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2024-08-22

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精选8篇)

1.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篇一

关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

近年来,伴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来自中国儿童信息中心的报道:全国留守儿童的比例达到47.7%。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有关专家认为,“空巢、留守”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大多是负面的,主要体现在学习成绩不稳定、行为道德失范、心理畸形发展等,如果这些性格缺陷得不到及时矫正,会给学校教育和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甚至于这些儿童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加强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势在必行。笔者就此提出如下思考,与大家商榷。

一、提高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孩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关心“留守儿童”这个孤独、寂寞的弱势群体,对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农村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甚至于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的稳定、未来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直接影响。社会应当对“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给予这个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存在,感受到家的温暖,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二、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科学性原则:遵循儿童心理以及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客观、全面地分析处理问题。实效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重实效。创新性原则: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勇于探索,注重创新,及时总结交流经验。

三、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措施

1、建立一套严格的约束机制和科学的激励机制。本着统筹规划,分工协作,责任明确,动态调整的原则,制定教师相关工作职责和工作评价奖励制度。

2、建立“留守儿童库”,作建卡登记,并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管理。

3、建立“留守儿童”的个案袋(包括: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情况等),时时关注并及时处理留 守儿童各方面情况。

4、开展“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及教师的“结对互助”和其它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互助互学的同伴友谊来弥补其在家庭中缺失的亲情,以良好的教育留住学生的人和心。

5、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采用因人而异的导行效应法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6、提供“留守儿童”与家长联系的平台,通过打电话、上网、给外出务工家长写公开信等形式,促进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让“留守儿童”心有所托。

7、通过登门施教、召开监护人培训会、举行监护人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培训“留守儿童”第二家长监护队伍,切实提高监护者素质。

8、建立教师“代理家长制”,做学生的第二父母,开通“亲情电话”,确保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的及时沟通交流。

总之,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及学校的通力配合。

2.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篇二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 只有观念更新了,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才可能有所创新。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才会真正得到发挥与体现。

1. 教师教学观念之“新”

一个有信心的音乐教师, 会在自己的音乐课堂中, 定位每一堂课程的教学目标, 并时时自查课堂目标完成的情况。然而很多音乐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 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 使得教学目标被空化, 概念化, 以至于最后很难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现在被称为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1], 目前已经在全国局部城市开展, 为音乐教育的创新之路开拓了观念。音乐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吸收新的教学方法, 时刻提醒自己要补充新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音乐知识, 在完成基础音乐教育目标的同时, 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和应用, 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 也提高教学效率。

2. 学生接受观念之“新”

网络的普及, 信息的迅捷, 使现在的学生对外界各种新事物的吸纳量是很大的, 一些学生在业余时间学习了音乐基础方面的知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野, 为他们接受新观念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但是仍有大部分学生, 并不重视音乐知识的学习, 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 使学生认识到艺术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重新审视素质教育, 从自身重视起来, 才能从根本上起到素质教育的效果。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材之“新”

在普及中小学音乐教育中, 教材的使用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教育主管部门在进行了抽查以后, 了解了目前在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发展缓慢的现状, 可是却没有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 没有与时俱进的进行教材的修改和添加, 目前中小学生的教材缺少创新, 枯燥乏味, 没有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 也没有迎合广大中小学生的需求[2]。对于中小学生的教育, 培养兴趣很重要, 学生有了兴趣, 音乐教育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不起兴趣, 学生自然不会重视这门学科。要使学生喜爱音乐, 中小学生的音乐教材需要与时俱进, 要及时进行修改, 比如对于学生们喜爱的流行音乐有所顾及, 真正的为学生着想, 使学生喜爱音乐, 才能更好的进行音乐教育。现今的教材对于民歌部分的编写过多, 学生比较陌生, 就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 对于学生们喜爱的音乐种类, 教材里应当适当添加, 学生从心里喜爱了音乐, 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也就不难进行了。

三、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法之“新”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 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 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课程的综合, 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从艺术的本质来看, 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 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各种艺术门类本是一家的, 音乐课学科的综合绝不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四个学科的机械拼盘, 而是以音乐为主体的、多学科的有机融合。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 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 多关注其他学科, 将音乐融入进其他学科, 比如在《我的家在日喀则》中, 就可以通过延伸, 让学生了解日喀则的地理位置, 欣赏藏族人的服饰, 学习藏族的舞蹈, 查阅藏族人风土人情等[3]。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 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 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 而且拓宽了知识视野, 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结语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 最具普遍性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理想和感情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 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课程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 随便的唱几首歌, 听几首音乐就可以的。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它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对于广大音乐教师, 还有即将踏入音乐教育行业的笔者来说, 如何让音乐教育散发出光彩, 体现出它的重要作用, 如何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好的打好基础, 是广大音乐教育者所应该思考的。■

参考文献

[1]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9.

[2]兰兰.中小学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6.p49.

[3]晓娟.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以提高教学效率.http://www.lunwenonline.com/论文在线网.

[1]李妲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9.

[2]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1.

[3]兰兰.中小学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6.

3.关于中小学动漫教育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动漫;兴趣;创新能力;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2-00065-03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提出力争在5至10年内使中国动漫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很快,每年都有大量动漫产品问世,但其中优秀的原创作品屈指可数,产品品质有待提高,离“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动漫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要。

2007年5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央电化教育馆联合组织实施了“中国国际动漫人才培养计划”,拉开了中小学动漫人才培养的序幕。中小学阶段开设动漫教育的主要宗旨是普及动漫基础知识,培养动漫后备人才,激发青少年的信息科技兴趣,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将谈谈在开展动漫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现代动漫人才的标准

动漫是一门集人文、艺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一个优秀的动漫作品应该在这三方面都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当一个动漫作品在主题、故事情节、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展现,让观众看后有一种回味无穷、为之一振的感觉时,这件作品自然就是上乘之作了,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动漫创作人员的水平。一个高水平的动漫人才应该是热爱动画艺术,具备扎实美术功底,精通相关电脑操作,具有一定文化底蕴,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我们在中小学阶段培养动漫人才应该认识到的,而且动漫教育也应该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开展的。

现在,中小学动漫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操作轻创意的问题。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动漫教学,但信息技术教师由于专业限制,精通各种电脑软件的操作,却不擅长美术设计和剧本创作,所以自然而然就将教学重心放在绘画软件的操作上,使得动漫教学变成了动画制作软件的学习,这种以绘画软件的学习代替动漫教学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优秀的动漫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动漫作品的生成过程是利用电脑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制作”过程,更不是“操作”过程。动漫人才的培养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如果学生仅掌握了绘画软件的操作方法,而对创意、设计、美学、人文等需要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的内容却知之甚少,做出来的就只是毫无美感没有内涵和生命力的产品。

二、中小学如何开展动漫教育

学习相关软件操作方法,是动漫创作的必要手段,通过软件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电脑操作水平,但在动漫学习中,仅懂电脑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在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动漫比赛中,我们可以发现仅有精湛的技术水平,如果没有精彩剧情、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方式,这类作品往往还是无法获奖。一个没有思想深度、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很难制作出具有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的动画。所以,在中小学动漫教育中,除了要教会学生电脑软件的操作外,更要注重学生人文内涵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兴趣是培养动漫人才的基础

兴趣是一个人从事学习、工作等活动的内在心理需求,从职业角度来讲,一个人如果能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发展职业,他会做得更出色、更持久;从学习角度来讲,有兴趣的学习是自愿主动的学习,是持久有效的学习。所以,培养动漫后备人才,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动漫的兴趣,并逐渐将兴趣转变志趣,为今后从事动漫职业打下情感基础,一个人因志趣而参与一项活动,是幸福快乐高效而富有创造力的。

在具体学习中,我们可以从欣赏优秀动漫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从主题寓意、剧本剧情到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解读,让学生从流于浅表的娱乐变成一个动漫的赏析读者。当学生真正读懂一部作品时,他才会得到发自内心深处的愉悦,也才会对动漫产生真切的喜爱,萌发学习的念头。

另外,还可以从简单动画制作入手,让学生学会简单动画的制作,消除神秘感,直观地去体验动画的生成。有趣的事不一定是一个人兴趣所在,爱看动画也不代表对制作动画有兴趣,当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通常只能是看着别人完成的任务时,其中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可想而知,这种感受只会推动学生自觉自愿地在动画领域更进一步地探究下去。

能绘画是走进动漫之路的基本要求,资深的迪斯尼动画师阿特巴比特曾说过:“动画师不懂绘画干脆就别干这个工作,这等于没胳膊没腿的演员。”可想而知手绘能力是动漫创作中多么重要的技能。其实,孩子天生就是一个画家,也许是后天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指点,也许是后来缺乏持久的专注和兴趣,多数孩子在绘画上也就趋于平庸了,因此,在中小学阶段,除了电脑绘画外,我们还应负有继续保持孩子对手绘的爱好和兴趣,为今后从事动漫创作打下扎实的美术功底。

但人的兴趣是不稳定、多变、易转移的,只有当他们在深入了解和真正参与后才会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在常规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要鼓励学生参加动漫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各级动漫比赛,当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特长,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得到别人赞许的目光时,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会使他们对自己产生正确评价和认识,自然就會形成稳定的兴趣方向。

2.创新能力是动漫人才的重要标准

纵观国内外优秀的动漫作品,小到中小学生比赛获奖作品,大到电视媒体热播好评如潮的动画影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秀作品不是最新、最眩技术的堆砌,而是拍案叫绝的创意元素运用,经典动画更是将这种不寻常的理念发挥到极致,使得故事情节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得以发展,并让人叹为观止。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需要从小逐步培养,因为成年之后的思维已经固化了,如果等到工作后再想弥补的话,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中小学的动漫课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对创新的要求,反映了他对创新的迫切程度,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创新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让学生多阅读幻想小说、幽默小说或影视作品,多了解不断推陈出新的科技产品,从中发现创新的点子和做法,一个时时被创新氛围熏陶的孩子逐渐就会产生创新意识,这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而创新思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它是一种发散、逆向的思维,有时是一种直觉一种灵感,没有对与错,所以,教师要注重开放式教学,在主题选择、剧本创作、角色设计、音乐风格、配音对白等方面不要过多的限制学生,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

动漫的学习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炫技,也不是炫艺,它是一个实实在在创造和体验的过程,我们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探究与尝试,只有将创新思维付诸实践才会形成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学生才有发展后劲,才能进行动漫原创创作,也才能成为高端的动漫人才。当然,在探索实践中,教师要随时把握学生研究的方向并及时引导,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而破坏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3.人文素养是动漫创作取之不尽的创新源泉

人文素养是经过长期人文知识的学习而逐渐内化的一种素质,在内可以表现为人的心理素质、气质、修养、品位、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外可以表现为思辨的能力、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天马行空的创意,只有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人才有可能在自己专业领域中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一个创意动画产品不是通过稀奇古怪的内容、变幻的画面、喧闹的音乐、尖啸的声音来博取观众的眼球,它主要考量两个方面:一是动画的主题或剧本,二是动画的表现手法,如整体艺术风格、角色设定、音乐等等。创意的表现手法虽然会让人眼前一亮,但真正能打动心灵的却是影片的内涵,表现手法是动画的外在形式,起着烘托主题的作用,剧本才是动画的灵魂,只有内容的创新才会让人回味无穷,而剧本的创意性、故事性、幽默与否都和创作者的人文素养密不可分。

各高校动漫专业每年有大量毕业生走向市场,但如此多的毕业生还是无法满足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相比其他国家,我们每年创作的优秀动画屈指可数,能够登上国际动漫大赛领奖台的更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就是在动漫教育过程中,我们过于注重电脑软件的操作和绘画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落实到中小学阶段,我们需要增长学生的人文知识,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涉足文学、艺术、历史、传统、宗教等各方面,从文学作品、历史故事、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养分、挖掘创作素材。只有当学生的人文知识背景越宽,积淀越深,视野就会越广,融会贯通的能力才可能增强,进而创造能力也会增强。

相对技术的学习,人文素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短短几节课,我们可以很快掌握某个软件的操作,效果显著、结果喜人。而人文知识的积累却是长期的,在中小学阶段效果并不明显,但我们不能因为效果和作用暂时没有显现就无视它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人文素养的很多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和打下坚实基础的,所以,我们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想法,踏踏实实地为今后从事动漫事业奠定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动画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的一项艺术创作,它不仅涵盖技术和艺术两个范畴,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既然是“创作”,就包含了制作者创造性的思考和创造性发挥,而不是简单的“制作”。

中小学动漫教育中,在动漫入门阶段,我们在注重软件操作和绘画技巧训练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相当的人文素养,学生才能在动漫的道路上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肖永亮.从动画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探讨美国的计算機动画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6(7).

[2]陈艳,郝春生.人文素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彭玲.动画创作与创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6.

[4]欧小松.培养创新能力要以人文精神为基础[J].求索,2001(2):66-67.

4.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伴随出现诸多的国人“精神危机”事件,特别是在积极向外寻求信仰依托无果之后,人们重新回头关注我国的悠久历史,以及曾“令人欢喜令人忧”的中华传统文化。于是,一股向传统文化回归和学习的浪潮,在国内兴盛起来。虽然在发展之初,也有诸多的质疑之声,但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归属之所,更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丛林的根本所在。在各方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学经典纷纷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堂,很多社会团体加入国学教育活动中。可以说,学习国学,传播国学,践行国学,成为当下社会的一个主流文化现象。

但在目标明确后,并不意味着实施过程的畅通无碍,特别是对刚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让他们在学习国学经典时快乐地接受,尽可能地领悟并积极地运用于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而不是望“古文”而生畏,这并非易事。近年来,参与小学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本人注意到在经典文本选择、教学目标设定及教学方法运用上,还有一些需要辨明的问题。

一、拓展国学经典的范域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明确“国学”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邓实在《国学讲习记》中认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1]这一对“国学”的理解,显然属于最广义的概念,与胡适对“国学”所做的定义,即“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2]有相似之处。因此,中国历史上长久或短暂出现的哲学、法律、宗教、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礼仪、制度、工艺和服饰等,都应包括在内。我们会发现,邓实和胡适的“大国学”概念虽易于理解,但却走向大而无当,不具备太多的指导意义。

随后,被称为“新儒家三圣”之一的马一浮给出自己对“国学”的理解:“令揩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3] 认为“国学”即“六艺之学”,将国学的范围缩小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上。这一概念比较符合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文化传统,得到众多学者的应和,可以说,这一“国学=儒学”的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小学国学教育。从现有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看,大多集中在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诗经》《孝经》及《唐诗三百首》等经典儒家原典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本,与这一教材编写规律相对应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多选择这些文本进行讲授。通常,一年级从学习《三字经》启蒙,二年级学习《弟子规》,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接触《千字文》或《论语》《诗经》的节选等。

可以看出,小学生学习的国学文本多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代表文献。但如刘梦溪研究员在一次访谈中所说,传统文化绝不是只有儒学一家,更不能把国学跟儒学等同起来。正是如此,中国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之所以数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就在于思想的五彩缤纷,儒家和道家、法家等诸家思想一起,共同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绚烂的七色彩虹。虽然有学者认为《三字经》或《弟子规》朗朗上口,易于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但如《庄子》《韩非子》或表现古代神话的《山海经》等文本,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及一些简单易诵的句子节选,同样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因此,在当下社会,当我们传播国学精粹时,任何管中窥豹式的国学教育都是不合理的,特别是面对刚刚进入学校,开始人生启蒙的小学生来说,不能仅仅把体现儒家思想的文本作为唯一选择,而应该有更为开阔的选择领域。

二、走出知识教育的窠臼

在学校的正规课程外,为什么提倡小学生要多多地接触国学经典,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女士的亲身经历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在一次访谈中,她曾说道:“我之所以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我开蒙读的书就是《论语》,《论语》对于我做人的思考影响巨大。当时只有四五岁,当听到‘朝闻道,夕死可矣’,被深深地吸引,心中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道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啊,怎么有那么重要,以至于宁可死去。”[4]从叶嘉莹女士一生的历程来看,正是这个幼年时期模糊感觉到的“道”成为她一生的信念和力量所在,正是在“道”的兴发感动下,才促成她虽身在国外,却一生孜孜不倦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活动,并取得巨大的成就。著名文化研究学者顾随对此也是深有感受,他认为:“诗歌的研读,对于我,并不是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

力量。”[5]

因此,国学教育不是一项立竿见影的工作,但它总会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产生影响的时间不可预期,有可能是迅速的,有可能是在长达几十年之后的。在国学教育目标的设定中,把诸如“助推学生识字水平”“提高学生诵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感积淀”“为中学学习打好基础”之类的,显然过于机械和狭隘。通过讲解古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纯真无邪的品质,保持天然的童心善性,帮助他们确立明辨是非的能力,耳濡目染地形成正确和积极的生活观念,这是我们提倡国学教育的初衷。

在当下国学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的社会环境下,重申“为什么学国学”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关涉教师的具体教学内容,即“学什么”,更影响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即“怎么学”。我们必须明确,作为“拓展性”课程的国学教育,不能同时强调与“基础性”课程一样的教学目标,强调识、背、记,以学习进度的快慢和接受程度的深浅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显然有悖国学教育的初衷。

三、重视生命的体验和感悟 在目前的国学经典教育中,“背诵”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甚至有学者认为,让小学生学习国学,是因为这一时期是他们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台湾台中师范学院王财贵教授提出“填牛说”和“记忆说”。他认为,“一个儿童基本的学习能力,是吸收能力,是海绵似的吸收,整体地吸收。你教他什么,都会放在肚子里„„现在所学的,不是现在要他懂,他有几十年去慢慢弄懂,然后一辈子有用„„牛的胃口很大,你不要它多吃,它的胃就空着。‘牛’是会反刍的。儿童学经典也一样,一时消化不了不要紧,他可以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消化。”[6]“填牛”理论虽然在一面世就备受学者质疑,但不得不说,这种“但求背诵,不求甚解”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目前的小学国学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扯着嗓子”读或背,是课堂的一种常态,但在解释某些字词或讲解某种文化现象时,面对孩子困惑的眼神,教师也多以“等你们长大后,就明白了”一话带过。

5.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篇五

根据调查和我们自己接受计算机教育的经历,发现计算机教育在我们国家尤其是一些县级或乡村地区呈普遍落后的现象,像我们调查的中学,计算机教育在高二就停止开课,改上自习课,而且在初中、高一阶段的上课内容也只是少之又少,要两个星期才有一次机会去机房,在机房时大部分学生都在玩游戏,根本就没学到什么。而在某些乡村地区的小学,学校根本就没条件去购置那么多电脑,建立微机室,计算机老师并不完全是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像是物理老师,数学老师只要了解计算机就可以教,不完全是对口的教师。县市级好一点的中学一般也只有2—3个微机室,而且有很多设施都是陈旧的。

在很多地区,人们只是把计算机教育当成是一种形式,根本没有注入财力和人力,学校只是把计算机教育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副科,老师的教学实力和经验对于这门课的进行没多大影响,大部分计算机课呈现以下这样的情形:老师在上面坐着,学生在下面各干各的,有聊天的,有玩游戏的,浏览娱乐新闻的,还有的就干脆什么也不做,就看旁边同学怎么摆弄电脑.......记得大一上学期我刚上计算机课,那还是扫盲课,老师叫我们做个幻灯片,她说,这个幻灯片已经是最基础的了,你们在中学的时候应该都已经学过了。我当时脑袋里就一个感觉:啊?什么时候?我怎么没做过。后来仔细想想,中学老师好像是有介绍过幻灯片的制作,只是我们当时都急着玩其他的去了。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有点惭愧。计算机课被忽视还有部分原因是计算机不是高考的考查科目,不影响考大学,所以在很多中学计算机课要无条件的为其它高考考查的主课让课,更有些学校为了使学生能专心的、更多时间的学习以应对高考,就干脆不开设计算机课程,或就计算机课程分配给其他的“主课”。由于学校的这种政策也导致了学生认为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根本没有多大的用处。这种思想上的错误认识更影响了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计算机课程。总结一下我们还发现计算机老师的地位不高,一个老师教一个年级,一周课时多,但是上课轻松,要讲的内容少,有时一节课的时间只要让学生自己上上网、看看书、上自习就可以了。计算机教学以我们之见应提高计算机老师的整体教学素质,淘汰一部分老的非主修计算机的老师。提高计算机教学在整个教学系统的地位,计算机最好能纳入中高考考查的项目。

如果能矫正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学到一些计算机有用的知识,一些沉迷于QQ聊天,网络游戏的莘莘学子应该会有一些其他宝贵的收获。当家长喋喋不休的骂着计算机毁了他们的孩子时,其实学校也应当担当起一定的责任,计算机在学习上也有其神奇的魔力,可是学校没有让学生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这一魔力,而让“可恶”的网吧有机可趁,将纯真的孩子带到了另一迷足不可自拔的虚拟世界。计算机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错它。虽然,大多学生主要是喜欢上网聊天等,但是怀着对电脑的喜欢,加以好的方面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应该会很有收获。Allen曾指出:“未来中小学计算机应用的关键是教育软件。”但是据了解目前中小学老师基本上对不会运用教育软件,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因此,还必须加强中小学的师资力量。

在调查有关我们国家中小学教育现状资料的时候,发现一篇外国博士对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分析,有些批评很尖锐,内容大致如下:为了迎接21世纪,中国正在努力从事教育的现代化和提高劳动力的必要技能 ,并且非常正确地把计算机文化看作是现代化教育成功的关键。然而,当前向中小学推荐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这是不可能成功的。„„基于这种过时课程的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策略将会危害整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基于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只对高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或是最优秀学生的学习有利,而对大多数平均水平的学生是没有用处的。若不彻底扭转当前的计算机教育方向,将会给中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带来一场灾难。他还列举了几个例子,例1:在使用计算机之前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就好像在允许学生使用圆珠笔之前要求他们必须先理解圆珠笔的构造、必须先搞清楚圆珠笔内的墨水是如何转移到纸上的科学原理一样?”例2:“为了有效地使用学校的建筑物作为教学场所,你并不需要知道建筑法规和建筑方法,同样,为了使用计算机,你也不需要去理解有关计算机的科学原理和数学法则。例3: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应当由那些将要制造计算机的人去学习„„而不是让一般学生和使用计算机的人去学习。这和学生为了能使用书籍并不需要去学习如何出版和装订书籍是一样的道理。虽然他讲的这些内容我们有些还不是很理解,但至少我们知道一点,中国的计算机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当然,除了批评,文件中也提出了一些建议,1.关于计算机课程目标的建议,把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目标划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类长期目标:通过辅助教学软件把计算机结合到现有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中去,而不是专门讲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或计算机的程序设计。短期目标:开发一种基于应用软件的课程。2.关于计算机教育政策的建议,为了使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能沿着健康的轨迹发展建议实施以下八条政策,(1)尽快将文字处理作为中小学的基本应用,并把培训讲授文字处理技术的教师放在最优先位置来考虑;(2)在软、硬件环境许可的条件下,让尽可能多的课程用计算机来支持学习,目的是要使各学科的教师都学会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教学,而不是只有计算机教师才能这样做;

(3)开展计算机如何应用于教学过程的“职前”与“在职”的教师培训以及有关软件工具使用的教师培训;(4)把计算机作为中小学师生日常使用的“普通工具”。通过延长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时间(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后有机会使用计算机、训练部分学生和专职辅助人员来管理计算机.实验室以及采取不要求穿拖鞋和白大褂进机房等措施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6)建立“课件研究与开发小组”,为全国中小学开发教育软件。这些小组应当对其他国家开发的教育软件进行考察,并和那些国家订立契约,以便对该国的软件进行修改使之适用于中国的情况。资金的提供非常重要,每年要有几百万美元的投入。在理想的情况下,应有不止一个开发小组对一门课程的课件进行开发,以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致让偏见占统治地位;(7)在中小学中尽快中止作为一般教育要求来开设的所有计算机语言课;(8)对于那些希望今后以计算机科学作为自己专业的少数优秀学生,在高中阶段向他们介绍现代程序设计语言可能是适宜的。四种令人深思的社会思想根源一种是受80年代初国际上部分学者鼓吹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观点的影响。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上,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首次提出了这种观点,并立即得到许多国家的专家的支持,我国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也产生了共鸣并积极响应。根据这些代表的建议,1982年原教育部做出在清华、北大和北师大等五所大学的 附中开设主要讲授BASIC语言的计算机选修课的决定,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起源。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尽管人们逐渐认识到“计算机文化”的内涵并不包括更不等同于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但是,由于我国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在“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的土壤中滋生并成长起来的,因此,它不可能不打上程序设计语言的深刻烙印。另一种是受我国计算机教育界部分专家提出的“程序设计语言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观点的影响。多年来,我国计算机教育界有一批很有声望的专家认为,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计算机所独有的,也只有通过对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用算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比数值计算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这些专家强调在基础教育中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能迎接信息化社会挑战的新型人才所必须的,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在制订上述包含五个模块的“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应该说这部分专家的意见是起了主导作用的。从社会根源上看也有两种影响,一种是受社会上每年一度的全国性中小学程序设计竞赛的影响。由于这种竞赛每年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有很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而且通过省、市、县层层选拔,其中的优胜者可以直接保送到全国名牌大学或省、市重点院校,因此而形成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迫使各地的高中和初中不断加强程序设计课程,甚至不少地区的小学也开设BASIC语言课。由于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即使“指导纲要”中取消“程序设计语言”这一模块,恐怕各地还会有不少中小学继续开设这类课程。因此,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要靠全社会达成共识,而不能只靠国家教委一个部门。另一种是受计算机师资水平和软硬件配置条件的影响。由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计算机教师的知识结构绝大多数都局限于BASIC语言编程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不太了解计算机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少教师年龄又偏大,不太愿意去学习新的、自己所不熟悉的知识;加上中小学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普遍比较落后,许多工具软件(如Windows环境下的软件)在低档微机上无法运行,因此在客观上也造成不讲程序设计语言就没有多少内容可讲、可学的局面。所以要想真正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要修改课程的指导纲要以外,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以及对中小学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情况的改善都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的解决要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全局来考虑,而不能只看到课程设置这一个方面的问题。

6.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篇六

一、对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

当前,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采用“分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模式,目的是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以求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体现小学教育综合性特点,在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学科专长、教研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在结构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出“双专业”的目标取向。教务部门力图把课程设置与小学教学科目一一对应,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拔高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要求,细分课程,增加学时, 有些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课时量已经占到了总课时量的42%,而学科专业课程的课任教师仍觉得课时不足,无法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学生则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静下心来自主学习。

单纯对知识储备数量的追求会造成课程体系的无所不包,简单的学科综合或不同课程的内容综合也无法达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课程知识综而不合,学生在学习上囫囵吞枣,知识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无论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上,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水平的要求与大学本科层次的要求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学生在知识的体系与结构上会产生一定的缺陷。最终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水准下降,课程设置专业指向不明,专业培养的目标规格再次游移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

二、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简化其多元结构模式,回归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结构模式。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加强学生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深入地了解,熟悉基础教育的特征,精通小学课程理论,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技巧,并具有初步的小学教育科研能力。这有利于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明确小学教育专业方向,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符合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要求,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小学教育的专业基础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并不能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效益,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最需要的仍然是语文、数学等教学科目的相关知识,这种课程设置是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小学教师应该是儿童教育专家,而非学科专家,作为一个教育家所需要的决不是单纯的知识。小学教育,因其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个性,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人生的基本态度。教育的难点也不在于教师如何精通并传授学科知识内容,而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自控能力差,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的要求更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重视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素质的培养。

在这里,我并没有贬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意思。相反,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是无所不知的全才,能解答小学生的一切疑难问题。面对现代社会知识的容量与更新速度,我们只能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建立起小学教育专业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马斯洛说过:“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通过知识达到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我们要培养的是充满想象激情和创造欲望的教师,是儿童眼中个性鲜明的人生导师,而不是单纯的课任教师。如果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对目前过早的将小学生置于学科体系之中,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有所触动,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三、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文化通识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选修类课程三部分。

1.文化通识类课程

文化通识类课程应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上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并增加艺术审美修养。课程主要有哲学原理、法学概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自然科学概论、计算机基础、体育、音乐、美术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小学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检查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能力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要求。学生应培养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并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小学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小学教育技能课程、小学教育实践课程。以上两部分课程,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小学教育实践类课程在时间安排与过程评价上应按专业课程标准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要改变传统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新生报到一直到毕业前,让学生不间断地深入到小学教学第一线,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小学教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教育宗旨有所感悟,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机会。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的开发隐性课程,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及对小学教师职业的热爱,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课程可分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实践、教育调查、论文撰写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2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一年级在每学期第一周及学期中间各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二年级每周安排一天的分小组见习,并开始为小学教育调查研究做好准备。三年级学生自由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并对学生的教学、调查给予指导和评估。四年级学生连续实习时间应不少于十二周,学生实习授课种类应不少于三门,教育调查和论文撰写时间六周左右。

以上安排,教育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占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这样,就可以起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点,提高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的作用。

3.选修课

选修课以增加专业知识深度、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特长为目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学科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重点应放在学生日后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学生应在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选修。

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着课程设置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采用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提供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自学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讲授置于次要位置,而注重采用探索、开放式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模拟教学、活动课教学、专题研讨、教育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观念上把课程学习变成一种反思性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使课堂成为师生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的场所,使课堂教学成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以研究者的心态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中的问题,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并形成理论层次上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和水平。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在研究中自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使大学之“大”充分体现在学生的学术水平上,小学教育专业之“小”充分体现在小学教育教学的方向上。

7.关于小学体育创新教育的新思考 篇七

一、小学体育创新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一) 是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客观需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其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运用创新教育挖掘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在掌握一定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基础上, 学会应用运动技能锻炼身体, 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二,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进而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性格和文明健康的人格。从这两方面来看, 创新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体育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 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 是实施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 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 并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 即教师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点评四个教学步骤。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体育教师的创新思维, 而且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而创新教育的实施, 会促使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如启发诱导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 彻底转变这一教学现状, 成为落实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 是增强体育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创新教育不仅注重体育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 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需求。创新教育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 并将体育教学内容向体育活动、体育方法、体育动机和体育经验方面转移, 在引导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使学生真正明白体育教学是对自身有益处的。由此可见, 创新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有效强化体育教学

二、小学体育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应构建一种以尊重、民主、平等、理解为主导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也为实施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 体育教师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 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教学中来, 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创新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 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并锻炼身体, 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达到培养兴趣、增强能力和发展创造力的目的。

(二)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学生的能力意识,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同时, 教师还应按照学生的性格、能力、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 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组织讨论、游戏、座谈等多种教学形式,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保持活泼进取、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对活动形式、方法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对个别有困难或缺乏新意的游戏活动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实践、多总结, 从而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三) 创新教学活动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在课程设计上多设置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 如趣味游戏、体育竞赛等,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获得乐趣, 当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兴趣后, 教学效果自然会有所增强。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 添加新的元素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 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蛙跳”和“兔跳”的动作进行练习, 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又如在教学花样跳绳时, 教师先从组织学生练习已掌握的跳绳方法入手, 而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自主创新跳绳方法, 教师从旁给予指导,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 创新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是体育教育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学评价不仅包含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 更包含对学生多方面潜能和能力的关注, 教师通过评价能了解学生在身心发展中的需求, 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心。所以, 教师应创新教学评价模式, 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进步的适当评价;既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评价;既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肯定性评价, 又要兼顾否定性评价的适用性。构建新型的教学评价模式, 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和改进自身的不足,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 在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是关键性因素。所以, 教师应当不断充实自己、延伸自己、发展自己, 依靠强烈的创新意识改革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 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并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宏.小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 2008, (20) .

[2]葛晓娟.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空中英语教室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

[3]滕宏宝.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教育方法[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10, (5) .

8.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引言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比较。音乐教育对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而言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良好的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陶冶个人情操。但是当前情况下,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仍存在着不足之处,音乐教育薄弱给农村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加强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农村义务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存在不足:

(1)音乐教育观念不足,教学体制不全。受传统应试教育和农村经济水平低下的双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功利性强烈,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2]。在广大农村地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将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优先供给在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上,无暇顾及音乐教育,在教学设计中,音乐教育的内容往往只占很少部分,素质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2)音乐教育设备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地方政府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国家财政资金的教育经费支出大部分用在了城市教育上,导致了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不足,无力购置音乐教学设备,乐器短缺严重,同时由于农村地区教师薪资待遇水平不高、职业发展前景受限,无法吸引优秀的音乐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3)教学内容脱离生活,教学方式单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水平不高,人们精神境界未达到城市水平,而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材往往是参考城市水平来制定,教材内容与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不符合,导致音乐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同时,在教学方式上,音乐教师往往集中于教会学生唱歌,而对于乐理知识、音乐史的介绍不足,对于音乐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考虑不周。

三、加强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具体对策

针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强化音乐教育观念,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无用论”观念,树立现代化音乐教育理念,推动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提高音乐教育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增强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学生个人文化素养、精神境界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巨大推动作用。学校领导层要重视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管理,建立音乐教育目标考核评估体系,推动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2)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为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配置标准化教学配套设施,修建音乐教学室、购置钢琴吉他等音乐设备,着手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的问题。同时,农村地区中小学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音乐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动员广大音乐毕业生投身于农村音乐教育事业,积极引进音乐专业教师;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兼职音乐教师的培训,积极鼓励兼职教师参加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和相关乐器的学习,提高现有教师的音乐教学水平。

(3)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完善音乐教学方式。鉴于目前农村地区音乐教材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相关教育部门要及时进行教材的编订修改工作,考虑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特色,遵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原则制定适合于广大农村地区音乐教学的教材内容。同时,在音乐教学方式上,音乐教师应从音乐教育的系统性出发,既要教导学生基本的说唱技巧,同时又要对各种乐器的使用、音乐史的发展有所介绍,丰富课堂内容,完善教学方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仍存在着音乐教育观念不足、音乐设备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强化音乐教育观念、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完善音乐教学方式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

参考文献:

[1]罗伟胜.湘东地区偏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乐之乐.关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思考[J].文史博览(理论),2013,02:68-70

作者简介:

上一篇:当当网的物流运作模式下一篇:给老师写道歉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