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慢病工作总结

2024-07-04

重点慢病工作总结(共15篇)

1.重点慢病工作总结 篇一

2014年慢病管理工作

总 结

2014年以来,在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的关心指导 下,九镇卫生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门诊医生、公卫 科工作人员以及各村卫生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慢性病项目管理工作小组,走村入户开展慢性病防治的管理工作,主要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心理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九坝镇是一个农业人口大镇,总人口数37162人,共有7个行政村,卫生院设立在镇集贸地段,周边人口密集,有效的方便群众和服务群众,使得我镇的卫生工作的开展节节相扣,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设16个行政村卫生室,3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2988人,其中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2062人,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500人,全年高血压随访5008人次,糖尿病随访1400人次,通过院门诊和各村卫生室门诊结合,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共计7850人次,九坝镇卫生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对各村开展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完善慢性病项目管理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到医疗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九坝镇公共卫生服务新形象。对辖区的慢性病防治工作进行具体的实施,再通过网络和通讯形成了一个上下贯彻、快速互动的信息采集网络,尽力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按季度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培训,领会上级精神提高慢性病的专业知识,每月召开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反馈会议,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来更好的服务辖区内的群众。

卫生院对不同阶段居民健康状况、热点咨询问题,定期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向广大居民传递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他慢病的防治知识,带领着居民群众,对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给任重而道远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根基,为居民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2014年已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8480人,通过建立档案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我镇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情况,按照上级部门的具体工作指导,对我镇的慢性病人群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身体健康检查,进一步完善目前我镇对慢性病人群管理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014年全年我镇卫生院慢病防治工作相比去年有显著 提高,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每位医务人员(包括各村乡医)、各村居委会领导的共同努力协调。不足之处也依然存在,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各村卫生室乡医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高血压、糖尿病宣传培训活动有待进一步拓展。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对目标人群定期随访来更完善我辖区内的慢性病人的管理,从而达到以“预防为主,跟踪管理”的模式开展防治工作,2014一年即将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九坝镇卫生院会进一步探索疾控机构科学规范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展慢性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新功能,加强基层医生素质培养,努力将我镇的慢性病项目防治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九坝镇卫生院

2014年12月20日

2.重点慢病工作总结 篇二

近日, 山东省安丘市邀请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专家、教授及研究生45人, 与该市32名专业技术人员, 分成三个组, 选取凌河、金冢子、吾山3个乡镇9个村, 询问调查1200户居民, 查体采血3221人。

专家调研组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 (包括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 的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及人群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平均水平和变化趋势的调查分析, 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助力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创建。

3.“刮”走老慢病 篇三

刮刮脸,美丽自然来

适应证:瘦脸,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色斑、脸色差

方法:涂抹上刮痧油,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

操作提示:1.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2.可用功效精油替代刮痧油。

刮刮头,清神醒脑

适应证:动脉硬化、神经衰弱、头风证

方法:1.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2.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3.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4.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头部也可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5.全息穴区: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顶颈前斜带或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额中带、额旁带治疗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

操作提示:1.头部有头发覆盖,不必涂刮痧润滑剂。2.头部是一个全息器官,包含了五脏六腑的发育基础,对于五脏六腑都有调节功能,所以梳头的方法可以达到保健的效果。

刮刮背,轻松健体

适应证: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证

方法: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

操作提示: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6问刮痧

Q很多人刮痧后,医生都说有“痧证”,“痧证”是什么病?

中医的“痧证”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痧证”多胀,就是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症状。

Q为什么刮痧要求30分钟以内?

因为刮痧是以通为补的,刮完后通了就很轻松,但是如果让全身经脉都通了就过度了,因此要把握好时间,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宣泄病气,但是又不会伤正气。

Q刮痧也讲究部位吗,具体位置应该怎样把握呢?

刮痧的确要求部位,但不像针灸那样要求部位非常精确,刮痧的特点是要求点、面、线相结合。所以,相对来说刮痧的部位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Q刮痧板必须是牛角和玉做成的吗?

常用的刮痧工具就是水牛角和玉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材质都是中药,具有活血化淤、发散行气等作用,而且用这两种材料刮皮肤没有副作用。但是在民间,也会用边缘光滑的器具来代替,例如铜钱、汤勺、碗等,但是效果肯定比专用的工具差。

Q刮痧很难学吗?

刮痧并不难学,刮痧不像针灸那样对穴位的要求非常精确,所以针灸必须由医务人员来操作,而刮痧完全可以在学习后自己操作。

Q刮痧之前涂抹的油,是不是只起到润滑的作用?

刮痧油里面主要是植物油,还加入了一些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中药,它可以增强刮痧的效果、减少皮肤的摩擦,可以很好地保护皮肤。如果不加中药,则只有润滑的作用,保护皮肤不被刮伤。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很多疾病都有立竿见影之效。民间的“揪疙瘩”就是“挟痧法”的俗称。

刮痧9不宜

1.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止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

3.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否则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和扩散。

4.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5.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刮痧,以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6.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刮痧,这类患者在刮痧时所产生的皮下出血不易被吸收。

7.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8.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以免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9.精神病患者禁用刮痧法,因为刮痧会刺激这类患者发病。

4.慢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四

慢病防治工作总结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制指导思想

我院慢病工作在卫生局的具体指导下深入社会,大力开展慢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心理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文明新形象。

三、慢病防制的内容及措施

1、强化慢病防制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中心整体形象,推进慢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从中心分管领导到中心各个科室,再到各个村卫生室,宣传员深入各村各户积极落实慢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彻、快速互动的信息采集网络,尽力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且

相对固定,和其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而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加强慢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而基层卫生院慢病管理是农村医疗优势的一个突出体现。由于基层医疗距农民近,就医方便、快捷,医患之间易沟通,易开展健康教育,易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对一些疾病好回访,易跟踪,基层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慢病管理对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3、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批漏

我院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上半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4、定期宣传、培训慢病知识

5.慢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五

一、明确目标,健全网络

在年初,饶河县卫生局即制定并下发了《饶河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计划》对全县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做了明确的要求与安排,要求所有乡镇卫生院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监测,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慢性病防治人员,通过一年的工作,初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慢性病防治网络。各乡镇每月上报慢性病报告卡和月报表。饶河县卫生局慢性病防治领导小组还利用例会等机会对乡镇两级开展了多次的慢病知识培训。

二、完善示范区建设,积累慢病防治经验

饶河县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建设工作于年初正式启动,在对示范区居民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资料搜集后,对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与细化。目前小佳河镇卫生院已为居民5000余人建立了健康挡案,完成了对其管辖的农村诊断调查,撰写了农村诊断报告。卫生院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督导一次。

三、大力宣传,普及慢病知识

在高血压日、心脏病日、糖尿病日、精神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爱牙日、爱眼日、等重大卫生日期间,小佳河镇卫生院慢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均举行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印制专题宣传材料、上街咨询宣传、张贴标语等。在活动日结束后及时将活动情况上报饶河县卫生局。

6.慢病总结 篇六

2011年慢性病防治工作上半年总结

今年我院在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的正确领导下一,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现将上半年慢性病防治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治指导思想

我院慢病工作在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基层,大力开展慢病防治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心理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我乡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结合我院《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我乡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医务人员做到自觉遵守《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的基层卫生服务文明新形象。

三、慢病防治的内容及措施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我乡整体形象,推进慢病防治的规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从分管领导到我院各个科室,再到各个村卫生室,深入各村各户积极落实

慢病防治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病防治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彻、快速互动的信息采集网络,尽力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且相对固定,和其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而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加强慢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而基层卫生院慢病管理是农村医疗优势的一个突出体现。由于基层医疗距农民近,就医方便、快捷,医患之间易沟通,易开展健康教育,易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对一些疾病好回访,易跟踪,基层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慢病管理对农村居民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3、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批漏

我院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上半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4、定期宣传、培训慢病知识

针对不同阶段居民健康状况、热点咨询问题,我们定期举办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向广大居民传递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其他慢病的防治知识,带领着居民群众,对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认识的误区和盲区,给任重而道远的辖区预防保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烦的问题,真正

架起了医患之间、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居民的健康撑起了保护伞。

7.职工医保门诊慢病管理原则探析 篇七

一、医保门诊慢病的概念

本文所指的门诊慢病与医学上的慢性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 两者有较大的区别。医学上的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 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它的全称是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不是特指某种疾病, 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 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 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医保门诊慢病是指:诊断明确、病情重、病程长、易复发、门诊与住院疗效相近且治愈率较低, 需长期门诊治疗以缓解和控制病情的一类疾病, 具体种类由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其次, 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医学上的慢性病包括所有的门诊慢病, 门诊慢病只是慢性病中较小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门诊慢病的种类将会越来越多。

二、临渭区门诊慢病管理现状

目前, 临渭区门诊慢病管理主要依据的文件是《渭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急诊和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管理办法》 (渭劳发[2005]36号) 。共有下列十三种疾病纳入门诊慢病范围, 并附有严格的诊断依据:1.各种恶性肿瘤的中、晚期;2.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慢性白血病;4.肝硬化 (失代偿) ;5.系统性红斑狼疮;6.糖尿病;7.高血压二级;8.脑血管意外后遗症;9.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者 (包括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10.肺结核 (活动期) ;11.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透析;12.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13.肝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

在审批程序上, 要由参保职工提供本人医保证和医保卡、近两年的门诊或住院病历复印件、诊断证明及近期检查、化验单等相关资料, 经社保中心门诊慢病鉴定小组批准后, 发给患者门诊慢病专用卡, 期限为一年, 期满后重新申报。参保职工凭门诊慢病专用卡到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就诊购药, 然后将所有资料交社保中心审核报销。几年来, 临渭区社保中心门诊慢病的审批程序规范, 费用审核严格, 结算比较及时, 缓解了部分职工看病贵的问题。

三、门诊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门诊慢病人数增长过快, 给统筹基金带来潜在风险。

临渭区从2005年开始实施门诊慢病管理制度, 2007年共审批门诊慢病103人, 2008年增加到174人, 2009年又增加到282人, 年均增长率达60%~70%。2009年, 临渭区门诊慢病总费用达182.3万元, 统筹基金共支付127万元, 占当年职工医保基金总支出的5.6%。虽然目前门诊慢病人数不到职工总人数的1%, 但门诊慢病的特点是病情重, 病程长, 易复发, 治愈率较低, 需长期门诊治疗。因此, 每年门诊慢病的新增人数总比治愈和死亡人数要多, 门诊慢病的人数总在绝对增长, 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而且,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慢性病日趋年轻化, 以及将国有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职工纳入职工医保, 今后门诊慢病人数还将会急剧增加, 给医保基金的管理带来了压力。

(二) 增加门诊慢病病种、提高

待遇水平的需求与基金承受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 随着参保扩面的推进, 基金征缴的力度不断加强, 以及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保的一次性缴费, 医保基金出现了短期结余较多的情况。为此, 社会上出现了要求增加门诊慢病病种, 提高年支付限额的呼声。但是, 提高门诊慢病的待遇必须从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和基金的承受能力出发, 这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工作上, 要准确统计门诊慢病的发病率, 精确测算年平均医疗费用, 综合考虑其对基金支出的影响, 适当扩大病种, 提高最高限额。

(三) 门诊慢病管理缺乏统一标准。

由于职工医保实行属地管理, 所以各统筹地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各自的门诊慢病管理办法。这些办法在病种范围、报销比例、最高限额等方面差别较大。推进市级统筹, 应该在一个市的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管理办法。将来实行省级统筹, 应该在全省范围建立统一的门诊慢病管理办法, 门诊慢病管理应该与统筹层次相适应。

四、对门诊慢病管理的建议

(一) 严格门诊慢病的审批和报销程序, 加强基金稽核。

对参保职工递交的相关资料, 医保经办机构要组织定点医院 (至少三级医院) 2名以上德才兼备的专家严格按照诊断依据认真审核, 将符合规定的患者纳入门诊慢病范围, 为他们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门诊票据, 要加强稽核, 必须要有定点医院的专用处方和正规发票, 或定点药店的正规发票及微机打印的药费清单, 查看用药检查是否与治疗方案相符。必要时派稽核人员到“两定”单位去实地调查, 严防弄虚作假的行为。

(二) 根据基金结余情况适当增加门诊慢病病种。

渭南市规定了十三种门诊慢病病种, 从全国范围看已经不少。如果基金允许, 可以考虑增加一些传染性疾病 (如乙肝) 和精神病 (需长期服药) 等病种。如果基金不允许, 可以考虑调整一些病种的待遇, 如渭南市门诊慢病管理办法规定“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透析及肾移植、肝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的患者, 无起付金。透析费及抗排异药费, 由统筹基金支付90%, 个人负担10%, 其他保肝、保肾、定期检查的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70%, 个人负担30%, 统筹基金支付不设最高封顶线”。这体现了对个别费用特别大的慢性病患者的人性化管理。

(三) 加强职工的疾病预防和保健, 尽量降低门诊慢病的发生率。

渭南市临渭区2008年门诊慢病统计数字表明, 排在前五位的慢性病依次为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 合计占当年门诊慢病人数的84.5%。虽然这些疾病的发生原因复杂, 但除了遗传、年龄和个人体质之外, 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也是不可忽视的外部诱因。因此, 可以拿出部分医保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开展工伤和疾病预防工作, 定期为职工体检。联合劳动监察和工会组织督促企业改善职工工作环境, 尽量减轻职工的工作压力。同时,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多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如调整饮食结构, 不吸烟, 多运动等, 降低门诊慢病的发生率。

8.预防为主,战胜慢病 篇八

不同的选择,命运就是这样不同,温水中的青蛙在不知不觉中葬送了性命。不良的生活方式正如那不断加热的温水,随时都会带来致命的危险。

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媒体广告,西式快餐厅和超市卖场,到处充斥着不健康的诱惑。这些看似会让人感觉更舒服。更美。更刺激的诱惑,常常成为我们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温水”,是真正危险的开始。如果不小心陷入其中,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健康,甚至赔上性命……

香烟,只要抽上几口就会让人上瘾,虽然最初这几口感觉并不美好,但这种刺激已足以让你很快就想再抽下一支;垃圾食品只要吃几次,就经常会很怀念那些“美妙”的味道。正是这些“温水”,导致了我们在意识到烟草有害健康时,戒烟已成为一个艰难的选择,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烟草的折磨与纠缠中度过;也导致了虽然有一天我们清楚地知道垃圾食品的危害,但对那些“美妙”的味道已上瘾,无力自拔。很多人就是在偶尔试一下、尝一口的过程中把自己置于温水中。

9.慢病防治工作总结2011 篇九

我院在市疾控大力支持下加强慢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充分履行慢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辖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2011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慢病防制指导思想

2011我院慢病工作在区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深入到村,大力开展慢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辖区慢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结合医德医风教育,提高慢病专兼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宗旨,紧紧抓住辖区居民关心的慢病问题。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改进办事程序、服务方式、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让大家满意。做到自觉把“医德医风规范”落实的医疗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恪守服务宗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树立全新的土桥卫生院文明新形象。

三、慢病防制的内容及措施

1、强化慢病防制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中心整体形象,推进慢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病工作小组设专兼职人员。从分管领导到各个科室,再到各村卫生室的医生、护士及居委会健教工作人员,宣传员深入到村。积极落实慢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快速互动、灵敏高效的信息采集网络。通过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全年信息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2、加强宣传力度,缓解群众经济负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医疗费用的逐年增长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的经济能力有限并且相对固定,和其相对巨大的医疗需求之间构成了矛盾,这就需要优质经济的服务,而公卫科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是最佳投入效益的干预,加强公卫科慢病管理可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而公卫科慢病管理是各基层医疗优势的一个突出体现。由于各(社区)卫生院医疗距居民近,就医方便、快捷,医患之间易沟通,易开展健康教育,易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对一些疾病好回访,易跟踪,公卫科慢病管理对辖区居民生命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3、定期开展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

我院定期开展自查工作,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慢病各项工作举行日常自查工作,及时纠察纰漏,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同时针对上半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积极改正。

四、求真务实,科学防治,全面落实慢病预防控制工作

1、开展社区主要慢病的健康教育,举办讲座、咨询、义诊等活动。发放教育处方6种,共近300余份,制作慢病防制健康教育橱窗1块。

2、进一步加大慢病健康教育力度。以三病防治知识为重点,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6全国疟疾日”等宣传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讲座活动,普及防病知识。

五、工作体会、存在问题、打算

2011年上半我院慢病防制工作略显成绩,需要每位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协调。不仅是我院各硬件设施的完善,更需要居委会居民共同配合完成。在改善辖区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整个辖区。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内部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待加强,医生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疾控机构科学规范管理的新机制,进一步拓展慢性病预防控制服务的新功能,加强我院医生素质培养,努力开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新局面。

10.慢病防控培训总结 篇十

《慢性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2013年9月12日海门市卫生局召开海门市慢病防控示范区创建推进暨慢病防治知识培训会,按照此次会议要求,我院及时将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我镇全体乡村医生和我院全体防保人员进行了慢病防治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高度重视,周密安排

在市卫生局召开专题培训会后,我院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于2013年9月24日在我院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全体乡村医生和公卫人员专题会,并按照市局相关文件要求和下发的培训资料,进行了慢病防治知识的相关业务培训。

准确领会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全镇慢病防控工作

充分发挥现有的村卫生室资源,面向社区人群,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健教等全方位的服务。采用家庭访视、家庭病床、上门咨询等形式,向老年人、慢病病人、残疾人等重点目标人群提供慢病防治服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是慢性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各村卫生室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卫生院要指导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利用健康处方、健康咨询、讲座、影视等各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开展社区动员,调动社区组织、单位、家庭、个人参与慢性病防治的积极性。要因地制宜地利用社区各种资源,保障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做好社区诊断,明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对各类人群分类指导,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区慢病防治中的作用,倡导社区成员互帮互助。

制定并全面实施慢性病防治优先项目,开展疾病人群、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分类健康管理。要根据疾病规律,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发挥村卫生室、家庭和个人在三级预防中的作用。对于疾病人群要开展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病人诊治和疾病管理;针对高危人群,选择、评估适宜的筛选方法,提高早期发现水平,针对吸烟、酣酒、肥胖、高血压、不合理饮食和静坐习惯等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疾病发生或延缓疾病进程;对普通人群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掌握形成健康行为的技能,帮助形成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了培训测试,对普遍做错的试题进行了集中讲解,直到全部理解为止。

海门市四甲镇卫生院

11.春季,慢病复发时 篇十一

冠心病:研究表明,每年3~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另一发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因此,冠心病人在度过严冬之后,切莫忽视春冷。

风心病: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的。常因寒冷、潮湿、居住拥挤、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复发或加重。研究表明,春天是风心病复发率极高的季节。因此,患者应特别注意自我保健,如加强体育锻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多食新鲜蔬菜,注意防寒、防风、保暖等。

关节炎:关节炎病人对气象的变化甚为敏感,尤其是早春。气温时高时低,关节炎患者症状明显加重。因此,患者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重视关节及脚部保暖。如果受寒,应及时用热水泡脚,以增加关节血液循环。

肾炎: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对肾炎患者来说,感冒不仅引起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极易导致肾炎复发。故此,时值“多事之春”,肾炎患者应加倍注意保健。

精神病:研究表明,春天是精神病的高发期,每年3~4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故在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即使是老年人也极易复发。因此,在春天应特别注意预防。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医嘱正规治疗,要有良好的护理,严格的管理,发现有情绪异常者,要及时就医。

花粉病:每年春暖花开、艳阳高照时节,总有些人感到鼻、眼奇痒难忍,喷嚏连续不断,流涕、流泪不止。有的人还会出现头痛、胸闷、哮喘等症状,这是接触某种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外出时要戴口罩、墨镜等,以减少接触花粉的机会。

哮喘病:病人对气象要素的变化,抵抗力弱,极易引起复发或使病情加重或恶化,因此,必须加强自我保健,防患于未然。

延伸阅读

小心春季误食“发物”

入春后,一些慢性病患者食用某种食物后会突然发病,这些食物就是人们俗称的“发物”。中医理论认为,春季误食以下几种“发物”,会令旧病复发,新病加重。

羊肉——对阴虚火旺者及热病、传染病患者来说,春季食用羊肉容易上火,因此,吃羊肉时必须搭配一些冬瓜、丝瓜等凉性食物。

猪头肉——春季食用猪头肉有可能会诱发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偏头痛等旧病,还会出现头晕、胸闷、肢体及面目浮肿等症状。

韭菜——体内阴虚有热或患疮疡、眼疾者,食用韭菜会加重病情,令人神昏目暗。

香椿——曾患过荨麻疹、丹毒、湿疹、中风、惊风等疾病的人,食用香椿容易使旧病复发。

竹笋——四肢发冷,泄泻、腹部冷痛、阳虚水肿等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

(责编:辛娅)

12.重点慢病工作总结 篇十二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慢病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前进, 人类在享受物质丰富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健康问题, 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受到影响,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慢性病是一个重要课题[1]。本研究通过在社区免费开展慢病管理模式和健康宣教,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与内容

对纳入管理的人群采用“高危人群和慢病患者管理信息表”, 由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担任调查员, 进行慢性病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立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居民健康信息库、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规范慢性病档案管理办法及标准[2]。

人群分类管理

采用“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对管理人群进行个人健康状况及慢病危险度的评价, 然后进行分类, 分为一般人群、慢病高危人群和患者, 按不同的规范化管理内容和要求, 对上述3类患者进行管理[3,4,5]。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以健康教育为主, 对明确诊断为慢病的患者, 社区医生负责实施规范化管理, 行为干预根据《慢病管理业务信息技术规范 (2008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要求。

本研究中所纳入的3类人群中, 其中一般人群639例、慢病高危人群213例、患者96例。一般人群中无不良嗜好, 有一定锻炼习惯;慢病高危人群中, 100例有>10年吸烟史, 66例嗜酒, 173例体质量超重, 均无锻炼身体习惯;高血压病患者67例, 占慢病人数的69.8%, 本次研究中各年龄段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患者16例, 占慢病的16.7%, 其他慢性病患者13例, 占慢病发病率的13.5%。经人群分类管理1年后, 一般人群增加了189例, 其中63例戒烟或者吸烟数量急剧下降, 慢病高危人群中有110例体质量有明显下降, 达到或者接近正常水平, 慢病患者中有31例症状有显著改善。体重下降明显者以女性居多。

健康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印制有关高血压、糖尿病、体重管理等系列的健康教育宣传折页, 定期为社区居民免费发放。当地卫生部门免费召开动员会及健康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以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措施为主。在社区及广场等处悬挂宣传展板, 内容包括“平衡膳食、健康体重”六部曲、“三高”的预防、慢病患者的饮食和运动等。

慢病最大的治疗障碍在于患者要对热爱的食物进行抗争, 严格执行合理饮食, 但由于人自身的性格特点, 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关于饮食的误区, 综合各类患者对饮食的误区, 现分以下几类进行探讨其对策: (1) 控制饮食并非饥饿疗法:控制饮食是在保证患者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 对总热量的摄入给予适当限制, 如果仅仅是饥饿疗法, 不能供给患者所需热量, 就会导致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异常分解增多, 如长期如此, 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甚至发生低血糖休克等并发症。所以应该给予控制饮食并非饥饿, 合理搭配饮食, 保持机体最佳状态, 同时配合药物治疗,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忽视休闲食品的危机:各种休闲食品含有丰富的热量, 尤其是油炸类食物, 其含有大量的油脂, 总热量相当高, 如果长期食用可导致人们出现高脂血症等并发症。所以合理饮食不仅指一日三餐, 也包括日常其他饮食。 (3) 对“无糖食品”过分信任:临床上所指的糖类碳水化合物是单糖、多糖的总称, 市场上的“无糖食品”只能表示没有加甜味剂, 并不代表其中不含糖, 如果过分地相信这类食品, 大量长期食用后, 可能会导致人们出现高血糖病等并发症。所以人们不可过分信任“无糖食品”, 应该遵照医嘱科学合理化饮食。 (4) 误以为少喝水是可以对病情有效的:糖尿病患者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出, 发生渗透性利尿,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多尿症状, 所以少喝水是不能改善病情的。若在严重失水情况下又不补水, 则会加重体内高渗状态, 致使内环境紊乱甚或危及生命。因此, 正常的饮水是维持体内正常代谢的必需, 为了少尿而少喝水是错误的观点。

小结

我们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指导和帮助社区居民控制超重、肥胖、血压和血糖水平等重要健康指标, 实现在慢性病萌芽甚至是未发生时将其扼杀, 以最有效的方式对慢性疾病进行控制, 避免疾病恶化后再花费大量精力来进行医治。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 经过1年的管理, 管理人群的吸烟率等均有较为显著下降, 说明群体干预结合个体化的生活方式, 指导在社区慢病综合干预中非常有效。在社区健康宣教过程中医务人员通过对超重且血糖偏高人群的生活方式, 包括饮食习惯、静坐、体育锻炼等的综合干预, 社区居民的异常血糖指数和腰围均值均有所改变, 与干预前相比, 社区居民的异常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数均值均有一定程度下降, 腰围均值也有相应下降趋势, 尤其是女性的异常血糖指数和腰围均值变化均高于男性, 说明女性比男性更易于接受减重的劝告, 对自身血糖、血压、血脂控制力要优于男性。综上所述, 科学合理正确的慢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慢病发生, 有助于慢病患者或者潜在慢病患者的正常健康生活, 防止并发症发生,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祥炬, 黄河浪.当今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 2009, 3 (4) :83.

[2]冯瑞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9) :7102-7103.

[3]吴亚清, 李翠芬, 吉美红.中西医结合糖尿病饮食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31) :3837-3839.

[4]陶利平, 谢莉, 刘小平, 等.社区慢性病管理实践的文献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12 (7) :427-429.

13.慢病工作计划 篇十三

一、工作目标

1、大力培训村医对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管理知识,使村医能够熟练掌握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管理知识,利用村医对现有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及时进行每年至少4次面对面随防管理,精准扶贫慢病人员增加4次面对面随访。原始资料上报卫生院,及时录入。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对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量血压。

4、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糖尿病、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糖尿病、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5、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

6、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记录和效果评价。

7、根据卫生局年初下达的慢病筛查、管理目标数积极的开展慢病工作。

二、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管理

1、利用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卫生院及各村卫生站的诊疗、免费测血糖、血压、主动检测等方式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

2、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做登记管理建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管理登记薄,并将所有信息录入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化电子档案管理。

3、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并进行必要的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的服务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防,对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实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

(1)测量血压、空腹血糖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血糖≥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有意识或行为改变、呼气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摄氏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期及哺乳期血糖、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主食摄入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1、对血糖、血压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血压《140/90mmHg,65岁以上血压《150/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 7.0mmol/L/血压〉140/90mmHg或65岁以上血压《150/90mmhg,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1、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2、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确诊的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5%。

五、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1、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界定和检出。按照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危人群的界定标准,通过日常诊疗、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主动筛查等方式发现糖尿病高危人群。

2、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和干预对高危人群采取群体和个体健康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健康教育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对糖尿病、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的了解,给予健康方式的指导,定期测量血压,血糖。

六、一般人群的健康促进

根据辖区人群的健康需求,在本镇广泛开展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其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发生。

1、在镇及各村设健康教育宣传栏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宣传专栏。制作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宣传单,通过糖尿病、高血压病健康主题宣传日咨询活动发放。

2、在公共卫生科每季度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中最少有1次糖尿病、高血压病专题讲坐。

3、院健康教育展架上放置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资料。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七.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

按照社区有关糖尿病管理规范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在糖尿病管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保健治疗,每年中医健康管理不少于一次。

八、培训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服务要求对村医生进行培训,以提高对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管理质量。

九、评估

过程评估

糖尿病、高血压病建档动态管理情况,糖尿病、高血压病随访管理开展情况,双向转诊执行情况,就诊者的满意度等。

效果评估

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糖尿病、高血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改变率,糖尿病、高血压病的血糖、血压控制情况和药物规范治疗情况。

十、督导和考核

1、由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组织督导和考核,每月进行一次对村医的考核,考核意见及时反馈到被检村卫生站,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2、考核指标

1、辖区内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的建档率和建档合格率

2、辖区内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随访人数和规范管理率

3、参加培训及培训合格率

4、辖区内糖尿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5、糖尿病患、高血压病者生活方式改变率

6、糖尿病、高血压病控制率

14.社区慢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一、主要工作

(一)扎实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以推广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的要点,将“全名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到基础大众中去。20xx年,我街道共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社区6个,覆盖率达66%。健康社区均设置健康自助检测设备(在社康中心)。目前,6个社区均已开展健康家庭评选/健康素养大赛活动。

(二)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20xx年,共开展慢性病及健康生活方式社区健康讲座38场。及时更新健康宣传栏,做到每月更新一次。积极培育社区群众健身团体,丰富居民文化体育生活,20xx年东湖街道9个社区共有健身团体23个队,种类涉及太极队、舞蹈队等。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共同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小组活动,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目前社区共有自我管理小组10组,覆盖率为93%。街道9个社区今年开展口腔防治活动共14次。

(三)全方位开展社区环境建设。

一是提升社区公园的更新改造,增加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牌,更新健康生活宣传栏内容。

二是在现有全民健身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健身队伍,加快建设15分钟健身圈,辖区内9个社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

三是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无烟环境覆盖率100%。

(四)拓宽慢性病防控辐射范围。

今年共举办了17场大型宣传活动,包括元旦春节期间健康知识进万家、卫生与健康“两会一纲”活动、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职业病防治讲座、关注流动人口健康、签约家庭医生宣传活动等,参加人数达1530余人次。各社区均根据各自工作需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活动。全年共举办小型健康教育活动85场次,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宣传品13000份。为辖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的免费体检工作,报名参加体检的924人已经全部完成体检。举行幸福老人才艺汇演、“幸福老人”书画比赛、钓鱼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积极为老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五)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一是利用街道婚育学校、社区生育文化中心、辖区单位活动场所提供健康宣传品、播放健康保健知识视频。

二是邀请健康教育讲师团分组分别深入到各社区、企业、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巡回宣讲,主要宣讲职业病防治、公民健康素养、心理卫生、艾滋病预防、妇儿保健、老年人保健等知识,在居民中大力普及基本健康知识。

三是举办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于20xx年7月举办东湖街道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在各社区广泛宣传动员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参加竞赛,并为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家庭发放奖励金和奖状。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街道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机,压实责任,分工到人,确保事事有效落实。

(二)紧紧围绕慢性病防控工作目标,制订并细化落实工作方案、措施。推动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大宣传健康知识,做到全过程、全覆盖,引导辖区居民树立健康感理念,形成大健康工作格局,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健康罗湖”建设。

(四)开展医养融合工作,举办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推广签约家庭医生宣传活动,让居民群众享受到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

(五)广泛开展健康讲座、宣传活动和环境营造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辖区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生活质量。

15.重点慢病工作总结 篇十五

医疗卫生改革作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未解难题,所面临的共同困难就是如何处理“有限的资源与无限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也是导致我国医改陷入深水区、医保控费压力增大以及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源。

一方面,随着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我国整体卫生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健康的认知和要求得到提升,进而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利用也大幅提高,在医疗服务数量和费用上都得到体现。据国家卫计委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疗机构年门诊人次数由2008年的49.01亿人次增长到2012年的68.88亿人次,年入院人数也由11482万人增长到17857万人,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利用量增长迅速。同时,门诊和住院费用也呈快速增长态势,门诊病人的次均医疗费用从2000年的86元增长到2012年的186元,除2006年和2007年增速较慢以外其他年份增长幅度基本都在7%以上;出院病人的次均医疗费用从2000年的3084元增长至2012年的7028元,增长幅度除2006年和2007年以外基本都在8%左右。同时,根据表1可以看出,除2006年以外,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的增长幅度都超过同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年高涨的门诊和住院费用跑过了物价上涨水平,医疗费用的大幅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数据来源:2005年、2009年和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网站。*CPI指数是以上年同期为基准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数据

数据来源: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2009年起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的人均GDP在世界排名仅位于第89位,从人均情况来看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逐年高涨的医疗费用支出对医保经费管理和费用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据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由2005年的107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544亿元,除2006年以外每年的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上,通过扩大覆盖水平和报销范围以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但是即使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仍然难以应对当前医疗费用的增长幅度,我国居民的个人医疗支出自2005年以来并未减少,城镇居民的人均医疗支出增幅基本都在8%以上,而农村居民的个人人均医疗支出的增幅甚至都在10%以上(见表2)。

由此可见,由于我国医疗服务的高需求、高利用和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根源性矛盾的存在导致财政和医保基金支出负担的压力逐渐增大,政府和医保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去支撑所有医疗费用,未能承担部分的医疗费用只能转嫁到患者身上,加重部分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医疗负担,使“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进一步恶化。

2 慢病防治在控制医疗费用中的作用:从救火到防火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疾病谱和死亡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高,在每年约1030万种导致死亡的因素中,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80%,在疾病负担中所占的比重高达68.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健康威胁[1]。而其中,尤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两种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明显,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从1998年的39.3‰上升至2008年的100.8‰,糖尿病的患病率从9.8%‰上升到27.5‰(见表3)。

与日俱增的慢性病发展态势如果不加遏制,会进一步增加患者治疗慢性病和并发症的医疗服务需求,促使医疗费用上涨进而导致根源性矛盾的恶化,对医保控费带来严峻挑战。据世界银行统计,慢性病是导致1985年至2005年间中国医疗费用开支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心血管疾病为例,20年内与其相关的卫生费用年增长率高达17.3%,远高于同期卫生总费用11.8%的年增长率[2]。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各国需要对威胁全球健康的慢性病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其中受慢性病危害最严重、占全世界80%慢性病死亡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则更应当将慢性病防治作为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投资[3]。

面对我国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增高趋势和医疗费用的严峻压力[4,5],当前医改的实施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治的作用,在政策制定层面和医务工作层面突破传统的狭义的临床治疗的局限性,变病后“救火”为病前“防火”,针对百姓实际需求加强慢病防治,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从而提高慢性病的知晓率、就诊率和控制率,降低慢病及并发症的治疗阶段的服务需求,改善根源性矛盾进而降低医疗费用。

3 实施慢病防治的有效策略:从群防群控到个防个控

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我国于1997年开始通过疾病预防项目迎战不断上升的慢病威胁,引进了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健康促进等慢性病预防控制手段。但是由于早期的预防方案及卫生服务体系是为应对急性病、传染性疾病而设计的,未能充分考虑慢性病防治的特殊性和具体要求,群防群控虽然在宏观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进入到个体层面就收效甚微,不能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导致我国慢性病“三高”问题日益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群防群控的理念忽视了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动的过程,且每个个体的身体状况以及所暴露的健康危险因素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进程,因此,现代预防中以群体性、规范性、标准化和片段式的服务难以满足慢性病防治中个性化、针对性、连续性的服务需求,难以真正引导个体关注自身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降低疾病发生风险真正做到慢性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因此,在开展慢性病防治的具体工作时一定要由传统的“群防群控”向“个防个控”转变,需要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予以支持。2008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强调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连续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慢性病管理中消除健康危险因素、提高控制率、减少致死病因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6,7]。所以,应对慢性病和并发症的疾病防治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慢性病管理中对居民防病治病“知、信、行”转变的引导作用,通过提供综合性、连续性、以病人为中心特征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以加强居民个体对整体健康以及健康结果的关注、认识、参与,提高慢性病防治效果。

家庭医生作为慢性病个防个控工作的提供者和居民行为的引导者,如何保证家庭医生有能力并有动力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成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关键。其一,解决家庭医生慢病防治工作能力的问题,需要加强家庭医生全科技能的培训,并通过搭建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对家庭医生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给予技术和人员上的支持。其二,解决家庭医生慢病防治工作动力的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予以支持,建立有效的服务激励和考核机制,引导家庭医生逐渐弥合诊疗、预防和健康促进之间的传统界限,将慢性病个防个控的理念深入到具体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彭慧.上海市慢性病自我管理实施效果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世界银行.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R].2011.

[3]世界卫生组织.把预防慢性病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R].2005.

[4]王拢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国和世界高血压流行现状[EB/OL].http://www.chinacdc.cn/jkzt/mxfcrjbhsh/gxy/lxxz/200509/t20050922_42707.htm,2014-2-24.

[6]Shi L,Macinko J,Starfield B,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care,income inequality,and mortality in US States,1980-1995[J].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Practice,2003,16(5):412-422.91.

上一篇:职场新人必学手机礼仪下一篇:地震的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