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电气火灾综合治理(精选8篇)
1.学校电气火灾综合治理 篇一
里仁镇中心校2017年电气火灾综合治理
工作总结
我镇根据《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教育系统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秀山教委[2017]66号)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认真抓好了贯彻落实,现将专项综合治理前两阶段相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一)全面领会文件精神和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整治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电器产品及其线路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整治电气使用维护违章违规行为,力争通过三年综合治理,实现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质量明显提升,教育系统电气使用维护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全县教育系统电气火灾事故显著减少。
(二)加强领导 加强落实
学校成立教育系统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了由中心校校长刘峰同志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副校长胡兵同志任副组长,学校其他各部门负责人、各村小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分管安全工作副校长胡兵同志任负责相关具体工作,负责全镇教育系统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2我们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要求各校各班加强电器使用的管理,确保安全。开展了校园电气火灾防范专题教育,宣传电气火灾事故教训,普及安全用电常识。要将电气安全知识作为师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号召教职员工购买使用正规企业生产的合格电气产品。
(三)建章立制阶段(2017年11月1日起)。我校进一步推进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健全用电用气安全日常管理制度。制定了学校用电管理制度,电火桶管理规范等。加强了消防逃生演练活动等。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镇将按照教育系统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安排,提前作好谋划,将下阶段的工作做好做实。并将此项工作七展情况纳入学校班级学期考核内容,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扎实开展。
里仁镇中心校 2017年12月28日
2.学校电气火灾综合治理 篇二
1 电气火灾分类
按照有关统计并分类, 电气火灾分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火灾。电气线路火灾分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电、断路五大类。至今有统计的电气火灾以线路火灾居多, 其中短路火灾更为频发。
2 电气火灾成因
2.1 电气线路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为电气火灾频发奠定了基础
2.1.1 不严格按电气装置设计规范、防火设计规范设计是电气线路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原因之一。一是工程图纸中电气线路设计截面偏小, 设计容量偏低, 设计中未考虑多根导线穿暗管敷设时发热而导致的截留量降低, 是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回路中用电设施的保护元件选用不当, 大出实际设施负荷数倍, 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三是在图纸设计中, 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及防火保护措施设计不明确, 特别是敷设在吊顶、闷顶内的电气线路未标明应采取穿金属管或难燃材料的塑料管的防火保护措施。四是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的设计未严格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的有关规定执行。
2.1.2 在工程施工中, 电气线路安装不规范, 施工工艺不严格是电气线路存在的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主要原因。一是擅改设计图纸, 不按设计标准选用电气设备及材料, 随意变更线路参数或乱接电源增加负荷, 如以铝质导线代替铜质导线, 以小线代大线, 以普通线代替阻燃线等。二是个别施工单位无资质或低资质承揽工程, 尤其是一些装潢施工企业质量令人担忧, 这些企业设计与施工一体化, 往往在设计中片面追求装潢效果而忽视安全问题, 忽视相关电气专业的设计防火规范的存在与规定。三是电工不掌握施工规范的现象普遍存在, 电气线路中的小截面铜质导线接头质量, 是防止线路接触发热毁坏绝缘引发起火的关键, 施工规范规定接头处必须钎焊烫锡, 一些电工废弃这一工艺, 仅以手工绞接了事。四是隐蔽工程偷工减料, 导线不穿管、导体裸露、电缆不封闭、吊顶内导线凌乱、电气箱柜不规范、没有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导体虚连等现象仍较普遍
2.2 违反安全用电有关规定用电是电气火灾频发的直接原因
2.2.1 违反安全用电有关规定引发火灾的表现形式。一是过负荷用电。大容量用电设备未使用专业线路, 线路中电流长期超过其允许载流量, 致使线路过热损坏绝缘层, 造成短路引发火灾事故。二是电气线路老化, 缺少维护。当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中的绝缘导线由于使用时间太长出现老化或受到腐蚀气体侵害, 其绝缘性能明显降低, 会产生泄露电流, 在周围具有可燃物的条件下极易引发火灾。三是临时性电气线路设置不规范。拖在地上的临时性电气线路绝缘层被硬东西压破或砸伤, 失去绝缘性能;临时性线路往往不用可靠的线夹, 而用铁钉或铁丝绑, 结果磨破绝缘层, 失去绝缘性能;在易燃易爆场所设置的临时性线路, 缺乏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等。四是用电设备的使用不当。如白炽灯灯泡通电后, 它的表面温度较高, 如果灯泡靠近易燃物品, 往往也会引起火灾。如插头插座, 在插入或拔下插头时产生的火花飞溅到附近易燃物品或易爆炸物上, 引起起火或爆炸。用导线的裸线头代替插头使用时, 造成短路或产生的火花引发火灾, 插座被物品压住或插座孔内落入大量灰尘等造成短路而发热燃烧, 超过插座的载流量, 而引起插座发热、起火等。使用不合格的电器设备, 也是引发火灾的原因之一。
2.2.2 发生违反安全用电有关规定用电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制度不落实及电气防火知识的匮乏。用电单位未制定严格的安全用电制度, 对违章用电行为缺乏有效监管的现象普遍存在。用电人员缺乏基本的电气防火常识, 忽视用电安全和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致使电气火灾时有发生。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提高设计标准, 确保施工质量, 杜绝先天性电气火灾隐患的产生
现行有关电气设计的国家标准规范20余部, 新的建筑工程应严格按照电气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进行电气设计。随着经济发展, 今后会有更多的用电设备进入家庭和写字楼, 电气设计应以发展的眼光选择导线截面, 适应未来需要。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导线截流量偏大问题, 严格控制线路的长度不超过允许范围, 杜绝隐患。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 做好线路连接、大功率灯具防火、保护线路绝缘等工作, 消除先天性电气火灾隐患。
3.2 规范安全用电行为, 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消除违章用电现象, 预防电气火灾发生
3.2.1 预防电气火灾应有安全用电规范及安全管理制度作保障。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制订标准的电气安全规范, 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用电规范, 做到安全用电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是从源头上减少违章用电的重要措施。对于一个单位, 应制定必要的用电防火安全责任制度, 分清防火责任;制定配电室、维修电工的专业防火责任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变更和增减用电负荷, 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电气防火安全检测计划, 定期对电气线路、设备检查修理;确定重点防范部位、防范对象, 严加管理。
3.2.2 预防电气火灾应以提高人们的安全用电素质为根本。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广泛普及电气防火知识, 宣传电气火灾发生的规律、特点及电气火灾造成的危害性, 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 是预防电气火灾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对从业人员、用电人员定期组织电气防火安全培训, 使其掌握用电防火安全常识, 并自觉去执行。
3.3
大力推广电气防火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不断完善电气防火措施现阶段电气防火新技术、新设备主要包括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电气防火检测技术、电气防火限流保护器、电弧故障断路器 (AFCI) 、漏电保护器等。2009年5月, 公安部颁布的新修订的《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中, 以法规形式将电气防火检测作为今后消防验收强制性措施之一。运用科学规范的电气防火检测技术, 可以更加全面、准确的反映电气火灾隐患的存在位置及危险程度, 达到消除隐患避免火灾的目的。上海世博会包括中国馆、主题馆等多个场馆在内的展览馆均安装了电气防火限流保护器, 主题馆被保护线路上曾有人使用违规电器造成线路短路, 而电气防火限流器及时进行了限流保护, 避免了火灾的产生。实践证明, 应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可以有效预防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电气火灾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教训深刻,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广泛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 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版)
3.电气火灾分析及应对措施 篇三
【关键词】电气火灾, 电弧性短路,漏电保护,谐波电流,电气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413-01
1.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接地电弧性短路——最危险且多发的电气火灾隐患
电弧性短路是由于故障点接触不良,未被熔融而迸发出电弧或电火花。由于发生电弧性短路的故障点阻抗较大,它的短路电流并不大,断路器难以动作,从而使电弧持续存在。据测,仅略大于0.5A的电流产生的电弧温度即可高达2000℃--3000℃,足以引燃任何可燃物,而且电弧的维持电压低至20V时仍可使电弧连续稳定存在,难以熄灭。这种短路电弧常成为电气火灾的点火源。因此,接地电弧性短路是最危险且多发的电气火灾起因。
1.2 配电线路不当产生的火灾
低压配电线路敷设到建筑物的每个部位,而由于设计或施工不当及用户用电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低压配电线路发生火灾的事故时有发生,损失惨重,已引起人们深切关注。分析其主要原因:
(1)在施工过程,穿线套管无清理、管口无处理和无护套保护,在穿线过程造成电线、电缆绝缘层机械损伤,留下短路隐患。接头、接线端子连接不牢造成打火、电弧均可引燃周围可燃物发生火灾。各种电气线路管道穿墙,穿楼板、孔洞未作封堵,在高层建筑电气竖井内线线槽和电缆线槽穿楼层孔洞无采用耐火材料堵塞严实,一旦发生火灾,则产生烟囱效应,火势将迅速蔓延。
(2)设计不当,没有合理选用配电设备。断路器与导线截面不配套,没有按用途设计选用阻燃,难燃和不燃的电线、电缆、母线槽和电缆桥架、金属线槽及其它防火材料,各专业之间没有密切协调,没有根据环境特征来确定电气设备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和配电线路走向,使工程留下事故及火灾隐患。
(3)用户用电管理不善。在工程验收交付使用后不少用户随意增加用电设备,超负荷用电,笔者在工程维修期间,就发现一些用户违反原设计擅自更换大容量断路器,使线路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此现象必然导致线路发热,绝缘老化,若散热条件较差,环境温度较高时及易引起线路起火。
(4)电气设备长期使用,导线陈旧破损,管理不善常年失修,也是常见火灾隐患之一, 在一些使用较长时间的建筑物, 其电器设备、绝缘导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绝缘老化龟裂,金属导电体裸露,接头松动等现象,极易引起火灾。
1.3 电气线路中的谐波电流——新出现的电气火灾隐患
由于电气技术的发展,非线性负荷的电气设备日益增多,例如气体放电灯、电视机、计算机、微波炉、变频调速设备等。这类设备的负荷电流含有多次谐波电流,这些谐波电流进入公用电网可引起电源电压畸变、波形失真、损耗增加,并可使电气线路(特别是中性线N)过载发热,加速绝缘老化而存在火灾隐患。中性线过载发热的原因是:在三相平衡负载中3次谐波(9次、15次谐波等)在各相中的分量是彼此同相的,在中性线内不是互相抵消而是相互叠加的,叠加后的中性线电流可能超过相线电流,甚至达到近2倍的中性线电流,造成中性线过热而埋下电气火灾隐患。如果三相负载不平衡,中性线再叠加上不平衡电流后发热将更为严重。一些发达国家为此充分放大了中性线截面,甚至取为相线截面的两倍。而在我国一些地方,中性线截面仍按习惯做法,只取相线截面的1/2甚至1/3。如果三相负载不平衡比较严重并且存在较大的谐波电流,那么,在不平衡电流及谐波电流的作用下,可能使中性线损坏甚至烧断,引起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损,易使单相设备烧坏,甚至发生火灾。因此,电气线路的设计安装必须适应电气技术发展的新要求,不然旧患未除又添新忧,导致我国电气火灾的趋势将不是减少,而是增加。
1.4 室内装修不当引起的火灾
为追求华丽,使用大量可燃性装修材料,电器设备位置随意暗装,无预留散热空间。电源导线敷设不按防火要求,在吊顶棚和木质墙裙内无穿钢管或难燃PVC 管或使用过长的金属软管,且不做接地跨接。接头处理马虎,随意在吊顶棚内分支接线,接头无设在接线盒内。这些都是装修不当,导致电气火灾的直接原因,还有装修工程非电气专业人员安装电器设备,有关部门对装修工程监督管理不力,都将给工程留下电气火灾隐患。
2.电气火灾的防范措施
为了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除了按消防规范要求安装必要的消防设施外,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
2.1 积极推广应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要防止电弧性接地短路,应大力推广使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就一般建筑而言,除线路末端装设30mA的漏电保护器(RCD)外,进线处应装设带漏电保护功能的三相四线断路器,漏电动作电流可选300mA或500mA,带0.15-0.3秒延时。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其延时功能可与第二级30mA的RCD配合,实现选择性保护,而且500mA以下电弧能量尚不足以引燃起火,因此,如果我国能在楼房的电源进线上装设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就可有效地消除接地电弧产生的隐患,从而大幅度降低我国单相接地短路引发的火灾。
2.2 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1)要提高和保证电气装置接头接线端子与线路连接质量,防止连接不牢引起打火、起弧。
(2)配电线路要按防火要求敷设和保护,在配线时要清管,做好护口护套,防止拉线时线路受到损伤,留下短路和漏电隐患, 套管管口两端应及时采用耐火材料堵塞。
(3)及时封堵电气线路管道周边孔洞,电气竖井内穿线线槽、电缆桥架、封闭式母线等穿墙穿楼层孔洞用耐火材料堵塞严实,防止火灾发生时形成烟囱效应。
(4)在桥架或线槽内敷设的电缆电线,不得在其内部分支,接头应设在桥架或线槽外部加装的接线盒内。敷设在吊顶内的配电线路应严格按规范要求穿管保护。
(5)配电间和配电竖井应设有防水措施,在施工过程未安装到位的封闭母线接头和未穿线的预埋套管应有保护措施,防止杂物和水进入。施工完应及时消除垃圾,以避免留下可燃物。
(6)加强电气专业与其它各专业施工之间的协调,避免其它工种施工破坏电气线路,留下火灾隐患。
(7)按设计要求选用电器产品、电气材料,严禁伪劣假冒电气产品和淘汰电器产品用在工程上。
除上述措施外,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队伍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人员技术素质,增强质量和防火意识,严格按图按规范施工, 加强自身检查监督,确保电气工程安装质量,将发生电气火灾危险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
2.3 防止高次谐波引起的火灾隐患
目前谐波对住宅用户的影响比公共建筑小的多,现在只能采取增大线路截面,特别是增大中性线截面的办法,以减小回路阻抗,这样减少高次谐波电流在回路阻抗上产生的谐波电压,可相应减少线路的谐波含量。对于公用建筑来说,防止谐波危害,除了采取减少线路阻抗的措施外,还可以装设谐波滤波器、谐波抵消器来滤除或抵消谐波分量。
2.4 加强装修的管理
有关部门对装修工程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严禁无资质设计和无设计、无证施工,严格执行消防法和消防部门规定的有关条例和审批验收制度。
3.结束语
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必须引起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除了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外,最关键的还是管理。设计、施工、用户、消防和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管理,以减少和杜绝由于电气原因引发的重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谷水清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 刘介才.工厂供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4.小学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方案 篇四
为有效遏制电气火灾高发势头,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改善我校消防安全条件,根据临教字[2017]号《XX县教育局关于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深入开展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加强对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学校校成立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当前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针对电气火灾安全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工作方案,确保治理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组长: XXX 副组长:XXX 成员: XXX XXX XXX 各班级班主任 各任课教师 各功能室负责人
二、开展电气火灾安全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治理工作环境
1、学校利用例会、校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及楼梯口悬挂张贴标语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电气火灾安全教育。使安全工作人人皆知,人人重视。
2、自方案制定日起,经常对学生进行电气火灾安全方面自救、自护方面知识的教育,学生们基本懂得怎样自救自防。
3、学校专门开设电气火灾安全知识宣传栏,并定期更 新内容。
4、落实安全工作的资料归档工作。
三、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全面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2017年6月14日—6月16日,学校电气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教学楼、办公室、功能室、食堂等场所消防器材、设备、设施的配置与完好性,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堵塞畅通情况,校园各区域、部位、线路(管道)安全隐患及用电器材运行安全隐患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化的检查,及时进行整改,并进行再次复查。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电气火灾安全工作专项治理,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师生电气火灾安全教育,建立电气火灾安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了新的电气火灾隐患的产生。保证了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开创工作深度,把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成效,为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XX小学
5.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自查自检总结 篇五
根据xxx消防安全委员会文件,我局高度重视,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负责对单位,电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改工作。对单位的办公区域的电器火灾防范,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几项主要工作检查,消除很多火灾隐患和环保隐患,为职工群众营造一个安全的办公环境。主要工作开展如下:
1.对单位办公设备的用电安全进行检查,重点对办公设备用电的布局和接法检查,查看电气线路、电气设备,改变原来纵横交错和互相缠绕的线路问题;
2.查看电表箱、配电盘(柜)设置完好,对老化的电线进行拆除,重新更换;
3.对机房内的配电柜和线路进行检查,拆除存在隐患的线路;查看配电箱接线端子导线压接规范、牢固,无变色、老化现象,箱内无堆放杂物;4.查看电气线路的敷设方式规范、保护措施完好,无无破损、老化现象,多股铜芯线头拧紧、搪锡,铜铝过渡使用专用铜铝过渡接头或搪锡;5.清理消除食堂外餐厅房顶彩钢瓦上堆积的干枯树叶、树枝,厕所周围的干枯杂草树叶,办公楼前的木材、杂草和橡胶管等易燃物品。
6.电气火灾综合治理阶段性小结 篇六
为促进我校安全生产持续发展,避免和遏制触电伤亡事故特别是重大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用电安全管理水平和规范人员的用电安全行为,不断改善我校安全生产条件,我校根据县教体局的文件精神,决定在本我校全力开展用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拟从根本上消除有可能发生电气火灾的安全隐患和杜绝人身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
一、专项整治内容
在我校校长的部署下,召开了以各部门负责人为主的用电专项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分析了目前在用电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传达了校园开展用电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精神和指导方针,使各部门负责人明确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的内容。
1、基础安全管理
(1)严格按照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定期组织用电安全检查和排查工作。
(2)通过对各位老师的安全用电知识培训活动,加强全体师生用电的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提高我校整体安全素质的安全生产意识。
2、教室用电安全管理
(1)检查我校供配电设施和电气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
(2)检查电源插座、2.4米以下的照明灯架、设备设施的金属不带电体是否连接接地线;(3)检查教学设备是否安装末端漏电保护开关、配电箱是否有二级漏电保护开关;
(4)检查电源插座、电气设备的控制开关以及配电箱内的电器元件是否安装在可燃材料木板上面;
(5)检查电线、插座、配电箱、电源控制开关等高温设备周围是否堆放可燃物品;
二、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效
此次专项整治活动,共查出各校隐患共3项,并已经全部整改,整改率达100%。
通过用电安全知识培训和教室安全隐患排查,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在用电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以及教室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危险性。在这次用电专项整治工作中,经过整改后的作业环境和安全技防措施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师的用电安全意识、用电安全管理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把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部分教师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方式中电气安全隐患的危险性,甚至有些教师心存侥幸,以为触电伤亡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不可能在本我校发生。针对此种现象,我校会以此次整改为契机,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改变教师这种错误的认识,切实提高教师用电安全性操作。
四、后续要开展的工作
辖区各校将会一丝不苟地按照教育局文件精神,以此次整改为契机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改变教师这种错误的认识,切实提高教师用电安全性操作。在硬件、软件上持续加大力度,从源头上杜绝用电安全事故。
7.电气火灾预防对策 篇七
为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分析其发展趋势,研究其规律,于建立法规制度,制定防控策略,抑制电气火灾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总体趋势
根据《中国消防年鉴》对我国电气火灾及其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看:2008—2014年,我国总共发生火灾146万余起,直接经济损失191.9亿元,死亡人数1万0 026人。其中电气火灾43万余起,占火灾总数的29.57%;因电气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74.2亿元,占总经济损失的38.69%;因电气火灾造成的死亡人数为3 036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0.28%(见表1)。
虽然,2008—2014年我国电气火灾占总体火灾起数的百分比维持在30%左右,上下浮动在3%以内,电气火灾发展趋势总体平稳,变化不大;但是火灾总起数却逐年增加,特别是2013年和2014年,增加幅度较大,电气火灾起数也随之增加。2011—2014年的火灾直接损失和死亡人数明显高于2008—2010年。
规律分析
原因规律
电气火灾的发生原因通常分为电气线路故障、电气设备故障、电加热器具火灾和其他4类(见图1)。2008—2014年,由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总体呈下降趋势,自2008年的66%逐步下降到2014年的60%左右;由电器设备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8年的16%逐步上升到2014年的22%左右;由电加热器具使用不慎引起的电气火灾总体呈下降趋势,自2008年的7%逐步下降到4%左右。
通过上述电气火灾起火原因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在电气线路故障和电加热器具使用不慎的防火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两类电气火灾的起火原因明显呈逐年减少趋势。但是,电器设备故障类火灾却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电气火灾形势依然严峻,火灾隐患问题依旧突出,防火工作还亟待加强。
区域规律
电气火灾区域分布情况主要分为城市市区、县城城区、集镇镇区、农村、开发区旅游区和其他6个部分(见图2)。2008—2014年,城市市区电气火灾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44%逐步下降到2014年的33%;县城城区电气火灾基本不变,保持在18%左右;集镇镇区电气火灾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13%增长到2014年的16%,其中2013年增长幅度较大;农村电气火灾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19%逐年增长到2014年的26%;开发区旅游区和其他区域电气火灾基本保持不变,趋势平稳。
通过上述各区域电气火灾分布情况统计分析表明,城市市区电气火灾比例明显减少,其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使用电器设备的数量和频率逐渐增多,直接导致农村电气火灾形势严峻,且比例逐年攀升。
预防对策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我国社会电气化趋势愈发明显,用电设备增加、用电方式多样化的趋势将更为突出,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的使用量加大,全国用电量将随之递增,电气火灾形势日趋严峻。对此,必须建立系统的电气火灾防范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电气火灾隐患,减小电气火灾危害,并在以下5个方面开展电气火灾防控工作:
建立健全相关规范
针对我国电气火灾居高不下的特点,有关部门须尽快制定预防电气火灾、电气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遏制、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及时制订或完善紧随社会发展、具有强制效应的各类国家保准、规范及规章制度,例如《电气线路防火设计规范》《电气设备防火设计规范》等,并将其作为设计、施工、审核、验收企业及用电单位用电的准则。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经济及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且对电力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省、市可以根据国家电气安全规范和本地域自身特点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电气安全法规,但要注意与国家电气法规保持一致,国家制定电气安全法规应能满足电气安全的最低要求。
重视电气防火监督管理
电气火灾的预防,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单打独斗”的现状亟需改变。一是应强化电力部门的培训、考核发证、检查等重点环节的工作,针对电力人员的工作特点,提升其业务技能水平,并积极开展用电安全实施监督检查工作;二是应加强质监、工商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针对电气产品市场及不合格产品,实行倒查等管理制度;三是应增强消防部门的检查力度,特别是对生产车间、仓库、商店等重点单位,重点检查其电气线路、电热设备和照明灯具的安全状况,并会同电力、建设等部门就电气防火设计、安装、维修等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制订一个全面、系统的技术规范。四是建设部门、房管部门、技术监管等部门,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协助相关部门构建严谨科学的电气防火监督、管理体系。
进行电气防火检测
电气防火检测是预防电气火灾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电气系统设备进行防火检测,及时发现、消除电气火灾隐患,是预防电气火灾发生的重要措施。电气系统的许多部件和线路都处于隐蔽状态,对其防火安全检查,单靠眼看、手摸、鼻子闻为主要手段的传统检查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电气线路设备的需要,需要借助激光、红外、超声波等现代化技术、设备、检测手段,采用与传统的检查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化、标准化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防火检查的准确率与效率。
另外,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电气防火检测服务企业要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检测程序,保证检测质量,切实做好电气防火检测工作。工商、消防、质监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对其经营行为实施依法监督。
加强电气市场质量监督管理
我国《消防法》规定,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产品标准,应当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各主管部门、工商部门、质监部门要切实履行产品质量监督职责,建立严格的市场管理机制,对商家销售的电气产品进行定期抽查和检查,发现假冒伪劣的电气产品应及时销毁;对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电气火灾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电气产品生产厂家或销售商必须标明规格、用途、使用年限,并注明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市场为线索,追究假冒伪劣产品的根源,对违法生产的厂家依法给予严厉打击。
开展电气防火知识宣传教育
8.建筑装饰须严防电气火灾 篇八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因电气设备引发的各类火灾的比例显著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电气装备火灾占全国火灾总数的比例超过40%,比10年前上升10倍。
一、电气设备火灾日益增多的原因
1、电线陈旧老化。不少地区1989年以前建成的住宅楼大部分使用的是铝线。当用电集中时,易使导线接头处电阻增大,因过热而产生电火。一旦电火与可燃物接触,即会酿成火灾。如沈阳市近两年因此类情况引起的火灾达36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30万元。
2、违反用电安全规定。如不少隐蔽装饰工程,电线未穿管就敷设在可燃物上,天棚封顶后,留下了很大的火灾隐患。
3、电器设计或安装不当。如电灯开关原是拉线的,因室内装饰拆掉,破壁拆去线路,改装成掀按式的。不少地区住宅楼电门插座比需要的少五六个,天线插座不规范。
4、家用电器设备和灯具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各类家电大量进入居民家庭,如热水器、排气扇、抽油烟机、吊扇、空调机等,先进电炊具亦迅速增多普及。
随着建筑装饰逐渐向高档化方向发展,各类灯具应运而生。制作灯具的材料包括金属、玻璃等不燃材料,但更多的是硬质塑胶、塑料薄膜、棉织品、丝织品、竹木、纸类等可燃材料,从而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如再加选用可燃性建筑装饰材料,则使这种火灾的危险性更大。
二、电器设备的设计、安装要求
因电气设备和灯具引发火灾的案例很多。如某研究一所微波暗室起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万元,该室内墙面和顶棚贴有一层可燃的吸波材料,因长期与照明用的白炽灯泡相接触,引起吸波材料过热,引燃起火。某公司经营部起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万多元,原因是日光灯的镇流器长时间通电过热,引燃四周的可燃物,延烧到三夹板木龙骨的顶棚。某商场因装饰时三楼吊顶内电线安装不符合消防要求起火,大火通过可燃装饰材料从三楼迅速蔓延到六楼,若不是消防队员及时奋力扑救,整幢大楼即全部毁于一旦。某会议室,因室内全部采用可燃材料装饰,电线短路后引起可燃物起火,仅几分钟,会议室整个被焚毁,直接经济损失几十万元。
针对上述情况,包括居室装饰在内的各类建筑装饰的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应符合下列防火安全要求:
1、应遵守国家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适应于住宅家庭居室装饰。国家规定,装饰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分四级:A级为不燃性材料;B1级为难燃性材料;B2级为可燃性材料;B3级为易燃性材料。进行建筑装饰时,应采用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
2、电气设计、安装应符合国家电气设计、安装规范规程的要求。供配电线路的负荷,不得超过安全载流量。
3、电气线路每个支路均应单独设置开关进行短路和过负荷保护。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回路,不宜超过15安培。灯具为单独回路时,数量不应超过25个。建筑组合灯具每一单独回路不宜超过25安培,光源数量不宜超过60个。建筑物轮廓每一单相回路不宜超过100个。当灯具与插座为同一回路时,其中插座不应超过5个;插座为单独回路时,其数量不应超过10个,带有插座的回路宜设漏电开关保护装置。
4、装饰夹层内(含顶棚内)敷设电线应穿管布置,在可燃性材料夹层内布电线时,应采用金属管布置;在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夹层内布电线时,可采用穿硬阻燃型PVC管布置。
5、卤钨灯和大于100瓦的白炽灯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石棉、玻璃丝等不燃性材料作隔热保护。当采用可燃和难燃吊顶时,不应装设卤钨灯和大于1000瓦的白炽灯的吸顶灯等装饰。
6、超过60瓦的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灯(包括镇流器)等必须安装在不燃性体构件上,其灯具(包括镇流器)与可燃烧构件应保持0.3米以上间距。
7、经装饰的舞厅、观众厅、礼堂、体育馆、病房及建筑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的商场和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地下公共场所,应设火灾事故照明、值班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
8、舞厅、高级宾馆等高级装饰场所的配电线应采用铜导线。舞厅、演播室、录音室等场所非固定电源的电线宜采用阻燃型电缆。
9、导线接头应接在接线盒内,采取焊接或压接,不准采取扭接;套管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
10、照明灯饰应采用难燃性材料制成。如果由于装饰效果的要求,必须使用可燃性和易燃性材料,应进行阻燃处理使其达到难燃性材料。因各种电气设备和灯具在使用时散发出的热量大小,连续工作时间的长短、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以及不同防火保护措施的效果都各不相同,难以作出具体规定。设计人员和建审人员应本着“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具体掌握。
11、装饰前,应了解暗敷设在电气管线的位置和走向。一般是根据竣工图来确定,防止在墙壁和楼板上打孔、剔洞时损坏线路造成人身及火灾危险。装设在每户的电表盘是电气线路的汇总点,切不可私自移改,以免发生危险。
卫生间如增加淋浴设备,要注意与电气开关、插座间保持一定距离并具有防溅、防潮功能,防止因潮湿造成漏电触电事故。厨房装设排油烟机的电源插座应避开灶具的上方;室内装修如果换灯具、更改开关、插座,须由持有电气安装执照的专业人员操作,不得私自随意拉线、接线、安装电器。在安装开关时应注意断火线,安装插座时(面对插座方向)上孔接保护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安装完必须对电气线路进行绝缘检测,对电器(具)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保护系统的导线进行测试,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万不可马虎从事。
12、正确使用住宅电气插座。家用电器设备的电源进线插头有两类,一类是带接地线的三级插头,另一类是不带接地线的两极插头。插头电极形状一般为圆柱形与扇片形两种。
在住宅居室的墙上,凡配置有三孔插座时,表明其电源系统为带有保护地线的系统(新建住宅一般如此)。此时可以利用进线带三级插头的插座盒(板)来扩接电器装置。其上的三极插孔是具有接地保护功能的。住宅居室的墙上只配置有两孔插座时,表明其电源系统不带有保护接地线,此时可用电源线带两极插头的插座盒(板)来扩接家用电器(或把电源线带的三极插头改为两极插头使用)。此时,插座盒(板)一的三孔插座是不起保护作用的,即插上三极插头的电器并不能得到保护。
选用插座盒(板),首先必须是市售合格品,其次应选插座孔为安全与多用型的(即:手摸时,手指头不会触及插孔的内部,并能插入圆柱形或扁片形插头)。使用插座盒(板)时,必须确保连接的用电设备总电流负荷值低于供电插座及其线路允许的电流负荷值。
【学校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推荐阅读:
电气火灾防范方案08-20
电气火灾形势分析08-21
全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校排名11-05
如何防止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08-1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监管服务系统政策文件07-21
茶庵学校火灾隐患自查报告10-08
学校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06-23
小学今冬明春学校幼儿园火灾防控08-06
徐吾学校今冬明春火灾防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09-28
汶上县第一中学学校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