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建议

2024-08-09

高中化学竞赛建议(8篇)

1.高中化学竞赛建议 篇一

劳动竞赛是调动广大工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方法。近年来,为开拓市场、提高经营效益,各家基层银行均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并且总结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有效保障了以业务经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由于主客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基层银行在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就基层银行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粗浅的剖析,并有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一、存在问题

(一)劳动竞赛的内容和范围仍过多的局限于开拓市场、营销攻关等环节,还没有实现从体力型竞赛向智力型竞赛、单纯型竞赛向复合型竞赛的转变。

(二)少数单位的劳动竞赛还存在着目标大、内容虚、管理松的弱点。有的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有的只说不做,应付上级;有的虽然做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深入,不实际,不注意总结经验。

(三)竞赛形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上级下发通知、提出要求、喊出口号,但在检查、指导、考核及总结推广经验等环节却显得异常薄弱。用“雷声大雨点稀”来形容这样的竞赛一点儿都不为过。

(四)部份干部员工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存在着对劳动竞赛的厌倦心理。劳动竞赛是一个传统项目,在做法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思路,所以往往在形式上缺乏新意。劳动竞赛年年搞,每年的内容一成不变,往往使一些基层单位认为发不发通知一个样,反正都是自己搞,一味地穿旧鞋走老路,没有新鲜感。因此,从领导者的主观上就产生了应付态度,从而直接影响了竞赛的组织开展以及最终效果。

二、对策建议

(一)要丰富劳动竞赛的内涵

为使劳动竞赛贴近基层、贴近员工、符合实际,必须深化劳动竞赛内涵。一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善于运用劳动竞赛这一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因素,特别是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把农行业务经营这一中心任务化为广大员工群众的自觉行动。二是劳动竞赛必须立足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随着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竞争上岗机制已逐步形成。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不仅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而且是员工增强岗位竞争能力的需要。要把确保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离不开人才高地和一流的员工队伍。因此,劳动竞赛必须以“实施一项工程、锻炼一支队伍”为宗旨,达到锤炼员工队伍的目的。三是劳动竞赛必须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农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营转型的调整,如果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就很容易产生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片面追求个人经济收益,损害企业社会形象和员工合法权益等不良倾向。因此,必须将劳动竞赛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做深、做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使劳动竞赛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二)要用创新思维指导劳动竞赛。“创新是企业前进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农行正处在改革、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期,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劳动竞赛,就要紧紧围绕业务经营这个中心,按照“做经营之需,想员工所想”的原则选好竞赛的主攻方向,使竞赛活动真正成为广大员工施展才能、创造业绩的舞台。一是要引入竞争意识。劳动竞赛是检验员工能力水平的标尺,鞭策员工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把竞争意识引入劳动竞赛,才能赛出水平,避免流于形式。让每一名职工都能意识到,只有立足岗位,学好本领,才能在胜任所在岗位,并占有一席之地。二是要强化学习观念。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作为劳动竞赛的高层次要求。在竞赛中,营造一种只争朝夕、不进则退的学习氛围,引导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岗位竞争力。

(三)要用新形式丰富劳动竞赛。竞赛年年搞,如果形式内容依然老套,没有抓住员工的兴趣,就难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新形势下,只有把劳动竞赛融入新的元素,才能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一是要灵活多样。竞赛形式要实现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要充分利网络资源,扩大活动的参与面与奖评的效果。竞赛的范围可以涉及到多层次,不仅限于一线,还要引入管理层。要立足单位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开展各环节或全方位的劳动竞赛,形成从一线到管理、从设计到建设、从单项到综合各个环节的竞赛格局,也可以只针对某个时期的关键任务,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动竞赛。竞赛的效果可以用多角度衡量,注重刚性指标同时,也不能忽视柔性成果。二是要突出特色。竞赛活动要有让员工有心动的亮点和新鲜感,使竞赛听起来心动,做起来有劲,从而有效增强员工参与的热情。

(四)要用新机制组织劳动竞赛。一是要健全组织,形成新的劳动竞赛领导格局。把由工会牵头主抓、党政工团配合的组织机制,变成由工会宣传发动、相关业务部门主抓、党政工团配合,工会表彰验收的组织机制。由工会主抓变成相关业务部门管理主抓,能够更深入发现问题、更直接的解决问题,对竞赛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切中要害,便于工作的开展,避免流于形式。二是要量化考核。竞赛要制定严密科学的考核方案,细化每一项考核程序,坚持以量化考核为主,综合考核为辅的原则。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力求实效。三是要奖罚分明。竞赛,顾名思义,就是超常规的做法,按部就班不行。竞赛中员工要付出超长规的努力才能完成任务。奖罚分明就是要该奖必奖,该罚必罚,毫不手软。通过竞赛让员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召开表彰大会、物质奖励、张贴光荣榜等形式,积极营造一种“先进光荣、落后可耻”的氛围,使竞赛充分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2.高中化学竞赛建议 篇二

1 试题特点分析

(1)注重题目原创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尽管也是一种通过笔试来确定成绩的考试,但它并不是大学生多次应试考试的又一次延伸,而是要考察他们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原创的题目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一目的.本届命题小组的命题思路没有受已有教材和参考书习题以及往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的影响和局限,所有题目均自行设计,但考查的内容既体现了基础力学中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又体现了基础力学中的重点内容,还与往届竞赛试题有了较好的区分.这样使得参赛学生并不会因为做了多少以前的题目就会做本次竞赛的题目,而是在真正掌握了基础力学中基本的知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后,才能很好地完成本次竞赛的题目解答.如第3题中寻找变形协调条件时,有刚性内芯与常规的无内芯(各杆在中间用铰连接)的情况所得到的几何关系是一样的,体现了对学生是否掌握了变形协调条件寻找方法的考查.这正是竞赛所要达到的目的,笔者同时认为这也是解决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中某些诟病的方法之一.

(2)联系工程实际

在本届竞赛试题中,主要考查材料力学知识的第1题、第2题和第4题分别结合工程实际中某主机旋转部件、杂技道具和吊装设备的受力与变形,主要考查理论力学知识的第3题和第5题分别为容器旋转曲面确定和杆件跌落现象.这些题目无论是从实际工程背景中提炼出来的问题,还是在有了力学模型后再找的实际背景,都让两者结合得非常紧密,没有生搬硬套之嫌,明显地提高了题目的趣味性,使得参赛学生觉得每一题目的求解均能解决某一生活或工程实际中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解决该问题的兴趣和动力.

(3)重视基础内容

本届竞赛试题题目总数不多,但涉及的力学知识点和力学原理以及可能使用的力学基本求解方法却有很多,例如第4题涉及的力学知识点或力学原理有:弯曲和扭转变形、组合变形、静不定问题、应力状态分析、强度校核、广义胡克定律、力学实验中的若干知识等,可能使用的解题方法有计算变形的能量方法和积分方法、计算组合变形的叠加法、求解静不定问题的力法、实验应力分析的电测法等.在3个材料力学题目中,《材料力学》的三大基本问题——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均有涉及.不仅如此,有些题目还有机地结合了《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内容,如本届竞赛初试第1题既涉及到《理论力学》中的惯性力计算、刚体系统受力分析与力系的平衡等内容,又涉及到《材料力学》中的梁的弯曲变形、位移的线形叠加性或能量法等内容.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本届试题重视基础内容的特点.

(4)体现创新思维

人的思维方式有多种,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固定思维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连续性思维和跳跃性思维等.普通的教学传授给学生的大多是常规的固定向、正向和连续性思维,很少训练发散、逆向和跳跃性思维,但后面3个方面的思维方式正是体现了人们的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届竞赛试题中有部分题目就体现了这些创新思维方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如第1题中计算简支梁弯曲变形时,可用常规的积分法,也可用能量法,但均较繁琐,而详细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中给出的“叠加原理与对称性相结合”的方法,简单而巧妙地计算出了结果,体现了思维的发散性和跳跃性,但阅卷中几乎没有发现学生采用此方法,说明目前高校大学生受到这方面的训练还较少.如第5题中的第(2)问,如果按固定思维,认为杆A端在碰撞后继续与地面接触,将误入题目设计的陷阱.逆向思维的例子在本届试题中也有体现,如第2题的第(3)问、第4题的第(1)问等都需要利用逆向思维来进行思考,得到解题思路.

(5)突出能力考核

这里说的能力,主要指总体把握与力学建模、定性分析与直观判断、定量计算与综合求解3个方面的能力.高校培养学生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使其在未来工作岗位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里提到的3个方面的能力将在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实际生活或工程中的问题不像书本中已经给出力学模型的问题那样可以直接求解,而需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对象的特点等来分析其力学机理,从而利用力学知识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如第1题的简支梁模型,再通过定量分析来进行综合求解,如第1题第(1)问中求解平衡问题就需要分别考虑上片(或上下片整体)和下片的平衡条件再综合求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进行详细求解,而且有些详细求解还很繁琐,这是需要大学生能够通过定性分析来进行直观判断,如第4题第(1)问就需要通过定性分析来确定重物挂在B点时A截面会出现轴向最大应变,且可直观判断出DH段对整个题目是没有影响的.因此可以说本届试题特别突出了对大学生总体把握与力学建模、定性分析与直观判断、定量计算与综合求解3个方面能力的考核.

2 建议

本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试题充分体现了教育部高教司的“重视基础、突出能力”的竞赛要求,联系生活或工程实际,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高水平的试题,试题解答也给出了许多巧妙或新颖的求解方法,这些好的做法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学创新思维具有良好的启迪作用.笔者在这里吹毛求疵,从参赛学生和阅卷老师的角度,斗胆对试题及其解答提出几点建议.

(1)在较复杂题目的提问中首先加一条相对简单、引导思路的问题

从这次全国参赛学生的最终成绩来看,最高分71分,还不到及格线(总分120分),且48分即可获得全国二等奖,因此总体上看得分较低,这固然说明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能力还不够,但也与题目的设问存在一定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创新较强、得到结果经过的步骤较多的问题,学生一般存在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而且觉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时,有可能会经过大量复杂的过程也得不到正确的结果,而又花去大量的时间,因此可能会放弃对某些题目的思考.如果在问题设问时就首先增加一条相对常规、但又有利于启迪对整个题目最终目的进行思考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觉此问题可以得分,因此做下去,又可以在解决完这个问题后引导解决下一问题直至解决全部问题.我想这样一来,学生得分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例如,在第4题现有的3个问题前,加一条类似“将重物吊挂在B点时,求整个吊装设备危险点的相当应力”这样的相对常规、且可为后面问题求解奠定基础的问题,则可使学生在解决此问题后既可以得分,又能进一步思考原题目中的3个问题,从而达到启迪思路的作用.

(2)适当考虑增加模型抽象与工程设计类的题目,或在题目中增加体现模型抽象与工程设计环节的问题

本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试题无论是从题目的创新性、考察内容的完整性、与以往试题的差别性等方面都做到了堪称完美的程度,但如能进一步体现工程实际模型抽象和工程设计环节的话,本届试题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以本届竞赛中的理论力学题目为例,从题目描述看,两个问题均体现了生活或工程实际,但均能直接看出对象是什么,问题是哪一类,对应的方法有什么,而无需学生进行力学模型抽象和对象选择等环节,只需正确应用相应知识,谨慎求解即可获得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尽管能够体现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正确应用能力的考察,但难以体现对学生的力学模型抽象和工程设计等能力的考察.

(3)解答中最好给出最常规的解法及易于操作的给分标准,避免出现某个答案处直接得4∼5分甚至更多

在试题的详细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中,命题小组给出很多非常巧妙的解题方法,例如第1题的第(2)问中利用叠加法和对称性的概念求简支梁A端转角,是一种较为巧妙的解法,但参赛学生在较短的竞赛时间内,大多采用较为常规的方法,例如能量法(图乘法或单位载荷法)或积分法,步骤也千差万别,几乎没有见到学生采用此种解法.又如在第5题中的第(2)问关于判断A端将弹起的过程,实际上可以在已知质心速度和杆的角速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A端的铅垂方向的速度,即可得到A端将弹起的结论,而无需采用动力学方程.因此,在“详细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中,最好首先给出较为常规和简单的方法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当然,在后面也可以附上较为巧妙的一些解法供参考.另外,在“详细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中应根据解题过程细化每一关键步骤的得分,不要出现几步合在一起得到阶段结果后给出较多的分数,如得到某个表达式得5分(某一较重要步骤应该得较多分的情况除外),这将导致不同的阅卷老师给分的尺度将会有很大的差别,最终影响参赛学生的成绩.

3 小结

本次竞赛试题题目均为源于生活或工程实际,经过命题小组的提炼和抽象得到的原创性题目,并且具有重视基础内容、体现创新思维、突出能力考核等特点,既能考查大学生是否掌握了基础力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又能考查他们的力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题目解答也给出了多种解题方法及其评分标准,尽管在问题设计、题目设计、评分标准等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改进,但总体上是一届非常成功的命题,又一次为以后的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的命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另外,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对试题的特点分析和建议若有不当之处,请命题小组及其他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四川大学.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试题.力学与实践,2013,35(3):109

[2] 秦世伦,魏泳涛,李晋川.第九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个人赛)命题工作小结.力学与实践,2013,35(3):111-112

[3] 《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力学竞赛试题.力学与实践,2011,33(3):102-103

[4] 《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第七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试题.力学与实践,2009,31(4):103-103

3.对初中英语口语竞赛的建议和思考 篇三

1.口语能力竞赛的形式最好为情景剧,排除歌曲和舞蹈过多植入;内容提倡以课本剧为主、以中外故事为辅。

2.尽量接近真实地交流,语言要口语化,可借鉴网络资源但需符合情景交际。如:“Beating a monster three times”中有很多书面语,并不适宜情景剧。教师也可以适当增减、改编原有材料,不需要有太难、不常用的词汇。情景剧Helping Hands在编写剧本时主要考虑戏剧冲突,每一幕要有闪光点,能够引起共鸣,情节环环紧扣,结尾要温暖人心,具有正能量。第一幕和第二幕都是吵架,重点在为何吵架以及吵架的过程中人物情感的变化,声音由小到大,第三幕是抢劫,重点在于被抢劫女生的悲惨和两个吵架男生的不懂事进行对比,第四幕是过渡,第五幕捐款是结尾,通过音乐和人物对话营造互相帮助、相信人间有真情的感人画面。尽量用短的句子表达,说的时候要注意语速,激动、生气时语速快一点,声音要大,每句话的重点词语要重读;提醒学生不要死记硬背,要认真听对方说话,而不是等对方说完就赶紧接话;应先摸透学生性格再安排角色,避免中途换人。

3.注重语音、语调的教学。有些学生的演讲一直是降调,没有语调的变化;受方言的影响语音语调会往下走。

4.消除不必要的过分紧度,多培养经验。把比赛看成一个释放自己、大胆展示的机会,积极主动、放开声音、眼神明亮、激情释放不一样的自己,鼓励学生学习大赛经验。

5.话题避免背诵痕迹过重;应加入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在日常的辅导中需要多帮助学生理解话题内容,帮助学生脱离背书的苦差,教学生把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变成一件乐事、一个展示自己和提高自己的机会,而不是任务和苦差。

6.语速问题突出。由于紧张原因或没有感情的释放都会让语速过快,使口语演讲像饶舌rap,交流不自然,失去口语交际的特点。

7.忌不看评委。赛前可以多模仿练习地道的口语发音,注重语音、语调的使用。回答评委的问题应积极主动,多些眼神交流和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要被动地只回答“Yes /No”。

8.确立对话的主题可以结合课本话题,再进行自由发挥处理;不可完全是课本内容,尽量交流真实,不要语速过快。建议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存在状态,心理烦恼以及课本所学内容确定话剧主题;(2)拟定话剧的提纲;(3)根据主题及提纲撰写剧本;(4)讨论剧本;(5)每一次排练话剧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倍感充实,快乐。另外,英语口语方面遵循以下三原则:(1)生单词转为熟单词;(2)复合句转为简单句;(3)语言形式的表达与语言内容统一起来。

9.背景音乐的时间喧宾夺主,时间过长。如一些学校的情景剧《龟兔赛跑》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太多时间进行舞蹈和音乐,影响口语实际交际功能的实现。

10.把握好反串表演。如王子遇见灰姑娘的语气语调表演要张扬一些,要尽量释放内在素质;要合理发挥服装的作用,做到每个参与人员口语都能展现其个人角色特点。

11.忌看稿参加比赛。赛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要去背诵,在自然交流中表达真情实感,这方面可花点时间练习。

二、相关思考

1.掌控好插曲的运用频率、时间长度、中英文问题。有的节目情景剧中间插入的背景音乐多达4次,而且插曲的播放时间长,且都是中文音乐,如《可惜不见你》《你好毒》《江南style》等曲目,这些中国元素的加入是否恰当值得探讨。

4.高中化学竞赛建议 篇四

劳动竞赛是工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传统优势。随着社会进步,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劳动竞赛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赋予了劳动竞赛新的内涵,使劳动竞赛以其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针对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成效的凸显性,在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活动中仍彰显出其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和活力。在企业分离重组和改制的工作实践中,事业处工会坚持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现代企业管理环境下的组织形式和方式,使劳动竞赛更好地融入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在完成事业处职责使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劳动竞赛总体情况

近几年事业处开展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有: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即组织广大职工围绕重点工程中的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等内容开展的竞赛活动;技术岗位技能竞赛,即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开展的一线职工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职工技术创新竞赛,即开展的职工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创新活动。

在开展劳动竞赛活动中,比较成功的做法主要有:第一,把劳动竞赛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结合,使劳动竞赛的良性开展,促成企业以人为本、崇尚科学技术的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性。第二,把劳动竞赛与员工培训紧密结合,通过各阶段、各岗位开展竞赛活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学技术,激发和挖掘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员工素质提高。第三,在创建企业品牌中发挥劳动竞赛的作用,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着力打造企业品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第四,运用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劳动竞赛更显效能。

二、劳动竞赛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竞赛与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有脱节现象,在解决企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有差距

1.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缺乏对竞赛内容、方法、措施的研究,认为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管理不断细化、工作程序不断规范化的前提下,企业的生产经营依靠日常管理能够实现,劳动竞赛起不到实效,认为没有必要开展。

2.创新不够,做法传统。形式上缺乏新意,只注重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不注重竞赛过程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也不注重总结分析竞赛中取得的经验和不足,使竞赛失去应有的效果。

3.对解决突出矛盾,深入研究不够,缺乏探索实践。针对生产计划不均衡、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劳动竞赛在企业发展经营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提供解决方法,没有解决问题的手段。认为劳动竞赛是生产经营的一个附属品。

(二)劳动竞赛组织机构形不成合力,工会孤军作战的方面依然突出

劳动竞赛的具体组织上,依然是以本单位的工会为主,虽然竞赛组织机构有各部门的分工,但由于各部门平时忙于各自的工作,不能对竞赛活动给予有效指导,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加之工会对基层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把握不准确,导致劳动竞赛不能更好服务于生产经营。竞赛的组织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劳动竞赛与企业的生产运行、技术创新、运营管理结合考虑统筹运作的能力需要增强。

(三)劳动竞赛机制不完善,劳动竞赛效果难以预期

一是缺乏评估机制,没有与日常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互融合,劳动竞赛效果难以评估。二是激励机制不完善,提取用于劳动竞赛获得经费有限,对在重大项目,经营创效,挖潜节约等劳动竞赛活动中见到突出成效的立功人员,难以实施有效激励,挫伤了员工参与劳动竞赛的积极性;三是缺乏劳动竞赛长效竞争机制。竞赛活动普遍基于完成当年和阶段性目标任务,而很少兼顾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再加上基层机关人员一人多岗多责,使劳动竞赛在组织管理上难以做到及时长效。

三、如何解决劳动竞赛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立竞赛的长效机制,将劳动竞赛活动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纳入企业年度发展计划与生产经验等工作统筹安排,改变单一运作的运行模式,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把劳动竞赛和企业的生产、安全、效益、质量等方面有效结合起来,与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分阶段开展,达到短期有成效,长期有贡献的作用。要让劳动竞赛不断深入,落到实处,严防流于形式。二是分层次开展劳动竞赛,各单位各部门都应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可以就某一专业工种为切入,以某一基层单位为突破,再扩展到整个企业,用层次渐进的竞赛带动生产、质量、安全、效益等方面的稳步提升,争取将劳动竞赛覆盖整个系统,不仅仅体现在生产一线,还可以延伸到后勤保障、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三是要围绕劳动竞赛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竞赛活动各个阶段目标和工作步骤,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特别是要加强竞赛活动的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积极探索和研究制定科学、完善的竞赛评价机制和考评办法,细化各项考核程序,坚持以量化考核为主、综合考核为辅的原则,实现竞赛活动经常化、制度化、长效化,推动竞赛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强化激励导向机制,调动竞赛热情。不断增强劳动竞赛的内在动力,做到“四个结合”,即:坚持劳动竞赛与企业改革和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着力打造企业品牌,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促成企业以人为本、崇尚创建企业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责任意识,在创建企业品牌中发挥作用;坚持与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评选相结合,形成评先创优与推动劳动竞赛活动向深度和广泛发展的互动局面。通过宣传劳动竞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竞赛成果,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劳动竞赛、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争创一流的热情,带动更多的职工加入竞赛活动行列,让劳动竞赛成果彰显工会更大作为;坚持与员工培训紧密结合,通过各阶段、各岗位开展竞赛活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学技术,激发和挖掘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促进员工素质提高,让劳动竞赛成为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和展示聪明才智的阔平台;坚持与技能评定、效益工资、晋职晋级相结合,让职工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使劳动竞赛见物见人,抓得住、看得见、摸得着。

5.高中化学竞赛建议 篇五

一、广泛调研,创新机制

6月初,院工会利用半个月的时间,集中深入12个基层单位,就劳动竞赛的内容确定、方式选择、有效推动、广泛宣传等有关问题,分别不同层面分别召开了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广泛征求职工对劳动竞赛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总结起来有如下三点:

一是以往活动的内容和范围局限于生产环节,没有实现从体力型竞赛向智力型竞赛的转变。对此,工程院决定在活动中引入创新意识,强化学习观念,将“创建科技型院所、争做知识型职工”的理念融入活动当中,大力营造只争朝夕、不进则退的学习氛围,以达到引导职工学习新技术、探索新工艺,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和岗位竞争力的目的。

二是存在着目标大、内容虚、管理松的弱点。有的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有的只说不做,应付上级;有的虽然做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深入,不实际,不注意总结经验。针对这个问题,工程院采用了新的工作机制,把由工会牵头主抓、党政工团配合的组织机制,变成由工会宣传发动、相关业务部门主抓、党政工团配合,工会表彰验收的组织机制,使得活动能够更深入发现问题、更直接的解决问题,对竞赛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切中要害,便于工作的开展,避免流于形式。并量化考核,制定了严密科学的考核方案,坚持以量化考核为主,综合考核为辅的原则。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实效性。

三是在活动范围和形式上,存在范围小、形式单一的问题。石油工程院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的开展模式,参赛范围不仅限于操作层、技术层,也引入管理层;活动内容既有节支创效、也有提高素质、保证质量、加强作风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全过程融合,从生产到管理、从单项到综合的大格局。

二、融入中心,服务大局

为了广泛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广大职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岗位成才的学习风气,工程院今年一改以往单一的竞赛模式,在传统的劳动竞赛模式中引进新的元素。针对原钻采院院重技术轻技能的现状,与劳动人事科联合开展了工程院第一届职工技能比武大赛活动,根据科研单位特点,精心选设了英语口语竞赛、化学实验技能竞赛、CAD制图及钻采工具应用技能竞赛、多媒体制作技能竞赛、汽车驾驶技能竞赛等五项独具特色的竞赛内容。使全体员工在为增储上产而奋斗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竞赛受到了全体员工的一致好评,共有来自10个基层单位120余名选手分别参加了竞赛,为单一的劳动竞赛模式增添一抹新的色彩。今后工程院还将围绕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目标及时总结和改进竞赛项目和竞赛内容,提高竞赛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形成我院系统化、制度化的技能比赛体系,配合劳动竞赛等活动,为大油田 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结合院要把井筒工具业务做专做大做强的工作目标,在井筒工具中心开展了“质量效益年”活动,以该中心的四个班组、车间为竞赛单元,紧紧抓住质量这个主线,每月讲评,每季评比,有效地提高了该中心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质量。结合重组后机关部门变化大,部门工作人员变化多的实际,在机关部门间开展了“机关作风年”建设活动,通过细化措施,严格监督,提高了机关整体工作水平,塑造了良好的机关形象。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以往的劳动竞赛等活动中,在宣传工作上经常是在开始时严要求、细安排;在结束时写个总结、搞个表彰就结束了,活动的中间环节疏于宣传,缺少抓实效抓落实的过程。使得员工不知道竞赛活动到底干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感觉不到竞赛对自身利益的影响,缺乏竞赛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使竞赛活动流于形式,应付了事。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工程院工会采取措施,对各基层单位的宣传网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定期与基层单位沟通,了解竞赛情况,在劳动竞赛过程中将宣传工作贯穿始终,借助报纸、网络等媒体,对竞赛活动中的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三季度,在工程院门户院内动态栏目中,共发表通讯报道60余篇,及时的宣扬了今年劳动竞赛的实时动态和优秀人物。在宣传与被宣传中,员工意识到了自己正在被全院所关注,也能及时了解有关竞赛活动的最新进展情况,无形中增强了全体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激发了对竞赛活动的热情。

四、多元奖励,有效激励

随着员工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单一的物质奖励已经无法起到理想的 激励效果,并且容易引到职工形成功利思想,在分配奖励时,也存在着分配不合理,造成职工之间的争执和矛盾。为了改进这种情况,工程院今年采取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在生产例会上讲评典型,让先进单位介绍经验,使其在被表扬和关注中深受精神奖励;二是通过展牌、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对先进人物、先进单位的事迹进行宣传,创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三是在竞赛活动阶段性评比中采取“送奖励到基层”的新方法,由院领导直接到基层单位进行面对面的表彰,颁发奖牌和奖金,让员工感受更多的精神鼓励;四是在奖励方式上,改变原来单一的物质奖励现状。组织竞赛优秀单位员工疗养、旅游、参加拓展培训等,使这些员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另一方面,对于获奖单位和个人,加大了奖励力度,并严格按照评比政策兑现到位。通过物质和精神相融相进的奖励方式,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五、全员参与,成效显著

通过对劳动竞赛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工程院劳动竞赛形成了工会牵头,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员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态势,并且在2008年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

6.化学知识竞赛 篇六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

CaCO3==CaO+CO2 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尾气净化装置

2NO+2CO N2+2CO2

4、CO 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①破坏土壤结构②降低土壤肥效③污染地下水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

混凝

沉降过滤

活性碳吸附池除味

杀菌消毒 明矾---目的:净水

原理:Al3++3H2O 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 沉降 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原理:吸附性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 HCl+HClO(强氧化性)

二、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化学方法

中和法

氧化还原

法沉淀法(1)中和法

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

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3)沉淀法

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

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专题二 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一、人体必须元素 常见微量元素 Ca :乳制品

Mg:蔬菜和动物内脏

P:鱼类

F:茶叶 Fe:紫菜 Cu:葡萄干 硒:肉类 1.加碘盐与补碘

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

2、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症状:贫血,儿童缺铁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补治措施:

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 ②口服补铁剂

③铁强化酱油

3、龋齿与含氟牙膏

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

机理: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

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PO43-更稳定的Ca5(PO4)3F。

4、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

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等,黄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含锌也较多。

(1)

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 第二单元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一、糖类

(1)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二糖以及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C6H10O5)n+ n H2O 催化剂

n 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C6H12O6(s)+6O2(g)酶

6CO2(g)+6H2O(l)△H=--2803KJ·mol-1

二、油脂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结构:

三、蛋白质

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

a氨基酸 通式

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 +水→溶解(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不可逆 4、8种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在食物中补给

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

缺少 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等眼疾。

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

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 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化学性质小结:

(1)还原性(将I2、Fe3+还原)(2)加成反应(3)酯化反应(4)遇热易分解

第三单元 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

发色剂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2)调味剂

(亚硝酸不能过量食用)(3)疏松剂 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揉制面团时放入小苏打)(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 第四单元 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1、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

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

2、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主要成份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3、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灭某些微生物。常用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

二、安全用药

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

非处方药(0TC)

拒绝毒品

专题三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1、Al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 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

2Al+ 3CuSO4== Al2(SO4)3+ 3Cu(3)与碱反应

2Al+2NaOH+2H2O==NaAlO2+3H2↑(4)常温下与浓硫酸 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火活性的物质

2、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 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常见合金:P91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 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Fe2+→Fe(OH)2→Fe(OH)3→Fe2O3·X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②

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

7.一道初中化学竞赛选择题的解析 篇七

原题为: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 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32-、SO42-.现取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 加热, 收集到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 得干燥沉淀6.27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 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

A.一定不存在Ba2+, NH+4可能存在

B.CO32-一定存在

C.Na+一定存在

D.一定不存在Cl-

解析:以前所考关于溶液中存在离子的鉴定, 是按照实验现象来判定一定有什么离子, 一定不含什么离子, 可能含有什么离子.此题除实验现象外, 还要根据计算来判定是否含有什么离子.其实判定含有什么离子, 就是确定含有什么物质.

首先, 根据题给信息, 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 说明Ba2+与CO32-、SO42-不可能同时存在, 根据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 得到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Ba2+;而根据加足量NaOH溶液, 加热, 收集到气体0.68g, 推断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肯定是氨气, 说明原溶液一定含有NH+4, 否决答案A.

根据加入BaCl2溶液后, 得到沉淀6.27g, 再加足量稀盐酸, 洗涤、干燥后仍有2.33g沉淀,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和CO32-.从而选中答案B.对于是否含有Cl-, 不能确定, 所以否决答案D.

对于答案C, 如何确定是否存在Na+呢?根据题给信息, 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加热, 收集到0.68g气体, 由刚才分析, 此气体为氨气.氨气的产生不外乎是由 (NH4) 2SO4、 (NH4) 2CO3、NH4Cl几种铵盐与NaOH溶液的反应, 而由2.33g不溶于稀盐酸的BaSO4的质量.可推算出SO42-的质量, 也不外乎 (NH4) 2SO4和Na2SO4的存在.

假设不含Na+ (即不含Na2SO4) , 全是 (NH4) 2SO4, 设 (NH4) 2SO4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氨气的质量为x,

则, BaSΟ4 (ΝΗ4) 2SΟ42ΝΗ3233342.33gx23334=2.33gx

解得:x=0.34g

说明溶液中不全是 (NH4) 2SO4, 还有Na2SO4, 从而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含有Na+.而生成BaCO3的质量为:6.27g-2.33g=3.94g, 其中一定是由 (NH4) 2CO3或Na2CO3与BaCl2溶液反应而得, 但一共生成了氨气0.68g, 前面已假设了0.34g氨气是 (NH4) 2SO4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 另0.34g的氨气只能由 (NH4) 2CO3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 设 (NH4) 2CO3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CO3沉淀的质量为y,

(ΝΗ4) 2CΟ32ΝΗ3BaCΟ3341970.68g-0.34g=0.34gy34197=0.34gy

解得:y=1.97g

其余的BaCO3沉淀为3.94g-1.97g=1.97g, 这1.97gBaCO3沉淀应为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所得, 所以也确定了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

当然也有可能3.94g的BaCO3沉淀全由Na2CO3与BaCl2溶液反应所得, 2.33g的BaSO4沉淀完全由Na2SO4与BaCl2溶液反应所得, 0.68g的氨气全由NH4Cl与NaOH反应所得, 这也就进一步确定了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a+.从而确定答案C为选项.

8.高中化学竞赛建议 篇八

化学竞赛实验能力命题化学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现代社会需要大批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扎实,适应能力、实践能力较强且善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化学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在中考和高考中不涉及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传统中学的教学模式重实验理论,轻动手实践,导致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较差。现在开展的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加强实验探究,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传统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尤其不能满足优秀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的需求。化学竞赛是重要的学生课外活动,旨在普及化学知识,激励中学生接触化学发展的前沿,了解化学对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意义,学习化学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创造精神,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不论国内的全国化学竞赛决赛还是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都有实验命题,而且各级竞赛理论试题中也常常包含实验方面的内容,占总分值的40%。由于化学实验需要仪器、药品及培训教师等较高硬件条件,我国中学生普遍理论水平高,实验素质较差。为了充分发挥化学竞赛对学校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争取提高竞赛成绩,应当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条件,在高中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基础上,开展竞赛实验训练。

一、竞赛实验的一般原则

根据中国化学会2008年4月修订的《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大纲》,化学竞赛命题给出实验原理、实验药品和仪器以及实验步骤,用于制备一种有机物或无机物(包括电子天平的使用,配制溶液、加热、冷却、沉淀、结晶、重结晶、过滤及抽滤、洗涤、蒸发浓缩、常压蒸馏与回流、倾析、分液、搅拌、干燥等基本实验操作),并利用一种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和比色分析法)进行测定产率、组成或含量;或制备一种物质,测定另一种物质的组成或含量,用于评价基本的实验技能。提出测量要求,包括测量准确度(相对误差、结果的有效数字)。精密度(相对偏差、样本的标准偏差)用于评价分析检测的方法及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也考查了化学实验安全细则。参赛者要完成实验报告,写明实验原理、相关计算公式,并画出必要的装置图.要有整洁的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1.关于误差

对于有刻度的量器(滴定管、量筒等)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误差为最小刻度的十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对于电子天平,按其规格读数。应根据实验的误差要求及量程选择仪器。如果实验要求称量0.3000g样品,则必须选择使用分析天平,而不能选择托盘天平。

2.数据处理

实验中的定量分析是为了准确测定试样中组分的含量,评价实验操作能力。但是,在分析过程中,即使是技术很熟练的实验员,用同样的方法对同样的样品多次分析,其测量结果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判断其准确性,分析并根据误差产生的方法来减少误差。

如單次测量会受到如温度、压强等环境影响,有偶然性,一般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这种误差。对于平均值相同的两组数据:

甲:0.37,0.38,0.39,0.40

乙:0.37,0.37,0.38,0.42

判断其可信度则需要用数据和数据的接近程度——精密度来衡量。精密度的数学判断,一般采用相对平均偏差或样本标准偏差。

3.基本实验知识

要会熟练使用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吸量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磁力搅拌器、电热套、蒸汽浴、水浴、蒸馏装置、回流合成装置、过滤(包括抽滤)装置、干燥箱及烘箱、天然气灯(煤气灯)、薄层色谱、电子天平和托盘天平等。会根据实验要求选用适当量程和灵敏度的仪器,如移取4.34mL的液体采用的是滴定管;不可用带刻度的量器配制溶液。

二、常见命题

竞赛实验为综合实验,主要由物质合成、分离与提纯、鉴定和数据测量等简单实验复合而成。其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实验规范的训练和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爱做实验到会做实验,再到做好实验。

1.物质的合成

有机合成,从近几年的化学竞赛全国决赛试题来看,物质的合成以有机合成题目为主,如2008年利用废聚酯饮料瓶回收对苯二甲,2009年用废聚乳酸餐盒制备乳酸钙,2010年顺-4-环己烯-1,2-二羧酸的制备,2011年对甲基苯氧乙酸的微波合成,2012年2-羟基-2,2-二苯基乙酸的合成。主要是在回流反应装置中加热混合物,并利用磁力搅拌装置或搅拌棒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以防止液体的暴沸及副反应的发生。反应阶段一般是加热回流,要注意温度、时间、搅拌和回流速度等的控制。并且在合成过程中能够利用pH、颜色、薄层色谱等方法判断反应进程。注意合理利用时间,反应时间都比较长,如果反应比较平稳,不需不断改变实验条件,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准备之后的操作,比如量好分液时洗涤用的溶液,称好干燥用的干燥剂,烘干下一实验步骤中的仪器。

无机合成,如2000年碘酸钙的制备,也是利用加热装置和搅拌装置反应,并利用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特别注意结晶时不要不停的拿起烧杯看晶体,过多的液体扰动和温度变化都会影响晶形,最终导致产率的损失。

能够熟练地组装和操作仪器是此处的考查点,产品的色泽、质量、产率评价方法。能根据实验进度与实验效果,及时检查、评价和调整实验方案与步骤。

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物质的制备过程中经常要将产物或中间产物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所以经常会用到蒸馏装置(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过滤装置(包括抽滤装置)、分液(洗涤有机液体)、干燥除水装置(分水器等)。分离提纯的操作步骤一般较多,容易造成损失。

对于液体的一般分离提纯方法,在反应结束之后将粗品倒入大小合适的分液漏斗,根据目标产物选用合适的溶液洗涤,多次分液,最后一次分液务必分尽水相。将分出的有机层倒入干燥的锥形瓶后加入适量的干燥剂,一般要静止20分钟以上以使干燥剂充分吸收产品中的水。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搭好蒸馏装置。待干燥时间足够之后,将液体通过塞有脱脂棉的漏斗,滤入烧瓶中进行蒸馏,收集产物沸点范围的馏分。

对于固体的一般分离提纯方法,在反应结束后,利用适当的洗涤液洗涤目标产物,用倾析法倾倒洗涤液,再过滤(抽滤)或蒸发干。

3.物质的测定

物质的含量测定是每年必考的题目,主要是对考生制备出来的物质进行容量分析。如合成的物质是酸性物质,如2010年顺-4-环己烯-1,2-二羧酸,则采用中和滴定的方法进行纯度分析;又如2002年蛋氨酸铜组成测定,则采用碘量法(氧化还原滴定法)返滴定蛋氨酸,络合滴定分析铜离子,一般三次测量求平均值。滴定首先第一步是准确的称量,为了达到较高的分析准确度,此处采用分析天平进行称量。对于普通样品采用增量法,而对于在空气中不稳定的样品一般则采取减量法称量。

配制标准溶液则要注意是否是基准物质,只有基准物质才能直接配制,如邻苯二甲酸氢钾;但氢氧化钠不是基准物质,配制好后的浓度与理论浓度不相符,必须标定准确浓度。

滴定过程之前,一定要对移液管、滴定管进行洗液-自来水-蒸馏水-待测液(标准液)润洗,并进行漏水检查,排气泡。滴定过程中,为了实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定要严格按照滴定的各项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特别注意使用酸式滴定管时,不要向外拉活塞,防止滴定管漏液;滴定速度要先快后慢,边滴边震荡;接近终点时,应当滴一滴,摇几下;最后则是半滴半滴的加,直到溶液颜色出现明显变化。

4.实验报告完成

实验中要及时地、准确地、规范地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实验结束后,能够对现象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解释,并能够准确和科学地表述实验结果。

总之,基于高中化学竞赛实验内容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我们应当尊重实验及命题规律,在实践中学习,多动手,多思考,开拓思维,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化学学科和化学竞赛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尹权.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龚德昌,曾汉泰,谭小青.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能力的组成要素及具体表现[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03):46-47.

[3]龚胜强.化学竞赛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化学教育,2013,(01):84-86.

[4]龚德昌.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2004.

[5]张军.化学奥林匹克实验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王春.最新全国高中化学竞赛实验培训与演练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分手后的思念说说下一篇:市人大机关党支部工作小结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