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2024-07-24

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共9篇)

1.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

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为教师,我要敬业、勤业、创业、乐业,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担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责任。

首先,要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树立崇高的专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教育事业。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1984年,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事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从走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定决心,既然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就要练好过硬本领,决不能误人子弟。我深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学识风范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关系最大。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只是上好课,还必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德立身,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做学生的表率和社会的楷模。为此,多年里我一直重视个人修养的提高,注重个人道德情操的培养。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有关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一个合格的教师,对于他的学生来说他应该有很多不同的角色。他既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无论是做一名任课教师,还是做一名班主任,还是现在当政教主任,我都把学生当自己的朋友,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学生交流。严格的说,我不单纯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影响学生,在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春风化雨的环境下接受人格的熏陶,在轻松气氛中获得知识。我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常常无拘无束的和学生谈心说话,走进学生的心灵,听取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在课堂内外,我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1997级一位初中英语成绩很差的学生,在高一上学期竟然把英语课本弄丢了。知道此事后我没有责备他,而是把自己的教本送给了他,我自己从书店买了一本作教学用。半年后,这位同学的英语成绩飞速提高。后来他上了名牌大学。这位同学就是现在中国科技大学读博的仇松柏同学。回忆起几年前那一幕,仇松柏说:“要不是那一本书,我的英语成绩也许不会那么快的进步,我也不可能有今天。”通过此事,我觉得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丝微笑,都渗透着他多学生的情感,都可能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学生。

第二,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如饥似渴的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

当今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勤学习、善学习,尤其是以传承文明为己任的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学生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如果不能完全的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年我参加了华师大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修完了各门课程。这些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实际,一方面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钻研教学理论,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教学实践服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我也注重教法和教育的内在联系,赋德育教育于教学活动中。从一开始从事教学活动,我就意识到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挤出了课余时间阅读了与英语学科相关的哲学、历史、地理、伦理学、美学、音乐理论、文学批评等大量书籍,并把这些相关知识融合到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及政教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很多学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97届毕业生阮文婕同学在中国科技大学学的是生物专业,由于高中阶段英语成绩优异,在大学里不仅是专业课学的好,大学英语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现在在德国慕尼黑攻读博士学位。她后来跟同学们说:“我对英语的兴趣得益于我的高中英语老师,他使我大学时的学习方法和为学之道也得益非浅。许老师可以说是我为人为学的楷模。”

从教这么多年来,我逐渐形成了虚心学习、努力钻研、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课外活动、作业批改,我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每节课,往往都是投入数倍于课时的时间和精力;即使教学内容十分熟悉,也从不马虎,力求有所改进,上出新意,有所突破。为了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突出重难点,我熟记了每一单元的课文内容,甚至近10年来的英语高考卷的考点信息。

第三,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的发展和变化,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对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其实质,为课堂教学服务。在课余时间,不断钻研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利用EXCEL统计分析教学效果。

在新的教改形势下,我从轻负担、高效果的目标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模式,逐渐摸索出情景教学法、口语辩论模式、以旧带新教学法、趣味教学法等,比较符合县城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得到了同行和学生的认可。

在教研方面,我注重教学相长,教研互补,以文促教,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1990年起,我陆续在省级报刊发表多篇论文,数篇论文获得市级奖励,参与了一项国家级子课题的研究,参加了仁爱版英语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把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心得写成文字,对英语课题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有益的探索,对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写了数篇论文,如《论英语课堂导语的设计和运用》、《如何避免英语语言错误》、《运用比较法处理不定式和-ing做状态语的用法》、《素质教育观下的英语教学-新教材教法体会》、《英语教学中产生语言错误的原因和类型》、《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途径之一-开展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美“的探索》等,有的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的在各类论文评选中获奖和学术会议上交流。

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我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英语之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课本剧比赛”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从教以来,我多次参加各地学术交流和研讨,1992年参加了庐山学术研讨会,1997年参加了全国“中高考‘四位一体’复习方法”研讨会,**年参加了黄山新课改研讨会,2003年参加了郑州英语教学观摩会,**年参加了青岛新教材教学观摩及研讨会。通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开阔了教学思路,增强了英语教改的信心。

由于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我所带的班级英语成绩明显优于其他的平行班级。十几年来,我所带的学生如陈燕军、阮文婕、裴济民、丁锐、彭晨等的英语习作在《中学英语园地》、《中学生英语读写》、《学英语》、《英语周报》等报刊发表。在各级各类英语竞赛中,有1人获得省一等奖,3人获得省二等奖,5人获得省三等奖,16人获得合肥市一等奖,12人获得合肥市二等奖,20人获得合肥市三等奖。1997、**、2003、**、**届高中毕业会考的优秀率居全县第一,高考综合评估成绩也在全县名列前茅。

最后,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让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从教**年来,虽然获得了“省优秀教师”、“市首届骨干教师”、“县首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优秀教师”、“县首届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但我从未因为获得的这诸多荣誉而沾沾自喜,而是变荣誉为动力,更加踏实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新分配来的英语教师,我是主动的帮扶,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进入一中担任英语教师以来,我总是勇挑重担,每年均担负双倍的教学任务,为学校分忧解难。担任教研组长工作期间,把教研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获得了“先进教研组”光荣称号。从事政教工作,我也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无怨无悔。唯有默默奉献,才能不辜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的重托。)

2.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二

一一、民主与科学——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基石

在魏书生的实践中, 所谓民主, 就是千方百计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魏书生主张“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要“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要“给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 从而达到使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的境地。他的这些观点和方法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于是, 我们在魏书生的实践中随处可见民主与科学思想的践行。

1. 倡导民主思想, 推进教育民主

魏书生认为, 教学民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学能力, 让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和生活的乐趣。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呢?魏书生主张从四个方面进入。

第一, 树立坚定的“服务”理念。魏书生提出:“为学生服务, 就不应该强迫学生适应自己, 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 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努力锺炼和提升自己, 善于在课程标准、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之间铺路架桥, 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第二, 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的关系, 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的关系。这些年来, 我教语文, 越来越轻松, 根本原因在于我从每位学生的心里都找到了自己的助手。”魏书生的体会验证了一个道理: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是成就教育教学工作的坚实基础。今天的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其基础也必然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上。不然, 则将事倍功半, 甚至适得其反。

第三, 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魏书生一向认为, 教师不仅要教书, 而且要育人, 育人之重甚于教书。育人的前提是必须研究和知晓学生的基本需要, 从而发现并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快乐、需要学习、需要劳动、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同时, 教师还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社会是丰富多样的社会, 需要多种多样的个性, 教育的责任, 在于达成这种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与相互推动。

第四, 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化。魏书生将“民主化”形象地解释为两个字——商量。用商量的教育策略主导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使师生同处于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在商量的教育策略氛围中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以商量的教育策略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商量的教育策略引导学生的多种差异和个性发展, 充分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2.坚持民主治校, 实行科学管理

所谓科学管理, 即是遵循教育规律, 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学。多年来, 魏书生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科学管理的优化系统。他从时间角度订计划, 突出“时时有事干, 事事有时干”;他从空间角度订计划, 突出“事事有人干, 人人有事干”;他建立了监督系统, 确立了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和教师抽查五道关;他建立了信息反馈系统, 根据各方面反馈信息和时空变化对计划、制度或决策作出适当适时的调整, 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科学管理, 更多地体现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多年来, 魏书生一直主张“教师的作用是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 去发现和扶植积极的一面”, “凡是学生能做的事, 老师不做”。他主张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他说:“一个当老师的, 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 剥夺了他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机遇, 就等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所以, 看起来让学生做事, 像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 这不对, 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学生只有更多地做事, 参与管理, 参与制定计划, 他才能增长能力, 才能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

魏书生认为, 发扬民主的关键, 在于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真正成为学生和教职工的服务员。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一样, 一要民主, 二要科学。

二二、训练与养成——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在魏书生教育思想中, 以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的学科教学论, 以培养自我教育能力为宗旨的班级工作论, 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学习方法论, 以规则与威信相结合为宗旨的学校管理论, 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魏书生认为, 上述所有教育理念的实现, 都离不开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养成。教育的重要目的, 就是要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 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魏书生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有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研究决定的, 从而激励着学生自觉主动地行动。

1.树立三个教育理念

第一, 好习惯的形成是一种自觉行为。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持久行为的基础, 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把该做的事转化成学生想做的事, 在做事的过程中逐渐积淀学生的习惯。第二, 好习惯的形成本质上不是习惯的矫正, 而是基于每个学生的习惯亮点在集体中的交融和凝聚。第三, 好习惯是自律和他律结合的产物。只有个人的自律, 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与舆论, 这些制度和舆论逐步形成一种风气、传统和文化, 进而促进个人习惯的养成。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魏书生的实践中, 可以提炼出如下要点。

把握三个重要环节:第一, 抓起始, 要有良好开端。第二, 抓过程, 就是要坚持不懈。第三, 抓善终, 落实每个细节。

讲究三种基本方法:第一, 严而有格, 设定标准。第二, 加强检查, 反馈推进。第三, 超限巩固, 使习惯成为一种效率, 成为一种技能。

2.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 是一个人成功人生的基础。魏书生说“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形成品质, 品质决定命运”, 这话揭示了行为、习惯、品质和命运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健康习惯, 即是探究到了教育教学的真谛, 符合能力形成、人格完善的规律。魏书生坚持从小事做起, 从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由外在行为到内在品质, 从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 从课外活动到课堂教学改革等, 都贯穿着良好的生活、健康、学习习惯养成这一主线, 从而取得令人瞩目的育人成绩。

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在后天的学习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一定意义上说, 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教育学上有一条基本原理, 就是知识可以传授, 而能力必须训练。魏书生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有序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研究决定的, 从而激励着学生自觉主动地行动。

3.“大事做不来, 小事赶快做”

“大事做不来, 小事赶快做”, 这是魏书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常说的一句话。“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在魏书生看来, 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形成品质, 品质决定命运。他说, “理想着实很美, 要实现起来, 真的不是件容易事。现在的我力量还很弱小, 还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是不可以急于求成的, 要从小处着眼, 做好那些小事, 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从我身边每个能把握住的机会开始, 不断地累积, 不断地超越……只要我们每天积累一点点, 那么, 在不久的将来, 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让自己最终走向成功。”一点一滴地积累好习惯, 就是一砖一石地堆砌自己的好品德。习惯成自然, 品质在其中,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3.幼儿教育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幼儿教育;平等;多彩游戏;无过错原则

初到幼儿园,面对一群表达不完整,爱哭爱闹的孩子,顿时失去了信心。但此时一位老师将一个哭闹的孩子搂入怀中时,意想不到的情景发生了——孩子仔细地听着老师对他的安慰,很快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此刻,我顿时领悟到那句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正是老师们认真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无怨无悔地燃尽自己才换来了这初升的那太阳般纯真的笑脸,于是我突然认识到,对于自己今后的人生又有了新的想法。我已经学会像其他老教师一样蹲下来和孩子沟通,耐心地去教孩子们道理,生活中做孩子的母亲,做孩子的老师,体会和孩子们在游戏比赛中产生的喜悦。

通过几年的工作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学会去教幼儿、学会主动和幼儿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一、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作为教师尊重幼儿是第一位的,无可替代的;教师应用和蔼的语言和他们交谈,关注他们喜欢的物品和想做的事情,这样不但拉近了和幼儿的关系,还能使我们的教育目标能够顺利实施。作为朋友我们要仔细观察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坐在同一张桌子旁说说笑笑。这样的做法说起来很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却很难。

二、开展能够吸引幼儿的多彩游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开展能够吸引幼儿的多彩游戏,让幼儿从玩的过程中得到知识。幼儿教育不同于对儿童的教育,孩子还都处于玩的认知里,玩的想法要大于学的想法,所以,学习的过程绝对不可以过于死板、教条,应该灵活地和游戏相结合,吸引孩子的注意,使孩子爱上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从中获得了欢乐与乐趣,而且渐渐地从玩中获得幼儿这一阶段应该学会的知识,学得扎实、灵活也是关键。

三、幼儿教育中,应当本着无过错原则对待幼儿

什么是无过错原则?本人认为,在幼儿的潜意识当中,并不太明确什么样的事是对的,什么样的事是错的。比如,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发生口角时,他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合理的行为,他也不会有主动认错的行 为,这个时候幼儿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也不要认为他是个令人讨厌的坏孩子。此时老师一定要蹲下来和孩子沟通,明确地指出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如果孩子可以接受自己错了的时候,老师应该再接再厉,给孩子指出正确的做法,并且表现出很期待老师很想看到其以后良好的表现,这样幼儿都想遵守自己和老师的约定,不想让老师失望,定会努力地表现自己。

幼儿教师,可以说除了孩子的父母之外,最了解孩子的老師,也可以说幼儿教师是孩子一生中的启蒙老师。孩子的启蒙教育关系到孩子今后如何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但要成为他们的好老师,传授他们知识,为将来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要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让他们能够分辨清事物的对与错,更要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度过人生中最为美好的童年,幸福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王雪莹.论幼儿教育之心得体会[J].新课程:小学,2013(9).

(作者单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古族幼儿园)

4.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四

人社中心-----

2013年3月22日下午,我乡组织全体乡干部以及村干部前往瓮安县人民检察院接受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基地共布置了正气厅、警示厅、预防厅三个展厅和警示教育廉政墙。整个基地以生动、详实、珍贵的资料图片和文字说明,选用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给人以警示和启迪。讲者一片痛悔,听者神情严肃。

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是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向国家工作人员开展警示教育,以活生生的典型案例让党员干部触及灵魂,吸取教训,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看待和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闻警自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不栽跟头,不掉队。会后,我常常地感受到,这次警示教育活动对自己触动很大,心灵上接受了一次洗礼,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撼。下面结合平时的工作学习,谈谈我对这次警示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一、权力需要监督。我们人社中心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为人民排忧解难的需要。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满腔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群众,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群

5.廉政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五

——以人为鉴,筑牢廉洁审计生命线

近日,根据区委党校对2016年领导干部培训班教学活动的安排,我班全体学员去警示教育基地参加了一次廉政警示教育活动,此次警示教育活动是该班教学总体安排中廉政教育板块的重要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使我深受震撼、警醒。

其一:审计干部必须始终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做人做事的根本,一个人犯错误常常是一念之差,其实这个“念”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念头,从本质上来说,这个“念”是受理想信念支配的,信念是基础,是保证。我们应该摒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在理想信念上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二:审计干部要慎用手中的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赢得人民的赞誉和尊重,用权谋私,很难避免身败名裂的下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管是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决策权、执行权、选拔任用权、行政审批权,还是财务管理权,都是一种公共权力,都是受人民委托来实行的,必须要权为民所用,自觉摆正个人和权力的关系。

其三:审计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监督。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我们一部分审计干部的纪律观念有所淡薄,总认为纪律是“软约束”,只

政建设,确保审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以案为鉴,增强廉政审计意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自我约束和管理,就会成为拜金主义的俘虏。首先,时时处处要用纪律和法律约束警示自己,牢固树立警醒意识、法治意识,准确贯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跟上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时时刻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自觉实践过好“六关”。即:过好权力利益关,过好思想道德关、过好联系群众关、过好廉洁自律关、过好监督管理关、过好调查研究关。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深处筑起党纪国法和道德意识两道防线。

二、从我做起、发挥作用,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肩负起党和人民托付的重任,时时刻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行动上的廉洁自律,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严格要求自己,注意发挥自身在党风廉政建设上的作用。通过警示教育的学习,结合自身岗位工作,我充分认识到,必须要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监督,严格按照廉政规定办事,在个人廉洁自律方面,坚持做到克己奉公,严加防范发生不廉洁行为。

6.海西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篇六

本次培训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在培训期间,我积极学习,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学习教学相关策略,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吸取精华;能积极参加班级沙龙研讨活动,和各位学员相互交流,共同砌磋,真心探讨。这次培训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一些我以往教学中的困惑。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心得体会:

1、专家讲座,引领前行

相关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进入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此外,教师应将自己学习和研究的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这样才会在教学中获得进步,逐步转向研究型教师,也才会体验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2、坚定信念,追求理想

教育信念,就象一盏明灯,指引着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方向。当今社会多元价值并存,容易让人迷茫,失去方向。“有理想,才会有行动”,追求自己的教育之梦,是每一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也是中国教育的支撑点之一。我们应心存崇高的教育理想、纯净的思想境界和人文情怀,让我们的教育有灵魂,充满生命力。

3、对照反思,提升境界

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教师是引领学生进行积极选择的向导,好教师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4、读书教学,相得益彰

丰厚的学识和彻底的理性能赋予教师一种大气,这种大气,能真诚地鼓励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拓展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优秀教师应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间去学习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深深感悟到:读书学习,永无止境,方能使自己知识渊博、观察敏锐、充满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

5、自我实践,不断提升

7.育人教育之体会 篇七

1 责任心

任何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往往有两个重要标志:a.懂得回报。从大学生们的成长过程看, 自小得到父母的辛勤养育, 然后进入小学、中学接受教育, 在大学甚至在读研时期也离不开父母的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支持。从经济学的角度讲, 所有这些都是投资或成本, 而任何投资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投资而投资, 而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产出或利润。大学生们在自己身上得到那么多投资, 就应该产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 获得更大的利润, 具体来讲就是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刻苦学习知识, 努力掌握各种本领, 以将来加倍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为社会多做贡献;b.具有集体观念。每个人都生活在当前的环境中, 也许属于一个学校、一个家庭或一个工作单位, 所以每个人的每一项行为都不仅仅是代表自己或只为自己, 而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比如说我们是中华儿女, 反过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我们的啊!它需要我们去努力建设, 使之更加强大和富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拼搏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也是为祖国而争得荣誉;大学生们的善恶之举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所在的学校或班级, 如此等等, 说明一个人如果有高度的责任感, 自然会有良好的行为, 这对自己和社会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2 目标

一个人在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 就要做许多有益的事情, 但做任何事不能没有目标。目标是供给我们力量的引擎, 每个人都应该有目标, 有了目标, 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茫无目标的飘荡, 终归会迷路, 而我们心中的那一座金矿, 也因不开采而与尘土无异。

我常给学生讲, 人生就像是一次长途旅行,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自己要去哪里?是美国、日本, 还是哪儿也不去或不知道去哪里?若旅行目的地一旦确定, 下一步就会选择旅行方式, 是乘坐飞机、火车还是汽车, 甚至选择徒步。不管我们采用哪种行程方式, 总会达到目的地的, 不同的只是迟到和早到而已。但如果选择哪儿也不去或不知道前往何处, 那就可能始终原地不动, 哪儿也去不了。这种没有目标的人生不仅毫无意义, 而且也存在危险, 就像大海里不知去向的一只小船, 只能随风飘荡不定或原地打转转, 说不定还会来一个巨浪将其冲翻。大家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吧, 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多数人无法达成他们的理想, 其原因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 既然未曾计划, 实际上就等于注定要失败。可见, 目标的确立是何等的重要。

在现在的大学生中, 迷茫的人很多。在人生的旅途中, 他们就是看不清前面的路在哪里, 他们不知道去哪儿?具体表现为:对未来工作感到担忧;有的感到大学生活无聊, 原来的大学梦在大三时就破灭了, 经常无事可作, 于是就看小说、玩游戏、打牌, 等等。他们在大好的黄金时段和优良的学习环境中, 就这样白白地浪费着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实在是可惜。对此, 我感到十分痛心, 对他们进行了耐心教育。上帝创造我们每个人的形象和才智是不同的, 所以要走的路也许就不一样。世界上没有现成的阳光大道摆在我们面前任我们走向理想的彼岸, 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和目的地, 这是我们最想要的, 只是大多数人很不容易做到。有人告诉过我们, 人生就像在雾中走路, 远望一片茫茫, 可每前进一步, 下一步的路就会清晰可见。还有一句名言说得好, 天生我才必有用, 人人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 我们要善于发掘自己的这一面而使其绽放光彩。

有人要说, 若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 就可以利用它去追求高尚, 获得成功, 那什么是成功?许多人认为, 成功是那些以显性东西为标志的, 如财富、地位和名望等。也有人说成功乃是获得幸福的感受, 往往与上述标志不完全一致, 也常常与职业无关, 这里的幸福被解释为从经过审视的生活中获得满足。面对两种不同的观点, 我们该如何选择呢?这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 当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其实, 我们每个人的目标可各有特点, 其主要内容包括身体、金钱、职业等方面, 但我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获得个人成长, 对社会有所贡献。我们在制定目标时, 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a.制定通往长远目标的一些短期目标, 因为这比较容易控制;b.定下我们目前无法达到的但不超出我们的能力太远的目标。这好比上楼梯, 我们只能一步一个台阶, 而不是一步登顶。通过以自然增加的方式来获得逐步的成就, 在一步步完成各项目标后, 我们的自信心也会逐步增大;反之, 目标离能力太远, 往往会因达不到目标而使自己的自信心大受挫折;c.目标尽可能详细。我们将前往何处, 为什么要向那个目标前进, 途中采取什么行动, 将费时多久, 等等。因为目标越细, 就越容易实现, 这样, 我们就会一步步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3 自信心和毅力

为了实现目标, 仅仅定出目标是不够的, 需要有自信心和坚定的毅力作支撑。耶稣基督曾对信心下了结论:“走你自己的路, 然后事情就会和你相信的一样。”也有人说信念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而且具有同等的力量, 但它的重点不在于有无, 而是能否具体使用这种力量。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 信心是开启成功的钥匙, 它能使人获得成功, 信心所造成的奇迹往往令人惊讶。心理学家朗格教授指出, 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变成什么?一切皆有可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使用了很少一部分潜力。只有在某种建设性的压力或特殊情景下, 人们才可能去拓展自己创造力的深度和广度, 发掘沉睡在我们内心巨大的生命能量。以上种种论述都特别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的意念对身体有强大的影响力, 人的潜能在很大程度上被无意识的状态所抑制。所以, 我们不但要有信心, 而且要坚信信心会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只要我们不怀疑我们实现目标的能力, 而是时时关注自己设计的目标, 就能经常驱使自己向目标迈进,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实现。

有意义的目标往往是长远的, 人们在向目标奋斗中, 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意志, 不断地战胜和克服困难, 才不会半途而废。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 一个人要获得冠军需要决心和持久力, 而不是抢先而暂时领先, 或为了赛程中某处的喝彩。著名演员斯琴高娃在获得某项荣誉时说得好, 荣誉就像一块糖果, 吃着甜一下就过去了, 还需要继续奋斗, 去寻找下一块更甜的糖果。前面也说过, 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 每一站就是一个小小的目的地, 整个旅行有许多个这样的目的地还有沿途美丽的风景所构成。如果我们朝着确立的目标不断的努力, 就会取得不断的进步和成绩, 自信心就会不断地提高, 能力会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 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就会增大。我们都知道, 伟大的人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坚强的意志力。我们只要发扬不达目的, 誓不罢休的精神, 就不可能有办不到的事。

摘要:针对高年级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课程之余, 对他们进行了的育人教育。本人认为一个人如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就会树立远大目标, 而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本文陈述了自己在育人教育中的一些重要体会, 工作内容包括责任心、目标、自信心和毅力。强调了一个人具备上述良好素质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如何培养或树立这些高尚品质的方法。

8.教育工作者的心得体会范文 篇八

回首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由衷地感受到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它是琐碎、繁忙的,是具有挑战性的。面对朝气蓬勃、个性鲜明的孩子们,我经过长期的摸索,发现对待学生应该严中有爱,爱中有慈,严慈融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仅就自己的班主任实践工作谈谈感悟。感悟一:“严”。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形成良好学风对一个班集体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而严格抓好常规管理就是学习的保证。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天,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章可循,晨读教室书声朗朗,课堂上发言踊跃,按时交作业,“两操”认真,卫生清扫彻底,学生文明有礼„„每项常规都有专人负责检查。在常规管理中,我以表扬、鼓励为主,借以调动同学们积极上进的热情,对一贯表现突出的,特别是进步较大的同学都给予大力表扬并予以嘉奖,但同时,对于违规学生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无论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学生都一视同仁。同时开展了“我为班集体添砖加瓦比赛”,每周一评,平时严抓日常管理,着重抓好行为规范、课堂纪律、“两操”、安全卫生等方面,对学生做到勤抓、勤管,以科学严明的纪律规范学生行为,为学生营造一个规范的学习氛围。习惯成自然,凡任教过我班的老师都夸奖我班学生作业工整,聪明能干,数次被评为学校文明示范班。我坚信,一个班集体只要有了正确的舆论,有了严格规范的管理,一定会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走向成功!

感悟二:“慈”。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若一味的“严”,极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的尺度,严慈相济,以情感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每一个孩子,用慈爱之心对他们予以呵护、理解与尊重,让他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李大钊同志教育孩子“学就踏踏实实地学,玩就痛痛快快快地玩”,我常引以为训。在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我与他们一起游戏;脱下外套与男孩子打球,光着脚丫与女孩子跳皮筋„„关系融洽,孩子们自然亲近我:跟我聊天,让我猜谜,玩脑筋急转弯,甚至为我捶背按摩„„我班刘怡同学,刚插班进来时考试不及格,胆小怕事,作业错了从不敢开口问。我常找她聊天,为她做课外辅导,因为零距离沟通是打开心灵之门最有效的途径。得知她家庭贫困,我就把自己女儿的很多衣服赠送给她。在潜移默化中,我发现她变了:能主动跟我说心里话了,作业质量提高了,带读英语胆大了,学习成绩也位居前列了,参加市区竞赛还获奖了„„..看到她灿烂的笑容,一股暖流流遍我全身。忽然有一天,她妈妈告诉我,想让孩子读完初中就辍学,我一听就急了,劝其母不要误了孩子前程,到时若没钱,我会尽力相助。家长哭着拉着我的手说,孩子遇到我这个好老师是福气,说我就是孩子的第二个妈妈!这是份盛满深情的的厚重礼物!

几乎每个班级都有不爱完成作业的孩子,我班的崔佳鹏、朱佳祺以前也是这样,常不写家庭作业,多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我通过细致观察和促膝谈心,发现他们资质聪明,只是对待学习不够自觉。于是,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可没过几天他们老毛病又犯了,我不失时机地叮嘱着:“老师允许你们犯错误,但不允许总是犯同样的错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一有空就陪他们做作业,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渐渐的,他们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我非常高兴,及时对他们进行了表扬,并鼓励他们坚持下去会有更多惊喜。赞美使俩孩子得到前进的动力,他俩作业质量提高了,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时,我总不忘加上一句批语,“你的字写得真棒!”,“相信自己:我能行!”,“加油!”,“坚持就是胜利!”„„看着他们作业本上一个个鲜红的“5”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关爱学生,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能更快捷地让学生认识错误,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

9.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九

一、领悟师生互动的本质内涵是转变教学观念的根本

师生互动是在班级的组织形式中产生的,不仅有着社会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一般属性,更具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从课堂教学这个层面上分析,这种互动的特殊性是它内在本质内涵的必然反映,其基本特点可具体概括以下三个方面:

1、师生互动的理解性。

师生互动是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以语言符号为沟通媒体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对对方及其符号的理解与领会,决定着互动的维持与延续。而教师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有时教师意欲达成,学生却对同一语言符号的一致性不能理解或理解不到位。这就需要教师明确自己表达的目的与意图,创设特定的语境,审视特定的“符号”,调动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理解和意会。有一次听:一位教师的课时,教师发觉课堂的纪律不好,便对全体同学说:“我们看哪一组的纪律最好?”一位学生却马上站起来说:“第二小组的纪律最好。”这里,教师关心的是

整个课堂的纪律,示意课堂上要安静。这位学生却关心的是言语的表面含义,所以理解上出现偏差。可见,互动双方有时作为中介的语言总是赋予自我理解的意义后,作出自己的选择或行动。只有当双方取得一致的理解时,才有可能达成师生互动的原本目的。

2、师生互动的形成性。

师生互动既反映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为文化人或知识占有者的同质倾向,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文化类型的差别或文化品味的异质现象。但是作为教育主体的行动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之中,只是两者发展的需求不同,所以追求的目标亦不一样。教师关注的往往是独特的教育效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学生向往的是知识技能的获取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尽管如此,双方都在借助对方的交往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教学过程既是教师教育风格和社会影响的形成过程,又是学生学问和个性形成的过程,师生互动则是一种以成长和发展为目的的互动。

3、师生互动的反思性。

塑造自我并非是一蹶而就的简单化和直线式的过程,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就其教学活动的实质来看,它又是伴着经常不断地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来推进的。师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和加工,控制着自我多方面的发展后形成自我同一性。这恰恰反映了其内在的反思特点。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在现代性的情境下,变化的自我作为联结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的反思过程的一部分探究与构建。”可见,教育过程始终伴随着反思的`存在,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推演过程。

综上所述,教学互动的过程就是 “理解——形成——反思——理解——再形成”的反复过程,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区别于其它互动的本质特征。

二、把握教学互动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师生互动是实实在在表现于课堂教学之中的,从实践的层面来看,至少有三个重要环节:

1、教师的监督与学生的自律体现在教学的组织管理环节上。小学生年龄小,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教师权威的影响,具有突出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并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体现在知识传输环节上。

教师业务理论学习总结

教育教学理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导。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底蕴,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就没有基本认识,甚至连基本的技巧、方法都不懂,教育教学工作就没有什么收效。因此,本学期,我校加强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教师的理论意识

我们把学习的时间、形式、内容等列入学校工作规划,要求做到学习制度化,在学习中,要求做到三个结合,即集体学习与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教师研讨相结合、外地经验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力求探讨教学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及时总结。

二、通过建、定、带、引、激等方法,把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1、建——即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每两周举行一次学习会,严格学习考评,学习前先点名,要求每位教师理论学习做到六个有:有学习计划,有主题内容,有中心发言,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有总结提高。通过完善学习制度强化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

2、定——即定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根据各阶段的教学工作重点和教育中心任务,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每位教师在学习中。

关于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心得体会2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教育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所面临的挑战是当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例如: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将把素质教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课程的开发,将对传统的教学过程从理论到实践提出挑战: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将摆上日程,必须在增加投入与开拓中小学生能力、素质上寻求解决办法;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必须解决连串的新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基础教育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向世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基础教育的质量要求将更进一步提高。

面对新的形势,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相对滞后,“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健康发展,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

目前,我国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宏观上的重大措施,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制度、实行高校扩招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但推进素质教育除了宏观上的战略决策外,在微观上,还必须解决一个“瓶颈”问题—建设一支善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观念现代化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先进的教育观念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学生身上。很显然,没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就难以落实到学校具体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去,更无法有效地改变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教师面对的是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改变的就不仅仅是学生的外部,而是学生本身,即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所要做的,全都要通过学生自己去最后完成。醒悟了这一过程,教师就会明白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其实是学生本身。那么在实践中,教师如何用正确的学生观来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呢?

我认为:

1、教师要塑造学生,而不是“克隆”学生

塑造学生就是通过各种育人手段,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哺育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使他们“百花齐放”、“千姿万态”,成为各色各样的人才。“克隆”学生,就是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以一个模子,一种方式,一标准把原本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孩子都加工成“标准件”“通用件”。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按自己未必一定正确的观念将什么都统一起来,有的甚至连鼓掌也统一起来,统一节奏,统一行动。鼓掌本身是自由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统”的结果是将人的情感也统掉了。这就叫“克隆”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训练模式使他们养成了一个寻找标准答案的思绪习惯,他们在想: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呢?他们关心的不是自己怎么想而是老师怎么想,然后才好与老师“保持一致”。这样“克隆”出来的学生,不可能有创新精神。这难到不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警惕吗?

陶行知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段话对我们教师应该是一种提醒和启发:不要嘲笑学生,即使他们在某些时候显得很笨或者表现不好,教师如果能换一种眼光,换一种角度来看待这些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是多么地有个性和有出息。

2、人才观:强调“多样化”

教师的学生观与人才观有相同的一面,但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里讨论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人才观主要指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调查显示,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里,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教师不赞同“学习不好总是要被社会淘汰”的观点,因此,许多教师仍然注重分数的作用,71%的教师多多少少有些担心“提倡不追求高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些教师看来,听老师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老师的话对学生应该具有法律的效应,学生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有一条缺点是不能容忍的,那就是:不听老师的话。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他们的教育行为方式是:“我讲你记,我说你听,否则,扣分不及格、留级、处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教导去行动的学生,就受到嘉奖,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唯唯诺诺,一部分学生激烈反抗。培养了听话的“驯服工具”或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有些老师的教育观念里,好学生应该是“全优”的,各方面都应该是“尖子”,这才叫“全面发展”。他们的所谓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平均发展”。这种人才观不允许或看不到学生由于天赋或爱好性格不同,可能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在另一方面出现缺陷。他们看不到特长对于人才发展的意义,有时甚至用限制特长来谋求平均发展。

总之,新的学生观要求教师从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正如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署对优秀教师提出的要求那样,“热爱学生,一心扑在学生身上,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特征和天赋并且善于使每个学生全部学到知识。同时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孩子内在的潜能。”。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关于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心得体会3

观念一般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它属于同社会存在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客观事物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反映。就像恩格斯说的,观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活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的看法,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系统。

1、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发展的先导。

教育观念的先导作用也已被教学改革的实践部分所充分证明。如果教育观念不改变、不更新,一切将难以取得好的突破。

2、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观念转变的紧迫性首先来自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次,教育观念转变紧迫性也是由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的总体现状所决定的。

3、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

随着对教师素质研究的不断深入,把教育观念放在教师素质结构的首位已经形成了共同的意识。

教师要改变心智模式必须立足于系统思考和共同愿景。事物的复杂程度有时让人感觉到无能为力,而系统思考可以克服这种无力感,看清复杂状况背后的结构,分辨出高杠杆解与低杠杆解的差异所在,形成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教师要不断观察事件发生的环状因素和互动关系以及学校发展变化的过程,而非片面的个别事件,避免为立即解决问题而忽略问题的整体性。同时,必须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不但是建立在每个人的个人愿景基础上的,而且是在鼓励成员不断发展个人愿景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汇聚多数教师的意愿、凝聚集体意志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在共同愿景的激励下,每个人尽管做的事情不同,但都是为了共同的愿景,这样,教师专业发展才有实际意义。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工作与学习之间常出现矛盾,科研能力不足,学习力不强。这是因为教师之间没有形成同伴互动,任何一个教师都不能脱离群体而工作。教师群体的文化对教师的专业成熟也同样重要。长期以来,在讨论学习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时,不少人倾向于将教师的学习定位于个体学习,忽视了组织学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这种缺少互动、缺少组织内外知识交流的学习,很容易造成学习资源的局限性、学习方式的单一性,进而造成教师心智模式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应该建立共同愿景和系统思考,形成学习团队,通过团队组织之间的合作、互助学习来共同提升,减轻教师个人的负担。学校是教师成长的场所,只有当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专业化实践是以学校这一组织为背景,以教师之间知识共享为基础的组织学习过程时,才可能打破个体知识与思维的局限性,在开放而非封闭的情景性合作学习中获得专业化的发展。

关于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心得体会4

学校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转变,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个性潜能,教会学生学习,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通过本书学习,使我成长了不少。现将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为指挥棒,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教学之路。

过去考试成绩只反映以记忆力为主的考试能力,这种能力是机械式重复记忆的结果。根本不反映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才是出成果的源动力,对于我国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多一点危机感的好,更应该多一些启发式教育,注意学生的个性、思维、想象力的发挥,目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因此,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除具备优秀的品格、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教师更要端正教育观念,转化教育思想,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创新教育需要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从形式方面来说,创新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对传统教育要取其精华,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人的内在潜能为宗旨,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教育观念,其次教师必须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再次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的素质。创造型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往往喜欢使用灵活,更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方法,倾向于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各学科尤其是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建设性的行为”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实施空间很大。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形成创新的实践能力,应培养学生从想说、想问、想做,发展到敢说、敢问、敢做,最后达到会说、会问、会做。这个过程要求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树立“发挥潜能,全面育人”思想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它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素质教育的性质不是一种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使每个学生特长都能得到发挥,真正体现发挥潜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教育的过程本是教师和学生不同生命体之间的信息交流,这信息不仅有知识的内容,更有情感的蕴涵,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因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努力学习他的课,这说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正如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教学气氛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教师关爱学生,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个学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关键,特别是对传统教育中被称作“后进生”的学生,教师更应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竭力地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才会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在课堂上也才能踊跃思考,勇于争辩,勤于动手。

五、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飞速发展和个人领会吸收之间存在矛盾,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一辈子够用。因此,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思想,所以,教师十分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培养他们在综合、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自学中“自我完善,造就自我”,.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狠下功夫,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定能够培养和提高的。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

【关于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教育论文

2.转变思想观念演讲稿

3.关于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4.非重点中学关于转变办学思想的实践报告

5.教育思想总结

6.关于思想教育会的讲话稿

7.关于王安石的简介与教育思想

8.教师关于安全教育个人思想总结

上一篇:水稻高产创建测产记录下一篇:英语的颜色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