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800字感想(共10篇)
1.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800字感想 篇一
鲁滨逊这个人,是个爱冒险的探险家,曾经有句俗语:爱冒险,就赶快来看看《鲁滨逊漂流记》吧!它会告诉你,鲁滨逊是怎样以顽强的毅力和聪明才智独自一人在荒岛上生活的。
他出门过三次,第一次他沉船了,不过他与水手们都幸于免难;第二次,他的船顺利抵达了巴西,他在巴西开始经营起种植园;第三次,他沉了船,水手和船长皆葬身鱼腹,只有他在一个荒岛上。
我觉得鲁滨逊在劫后余生之后,把自己的幸运和不幸、好处和坏处公允地排列出来,而分为“借方”和“贷方”。经过一番比较之后,我觉得鲁滨逊写的“贷方金额”要远远高于“借方金额”。这样一来,从此处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极其乐观的人,他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这“孩子”,这是不得了。后来,我觉得,鲁滨逊本来是一个无神论主,而在他拾到一本圣经后,什么都变了。他开始信仰上帝,活脱脱一个---徒。这种神奇的信仰的力量对于孤独的鲁滨逊来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只有在物质艰难的情况下最需要抓住并坚守住精神的力量才不会被打败。有一个文学家叫林纾的说过:打破“中庸之道”等中国传统观念的新精神。这也是近代中国人所理解的“鲁滨逊精神”的核心。在圣经的文化熏陶下,鲁滨逊开始一心一意安排起自己的生活了。我觉得他十分幸运,如果他的.船沉在了非洲,那会怎样呢?幸好这是一个离美洲大陆很近的荒岛。作者并没有把他的沉船写在一些非洲雨林啊,百慕大三角啊什么地方,偏偏他的船沉在了荒岛,一个富饶的荒岛上。就在荒岛,作者把许多笔墨给了野人,这一定有他的用意。而鲁滨逊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这二十多年来,鲁滨逊一个人生活着,有一个人陪他,那自然是极好不过的。文中,星期五对那些人肉垂涎欲滴,我越看越觉得恶心,一个人,吃着另一个人的肉,这不免让旁观者呕吐。我从“星期五对人肉垂涎欲滴”可以看出,他对吃人的习俗是习以为常的,没有认为这是可恶之事,还没有一点羞耻感,这让我对星期五有很大的偏见。
后来,我看到了星期五对鲁滨逊说:“拿斧头杀了星期五吧,不要赶他走。”我这才对星期五消除了偏见,认为星期五与其他野人不一样,他有着单纯质朴的性格。
不得不说,这本书蛮好看的。
2.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3000字 篇二
简•奥斯汀,英国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尽管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但却受到良好的教育,其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藏书。简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故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由于简居住在乡村小镇,家道小康,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故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英国文坛,而简的小说破陈出新、一反常规地展现了当时 尚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乡村 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和田园风光。她的作品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简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虽然其作品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但她的作品却可以从一个小窗口中窥视到整个社会形态和人情世故,对改变当时小说创作中的风气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意义。简介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运动的抒情主义之间的“小幅画家”和“家庭小说家”,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著名女性作家之一,在文学评论家眼里是堪与莎士比亚在不朽性方面相提并论的英国作家。
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几乎影响了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奥斯汀经久不衰。这位女性堪称英国之骄傲。她创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开启了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高潮。
《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是简·奥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开始始笔,取名为《最初的印象》,178月完成。简的父亲看后很感动,特意拿给汤玛·卡士德尔,请他出版,但对方一口回绝,使得他们十分失望。后来,简重写了《最初的印象》,并改名为《傲慢与偏见》,于181月出版。
简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简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故而这位伟大的英国文学家终身未嫁。
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故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但之后伊丽莎白例行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作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结缔了美好的婚姻。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两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中产阶级家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些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促使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其实《傲慢与偏见》是简自身的一种影射,但结局却不同于她自身的悲戚是出奇的美好,伊丽莎白的幸福面上为小说的一个结点,实则为她内心的一种强烈的愿望。
在《傲慢与偏见》中,简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绿蒂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简的小说尽管题材比较狭窄,故事相当平淡,但是她善于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那种作者认为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柯林斯这类遭到讽刺挖苦的对象,简都将他们写得真实动人。同时,简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她在对话艺术上讲究幽默、讽刺,常以风趣诙谐的语言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艺术创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傲慢与偏见》主要讲述的是小乡绅班纳特有五个待嫁闺中的千金,而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们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
新来的邻居宾利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班纳特太太追猎的目标。在一次舞会上,宾利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班纳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
参加舞会的还有宾利的好友达西。他仪表堂堂,非常富有,收入是宾利的数倍,许多姑娘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但他非常骄傲,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简的妹妹伊丽莎白。达西对宾利说,伊丽莎白长的可以“容忍”,但还没到能引起他兴趣的程度。不料,伊丽莎白不小心听到他们的对话。伊丽莎白自尊心很强,决定不去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可是不久,达西对她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在另一次舞会上主动请她同舞,伊丽莎白同意和达西跳一支舞,在举止言谈间,达西逐渐对伊丽莎白改变了看法。
宾利的妹妹卡罗琳一心想嫁给达西,而达西对她十分冷漠。她发现达西对伊丽莎白有好感后,怒火中烧,决意从中阻挠。达西虽然欣赏伊丽莎白,但却无法忍受她的母亲以及妹妹们粗俗、无礼的举止,担心简并非是钟情于宾利,便劝说宾利放弃娶简。在妹妹和好友达西的劝说下,宾利不辞而别,去了伦敦,但简对他却还是一片深情。
班纳特先生没有儿子,根据当时法律,班纳特家的财产是只能由男性继承的,而班纳特家的女儿们仅仅只能得到五千英镑作为嫁妆,因此他的家产将由远亲柯林斯继承。柯林斯古板平庸又善于谄媚奉承,依靠权势当上了牧师。他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伊丽莎白拒绝后,又马上与她的密友夏洛特结婚,这也给伊丽莎白带来不少烦恼。
附近小镇的民团联队里有个英俊潇洒的青年军官威克汉姆,人人都夸他,伊丽莎白也对他产生了好感。一天,他对伊丽莎白说,他父亲是达西家的总管,达西的父亲曾在遗嘱中建议达西给他一笔财产,从而体面地成为一名神职人员(其实是威克汉姆自己把那笔遗产挥霍殆尽,还企图勾引达西的妹妹乔治安娜私奔)。而这笔财产却被达西吞没了。伊丽莎白听后,对达西更加反感。
柯林斯夫妇请伊丽莎白去他们家作客,伊丽莎白在那里遇到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夫人,并且被邀去她的罗辛斯山庄做客。不久,又见到了来那里过复活节的达西。达西无法抑制自己对伊丽莎白的爱慕之情,向她求婚,但态度还是那么傲慢,加之伊丽莎白之前便对他有严重偏见,便坚决地谢绝了他的求婚。这一打击使达西第一次认识到傲慢自负所带来的恶果,他痛苦地离开了她,临走前留下一封长信作了几点解释:他承认宾利不辞而别是他促使的,原因是他不满班纳特太太和班纳特小姐们的轻浮和鄙俗(不包括简和伊丽莎白),并且认为简并没有真正钟情于宾利;威克汉姆说的却全是谎言,事实是威克汉姆自己把那笔遗产挥霍殆尽,还企图勾引达西的妹妹乔治安娜私奔。伊丽莎白读信后十分后悔,既对错怪达西感到内疚,又为母亲和妹妹的行为羞愧。
第二年夏天,伊丽莎白随舅父母来到达西的庄园彭伯里,在管家的门口了解到达西在当地很受人们尊敬,而且对他妹妹乔治安娜非常爱护。伊丽莎白在树林中偶遇刚到家的达西,发现他的态度大大改观,对她的舅父母彬彬有礼,渐渐地她对他的偏见消除了。正当其时,伊丽莎白接到家信,说小妹莉迪亚(Lydia)随身负累累赌债的威克汉姆私奔了。这种家丑使伊丽莎白非常难堪,以为达西会更瞧不起自己。但事实出乎她的意料,达西得知上述消息以后,便想办法替她解决了难题——不仅替威克汉姆还清赌债,还给了他一笔巨款,让他与莉迪亚完婚。自此以后,伊丽莎白往日对达西的种种偏见统统化为真诚的爱恋。
宾利和简经过一番周折,言归于好,一对情人沉浸在欢乐之中。而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达西的凯瑟琳夫人匆匆赶来,蛮横地要伊丽莎白保证不与达西结婚。伊丽莎白对这一无理要求断然拒绝。此事传到达西耳中。他知道伊丽莎白已经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他日后对伊丽莎白表白:You are too generous to trifle with me(你为人太真诚大方,不会以此来愚弄我)。诚恳地再次向她求婚。到此,一对曾因傲慢和偏见而延搁婚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简在研究她所处的社会时,明显地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正如她通过伊丽莎白的口所说的:“世事经历得越多,我就越发对这个世界不满。世人都是反复无常的,那种表面的优点或见识是很不可靠的。日复一日,我的这种信念更加坚定。”于是她就拿起反讽和喜剧这两种有力的艺术武器来批判那些不合理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乡绅贵族阶层的保守人物,揭露他们的虚伪,嘲弄他们的愚蠢。正如简借伊丽莎白口所说的:“我承认,愚蠢的行为、荒谬的事情、异想天开的古怪念头、前后矛盾的言行,都使我觉得好笑,只要有可能,我就要嘲笑它们。”简在《傲慢与偏见》中正是这样做的,而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正如奥康瑙尔所说,奥斯汀是位“最杰出的道德家,她总是通过小说来教育读者,而且她教导的方式是谨慎而周到的”。她在小说中从不说教,而总是寓教于讽,寓教于乐,让读者从作品那些滑稽可笑人物的自相矛盾、荒谬可笑的言谈举止和适得其反的行为中得到乐趣与启迪。
《傲慢与偏见》主要通过十八世纪在英国发生的四门婚姻,描写了女主角伊丽莎白·班纳特与男主角费茨威廉·达西之间的爱恨情仇。伊丽莎白是个勇于追求爱情、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中产阶级女子。故事主要以她对达西先生从一开始的厌恶到尊敬,再到爱慕为线索,也穿插了在几个发生在她身边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对那个时代女人生活与爱情的理想和期望。 故事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达西就是不顺眼的,加上男主角个性的傲慢,继而对他有了偏见。而男主角达西,是个不受人欢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于周遭冷淡的人际关系,对他来说,傲慢也许是有理的,但偏见却很无情,这两者产生的冲击是免不了的。两个人之间也因此而常有针锋相对的言辞,彼此之间的傲慢和偏见就造成了一开始的不愉快与误解,但是经过种种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渐渐产生一点点的感情。达西代表着“傲慢”,伊丽莎白代表着“偏见”,他们一开始都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引。接着一连串对达西不利的流言,更让伊丽莎白对达西反感。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绝时,他说了一句话:“要是我耍一点手段,把我内心的矛盾掩饰起来,一味地恭维你,使你相信我无论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对你怀着无条件的纯洁的爱,那么也许你就不会有这些苛刻的责骂了。可惜无论是什么样的伪装,我都痛恨。”达西没有为了讨好伊丽莎白,而改变他的傲慢性情。伊丽莎白也表现了很真实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营造给人的印象,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而开始的时候,伊丽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见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实的真相,经过达西的解释和自己的判断,才最终找到幸福的归宿。 傲慢与偏见,是我们很常见的弱点和毛病。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观印象所驱使,因而容易对别的人下不正确的注解,进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一个人所给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响到很多事,但并非一定不会改变,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更客观一点的论点,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对达西的看法,就是因为了解才有所改变。
3.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800字感想 篇三
就像达西先生,只是因为自身优于他人的家庭条件,以及从小的家庭教养,和所接触的环境,使不了解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极其傲慢,不苟言笑,难以相处的人;然而伊丽莎白小姐,她天生的性格和独特的想法,使她对任何人都抱有些许偏见,但这一点使她会站在十分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人与事,所以她不会受伤。即使是这样,他们最终任然消除了对彼此的不满,解除了误会,走到了一起。
有些人的缺点其实并不是缺点,而是一种自然表现的气质,只是你看不惯而已。可是他也许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如果你愿意去走近他们,你会发现其实他们真的很好。就像当伊丽莎白发现达西先生其实是一个绅士,一个很有教养的绅士时,她就无法自拔的爱上了他。
所以,我们不能被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缺点所吓跑,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同样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他们,试着接受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不是吗?我们为什么要揪着别人的缺点不放?使之变成我们的缺点,成为我们刁钻刻薄的表现呢?其实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真的成为这个缺点的钉子户,自暴自弃。但我相信,如果这样,也是因为他们太过孤独,绝望,才会这样。如果我们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多给他们一些温暖,也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他也会有他自己的优点。一个人不可能都是缺点,也不可能毫无瑕疵,毕竟人无完人。不要被缺点所吓跑,就像不要被困难所打倒一样。只有战胜所有的困难才能成功,只有透过缺点看到一个人的本质,才能给出正确的评价。我们不能片面的看待一个人,也不能单方面的考虑一件事。任何人都有他好的一面,任何事都有它意想不到的一面。只要我们肯于发现!
4.字读书心得总结感想 篇四
俗话说:不知者不罪。王道士既然无知,那么就应该无罪。除了可能有破坏文物的罪行外,我认为也应该无罪。因为他无知呀,又不是他愿意这么无知。如果他不是农民,深知其价值却装作无知,把文物以高价卖出去,那么他是卖国贼,他无耻,他才有罪。但现在错不在他,可恶的是那些官员。可几遍官员们有一颗赤诚的心,运回宫中保存,那又怎么样呢?八国联军原来,还是抢的抢,烧的烧,损失将会更大。在这点上,我认为历史是很公平的,有它必然的发展。当人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一切,就必定会失去自己的一切。外国冒险家“盗取”中国的宝物似乎也就成了必然,它们的精神应该受到赞赏,但当他们忘记一些极基本的前提,事实也不会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事实总会证明一切。说实话,我真的情愿它们存放在大英博物馆或者卢浮宫这些地方,因为人家保存得确实比我们好,在中国,博物馆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叫人怎么安心呢?至于耻辱嘛,这个不好说。不能因为自己得不到这个东西也不让别人得到,虽说文物是出自中国的。但我认为也可以这样想,科学、艺术都是无国界的,放在哪其实都一样,只要各方都享有同等权利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流淌了五千年,莫高窟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港口,载满了历史的可爱,然而一下子这里的文化不属于中国了,被一个叫王圆篆的王道士统统卖给了洋人:19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我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1911,1914……莫高窟神秘的面纱全都 运到外国去了,中国的文化自己不保藏,反而却摆在了外国的博物馆中,而我们的王道士呢?还自以为得意,笑咪咪地数着那一点微不足道的银元,却不料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卖国辱民的骂名,可是这一切又都是他造成的吗?恐怕不是吧!
那里的中国,思想落后,文化落后,就连政府也得向洋人求饶,更何况一个不懂文化的农民出生的道士呢?
中国落后的可以任人宰割,中国人可以任人欺凌辱骂,甚至要把外国请到中国听他们的指挥。
中国软弱得似一个病人,无力还击,只有喘息的力气,只有任风雨飘摇,只有看别人耀武扬威了。
可是在二个世纪以前,中国还是世界上的强国,灿烂的文化吸引着外国商人,马可波罗说中国黄金遍地,恐怕就体现了当时的繁盛局面吧!
但为什么后来会如此的不堪一击,也许就是自以为是了吧!闭关锁国,搞自我封闭,在别人高速发展之时,自己吃老本,最终沦落得一些人靠卖国宝吃饭,把中国一批批文化遗产送给了洋人,等待中国人的却是一堆堆感到破烂不堪的丢物。
中国的现在国,正在发展,然而,又更面临着帝国主义的排挤,市场经济的冲击,被打倒的危险也许更大,中国正在发展需要的更是人才,我不希望中国再出现一个王道士,或者再转入病态。
知道余秋雨好像是个很意外的过程,以前就知道余秋雨,知道是一个有名的作家,却没有真正看过他的文章,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仅仅限于知道名字而已,呵呵.后来闲逛书店的时候买了他的书看,从此倒是对他很感兴趣了,觉得他的文章写的不错,不像鲁迅似的匕首,却也不是一般作家的闲适纯以事务风景.旅游文学或者说游记中还有对文化和人文的讨论,也可能是这个原因,所以才有人说老余的文章都酸的可以,哈哈,不过这也正是他不同于人,而我又喜欢的原因吧.
5.复活读书感想心得500字 篇五
复活读书心得1
《复活》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贵族青年聂赫留道夫“骗取”了故母的养母卡秋莎·玛斯洛娃的爱意,导致她被迫成为了妓女。当她被诬告谋财害命时,正好聂赫留道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卡秋莎后深深感到自己毫无人性,于是他为了弥补自己以前的过错,便为她奔走伸冤,并向她求婚。后来伸冤失败后,卡秋莎被流放,而聂赫留道夫也下定决心要陪她一起去受苦。他的一举一动卡秋莎都看在眼里,她不仅原谅了他,而且还重新爱上了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声和地位,卡秋莎最后没有与他成亲。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应该抱有像卡秋莎那样的宽容之心和聂赫留道夫的能够自我反省的心态。每个人都会有自私的心态,哪怕是看到垃圾却不捡起来,这也是自私的表现。不过,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像聂赫留道夫一样知错能改,努力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就会让比尔原谅你。但如果你一错再错,屡教不改呢?那么比尔不但不会谅解你,而且还会认为你目中无人,从此再也不想和你打交道。另外,我们也要像卡秋莎一样先从比尔的角度考虑,这样才会让别人喜欢上你。
知错能改和宽容也是一种生活技能。
复活读书心得2
《复活》创作于1889——1899,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于晚年的长篇小说,不仅是他对俄国社会最有力,最全面批判的著作,也是他思想,主张的总结。
《复活》的题材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出身于上流社会的陪审员,在法庭审判的时候,认出了其中一个犯盗窃罪的妓女是他亲戚家的养女,曾受他引诱并怀孕。被发现后即被赶出家门,她把生下的孩子送给育婴堂,然后从此堕落成妓女。
当这个陪审员认出这个姑娘后,他找到了托尔斯泰的朋友法官柯尼,并告诉他自己要与这个姑娘结婚。但讽刺的是,这桩看似荒诞的婚姻,最后以这个姑娘在结婚前夜因伤寒而死为结局。
而在《复活》中,这个妓女便是女主人公玛丝洛娃,陪审员便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全文以玛丝洛娃的悲惨生活遭遇为线索,给我们铺展开一幅俄国革命前夕社会生活的画面:上层社会的人民生活富裕奢侈,而且认为穷人是社会**的根源,并鄙视他们,但在《复活》中,作者却借聂赫留朵夫的反思写出了自己的看法:“人们大多会认为小偷、凶手、间谍、妓女们为自己卑下的职业感到羞耻………可我们却对富翁、军事长官,统治者的自吹自擂大加赞赏………富翁的财富来自巧取豪夺,军事长官的胜利来自血腥的杀戮,统治者的威力来自残暴的手腕………可是因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和他们有相同的生活观念………目的只不过是为自己辩护。”而下层百姓则“在大量的死亡,他们已经对死亡麻木不仁。孩子养不活,妇女们长时间地干活而且是高强度的劳动………喂不饱自己………生活境况越来越糟”。
《复活》中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便是下层百姓的代表,她天真善良,却饱受社会的压迫、蹂躏,尽管沦落风尘,但她始终保留了可贵的天性;尽管她憎恨聂赫留朵夫的所作所为,但在发现后者的悔改之意时,却仍旧原谅了他;她又有极强的自尊心,因此她不愿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帮助。
而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则是上层社会的代表,但不同的是少年时的他抱负着理想;在堕入穷奢极欲的社会后,他的善良之心却并未湮灭,在认出玛丝洛娃后,他极力想帮助她,并重拾年少时的理想,从一个奢侈,浮夸的少爷到坚决反对上层社会的人物,他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揭露上层社会的腐败罪恶,反对沙皇制度。
尽管二者的遭遇境况南辕北辙,但相同的是他们的思想都在“沉睡”中,因此他们要“复活” ,要真正的成为一名有血有肉、有同情心、勇于反抗黑暗社会、追求理想的人。
在故事的最后,玛丝洛娃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松的求婚,聂赫留朵夫也追随了自己理想。托尔斯泰的理想寄托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复活》是歌颂人类同情的最美的诗--最真实的诗,书中体现了卑劣与德性,一切都以不宽不猛的态度、镇静的智慧与博爱的怜悯去观察。——法国著名评论家罗曼?罗兰
复活读书心得3
全文的前半部分写聂赫留朵夫为拯救玛丝洛娃,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争取玛丝洛娃自由做出的努力。通过聂赫留朵夫的心理变化和其他官员的表现,充分反映了当时俄国上流人士的腐败和社会的败落。后半部分是全书思想的升华,通过描写政治犯的生活,揭示了人们对贵族的反抗,同时也展现了各种不同宗教的斗争。这是继《牛虻》之后又一本让我对宗教知识深深领悟的书。
聂赫留朵夫为自己诱奸玛丝洛娃而感到痛苦,他受到良心的谴责,决心拯救玛丝洛娃。同时他要放弃私有土地,断绝与上流社会的联系,这对一个贵族青年来说是困难的,他经历着心理上的巨大冲击,自己也一直在矛盾当中。特别是后来玛丝洛娃思想的改变和现实的社会对他带来的巨大打击使他的心理受到了更加严酷的考验。
在囚徒往西伯利亚走的路上,政治犯的热情、勇敢给聂赫留朵夫带来了全新的思想,他也在这种新的思想下逐渐成长。他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然抛弃家产,去西伯利亚当苦役的决心令人钦佩。
最后玛丝洛娃为了不让聂赫留朵夫跟着自己受苦,含痛拒绝了聂赫留朵夫,并同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走向新生,而聂赫留朵夫也悟透圣经的真谛,理解了人生,走向一个新的生活。不过我还是为聂赫留朵夫没能找到一个漂亮的姑娘感到惋惜。
书中有两个漂亮的女孩,玛丝洛娃和政治犯谢基尼娜。她们有着不同的表现。谢基尼娜出身贵族,却从不卖弄风情,朴素无华。她的行为深深的影响了玛丝洛娃,并受到她的敬重。
不愧是古典名著,的确有它深刻的内涵。
复活读书心得4
近期,我读完了俄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复活》。
“复活”,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其并不是一个科幻作家,因而我怀着兴趣翻开了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任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早年与一个女仆卡秋莎·玛丝洛娃发生了爱情。聂赫留朵经历了军旅生涯后,精神上受到了污染,以至后来对卡秋莎·玛丝洛娃做出了无法弥补的丑恶行为,并抛弃了她,至使其堕落。在多年后,两人以犯人和陪审员的身份重逢于法庭,做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良心深受谴责。为了“赎罪”,他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在为此奔波的途中,聂赫留朵夫亲眼目睹了俄国农民的痛苦与贵族的压迫。最后“救助”终末成功。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话”。
读过后,我仍不大理解,在片刻沉思后。才渐有所悟:
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仍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上百年,然而即使再过上千万,他(她)的精神依然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
在堕落的人中,也有从新“洗清”自我的人。书中男主角聂赫留朵夫,就是一个从纯洁无邪的少年,在经历了军旅生涯后,堕落一时,最后终于在精神上恢复了自我。这又体现出了当时俄国政治的腐败。
复活读书心得5
《复活》一书中有两位主人物。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一位少年时强壮,思想先进的伯爵;以及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一位少年时美丽健康,可爱善良的小姐。玛丝洛娃是聂赫留朵夫姑妈的养女,一年夏天,聂赫留朵夫来姑妈家避暑时见到了玛丝洛娃,并被她的纯真所吸引。此时,他对她是纯真的爱慕。但他第二次来时,一切都变了。在军队中过了一年后,他变得放蕩。就在离开的前一晚,他要了她,并给了她一百卢布。她以为他会来接她,但事实并非她所望。怀孕后的她无法再在那生活下去,于是选择离开。之后的她历尽痛苦,沦落为一名妓女。而他则在上流社会过起贵族生活。他们的命运似乎再也不会交叠。
“玛丝洛娃会那么悲惨,这一切都是聂赫留朵夫的错”!这似乎无可置疑。但细想之下,却并不都是。
为何在军队待了一年后,聂赫留朵夫就从原来的“人性"变成后来的“兽性”?托尔斯泰在书中给出了答案:“他谈论梦想时,周围的人都朝笑他。当他变得放蕩后,花钱流水,以致他母亲要动用银行存款。而他母亲却认为这是个好迹象,早点习惯贵族生活没什么不好”。也就是说,当时的风气便是如此。玩弄了玛丝洛娃并拋弃她,在那个时代看来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也是《复活》的意义之一。它向我们指明社会风气对个人及社会有重大影响。
《复活》的第二个意义在于,它向我们全面的展现了沙皇时期俄国的社会面貌:上流污秽放荡的生活,官员贵族走狗的丑陋嘴脸,以及农奴贫穷糟糕的生活,同时也不缺乏思想进步的民主青年。
《复活》的第三个意义在于,它向我们指明了人应为了什么而活着。十多年后,玛丝洛娃因与一宗杀人案有关而受审,聂赫留朵则是陪审人之一。当他看到她堕落到这地步时,他认为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他知道她是无辜的,于是他四处奔走,希望能救她出来。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认清了那个世界,终于,“人性”的他复活了。他意识到,一个以金钱,以能够随意放任情感为生活目的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不长久的,生活在那里的人是不幸福的。只有为了理想和信仰而生活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6.战疫情心得感想800字精选 篇六
2020庚子鼠年,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爆发,遇上中国人最珍视的万家团圆的 “喜庆春节”,势必上演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
从习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重要指示,到30省市自治区启动一级响应;从武汉当机立断的“封城行动”,到除夕夜奔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无数的医护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自动请缨,毅然奔赴武汉疫情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的天职与担当,更践行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奏响了庚子鼠年最壮烈的“奋斗序曲”!
从春晚历史上首次没有彩排的片段《爱是桥梁》,“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的温暖话语,温暖了武汉城,更温暖了民心;到武汉市民夜晚隔空喊话:“对面的,打开窗户吵下架!”的视频,戳中无数人的泪点,令人笑中带泪;无数的武汉人民停住了出行的脚步,选择在家隔离观察,是对亲人的爱,更是对世人的爱。
从爱心企业和个人多方协调向医院捐赠医疗防护用品,到口罩生产企业放弃春节休假,马不停蹄保供应;从回乡的武汉人自觉“宅在家”,到乡亲们自发为他们“送菜送食物”的温暖画面,见证了在全民抗击疫情的每一个感人瞬间,凝聚成爱的暖流。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当“家里蹲”成为公众用微小力量抗击疫情时,无数的基层公务人员已放弃了休假,匆匆赶回单位,深入到农村,当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员”,站好“坝坝宴”监管岗,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还有无数的警察、企业工人以及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一刻也不曾停息,在疫情来临的时候,选择了扛起责任,站好自己的岗位,为社会正常运转默默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客观的说,不论是非典病毒“Sars”,还是新型冠状病毒-nCoV,无论是那个国家或者那个民族,都有可能遇到,是天灾也好,人祸也罢,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应对。纵观几十年来,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中华儿女一起经历了地震、洪涝、台风、泥石流、森林火灾,病毒等等,再多的苦难我们都一路挺了过来,站了起来,强了起来!
7.军训心得体会感想800字 篇七
在这里不得不提三位教官,他们训练时对我们要求严格,态度一丝不苟,不容我们犯重复的错误。可平时休息的时候,他们又成了我们的伙伴,我们的知心朋友。在生活上,三位教官和管老师就像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既关心又体贴,记得每天晚上管老师和教官轮流查房,督促我们准时熄灯,关心我们的冷暖。
还记得最后一天,一排教官在寝室之间来回奔波,为的是帮我们叠好不规范的被子。还有在星光灿烂的夜晚,大家围坐成一圈,看教官跳着柔美的蒙古舞,还有的……我们也都记在心里,教官的一句话使我们深深地震撼,“我没有名字,我的名字叫武警。”他让我们知道了一位军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了解到作为军人的一种自豪。
那种神情,那种精神是让我们所深深折服的。最后离开的时候教官替我们提着行李送大家上车,那时心里的感动不是可以用语言所能够表达的。也许这次与教官的分别将成为“永别”,但他们的精神将会在我们心底扎根,生长,成为我们上进的动力,这大概就是教官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东西吧!
8.昆虫记读书心得感想400字 篇八
我原来不喜欢昆虫,但自从看过课文松树金龟子后,我对昆虫的态度变了,我开始喜欢上了昆虫。看了《昆虫记》,《昆虫记》中的昆虫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的昆虫,凶猛无比,不但吞噬别的昆虫,连自己的同类也不放过;有的昆虫,如松树金龟子性格温顺,在松树上生活,从不伤害别的昆虫。看了这本书,仿佛昆虫一下子跳到你的面前。
我喜欢昆虫,更敬佩法布尔。他从小就喜欢昆虫,长大以后更是“昆虫迷”。所以他长大后,买了一块荒地,种上植物,在那里放养昆虫。他一有时间就去观察昆虫,好像昆虫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去观察昆虫,在经过长时间思考和准备,终于出版了《昆虫记》,很受人们欢迎,他也一举成名。我们要学习他的那种精神,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
9.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感想800字 篇九
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1
我去过许多地方,有浩如烟海的抚仙湖,富有民族色彩的西双版纳,激流勇进的马岭河峡谷……但最让我难忘的则是我们贵州的骄傲——宏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那天,我们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瀑布。趁着大人们买票的时间,我读起了大厅上的简介,原来黄果树瀑布是亚洲第一大瀑布,除了大瀑布外,还有几个小瀑布。买完票了,我们乘电瓶车进入景区。
一进景区,我们便奔到第一个景点,这个景点比较无味,只不过是瀑布流下的一条小溪,我有点沮丧,爸爸告诉我,瀑布在前面呢!
为了早点揭开大瀑布的庐山真面目,先睹为快,我和妹妹顺着“隆隆”的水流声一路飞奔。山路一拐,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大瀑布,哇!近了,近了,水流声越来越大,瀑布仿佛一块白布挂在山间。我们来到了山脚下,“隆隆”的水流声震耳欲聋,不愧是亚洲第一大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阵风吹过,好像下起了毛毛雨,真是如雾、如烟。我们感到凉爽极了!瀑布的水流下来,落在脚下,形成一尺多深的水潭。游客们脱下鞋子,光着脚泡在水里,捧一捧家乡的水洗洗脸,真甜呀!孩子们则撩起水花,打打水仗,欢笑声和着水流声奏成一曲欢乐颂。
接着我们沿着小路来到了瀑布后面的水帘洞,你会感到瀑布好像洁白的纱盖住水帘洞的洞口。溅起的水花如淡淡的雾气一般,真是与吴承恩笔下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孙悟空曾住过的水帘洞一模一样,据说《西游记》中的水帘洞就是在这里拍的。我真想变成孙悟空,纵身一跃飞入洞中,做一回美猴王呀!
走出水帘洞,过了铁板桥,乘上扶梯我们来到了出口。
我爱你,美丽的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2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贵州旅游,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的东南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秀丽古朴、风景如画、民族众多的省份。贵州省的黄果树瀑布是亚洲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四大瀑布之一。
来到贵州后,我们第一站就驱车前往中外著名的黄果树景区。从贵阳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欣赏着沿途的美丽景色,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景区门口。进入景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新秀美的园林景色,有许多形态各异的盆景造型、造型优美的小桥流水、各种各样的参天古树,供游人观赏,让我们感受到了我国大西南的另类风景。
之后,我们顺着蜿蜒盘旋的山间小路,向瀑布方向行进,凉凉的山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味道,顿时感觉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走了不一会儿,“看,黄果树瀑布”爸爸说道。我顺着爸爸指的方向远远望去,只见绿葱葱的两个山峰之间一道银河从山顶流下来,水的颜色是雪白的银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耀眼。隐隐听到隆隆的水声,越走近声音就越大。走进瀑布,我被其气势之雄伟所惊叹,好壮观啊!一道长约一百米的瀑布从落差七十多米的山顶倾倒下来,水流很急、很大,像一群急着到湖里游泳的水精灵,落到山底的水中激起了层层水花,水声震耳欲聋,好似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厮杀。水落下后颜色也从白色变成了碧绿色,好像嵌在山谷里的一块绿翡翠。站在观景台上拍照,水珠飞舞,随风扬起层层薄雾,飘在身上,十分凉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曾经写下:“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的佳句。
接着,我们顺着山路而上,临近水帘洞,我看到了横跨犀牛潭的七彩缤纷的彩虹,这不禁让我想到古人说的“天空云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滩云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这句话。走进这个贯穿瀑布的水帘洞,里面暗暗的、很潮湿,岩壁上冰冷的水打在我的脸上、头上,有一种安静、宁静的感觉。站在洞口向外眺望,向下倾泻的水流犹如脱缰的野马一样飞流直下,我一伸手去摸水,冰冰的、水很大、很急,沁人心脾。
出了水帘洞,浑身上下湿漉漉的,身上都被岩壁上滴下的水打湿了。走上全长170米、落差80多米的观光扶梯,告别了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出了黄果树瀑布景区,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它让我领略到了祖国西南边陲的美,让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做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非常自豪!
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3
黄果树大瀑布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考察大瀑布后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历;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大者。”它是世界上惟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惟一有水帘洞自然全长贯通且能从洞内向外听、观、摸的瀑布。大瀑布四季各有所观,春奔放、夏豪壮、秋婉约、冬娉婷。今年暑假,我就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感受了它的美丽壮观。
一进景区,“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首先听到的就是瀑布的声音,此时还较远,只隐约听到哗哗的水声。越走近声音越大,就像天边的闷雷滚滚而来。等到了瀑布对面的山上,那声音更是震耳欲聋,犹如万马奔腾,使人惊心动魄。
再看那奔腾的白水河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入犀牛潭,就像一匹白练从天而降,飞溅的水珠晶莹剔透,宛若一颗颗珍珠。弥漫的水雾让游人浑身湿透,观瀑台的石阶路、护栏也全是湿漉漉的,感觉身在迷蒙仙境。在阳光的照耀下,两道彩虹横跨瀑布,令人赞叹不已。这里的彩虹不仅是七彩俱全的双道,而且是动态的。天气晴朗的日子,从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都能看到,并随你的走动而变幻。前人曰“天空之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潭之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故题“雪映川霞”。
再往里走一段路,就到了瀑布背后的“水帘洞”。水帘洞位于黄果树瀑布四十多米的高度上,全长一百三十四米,有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到了黄果树瀑布,而不进水帘洞,就不会真正领略到黄果树瀑布的雄奇和壮观,那将是人生一大憾事。别看外面普普通通,里面却别有洞天。通道两旁全是石头,昏暗的空间里照着五颜六色的灯,越发显得神秘幽暗。走到开阔处,瀑布的水便倾泻下来,把我们浇得透心凉,隐隐约约还看得到外面气势磅礴的水流。继续往前走,瀑布的水从石缝流出,形成一条小溪,有时水从头顶滴下,这水帘洞真是名不虚传啊!走出洞口,顽皮的瀑布又让我们猝不及防地变成了落汤鸡,道路被水淹没,人们蹚水而过,享受这清凉的“水世界”。
下到谷底,仿佛置身于圆形的乐池中,在雄奇壮观的瀑布前,我们静静地聆听流水奏响的交响乐,它是那么的铿锵有力、激情飞扬,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无限陶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借用观瀑亭上的一副对联道出我们的心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这就是神奇的、迷人的、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
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4
来到贵州,不能不去黄果树瀑布,这可是贵州最有名的景点,我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哦!
我们驱车1个多小时到达瀑布景区。还没见到瀑布,就已经能感觉到瀑布带给我们的凉意了。走进景区,首先去的是陡坡塘瀑布。听导游说:这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宽的一个瀑布,有110米宽,由于瀑布的声音震天动地,所以又叫“吼瀑”。当年徐霞客就是先听到声音,再找到这个瀑布的。而且我们看过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黄果树瀑布就在陡坡塘瀑布的下游。顺着陡坡塘瀑布流经的水路,我们一路下行,这里早已人山人海,随着人流慢慢往黄果树瀑布方向前进。快到瀑布观赏点了,远远就能感受到瀑布侵泄而下的水声,瀑布的水雾飘在脸上、头发上湿漉漉的。我不由想起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来。黄果树大瀑布高74米、宽81米。只见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发出震天巨响,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真是太壮观了!黄果树瀑布还有大水、中水、小水之分,常年流量中水为每秒20立方米,我们来时正是水量最大的时候,瀑布激起的水珠,飞溅一百多米高,如云漫雾绕,上腾的水珠,如亿万颗闪耀的明星,随风浮沉,漫天飘洒,使人目不暇接。黄果树瀑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能从洞内向外听、观、摸的瀑布。但是我们去的时候正值雨天,水量太大,进不了水帘洞,不能真正领略黄果树瀑布的雄奇和壮观,真是一大憾事。
黄果树瀑布旅游心得5
暑假,我和爸妈跟着旅游团到贵州旅游,最让我难忘的非黄果树瀑布莫属了。
在赶往目的地的路上,我从导游口中得知黄果树瀑布名字的由来,因为这个地方种有很多能长出“黄果”的树。这种树外形跟我们这里的桔子树差不多,但是它所有叶子是向上长的,到了秋天还能结出很像橘子的果实。
到景点门口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伍,终于进了景区大门。沿着弯曲的林间小径往里走,很远就听到了“哗哗哗……”的水流声。绕过一条小道,前面出现了一个观景台,黄果树大瀑布的其中一条支流展现在眼前。瀑布由五级台阶组成,水一级一级向下流,但水流量仍然很大,“隆隆”作响,仿佛是发怒的雷公。在最后一级台阶上,一只昂着头的鹤在那里悠闲地走来走去,成了人们拍照和讨论的重点。
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往上面走,远远地就看到了期待已久的黄果树大瀑布。大瀑布像一块延绵不断的白布从山顶冲了下来,飘荡出来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一条很长、很大的彩虹,挂在空中,煞是好看!看着眼前壮观的大瀑布,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随着人群继续向前走,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水帘洞的洞口,一块大石头上刻着的“水帘洞”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水帘洞时而宽时而窄,窄处仅能让一个人低着头通过,宽处却有四五米高的样子,洞顶还有一些精美的石钟乳倒挂下来,不停地滴着水。走了大约一百米的样子,来到了瀑布后方,看着飞流直下的水帘,真实地感受到了《西游记》中描写的水帘洞的样子,仿佛我就是孙悟空呢!
黄果树瀑布的形成,是千百万年地质运动的结果。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我更是深刻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10.高一军训心得感想800字 篇十
感谢军训,它教会了我坚持。当汗水肆无忌惮地顺着我的头发与脸蛋落下,当刺眼的阳光几乎让我睁不开眼睛,当两腿发麻找不到知觉,有那么一刻,我想过放弃。军训太累了!尤其是站军姿。有的同学经不住炎日的烘烤,晕倒了,被教官抱到树底下急救;有的同学禁不住煎熬身体在左摇右晃。我多么想迈步向前方树荫下跑去,喝一口清甜的矿泉水,脱下这笨重的军服,享受阵阵微风带来的清凉感觉!忽然,一道严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是教官,他就站在我的面前!似乎看出我的分神,教官严厉地对我说:“挺住了,两眼直视前方,不要分散注意力!”不经意间,我瞧见了教官额头渗出的豆大的汗水,他和我们一样,站在炎炎烈日下,嗓子已变得沙哑。比起教官,我们受这点苦算得了什么!想到这,我又重新挺直了腰。军训,锻炼的不但是我们的身体,还有我们的意志,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我们就应当有铁一般的精神!
感谢军训,让我懂得了集体的力量。为了在军训总结大会上有一个好的表现,我们进行最后一个项目:齐步走。别看这个动作很简单,做起来才感到困难。齐步走讲究的,是整齐一致,这就意味着我们全部四十多人都要摆相同的姿势,迈相同的步伐,走相同的方向。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我们挽着手,一遍又一遍沿着操场苦练着,不到最后一刻决不离场!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群人的力量是强大的。当我们手挽手,迈着有力的步伐前进时,我分明感觉到,大家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当整齐一致的脚步声在耳边响起,我知道,我们都怀着相同的目的:为集体荣誉而战!军训,让我们融为一体,正如教官所说:“你不是一个人,你的一举一动,都牵及集体,都决定集体的成败!”
【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800字感想】推荐阅读:
傲慢与偏见800字读后感07-10
傲慢与偏见长篇读书笔记10-30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个人领悟10-26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300字08-04
傲慢与偏见情节分析10-29
傲慢与偏见英语观后感09-12
《傲慢与偏见》名著读后感作文07-15
七年级《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9-15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英文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