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美术窗口教案(共4篇)
1.湘教版四年级美术窗口教案 篇一
《纸品乐陶陶》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教学重点: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教学难点: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教学活动:
一、欣赏导入、反馈交流 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翻作的? 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二、方法指导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2、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3、师生交流解决捌作问题:(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4、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5、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6、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7、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8、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
四、体验感受厚纸条的性能 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 教师总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五、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1、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2、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3、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六、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七、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1、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
(4)粘贴组合成形。
2、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八、创作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九、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2.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测试题 篇二
2014年1月
一、填空补缺
1、文房四宝是、、、和。
2、色彩会使人产生冷暖的联想。___、橙、黄色使人联想到火焰和太阳等热烈、温暖的物象,而___、紫色又会使人联想到天空、海水、冰雪这些宁静、寒冷的场面。
3、写出三个画种:、、。
4、色彩的三原色是、、。
5、在制作纸条工艺品时,可运用、、、扭等方法。
6、和、夹染一起被称为“染缬”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
7、《花手帕》学习了许多染的方法,其中一种是民间工艺手法,称为染。
8、我国有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它的制作工艺主要是用剪刀剪和两种形式,我们把
它统称为“剪纸”。
9、书籍的封面一般是由、和出版社名称等组成。
10、课程表的每门课程可用图形来表示,制作是可以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和等来进行设计,以突破各门课程的特点。
11、在学习《蔬果的联想》一课时,需要根据蔬菜、瓜果的、、纹理和质
感给你带来的丰富联想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二、单项选择题
1、在门墙上张贴表现喜庆和祥瑞的画,是我国民间早有的过年习俗,这些内容吉祥、画面
喜庆的画叫()。
A、宣传画B、年画C、门神画
2、在《剪纸故事》一课的制作步骤的第一步是()。
A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B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
C剪刻出其他人物D组合在一起,可适当添加背景或道具
3、事物表面的纹理叫肌理,玻璃的肌理给人一种()的感觉。
A、冷B、粗糙C、光滑
4、在宣纸上运用()来作画是我国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这一形式的画叫中国画。
A、墨和色B、水和色C、画笔和墨汁
5、秋天色彩以()黄为基调,非常热烈艳丽。
A、红B、金C、橙
6、色彩的冷暖对比能使色彩明快,活泼。红颜色的对比色是()
A 绿色B 黄色C 紫色D 橙色
7、在学习《花手帕》一课时,扎染的制作步骤是()。
A扎、展开、染B染、展开、扎C扎、染、展开
三、我是色彩大王
对对碰。(给对比色连线)
红黄蓝
3.湘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集 篇三
第一课《我爱中华,我爱妈妈》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能积极参与颂祖国诗歌朗诵会,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历史,感受祖国的伟大,用美的语言赞美祖国。
2、听赏后,能用简单的词语谈谈对齐唱歌曲《歌唱祖国》的感受,了解齐唱、独唱两种声乐演唱形式的不同。
教学重点:
从听赏中了解齐唱和独唱两种演唱形式的区别。
教学难点:
在多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钢琴。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摘录“歌颂祖国”的诗歌以及歌曲。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二、听赏《歌唱祖国》。
、生随乐拍手、踏步。
2、师:你能用几个词语表达听赏齐唱《歌唱祖国》后的感受吗?
3、师:你能跟着唱一唱《歌唱祖国》吗?
(1)
学生跟着里的音乐唱。
4、比较一个人唱与集体唱的效果,了解齐唱与独唱两种声乐形式及其音响的区别。
5、看图:展示“开国大典”、“祖国壮丽风景”、“运动健儿夺金”的画面。
6、学生畅谈、交流,举例说说还有什么例子说明祖国已经走上富强了。
三、诗歌朗诵。
、学生朗诵部分作品,播放《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纯音乐作背景。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诵《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歌词。
3、师生随乐齐诵《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的歌词。
四、总结下课。
课堂后记:
在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听赏气势磅礴的歌曲《歌唱祖国》,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在第一时间便将学生带入了课堂的爱国情境之中。学生举了很多例子说明祖国已经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在教学第二个内容——诗歌朗诵时,很多学生课前收集了歌颂祖国的诗歌,并且还练习了多遍,所以叫他们上来吟诵时,各个都声情并茂,抒发了自己的爱国之情。这个环节为轻松学唱、深情演唱新歌作好了铺垫。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能深情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用美的歌声表达自己内心对祖国真挚的爱。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深情的演唱歌曲《我爱妈妈,我爱中华》。
教学难点:
在多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内在的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钢琴。
教学过程:
一、老师深情并茂的演唱歌曲。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意境。
二、学唱旋律。
、师:你对这首歌的旋律熟悉吗?你想用哪种方式来学唱旋律呢?
方法选择:母音模唱法、轻声视唱法、分句识读。
三、学唱歌词。
、指导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学习歌词。
方法选择:跟唱法、小组自学法、互帮法。
四、指导演唱。
老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五、分组排练。
、老师:国庆节就要到了,你们想表演什么节目庆祝这个节日呢?
2、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
六、综合表演。
、鼓励学生上台大胆表演。
2、学生自评、互评。
七、拓展引申。
、师:你还会唱哪些关于祖国妈妈的歌呢?
2、跟唱《爱我中华》。
八、总结下课。
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课堂后记:
在新歌教学时,我打破了传统的老师带唱的教学模式,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实践证明“互帮法”这个方式学习歌词就本校四年级学生的基础而言还行不通,因为每个班能完整识谱的几乎没有,最合适的还是“轻声跟唱法”。
第二课《晨》
教学目标:
、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并知道重唱、合唱是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区别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感受“晨”景。
、导入。
师: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美好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2、听赏《晨景》
(1)
感受乐曲
(2)
替乐曲取名
(3)
乐曲简介
3、观赏早春知更鸟活动的画面。
(1)
学一学
刚才听的是什么声音?谁来模仿一下。
(2)
听一听
仔细听听是什么小鸟有如此美妙的歌声?
介绍知更鸟。
(3)
唱一唱
随音乐用“jiu”哼唱歌曲第一声部。
二、体验“晨”歌
、观察知更鸟在深秋迁徙的画面。
2、讲述知更鸟迁徙的原因。
3、聆听“小鸟”歌。
下面我们听听知更鸟是怎样诉说的?出示第一声部歌词。
4、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
(1)
学生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演唱第二声部
(2)
说一说歌曲旋律的特点
(3)
师生互换声部演唱。
教师演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生与生分声部演唱歌曲……..5、有感情锝演唱歌曲。
师:谁能说说知更鸟在唱这首歌时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三、表现《清晨》
、师生合作参与
(1)
老师邀请一学生演唱歌曲。
(2)
全班合唱歌曲。
合唱: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
2、学生设计不同形式表现《清晨》
(1)
分组设计
师: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形式演唱了歌曲,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说说你们的设计方案。看哪组设计得最好!
方案一:一位同学领唱第一乐段,两位同学演唱二声部(领唱与重唱)
方案二:全组同学齐唱第一乐段,合唱第二乐段(齐唱与合唱)。
方案三:……….(2)
分组练唱
(3)
比一比
(4)
评价
师:刚才我们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了歌曲,谁说一说,我们在演唱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评价要求:唱出歌曲的内在情绪;注意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正当文明小听众。
(5)
颁奖
演唱形式多样且演唱符合歌曲特点,情感处理到位同学上台领奖。
四、结束全课。
课堂后记:
课堂开始通过听赏《晨景》,引导学生进入清晨的情境。再通过学、说、听、唱四个过程,让学生对歌曲第一声部的旋律和歌词有初步的了解,并能随音乐哼唱歌曲第一声部。在新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形式表现《清晨》,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是最高的,通过他们自己设计的方案反复的唱,学生在演唱时深切感受重唱与合唱的不同。
第三课
音乐家海顿
教学目标:
、在听赏《告别交响曲》的音乐活动中,能熟悉音乐主题,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2、在听赏《惊愕交响曲》的音乐活动中,能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能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音乐的强弱,并能体验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3、在听故事的活动中,能了解海顿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
了解《告别交响曲》、《惊愕交响曲》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打击乐器、身势动作、人声等参与表现《惊愕交响曲》,并体验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故事情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教学活动
cAI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师:这首优美的乐曲是一位名叫海顿的作曲家写的,老师今天就请大家一起进入海顿的音乐世界。
《小夜曲》第二乐章
引入情境。
听赏《小夜曲》第二乐章。
画面:夜晚风景音乐:《小夜曲》
引出故事的人物“海顿”。
故事一:
一生写了一百多部交响曲的奥地利作曲家海顿,长期担任宫廷乐长,公爵看上了一处遥远的湖畔山林,在此大兴土木,建造行宫,每年夏天都携带家人和仆人来次长住,宫廷乐队免不了随同前往。
介绍海顿
让学生初步了解海顿。
听故事;看画面。
画面:教材故事一的画面。
通过听故事的形式,了解海顿的生平以及他创作乐曲的背景。
故事二:天长日久,乐手们思家心切,但谁也不敢言归,一天晚上,公爵和他的亲朋在大厅听赏海顿刚完成的第45号交响曲。奏到最好,乐手们2轮流轻轻吹灭为乐谱照明的蜡烛,拿着乐器相继退场。最后仅留下两个小提琴手,他们静静奏完最后一个音符,也悄然退席。
听赏《告别交响曲》第五乐章节选。
1、熟悉音乐主题。
2、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听故事。
2、听赏乐曲片段。
3、哼唱主题。
4、画旋律线。
方法:在唱熟主题的基础上用手指划出旋律进行的方向。
5、演唱表现。
方法:学生反复多遍演唱音乐主题,并在每遍逐步减少演唱的人数,以体验乐手相继退场的音乐场景。
画面
1、教材故事二的画面。
画面
2、音乐主题:(略)
通过这种演唱形式的变化和演唱音量上的变化,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乐曲所描绘的乐手相继退场的场景。
故事三:
善解人意的公爵自然领会到海顿创作这首乐曲的用意,第二天变宣布:全体人员返回宫廷。这首乐曲由此而被称作“〈告别〉交响曲。”
3、知道曲名。
听故事。
画面:
教材故事三的画面。
故事四:
海顿在60岁前后,跨海到英国。伦敦的绅士、淑女慕名而来,将音乐会当成社交场合,热闹非凡。
、体验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听故事。
2、听赏乐曲。
3、讨论音乐特点。
方法:通过强弱对比体验音乐情绪。
画面
1、教材故事四、五的画面
画面
2、音乐主题
故事五:
海顿的音乐响起时,一些外表高雅的贵妇却打起瞌睡来,轻快的第一乐章后,柔美的慢乐章开始了,音乐格外安详、平和。
听说〈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2、认识常用的力度术语和记号。
4、哼唱主题。
5、参与表现。
方法:用人声、打击乐、非常规音源、身势动作等表现音乐强弱。
画面三:
音乐知识
渐强〈〉渐弱
PP〈FF〉PP
故事六:
原来,这是海顿刻意设计的。他向人解释说:“那会叫女士们惊愕得跳起来。”于是,这首乐曲便被人们称作〈惊愕交响曲〉
3、知道曲名,听故事。
画面:
教材故事六的画面。
让学生从感性上体验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学生认识常用力度术语和记号进行铺垫。
第四课
雨中乐
教学目标:
、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电的音乐形象。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器。
3、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自身的旋律的流畅感。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听雨——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唱〈春雨蒙蒙〉
(1)
导入
(2)
生合唱〈春雨蒙蒙〉
2、听《电闪雷鸣波尔卡》
(1)
导入。
(2)
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3)
生仔细听辩“雷声隆隆、电光霍霍…….”
(4)
老师介绍作品.(5)
欣赏录象带《电闪雷鸣波尔卡》。
3、说雨中趣事。
(1)
导入:你能告诉大家你在雨中的生活趣事吗?
生讲述雨中趣事。
二、戏雨——音乐游戏
、导入
2、音乐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的:朋友学生的旋律流畅感。
游戏内容:为“小红伞”找朋友。
游戏要求:唱一唱、听一听伞上的旋律,你觉得“小红伞”上的旋律与哪一句连起来唱最流畅,那么,你就找到了“小红伞”的朋友。
具体操作:
(1)
三个小组分别拿一把伞:绿、黄、蓝。
(2)
听一听、唱一唱“小红伞”上的旋律。
(3)
各小组合作视唱各自伞上的旋律。
(4)
播放“小红伞”上的旋律。请各小组分别接唱一次。
(5)
指名说说哪一把伞最适合做“小红伞”朋友。
(6)
用同样的方法为“绿、黄、蓝”找朋友。
三、看雨——体验歌词意境。
、导入
2、讨论
cAI出示歌词。
师:这些词怎样读才能表现夏雨的顽皮呢?
生从情绪、速度、力度、声音上分别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4、朗读。
师:同学们读一读,试试哪种读法更能表现雨的精灵和“我”的欢快的心情。
生在读中体验,并进行交流,师生共同找出最佳读法,然后一起朗读。
四、踩雨——学唱歌曲。
、导入。
师:有了这样好的心情,我们一起去踩雨吧!
cAI播放歌曲。
2、随音乐按节拍自由“踩雨”
3、评价
师:请几名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评一评,他们谁“踩”得最好。
4、用X
o
X
o︱X
X
X
o︱节奏型,随乐“踩雨”
5、学唱旋律
(1)
启发学生用雨落下时的声音模唱旋律。
(2)
唱曲谱。
(3)
从情感、速度、力度、声音上说说,这首歌曲旋律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6、学唱歌词
cAI出示歌单。
师:请同学们唱一唱,想想唱谱时的要求。
生:(演唱)
小结:师:同学们,春、夏、秋、冬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你们还知道哪些歌曲是赞美四季的呢?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唱一唱。
课堂后记:
新歌导入时,通过“唱”引起同学们对大自然,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听”引出雷声隆隆的夏;“说”趣事,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夏雨的兴趣。在学唱新歌时,通过“踩雨”这一形象的动作学生感受歌曲节奏,熟悉第一乐段旋律。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乐谱教学,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学到了读谱知识。歌曲的第五、六乐句是难点七和九乐句最后两小节容易混淆,通过在琴上反复弹奏比较,学生才勉强唱准,但还有几个同学“执迷不悟”。
第五课
藏族的歌
教学目标:
、了解x藏的人文风俗,能饱含激情地学会演唱《我的家乡日喀则》。
2、掌握踢踏舞的基本动作,能载歌载舞地表演《我的家乡日喀则》。
3、掌握竖笛吹奏高音1
3的方法,能初步学会吹奏《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重点:
能用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踢踏舞表演《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难点:
用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息与力度的控制。
教具准备:
cAI、竖笛、钢琴。
教学过程:
一、了解x藏
、藏语激趣
(1)激趣
相互学一学藏语。
如:
你好——扎西德勒
谢谢——突及其
对不起——贡打
好的,没问题——那翁
再见——卡里飞
很棒——巴扎嘿
(2)谈话
你们对x藏了解多少呢?能谈谈你心目中的x藏吗?
鼓励学生说说“心中的x藏”。
学生交流、畅谈。
2、藏歌引入
过渡语:学完藏语,让我们随着《青藏高原》高亢的歌声,去看看x藏的美景吧!
(1)
听歌
学生聆听李娜的《青藏高原》。
感受高原的空旷及歌曲高亢、悠远的特点。
鼓励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2)
看画
在聆听歌曲的同时欣赏x藏壮丽的高原风景。
cAI展示x藏具有代表性的画面,突出高原的地理位置。
(3)
介绍
美丽富饶的x藏地处中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x藏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具有高、寒、旱的特征,x藏许多著名的大山,如:喜马拉雅、昆仑山等,还有我们最熟悉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拉玛峰。
(4)
模仿
用歌声模仿站在高山“呼喊”的感觉,解决《我的家乡日喀则》两声部的难点。
A、师生互动
老师分别带唱高、低声部,并以身体动作赋予其“呼喊”的音乐形象,学生进行模唱的同时赋予其“回声”的音乐形象及效果。
B、师生合作
师唱高声部——生唱低声部,同时进行“互呼喊”的合作。
生唱高声部——师唱低声部,同时进行“互呼喊”的合作。
c、生生合作
学生自主选择高低声部,老师调空。
两部分学生做“呼喊”壮,进行高低声部合作,老师指导。
二、走进x藏、入乡随俗——跳x藏的舞
(1)观赏
A、学生欣赏藏族服饰的图片和实物。
B、学生说说藏族服饰的特点。
(2)示范
A、老师随着《我的家乡日喀则》的音乐尽情表演藏族的踢踏舞。
B、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表演,并即兴创编身势节奏为音乐伴奏。
(3)思考
A、藏族的踢踏舞的基本舞步是什么?你能模仿出来吗?
B、藏族的舞蹈动作和服饰特点有关吗?为什么?
(4)探讨
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地动一动。
与同桌交流、探讨答案。
(5)学跳
A、拍一拍
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用手拍击节奏,感受X
X
XX
X节奏型。
B、练一练
随乐做脚步动作,体验舞蹈的基本韵律与节奏感,掌握脚的基本动作。
c、编一编
以基本脚步为固定动作,让学生创编上肢动作。
D、学一学
请创编动作较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采用互帮的形式练习。
E、演一演
师生随乐尽情舞蹈。
2、入乡随俗——唱x藏的歌
(1)
聆听欣赏
学生仔细听赏《我的家乡日喀则》。
(2)
思考探究
学生个人表演——集体练习,老师指导。
师:你能听出歌曲最后两小节高低声部的不同吗?
老师分别示范最后两小节。
学生聆听思考,并作答。
(3)
自由分组
你觉得你能唱好哪个声部?
学生交换位置,自主选择高低声部,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
(4)
合作学唱
A、哼一哼
高声部用lu轻声哼唱,低声部聆听,模唱自己声部,低声部用la轻声跟琴哼唱,高声部聆听,默唱自己声部。
B、读一读
你能和同桌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吗?
学生边拍边读,感受歌词的韵律。
c、唱一唱
学生直接跟琴视唱歌曲齐唱部分的歌词。
老师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热爱x藏
、分组排练
学生分组排练。
老师现场指导、调控。
2、分组表演
3、师生评价
四、总结下课。
课堂后记: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本堂课一开始设计了“藏语激趣、藏歌引入”的环节。通过学藏语,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然后从学生熟悉的《青藏高原》入手,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孩子们产生共鸣,让他们在“听、看”中感受西qd特的音乐文化和地理环境。在“跳x藏的舞”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学着跳,刚开始他们都不敢动,尤其男同学。后来当我把音乐声音调大,自己在台上尽情舞蹈时,同学们好象也被这高亢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感染了,一个个都跃跃欲试,跟着在课桌间跳起来,教室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第 六课
乌鸦与狐狸
教学目标:
、学会唱歌曲《乌鸦与狐狸》。
2、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他人合作设计表演方案,并积极地尝试各种角色的表演。
3、通过创编与表演,能对乌鸦的得失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富有创意地进行童话音乐剧的设计,大胆、自信地参与表演。
教具准备:
cAI,乌鸦、狐狸头饰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复习铺垫
歌唱表现
随伴奏演唱歌曲
、播放歌曲的伴奏。
2、导入情境。
有表演地复习演唱歌曲。
3、进入情境。
通过演唱回忆第一课时的学过的内容,进入故事情境。
聆听
比较
感受
体验
感悟
得失
歌曲分析,人物个性感悟。
提问导入对作品分析,通过对音乐本体的分析,了解和感悟角色的个性特征。
、歌曲中乌鸦的得意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2、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它是如何诱惑小乌鸦的?
3、音乐是如何表现乌鸦聆听狐狸甜言蜜语时的神情的?
4、小乌鸦终于没有抵挡住甜言蜜语的进攻,将奶饼“送”入了狐狸的口里,如果你是小乌鸦你会上当吗?如果小乌鸦在同样情境下再次遇上狐狸又会怎样呢?
5、思考、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1、演唱相关乐句,感受音乐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2、声情并茂的演唱“唱一个吧,唱一个吧”。感悟人物性格,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聆听并演唱相关唱段,感受体验音乐中节奏、力度、旋律的变化,并用自己话说出他们是如何共同表现故事情节的。
4、放飞想象的翅膀,积极反馈信息,感受狐狸与乌鸦的得失。
、在对人物个性的认识中,尤其是对人物自身价值作出判断时,切忌以教师的认识代替所有学生的认识,要允许孩子们发出不同的声音。
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孩子们的不同价值判断。
3、培养和发展音乐鉴赏能力必须建立在具有一定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因此,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和音乐常见结构等基础知识,能有效的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合作
创编
音乐剧
创编
、创作铺垫:如果你是狐狸你还会地乌鸦说些什么甜言蜜语呢?
2、除了乌鸦和狐狸,森林中还会有哪些小动物呢?
3、提出创编及表演要求,让孩子们意识到当一名优秀的演员和当一名文明合格的观众同样重要。
4、在《乌鸦与狐狸》的音乐背景下开始分组创编活动。
、讨论并积极表现。两人一组创编狐狸与乌鸦的对白,同时进行这一片段的表演,两人分别饰狐狸和乌鸦。
2、想象森林中许多的小动物都走进了这个故事。
3、了解创编要求,明确自己的具体分工,知道该干什么,要怎么干。
4、分组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共同进行创编。
、拓展角色空间,给孩子们更多选择和表演的机会。
2、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适当适时的引导,接受孩子们异于自己的想法和作法。
表演
评价
分组表演,展示各自的创编,认真观看并评价。
、欣赏孩子们的表演。
2、引导孩子们对自己的表现作出恰当评价,并中肯评价他人。
、在组长的指挥下选择合适的道具和服饰,分组进行表演。
2、客观评价自己,在认真观看的基础上中肯评价他人。
认真观看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和中肯评价。关注评价,学会评价,是这个环节的基本内容。
意犹
未尽
结束
全课
评价
总结
鼓励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情况,评价教师的教学。
鼓励孩子们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体现教学评价的双向性,同时让孩子们学着自己总结学习情况。
第七课
五环旗下你我他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听赏歌曲《红旗飘飘》时,能感受到歌曲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情绪;
2、能够学会演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并能选择合适的韵律操来表现乐段的不同情绪;
3、听赏铜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够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教学准备:
卡片、、接力棒。
教学过程:
一、赛前动员——听赏《红旗飘飘》
、听赏
播放《红旗飘飘》mTV,师生跟唱。
2、提问
谁告诉我,歌名是什么?歌曲给你的感觉怎样?五星红旗在一些什么地方高高地飘扬?五星红旗在世界上的各个领域高高飘扬说明了什么?
3、小结:
这表明我国的综合实力正一步步地增强。XX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也是对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再次证明。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申报时的情景。
4、观看
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有关画面,学生观看。
5、介绍
简介五环旗、奥运精神等知识和我国的奥运冠军。
二、音乐运动会——听赏《运动员进行曲》、学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一)运动员入场
、导入
运动员入场,所有的运动员做好准备。
2、聆听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3、跟唱
4、讨论
乐曲给了你什么感觉?
5、介绍进行曲风格特点
6、律动
师:下面请运动员们起立,昂首挺胸地跟着音乐踏步,围教室一圈,进入比赛。
(二)韵律操比赛
、教师说明比赛细则。
2、跟着领跳,用一种类型的动作伴着《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的音乐跳韵律操。
3、说说感觉,讨论:哪段音乐配哪种韵律操合适?为什么?结束的地方应该怎样表现?
4、选择合适的韵律操表现歌曲。
5、总结出歌曲的结构。
6、学唱第二乐段。
(1)
谈话
(2)
听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中是怎样唱的。
(3)
唱歌词
师:让我们把豪情壮志用歌声唱出来!
(三)奔向XX、谈话
2、充满活力地演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3、跳韵律操。
4、总结。
三、下课
学生随着《运动员进行曲》踏步,用“啦”跟唱出教室。
课堂后记:
课堂一开始,学生通过听赏、谈话和观看,增强了对祖国的认识,对奥运的认识,激起了他们的爱国情绪和运动激情。在播放《红旗飘飘》时,想不到大部分学生都能跟着唱出来“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一个个唱得非常兴奋。四一班还有一个男同学能够很完整的把它唱出来,我叫他拿着话筒在台上演唱一遍,他很投入,俨然一个小歌星,把所有同学的情绪都带动起来了。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能学会唱《奥运会金牌多》。
2、能积极参与“运动场上”的音乐游戏活动。
3、听赏《运动员进行曲》时,能感受到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会唱《奥运会金牌多》。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运动场上”的各项音乐游戏。
教具准备:
cAI、金牌。
教学过程:
情景主题
教学内容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设计意图
运
动
员
进
场
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和相应画面,引导学生感受乐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奥运冠军。
3、小节。
、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乐曲声中走进教室。
2、再次欣赏乐曲,边踏步边用“啦”哼唱主旋律。
3、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所喜欢的奥运冠军。
、学生进场后,分成两组,形成比赛的两支队伍。
2、选出下面教学环节中的颁奖嘉宾。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拔
河
比
赛
二部节奏卡农练习(身势)
、出示比赛节奏。
2、指导训练有节奏的加油口号。
3、宣布比赛结果,颁奖。
4、小结。
、讨论选出啦啦队长,并给本小队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选出参赛队员,进行拔河比赛。
3、同学们随着《奥运金牌多》的主旋律有节奏地拍手。
、学生在模拟的体育活动中练习二声部的节奏卡农。
2、初步感受歌曲主旋律,为歌曲教学作铺垫。
3、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接
力
力
比
赛
赛
学
唱
旋
律
、老师手拿写的主旋律的卡片,宣布比赛规则。
2、老师先弹一遍正确的旋律。
3、比赛开始。
4、检查排列的顺序。
5、指导学生完整地唱出歌曲主旋律。
、仔细听比赛规则。
2、学生齐唱接力后排出的歌曲旋律顺序。
3、跟琴哼唱旋律。
4、反复练唱主旋律。
、让学生在接力比赛中自己创作旋律,并学唱歌曲主旋律。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创造性的学习。
歌
声
助
威
新
歌
学
唱
、多媒体播放《奥会金牌多》和相关画面。
2、指导学生用自信、响亮的声音演唱新歌。
3、、听赏《奥运会金牌多》,感受歌曲激昂、自信的情绪。
2、跟琴学唱新歌。
、学唱歌曲。
2、重点启发学生用恰当的情绪来进行演唱。
4.湘教版四年级美术窗口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教学难点
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进入主题
1、交流、讨论
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及画面,学生边看边听自由表现。)
2、学唱旋律
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
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
3、学唱歌词
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
4、指导演唱
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
(小博士
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
三、情感的升华
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
1、分组排练
(学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
2、综合表演。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B、评价
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学生自评、互评。)C、拓展引申
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
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c、小结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教学过程
一、情境定向
1、动一动
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
2、听一听,看一看
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
(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
3、演一演、唱一唱
师:(播放《小树长高了》。)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
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
二、引导掌握
1、听一听
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
2、哼一哼
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
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
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长音:引导学生将长音唱成树叶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
3、奏一奏
师: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大家随琴轻轻唱一唱高声部。师:低声部旋律也很优美,希望你们能使出自己的乐器----竖笛或口琴,用它们来吹一吹旋律。
(课件播放音乐,老师用电子琴,学生用竖笛或口琴跟奏。)
4、合一合
师:下面将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高声部,一部分吹奏低声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吗?
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乐器吹奏的旋律唱出来呢?让我们来试一试把高低声部一起唱出来。
5、唱一唱
A、老师指导唱曲谱。B、学生从头至尾唱曲谱。C、学生填词跟琴演唱。
三、听赏表现
1、说一说、听一听
师:小树不怕风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那你们呢?想不想和小树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
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长大了,带着幻想去飞行,让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吧。
2、画一画、演一演(学生随音乐表现)
师:你们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长大后的美好愿望告诉大家,可以用画的方式,也可用动作造型来表现,看看你们中间有哪些“未来之星”。
四、评价总结
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唱歌曲,还认识了班上这么多的“未来之星”,收获真不少。教学后记:
第二课 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2、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能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并积极参与活动《春天歌会》,与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难点
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教学过程
一、活动激趣---找春天
1、春景图
导语: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看,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含苞待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翱翔。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呀!在这充满朝气的春天里,我们的春天歌会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CAI展示: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课件展示:春天的歌、春天的诗
导语: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来,唱一唱。
3、唱一唱
4、读一读
小组朗诵后,学生自由朗读。
二、听赏感受---听春天
1、初听《春》
(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
导语: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的声音吗?(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象。)
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A、诗歌
(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
B、教师结合课件介绍作者及小提琴套曲《四季》
3、复听《春》
讨论:乐曲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声?
4、随乐哼唱
三、歌曲表现---唱春天
1、春风的歌(学习歌曲1、2乐句)A、听春风 B、学春风 C、唱春风 提出声音要求
2、小树、溪水和花儿的歌(学唱3、4乐句)
导语:春风高兴地跑来了,小树、溪水和花儿都欢迎它的到来。你们听,它们是怎样表示欢迎的? ①、听一听 ②、学一学
请学生学学小树、溪水和花儿欢迎春风的样子。感受音乐形象。③、唱一唱
3、春天的问候(学唱高声部)A、教师范唱歌曲最后一乐句。B、学唱歌曲高声部。C、师生合作演唱声部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听赏了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学会了《春风》这首歌,从中领略了春的绚丽、春的生机、春的豪情,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这美好的春天里都有一份新的收获、新的喜悦!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春晓》,并有感情地演唱。
2、能够用朗诵、演唱、配画来表现《春晓》的情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
2、演唱歌曲《春风》。
3、让学生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
二、赏析
1、想一想这幅画面最象哪首诗的意境?(课件展示画面。)
2、说一说不同的意见。
3、提问:诗中的“晓”是什么意思?
4、吟诵
(个别学生、全班、老师)。
三、学习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观察老师的演唱表情。)
2、教师带唱一遍。
3、学生跟琴用lu轻声哼唱。
4、师生接唱。
5、情绪处理
(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朗诵跟合唱速度一致。)
四、起舞作画
1、以《春》为题,以绘画或自己喜爱的的方式表现诗歌的情感。
2、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展示《春晓》的音乐。)
3、评价
(分组互相看,说说自己画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
五、小结
老师小结,评奖,在乐曲中结束新课。教学后记:
第三课 草原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能在《小马跑来了》的活动中采用各种身势动作正确地进行节奏表现。
2、能学会《大雁湖》,并随音乐吹奏《大雁湖》。教学重点
1、演唱《大雁湖》,吹奏《大雁湖》。
2、学习附点八分节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
师:同学们,让我们唱着歌儿进教室吧。
(引导学生随着《我是草原小骑手》边唱边拍手进教室,在座位上站好。)
师:来跟着老师动一动。
2、师生问好
二、导学铺垫:游戏“我跳你猜”
师:同学们,从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和咱们律动时的动作中,知道咱们今天这节音乐课将要走进哪个民族吗?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师:既然大家对蒙古族了解这么多,我们来玩一个“我跳你猜”的游戏。老师跳一个蒙古族舞蹈动作,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跟着老师学一学,那就更好了。A、“挤奶”动作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蒙古族的舞蹈中会出现挤奶的动作呢?(课件展示草原上牛羊满地的风景,老师随风光片介绍。)B、“抖肩”动作 C、“雄鹰展翅”动作 D、“骑马”的动作
三、新课教学
1、节奏活动《小马跑来了》 A、小马跑来了(初听与模击节奏)
师:蒙古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在马背上生活,马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好伙伴,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都有赛马的项目,瞧,有三匹小马过来了
(课件展示:三匹小马分别拖着三条节奏出现。)第一匹: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第二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第三匹: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B、认识附点八分节奏 C、节奏练习
2、歌曲《大雁湖》 A、初听歌曲
师:刚才草原牧民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这儿有一群小牧民也唱起了他们自己的歌。(全班同学聆听《大雁湖》。)B、读谱 C、跟唱
3、吹奏《大雁湖》
四、总结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歌乐声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美丽。让我们在这动听的音乐中结束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吧。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学会演唱《可爱的羊群》这首歌曲。
2、能学会跳简单的筷子舞,并随乐表演舞蹈。
3、能认真听赏《牧歌》,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教学重点
从听《牧歌》、唱《可爱的羊群》、跳筷子舞这三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教学难点
学跳筷子舞 教学过程
一、清晨的草原
1、听赏《牧歌》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 A、初听第一段(感受基本情绪和意境)
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请同学们说说聆听音乐的感受。)B、复听全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其中的一个乐段,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赏一遍。如果你觉得它很美,就随着音乐动一动。另外,这个乐段一共被重复了三次,如果你能记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现时用噜轻轻地跟着它哼哼。
(全班聆听全曲,教师引导学生随乐律动,并在第三乐段时轻声哼唱主旋律。)
C、视唱主旋律,介绍《牧歌》
师:这是草原牧民用歌声来描绘的美丽的草原,所以这首歌曲就叫《牧歌》,是根据内蒙古长调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让我们再唱一唱它的主题吧。
2、读谱唱歌 A、模唱
师:刚才的无伴奏合唱展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那么现在我们也来用美妙的声音表现清晨的草原,首先请大家听一听这段旋律,然后再用“噜”来模唱。B、识读乐谱
(课件展示《可爱的羊群》的乐谱。)
C、为音乐配画
二、欢腾的草原
1、用筷子为歌曲伴奏
师:为了加强这种欢快的感觉,让我们用筷子为《可爱的羊群》伴奏好吗?
师:刚才跟着老师用筷子伴奏的时候,除了筷子互相敲击之外,老师还敲击了身体的哪些部位?
2、介绍筷子舞及蒙古族的其他舞蹈
师:刚才你们随老师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和进行身体韵律的变化,是不是使我们的动作具有了舞蹈的韵味?其实,老师带大家跳的就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的筷子舞中的典型动作。
师:蒙古族人民不仅能骑马射箭,而且能歌善舞,他们的传统舞蹈有安代舞、顶碗舞和筷子舞。今天我们就来跳一跳蒙古族人民特别喜爱的筷子舞吧。
(老师随《可爱的羊群》音乐范跳。)
师:这些动作你们熟悉吗?其实,我们只要把上节课“我跳你猜”环节中学到的动作和我们刚才敲击筷子的动作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筷子舞。
(师生一起随乐跳筷子舞。)
3、表演筷子舞
三、总结
师:照耀大地一天,太阳要回家了。忙碌了一天牧民们也要回家了,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唱起歌跳起舞,踏着夕阳回家吧。教学后记:
第四单元 大海摇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轻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能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色,配合歌曲进行表演。
2、能安静地听赏《大海和辛巴特的船》,养成聆听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色,结合歌曲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清晨欢乐的海-----学习歌曲《海娃的歌》
1、听音乐,玩游戏,学习歌曲旋律 A、音乐游戏----抓尾巴
师生在《海娃的歌》的旋律中进行游戏。B、音乐游戏----浪花飞起来 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音乐游戏。C、模唱旋律
师:你能学着海风轻轻地唱一唱吗?请用“噜”模唱。老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声音来模唱。学生探索用不同的声音模唱歌曲旋律。
2、学习《海娃的歌》的歌词 A、聆听范唱
(课件播放《海娃的歌》的音乐,组织学生安静地聆听。)B、试唱歌词
师:你能试着唱一唱歌词吗?不会也没关系,将不会唱的乐句记下来,大家互相帮助。
(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随着音乐轻声唱歌词。)
3、创编身势造型《海娃的歌》 A、讨论造型方案 B、各组进行身势表现 C、身势表演
二、深夜神秘的海----《大海和辛巴特的船》
1、介绍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的背景,了解主题音乐。
2、认识“辛巴特”其人,听赏《大海和辛巴特的船》。师:夜深了,海面上泛起阵阵波光。你们听,多美的音乐呀!(老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初步聆听乐曲《大海和辛巴特的船》。
三、课堂小结
师:音乐中的大自然是美丽多变的,时而欢快,时而宁静,时而又神秘莫测。我们学会了演唱并表演了《海娃的歌》,也聆听了《大海和辛巴特的船》的美妙音乐。只要你细心,你就能用音乐表现身边的一切。下课。
(课件播放《大海和辛巴特的船》。)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大海摇篮》,能随音乐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结合音乐游戏表达自己的感受。
2、积极参加“破译密码”的音乐活动,能准确找到每个乐句的结束音。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玩游戏
游戏说明:将P21三条旋律分别制作在形状为海洋动物的卡片上,但每个乐句都缺少终止音,学生听着,边哼唱边选择正确的终止音填在卡片上,形成完整的乐句。补充练习:
A、6 3 3 1 | 2 3 6 | 6 2 1 5 |()-|| B、5 6 5 3 2 | 1 1 2 | 1 3 2 | 1 6 1 2 1 |()-|| C、3543 3543 |5 2 2 | 2432 2 432 | 3 1()||
二、复习《海娃的歌》
三、听赏与跟唱《大海摇篮》
师:风轻轻地吹来,欢乐的海渐渐平静下来,海面就像摇篮一样轻轻
地、静静地摇。我们一起来做“大海摇篮”的音乐游戏吧。
1、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中作听赏游戏----“大海摇篮”。
2、学生在《大海摇篮》的音乐中,和他人配合玩听赏游戏。游戏说明:将学生分成海浪、小船组,在舒缓的歌曲声中,表现海浪轻轻翻动,小船轻轻穿梭在大海上,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小船也在海面上高低起伏,变化动作。让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玩一玩,感受音乐情绪的不同。
3、跟唱《大海摇篮》
引导学生通过与《海娃的歌》的比较、分析,体验到《大海摇篮》所表现的那种恬静的美、深情的美、演唱音色的柔美。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 音乐家舒伯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能认真听赏钢琴独奏曲《军队进行曲》,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情绪;能在听赏音乐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表现。
3、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馨、甜美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 学生随着《军队进行曲》的音乐在教室律动。
师:在欧洲,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维也纳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CAI,教师随画面介绍。)
二、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
1、导入
师:在维也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众多音乐家中的一个,他就是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2、学生观看连环画 A、看一看 B、说一说
师:看了这段连环画后,你了解了舒伯特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 小结:
三、听赏乐曲-----《军队进行曲》
1、导入
师:刚才我们了解到,舒伯特一生创作了998部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一次,他看到家乡凯旋归来的军队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作品。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其中的一段。
2、听赏第一乐段
(课件播放《军队进行曲》第一乐段。)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解放军、士兵等。)
师:大家觉得这段音乐的节奏感和情绪是怎样的?(课件展示:节奏鲜明 情绪是雄壮有力的)师:让我们用“嘣”唱唱主题音乐。
3、听赏第二乐段
师:让我们接着往下听,听一听这段音乐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课件展示乐曲第二乐段。)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前面那段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B===音乐情绪===热情的)师:请大家一边唱一边随着音乐挥挥手。(课件展示B段主题乐谱。)
4、听赏再现乐段
(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参与表现。)
5、听赏全曲,参与表现
师:下面请大家完整地将整首乐曲听一遍,请你随着音乐的变化选择适当的动作进行表现。
师:这首乐曲一共有三个乐段,其中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这样的乐曲结构我们称它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6、总结
师:这首乐曲就是舒伯特创作的《军队进行曲》。乐曲描写的是士兵在行进中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凯旋而归的士兵的热闹场面。)
四、学唱歌曲----《摇篮曲》
1、讲述故事
师: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但他的一生在贫穷中度过,他整天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天,又冷又饿的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已走进了一家饭馆,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他看到了报纸上的一首诗,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师深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
2、学唱歌曲 A、体会歌词 B、朗读歌词
(课件播放《摇篮曲》伴奏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C、教师弹奏范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意境。D、学生哼唱旋律 请大家划拍哼唱旋律。E、比较演唱,解决难点依音 F、演唱歌曲,体验角色
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五、歌曲之王----舒伯特
1、其他歌曲介绍
师:大家知道吗?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他创作的歌曲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人们把舒伯特称为“歌曲之王”。让我们来听一听他最
具代表性的几首歌曲。
(课件展示其他歌曲画面及音乐主题。)
2、音乐家小卡片
师:虽然舒伯特1828年就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六下的音乐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人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音乐家小卡片”,让我们用小卡片的方式记住舒伯特,记住他的作品。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地填写,好好地保存。下课。(课件播放《小夜曲》,学生随音乐领取音乐小卡片。)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鳟鱼》、《鳟鱼五重奏》,了解其音乐形象,体验、辨别音乐情绪的转变,并能积极参与表现。
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听赏《鳟鱼》
1、初听与思考
(学生聆听《鳟鱼》,并思考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意境。)
2、交流与归纳
A、学生交流对歌曲的理解。提问:歌曲中出现了几个角色? 歌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B、老师小结:《鳟鱼》是舒伯特写的一首富于戏剧性的艺术歌曲,创作于1817年。当时他才20岁。歌词取材于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他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欺诈,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恨,是一首寓
意深刻的作品。
3、复听全曲
师:请大家再听一遍,听一听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情绪变化。
4、再听全曲
(边听音乐边表演《鳟鱼》。)
三、听赏《鳟鱼五重奏》
师:舒伯特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1819年,舒伯特创作了《A大调钢琴五重奏》,因为该曲的第四乐章是根据歌曲《鳟鱼》写成的,所以又叫《鳟鱼五重奏》,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音乐《鳟鱼五重奏》,学生聆听。)
四、评价总结
师:今天,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了舒伯特音乐的魅力,收获真不少,同学们也可以利用因特网去查询更多有关舒伯特的作品,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教学后记:
第六单元 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可爱的家》,并能与他人一起用深情、和谐的声音合唱这首歌曲。
2、能认真听赏萨克斯独奏曲《回家》,感受乐曲蕴含的对家的眷恋之情,初步了解萨克斯管的音色特点。
3、在一系列音乐活动中,能大胆尝试与同学合作,学会关爱他人。教学过程
一、听赏《回家》
1、学生听歌曲《可爱的家》进教室。
2、初听《回家》片断
师:同学们,请你们先听一段音乐。
(课件播放萨克斯曲《回家》片断及相关画面。
师:介绍萨克斯。萨克斯属于西洋木管乐器,它的音色柔和优美,表现力极为丰富,被称为“迷人的乐器”。谁能模仿一下萨克斯的动作吗?
(随音乐模仿吹奏萨克斯的动作。)
师:听到这首深情、悠扬的曲子,你有什么感受?这是一首著名的萨克斯独奏曲《回家》。你们能记住其中的1--2句了吗?能不能哼唱一下?
(随音乐轻声哼唱主题旋律。)
3、复听《回家》
师:让我们再听一遍,跟着音乐一起来哼一哼。
二、学唱《可爱的家》的旋律
过渡语: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想和回家了。让我们踏着这条音乐之路一起回家吧。(课件播放旋律。)
1、学唱齐唱部分旋律 A、学生听一遍旋律。B、随琴声唱一遍旋律。C、跟音乐一起唱一遍旋律。
2、学唱合唱部分旋律 A、聆听合唱部分 B、再次聆听 C、分组自由学习旋律 D、合唱旋律
三、学唱歌词
1、整体听赏(播放歌曲。)
2、读歌词
A、学生听歌曲后说出歌词,并读一遍。
B、师生一起深情地读四句歌词。C、随音乐完整地再读一遍歌词。
3、唱歌词
A、分组学唱高、低声部歌词。B、高声部同学练唱,低声部同学倾听。C、低声部同学练唱,高声部同学倾听。
D、合唱歌词
4、歌曲情绪处理
A、完整合唱歌曲,老师及时指导评价,表扬鼓励。B、老师指挥,再次合唱歌曲。
四、评价总结
(课件播放《可爱的家》作为背景音乐。)
1、说说自己的家
2、珍惜家庭之爱
师:说到自己的家,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回去,我们都有一个小家庭,在学校里,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庭。无论在哪里,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都要珍惜这份家庭之爱,让我们从小就学会关爱家人,关爱他人!
(学生唱着《可爱的家》离开教室。)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和同学一起用独唱和伴唱的形式跟唱《鲁冰花》,感受歌中蕴含的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2、能与同学合作进行“对暗号进家门”的节奏游戏,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3、结合音乐意境参与“我的家”的表现活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每天上完课都要回家。有一天你忘带钥匙了,幸运的是家里有人,回想一下,你是怎么敲门或喊门的?
(课件播放家的情景画面。)
二、对暗号进家门
1、挑选节奏感比较好的学生上台表演。
2、在黑板上记录学生进家门的“暗号”
3、出示丁丁家的情境画及进家门的“暗号”:(节奏谱)
X X X | X X X | X X X X X | X 0 ||
4、把学生分为儿女组、父母组、爷爷奶奶组进行节奏游戏。
三、听赏与跟唱
1、播放影片《鲁冰花》片断。
(让学生边听边看,了解歌曲的大致内容及背景。)
2、讨论:
A、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B、运用了哪几种声乐演唱形式?
3、随乐跟唱歌曲的童声伴唱部分。
4、分组创设场景参与表现。
四、活动“我的家” 师: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
(引导不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回家询问并记住,以增进家庭感情。)教学后记:
第七单元 江南小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上波音和下波音,并能在歌曲演唱中准确运用。
2、能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茉莉花》。教学过程
一、走近江南
1、导入
师:吟诵《忆江南》。
2、交流
学生谈谈所了解的江南。
3、揭题
师:今天让我们去感受委婉动听的江南音乐吧。(板书:江南小曲)
二、游历江南
1、田间跟唱
师:同学们,现在正是插秧季节,你们看,不少人正在愉快地劳动,嘴里还唱着秧田歌。让我们去听听吧。(课件播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A、听赏与感受
学生听赏《拔根芦柴花》的范唱音乐,然后老师范唱不带波音的《拔根芦柴花》,让学生说说这两种演唱的不同之处,体会波音的妙处。B、认识波音记号
师:江南的小曲如同江南的山水一样柔美、婉转,人们给音乐加上不同的装饰音来表达他们细腻的情感。在这首秧田歌里,波音的运用增添了乐曲欢快的情绪,更好地表达了劳动的欢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
a、学习波音的名称、记法、演唱演奏方法===用口哨吹一吹 b、再次播放《拔根芦柴花》,让学生聆听,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完成教材上的练习。c、跟唱
2、庭院咏花
师:江南的花多、花美早已闻名天下,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中公主的主题音乐就取材于中国的一种以花命名的江南小曲,你知道这种花的名称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到苏州的庭院中去观
赏茉莉花吧。A、赏花
(伴随着优美的《茉莉花》背景音乐,展示一朵朵洁白的茉莉花,让学生观赏,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茉莉花。B、咏花
师:茉莉花以它独特的芬芳美丽和朴实无华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的不同地域都流传着不同曲调的《茉莉花》。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请大家欣赏。
提问:这首歌是用什么声音和情绪来演唱的?
(课件展示:柔美、抒情的声音; 喜爱、赞美的情绪演唱;)a、学唱
用闻花香时吸气的感觉随琴哼唱旋律。
学生自主划拍视唱旋律,找出难点,师生突破,然后跟琴依谱唱词两遍。
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才能把歌曲表现得更完善? 老师归纳
全班声情并茂地把歌曲完整地演唱两遍。C、拓展
师:我国还有很多地方有题为《茉莉花》的民歌,学会了江苏的《茉莉花》后,我们再来听听《东西南北茉莉花》,请同学们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听赏《东西南北茉莉花》,请学生在听到有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部分轻声跟唱。
老师小结:同样是赞美茉莉花,但由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性格、习俗的不同,因此在音乐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南方音乐柔美清秀;北方音乐热情高亢。这正是我国民歌的地域性特点。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江南小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它那抒情、委婉、细腻流畅的特点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以后,老师将带大家去更多地方,去感受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和同学合作,自主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随《采茶舞曲》的音乐跳一跳。
2、能积极参与听赏古筝独奏《茉莉芬芳》的活动,再一次感受江南小曲抒情、委婉、流畅细腻的韵味。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江南的美景甜歌,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享受江南。
二、听赏《茉莉芬芳》
1、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课件展示茉莉花盛开的江南美景。)
2、说一说
A、听到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B、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
C、让熟悉古筝的学生说说古筝的音色特点,介绍演奏古筝的姿势,并学一学。
3、动一动(主题欣赏)(引导学生创设场景参与表现。)
A、随乐曲动一动,想象自己正在美丽如画的湖畔一边演奏古筝,一边欣赏美景。
B、想象自己坐在西湖的游船上欣赏着江南美景。C、随乐哼唱主题音乐并参与表现。
三、听赏《采茶舞曲》、活动《采茶舞》
1、情境导入
师:作为一个江南人每天都在这种美景中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而当漫山遍野都长满翠绿的新茶时,江南的人们会做什么呢?美丽的江南又将出现怎样的场景呢?让我们去看看吧。
2、听赏《采茶舞曲》
A、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情绪以及采茶时的热闹场面。
(课件展示:采茶场景)
B、随乐曲,试着模仿课件中采茶动作表现乐曲中的情境。
3、活动“采茶舞”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江南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还加入了他们采茶的队伍。其实采茶是很讲究手法的,手法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茶叶的质量。让我们来学一学他们采茶时的动作吧。A、试着学一学“采茶舞”的动作。B、随乐曲跳一跳“采茶舞”。C、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
(引导学生自主分组创设采茶的场景。)
4、全体学生齐跳“采茶舞”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聆听了江南小曲茉莉芬芳,还在听赏采茶舞曲的同时,加入了采茶的队伍,跳了“采茶舞”,又再一次共同领略了江南的美景,感受了江南人民采茶时的热闹场面,收获可不少。
教学后记:
走进江南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轻快优美的演唱《茉莉花》。
2、在听赏与跟唱歌曲的过程中,能自信的跟唱歌曲,并能唱准波音记号,积极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学唱《茉莉花》与听赏跟唱《拔根芦柴花》。教学难点:唱准波音记号。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伴着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的音乐,师生一起做拔芦柴花的动作进
教室。
二、引导掌握
(一)说江南看江南
师:老师在课前请同学们分组去查找收集与江南有关的一些资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劳动的成果,各小组亮出你们的自信吧。分组指名回答 第一组
江南的风俗 第二组
江南的名胜 第三组
江南的特产 第四组
江南的音乐 CAI相机展示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课前布臵预习,让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查找。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表现自我,还能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品质及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获取多元文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讲述、展示自己了解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信、大方的表达和表现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江南探究欲望的目的。
(二)唱江南
跟赏与听唱《拔根芦柴花》
师:各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江南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的确,江南是个人杰地灵地方,江南人民是那样柔婉、细腻。现在,让我们来感受江南人民劳动的景象吧。学生欣赏江苏北部地区人民拔芦柴花的情景。
(课件播放歌曲MTV《拔根芦柴花》,普通话版。学生跟赏歌曲一遍。)说一说,做一做
师:刚才大屏幕上的江南人民在干什么? 指名回答。
师:谁来模仿人们劳动的样子?你能唱一唱其中的某一句歌词吗?解释芦柴花。
请2─3名学生回答。
师:刚才的这首江苏民歌叫《拔根芦柴花》
(课件出示歌单)
3、找一找,唱一唱
师:仔细看曲谱,有你不明白的知识吗?(学生看曲谱,指名回答。)
师:让我们请出知识渊博的小博士吧。(出示课件,了解上波音、下波音。)师:让我们来唱一唱带有波音记号的乐句。(学生跟音乐唱2遍,难点的地方带唱几遍。)师:假如我们不带上波音记号,会是怎样一种效果呢?
(让学生通过比较。再次体验波音记号,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
4、听一听,演一演
聆听用江苏方言演唱的《拔根芦柴花》。
师:刚才的歌曲是用江苏方言唱的,你听懂了吗?能唱一唱吗? 学生用方言跟唱《拔根芦柴花》,并进行参与表现。(可用各种方言唱、用手势动作表现、分组展示等。)
设计意图:《拔根芦柴花》是一首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歌曲。它能引起学生不由自主地用身体活动去感应音乐,获取音乐带来的快乐。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自己对歌曲进行直观的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学生为主,提供一个舞台参与活动的表演,让学生唱得开心,演得投入,在轻松愉快热闹的课堂气氛中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创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表现自我,还能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品质,加深记忆。学唱歌曲《茉莉花》
1、导入
劳动的歌声刚落,这边的又传来了咏花的歌声,你听……(课件播放MTV《茉莉花》)
2、哼唱歌曲
师:歌中唱的是什么花?你也想歌唱茉莉花吗?(指学生回答,跟音乐哼唱)
3、歌曲表现
A、你觉得这首歌的情绪怎样?(指名回答)
B、你怎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尽量让学生多说,多参与。)C、有感情地演唱《茉莉花》。
设计意图:利用音像,创设一个美的情境,感受景美歌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强烈的学歌欲望。歌曲表现环节,让学生自己通过感受,说出表现方法,从而让学生能用柔和、圆润的声音演唱《茉莉花》。
(三)赞江南
师:我们看了江南的景,欣赏了江南的音乐,也唱起了江南的歌,现在你对江南有什么话说吗?(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音乐宝库中的一颗奇葩。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去发现更多的民族知识。下课。
教学后记:
第八单元 月夜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地听赏乐曲《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月夜之美,能背唱音乐主题。
2、能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会演唱《萤火虫》,体验在月夜玩耍的乐趣,并在演唱过程中认识下滑音,能正确地运用在演唱中。教学过程
一、优美的月夜----听赏乐曲《彩云追月》
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做,只看见闪
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同学们,你们喜欢月光皎洁的夜晚吗?下面请你们先听一首描绘月夜的乐曲,再回答老师好吗?
1、听赏
(课件展示音乐,学生聆听乐曲《彩云追月》,想象画面。)
2、赏析 A、介绍
课件展示:《彩云追月是表现月夜美景的中国乐曲。B、听赏
让学生边听边看,并说一说乐曲表现的情境。C、讨论
师:你们通过刚才的听赏,觉得月夜之景美不美呢?你们喜欢月夜吗?
3、演唱 A、导入
师:你们都说月夜很美,也很喜欢月夜,那我们就来唱一唱《彩云追月》的音乐主题,表现月夜之美吧。B、视唱
课件展示:音乐主题乐谱,教师弹奏音乐主题。
二、欢乐的月夜----演唱歌曲《萤火虫》
1、导入
师:月夜是美丽的,我想,在这样的夜晚玩耍,感觉一定不错,而且还会有一群会发光的小精灵陪伴我们呢,那将是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猜谜===揭谜
2、听赏 A、听赏
(课件播放《萤火虫》。)B、讨论
师: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感到歌曲的情绪怎样?
3、学唱歌曲 A、弹奏歌曲旋律
B、提示与思考
师:在默唱曲谱中你们遇到了休止符和新的音乐记号了吗?这些音乐符号在乐曲中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思考。C、发现与探讨 学习下滑音记号 D、小结
下滑音表现了小朋友在月夜赶路回家时,一脚深一脚浅的情形,休止符表现的是萤火虫在夜晚飞来飞去,一闪一闪,时亮时灭的情景。E、带唱旋律 F、师生接唱歌词 G、启发与想象 H、指导表演
三、静谧的月夜
师:月夜不但美丽有趣,而且还那么的神秘,令人向往,真想登上月球去探个究竟。
(课件播放音乐《小白船》,学生边休息,边聆听。)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聆听了乐曲《彩云追月》,演唱了《萤火虫》,收获真多。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和同学合作读谱演唱《小白船》。
2、能积极参与唱一唱歌曲《月亮》的活动,想象夜空中美好的情境。教学重点
读谱演唱《小白船》。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月球。
(课件播放现代人登上月球的画面。)
二、唱一唱
1、静听歌曲《月亮》。
2、老师弹奏歌曲旋律。
3、随乐演唱
(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来表现一月亮升起的感觉。)
三、读谱唱歌《小白船》
1、情境导入
师:有这样一个传说叫《嫦娥奔月》,嫦娥偷吃了仙丹以后,随着云儿飞到天上,看到蓝蓝的天空里,有个象小白船一样的月亮,月宫桂花树下一只白兔在玩耍,她飘呀飘呀,度过银河水,走向云彩国,前面就是闪着金光的灯塔。
(老师讲述的时候随机展示画面,最后音量放大。)
2、听一听 A、听旋律的感受 歌曲有什么特点? 抓住旋律特点再次聆听。B、随乐曲哼唱旋律。
3、唱一唱 A、随琴填词哼唱。B、随琴演唱。C、有感情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九单元 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够和同学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简单表演。
3、能积极参加以上音乐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学过程
一、情感激发
学生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
(课件展示五星红旗、红军帽、红缨枪等。)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你们了解红缨枪吗?
二、歌曲学习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 第一段:叙述性段落
1、听音乐故事
师:十一岁的王二小每天都和小伙伴在山上放牛,可是有一天……(课件播放歌曲第一乐段。)
2、说一说
师:歌曲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怎样来唱的呢?
3、学一学 A、模仿演唱 B、学唱歌谱
(用“lu”哼唱全曲----用唱名视唱全曲----突破难点)
4、唱一唱
第二、第三段:故事起因
1、师生探究,讲故事
师:二小到哪儿去了? 在熟悉的音乐中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同伴是怎么说的。
(课件播放故事发展情况:敌人扫荡村庄,二小被抓。背景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故事发展到这里,情况危不危急?如果你在场的话,会是什么心情呢?
2、唱一唱,比一比
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唱呢?
(学生分成几组,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再选择合适的方式演唱。)第四段:二小机智斗敌人
1、剧情设想
师:二小被抓,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敌人抓住要你带路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2、歌曲学习A、说情节
B、身势创作,激发情绪
3、歌曲表演 A、表演设计 B、表演故事
4、唱一唱 第五段:二小牺牲
1、激发情感
2、进一步激发感情
3、唱一唱 第六段:怀念二小
1、朗诵动情
(课件播放音乐,老师朗诵旁白。)
2、跟唱歌曲
3、完整地演唱全曲
三、歌曲表演
师:二小的故事讲完了。现在我的心情很激动,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也一样。歌曲有五个段落,现在我们分成五个小组,每个设计表演一个段落,看看谁能把王二小的英雄事迹表现得好。学生分组设计并完整地表演歌曲。
四、课堂拓展(课件展示画面。)
师:其实在我们新中国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还有誓死不屈的狼牙山五
壮士等,他们都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五、缅怀英烈,结束全课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不仅有抗战时期的红缨枪、红军帽,还有和平年代的红领巾,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让我们用队礼向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教学后记:
第十单元 地球歌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一起,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手拉手,地球村》,表达小朋友保护地球的强烈愿望,并选择打击乐器和节奏为合唱伴奏。
2、能意识到地球的环境危机;在听赏《天鹅》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地球的美”,更加热爱地球,自觉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球的灾难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段。
1、看
(课件展示龙卷风、洪水、冰川等给地球带来的毁灭。)
2、谈
师:谈看完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话题转移到地球的灾难。
3、想
二、保护地球
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面对这些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在此等待灾难的到来吗?不,我们决不能看到自己温馨的家遭到破坏,保护地球是我们神圣的使命,让我们齐心协力保护地球。
1、说出我们的愿望(歌词教学)(说
编
念)
2、歌唱我们的愿望(二声部学习)(听
奏
唱
编 唱)唱第二声部:A、跟琴分组视唱
B、全班同学在二声部音乐里找到自己的声部演唱。
C、用la跟琴演唱两声部,要求用高位臵演唱。
3、实现我们的愿望(歌唱全曲)A、聆听全曲 B、哼唱全曲 C、演唱全曲
三、美丽的地球村
师:有了同学们的帮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小天鹅活过来了,请听,它在悠然自得地游泳呢。
1、初听《天鹅》
学生闭目聆听音乐,想象天鹅悠然自得的神态,感受大提琴柔和的音色。
2、知识讲解
对照课件展示的大提琴图,认识大提琴的结构。
3、哼唱《天鹅》
4、表演《天鹅》
四、心中美丽的地球村
师:同学们,地球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护它,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相信,在同学们的保护下,我们的地球村会装扮得更加美丽,请将你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画下来,好吗?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欢和关爱之情。
2、了解地球的环境危机;在听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关爱地球妈妈
导语: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地球养育了人类,给予我们太多的关爱,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还带来了阳光、雨露、河流、花草以及我们的邻居—庞大的动物家族,这是一个多美的家园呀,你们瞧—
(一)情境引入
1、赏图片
(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
2、看影片
师:多美的地球呀,可是,有人却不懂得珍惜
(课件展示地球被肆意破坏、动物濒临灭绝、生存环境遭受污染的录象。)
(二)歌曲激情
1、听歌曲
师:虽然,有人对地球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是关爱自己家园的,你们听—
(课件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
2、谈感受
A、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想到了什么? B、你能谈谈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吗?你平时做得怎样呢?
二、描绘梦中家园
过渡语:我们是多么向往与大自然相亲相爱,不知大家心中的美好家园是怎样的呢?
1、随乐思考
思考:你认为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播放《白鹭回来了》。)
2、随乐想象
师:你能随着音乐想象你的梦中家园吗?
3、随乐表现 A、随乐朗诵 B、听赏与跟唱
三、共创美好家园
师:你们的梦中家园真美,可是地球妈妈已经千疮百孔、伤痕累累,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地球妈妈,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书《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争当一名环保小卫士。
1、发出倡议
(将歌词写成倡议书,用课件展示。)
2、宣读倡议书
(课件播放《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的旋律作背景音乐,全体同学一起宣读倡议书,理解和熟悉歌词。)
3、跟唱 A、听歌看谱 B、随乐跟唱 C、解决难点 D、视唱曲谱、歌词 E、跟唱歌曲
4、分组策划
5、共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保护地球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携手共建美好家园,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教学后记:
第十一单元
团
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歌曲《盼团圆》,理解歌曲内容,体会思念亲人和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2、能与他人一起,用深情、流畅的声音演出歌曲《苇叶船》。
3、能认真听赏乐曲《花好月圆》,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并唱唱主题音乐。教学过程
一、遥海相望盼团圆(听赏歌曲《盼团圆》)
1、讲故事
今天的音乐课,我们一起来听几个感人的故事: 故事1(一张老照片)
故事2(课件展示一对年过7旬的老人遥海相望的事件。)
2、听赏歌曲《盼团圆》
师:同学们,两岸的人们日日夜夜思念着同胞骨肉,朝朝暮暮盼望祖国统一,你听,这首歌唱出了人们的心声。(课件展示歌名。)
3、提问:歌曲的速度怎样?情绪怎样?
4、小结:这首歌表达了两岸人民强烈的愿望骨肉情深、盼望团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
5、读歌词
二、两岸同胞诉情思(学唱歌曲《苇叶船》。)
师:盼啊盼,盼团圆,盼得月儿圆又圆,这边盼得熬白了头,那边盼得望穿了眼,两岸的同胞多么想团聚啊。
1、听歌曲第一段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么寄托自己情思的?
2、用“lu”模唱旋律,强调声音位臵。
3、试着划拍唱曲
4、学唱第一段歌词 A、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B、轻声跟唱,师生互动,解决难点。C、接龙唱
D、看老师指挥,完整地唱第一段。
5、学唱第二段歌词 A、初听
师:我们来听听台湾的亲人是怎样唱的? B、学唱
6、分角色演唱
三、祝祖国花好月圆(听赏民乐合奏《花好月圆》)
1、导入:小小的苇叶船传递着海峡两岸的相思情怀,我多么希望台湾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啊!在皓月当空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你们猜猜我梦见了什么?
2、听赏乐曲《花好月圆》。
3、提问:我做的是好梦?还是噩梦?为什么?
4、用欢快的情绪唱一唱主题Ⅰ。]
5、提问:老师做了什么美梦呢?猜一猜。
6、师:我梦见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两岸人民载歌载舞共同庆祝,我想这肯定不是我一个人的梦想,你们有什么心愿?大家来说一说。
7、简介《花好月圆》
四、结束师:让我们在这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欢和关爱之情。
2、了解地球的环境危机;在听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关爱地球妈妈
导语: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地球养育了人类,给予我们太多的关爱,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还带来了阳光、雨露、河流、花草以及我们的邻居—庞大的动物家族,这是一个多美的家园呀,你们瞧—
(一)情境引入
1、赏图片
(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
2、看影片
师:多美的地球呀,可是,有人却不懂得珍惜
(课件展示地球被肆意破坏、动物濒临灭绝、生存环境遭受污染的录象。)
(二)歌曲激情
1、听歌曲
师:虽然,有人对地球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是关爱自己家园的,你们听—(课件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
2、谈感受
A、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想到了什么? B、你能谈谈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吗?你平时做得怎样呢?
二、描绘梦中家园
过渡语:我们是多么向往与大自然相亲相爱,不知大家心中的美好家园是怎样的呢?
1、随乐思考
思考:你认为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播放《白鹭回来了》。)
2、随乐想象
师:你能随着音乐想象你的梦中家园吗?
3、随乐表现 A、随乐朗诵 B、听赏与跟唱
三、共创美好家园
师:你们的梦中家园真美,可是地球妈妈已经千疮百孔、伤痕累累,40
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爱地球妈妈,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书《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争当一名环保小卫士。
1、发出倡议
(将歌词写成倡议书,用课件展示。)
2、宣读倡议书
(课件播放《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的旋律作背景音乐,全体同学一起宣读倡议书,理解和熟悉歌词。)
3、跟唱 A、听歌看谱 B、随乐跟唱 C、解决难点 D、视唱曲谱、歌词 E、跟唱歌曲
4、分组策划
5、共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保护地球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携手共建美好家园,让地球妈妈永远年轻。
教学后记:
第十二单元 音乐万花筒
教学目标
1、能快速地听辨出本期学过的歌曲,并自信流畅地进行接唱。
2、能为歌曲和乐曲选择正确的速度和力度记号。
3、熟悉本期听赏过的乐曲主题,能在听赏后说出具体的曲名。教学过程
一、我是最炫的小歌星
1、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轻松愉快地进行师生问候。
2、组织学生分成三组。
3、活动规则
A、接唱(注意老师的声音,教师唱完第一句学生就进行接唱,要完整地演唱一段,要完整地说出歌名。)
(课件展示:万花筒点将----被点到的组演唱某首歌曲的前半部分----相邻组接唱歌曲后半部分----第三组说出歌名。)
B、出示相关的风景和图片,请学生唱出本期学过的少数民族的歌曲。
C、评奖
二、超级英雄抢答赛
师:我们都记得哪些速度和力度记号?
(出示歌曲《可爱的羊群》让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唱一遍,要求每个小组的力度和速度要不同,比一比,看哪组按要求唱得最好。)
1、展示万花筒,每转动一次,呈现一个画面,共三个画面:
摇篮曲
海娃的歌
军队进行曲
2、学生听歌声想,以抢先击掌的方式获得抢答权。
(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抢答===教师宣布答案===学生按标记的速度和力度记号再演唱一遍)
3、评奖
(只有答得又对又唱得好的小组才能获胜。)
三、盛开着的万花筒
师:本学期我们聆听过很多优秀的乐曲,现在我们再一起来重温一下。
1、万花筒依次展示四朵荷花画面,每朵荷花中一个曲名: 《牧歌》、《彩云追月》、《回家》、《天鹅》
2、分组讨论,说出四朵荷花里的曲名。
3、哼唱乐曲音乐主题。A、听一听
B、唱一唱
4、讨论与评价。
四、课堂小结
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畅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窗口教案】推荐阅读:
湘教版一年级美术计划07-06
三年级下册美术湘教版08-10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10-07
冀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08-23
湘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留住秋天——树叶拼贴画》教学设计08-01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0-30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题09-28
苏教版二年级美术教案06-22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07-09
2016苏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