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投资效益分析简表

2024-08-01

学习投资效益分析简表(共5篇)

1.学习投资效益分析简表 篇一

一、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

(一)经济效益可行性标准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要确保项目可行,就必须保证当风险投资的所得和所费具有相同量时,其效益可行性标准为:纯经济效益>0或经济效率>1。

(二)经济效益择优标准

风险投资经济效益优化,也就是要从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或一组投资方案,以便保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或满意化。基本的择优标准如下:

1. 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投资方案的总体效果最优是这种标准所追求的目标,它能使投资者得到最大的实惠,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适用。从当前我国经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资金少、效率低、效益差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项目投资择优时,一方面要考虑总体效果,另一方面要考虑单位效果,注重单位资金的效率。

2. 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

这一标准主要是追求投资方案的单位效果最优,能够反映高效率,对企业走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有积极意义,在资金较贫乏的情况下适用。总体而言,采用这种标准,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十分有益的,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有限资金发挥较大的效益,进而能够全面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然而,这种标准难以兼顾单位效果和总体效果、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

3. 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

这种标准的主要特点是兼顾纯经济效益和 (纯) 经济效率的择优标准,其一方面能够使投资者获得较多的实惠,另一方面能使其得到较高的效率。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因为纯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和经济效率最大化标准都是单目标优化,但是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最大化标准是多目标优化。所以,采用这种标准才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和优化项目投资。

4. 经济效益最大化标准

这种标准所追求的目标是纯经济效益和 (纯) 经济效率均为最大,也就是要保证投资的总体效果和单位效果都达到最优。具体来说,就是在对多个风险投资方案进行比较选优中,如果用标准1和标准2所得结论一致,就足以说明纯经济效益与纯经济效率达到了统一;如果所得结论相悖,那就必须重新设计投资项目,实际上也就是进行方案的再创造,以便能够保证纯经济效益与纯经济效率达到最佳结合,最终顺利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

二、风险投资的风险评价方法

(一)改进型平衡点分析

1. 对现行平衡点分析的评价及改进

所谓的平衡点分析其实就是对风险投资不确定性与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成本、产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求出风险投资项目的收人等于支出,也就是不盈不亏的平衡点。一般来说平衡点越低,风险投资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就越大,抗风险能力也就会越强。

(1)由静态平衡点向动态平衡点的改进。现行平衡点分析方法不会对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研究,会忽略资金的时间价值,只会分析某一年的收入和支出关系,因此,其是不能全面地反映风险投资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的。为此,就需要进行动态平衡点分析。

(2)由单一产品平衡点向多品种平衡点的改进。平衡点分析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单一产品,如果是进行多品种的平衡点分析,还是需要基于假设产品品种结构不变的基础之上。不过,市场需求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品种结构不变的假设,与市场需求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进行效益分析时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尤其是结合当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优化产品结构等客观要求,对多品种平衡点分析及其优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 多品种平衡点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的变化肯定会导致产品结构发生变化,而产品结构的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平衡点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大小。因此,以多品种平衡点为分析方法的途径,就必须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以便能够根据市场结构的变化,及时优化产品组合,在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风险。

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上看,最佳的产品组合,也就是要使计划期获得的利润最大。由于计划期的固定成本相对固定,而利润总额等于边际贡献总额减去固定成本,因此,利润最大就等于边际贡献最大;如果是再从降低风险、提高经营安全串和降低平衡点的角度上考虑,以综合法为例,平衡点开工率就等价于固定成本除以边际贡献总额,又由于固定成本不变,所以,要想降低平衡点,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边际贡献。

(二)改进型敏感性分析

1. 实现多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改进

与多因素相比,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基于假定某一因素变动,但是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的,风险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不确定因素变化对风险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影响是交叉地、综合地发生着,所以,进行多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势在必行。

2. 合理设计不确定因素

这主要是指根据可能发生变动的可能性,确认不确定因素。当然,必须要明确的是,不确定因素必须是直接因素,而非间接因素。比如说,因为成本是间接因素,单位变动成本、产量和固定成本这三个直接因素决定它的大小,所以假如以成本作为不确定因素那就不合理。此外,为了更简洁一些,在不确定因素的选择上也应该简单些,比如说不宜选择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工资等,这些成本要素作为不确定性因素。

3. 实现一般规律的研究

只对具体的风险投资项目通过计算,是现行敏感性分析的主要方向,其主要是分析不确定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也就是说,只是针对不确定因素的特殊规律进行研究。但从规律探索的原则上看,假如我们能在把握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一般规律的研究,那就可能更好的把握所有风险投资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普遍规律,这就会对风险投资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带来更大,更有利的影响。

4. 平衡点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

对于风险投资项目而言,平衡点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都是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因此,可以保留把它们融为一体,这样就很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在风险投资中,风险投资的经济效益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风险投资的结果有导向性的作用。为保证投资的效益,保证投资的结果按预定的方向前进,企业和投资者必须要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严格的分析,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摘要:所有的风险投资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 因此, 对所有的风险投资家或者企业而言, 做好风险投资的经济效益分析至关重要, 这是保证能够盈利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风险投资,经济效益,效益标准,权衡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平.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6.

2.开间男士美容院 投资效益分析 篇二

现在专业的男士美容院却少得可怜。

在节奏繁忙的现代都市中,男人背负着各种压力,失眠、焦虑、紧张、憔悴等接踵而至,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男人更需要放松、需要减压以及自身的美容保养。男士美容会所是以集具高雅健身、美容和休闲为一体的高级健康会所,倡导一种人们乐于接受的时尚休闲健身方式,为男士营造一个自在、舒心、惬意的轻松空间,在护理身体的同时放飞心情。

生活在都市里的白领男士,整天忙于工作,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正规的美容院做一周一至两次的美容。他们中的许多人经常利用午休或工作之余,在短时间内需要对自己的容貌做一些修整,利用中午的时间洗个头或是做个面膜,休整一下好再投入下午的工作。

如果在都市里开一家男士美容院,肯定受到这部分人的青睐。

投资策略:

1、店面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店址应该选在交通便捷、商务办公楼较为集中、人流量极高的繁华街道上,便于白领光顾。店内布置要简洁明快、卫生、干净舒适。另外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些时尚报刊,让客人一边做面膜、一边翻阅时尚杂志,品尝难得的惬意自在。

2、服务对象的定位。

服务对象的定位应为一切爱好时尚的男士。不仅要满足媒体、娱乐业、主持人男性从业人员美容、化妆造型的高要求,同时还要满足其他社会各阶层追求时尚男士的需求。尤其是那些需要以**状态面对工作、谈判、酒会、演讲的男性,1个多小时的美容护理,可以使他们焕发青春活力。

3、服务应体现专业化。

现在市面上的专业女士美容用品至少有3000种,男士专业用品却少得可怜,很多的时尚男士只好使用从国外采购回来的“舶来品”。实际上,一些欧美国家的美容用品并不适合亚洲男子的需求。于是为顾客做肤质检测,找到最适用的美容产品,成了美容工作室最基础的步骤。对从事做男士美容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应该是美容相关专业科班出身,有扎实的专业美容、化妆、造型设计技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因为时尚男士的眼光是很“亮”的。

4、可使用会员制经营模式。

通过优惠方式吸引附近单位的白领男士成为会员。

投资效益

算上房租、装修、设备工具等先期投资大约5万元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3.电力投资管理效益的提升途径分析 篇三

不论建筑还是医疗, 亦或是教育等诸多领域, 都离不开电力作为支撑。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背景下, 电力需求与日俱增, 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很高的发展要求。在这一背景下, 增加电力系统发展建设的投入资本, 从各个细小的环节入手加强投资管理, 有利于电力系统实现高速发展。因此, 需要对电力投资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剖析, 明确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及时进行整改, 才能实现提升管理效益的目的。

1 电力投资管理工作基本问题分析

1.1 工作制度全而不细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 电力投资管理工作相关制度基本能够指导相关工作, 但是仍然存在全而不细的问题。所谓全而不细, 即指工作制度涵盖的方面和内容比较全面, 但是尚未作出精细划分, 没有落实到具体细微的工作上。电力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 因地制宜的特点非常明显。比如, 水电站是建设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火电站是建设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不仅如此, 电网辐射还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结构性, 即分地区、分用户进行电力供应。因此, 在制定电力投资管理工作制度的时候, 就需要根据电力行业的基本特点制定出精细的工作制度。

1.2 招投标机制有待改进

招投标是电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该环节, 可以将电力企业和施工单位紧密联系起来。但是, 在个别电力企业中, 招投标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 尤其招投标机制不透明, 给投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就招投标工作实际而言,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保护主义和造价与技术倾斜等。保护主义就是在招投标的过程中, 过分倾向本地企业, 对外来企业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待遇。造价与技术倾斜就是在招投标的过程中, 过分看重招架, 忽略了相关技术指标, 导致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1.3 合同管理有待加强

合同管理是电力投资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由于电力建设存在一定特殊性, 必须严格把关合同履行情况, 确保电力建设符合要求[1]。但是,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 存在分包、转包现象, 严重影响电力建设质量。不论是分包还是转包, 都会拉低工程整体施工水平以及企业经济效益, 还会给合同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因此, 只有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 严厉打击分包、转包的不良现象, 才能保证电力投资管理工作发挥出最大效用。

2 电力投资管理提升效益的重大意义论述

强化电力投资管理工作的要求被明确提出, 这与其自身效益是密不可分的。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而言, 电力投资管理提升效益的重大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得到体现。

首先, 电能是国家经济全面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未来的相关工作中, 需要加大投资兴建各类电力基础设施, 强化电力系统整体功能。比如, 智能变电站就是电力投资的一个运用环节, 也是保证用电的关键环节[2]。因此, 强化电力投资管理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基础建设落到实处, 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 从电力系统自身发展而言, 投资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电力系统发展进步离不开大量资金支撑, 管理好这些资金, 确保其用到该用的地方, 是保证电力系统良性发展的基础。比如, 一个地区进行电网改造, 所需资金量非常庞大, 涉及环节众多, 只有从每个环节加强资金管理, 才能逐步完成电网改造。如果部分资金没有用到实处, 就会导致某个环节断链, 进而对整个电网改造工程形成影响。

最后, 电价一直是业界广泛探讨的问题, 制定合理的电价标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 由于电力投资管理工作不到位, 导致某些环节成本高于预期, 迫使企业在电价上作出调整, 以此弥补成本带来的效益差。但是, 由于销售电价存在一定的标准, 这就导致电力企业的调整空间十分有限。所以, 只有加强投资管理, 减少生产环节的成本, 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3 电力投资管理效益提升途径探究

3.1 加强决策管控

决策阶段是电力行业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个决策不仅会影响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 还会直接影响成本、效益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 加强决策管控, 是提升电力投资管理效益的第一步。首先, 完善考察项目实际情况, 对成本、效益、影响度等因素做出全面评价, 用以指导决策工作。其次, 完善决策制度。改变传统的领导决策模式, 将普通员工也纳入决策工作的范围, 全面征询员工意见之后, 再综合性地作出决策[3]。最后, 加强决策执行力度。在决策出台之后, 应该全面落实, 从电力建设的各个环节入手, 加强监督管理。总而言之, 加强决策管控, 是提升电力投资管理效益的重要工作, 需在电力企业内部形成高度统一的认识, 同时消除各自为政的问题, 实现全局调度规划统一, 将资本有效充分地利用。

3.2 加强设计管控

设计是电力建设项目的准备阶段, 对后期工作具有强力的指导意义。因此, 加强设计阶段的管控, 可以提升投资管理效益。首先, 在确定电力建设项目之后, 需对项目整体进行综合考评, 从环境、资本、技术等方面确定项目建设的设计方向和大体思路。其次, 在设计阶段, 至少需要准备两套及以上的方案。由于电力建设项目存在诸多影响因素, 一套设计方案难以应对突发状况, 只有准备充足的备用方案, 才能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迅速响应。比如环保因素、节能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 在这些因素影响第一方案时, 可以改用对应的备选方案。第三, 在设计阶段需严格控制成本。严格控制成本并非随意降低成本, 而是基于设计要求, 在各个环节实现经济实用的设计目的, 在达成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最小化成本。

3.3 完善项目法人制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 电力建设项目的基本模式是固定的, 即在项目立项时, 成立临时的建设单位, 展开报批、设计、管理等工作。虽然这个临时单位在项目完工之后会解散, 但是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具有全面完整的职能, 因此, 需要对其进行法人责任制, 将相关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根据相关规定, 在电力建设项目立项时, 就应该明确项目法人, 使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可以对多方面的事务形成管控。

3.4 优化招投标

招投标是电力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 这一阶段涉及到建设项目后期质量。在招投标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首先, 透明化招投标, 将规程制度、标段材料文件等发放给每一个参与招投标的企业, 确保公平公正。其次, 建立完善的招投标机制, 弱化保护主义对招投标工作的影响, 确保地方企业和外来企业能够在平等的层面上竞争。最后, 加强技术指标评价, 全面考评投标企业设计方案的环保、节能、效率、成本、经济效益等因素, 综合性地作出决策。

3.5 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 涉及到众多部门, 需要这些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首先, 加强各类合同的信息核对与执行情况管理。信息核对主要是针对合同内容是否存在差异、是否符合规定等进行评价。执行管理主要是针对合同的执行情况, 督促合同严格履行。此外, 还需加强打击分包、转包的现象, 避免这些现象降低电力建设整体质量。

4 结语

电力行业在投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投资管理效益提升。因此, 需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加强管控, 完善法人责任制, 优化招投标以及加强合同管理, 才能促进电力投资管理效益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高金凤, 廖文炜, 曾二贤.电力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分类比较[J].能源技术经济, 2010 (22) :46-49.

[2]王绵斌, 谭忠富, 张丽英, 等.市场环境下电网投资风险评估的集对分析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0, 30 (19) :91-99.

4.学习投资效益分析简表 篇四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830-5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11-0053-06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工业领域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其形成主体是用于工业生产经营的、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表现为土地、厂房、设备、工具器具等。这些资产在使用上具有长期性、不能移动性、专用性等经济特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形成效率,以及拉动投资品市场需求所形成的宏观经济效益;后者则主要体现在投资形成生产能力,对工业产业结构、企业竞争行为、产业绩效以及资源

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全社会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及投资效益分析

在贸易平衡的国家,社会总产出的使用从大类上分为投资和消费两个领域。消费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属于直接满足人们生活目的部分;投资是指人们通过建设和购置资本品、中间投入的材料,以及存货等形式形成的部分。作为生产的手段,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生产消费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然而,由于投资对消费在国民收入中的此消彼长关系,过高的投资率容易形成投资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其次,高投资率一般是与高资本有机构成密切相关的,其直接体现是重化工业增长速度超过消费品工业增长,并且由于重化工业较长的产业链,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链分工关系;此外,由于工业投资品行业的发展,对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产品形成了较大的需求,在价格上涨的刺激下,易于形成过于乐观的大规模在建投资。

1-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及资本—产出比

改革开放初期到2001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0%—35%之间,积累和消费保持了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开始步入重化工业高速增长时期,投资率由2002年的36-1%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52-2%,平均每年上升超过4个点。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时期。

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外延的基本建设的方式,表现为各种工商业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遍地开花,房地产项目在全国蔓延,导致投资效果低下。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的资本—产出比资本—产出比是某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当期的国民收入增加值的比值,它是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的倒数。1996年前还介于1—3之间,1997—1999年迅速则上升于3—6之间,2000年之后我国的资本—产出比趋于稳定,但基本介于3—4之间,与1996年之前相比投资效果水平出现大幅度下降。

投资效果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2002年之前,我国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基本上维持在70%左右;但是随着其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急剧下降,2003—2006年分别为62-6%、58-8%、60-2%和57-1%,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且与2002年之前相比,平均下降了10%左右(见表1)。

2-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及工业资本—产出比变化

1984—1988年,中国经历了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失控的阶段;经过1989—1990年的低潮,到邓小平南巡讲话,工业投资又经历了1991—1994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95—2002年中国工业处于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环境当中,工业投资增长幅度基本上处于低位徘徊状态;直到2002年下半年之后由于重化工业、房地产业等高速发动,出现了2003年的激增,2004—2005年又出现了连续两年36%左右的投资增长,2006年又在2005年高位投资额的基础上增长26%,达到4-8万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3%。

我国工业投资最近几年的迅猛增长,主要表现在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同步增长上。根据2004—2006年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2004—2006年我国城镇工业投资年平均增长31-8%。其中采矿业增长最快,达到40%;制造业为34-2%;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较慢,为21-8%。在采矿业当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达到46-4%,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采矿业的投资增长均在60%—70%之间。对于采矿大省来说,采矿业投入呈超前趋势,主要是受国际矿石价格飙升、国内电煤需求紧张以及制造业生产能力扩张带来的对工业原料产品需求扩张所吸引、拉动。制造业当中,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橡胶工业、塑料工业、冶金工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拉动明显,这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大部分超过了40%。制造业的发展对能源工业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压力,但由于煤炭、石油储藏和开采条件,以及生态环境限制,我国基础工业产品供给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矿大量依赖进口,拉动了国际市场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

由于我国工业投资增长基本上是建立在外延扩张方式上的,投资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投资效率增长,2000年以来我国工业投资效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与全社会资本—产出比水平相比,我国工业的数值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显示工业投资较之全社会投资,特别是比重越来越高的房地产投资,仍然处于一个相对有效率的部分。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工业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工业生产能力上,且生产能力的计量受到专门技术的影响。实际上,当企业和行业出现产能不足时,理论上只能通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生产能力。

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相互影响

工业生产能力在理论上实际上是一个很难严格界定的概念。按照《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生产能力是假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企业以一定的固定资本与劳动力的组合所形成的产出能力。由于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可以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可变量。例如,即使机器设备一定,增加人力配置可以提高产能;或者,改变机器设备的运转强度、运转速度,都可以提高生产能力。产能的这种变动性的幅度,与生产要素投入中的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有关。一定的固定资产在理论上存在着一个最佳的长期产量,经济学上把这个产量定义为工业生产能力,它一般是一个区间。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新增生产能力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工业固定资产一般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等。其中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可以增加工业生产能力,而迁建和恢复则只起到简单再生产的作用。

新增工业生产能力是作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指标出现的,表现为一定的产出所能达到的最大产能,或者在既定产能条件下的最小投资。新增生产能力的数量一般按设计能力计算,即在设计文件中规定的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的生产能力,而不论投产后的实际产量如何,表现为产品年产能力、处理原料能力、设备数量或容量、建筑物容积容量面积或长度等。

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重化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然而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2003年以来我国在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等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生产能力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剩现象,水泥、平板玻璃、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存在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见表2)。

考虑到厂房、设备、工具器具等固定资产重置更新的情况,生产能力利用状况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的变量主要是产能利用情况的不同,导致行业中企业平均生产成本结构及其成本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对未来时期盈利状况的预期,是决定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根据一般的分析,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而直接影响企业投资的决策。然而在我国的现实中,在许多行业,却出现了产能过剩与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居高不下并存的局面。表现为行业供给普遍过剩状况下,企业仍然不断投资进入,以致国家不断出台抑制政策仍无效果,这在世界上属于一种特殊的现象。

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居高不下,不仅存在于产能不足、市场供不应求行业,而且存在于一些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存在两个特征:一是多数出现在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领域,如钢铁、电力、石化、汽车、建筑材料等国民经济重化工业领域,与新一轮的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周期存在密切关系;二是政府投资或政府主导下的投资占有相当比重,多数产能行业相当部分是由建设项目中央部分审批、中央企业在行业投资中居于主导地位,一些甚至属于“有保有压”政策下的鼓励项目。

2-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业固定资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消耗土地、建筑材料、电力等资源,以及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噪音、可吸入颗粒物、建筑垃圾等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最重要的,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工业生产能力直接排放大量的工业污染物,以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伴随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增长,我国工业污染呈不断恶化的趋势。我国工业投资的大量增长以及对电力的大量需求,导致其水泥厂和发电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由于固定资产建设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的水泥,致使我国水泥生产能力惊人,目前生产能力已经占了世界的44%。根据荷兰环境评估局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

尽管我国的工业污染问题有西方国家将制造业以“外包”的方式转移的原因,但中国各地区不顾环境后果、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盲目地、不切实际地引入大量外商直接投资,这是导致我国工业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的根本原因。改变工业经济增长模式,实施工业的科学发展,是今后工业投资政策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宏观投资的低效率和微观投资的高效益并存

一方面说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来自微观经济的效益数据却不断好转,导致大量的针对决策部门政策的质疑。应当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

1-中国工业投资的微观经济效益情况

中国工业投资的宏观效益不理想的状况,与企业微观经济效益普遍较好的局面,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照。这种对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工业投资效率好于全社会投资效率的情况,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政府决策部门认为产能过剩的行业[4],企业则认为投资效益好而持续投资,造成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大大出乎中央政府的意料。

根据宋国清、卢峰等人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演变的测算[5],我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回报率指标从1978年到1997年20年间是逐步下降的,回报率从28%左右下降到6-1%;但这种情形从1998年的6-2%之后开始出现逆转,以后逐年上升约1-75个百分点,到2006年为20-3%。这个回报率即使与日本、美国制造业相比也是偏高的。2005年日本制造业资本税前利润率为12-2%,我国工业为14-4%,比日本高出2-1个百分点;美国制造业2001年遭受“9·11”和经济不景气双重打击,工业资本税前利润率从20%左右4-5%,然后得益于灵活的企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以及外包对供应链和产业结构的重组作用,2005年美国制造业的资本税前利润率达到21-4%,比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高出7个百分点。

上面的数据是我国工业平均回报情况。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效益情况,则更具有比较意义。按照宋国清、卢峰等人的测算,2001—2005年日本制造业回报率简单平均值为9-8%,我国国有企业为9-7%;而同期我国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利润率简单平均值分别为14-9%和14-22%,比日本同一指标高出3—4成。尽管与美国制造业的利润水平还不能相比,但我国私营企业追赶的步伐更为明显。宋国清、卢峰等人的数据显示,2001—2005年美国制造业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7-2%,而同期我国私营企业为13-9%,相差19-2%;2005年美国制造业和我国私营企业的利润率分别为21-4%和17-3%%,相差仍约为19-2%。

考虑到目前我国地方招商引资的决心都很大,而且对于一些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地区而言,从区外引进私营工业投资者是他们最可行的选择。如果这些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大部分都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又得到地方政府在经济政策、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关照,从而形成了政府和企业齐心抓工业、上项目的情况,则来自中央方面的关停过剩生产能力的压力自然被消于无形。

2-来自市场方面的刺激工业投资增长因素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经常会导致企业生产产品的市场需求及其价格发生变化。当行业市场需求上升,出现了产能不足的情况时,产品价格会上升,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增加生产能力;当行业市场需求下降,从而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由于产品价格下降,企业一般会减少投资,如关闭工厂、变卖资产等,或者至多把投资局限在重置更新的范围。这样会导致市场供给减少,价格逐步回升。

当前影响我国工业品市场需求因素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住房和汽车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住房市场的启动于1998年,在此之前,我国住房主要由单位提供福利分房。1998年我国实行全面住房制度改革,旨在用住房货币化分配全面替代实物分配。由此,大量的城镇人口及城市改造、房屋拆迁造成的被动购房者大量涌向市场,而住房消费信贷制度无疑刺激了住房需求的实现。2000年以来,在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推动下,我国房地产投资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一方面拉动了建筑用钢材、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土地拍卖和房地产企业投机行为刺激了大量投资和投机性购房,反过来又推动了房价的持续上涨,由此引发“房地产投资↑→房价↑→房地产投资↑→房价↑”的恶性循环。

中国加入我WTO之后,中国汽车需求量和保有量出现了加速增长的趋势。2006年我国汽车国内汽车购买超过了5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收入提高、汽车价格的下降和消费环境的改善等三大因素,是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的主要力量。

(2)“中国因素”推动的出口市场需求增长。“中国因素”主要体现在偏低的劳动力成本、超低地价的土地供给、对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职能的缺失,以及远低于以购买力平价衡量的超低汇率。这些因素决定了只要是在中国土地上生产的产品,不管其技术含量和品牌如何,由于其折算成外币的超低价格,必将会获得世界出口市场。但这种低价出口的代价是巨大的,表现为我国大量应得利益通过低价交换的形式转移到了外国经销商和消费者手中[2]。由于生产条件上的诸多低成本因素,欧美国家的大量工厂开始向中国转移,国内资本也大量投资于出口型制造业,由此推动各地大量建设的外向型工业开发区热潮高烧不退。

(3)工业投资品市场需求的拉动。工业开发区建设,加上中国1998住房制度改革之后形成的房地产开发行业高利润,以及为上述住宅建设和开发区建设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在相当长时期形成了对土地、建筑安装工程、建筑材料、技术装备等的持续需求,从而带动了钢铁、有色金属、水泥、装备制造业等重化行业的投资高速增长,投资过热的现象十分严重。2006年,我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 150-53亿元,在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占到了43%。在工业内部,采矿业和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而电力、燃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采矿业投资当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两个行业的投资占据了绝大部分,延续了2005年的高速增长势头。我国采矿业投入呈超前趋势,主要是受国际矿石价格飙升和国内制造业生产能力扩张带来的需求扩张所吸引、拉动;而煤炭投资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电煤日趋紧张导致价格高涨的刺激,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于煤炭安全生产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促进了煤炭投入增加。

3-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的因素分析

从企业投资的利润函数分析,初次分配中高利润、低工资的局面和企业自身的逐利动机共同推动了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3]。这种格局必将长期带来产能过剩、产业逆向选择等不良后果。

(1)土地获得和地租水平。目前我国工业用地的出让方式主要以协议出让为主。为了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各自政府政绩的考虑,各地方政府普遍采取了吸引投资竞相压价的策略,出现了许多工业用地协议出让价格远远低于工业用地开发成本价格,甚至出现零地价、“负地价”的现象。由于土地出让程序的不透明,工业地价与商业和住宅土地价格存在较大差距。在2004年以前,浙江省工业用地出让价格除温州、义乌等个别城市以外,绝大部分地方低于土地征用和开发成本,只有市场交易价格的2/3不到,甚至更低。而且一些区域在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中,降低工业用地出让价格,返还出让金,甚至以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进入壁垒,这是导致产能过剩的一个原因。

(2)工资水平和劳动保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出现了劳动所得占GDP比重下降的趋势。从1983年开始,由于劳动对于资本的弱势地位,劳动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出现大幅下降。媒体新近披露了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企业在华违规用工,受到广泛关注。中国长期受就业率迷惑,担忧提高工资将导致出口竞争力降低而影响存量就业,这种顾虑使低工资政策得以“正当”。这固然增加了厂商盈利的空间,但低工资也致一些劳工为生存而就业,无力提高技能,甚至不能支付后代的教育费用,人力资本得不到改善。此外,工会组织的薄弱不利于工人通过斗争等手段从企业获得应得收入。

(3)原材料价格变动。在我国,工业用原料主要是农产品、矿石、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这些原料除农产品来自分散的农户,其余主要来自国内大型国有企业和国外供应商。由于农产品种植成本上升,我国农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而在国有企业和国外大型供应商卖方垄断的情况下,技术含量低下、原材料消耗型的下游企业很容易面对上游的不断提价;因外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制成品价格上调十分困难,这必然导致企业利润水平的持续下降。

(4)产品质量监管。一直以来,我国一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是生产低劣工业品的主角。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水平较低,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开拓市场的有效手段,更多地倚重价格竞争。同时,一些中小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和质量技术检验检疫的等法律法规,致使在市场中充斥了大量不合格产品,这也是我国工业品生产过剩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2007年第1季度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在3 652家企业生产的69类4 097种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中,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0-5%。其中,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以上的有19类,80%—89-9%的有21类,70%—79-9%的有13类,60%—69-9%的有7类,抽样合格率为60%以下的有9类。抽查大、中、小型企业的产品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2-6%、84%、72-7%。

(5)环境污染管制。环境污染管制是企业进入的项重要障碍,但是目前一些地方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低下。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采取“工业立市”,把工业作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采取“零地价”、减免税等多种手段,大大降低了工业项目投资风险和进入壁垒。这样就造成了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为“工业城市”的景象,这种“改变中国”的行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环境。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

总之,我国工业出口市场、房地产投资拉动的建筑材料(包括钢材)市场、汽车市场,已及由此拉动的工业基础原料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是我国工业品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引力。这些市场除了汽车市场外,大都是由于我国生产要素扭曲给企业带来的高利润刺激的结果,其投资和增长虽然有利于整个经济增长,但对我国资源与环境有着巨大负面影响。私营经济尽管富有活力,但如果考虑到不少企业的高利润水平是建立在炒卖地皮、偷逃税款、国有资产流失、榨取工人剩余价值、损害环境等方面,那么政府彻底抛弃与私人投资者共同创造的GDP目标,而把重心放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管制方面,就显得非常迫切了。

四、提高我国工业宏观投资效益的政策建议

总体来看,中国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并存现象,是在私人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所占比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发生的。由于参照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政策和管理方式,例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普遍低于征地费用,导致地方政府普遍压低甚至大量拖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征地补偿费,而投资者普遍由此获得了偏高的投入—产出比,使得工业产出的分配向投资者严重倾斜;加之国有企业向社会分配利润的制度性缺失、各地区长期实行的压低工人工资政策、耕地保护失控、工业污染和生态恶化严重,使得工业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严重不协调。

理论界对于解决产能过剩的对策研究大部分是着眼于宏观研究的提出的。由于不能给政府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导致主管部门在调控中只能根据经济景气进行直接管理。因此,从根源上说,造成当前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并存现象的原因,关键是生产要素定价偏低,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偏高,资本对生产要素和社会成果的占有日益扩大的趋势明显;加之生产资本日益向私人集中,使得即使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外商和私人资本仍能够获得极高的投资回报。因此,解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失控和产能过剩问题必须从切实降低工业投资的不合理利润做起。

因此,必须重新梳理我国工业投资和工业发展的思路,以科学的发展观调整和改善工业投资的基本格局。第一,在切实保护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工业投资,实现资源环境与工业发发展的平衡,实现工业集约增长和循环经济。第二,调整投资结构,通过产业政策禁止和关停损害环境和民生的工业投资,加大节能和减排的管理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地区工业产业机构升级。第三,振兴和扶植地方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形成真正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竞争的混合经济结构,规范其分配形式,实现共同致富。第四,大幅度提高法定工资标准和劳动者休假、住房、培训等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积极扶植代表工人利益的工会组织,抑制各类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实现劳资关系的合理化。第五,推进大型国有企业分配、社会保障、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以降低居民的“谨慎型”储蓄,抑制住房和土地等资产价格的不合法上涨,刺激消费。

参考文献:

[1] 吕政,曹建海-竞争总是有效率的吗?——兼论过度竞争的理论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0,(6)-

[2] 杨丹辉-低价竞争:中国出口的顽症[N]-中国经济时报,2006-05-22-

[3] 汪同三,蔡跃洲-投资、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原因——从收入分配视角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S]-国发〔2006〕11 号

[5] 宋国清,卢峰,等-我国资本回报率估测(1978—2006)——新一轮投资增长与经济景气微观基础[C]-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C2007002-

5.人力资源中的教育投资效益分析 篇五

1.1 个人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价原则

个人作为培训的主体,参与培训的动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个人主动参加职业教育培训或者其他职业教育,另外一种是部分参与培训的人员是被动式教育,即企业出于需要安排员工参加相关培训。

个人参与培训往往以自身取得效益的大小为基本原则。个人首先考虑自身成长的需要,有选择地参与相关职业或者技能教育培训课程。此类培训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培训效果也比较理想,其收益一般来讲能够达到培训的要求。

1.2 企业培训投资效益的评价原则

一般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收益评价时往往以收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企业人力资源教育投资与其他投资项目所不同的是,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无法货币化计量的资产,其收益与其他项目投资相比,往往是无形的或者说是非货币化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其投资回报期限不固定,有可能立竿见影,也有可能会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其收益才会显现出来。收益最大化原则对人力资源培训投资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不能完全以收益最大化为根本原则而忽视人力资源的后续发展。

2 企业人力资源教育投资的综合评价

企业关于人力资源培训投资的综合评价体系与其他投资项目的评价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具有实际项目的投资一般以利润或者资金利用率为评价依据,而人力资本的教育培训投资评价主要是对参加培训教育后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2.1 企业教育投资是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需要而进行的投资。企业的经济条件与教育投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即具备参与教育培训的资本才开展人力资源教育投资。另外,企业取得一定经济成果、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时,为了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人力资本的充实和提高,更好地服务有形资本,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2.1.1 企业培训结构与企业技术结构

企业技术结构是以企业的技术含量为标准进行的结构层次。一般企业技术结构划分为高级、中级、低级,并且这三者之间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达到一个合理的比例结构。总体上来讲,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现有的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科技含量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高级技术结构的比例应该是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技术结构不同,一般来讲大型企业的技术结构层次要优于中小型企业。因此,我国企业教育培训的重点应调整思路,加快技术和职业教育,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科研能力。

2.1.2 企业培训结构与企业岗位职务结构

低进行的上下层的职务结构划分。企业培训结构与职务结构之间并不是完全吻合的,一般情况下,培训结构比职务结构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内容和设计的人员更为宽泛,并不局限于某一专业或者某一职务级别。

2.1.3 企业培训结构与企业劳动就业结构

劳动就业在人口众多的我国是一个全民关注的时代话题,就业问题本质上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之一。一个企业的劳动就业结构与培训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今后时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的结构调整。其中涉及到的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在很大一部分上是企业开展教育培训项目的投资。对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职业和技能的培训再教育是提升企业科技能力的一个关键点。企业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离不开科技设备的更新,更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当前国际经济迅速发展,科技革新如此迅速,要想在国际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加快企业技术革新,尤其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2.2 企业培训投资的经济效益

前面提到,企业教育培训投资与实体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在形式上和时期上都有所不同。企业教育培训投资取得的经济效益体现在多个方面,其受益面是多方位的,相比项目投资的直接性收益而言,培训投资的货币性收益不明显,无法用具体的经济指标进行确切地衡量。一般来讲,教育培训的直接经济效益就是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企业教育培训,员工所掌握的科技知识更完善,新的技能和技术设备的投入利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转化为优质的企业产品,带来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产品口碑也逐渐树立。

3 企业人力资源教育投资发展对策

3.1 培训与需要相适应

企业开展教育培训的目的要明确。培训要与企业实际需要相一致。教育培训为企业带来知识结构和经济结构甚至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因此,要充分考虑企业现实发展需要,制定可行性的教育培训计划。一个企业的劳动力结构和职务结构映射出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结构。目前我国企业的劳动力结构还不够合理,专业层次较低,并且高中低层次之间的比例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整体的专业水平较低,必须通过职业教育或者在职教育进行专业技术的提升和新知识的更新补充,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为企业发展贡献技术生产力。

企业进行的教育投资培训要选择专业的培训机构和专业教师。科学的教育培训计划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知识储备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机构或者内部专业培训组织的选择与筹备。专业的培训能够满足企业教育培训投资的基本目的,充分尊重企业参与培训者的现实需要和自身观点,综合企业人员的反馈建议,整理确定企业培训的机构设置,进而确定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等其他相关事宜。

3.2 培训与使用相结合

学以致用是企业开展教育培训的初衷。学与用是一个互相转化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工作中,培训要与使用相结合,需要将整个培训与使用结合,从培训计划的制定,整个培训过程不可偏离企业培训的目的,到培训完成、培训结果的运用,必须与企业现实需要结合。另外,企业内部人员的配置运用,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传统的人力资源配置往往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未充分考虑企业的劳动力结构与职务结构的有效结合,做到人与岗位的优化组合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努力的目标。安排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各尽其才,各有所长,合理利用,优化组合,有利于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

企业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需要考虑人才的层次结构是否合理。一般来讲,学历与能力是正相关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员的知识储备越高,其能力越高,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也随之较高。另外,个人工作经验值的高低也是评价企业人力资本优劣的指标之一。应届毕业生与往届毕业生之间的工作能力差距是比较大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初入社会,走向新的岗位,经验值几乎为零,需要时间成本进行学习和提升,其在校期间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技能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此,其取得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职培训投资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是必备的,不仅有利于缩短其知识转化期,更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专长和潜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任务之一。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专业人才岗位的灵活变动有助于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个人的潜能是无穷的,随着工作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其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会不断提升。合理必要的职业培训对企业劳动力的流动是必要的基础前提。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人员流动制度,达到每个人各尽所能,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优势,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3.3 提高培训质量,注重培养学员发展潜力

培训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教育培训投资的综合效益。投资的质量是企业进行投资最关切的问题。培训质量的直接表现是培训结果的优劣。培训结果直接表现在员工参与培训后取得的成绩,即知识储备的完善和工作技能的提升。对于培训结果的衡量和评价依据是员工参加工作后取得的成绩。考察员工成绩的时期往往不是固定的,每个人的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转化知识的能力是因人而异的,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考核,一般能够融入工作中,不断创造成绩的员工所接受的培训效益是比较好的。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祝福语简短幽默下一篇:说声谢谢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