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突破瓶颈

2024-08-28

中学作文教学突破瓶颈(精选7篇)

1.中学作文教学突破瓶颈 篇一

如何突破传统美术教学的瓶颈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18-02

一直以来,美术都被放在了副科的位置之上,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给予美术教学充分的认识,在美术课堂上,教学散漫,甚至美术课被其它课程的教学占用,导致美术在学生发展中没有发挥出任何的作用。

在新课改下,作为一位美术教师,一定要对美术学科形成正确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突破传统美术教学的瓶颈,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美术教学中,体会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1.注重各学科的渗透性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有特色,但不孤立,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许多理念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的内容,了解事物的本质问题,只用语言文字符号是难以表达清楚的,如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而且图像从视觉上、意识上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了美的教育。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各科教学,加强与各学科的联系,是拓宽审美教育的一条良好方法。由于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美术教师也大多固守在自己的思维空间里,千篇一律的上课,这与教师的教法有关。对于新课程的改革,使教师随之走进不同以往的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将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结合了许多其他课程,涉及到音乐,文学,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在美术这一学科里学到除了画画以外的东西。

2.注重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协调性

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课程标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具有指向性、协调性和绩效性。它包括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和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当人的需要具有确实的目标并呈现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目标期望时,需要便转变成动机推动人积极行动。在这一过程中,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所以,学生个体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基于这几个方面,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之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力的调动。

3.注重主客体的交融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对知识客体融会整合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材内容则是固定的、静止的,具有自闭性、被动性,甚至排他性;为学生主体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学习主体与教材客体成了一对矛盾。开展体验性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在“谁画的鱼最大”教学中,创设学生捉鱼的机会,体验鱼的活力与手感;通过观看海洋热带鱼的视听体验,丰富了学生对各种美丽的热带鱼的认识;通过动手绘画漂亮的大鱼的体验,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口语交流的体验。有机地创设体验学习情景和体验学习气氛,体验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体验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4.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实践是认知的基础,实践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如在“滚动乐园”教学中,学生在把玩、抚摸水果的过程中,通过手的触觉,体验到水果圆的实体,果皮的细嫩、光滑、舒服;通过鼻子对水果的嗅觉体验,闻到了水果的清秀与芬芳;通过滚动水果的观察、视觉体验,不但认识了圆,而且发现滚动的水果与静止的水果的区别;通过动手绘画体验,才发现平面上的圆与生活中的圆有很大的差别,但又互相联系。开展体验性学习活动,是在感知觉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思维和情感的体验,逐步获得对知识的感悟和认知。再通过动手实践制作的体验,检验感知觉的认识,校正和提升认知思维,再进一步获得创造与成功愉悦的体验。

5.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按人体的功能可分为感触觉体验,视觉学习体验,动手实践体验,思维想象体验,情感审美体验。按认知客体内容可分为,对物体媒材性能、特征的体验,对双基知识的认知过程体验,对作品塑造的体验。按体验性学习的类型可分为:触摸感觉体验,视听情景体验,活动参与体验,实践创造体验,情感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评价交流体验,审美体验等等。学习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地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

各种体验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又互相联系,学习的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利用视觉、听觉、手感触觉和大脑进行学习的复合体和共同体。各个器官的学习功能既不能互相替代,也无法割裂分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出发,有所侧重,既保证体验学习的实效性又保持体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教师要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好美术教学工作,只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生的意义,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才能促使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2.中学作文教学突破瓶颈 篇二

1. 德育问题的表现

我国在中学德育工作方面一直投入比较大, 无数科研工作者和在职教师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者冉亚辉在综合往年学界的各种观点后指出:“中国德育学者对中国德育的批判反思较多, 但对于德育理论建构较少。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中国德育是一种灌输性的教育方式, 中国德育严重影响了个体的创新能力, 中国德育忽视了个体的主动性, 中国德育有泛政治化的问题, 中国德育脱离了学生生活的世界。”[1]这些问题也恰恰是中学德育工作长期以来形成的瓶颈, 但为了学生健康成长, 德育工作又不得不继续开展, 于是就出现了“鸡肋的德育”。

2. 目前理论创新的现状与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和新时期的时代特点, 近两年来涌现出很多对网络德育、德育信息化管理系统, 利用传统道德经典开展德育工作, 以及德育生态等方面的探究。这些多点开花的学术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指导。然而, 网络德育只是德育工作渠道的扩展;信息化管理作为辅助工具只能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效率”;利用传统道德经典可以扩宽德育视野, 但需要去粗存精;德育生态则需要依附于生态课堂, 而生态课堂目前在构建标准、评价系统等方面的理论还不成熟。

3. 瓶颈出现的根本原因与突破方向

新渠道、新技术、新理念方面的探究, 可以拉近德育和学生的空间距离, 但如何从根本上避免教育灌输化, 还应该对德育的内容进行纵深挖掘, 寻找出路。就目前来看, 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呈现出教条性强的特征。从古代提出的八德, 到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对于阅历丰富的成年人, 理解起来并不难, 而中学生只具备片面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程度的思考能力, 情绪和思维比较活跃, 叛逆性和好奇心比较强,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 让学生将“标签式”的词条“内化”, 这是技术工具之力所不及的。所以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德育工作的内容, 应该从教条式的道德规范, 转向道德思维逻辑的养成训练。

二、逻辑式德育的体系初探

培养道德思维逻辑, 即逻辑式德育, 目前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通常只是论证其重要性。本文将从德育的本质出发, 探索基本的逻辑框架、分析方法和基本思路, 对逻辑式德育进行探析。

1. 德育本质的探究

德育的本质是德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张忠华教授在做教育部重点课题《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时, 综合分析前人转化论等理论观点, 指出德育本质对简单圆满的回答就是:“培育人的品德的教育活动。”[2]而学者赵志毅、张鹏程在反思“规范说”与“生活说”的基础上, 认为学校德育意味着教育学生追求“善的生存”方式。[3]在传统德育侧重教条式内容的背景下, 这些对德育本质的挖掘都偏重价值取向的教化。根据佟文、田官贵《教育本质论的理论依据》中的论点, 人的利益理论是德育本质论的理论依据。因此, 从德育的逻辑角度进行纵深探究, 就需要基于人类行为的利益诉求。[4]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作为一种生物体, 人的行为在根本上是趋利避害的;而作为拥有复杂认知系统的高级生物, 对“利”的认知, 并非仅限于感官刺激和物质需求, 还有对名和信念等精神层面的诉求。在个体差异存在的基础上, 每个人追求着自己认为的利好方面, 个体行为之间就会呈现“和谐与冲突”并存的现象。为了减少冲突, 于是便有了对德育的需求。因此, 德育本质上是讲授社会个体行为在空间与代际关系中的均衡解, 所谓均衡, 即为了使自己能更好, 没有任何一方存在改变现状的动机。

2. 德育工作中的十大关系

既然德育是讲授社会关系的均衡解, 那么我们有必要理清道德需要处理哪些具体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把社会关系分成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 古典道德则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国”结构展开, 然而这些大线条的标准, 往往会对我们具体分析今天具体的道德现象形成盲点。通过考察个体所在圈子的不同特性, 并综合古今各种道德规范, 我们可以划分出今天道德处理的十大关系:空间上个体与异性、家庭、集体 (团体) 、学校、职业、国家、虚拟信息对象的关系, 代际上个体与长辈、兄姐弟妹、晚辈的关系。

在每个关系单元中寻找预防冲突的方案, 就要带着利好双方、有所谦让的态度, 寻找均衡点。以虚拟信息对象为例, 作为新时代产物, 虚拟交际中我们往往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只是通过信息符号进行交流, 造成传统道德经常“失语”。网友们在长期实践中为了避免冲突和误解, 对严肃正式的社交词汇和语句进行了文化消解, 找到了诸如卖萌语言、淘宝体等, 给大家带来了娱乐, 避免了潜在纠纷。这些可以看作是网络道德行为的萌芽。

3. 利害关系分析法

从上所述的道德逻辑出发, 古今中外的各种道德规范, 就变成了处理十大关系中的“选项集合”。如何填入这些道德选项, 就要用到利害关系分析法。利害关系分析, 是对所要处理关系的道德选项进行利益和伤害的权衡, 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取舍。比如, 尊老爱幼, 在空间上并没有利益交集,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对这方面不敏感, 出现对长辈起外号, 戏弄小孩子的行为。如果只是教育那些附加在思维上的信条, 往往会给青春期思维活跃的孩子留出叛逆的空间, 因为“叛逆”根本上是对利害关系不敏感, 从而显示出类似“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行为现象。

代际之间的关系处理为什么要填入尊老爱幼的道德选项?因为代际之间是会有“效仿”行为存在的。如果我们对老人不尊重, 比我们年龄小的看到后会加以效仿, 从而形成风气, 最终伤害到自己, 出现恶性循环的混乱的社会格局;实际上长辈比晚辈经历了更多生活的艰辛, 尊重他们, 可以为自己的将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就会出现良性循环的均衡稳定的情况。这是尊老爱幼长期存在的内在动因。只有通过利害关系分析法, 才能彻底揭示每个道德选项存在的理由, 以及与每个个体切身的关系。

4. 逻辑式德育的教学方法

至此, 我们论述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处理的十大关系, 提出了利害关系分析是逻辑式德育的基本分析方法, 阐释了德育的基本逻辑就是教会人如何在处理十大关系中找到均衡解。那么, 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内容教给学生, 拉近学生与德育的心理距离呢?

首先, 需要采取情景教学法。教师作为导演, 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 带领学生通过情景分析, 自觉总结并领会德育的本质。再次, 通过主题辩论会,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利害分析法。最后, 综合运用多媒体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生态课堂等新工具, 提高德育工作的覆盖面和效率。除此之外, 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 在班级文化构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及时树立班级的道德榜样, 用发展性评价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三、从德育历史观角度把握和处理德育工作中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 班主任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实施者, 而且还是学生行为的道德评价者以及执法者。所以如何把握其中的尺度, 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最终效果。我们今天之所以不提倡暴力执法, 就是因为这对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思考能力的中学生, 很容易产生相反的效果, 最终教授给学生的不是道德, 而是暴力。为了更好地把握道德评价的尺度, 我们需要树立道德的辩证历史观。

1. 从德育的辩证历史观角度看德育工作

道德教育是否是一成不变的?曾经君让臣死, 臣不得不死, 否则不忠;而今我们提倡自由、平等、爱岗、敬业。可见, 道德标准也是发展变化的。班主任的德育对象是中学生群体, 是40年后家庭、行业以及整个国家的主导力量。改革之初, 我们会把穿牛仔裤的学生视为不良青年, 2000年之初, 我们会把“老班”作为对班主任的“丑化”。实际上, 判断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否是道德的, 只要看其是否有利于集体和谐。辩证地、历史地去把握, 恰当地尊重中学生的个性方式, 新一代群体一定会形成新一代的社会均衡形势, 遵从新的理念。很多教师善于接受学生的新方式, 尊重并融入学生, 反而取得良好的教育引导效果, 使得师生关系非常和谐、融洽。

2. 逻辑式道德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客观地说, 教条式德育背景下存在很多朴素的逻辑式德育现象, 本文将其系统化、理论化, 并认为德育内容的重心应该转移到教授道德思维上。然而强调逻辑式德育, 并非淡化古今道德规范, 而是将其作为道德选项, 利用利害关系分析法和十大关系框架, 肯定并授予 (实际上存在的) 学生道德选择的自主决策权, 激发学生进行道德思考的动力。[5]这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充分了解古今道德的规范、演变和本质。通过授之以渔的方式, 从根本上避免单向灌输、远离学生、泛政治化的传统瓶颈, 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

班主任在做道德评价和执法时, 应该尊重德育工作是个过程量, 要在学生生活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 进而指正和引导, 不能理想化的苛刻要求学生, 也不能放纵学生有偏离大方向的思想和做法。在道德历史观下, 用发展性评价, 鼓励并引导和谐的新道德关系, 有预见性的避免不和谐的伪道德关系;综合运用情景教学法、利害关系分析法、主题辩论会等方式, 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思维, 为整体的德育工作做“开明而严谨”的闭环处理, 这样才会更加有力地推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新进程,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摘要:目前学界的理论创新只是拉近了德育与学生的空间距离, 要想从根本上突破德育工作中的瓶颈, 需要从教条式德育向逻辑式德育转型。文章论述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工作中的十大关系, 提出利害关系分析法是逻辑式德育的基本分析方法, 阐释了德育的基本逻辑是教会人如何在处理十大关系中找到均衡, 指出应将情景教学和主题辩论作为逻辑式德育的主要施教方法, 最后谈到如何从历史观的角度把握道德评价, 以及如何对德育工作做闭环处理。

关键词:德育工作,教条式,逻辑式,转型

参考文献

[1]冉亚辉.中国德育基本理论论析[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 .

[2]张忠华.德育本质研究与反思[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

[3]赵志毅, 张鹏程.追求“善的生存”——德育本质再探[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

[4]佟文, 田官贵.德育本质论的理论依据[J].江汉论坛, 2004 (12) .

3.小学作文教学瓶颈突破研究 篇三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瓶颈

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改的重点部分,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关注身边的生活,发现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丰富对学习和生活的认识。为此,部分学校和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完成新课改的目标,甚至会要求学生在进行作文取材时带上相机,将事物拍下来,为写作提供灵感和素材。

尽管教师为写作教学设计了很多活动,而学生的作文质量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部分学生的作文还出现退步的现象。还有部分学生就算面对搜集到的素材也无法写出作文,思维僵化。而且作文的题目、内容、观点等都出现了大面积的相似,甚至有学生还照搬某些作文教材的内容。比如笔者某次要求学生描写对体育教师的印象,班级总共有35人,但是有将近30人将体育教师描绘成:“身材魁梧,浑身上下散发着……”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作文中,语言的匮乏和搜集到的素材限制了学生的发挥,也成为了教学的瓶颈。

想象类作文可以全由学生虚构或者由某个实体事物延伸出去,这类作文对小学生而言相对容易。但是记实类的作文不一样,记实写作就是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将情景或事物再现和还原的过程。但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有限,且词语匮乏,语言组织还不是很熟练,在写作时,必然会思路不清晰,最终呈现的作文就可能千篇一律,出现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观点不明等状况。何况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词汇量不同,教师难以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这些都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瓶颈。

二、小学作文教学瓶颈突破研究

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笔者通过“思维加工型作文的双重同构模式”进行教学,从学生的情操意向、概念判断、逻辑推理、内部语言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和精细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具体可分为“三环四步”。

1.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以记实作文的教学为例,在进行此类型的作文写作教学时,要在学生的眼前形成动态画面,让学生对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物体、人产生感知,形成碎片式的记忆。这些碎片式的记忆就是学生写记实型作文的依托,然后通过学生个人的想象、情感、观念等创造出完整的作文。

教学中要让学生形成“眼中物,心中境,手中景”三个环节,将具体的事物在心中汇聚和形成,采用掌握的语言及写作技巧、方式将其表述出来,形成一定境界的“景色”,这也是小学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以小学作文中常见的题目“我的妈妈”为例,教师让学生根据妈妈日常的状态,观察不同情绪下的妈妈的表现,比如慈爱的笑脸、生气的眉毛、自己获得奖励时表露的自豪等进行感知,这就是“眼中物”。如果确定了要写妈妈生气时的眉毛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妈妈在不同的状态下的眉毛,在脑海中通过回忆、加工后形成“心中境”,再使用掌握的词汇将妈妈生气时的眉毛是什么样的表达出来。这样便于学生理清思路,写作更为顺畅。

2.小学作文教学的四个重要步骤。在“三环”教学当中,“心中境”是最难的部分,教师需要通過以下四个步骤对学生进行训练:

第一是情景回放。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阐述对某事物或者人的印象,将脑海内零散的记忆碎片进行电影式的回放。比如写“我的妈妈”,在描写妈妈生气时的眉毛时,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妈妈生气时的画面:自己损坏物品时的生气、不听话时的生气……将其梳理后形成连贯的画面。

第二是画面定格。学生对脑海中播放的画面进行暂停处理,捕捉作文写作需要的线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问题进行引导,比如:“面对妈妈生气,你当时是什么想法?”“妈妈对你生气的缘由是什么?”而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有目的地将画面进行定格,并进入更深层的思考,同时将画面放大,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为接下来的写作提供素材。

第三是线索重组。线索重组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获取到的零碎记忆进行梳理,让其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比如在妈妈生气时,自己是如何应对的,妈妈对自己的态度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此阶段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学生脑海中的线索用文字表述。

第四是整体分解。整体分解就是将某个整体性的事物进行分解。比如在写树木时,引导学生分树叶、树干等部分写作。这样便于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让学生找准写作的切入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倪庄小学)

4.中学作文教学突破瓶颈 篇四

——对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瓶颈突破的一点思考

安徽省岳西县汤池中学 项 霞

一、解决的教学疑难问题

学生阅读的重要性谁都懂得,只是过去受制于高考而做起来很难,师生普遍不重视阅读这一块。从而使得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很小、阅读面很狭窄、阅读能力很低。

因此,阅读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如何突破,需要我们多多思考:探索在高考形势下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中,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提升其阅读素养。而且这已经是大势所趋,到了刻不容缓、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的时候了。因为高考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然拉开,甚至被视为中央顶层史无前例的颠覆性改革,不只是语文,所有科目都将考验阅读水平。

二、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方法

突破阅读教学这个瓶颈的办法很多,这里突出两点:

(一)引起重视

过去高考指挥棒下考分至上的功利主义取向、扭曲变态的语文试题必然导致学生三观迷失,应试思维必然僵化我们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答案不言自明。

在这种形势下,其实我们语文教师里外难做人,不拼命的讲吧,就要挨应试教育一方的骂;拼命的讲吧,可能吃力不讨好,不见得有什么效果,即使有点应试效果就意味着对学生思想的束缚、其想象的翅膀被折断,其想象力也就放飞不起来。

好了,随着高考全面改革,会不会对此有所改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阅读的普遍重视将会是必然的选择。

(二)正确引导

书是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教师的作用不应夸大。只闻读书、念书,未闻听书、学书。认识到这个简单道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多的讲述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是十足的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如果教师有非讲不可的时候,最好在指导学生阅读效率方面做一些点拨,诸如灵活运用精读而诵、粗略而读、泛而速览等多种阅读方法。“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语文课堂教学只是学生读书或念书的特定时空之一而已,但这个场所被过多的教师的教授讲解所填充,使得这个重要时空场所的读书或念书受到严重挤压,变成了听书、学书,虽然某些必要的讲解对某些学生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但总体说来,任何过多的教授讲解的消极影响就是直接或间接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我们要用好这个重要例子,但不能完全依赖这个例子;不仅课堂外如此,课堂内亦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正确引导学生阅读。

三、实施步骤

要真正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重视广泛阅读、并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确非易事,恐怕我们许多语文教师自身在这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不大喜欢读书。因此,要想突破这种瓶颈,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另一方面我们语文教师还要通过以下几点去改变阅读教学这一块:

(一)体制改革推动是前提

因当前体制及其应试指挥棒的影响,经历小学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不仅写作素养水平极差,最基本的写作表达能力都不具备,连个请假条都难写清楚的学生大有人在,而且普遍存在阅读面狭窄,课外阅读极其有限,未能形成广泛的阅读积累。

显然,制约课堂语文教学效果的因素不难认识到,但要从根本上改变,对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而言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问题的源头往往不在下面而在上头,在于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特别是应试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眼下中央顶层设计的史无前例的颠覆性教学改革是否能有根本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假如管谟业先生小学五年级未辍学而一直读下去,顺利地上中学、大学到研究生,也许是一个什么家之类,或许对文学有兴趣,可能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或大学教师(教授)而已,但绝对成不了莫言的,成不了那个新中国首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的。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新中国首个拿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竟然不是学校教育的功劳,而是自己自由阅读写作思考琢磨出来的,是摆脱学校教育束缚而放飞其想象力而造就出来的。就是说莫言不是教师教授出来的。虽然莫言36岁时上过北师大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但连莫言自己也说他在那儿老是不上课而差点被开除,拿到的北师大硕士是滥竽充数、有名无实。莫言之所以成为莫言,就在于自由阅读、放飞想象。可见,中央顶层设计的史无前例的颠覆性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了,这也是实现我们阅读教学根本转变的前提条件。

(二)培养阅读兴趣是关键

要想改变我们学生的阅读量很小、阅读面很狭窄、阅读能力很低的局面,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对于我们语文教师,在这方面需要做到的是,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兴趣与习惯并使之变成其终身受益的良好的生活方式。具体说来,就目前来看,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应试体系内,在服务于高考的前提下,努力利用课堂时间去尽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去多多阅读,除了要求学生对语文必修、选修教材文章的阅读,还要不拘一格地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努力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提升其阅读素养;甚至调动学生的激情、鼓励学生适当写点东西出来。因为阅读与写

作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写作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欲望,“你们把这句话记下来,用一辈子记住,写作是一支箭,阅读是把弓”(曹文轩)。

(三)打破课堂局限有必要

以阅读为中心,还要突破有限的课堂内阅读的不足,多多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以打破课堂的局限,这点特别重要。《语文学习》杂志有一句醒目的标题语:“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不能把语文学习特别是阅读范围局限在课堂之上,只有打破课堂内外的界限,面向社会生活,才会发现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有值得阅读的东西。辍学后的莫言之无奈,恰恰成就了他能够随心所欲的阅读,俯下身子广泛涉猎、阅历生活,仰望星空思索人生、思考社会,进而非倾诉于笔端之汩汩滔滔不可,从而造就了举世闻名的莫言。

对于我们的学生,没有莫言之无奈,却有应试之不可回避。各科学习任务紧,要鼓励学生把阅读当成乐趣,从阅读中获得乐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过多的要求、干预、限制学生课堂内外所阅读的内容,而是让他们自由的阅读,通过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慢慢地,学生阅读的兴趣自然会越来越高,其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也随之发展起来。这样的课外阅读不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很好的休息,处理得好的话,不仅不会对各门功课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有利于各个学科的学习,并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健康而积极的影响。

(四)改变传统观念是必然

改变传统观念,打破一些条条框框,在大方向不与高考相冲突的前提下,不干涉甚至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甚至阅读所谓的“闲书”,以突破语文教材的狭窄而有限的阅读量,这是一种更具个性化的阅读方式,更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不改变传统的不重视阅读的观念已是根本行不通了。去年,小学及初中“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透露,“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因此才有以下如此权威的解读(说法),阅读是一切学科的最重要基础,未来所有学科都是在考语文,如果你依然说自己没有时间读书,就等于说自己要放弃所有学科。语文为王的时代真正来临了。

看来,形势逼人;可见,是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如果借口为了考试而无时间阅读,平时不多多阅读以提高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那么到时候你根本就无法应付考试的阅读量及迅速获取必要的信息。“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现在你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温儒敏)。要把阅读的意义与高考成绩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高考各学科阅读量很大,阅读能力增强了,不仅有利于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而且有利于几乎所有其他学科高考成绩的提高。

认识到这一点,再苦亦要为!认识到这一点,何乐而不为!

5.突破人才培养瓶颈 篇五

----如何高效低成本开展全员培训

第一讲突破人才培养瓶颈(上)

1、前言

2、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用数学坐标来描述人才,横坐标为工作态度,纵坐标为工作能力。形成的四个象限代表四类人。

第一象限的人既有工作态度、又有工作能力,所以这就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把这四个象限人重新定义一下,我们把第一个象限叫“人财”,是财富的财,因为这个象限的人能真正给企业带来财富。

第三象限叫“人裁”,是裁员的裁,这样的人既没有能力、又没有态度,所以他在企业不是我们讲的人力资源,而是企业的负债,这样的人企业一定要果断、及时地把它裁掉。现在有一种说法,把总裁定义为 “总要裁人”的人。所以作为一个总裁,如果不能及时把没用的人裁掉,他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总裁。

第四象限叫“人材”,材料的材,看到这个字,我们就想到森林里面的木材,是可塑之材。这类人有好的工作态度,我们只需要给他提供很多技能方面的培训,他就能很快地成为我们要的第一象限的人,能给企业带来财富的人。

第二象限叫“人才”,我们为什么把它定义为大家通常说的“人才”?因为企业不断到人才市场去招聘,想招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回来,但是招回去以后我们发现他们并没有给企业带来财富。往往在应聘的时候,这类人可能口口声声地说:“我进入企业一定会努力工作的”,但是到了企业以后,很多的人其实并没有很努力地去工作。我曾经碰到一个年轻人,他在上海到处找工作,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一份做外贸工作,进入企业一周后,我碰到他我说:“工作怎么样?”他说:“还可以,主要负责帮企业找生产厂家。”但他拿到单子以后,并没有很努力去做,他说:“现在不用太着急,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我完成这些任务是没有提成的,也就是说,三个月后,如果有很多产品都找到了合适的厂家,到时候才会有奖励”。于是我对比了一下,在他没找到工作的时候,他是那么的焦虑,一旦找到工作,可能由于单位的制度等等不如他意,他就变得并不那么努力了。所以,第二项限就是指那些在应聘时展示了自己的经历、学历、能力,但工作态度不一定好的人。

我们来看一下上面那张图,从上图可以清晰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才的培训应该是技能的培训和态度的培训,再加上一些知识的培训。

3、企业人才培养误区

误区一:只重视技能的培训,不重视态度的培训。

如果一个人很喜欢自己的岗位,即使单位没有提供一些培训的资源,他也会主动地去学习,如主动到书店买一些书,相反,如果在他没有意愿的情况下,单位即使花很多时间、金钱、请很多好的老师来为他做技能培训,这些费用、时间都是浪费的,所以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培训效果不佳。他的意愿不强,你请一个再优秀的老师也没有效果。可见态度类的培训,非常重要,企业应优先考虑。

误区二:只重视干部的培训,不重视基层员工的培训。

基层员工、特别是在一些服务型的企业尤其重要。因为他直接面对客户,举一个正面的例子:可能我们大家都听过余世维老师讲的一堂课,是关于东京迪士尼乐园的培训方式的。这个案例说的是我们的一些顾客进入迪士尼乐园后,发现接触最多的不是经理、也不是卖门票的,更多的是清洁工,这些清洁工每个人都要花三天的时间进行详细的培训。他们周到的服务给很多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客们普遍觉得迪士尼乐园很棒,以后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孩子长大了也一定会带着男朋友、女朋友一起去。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记得有一次我去江苏的南通,也是类似的一个研讨会,主办方中午和我一块吃饭的时候,他讲了一件事情让我很吃惊,他说:“南京的餐饮业服务不好”。因为我是南京人,于是我就用求证的语气问他何以见得?他说有一次他外婆过生日去了一个酒店,那个酒店的某一个服务员态度非常差,给他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大的一个城市,遇到了一个素质低下的服务员,他就说整个南京的餐饮都不好。所以,对我们企业也是一样,在座有很多来自于名企,很有可能你们企业的门卫态度傲慢;素质低下,可想而知,这会给拜访者留下怎样一个印象啊!所以说一线员工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很多企业一谈到培训的对象,首先想到的是经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4、企业培训的困惑

调查资料表明:有90%的老板认为企业培训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这里还有一组数据,数据表明只有10%的企业有培训预算,既然培训很重要,为什么这组数据反过来了?究竟什么原因呢?我们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其实老板对企业培训是心存疑虑的。

培训困惑之一:培训后人才流失

培训困惑之二:培训效果不明显

人才流动是客观存在的,不管哪个企业,不管是外企、国企、还是民企,人才流动是必然的,如果因为这个理由我们拒绝培训,那么所有的企业都不要做培训了。然而,这种想法在当今社会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去培养人才,那么企业必定是死路一条。

松下说过;“ 我们是生产人才的,顺便制造一些电器”。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就得看这个企业人才培养复制有多快,所以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培养、复制人才的过程,这点是我们企业的培训工作中一定要加强的。

那么,怎么样帮助老板解决人才流失对公司的影响呢?我们今天更多的是要去找一些适用的方法来解决人员流失对公司的影响。以往我们的企业不断地帮员工做培训,大家却发现其实都是在提高个人的能力,假如有一天这个人走掉了,对企业肯定是有影响的。那我们的企业应该怎么做呢? 答案是: 把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这里的“组织的能力”是不因个人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提高组织的能力.但是怎么样做到这一点?答案是:复制少数人的成功经验,提高组织智商,多做工具,减少重复劳动,加强知识管理,避免组织失忆。

现在很多企业也在做内部培训师的培养,但普遍缺少复制,其实我们可以多做工具、减少重复劳动。如果我们的经理能把他从外界所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并加以改造,然后给企业员工做培训,那么这样的培训效果就会大大增值,如果不让企业员工接受外部培训,而直接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做培训,那么培训效果只会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在此我们讲到的老板的第一个困惑:如何解决人员流失对公司的影响,是不是要加强培训?我们过去虽然做了,但是把个人能力转化成组织能力这项工作却并没有做好,如果这个工作做好的话,老板也一定是支持的。

那第二个困惑是什么呢?就是培训效果不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哈佛商学院的一个调查

从上图来看,作为提高培训效果的第一关键因素是什么?其实就是培训主管在培训后。说到底也就是考核评估。这个时候我们来回想一下,企业做过这么多次的培训,有没有做到每次培训都有考核?都有评估?其实我觉得很多企业都没做到。

如今,国际标准培训考核评估总共分四级,一级评估是现场反映,这也是我们普遍追求的。其实这只是培训考核评估体系的第一级。还有二级评估、三级评估、四级评估。二级评估,是考查我们究竟有没有学到知识、技能、态度和一种正确的行为方式。但即使是学到了知识也不是最终目的,培训的三级评估是考量我们培训后的行为有无改进。那是否意味着做到三级评估就足够了呢?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三级评估还不够,它也并非培训的最终目的。因为我们的老板最关注的是什么?是结果、绩效。也就意味着还有第四级评估:那就是考核评估。

第二讲突破人才培养瓶颈(下)

1、如何提高员工培训积极性

培训做好了以后,我们还会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的很多学员并不是很积极地参与我们的培训。为什么这些学员学习态度不好?什么原因?我不知道在座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现象:为了取得文凭和专业证书,员工会花自己的时间、金钱积极地去学习,但在单位花钱、花时间给员工组织培训的时候,员工却不太主动。所以企业有时候也很矛盾,不做培训嘛,员工就会抱怨没有培训机会,做培训吧,他又会觉得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我觉得这是我们企业的一些制度造成的。因为很多企业在外面招聘人员的时候看的是证书;在内部提拔员工的时候看的却只是业绩。

员工培的积极性当然会大打折扣。

那我们怎么样来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让他感觉到公司的一些培训与他的利益是有关系的? 应该说,一些外企在此给我们做了榜样,就把培训和晋升资格挂钩起来。

2、基于岗位胜任培训体系

有了这种制度,就变得非常得简单:其实就是基于岗位胜任力来制定培训计划。假如你是公司的培训主管,你首先应该考虑:初级经理层、初级管理层、高级管理层、战略管理层到底应具备什么知识?然后你把他这个岗位上所要学的课程全部制定好,再匹配上相应的晋升机制,这时候公司的管理层就会自觉地去学一些课程,直到达到资格标准为止。又比如你是一个销售专员,任职资格规定你一定要学习“电话销售技巧”、“ 如何成为一个顶尖的销售人员”、“ 专业销售技巧”等等课程,你就需要把它制定成为这个岗位必须胜任的标准。这就如同内部学历的概念一样。这个时候你的整个培训体系就很容易建立好了。

3、新经济时代的新培训方式

从案例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培训的难点,第一就是费用的问题。大批量的培训,费用肯定是非常高昂的。刚刚有一些人谈到:50万的培训费算不了什么,10万块钱根本就没有办法做。还有一个就是课程资源问题,究竟培训能学到多少课程?600个员工的培训,要组织多少次?用多少的时间?怎么去组织?你的100个销售人员,分布在全国各地,你又怎么帮他们做培训?你就这么一点资金,差旅费要占得数额是不是很大?你的生产人员是三班倒,他们能不能集中起来?这里的问题很多很多。

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培训呢?在此我推荐一种新的培训方式——E-learning。这种方式在欧美已经早有发展了,一些发达国家差不多是在1998年的时候开始运用E-learning的,有数据表明: 2000年,美国只有9%的培训是采用E-learning的这种方式,大部分还是面授,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到了2006年,E-learning客户的增长幅度竟达到了60%的比例。可见新经济时代下的新培训方式已经在欧美盛行。然而比较可惜的是,国内这方面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但我感觉形势会慢慢转变,因为E-learning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在这方面我们跟欧美的差距不是很大,基本是同步的。

在谈E-learning之前,我们先来谈一谈目前的培训方式。就目前来说,最多的培训方式仍是面授。它包括:公开课、内训,内训有内部讲师和外部讲师,以及刚才所说的转训。虽然面授很流行,但费用是很昂贵的。

那E-learning在整个培训过程当中,又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它有助于我们培训计划的实施,做培训计划最困难的是什么?就是课程资源,我接触过很多企业,他在年初都会做出一个非常详细的、甚至整本的培训计划,但是到了一年年底,企业培训连一半的进程都达不到。因为很多只是理论化的东西,实施的时候会发现:要么就是有课程,没老师,要么就是有课程、有老师、没经费。所以整个计划就成了一句空话。

E-learning在这里就凸现了它的优势,它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课程资源。这个课程资源又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的,比如时代光华提供的几百个课程;二是内部的,因为有了E-learning这个平台,你的企业就可以建立自己的课程,建立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其效果是传统培训方式无法比拟的,这种个性化的培训体系真正满足了“因人因岗做培训计划”这项要求。

那E-learning的培训设施和传统的培训有什么不一样?目前E-learning是基于互联网的,所以说学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举个例子:时代光华E-learning有一个来自于德国林德叉车的客户,中国公司的总部在厦门,他们一年的培训经费要花几百万,但是一半的费用花在差旅费上。所以接触了E-learning这种方式以后,全国目前300个销售人员培训全部是采取这种方式,我们的这位客户也把他自己的课放上去了。

培训考核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E-learning是在帮助我们企业做培训管理、培训考核。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在学习时代光华的课程,还是把公司内部的课程、考题上传上去,无论是在线学习、还是线下学习,它的每一个课程都会提供相当于三级评估这样的体系,这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管理系统。举个例子:比如你公司明天要求做一个电焊技术的培训,这时你就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达一个计划任务,上面注明 “电焊技术培训”,那些员工打开帐号,看到一个word文件,上面要求:于6月22日到二车间参加电焊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在网上接受考试。这时你就等于把自己的面授也放进去了。待考试完毕,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参加培训的员工的学分,并且还可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今天,企业如果实施了E-learning,就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学习的平台,而这个统一的学习的平台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管理语言,提高工作绩效,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

最后我想讲讲在案例当中提到最多的费用问题、它也是最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之前提到后备干部的MBA培训费用问题,大家一致认为10万元是远远不够的。而今天如果你用的是时代光华的ELN,那么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培训费,而且还可以起到留住员工的作用,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规定用三年的时间把MBA的课程学完,在这三年当中,MBA班的员工是很少会离职的,即使离开,他们也会选择把所有的课程学完。除此之外,时代光华还推出了一种ASP服务模式,所谓ASP就是每年只提供一个租赁的费用,并不需要公司去买硬件服务器、网络;去做额外的投入。它的优点就是能快速实施、便于管理。我们的HR只要在电脑上稍稍操作一下鼠标,工作就做完了,真正达到了省心、省力、又省钱。

不难发现: E-learning几乎解决了我们以往培训面临的很多问题,至于前面提到员工不自觉、不想学怎么办?那它并不是E-learning管理的范畴,要把企业的培训工作做好,还得结合管理制度方面的落实,E-learning只是一个工具而已。

4.总结

今天谈论了“人才培养的瓶颈”,其实阻碍人才培养的问题很多,我觉得这里有几个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人才的流失问题。对于这一点我们的解决方案是:转训-——就是将个人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多做一些知识管理,而不是消极对待,不做培训。第二个问题就是

如何提高培训效果?答案是考核评估。以上这两点是我今天讲的最重要的。至于后面提到“怎样去把培训做好”这个问题也相当重要,解决的方案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做到培训和晋升资格挂钩起来。在此,我也要申明一点:E-learning不是万能的,但它的确可以帮助大家很大程度地解决一些培训问题。

6.突破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瓶颈 篇六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随着招生人数的大幅上扬, 学生的入学成绩却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普遍具有恐惧感, 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如何突破高等数学教的瓶颈, 使数学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近几年来,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的改革也一直在人们的探讨当中, 但却收效甚微。高职教学改革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简单的形式上的简单变化, 抑或将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删减。而应该在教材结构、形式到内容, 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做出的全新改变。

一、重新构建的高等数学课程体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有不同于成人的数学世界, 学生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教师的策略和思维模式, 他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去过滤和解释新知识、新信息, 以致同化它, 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不是为了研究数学本身, 主要是运用数学从事各种各样的研究和创新。由于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一般都是沿袭了本科的教学体系, 过于强调理论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却忽视了高等数学的工具性。因此, 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 依据的不应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 而应是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从高职高专的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目标的角度出发, 数学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 重视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同时加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应用性”的教学内容。舍弃掉那些与所学专业无关, 而有繁冗的数学内容。使学生在规定学时内, 通过数学的学习, 能够学到为他们今后工作需要所需要的数学素养, 以及自我更新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重新设定教材的内容和编写结构

近两年来, 市场上高等数学教材似乎并不缺乏, 但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许多教材缺乏高职特色、体系不清、内容陈旧, 没有和先进技术接轨。教材选用和出版也存在随意性和趋利性。目前高职教材由相应本科教材经过适当删减而成, 或由原中专教材经过深化处理而来, 还有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校本教材, 也有的是由出版社出面, 组织几个学校的教师在一起经过几次会议和讨论联合编写的。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的增减变化, 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符, 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主要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知识及其学科基础注重综合性, 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 以必需、够用为度。

目前, 对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定位认识有失偏颇, 片面的理解对数学的“必需、够用”要求的意义, 只是简单的压缩教学课时, 删减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数学大多也只是兴趣所致。

因此, 要改变数学教学的现状, 首先要在教材上面有所突破。在深化改革、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大胆创新, 根据重新构建的数学课程体系, 重新核定教学内容, 重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 高职数学课程不应过多强调数学逻辑的严密性, 而应强调其应用性。加强数学知识与各专业学科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的传授。如对于微分, 要强调它是增量的近似;对于导数, 要强调它是增量比值的极限, 同时结合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弹性等直观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导数产生的由来和实际应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将实践与理论内容融为一体, 互相渗透, 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教材结构上, 采取“任务驱动”的形式编写教材, 以任务引导课堂教学内容, 以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

三、增设“数学试验”课程

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形式仍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 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这与现代形势很不相适应。而教学内容过于强调数学本身的知识体系, 学生局限在抽象的理论包围之中,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信息交换不顺畅, 达不到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效果。

高职数学作为一门进行高职教育的重要的基础课, 要注重数学工具的应用。引入数学实验, 以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为背景, 通过学生个性的学习方式, 达到学生理解、运用数学的目的。同时改变数学只有习题课, 没有实验课的状况, 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包辅助教学, 让学生学会以此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与新途径。把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贯穿整个数学教学始终。让学生学会对于实际问题, 如何做一些适当的假设, 舍去一些次要的因素, 把实际问题作出适当的简化, 抽象出数学模型, 找到相应的数值解法, 并可借助计算机的计算与分析, 将所得到的数学答案用于解决或解释实际问题。

在理论课教学与实验课教学中都引入数学的应用, 可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求解有关数学问题, 从兴趣不大到逐步感兴趣。同时, 数学应用中所培养的洞察力、抽象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用计算机能力、相互交流能力等也使得与获取知识间形成了良性循环。最终必将导致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高职教育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随着招生人数的大幅上扬, 学生的入学成绩却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普遍具有恐惧感, 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如何突破高等数学教的瓶颈, 使数学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瓶颈

参考文献

[1]邱坤, 钱可强.高职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材[N].中国教育报, 2007-12-13.

[2]陈平, 邱为民.新教材建构思想探微[J].数学通报, 2003, (2) .

[3]嵇小怡, 张玲玲, 倪小敏.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 2005, (2) .

[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质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高质高专评估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3.

7.突破作文升格的瓶颈 篇七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可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读书作文》卷五《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可见,文章“入妙”是“频改”的结果。而由老师一人包办代替的做法,自然造成了学生对文章得失的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为此,必须把“改”的优先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自我修改或交互评改,从而使作文步步升格。

那么,如何通过自我修改、交互评改,发展作文等级,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呢?我们的做法是:在教师、学生、作文三者之间的相遇过程和相互对话过程中,着重辨识病文的特征,掌握升格的要领,动手切实的修改。在修改的环节中,以议论文材料的运用为例,所设计的“招式”比如有:

一、粗则细之

病文特征: 事例论据过于粗疏,内容空洞,简而不明,难以证明论点。

升格要领:细化空洞的、干瘪的、缺乏表现力的语言,使之丰富起来,饱满起来,以此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细化语言可以是局部的个别句子的细化,也可以是整段的细化。下面请看习作片段的修改。

原稿:人无完人,即使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都犯过很大的错误。这就说明一个人是很难做到十全十美的。择友的时候,不应过分求全责备。

改稿:即使是一个十分伟大的人,有时也免不了要犯错误。被认为世界上第一伟人的牛顿,晚年埋头编写神学题材著作,企图证明上帝的存在,结果一事无成;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爱迪生,晚年思想保守,坚持输直流电,反对输交流电,结果一败涂地;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致力于统一场的工作,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人无完人。因此,那种要求十全十美、过于求全责备的择友方法,是不正确的。

原稿写到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伟人在晚年的科学研究中所犯的错误,没有作必要的交待,语言粗线条,论据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因此,论点无法得到有力的支撑。修改稿交待了三位科学家在晚年时期的错误,读者有了了解,对“人无完人”的观点就信服,从而由“人无完人”的观点推出“择友不宜过于求全责备”的观点,也就更加具有说服力了。

二、繁则简之

病文特征:所列事例记叙得非常详细,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读者看后一头雾水,不能有效论证论点。

升格要领:简化累赘多余的、次要的、不能表现主旨或缺乏表现力的记叙成分,使繁杂的材料变得精干、简明扼要。下面是习作《坚守心中的良知》前后修改的对比。

原稿:良知,是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底线,切莫超越。有了良知,就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改干,干了不该干的事于心不安。良知一旦沦丧,人性也就泯灭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大道理懂得很多,高调唱得很好。可是在功利面前,那片原属于良知的心田,干枯龟裂,黯然失色。

据5月27日的《青年参考》报道:5月17日18时15分,河南消防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在什邡市蓥峰实业总公司穿心店生产基地综合大楼废墟下,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营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31岁茶楼女工卞刚芬。

一个半小时后,与记者同驻某师师部的武汉一家报纸的摄影记者气冲冲地说:“简直太乱了,我都被推倒在地了,有的记者真是太过分了!”通过他的描述得知,当卞刚芬被救援人员抬出来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一名现场医护人员不满地说:“生还者刚被救出来的时候,眼睛蒙的布太薄,照相机的强光会对她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会伤了她的,你们记者就不能照顾点吗?你们要抢新闻,可我们抢的是生命呀!”

现场的一名美国记者和一名韩国记者。这两名记者都是特大灾难报道的“老手”,经历过印度洋海啸和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他们参与抢拍,他们说:“记者太多太乱了,我们担心妨碍救人,所以就闪到一边了,那不是抢新闻的时候。”

试问这些记者们,心中的良知到哪里去了?

原稿800字左右,而记者抢新闻的材料竟有400多字,显然处置不当,必须大刀阔斧,加工取舍。文章用这一特定情景,表现记者缺少悲悯之心,从而突出切莫丢弃心中的良知的主题。所以可以把次要材料——消息的来源、摄影记者的描述、外国记者的情况统统删去,把救援的经过压缩,把医务人员的话改叙,保留第一段,其后集中概述抢拍事件即可。

改稿:……汶川大地震,当救援人员在一座大楼废墟下,艰难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茶楼女工卞刚芬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才能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照相机的强光对伤者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现场医护人员也很不满。一心想拍到独特的有价值的照片,这无可厚非,但“抢新闻”重于“抢生命”,缺乏了悲悯之心,体现出的只是一种职业的冷漠。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允许丢失心中的良知。

前后对比,可以看出修改后的材料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还留出篇幅再用其它材料: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晓兰,坚持维护医疗环境纯洁,坚守作为一位医生的良知。这样,论据典型、充分了。

三、离则合之

病文特征:材料引述的倾向和指向偏离论点的需要,甚至游离于论点之外。

升格要领: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即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使材料与论点相吻合。

有一篇习作《压力与奋斗》,作者提出了“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的论点,然后用了这样的材料:

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可连连败北,以致债台高筑。后来转写小说,便得心应手。他善于寻找能发挥自己长处的空间,经商不通转向文坛,扬长避短,从商界的失败者成为大文豪。

这个材料虽然讲到巴尔扎克“债台高筑”,有“压力”之意,但这个事实的侧重点是写巴尔扎克的“扬长避短”,用这个论据作为论证“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的论点,不典型,不得力,不能有效地为论点服务。根据文章题目和这个论点,引述的材料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要有“压力”;(2)要有“奋斗”;(3)经过奋斗后取得成功。于是,改变了对材料的引述角度:

奇迹往往是在压力中产生的。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早年从事商业,惨遭失败,负债累累,他遭遇了强大的压力。为了还债,他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发奋写作,用版税来打发债主。终于奇迹般地写出了《人间喜剧》等几十部长篇小说。从巴尔扎克的成功之路可以看出,外在的压力和自身的奋斗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人生中,压力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压力并不是阻力。相反,乐观主义者把它作为人生的催化剂。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功。

这样一改,就符合论点所需要的三个要素了,材料足于证明论点。

四、缺则补之

病文特征:文章的观点具有两面或多面性,而材料是单面性。材料缺损,论证不严密。

升格要领:另补不同性质的材料,或根据文章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原材料进行审视,使其呈现多面性,从而能一一支撑观点的各方面。请看习作《每个人都有一个富矿》两个论据材料的修改。

原稿: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座巨大的富矿,开采什么,怎样开采,是大有讲究的。充满拼搏勇气、积极用世,人生就增值;沉溺享乐安逸、消极避世,人生就贬值。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是一个深知开采生命矿藏造福人类的人,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科学事业,发明了蒸汽机,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于是,他从一个一贫如洗的无名小卒,一下子成为名利双收的大人物,获百万税利。罗琳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推出上市,获利超过10亿美元,财富超过了英国女王。坚持写作使她的人生迅速增值。

改稿:……伏尔泰和瓦特同样拥有84年的生命,但生命走向却不一样。伏尔泰是一位深知开采生命矿藏的人。这个平民出身的启蒙者,早年受尽了权贵的凌辱,蹲过巴士底狱,被流放过英伦三岛,但他战而愈强,老而弥坚。或斡旋于皇室,或韬晦于宗教。时而以《哲学通讯》启迪民众,时而以《百科全书》召唤同道。他用智慧为自由铺展了道路,最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人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84年的生命大放异彩。可是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就不那么善于珍惜自己的生命富矿了。他在20岁就一举成名,获利百万之后,便心满意足地贪恋起了衣食无忧的舒适生活,一直到84岁在科学上再也无一建树了。一座生命的富矿就这样处于封尘之中,后人无不为之叹惋。

原稿中的瓦特和罗琳两个都是善于积极开采生命富矿的事例,都能证明“人生增值”,而不能证明“人生贬值”。另外,所表达的都是经济价值单方面的意义。修改稿将罗琳事例换成伏尔泰事例,对瓦特则宕开一笔,从反面审视。这样一正一反,对应观点的两面,论证就周密了。

事实上,作文学生自改也好,互改也好,不仅仅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更多的还是“不为也,不能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修改,学会怎样修改,并坚持践行,写作知识不断得到重构、更新和生成,这是突破作文升格的瓶颈的上策。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里说:“寻求一种方法,让教师尽量地少教,而使学生尽量地多学。”在忙于传统程式化教学的一线教师是否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更有实效性的教学环节上呢?寻求一种方法,让作文教学解放自己,提高学生吧。

上一篇:蓝山明德实验小学教导工作计划下一篇:党委评价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