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科书(共11篇)
1.部编教科书 篇一
《ai ei ui》教学建议
一、复韵母教学 1.读准音。
情境图中隐含着复韵母的读音,复韵母读音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情境图。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让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说说图中有什么。在学生说到“挨、奶、白、戴、杯、水、围”等读音的时候,相机出示ai、ei、ui。图中还有很多细节可以提示本课复韵母的读音,如,图中有3个女“孩”、3个男“孩”,他们都是“黑”色的头发,有的“背”着书包,有的穿着“灰”色的衣服,图中小男孩的“腿”伸得直直的。在教学的时候,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画面,说出更多与本课复韵母相关的音节。
复韵母的发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除了利用情境图学习发音,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好这些音。如,借助语气词“唉”发ai的音,模仿和别人打招呼发出的“欸”音练习ei的发音,借助“挥手”的“挥”的发音练习“ui”的音。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在不同的情境中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跟读、反复练习,直至能读准这几个复韵母。
巩固练习时,教师可以出示a-ai、e-ei、u-ui 3组字母,让学生对比着读,在比较中读准韵母,体会复韵母和单韵母发音方法的不同:复韵母的发音是从前一个字母快速地滑向后一个字母,口形是变化的,而单韵母在发音时口形保持不变。
2.识记形。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复韵母。教学前可以先复习6个打乱顺序的单韵母,提示学生有的单韵母在一起做朋友,形成了复韵母。
可以通过比较a-ai、e-ei、u-ui这3组韵母来进行复韵母的字形教学,帮助学生记住复韵母。
3.四声练习。
ai、ei、ui四声的教学要尽可能联系学生平时熟悉的事物,编一些儿歌或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掌握韵母的发音。
教学时可以出示带调的复韵母卡片,同时辅助一些表示“唉、挨、矮、爱”等意思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读复韵母的四声,然后采用开小火车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来巩固带调复韵母的读音。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读,鼓励学生自编顺口溜反复练习。
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观察复韵母的调号位置,了解标调规则。可以出示带有声调的复韵母卡片,让学生自己发现标调的规律,然后利用故事引出标调规则:ai的声调标在a上,ei的声调标在e上,ui的声调标在i上,i上的点去掉。为了便于学生记住规则,通过朗读复韵母标调儿歌进行巩固。需要注意的是,标调方法不要求学生掌握,只需要了解,以帮助正确抄写音节。
二、拼读教学
拼读声母和复韵母组成的音节,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声母与单韵母的拼读方法大胆尝试。为了避免拼读不到位,可以让学生圈出带调的复韵母,先把复韵母读准,然后再把声母和复韵母放在一起拼读。提醒学生不能把复韵母拆开拼读。
在拼读音节时,要联系学生的口语经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把音节和学生熟悉的事物对应起来。如,拼读tái、kāi、péi、fēi、gěi、wéi、chuī等音节,可以结合相应的动作展开教学,拼读lèi、hēi、tuǐ、duī、zuǐ等音节,可以借助实物或图片展开教学。有的音节可以直接在上面的情境图中找到相应的事物,如bēi、shuǐ,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已有的资源。此外,学生每拼出一个音节,都可以让他们说一说、用一用,如,学生拼出g-āi→gāi,教师可以追问:这是什么gāi ?学生回答:“该睡觉”的“gāi”,“不应该打人”的“gāi”。
三、词语和儿歌教学 1.词语。
“妹妹、奶奶”两个词语中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拼读,可以先看图再借助拼音读词语,也可以先拼读音节再看图印证,借助图了解人物关系。引导学生借助学过的“爸爸、妈妈”等词语,读好“妹妹、奶奶”两个词语中的轻声。
2.儿歌。
儿歌描摹了一只外形可爱的小白兔。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除了拼读标红的、本课新学的音节,还可以让学生自行圈画,发现隐藏在儿歌中的已经学过的音节。引导学生自圈自读、比赛读、表演读,巩固拼读音节的方法。这首儿歌的节奏感很强,前三行都是三字一停顿,最后一行“一动一动总在笑”则是前四后三的节奏,朗读指导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
四、识字教学
妹 教学时除了利用课文插图,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练习说话,如“我的妹妹”“邻居家的小妹妹”“姨妈家的小表妹”。
奶 结合家庭生活,引导学生简单说说自己的奶奶是谁。还可以在不同的词语中体会“奶”的用法,如“牛奶、酸奶、喝奶、奶油”。
白 教学时除了利用课文插图中的小白兔,还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白色的事物。
皮 可以让学生摸摸自己身上的皮肤,并引导学生拓展和“皮”有关的词语,如“皮衣、皮鞋、皮带、皮球、树皮”。
五、书写指导
本课是初次要求学生在四线格中写音节词,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示范,提醒学生:这些复韵母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两个字母在书写的时候要靠近一些,写得尽量紧凑、匀称,形成一个整体。还要提醒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按顺序在四线格中写完所有的字母后再标声调;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而是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要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使用刍议 篇二
2016年秋季,我省初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语文新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语文教材。“部编本”取代了原来的人教版,并将逐步扩大使用面积,成为全国统编教材。
“部编本”语文教材立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从教材内容看,它遵循了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注重了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同时对过去语文课程改革实践特别是教材的编写,有所反思,在保留原人教版教材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新的教材体系。本文试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就新教材的教学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特点
1.“双基”的回归
新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一方面是对人教版教材“人文主题”组元或“人文与文体”组元的改革;另一方面将语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分解在各个单元之中,并配合课文教学,呈现语法修辞知识,重建了语文知识体系。这一改组体现了对语文“双基”的重视,是“双基”教学被忽视一段时间后的回归。
2.“学本”的功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不只是教本,还应便于自学,是学生的学本。新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呈现了这一功能。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既对学生提出了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从学会阅读到自主阅读的要求,又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平台;由单元提示、预习(阅读提示)、注释、练习、写作技巧的点拨、探究性学习、阅读链接等构成的助学系统,方便学生自学,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读写”的并重
新教材克服了人教版教材写作内容弱化的不足,强化和深化了写作的内容。首先,每册教科书配合单元安排有六个写作专题,且专题内容与单元学习重点配合,体现了读写结合的特点;其次,专题内容遵从写作教学的规律,从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到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再到修改润色、创意表达,循序渐进,自成体系。写作内容的丰厚使教材更具科学性,更加完整。
4.文化的传承
新教材的选文强调经典性,重视语文性、适用性,兼顾时代性,体现多样性,尤其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以经典为主、多样性的选文提升了学生阅读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有利于学生对文化的理解;重视人格修养教育内容文章的选取,加大古诗文的比重,关注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文化的认同。
二、“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使用
由上观之,较之于原人教版教材,新教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疑,这对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笔者鉴于以上的教材解读,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1.更新理念,改进教学
“部编本”教材是全新的教材体系,在总体思路上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立德树人、以人文本,突出“语文素养”的核心理念;在体系结构上力图构建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为此,教师务必更新理念,改进教学。一方面,站在更新的高度和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优势,通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传统文化”专题语文活动等,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熏染学生的心灵,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根据教材的特点,强化学生的自主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名著阅读、古诗文诵读活动,引导学生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语文能力。
2. 调整思路,规划教学
“部编本”教科书构建了全新的结构体系。教科书每册6个单元,每个单元有阅读和写作两大平行板块,还穿插安排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教学时必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新教材阅读分为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并与名著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起,构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框架,这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个新的课题。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两种不同课型的教学,如何保证课内向课外的有效延伸,實现教材编写意图呢?
(1)发挥“教读”的作用。“教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需要“精讲”“精读”。在教读课中,教师应关注阅读基本方法的传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为自读课起到示范和举一反三的作用。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它是以描写自然景物的古今诗文组元的,且都是经典之作。教读课《春》和《济南的冬天》语言精美、情感强烈、富有意境,教学时应精讲精读,要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观照课文,感知课文的情和景,赏析课文的语言美;要指导朗读的方法,训练联想想象的感性思维,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方法。只有落实这些教学目标,才能体现教读的本质,也就基本形成了学生自读《雨的四季》的能力。
(2)体现“自读”的价值。自读课是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活动。自读课教学中,教师的定位非常重要。自读课 “教”的重点应着重在“指导”和“评价”两个方面,这种“指导”和“评价”应从备课开始。教师应做足四项“功课”:一是了解学生自读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包括教读课上所生成的能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二是根据文本特点指导学生确定自读的方式与方法(个性化的阅读、小组合作阅读等);三是目标的预设和问题的预设,即预设学生自读目标以便落实教学目标,预估学生自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进行适时的课堂点拨与引导;四是自读评价的设计,通过检测、交流等形式评价自读情况。
(3)抓实“课外阅读”。新教材中课外阅读包括单篇阅读和整本书的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是阅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指导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作为目标,合理规划课外阅读教学。一方面将课内推荐的阅读篇目、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等纳入常规教学中,从阅读指导、阅读活动、阅读评价等方面落实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质;另一方面在课内推荐阅读篇目的基础上,结合单元主题和教材设计思路,增加推荐同主题、同风格的课外阅读篇目和书籍等,扩大课外阅读的量。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能完全落地。
3. 利用教材,设计教学
新教材在“守正”的基础上有很多“创新”之处,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创新”点来设计教学。
(1)根据单元提示、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补白等设计单元教学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避免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训练的盲目性和同一水平的重复,以便科学开展语文知识教学,有效进行语文能力训练。
(2)结合每单元的写作专题内容和单元学习重点设计写作教学,贯彻教材一课一得的编写理念,增强活动性和指导性,按各年级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江西省上饶县七中)
□责任编辑 陈海燕
3.部编教科书 篇三
1.知识目标: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能力目标:知识积累古诗并背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生字难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自己查过字典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查字典。
二、查字典。
1、“厨”字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借助拼音查字典了解其含义。
、谁能说说该如何查字典啊?(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学生一起完成。
A从“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大写字母C。
B找到音节“chu”,在正文第46页。
C翻到正文第46页,找到chu,接下来就可以查到“厨”字了。
4、让我们齐读并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5、完成课本第40页的练习。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古诗。
2、积累知识,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回答)
2、集体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李白。
3、请学生试说《赠汪伦》的意思。(教师指导)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胖乎乎的小手》。
说一说你胖乎乎的小手都为家人做过什么?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4.部编教科书 篇四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内容在第二篇课文《树和喜鹊》中以泡泡的形式提出来。教学时需要把握:体现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词语的意思;迁移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单元课文的学习中,可在前一篇《小公鸡和小鸭子》中作适当铺垫,在后一篇《怎么都快乐》中运用这种方法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是本单元的另一个学习重点。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避免进行理性分析;《树和喜鹊》中引导学生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AABB结构的词语;《怎么都快乐》中则要在积累“跳绳、讲故事”等动宾短语的基础上再拓展积累这类词语,词语的积累要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归类意识。
课文的朗读要重点练习读好角色的对话、读出儿童诗的情趣。“读好人物的对话”具体落实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课文第3段以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构成段落,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怎么都快乐》要指导体会儿
童诗的情趣,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5.部编教科书 篇五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5 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安排的是一组和天气有关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识字学
词,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并为学生指出一些在生活中识字的途径。“字词句运用”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读一读,记一记”,是字母表的呈现,26 个字母有序排列,大小写字母一一对应,为学习音序查字法作准备;二是“读一读,写一写”,通过区别前鼻音“ɑn”和后鼻音”ɑng”的生字,巩固前后鼻音的发音以及生字的书写;三是“读一读”,读儿童诗《祖国多么广大》,朗读积累,感受祖国的地域宽广,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书写提示”揭示了全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并书写
三个同类结构的字。“ 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描绘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有对春天整体特征的描写,也有具体的视觉上看到和听觉上感受到的春天。 8 个词语排列整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积累语言。“ 和大人一起读”《谁和谁好》是一篇以友情
为主题的儿童诗,内容富有童趣,节奏明快,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可以让孩子和“大人”一问一答进行阅读,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本次语文园地可以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也可以整合板块教学。注意根据板块内容,联系生活,注重实践运用。
板块整合:“读一读”和“日积月累”的内容都跟春天相关,教学时可以先读《祖国多么广大》,再迁移到与春天相关的四字词的诵读积累。
联系生活:“识字加油站”内容与天气有关,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联系生活说说通过哪些渠道得到“天气预报”信息,如何观看“天气预报”。
实践运用:1. 字母表的学习目的是为学习音序查字法作准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带字典,到字典音序表中找到26 个字母。2.“和大人一起读”可以和“大人”问问答答读,以这种互动的朗读形式使儿童喜爱阅读。
6.部编教科书 篇六
1.学会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2.积累与人和自然有关的优美句子。背诵《十二月花名歌》。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重点:认识7个生字;积累优美的句子。背诵《十二月花名歌》。难点:学会查字典;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儿歌: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呀跳,够不着。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生试读,找出不认识的字交流。(3)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查字典)(4)引导学生回忆音序查字法的方法,了解音序查字法用在认识字却不知其意时。引出新的查字典方法——部首查字法。
(二)认识部首(1)引导学生认识部首的含义。
(为了查字典方便,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这个相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2)引导生找到字典的“部首目录”,熟悉常用的部首。(3)生观察儿歌中的这些字,说说它们的部首是什么。(三)学习部首查字法
(1)师以儿歌中学生不认识的“狐”为例,指导学生试按照课文中教授的几步方法,逐步练习部首查字法。
(2)引导学生归纳部首查字法的步骤。(确定部首;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部首及所在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部首再根据除掉部首后的笔画数找到相应的字和在正文中的所在页码;到正文中找到字)(3)开展竞赛,完成书中练习,巩固部首查字法。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句子,生借助拼音读熟。(2)指生读句子,他生正音。(3)引导理解句子的大意。
(4)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生读熟练流利。(5)同桌合作练习背诵。
二、我爱阅读。
(1)生借助拼音读熟儿歌。(2)指生朗读,师生评价。(3)开展竞赛朗读,引导生读出情感,能熟练背诵。(4)交流:说说你通过阅读,学到了什么知识?(5)你还知道哪些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
7.部编一上 项链 篇七
教学目标
1.用看偏旁、古字溯源等方法认识 “蓝、笑、贝”等7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3.想象感受大海、沙滩、海浪的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积累“蓝 蓝的、又宽又远”等好词。
教学重点
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想象感受大海、沙滩、海浪的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写好“的”。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投影。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读字谜猜字谜
金光闪闪一个圈,终天戴在脖颈间。2.认读词语“项链”。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11课《项链》,齐读课题。让我们赶紧去读读课文,看看发生在大海边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 1.出示朗读小提示。2.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3.课文分了几段?交流分段情况。4.检查第一段的朗读。(1)学会分句,反馈标句子。(2)请3生按句子接力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仔细听,他们把字音读准确了吗?根据学生朗读相机指导把句子读通顺。
3.句子对比,读好逗号。
这里有两个句子,大家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读呢?是啊,看见小逗号,我们得停一停。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三、研读第一段,感受美
(一)师范读第一段,让学生倾听,初步感受画面美
(二)学生模仿朗读,自由练习
(三)选一句最美的句子和同桌分享朗读
如果你觉得同桌读得特别美,送个大拇指为他点赞。
(四)展示朗读,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1.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
(1)指名读,想象画面: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大海?(2)学习“蓝蓝的”。
读好轻声“的”,认识“蓝”。展示蓝蓝的大海图片后感情朗读,随机评价,哇,大海好美啊,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3)学习“又宽又远”
站在海滩上,我们往左右两边看看,看到大海的尽头了吗?大海真宽啊!我们再往前看,看到尽头了吗?大海真远哪!
指名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带上动作比画“深、远”。评价:你的手这么一比画,让我仿佛看到了又深又远的大海。大海真是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啊!
分大组赛读。哇,这声音好像海浪一样,一浪更比一浪高,真好听!2.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
(1)黄黄的,读好轻声,黄黄的沙子像金子一样美。(2)又长又软。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沙滩的软和趣:谁去过沙滩,说说踩在什么是什么感觉?你想在软软的沙滩上做什么?自由练习朗读,男女生赛读。3.对比前两个句子,发现语言规律并仿说。(1)出示前两句,请学生找相同点。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2)美读前两句。
(3)仿说:浪花,()的,又()又()。
4.学习第3句: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1)读准带读字,学习生字“和”,认识禾木旁。学习“笑”,认识偏旁,吹过竹林的声音很像人的笑声,积累“笑”的词语。
(2)指名朗读,采访小浪花的心情,引出“雪白雪白”的词语学习。哇,我听出来了,小浪花你穿着雪白雪白的衣服,多漂亮啊,怪不得那么高兴。
雪白的浪花 雪白雪白的浪花 雪白雪白的()
(3)小浪花们,你们哗哗地笑着,想去干什么呀?感情朗读,读出快乐的感觉。
(4)教学“贝”,古字溯源,扩词。出示贝壳、海螺图片,激发朗读兴趣。(5)表演读,读出小浪花的快乐。5.整体朗读第一段。
四、巩固复习,学写生字 1.复习生字,出示字卡认读。
小朋友读得真好,生字宝宝都变成了一首小诗啦!蓝蓝的大海宽又远。
黄黄的沙滩长又软。
雪白的浪花哗哗笑,小小的贝壳沙里藏。2.体会“的”的妙用,这首小诗里有个字特别有本事,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用到它。圈出“的”,找找一共有几个?
3.指导书写“白、的”。观察“白、的”,你发现了什么? 白:日上加一撇。日字写得上宽下窄。的:白字变成偏旁后有什么变化?瘦瘦的,挪到田字格左边。整个字左窄右宽,左低右高。
8.部编本教材心得 篇八
汾西二中
冯晋霞
通过本次培训,丰富了我的教育思想,开阔了我的眼界和工作思路,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境界,更激发了我教好语文的热情和信心,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
“部编本”语文教材仿佛如一缕春风给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带来活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新奇的窗户。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教材立意要高,立德树人。
二是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
三是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编写组学习和继承了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实行“编研结合”,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四是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
和其他版本语文教材比较,“部编本”的框架体例大有不同。
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主题单元结构,多照顾到人文性,而可能忽略了语文教学的规律。选文也往往只顾一头,只考虑所选课文是否适合本单元主题,难于照顾到本单元应当学习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必要的梯度。“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
如今国家提倡建设书香社会,大力提倡阅读。而新教材尤其注重了这方面的改革,真正让阅读走近学生的生活。重要举措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激发兴趣,传授方法,是“名著选读”设置的改革方向。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导。多数课后思考题或拓展题,也都有课外阅读的提示引导。这就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
这可能是一个突破,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
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仍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自我:
一、教师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专家们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那么在工作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使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加强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二、提高思想认识,净化灵魂。
培训其实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愚笨,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次的培训,走进教学大师们的心灵世界,感叹于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丰满,独特的教育视角,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丰富的教育经验……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与优秀老师、与教学大师相比,我自身不足很明显。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不仅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也明白了“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更懂得只要我们教师是一个幸福并快乐着工作的人,才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并快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幸福并快乐的人。
三、加深反思,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在参加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了许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9.部编教材使用心得 篇九
谢纪
一、教材编排有特点。
(一)部编教材更注重了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
(1)一上拼音教学无论是词组还是儿歌都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这样既激发了激发了孩子拼读的兴趣,还减轻了学生的拼读难度。如:《an en in un vn》,课后配套的图片和词语是“蓝天、白云、草原和森林”,孩子边看图边认读拼音,认字,一举几得。《语文园地三》出示的内容是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
(2)一下的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如《文具的家》,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所以我们的文具也要有自己的家,那就是文具盒,每天,孩子们都要仔细检查自己文具用品是否都回到了自己的家。又如《一分钟》,时刻提醒孩子要珍惜时间,做事要利索。
一、部编教材注重了“延伸”。
(1)往课外阅读的延伸: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篇章。课堂上孩子们和老师和同学一起读,走出校外,进行模仿和迁移,和家人一起读。不仅让现在的家庭重视课外阅读,更注重了亲子阅读。
(2)往语文生活的延伸:本册教材增加了“识字加油站”这一块,孩子从这一块内容中知道了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材的特点还有很多,如(1)“童话故事”居多,吸引学生的眼球。(2)出现了连环画课文,一上《小蜗牛》一下《小壁虎借尾巴》《咕咚》等,这样的课文与孩子平时看的课外书非常相似,同样也是教孩子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学目标更明确。
(一)教学概念清晰可见。什么叫“自然段”,什么是“字、词、句”,省略号是什么样的……等等,本书都有浅显易懂的词句出示,让孩子一看就明了了。如:《秋天》一课课后要求: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孩子们就明白了什么是自然段,然后到文中找相应的特点。如《动物王国开大会》,篇幅很长,找到中心词很不容易。文章的末尾提示:看来,写好通知要写清楚时间和地点哦。
(二)课后要求多样,教学目标清晰。
每篇课文的课文要求都是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展开的。如一下《荷叶圆圆》,课后要求“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仿照类似的句子写一写:苹果_______,________。《彩虹》一课课后要求积累()来()去的句子。《棉花姑娘》课后归纳的什么吃哪里的害虫等等,都让每位老师在教学时有内容可抓。在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落实比较到位。
(三)教学层次清楚
在一下第一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就要求孩子能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知道挖井人是谁?这是简单的提取信息。在《四个太阳》这篇课文时要求孩子能找到画了哪4个太阳,分别看到了怎样美好的情景。类似的教学一直贯穿在整个一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所以孩子们先在做阅读短文已经有柄可抓,有法可依了。
三、困难所在
每次改革,肯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本次教材,我觉得也有。
(1)一上,刚上学就开始书写汉字,这是对孩子书写上的极大的挑战。
10.部编版《穷人》教学反思 篇十
好在我始终抱着“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的原则进行教学,并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品德课、数学课”,注意了咬文嚼字――尽管嚼得时间不足,味不浓,但到底没有偏离大的方向。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一个学期过去了。
新学期 开学不久,班主任每人一节语文课。我上的是《穷人》。尽管不谦虚地说,我感觉那节课表现得还不错,但评课时田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梦醒:备课时立意不明确啊!你都不清楚编者的意图,不了解作者的意图,你教学的意图怎么会清楚,学生学习的意图怎么会明朗呢?
我一下子找到了语文科的教学方向,。以前备课时,我也看参考,但我注重的只是教学目标,对选编目的从来就是粗枝大叶地看一眼,根本没有去细想过。我一直觉得那不重要,却没有想到,它竟是我茫然的根源所在。我想把什么都教给学生,但眉毛胡子一把抓,重点不突出,印象不深刻,所以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收获不大。
那一刻,心真的是很亮很亮。我对l老师们说:“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老师说的另一句要让学生一课一得。
前两天,我在六一班上了一堂课公开课《穷人》。会选择第一课时是有原因的:上个学期也上了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上完后,领导认为上得非常糟糕,点评的时候,给我提出了很多看法。之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突破口,走出这种困境,于是前两天的课就选择了穷人的第一课时上课。
我认为,通过这堂课,我基本走出了之前的迷茫。《穷人》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要朗读这样的一篇课文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它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以小说为题材的课文,编者把这篇课文保留在11册的教科书中,除了让我们的学生接触外国名著,还要通过熏陶,在心灵深处播种善良的种子。
这堂课我没有像以前的课那样,直接切入主题,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出了一道算式:5+2=?通过预习的学生能够说出很多,比如:美好的心灵,7个孩子,更加艰难的生活。
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之后,我出示了一组课文生字,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再要求学生将生字中认为最容易出错的词语写下来。最后,再找出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第二步,通过描写心理的词语将课文连起来。
这堂课,我完成了课文的生字教学,完成了理清脉络的任务,让学生学习抓住主要词句进行学习课文的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探究性的。能从大的方向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以下的问题:
1、教学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启发学生了解文章的题材的时候,学生无法应对时,我直接给出答案。其实,我可以这样设计:你看这篇课文的题材是:诗歌、散文、说明文、记叙文、还是小说?
2、学生的朗读还是不够的,我应该发作者的资料给学生,节约出来的时间用来读书。
11.部编教科书 篇十一
《端午粽》是一篇有趣的儿童散文,通过对端午节品粽子的习俗活动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美味香甜的粽子,让小朋友们对端午粽有了深刻的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所以本课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同时,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3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游戏--猜谜语。
2.引导学生说一说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1.学生读谜面,联系生活经验猜谜语,得出谜底--粽子。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吃过的不同种类的粽子。
3.齐读课题。 1.猜谜语--外面绿绿的,里面白白的,咬上一口黏黏的。猜一食品:__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并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本课会认字,检测学生生字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同桌互动交流,读准字音。
(2)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轮读词语。
(3)小组比赛读词语。
(4)教师组织做游戏,给词语找朋友。
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拼音试读课文,圈画本课会认字。
2.学生合作交流,汇报认字情况。
(1)同桌间相互认读生字,我来读,你来听。一人拿字卡,一人读生字。
(2)同桌两人共同站起来读教师出示的字卡。
(3)每组派代表比赛,领读词卡上的词语。
(4)学生做游戏给词语找朋友。
2.连线找朋友。
端午节 zònɡzi
粽子 duānwǔjié
总是 zǒnɡshì
中间 nuòmǐ
糯米 zhōnɡjiān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自学喜欢的生字,运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1)教师点拨运用熟字法识记生字。
(2)指导学生运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识记生字。
3.学生观察、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与同桌交流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形近字识记法:联系已有的学习情况,在13个会认字中找到形近字,并且和同桌交流形近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部件组合法。
学生汇报:我喜欢“粽”字,它是左右结构的生字,左边是“米”,右边是“宗”。我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 3.读一读,注意不同之处。
牛-午 吐-叶
直-真 内-肉
4.我会加一加。
米+宗=( )
门+日=( )
八+刀=( )
今+心=( )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端午粽外形的句子。
(2)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中有哪些种类的端午粽。 1.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
(2)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
(3)学生汇报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品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读出描写端午粽外形的语句。
(2)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端午粽种类的词语。
5.我知道的粽子的种类有:( )、( )、( )。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用时:12分钟)
1.指导书写生字--午、真、节。
(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都学会什么了?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把你今天学会的识字方法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1.学生学写汉字--午、真、节。
(1)运用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如:形近字对比法、扩词法。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先描红,按照正确笔顺书写汉字。
午:最后一笔悬针竖不出头。
真:上短下长,中间三横才封口。
节:上下结构,注意书写方法。
2.学生总结本课所学习的知识。
(1)学生汇报本课的学习收获。
(2)学生回家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和家里人讲一讲。
6.做一做。
(1)我们一起来组词。
午( )( )( )
真( )( )( )
节( )( )( )
(2)仔细看一看。
(3)认真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复习本课生字。
2.引导学生选择生字,用扩词、造句的方式复习字义。
1.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要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扩词,说完整的句子。
7.给下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端( )()
总( )()
二、朗读指导,感受内容(用时:1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导学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端午粽的语句。
(2)指导学生说出AAB式的叠词。
(3)指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做仿句练习。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外婆包的端午粽有哪些种类。
(2)教师指导学生说出ABB式的叠词。
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长句子的朗读方法。
(1)学生通过小组读、比赛读、汇报读等多种方式朗读第2自然段。
(2)学生在第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端午粽的语句,依据端午粽的外形特点,做选词填空的练习。
(3)学生观察发现AAB叠词的特点,说出AAB式的叠词。
(4)学生按照课文对事物的描写顺序进行仿句练习。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读出描写端午粽的种类的句子。
(2)学生找出并观察ABB式的叠词的特点,结合认知说出这样的叠词。
8.选词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枣。
A.白白的 B.青青的
C.红红的
9.照样子,说一说。
美美的 大大的
小小的 红红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0.照样子,说一说。
乐哈哈 亮晶晶
白花花 绿油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游戏巩固,快乐书写(用时:15分钟)
1.教师做字卡和学生玩照镜子的游戏,巩固复习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分、叶、米、豆。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分。
(2)多媒体课件出示“米”的笔顺,指导学生书空。
(3)演示“叶、豆”的笔顺,指导学生书空。
3.引导学生用“一看二比三对照”的方法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1.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卡片找出相应卡片。
2.学生观察生字结构,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汉字。
(1)学习生字--分。
①我会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写法。
②我会用反义词的方法记住这个字的意义。
③我会用扩词法记住这个字的用法。
(2)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并根据老师的指导书空“米”。
(3)学生认真观察后书写“叶、豆”,写后与老师范写的生字进行对照。
3.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点评等多种方法提升自己的写字能力。
11.照样子,写一写。
12.写出下面生字的笔顺。
分:__。
叶:__。
米:__。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1.说一说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1.学生汇报本课学习的收获。
2.学生说一说自己熟悉的中国的传统节日。
13.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部编教科书】推荐阅读:
试教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我爱学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0-26
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继承与创新论文08-05
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说课稿10-04
成教科总结08-2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09-06
教科研课题类别06-28
教科研个人小结07-23
教科研会议总结08-10
小学教科研机构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