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2024-07-02

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精选8篇)

1.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篇一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中国梦‛的提出

2013 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再起航的第一年。在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过程中,总书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号召。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曾经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同时他还进一步分析指出了这个梦想其实是凝聚着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伟大梦想,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期盼。他表示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一定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的国家一定能够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二)当代‚中国梦‛的历史背景

2012年11月15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就曾经指出,‚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自那时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梦‛的提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近代中国的国情可以追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是一个近代中国的伟大梦想。正如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教授撰文 所指出的,在分析‚中国梦‛的提出背景时曾经鲜明指出,‚中国梦‛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反映了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内部涌动着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进步思潮的要求,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国历代志士仁人的理想、当代中国的追求和未来中国的走向,是连接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民族复兴之梦。

从‚康乾盛世‛这一落日的辉煌中,中华民族因夜郎自大而错失工业化的机遇,到鸦片战争清政府因落后而挨打后,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中国丧失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那时开始,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就成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始终不渝地追求的民族复兴之梦。圆梦之路无比艰辛,无比漫长。由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要解决的是两大历史性课题,我们的梦想也就包括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和‚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两大梦想。如果从 1840 年鸦片战争算起,到 2050 年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的圆梦之路长达 200 多年。

第一个 100 年,是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为了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之梦,必须先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个历史性课题。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到康有为、梁启超推动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都是为了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但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 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得 ‚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也就是说,我们足足奋斗了一个多世纪,才圆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

第二个 100 年,是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创设了不可或缺的政治和社会前提。但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之梦如果实现不了,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我们仍然会被‚开除球籍‛。因此,只有实现了这个梦想,才能最后实现民族复兴这一 ‚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经过 7 年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站起来的中国人就已经踏上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路,但由于我们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走了不少弯路,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才真正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三)当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在全面阐述‚中国梦‛的内涵,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这就精辟地揭示了‚中国梦‛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意义,展示了共产党人对于国家、民族、人民的自觉责任。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民族‛和‚人民‛这两个范畴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意义所在:强调‚民族‛的意义,实现‚中国梦‛不仅在于我们将完成历代志士仁人的民族振兴愿望,而且将造福于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强调‚人民‛的意义在于,‚中国梦‛是造福于人民的,同每一个人的个人理想息息相关,同时要靠人民来实现。因此,提出‚中国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更好地坚守‚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本质属性,更好地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奉献我们的一切。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做了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在演讲词中,他更加明确地指出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可见,中国梦的基本维度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的。

(四)当代‚中国梦‛的基本特征

1.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首先,‚中国梦‛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保有的自强之梦,复兴之梦。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底蕴。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为了顺利地实现中国梦,达成每一个个体的心目中的美好的‚中国梦‛,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事实上,不论从哪种意义和程度来上说,‚中国梦‛都绝对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而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

2.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中国梦 ‛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里所讲的‚人民‛,既是整体的‚人民‛,也是个体的‚人‛,即每一个中国人。事实上,‚中国梦‛不仅是整个国家的富强之梦,而且是同国人的住房梦、就业梦、社会保障梦、生活环境优美梦等个人愿望直接相联系的,是中国人的总体追求与每个人的个体追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憧憬和企盼。所以,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对‚人民的梦‛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二是‚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3.战略性和阶段性的结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按照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和十六大关于‚紧紧抓住 21 世纪头 20 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一战略决策,今天,我们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并最终实现民族复兴这一‚最伟大的中国梦‛,就是要完成两大历史使命———到建党 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基本实现工业化;到建国 100 年的时候,将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天我们圆梦,就是要圆这‚两个一百年‛之梦,这其中生动地体现了战略性和阶段性有机结合的重要特征。

2.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篇二

一、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发展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正确的思想为指导。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 就举起马克思主义这面旗帜, 将其与中国实际结合并不断使之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也成为引领中国文化进步的根本指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所以正确, 从根本上讲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使文化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坚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指导人民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创造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 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 产生于人与自然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中, 劳动实践决定着文化的本质特性。文化渗透在人类劳动的各个方面, 并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由落后向先进转化。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这种理解包含着文化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 而劳动的群体性特征必然决定文化是群体所创造的和最终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价值观点。这些被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汲取, 进而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创造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等人民创造文化为人民的科学指导思想。此外, 在阶级社会, 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集中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必须有主流意识来指导。加强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就要求无产阶级把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对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领导人民文化建设, 不断总结先进文化经验, 并且丰富建党、治国方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 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必须站稳人民大众立场;就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就必须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要研究和解决文化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就要深入实践文化科学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不仅反映了党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 也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那么, 我们沿着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实现与否, 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密不可分。

二、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建设先进文化之路

所谓先进文化, 应该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 既是人类思维成果的精华, 又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而区分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 则看它能否反映和促进社会历史进步, 即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可以得出:文化先进与否, 首先, 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性质, 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经济、政治的时代内容和不断改革创新。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就能够促进当前生产力解放和发展, 并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种文化之所以先进, 就是能够通过价值体系的构建, 知识结构与行为方式的变革, 解决国家民族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因而, 文化的改革创新是其繁荣兴盛的动力。体现在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上尤为显著, 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实行“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邓小平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齐发展, 塑造“四有新人”;到江泽民以德治国, 科教兴国, 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再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和谐文化建设等等重要文化战略。这是文化建设理论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创新进步。其次, 文化先进与否还取决于吸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文化与经济政治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有历史性的传承模式和体系。民族的传统的优秀文化可以交流、保存, 可为人们提供塑造社会角色的价值与规范。建设先进文化, 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方面, 使其融入并展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 比如, 中国传统中重仁义, 知礼节, 尚和合, 尊道厚德的良好素养;义利兼顾、乐群贵和、和而不同、勤俭自强、诚信敬业、经世致用、天下为公等文化根基已在当代社会广泛培植。此外, 中华民族历史上弘扬爱国主义道德的仁人志士, 他们的精神不仅构成了先进文化的成分, 而且是对民族精神的升华。如古代“四大发明”的勤劳智慧影响世界文明;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千古流传;历代仁人志士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为了民族昌盛, 谭嗣同、刘光第等维新志士慷慨就义;方志敏、刘胡兰等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等等, 都是激励我们发愤图强的力量, 是民族先进文化的最高体现。因此, 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所要建设的先进文化, 就是包含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分, 改革创新的成分, 是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基础。

三、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凝聚共识强基固本的发展之路

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一条红线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它是当代文化发展“中国道路”的根本任务和兴国之魂。如今, 有56个民族, 13亿多人口的中国, 正处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层次调整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 价值取向日趋多样, 这就需要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 需要有一个让13亿人民广泛认同的正确价值观念来凝聚人心。那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中国文化延续的精神基石。

当代文化的“中国道路”能够凝聚人心强基固本, 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取向。价值体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每个社会都有一种居于核心地位的价值体系, 并以此主导整个社会的思想、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中最根本的部分, 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而文化是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文化对社会的推动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提供鲜明的价值导向。早在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就认为, 西方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欧洲宗教改革后价值观念的转变有密切关系。而如今国际社会诸多热点问题, 无不渗透着不同民族、国家在价值观念上的碰撞。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各国都十分重视塑造核心价值体系, 以维护其民族生存和发展。比如新加坡制定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 将“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长期以来我们党探索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重大发展, 也是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就没有灵魂,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则是体现凝聚力之本。第一,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更深、更广拓展。赋予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和时代品格。第二, 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展开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等。那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当代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群体认同和接受的共同理想, 并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第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激励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第四,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形成, 宣扬真善美, 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良好氛围。作为“中国道路”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超越地域、血缘、种族、语言、行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 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归属感, 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

四、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人为本之路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是历史的创造者, 也是精神文化财富的创造者, 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这条道路也必然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人民为本根, 坚定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

文化发展要不断适应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中重要内容之一。注重以人为本, 就是要认清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在当代中国, 文化先进与否也取决于文化所成就的人的发展状况。以人为本的“人”包含两方面的主体, 要实现文化繁荣发展, 就要由什么阶级的人领导、为了什么人而发展的问题, 即领导主体和发展主体。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党领导人民探索总结出来的文化道路, 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领导核心;文化活动源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 那么其发展主体必然是人民。中国共产党坚持用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坚持文化发展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离开了人民群众, 文化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 文化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近年来, 中国不断加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起农家书屋, 各种文化团体深入基层、社区, 让文化艺术源于群众生活, 又服务于群众生活。

就“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而言, 当今中国, 更迫切需要“中国道路”先进文化的指引和充实。一方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小康,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统计资料显示, 1985—2000年, 中国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消费性支出从112.26元增长到627.82元, 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8.7%提高到12.65%;农村人均年文化消费额由占消费总支出的3.89%增至11.18%[4]。这样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和改善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 改革开放进程中, 各种利益关系的置换, 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 必然对人们思想认识、心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现代化和人的自身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要使人们在精神文化上走向自由全面发展, 因此,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国道路”根基力量在人民, 创造潜能在群众。

五、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提升中华民族世界影响力的和谐文化之路

中华民族要走向世界大舞台, 则中国实力的核心构件在于文化。文化不仅要对全国人民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 而且对全世界人民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有助于改善和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比如, 中国儒家文化的优秀成分“中庸”、“仁政”等思想可以在国家交往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是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方面的强大, 还包括思想道德和文化制度等软实力上的繁荣复兴。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强盛大国, 必然伴随着文化繁荣和广泛传播。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期, 也是中华文化最繁荣、影响力最大的时期。在全球化时代, 文化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也是人类文明中的绚丽瑰宝。现在, 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已把解决西方社会问题目光投向中华文化。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就在巴黎发表宣言称,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5]可见, 即使在西方文化称霸全球的今天, 中华文化仍具有影响世界的生命力和价值。中国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让这种价值得到世界的认同和认可。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 可以构建起中国自身强有力的文化认同感, 在世界上树立一个良好的大国形象。

如今, 我们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 在海外多个国家举办孔子学院, 同不少国家互办文化交流年活动, 各种文化团体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谐共处, 尊重各民族文化、尊重各国选择的社会发展道路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趋势。因而, “中国道路”是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 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得到文化价值认同, 不断将本民族文化的区域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的重要保证。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文化, 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的文化, 越是走向全球化, 就越要重视这种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多样性, 平等和相互尊重, 达到和谐理念中“和而不同”的境界。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命题即文化发展的道路问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实践的理性总结, 也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具有科学的指导思想, 体现先进文化, 凝聚人心共识, 以人为本以及走向世界的和谐文化之路。

关键词:文化发展,中国道路,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2.

[2]张瑞才, 范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103.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549.

[4]周向军, 等.科学发展观文化建设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58.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篇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 王浩斌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不仅需要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理想目标、理论诉求与文化政治、实践本质与模式特征,而且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面引领当代中国发展和进步的伟大旗帜,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及理想目标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首先需要我们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它涉及到正确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

从历史起源或逻辑起点的角度来讲,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当然,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国家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开始的。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他真正的拉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号角。从邓小平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是低级阶段,用邓小平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正是因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邓小平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区别于建国初期我国以苏联为榜样而建设的具有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特征的社会主义,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张运用市场经济来活跃经济建设,主张通过调动个体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主张共同富裕可以先让一部分发展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总之,这种社会主义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同于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范式,也不同于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范式。

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允许商品生产、市场经济甚至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但绝对不能就此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或本质特征在于允许存在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因为不论是商品生产还是市场经济,不论是共同富裕的“先富”策略还是允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都只是在手段而非目的的层面上来讨论的。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既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只是手段,那么,这种社会主义就其实质而言,其主体部分或者说就其精神实质来讲,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所指引的根本前进方向,其“特”是居于次要地位,作为手段而存在,并不影响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而“社”则是主要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真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指的是运用市场经济甚至非公有制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但这种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机制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不在其“特”,而是在其“社”上,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精神实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前进方向的社会主义,它既具有社会主义的共性特征,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的个性特征。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在于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前进方向,是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社会主义,那么,就此认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或者等于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发展战略部署,这种社会主义的发展范式同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目标相比有较大差距,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讲的社会主义也有很大差距,按邓小平的讲法,这种社会主义不是每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而是中国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这种社会主义严格来讲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或者说,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既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那么,它的理想目标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相比自然有些不同。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目标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邓小平也有论述,具体而言,就是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邓小平看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了不起的事情。”[3]这就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及文化政治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当代诠释,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形成、发展及逐步完善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理论诉求。

当然,仅仅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都是党的指导思想,它除了带有一般的理论诉求及其理论属性之外,这种理论体系承载着一定的政治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表征着一种具有深厚理论底蕴和政治价值导向的文化政治观。因此,在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诉求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治观。

作为一种文化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4]在这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就是当代中国的政治信仰和文化软实力。实践表明,要有效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当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5]而要继续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政治,需要我们做到:其一,推进理论创新以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其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及模式特征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我们还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及模式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也面向实践并为实践服务,可以说,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当然,仅仅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深入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已经有了论述,那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6]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实践本质主要体现在: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在本质上体现为形成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足点是中国基本国情,那就是目前正处于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主题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其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内容是六项建设,前文讲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时还包括2012年7月23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所提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为重要的本质属性在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本质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深入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尽管将其称之为“中国模式”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具备了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所应该具备的模式特征:其一,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取得的三大成就之一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其二,实现了对三大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模式特征;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模式特征在于不断地回答了实践提出的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等,这些无疑凸显了时代发展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需要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还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间的关系;三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种关系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理论主题、实践本质、模式特征、制度设置等多个层面和领域,是我们在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这五种关系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这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7]其它的一切关系问题,都是这种关系派生出来的,譬如,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及其发展,我们面临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识问题,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我们又必须深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当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为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之时,我们又面临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解和认识问题等。

[1][2][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252.305.

[4][5][6][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07,(21).7.14-15.6.6.

D24

A

1009-928X(2012)11-0005-03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说发展史研究”(11BKS017)部分成果之一。作者系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篇四

答: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这主要有两大过程:一是要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二是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第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真正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制定正确的方略,从而做到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第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很好的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提炼和升华。

5.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篇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列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一种理论实践经验以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双向结合的过程。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依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寻求和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由此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的生命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寓于其实践性之中。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然在本质上也具有实践性———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会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需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和特殊规律,形成了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谈谈学习体会。

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的,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资产,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其比重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只要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竞争力得到增强,即使公有制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公有制经济比重的减少,也不能影响公有制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坚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要不断巩固和发展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发挥质的优势。只有努力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真正坚持和巩固其主体地位。

6.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是在()

A.中共十二大以后B.中共十七大以后

C.延安整风以后D.遵义会议以后

2.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在()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新阶段》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B.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

C.经济一体化为时代主题D.可持续发展为时代主题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

A.借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借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

C.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借鉴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世界格局有了深刻变化B.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

C.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D.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8.下列关于科学发展观说法错误的是()

A.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D.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B.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0.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说法错误的是()

A.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

C.是在战争和革命的时代主题下形成的D.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因为

()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D.它们对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的照搬到中国

D.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1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4.邓小平理论是()

A.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D.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三、简答题

1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17.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和重大意义?

四、辨析题

18、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

概括。

五、论述题

19.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B4.B5.A6.D7.B8.B9.A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D2.ABD3.ACD4.ABC5.ABCD

三、简答题

16.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从预期目标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17.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切实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四,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四、辨析题

五、论述题

1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应用他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群众在实践之中创造的巨大勇气。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之一的典范。在当

7.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篇七

关键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途径

一、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及其优化配置的内涵分析

什么是教育资源?我认为教育资源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和。而什么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指社会对教育产业的人、财、物的投入, 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的分配。顾名思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就是各级各类高等职业学校用于维持高等职业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和维护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切资源。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是指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向上的资源分配。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 分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 政勤人员。教育者又分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 是人力资源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水平代表了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 科研水平。政勤人员又分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 他们是学校运行的有力保障。这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未来高等学校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人力资源的组织结构是影响学校办学的重要因素[1]。

(二) 财力资源。

财力资源是指用于兴办教育事业, 组织教育过程以及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所投入的财力, 分成“公共品”和“私人品”。财力资源的特点是他不能直接表现, 必须通过物力资源来表现, 人力、物力资源都收财力资源的影响。

(三) 物力资源

物力资源是指投入教育过程中直接满足教育活动实物条件的物质资料总和。分为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和环境设施。而物力资源特点是离不开人力资源, 用财力资源来表现。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及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 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 生师比失调。

教师的增长速度缓慢, 而学生在1999年扩招后, 大幅度上升。在2002年, 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达到最高1:19, 2010年普通高校生师比是1:17.33。这种学生规模迅速增加, 而教师队伍增长速度的相对滞后, 造成了我国高等院校生师比严重失调。

2.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失当。

据2000年统计, 全国高校有专任教师460000人, 其中教授43240人, 仅占9.4%;副教授167900人, 占36.4%。从上述可看出, 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严重失当, 而且缺少“双师型”教师, 这种结构是不能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的。

3.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均。教师队伍出现“两头大, 中间小”, 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比重过高, 而中年教师的比例相对较少。

4. 教师队伍学科分布上不均衡。专业课老师过少, 而基础课老师过多的现象[2]。

(二) 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1. 高校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教育经费掌握在行政部门手里, 造成学校行政管理上的费用比重越来越多, 在科研上的经费反而很少。2.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 公共资源占用较高, 而使用效率较低[2]。3.投入高校教育经费总量不足[2]。

(三) 物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重要问题

1. 部分设施设备闲置, 利用率不高, 共享程度低。

有的高校院系的一些较高价的仪器设备因为怕学生使用不当而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害, 直接就不让学生使用, 这致使设备的闲置, 也造成了学生无法掌握实践技能, 更无法达到共享资源。

2. 设备管理混乱。在设备管理上, 责任权利不明确, 多家管理, 无人负责, 从而造成只使用不维修, 损失不追究等现象。

三、对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一) 优化政府资源配置。

我认为政府首先应选择出效率最高的资源配置的方式,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使参与者和配置主体都有一个参照主体, 是资源可以更好的利用起来;其次, 通过市场引导, 政府调控, 学校自主这三方面, 是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3]。

(二)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 因而“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资源。优化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配置, 1.加强高等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工作;2.多招入教师人数, 使生师比达到一个合理的比值;3.鼓励教师定期参加职业培训, 或到企业参加培训, 是我们的教师都能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三) 优化财力资源配置。

首先, 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制度;其次, 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资源, 激发社会投入, 突破教育投入的制约, 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得到最大的空间;最后, 加大挖掘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力度。因为企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受益者, 理应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应经费。

(四) 优化物力资源配置

合理地用运用学校的设施设备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物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表现。对于高校内部物理和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1.从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合理化配置, 要从多个学科和专业的共同需要考虑进行优化配置。2.对于全校性或多个学科实验仪器设备应该向全校师生开放共享, 使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得到最大化。3.对于单学科或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应该向着相近学科或专业进行资源整合, 尽可能实现共享和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吴菲菲对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几点思考中国知网2006年9月

[2]张剑, 夏玉成高校内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探析中国知网2008年

8.中国模式的科学内涵 篇八

摘要:以1998—2006年SSCI收录的中国论文为样本,从论文的总量分布、时间分布、学科分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现状,并且研究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美国、欧洲各国、日本、俄罗斯等的合作模式和特征,提出中国增强社会科学研究产出,加强国际合作应采取的对策思路,从而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SSCI;科学计量学;数据挖掘;学科结构;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C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5-0063-05

一、引言

社会科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对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变化趋势、理论形态、科学交流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把握社会科学的本质,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组织与引导,才能制定出一系列包括发展社会科学、组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应用社会科学成果在内的社会科学政策。因此,在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时,不仅需要定性分析,更需要数据来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地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和成果,以求真正揭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在中国社会变革中所起的作用,真正揭示中国社会科学在现代国际社会科学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近年来,在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之目标制定、国内大学论文排名、研究基金申请、个人职称晋升等竞争中,SCI论文数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依据。然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却在国内受到冷遇,或很少有人提及,或负面评价与争议不断S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它收录了1760余种社会科学刊物,由于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比性及选刊的严格性,而且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学科,所以在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预测科研活动的布局及科研力量的变化等方面,SSCI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造,都要以撰写必要的科学文献为其最后阶段,因此,一些研究人员利用科学计量学对中国的SSCI文献进行了研究:华薇娜利用1982-1996年SSCI收录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从文献数量、著者、地区、高等学校、研究主题、核心期刊、引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谢金星讨论了SSCI与SCI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sscI覆盖的学科范围。定量研究了部分大学SSCI论文数情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sscI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黄万欣通过1971—1999年SSCI、A&HCI收录中国29所部属院校论文的统计,对中国高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吴丹青等对SSCI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语种、国别及学科分布等期刊指标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可以为合理利用SSCI进行科研评价提供一些参考;曾英姿对SSCI、A&HCI在1997-2004年间收录的中国著者论文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论文合作国家或地区分布、期刊分布、机构分布、语言分布、主题分布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大陆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与论文仍然甚少,语言及机构分布规律仍然未发生变化;李思名利用在SCI和ss-CI发表文章数,衡量京、沪、港、台的主要大学在过去十年研究成果的表现,结果表明这四个城市的大学在研究方面都有长足进步,整体而言,香港表现最好,台北第二,但很快会被第三位的北京追上,就大学研究表现而言,上海与上述城市仍有距离。

这些研究反映了基于SSCI的分析并评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科技能力的最新动向。本研究希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1998—2006年SSCI论文的发表情况、数量分布、学科分布、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中国与世界主要知识生产国家和区域的合作状况及其变化,为中国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全球优势资源,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清华大学购买的Web ofScience(WoS),2007年5月18日,以“CU=Peo-pies R China”为检索对象①,检索出SSCI中所有中国发表的文献,得到结果为12956篇。定义中国国际合著关系为一篇文章的合著作者中至少有一位来自中国并且至少有一位来自其他国家。以此为依据,设计国际科技合作自动识别算法,得到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的SSCI文献为4876篇(1998—2006年)。

二、结果分析

(一)中国SSCI论文数量加速发展中伴随飞跃和震荡

如图1所示,自1998年来,每年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章(PCA,Publications with a Chinese ad—dress)数量保持加速发展势头。从文献增长速度来看,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中,有1999—2000的飞跃期和2003-2005年震荡期,2000年数量快速飞跃后保持在该水平上继续发展,2004年较2003快速上升,2005年则较2004年的数量快速回落,随后基本上在2003年水平上平稳发展。

下面从期刊数量、学科、国际科技合作率等角度分析飞跃和震荡期。历年期刊数量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1999-2000年的数量飞跃也许是由于2000年发表的期刊数量增加了225种所致,但是2005年较2004年的期刊数量也增加了108种,其论文数量却在急剧减少,需要进一步从学科角度进行分析。

计算1999—2000年间以及2003—2005年间学科绝对数量的增长和速度增长情况,我们发现,心理学及多学科在2000年为277篇,较1999年的14篇增加263篇,其年增长速度为1878.57%,是1999—2000年所有学科增长速度最快的学科。其次是工业工程、家庭研究、特殊教育学、f临床医学增长速度都超过650%,但是这些学科的绝对数量都在20以内。计算绝对数量的增长情况发现,心理学及多学科的数量增加263篇,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管理学,数量增加87篇,经济学(63)、精神病学(49)、运筹和管理科学(30)紧随其后,所以心理学及多学科无论是数量增加还是速度增长都排在第一位。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该学科2001年为55篇,较2000年减少222篇,但是2001年基本保持了2000年的趋势,估计是由于2001年的期刊数量较2000年增加74种,补偿了心理学及多学科学科文章数量的锐减,其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2004年,从年增长速度看,前5位为:心理学及多学科(2154.43%)、遗传学(900%)、考古学(300%)、生物学(200%)、内分泌学(200%),但是其增长数量除了心理学及多学科以外,都不超过lO。所以进一步分析绝对数量的增长情况:心理学及多学科(1702)、精神病学(46)、经济学(29)、商学及金融(28)、教育学和教育研究(28),而2003—2004年一共增加1842篇,所以,2003—2004年的文章急剧增加并产生飞跃是由于心理学及多学科引起的。

2005年,心理学及多学科文章数量为61篇,较2004年锐减,而2004—2005年总数量减少1546篇,所以,可以看出2003—2005的震荡主要是由于心理学及多学科引起的。综合1999—2000年和2003—2005年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科心理学及多学科在其飞跃和震荡趋势中起到主要作用,其背后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分析②。

(二)学科领域的分析

根据图1所示的5个阶段,我们分1998—1999,2000,2001—2003,2004,2005—2006统计出论文数量较多的(前5位)学科及其论文数占各自阶段总论文数的比例,得到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的SSCI文献在区域研究、商业、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等领域比较活跃。对这五阶段的比例进行累积分析,可以看出在1998—1999年、2001—2003年、2005—2006年基本保持在21%左右,2000年的前五位占到当年文章数量的33.27%,2004年的前五位占到当年文章数量的52.22%,这两年主要是由于处于飞跃和震荡期,而且心理学及多学科的文章数量在这两年急剧上升。

对这些学科进行频次分析,共涉及9个学科,其中只有经济学和管理学2个学科在五个阶段都出现,说明这两个学科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精神病学出现了4次,商业、心理学出现了3次,教育学出现2次,另外有3个学科只出现1次,说明前5名学科中大部分还是比较稳定的。

(三)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献基本上都发表在国外期刊

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献分布于5281种期刊,从期刊的出版国家角度进一步分析,得到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献基本上都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99%左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内SSCI期刊较少,出版地为中国的只有22本期刊,并不是国内有些学者统计的只有6本;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国内出版的期刊只有ACTA PHYSSIN—CHINESE ED和PROG BIOCHEM BIOPHYS是中文的,其他都是英文,不如投稿国外SSCI期刊,显示度和影响力更大。

(四)合作国家和地区分析

1998—2006年期间,与中国合作研究文献数量超过100篇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0个,具体情况如图

下面以美国(USA)、欧洲四国(C,4,指UK,GERMANY,FRANCE,ITALY)、日本(JAPAN)、俄罗斯(RUSSIA)为例详细分析中国与其合作的特征和模式。

1数量上的时间分布

为直观反映中国和其他各国之间两国合著SSCI论文的历史演变,我们给出中美、中日、中俄、中欧(G4)合著论文的时间分布,如图3所示。

从总体上看,两国之间的合著论文在数量③上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1999—2000年间和2003—2004年间,中美、中日、中G4合作数量增长迅速,但是中俄之间的合作一直保持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且数量较少,最多时只有6篇。从数量上说,中美的合作数量最大,达到2 679篇,占总合作数量的54.94%;其次是G4,907篇,占总合作数量的18.60%;中日合作数量为226篇,中俄为22篇。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数量占到所有合作文章的78.63%。合著论文的快速增加反映出中国与上述国家的科技合作关系日益紧密。

2合作的学科分布特征

研究表明,国家之间合作最紧密的学科集中在双方共同的强势研究领域,其次是一方的强势学科领域,两国各自的弱势研究领域之间则很少合作。选取1998—2006年间发表的中国与之合著的SSCI论文,利用ISI对学科的标注结果,按照论文发表期刊所属学科对论文逐篇进行学科分类,得到所有参与合作的学科为169个,其中,中美为149个,中G4为125个,中日为85个,中俄为27个。

表4列出了两国合著论文总量排序前10位的学科。排序前10位的学科中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商业金融、运筹学和管理科学、区域研究等经济管理学科,应用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多学科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学科,精神病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医学学科,除此之外,在人类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方面也产出了大量合著论文。可见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是中国对外合作的热点领域。

进一步分析中国对外合作的学科分布特征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热点合作学科是不同的,只有精神病学和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两个学科都出现了。中美合作文章数量前三位为经济学、管理学、商业,全部为经济管理学科;中日则集中于精神病学、人类学和心理学;中俄合作前三位的是管理学、精神病学、人类学,中国和G4之间集中于经济学、管理学和精神病学学科领域。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笔者利用数据挖掘、科学计量学技术从中国SS—CI论文数量、时间、学科、出版国家以及合作国家分布等角度研究了中国学者国际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发表的总体数量及其变化趋势、学科布局与学科优势、期刊出版国家及国际合作等状况。

研究发现:(1)中国的SSCI论文数量保持加速发展势头。从文献增长速度看,在平稳发展的过程中,有1999—2000的飞跃期和2003—2005年的震荡期,心理学及多学科(Psychology,Multidiscipalinarv)是其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2)中国的SSCI论文在区域研究、商业、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等领域比较活跃。(3)经济学和管理学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精神病学、商业、心理学也是研究的热点领域而且比较稳定。(4)中国参与发表的SSCI文献基本上都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99%左右)。(5)中美、中日、中G4合作数量增长迅速,但是中俄之间的合作一直保持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且数量较少,说明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6)合作学科不断拓宽,分布广泛,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医学和环境科学是合作的热点领域。只有精神病学与社会·环境和职业健康两个学科是中外合作共同的热点。

这些发现对于认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科学、客观、公正、合理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和成果,优化资源配置,确立优先发展领域,促进自主创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SSCI论文总量和不同学科的论文发表特征的分析可以加深对这些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了解中国学者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潜力。同时,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论文中的地位越来越能够体现中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本研究所依据的数据主要以SSCI论文为

主,我们假定文献能够反映科研的实际水平和学者的主要思想,但其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对中国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计量分析及对比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金武刚,定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评《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献分析1978—1995》[J],社会科学,2000(07):79-80。

[2]谢金星,邢文训,凌鸿,SSCI与SCI[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05):3—5。

[3]严春友,质疑SSCI[J],社会科学论坛,2005(04):73—76。

[4]褚超孚,刘艳阳,熊晓英,SSCI期刊学科分布对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指标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19—22。

[5]吴丹青,褚超孚,吴光豪,等,SSCI作为我国社会科学评价指标的若干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5(10):36—38。

[6]毛莉菊,席庆奎,张彬,等,南农大SCI论文量与科研经费投入及科研激励机制的关系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04):162—164,

[7]华薇娜,1982—1996年SSCI收录我国社会科学文献的定量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03):188—191。

[8]黄万欣,SSCI和A&HCI收录我国29所部属院校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0(06):10—11。

[9]曾英姿,1997—2004年SSCI、A&HCI收录我国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情报科学,2006(10):1494—1500。

[10]李思名,京、沪、港、台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表现1994—2005:SCI和SSCI资料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02):90—97。

上一篇:工程管理的范畴下一篇:观看足球赛个人观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