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读后感

2024-11-16

活着的读后感(通用13篇)

1.活着的读后感 篇一

活着·人生

——读《活着》有感

之前看完了路遥的《人生》,一直想写一篇读后感,可是不知从什么角度入手,活着•人生-活着读后感。《人生》这本小说,就跟真的人生一样没什么主旨,跌宕起伏好像要告诉我们些什么,但内容太多说不清楚,到头来也只为了——活着。

余华这样说自己的这本小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活着》讲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上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段话,读之前看没有任何感觉,但是读完以后发现,这段话就是《活着》最好的读后感,并且它也告诉我们《活着》讲述的并不是一个悲剧,它让我们看到一条生命的坚强,以及活着的强大渴望。

我先前在想说喜欢《活着》这本书,是不是有点残忍,可是现在我想说《活着》是我看过的书里面给我最大力量的一本,虽然最后只有福贵活了下来,就算他这一生活得多么不幸与不堪;就算他亲眼看到身边他所爱所恨的人一个个离去,但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个人活着的力量,活着的美好,活着的可贵,读后感《活着•人生-活着读后感》。

初中的时候,我遇到挫折时总会这样安慰自己:“世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死亡,没有什么比死亡更痛苦,所以我现在遭遇的、即将遭遇的都不算什么。”这句话总是很有效的给了我一个退路,就跟福贵被抓去上战场,面对敌人的枪炮时想的那样,只要能够活着回去,怎么样都可以了——这也的确是福贵败家后第一次产生的要好好活着的信念。

人真的就是这样,做少爷时的福贵吃喝嫖赌,除了正事其他什么都做,那个时候他忙着满足自己的欲望,怎么会想到要脚踏实地地活着呢,他的人生好像一团泡沫,随时都有可能破灭的。从战场上保住一条命回来的福贵,开始好好待他的妻子和儿女,但苦难的命运却依然伴随,时局的混乱,家境的贫困,家珍的害病,知道福贵亲眼目睹赢了他所有家产的龙二替他上了制裁地主断头台,他才觉得命运之神一瞬眷顾了他,夺走了他享受的权利,却留给他一条命。

《活着》的情节进行得很快,有点像我们的人生,脚步匆匆,来不及后悔,来不及思考为什么。有庆的死,凤霞的死,二喜的死,接踵而至,泪还来不及风干却又再添一层伤心。二喜的出现,其实是《活着》进行到后面,一个让人欣慰的转折,他的善良是完美的,从前一片灰色的世界,在二喜出现后出现了一片喜庆的红,正当人们觉得生活有了希望有了新的开始时,他又早早地丧了命——留下苦根,从他的名字中我们也能猜到,又会是一个悲伤的结果。到了苦根的死,福贵应该已经有点麻木了吧,我不知道如何确切地形容他当时的感受,一个见过那么多死亡的人,一个注定要孤独的人,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活着。

不论生命多么叫人绝望,却依然要倔强地挺立,骄傲地活着。

命运的强权,有时使人感到无力。的确,在书中的背景下,人们其实没有那么多力量去改变什么的,不像我们现在,不像《人生》中的高加林,可以追求一下梦想,拼搏一下未来。《活着》中的人们,也许是看不到所谓未来的,可是他们又对明天分外地清楚:明天我依然活着,我依然面对这片无边的黄土,我依然为了我下一个明天挥下汗水。

是的,倔强地挺立,骄傲地活着。

2.活着的读后感 篇二

作者余华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活着, 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者还说, “作为一部作品,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 《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徐福贵活着, 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死去。在这出关于死亡的戏剧上演之前, 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不务正业, 终于在一夜之间把祖辈留下来的全部家当输了个精光, 由一个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 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家当之后, 死于由老宅迁往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 而破败后的少爷没资格伤心, 他只能租种着曾属于自己家的五亩田地, 过上了农民的生活。此后的日子里, 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七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 而他却依然活着。

我觉得, 整篇小说最使我感动也曾使我流泪的地方共有三处。其一, 就是当福贵破败成了佃农后, 他们家以前的长工并且后来已经成了叫花子的长根两次回来探望他们。每看到此, 我都会被长根难得的情义所打动, 甚至到现在我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长根, 形容这份感动。人真的是要经历了, 才能看清楚什么才是最可贵的。其二, 就是福贵想方设法地对妻子家珍隐瞒儿子家庆的死, 所谓患难见真情, 我为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而感叹。家珍是福贵的妻子, 也是他的生存导师。从福贵落难前后对家珍态度的明显变化, 我们看到了福贵的悔悟, 更看到了家珍的善良与可贵。正是家珍在痛苦中表现出来的坚忍和宽容以及家珍和家人对福贵的不离不弃才把福贵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她们用温情唤醒了福贵, 才让福贵有机会感悟生命的责任和意义, 才有了福贵与家珍后来的相濡以沫。其三, 就是七岁苦根的死。苦根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懂事得让人心疼。当福贵提出要给他买几颗糖时, 作为一个只有七岁的儿童, 苦根却只是说:“买一颗就行了, 我们还要买牛呢!”最后, 苦根却因为吃毛豆过多而被撑死了。在生活富裕的今天,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因为吃多了而被撑死, 那是因为我们还不能理解当年人们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于是, 我们除了伤心地落泪, 也只能感叹岁月的苦难了。苦难虽然摧毁了福贵原本舒适安逸的生活, 将他的亲人一个个从他的身边夺走, 同时却也给了他与家人相濡以沫共同生活的机会, 让他在活着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情, 让他拥有了爱别人和感受爱的能力。在这种付出和得到的过程中, 福贵的生命也有了质感和张力。可以说, 人间的伦理亲情是支撑他活下来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苦根死后, 福贵实现了他们共同的心愿——买回了一头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 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 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 但是, 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再哭, 福贵买下了它, 并给它起名也叫福贵。

一晃十年, 徐福贵和老牛福贵这“两个老不死的”居然都还活着。福贵吆喝着老牛福贵犁田的时候, 嘴里也一遍遍地喊着所有亲人的名字, 慢慢咀嚼着对亲人的爱。

我不知此时的福贵在想些什么, 在所有亲人的死亡和生活的苦难的伴随下, 他一个人这样活着究竟意义何在?尽管有许多人对《活着》所阐述的“活着”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但就我个人而言, 我认为既然所有的亲人都已死去, 此时的福贵也许早已麻木了, 他活着也许只是因为“命运”没让他死。

福贵, 显然不是一个命运的反抗者, 而是一个命运的承受着。他在一次又一次灭顶之灾的打击下却并没有否定生活, 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承受中走向了超脱。我们不得不为他这种“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精神而打动, 这或许就是余华所谓的活着吧!

苦难永远是文学的主题, 也是《活着》反复渲染的内容, 作者余华用最原生态的的生活让我们认识了苦难的真正涵义和活着的真正意义。我想以我现在的阅历可能还无法真正理解作者, 理解《活着》, 或许在许多年后, 我回过头来看我走过的路, 会有同样的感触。

参考文献

[1]、余华, 《活着》.南海出版公司, 2003年1月第2版.

[2]、王庆生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3]、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余华, 《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3.活着的读后感 篇三

但想象太丰满,现实很骨感。

假设你到了40岁,一直没啥大出息的另一半被宣布得了癌症,还能活个半年,原本你想上演一出夫妻共患难的戏码,结果他却居然敢宣布自己想让小三来照顾!你打落牙齿往肚里咽,选择和小三携手照顾不久于人世的丈夫,硬生生地把小两口变成三美团圆。死亡本是尘埃落定,其实你想明白也就不怕了,但可怕的是你原以为忍耐半年就结束的一切,居然源于医生的误诊——你风里来雨里去,医院家庭两头跑,把自己折磨成亚健康,那死不要脸的丈夫竟然比你还健康!他不忠诚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小三也在咄咄逼人地想转正。风雨变故后,你是选择和背叛你的丈夫继续生活,直到死亡的来临,还是说,等等,你要仔细考虑一下?

以上,就是电视剧《人到四十》讲述的中年危机的故事。

中年危机是每个人或早或晚都会面对的问题,对于女人来说,尤为残酷。事业上不去下不来也就算了,最关键是女人过了中年就被人称为糟糠,而同龄丈夫身边,却永远都有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围着转。你倒是想接受她们的挑战,但是上有老下有小,你管不管?你敢不敢狠心不管?这一管,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说真的,你晚上潮热盗汗,蹲下起来就头晕,你还拿什么和小姑娘比?

生活中那些闹心的事永远都解决不完。就像《人到四十》里主角家那个总是堵塞的旧马桶一样,若不经常去通一通,下水管道就会时不时地堵住。但一时通畅了也不代表永远不再堵,这和人到中年的生活没有任何区别。

剧中,江珊饰演的妻子最后还是选择和王志文饰演的丈夫继续生活下去,这也是大多数现实生活中夫妻的选择——换一个太麻烦,保不准还会更糟糕,所以不如凑合着过完下半辈子,肩膀上扛着该中年人扛的一切。

活着就是得面对活着的尴尬,习惯了,一辈子也就过去了。

剧集 速递

《无影灯下》(中国)

主演:王学兵 于小伟 王志文

类型:剧情/悬疑/爱情

4个年轻人刚从医学院毕业,进入安然医院工作,紧张的工作和频发的意外使他们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深刻的理解。医院泌尿外科主任肖克明成熟冷静、谨慎小心,副主任钟立伟玩世不恭、正直张扬。性格迥异的两人,在生活、工作,以及年轻医生的培养等问题上冲突频发。导演张建栋历来重视现实题材,期望剧集传递一些有内涵的东西,而不是纯粹为了娱乐。他表示,《无影灯下》是对医疗黑幕以及医患纠纷的深入挖掘,并且揉入了更丰富的元素,使得剧情的节奏更紧凑,演员的表现也更为真实。

《天与地》(中国香港)

主演:林保怡 陈豪 佘诗曼 邵美琪

类型:剧情/犯罪/惊悚

电台DJ叶梓恩因一起意外,邂逅年少时一起组乐队的好友刘俊雄、宋以朗和郑振轩。这次重逢不但让他们回忆起18年前玩音乐的青葱岁月,还勾起了多年来4个人努力隐藏的沉痛回忆——梓恩怨恨他们当年在登山意外中,没有救回男友家明的性命,以至于自己在感情世界中跌宕迷失,无法走出困局。3位好友一边心疼着梓恩,一边在各自的现实生活中挣扎求生,4人连同身边人都因同一个心结,被卷进错综复杂的情感漩涡,而最终领悟到的,不过是一句简单的“成长就是懂得忘记昨天”。

《我无法恋爱的理由》(日本)

主演:香里奈 吉高由里子 大岛优子

类型:剧情/爱情

4.活着的意义读后感 篇四

《活着的意义》一书,中心思想是讲:做人首先要有好品质,有了这个基础,做人就不会偏离正道太远;做人要学会选择与放弃,人生就是在不断选择和放弃中度过的,人生有很多不可兼得的东西,只有会选择、会放弃,才能获得最多;做人要重视信誉,我们应该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只有得到周围人的信赖,我们才能获得更多机会,才能得到更多帮助,也就更容易成功;做人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动力;做人要有宽容心,宽容心是社会的粘合剂;做人要知足常乐,知足常乐,修心养神;做人要舍得真心付出,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施舍”和帮助,会为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10年、20年„„50年,乃至一生庸庸碌碌、畏畏缩缩而活的人,何异于行尸走肉。人人都要有自我有个性有思想,哪怕10年、1年、一月乃至一天,只要生命曾经绽放过光芒,活的有意义,就值,生死已无关紧要了。意义何在?生活在真实中,依心性而行,该做则做,不该做则止;由于不作假,本身的优点、缺点,一目了然,所以能不自负也不自卑。由于不做非分之想,所以能安贫乐道,而知足常乐。由于不违背良心,所以心无牵挂,日日是好日。没有妄想、烦恼,这种生活,已经超越了意义,而意义自在其中。

5.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 篇五

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我翻出来一本积了一层厚灰的书,打算消遣一下。书名挺文艺,印刷土了点,作者照片亦忧郁深沉,名字普通到我现在都记不住,只知道介绍上写:

“作家,妇科大夫,前麦肯锡合伙人“ 下面又加一条:“古器物爱好者”。 喔,这个人很牛啊,我想。作家可以爱好古器物,妇科大夫怎么会跑去做麦肯锡合伙人? 在一个更加无所事事的晚上,我读完了这本书,打破了我对文学和笔法的世界观。 真正好的文学体系,不是诗歌,不是传记,不是散文,不是小说,而是随笔。真正好的写作笔法,不是华丽,不是阴郁,不是精致,不是煽情,而是简·畅。 冯唐(我去翻了翻书)的笔法,也正是如此。李敬泽写的序,笔法和他如出一辙。李敬泽说“冯唐的小说不是现实不是梦想,也不是梦想照见现实或现实侵蚀梦想。“我读了冯唐的随笔集,直觉的思想的浪潮汹涌澎湃,带着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把我淋了个透心凉。 我再看看,发现冯唐不太像情绪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嬉笑怒骂散逸不羁,但你就是知道这种酣畅淋漓的文字后面不是个易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很少失去控制,再挥洒浩荡敢怒敢骂还是失不去控制,永远在冷静的逗号与句号之间徘徊,让人畅快让人大笑,让人看不清这种平易近人的幽默文字后人是怎样。 唯一一篇激动的文章在第一卷,小猪大道。 冯唐写着写着就激动了,他写了他妈妈,写了那个年代,写了很多往事,灰蒙蒙的,有点忧伤。逗号和句号没变,但文字已然失去控制,他写“我眼圈红了”,我在文章外差点哭出来。 原来文字可以这么简单,想什么说什么,只用逗号句号,我也要学冯唐,不矫情不做作不装忧郁,人有多简单文字有多简单,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大气磅礴得像幅泼墨山水。 我要记住两字真言,“简·畅”。

6.冯唐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 篇六

《活着活着就老了》是冯唐的一本随笔集。他在作家里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他不需要以字谋生,所以字里行间就多了几分嚣张。翻看他的文章,不难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气侧漏,挺有意思。

这本书应该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那些书,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地儿。开篇就说这本小说整体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读下去。讲到好小说的标准,他说结构好的文章远比辞藻华丽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书能让你感动,那么文字、结构、才情神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说里面我最喜欢的作家应该是张爱玲,国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树,其余的只能谈得上某本书,谈不是某个人了。不过,我个人好像阅读中文小说偏多,是不是意味着我“整体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阅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有不同的妙处,不过我也确实需要补充一些外国优秀小说,因为我最近也发现,国外经典小说的结构都还是很不错的。

“那些人”这个篇章里面看得出来很大一部分是他为文学圈里的好友写的序言之类的短文,不过他描写这些好友时颇为生动,活灵活现,很是有趣,那些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生活也颇有豪情,从这一点看,倒是有些文人的气质。

“那些事儿”收的比较杂,基本放不进去其他三卷的文章都搁这里了,有他给自己书的序言,后记以及一些随想。

“那些地儿”里描述的对象是他去过的国家和城市,写的最多的还是他的故乡北京和常住地香港。看的出来,他为北京而自豪,对香港的便捷称赞有加。

7.活着的读后感 篇七

小说《活着》名为“活着”, 但却给读者讲了一个充斥死亡的故事。整部作品从福贵的爹经受不住徐家在自己手里败落变得一无所有的打击而气死开始, 就一直充满腥风血雨。作者用紧凑的笔法为我们接二连三地铺开了10个人物的死亡:福贵的娘、老全、龙二、有庆、春生、凤霞、家珍、二喜以及最后的苦根。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将人生之大不幸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十分极端地为我们作了一个归谬, 即福贵这个经历过家破人亡、枪林弹雨、人性缺失等种种可怖的时代和命运的人依然还能“自鸣得意”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那我们呢?所以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这种将问题推向极端化的思维方式以及近乎绝情的叙述方式毫无疑问让人感到震撼, 因为那是生命的震颤。但是与此同时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反思:人的一生, 从传统的逻辑上讲就是一条直线, 那么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这条直线上的点, 它们是平等的, 没有差别的, 生和死同人生当中的任一时刻一样, 我们都只经历一次。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但是我们仍然更加在意生和死这两个点, 那是因为我们人为赋予了生和死特殊的含意, 使得这两个点别具一格, 所以自然而然生和死在人们心中就被放大了。生是喜悦的, 因为它代表着新生命的降临, 代表着新一代的希望;而死是丑陋的, 因为我们惧怕它, 因为它离我们太过遥远以至于我们对其一无所知。然而作者却在作品中借福贵之口对生与死进行了解构:福贵说, “我的一双儿女都是死在生孩子上的, 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 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这也就告诉我们, 在作者看来, 人生并非是单一的一条直线, 它实际上是一个圈, 生与死交织着, 两者同样地令人喜悦, 也同样地令人悲伤, 在悲伤中蕴含着喜悦, 在喜悦中孕育着悲伤, 我们为两者付出的感情没有任何差别。所以作者是平和的, 他能冷静地让主人公福贵经历常人所不能经历之痛, 逐渐以一种包容的心胸对待生死, 而读者也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和福贵一起慢慢走向平和。

有些观点说“福贵对于亲人死亡, 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淡定, 毫无抗争意识”、“这一文化偶像是否也同样代表中国人身上一直难以改变的国民劣根性———麻木、忍受、无抗争”。实则不然, 我们不妨看一看福贵在亲人和朋友死去时的情感状态:

(1) 我爹死后, 我像是染上瘟疫一样浑身无力, 整日坐在茅屋前的地上, 一会眼泪汪汪, 一会唉声叹气。 (父亲死时)

(2) 春生先哭了, 春生一哭我也忍不住哭了。 (战友老全死时)

(3) 我站在门口脑袋一垂, 眼泪便刷刷地流了出来。 (母亲死时)

(4) 我往家里走去时脖子上一阵阵冒冷气。 (地主龙二死时)

(5) 我一下子就看不见医生了, 脑袋里黑乎乎一片, 只有眼泪哗哗地掉出来。 (儿子有庆死时)

(6) 一个人命再大, 要是自己想死, 那就怎么也活不了。我把这话对家珍说了, 家珍听后难受了一天。 (春生死时)

(7) 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 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我的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 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去了, 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女儿凤霞死时)

(8) 家珍说到下辈子还要做我的女人, 我的眼泪就掉了出来, 掉到了她的脸上。 (家珍死前)

(9) 我一听到二喜出事了被送到医院里, 马上就哭了。 (二喜死时)

(10) 我慌了, 在床上坐下来想了又想, 想到苦根会不会是死了, 这么一想我忍不住哭了起来。 (苦根死时)

从以上十次死亡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 福贵从未麻木过, 他的眼泪是流不尽的大海, 亲人的死会让他痛得潸然泪下, 仇人的死会让他吓得屁滚尿流。死亡是必然事件, 没有人可以逃脱岁月的手掌, 但是何时死如何死是偶然的, 所谓命, 就是对不可知的偶然的结局赋予必然的哲学意义。福贵对命的抗争就是好好活着, 小说中或是借他人之口或是他自己感悟都提到了这一点:“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活了。’”这是龙二死后福贵说的一段话;“我又放心不下, 对他说:‘春生, 你要答应我活着。’”所以我们看到, 即使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也从未想过放弃生命, 依然与他的老牛福贵一起好好地活着。他对死亡并非不畏惧, 而且害怕得要命, 但他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从容而淡定, 他甚至为以后埋葬他的人准备了十块钱。因为他知道自己逃脱不了, 所以才更加平和, 敢于直面死亡, 但这绝不是麻木的、无抗争的表现。好好活着, 就是他的抗争, 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对命运的抗争!

由此可见, 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序中说的那样, 这篇文章写的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它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 活着就是活着, 不需要任何理由, 活着是一种生存状态, 更是一种超然的生活境界, 好好活着才是人生的王道。

二.电影《活着》

虽然电影《活着》的叙述并不似小说那样深刻地诠释了活着的本质, 但是它却更贴近大众的现实生活。可以说小说《活着》是一位老者回顾一生的感慨, 而电影《活着》则更多地寄托了对下一代能更好地活着的希望, 融入了导演对于怎样活着这一命题的思考。所以我认为, 电影对作品进行了一定的再加工, 但是主体上还是忠于小说的。

电影对小说的忠实不胜枚举。首先在内容情节方面, 福贵输光家产、当兵、有庆被压死、凤霞难产死等等在电影中都有体现, 大体框架是一致的, 此处不作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 在故事发展的节奏上, 电影也与小说暗合, 只是小说中故事叙事者福贵被“我”打断在电影中是由音乐来完成的。小说中的二重叙述即“我”的插入在书中一共有4次 (除故事讲述的开始和结束) , 分别在第34页、第67页、第126页和第166页, 与之相对应的情节是家珍被父亲接走, 龙二之死, 有庆之死和家珍之死。这几个情节在全书中起到推动故事发展和人物心理转变的作用, 十分地重要, 而电影中在这几个情节结束时也都响起了由二胡和唢呐演奏的主旋律, 凄婉而悲凉的高亢, 那是一次次生命的呐喊, 是主人公对生活真谛的领悟。可见电影虽然改变了叙述方式, 但是节奏上还是遵循了原著, 这充分说明导演对情节的理解和作者是一致的。

但是电影说到底还是导演对剧本的再创造, 所以它没有完全照搬照抄。电影和小说相比突出了事件背景, 并且把整个故事符号化, 从而削弱了小说的极端性, 使之成为当时背景下一个普通的、正常的、普遍的事件。

某些观点说“电影的政治化取代了小说人性化的叙事”, 不免有些曲解了电影。导演在采访中曾说到, “余华的《活着》实际很荒诞, 而且戏剧性很强, 而我那时正想用最朴实的手法, 以平常人的心态去拍平常人的故事, 以此对自己来一次彻底的‘反动’。”我们不妨从以下两点来剖析这个观点:

第一, 政治背景在电影表现中被突出了, 但这并不是导演要展现的重点。

我们都知道, 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时空艺术。电影区别于单纯的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关键在于它的特殊时空综合性, 即它是一种一维时间二维空间的特殊三维艺术, 也就是说在荧幕这个二维平面上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故事投射在我们人脑中形成了三维的空间概念。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这里所说的时空维度是作品存在方式的时空维度, 而不是作品表现的时空维度。这就告诉我们, 电影在场景设置上不可能像小说一样一句话带过, 它需要一定的现场还原才能给接受者直观的印象。《活着》的历史背景本来就比较敏感, 它极易被理解为对大跃进对文革的批判, 所以当导演在电影中明确突出了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和以后这四个时间段, 就更加容易遭到误读。从其对小说最大的改动部分———结局来看, 电影的结局是福贵、家珍、二喜和馒头三代四人一起吃饭, 这是一个平凡又普通的场景, 然而对于小说里死了所有亲人的福贵独自放着牛的画面来说要温馨得多。同时, 老中青三代人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传递, 尤其是孙子馒头 (苦根) 的存在让我们看到活着的希望, 电影中也多次提到“鸡养大后变成鹅, 鹅养大后变成羊, 羊养大后变成牛”。这告诉我们, “希望”不仅在于我们能活着, 并且能活得更好。电影最后福贵也对馒头这样说:“馒头长大了就不骑牛啦, 就坐火车, 坐飞机, 那时候啊, 日子就越来越好!”由此可知, 导演意在描绘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 其最终目的还是想让接受者回归到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 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而非简单地向读者介绍一段苦难史, 批判一下政治对人的扼杀。

第二, 小说中对政治背景的描写不可忽略。

相较于电影, 小说中的政治背景似乎是被淡化了, 作者是在平凡朴实地为我们叙述一个自己的故事。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 那这个背景的存在与否就不重要了, 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故事独立出来, 变成一个天煞孤星的顽强奋斗史。然而作者却偏偏要把故事设置在那样一个年代, 可见必定是有其用意的。首先, 那样一个年代是主人公福贵们命运悲剧性的来源。福贵早年被抓壮丁是因为战乱, 在战争中他痛失了战友, 也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他经历了无数劫后余生, 对活着也就有了更加热切的渴盼, 这是很典型的“福贵们”的经历。后来儿子有庆死在给县长女人生孩子抽血上, 医生只说了句“胡闹”就去看县长的女人了, 这带有很明显的中国特色唯官是从的色彩。另外政策的颁布对民众的生活也有着直接影响。福贵去城里看凤霞的时候这样说道, “好在那时是人民公社, 村里人在一起干活, 我用不着焦急。”足以说明福贵也钻了很多制度的空子, 于他自己来说是有利的。但是制度不会一成不变, “我跟苦根在一起过了半年, 村里包产到户了, 日子过起来也就更难。”作者在这里轻描淡写地说日子艰难, 完全是一笔带过, 但是这正是苦根最后被撑死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且前后相似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制度的变迁。可见制度和政策对于靠天吃饭的!再有, 在这样的背景下所造就的如今的福贵更让人顶礼膜拜。50到60年代正是中国最黑暗最难熬的年代, 这样一个年代都能熬过去的人还有什么熬不过去呢?

综上我们应该明白, 电影实质上是对小说的一点补充。小说里向我们展示的活着是无理由的, 是极端的, 但又是质朴的真理;而电影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平常人, 一个普通人, 还应该看到生活中的希望, 那样我们才能活得更好, 所以电影为我们描绘的就是生活在苦难时代的人的生活态度的一个典型, 那就是福贵。

三.结语

同样地描写《活着》, 作家和导演给出两种不同的方式, 但是其终究也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活着和怎样活着的一种。然而一个个偶然性使得没有两个人能拥有相同的命运, 所以每个人对“活着”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说到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考, 到底要以何种方式、何种态度存世, 还看个人自己的选择。

摘要:余华的《活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活着”本身的故事, 主人公福贵在极端的不幸之下仍然保持着的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人带来久久的震撼, 并且长时间地郁结在胸中。而张艺谋的《活着》讲述了特殊年代下人们的普遍生活状态, 意在引发人们对怎样活着, 怎样活得更好这一命题的思考, 相比之下更加贴近生活, 贴近大众。然而无论是余华还是张艺谋的《活着》, 都促使受众思考自己应该以何种方式存世。

关键词:余华,张艺谋,《活着》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 作家出版社, 2012年8月第三版.

[2]李尔崴:《直面张艺谋》,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3]黄宇:《如何“活着”——论余华长篇小说人物对“苦难”的抗争意识》,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电影评介》[青年文学家2012年04期].

8.活着,有尊严地活着 篇八

影片故事背景设定为2031年新冰河时期,人类企图用CW7给地球降温,以缓解全球变暖的情形,结果却导致了几乎使人类灭绝的极寒气候。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幸存的人们全部生活在一列拥有先进自给自足、生态循环系统的高科技列车上。它永远沿既定的铁轨一直行驶下去,循环往复,没有尽头。在列车上,人们被分成不同的等级,全然一个微型版的社会生态。末等车厢拥挤不堪、漆黑肮脏,人们靠用蟑螂做成的蛋白块维持生命,饱受上层统治者的欺凌和压迫。中段车厢是中产阶层,参与劳动获得生存的条件。头等车厢的人们则醉生梦死、奢靡享乐。在列车头里,统治者威尔福德掌控着列车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因此也就掌控了一切。

社会底层的生存思考:苟活还是拼死一搏 ?列车中的所有阶层都经历着被统治者洗脑式的教育,他们像崇拜神一样,因为统治者给予他们生存的条件。然而,因物资紧缺备受苦难煎熬,甚至发生人吃人情况的底层人民并不买账,曾多次发动暴动,但均以失败告终。这一次,拥有领袖气质的柯蒂斯试图找到被囚禁的安保设计师南宫民秀,借助他打开通往首节车厢的重重大门,推翻威尔福德的统治。一场为了生存而战的血腥革命就此展开……

革命总是伴随着死亡,柯蒂斯的精神领袖、兄弟好友、革命伙伴一一倒下,他心中的愤怒与仇恨之火被点燃。他义无反顾地冲到了列车的最前端,为了实现更多人的解放。故事进展到这里,应当说非常符合中外历史关于社会底层革命的发展历程。因为压迫而反抗,因为反抗而发动革命,这种想要获得生存权利的愿望是最真实不过了。正如《世界人权宣言》所指出的,人人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

统治阶级的生存思考:秩序与平衡比自由与发展更重要?当柯蒂斯进入火车头时,没能执行精神领袖“一见面就割掉他舌头”的劝诫,差点被统治者威尔福德忽悠成傀儡。威尔福德给柯蒂斯灌输着“秩序与平衡”的理念。他甚至告诉柯蒂斯:历年来的革命都是既定计划,是威尔福德自己和那个被杀的革命精神领袖联合起来策划的阴谋,只为了通过革命来降低人口,确保资源分配的持续性。这大大出乎柯蒂斯的预料!

故事不断地向观众强调一种秩序与平衡的观念。开篇便道出人类正是因为破坏了生存环境的平衡而招致毁灭。物质上的资源终是有限的,于是为了维持这种平衡,一切都按照集权统治者的计划执行。在雪国列车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在火车头,柯蒂斯终于找到了影片一开始被带走的两个小男孩。他们是因为身高和体型正合适钻进车头的运行器内,而被挑选成为了车内的一个人工“零部件”。对于威尔福德这样的统治者而言,这是理所应当的,否则全车的人都会死亡。但是,男孩的生存权何在?整个人类的生存权究竟如何保障呢?

此刻,影片已经不再是压迫与反压迫那么简单,已经上升为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矛盾。正是这种社会发展规律维持着生态与社会的平衡,也束缚着人类的进步。处于中上层的人们在这种平稳中腐烂衰朽,丧失了追求自由与发展的斗志。然而,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没有生存权、发展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其他人权同样无从谈起。

革命者的生存思考:既得利益还是新的希望?当威尔福德告诉柯蒂斯,想让他成为火车头的控制者,即统治者时,柯蒂斯真的有一丝犹豫了。其实这正是在叩问革命者:你反对现在的秩序,是因为你不是既得利益者,还是因为你真的想为了所有人而建立新的秩序?

威尔福德的“平衡论”乍听有理,但这种病态的列车秩序,表面上富丽堂皇,其实早已千疮百孔,阻碍了人类的发展,践踏了人类的生存权。最后柯蒂斯选择毁灭这趟雪国列车。虽然这种选择有悖理性,但却是人性的召唤,走出车厢者不见得能存活,但至少比困于令人窒息的车厢强上百倍。

当仅存的男孩和女孩走出爆破的列车后,他们看到了在远处冰雪覆盖的山峰上有一头北极熊。陆地、室外、冰雪,对这两个从没有走出过列车的孩子而言,是陌生和艰难的,但是这头北极熊却象征着生命的存在与希望。

在一个社会中,如果统治阶级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忘却了对底层社会民众生存权的保障、对人类自由发展的维护,那么这个社会结构面临的终将是摇摇欲坠。应当说,整部影片涵盖了很多思考,很多剧情细节都需要细心揣摩,剧中的价值体现值得挖掘。关于人类生存的话题有很多角度值得探讨,站在不同的立场也会有不同的评判。但是对于生存权、生存的尊严永远是人们最基本、最朴实的追求,是作为统治者必须保障和解决的问题。

9.余华小说活着的读后感 篇九

正如余华写到的,绝望是不存在的——像福贵的一生中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他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但依然没有绝了他要活着的希望,当这些生离死别经过时间的沉淀,再回望的时候可能又不是那么的悲伤了。

就像现阶段生活中,你说为了什么活着,为了亲情,爱情,友情,金钱,地位……但当这些同样经过时间的沉淀,你再看的时候,发现好像也就那么一回事,并没有至于到要去寻死的地步的,就觉得活下来就是挺好的。

10.活着活着就老了读后感500字 篇十

这本书带来的乐趣实在是太多,有时候在上课的时候翻开几页,便忍不住笑的稀里哗啦。冯老师太逗了,整本书满满的风趣京味。迄今为止,很少有书能让我这样一直忍不住读下去。作者是妇科大夫,描写和比喻犀利而露骨,却又句句经典而有趣。整个阅读,都是带着笑声。

最喜欢的是书里的第一个部分——“那些书”。犀利简练的评论了文学的发展。没有什么大道理,仅仅只是作者本身阅读的感受。对一些书的评价或许有些极端,但却真实,仔细想想,颇有道理。“好色而淫,悱怨而伤”中,作者说“趋势是,上古以来,阴气渐重,阳气渐少,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两情相悦解开裤裆的精神越来越淡了。”国风之后,真实的东西逐渐隐藏,好的东西,似乎不见了。就是这样看起来很露骨的比喻,恰到好处,发人深思。

有的书,倍受推崇。打开网页,下载下来,翻开开头几页,一种失望的心情莫名的油然而生。就像是冯所说,“阅读是一种个人化的东西。”不以喜好为目的的读书,难免有些微苦。万一读到的又是烂书,便更会心生落寞。曾国藩说过“一书未完,不翻新书”。意思是一本书没有读完,没有读透,不要轻易翻开一本新书。想想看,现在这样既能让读者笑又能让读者深思的书又有多少呢?带着乐趣读书,带着喜欢思考,效果自然翻倍。

11.活着的感觉 篇十一

一部书法史虽然充斥着矫情平庸之作,但是几篇发自性情的经典已足以维系其中的光荣。从《丧乱帖》到《祭侄稿》到《黄州寒食诗》,代表着一种“像森林和河流那样自然和真诚”的方向,真实的内心在坚硬的躯壳下完全裸露出来:跳动、呼吸。从如此纯粹的笔墨中来感受心灵的呐喊,不能不说是艺术表达最本质的途径。

正如我们不能完整地了解突如其来的灵感一样,我们也不能明晰地解释穿越千百年历史的心心相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真正在发生作用的传统,是和自身有所联系,并且被理解和使用的那一部分”。所以发生在吴振立身上阶段性的认同在我看来也正标志着他不羁的心灵之旅。这样“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从《祭侄稿》开始,没有笔墨森严的楷法做自然的铺垫,突然就被如此完整的心灵呐喊击中了。这样的发轫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未免过于浓烈了,却在吴振立身上获得了意外的成功。这样意外的成功也正暗示着他的创作只具备完整的个人意味,他已经历和将经历的,更多的是一位以情命笔的艺术家,自我精神不断完善和升华的过程。《祭侄稿》给予他最多的,正在于如何不断地把自己的内心贯注到笔墨中去,心有多深,笔底就有多么广袤。

对自己心灵的忠诚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远比对主流精神的认同皈依更为重要。平静生活中困厄的潜流以及自身性格缺憾造就了吴振立边缘化状态下阴郁的气质,正是在如此气质的指引下,吴振立与翁叔平、钱南园这样的颜书正统擦肩而过,却迷醉于金冬心的内敛和激荡。这中间的媒介其实还是《祭侄稿》。深山凿字、乱发团诗的金冬心最终的呐喊在于“华山片石是吾师”,其实颜书的气质和形骸,无不早早渗入他的神髓之中。厉鹗在《樊榭山房诗集》中称誉他为“堂堂小颜公”,金冬心时年二十九岁。冬心行进中的走向野逸与吴振立的走向冬心,都是出于自身内心的情感需要。他们所经历的,都是平静之中的郁闷,没有青藤、八大那样的亡国丧家之痛,连长歌当哭都没有充分的理由,却有一种庸常而阴湿的氛围静静地、慢慢地噬咬腐蚀着他们的心灵,如此的阴影正如坐于夕阳下,昏暗而空旷的厂房里,无望又无奈地看着夕阳缓缓地落山,黑暗逐渐降临。无助和不安全感笼罩着这样的平民艺术家,流于笔端的则是小心翼翼的内敛和自我平复,但是如此受抑的心情又如何可以如此简单的平复呢。内心深处的激荡每每于笔端一丝半点的发力中表达出来,这样的发力破坏了平复的所有节奏,令整个创作具备了悲怆失语这样更加感人的情感成分。

12.浅论《活着》的宿命哲学意识 篇十二

福贵老汉一家八口死了七口, 单留下他和一头老牛, 本该健康活着的生命都被死神无情地夺取, 单留下他仿佛是为了验证人对苦难的承受极限, 但老汉并没有就此否定生活。他不是一个命运的反抗者, 而是一个命运的承受者, 他在这种承受中走向了达观和超脱, 领悟了人世无常的宿命。他的一生过得平平常常, 而且可以说是极端落魄, 但是他终于还是认为“做人还是平常点好, 争这个争那个, 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他虽然活得没出息, 可是“寿命长”, 他的亲人们都死了, 他还活着。《活着》是给福贵一样活着的人们一副无奈的心灵之药, 缓解痛苦却救治不了痛苦。尝遍了大苦大难的人叫福贵, 颇有些反讽意味, 福贵的外孙叫苦根, 喻示人生苦难还得一代代延续下去。福贵亲人连续非正常的死亡, 难道没有可能把他推入彻底的绝望之中?在重复性死亡的叙事惯性中, 怎样才能使“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以及“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余华语) 拥有喘息的空间?钟摆式的往复则意味着一种宁静、祥和、忍耐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这就是“活着”。

在余华看来,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活着”, 所谓“活着”也就是尽生命之理, 走完从生到死这一过程, 享受可以得到的快乐, 承受难以回避的痛苦, 尽人生而为人的本份而已。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他的宿命哲学也体现在:不再在生活之外确立意义和价值, 以此来要求生活, 不再因生活不符合其要求时仇视生活, 诅咒生活, 而是从生活无罪的立场上来肯定生活, 理解生活。

小说的结尾是一段内蕴甚深的文字:“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既逝, 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见广阔的土地裸露着结实的胸膛, 那是呼唤的姿态, 就像女人召唤着她的儿女, 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4]土地的召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的召唤, 因为虽然名为“活着”, 整个文本却是一部死亡记录, 而福贵周围的亲人一个个死去, 但这种死亡的召唤令人感伤, 却不令人恐惧, 因为它“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于是, 在这里, 死亡成为回归。整个小说实质上是一部盛衰图;福贵家道中落却因而保命, 龙二在赌场上使福贵破产却在大富大贵之时被革命政权枪毙, 解放后石春生春风得意地当上了一县之长, 但却在文革中一落千丈, 被迫害, 上吊自杀, ……无论是死亡的呼唤, 还是人生的兴衰, 都令人感到一种人生“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的宿命感, 在这一循环中, 生/死, 善/恶, 美/丑, 爱/恨都不在具有原初的二元对立的性质, 相反, 它令人联想到黑夜/白昼自然而然地此消彼长。

余华在《活着》前言中写道:“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 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 不是控诉或者揭露, 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 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 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5]“我决心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 就是这篇《活着》,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对世界乐观的态度。”[6]他的写作态度表明了他对这样一篇充满悲剧意味的作品的与众不同的悲剧观念, 他真的是把自己逼近了一个极端的空间, 在悬崖上观看人类生命痛苦的挣扎, 似乎这不仅仅是余华, “他们执着于存在而疏离于超越, 执着于现实的有限性, 无奈性, 被动承受性, 疏离了有限之中的无限, 无奈之中的能动选择。文学中, 终极意义, 价值标准, 自我实现的话题日渐淡去———是围绕着人类环境日益强暴, 还是人类自身日益弱小?”[7]余华放弃了对人生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问, 企图还原生活的本真面目, 他写出了生命, 而生命的意义就是“活着”, 福贵就是战胜岁月苦难而活着的标本, “活着”还不够, 某种精神之物从“活着”中诞生, 也提高了“活着”, 使负重而行的“活着”成了真正的受难。[8]

综上所述, 余华在《活着》中试图向人们证明, 人类渺小而无可依靠, 不要与命运做无谓的抗争, 把生存与死亡都应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就是他通脱的宿命哲学意识, 也是他对先锋派的另一种诠释。

参考文献

[1][2]耿传明.论余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年, 第三期第80页.

[3]余华.余华作品集.第二卷第285页.

[4]余华.余华作品集.活着.第三卷第378页.

[5]余华.活着 (前言) .余华作品集, 第292页.

[6]余华.活着 (前言) .余华作品集, 第292页.

[7]徐芳.形而上主题:先锋文学的一种总结和另一种终结意义.文学评论, 1995年第4期.

13.活着的读后感 篇十三

读着读着,你会望着书本傻笑

“其实唠叨林曦也是唠叨自己,也是唠叨所有既见苦难胡云不悦的灵魂,冷了记得抱舍不得你的人,烦了记得在你背后的神,细看墨雨淋漓处,骨重肉沉。”

读着读着,等你发觉,竟已泪盈满眶

这就是一个月来我与作家冯唐,他自恋到欠揍、风流,有点才气却不如王小波文字“春雨的润酥或秋雨的缠绵意”。但我却更喜欢他,因为一句“文字是指月的手指”让我读懂了他,更懂了我自己。

呵呵,“春风十里不如你”。愿你我都有能力余生做一个有趣的人,做一些有趣的事,坚持住内心那一份无可救药的真诚!

上一篇:农村公路竣工总结报告下一篇:看水浒传的观后感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