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通用10篇)
1.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一
2.1加强高校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职业岗位特点,进入企业与相关中职学校,探讨中高校教育衔接的问题。明确食品企业相关岗位核心能力要求与中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关系,确定各自教学重点,构架出中高校教育立交桥,完成中职与高校课程体系对接,全面提升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各类食品企事业单位,了解最新岗位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能力。完善融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校企合作和社会评价系统,完成课程体系的实施和反馈。
2.2建立技能竞赛对人才培养的长效促进制度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牵引车,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它突出了高技能、新技术的要求,指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正确方向。在“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平台上,把握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致力教学模式、方式和教学手段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合理选拔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并力争成绩突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进而促进职业技能大赛成绩进一步提高。通过不断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建立职业技能竞赛的三级促进机制,保证职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
2.3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高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校企合作到什么程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能推进到什么程度,而要持续纵深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政府与行业所起的积极引导与推动作用又尤为关键。在高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组建专业建设理事会,形成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职前职后终身教育过程。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并建立多层面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加强校企双方多方位、多层次深入沟通交流,建立互利双赢的利益机制、资源共享的参与机制、规范有序的约束机制、心系企业的情感机制和政策引领的保障机制,保证校企长效合作,共同实现职前职后“高端技能型”人才终身培养的目标。
2.4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与学习效果评估制度
把握“开放性、一体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特点,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改革,改革专业教师只管教学不管育人的现状,实现专任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职业技能指导和学生素养提升的“三位一体”管理制度,实现教师角色由“教书先生”向“三师型”教师(教师、技师、就业导师)转变。改革一张试卷定成败的传统考核方式。在“开放性”和“一体化”基础上,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切入点,分析分解食品岗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关部分的要求,与课程群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融合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对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考量,改革核心课程原有考核方式,实现过程技能考核、终端理论考核与实岗操作考核三结合,全面衡量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在“工学交替”过程中,把学生理论学习成绩、企业文化及相关专业知识考试、顶岗期间考勤及表现三结合,全面衡量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综合成绩。
3几点需注意问题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推进中高校培养体系对接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如何在“开放性”的平台上,合理优化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从专业、职业和岗位需求出发,调整核心课程,优化实践模块,有效对接中高校培养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高端技能人才。(2)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机制的建立问题。以食品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建立师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机制,通过大赛引导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是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职业技能竞赛的长效促进机制关键是优秀专业教师积极参赛的促进机制,如何组织专业和专业群的师生密切关注和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来实现以赛促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3)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问题。把企业文化、工艺流程、职业技能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成立由政、行、企、校四方组建专业建设理事会,形成合作育人的机制,确保食品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扎实推进,把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培养的终身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转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张爽 季慕寅 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舵.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教育探索.,(9):134-135.
[2]王伟廉.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8):24-26.
2.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二
关键词:社会体育,高校体育,培养模式
社会体育亦称大众体育或群众体育, 是指除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之外的体育领域。它是一门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上的新兴体育专业, 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 满足大众健身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主要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 能在大众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技术指导、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随着大众体育的兴起与发展, 社会体育日趋科学化、层次化、规模化、组织化。高校应顺应社会发展状况, 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优势, 推动社会体育向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1、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及社会体育人才状况
马克思曾说过: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要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决定的。现阶段发达国家有组织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口比例较高, 最高的可达40%, 而我国的社会体育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 有组织的参加体育运动人口比例还比较少。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还依旧存在地区差异, 所以社会体育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是社会体育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的飞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群众体育组织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体育功能和作用逐步认可和推崇, 社会体育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
2、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天津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顺应社会需求, 率先成立了社会体育专业, 其后迅速发展, 至今全国已有111所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及一些综合院校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我们在看到社会体育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社会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诸多弊端。对于现阶段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 经过了十多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但是办学模式仍不成系统。有些高校没有相关硬件条件也仓促开设了这个专业, 所以虽然现阶段开设社会体育的高校较多、专业类型较多、地区分布较广、专业发展过快, 但是教学管理水平、师资水平及学院硬件设施的水平参差不齐, 培养出来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素质也不尽相同, 影响了社会对这部分人才的认可程度。
(2) 现阶段社会体育的专业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 很多学校的专业定位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尚不准确、清晰, 培养目标笼统宽泛不明确。社会体育应适应社会发展及群众体育的需求情况及时准确进行专业的定位。
3、新形式下高校培养社会体育人才的模式探讨
通过以上对社会体育及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现状的调查分析, 我们认为高校适应社会体育发展及时调整对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1) 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社会体育人才可以采用两种培养方式, 一类是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在现有的基础上, 根据各校的特色培养方向把社会体育专业做细做强, 有针对性地培养有地方特色、专业素质强的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另一类是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体育的课程, 培养即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又具有社会体育知识的双向人才。这既可以扩大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 又为社会体育增加很多素质较高、专业性较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人数较多的体育专业学生将会成为社会指导员的主要组成部分。
(2) 根据社会不同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 改变课程设置。目前存在着社会急需专业人才缺乏, 而部分高校培养出来的专业人员却就业困难的现象。所以从社会发展与需求的角度来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是培养的首要前提, 要将培养的方向定位为社会适应性人才。如何拓宽专业领域, 培养体育多用、实用人才是我们现阶段改革的主要目的。我们应密切跟踪体育市场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 及时准确定位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向。这些体育运动专业性较强, 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高, 所以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才能使这些项目蓬勃发展。我国高校的体育专业应抓住这个良好契机, 及时调整社会体育培养专业方向, 为社会体育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
(3) 根据不同地域来培养优势体育专业人才。我国由于地域差异, 所以开展的优势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冰雪体育就是北方体育的优势项目, 尤其24届大冬会的胜利举办使黑龙江省冰雪运动的影响力明显增强, 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完善, 并且培养了大批冰雪运动爱好者, 为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开展垫定良好基础, 所以在黑龙江地区的高校就应该以培养冰雪体育社会人才为主要培养方向。
4、高校培养社会体育人才的意义
3.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三
本文针对高校现存的教学观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无法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衔接问题,从更新教学观念、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构建和完善教学与实践结合体系等方面,进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实用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关键词:社会需求实用与专业型人才培养高校模式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人才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虽然毕业生不断增多,符合用人单位需求标准的人才仍然短缺,逐步增加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已成为高校教育丞待解决的重大难题。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用、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构建和完善教学与实践结合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才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效措施。
一、更新教学观念
高校教育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高校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面向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合格的实用型人才,向实际工作技能方面做更多的倾斜。这就需要我们的办学思想、教育目的应该围绕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拓宽出路,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专业课的设置。高校教育,不仅需要开设专业知识的深化,也应该注重职业实用知识的运用,为学生直接就业开辟多种途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高校应着眼于长远和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稳定办学规模,把升学只作为高校教育的一种途径,把就业作为主要途径,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这样专业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美术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具有美术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只有具备道德品质、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为获得社会需求赋予他发挥才智的机会而努力学习和掌握知识,实践和应用知识,创新和发展知识,进而以创新科技和创新技术贡献社会,体现自我价值。也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才能使之成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因此,高校教育应更新教学观念,以素质培养为先,实用教学为主,创新发展为方向的综合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知识、能力三者协调发展,实现实用、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实现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企业持续发展和毕业生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
以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整体优化教学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实用型学科和课程建设,构建和完善教学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充实、创新教学内容。
(一)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通过社会需求调研和信息交流,了解人才需求和就业状况,寻求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契合点,结合学校自身办学条件,调整专业设置,以增强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发展的适应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1、根据社会需求,增设与之对应的应用型学科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发展趋势,探索设置高新技术类专业和边缘学科专业。
2、将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纳入公共基础教学,培养学生以顺应发展趋势的思维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3、设置跨学科专业,使多学科知识交叉,相互渗透,以灵活专业方向,拓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途径。
(二)构建和完善教学与实践结合体系
创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技术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应社会实践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选择确定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途径和自我发展方向,进一步学习和充实知识,掌握技能,在社会实践中达成知识与应用的契合,并在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中,寻求知识创新,探索实践创新。
1、根据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方式,精简课堂理论教学,强化实践应用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2、通过与企业、行业部门合作教学,建立专业培训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岗位操作能力;并由学校、用人企业与行业部门联合建立学生考评机制,以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质量,提高毕业生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促进用人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衔接。
(三)充实、创新教学内容
在创新教学内容,不断将新科学技术和新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关注、把握社会需求发展趋势的能力,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綜合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提高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创新“双证”融通教学内容
根据毕业生基本知识、专业领域、职业岗位要求及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岗位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融汇进教学内容,使学生毕业即可获得毕业证书和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以此提高就业竞争力,缩短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对接时间。
(二)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开设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以提高毕业生社会适应力和就业能力;把创业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以拓宽学生就业途径,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增强学生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总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实用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提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进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满足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提供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洋.构建新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
[2]马陆亭.构建全面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聂建峰 杨金观 林光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2)
[4]马明松.高校教学改革浅议[J].教育与职业,2006,(9).
4.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普通高校对信息化相关专业培养趋之若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它是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类信息及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所需的人才培养的专业。目前,各普通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都要参照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录的要求,在符合教育部下达的专业培养总体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一、结合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办的历史较短,各高校教师所拥有知识结构的不同以及对该专业理解的不同,使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成为各高校关注的焦点。重点大学与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上,应有所不同。因此,普通高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上在与教育部下达的专业培养总体方向和目标保持一致性前提下,更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保证地方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合理设置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之根本。其中,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体现了知识、能力、市场和未来四个方面的导向作用。课程设置的主要任务在于结合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依据专业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目标设计一套最优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总体方向和目标,又满足信息时代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多方面的需求。
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当充分理解和把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教育部在下达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曾明确指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应当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据此,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中主要包括:即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文化基础课程是基础,专业课程是核心,计算机与网络课程是主要技术支撑手段。很多学校忽视专业课程的教学,过分强调计算机和软件等技术类课程的教学,这样会导致培养的学生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但又不能真正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相媲美,这样会使该专业的毕业生陷入技术误区。
课程设置要尽量结合本校特色优势学科,满足地方建设需求。专业课程中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要反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可设置信息管理学、运筹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等课程;选修课程设置中,要根据本校自身优势学科开设相关课程,如带有化工行业背景的学校可开设化工原理、化工生产运作管理、化学工艺学等课程,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为企业节省后续培养成本。在课程设置与制定中要认真听取企业和行业专家意见,对课程结构、比例、学分、内容衔接等方面进行推敲,力争做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自然科学与管理科学知识相统一。确保在课程制定方面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纳入到教学内容中,形成更完备的教育课程体系。
三、走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办学模式
人才培养的起点在高等学校,人才的使用在企业。通过二者合作,能很好地解决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在校企合作中,可从共建实训基地入手。将教学从课堂上延伸到企业管理一线中,按照企业的真实需求,来提高学生的技能。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很多学校花费了大量精力与财力进行了专业建设,但由于行业技术的不断变化,原有专业教学远远滞后于现有的市场需求。高等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正是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各自优势,学生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符合企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标准。这对于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进行校企合作后,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组织相关专家、教授、教研室老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另外,还可以通过外聘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专家的方法,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益的补充。
四、自我创新发展能力的培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知识复合型的专业,该专业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信息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这就要求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强一些。为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在本科生导师制的活动中,针对“拔尖”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优创”学生的“针对性”教育,教师努力为他们提供创新训练环境与条件。“针对性”教育是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挑选学习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开展“针对性”培养,对其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在创新能力培育中,高校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校园网络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正以其资源丰富、资料搜寻快速和圈子互动等特点逐步成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主要来源。网络在学生的学习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总之,普通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人才的应用型。培养模式的选择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还要保证学生有较好的实践技能及较强的自我创新发展的能力,满足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5.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五
【摘要】社会保障人才就业并未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表现出同步的发展趋势,相反,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形式。在这种形势下,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高校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论文围绕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综合素质
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加。理论上讲,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就业前景,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却面临诸多尴尬,就业情况并不理想,甚至还有很多学生转做财务、金融、销售等其他行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人才?高校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如何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鉴于此,论文从需求导向为研究视角,探讨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一)社会对社会保障人才需求空前增加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并且呈不断扩大化的趋势。高等教育承担地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思想。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挑战
受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高校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根据现实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根本所在。高校毕业生765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就业形势非常艰巨。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长远发展急需人才支撑
社会保障制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将不断地完善和提升。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更是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同时,在社会保障危机和政府财力有限的双重压力下,社会保障发展该何去何从也成为理论界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领域,都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社会保障人才需求与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保障人才需求的内容
从广义上讲,社会保障人才需求不仅包括市场经济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客观要求,也包括高校毕业生对自身就业领域和就业质量的内在需要。
1.经济社会发展对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
社会保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对遭遇年老、贫穷、疾病等社会风险的居民给予一定生活保障的社会政策,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人才需具备的素质。
(1)人文情怀与社保情结。社会保障制度天然注重公平,往往涉及公平权利的追求和弱势群体的保障。这就要求从事社会保障工作或研究的群体也能胸怀公平理念,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热爱社会保障事业,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
(2)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社会保障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学科,既涉及宏观政策的设计与优化,又包含微观上相关业务流程的操作。学科特点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保障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又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需要。
(3)学科基础与专业优势。社会保障是一个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往往既涵盖各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又有体现专业性的专业课设计。从这一点上说,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更能体现“宽口径、重基础”的特点。同时,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着手培养专业人才。由于专业起步较晚,不同学校往往是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建设,出现了与不同专业课程交叉的现象,如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财政学、法学等等。这种形势下,如果社会保障人才的专业不突出,则在就业中往往面临与这些专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社会保障人才需要学科基础与专业优势同时具备。
2.高校学生对社会保障专业的需求
一方面,高校学生对社会保障专业的需求当然主要是满足其对知识的渴求和相关能力提升的需要,一般通过对师资力量、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甚至学校公共服务等方面体现,这是在校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时,其对专业的要求往往以就业指标表现,包括就业领域、就业难度、就业质量和未来发展前景,而后就业指标也往往成为影响专业生源的重要因素。因此,就业需求往往成为高校学生对专业最重要的需求。
(二)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
顾名思义,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满足需求为导向,既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又要满足专业人才自身的需求,而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能力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我们认为,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能力需求为指导,通过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构建起社会需求、能力培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需求导向型不等于就业导向型。就业导向型往往以就业率为单一评价指标,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设计往往以实现高就业率为出发点,而忽视学科本身特点,也难以兼顾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往往使学生培养蒙上功利主义的色彩。需求导向型则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为具体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需求导向型考虑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能够将学生培养与其职业生涯规划有效结合起来。具体而言,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以人才需求为基础。从社会需求出发,社会保障人才必须以“德”为先,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同时在具备一定学科基础的基础上,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样的人才定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才是学生对就业质量的保障。
2.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的能力结合。
在充分了解和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将这些社会需求转化成学生培养的能力要求,并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环节设计等教学过程的全过程,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确保学生能够顺利的就业,找到自身比较满意并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
3.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的前景相结合。
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需要借助于其他成熟学科的优势,短期内难以体现自身的特色和发展潜力。但是,从长期看,任何一个学科的成熟和持续发展都需要具有核心的支撑。一个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学科。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至少能够保证学科定位上的独立性和前瞻性,在体现专业特色的同时保持专业建设持久的动力。
4.社会需求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当前,更注重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有意识地结合学生未来选择和职业规划开展,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找到工作、胜任工作,更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三、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优化学生培养目标,突出专业培养特色
结合社会需求导向,优化学生培养目标,一方面,将德和能共同纳入学生培养目标要求,尤其突出了学生“公共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继续发挥现有强势学科基础,凝练鲜明研究方向,形成特色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以河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为例,其依托的财政学专业具有厚重的专业发展积淀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因此,专业特色上突出了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的结合,该专业也因此被评为河北省特色品牌专业。
(二)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关注学生未来发展
1.设计满足需求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计上,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在《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丰富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如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政策方向,侧重宏观把握,可以为学生就业于政府公共部门做准备;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向,从公共管理视角入手,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运营进行研究,拓展在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的就业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通过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等课程安排为毕业生在人力资源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相关工作形成知识储备,等等。
2.建设与实际接轨的`实训平台。一方面,积极利用校内实验室积极建设实训平台,使学生熟悉业务操作流程,熟练操作实训软件,才能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建立与实践相关部门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
(三)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强调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学生同时具备问题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重视课堂教学,加大研讨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比例。始终坚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阵地。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各国社会保障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动态,并在课堂上开展专题研讨,鼓励学生的观点争锋,一些争议性的改革可以采取辩论赛。同时,通过原创案例的开发和案例教学的应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2.扩展第二课堂,开展以专题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与其他专业不同,社会保障事关老百姓的生计,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专题访谈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了解社会保障实践中的问题,更能通过接触实际增强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3.鼓励科研活动,建立以科研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培养机制。社会保障的就业岗位往往需要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甚至管理能力。通过引导本科生参与导师科研活动,鼓励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等方式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生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能通过文献搜集和整理的能力、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等诸多能力锻炼提升自身素质,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对社会保障专业的要求。以河北大学201x级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为例,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过科研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升学(包括推荐免试研究生面试)和就业都有突出的表现,班级也获得省级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参考文献:
[1]孙健夫,宋凤轩.面向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财政学教学改革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谷彦芳,李林,曹佩琪.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本科税收专业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报,(01).
[3]薛在兴.大学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4).
[4]张春平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11).
6.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六
摘要:当前国家提倡供给侧改革,自此之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应响应国家的号召,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高校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同时企业也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在这样的人才需求和供应状况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尽早的转变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剖析了经管类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历程;探讨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存问题;探究了经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旨在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7.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七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一、前言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应用型、技术型大学是本科院校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需要。2014年2 月李克强总理专门召开关于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推动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转型。许昌学院转型发展的步伐在河南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的地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专业也必然要走转型发展之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如何才能向应用型专业人才转变培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调查社会体育指导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毕业生对就业需求状况,探究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的模式。
二、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1、国家对社体人才的需求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对健身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专业体育指导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据统计,为满足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近几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每年扩招学生上千人,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每年招生过万。2002年河南科技学院首次设置社会体育专业,到2012 年9 月,河南省共有21 所高校设置开办了社会体育专业,共计招生人数4776 人。以目前河南省现有的社会体育毕业生数量来计算,平均39421 人才拥有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远低于我国的平均水平,可见河南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其自身人口数量的需求。
2、社体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有学者通过对河南省10 所高校近两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进行调查发现,近两年河南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有下降趋势,说明目前河南省乃至全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针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目前符合我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就业领域主要有四类:街道社区、商业性体育及相关服务领域、体育行政部门、教学与科研部门。通过对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研究发现,体育教师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其次是健身教练、体育产业管理人员和体育产品销售。从就业去向看,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体育教师职业所占的比例最大,另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从事其他行业,真正从事与社会体育有关行业的人仅占40%左右,没有表现出社会体育专业特征。河南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事社会体育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比例较低;就业领域横向发展,呈多元化趋势。
3、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现状
社体专业的课程设置决定着社体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更影响着以后的就业方向与选择。在社会体育专业初设阶段,一度出现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很多院校并未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开设与群众体育有关的专门体育技能课程,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而后随着培养经验的积累,以及校方对课程内容的不断理解,河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断完善,大多数高校注重了对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开设了一些群众相对喜欢项目的技能课程,如网球、篮球、游泳、足球、健身健美等实践技能课程。同时也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开设了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心理学方面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三、社体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1、受国内体育大环境影响,社会体育产业发展缓慢
在举国体制的影响下,国家队社会体育的投入远不及竞技体育。此外我国的体育产业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相当落后,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发展不够成熟,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提供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由于人口众多,河南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许昌体育健身行业发展更是比较慢,相对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处于初步形成发展时期,规模较小,这也是制约许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培养目标的设立与社会需求脱节
设立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个历史性原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原先的培养目标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大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多是陈旧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没有形成长期顺畅的就业渠道,内容早已脱离现实社会的各种要求。据调查,目前需求的健身教练较多,但学校培养的学生却无法胜任健身教练的工作,很多学生到工作岗位之后还需要接受岗前培训,继续学习专业知识以适应社会对健身教练的需求,这也反映出目前学校的培养方案和社会实际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此外,运动营养、康复保健等职业在许昌的需求小,这也是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3、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首先,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体系不成熟,基础理论知识与学术研究的缺乏,因而很多教师虽然懂得社会体育领域管理体系问题,却不知道该如何教学,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其次,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一些比较受居民欢迎的健身项目,比如柔力球、木兰扇、八段锦、瑜伽、定向越野、素质拓展等在社会体育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都被忽视了,目前社会上比较热门的运动营养学、健身教学、运动处方、康复训练、减肥运动等方向的课程,学校也很少开设,但却是社会上比较实用的课程。还有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很难在实践中应用。最后,专业课程设置无特点,方向不准确,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雷同且无特色。
4、实践环节薄弱,专业对口实习难度大
目前社会体育专业部分课程设置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侧重于理论,而忽视了实践课程,导致了许多理论课程教授内容重复,既浪费了学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从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措施来看,将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安排,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专业社会实践基地数量较少,缺乏针对性。虽然大多数院校联系了多家实习单位,但相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数量来说,这些单位容纳实习生的能力非常有限,缺乏专业实习的针对性。此外学校联系的实习基地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就业趋势的需求。
四、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就业困难的解决对策
1、重新认识社体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人才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首先应该更新观念,根据市场需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制定。大量的有关社会需求方面的市场调查预测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由知识型向应用技能型转变,即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开拓能力强的职业型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因此,社会体育人才不仅要掌握健身指导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体育管理、经营、康复等多方面的知识,学校方面可在重点培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开设内容多样的选修课,如运动医学、俱乐部管理、体育产业经济、运动处方、健身教练等,从而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方也要根据学校转型和社会改革的实际及时作出调整。
2、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学时比例
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科学性、应用性、超前性的统一。社会体育专业的开设是为了满足社会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因此,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也应该根据市场进行适当调整,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课程设置中要增加特色课程,可将民俗、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或是社区居民常用来健身的项目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开设。学生不仅要对群众性体育项目有所了解,还应该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学院应该制定实践计划,增加实践课程学时比例,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于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毕业生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不再培训就能直接就业。
3、重视教育实习
加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选择不同的模式,如日常教学模式:可以在居民活动频繁的公园进行科学健身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在健身中心教授健身原理与方法、运动营养学等课程,在医院等地教授运动康复、体育保健学等课程等;定期实习模式:学校应针对寒暑假以及毕业实习等建立与实践单位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水平以及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且能够为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必要的科研服务,有助于加快实践基地的建设步伐。
4、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职业培训应为就业而准备,这也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充分利用职业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制度等已出台的措施,要与职业培训机构联合起来,促进学生考取职业等级证书和从业资格证书,如培训健身教练、运动营养师等资格证书,为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规划打基础。同时要通过一定的培训和教育宣传,促使学生更新就业理念,在现有的就业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五、结论与建议
目前社体专业毕业生从事与体育相关专业的人数较少,就业呈现多样化趋势,社会需求与人才供应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学校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开展自身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很多社会比较热门课程开设不足。
高校应该结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和自身所具有的条件来确定培养目标和专业的招生情况,不断改革社会体育培养方案,在社会体育专业中适当增设一些应用性课程,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培养一专多能的通才。加强学校社会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开拓更多实践基地和专业方向课,满足学生不同兴趣需求。进行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多进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8.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八
【关键词】广西 社会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61-03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体育职业化、产业化改革必然成为发展的趋势,这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导向作用。社会体育作为体育的主体组成部分,其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从总体上反映着体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因此,社会体育改革的成败将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包括体育文化)生活有了更新更高的需求。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给广西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挑战。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大环境的形成,使广西的体育迅速和发达地区接轨,为广西社会体育发展和体育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一、广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实施,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权利有了法与制度的保障。要保障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配给足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日本为例,约2000人口配备1名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才市场有数十倍的发展空间。目前,广西高校新兴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必须持续地通过对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所从事职业的发展状况的调查,来检验专业办学水平和质量。据调查,已毕业的社会体育专业生从事职业社会体育工作的人较少,而且有的很快就改行重新择业了,这对广西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质疑。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全面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管理能力的体育人才。这说明人才培养体制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难以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这种状况势必阻碍广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而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始终居于中心地位。高校通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来服务社会,现代高校办学的根本使命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供了依据与发展方向。因此,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造就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目前,广西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雷同,有明显的体育教育的培养模式痕迹。首先,由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观念还没完全确立,无法摆脱传统的体育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其次,各高校为了迎接评估“大考”纷纷设置更多更全的专业,并就一些常规的专业(如篮球、排球、足球和田径等专业)展开长期的竞争。这种竞争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有利于提高教学与训练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但从广西整体来看,形成了在同一专业上的重复投资和人才培养的雷同,有可能导致这些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供过于求而相对过剩,并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从广西,甚至全国的整体出发,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发挥各院校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培养特色人才。这样有利于防止人才培养的雷同,同时节约教育资源,可以致力于紧缺的社会体育指导、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养。
三、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社会体育专业要形成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以人为本”,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围绕这一中心任务,不断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此,我们要在改革的过程中充分整合、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勇于开拓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组织形式都必须围绕这两个中心展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和内容两部分。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改革需要动力,因此,改革首要的问题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改革的内在动力,它源于人们对体育发展的需求得到不断地满足。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原因不在于他的思维,而在于他的需要。改革的外在动力来源于体育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改革的阻力则主要来自旧的观念、既得利益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论认识分歧和体育发展带来的惯性阻力。改革是否能进行下去关键在于内、外动力之和是否大于阻力之和。因此,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内、外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消除来自思想内部的阻力,集中力量打破外在阻力的束缚,推动改革顺利进行下去。
开拓创新的观念不仅仅要求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把握,同时还要通过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体现在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和建立上。要培养出的人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业观。一个人要想能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就必须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人,而创业教育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创业教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我国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性探讨,并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如具有代表性的CBE教育体系的构建。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构建的教育体系,打破了以学科的学术体系进行课程开发的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对广西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改革创新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实际需要的发展形势,总结成功经验,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使改革有序、系统地进行,避免走弯路。
(二)招生制度改革。在体育领域,有“选材是成功的一半”之说,因此,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应该从招生源头抓起。目前应届生主要来源于体育高考,他们大多是为升学而临时主攻体育,文化成绩和专业素质都很一般,“两头”都不突出。这种“两头”都不突出的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后,竞争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更增加了择业和就业的困难。招生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它关系到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拓宽招生渠道,逐渐从招收“两头”都不突出的考生向招收“两头尖”的考生发展,增强所培养的人才将来就业的市场竞争力。招生不应局限于报考体育专业的,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要求,可以跨专业招收文化成绩优秀而有一定体育特长与爱好的考生,这样比培养“两头”都不突出的“体育考生”更加有发展潜力,更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于社会体育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另外,可以适当降低文化分数线,招收体育拔尖的人才,加强文化教育,将来就业更能胜任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需求。“两头尖”的学生构成的班级可以优势互补,通过交流达到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改变单一由“体育考生”组成的班级现状。拓宽生源范围,面向全国招生,为体育市场的培育和体育产业化的整体发展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改革的主体部分。据调查,广西社会体育专业现行的教学存在课程设置过多、教学计划时间安排较满、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和选修课的选择受到限制、专业基础课实践性缺乏、与社会需要衔接不强等现象。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沿用体育教育专业的模式或稍加改动,缺少新意。虽然开设数量较多的课程,但在“质”的方面难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的办学能力,加以综合考虑,并通过实践的反馈不断地加以调整(见图1)。目前广西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已经起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向“少而精”的方向发展,强干削枝达到优化,主干课和选修课并重,因为有的选修课程很可能成为学生以后从事职业的专业知识。选修课要求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师的正确指导相结合,避免出现脱离实际的盲目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学生为本,在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础上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设置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见图1),包括内容设置、教学组织实施、教学效果反馈、调整四部分,其中设置是计划环节,教学组织是中心环节,效果反馈和调整是调控环节,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循环系统。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减少教学学分和时数,提高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有能力的学生增加选修课满足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求,实行灵活的课程设置和开设多样的选修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适应了快速发展的社会对社会体育的多元化需求,但这需要巨大的教育资源,目前广西的任何一间高校都不可能满足这样的发展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各高校和社会的资源,走联合办学的道路成为发展趋势。
(四)联合办学模式的构思。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使广西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加强了广西与其他地区和周边国家的商贸往来与合作,同时也为社会体育信息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信息的交流不仅加强了各所高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这为广西社会体育的区域性整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为各所高校的资源共享开辟道路,使联合办学成为可能。
联合办学是一项涉及面广、利用资源多、能快速产生社会效应的工程。因此在规模型发展之前需要创办试点进行论证。高等教育和大学功能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完成的研发项目占政府资助项目总数的比重越来越大,1995年美国31.9%,加拿大41.9%,法国35.7%,德国44.6%,英国38.2%。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强大功能,积极地进行教育和社会领域相结合来培养人才的科学研究,为成功地创办试点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联合办学实际是一个把广西社会体育专业看成一个整体,以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与开发,合理有效地使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协同培养人才的工程。它需要广西的各体育院校达成共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享,把有限的师资和经费放到发展自己的特色专业项目上去,通过交流与合作改变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雷同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
发挥高校强大的教育、科研功能,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经过市场调查,开设和研发有经济价值的新课程和项目,否则,培养就会滞后于社会需求。例如,通过调查广西南宁、柳州、桂林近年来开设的80多所瑜伽馆,从事教练员和经营管理的人员中,属于体育专业出身的不足15%,其中多数为男性。而瑜伽的从业者和消费群体多为有较好经济收入的女性群体。瑜伽的塑身和修身养性功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属于中高档体育消费层次,为何已经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体育院系却都不屑一顾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瑜伽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是比较高的,他们当中大多数既是教练又管理者,而且瑜伽的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目前广西的社会体育专业还不具备办学的师资力量。据调查,从业者档次高的大多受教育于外国籍教员。因此,加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与社会的联系,把握社会体育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人们对社会体育的需求向高标准和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广西任何单一的体育院系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都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联合办学、学科交叉可以实现这培养目标。在分类培养、联合办学和实践环节(见图2)需要更多的非体育交叉学科(如经济管理、法律、社会等学科)和社会组织(如俱乐部)的协同配合进行人才培养。这样的系统工程要正常运转,必须以科学的管理作为保障。
(五)科学的管理。可口可乐这样的有名大企业居然到体育俱乐部学习体育管理经验,这说明发达国家的体育管理水平已经在社会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并且发达国家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使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世界每年体育产业总产值约40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1999年我国体育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GDP的0.6%,而美国、日本发达国家的该项指标超过了5%。
管理贯穿于办学改革的全过程,科学的管理使联合办学体系中,各个要素系统、有序地进行,避免出现干扰和混乱局面。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能力和水平不一,在联合办学中会出现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人满为患,而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很少有人问津。这需要社会的需求作为良好的导向,必要时配合政府的行政指导,以免出现同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盲目扩大。而高校和社会的资源利用以有偿使用为主,也就是为培养单位缴纳一定的培养费用。在联合办学的实践阶段,更体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学生在开设的教育试点里,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创业与管理,老师充当政府宏观调控或指导的政府行政角色,而学生充当企业的管理者。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在走出学校前已经开始了适应社会的有益实践,为将来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联合办学将成为广西今后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趋势。其在整体上使广西各高校形成优势互补,节约教育资源,通过与社会的紧密联系,研发适应社会实际需要的课程和项目,以及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广西社会体育专业的产业化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汪明旗,宋京佳.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23)
[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叶奕乾,孔克勤.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5]张新萍.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J].体育学刊,2006(4)
[6]曹军勇,李晓艳.创业教育观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启示[J].湖北体育科技,2006(4)
[7]殷志栋,商宏林.CBE在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应用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8]高文绪,乔勇.对投掷运动员选材问题的探讨[J].山西体育科技,2005(4)
[9]叶国雄.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
[10]钟秉枢.高等教育发展与北京体育大学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
[11]孙汉超,秦椿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2]锦秀文.体育:一片正在开掘的金矿[J].经营管理者,2000(1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2010C129)
【作者简介】徐世军(1972- ),男,广西北海人,广西科技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
9.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九
毕 业 论 文
题 目: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排球意识培养的探究
系 届 班: 体育系2008届 9班
专 业: 体育教育专业
专 项: 排 球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排球意识培养的探究
摘 要:排球意识是运动员在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针对高校排球教学与训练现状,详细探讨了排球专修学生在排球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排球意识的培养对策,对提高高校排球专项课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排球;学生意识;影响因素;培养途径
Abstract: Volleyball consciousness is the athlete has in the volleyball teaching training and the competition one kind is clear about the goal and the directive determination psychological activity.In view of the universities volleyball teaching and the training present situation in detail discussed the volleyball specially to repair the student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ed in useness raise countermeasure, to enhanced the universities volleyball the volleyball consciousness aspect, proposed the volleyball consciopecial class the teaching quality to have the certain promoter action.Key word :The volleyball;student realizes;the influence factor;raise way 1前言
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存在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排球意识是指:在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一种具有明确目的和方向的自觉心理活动,是运动员根据场上情况,通过感觉、观察、思维判断支配自己采取合理行动的心理过程的总称。是运动员观察能力、是运动员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和合理运用技、战术能力的概括;也是运动员对排球运动规律认识的综合反映。它包括判断的准确性、反应的敏捷性、行动的预见性、动作的隐蔽性、运动感知的精确性、技术的目的性、战术的实效性、配合的整体性等要素。
排球作为一项最普及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高校校园内学生参与最广泛的项目之一。排球又是一项集体性的对抗项目。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队员间的密切配合,而且要求运动员具备优良的排球意识。这样才能使参加运动的人们能够对排球有较深刻的理解。运动起来比较流畅,也有利于在活动中发挥本人和运动队的优势。
排球意识是排球运动组成部分,在排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排球意识的培养与技术的运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直接支配和调节运动员的运动行为。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排球意识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战术水平具有同样意义。而在高校体育专业排球专修学生排球意识培养和研究还没有广泛被研究。因此教学与训练中加强对学生排球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在运动中的战术配合,集体协作是本文所要探究的目的。2研究方法与对象 2.1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查阅了有关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排球(体育院系教材),排球训练大纲及有关排球资料等。2.2.2观察法
现场观察与记录吉林体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学生教学、训练与比赛的情况。2.2.3访问法:走访吉林体育学院排球教练、吉林体育学院排球专修生咨询与讨论有关研究问题。3 分析与结果
3.1排球专修学生排球意识存在的问题 3.1.1 技术运用的机械性
从比赛技术和战术的运用来看,排球意识分为技术意识和战术意识。技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大脑神经活动支配下运用排球技术的能力。战术意识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参与的配合行动的能力。学生排球运动员在学到一种新的有球技术和战术后,很多是机械地去模仿,生搬硬套,一旦遇到场上情况发生变化,就不能及时去应变。这种现象也与学生在平时的运动中一些技战术运用的单一性有关。例如,在比赛中,主攻手不能根据对方拦网情况而变换手法,只一味地强攻,找不到对方防守的空挡,只一味地强攻会使对方增加拦网的力度使得分更加困难并且容易被拦死造成对方直接得分。笔者通过运用观察法对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选学生教学、训练与比赛的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发现其技术运用成功率如表一所示:
表一 技术运用成功率
3防强攻战术和快攻战术的防守体系使对方进攻有压力感,同时加强进攻中二次进攻的意识培养。
3.2.5强化动作的隐蔽性
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必须使队员做好掩护迷惑对手的判断,以造成其错觉,避开对方的拦网。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赢得比赛的主动权。尤其在强攻不下的不利局面下更需要结合一些隐蔽性强的战术来打破僵局。在进攻战术的配合中隐蔽性更加重要。如果同伴不能很好的进行掩护被对方识破战术意图那么快攻更容易被对方拦回。如;二传利用跳传技术,合理有效地进行二传和二次攻及其进攻转移,利用二传个人战术吸引对方拦网队员,为本方的进攻提供时机。3.2.6增强集体配合意识
排球运动是集体项目,一个队就是一个集体,每个对员必须以集体利益为重,使自己的行为与其它队员保持一致,形成一个团结和睦的战斗集体,这样,队员才能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为全队技战术高水平的发挥提供保证。3.3培养和提高学生排球意识的具体措施
3.3.1充分发挥在学生排球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老师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学会用头脑打球,并在方式上给予一定的启发引导。比如:一个局部的战术配合不能只限于一点的进攻,要根据一传到位的情况组织多层面,多方位的立体的进攻战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运动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会选择运用最佳的行动方法。大学生运动员在智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些优势。3.3.2基本技术教学和排球意识相结合
全面熟练掌握排球基本技术是培养排球意识的基础。只有扎实地掌握排球技术,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排球意识,在基本技术教学训练中,不能孤立地进行练习,要贯穿排球意识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排球意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能力,加快排球意识的培养。3.3.3战术教学训练和排球意识培养相结合
在战术教学训练中,一是让学生明确各位置的职责,训练其掌握各种战术配合方法,二是在练习过程中,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求二传运动员具有广阔的视野,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通观全局能根据战术需要提高组织进攻战术的能力。3.3.4把排球意识培养列入教学训练计划
10.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篇十
1、体育教育专业中“一专多能”的释义
1.1、传统思想上的“一专多能”
当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一转多能”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学生普遍认为“一专”是指精通并熟练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既有“一技之长”;“多能”则是在掌握自己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学习与体育相关的运动项目并掌握其基本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
1.2、新时代下的“一专多能”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能精通并熟练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而且能通宵本专业之外的运动技能,具有扎实、全面和牢固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娴熟的教学基本技能,这是“一专”。“多能”是指在本身所学的体育专业之外,具有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文化知识、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广博的现代科学技术等能力。这才是新时代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专多能”,它能让学生在现代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写得以生存。
2、“一专多能”教育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
2.1、具有突出的专业技术技能
根据上文中“一专多能”的释义中得知,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一专”主要是专在“体育”上。首先,要全面掌握体育专业的“三基本”,即“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与其相关的体育专业知识,要“专的宽、专的深、赚的全面”;其次,掌握娴熟的教学基本技能,能正确的使用体育场地以及场地;最后,在平常的运动中,熟练掌握一些营养保健、紧急救护、运动康复等相关知识。
2.2、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
长期以来体育专业学生给人的感觉能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改变人们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认识。“科学文化知识”是指那些不与体育挂钩的知识。当今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也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岗位等必须要经过考试,开自己的俱乐部也需要掌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知识。总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
2.3、具有优秀的综合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素质包括思想教育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高校在组织教学中必须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社会中的竞争性,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素质。
3、“一专多能”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
3.1、专项能力和体育专业知识
高校体育学院都会设置专项课,根据学校的硬件设备的状况来设置专项的种类。本校体育科学学院开设的专项课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健美操、体操和武术八大专项。大学四年,对自己所学专项勤加练习,提高技术技能,掌握其运动规律,换句话说在毕业以后可以拿得出手。除了自己的专项之外,也要通宵其他的体育专业知识,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等等。
3.2、思德教育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是担任体育教师一职,有些学生会这样想:“我们是体育教师,只负责学生体育活动这一块,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不由我们来管”,学校一定不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想法。所以在大学期间要注意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时刻记住: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3、大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
大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体现在“多能”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要仅仅围绕体育进行学习,一定要多学习一些非体育的知识,利用多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
3.4、科研创新能力
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其培养途径可通过教师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体育运动实践锻炼,体育科研方法课、查阅文献资料、教育实习总结、参加社会实践和专题讲座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外创新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是脱离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
3.5、体育社会活动能力
在学校内不但要有组织各项运动比赛的能力,而且在社会上依然可以协调各种关系,组织群众参加体育赛事,并能做好裁判工作。另外还应具备社会指导员、身心健康咨询、给不同人群制定运动处方、体质状况分析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3.6、其他能力
运动训练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外语阅读能力、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等。
4、“一专多能”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依据“一专多能”教育理念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摒弃专才思想下的应试教育模式,设计出特定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设置、训练体系、考核评价方法等,实施特定的人才培养的过程。我国先后提出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其中在2003年第5套中明确指出了其教学计划培养规格:
(1)思想品德要求;
(2)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以及课余锻炼、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具有从事体育科研的能力;
(4)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5)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4.1、尝试运用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完全学分制诞生于19世纪美国的教育改革,它是以学分为课程教学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课程和修业年限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极少数高校已经实行了完全学分制。两种学分制的区别在于,完全学分制在选择课程方面的自由度更大,一般没有严格的修学年限的限制,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为了实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尝试运用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4.2、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
高校不仅要在课程结构设置上要合理,而且更需要教师有高质量的教学能力。首先,要抓好对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科学的设计好个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加强对体育各专业之间的学习,实现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拓宽学生非体育知识的知识面,为体育专业学生补上原本薄弱的知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怎么去学习和运用知识。
4.3、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育教育专业更离不开实践,采取课内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感受社会的竞争,积累更多经验去适应社会,最终达到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4.4、其他
通过“第二课堂”全面拓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内的各种群体性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暑期社会实践等丰富的课外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团结意识、风险意识、计划组织、敬业精神等素质。
5、结论
高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把“一专多能”教育理念当做首要任务,结合其培养目标,运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在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10-02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论文07-31
浅谈专业实习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08-08
河南省普通高校轮滑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09-27
对普通高校女子健美操课的分析与研究10-03
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方案07-29
民办高校环境设计模式研究论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