,帮助他们量血压,量体温,检查水、电、暖设施,开展文化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三、加强和创新油田社区社会管理的思考

1、要建立共管组织机构。探索建立社区共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运行沟通协调机制,并将与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地方社区加强共管联系沟通,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对入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及把社区各种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群众团体全部纳入社区社会管理体系。

2、要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3.钟山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三

当前,林甸镇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加强社会管理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如何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近年来林甸镇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总结经验的同时,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一、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社会管理工作,时时处处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对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加强教育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法治意识,强调严格、公正、文明、规范办公。简化办事程序,畅通服务渠道,完善便民措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改进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让群众办事方便、心情舒畅。

(一)、便民服务解民忧。我镇于2010年8月全面启动镇、社区和村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工作。实现了一卡式服务,一站式办公,不仅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而且提高了行政效能,节约了行政成本,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便民服务中心设臵了民政、计生、财税、合作医疗、土地、乡建等11个办事窗口,共有56项服务职能。我镇抽调了11名业务好、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进驻服务中心。在“集中办公”期间,中心实

1行一周五天工作制,通过安装指纹考勤机,对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进行考核;在镇里统一进行的“包村”工作期间,中心安排一到三名工作人员值班,实行“个别值班”制度,以维持便民服务中心的日常接待、接件、咨询等工作。我们从加强中心管理,完善中心制度和管理制度入手,切实推行“六公开”(即公开工作人员信息、公开服务事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政策依据、公开承诺时限、公开办事资料);“十制度”(即中心工作制度、中心管理制度、五制办理制度、联合办理制度、上报事项负责办理制度、首问责任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中心投诉制度);“两考核”(即季度优质服务岗评比、岗位绩效考核)。通过建立制度和严格考核为便民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二)、矛盾纠纷调处保稳定。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治激化”的原则,牢固树立“抓早、抓小、抓苗头、抓源头”的理念,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领导包案制、预警谈话制、首问责任制、双向承诺制、责任查究制等工作机制,综合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手段,形成镇党委统一指挥,综治办牵头,司法、派出所主办,各办、站、所共同参与的整体联动工作格局,将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一般纠纷随报随调,疑难纠纷由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及相关部门包案,做到人人都是“调解员”,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三)、弱势群体管理服务暖人心。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帮扶弱势群体。一是完善帮扶机制,通过党员联系困难户、志愿者帮扶等形式,实行一对

一、多对一长期帮扶机制,变临时救助

为经常性救助,形成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社会风气。二是采取低保、五保、医疗救助等救助措施,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实际困难,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率,增强弱势群体对生活的信心。三是开展职业培训,加大职业培训和推荐就业力度,开展计算机、裁剪、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为弱势群体增加就业机会。

二、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林甸镇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管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显,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一)、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方面。一是大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生产生活非常困难,缺乏职业技术专长,又普遍遭受社会歧视,就业再就业非常艰难,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或报复社会的情绪,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二是在校“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特别是在农村,父母出去打工,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还有一些农村家长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把孩子送到县里上学,孩子因得不到父母的关心爱护与教育监管,如果再受到外界的诱惑,很容易流落社会变身社会闲散青少年,甚至沦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分子。三是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安全存在隐患。

(二)、流动人口管理方面。流动人口管理是当前治安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旅

店、娱乐场所和居民出租房屋,流动性强、变化快,底数难以掌握。二是大部分接纳流动人口的企业、场所和个人对流动人口管理支持不够,配合不力,造成清查困难,信息变换不及时。三是流动人口数量日益增多,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但案件侦破难度较大。

(三)、网吧及网络舆论导向监管方面。一是部分网民利用网吧制作、下载、复制、发布、传播淫秽色情和暴力恐怖游戏等有害信息,污染了网络环境。二是市场上缺乏适合未成年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绿色健康网吧,学校和家长引导青少年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互联网学习、生活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随着网络系统的快速发展,有个别人利用博客、微博、论坛等发布“极端”言论,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棚户区改造方面。一是棚户区改造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即低收入与高消费的矛盾。一些低收入群体从平房搬到楼房就意味着需要燃气费、取暖费、物业费以及购买蔬菜等日常生活成本,而这些支出项目在搬迁之前,可通过捡木头、树枝、树叶、植物秸秆、自己种小菜园等来解决,拆迁后增加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二是棚户区改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已经列入棚户区改造但现在还没有被拆迁的房子中,有一些是危房,却不能办理审批手续进行重建,又不知具体什么时间房子才能被拆迁,使这些住在危房里的居民进退两难。三是政府、开发商、拆迁户因利益之争而产生的矛盾。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教育,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将刑释解教人员列为再就业重点扶持对象,由政府部门出资提供免费劳动技能培训,提供创业发展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对特别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还应当考虑给予临时困难救济或由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低保,确保刑释解教人员思想稳定、有事做、有饭吃,以求最大限度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二是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组织学校老师定期做好“留守儿童”家访,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招募社会志愿者通过各种方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和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三是公安部门要对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进行收治管理,对分布在社会上的精神病人要落实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患者家属“三位一体”的管控责任,民政部门要做好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遣送工作,防止特殊人群意外伤害到正常社会群体。

(二)、流动人口管理方面。一是要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形成抓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的整体合力。二是要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治安管理责任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实时申报。三是对流动人口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对身份清楚、有固定生活来源、固定居住

场所的纳入常住人口管理;对无固定收入、无固定职业、无固定居住处所的,有违法犯罪嫌疑的或有前科劣迹的重点控制对象纳入重点人口管理,并掌握其身份、特征、交往人群、经济来源等情况。

(三)、网吧及网络舆论导向监管方面。一是要优化网吧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杜绝监控系统视频盲区,增强网吧技防能力。二是要开展诚信网吧建设,逐步实施绿色网吧工程。在图书馆和有条件的学校建设绿色安全健康的学生网吧,与学生家长一道共同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娱乐,营造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网络生活。三是完善重大事件网上快速反应、应急处臵机制,努力在第一时间发出信息,最大限度挤压谣言传播空间,及时回应群众的重大关切,掌控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维护网上秩序,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4.钟山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四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自检自查报告

县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落实科学发展观新任务、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贯彻执政为民新要求的一项战略任务。教育局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作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战略任务,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健全领导机构,强化组织保障

为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教育局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科(室)以上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信访办,明确一名思想端正、政治可靠、素质过硬的老同志专门负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全县教育系统综治工作、矛盾纠纷、安全生产和来信来访工作的责任领导及责任人。二是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以“为民谋利、敬业奉献、诚信包容、团结友善、勇于担当、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三是指导各乡(镇)

—1— 中心学校、乡(镇)中学和县直学校(幼儿园)健全了领导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职责。

(二)纳入总体目标,明确实施要点

教育局紧紧围绕全县“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县情认识,理清科学发展思路,以办XX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把社会管理工作纳入部门工作的总体目标。一是实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从经费、制度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改进工作作风,引导机关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严格执行群众工作纪律,坚决纠正漠视群众诉求、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结合《XX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科学制定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

(三)细化职责任务,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国家课程教科书,受惠学生达 136387人,受益金额1319.28万元;按新标准安排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8909.11万元;对义务教育阶段52050名贫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费5292.82万元。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近13万人。

二是稳步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为解决农村偏远地区幼儿“入

—2— 园难”问题,2011年,共投资802.83万元,启动了待补、矿山、娜姑、大桥等4个乡镇的6个幼儿园建设项目。2012年,除继续在村落分散、不适于集中办幼儿园的乡(镇)开办学前班外,规划在较大的村委会和村落比较集中的地方,利用校点撤并后的闲臵资源兴办23所幼儿园。

三是扎实资助家庭贫困学生。为2.8万名不同程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寻求社会爱心人士资助。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发放国家奖(助)学金、减免学费24.4万元;发放各级捐赠救助金781.7万元;为2018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174.7万元。目前,正在启动新一轮干部职工捐资助学工作。

四是大力开办农村寄宿学校。为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帮教力度,教育局抓住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等学校建设项目的机遇,把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调整校点布局、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学生宿舍109幢、学生食堂71幢,寄宿制中小学达121所,基本解决了5.3万名中小学生的食宿问题。

五是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体系。按照县委、县政府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服务质量的要求,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事项,选派1名工作人员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承担教师资格证认定和民办教育机构审批事项,实行一站式受理,优质化服务。上学年以来,办理

—3— 教师资格证76人次,审批新建民办幼儿园6家。

六是畅通师生利益诉求渠道。结合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制发了《教育系统信访工作及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在基层学校设立局长信箱、直接走访干部群众、建立“两卡一台帐”和实行领导开门接访等形式,及时了解群众呼声和利益诉求,指导各学校共同做好矛盾排查处理工作,坚持把矛盾化解在第一线。一季度以来,接待来访30批次83人次,处理来信3件次,办理省市县转办件9件,办理县交办件2件,办理回复省网上信访件2件,调处化解社会矛盾20件次,积案0件次。

七是着力维护公共安全。高度重视并着力维护学校公共安全,多次组织人员对学校(幼儿园)的房屋设施、消防安全、食堂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各学校做好安全隐患大排查和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并针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时整改。多年来,全县教育系统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和安全责任事故。

(四)健全考核机制,促进工作开展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行政部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能,教育局推行“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重指导,职能科室齐配合、求实效”的工作模式;把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纳入目标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党政干部政绩

—4— 综合考评体系,与干部政绩、任用、考核“三挂钩”;明确由教育局纪委和督导室负责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重点检查和追究因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责任人及责任科室。以上措施,使考核机制不断健全,并在推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截止目前,没有因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落实不到位发生任何群体性事件或造成不良影响。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困难进一步加大。一是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壳化现象日益凸显,农村留守儿童数目与日俱增,留守儿童的“代沟管教”及“亲情缺失”给农村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困难,大规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加重了城区教育资源的负担。二是基层民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不高。基层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更没有激发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很多时候公民基本不参与社会管理,进而加重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负担。三是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解决的手段仍显单一。由于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还存在着渠道不畅、保障不力等问题,导致一些民众“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一些法院裁判后的案件又重新进入信访渠道,最终由上级批示甚至包案才

—5— “息诉罢访”、“人走事了”。

三、下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建议把城市流动人口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积极稳妥地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公平地为他们提供服务,全面落实“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的措施;继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

(二)完善群众维权机制。不断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法律援助体系和关爱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乡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努力做好基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做到勤排查,早发现,先处理,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健全民办幼儿园的工青妇组织;发挥各学校家长委员会作用,引入社会民众参与管理;依托乡(镇)综治维稳中心,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继续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扎实开展突出治安问题和场所排查力度,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5.钟山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五

关于转变职能加强和创新乡镇(街道)

社会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深刻研判世情、国情、党情的条件下,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带来兴衰。去年,船山区被确定为全省社会管创新综合试点(县)区之一,这对船山区及其所辖的乡镇如何转变职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及调研实际,就如何转变乡镇(街道)职能加强和创新乡镇社会管理作出如下思考。

一、全区乡镇(街道)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现状

船山区地处遂宁市经济文化中心,与遂宁市市区同城,现辖11个乡镇6个街道,所辖乡镇大多都在城郊,离城最远的也不过1小时车程。加强和创新乡镇(街道)社会管理,对于遂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四个遂宁”和船山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两区两城”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按照中央提出的“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

1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现行乡镇(街道)的社会管理格局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较弱。目前,乡镇(街道)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随着上级的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的经济考核指标转,没能沉下去履行社会管理服务职能。

二是服务群众观念老化。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变化了,可一些乡镇(街道)应对问题还是老方法、服务群众还是老观念,对于社会管理,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缺少主动调查了解和上呈协调解决。

三是指导村(居)委会工作乏力。实行村(居)民自治,乡镇(街道)对村委会的工作不能过多干预,缺乏有效的指导。但当前村(居)民自治的水平较低,对村上的公共设施,公益事业无人问津,乡镇(街道)和社会管理职能未能很好地延伸到村(居)民自治组织,自治基本上成了不治。

四是乡镇(街道)普通干部管理困难。一是部分乡镇(街道)普通干部素质不高,参加学习培训机会又少,自身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二是公务管理相前规定出台后,乡镇(街道)一般事业干部由于身份限制,很难有升迁机会,工作缺乏激情,思想松散,没有工作积极性。三是乡镇(街道)对普通干部没有人事上的提拔任用权,经济待遇上调控权,导致了干部管理难。

二、加强和创新乡镇(街道)社会管理的对策

(一)抢抓机遇,转变职能,构建乡镇(街道)运行新机制。当前农村形势正呈现出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农村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船山区作为四川省首批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区的机遇,大胆探索,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职能,加强乡镇(街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目前,船山区通过组织赴外地考察学习、深入辖区乡镇(街道)调研,出台了关于改革乡镇(街道)机构设置的相关文件,重新确立乡镇(街道)的职能职责,把乡镇原有的繁多的中层科室职能分别归并到党政办、社会管理办公室、社会服务办公室、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四个中层科室;调整了街道办事处发展经济、协调税收等原有职责,强化其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规范了内设机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这些转变乡镇(街道)职能的具体措施贯彻好,落实好,形成有利于乡镇(街道)职能发挥的良好运行机制。

(二)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街道)工作新突破。乡镇政府作为基层的一级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县(区)级政府派出的常设办事机构,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和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街道这一级来实施完成。乡镇、街道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对象就是人民群众,履职过程都要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作为乡镇、街道就要正确定位各自的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立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主动融入全区的“四大会战”,即,物流港开发建设在会战、生态田园城市建设在会战、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大会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会战;积极参与“四区建设”,即绿色经济现代产业活力区、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展示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全面小康社会先行区。

(三)改革创新,科学施政,开创乡镇(街道)工作新局面。第一,注重民生,倾力服务群众。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危房改造和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抓好信访恳谈会和信访导访机制,实行变堵为疏,变上访为下访,变日常管理为全程服务。围绕解决民忧,加快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服务”,逐步建立中心干部下村领办,村(居)三职干部协办,乡镇(街道)干部督办制度。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扎实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建立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主动关怀帮扶刑释解教人员等弱势群体,着力帮助其回归正常社会生活,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等社会流浪人员救助,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探索培育新型农(居)民,大力倡导和谐文明新风尚。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农民是主体,也是内动力,只有提升农民素质,调动全民创业激情,才是抓住了乡镇工作的“牛

鼻子”。一要创造人文优势,增强农民人格魅力。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善、人际和谐。二要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适应能力。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引路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履行民主权利意识,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大局意识。

第三,完善干部管理方式,致力提升乡镇(街道)干部队伍素质。一是用改革与竞争手段加压。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落实好村干部工资保障机制,逐步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障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考核与跟踪方法明确目标。要制定完善《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让每名干部找准坐标,对号入座,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谈心活动,及时跟踪管理,掌握思想工作善,让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四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五是用选拔与交流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度,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六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毫不犹豫”,加强乡镇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6.钟山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六

这些年来,中央对社会管理始终高度重视,尤其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论述,更规划了鲜明的路径、明确了具体的要求。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长沙的城市国际化进程、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利益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特别是去年长沙被列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加紧迫。结合人口计生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谈几点思考。

要注重人口问题,把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眼点

人口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人口问题既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基本问题,也是关系社会发展和谐和稳定的核心问题。因此,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把人口问题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是要把人口形势作为决策基础。分析当期长沙人口发展形势,从人口数量来看,虽然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但人口基数、人口规模不小,低增长率、高增长量并存的趋势仍将长期存在;从人口素质来看,身体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都有待提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过程仍将比较漫长:从人口结构来看,出生性别比偏高、人口老年化加剧等性别结构、年龄结构问题,对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压力仍将继续加大;从人口分布来看,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流动日益频繁,人口分布失衡对城市承载能力、城市生活秩序的压力仍将继续加剧。历史经验证明,人口数量的多少、人口素质的高低、人口结构的优劣、人口分布的均衡与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所以,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立足长沙的人口发展形势,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之所在,也是党委政府决策的基础之所在。

二是要把人口管理作为改革重点。作为社会建设的关键环节,社会管理不仅要以人口管理为基础,最终也要靠人口管理来实现。当前,长沙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思想意识形态多样化、经济成分构成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等带来了一系列劳动就业的问题、社会保障的问题、治安管理的问题等等,必将给社会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尤其是我们正处于“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推进阶段,由于人口流动规模日益加大、频率日益加剧,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将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关键还是要落实到人口的管理上。但人口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地依靠人口手段,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更多地依靠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手段。所以,如何进一步强化和优化人口管理,是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是要把人口需求作为根本目标。社会管理的基础是人口管理,社会管理的目标是服务人口。没有社会公共服务,就没有社会管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发展需求、个性需求日益提高、日趋多元,这对社会管理而言,既是新的目标,也是新的要求。只有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才能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所以,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要加强信息建设,把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当前,社会管理环境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社会管理对象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管理领域从现实社会延至虚拟社会,单靠传统手段难以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所以,掌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不仅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一是要确保信息网络的全面性。关键是要做到信息覆盖到全员、联通到部门、延伸到基层,构建覆盖城乡每一个部位和社会每一个人口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体系。一方面要通过开展人口数据采集、录入和清理工作,建立一个全面、统一、完整的全员人口信息体系,为宏观决策、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提供人口数据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强科学规划、高位布局,加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建立一个融公安、民政、教育、卫生、计生、劳动、工商等社会管理职能于一体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做到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管理联动、协作互动。同时,要切实加强信息网络向基层,特别是向社区(村)的延伸和拓展,实现信息网络覆盖到城乡的每一个院落、每一个村落、每一个角落,努力为基层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平台和载体。

二是要确保信息手段的实效性。实现社会管理效能的提高和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健全的信息网络。也需要管用的信息手段。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是信息建设的目标导向。所以,我们在加强和创新以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保障群众权益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管理工作中,必须始终着眼于满足公众需求、推动事业发展、优化部门工作,改革工作方式,创新信息手段。以政府门户网站“一站式”服务为龙头,全面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进一步简化行政程序、降低行政成本、优化行政效能;以社会信息化应用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科技教育、人口计生、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灾害救援指挥、疫情预警预报以及社区服务管理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以便民系统建设为基础,努力构建城乡一体、惠及全民的数字化民生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由部门业务数据到社会综合效益的转变。

三是要确保信息队伍的专业性。没有高素质的信息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效能的社会管理。所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社会管理信息队伍,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要立足社会管理发展要求,结合社会管理岗位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优化课程设置,不断完善教育培养培训体系,努力提升信息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要推行职业资格准入管理,按照标准规范岗位设置,不断完善人才管理使用机制,努力推进信息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同时,要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努力做到用事业激励人、用关爱温暖人、用待遇慰勉人,不断增强队伍的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要夯实基层基础,把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着脚点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在于抓好基层基础,做到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

一是要推进社区主导管理。社区管理不仅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管理的基础环节。可以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所以,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加强部门联合,资源整合和政策聚合,加大人财物的支援、支持和支配力度,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挖掘社区潜能,强化社区管理职责、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实现社区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组织资源的有效优化,充分发挥社区在人口管理、促进就业、维护治安、居家养老、基层文化、科普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基础平台作用,努力为社会管理的深入推进和全面强化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是要推进部门联动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一项全局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涵盖各行各业,任何一级政府、任何一个部门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必须坚持综合施治、整体联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切实增强大局意识,严格落实部门职责,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调配合、协同管理,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统筹协调、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格局。

三是要推进社会协同管理。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让更多民众成为参与主体,不仅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社会管理国家化”向“社会管理社会化”转变的基本途径。所以,我们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着力推动包括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志愿团体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努力构建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7.钟山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七

讲话(苏荣)

苏荣在讲话中指出,要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进一步部署,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深谋远虑的重要决策。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抓好这项工作。要正确看待我国现有的社会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紧紧把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这个大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内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的关系。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一定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始终,一定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始终,一定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始终。

苏荣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进一步营造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五个坚持‛,妥善解决五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要坚持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有机统一,妥善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我省仍然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从现实情况看,我们既面临不少‚发展中的烦恼‛,但更多更主要的还是发展不足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实现江西崛起的根本途径,也是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的根本之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同时,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防止和克服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不断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好更多地享受到发展成果。要着力研究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电力供应紧张、土地资源紧缺、中小企业资金困难、房地产市场波动等四个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要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四个突出问题。一是环境污染,要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三个坚决不搞‛的原则,严格禁止引进和发展高污染项目;二是征地拆迁,要严格按照法律政策和程序,规范操作、理性拆迁,决不能搞强制拆迁,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善待群众,厚待群众,补偿标准在法定范围内尽量就高不就低。三是劳资关系,要高度重视劳资关系的调节,注重引导和协调处理好劳动用工、薪资分配、社会保险、安全生产和民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四是物价问题,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措施增加生产、搞活流通、稳定物价。

二是要坚持改革创新,妥善解决体制转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治理社会的根本之策。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把难题、‚包袱‛留给别人或后人是缺失责任意识、不敢担当的表现。要敢于正视问题、触及矛盾,敢于碰硬、勇于攻坚,为长治久安破除制度障碍,提供制度保证。要认真总结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经验,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特别是国有非工业企业、医药卫生体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随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重点已由改革之初群众普遍受益的增量改革转向存量改革,改革的指向已由浅水区进入深水区,改革的触角已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必须更加重视改革方案的科学设计,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妥善解决利益调整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建设绿色江西、和谐江西、幸福江西。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浸透到血液中、骨髓里,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切实抓好抓实。一是下大力气解决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要着眼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需求,切实落实普惠性民生政策,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促进社会公平。二是更加重视解决少数人的特殊困难。各级党委、政府要时刻关注平均数下的不平衡,真心关怀、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存需求,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

四是要坚持综合治理、重心下移,妥善解决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结合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证制度,在有序扩大城镇户籍人口比重的同时建立健全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把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使流动人口就业有门路、孩子有学上、家庭有房住、权益有保障,增强归属感。二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在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常态化的同时,加强社区矫正工作,逐个落实监管责任,逐个制定帮教办法,使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加强‚两新‛组织的管理。深化对‚两新‛组织管理服务规律特点的研究,一手积极引导发展、一手严格依法管理,建立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四是加强社会矛盾的调解处臵。加快构建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主动化解日常矛盾,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特别要重视和加强民事纠纷的调解。要把化解涉法涉诉矛盾放在重要位臵,推进‚三长接访‛工作,最大限度地疏通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出口‛。五是增强基层管控能力。基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安则全局安。要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积极整合基层政法、综治、信访、城管、民政、人保等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合理配臵党政部门社会管理的职责权限。要强化基层政权组织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团结教育服务群众、化解社会矛盾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身上,通过强化基层组织增强基层管控能力。

五是要坚持疏导为主、虚实结合,妥善解决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对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既不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也不可简单采取批判、压制、封堵的办法,而要坚持疏导为主、虚实结合。在教育引导中,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既要理直气壮、旗臶鲜明,又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讲究方式方法,防止空洞的说教,把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把加强现实社会的思想舆论引导与虚拟社会的思想舆论引导结合起来。当前,网络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特别是虚拟社会的舆论影响力和组织动员力越来越强。既要注重通过网络及时掌握社会动态,防止因网络炒作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又要善于运用网络加强正面引导,疏导社会情绪。尤其要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的主流和支流、理性看待公平正义、正确认识腐败问题,引导人们学法、守法,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民主权利、表达利益诉求。

苏荣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规律,不断提高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水平。

——要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克服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倾向,树立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努力补齐社会管理的‚短板‛。克服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的倾向,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克服重管理防范、轻服务的倾向,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社会管理的始终,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克服重事后处臵、轻事前防范的倾向,树立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和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不断增强社会管理的前瞻性、主动性、有效性。克服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的倾向,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委领导是根本,各级党组织必须把社会管理牢牢抓在手上,摆在重要位臵,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社会管理。政府负责是关键,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切实防止和避免政府管理越位、错位、不到位的问题。社会协同是依托,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在基层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公众参与是基础,要引导公民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探索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和途径,积极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同时,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我们党是执政党,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尤为重要的是更好地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表率作用和主导作用。要健全党委、政府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维护群众权益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的手中。

——要进一步增强应急处臵本领。目前,我省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以及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既有社会矛盾和问题与新生社会矛盾和问题将长期存在。一方面,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避免发生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探索应急管理工作的规律,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承担着维护一个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职责,要切实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臵能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见微知著,力争把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化解在‚微风乍起‛之时。要有快速的反应力,面对突发事件要多谋善断,及时准确判断事件的性质,敢于负责,勇于站在第一线,抓住应对和处理的最佳时机,果断决策,迅速处臵,控制事态发展。要有细致的疏导力,以坦诚真诚的态度与群众面对面沟通,耐心细致做疏导工作,及时化解群众情绪。要有坚韧的内定力,处变不惊,忙而不乱,始终保持冷静、理智,坚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内处理问题。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敢于面对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尤其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社会发布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或信息失实使事态扩大。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要紧紧抓住维护群众利益这个根本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让群众的收入更多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要牢牢把握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这个着力点,学会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工作,尤其要学会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做群众工作。要切实抓住增强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这个关键点,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用群众的眼光、从群众的角度来想问题、看问题、处理问题,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工作的第一职责,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时刻关注群众的衣、食、住、行,时刻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和安危,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始终站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个立足点,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实行‚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

‚四心‛服务增强社会管理能力

萍乡市委

近年来,萍乡市通过党性引领,作风创新,逐步走上了一条萍乡特色的社会管理之路。主要做法概括为:贴心、尽心、舒心、安心。

——与群众贴心,增强亲和力。2008年,萍乡市开展了‚万名干部下基层、争做群众贴心人‛活动,组织和引导1万多名干部深入农村、社区,为基层和群众服务。2009年,又把这一做法延伸到企业,从市直机关选派130名熟悉经济工作的副县级以上干部到工业骨干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担任特派员。2010年12月,又开展了深化‚万名干部下基层,争做群众贴心人‛百日集中活动,统筹选派了党建指导员、企业特派员等六支队伍,构建了‚群众贴心人‛区域化维稳联防体系。

——为群众尽心,增强战斗力。该市在城市社区探索建立了‚和谐社区、温馨家园‘1365’工作机制‛,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居民自治的社会管理格局;在农村全面推行‚4+2‛工作法,探索建立了‚政治上给予出路、经济上给予待遇、职能上给予完善、管理上给予强化‛的机制;全面推广党员‚百分制‛考核做法。2007年以来,该市芦溪县张佳坊乡对农村党员实行百分制管理考核。今年以来在全市党员中推广;持续开展结对帮扶创‚五好‛基层党组织活动。2008年以来,该市对52个城市社区、223个村、56个城镇社区进行了集中结对帮扶,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帮助建设服务活动场所。

——使群众舒心,增强原动力。萍乡市切实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十一五‛时期,共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民生指标344项,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477件,综合投入达124.23亿元。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着力稳定就业形势,‚零就业家庭‛就业安臵率100%,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6%以内;从2008年开始,该市正式启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四城同创‛工程。目前,已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面完成国企改革。全市47户国有工业企业中,累计投入达12亿元,妥善安臵职工3.9万名,职工再就业工作纳入正常轨道。

——让群众安心,增强凝聚力。萍乡市不断加强信访工作,2009年以来,信访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第一。2010年,该市成为全省信访工作唯一一个实现‚七个为零‛的设区市;突出加强安全生产,建立了一整套高危企业生产安全体系和科学有效的政府监管体系,全市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烟花爆竹百万吨死亡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了‚天网‛工程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建立了1194个视频监控点。

积极稳妥推进国企改革

省国资委

至2010年6月,我省圆满完成507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共有47.22万名职工得到妥善安臵。此后展开的七个系统国企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3月底,七个系统1782户国有企业已有1635户企业完成改制,占企业总户数的91.75%,安臵在职职工19.36万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53.2%。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我省筹集的企业改制资金,优先用于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经济补偿金,偿还拖欠职工应发未发的工资和欠缴的社保费用,解决好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问题。仅507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我省就发放经济补偿金55.52亿元,补缴养老保险拖欠费用22.2亿元,补缴医疗保险拖欠费用42.35亿元,补缴失业保险拖欠费用5亿元。通过与战略合作者洽谈,签订新型劳动关系保证了大部分员工上岗,同时采取政府公益岗位聘用、推荐园区就业、社区物业管理录用、鼓励支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多项措施,想方设法为职工谋出路、开辟就业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在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中,有10万名职工与原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但通过各种途径,绝大多数人实现再就业。——坚持依法依规阳光操作。我省在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特别强调坚持依法依规操作,做到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程序不乱、一个环节不错。坚持民主操作,落实好职工‚四权‛:公开改革方案、改革政策、操作程序,落实好职工的知情权;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组织职工代表讨论和审议改革方案,落实好职工的参与权;认真组织召开职代会,规范职代会的程序和表决过程,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改革方案和职工安臵方案,并要求高票通过,落实好职工的决策权;让职工监督改革过程中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执行情况、职工权益维护情况,落实好职工的监督权。坚持阳光操作,将改革的步骤方法、资产处理、评估结果、债权债务清收和偿还等,通过职工看得懂的有效形式进行公示,接受职工监督,绝不搞‚暗箱操作‛,坚定地相信和依靠职工,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使得改革平稳顺利推进,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

——发挥组织作用形成合力。企业党组织在制定企业改制决策、设计改制方案和具体实施中,始终加强组织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改制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为企业改制提供了坚强保证。工会组织既旗臶鲜明地支持改革,又忠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履行职责,强化源头参与,主动与职工沟通,及时反映职工诉求,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支持改革合力。

以维护职工权益为根本

省总工会

全省各级工会在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下,在各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全面履行社会职能,维护了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

——把职工权益摆在第一位。省总工会源头参与了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等政策制定;依法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全省实行工资集体协商企业42027个,覆盖率达到88.4%;与省人保厅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活动,与8个省市工会开展省际农民工维权合作行动,每年为农民工追讨欠薪数千万元;每年开展竞赛活动,建立了一支20余万人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员队伍,扎根车间、班组,对劳动安全进行监督。建立‚凡伤必探‛制度,坚持对工伤职工进行探访;建立了省、市、县、街道、社区五级工会帮扶网络体系和困难职工电子档案。积极开展帮扶活动,去年全省各级工会共筹措帮扶资金4.2亿元,对42万困难职工进行重点帮扶。

——围绕发展做好群众工作。在国企改革中,省总工会做到坚持源头参与,加强民主管理,做到积极处臵舆情信访,快速准确地向党委、政府反映职工的思想动态和舆情访情。针对非公企业迅速壮大的情况,省总工会突出了非公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开展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和工业园区活动,涌现出一批具有先进企业文化的非公企业。此外,从源头入手,突破了劳务派遣公司组建工会工作,吸收劳务派遣工和农民工源头入会。

——完善体制机制。省总工会加强了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制度建设,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到实处。目前全省建立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的企业4万余家,建制率超过91%,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建制率为87%,位居全国第二位;建立诉求快速反应机制,成立了网络舆情小组,完善了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处臵机制,及时报送舆情和信息,并建立了工会‚12351‛职工维权热线,做到耐心接访;坚持定期向同级党委汇报工会工作;坚持与同级政府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配合人大加强工会立法和开展执法检查;建立了与人保部门、企业家协会、企业联合会、工商联的三方(四家)协商机制,共同协商处理劳动关系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打造社会管理民生化新模式

丰城市委

丰城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市、全国信访工作先进县市,去年又被确定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

——强化群众利益至上。始终坚持‚三为‛:一是坚持发展为大。把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群众利益来落实,做大经济总量。二是坚持民生为先。强化民生民享项目选定问需于民、民生民享建设运作模式问计于民、民生民享成果问效于民。三是坚持民意为要。在全省县市率先建立了‚网络问政网站‛,成建制地推出网络发言人,引导网络舆情,受理、督办群众诉求,群众只要打一个电话、编一条短信、发一封邮件,就可以把意见建议送达主管部门,直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被网友誉为‚全天候‛政府,‚24小时在线‛政府。

——创新方式方法。坚持在‚三化‛上下工夫:一是社会管理小区化。推行城市管理小区化、单元化,在老城区,划小社区,每个社区管理服务人数从原来1万至2万人减少为2000至3000人;在农村,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责任小区。二是联系服务群众日常化。在持续10年开展每年两次、每次一个主题、每次为期一周的机关干部下基层‚五同五学‛活动的同时,要求每名乡村干部联系农户30至50户,重点联系困难户和创业户2至4户,让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日常化、全覆盖。三是特殊人群管理个性化。探索了刑释解教人员、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监外执行人员、社会流动人口、重点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新机制,让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社会归属感。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做到了‚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利益引导。在全省率先全面退出了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构建了‚政府资助、农民捐助、社会赞助‛的兴办村级公益事业筹资新机制。二是注重让群众参与决策。重点构建了招商引资项目综合评估、政府性资金投资项目风险评估、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决策机制,让群众知晓决策、参与决策、监督决策。三是注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夯实基层基础。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一是社会治安管理天网工程。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视频监控系统,完善了街面巡防、社区补防、卡点堵防、单位内防、科技监防‚五张防控网络‛,提高了社会管理掌控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二是思想文化阵地工程。特别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全市2043个农村祠堂改造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使其成为扫除歪风邪气、维护社会稳定的净土,普及法律、引导群众遵纪守法的‚讲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科普知识的阵地,弘扬传统美德、传播科学文明的‚殿堂‛。三是基层组织固本工程。把新发展党员情况,列入乡镇党委书记、村(社区)书记考评内容。

建立群众工作新模式

万年县委

万年县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实现了组织机构网络化、制度建设规范化、工作开展联动化、工作手段信息化,形成了具有万年特色的‚百五四二‛群众工作新模式。

——建立‚百姓档案‛知民情。万年县各级干部进百家门、建百家档、排百家忧、帮百家富,为全县所有普通百姓建立‚百姓档案‛。在‚百姓档案‛中,记载了家庭成员的有关信息,可以对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帮扶;记载了百姓的诉求,可以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记载了百姓的贵重财产,可以有效进行社会治安的管理。按照‚县级干部联系20户、科级干部联系50户、乡村干部联系80户‛的要求,让各级干部切实承担起建立‚百姓档案‛的工作任务,实现干部入户全覆盖和常态化。

——发挥‚五老‛作用解民怨。探索推行了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教师、老复员退伍军人为主体的‚群众工作信息员‛和‚群众评理会‛制度,着力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一方面,建好群众工作信息员‚民情队伍‛。每个村小组配备一名‚五老‛人员,组成义务群众工作信息员队伍。另一方面,建好群众评理会‚道德法庭‛。重点解决家庭邻里纠纷,宅基地、山林农田水利纠纷等法律和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

——构建‚四级网络‛排民忧。按照‚体制不变、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的要求,建立了县、乡、村、组四级群众工作网络,把凡是涉及群众工作的部门资源和工作力量全部整合起来,形成了群众工作大家做、共同做、就近做、随时做的良好局面,让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县城建立了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群众工作协理员管理中心、疑难问题调处中心。乡镇设群众工作站,与便民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将信访、民政、司法等部门的涉民事项统一整合进驻,切实做到‚服务惠民只进一道门、群众办事只到一扇窗、百姓诉求只找一个人‛。

加快发展让群众共建共享

共青城市

共青城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共建和谐这个目标,攻坚克难、创新实干,闯出了一条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城市与乡村统筹协调的绿色崛起之路。

——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主题。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的‚共青精神‛,努力推动共青城跨越发展。一是狠抓项目,按照‚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招商思路,采用‚变招企业为招产业‛的招商方法,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举措,共引进项目139个,合同资金420多亿元。二是狠抓产业,坚持不走同业竞争的‚套路‛,不走低质增长的‚老路‛,不走牺牲环境的‚弯路‛,坚决关停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目前万元GDP能耗只有0.28吨标准煤。三是狠抓园区,按照‚创新创业、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要求,高标准编制60平方公里全国青年创业基地规划。四是狠抓创新,制定《鼓励高新企业发展办法》,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形成了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始终坚持共建共享这个根本。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针对企业退休职工工资过去要比县(市、区)人均每月少260元的情况,采取财政兜底的办法,按照城镇职工养老标准一次性改办到位,惠及2000多人,并另行安排500万元资金,彻底解决了他们的医疗保险问题。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力度。三是统筹协调城乡发展。按政策将他们纳入社保,提前为他们建好安臵房和新市民公寓,并帮助安排就业,真正把群众看作是‚共建‛的力量、‚共享‛的主体,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

——不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一是健全党务政务公开机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的原则,把社区工作细化分解到每一个网格内,实行‚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及时了解掌握重点部位、群众意见需求等情况,提早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内。三是建立‚创先争优‛常态机制,先后组建‚连心 把群众工作贯穿社会管理全过程

九江市市长 曾庆红

九江市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全过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切实保稳定,使九江呈现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平安的良好态势和局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了以下五点:

一是注重尊重民意,民主决策,确保发展为民。在实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之前,力求做到‚百分之百宣传到户、百分之百征求意见、百分之百给出路、百分之百签协议‛,同时要求民生工程实施全过程公开,确保是阳光工程。

二是注重保障民生,托住底线,确保成果共享。把保障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下大力气解决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是注重疏解民怨,疏浚渠道,确保民声直通。把畅通民生诉求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四是注重围绕民盼,勇于担当,确保操作到位。把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利益,认真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来突破。

五是注重办理民事,挂单作业,确保落到实处。民事要办实,关键还是责任要落实。在工作布局上,我们把发展、民生、稳定三项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六张作业单‛之中,实行‚三项作业一起做,三张卷子一起考,三项作业一起交,三项成绩一起要。‛实行一岗多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确保民生保障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正是因为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近年来,九江市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实现了社会的基本和谐。我们将以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抓住黄金机遇期求发展,盯紧矛盾凸显期促和谐,努力实现我们‚十二五‛提出的‚九江实现应有地位,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

把群众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臵

鹰潭市市长 钟志生

省委举办这次专题研讨班,既是理论的学习,又是思想的统一,更是实践的动员,必将全面提升我省社会管理水平,为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营造和谐环境提供强大动力。

近年来,鹰潭市针对群众工作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在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城乡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得到夯实,形成的群众工作政治优势正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的发展优势。一是以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为切入点,从垃圾处理这一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改善的事情入手,构建了新形势下促使干部深入下去、群众发动起来的工作载体。二是以建立村(居)民事务理事会为总抓手,以自然村为单元,结合农村特有的亲缘、血缘、地缘优势,按照‚突出代表性、坚持公认性、体现先进性、保持稳定性‛的要求,在全市所有自然村建立了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事务理事会,充分发挥了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三是以数字鹰潭建设为支撑,建立了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综合信息系统,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有效管理社会、服务基层群众的新手段。四是以建立各级干部下基层长效机制为保证,建立和完善了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挂点督导乡镇工作机制,促进了各级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局面。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既要体现党政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既要关心群众的现实利益,又要重视群众的切身感受;既要提高干部的能力,又要转变干部的作风。我们将以鹰潭被列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在结合上做文章、在创新上求突破、在落实上见成效,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把鹰潭建设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璀璨明珠,为实现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

省委省政府信访局局长 朱荣辉

作为省委省政府信访局局长,我想就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首先要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即信访工作谈点认识、讲点体会、提点建议。

第一,从维护发展稳定大局看,信访工作非抓不可。信访问题在现阶段是回避不了的,必须主动解决和化解;群众信访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信访工作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抓信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抓发展。

第二,从现实状况看,信访工作任重道远。近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我省的信访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全省信访呈现‚五个大幅下降、一个稳定靠后‛的平稳态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的信访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深知,‚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任重道远。

第三,从发展的要求看,必须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县级层面至关重要。就群众工作而言,应该做到‚四个一‛:要有一套群众工作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要发挥一批退居二线的科级干部的作用;应有一笔群众工作或信访维稳工作救助基金;加强一个建设,即干部作风建设。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群众利益关系调整非常重要。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群众的合理诉求必须解决,部分合理部分解决,无理缠访闹访必须依法处臵。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创新方式方法特别需要。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加大投入十分紧要。

研讨班结束后,省信访局将认真学习贯彻省领导的讲话,努力探索一条既符合上级要求又符合江西实际的信访工作新路,为建设绿色江西、和谐江西、幸福江西作出积极努力。

大力加强贫困村社区管理

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 刘永思

参加了这次专题研讨班后,使我们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认清了形势,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这次研讨班办得及时,很有必要。

我认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着眼于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和勇于实践。

深入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改善民生、缩小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我觉得,首先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扎实推进贫困村的社会建设,努力实现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新增长、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有新改善、贫困农户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有新提高;其次,要加强贫困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落实到带领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实效上;再次,要提升贫困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在贫困村构建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为补充、农村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人共建‛的生动局面;最后,要健全完善贫困村社区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同时,结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社区建设管理制度与构建和谐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弘扬和谐文明村风民风成为群众的共同约束和自觉行为。

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特征

省社科院院长 汪玉奇

当前,江西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从当前我省的发展态势来看,我以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有以下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如何有效管理人口流动问题。目前,全省流动人口达到900万人,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人口流动规模。超过一千万人是完全可能的。国家提出,全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为7%,江西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不能停留在7%上,必须达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用经济增长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以实现流动人口的充分就业。

如何促进充分就业问题。在GDP总量越过一万亿元的过程中,江西的产业结构必然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结构性失业是经济学揭示的一般规律。这是由于劳动者知识技能不足,不能适应新的产业结构,从而造成失业。我们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量的青年劳动者通过培训能够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需求。

如何化解拆迁过程中利益冲突问题。江西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必然需要拆迁,江西工业化城镇化必然需要拓展土地空间。现在拆迁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需要与私人产权的冲突,是下一步发展过程中无可避免的复杂问题。

邓小平同志说过,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有发展的问题。由此,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在加强中创新,在创新中加强社会管理。

以乡镇街道规范化建设为抓手

吉安市委书记 周萌

这次研讨班本身就是省委、省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是研讨做好群众工作的集思广益,是互相交流、借鉴提高的有效平台。

近年来,吉安市注重以乡镇街道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在夯实基层组织、强化基础工作上下力气。吉安市重点抓好‚四个规范‛,即规范办公场所、规范运行机制、规范便民服务、规范圩镇建设,大力推进乡镇街道规范化建设;其次,在提高服务水平、增进群众感情上花工夫。集中力量抓好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乡镇街道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将民政、计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统一在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进行集中办公。同时,将便民中心向村组和社区延伸,形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室、村民小组便民点‛和‚街道建服务中心、社区设服务站‛的三级联动便民网络;再次,在增强管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出实招。创新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增强社会和谐保障。切实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感。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专题研讨班精神,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吉安实际,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着力提高民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省民政厅厅长 徐毅

这次专题研讨班,主题突出,立意深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

一是着力提高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共识。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上全力推进,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上动真格,在建立健全符合民情民需民意的决策和工作机制上不断深化探索,在各种要素保障上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这些宝贵经验要进一步坚持和发扬。

二是着力提升民政民生保障能力。切实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能力,到‚十二五‛末,使我省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有的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切实维护底线公平。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拓展民政公共服务领域,加快完善符合省情、覆盖城乡、可持续的民政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三是着力创新民政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搞好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衔接配套,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四是着力加强民政基层基础建设。民政部门要努力建设八个方面的基础性工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加强民政公共服务队伍建设,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理顺社区服务机制,使城乡社区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极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省国家安全厅厅长 周容兴

省委举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讨班非常重要,抓住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意义重大深远。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多发的历史时期,社会管理不到位,将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影响政治安全。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视角,重点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虚拟社会管理、流动人口管理以及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管理要使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有机统一。加强动态基础调查,全面掌握各类组织的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危害;加强分类管理,积极引导扶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社会组织,努力把各类社会组织纳入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社会组织体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健全协作联动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上一篇:化学工程师求职简历下一篇:青岛生产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