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颂》欣赏

2024-09-17

《红旗颂》欣赏(精选7篇)

1.《红旗颂》欣赏 篇一

红旗颂 三年级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教学重难点

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教学准备 电子琴 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听赏导入

1.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江姐》?现在我们来看一个片段,看看电影中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做什么? 2.播放视频《绣红旗》。

3.师生讨论:江姐为什么在狱中还要绣红旗?红旗代表了什么? 4.导入课题《红旗颂》。

(设计意图:由革命电影导入课题,既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2.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设计意图:引子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播放“红旗主题”,结合(油画《开国大典》)。(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3)介绍创作背景。

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 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设计意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有歌颂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的方式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节。)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

(设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们。(2)听行进主题。教师用动作启发学生想象。

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 聆听后交流。

(4)师: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合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用动作感受法欣赏这一主题。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对比法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音乐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欣赏能力)。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图片:天安门阅兵式)。(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

再听,有什么变化? 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3)学唱《红旗颂》

师:这样的深情,我们怎样才能表达出来?只有歌声才能表达。(出示歌曲《红旗颂》,教师深情演唱)学生跟唱。

琴声引导学唱。纠错。学生随音乐演唱。(设计意图:言之不足,歌以咏之。通过唱歌词,将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歌声抒发出来,又在抒发中进一步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唱,可以做,可以动起来。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3)听后交流。

(设计意图:由于作品篇幅较长,所以不可能在一节课里多遍完整聆听。将几个主题片段分析欣赏后,完整呈现音乐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并了解作品的结构。)

四、小结:同学们,红旗是祖国的象征,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我们的心中,长大后我们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

2.《红旗颂》欣赏 篇二

关键词:红旗颂,旋律,艺术风格,重大历史题材

《红旗颂》在旋律节奏、和声曲式方面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创新, 这些独特之处使得音乐的主题得以深化, 也升华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同时, 《红旗颂》大胆地将重大历史题材灌输到管弦乐之中, 这不但在中国属于首次创举, 在全世界来看也是很具有独创性的。这不但为我国管弦乐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也为音乐与历史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供了前进方向与参考。此外, 《红旗颂》将外国的交响乐与中国传统的乐器结合使用, 创造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管弦乐, 它包含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以及西方艺术, 可谓博采众长。

一、《红旗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内涵

吕其明先生在1965年创作出这一鸿篇巨作《红旗颂》, 并赋予其深刻的历史沉淀和思想内涵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 1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换来了全国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自此, 中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不断提升和繁荣阶段。不久, 毛泽东主席又提出了“双百方针”, 这为我国文化和艺术的兴盛和繁荣创造了条件, 音乐艺术家们开始积极创作, 以求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和记录下这一段艰辛却充满希望和热血的历史。而此时恰逢我国与苏联正处于友好邻里关系, 苏联的交响乐以及音乐形式都传入中国。而吕其明先生正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创造出了《红旗颂》。

二、管弦乐《红旗颂》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一) 严谨的曲式结构

《红旗颂》采用的曲式结构是严谨的三部古今奏鸣结构, 这种结构由三部分组成, 即引子、连接部、尾声。这种结构下, 乐器间相互引出顺序清晰流畅, 非常严谨, 显示出条理性和顺承转折的特色。如引子部分, 音乐旋律刚开始为C调, 由号子演奏出引子, 而后紧接着木管奏出颤音, 随后, 小提琴、大号等乐器演奏出《国歌》主题。不断地转承启合使乐曲显得井然有序浑然天成, 或营造出人们对红旗的真切情感, 或制造出浩浩荡荡的气氛以表现人民高举旗帜勇敢向前意志, 或创造出声势宏大的音乐场面, 引人充满希望。

(二) 旋律层次丰富情感色彩鲜明

《红旗颂》的旋律层次非常丰富, 同时, 由于所选用的题材本身就具有色彩鲜明情感复杂的特点, 因此, 这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非常丰富和鲜明。当音乐进行中用弦乐连续奏出两个高音时, 天安门广场上嘹亮的国歌声和人山人海的场景似乎再现眼前。而在展开部, 三连音之后转为四分和附近音符后, 节奏随之变得轻松明快起来, 一种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情境被重现。此外, 连接部以双簧奏出时而哀愁时而悠扬的旋律, 这充分刻画出了人物内心, 表现出对革命先烈的沉痛缅怀与哀思, 也体现了对红旗的眷恋与热爱。

《红旗颂》的整体音乐基调属于激昂高亢热血有活力的, 但连接部呈现出的情感色彩却与大方向反其道而行, 这其实并不相冲突, 这只是作曲家为了表现出人们对红旗既崇敬又热爱的情感, 也表达出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深沉追念, 这样不但使整个音乐更加饱满和丰富, 也深化了音乐的内涵, 音乐也因此更加鲜活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三) 和声古典淳朴表现力强

作曲家非常巧妙地对和声进行了安排和组织, 使乐曲不但总体风格一致, 还保证了和声的古朴、典雅, 保证了和声的布局合理。如:在呈示部中作曲家安排了两个乐段, 前一个乐段使用属系和弦各D7-T, 让音乐拥有倾向性的魔力, 展现出清新脱俗的美好景象, 将人们带入红旗漫天飘舞的浪漫意境之中。而后一段则灌输了无限张力, 使红旗缓缓升起与太阳齐平的画面勾勒出来。不同和声的巧妙变换赋予了音乐不同的意境与画面感, 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四) 节奏变化鲜明强烈

《红旗颂》的节奏变化非常鲜明且富有特色。如作品的展开部的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节奏随着音调的起伏和改变, 呈波浪式发展, 音调由低到高呈波浪式发展, 音乐节奏也随之变得紧张激烈。第二部分, 节奏短促有力, 表现出我国人民为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坚持不懈、努力前进的主题。第三部分, 音乐明快激昂, 生动描绘出革命胜利,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的喜悦与鼓舞之情, 刻画出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情感。三部分结束后, 紧接着重复第一乐段, 但节奏更加短促有力, 使音乐得到升华。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红旗颂》不但以丰富的表现手法为人们带来一场听觉盛宴, 还以特殊的寓情寓事于音乐的手法再现新中国形成的艰辛历史和充满热血和活力的发展之旅。强烈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与奋斗精神蕴藏在时而激昂时而悠扬, 时而明朗时而哀愁的音乐之中, 扣人心弦, 充满艺术美感和音乐张力。而中西乐器和音乐的结合, 使得《红旗颂》更具魅力和独创性, 使音乐更富美感更具多元性。

参考文献

[1]周志峰.管弦乐《红旗颂》创作风格与艺术特色探析.歌海, 2012, 01.

3.《红旗颂》教学设计 篇三

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聆听、模唱、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熟悉作品《红旗颂》的主题旋律。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从B乐段的聆听、分析、节奏模拟等音乐活动中,体会相同的旋律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3、知识与技能:认识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红旗颂》创作背景;分段、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及乐曲三部曲式结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形式。

难点:学习并背唱《红旗颂》主题旋律音调。

【教材分析】

《红旗颂》这首序曲是由吕其明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开幕式首演。作品采用了单主题贯串发展的三部结构。曲首,小号奏出以国歌音调为素材的引子,经圆号反复,由弦乐器在C大调上奏出歌颂红旗的主题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及木管闪动的音型伴和下,显得格外明澈绚丽。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想之中: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提高大二度在D大调上又奏出,啊!千言万语用优美的旋律向着红旗倾诉吧!接着主题变体为连接部,转向G大调,以乐器交替的二声部模仿的形式引向了展开性的中间部分。连续的三连音音型,调性移动,节奏富于动力,颂歌主题变成豪壮的进行曲,这是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奋向前的步伐。再现部又回到C大调,木管叠在弦乐声部之上合奏主题,在《东方红》的曲调中音乐达到高潮: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尾声处号角又起,乐队中渗入了《国际歌》的音调: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祖国的明天。

这首乐曲共有三个乐章。第一乐段:嘹亮的小号奏出了乐曲的引子,指引着革命道路前进的方向。再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宏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红旗是革命的象征、是团结的象征、是胜利的象征。第二乐段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写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接着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顽强拼搏,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念;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在红旗的指引下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号角又响了,红旗高高飘扬,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第三乐段这是主题的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了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尽情歌颂的情怀,人们尽情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是一首深情的颂歌,这是一支气势恢弘的乐曲。红旗在迎风招展,中国人民在猎猎飞舞的红旗下满怀豪情,奋发前进。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有力的最高潮。乐曲气壮山河。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情境:循环播放《红旗颂》主题旋律部分。

【设计意图】为本课的学习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氛围,同时又让学生提前接触主题旋律,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导入

听音乐片段,猜出所听歌曲的名称,并说出这一组歌曲的共同特点。

聆听《我爱你中国》、《长江之歌》、《红旗飘飘》、《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爱我中华》等音乐片段,学生猜出曲名,并归纳这一组歌曲的共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歌唱祖国的歌曲竞猜导入,一为提高学习兴趣,二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和爱国、歌唱祖国相关内容的。

二、新课学习

1、基本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通过图片+教师讲解的方式是學生了解《红旗颂》作者吕其明。

(2)创作背景简介

《红旗颂》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生气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乐曲创作于1965年,同年5月献演于“上海之春”的开幕式。

【设计意图】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红旗颂》作者和乐曲创作背景的简介,学生一目了然,在学习音乐之前对作品的相关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能帮助其更好的去分析和掌握作品。

(3)作品结构:A+B+A

2、分段欣赏

(1)欣赏并分析《红旗颂》主旋律

①给出乐曲谱例,初听乐曲主题

学生思考的问题:乐曲的节拍、力度、速度是怎样的?感受乐曲情绪。

②复听乐曲主题

学生活动:分成两组,一组打节拍,一组划指挥图示,跟随音乐活动。

③再听乐曲主题

学生跟随乐曲主题唱哼唱唱名。

【设计意图】《红旗颂》的主旋律是全曲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应该记住并会哼唱旋律的一部分,通过分步走,分三遍聆听加上音乐活动,打节拍、划指挥图式、唱旋律,把音乐的基本知识贯穿在活动中,使学生达到强化记忆的学习目的。

(2)聆听乐曲引子部分

通过视频观看并欣赏乐曲引子部分。

提问:乐曲开头用了哪件乐器来演奏?(小号)音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3)聆听乐曲第一部分

提问: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音樂要素是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的?音乐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

教师总结并讲解: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构成“起、承、转、合”方整性乐段。其中,每个乐句均为四个小节。第一乐句节奏密集,级进、模进相间,旋律平稳,给人以亲切、赞颂之感。第二乐句切分节奏更加鲜明,旋律稍有起伏,音域略有扩展,为形成歌曲的高潮做了铺垫。第三、四乐句开始与结尾采用了第一乐句的素材,节奏加以变化,中间旋律在高音区进行,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4)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提问:主题旋律在本乐段中再次出现了吗?与第一乐段的演奏风格上有何区别?你还听到了那首歌曲的旋律音调?

音乐活动:学生试着随音乐,用手拍击进行曲风格节奏型或者采用走步的方式感受进行曲风格。

教师总结并讲解:第二部分旋律较激越,在全曲的最高音区进行,乐句开始在弱拍进入,与第一部分形成了对比,把歌曲推向了高潮。激昂的歌声,表达了人们对五星红旗的深厚感情。

(5)聆听乐曲第三部分

提问:主题旋律又出现了吗?你从本乐段中听到了哪些熟悉的歌曲的旋律?

教师总结并讲解:第三部分延续了弱起节奏的特点,音区有所降低,是高潮情绪的延伸,特别是结尾处衬词的加入,歌声在高音区展开,节奏拉宽,旋律舒展,使歌曲呈现明亮的色彩,给人以余音镣绕、情感未尽的印象。

(分段欣赏后教师用语言进行简单的小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分段欣赏,每次欣赏前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这样学生的欣赏不会是盲目的,针对老师给出的问题,他们会更加认真且细致的关注音乐本身。

(6)《红旗颂》的主旋律在三个不同乐段中的出现。

再次回到《红旗颂》主旋律在三个不同段落中出现的旋律,进行对比欣赏,完成下列表格。

【设计意图】前面提到《红旗颂》主旋律在整首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在分段欣赏结束后,此处运用对比欣赏的方式,让学生再一次回顾已学习的知识,达到进一步深化主旋律印象的目的。

3、完整欣赏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跟随音乐画面,画出学生可以想象的任何画作,开放式作业,教师不对画作进行点评,只是让学生在完整欣赏音乐的同时对全曲进行创新式思维的延展和拓宽。

三、拓展

1、创编歌词:让学生分组,为主题旋律创编歌词,展示后修改,选出优秀歌词作品。

2、表现:教师钢琴伴奏《红旗颂》主旋律,学生齐唱为《红旗颂》主旋律填词的歌曲。加深对旋律的记忆。

四、评价

(一)评价方式

本课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穿插于上课环节中,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解答实现。学生自评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归纳总结解答、语言组织、以及主旋律背唱是否完整准确等方面。

(二)评价量规

1、《红旗颂》主旋律音准正确、完整背唱。

2、独立完成设计中的音乐要素表格。

4.《红旗颂》教案01 篇四

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绣红旗》、《五星红旗我爱你》、《五星红旗》音乐片段,让学生归纳这一组歌曲的共同特点。(歌颂五星红旗,表达对祖国、对国旗的热爱。)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天我们欣赏乐曲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彩烘托气氛的。课件展示《红旗颂》标题。

二、欣赏乐曲

1、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悉的《国歌》音调: 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悉的音调。

2、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红旗颂》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旋律,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乐曲创作于1965年,同年5月献演于“上海之春”的开幕式。

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加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精心指点。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造,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一直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3、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并用竖笛吹奏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⑴.A段:(第一段)开始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宏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⑵.B段:(第二段)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使人们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⑶.A段:(第三段,再现部分)乐队合奏主题,又一次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音调,音乐达到了高潮,以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党。让我们高举红旗,奔向共产主义的明天。

5、引导学生用线条表示每段音乐的风格、节奏、速度:(学生活动: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一展示并说说“为什么”)

6、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 师:作品采用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

7、复听全曲(边听边看《红旗颂》演奏录像)

8、复习管弦乐队知识: 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 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9、对比欣赏《在灿烂阳光下》和《兴国山歌》的旋律。(1)聆听《在灿烂阳光下》第一乐段旋律。(2)学生按照所给谱例简单进行哼唱。

(3)给出江西《兴国山歌》和《在灿烂阳光下》的谱例开头,分析二者音调有何内在联系。(4)完整欣赏歌唱家们和孩子演唱的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三、课堂小结

5.红旗颂说课稿 篇五

平山二中

杜兰静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红旗颂》 说教材:

《红旗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内容。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热烈、最温暖的情感,也是音乐颂唱不绝的音乐主题。课标要求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乐曲三部曲式结构

3、学唱主旋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乐曲中不同音乐情绪所表达的情感

2、在反复聆听、模唱、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熟悉音乐作品的主旋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达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及三部曲式的结构,能运用音乐表现要素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教学难点: 学唱主题旋律

说学情、教法及学法

由于山区孩子的音乐素养和参与意识相对较低,因此在学法设计时,我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造为目的地原则,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在分析各段情绪时,我采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得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音乐的个性体验,因为音乐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听同一首乐曲感受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在听辨主题旋律这一环节时,我会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交流,共同探索,从而得出结论,扔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于解决本节课的难点,也是让学生通过模唱,根据自己对乐曲的体验,发现其中的特点,从而解决重点难点。教学手段: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导课环节中,首先我会在大屏幕上出示国旗,然后播放歌曲《红旗飘飘》,让学生在激情豪迈的歌声中为《红旗颂》的欣赏做好情绪铺垫。因为《红旗飘飘》是学生比较熟悉并喜爱的歌曲,伴随着歌曲的演唱,学生心中会不由自主的升起民族自豪感,为《红旗颂》的欣赏做好准备,并引导学生把握本节课的总体情绪。

二、欣赏乐曲,介绍作者及作品

初听全曲,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并出示课题,简要介绍作曲者及乐曲的三部曲式结构。这一环节在本节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在音乐中出示课题,和对作者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个明确的认识,一来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来为后面的分段细听做好准备。

三、分段欣赏乐曲

这个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首先欣赏乐曲的引子部分,也就是号角主题。让学生思考引子部分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旋律和平时经常听到的哪个音乐片段相似?此环节既是分段细听的第一步,又是对欣赏后面的红旗主题作铺垫,教师对号角主题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主体情绪的把握,为欣赏重点乐段做好准备。

接下来聆听歌唱式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我在学生聆听晚这两个主题后,通过提问是什么使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学生懂得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对音乐情绪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问第二个问题乐曲给你呈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从而完成欣赏的一个重要目标——想象。这两个问题的逐步深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不断深入,从而激发学生真正的走进音乐、感悟音乐。此环节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弹奏音乐主题部分,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并为后面的学唱部分打下基础。

四、学唱歌唱式红旗主题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环节。学生通过学唱音乐主题,可以更加感性的体会音乐情绪,此环节及时整节课音乐效果的体现,也是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升华的环节,因为此时学生们演唱的不仅仅是音符,更重要的是情感。

五、再次完整欣赏乐曲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在欣赏时配以与音乐情绪相关的画面,是学生心灵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此时已经感到疲劳,这时候利用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气氛推向高潮,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达到了首尾呼应,再次点题的效果。

本节课作业布置

请为乐曲主旋律部分填写歌词。课堂小结:

6.华山颂美文欣赏 篇六

华山颂

华山又名太华山,远望如花擎空,故名。属秦岭东段,北临渭河平原,高出众山,壁立千仞,以险绝著称。有“自古华山一条道”的说法,形容其险状。华山之险为世人所赞美,然而,西岳华山柔美、秀丽的一面却甚为罕见。

她高耸陡立,峭拔峥嵘,犹如长剑插天,因而唐代诗人张乔的《华山诗》中就有“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这样的描绘。清代诗人魏源写《衡山吟》,他说:“恒山如行,岱山(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衡山独如飞。”由此,我国民间就流传开“华山如立”的说法。

说到华山险,去过的人都能津津乐道几处自己认为险的地方,什么“鹞子翻身”、“长空栈道”、“上天梯”等等,更有甚者居然还记得导游说的一句顺口溜“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简单的一句话中的一个“爬”,或许就向游人道明了征服华山的艰辛和华山供给世人征服它的.道路情况。

现如今,华山已经有了索道,使天堑变成了通途,加宽、加长的台阶路踩上去更象是感觉在公园里散步,可这一切的改变并未抹去我对华山最初的记忆。韩愈投书的“苍龙岭”仍然穿云驾雾,神龙见首不见尾;《智取华山》中的“老虎口”,朦胧中显现几处狰狞;沉香斧劈的巨石似分而未分的悬于峭壁之上,好似吐一口喧闹中带来的污浊空气就能把它吹落。但是最能让我叹止的却是那横空出世,如倚天之剑直刺苍穹的华山峰主体。在四千万年前,在秦岭山坳中,突然间山崩地裂、地动山摇,一部分山体上升形成了后来的华山,一部分山体陷落形成了后来的渭河谷地。这样在海拔只有400米的山麓仰望华岳,却真是兀出云表,如在云端。

古人言:山无石不奇,无纯石而不大奇。华山十里五千仞是一块纯粹完整的巨型花岗岩体,这不能不说是天下奇观,也正是只有这样的天然造化才真正使我的思绪在这里放飞。这分明就是一个活生生顶天立地的中华男儿,刚强、坚毅、不向任何外来压力折腰的英雄形象。花岗岩精良的质地,发育的节理,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长期塑造下,形成了华山险峻峭拔,雄奇瑰玮的独特状貌。站立北峰眺视主峰,高标云汉,势飞天外,其余诸峰环供拥卫,分则各自为雄,合则共成其大。空中俯瞰华山,犹如一朵凌空怒放的莲花,诸峰像是花瓣,三峰像是莲蕊,仙姿卓约,婷婷玉立。

华山有五座山峰,具体说来,东峰仙掌迎阳,南峰松桧葱郁,西峰峭壁翠云,北峰岿然凝秀,中峰玉女淡妆,各有千秋姿态。登临太华极顶,顿感“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好象“呼吸可以通帝座,搔耳可以问青天”。当然还可以近观奇峰三公、三凤;远望秦岭此起彼伏,俯瞰秦川大地,田园如画,黄河似带,渭水如丝,这等欣赏关中美景的机会,却只有不畏天险登到顶峰的人来细细品味,或许这也可以说是华山险出的魅力:阳刚中含阴柔,壮烈中寓优美!

自古华山一条路便是华山奇险特色的集中表现,一座名山,竟然自古只有一条路,这可真是天下奇观。然而在这天下少有的险山之中,居然还能够开出一条路,这就更是险上加险,奇中加奇了。这条路穿越溪流,山腰,缝隙和岭脊,工程艰苦卓绝,凝聚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同时自古华山一条路也是华山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只有去攀登它,才能真正的欣赏和理解华山。

华山险峻耸峭,攀登绝难,因此民间也就有了“华山天下险”和“自古华山一条路”的说法。因道路十分难行,因此,在明代以前,上山的主要是道士和樵夫等。到了明、清时期,游人才逐渐多了起来。

华山神奇险峻,高出云表,自然是崇尚自然、追求归真的道教信徒们所向往的理想胜地,它是一座道教独占的名山。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的神仙道士在华山隐居修炼。

我国历史上的文人学者也为华山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为筑成华山深厚的文化底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李白、徐霞客等人都以独特的诗文,生动描绘了华山突兀高耸和绝险极奇的特点。

7.《红旗颂》欣赏 篇七

本报讯(记者 裴诺)3月11日,青年指挥家彭家鹏来到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该院学生管弦乐团指导、排练了《红旗颂》,学生们受益匪浅。

管弦乐团团员孟兰亭表示:“彭指淋漓尽致地演绎了《红旗颂》的内涵,无论是他的面部表情还是肢体语言,都强烈震撼了在场的每个团员。”李美善说:“他还不时给我们描述乐曲所描绘的场景,我们仿佛被他带到了那个年代!此时的音乐不仅是有声的更是有形的。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待艺术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台上的彭指用敏锐的耳朵捕捉着某个哪怕是最细微的不和谐音,用眼神和手势进行着无声的交流;气氛紧张而融洽……”姜琳琳那天早早就去了排练厅,她感到:“经过彭指一番讲解和细致的要求后,乐团有了很大的提高”。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管弦乐团成立于2000年,由原室内乐团和管乐团合并而成,现有成员七十余名。学生们利用每周一次的排练时间,除排练《春节序曲》《红旗颂》《黄河》等名曲之外,也尝试过《莫扎特弦乐四重奏》《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等小型节目。虽然成立的时间不长,但这个年轻的乐团无论是在校内的艺术节和文艺演出,还是在校外的慰问演出和比赛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纪念东北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文艺演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军魂颂》慰问演出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校内外一致好评。他们还定期请专业老师进行讲座,给同学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

上一篇:绚丽的蝴蝶现代文阅读答案下一篇: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