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现状

2024-10-19

课程改革的现状(共8篇)

1.课程改革的现状 篇一

从XX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正式颁布开始算起,我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正式开展八年年了。八年中,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组织对慈云及比邻镇街中小学课改实施情况开展了调研。从总体上看,江津区各级领导、学校和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课改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当前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新课程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接受,并被尝试用于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面貌,教师角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变,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已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变革。同时也应看到课改在前行中还存在诸多困难问题,需要深刻反思后前行。

一、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广大教师已经认同和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并初步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出现了新面貌。

从这次调研所看到的课堂教学来说,在绝大多数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一改过去那种课堂上的老师讲、学生听,听师问,学生答、老师看、学生练的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陈闷、单调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在很多教学环节中出现的,学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探究学习场面,课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中,教师力求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主体活动来获取知识的教学行为明显凸现。他们正在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努力转化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转化为对学习对象的感觉、感知、体验的过程;他们正在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认识知识,生成知识,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过程与方法,同时伴随着愉悦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出现的这种可喜的变化,源于教师们对新的课程理念的认同,源于教师进行课程改革的热情、欲望和教学行为,是课程改革带来的初步成效。

(二)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

我们感受到老师们正在悄悄地进行着角色转变,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正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不再表现出是知识的“权威”,他们正在从课堂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步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和学开始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更具有了民主性、开放性,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丰富而具有个性,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建立,课堂正在走向和谐的心灵对话。教师学会了欣赏孩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对自已学会了反思,学会了与学生合作。

1、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在课堂教师中,教师们都十分重视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并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走向知识,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进行自主地学习活动。

2、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应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如老农种丝瓜,只需牵引导向,任其自由曼延伸展,充分凸显其个性。具体表现在教师们都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状态,在学生遇到障碍或困难时,能较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能较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得以顺利完成,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3、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老师们在观察、倾听、交往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着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尊重学生的差异、人格和选择,赞赏学生的闪光点,并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课堂上教师行为变化体现在教师们“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真正体现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平等对话,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们都尽量以“尊重、理解、宽容和赞赏”来处理师生关系。教师们不仅尊重每一位学生,而且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教师们尽可能尊重学生运动的多样性,充分地宽容学生,珍视个性差异,尤其是宽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坚信学生有改正缺点错误、追求上进、进行自我教育的力量;教师们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他们的兴趣爱好及其独立性,赞赏学生所取得的任何进步,赞赏学生所付出努力的良好行为,赞赏学生的批判精神等。

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来代替知识的灌输,突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以居高临下的身份施教,而是与学生一起组成学习共同体,教学也就成为了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共同探讨有关学习问题的活动。教师们在不断地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让学生体验学习所隐含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成为具有主体精神和独立个性的真正的人。

教师们注意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留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还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

(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发展的主体,具体再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正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没有自主学习的土壤是不可能滋养自主学习的幼苗。教室课桌过于整齐的摆放就有居高临下地灌输,学生不许有异已的思想,必须听教师的讲解,所有行动听指挥。这样在心理上已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自主学习免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为了更好的提供讨论空间,使儿童更方便地交流,教师们将教室座位打破原有的整齐划一的“秧田式”排布,将几张课桌放在一起,形成类似圆桌会议的桌子摆放,方便了讨论的同时扩大了学具操作的场地,给人一种宽松的感觉,儿童一进入教室,见到的不再是整齐划

一、压抑的环境;有的教师将教室墙壁布置得欢快活泼,有助于在学生心理上、视觉上宽松、创造心理氛围的营造。

2、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况去发现知识,经历知识发展的过程,并对其进行内化,适当的时候教师给以点拨。在课堂上,导入新知识时,用常见的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感到亲切、实用。教学时,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儿童,运用色彩丰富、有趣的教具。运用多媒体,形式多样地把相关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奥妙;这样既能发挥学生能动性,又兼顾集体教学的优势。绝大多数学生都自觉关注学习内容,对一些内容有较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气氛热烈。

3、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有一定的独立性。

学生能自主进行一些动手操作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自主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的愿望。

4、学生有了合作的初步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力引导学生彼此欣赏接纳,互相取长补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勇于负责、善于负责的意识,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还会维护并辩护自己的观点。学生能和同学进行合作,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表述自己的想法等等。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困难与反思

(一)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短缺

在一份调查问卷中,教师在回答“课程实施的不利条件”时,排在最前的是“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需求”,在回答“新课程实施的主要困难”时,排在首位的是“缺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缺乏已成为目前课程实施最不利的条件。

新课程改革中“短缺”的课程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在“硬件”上,大多数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极大制约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网络和多媒体建设上,先进的教育教学软件不足,教师无法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课堂教学实际结合起来,无法及时获得新的信息。

在“软件”资源上,虽然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较为明确,但由于缺少学科教育的研究基础,有些学科的课程目标并不清晰,课程标准的陈述欠规范,导致实践中操作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帮助教师理解课程目标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辅导性材料,课程开发、教学实施的参考、指导性资源匮乏;教材缺少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案例,使教师的备课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教师很难自主开发课程资源。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生成性和教师的自主性,倡导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但实际上由于教师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难以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依然以教学用书(教科书、教参等)为主要的教学资源,很多教师不能有效利用身边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出符合学生实际、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对课堂上生成的资源也不能有效把握。

影响一项课程改革计划之实施的因素之一,是改革计划的“实用性”:也即改革计划除了一般的目标陈述与改革措施之外,有没有为教师采用改革计划提供足够的辅助资源;这样的资源越是丰富,教师越容易将变革付诸实践,反之则越难。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这一次课程改革确实存在着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不但全国的课程改

2.课程改革的现状 篇二

随着近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加上全民健身的大幅推广,对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探索。该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14年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最新动态,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参考。

1 研究方法

该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高级搜索功能,以“体育课程改革”作为关键词,检索了国内的相关文献,文献来源主要由体育类核心期刊(前10位)、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重要会议,筛选2004年至2014年10年间的研究文献,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对所有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 1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分布

2.1.1 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年代分布特征

各年度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如表1。近10年中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文献总计340篇,在2008年有关改革的研究出现了高潮,说明当时,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很高;在2012年达到顶峰,近年来又有回落,仍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表明理论界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仍在稳步的进行中。

2.1.2 体育课程改革文献来源分布特征

该研究选择4大文献来源,分别是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重要会议以及体育类核心期刊,其中核心期刊为体育类核心期刊的前10位。4大来源的权威性保证了研究具有相当的基础。在这4大文献来源中,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分别为2篇,24篇,5篇,23篇,总计54篇,所占比例分别为3.7%,44.4%,9.3%和42.6%。优秀硕士论文和核心期刊最多,充分说明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是热点话题。

2.1.3 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文献主题分布特征

在2004—2014年的所有来自4大文献来源的54篇文献中,从内容上看,有关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文献有22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11篇。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小学的改革研究较高校更为成熟。

2 . 2 国内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2.2.1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所取得成绩的研究

李忠堂,闫智力回顾了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的点滴,明确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教学思想转变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更加强调“三维健康观”。新课程标准中体育课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改变了过去把体育课变成“达标课、素质训练课”的做法,多样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多种需求,促使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季浏表示,10年来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成绩得到肯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在广泛进行调研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产生,富有新意颇有特点,充满活力并深受学生喜爱;通过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实践,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显著的积极变化;教学方式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态度和行为也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2.2.2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现状的研究

王继帅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分类已从关注身体素质领域和认知领域,拓展到学生的情感领域;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文化性;体育课程模式发展趋于多元化;体育课程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体育课程结构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董翠香认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学科基础、原理基础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影响着体育课程改革,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原理基础对体育课程改革起着奠基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议后续研究从专题研究角度、系统论角度、历史发展角度及顶层设计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史曙生深入剖析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不外乎:(1)“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应然;(2)“体育卫生模式”惯性思维的结果;(3)国外体育课程理论迁徙的产物。

2.2.3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的研究

黄爱峰揭露了体育课程改革中暴露的3个问题:(1)狭隘的专业发展基点;(2)脱节的教师培养机制;(3)低效的继续教育模式。

马良调查了全国近20缩高校后发现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各高校表面文章做得多,实质内容较少;课程改革层次模糊,重点不突出;体育观念更新较慢,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待提高;课程设置、内容与中学衔接性与创新性较差;课程改革思路的延续性较差,难以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改革操作层面对课程的社会性与课程发展的连续性认识不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出现问题与困难不可避免,但是需要进行反思与总结,探寻原因与对策.各高校要充分认识高校体育教育的社会背景,及时更新观念,从多学科角度对体育课程改革思路进行宏观把握;以学生发展为主,兼顾社会需求,继承与发展国内外高校成功实践经验,深入挖掘各高校资源与潜力,构建高校特色课程模式。

季浏从内外两个层面分析了体育课程改革中额问题与挑战。内部层面:(1)部分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需不断更新;(2)部分体育教师还需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精神;(3)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4)《课程标准》本身有待不断完善。外部层面:(1)各地对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不一;(2)各地对新体育课程的培训和指导差异较大;(3)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练习不紧。内外两个方面影响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

张俊杰总计了10年新课改的主要问题分别是:教学目标过于全面而且不够具体;新的教学方式有所引入但对实质把握不准;教学内容选择出现泛杂现象;教学组织出现混乱现象。

2.2.4 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研究

董翠香展望体育课程理论基础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1)从专题研究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2)从系统论角度整体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3)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4)从顶层设计角度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马良在分析了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展望未来,认为应确改革目标,遵循先进课程理念,把握正确的体育课程改革思路;发挥地区的体育课程资源优势,构建高校特色课程模式;从教师角度,全面提高体育素养;从学生角度,重视其身心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课程本身而言,重视各方面要素的逐步完善。

张俊杰提出深入、具体的新课标解读,提高认识、强化管理、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强化研究,理论先导才能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

3 结语

体育课程改革是伴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发展,改革过程其实就是体育教育事业对新环境,新背景的自适应。基于4大文献来源的有关体育课程改革文献的研究,国内现阶段的研究多集中在在理论层面,有关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同时出现问题的研究较为细致,体育教师可以借鉴其中的知识,避免了问题的产生。有关如何进一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也较为充分,但仍需更加细致具体的研究。但有关体育课程改革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存在空缺,可以进一步深入剖析。

摘要: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环境,满足社会、国家、个人对学生所具备能力的要求,进而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后备人才。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研究,对2004年至2014年期间4种文献来源的体育课程改革相关文献进行了多方面分析,目的在于了解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最新动态,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参考。

3.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背景 现状 对策

1.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困惑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力求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新课程在内容上作重大调整,力求改变目前数学繁、难、偏、旧的状况,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新课程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在设置必修课的基础上,设置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新课程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但从目前各方的反映看,数学课程改革困难重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又在仓促中延续义务教育改革的思路,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总结和反思。针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著名拓扑学家、北京大学姜伯驹院士希望立即停止推行数学新课标,要尽快修订课程标准。学术界对数学课程改革各执己见,有的甚至是针锋相对,意见截然相反。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第一,关于数学推理证明。新课标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淡化数学证明,其意图是降低形式化要求,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应该说,强调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本身并不错,但绝不能取代数学上严格的证明。数学证明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的科学、简明的说理式,同时也是数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学的特点是严密,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精神能使人们养成缜密、有条理思维的习惯。

第二,关于学生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通过情景设计,密切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但实验教师却反映,现在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动手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但动脑少了。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只是表面现象,相当一部分同学只是凑热闹,没有或很少有实质性的智力活动。不少人担心实际学习效果会下降。应该说,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智力劳动,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领略到数学的真谛。这在新课标中没有得到正面的引导。

第三,关于学生学业负担。数学学科是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整体,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新课标对各个模块的课时限制很严,对顺序安排灵活性较大,容易出现重复、脱节等问题。有些章节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有些该强化的内容没能得到应有的强化,这样学习负担太重,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第四,关于教师业务培训。新课程不直接对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学顺序等问题作硬性规定,只是对这些问题提供建议和多种可供选择的设计模式,为教师用活教材、进行师生互动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在教师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理念与课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新的课程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不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教师没有积极参与或不能适应的缘故。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再好的教材,也需要中学教师去贯彻,要给教师留有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避免课程已经开了,教师还没有教材、还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

2.高中数学教师应对策略和措施

尽管目前新课程改革遭遇各种非议,但课程改革的理念、方向应该说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切中我国数学教学时弊的。我们要对课程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有足够的认识,现在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不应还在要不要改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而应尽快投入改革,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已经进入课程改革试验地区的教师既不能消极应付、盲目跟随,也不能我行我素、无动于衷,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各种问题,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探究数学课程改革的理想承载模式。具体地说,目前要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2.1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角色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课程实施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的惰性,这里的惰性,可以理解为习惯做法。实施新课程,就意味着要扬弃原来熟悉的一套方法和程序,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经验。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新课标认为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们不能把以学生为本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落实在行动中。

2.2加强课程研究,提升教学能力

高中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新的数学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其一,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多元表现;其二,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尽可能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在一起上课;其三,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只要是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其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这些不确定性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创新的舞台。新课标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学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要以教材编者的角度去读懂教材、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编者的教学思想,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达到用好教材、用活教材的目的。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师可以自己改教材。不少课改教师已经感到新教材不好教,到处需要补充,到处想讲清、讲透,就是时间不够。这固然有高考怎么考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观念和能力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自觉钻研,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相互学习和交流,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把握好教学的目标,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2.3关注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善教与学的方式,由封闭式的教学变成指导学生开放式学习。新课标对教学方式的改善主要有两方面新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建华.TIMSS23与美国数学课程评介[J].数学通报,25(3).

4.课程改革的现状 篇四

滨海县淤尖中学 张鹏程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给课堂、教师和学生所带来的变化令人喜悦。新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实验与实践,是符合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解与欢迎。然而,我国的农村学校体育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已根深蒂固,在面对新思想、新观念、新要求时,却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态度。特别是农村中学在执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关键词: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农村问题

一、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学改革同属于体育教育改革范畴,但由于涉及的范围和作用的层面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区别。

1.首先从内涵上分析,体育课程改革应该是涉及到体育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领域的改革,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而体育教学改革只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环节的改革,具有局部性和单一性。

2.从作用范围上分析,体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体育教学改革是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途径和载体,体育课程改革决定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改革又作用于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改革是上位的,教学改革是下位的。

3.从行为主体上分析,体育课程改革是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体育教学改革是教师个体或学校的行为,具有自愿性,实施体育课程改革是教师应尽的义务,而体育教学改革是教师个人行为。

二、农村学校体育的管理观状造成新课程新课标难于落到实处。

1.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名存实亡。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农村学校领导对体育仍抱可有可无的态度,这几年虽说农村学校体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还很多。主要是领导不力,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名存实亡。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不能开设或不能开足体育课,已开设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不高,课外体育活动不开展或不正常,体育师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要求,学校体育场地容纳量和器材满足量严重不达标。

2.体育课随意被侵占,被挪用。

按有关规定,全学年应上34周102课时的体育课。调查结果是:体育课随意被侵占,被挪用。主要原因一是学校集体活动耽误的体育课不补,反而用体育课去补上耽误的文化课;二是初中毕业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查测试之后的体育课基本上停上;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之后,还有半个多月的体育课停上;三是我市地处海边,雨水多,雨季时间占1/3,90%的学校无室内场馆,绝大多数学校雨天改为自习课。老师之间抢课要课送课现象严重。

3.课外活动时间无法保证,组织不到位。

《条例》第10条规定:“普通中学生,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在调查的22所中学中,每周一次课外体育活动都没有的学校4所占18%,安排并活动一次的14所占64%,活动两次的3所仅占14%,安排3次的没有。原因一是工作量没计算,教师积极性不高。原因二是由于活动时间都安排在第8节课,组织不到位,大部分学生不参加。据一些体育教师反映,安排在课表上的活动时间大多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实际活动次数更少,毕业班的学生基本上不活动。

4.课余训练与竞赛制度不完善

《条例》第12条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调查结果表明:

全市中学(含职业中学)38所,建立代表队并能赛前训练的只有19所,占50%,其中能坚持经常训练的只有5所,仅占13%。

5.工作量计算不能落实

《条例》第19条明确规定:“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意见》提出了具体计算办法。调查结果是22所中学课余训练计工作量的只有1所试点中学,另有10所学校按训练次数适当给补助费占45%,绝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只计一个领操教师的工作量。且体育课的工作量系数是全校最低的占100%。

三、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教改心态与上级部门的偏差。1.教师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

不少教学改革者在实践中热衷于操作层面上的外在课程形式改革,过分追求一种表面上的热闹活跃。学生内在情感和体育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1)一些学校的领导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以至于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2)目前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太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探究存在的问题,只能从形式上去装“象”。包括一些评优课、展示课等都带有演戏的味道。(3)因为缺少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而体育教师又要维护自身的地位和尊严不甘落后,所以只好从形式上做做样子,摆出一副改革的模样,应付上级的号召和检查,使体育教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2.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选择无法走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

由于观念没有转变和理论上的问题没有解决,缺乏现代教学理念,因此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力求改革和体现改革,但实质上所运用的仍然是以前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还是“老三样”。这是因为:(1)体育师资队伍状况不容乐观。基层的农村学校,目前还有许多民办代课教师,虽然有认

真的工作态度,但理论知识很缺乏,更谈不上进行教学改革了。大部分体育教师来源于大专院校体育系,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及专业知识,但受到十几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很深。在大学4年的学习也没有什么改观,因为,那些大谈特谈现代教学理论的教授们也是在用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实施教育,所以造成了中学校年年进新人,年年还是老样子。老教师盼望的新鲜学业始终得不到补充,都是千人一面的传统形。(2)担心体育课有“放羊”嫌疑。因为不能深入透彻的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所以把握不好课堂组织教学的尺度,既怕“统得过死”又怕“放羊”。(3)教学内容是众口难调。现在一个教学班有50~60人之多,有男生有女生,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质、运动能力各不相同。不论选择什么教材,教师无论怎样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总有一部分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或应付差事,甚至扰乱正常教学秩序。如果教师硬形实施教育,就必然与《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相矛盾。

3.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堂目标实现和课堂建设的重要手段。而现行的体育课考核评价方法,不但没有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反而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显然这已经不能顺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但是它能具体量化考核学生,操作起来较简单,所以不少学校教师仍是延用它,这样势必会与没《课程标准》相抵触。

4.双主论、指导思想、目标的口号式与实践脱节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双主论、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口号式。导致体育老师对于《课程标准》的态度是看得懂,能理解,读起来明白,说起来容易,但琢磨起来却又有些模糊,干起来会觉得困难重重。也就是说,理论上是赞同的,实践中是茫然的。

四、体育教师的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利益的综合评估体现出的不同心态

1.课改不涉及体育教师的切身利益造成惰性心理

因为新课程改革不涉及体育教师的切身利益,具有这种心态的教师占8%,他们既没有创造者的开拓和尝试者的热情,也没有守旧者的实干精神,懒于搞教学改革,工作上往往只求过得去,敷衍了事。分析此种心态,一是他们对于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缺乏信心和动力,他们不是抱怨领导不重视,社会不理解,就是抱怨农村社会条件差,待遇低,能够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就已经是很不错了。二是有的教师内心也确实想进行一番教学改革,但一想到随之需付出的心血就犹豫了:与其辛辛苦苦搞教改,且不一定保证见成效,不如轻轻松松、随随变变上上课,干吗自找麻烦,折腾自己!

2.新课程改革的贯彻不到位造成部分教师产生守旧心理 这种心理者,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大都工作扎实,严格按照旧有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教学,具有“老黄牛”精神。别人搞教改,他们不感兴趣,反而认为是“花架子”、“赶时髦”。出现这种心态的原因之一是固有的教学指导思想一时间还很难根本转变,对外来的新的体育教育理论、模式、方法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总觉得自己教了几十年,不是教的挺好吗!如果有什么要改的话,那就是把农村中学的场地、器材、师资队伍变得更好一些就行了。原因之二是他们看到别人改来改去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换汤不换药,尽拿些搞不懂的新概念、新名词来糊弄人。在他们看来,有许多教改还不如从前不改的好。在调查的教师中,这一类型的占34%,且大部分是教龄较长、年龄较大的体育教师。

3.新课程改革中从众模糊心理

属于这一类型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20%。从众心理表现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主要是盲目和被动。由于一开始就缺乏初步设想、明确的目标和切合实际的方案,又无坚韧持久的热情和实施细则,结果原先的教改决心也随之逐渐弱化了。分析其原因,一是看到大家都在进行教改,自己也不甘落后,导致一哄而上,草率行事;二是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指导,视野不开阔,思路不够清晰,自己以为一直在进行卓有成效的体育教学改革,实则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某个环节进行了局部的改良而已,且这种模糊现象在我们的调查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4、勤奋型、荣誉型、本份型

我们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在传统观念中认为好的体育教师有以下几类:耕耘型——一挥汗操场,课余训练成绩突出者;荣誉型——一善于表现,教学大赛获奖多者;本份型——一课堂教学组织严密,体育课在“形”上让领导折服者。以上三类“好体育教师”有其共性,他们都有较强的事业心,这是做体育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但是,耕耘型教师只照顾到部分体育苗子,很可能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总目标认识不够,充其量是“优秀教练员”。荣誉型教师应该是“参赛能手”,因为其多以参赛获奖为目的,自然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丢掉了多数非参赛目标。本份型教师的那些整齐划一的常规课,则明显的置学生的心理体验与个性发展于不顾,也只能算是个好“管制人员”。

五、结束语

一名好的体育教师,首先应将自己的历史使命铭刻心头,以此来判别自身。现实中,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学科地位也远未能与学科功能相称,我们繁重的工作压力也必然使自己顾此失彼。造成这种窘境,我们自身难脱其咎。但是,要想让我们体育的学科地位、社会地位、工作角色被社会认同,唯一的出路就是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的学科功能,所谓“无为则无位”。因为体育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体育教学改革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最主要阵地,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学的改革最终要靠一线教师的实践与实施。并不是靠几句口号、靠几节公开课、靠几篇论文就能落实。而是要靠一节节课的巧妙构思、一份份教案的精心

设计、一个个教学情境的探索与实践,更要靠学生的感受来评判,学生的体会来总结,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贴标签。正如“药、医生、病人”三者的关系,“教材、教师、学生”也是如此。让学生在体验运动乐趣的同时身心得到发展,在获得体育技能的同时为今后的健康发展储备动力的源泉,这才是体育教学的使命。参考文献:

[1] 贫困地区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认知偏差问题与应对策略 《乡镇企业研究》2007年08期

[2] 从稚嫩到成熟的二十个春秋——全国十四城市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10期 [3] 对现阶段广西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调查研究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11期

[4] 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的运用 《体育教学》2007年04期 [5] 浅谈中小学体育课堂文化的重组 《科技信息》2007年35期 [6] 学校体育发展方向与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5.乡镇机构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篇五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思考

作者市级电大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四 川 电 大 毕 业 设 计(论文)

诚 信 承 诺 书

本人慎重承诺和声明:所撰写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思考》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文中所有引文或引用数据、图表均已注解说明来源,本人愿意为由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

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属学校所有。

学生(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1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1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2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2

(一)刚柔——企业管理的方法„„„„„„„„„„„„„„„„2

(二)和谐——企业旺盛的法宝„„„„„„„„„„„„„„„„„2

(三)方圆——企业对外的形象„„„„„„„„„„„„„„„„„3

(四)中庸——企业定位的根本„„„„„„„„„„„„„„„„„3

三、中国传统文化某些思想精华可为现代企业人才管理之借鉴„„„„„„4

(一)借鉴的基本原则„„„„„„„„„„„„„„„„„„„„„4

(二)具体借鉴方法„„„„„„„„„„„„„„„„„„„„„„4

(三)OEC管理„„„„„„„„„„„„„„„„„„„„„„„„41、“仁”与以人为本„„„„„„„„„„„„„„„„„„52、“义”与以义统利„„„„„„„„„„„„„„„„„„63、“礼”与以礼服人„„„„„„„„„„„„„„„„„„„7

6.监狱企业的现状及改革见解 篇六

长期以来我国监狱经济一直处于监狱工作的附属地位。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生产靠计划,材料靠供给,设备靠调拨,产品靠包销,根本不存在竞争,这与监狱集中领导、半军事化治理、封闭式运行的体制十分适应,使监狱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发展监狱经济不仅提供了劳动改造罪犯的场所,而且为社会创造了一定的物质财富,缓解了国家财力不足、监狱经费紧张的状况。但是由于长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和附属地位,监狱企业的治理十分粗放,效益低下,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造成各省市监狱企业发展也很不平衡,加之监狱企业涉及的行业多、产品杂,机械、煤炭、电力、建材、农业等传统产业几乎无所不包,且地处分散,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竞争力差,形成了多种治理模式和复杂的经济格局。同时由于监狱经费不能足额保障到位,监狱企业又背负上补偿监狱经费和办社会职能的重负,造成监狱经济步入发展困境。市场经济要求监狱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但是由于生产收入和监狱经费直接挂钩,监狱企业既要按照法律规定,服从、服务于监狱“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又要遵循各自所处的行业特点、规律、法规办事,所以监狱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一、监狱经济的特点、存在的原因 ﹙一﹚监狱经济的特点

1、监狱经济运行的相对独立性。监狱经济虽然以罪犯及其监狱的存在为前提,并受监狱行刑的影响和制约,但监狱经济活动有它的相对独立性。监狱对罪犯进行惩罚和改造是监狱的基本职能,也是监狱的权利。但是,监狱在行使其权利、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并不能否定对罪犯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客观要求及其实践活动。罪犯入监服刑,并不意味着国家必须无条件地为罪犯提供其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按劳分配原则也并不因一个人的法律身份的改变而改变。罪犯需要劳动,罪犯必须劳动,这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对罪犯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要求。因此,监狱经济的存在是客观的。开发利用罪犯劳动力资源,并不会影响监狱的行刑活动,在服从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它反而会促进监狱行刑活动的效率和效益的提高。监狱经济的存在不但是客观的,而且其运行也是相对独立的。监狱不能以行刑为借口,直接干涉监狱经济活动,也不能为监狱经济活动制造障碍。监狱经济在运行过程中,要服从市场法则,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样,监狱经济活动才能存在并正常运行。监狱行刑活动虽然会影响监狱经济活动,但它却不能改变监狱经济活动的本质,监狱经济活动更不能演化为监狱行刑活动。

2、监狱经济追求效益的双重性。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监狱经济首先必须追求经济效益。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收益,这是经济活动的一般性质的内在要求。假如没有好的经济效益,监狱经济就无法存在和发展。同时,作为一种非凡的经济活动,监狱经济在运行中,也必须追求改造罪犯的社会效益。国家组织罪犯劳动,除了开发利用罪犯劳动力资源,发展监狱经济,获取经济效益,以弥补监狱经费不足的目的之外,另一个目的则是要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对罪犯的思想改造。由于监狱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主要是罪犯,假如在其运行过程中不重视甚至放弃改造罪犯的社会效益,那么,监狱经济将会因缺乏合格劳动力而无法正常运行,监狱经济也就无法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监狱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改造罪犯的社会效益则是监狱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保障。

(二)监狱经济存在的原因

1、经济原因。组织罪犯参加监狱生产劳动,是罪犯生存的必然要求。与普通公民一样,罪犯也是消费者,为了维持生命的存在,罪犯必然要消耗一定的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只有靠生产劳动才能创造出来。在罪犯的生命得以维持、延续的条件下,才能谈到对其的惩罚和改造。那么,罪犯怎样才能取得生活资料呢?从理论上来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罪犯获得消费品的原则与普通公民一样,也是按劳分 配;另一种情况是国家财政无偿提供罪犯的生活费用,即由守法公民向国家交税来养活违法犯罪者。而后者只能是建立在罪犯拒绝参加劳动、缺乏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基础之上。但拒绝参加劳动和缺乏劳动能力不是绝对的,国家可依法强制罪犯参加劳动;可通过教育等方法转变罪犯观念,使其愿意参加劳动;也可用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手段,激励和刺激罪犯积极主动参加劳动;对缺乏劳动能力的罪犯,可以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这样,通过加强对监狱企业的治理,以及国家给监狱企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等措施,都可能使监狱企业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最终使罪犯通过劳动获得自己的生存资料。因此,组织罪犯进行劳动即组织监狱生产,从而让罪犯通过自我劳动来维持自我生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科学合理的,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在罪犯身上的非凡体现。

另外,社会资源的有限性也是监狱经济产生的经济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的有限性对经济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制约。与过去相比,罪犯构成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罪犯年龄普遍较小,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作为把握着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罪犯,他们是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组成部分,数量也较可观,对其加以开发利用,是社会的要求,也就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罪犯虽然是社会经济的直接或间接破坏者,但还有可能成为创造财富的劳动者。对这些依法集中起 来的劳动力资源不加以开发和利用,从纯经济角度看,是对经济资源的浪费,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对法律效率原则即行刑低成本、高效益原则的违反。因为罪犯不仅以失去自由作为接受刑罚的成本,而且它同时也支付了劳动力资源这一成本,不对这一资源加以利用,对罪犯来说就只有成本投入,而没有经济收益。作为年龄构成偏低的罪犯群体,他们是社会未来的劳动者,对他们的劳动技能加以培训,本身就是政府的职责。所以,罪犯本身及其构成发生的内在变化,促使政府不仅要惩罚和改造罪犯,而且要培植、开发和利用罪犯劳动力资源,监狱经济因此必然产生。

2、社会原因。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生命体,而且是社会意义上的生命体,社会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人的社会性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感情与物质的交流和交换来体现和实现的,而这种交流和交换及其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在社会的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罪犯虽然是被剥夺或限制自由的人,并被囚禁在一定的场所之内,但他们并没有失去人的社会属性,而且也不能将其与社会完全隔绝,使其失去人的社会属性。在罪犯被囚禁、失去一定自由的前提下,其与社会进行交流的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渠道,就是监狱生产劳动。监狱企业通过组织罪犯生产劳动,就与社会建立起了直接的联系,罪犯通过创造物质产品,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生产的产品也输入到监狱和监狱 企业,使其需要得到满足。生产劳动作为一个媒介,把罪犯和社会联系起来,实现了罪犯和社会之间的交流,使罪犯作为人所应有的社会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因此,由监狱生产劳动形成的监狱经济是罪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监狱人格,并重新社会化的真正起点和重要途径。

3、法律原因。生产劳动既然是人的社会性的要求和体现,是人谋生的手段,那么,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通过人与人的交流,通过人与自然的斗争,必然会形成对生产组织体内所有成员产生约束作用和普遍认同的观念、制度和规则。个体对于组织而言,适应这些观念、制度和规则者得以存在,不适者将被淘汰。为了求得生存,个体必然会不断地适应组织的要求,为此,它就必须不断对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加以调整。这样,作为存在于生产组织体内的个人,其观念和行为必然会发生积极的变化。依据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监狱不仅要惩罚罪犯,而且要改造罪犯,即要改造罪犯的犯罪思想观念,矫正罪犯畸形的犯罪心理结构。而生产劳动本身就具有使人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结构等发生变化的基本功能。因此,借助生产劳动这一手段,来实现对罪犯思想观念等的转变,就必然成为我国刑事法律改造罪犯的首选方法和途径。因此,我国现行《监狱法》明确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 6 守法公民”、“罪犯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纪律,服从治理,接受教育,参加劳动。”

二、监狱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当前监狱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问题由于监狱企业的非凡性质和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当前监狱企业既面临与社会国有企业同样的困难,也存在自身特有的困难和问题;既有历史形成的沉重负担,也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新出现的难题;既有资金、技术长期投入不足,有关扶持政策不到位造成的困难,也有自身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治理不规范形成的制约。总体上看,监狱企业比一般社会国有企业困难更大,情况也更复杂。

1、监狱企业负担过重。由于监管改造经费的实际需求与财政保障之间的矛盾,使补充财政经费的很大缺口日益成为监狱企业过多过重的负担。事实上,目前也已经形成了财政按既定项目和财力状况给予部分经费保障,监狱系统维持运转所需其余各项经费都由监狱企业兜底的格局,致使多数企业已经不堪重负。监狱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长期没有国家资本金注入,流动资金和各项生产经费完全靠贷款,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绝大部分用于补充监狱经费和维持整个监狱系统的运转,难以还贷而多年积累成债;二是在生产补充监狱设施建设经费仍然不足的情况下,部分监狱为应急,迫不得已将生产性贷款用于监狱设施的建设,实 事上形成了短期内无法偿还的长期债务;三是不少省市对国务院为扶持监狱企业制定的专项贷款贴息政策未按规定落实到位,企业贷款越多,负担越重。人员和办社会负担。由于财政没有负担监狱系统的工人经费,监狱系统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这些大量在职和退休工人愈来愈成为监狱自身背不动、卸不掉的沉重包袱。监狱企业生产困难不断加重,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大多数监狱地处偏僻,远离城镇,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自办社会。以2000年为例,当年监狱系统工人经费总支出就达亿元;个监狱创办的医院、学校、幼儿园、社区、派出所、检察室、法庭等社会机构,仅支付机构人员经费就达近8亿元,这些费用全部转嫁到监狱企业,由其负担。

2、监狱执法职能和监狱经济治理职能难以协调发展。监狱治理体制与监狱经济治理体制合一导致监狱职能严重错位。在这种体制下,出现了一个单位两个牌子(对内是监狱,对外是公司或厂矿),一个单位两项任务(刑罚执行、经济任务),一个人两个职务(既是监狱长,又是经理)的怪现象。法律虽然明确规定监狱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刑罚,但是,由于国家提供的监狱经费未能全额保障,为弥补监狱经费的不足,为了切身经济利益,监狱工作实际不得不把发展经济放到重要的位子上,因此监狱的执法职能必然严重削弱,出现执法职能不到位的现象。

3、监、企、社混合多元体制造成监狱工作复杂与艰难。新中国监狱初创时,出于政治安全及劳动改造不与民争利的考虑,许多监狱建在远离城镇的边荒落后地区,且基本上独立于社会,因此许多监狱除了承担教育改造和监狱生产任务外,还要办医院、学校、幼儿园等,有的还设立了派出所、法庭及社区治理机构。监狱形成了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小社会。而这些办社会的成本大多转嫁到监狱企业身上,由其来负担消化。监狱及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在当时是十分必要的,但在目前却成为影响监狱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监狱其它各项工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对我国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自我见解 ﹙一﹚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如上所述,以“监企合一”为核心的监狱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必须加快监狱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大改革力度,落实全额保障政策,推进监、企、社分开,使监狱更好地履行刑罚执行职能;要认真执行政策,将监狱执法经费支出与监狱企业收入分开;要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监企关系,建立促进新型监狱体制规范运行,以“全额保障,监企社分离,收支分开,规范运行”为监狱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从体制、机制和源头上解决目前监狱经济体制中存在的突出 9 矛盾和问题,从而真正建立和完善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体制和工作机制。

监狱经济体制改革会触动到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个人的利益。为了减少阻力,取得应有的效果,监狱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要进一步明晰国家与监狱企业的职责。在当前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家理所应当地承担起为监狱提供财政经费的应有职责,以减轻监狱企业的负担,彻底改变两者之间的责任转嫁问题。

2、要明确监狱的职责和任务。在“监企合一”的体制下,由于监狱要通过创办和经营监狱企业,解决自己的运转经费问题,因而实践中必然出现监狱和监狱企业职能错位的问题,即监狱为了生存,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监狱企业的经营方面,监狱改造罪犯的职能反而被阿淡化;而监狱企业在追求利润目标的同时,又不得不承担起劳动改造罪犯的职责,监狱企业创造利润的职能也被淡化。监狱承担起了监狱企业的职责,监狱企业承担起了监狱的职责,导致监狱不像监狱,监狱企业不像企业的后果,监狱和监狱企业职能的错位,严重地影响了它们各自的发展。监狱体制的改革,必须打破“监企合一”的制度约束,使监狱和监狱企业的职能归位,这样才会避免监狱和监狱企业相互间的消极影响。

3、要有利于劳动改造罪犯制度的实现。作为一种非凡企业,监狱企业承担着为监狱的罪犯提供劳动 岗位的重要职责,这一职责的完成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劳动改造罪犯制度的实现问题,因为罪犯的劳动除了具有经济性质之外,还具有明显的改造罪犯的法律性质。建立新的监狱企业体制,不仅要能够增强监狱企业的活力,而且要有利于劳动改造罪犯制度的实现,使监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监狱对罪犯的劳动改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或避免“改造和生产”之间的矛盾,增强两者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二)对我国监狱经济改革的见解

1、必须实行监狱与企业分离按照监狱执法和监狱生产的不同特点,实行监狱与企业适度分开,把原来由监狱自身行使的企业职能从监狱中分离出去,监狱企业职能由专门的组织机构承接、治理和运作,实现监狱和企业在职能、人员和机构上的分开,监狱和企业按照各自规律规范运行,它们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为改造罪犯服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监狱长不再担任监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企业经营治理人员由公司按《公司法》的规定选任。同阿时,由于集团公司和子公司是为罪犯提供劳动改造手段的非凡企业,国家在投资、税收、采购销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政策:应根据监狱生产的性质和罪犯从事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符合监狱特点的产业、产品结构,逐步退出高投入、高风险、高度竞争的行业,向自主优势产品、政府采购、劳务加工、劳动密集体型的方向发展。由于监狱生产问题涉及 到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也是监狱治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因此,国家应当制定专门的监狱生产治理办法,对监狱生产问题做出政策性规定。

2、是将监狱执法和治理经费由财政按标准全额纳入预算予以保障,使监狱经费支出与监狱生产收入脱钩。同时,监狱生产也必须实行独立核算,在作必要的费用扣除后,逐步以规范形式上缴国家财政,从而做到“收支两条线”。假如监狱经费不能按标准全额保障到位,“监企分离”就难以真正运行,就会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监狱刑罚执行职能的履行。对此,笔者的设想是:应当由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三级财政、监狱治理部门按地区分类,逐项核定经费支出标准。按照事权划分和现行财政治理体制规定,监狱经费由中心和地方财政分级治理、分级负担,以中心财政为主;中心财政应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中西部地区监狱所需经费予以必要的支持。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监狱经费支出必须与监狱生产收入分开,按照监狱执法和监狱生产的不同属性,实行不同的治理和核算办法。对监狱生产收入制定专门的治理和上缴财政的办法。应明确规定监狱干警工资与生产收入脱钩,不搞“以收定支”、“以收抵支”等。考虑到国家财力的承受程度和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监狱“收入两条线”应分步实施,逐步到位。

3、彻底实施监、企与办社会相分离,这样给监狱企业减轻了大量的负担。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企业是为监狱劳动改造罪犯服务的非凡企业,两者都不应当承担办社会的职能,现有办社会的职能应与监狱及监狱企业彻底分离。监、企与办社会相分离的主要设想是:监狱所办的派出所、法庭整建制移交并作为地方有关部门的派驻机构进行治理,地方编制部门负责核定各派驻机构的编制,财政部门核拨经费。监狱所办的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公益性机构以及后勤服务等福利性机构,移交当地政府。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快改革,要整建制移交,一步到位;边远地区暂时无法移交的,也要与监狱脱钩,并由专门机构进行单独治理,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由地方政府负担。各后勤服务等福利型机构要与监狱脱钩,但要分类治理。为监狱人民警察和职工提供工作必需用品及为罪犯提供大宗生活必需品的服务项目,应由监狱国有独资公司设专门机构、人员并通过招投标形式统一购臵、统一配送、统一服务。其它各类后勤服务机构要由福利型转为经营型,由无偿服务转为有偿服务,由单纯为监狱服务转为面向社会服务,逐步改造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监狱所办的包括安臵警察家属、子女就业的纯工人企业,应与监狱脱钩,并按照产权关系进行移交或改造。国有企业或国有持股企业移交当 13 地政府有关部门治理:集体企业应按职工意愿进行股份制改造,改制期间监狱国有独资公司应予以指导。

7.课程改革的现状 篇七

《数学分析》课程是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我们注意到在各大高校的数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该课程教学跨时最长,教学时数最多,学分数量最大,一直受到学校各级部门、教师及学生的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数学分析》课程涵盖了四大板块的教学:极限论、微分学、积分学、级数理论,使得《数学分析》的教学进程对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电教、经济学等文理学科的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另外,《数学分析》不仅在内容上为后继课程《大学物理》、《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等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它所蕴涵的分析数学思想、逻辑推理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对于整个高等数学的学习、教学及科学研究都起到基石和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数学分析》的应用如此广泛,地位如此重要,因此它一直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数学分析》课程是一门历史悠久的高等教育课程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国内进行多次教育改革,《数学分析》等一批新教材陆续出版,课程内容体系逐步形成。90年代后特别是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划的实施《数学分析》诸多教材进行改版,甚至多次改版,改版后的教材更加适应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体现了教材的先进性,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内容处理的合理性,理论的严谨性以及教材的可教、可读性等等。

2《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对于许多历史悠久的本科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的师范院校而言,《数学分析》课程发展和改革已经基本完善,但就刚刚升本的师范院校而言,随着教师队伍的完善和招生结构的变化,《数学分析》课程原有的教学计划和理论要求已经适应不了现状,因此针对此状况,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何改,朝什么方向改,改到何种程度,尽管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共识,但在好多方面依然众说云云。《数学分析》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与之相应的教材编写,教学检测与评价。以下就如何改革提出几点观点:

2.1 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改革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社会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高校的《数学分析》教学而言,如果不改革、不抓住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线,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数学分析》的主要内容已形成达几百年的时间了,我们可以看看学生毕业后用处最大的是什么学科,因此《数学分析》的教学可以尝试多讲和后续课程联系的内容。同时,现在的形势是考研成为主流,教学内容应和考研相结合,选讲一些难题。还应看到考研多数都用面向21世纪的教材,如华东师大编的。因此,应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大纲应服从新的教材体系。在教学内容上,不能总是讲解那套成熟的理论。可以尝试把数学史的内容穿插入其中,实践证明学生接受的很好。

2.2 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传统《数学分析》的教学一般都是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我们当然应继承并发扬。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也有不足。例如,过于抽象的讲解,学生难理解。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很多人认为,数学这一学科似乎不适合多媒体教学。实则不然,在多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媒体技术于各个方面已成为潮流。现代化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互补,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2.3 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感觉《数学分析》好学,并爱学《数学分析》。同时,应把那些想考研的同学集中起来专项训练,这样到大四报考研究生时,信心会倍增。当然,实施起来应在大二上学期。因为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很多同学对于人生观价值观都有自己的看法,对自己也有了正确的定位。

2.4 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2.4.1 教师应强调《数学分析》的现实性

首先,从微积分的发展史,介绍微积分的来龙去脉。如微积分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得益于物理学、天文学、几何学等研究领域的进展和突破,从费马对极值的研究到微分中值定理的形成。

其次,应用《数学分析》于实际,解决问题。比如如何使用一块铁板做成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最大问题。这是一个极值问题。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教抽象的数学内容,从学习者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归纳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

再次,在教学中要加强建立数学模型思想的培养。《数学建模》的思想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应在教学中加强此方面的能力培养。

2.4.2 认识《数学分析》与中学数学的联系

《数学分析》是中学所学数学的升华。因此和中学数学的联系性密切。我校是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大多数是当中学老师。而且找工作时工作单位也会问些相关问题。因此向学生讲明这种联系性就十分必要了!比如,二项式定理和求高阶导数的莱布尼茨公式联系密切,应对比讲授。

2.4.3 加强基本功训练

结合我校开展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反映到《数学分析》教学上,教师应有如下基本功:

首先,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讲解《数学分析》时学生易理解。

其次,板书技能。不仅是写字规范,同时也要求画图能力。这主要反映在曲线曲面积分,二重积分理论的讲解中。

再次,多媒体的运用能力。我们应该将《数学分析》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课,这样可以建立一个师生互动的网络平台,方便学生自学《数学分析》。当然,这需要掌握各种媒体的运用技巧。同时,难讲授的数分内容可以尝试用课件,这样学生便于接受,节省上课时间。

参考文献

[1]陈纪修,於崇华,金路.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黄贵,高师.教学改革尝试[J].赤峰学院学报,2005(5).

[4]柴俊,庞学诚等.关于学生数学分析理解思考能力的一次测试[J].高等数学研究,2003(4).

[5]王浚岭.关于数学分析教学内容改革的综述[J].数学教育报,2005(3).

8.初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现状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 初中 音乐课程 改革 现状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3-015-01

0

一、初中音乐课程改革的现状

1.思想认识模糊:虽然音乐课是必修课,但却未列入中考科目之中。在学校把升学率摆在首位,强调中考成绩的背景下,有的学校领导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有的教师认为音乐课可上可不上,大部分家长认为音乐课没什么用,既耽误孩子学习的宝贵时间,又有引导孩子不务正业的嫌疑。正是这些认识偏差,给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思想认识的模糊既是中学音乐教育的无奈,也是素质教育的悲哀。

2.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由于音乐不是中考科目,被称为学校里的小科、副科。有的学校,同样的一节课,但却不能同工同酬,再加上有的音乐教师自己本身就不重视自己的学科,当其它学科挤占音乐课时,一部分音乐教师是庆幸的心理。殊不知,挤占音乐课的教学时间,会在学生中造成音乐课可上可不上的不良影响。

3.设施利用能力不足: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学校和区域的限制、信息的闭塞等,滞碍着新课程的实施;此外,开展音乐教育需要一定的经费,特别是乐器、音像器材的购置,需要的经费相当可观,这对于有限的教育经费来说,也是一大难题。

二、对初中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

1.寻求帮助满足教学需求

共享教学资源,学习优秀经验。在师资方面基本解决、音乐教学设备也基本达标的情况下,音乐教师更加渴望的是:能够共享优质音乐教学资源。怎么样来提供给音乐教师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呢?我想一是组织教师进行多方面的教学培训学习;二是分享教材课件与优秀案例;三是提供教材中的钢琴伴奏谱例,做到电子备课资源共享。

2.积极进取提高自身能力

(1)认真研究学习教学大纲。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其实都是在进步,作为教师来讲一定要了解教学大纲,把大纲吃透,这样在教学中你才能目标明确,不至于茫然。在教学中往往都是不知道怎么教好,其实很重要的原因是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一个学期教材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内容,不知道一个单元内的目标要完成什么,所以也就无法确定一节课怎么讲了。对于教学目标来讲一定要通读大纲,这样你才有大的目标,再制定学期目标和每个单元的目标,以至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到心里有谱,知道自己的学生这学期,这个单元,这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学生要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提高对于音乐欣赏的水平,更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2)班级的集体教学也要因材施教。我们经常提到的是把课备好,备学生,但如果你想上好音乐课,你必须还要注意备班级,因为我们每个教师往往教的都是一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音乐课。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的来记录,做到总的备课,但是不同的班级在讲课时还要有所不同,侧重点不一样,教案要根据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改进。所以教师要做到不光对个别学生的因材施教,更应该做到对每个班级的因材施教。

(3)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多利用教师自身优势来感染学生。多媒体课件是为教学服务,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但是不能剥夺了一个音乐教师应有的给学生的范唱与示范。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要什么都依赖现代媒体课件,更多的用自己的示范教学去感染自己的学生。

(4)注重每节课的课后反思。教师在讲完每节课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课后的反思。在每一节课后的反思自己一定要认真对待,做好记录并分析,对于不足找到好的教学方法,在下一节音乐课中要加以补充推进和实施。反思既是反思教师的教学环节,也要反思学生的学习环节。

(5)教学中一定要注重音乐本位原则。在教学中要以音乐为重点,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要自始至终的以音乐为主线,不要讲成学科综合课,很多牵扯到的非音乐文化点到为止,不要喧宾夺主。音乐课更重要的是实用性,知识的掌握性。学生在课上活动方面,一定要围绕本节课的音乐来进行,注重本节课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6)解决初中变声期唱歌方面的问题。在变声期阶段,有的孩子说话都是有影响的,更不用说来唱歌了。如果是处于哑音的孩子,一定要让他们轻声地用高位置的轻声演唱,不要随便的瞎唱,这样能让孩子保证音准,同时也能学会歌曲。每学完一首歌曲要让学生背唱一段。在每节课的教学活动中肯定有些课是有剩余的时间空隙的,利用好这些空隙,让孩子用这些时间来歌唱,既巩固了歌曲演唱又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气氛,要让孩子从开始就养成张嘴就能唱的好习惯。

(7)解决课外流行音乐对教材的冲击问题。在这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年代,很多的孩子喜欢自己听音乐,而且喜欢流行音乐。怎么样利用流行音乐走进自己的音乐课堂,又让孩子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呢?在教学中我给出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让他们交流,让他们享受自己喜欢的音乐,但是学生必须要带着自己的音乐来讲,讲这个音乐他为什么喜欢,他好在哪了。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对于欣赏流行音乐的尺度,老师要在课下也更多地来关注流行音乐的变化,让自己对流行音乐的欣赏水平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来指导学生。教师可以相应的介绍一些世界经典的流行音乐,以及各种音乐风格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欣赏水平,拓展他们对于流行音乐的知识。

上一篇:老人与海主要故事情节下一篇:问卷调查活动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