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题

2024-11-14

三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题(15篇)

1.三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题 篇一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一、填一填。

1、 1米-3分米=( )分米 4厘米=( )毫米 8千米=( )米 9 000千克=( )吨

1吨-800千克=( )千克 7000千克=( )3时=( )分 4分=( )秒 3千米=( )米

6厘米=( )毫米 6000米+4000米=( )千米 ( )米=80分米

5千克=( )克 80毫米=( )厘米 1分米-5厘米=( )厘米

2、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10”走到数字“4”经过( )秒。

3、验算756-427=329时,可以用( )加( ),看是否等于( );或用( )减( ),看是否等于( )

4、学校早上8:30上课,一节课是40分,应在( )下课。

二、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欣欣的身高128( ),体重28( )。

2、一瓶水500克,4瓶水重( )克,合( )千克。

3、数学课本厚度大约是7( ) , 汽车每小时行驶80( )。

4、小明体重35( ) , 一辆汽车载重5( ) , 一条鲸鱼重32( )

三、在括号里填上“<”、“=”或“>”。

50毫米( )60厘米 8000克( )8吨 6000米( )5千米 1吨( ) 800千克

700千克( )7吨 1分米( ) 1厘米 76( )56+35 8003( )800+3 4×9( )40

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 甲、乙两图的周长一样长。 ( )

2、在加法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大。 ( )

3、一袋大米重45吨。 ( )

1、只有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周长,其它图形没有周长。 ( )

5、从上午8时半到下午3时半,中间经过了5个小时。 ( )

6、 8千克的木块比8000克的砖块轻。 ( )

五、选一选。(10分)

1、一只大象重6吨80千克,合( )。

A、6080千克 B、6800千克 C、60080千克

2、长江的长度大约是6200( )。

A、千米 B、米 C、分米

3、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千米、米、毫米、厘米 B米、千米、厘米、毫米 C千米、米、厘米、毫米

4、小明从16:50开始写课外作业,写到17:40才写完,小明做课外作业共花了( )分钟。

A、40 B、50 C、60

5、你认为1分钟最有可能完成下列哪件事( )。

A、打一场篮球比赛 B、步行一千米 C、计算10道口算题 D、上一节数学课

6、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是26,这个数是( )。

A899 B999 C898

7、从西村到东村,哪条路最近( )。 东村

A西村—— 北村—— 东村

B西村—— 南村—— 东村

六、直接写出得数。

73 – 37 = 38 + 45 = 81 – 5 = 130+280=

46 + 30 = 6 + 59 = 6×9= 1000-150=

270 – 90 = 720 - 400 = 340 + 470 = 450+550=

六 、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59+148= 410-207= 404-186= * 755+165=

857+476= 304-195= * 497+287= 604-439=

七、画一画

1、画一条长3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八、解决问题。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有2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水果店有水果750千克,今天上午卖出284千克,下午卖出325千克。今天一共卖出水果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填表。

4、看表格回答问题

胜利小学(上午)休息时间表

上 午

8:00――8:20 早自习

8:30――9:10 第一节课

9:20――10:00 第二节课

10:00――10:20 课间操

10:30――11:10 第三节课

11:20――12:00 第四节课

1、胜利小学的学生上午在校的时间是多少?(3分)

2、10:10同学们正在学校做什么?(3分)

3、学生们上早自习用了多长时间?(3分)

1、从王红家到车站有几条路?计算一下最近的路是多少米?(4米)

2、学校组织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请你估算一下选择走“学校――王红家――电影院”这条路比选择走:“学校――车站――电影院”这条路大约要近几百米?(4米)

6、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有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600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

7、用一根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德4根做凳子腿。这个凳子的高是多少?

2.三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题 篇二

一、创设情境要有趣

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 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接触过许多与排列组合有关的事物, 见过一些与排列组合有关的现象, 如几个同学照相时的位置安排, 任意三个不同数的排列方法等, 尽管他们不一定知道其内涵, 但 (这些事) 一经唤起, 即可作为他们学习的有用信息。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理解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 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园 (游戏) 活动——数学乐园, 编排几个不同内容的“搭配”, 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 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 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有序地、不重复不遗漏地算出简单的排列数 (或组合数) 。

二、组织探索要有序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学生在探究新知时, 开始会出现某些忙乱无序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序地组织教学, 学生的探究才会收到实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 如研究什么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学具 (替代服装) 摆一摆, 探索“2件上装3件下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要求每一种穿法都只能是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 学生有困难, 老师便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继续操作。待学生自主探究有了结果, 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重点展示几份学生的作业,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有的小组搭配重复, 有的漏写, 有的小组在陈述排列的结果时不够简练。为了切实掌握“搭配”的有序性, 发现问题, 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或给出答案, 可以总结性提问:怎样才能快速算出2件上装3件下装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再次展开讨论, 通过画图、连线、数、算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大家都期待着上台展示各自的算法时, 教师即可抓住契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在操作中认识, 在实践中提升, 是本环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摆、画等操作活动上, 是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所以学生操作交流之后,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应作启发性、巩固性的讲解, 使操作实践活动得以提升。例如, 上装 (2件) 与下装 (3件) 的搭配, 可以分两步:1件上装分别与3件下装搭配 (3种方法) ;第2件上装又与3件下装分别搭配 (3种方法) , 总共有3×2=6 (种) 方法。如图:

也可以分3步搭配。先选定1件下装与2件上装搭配 (2种方法) , 再用另外2件下装分别与2件上装搭配 (各2种方法) , 共有2×3=6 (种) 方法。搭配图可让学生仿照前面的图试画, 然后由师生共同订正。至于说用“什么”来替代搭配, 如画图、字母、数字等由学生自己决定。

三、合作交流要有效

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自测题 篇三

xing p€? j gngm€? f€醤g y€鄌 shi

() ()()()

sh€? y€鄋 ch€醤g w€鑙zh€鑞g m€韓gm€?shng

() ( ) ()()

二、找朋友。把括号内不恰当的字画掉。(4分)

(城诚)实(准推)备(记纪)律(郊胶)外

(蜜密)蜂(材财)产(依衣)靠(蓝篮)天

三、词语对对碰。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6分)

近义词:希望——() 依然——() 精心——()

反义词:清凉——() 欢乐——() 舒服——()

四、画龙点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认真地()快活地()悄悄地()

拼命地()轻轻地()好奇地()

五、字开花,涂颜色。照例子,一字组多种颜色词语。(6分)

例:黄金黄杏黄橙黄鹅黄

红、 、、

绿、 、、

蓝、 、、

六、当法官,学判断。分辨下面各组,全组无错别字的打“√”,有错的打“€住保?分)

1.公园肯定微笑吩咐严严实实()

2.推动考察道欠熟悉交流交流()

3.欢乐美妙风筝海洋闻鸡起舞()

4.辽阔花钟旁晚试题五光十色()

七、花落谁家。选词填空。(6分)

观看观察发现发生

1.我们要留心(),就会(),一天中,有不同时间会开放的花。

辨别辨认实验试验

2.科学家做了个(),蜜蜂有()方向的能力。

八、小机灵,真聪明。正确地填写下列句子的“得、地、的”。(8分)

1.秋天()雨藏着非常好闻()气味。

2.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轻轻(),趁你没留意,把秋天()大门打开了。

3.鸡热()耷拉着翅膀,狗热()吐出舌头,蝉热()不知道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叫着:“知了,知了。”

九、变魔术,改句子。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或“把”字句。(8分)

1.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地方。

2.一位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得像钟面一样。

3.芳芳被鸟的叫声吵醒了。

4.这个凳子被小明修好了。

十、精彩回放。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第二天,列宁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只灰雀 地在枝头 。那个男孩 在白桦树旁,头。(3分)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 写的,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这首诗中思念家乡亲人的名句:“ 、。”(4分)

3.《花钟》一课,牵牛花吹起了 的小喇叭;蔷薇笑脸;睡莲从醒来;万寿菊 怒放;烟草花在 苏醒。(3分)

十一、阅读驿站。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你瞧,果园里那一大片栗树,金黄色的叶子,秋风一吹,像无数金黄色的蝴蝶打着卷儿,从树上飘落下来,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远远望去就像铺上了金黄色的大地毯。栗子树上结满了棕褐色的果子,像一个个小刺球挂在树上,炫耀自己。有的昂着头,有的裂开了笑脸。风一吹,红褐色、圆滚滚的栗子沙沙地跌落下来。有的农民叔叔爬到树上去打栗子,有的姑娘忙着在地上捡栗子,到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栗树林左边是橘子园。虽然已是秋天了,可是橘树的叶子却依然郁郁葱葱,那黄澄澄的橘子像小灯笼似的挂满了枝头,有的高昂着头;有的两三个挤在一起,仿佛在说悄悄话;有的躲在绿叶中,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少女……秋风徐徐,满树沉甸甸的橘娃娃竟玩起“碰碰车”的游戏来,阵阵橘香,沁人心脾,让人垂涎欲滴。

栗树林的右边是一片豆子地。豆荚胀鼓鼓的,太阳一晒,豆荚便“劈里啪啦”摇铃般地响起来,那晶莹的豆宝宝便从豆荚中欢快地蹦出来。

1.用“||”把第1自然段分为三层。(2分)

2.给短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

3.用“——”画出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比喻 。(2分)

4.找出描写栗子动作的五个词语。(2分)

5.找出五个描写颜色的词语。(2分)

6.果园里,作者先描写 ,再描写 ,最后描写,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2分)

7.橘子挂在树上,有的,有的 ,有的,还有的竟玩起的游戏来。这是描写橘子的、 。(3分)

十二、妙笔生花。(两题任选一题)(20分)

1.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太多太多,哪一件事最打动你的心?请选一件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求把事情经过写得生动、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字数在400字左右。

4.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篇四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1分)

1、( )里面有5个千和8个一。

2、九千四百零七写作( ),七千零三写作( )。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和单位名称。

你的身高约130( ),体重大约是( )千克。

一本数学课本大约重( )克。

4、估计一下,在○里填上〈 〉或=。

847○363 52千克○5200克

53-19○63-19 48+36○46+38

5、阅览室每天下午2:00~4:30开放,用24时记时法表示( ),16:00阅览室在开放吗?( )

6、( )除以3得20余2。

7、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8千克=()克2000克〉( )千克

8、钟面上时针指向9时,可能是( )时,也可能是( )时。

9、3764、2902、809、9721、8973、4890、495

(1)上面的七个数中,在3000和5000之间的数有

(2)与10000接近的数是

(3)把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 5642的结果与正面哪道算式的得数相等?

①566 ②567 ③568

2、 60人分成几组,下面哪种分法得到的组数最多?

①每3人一组 ②每4人一组 ③每6人一组

3、下面第( )题的.得数不是30。

①16+14 ②93-63 ③913

4、按规律填数:(1)1020、2040、( )、4080、( )。

①2060 ②4100 ③3060 ④5100 ⑤5000

5、在5209〈□302中,□里有( )种填法。

①1②4③5④9

6一袋牛奶200克,( )袋牛奶重1千克。

①10 ②4 ③5

7、一个铅球重4千克,一个乒乓球重4克,一个乒乓球比一个铅球轻( )克。

①3996 ②3960 ③3600

8、下面的数各接近哪个整千数:

8009接近( ),8920接近( )

①7000②8000③9000

9、下面第( )题的得数比30大。

①15+14 ②90-63 ③993

10、两人合买一副羽毛球拍共38元,平均每人要付( )元钱。

①14 ②76 ③19④38

三、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1、看谁都能口算对。(共10分)

707=460= 58+37=85-68=

393=1200-400= 999 45+65=

64-18=804=662=2000+300=

83-8=150-90=19+36=462=

52+38=54-38=633=939=

2、列竖式计算,*要验算。(共14分)

873 834 *936

924 573 *904

四、分析数据,合理推想(共35分)

1、每种物品的单价是多少?买了几件物品?总价是多少?(12分)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总价

故事大王 ( )元 5本 35元

钢笔 8元 ( )枝 96元

保温杯 45元 3只 ( )元

2、 王老师带的钱买了4枝钢笔每枝12元,剩下26元钱买了一副乒乓球拍。(4分+5分)

(1)王老师带了多少钱?

(2)如果用这些钱都买6元一本的笔记本,最多可以买多少本?

3、 同学们参加学校兴趣小组,微机组有18人,美术组的人数是微机组的3倍。(5分)

请你画出表示美术组人数的线段,并求出美术组比微机组多多少人?

4、 学们去划船,男同学去了23人,女同学去了29人,每4人坐一条船,一共需要租多少条船?(4分)

5、下面一辆从大余到赣州的快客运行时刻表。

这辆快客从大余到赣州行了88千米。(2分+3分)

5.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篇五

教师:田秋霞

2017年12月4日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精神,主要有以下几点:

(1)紧扣课本、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从内容上看,所检测的都是课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没有一项内容偏离课本,从形式上来看,每个大项的试题都是课本中出现过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整个卷面,有最基本的基础题,也有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及综合能力的应用题,所考内容基本上覆盖了所教内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填空题:本题面广量大,分数占全卷的1/5多。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3、4、5、7、9、11小题。跟单位的换算,特别是千米和米的关系、千克和克他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不会灵活运用。

2、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四个知识点。其中3、4小题出错最多。对于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同学没有认真思考,学生的类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太差,因此很多学生做错。

3、选择题: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关键是学生不太爱动脑子、不认真读题,导致一些简单的题也能出错,也有一部分同学对概念性的知识掌握的不太明白,还需教师的讲解。

4、列式计算题:共3小题,学生对计算的掌握还是很好的,失分较少。

5、竖式计算题: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失分较多。

6、解决问题:这一块掌握的还是不够好,失分还是很多。平时训练还是不到位,原因是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不够好。

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

1、画图能力有待于加强,提高准确度.2、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针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要在今后的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教育他们要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篇六

一、填空。(30分)

1、 4个千、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位数,写作( )。

2、最大的四位数是( ),比它多1的数是( )。

3、在△7=3☆中,☆最大是( ),这时△是( )。

4、773的商是( )位数。

5、在○里填上或。

997○1020 4700○4070 663○30 844○20

6、4000克+5000克=( )千克 8千克-5千克=( )克

7、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8U40 ( )凌晨3U25( )下午4U00( )

8、在括号里填上千克或克。

一个梨重160( ) 一只鸡重2( )

一头猪重100( ) 一只鸡蛋重55( )

9、写五千八百零六时,千位上写( ),百位上写( ),十位上写( ),个位上写( ),这个数写作( )。

10、山羊有15只,绵羊的只数是山羊的3倍,山羊和绵羊一共有( )只。

11、找规律填一填。

3997、3998、3999、( )、( )

5715、5710、5705、( )、( )

二、选择。(4分)

1、1000克的铁比1千克的棉花( )。

A、重 B、轻 C、一样重

2、3030读作( )。

A、三千三十 B、三千零三十 C、三千零三

3、早上6时用24时记时法是( )。

A、6时 B、18时 C、16时

4、一个数的4倍是80,它的一半是( )。

A、20 B、40 C 、10

三、计算。(33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82= 116= 56-38= 1300-700= 844=

700+500= 570= 0+100= 999= 67+24=

2、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15分)

※555= ※943= ※868=

602= 723= 809=

11米

24米

( )米

3、看图列算式,并计算出结果。(8分)(这题复制不了)

四、应用题。(30分)

1、小芳折了16个五角星,小琪折的个数是小芳的5倍。小芳比小琪少折了多少个五角星?

2、学校买4个足球用去72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比一个足球贵8元。一个篮球的价钱是多少元?

3、小华和妈妈乘火车从南京到上海,上午11时从南京站准时开出,下午2时20分到达上海站。这次列车从南京到上海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4、王师傅生产了64个零件,每6个装一盒,已经装了8盒,还剩下多少个没有装?

5、84人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可以分成多少组?如果全部参加双打比赛,可以分成多少组?

6、同学们去公园秋游,玩跷板的有8人,荡秋千的人比玩跷板的多4人,滑滑梯的人数是荡秋千人数的3倍。滑滑梯的有多少人?

开动脑筋:(10分)

1、三(9)班有48人去划船,每条大船坐4人,每条小船坐3人。大船每条租金5元,小船每条租金4元。怎么租船比较省钱?请你设计一个租船方案,并算一算要用多少钱。

7.三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题 篇七

课前准备:图片、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危险在哪里

1. 谈话: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2. 请看第一幅图, 我们在游泳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危险?

(游泳是儿童喜欢的运动, 它有助儿童健身作用, 由于儿童岁小, 私自下水危险, 特别在“禁止游泳”的地方, 危险更大。)

3. 请看第二幅图, 在电线杆底下放风筝有什么危险?

(风筝很容易缠在高压线, 不仅会对儿童人身造成危险, 而且会引起短路, 造成大面积停电, 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4. 请看第三幅图, 用湿手拿插头往电源上插有什么危险? (由于人和水是导体, 这样做容易导电, 会危及生命。)

5. 草堆旁放鞭炮有什么危险?

(引起火灾, 烧毁房屋, 危及生命, 甚至殃及四邻;如周围有粮库、工厂, 还会引起重大损失。)

6. 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存在哪些引发危险的行为和事件? (学生讨论、交流)

二、小小辩论会

1. 辩题:有人说淹死的多是会游泳的,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 小资料:多发的意外事故种类。 (投影)

三、意外事故有原因

1.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这些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事故?

2.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做事马虎、粗心大意, 注意力不集中, 意外事故就可能随时发生。

四、危急时刻

1.“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遇到危险怎么办?看图说一说。

(危险时刻我不慌, 拔号要正确, 地点讲清楚, 危险时刻需用的电话:110、119、120)

2. 讲解图二的故事, 他能救活30多人, 为什么?

五、真实的故事

1. 讲述故事 (多媒体课件) 。

2. 设问:如孩子的爸爸不及时赶来会怎么样?11岁的孙子如果也像第一个孩子一样, 会怎样?

六、消防练兵

1. 看第一组图, 设问:你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2. 让学生自主选择消防队员或居民角色, 并启发居民扮演者想一想遇到火精用什么方法自救。

七、总结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

强化意识, 养成习惯。

板书:

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一、危险在哪里

二、意外事故有原因

三、危急时候 (110、120、119)

教学反思:

《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实案。在设计第一课时时, 我通过对教材的梳理、整合, 把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了解学习日常生活中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常识, 树立安全意识, 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 珍爱生命, 健康安全地成长。

在教学中, 我设计了“三次思考、两次活动”的教学模式, 即“危险在哪里—意外事故有原因—危急时刻”和“小小辩论会———真实的故事”, 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南, 以现实生活为背景, 以学生实际状况为依据, 借助文本, 使学生通过对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不安全因素的了解, 以及自身生活的感受, 感受不规范操作、麻痹大意给自己、家人带来的不幸。场景模拟使学生知道了“险”并非不可避免, 只要处处小心, 规范行事, 就可远离危险。万一发生险情, 千万得镇定, 切不可慌乱, 通过报警等及时寻求帮助, 尽快消灾, 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整个教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既紧扣文本又不为所困, 综合利用多方资源, 在层层探讨中深化认识, 强化安全意识。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让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 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生活, 用儿童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儿童的方式研究问题, 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师要本着这一理念, 借助文本与各自生活实际组织教学, 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故事永远是最好的教材, 更乐于参与下面的教学活动,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8.三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题 篇八

1.6的倒数是( ),0.3与( )互为倒数。

3.右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是( )€? =( ) , 根据除法的意义,把它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 )( )。

4.12的倒数与2.5的倒数的积是( )。

5.在里填上“>”“<”或“=”。

7. kg芝麻可榨油 kg,1kg芝麻榨油( )kg,榨1kg油需芝麻( )kg。

8.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是21,乙数是( );丙数是甲数的 ,丙数是( )。

9.一个数的是45,这个数的是( )。

10.一项工作,甲独做10小时完成,乙独做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1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 ),合做( )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二、准确判一判。(5分)

1.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2.如果,那么a与b互为倒数。 ( )

4.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5.a>0。 ( )

三、精心选一选。(5分)

1.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小,那么这个数( )。

A.大于1 B. 小于1 C.等于1

2.根据 €?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的倒数 B. 和互为倒数 C. 和都是倒数

A.> B.= C.<

A.真分数 B.假分数 C.1

5.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四、仔细算一算。( 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9分)

五、认真解一解。(6+6+4+8+4+5=33分)

1.苹果有84kg,_________________,香蕉有多少千克?根据算式补充条件(x为香蕉的千克数):

(1) x=84,应补充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x+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3) 84€祝?+),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4) (1-)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骑车小时行4km,照这样计算,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行 km要用多长时间?

3.植物标本有24件,是动物标本的。你能算出动物标本有多少件吗?

4.

根据图中信息,你来算一算:小明和小军各有邮票多少张?

5.爸爸买来两袋一样重的大米,如果从第一袋中取出,从第二袋中取出5kg,第一袋就比第二袋多2kg。原来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9.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篇九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评价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100%,优秀率在63%左右。

二、测试结果分析

本次试卷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填空题,出错率较高的是第4、7、9小题,第4小题考查倍数问题学生本来就掌握的不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倍数的不理解,第7小题是100里面有几个5,1000里面有几个5,很简单,有个别同学对题的意思不理解出现错误。第9小题看图列式4分题,是由于学生没有全面认真的观察,失分很严重。

2、判断题,选择题个别学生有问题,老师平时对这少部分学生没有落实到位。

3、计算题大部分学生掌握非常好,还有个别学生不过关,是我要求不够十分严格,日后教学中一定严把计算关,让他们养成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

4、连线题,书上面的原题也有个别学生 不能全对,老师对个别学生辅导不够。

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第1小题错误较多,数字较多,个别不用的数字对学生产生了迷惑,第2、3小题错误较少,个别学困生对题的意思还是不够理解。第4小题是本册书的难点,数字也比较大,计算的时候个别同学计算错误。在解决问题时,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通过这次测试,反映出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欠缺,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简单的加、减、乘、除也很容易出错。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还不够,非常粗心。题目会抄错;简单口算也会计算错;算完结果会抄错;等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很好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对给出的信息不能较好的选择利用,进而解决问题。通过这次测试,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非常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和检查验算的习惯比较差。

今后教学措施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读题、仔细审题、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二)、在计算方面还应加强,采用形式多样进行计算专项练习。

(三)、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四)、进一步做好防差转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试题亮点、存在问题及命题制卷的建议:

本次试卷命题体现了基础性,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针对学生在该学段的学习内容,命题要点多、面广,难度适宜,考查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情况,整份试卷命题找准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底线,使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试卷的设计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解决问题四道试题,都是来自平时的生活实际,不会与生活脱离,同时注重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部分考查的内容不太合理,本卷填空题3、5、6小题,判断4、5小题,选择题3、5小题,解决问题的第五小题都是第五单元内容,超出了本次测查范围。

10.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篇十

一、说试卷

试题主要由填一填、选一选、辨一辨、算一算、动动手和解决问题六个板块。题型多、灵活,注重对学生记忆、分析、计算和立体空间等能力的检测。

二、析学生

我班有55人学生书写较认真可是试卷答题的准确性不是太高,甚至有学生漏题。其中:A等18人,B等26人,C等9人。B等85分以下的偏多今后要注意对中等生能力的督促和提高。

三、议试卷

第一部分:填一填。(共23分)主要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认知情况,第一至四单元均覆盖。学生出错较多的是第4题第6题和第8题。第4题中8吨○7000千克,1000克○1吨,32+0○ 32×0.由于学生对质量的认识及对“0”的了解容易出错。

第二部分:选一选。(共6分)学生失分较多的是第5题:“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合成一个图形,无论从那个位置观察都至少能看到()个正方形”。学生对图形的变化种类列举不完整,造成含糊不清的错误。应选答案A(一个)。

第三部分:辨一辨。共6分。本题学生掌握的较好,失分较少,说明学生听课认真,掌握细节。

第四部分:算一算。(共36分)

1、直接写得数:(12分)主要检验学生的口算能力,出错较

少。

2、竖式计算:(12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竖式格式及计算能力。主要问题是上下对齐的问题,错误较少。

3、脱式计算:(12分)654—54÷6学生一看好像654—54正好是600除以6也是100,没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去做,掉到出题者的陷阱中。错误较多。其实是654—9=645.第五部分:动动手(共6分)第2题中数正方体的个数时,有个别同学把看不见的正方体数漏了,造成错误。说明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第六部分:解决问题。(共23分)

1、“3天修路多少米?一个星期呢?”学生只做3天的,一周的没做的有几个,提没看完。

2、“1500元钱够买2辆自行车和4个篮球吗?”算式较复杂,学生顾上算得数却忘了最后作比较失误。

3、谁打的快?要归一并比较孩子出现与上题雷同的错误。

四、整改措施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加强估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

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

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成功乐趣。

总之,通过这次检查中暴露的问题,我会反思、总结,以便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以完善。

11.三年级期中模拟试题 篇十一

1.计量汽车的载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2.计量北京到广州的公路长可以用()作单位。

3.口÷8=7○,要使口尽可能大,那么○里应填( )。

4.一个数除以5,商是9,余数是3,这个数是()。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它的边长是()厘米;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 )米。

6.12千米=( )米

61000千克=( )吨

7000N米=( )米

51米一16厘米=( )厘米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茄子重46( )

(2)一个苹果重90( )

(3)一辆货车载重量12()(4)一辆电动自行车每小时行驶36( )

8.一块长方形草坪长16米,宽12米,在草坪的四周铺—条石子路,石子路至少有()米。一位老奶奶每分钟走8米,走完这条石子路要()分钟。

9.369应该加上()才能得到一个最小的四位数。

10.用调换()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可以验算加法。

二、当回法官判是非(对的打“√”,错的打“×”。共12分)

1.教室的黑板长4分米。( )

2.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其形状一定相同。()

3.在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中,余数不一定比除数小。

( )

4.52+7=7……3。

()

5.至少要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才能拼出一个大正方形。

()

6.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差。

()

三、快乐DO、Re、MI(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6分)

1.一根头发长80()。

A米

B分米

C厘米

2.2千克棉花和2千克石头相比,()重。

A棉花

B一样

C石头

3.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由()嗣成的平面图形。

A线段

B直线

C射线

4.右图中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相比,()。

A甲长

B乙长

C一样长

5.有67根棒棒冰,每袋装9根,最多可以装()袋。

A6

B8

C5

6.有一筐(50个,筐)梨子,最少需要加( )个,才能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

A6

B14

C无法确定

7.一只足球大约重( )。

A1吨

B11千克

C500克

8.把两张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的长方形铁皮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A6

B8

C12

四、神机妙算显身手(共26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45+56

36+89 450-240

90-64

78-29

900-360

260+548 423+190

8×7+3.4-9-8

2.列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8分)

※(1)698+739

※(2)602-575

(3)916-287

(4)5612-1768

3.列式计算。(8分)

(1)69里面最多可以连续减去几个87

(2)除数是6,商是7,余数是4,被除数是多少?

(3)564比1000少多少?

(4)比236多137的数是多少?

五、把下面每组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共4分)

1.4吨4000克40000克40900千克400千克

2.230分米 2400厘米 25米 2千米 230米

六、问题由我来解决(共24分)

1.路亚的叔叔养了126只鹅、215只鸭,养的鸡比鹅和鸭的总数少46只。他养了几只鸡?

2.百灵超市搞促销活动,将4袋牛奶和3袋豆奶进行组合,做成礼盒销售。现有37袋牛奶和30袋豆奶,最多能包装成几个礼盒?

3.路亚把一个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纸片的周长是36厘米,那么原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图1是路亚家所在小区的平面图。路亚每天早晨绕小区跑1圈,他每天跑多少米?

5.如图2,正方形被分成了4个相等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30N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6.光明小学全体同学收集废旧电池的数量见下表。

(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

(2)四年级比三年级少收集多少节?

12.三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题 篇十二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看,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播放Flash动画。

你觉得这个雪人怎么样?你喜欢雪人吗?那让我们把雪人请进课堂吧。———打开雪人图片。

2.质疑

咦, 这个雪人怎么成这样了?———学生说雪人的毛病。

你愿意帮助雪人吗?———第一个任务:完成这个残缺的雪人。

二、画雪人

1.选中

(1) 画图我们要用到画图软件 (广播) , 教师演示打开画图, 并打开雪人图片。

(2) 说要求:只能使用上面有的材料画雪人。

(3) 请一个同学上台操作, 先给雪人戴上帽子, 学生操作, 选中帽子并拖动。

(4) 教师边小结边操作 (故意在框选帽子时落下一部分未选中)

学生纷纷说有问题, 教师请学生讲解框选中的注意点。

2.撤销

现在已经是破损的了, 那么怎么能把它恢复原状呢?学生说用撤销, 教师讲解撤销的用法和作用。

3.透明

(1) 选中后, 鼠标会变成四个方向的箭头, 说明可以移动了。——教师把帽子拖到雪人头上。

(2) 出现问题, 请学生讲解如何透明。

现在这顶帽子戴好了没有, 还有需要调整的吗?如果还要调整的话, 就不能去掉外面的虚线框, 要不然就要再重新选中一次, 再次选中时就会把底色也选进去了, 所以, 在去掉虚线框前要慎重, 确定不会再修改。

请学生完成雪人——大屏幕监视学生画面。

4.复制

(1) 选择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这雪人怎么只有一只眼睛?怎么办?

请打开课本24页, 小组讨论, 怎么把眼睛变成两只?

(2) 小组汇报, 教师总结:选中—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

学生操作。

5.翻转与旋转

现在雪人的眼睛都好了, 还需要苦着脸吗?怎么让雪人笑起来?

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

学生操作, 完成后保存雪人。

中间进行学生屏幕监控, 随时都可以观看学生的作品情况。

三、堆雪人

1.同学们堆过雪人吗?都要准备哪些材料?

学生说材料, 并说明各种材料的作用。

2.看, 教师给你准备的材料能做什么用?——请学生说。

3.请学生动手堆雪人。

4.完成后, 对作品进行评价。

四、小结

现在已经是冬天了, 再过段时间说不定也会下雪, 到时啊, 同学们可以在家门口堆个雪人, 然后用相机拍下来, 分享给同学们, 好不好?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会碰到, 有些课的内容简单而枯燥, 熟练的孩子可能几分钟就能完成, 但也许很快下节课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因此, 更加需要教师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学有所获的内容。

一、用游戏来刺激学习

笔者常常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 一个人完成还不行, 还要全小组的同学都会了, 才可以得到奖励。本节课, 我在课前导入时就运用了一个“堆雪人”的Flash游戏作品, 告诉学生我们只有拿到了相应的钥匙才能进入“堆雪人”游戏, 这样一来, 整节课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高涨。

二、变学习为游戏

13.三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题 篇十三

一、复习要点

1.“时、分、秒“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的长短进行度量,会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难点是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根据《标准》对数与代数内容的安排,第一学段只学习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而第二学段没有安排笔算加减法的内容;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因此,本单元的内容要让学生切实学好,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并能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多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

4. “测量”的复习。

主要是让学生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时间和质量的简单计算和估计。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探索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

5.“倍的认识“的复习

主要是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能解决与倍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复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复习重点:

复习万以内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难点:

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 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习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利用期末复习卷及时地查漏补缺。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七、课时安排:

1、时、分、秒

………………………………2课时

2、万以内加减法(一、二)……………………4课时

3、测

………………………2课时

4、倍的认

………………………… 2课时

1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篇十四

1、在○里填上“>”“<”“=”。

1吨○800千克 6700千克○7吨 8000米 ○8千米 168+321○500

2、50毫米=( )厘米 2分米=( )厘米

7米=( )分米 8千米=( )米

4000米=( )千米 60厘米=( )分米

3、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

②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

③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 )

④小明的身高约是138( )

4、3000米+米=( )千米 1米-2分米=( )分米

1500千克-500千克=( )千克 700千克+300千克=( )吨

5、五月份有( )个星期,还多( )天。

6、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

他们的差是( )。

7、笔算加减法要注意( )对齐,从( )位算起。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写“√”,错的写“×”。(5分)

1、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分米高。” ( )

2、1千克的铁比1000克的棉花重。 ( )

3、一包盐重250克。 ( )

4、笑笑一秒钟可以写30个字。 ( )

5、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 )

三、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千米、分米、米、毫米、厘米 B.米、千米、厘米、分米、毫米

C.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一只老母鸡重4( )。 A.克 B.千克 C.吨

3、一列火车下午2:15出发,路上用了4小时35分钟,下午( )达到。

A.6时30分 B. 6时50分 C. 6时

4、阳光小学二年级有159人,三年级有163人,这两个年级大约有( )人。

A.320 B.300 C.220

5、一台电话105元,一台风扇65元,一个电子手表25元,花200元够买吗?( )A. 不够 B.不多不少,刚刚够 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6、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

A. 千米(公里) B. 米 C. 分米

四、认真计算。 (共33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6+42= 46-15= 44+27= 1000-600= 65+26=

74-36= 60+34= 80-24= 700+200= 940-600=

2、用竖式计算,其中带*的要验算。(14分)

*376+589 = 375+168= 467+533=

880 C 407 = 709-425= *634 -182=

3、列式计算。(9分)

(1)328与96的和是多少? (2)244比700少多少?

(3)两个数的和是962,其中一个数是609,另一个数是多少?

五、动手操作 (6分)

1、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1分米短5厘米的线段.

六、解决问题。(25分)

1、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有2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新华书店的一种新书有600本,上午卖出192本,下午卖出249本,今天一共卖出多少本书?还剩下多少本?

3、水果店318千克苹果,卖出276千克。今天又运来250千克苹果,水果店里现在有多少千克苹果?

4、粮店运来1吨大米,已经卖出34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15.三年级上册期中数学题 篇十五

一、教材外观与字数的变化

首先对教材的外观做一比较, 实验教材是32开本的, 而审定教材则变成了16开本的。其封面左上角的标志由“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1年初审通过”变成了“教育部审定2012”, 实验教材封面上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行字在审定教材的封面上并没有出现, 标志着实验工作告一段落。书变大了许多, 但审定教材《数学》 (一年级上册) 的页数并没有减少多少, 只比实验教材《数学》 (一年级上册) 少了16页。再仔细一看字数, 实验教材《数学》 (一年级上册) 的总字数为70000, 而审定教材《数学》 (一年级上册) 的总字数为145000, 整整多了一倍还多, 可以预想一下在具体内容方面的巨大改变。

二、教材“编者的话”与目录的变化

翻开课本, 首先看到的是“编者的话”, “编者的话”有一个小小的改变, 审定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中增添了对数学王国小精灵的介绍。因为在整套实验教材中, 许许多多重要而关键的话都是借这两个小精灵的口说出来的, 小学生们常常会想它们是谁呀?怎么那么聪明? 现在都知道它们是数学王国的小精灵, 就不会再有疑问了, 而会想, 我也要像它们那样聪明!

再来浏览目录, 目录中列出的单元也有了一些变化, 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合并, 实验教材中的前两个单元“数一数”和“比一比”在审定教材中被改编为第一单元“准备课”;二是增减, 审定教材中新增了第二单元“位置”, 减掉了实验教材中的第五单元“分类”, 实质上“增”只是一年级下册内容的前移, “减”也只是把它后移到了一年级下册中;三是强调, 把原来实验教材目录中未列出的“数学乐园”列在了目录中, 以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其他单元的名称虽然也有一些改变, 但变化都不太大。

三、各个单元内容的变化及其教育价值的提升

实验教材中的“数一数”与“比一比”两个单元的大部分内容也都是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随着学前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 这部分内容就显得有点重复, 但考虑到各地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也考虑“数一数”和“比一比”中的“比多少”两部分内容对于小学生数学课程后续学习的重要性, 审定教材把它们合编为第1单元“准备课”, 强调了“数一数”和“比多少”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 也显现出教材的弹性 , 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教学中可直接考查学生“数一数”的能力, 也更应该重视“比多少”的教学, 因为“比多少”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这一点应该引起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的注意。教材删去了“比高矮”和“比长短”两部分内容, 因为“比高矮”和“比长短”都比较具体, 易为学前的孩子所掌握, 这样做, 并没有削弱什么, 反而提升了“数一数”和“比多少”两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 因为过多的重复会使小学生失去新鲜感, 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而如何做好学生学前知识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则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 也是必须研究的课题。教材同时删去了练习一中“比高矮”和“比长短”的习题, 练习一中的其他习题没有变化。

审定教材中新增了第2单元“位置”, 主要是帮助一年级小学生建立上、下、前、后、左、右等概念, 虽然都是常识性的概念, 但它们也属于数学的空间形式的范畴。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各部分内容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比大小”变成了“比多少”, “几和几”变成了“分与合”, 使用过这一教材的教师们对这两个改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认为前者还是用“比大小”做标题较为合适, 虽然数的大小关系的建立离不开对于数所对应的物体多少的比较, 但“数的大小关系”是从“物体多少的比较”中抽象出来的, 这种抽象能力的培养是数学学习所必需的。而多数数学教师普遍认为后者的改变更为合理, “几和几”主要是从“和”的角度来体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是建立加法概念的基础, 而“分与合”也强调了数的分解, 也为建立减法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一单元的另一个变化是第25页上半部分的图文的变化, 与实验教材第24页的图文相比较, 更能从序数与基数两个角度揭示数的加法的本质。这一单元的重大变化还要说是练习内容的调整, 审定教材中这一单元“练习”的个数比实验教材增加了两个, 变成了五个, “做一做”及各个“练习”的编排更为有序, 与教材内容更为贴切, 同时部分习题也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做了很好的铺垫,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练习四”的3、4题, 这两道题既考查了学生数的分解能力, 巧妙地设问, 也渗透了“平均分”的概念, 为除法的学习做了铺垫, 尤其是第3题, 还渗透了抽屉原则的思想。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在内容较多的第三单元也增加了一项内容“整理与复习”, 这是实验教材所没有的, 这是在学生所学知识不断积累增多的情况下, 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保持与应用, 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第4单元由实验教材的“认识物体与图形”改成了“认识图形”。因为认识物体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智力正常的学生在一般的家庭环境中认识物体不会存在障碍, 所以我们更为关心认识图形及从物体中抽象出图形, 所以这一改非常贴切。另一方面, 与之对应的练习题的个数也由实验教材的5个增加到8个, 其中第4题“用四个相同的长方体, 你能拼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和第6题“数一数堆放立体图形的个数。”都较为抽象, 提升了一定的难度。而第8题则是用物品摆出的找规律问题, 为后续的数的找规律问题做了铺垫。

审定教材的第5单元与实验教材的第6单元内容相同, 都是“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都包括了“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几部分。“6和7”部分教材编写的变动主要体现在练习题和后半部分, 首先增加了用于巩固对“6和7认识”的“做一做”, 对应的练习九中, 去掉了实验教材中编写不太恰当的练习七第2题, 这是一个考查“9”的分解的问题。实验教材中关于6和7的加减法的练习题忽略了0, 审定教材做了弥补。同时把实验教材中练习七的第11题改编成了审定教材中的第2题, 原题中以平面图形为主的图形个数为7、7、5, 与6无关, 改编成一个与“6和7”相关的“数一数堆放立体图形的个数”问题, 在考查对“6和7认识”的同时, 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使教材的教育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中的第6题是新增的, 这是与6和7相关的减法运算问题, 以辐射型圆盘图表的形式呈现, 渗透了函数思想。另一个变化是将实验教材中练习七的第13题改编、扩充成为审定教材中这部分内容的后半部分, 并配编了相应的练习十, 其中的第4题和第6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8和9”部分教材编写的变动与“6和7”部分极其相似。“10”部分、“连加连减”部分、“加减混合”部分教材的编写变动非常小。

审定教材的第6单元与实验教材的第7单元内容相同, 都是“11~20的认识和加减法”。审定教材调整了情景图, 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动, 只是将实验教材中这一单元的第1、第2部分合并为第1部分, 新增了第6部分“间隔问题”, 同时增加了练习题的类型与个数, 使学生的练习更为全面而合理。

“数学乐园”的形式做了重大改变, 内容更加丰富, 趣味性更强了。第7单元“认识钟表”则保持了原有的风格。

审定教材的第8单元与实验教材的第9单元内容相同, 都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包括了“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复习与整理”几部分, 实验教材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在审定教材中得以保留, “做一做”与对应内容不匹配的情况得到了纠正, 同时对实验教材中较为模糊的“一题两解”予以了强调, 最后也为解决数学的应用问题做了铺垫。

上一篇:名师支招 考研政治冲刺三点建议下一篇: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