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共8篇)
1.新的课程改革以来 篇一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现在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真好。 开了一个新的地方门户站(成都全知道)三天,访问量和人...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现在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真好。
开了一个新的地方门户站(成都全知道)三天,访问量和人气我觉得还可以(主要是有很多朋友的支持)。
说说感想吧:
因为刚建的站,搜索引擎不可能收录的。所以只能靠人了
1、域名还可以,简单易记。自己觉得。(www。ndfxy。net)
总结:域名好记就可以。不必太费心。往往第一印象的比较好。(因为我想了好几个域名,问了不少朋友,最终还是注册了第一印象的那个域名)
2、偶把QQ和MSN的签名都加上了网站地址。因为以前认识了大批的站长,把长期隐身的QQ上线了一晚。陆续收到:这站是你的吗? 怎么,又重出江湖了?内容挺好的等。这些QQ好友又跟俺推广。
总结:做网站要厚道,不发垃圾广告,但推广还是必要的。象改自己的签名什么的就挺好,还要看你身边的人群性质,
这点比较重要,因为俺公司员工多,有几千人,有自己的新闻组和内部消息群发。因为经常有人发些好玩好看的信息和网址什么。
我也试着发:一般只一次只发三条:
一条女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一条男孩子感兴趣的,一条能够吸引人讨论的。
地址直接链接到偶的网站的具体页面。点击率非常高。
一有好的帖子我就群发过去。
总结:我在QQ发一条链接地址,估计80%的人都不会去点击。 但内部的联系工具,不象QQ那样。几乎只要感兴趣的,就毫不犹豫的去点。哈哈,所以关键,你要找到让他们感兴趣的东东就行了。
有一点非常重要,别人的方法和经验如何,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自己去理解和消化。变成自己的,才能用好。 也许你身边没有相似的环境与条件,但只要你细心发现和多多思考,就一定可以找到,很多你可以利用的东西。
做网站,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尤其是“人和”最为重要。
不主张作弊,但是不等于不去运用技巧。其实还有一些东西没讲,比如关键词的选择与优化,搜索引擎的小技巧,网站的小推广等,留着下一阶段再说吧。
2.新的课程改革以来 篇二
一、当前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过去了,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98年亚洲金融危机, 我国成为金融最为稳定的国家, 给解决东南亚金融危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自从2008年欧美发生次贷危机, 作为稳健的中国金融体制再次经受住了世界金融的冲击, 由此可见, 我国的金融体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还是相对比较稳健的。从去年至今的CPI高企以及通货膨胀, 以及证券市场等问题, 已经昭示了金融体系的一些问题。
(一) 金融发展不协调, 组织体系不完善
四大国有银行长期依存于计划体制的管理制度, 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 始终迈不开步, 进程缓慢, 这和四大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不无关系, 而如今想要打破这个垄断, 自然是十分困难的, 因为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缺乏商业化的产权基础, 资本的充足率不高, 非银行金融机构运行不够规范, 致使商业化改革进程举步维艰。
(二) 金融市场规模小, 结构不完善
现在金融已经开始全球化了, 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和国外的相比还是相对较小, 因此金融体系依然存在面临全球化的困境,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金融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造成交易活跃度下降, 管理成本过高等问题;其二是金融市场分割较为严重, 因为我国长期对货币市场不够重视, 所以造成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出现割裂的状态, 导致金融资源的优化出现偏差;其三是融资的比例不正常,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不正常, 这容易导致金融脆弱, 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因为我国金融体制虽然在市场化进行改革, 但国有银行的垄断地位没有变, 这就会导致金融监管的缺失,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监管内容和范围偏窄, 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高, 退出机制又不健全;其二监管方式单一, 主要是外部监管, 导致金融机构的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分业监管效率不高;四是监管人员本身素质偏低, 对于相关的金融知识还比较缺乏, 从而造成了金融监管漏洞很多, 这也是金融腐败滋生的温床之一。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思路分析
(一) 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进程
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属性, 引入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当国有银行出现资不抵债或者坏债坏账过多, 或者在证券市场上, 已经进入摘牌通道, 那就毫不手软的进入退出破产机制, 从而实现完全的现代市场化金融体制。
(二)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加快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 农村现代化少不了金融的支持, 可是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中, 金融机构更多的把服务投放在工业领域, 这也会侧面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
(三) 优化资本结构
加速发展股票, 债券等资本市场, 提升金融机构的融资比例, 推进中小企业创业。
(四) 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 应该进一步加强先外币后本币, 先贷款后存款的改革方针, 进一步推动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从而进一步稳定金融环境, 提升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三、总结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 从总体上而言, 我国金融机构体制改革还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我国经济腾飞的三十年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是居安思危, 在欧美次贷危机的影响下, 做好我国金融体制循序渐进的改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摘要: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我国外汇储备量雄厚, 黄金储备全球第六, 这些都说明我国金融体系是比较健康的, 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改革开放以来, 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 应从这些弊端着手, 去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改革开放,金融,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振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新的课程改革以来 篇三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文化变革 特征 走向
一般来讲,教师文化是教师作为特定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态度及行为方式,是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从外延上看,教师文化主要包括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观念、关乎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情绪反应与行为方式等方面。教师文化变革是指教师群体的主导性教育观念、价值与信念体系,专业生活方式的总体性、根本性的转变。因此,教师文化的变革具有复杂性、持久性、渐进性,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文化变革的实然状况,对教师的文化变革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对于我们更好地促进教师文化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文化变革的特征
1.变革理念的先导性
课程改革以来,学术界开始关注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来引领教师文化建设。教师文化观念引领可以避免教师文化变革的碎片化和随意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师文化的虚无感及无意义感,使得教师文化有着正确的方向和统一的精神走向。
(1)促进教师之间合作交流为主的合作观念
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导致了学校教育的不断分科化,教师受这种学科分化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狭隘的学科边界意识,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教师将自己的职责理解为学科范围内的知识、技能的传递,而不是通过学科为学生的道德、精神、人格做出促进与推动;表现在同事的交流与交往之间,教师仅仅埋头于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专业活动限制在专业层面,崇尚单打独斗,不同的学科甚至专业内部往往“老死不相往来”,这种个人主义的专业文化尽管在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保持教师的教学个性,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的综合性增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增加,这对教师在课程开发、实施、评价中的合作性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课程实施需要教师之间构建基于共同愿景的、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的教师文化,基于合作的教师文化成为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2]。
(2)促进教师实践反思的创生观念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课程技师”身份受到诟病,技术化、工具理性化、效率中心等课程实施的弊端日渐突出。在建构主义知识观以及课程理解范式的影响下,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情境创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改变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习惯,“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通过主体性参与和反思性实践,积累、创建关于课程与教学的专业意识、价值理念、知识结构、情绪反应、行为规范等的综合形式”[2]。以创生观念为价值取向的教师文化具有“开放、建构、创新和情境”的特点。
2.变革内容的整体性
从内容看,教师文化变革既有行为层面的变革(教师专业生活方式),也有制度层面的变革(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还有观念层面的变革(体现为价值信念、思维方式的教师专业理念)。课程改革以来的教师文化变革是一个由行为变革、制度变革到观念变革的协同推进、逐步深入的过程。
(1)变革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
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是教师专业实践的外在表征。在“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和“适应型教师文化”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体现为封闭性、机械性与重复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合作意愿弱,科研意识不够,同事之间没有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学活动关注的是预设性而不是生成性,他们的专业生活方式是零散的。受合作型与创生型教师文化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面貌,教师的团队学习方式开始建立,集体教研活动氛围开始形成,教学反思意识开始增强,专业品质得以提升,专业活动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变革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
制度既是精神的产物,也是文化主体行为的集中体现。在文化变革中,制度的变革可以促进人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同时,制度变革也能推动甚至主导精神文化变革。教师文化变革以来,教师文化制度层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变革与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教师评价制度,逐步形成促进教师自我学习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制度,逐步推进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与课程决策的学校管理制度,等等。
(3)变革教师的专业理念
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专业化注重制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构建,导致教师只关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领域,其视野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和教材,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专业技师”,却离“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远,教师文化的变革除了强调教师要树立合作、对话、创生的专业理念,还引导教师超越技术性能力和个性、实践性事务,超越自己执教的课堂和学校,对自己工作的道德和社会目的或使命及所持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神圣感。
3.变革策略的多元性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文化变革的主要策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境渗透策略
情境是任务、环境、人的心理和资源等的综合体[4]。人总是在情境中活动,并感受情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具有导向和推动的力量。情境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在文化变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文化变革的情境策略体现为:为了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而创设不同层次的情境。情境的载体在学校的范围内表现为一定的规章制度、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所营造的心理氛围。这种氛围可能是通过一定的强制力量营造的,也可能是自发形成的。教师文化的情境是多样的,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公开课、示范课、同题异构课、教师学习的共同体等形式都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这些形式为教师进行互相之间的对话、分享、沟通、反思等活动创设了平台,同时也是教师文化变革的重要情境。教师文化的变革也是学校文化变革的一部分,一些学校为了促进教师文化变革,从改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校的组织形式入手,为教师文化的变革创造条件和环境。
(2)自主发展策略
自主发展策略是指通过激发教师个体内在需求,将态度、观念、行为变革作为个体自觉的行动,注重教师文化变革中的自我定位、自我调控、自我设计、自我驱动。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教师文化变革的关键。近年来,教师文化变革中教师的自主性不断增强。教师在文化变革中的自主策略表现为教师在文化变革的过程中主动地进行教育作品的创作,这种教育作品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的教育作品体现为文本资料(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论文),而动态的教育作品体现为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教育活动(教学活动、研讨活动)。教师在文化变革中开始从阻抗、适应向不断地自我创生转变。尤其是近年来,在一些学校兴起了草根教研的新形式,这些“草根”都是来自于一线教师,并非是专家和学者及“精英教师”,其研究的问题来自于课堂教学中真实存在的实践问题;研究的方法多针对具体问题的研讨或分析,并非是高高在上的 “理论思辨或演绎”,教师的合作与探索是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通过合作探索,教师形成新的教学研究形式,教师间的听评课方式得到改进,集体备课氛围开始形成,教师单打独斗的专业生活方式得到改变,其合作意愿增强、合作能力不断提升。
(3)权力推动策略
权力是一种控制力量,教师作为一种组织身份,其文化变革不可能不受权力的推动。在我国教师文化的变革中,文化与权力是互动的。在教师文化变革方面,权力途径往往表现为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文化的干预。具体来说,权力对教师文化变革的介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将教师文化作为一种组织任务确立下来,这种确立的方式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通过强制的力量,将某种价值观念作为教师文化建设的方向;为教师文化的变革提供各种辅助性资源和条件,如为教师文化的变革创设情境或条件;对教师文化变革程度进行评估与诊断[3]。
4.变革动力协同性
教师文化变革的动力是指推动教师文化发生变化的力量。影响教师文化变革的因素综合作用形成教师文化变革的动能,从而促动教师文化的变革。从教师文化变革动力的来源看,可以分为外控力和内源力。
外控力体现为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导的权力性力量对教师文化的干预;内源力是教师在教师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对改变自身生存样态的诉求而表现出来的意愿和行为。在教师文化变革中,外控力对教师文化的变革起作用体现为形成教师文化变革的愿景,激励教师文化变革的积极性,为教师文化变革创造辅助性条件,评价教师文化变革的结果,从外部形成自觉的教师文化和自在的教师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教师文化的变革。教师文化变革的内源力体现为教师群体的创造性活动与原有的文化模式形成差异、对比、冲突,教师开始自觉地把原有文化模式的改变当作一种诉求。教师文化变革是外控力和内源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教师文化变革的外部主体(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通过一定的方式设计、实施、监控、评价教师文化的转变,同时也为教师文化的转变提供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外控力的作用,教师的自主意识增强了,能动地反思自身过去与当下的行为,并合理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文化变革的走向
1.共享性理论与本土性理论的融合是教师文化变革是方向
教师文化变革确立了以开放、合作、创生为主要内容的理念,但总体来看,我们对于教师文化变革理念借鉴的多、生成的少,外来的多、本土的少,演绎的多、归纳的少。近年来,加拿大学者哈格里斯夫的“教师文化类型理论”、美国学者米德的“三喻文化理论”开始滥觞,这对于我们识别教师文化的现状,引领教师文化变革的方向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另一方面,教师文化变革的过程缺乏“本土元素”的构建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的教师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以“士”为代表的教师群体往往以圣贤为楷模,具有取法乎上的超越意识,表现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强烈的终极关怀,以及知行合一、以学循道、修齐治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文化传统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教师文化变革是一个继承与创新、借鉴与融合的过程,我们只有实现国外的共享理论与本土性理论整合,才能促进教师文化的良性发展,否则,可能危及教师文化变革自身。
2.教师的精神文化塑造是教师文化变革的重点
对于教师而言,精神世界既是教师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教师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一种超越性、凝聚性和教育性的力量。注重教师的精神文化,要注重引导教师将精神世界的发展作为教育努力的方向,需要教师主体提升终极价值关怀,具有主体发展意识,并加强自我修养;在教师自身境界提升的同时,还需要社会价值观、教育管理思想等方面的辅佐和支持。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要注重通过理念的带领和人文制度的建构来有效地促进教师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3.内源力培育是教师文化变革的关键
培育教师文化变革的内源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自觉地把社会、学校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师文化变革,积极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激发其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劳动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具备了文化自觉是教师文化变革内源力形成的表现。教师具备了文化自觉,就会增强对教师专业的认同,提升自我的专业自觉,积极进行自我反思,促进自我的不断更新。同时,教师要自觉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文化使命,增强教师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既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所处的社会地位,同时还能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培育教师文化变革的内源力,要尊重教师在教师文化变革中的首创精神,把教师在文化变革中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创建和谐的、民主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郝明君,靳玉乐.教师文化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2] 刘万海.从“课程”到“教师”—课程研究域的转向与教师文化重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8).
[3] 丁念金.中国教师的文化自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作者:程东亚(1981-),男,河南鹿邑人,西藏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研究生。]
4.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 篇四
温故而知新。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17大之后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1982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干部年轻化,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 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第一次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部委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64岁减到60岁,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8岁降到50岁。本次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
二、19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如,撤消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组建新的国家计委。撤消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组建能源部。撤消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撤消劳动人事部,建立国家人事部,组建劳动部。撤消国家物资局,组建物资部。撤消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组建建设部。撤消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撤消水利电力部,组建水利部。撤消隶属于原国家经委的国家计量局和国家标准局以及原国家经委质量局,设立国家技术监督局。
三、19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首次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1993年我国进行了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其历史性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从学术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清楚、目标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改革任务就是要减少、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从1993年机构设置来看,这类部门合并、撤销的少,保留、增加的多。如机械电子部合并本来是1988年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1993年改革时又被拆成两个部——机械部和电子部;能源部本来是在1988年撤消了三个专业经济部门的基础上建立的,1993年改革又撤消能源部,设立了电力部和煤炭部。给人的印象是,目的与目标背道而驰。
1993年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实行了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进一步理顺了纪检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1993年实行中纪委机关和监察部合署办公的这种做法,是统筹党政机构设置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19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鉴于当时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1998年中央人民政府实施了2008年之前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1998年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目的,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是目标。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这样,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在享受这个成果。
为什么说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就是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呢?众多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可以说是资源配置的载体,是落实经济计划的依托。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类部门的存在不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就是取消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二道贩子”,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堡垒。
五、2003年——目标: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比如,建立国资委,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银监会,建立监管体制;组建商务部,推进流通体制改革;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国家直属机构,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与安全生产监管。
1982年以来的这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当然也有一些教训。最大的教训在于,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2003年抗击非典以后的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转折点。之后的政府机构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价值导向,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的,以全面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全面履行政府的社会经济职能为基本途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17大报告中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2003年以前的改
5.新的课程改革以来 篇五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生命体验的完整的生活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情感与理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就得发挥对话平等中的首席作用,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探究、过程感悟,给学生以一段时间去感悟、支体验、去创造。为他们搭建施展潜能的舞台。用自己的感觉器官,亲自履历,心灵感悟。这种探究的体验,其最终已上升到情感、价值观等领域,使课堂成为学生心中生命成长的乐园。
何谓感悟?《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有所感触而领悟”。李洪君在《“悟性”新说》一文中说:感悟是领会的意思,明白了某种东西存在的意义,也就是会意。体验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体验的升华。一般情况下,二者在阅读教学中彼此是交融相长的。感悟性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心理过程。概而言之是由以语言文字中的“事实和形象”的“感知”为基础,以阅读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为动力,由特殊捕捉一般,由形象提炼抽象,由局部窥探整体,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感悟学习完全可以成为阅读教学过程新的增长点。但是,要把理论上的知识可能性完全变为实践中的现实性,那就必须探索寻求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认识,为此,作为教师,必须教给学生学会感悟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
6.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篇六
我的家乡安徽省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作为新中国诞生后的城市,他见证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的变化。到现在为止,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年的历史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
一.改革开放前后的衣食住行
(1)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2)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3)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以前我家住在长江畔一到洪水来临之际还要饱受水患的煎熬。自2000年以来政府把我们住在江畔的居民全部迁入内地重新规划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在城市里是无法做到的。(4)行:过去,我们从乡里到县城不足2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整整1个小时,终于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由于路况不好,公交车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长期制我市农村发展的“行路难”问题,现在有了根本改观。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市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多笔资金,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市区向乡村延伸,全市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销售到更多的地方,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二.改革开放前后的基础设施的变化
(1)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2)文化事业:改革开放前,全村的中小学校舍设施十分简陋,文化设施非常落后。如今,一座现代化的文化活动中心已在镇里建立起来,可为本乡农民提供图书、影视、歌舞、棋牌,甚至培训、上网等全方位服务,大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村里所有中学、小学现已全都迁移到新建镇上,新建了宽敞的校舍,更新了教学设备,分别合并成为完中、中心校、幼儿园各一所,并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学杂费、书簿费的待遇。至于学生上学,通公交的村,可乘公交车上学,不通公交的村,由学校设校车接送。这样,全村学龄儿童、青年,既能充分享受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又能保证他们出行安全,家长都感到满意放心。
三.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和医疗体制的变化
7.新的课程改革以来 篇七
1. 改革开放初期的高校党建载体状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正式的改革开放的决定之后, 中国的各项事务都纷纷走上了正轨。高校党建在思想拨乱反正的基础上, 也开始组织上和作风上的改变。1978年10月, 《高教十六条》规定:“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国家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高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后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一定要经过党委讨论。党委讨论后, 由校长负责组织执行。”在基层党建方面, 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 对青年教师的吸收, 但是很遗憾的是, 在这一阶段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党建的载体。
2. 思想混乱、激荡时期的高校党建载体状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中国高校内兴起了一股西方自由化思潮,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 思想政治战线处于软弱混乱的状态, 高校党建工作也就更不必谈起。在这阶段, 党建指导思想被淡化, 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自由主义”、“自由论坛”等甚嚣尘上。“甚至有的高校提出党的活动业余化、党的干部兼职化、党的工作义务化、党的作用要淡化的观点。”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高校党建陷入低潮, 党建的制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党建载体、载体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了。
3. 核心重树时期的高校党建载体状况。
1989年8月, 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 要求各级党组织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 下决心解决好当前党的建设中的迫切问题。这一时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重要文件, 中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出版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 为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在组织建设方面, 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制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 切实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个时期, 随着高校党建组织、作风建设的完善, 高校党建的载体也逐渐的明确: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基层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方面的作用。并且, 逐步重视党员发展的制度建设, 规范建设, 党校、团校等党建载体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4. 继承创新时期的高校党建载体状况。
2003年后,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的建设创新集中体现在以下大事上:2003年12月, 中央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2004年9月,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出版《江泽民文选》;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制定《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条例》 (试行) ;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 (试行) ;通过《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提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八方面要求等一系列的实践创新。2007年10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也就是在这一时期, 高校党建载体的建设也走上了制度化, 规范化的轨道。
二、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载体的经验总结
1. 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重视思政理论课的党建载体作用。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动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党建中也要不断的加强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理念、方针、政策、观念的重要阵地, 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同时也是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思政理论课的党建载体作用, 有利于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 也有利于宣传武装广大师生和员工, 不断推进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在教师、学生中的影响, 使他们树立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从而在思想上, 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 进而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2. 发挥党建过程中的党、团校的作用, 整合党建固有资源。
团校是培养青年干部的主要基地, 是中国人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承担着培养优秀青年、优秀干部和选拔优秀干部的任务, 是学习、研究党和团的各种重要理论的阵地和熔炉。“而党校作为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 是培训轮训党政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渠道, 是学习、宣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主阵地和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 在培训、轮训党政各类干部和提高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方面, 具有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高校党建过程中发挥团校和党校的作用可以选拔优秀的教师、学生进入到党的队伍中来。
3. 利用学生团体、文化活动推动党建载体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活是多姿多采的, 大学的活动也如繁花一样, 处处盛开。大学中的学生团体、学生文化活动等越来也吸引大学生的目光, 也日益成为大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和活动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学生党组织同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建议在相对稳定的大型学生社团中设立基层党组织, 使学生党建工作全面介入学生社团, 充分体现党组织在学生社会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4. 充分利用党建“三下乡”活动载体, 不断提高党建载体的活动效果。
“三下乡”活动是党和人民群众感情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是服务三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和平台, 是全党全社会支援农村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工作量大, 要求很高。“三下乡”活动已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大学生进行“三下乡”实践, 必须准确把握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 起来把“送”与“用”结合起来, 把“送”与“建”结合起来。大学生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 利于锻炼其党性和原则, 有利于密切其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更有利于其在思想上、行动上改造不符合党员标准的部分, 使其早日成为合格的党员。
三、未来的高校党建载体的设想
1. 党建进社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指出, 要推进社区建设, 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扩大基层民主, 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发挥社会自治功能, 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要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大学学习和生活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区域, 《决定》为高校党建指明了方向, 也提供了新的党建载体。
2. 党建进寝室。
学生寝室既是学生休息的场所, 也是党建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寝室当中, 学生之间思想交流最活跃、也最为宽松, 彼此的相互感染最容易形成心理认同的渠道。另外, 宿舍为学生党员建立了党员活动室, 为党支部组织各种活动提供空间上的便利。活动室里不仅会悬挂、张贴与党建有关的资料和图片, 还会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布置。激励同学们在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同时, 也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力争成为政治过硬、专业突出的优秀人才。
3. 党建进网络。
网络以其便捷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等在现代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新形势下, 应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网络化的重要性。为此需要开通党建专业综合性网站或网上党校, 为广大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提供了一个了解最新党建信息、交流党建工作经验、研讨党建理论的载体, 党建进网络, 也标志着各级党组织将网络技术导入党建工作领域已开始起步。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及方针政策,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通过网络平台, 及时而有效的把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方针政策向广大学生传达。另外, 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党的建设的成就, 党领导下的经济、社会、政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党的知识、观念、思想。
4. 党建的资源整合, 发挥临时党支部的载体作用。
党章规定:“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 经县 (团) 或相当于县 (团) 以上的党委决定, 可以成立临时党组织。”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有针对性地设置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对于普及党的基本知识, 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党员而言, 临时党支部是他们展现党员风采的又一个舞台, 是他们为同学们服务的又一种途径, 是他们提升自我的又一种手段。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 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学习、交流和各种活动, 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步, 通过参与各项管理工作, 充分显示出党员的先进性, 进而影响带动其他同学, 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金胜.基层党组织党建载体创新实践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8) .
[2]林克显, 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11) .
[3]朱永平.建国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历史沿革与启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0, (3) .
[4]俞小和.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J].探索, 2007, (1) .
[5]黄腾华, 黄灿灿.建国以来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及其经验[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7) .
[6]刘振华.充分发挥党校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作用[J].兵团党校学报, 2010, (4) .
8.新的课程改革以来 篇八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了一轮又一轮, 改革一直在围绕精简机构人员,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进行,但是,每一次预设的改革目标往往难以实现。在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如何服务于新农村发展,如何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建设大局,一直处于困惑之中。所以,本文试图对我省改革开放以来乡镇改革历程加以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我省乡镇改革的方向与脉络。
一、从“政社一体”到“乡政村治”
随着农村家庭经营承包制的确立,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由集中走向分散,农村生产力状况发展变化,新的生产力状况要求有新的政治体制与之相匹配,这就催生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乡镇改革,即“乡政村治”的农村政治体制结构。所谓“乡政村治”就是乡镇组织作为国家的基层政权组织,行使政府职能。但为适应现行的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政社分设,在农村推行村民自治,实行有限权力的分散和转移,体现还政于民的改革理念。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乡、民族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农村按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
河北省从1981年秋季开始,就在廊坊、石家庄、唐山进行了“政社分开”的试点,1982年进一步要求每一个地区搞一个县的试点。1983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政社分开、建立想政府的工作作为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1984年底以前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通知》对乡的规模、职责范围、干部配备和财产所有权问题作了规定。到1984年底,全省完成了政社分开、设立乡政府的工作。全省共设立3253个乡(包括民族乡80个),418个镇,并分别设立了乡镇政府。同时建立了村民委员会50200个。
由此我省乡镇治理模式从“政社一体”转为“乡镇政权与村民自治”的“乡政村治”模式,国家权力开始退出,希望借此形成“乡政村治”的民主性乡村图景:即国家基层政权设立在乡镇,在乡镇主导下的村实行村民自治。政策设计的初衷在于希望乡镇可以实践好村民自治的政策,而实际运行中的村治与乡政主要表现为合流与冲突的关系,并且村治与乡政的合流最终占据主导地位,使村民自治正在逐步丧失其原有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蜕变为“乡政”的统治。
应当说“乡政村治”改革方向是对的,路径也是正确的。既符合我省当时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打破了体制的坚冰,促进了我省乡镇企业的大发展,也符合权力社会化、管理民主化的国际大趋势。但由于改革方案设计上的缺陷,“乡政村治”中形成的“乡政”继承和沿袭了人民公社时期对农民约束力和影响了的无限扩张和最大满足的理念。于是,就出现了农民的权利需求与地方政府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为缓解这一矛盾,乡镇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二、双重压力下的“撤并乡镇”
1983年乡镇财政的设立赋予了乡镇政府征收税费的权力,并为其开了弥补参政开支缺口的口子(预算外资金、自筹资金)。1986年开始县(市)乡(镇)政府“分灶吃饭”,以1986年为基数,乡(镇)政府每年按照7%向县(市)递增上缴财政收入。但随着90年代开始,我国发展重心向城市转移,农村经济凋敝,乡镇财政的收入并不能每年递增7%,有很多乡镇的财政收入甚至是下降的,但递增上缴是不能少的,基层政府的财政就出现了收不抵支;更为严重的是,财政改革同时,执法的部门的越来越多,基层的执法人员越来越庞大,乡镇财政供养人数有了十倍以上增长,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上面任命干部,下面承担工资和费用,乡镇政府的合法支出超出了“分灶吃饭”初期基数的数十倍之多。1993年分税制改革后使中央财政的财力得到空前加强,由不足30%提高到了54%左右,省(市)财政占24%左右,经过县(市)一级之后,乡镇财政(合法收入)几乎处于无米之炊的状态。9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叫做:“一税轻、二费重、三摊四派无底洞。”据不完全统计,我省1996年各种收费和摊派146.15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6.52%,占县乡财政收入的96.29%。这就是说,分税制后的乡镇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是“依法”向农民和乡镇企业“寻租”获得的。
由此,农民负担问题成为了90年农村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国务院1991年颁布《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后,我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两个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规定,先后确立了农民负担预决算、监督卡、专项审计等基本制度。1997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做出《关于对农民负担问题进行专项治理的意见》,对农村中小学收费、强行摊派农村养老保险、等八个方面实施专项治理,收到明显成效。1998年,又组织省直二十二个涉农部门,对涉及农村收费集资的项目进行了自查联查。按照中央规定,各级每年都要组织两次农民负担执法检查。1997年底省政府下发了《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加大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力度。全省市、县对乡统筹费平均年审计达到70%,对村提留审计面达到50%。对违反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引发严重群体性事件、恶性事件或造成重大影响的其他事件的县、乡实行“一票否决”。1999年4月,省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村提留乡统筹费征收管理的决定》,把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民合理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的规定在全国率先纳入地方性法规。
“乡政村治”的二元体制下,虽然国家希望乡镇可以辅助村庄发展,但由于乡镇自身的财政压力和乡镇企业的衰落,只能将其开支转移到所管辖的农村居民身上。在这种情况下,乡镇的强硬使得民愤顿起,乡镇也就成了怨恨的对象,干群关系不断恶化。如何实现乡村发展,摆脱治理危机,乡镇就成了首要改革对象。在财政和民意的双重压力下,90年代初期,我省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县乡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方向是走‘小机构、大服务的路子,减少对企业和基层的行政干预,进一步发展服务体系”。撤并乡镇成为精简的主要手段,从实践效果来看,人员精简的目标没有达到,财政负担并没有减轻。实际上,在整个90年代期间,我省乡镇政府的机构膨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切实解决,总是跳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它与农民负担问题一道成为人们诟病乡镇政府的两大“证据”。要取消乡镇的“赋敛”职能,只有拿税费来开刀,税费改革就变得势不可挡了。
三、后税费时代:悬置的乡镇政府
早在1993年,河北正定就进行了税费改革的尝试,即“公粮制”,将农业税与提留统筹费合并折实征收。2000年河北省开始在14个县(市)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2002年开始在全省推开。到2006年1月正式取消农业税以后,我省农村税费改革转入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阶段。在农村综合改革中,乡镇机构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2005年,全省12个试点县(市)要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试点,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核心,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理顺乡镇与上级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以取得经验向全省推广。2008年初,中央在我省和黑龙江、云南三省全省范围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通过“一事一议”解决集体公益事业的资金问题,是与农村税费改革配套实施的一项改革措施,旨在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所面临的筹资筹劳问题,引导农民自主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
2008年10月25日河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河北省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2012年全省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到2010年基本化解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健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在全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励补助试点,逐步提高奖补标准。
农业税取消之后,乡镇财政虽然有中央和省的转移支付,但仍然比较困难。以行唐县某乡为例,该乡2000年财政总收入为450万元;2002年为320万元;2004年财政总收入为260万元(含财政转移支付15万元)。而到了2005年,财政总收入只有95万元,财政缺口大约在70万元。而且由于税费取消,而且实行粮食直补,乡村干部弄不好就会触及某些高压线,所以,为了减少风险,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消极”行政。财力的匮乏与控制力的下降是乡镇的职能存在悬置的危险。这是下一步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乡镇改革的自身定位与可能道路
通过对我省三十年乡镇改革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乡镇政府的角色与当前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那么乡镇政府的改革应向何处去?我们认为,乡镇改革的关键不在于简单的减人减事,而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宏观制度背景来确定乡村治理中的乡镇功能定位。乡镇政府作为管理农村的基本行政单位,承担着管理辖区内各项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职能,在整个行政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重要组织力量。因为我们认为我省下一步的乡镇改革应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和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应成为乡镇改革的主导性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乡镇政府的职能和机构设置。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村基层政府的存在合理性应来自于乡村社会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因此我省乡镇政府的改革要以转变职能为重点。乡镇机构的职能要从农村工作的现实状况出发,从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群众的愿望出发,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出发,重点履行好促进经济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等四个方面的职能。对乡镇政府职能的定位既不能从上到下照搬照抄,也不能搞全省一个模式、一刀切,要充分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路子。
2、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目前,我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在于多数县级财政基本上属于“吃饭财政”,加之历史欠账多,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捉襟见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统筹中央地方关系的同时,加快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这一方面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推进省直接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同时要积极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和调整县与乡之间的财政关系。
3、必须建立健全民意整合-表达机制,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政府自身的改革必须辅之以基层民主。通过基层民主,使基层政府的运转被置于民众的监督和问责之下,使得政府的运行建立在农村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变对上负责为对下负责。我省唐山迁安市、沧州东光市等试点了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作出了很好的尝试。下一步应进一步开发乡镇人大制度功能,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代表的民意整合-表达作用。乡镇党委应该实行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换,调整、规范党委和人大之间的关系,实现从统治到治理的转换,以及依法治理模式的转型。另外,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鼓励农村社团组织的建立,从而建立一套“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
4、必须改革乡镇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制度,建立健全行政责任制度。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责任政府的建立要求改革乡镇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制定制度,特别是要改革那种单纯由上级制定的数字化指标考核乡镇领导的做法,变乡镇人大为考核乡镇政府官员工作成绩的主体,从而变原有的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为自下而上的压力型体制。考核的依据既有数字指标完成情况,又有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和群众公论,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对乡镇政府官员的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上报县委及其组织部门备案,以作为其是否进一步选拔提名的主要依据,从而加强乡镇人大对乡镇政府的制约和监督。
【新的课程改革以来】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面貌变化的调查07-07
新课程理念新的学习方式08-16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及增长状况调查整理11-01
十八大以来国家发改委电价改革工作汇总10-26
十六大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11-03
语文课程改革09-16
科学课程改革10-01
课程改革的总结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