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精选9篇)
1.**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篇一
鹿城镇栗子园小区创建第二批省级
文明城市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加大第二批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格局,不断提高小区居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积极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栗子园小区管委会按照市创建办相关会议及文件要求,认真在小区抓好落实。现将小区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栗子园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梓万森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管委会工作员作为组员的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责任,层层分工包保。
二、宣传发动
1、按照上级会议精神的要求,结合小区实际,召开辖区干部职工会议1场次;召开居民小组长、妇女组长、团小组长会议1场次,参会人员达80多人次,会上向全体参会人员认真宣传了楚雄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要求社区干部配合各居民小组迅速组织辖区居民召开好相关会议,向居民宣传好此次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意义。
2、在小区管委会办公楼悬挂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标语1条,9月10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党员志愿者开展“义工日”活动,200多名党员志愿对小区的卫生死角进行了认真清理。对楼道内乱涂乱画进行宣传教育,在小区主要路口、人员密集的地方粘贴宣传画报100多份。利用小区宣传橱窗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工作1期;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内容出黑板报1期;在农贸市场门口书写标语“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
3、为扩大宣传面,提高居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向小区所有商铺经营户发放宣传画册400多份,向小区住户发放宣传单2000多份,发放市民手册200多份。
4、组织社区干部对辖区内非法粘贴的小广告进行清理,共清理非法小广告1000多张,净化了小区的宣传环境。
5、对小区5个停车棚乱停乱放进行整治,并要求停车棚守车员严格要求居民规范停车。
6、在小区内大力开展“文明户”、“文明楼”、“平安户”的创建,引导居民当文明人、做文明事、讲文明话。
7、计划本周六配合工商部门再次对辖区内的商铺、农贸市场进行整治,主要整顿门前三包、占道经营等现象。
鹿城镇栗子园小区管委会2011年9月16日
2.**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篇二
近年来,宁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城生态和人居环境,扎实开展了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编制完成了《宁陕县绿地系统规划》以及《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全面推进了各项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县城规划区面积7.02 km2,其中建成区面积3.5 km2,人口1.69万人,绿地率达36.5%,绿化覆盖率达40.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5 m2,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1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1.1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县委县政府把创建园林县城作为提升县城形象、改善县城环境、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创建过程中,又明确提出不能仅仅争创省级园林县城一块牌子,更要为老百姓做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要通过创建,让处处存在好环境,家家过上好日子,天天感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让人民群众感到幸福。
1.2 机构健全,措施过硬
迅速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7名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主管县长任责任组长,27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宣传组、绿化组、督查组等4个工作机构,4名副县级领导分别兼任办公室主任和各组组长,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各项创建工作。又将县创园办与县双创办合署办公,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同时,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了《宁陕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和工作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工作任务、实施步骤、工作措施和部门职责。并将创园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做到时间、任务、人员、进度、要求达到5个明确,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督促考评,印发了《创建园林县城效能督办考评实施细则》,严格实行责任追究,有力地促进了创园工作的扎实开展。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落实了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规划,进行了动员安排,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3 体制完善,管理精细
积极探索建立了领导包片、综合执法、“四自一包”的县城管理长效机制,将县城分为12个片区,落实12个牵头部门,由24名县级领导包抓。由双创办牵头,组织住建、公安、卫生、工商、环保、林业、水利、质检等部门抽调执法人员综合执法,将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制作了“四自一包”标牌,形成了以“四自一包”为基础的责任明确、协调有力、配合主动、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保障。
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山水园林绿化格局
2.1 科学制定规划
按照建设富有秦岭山水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目标,聘请专业公司编制了《宁陕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确立了园林绿化近期和远景目标以及城区绿地系统布局。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先后组织人员到石泉、勉县等地学习创园成功经验,邀请省专家对该县创园工作进行了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的重点和方向。
2.2 合理布局公共绿地
坚持总体增绿量、点线出精品、街路上水平、村落填空白的理念,组织人员对县城绿化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结合实际制定了公共绿地及单位庭院绿化规划和方案,对环境防护绿化、公共绿地绿化、道路街区绿化、背街小巷绿化、单位庭院绿化逐一下达了任务,明确了不同层次和区段的创建标准,做到了任务详尽、目标明确、操作易行。
3 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形成浓厚创园氛围
3.1 级级带动
创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创园阶段工作;县上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汇报,深入创建现场督导检查,研究决定创园重大事项;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绿化督导、环境整治、包抓落实等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县人大、县政协经常组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创建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了创建工作开展。
3.2 层层发动
组织召开千人攻坚动员大会,发动机关单位干部、中小学生、城区居民和城区个体工商户积极投入到创园活动中。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开辟了创园专题、曝光台、健康教育等栏目,以重点刊登报道创园活动及宣传爱绿、护绿知识。城区主要街道醒目位置设制了大型创园广告宣传牌和宣传标语;城区各单位、各社区均设立了宣传教育栏,并定期更换。通过形式多样、持之以恒的宣传发动,加之近年来创建工作给县城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全县对创园工作达成共识。
3.3 部门联动
创园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应注重发挥各级各部门的功能,在联创联建的基础上,组织住建、卫生、工商、公安、环保、食品等执法单位组成联合执法队伍,经常开展联合整治,有效治理一些难题。
3.4 社会推动
积极组织开展门前“四自一包”和“周五卫生大清扫”活动,大力组织群众认建、认养绿地活动,宁陕中学、初中、小学主动承担了城区道路绿化管养责任,许多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自发领养小区绿地,有效提高了绿化效果。各中小学还开展了“争当绿色小卫士”和绿化知识普及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环境绿化义务劳动,增强了青少年的绿化意识,取得了“树木”与“树人”的双丰收。
4 以人为本,彰显特色,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4.1 加快公共绿地建设
围绕构建山青、水秀、树绿、城美的园林城市目标,努力克服县城建设土地少、资金紧、拆迁多等诸多困难,先后建成滨河公园、三星珍稀植物园、红豆花园、县城广场、环山公园等大型公共绿地,合理配置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长树、乔木与灌木、地被,实现较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公园绿地达13.14 hm2。投资20余万元,对城区行道树、公园、广场绿地补植、修剪,更换滨河公园800 m2草坪草种,公共绿地品位不断提升。目前,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6.5%,绿化覆盖率达到40.8%,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4.5 m2。
4.2 加强道路绿化建设
充分考虑行道树品种的选择、植物造景的运用和综合生态功能的体现,强调绿化的生态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建成了迎宾大道香樟一条街、五郎关玉兰一条街、长安东街桂柳一条街、长安西街金丝柳一条街等特色园林景观道路,形成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系统和绿化景观。
4.3 推进园林式单位创建
坚持把居住区作为绿化工作的突破点,督促各单位按照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场院植绿的工作思路,克服资金短缺的实际困难,通过购置盆花、栽植风景树、丰富品种、合理搭配等,千方百计增加绿化面积,增强了绿化效果[1,2]。
4.4 积极发展生产绿地
大力扶持苗木生产绿地建设,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苗木供应,先后建成幸福苗圃、中心苗圃、旱坝苗圃等苗木基地31.33 hm2,占建成区面积的13.39%,引种繁育出了30余个品种,苗木自给率达60%。
5 突出重点,加大投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5.1 坚持项目带动,推进市政基础建设
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精品的思路,一大批体现城市特色魅力、推动创园的市政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功能不断加强。污水处理厂已完成防洪河堤修建和场区回填碾压工作,正在进行检测,即将进行厂房和处理池建设,幸福花园和渔洞河沿线的排污管道正在抓紧施工;垃圾处理厂正在建设生活辅助区和进场道路的水沟、挡墙、路基,公路改线部分已经完成测设;县城“五个一”建设项目稳步实施,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顺利,上街拆迁已启动。
5.2 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公用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对亮化设施进行了维修,城市道路亮灯率达98%以上;投资5万元将廉租房入口处污水接入县城排污管网;更换制作垃圾箱30个、果皮箱50个;开工建设公厕2座,对县城公厕破损设施进行了维修,保证1万人拥有公厕8座;新建停车场530 m2;县城公交已正式运营;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夏季每天对街道洒水2次,每月集中冲洗街道2次。
5.3 加强环境保护,提升县城宜居水平
加强环境保护,努力改善城市大气环境,集中规划工业园区,将县城的工业企业搬迁至园区,减少环境污染。开展了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夜市烧烤整治等专项行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加强城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对渔洞河水库上游群众进行了整体搬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6 结语
今后,在省市住建部门的指导下,应加大力度,扎实工作,不断巩固和提升创建工作水平。一是对个别绿化不到位的区段,及时责成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限期完成绿化任务。二是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管理措施,切实抓好绿化管护工作[3,4]。三是对城区卫生死角、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集中开展整治,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从加强领导与完善机制、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广泛宣传与深入发动、以人为本与彰显特色、突出重点与加大投入等方面总结宁陕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措施,以期为园林城市的创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城市,创建措施,陕西宁陕
参考文献
[1]张雁,杨存典,刘建林.商洛市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化进程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0(9):182-184.
[2]朱素平.洛阳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4):284-285.
[3]李瑞昌.关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87-5489.
3.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总结 篇三
根据省、市的部署安排,区委区政府自2009年启动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2010年,区创建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继续把创建工作作为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抓基层,打基础,把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断深化创建活动,增进创建工作实效。
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着力营造齐抓共创的工作格局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把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推进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同时,为保证整个创建工作顺利开展,着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纳入规划。做到精神文明与经济工作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奖惩。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具体研究部署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绩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党政一把手工作能力和政绩的基本依据之一,与干部考核和单位、个人评先评优相挂钩。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区委、区政府督查室与创建办一起,对创建工作相关责任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四是落实保障机制。安排专项经费,还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追加,同时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创建工作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四创‛联动,加强创建工作综合整治力度 在巩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四创‛联动,稳步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各项创建工作。
1、结合创卫,全方位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区、乡镇、街道、社区投入创卫资金685.18万元,其中区级投入114万元,乡镇、街道、社区投入545.18万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各项创卫专项整治工作。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出动10余万人次,纠正违章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行为1万余起,拆除私搭乱建200多个,清理小广告6万多条。清理整治‚七小‛行业20户,按要求进行整改96家,未按要求进行整改或达不到整改要求责令限期关停10家。进一步加强河道治理、绿化美化等工作。成立了红塔区城市综合管理局和相关执法队伍。在加强城市管理的同时,中心城区公厕和农贸市场改造步伐不断推进。区、街道(乡镇)、社区、小组已投入资金60余万元,完成农贸市场前期改造。农贸市场的鲜肉区、蔬菜区、水产品区、活禽宰杀区已基本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在乡镇、街道、社区全面推行了‚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工作,城区签订责任书3万份,签订率达100%。在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对街面商铺墙面、招牌、瓦檐进行统一风格样式的修缮。各街道、社区以集中整治违法违规建筑和非法广告、取缔流动摊点、店外经营,强力消除卫生死角为重点,有效改善人居环境。
街道从2009年起每年拿出4万元,实行街道、社区、小组三级财政分摊的办法,聘用专门的保洁人员,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街道进一步建立、完善社区居规民约和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的清洁保洁,消除卫生死角。街道在抓好城市社区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的同时,推动‚路平、灯明、水通、安全、卫生‛基本标准向城乡结合部延伸。春和镇、水利、环保等相关部门开展了‚保护飞井海、建设生态市‛综合整治行动。各乡镇、各村委会围绕实施村庄清洁行动,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为重点,着力实施清垃圾、清污水、清杂物、清污泥,保持村庄村居干净整洁。通过各种形式的整治活动,城乡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2、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各职能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大道‛活动,实施‚畅通工程‛,加大对车辆违章、乱鸣喇叭、乱停放及行人乱穿马路、乘车秩序不规范的整治力度,加大整治各种车辆特别是出租车秩序。交警部门集中全部力量,加大路面管控力度,新增设交通指路标志牌、安装道路中心隔离栏、施划道路标线、在中心城区主要路段施划非机动车、摩托车临时停车位。开展了‚交通文明行动计划‛,做好重点路段路口的交通疏导,维护严管街的交通秩序,加强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对城区交通流量大的道路进行合理渠化。开展了‚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等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宣传交通法规,增强广大市民和驾乘人员的交通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车,文明走路,文明乘车,着力纠正各类违反交通法规的现象,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3、建章立制,探索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认真履行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职能,下发了《城市管理开展综合行政执法的通告》,起草了《城市管理实施办法》和《户外广告规划》。出台了《城市卫生管理网格化工作方案》。把辖区城市卫生管理分为四级网格,实行‚定责任区至界线、定主要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定巡查制度、定工作职责‛的工作原则,实现城市卫生网格管理全覆盖。社区将12名‚门前三包‛监督员整合到联防队伍中,形成了每组20人的社区综合管理队伍5组,每个小组对应负责一个片区的市容环境卫生、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维护,城市综合管理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社区制定了《社区居民卫生公约》,全体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建设管理社区环境卫生。《公约》的制定不但提高了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而且为社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立了一个长效机制。目前,等社区,也结合创卫工作,不断总结创卫工作中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三)加大教育力度,营造浓厚创文氛围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会召开后,区创建办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分步宣传,在全区逐步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关心创建的社会舆论氛围。2010年主要工作是:一是分别在《日报•版》、《宣传》双月刊、区电视台设置‚文明城市创建‛专栏,刊登文明城市创建的相关文章和创建工作动态;二是印制文明城市创建倡议书和相关知识发放到各街道、社区和各单位,共发放各种宣传单5万余份;三是及时编写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简报,利用各种会议和活动进行文明城市创
建相关知识的宣传;四是设计印制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海报1万份和《市民文明手册》2万册分发到各街道、社区和机关单位、企业。同时,结合创卫,各单位利用横幅标语、宣传车、宣传栏、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创卫宣传及健康教育。制作大型户外宣传公益广告,户外宣传栏、宣传牌、宣传画,开辟了《我的城市我家》、《我爱我家》、《健康知识》等宣传专题栏目。五是组织创建文明城市培训班。全区各级各部门领导聆听了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所作的‚文明城市创建‛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了青少年教育活动,加强在青少年、企业员工、外来务工人员中间的文明素质培训,为创建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四)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全力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
1、狠抓典型引路,带动创建水平提升。区委、区政府选择了家单位作为‚文明创建示范单位‛。各示范单位在总结过去各种创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本系统、本单位文明创建活动进行自检自查,查缺补漏,完善新的创建工作措施,在提升自身文明水平的同时,带动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的整个过程,从而带动人的素质养成,带动城市环境的改善,带动整个创建水平的提高。
2、开展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推荐工作。根据省、市文明办、建设局、旅游局关于组织申报省第三批文明风景旅游区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了我区的文明风景旅游景区评选推荐工作。根据相关条件,推荐为省第三批文明风景旅游区。文明办多次深入实地指导园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申报
相关工作。在文明办的指导下,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大力加强景区培训体系建设,加强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的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优秀服务能力和意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服务周全、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同时也丰富和净化了员工的精神世界。8月底,省考评组对进行了实地考评,对文明景区的建设作出了充分肯定。
3、开展价格诚信单位评选创建活动。为推进价格诚信体系建设,规范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促进公开、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文明办与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届‚价格诚信单位‛评选活动的通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价格诚信单位评选,推动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评选活动以参评单位自愿为前提,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采取各单位自荐与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相结合,物价部门考核验收与消费者参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价格诚信单位‛的创建和评比,加强了我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教育了经营者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价格政策,加强价格自律,维护了市场正常价格秩序。
4、对文明单位进行复查。为了发挥已创建的各级文明单位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文明示范作用,使各文明单位的文明创建积极健康发展,根据《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对属文明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复查。在各文明单位上报自查总结的基础上,协同市文明办对已建成的省、市文明单位进行实地复查考核,对区级文明单位进行书面复查。在审核材料、实地查看的基础上,征求纪检、计生等部门的意见。对
创建工作开展好的予以充分肯定,对存在问题的要求限期整改,个别违反相关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有效提升了文明单位创建的实效,使文明单位真正发挥文明示范作用。
(五)加强和改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文明市民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通过扎实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的人‛、‚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的‚四个一‛活动,广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
1、开展第二届‚道德模范‛和‚好人‛评选表彰活动 为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中央、省、市文明办的有关精神,结合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实际,文明委于6月启动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暨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各级各部门共推荐各类别候选人60余名,通过审核、鉴定、公示、评议等程序,评选出第二届‚道德模范‛5名,‚道德模范提名奖‛5名,‚好人‛8名,并于月日进行了隆重的命名表彰。
2、深入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以‚弘扬精神•唱响爱国歌曲‛群众性歌咏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传唱百首爱国歌
曲为主要内容,各级各部门、村(社区)、学校和各类群众性文艺团体,利用单位、广场、村组、社区等文化活动场所,通过举办合唱、表演唱、独唱比赛和展演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学唱、传唱爱国歌曲。在广大群众积极传唱爱国歌曲的基础上,宣传部、文明办、总工会成功举办了爱国歌曲大家唱卡拉OK大赛。来自各乡镇、街道,区属各企事业单位的16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在为期一周的比赛中,选手们演唱了‚百首爱国歌曲‛曲目,共决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69名,活动的开展使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更广泛的参与到‚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中,营造了万众一心,共创美好明天的浓厚社会氛围。
3、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2010年1月,区委召开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会议总结了我区近年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表彰了10个先进集体和30名先进个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任务分工》,进一步明确了各文明委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结合实际,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实现对社会文化环境的长效管理。针对黑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接纳未成年人、互联网低俗化、荧屏声频低俗媚俗之风、校园周边环境、不良出版物流入市场等问题,经过近一年多的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网吧接纳未
成年人等违规经营行为,有效预防了网络安全事故,进一步堵住了不良书刊、影像等非法出版物流入校园,加大了播放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影视作品力度,为未成年人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空间。在整治工作后,制作发放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社区居民对我区社会文化环境总体情况和通过综合整治取得的成效满意度均在85%以上,对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满意度在88%以上。二是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根据省、市文明办关于评选表彰‚美德少年‛的相关精神,由文明办、教育局牵头,结合近年来开展的‚争当‘四好少年’‛和‚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在中小学校中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各学校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自尊自强、热心公益、遵守公德等方面表现突出、有一定影响力和公信力、事迹真实感人的评选标准,各班推荐人选,然后在各班推选的基础上学校再进行评选,最后由中小学各推荐一名候选人。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认真审阅推荐材料、实地了解情况、征求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共评选出‚美德少年‛ 33名,小学的同学当选为省首届‚美德少年‛。三是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继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祭奠先烈‛等活动。端午节,在中心小学举行‚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现场会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启动仪式。在学习经典、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了青少年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组织开展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电视大赛活动。由代表参加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电视大赛获一等奖。组织开展‚传唱新童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二、取得的成效
1、经济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委、区政府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战胜全球经融风暴的冲击,使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预计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30.4亿元,同比增15.42%;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16亿元,同比增0.68%;不含集团工业完成总产值339.5亿元,同比增30.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3亿元,同比增30.85%;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5亿元,同比增28.68%;全区财政总收入20.5亿元,同比增32.86%;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10.5亿元,同比增32.74%;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335元,同比增9.26%;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011元,同比增10.01%。
2、政务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全区干部群众思想政治和理论武装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强化了各级党中心组学习,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和培训。二是科学管理、科学民主决策程度不断提高。坚持实行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集体决策制度;全面推行‚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的四项制度,着力打造‚阳光政府‛。三是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形成社会对政府部门承诺的监督网络,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
达到98%。四是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不断扩大群众参与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范围,开通‚行风政风热线‛,让广大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3、法治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是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五五‛普法教育,宪法和基本法律得到普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得到及时宣传,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司法、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全面加强,促进了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全区公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平安、法治、和谐红塔建设稳步推进,为‚四个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二是劳动者与弱势群体的维权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区无重大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案件发生,妇女、未成年人、老人、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强化。不断提高社区技防、人防和消防水平,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各项治安制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广大市民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被评为省平安先进县(区)。四是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化。区政府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社会舆论及人民群众监督。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在全区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保障党员和村(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发挥党员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
用,不断提高村(社区)治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4、人文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坚决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战略,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强势的教育宣传。开办‚讲坛‛、‚论坛‛等,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大众普及。通过‚我们节日‛、爱国歌曲大家唱、‚好人‛及‚道德模范评选‛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在全区、特别是青少年中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乱扔纸屑、随地吐痰的少了,乱停乱放、店外经营的少了,市容环境规范有序、整洁靓丽,市民举止文明、素质提高。如今的市民,不但是创建工作的参与者、监督者,更是文明形象的塑造者、维护者和社会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
5、市场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企业信用供求机制,深入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青年文明号‛和规范化服务等贴近生活、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打造文明规范行业品牌。2009年,全区共评选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53户。建立健全打击制假售假、欺诈经营行为的相关监督、投诉和处置机制,对区内142个农药经营门市进行了100%备案和监管。加强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工作,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坚持现场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
生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100%。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出台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举报奖励办法,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诚信等级评定。
6、生活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紧密结合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大力实施绿化、净化、美化工程,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路一期扩建、路延长线等工程相继竣工;路、街水患整治,路、路、路排水及路面修复工程顺利完成。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完成目标任务的100.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65%,筹资标准从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140元。社区服务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市民生活的舒适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10年,被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和中国劳动学会评选为‚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县区‛。
7、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打生态环境牌,走绿色发展路,努力实现城区园林生态化、城市周边森林化、农村田园化,建设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多栽树,还绿于民;多治理,还净于民。如今的区,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境内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十佳生态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虽然我区在创建中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省
级文明城市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领导干部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认识还不到位,中央省市驻区单位的创建还不能与区的工作形成合力,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二是总体城市化程度不高。城市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城市生活的需要。三是市民素质有待提升。全区还有一大半人生活在农村,刚转为居民的市民城市文明意识尚未建立,农、居民的文化程度和文明程度不高。同时,对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薄弱环节:
一是在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方面。‚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行业风气满意度等尚未达到指标。
二是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方面。进城务工人员的文明教育、市民文明交通行为、公共实施的完好、志愿服务机制等方面尚未达到要求。
三是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市民对本地网吧的满意度、净化网络环境、校外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等方面尚未达到要求。
四是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方面。道路名称、公共图形标志规范、人行道无损坏、街巷无坑洼积水、无散发小广告、无违章建筑、无占道经营、无出租车随意上下客和拒载、摩的非法载客、无乱涂、乱画、乱贴的现象、无交通路口堵塞等方面尚未达到要求。
五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方面。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危险废弃物处置率等方面尚未达到要求。
六是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主要公共场所大型宣传公益
广告、网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效果等方面尚未达到要求。
2011年,我们将按照省级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突出重点行业(客运、货运、城市出租车行业)、重点区域(城市主干道和城乡结合部)、重点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和个体经营业主)、重点时段(上下班、城区学校上学放学时段),加强整治和管理,特别要抓好市容市貌的美化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强化领导;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质升档;进一步开展专项整治,优化环境;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示范带动;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素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大力抓好创建工作督查指导,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全面成效。
4.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年度工作总结 篇四
成立组织,领导重视
台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分别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贯彻落实有关县文明创建的文件精神,成立了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联络员负责上传下达工作。为准确优质完成省文明创建奠定了基础。
大力宣传氛围浓厚
在创建过程中,根据县领导和文明办的要求,我台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宣传有关文明创建的内容,在自办的频道中,开关机画面、流动字幕、整屏字幕、覆盖了所有的宣传方式,内容从公益广告到自己制作的画面,确保打开电视20分钟内就能看到创建宣传。关于未成年八礼四仪活动,在洪泽新闻后做了创建工作系列展播,报道了最美洪泽人,也曝光了法院提供的失信人员名单,使创建文明工作深入人心。
落实任务具体实施
按时做好交通执勤工作,在创建过程中,执勤时间长,全台克服困难,多排班次,确保人员在岗并能起到劝阻教育工作,另外每天安排专门记者进行交通路口采访,对违章人员进行教育并给予电视曝光。根据责任分区的任务,组织全台人员对包干区内开展了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全天候做好保洁卫生,并对沿街商业网点做好保洁和门前三包。做好小广告彻底清理工作,并用涂料进行粉刷。全台干部职工全面熟知文明创建知识,积极做好文明创建宣传、志愿者和引导员工作。
5.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会议讲话 篇五
前天市委召开会,听取了创建工作汇报。今天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十一五”创建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十二五”创建工作新局面。这次会议上,我们出台了三个配套文件,尹市长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调整禹州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指挥部成员的通知》,张部长作了动员报告,大家要贯彻好、落实好。下面,我就做好创建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成绩令人鼓舞,经验弥足珍贵
过去的五年,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助推富民强市的重大举措,坚持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惠民生、以创建增优势、以创建聚合力,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持续提升、亮点纷呈,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创建工作硕果累累。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禹州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河南省园林城、河南省卫生城、河南省双拥模范城、河南省文明城市等一系列“金字招牌”。目前,我市共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4个,省级文明社区1个,省级文明单位21个,许昌市级文明单位51个,许昌市级文明村镇、文明社区22个,禹州市级文明单位212个,禹州市级文明村、文明社区133个,神?镇荣获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和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充分展示了禹州创建工作的丰硕成果。
二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五年来,我们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新禹州,始终坚持规划引领,初步形成了从中心到组团、从总体到单项、从城镇到农村,层次分明、互相衔接的规划体系;始终坚持项目支撑,实施城建重点项目、城中村改造工程,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成了科技文化苑、图书馆、科技馆、钧官窑址博物馆、陶瓷学院、禹王大道、颍河景观带等一系列标志性工程,正在建设的有文广大厦、体育馆、赛车城、汽车城、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强力推动神?古镇开发,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5平方公里扩大到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十五”末的27%提高到36.9%,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始终坚持建管并重,加强城区精细化管理;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环境不断改善。
三是生态特色更加凸显。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目前全市已造林22.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6.7%,已通过省林业生态县市验收;着力打造市区园林景观,道路绿化普及率100%,新建公园、广场、游园、绿地等18处,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3.6%和39.4%,生态建设已经成为禹州的特色和亮点。
四是创建机制日臻完善。健全完善了目标责任、组织领导、属地管理、资金保障、考核奖惩创建工作机制,探索实行了督导、协作、问责三个办法,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尤其是在破解投融资瓶颈上,搭建有效平台,探索实行了BT、BOT等新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靠机制创新促进了城乡发展。
“十一五”期间的创建实践,为我们创建全省乃至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扎实基础,也积累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有三点尤为宝贵:一是始终坚持为民创建、靠民创建、全民创建,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创建工作的根本标准;二是始终坚持“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推动创建工作不断向更高目标、更高水平提升;三是始终坚持领导重视、部门联动、群众参与。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所有为创建付出艰辛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的部门、单位、社会各届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任务更加艰巨,务必提高认识
“十二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禹州实现 “实力更强、基础更牢、生活更好、城乡更美”的奋斗目标、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争当排头兵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再接再厉、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乃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时期。市委会对全市“十二五”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的目标任务是:今年要保持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首先,创建文明城市,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十二五”时期,围绕实现“实力更强、基础更牢、生活更好、城乡更美”的总目标,市委、市政府把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的创建工作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来安排来部署。把文明城市创建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是因为文明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城市社会管理能力、经济竞争实力、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一个城市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全国全省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其次,创建文明城市,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增加、地域扩张的过程,更是提高人口素质、提升城市品位的过程;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不仅是空间的城镇化,更是人的城镇化。今年禹州市委把新型城镇化摆在“三化”协调发展的统领位置,确定并实施了“1396”工程,树立了全域规划理念,聘请同济大学对《禹州市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编制村镇体系规划等9个专项规划,努力实现“区域全覆盖、城乡一张图”,确立了110个城建项目,集中开展规划执法年活动。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迫切需要全社会文明素质同步提升、同步跟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新期待、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办好为民实事、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这座城市里更加宜居,更加幸福。所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就是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的有效载体、就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其三,创建文明城市,是提升创建整体水平的迫切需要。创建文明城市,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龙头工程,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各个单项创建,都包含在文明城市创建之中。我们在创建工作的起步、发展阶段,都是从单项创建抓起,重点突破。那么在创建工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之后,要瞄准更高的目标,以文明城市创建统领各项创建工作,有利于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统筹兼顾,带动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创建成功
今年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考评年,省文明委将对创建城市进行不定期暗访,今年10月份,将对省级文明城市评选进行最后一次测评。对禹州而言,不可掉以轻心。因为中央文明委对全国包括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最新的《测评体系》有369个单项考评指标,标准更高、涵盖更广、要求更严,使创建难度进一步加大;全国文明城市名额是有限的,门槛是很高的,截至目前全国仅有24个城市是全国文明城市,河南没有一个。今年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也只有20个名额,河南有7个城市申报,郑州、洛阳、许昌已入围参加全国评选。河南省文明城市每两年评选一次,评上的两年一复查,四年届满重新申报,复查和新申报的标准一样。省级文明城市名额有12个,其中包括4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4个县城。省里要求符合条件的县级市都要积极创建文明城市。有些城市基础性工作比我们做得好,有些城市的市容市貌比我们好,文明程度比我们高,这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现实,今年长葛也提出申报省级文明城市,所以竞争十分激烈;对照《测评体系》和许昌对我市的明察暗访情况,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主要是四个方面的薄弱环节:一是市民文明素质需要提升,二是城市基础设施不尽完善,三是社区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四是城市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对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务求必胜、志在必得的决心,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毅力,以不甘人后、积极进取的精神,一鼓作气,奋力攻坚,确保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再次成功。
(一)抓根本,提高文明素质。在文明城市测评中,对市民文明素质的考评标准很高,占的分值比重较大,亟待提升。提高文明素质关键在于加强教育,要把加强文明素质教育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在全社会营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良好风尚,让文明成为干部群众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抓好学校学生、基层干部、个体商户和社区居民的素质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二是倡树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践行卢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要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扶危济困、社区服务和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活动,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市民在讲奉献、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追求一种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德境界,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社会氛围。
(二)抓载体,搭建创建平台。要注重把创建工作与我们正在开展的“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选准载体,注重实效,深入开展。一要广泛开展“三进”活动和“文明中原系列行动”。20**年全市开展以“万名市民进课堂、万名志愿者进社区、万名学生文明礼仪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三进”活动以来,对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开展,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创建。今年要把开展“文明中原系列行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载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要加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化建设。要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细化、量化指标内容,科学制定“五小门店”、窗口服务行业、社区、广场游园、农贸市场等创建标准体系和实施细则,明确评价对象、标准规范、方法程序,把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创建优良环境与提供优质服务结合起来,做到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全面达标。三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集市、文明农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深厚的工作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细胞工程”。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丰富内涵,提高质量,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干部群众积极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
(三)抓基础,提升服务功能。创建文明城市,贵在对照标准,夯实基层,打牢基础。要深入开展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创文明城市、创文明社区、创文明景区”为主要内容的“三优三创”活动。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文化、体育、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加大城中村、老城区改造力度,积极发挥体育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功能,加快交通站点升级改造,提高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能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文化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馆和乡村少年宫,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做好创建的基础性工作。立足基层、面向群众,把创建文明社区和文明村镇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两大基础性工作来抓。要加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搭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努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文明社区;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清洁家园行动”,从解决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抓起,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普及科教文化,倡导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村镇,筑牢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工程。
(四)抓整治,加强环境治理。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最直接的体现。针对目前我们禹州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集中进行专项整治。一要在市容环境上治“脏”。要以街面、路面、铺面和墙面整治为突破口,以清除视觉污染、尘土污染、生活污染为着力点,继续做好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五小门店的整治工作,抓好街巷道路环境卫生,加强市容环境的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市民满意度。二要在公共秩序上治“乱”。以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卫生为重点,突出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等现象,加大对网吧、互联网有害信息、非法侵权盗版物治理的力度,严格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政策,认真整顿行业不正之风,积极探索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的新模式。三要在窗口行业上治“差”。要以窗口行业、服务领域为重点,以规范的标准和严格的问责,切实解决态度差、形象差、效率差等突出问题,对各种影响城市形象的违章违规行为,职能部门要敢于碰硬、严格执法、及时纠正、公开曝光、问责惩处。
(五)抓特色,彰显创建优势。在全国、全省的创建大格局中,禹州要善于立足优势谋思路,围绕特色做文章,靠特色补弱项、创品牌、增亮点。一方面,要打造文化品牌。文化是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要充分发挥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的优势,实施文化旅游带动。要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培育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要深入挖掘禹州“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丰厚的文化底蕴,坚持文化与生态、旅游相融合,通过办好“钧瓷文化节”、“中药材交易大会”等活动,努力形成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丰富禹州的文化内涵。要切实做好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的防治,抓好颍河及其支流的污染治理,让河水常清、堤岸成景;要着力提升城市绿化美化和园林园艺水平,做到见缝插绿、拆墙透绿,不断增加街头游园、广场的数量,提高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使禹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四、重在强化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集中方方面面的智慧,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全民动员、全民动手、全民参与,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市里已经成立了高规格的创建指挥部,由蔡书记和王市长挂帅,我任常务副指挥长,市文明委成员单位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张俊海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级各部门都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在全市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合力抓、条块结合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专门机构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二要搞好宣传引导。要全面加强创建省文明城市宣传工作,新闻媒体都要广泛宣传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先进典型,通过宣传活动,多形式、常态化的宣传教育,高密度、多视角的宣传报道,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把正面宣传引导与监督曝光相结合,对各类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进行适当曝光,引导群众知耻明理、从善如流,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要严格督查问责。创建办公室要抓紧制定细化分解方案,把创建工作任务量化分解到责任单位和人员,明确目标任务、质量要求和完成时限,做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漏洞、创建无死角。要加强督导检查,建立“两结合、两重在”的创建奖惩机制,把表彰奖励和过错惩处结合起来,重在实施过错惩处;把过程追究和结果追究结合起来,重在实行过程追究。对工作不力、整改不力、影响全市创建工作大局的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进行问责。
6.**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篇六
市政府办公室:
我公司自接到XXXXXX文件后,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为积极配合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专项整治工作,结合我公司正在创建州级文明单位的契机,还专门召开了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服务主管以及营业厅店面经理、营销经理参加的“营造温馨环境提升客户感知”的营业厅服务质量提升会,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出努力。
一直以来,XXXX分公司秉承“XXXXXX”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己任,坚持“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广大客户满意为目标,开展“XXXX”等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将营业窗口服务视为展示公司形象的重要渠道。
公司着力优化营业资源配臵,缩短客户排队等候时长,全面提升营业厅服务效率和服务能力,推出五项措施:一是与客户零距离沟通,为客户创造一个温馨、舒适、方便的业务办理环境,让客户感到来XXXX营业厅办理业务是一种享受,在客户进厅时,做到“五个必须”(1、您好,欢迎光临;
2、对客户进行分流;
3、确认;
4、亲自为客户取号,告知客户大约需要等候的时间;
5、再见,请慢走!)二是在业务高峰期设立流动收费柜台,由营业厅内流动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缴费服务,避免客户排队等候。三是在营业厅开展客户业务预受理
工作,由流动服务人员在客户等候期间为客户办理证件复印、提供业务咨询服务、实施客户服务关怀,提升客户业务办理效率和服务满意度,并做到“四点关怀”(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茶水、一个确认)。四是加强产品与营销活动的管理,优化产品和营销活动的设计方案,简化业务办理流程,缩短客户业务办理时间,在接待排队的客户时,首先要感谢客户的等待与支持,然后要告知客户办理业务时大概需要的时长,并向客户致歉,办完业务后要向客户进行再次确认是否还有其他业务需要办理。五是完善营业厅服务设施,在营业厅内增设自助终端、电脑等设备,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便捷的业务办理渠道。
营业厅内放臵花卉、盆栽,设有专职的环境卫生保洁员,环境整洁美观,供客户休息等候的椅子、饮水机、电视、XXXX等设施一应俱全;厅内墙壁和屋顶吊牌设有“请勿随地吐痰、严禁吸烟或吸烟有害健康”等标志提醒客户注意;服务人员上班着XXXX统一的标志服,佩戴“XXXX”徽章和营业员工号牌,方便客户监督;厅内配臵流动服务员,客户自进厅开始即享受服务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
为使营业厅服务各项指标切实得到提升,公司制定了《营业厅服务管理规范》、《营业厅服务人员行为规范》、《营业厅服务质量考核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
客户投诉处理方面:公司还采取对到厅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XXXX等手段对营业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并将上述考核与营业员绩效挂钩,奖优罚劣,公司还专门开发了“客户到厅办理业务对营业员的服务满意度”的短信调查系统,收集客户到营业厅办理业务时的感
知,对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和业务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增强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使客户投诉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反馈,公司还专门设臵了服务与业务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客户投诉的处理、跟踪、监督、回复,根据客户的品牌和投诉内容规定了处理时限,最短不得超过5小时、最长不得超过36小时(含下班时间),列次省公司的考核,我市分公司投诉处理及时率都在94%以上,投诉处理有效率≥98%,投诉处理满意率≥93%,排名均在全省前三。截止至本月20日,我市分公司10086外呼抽测营业员服务满意度为96%;省公司派出的第三方对营业厅环境、服务设施功能、营业员服务规范以及营业员掌握业务情况等暗访得分为96分,排名全省第三;;;;;
根据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公司经常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还对员工进行了“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和“爱岗敬业”教育,组织学习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文明公民手册》,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学习,使广大员工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增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心。
7.**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篇七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推进
规范化服务和创建标准为切入点,以争创“一流班子、一流队伍素质、一流服务效能、一流工作业绩”,树立“文明、热情、公正、廉洁、高效”行业形象为目标,积极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推动中心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保持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的基础上,为我县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目标和指导思想,齐抓共管,群策群力,保证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成立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领导小组,中心主任李小明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罗革、蔡连如、主任助理刘桂华同志任副组长,负责创建活动的领导、检查、考评;中心各科室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此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按照领导成员新的分工,包抓科室,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同时,将创建工作纳入中心目标管理,与各项工作同布置、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二)注重思想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1、进一步深化领导班子创“四好”活动的开展,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从“学习好、团结好、勤政好、廉洁好”四个方面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使班子成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一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牢固树实践立党的宗旨意识,增强党员干部的先进性,不断深化党建工作;二是按照文明城市工作规范要求,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长期化、制度化,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宗旨教育,努力营造自觉学习、刻苦学习、学有所成的浓厚氛围,积极创建学习型、实践型组织;三是严格按照“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格局”,切实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中心党员干部教育的总体部署,继续深入开展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的力度。
3、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创建文明的内外环境。严格按照“文明、热情、公正、廉洁、高效“的目标,不断优化环境、改进服务”,提高质量,深入推进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不断强化服务理念,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强化日常监督,加强效能和公务监督工作,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做到规范服务、文明服务,创建(来源:好范文 http:///)规范服务的工作环境和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三)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一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坚持以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营造“快乐、舒心、愉快、和谐、健康”的良好氛围,丰富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二是切实解决好职工的困难,及时慰问生病职工,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具有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三是认真搞好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完善清洁卫生制度,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保证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
三、工作要求
(一)各科室和全体党员干部及职工要高度重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我中心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活动,紧密结合中心日常工作,抓好制定规划、确定目标、落实责任、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等环节,确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二)各科室注意收集整理创建活动中的有关信息、资料,负责本科室创建工作、日常事务和组织协调工作。
(三)突出阶段重点,使创建工作,突出重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科室要根据工作业务和承担的工作任务,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中心要搞好业务培训、工作指导、考核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文明办和新闻媒体沟通,及时交流经验和加强舆论宣传。
8.信访局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计划 篇八
一、指导思想
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信访条例》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安排意见》的总体要求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任务分工表》,着力抓好接待服务,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为推动全市跨越发展与构建和谐***做出新贡献。
二、工作任务
(一)、搞好干部职工文明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质作为创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坚持学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活动。对干部职工进行系统的文明知识、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xxxx”教育,以及家庭美德教育,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二)、突出抓好信访工作目标量化管理
按照市委(##)2号文件和新的《信访条例》要求,根据今年年初市政府与各县区和21个市直有关部门签订了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结合的办法,加大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信访工作的检查督办力度,进一步落实各级组织和人员的信访工作责任。
(三)全力创建优良的信访秩序
创建优良信访秩序,建设“和谐***”。要把规范信访秩序,严格责任追究作为实现省委提出的“一控制、两下降”工作目标的重要措施。按照新的《信访条例》和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做到既规范信访工作行为,又规范信访人行为。对不重视信访工作,处置信访问题不力的组织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对缠访等非法上访在依照事实的基础上依法进行有力打击,有效净化上访环境。
三、保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决策,是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因此,要加强对全局干部的教育提高对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要立即行动起来,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明确责任,抓好落实。要求各责任科室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得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任务如期圆满完成。政秘科要搞好督促检查,定期汇报,定期检查,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并将各科室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纳入年终精神文明建设责任目标考核。
9.**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篇九
——榆林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徐子昕
在1月23日召开的全省宣传部长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榆林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市”称号。这是对榆林“创文”工作的肯定和赞誉,也是对今后工作的激励和鞭策——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自2012年2月“创文”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大力开展以“修四德、行六礼,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为主题的全民道德教育实践,不断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公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文明创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影响融入发展大局、落到工作实处、走进百姓生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幸福榆林的强大精神动力。
执政为民,营造廉洁高效政务环境
为健全理论学习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市委中心学习组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纳入学习计划,充分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推动全市理论学习活动向广度、深度拓展。“创文”以来,我市组织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三个陕西”和榆林大讲堂宣讲活动共200余场次,培训各类干部9万人次,各级班子执政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咱榆林的风气一天比一天好,老百姓心里高兴啊!”今年60岁的王先生在群众满意度测评中竖起了大拇指。开展干部作风整顿和“五个集中整治”活动以来,我市封存拍卖违规超标车辆190多辆,清理吃空饷人员2100多人,全市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测评普遍在90%以上。
“创文”中,我市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实行办事“六公开”原则,积极开展“模范机关”“党员示范岗”“行政服务示范大厅”“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窗口单位办事效率、服务形象均得到大幅提升。
依法行政,营造民主公正法治环境
我市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抽调万民干部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220件。同时,12348法律援助专线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2012年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85件、司法鉴定案件1384件。
“农民工要回拖欠工资首先要准备好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要依法维权。”家住市区金阳小区的张大妈把在普法讲座中学到的知识告诉自己的农民工亲戚。我市在争创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市创建工作中,扎实推进法律进社区活动,两年中累计举办大型普法讲座95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我市制定下发《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民生工程;狠抓妇女维权工作,各级妇联利用“三八维权周”“11·25反家暴日”等,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妇女权益保护宣传资料5万多份,组织1.4万名妇女干部参加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全市10个妇女维权示范岗被命名为省级维权示范岗。
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我市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新建“企村联建”“企居联建”“协会联建”各类支部235个,选派950名党建指导员和联络员,实现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道德建设,营造健康向上人文环境
“榆林好人多,好人在身边。”新闻工作者小杜的公民道德储蓄卡上盖满了红章,她说这是自己最宝贵的一张储蓄卡。据了解,我市共发放首批道德储蓄卡15万份,对十大类道德行为进行储蓄,作为升学、求职、评优、信贷、资质年检等的有效证明。
“道德模范任凤祥30多年里,从黄河里救起80名落水者,救助500多名身陷险境的群众,被当地人誉为‘黄河上最美船工’。”“正式场合需着西服衬衣配黑皮鞋。”这是《榆林文明手册》的内容之一。该手册历时5个月编撰,经过6次修改后出版,全面反映出榆林近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榆林文明交通守则》《文明城市宣传手册》等共同免费发放15万本,深受市民好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市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成立拥有4万多名志愿者的全市志愿服务总会,他们每月都会走进学校、社区、福利院等地开展以“奉献、植绿、尚德”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市建成各级各类道德讲堂300多处,累计举办道德讲堂1000多次,参与群众20多万人次。全市上下推出市级道德模范60人、省级道德模范8人、“感动陕西人物”3人、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2人。同时,我市设立了1000万元“方光玉公民道德建设基金”,每年拿出100万元评选奖励13类200多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在首届“好人榆林”评选期间,网络投票点击量达到323万次,表彰首届“榆林好人”284名。
“您好,请适量点菜,餐后打包。”在市区某酒店内,服务员指着“文明餐桌”的提示牌提醒顾客杜绝浪费。“创文”工作中,我市在市区主要街道上共设立各类道德建设、文明礼仪等公益广告牌2000多块,机关单位办公场所设置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等温馨提示10万多条,市区门店、商厦、广场LED屏和出租车、公交车电子屏、车载电视累计播发“创文”公益广告500多万次,组织编发文明短信600余万条,发放《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倡议书等“创文”宣传资料180多万份,组织文明创建陕北说书广场宣传活动60多次。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充分利用自身宣传资源和阵地优势,开设专题专栏10多个,累计播发、转载“创文”工作动态、消息报道、访谈等3000多篇,征集“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等文明创建公益宣传广告60多个,开通的榆林文明网、中国文明网榆林联盟网站等,也已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
道德建设应从青少年抓起,为了让孩子们读好书、好读书,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榆林城区学校建设工程,规划建设4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筑面积达到95.7万平方米,预计新增学位61080个,目前已建成投用19所。“尤其是学前教育的扎实推进,全市从2011年起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三年间累计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60所,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674所,在园幼儿150141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93%,使长期以来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历史性改变。”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全市有52万学生受益。”
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共建中共享文化成果,我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总计投入经费1828万元。全市80%以上的街道、乡镇都设立了科普教育活动场所,拥有科普志愿者3161人,每年都举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以民为本,营造舒适优美生活环境
在温暖的季节里,漫步在榆林街头,蓝蓝的天空中白云飘过,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广场是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水波荡漾、风景宜人的各大公园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在魅力驼城里,你会看到一幅“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花草中,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画卷。多年来,我市不断实施“绿化十大项目”,在道路绿化、小区休闲绿地及绿化池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单位和小区纷纷采取庭院绿化、退硬还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方法参与到园林式小区和园林式单位的创建中。目前,全市共建成118个园林式单位和35个园林式居住区。
我市抓住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契机,因地制宜以原生态景观与现代建筑结合、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方式相继建成东沙生态公园、榆溪河河滨公园等绿色生态公园,并在榆阳中路街头、榆溪大道等地建造数块街头绿地,呈现出“碧野护城、绿脉绕城、翠林拥城、清波映城”的绿城美景。
为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单位和个人也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积极建设苗圃,大量种植培育各类树种,参与城市生产绿地建设。吴家梁苗圃、新开沟苗圃、治沙所苗圃、农业科技示范园、林科所苗圃等大型苗圃相继建成,引种、育种、驯化苗木近100万株。
榆林中学高三学生叶欢特别喜欢自己居住的小区:“我家的小区没有一点噪音,有非常好的学习环境,最近还被评为文明小区呢。”我市把城市环境噪声综合整治融入创建“文明工地”“文明机关”“文明小区”等多项活动中,随着建成区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重新划分了噪声功能区,使检测准确率和精确度进一步提高,噪声污染源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还对城区主次干道划定双向禁鸣区域,设置禁鸣标志,实现执法巡警不间断往来巡查等。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榆林城市建成区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平均值均控制在60分贝和70分贝的标准值范围以下,合格区域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96.7%。
“榆林在全国率先制定评判城市综合执法的标准,组织开展建筑施工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各专项整治行动,对市区沿街门店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搭乱挂、乱贴乱画及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市执法局有关人员表示。我市还将每月11日定为公民排队推进日、22日定为公民让座日,积极开展公交车、公务车、出租车、志愿者服务车辆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和不乱扔垃圾活动,并招募200名公共文明引导员开展公共文明引导工作。
我市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市管80家公共场所单位进行全面监督监测,监测合格率达到96%。在以“加强行业消毒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为主题的消毒工作专项整治中,市管23所各类学校及19家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6家消毒产品经营单位接受了全面督导检查。
据了解,2012年以来,全市11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完成104个,启动实施了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项目。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建成,共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3922个,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纳入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
“让流浪者有个安稳的家”——这句话已从口号变为现实。我市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市新增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户达到17233户,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45个、29256套,竣工19095套。与此同时,我市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仅2013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2677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到65.1万人,创经济收入71.5亿元。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5.45万人、75.6万人、18.3万人、34.4万人、28.3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6.5万人,享受待遇人数为38.43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99%以上。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总计39.7亿元,总支出27.1亿元。
惠民利民,营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
“相关企业都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还有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和信息发布查询系统,可供群众了解企业信誉度。”市“创文”办工作人员表示,在我市启动的“文明诚信市场”创建活动中,市区8家商贸餐饮企业获得“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奖牌。
为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我市建立重要商品准入制度,狠抓保护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严厉打击商业欺诈和制假售假等行为,强化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网络体系等。“创文”开展以来,共取缔无照经营286户,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2处,收缴不合格食品2万多公斤。组织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纪念活动14场,集中销毁的假冒伪劣商品标值155.3万元。
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我市出台《榆林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管理办法》等文件,从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入手,重点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积极开展餐饮肉制品、旅游市场食品、学校食堂和毒豆芽窝点等专项整治,对榆林城区范围内的39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场所全部进行改造。整治活动中,责令改正及警告3400多家次,吊销许可证140多个,侦办食品案件1800多起,使制假售假行为、行业不正之风失去滋生土壤。
据统计,2013年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9,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死亡率1.37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42,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38,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均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范围以内。我市还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多发性侵财案件和涉众型经济案件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活动。
生态优先,营造可持续发展绿色环境
我市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建成长城、北缘、环山、灵榆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生态环境呈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态势。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榆林人文先生激动地说:“虽然没让儿孙们看到塞外著名的大漠风光,但我却特别高兴,因为我的家乡变成了风景秀丽、绿树成荫的塞北江南。”
为在城市外围筑起坚实的绿色屏障,我市全面推进“三年植绿大行动”,投入造林资金16.1亿元,完成绿化造林10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6.5平方公里。
【**镇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总结09-24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汇报材料09-12
永州市零陵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总结10-28
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档案目录10-16
11-12年创建省级文明村工作规划06-22
省发改委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实施方案10-09
省级文明城市10-06
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总结10-03
创建省级示范高中规划07-14
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纪实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