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2024-07-01

乡镇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共15篇)

1.乡镇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一

说起雷锋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每一个人都可以说上好多好多关于他乐于助人、刻苦学习的故事。下面是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乡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乡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1

为纪念雷锋同志、更好的弘扬雷锋精神,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呼吁学习雷锋精神,传承中华美德。我镇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营造氛围,深入宣传

为了把此次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我镇积极响应号召,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把学雷锋活动与学习教育、与扶贫工作等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活动氛围,由此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热潮。我镇通过悬挂宣传横幅等宣传方式,开展主题学习等活动,带领干部职工走近雷锋,了解雷锋的感人事迹,寻找雷锋的足迹,体验雷锋的精神,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

(一)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3月5日起,集中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专题活动。通过学习日、座谈会、小组讨论等形式学习、讨论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的伟大意义。在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中,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境界。大力宣传雷锋式模范人物,掀起学道德模范、见实际行动的热潮。营造了尊重关爱模范人物、崇尚学习先进典型的浓厚风气。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1、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镇每月组织干部职工对机关院内和城区主干道开展了义务清扫活动。

2、镇社保站、司法所、计生办等,开展了一期针对老人、青少年、妇女的法律宣传咨询活动,12月4日,开展了宪法宣传活动。

3、结合扶贫工作,我镇每个干部职工联系一户贫困对象,全年走访贫困对象4次,在村里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切实为困难群众解决了生活难题。

我镇认真弘扬雷锋精神,主动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创建文明乡镇、构建幸福荷香桥作出了新的贡献。我镇将继续组织开展学雷锋服务活动,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使这项工作常抓不懈,使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乡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2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转。

根据团县委的安排,3月份作为全县的学雷锋活动月,在这一个月里,我镇组织各部门集中开展学雷锋活动,以实际行动来弘扬雷锋精神,进一步推动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全镇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以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一、营造氛围,深入宣传

为了把此次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我镇积极响应团县委发出的号召,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把学雷锋活动与“创先争优“等活动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活动氛围,由此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热潮。

我镇通过悬挂宣传横幅等宣传方式,开展主题学习、小组讨论等活动,带领干部职工走近雷锋,了解雷锋的感人事迹,寻找雷锋的足迹,体验雷锋的精神,把握雷锋精神的实质。学习雷锋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于为国家为集体牺牲,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作为工作人员,更又学习他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坚守岗位、力争做好本职工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

学雷锋就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发扬雷锋的精神。在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事迹的过程中,广大干部职工被雷锋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深深感染,纷纷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学习。

(一)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我镇3月5日起集中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专题活动。通过学习日、座谈会、小组讨论等形式学习、讨论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的伟大意义。在读雷锋日记、讲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中,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境界。

在镇内大力宣传雷锋式模范人物,在镇内掀起学道德模范、见实际行动的热潮。在全镇营造了尊重关爱模范人物、崇尚学习先进典型的浓厚风气。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1、是开展关爱活动。针对当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容乐观的现象,镇团委组织部分团员青年到凌达村为困难青少年、留守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关爱服务,在凌达村青少年成长驿站里,我们给孩子们辅导学业、进行心灵沟通、做游戏,并为他们带去了衣物和学习用品等,使他们快乐的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2、是开展植树活动。我镇结合“3.12”植树节,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一次植树护绿活动。3月x日我镇部分团员青年约20多人来到了xx村高速路口后山荒地上进行植树活动。当天共种植树苗1000多株。

3、是开展宣传活动。镇团委组织全镇各级团组织、学校以建设“和谐登云”为契机,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村屯,围绕交通文明、特殊青少年、医疗保健、心理疏导、法制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消防意识、禁毒防艾等与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组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共有团员青年、学生等200多人参与其中,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

4、是开展开展“学雷锋义务大扫除”活动。镇团委组织全镇各级团组织,组织镇干部职工,中小学校,进行了义务清理登云街道,对登云街道的垃圾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清扫之后的街道焕然一新。

三、树立学雷锋典型,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可以集中概括为:生活上艰苦朴素,工作上忘我劳动,学习上刻苦钻研,集体中助人为乐的精神。我镇雷锋活动月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很多生活节俭、助人为乐的好青年,带头工作的劳动模范,刻苦勤奋的学习典型。雷锋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但要在“学雷锋”活动中发扬这样的高尚精神,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方方面面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让这种“雷锋精神”永远的流传下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广大。

乡镇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总结3

为推动学雷锋志愿活动深入持续开展,在全社会营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浓厚氛围,按照市文明办的安排,3月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为做好志愿服务活动月工作,特制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的有利契机,组建志愿服务专业服务队,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将雷锋精神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过程,努力实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时代化和常态化,努力彰显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群众性和实效性,使雷锋精神融入时代生活,走进群众心灵,引领社会风尚。

二、活动主题

传承雷锋精神,增辉文明xx。

三、活动时间

xx年3月

四、活动内容

(一)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宣传活动。

1、雷锋精神宣传活动。展板宣传。3月5日,在县委大门东侧、xx院广场举办“学习雷锋事迹,传承雷锋精神,争当志愿者”展板宣传活动。各级文明单位、各专业志愿服务队每单位2块板面。

2、在xx电视台、xx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学习雷锋、争当志愿者公益广告、宣传标语。展示我县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组织风采,努力在全县形成学习雷锋、争当雷锋、践行雷锋精神的大氛围。

3、在全县中小学举办弘扬雷锋精神系列活动。由教育局牵头组织实施,围绕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等主题开展雷锋精神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活动。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开展学雷锋主题活动。

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学雷锋主题班日、队日、团日活动,作为学生开学“第一课”;结合“学习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读雷锋日记、传雷锋格言、“爱国歌曲大家唱”、“经典诵读”等活动,丰富学雷锋的形式和内容。

(二)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1、以青少年和学生为活动主体,开展关爱自然、清洁家园志愿服务和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活动由团县委、教育局牵头,以学校为单位组织进行。

2、以文明单位为主体,开展志愿服务进农村、进社区、助交通等活动。

志愿服务进农村。按照各单位的结对帮扶村,对所包村进行调研,制定帮扶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对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进行关爱行动。开展文明素质教育,评选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公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创建文明村镇。

志愿服务进社区。各文明单位要做好产权所属小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同时也要对一些大型小区进行结对共建。各单位与“结对共建”的小区要主动联系沟通,积极为小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小区服务项目包括:扶弱扶困类服务,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下岗职工、低保户等特困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便民利民类服务,面向责任区域内全体居民及社会单位的医疗保健、法律援助、家电维修、职业介绍等服务项目;精神生活类服务,面向社会、市民的宣传教育、文体娱乐、心理咨询、交心谈心等服务项目;治安稳定类服务,面向小区居民及社会单位的纠纷调解、治安巡逻、防火防毒、预防疫情、抵制非法活动等社会服务;环境保护类服务,面向小区全体居民及社会单位的小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等服务项目。要争当创建文明小区的宣讲员、小区文明交通的协勤员、小区环境卫生的保洁员、小区优良秩序的维护员、小区安全保卫的巡访员,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友谊和谐,看到社会美好,享受幸福生活。

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围绕不闯红灯、文明礼让、拒绝酒后驾驶等主题开展文明交通公益活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三红一哨”标准,规范站姿;要积极营造气氛,加强宣传,发扬志愿者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创建文明畅通和谐的县城交通环境。交通志愿者在执勤点的出勤人数每天不少于5人,1个队长,4个执勤员。

3、以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专项学雷锋活动。结合“3·8妇女节”、“3·12植树节”、“3·15消费者日”、“3·23气象日”等重要节日,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

4、以窗口行业为先导开展学雷锋活动。积极组织开展窗口行业文明志愿服务行动,动员引导窗口行业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投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提升专业水平,不断加强窗口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行业行为,提高工作效能,树立行业新风,全面推进窗口行业的文明创建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开展“六比六看”活动:比言行举止,看服务工作是否规范;办事效率,看工作流程是否便捷;比服务环境,看软硬件设施是否齐全;比公道诚信,看投诉处理机制是否高效;比行业风气,看社会整体评价是否满意;比奉献为民,看工作开展是否有力。

5、以爱岗敬业为重点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动员企事业单位和各行业干部群众集中组织开展“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活动,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深刻内涵,学习雷锋同志敬业爱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精神,号召广大员工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立足岗位,将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融入工作之中。

五、活动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各责任单位、文明单位、志愿者组织和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要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多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引导群众广泛参与,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二要务求实效、持之以恒。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讲文明树新风”集中活动结合起来,与文明城市持续提升结合起来,与开展勤俭节约文明餐桌行动结合起来,组织动员党团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在广大群众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努力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形成学雷锋活动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局面。

三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对“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的宣传报道。各相关单位要因地制宜,以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现场宣讲等丰富形式,开展宣传、招募等活动;要利用新闻媒体、公益广告、小区宣传栏、张贴画等,大力宣传在志愿者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例和典型事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在活动月期间,要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好的做法和优秀志愿者的突出事迹,每周至少向县文明办报送2篇活动信息和活动图片。

2.乡镇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二

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以自愿且不计报酬的社会公益行为, 在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成为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股巨大的人力资源, 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提高市民的素质, 促进社会融合具有巨大意义。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日益壮大、志愿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志愿者活动的广泛开展, 志愿者在本市公共文化领域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推动本市的文化建设,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学校切实情况, 在学生工作中如何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 了解他们, 推广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确立其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社会能力,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和劳动价值观, 可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也为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砖加瓦。

二、案例概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以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为依托以院志愿者部为平台, 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一年来, 通过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 志愿者部共组织支援者参与志愿服务23次, 服务总时长达247小时。在实践中, 我们建立起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彩色粉笔支教组织”, 参与了支教、环保、敬老等活动, 成为我校志愿者的先锋队伍。其中, 以“彩色粉笔组织”为主的支教实践活动尤其具有教育意义, 为社会服务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案例分析

1.理论依据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在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掌握和学习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是在个人责任意识、对社会的奉献意识和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公德意识方面欠缺具体的认识,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参与社会, 进行社会实践, 了解社会、了解民情的机会。通过活动为学生增长了见识, 也为社会公共事业增砖加瓦。

2.组织形式

(1) 通过问卷调查, 在大学生中搜集其对于劳动、个人价值、公民意识等方面的资料, 并向其征集实践活动的方式、地点等, 然后综合分析其心理特点, 初步确定活动形式。

(2) 结合上述问卷中所反应出的大学生思想状态, 联系社会热点问题, 确定活动主题。

(3) 利用走访调查、网络搜索等方式确定实践活动的地点。

(4)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5) 收集来自于实践地的信息反馈、组织学生进行座谈、撰写实践心得, 总结活动成果, 以确定今后活动目标。

3.活动内容

(1) 深入农村, 实地考察希望小学。

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以及网络搜索等方式, 我们确定以九门口希望小学为服务对象。在实地考察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九门口希望小学的艰苦环境, 以及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当看到一双双饱含对知识渴望的眼睛时, 我们决定对他们进行长期帮扶活动。

(2) 开展支教活动, 落实帮扶计划。

在确定地点之后, 我们确立了以给学生授课为主、以联系社会各界力量进行帮扶的支教方案, 并开始着手准备。在不到两学期的时间里, 以“彩色粉笔”爱心支教组织名义先后进行了5次支教活动, 分别教授了体育、音乐、美术、社科等课程。同时通过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拉近距离, 深切了解了他们对支教活动的内心感受。

(3) 筹集活动资金, 延续支教活动。

为了能够长期对九门口希望小学支教, 完成帮扶计划, 我们通过在校内外收集废品、呼吁社会爱心人士等方式来筹集我们的活动资金。同时, 定期在市中心等地进行宣传, 呼吁爱心人士捐赠书刊。至今, 已筹集教育帮扶活动资金5512.7元, 书籍213本。

(4) 广泛宣传, 吸引各大媒体关注。

在对小学支教期间, 我们得到了秦皇岛市电视台、秦皇岛日报、长城网等媒体的跟踪报道。同时, 在太平洋保险公司庆典活动上, 受邀前去宣读活动倡议, 吸引社会各界关注, 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去帮助希望小学。

(5) 爱心支教, 永不停歇。

我们的支教活动, 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 同时, 来自台湾的林珍珠老师捐赠了2000元的活动资金, 以表示对我们的支持, 支教活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4.活动成效

通过参与以支教活动为主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 很多学生都收获颇丰。首先, 通过小组活动, 学生们学会了相互合作, 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在为小学生授课和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 学生们建立了为他人服务的理念, 逐渐学会了同社会其他成员进行良性互动。其次, 通过具体活动, 学生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渐发生了变化。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 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意识到了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 并且从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感。

四、经验与启示

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培育和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 鼓励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从事自己的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 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自己的生活世界形成促进自身发展, 同时也满足社会道德的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了解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应该具备的责任意识与公民意识, 并且在实践中服务社会, 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摘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年来我校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有效地支持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妍君, 李昀.理工科新生大学适应性调查及其教育[J].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1, (04) .

[2]邱淑岩, 岳道刚.教育孩子应在不经意间[J].基础教育, 2005, (02) .

[3]王蕾.爱的力量[J].基础教育, 2005, (11) .

[4]张颖, 宋翌铎.在创先争优中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几点思考[J].华章, 2011, (13) .

3.乡镇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精神;青年志愿者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不仅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公民品质的要求,更反映了公民精神的塑造已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之先生曾经指出:“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年来成就不大,以致被称为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于中国始终没有能培养出够格的现代化的公民。”[1]江泽民同志也曾经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成长在新社会大背景下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即将参加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业中并担当重任,大学生的公民精神及其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所以,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大学生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可喜风貌和新的蕴涵,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公民精神,成为大学生公民精神培养的实践载体。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内涵

1、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虽然在世界各地名称有所不同,但所指对象和任务大体相当。在西方国家,志愿者是指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法律强制驱使,为改进社会而努力的人们。在中国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将其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在中国大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给“志愿者”的定义是: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

2、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志愿者及其志愿者活动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20 世纪90 年代传入中国。1990 年深圳建立“青少年义务工作联合会”,1993 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爱心社”,同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 年12月5 日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大学生是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是根据社会、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提供志愿者服务对象的社会资源,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结合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校园内外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主题活动。[3]青年志愿者活动作为个体道德实践的过程,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个人自我教育三者统一的过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义

青年志愿者活动使得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公民自我认知、公民自我体验和公民自我控制,对自己社会角色的多样性予以认同,并把握自己在社会实践和道德交往中的社会角色的转变,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的充分发展,提升公民精神的时代蕴含。

1、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需要的途径

马克思说:“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就应当是年轻人职业选择的指针,不应当认为这两种利益是彼此敌对,互相冲突的。人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幸福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专业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的伟大人物。”[4]大学生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触摸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可以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从学校走向社会,更好的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学生不只是学习知识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去,而青年志愿者活动正为其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2、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青年志愿者自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保障事业,从一开始就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作用。青年志愿者当中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青年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青年志愿者活动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努力消除贫困和落后,消灭公害和环境污染,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社会协调和全面进步,致力于建立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净化了社会风气,为塑造健康人格、消除社会失范现象作出了贡献。另外,由于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青年志愿者他们都是由不同阶层的成员自发自愿的组成,彼此是因为共同价值理念和世界观而集合在一起志同道合的有为青年,成员间形成了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互动关系,原有的政治地位、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差异已退居次要地位。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的今天,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的关怀和接触,减轻乃至消除彼此之间的距离感。因此,志愿者活动作为一个载体,把不同背景的人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一种社会整合剂的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我们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起步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1、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同和理解

公众对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还很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行为不能理解;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等。实践中我们还看到,校内外普遍存在对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内涵不明确的问题,经常出现将志愿服务组织临时“拉差”的情况,把志愿者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许多志愿活动成为一种组织行为而不是自愿参与行为。

2、志愿服务的管理和制度建設方面有待加强

一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定位、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权利与义务关系等都缺乏有效的界定和管理。二是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志愿服务是一种志愿奉献的无偿服务,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青年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

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完全依赖共青团组织这一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因而会大打折扣。青年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权利和义务、行动的范围和形式、青年志愿者组织之间,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等许多问题都缺乏法律上的界定。由于缺乏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相应的法律保障,青年志愿者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权益更无从维护,从而也影响了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行动的积极性。三是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还不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是不可能进行物质激励的,所以精神激励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志愿者不但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也很难实现。

3、志愿服务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首先,尽管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人数总量很多,但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其次,由于受到专业技能所限,高、精、专的专业性志愿服务不够,使得高校志愿者的活动形式特点不鲜明;再次,有的志愿服务流于形式,为了名利、宣传等而参加活动,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有些本来的善意帮助最后却成为受助单位的困扰、负担等等。

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前至少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促进社会观念转变,积极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高校来说,要特别注重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侧重不同的主题,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第二,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活动内容应大力扩展。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主要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社区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而国外的志愿者活动已扩展到社会福利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学龄前儿童日托、老人日托、学龄前儿童课余活动、保护妇女、移民难民安置、社会义举、社会正义、民权、社区开发、文化和艺术、卫生和医院等等。

第三,完善志愿者的管理制度。为规范志愿者的管理,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颁布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志愿者注册制度开始在全国普遍实施。《办法》对注册志愿者的定义、基本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和培训、激励表彰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它代表着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完善志愿者的培训制度。要定期对志愿者进行理念培训、技术培训,切实保证志愿者服务质量。

第四,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和落实物质保障机制。志愿活动是大学生本着志愿、奉献精神参加的公益活动,是一项非盈利的社会事业,要想得以长足有效地发展,就必须得到各级党团组织和政府部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提供更充足的资源保证。其次,要完善和落实法律保障机制。推进志愿服务立法是保障志愿服务各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的有效手段。

第五,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激励作用是重要的。虽然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并为期望被表彰,但是要弘扬志愿精神一定需要表彰,这种表彰是对志愿服务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的号召和呼唤。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高校也应建立一定的补偿制度,对学生的志愿行为给予价值肯定。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既能服务社会,又是自觉成材的有效途径。正如志愿者誓词里所讲: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让我们实践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慎之. 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 改革,1999,(3).

[2]江泽民.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01-07-02(1).

[3]周围,肖建华. 青年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2,(6).

[4]桑运川.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党政干部论坛,2006,(3).

4.乡镇志愿者服务活动方案 篇四

活动时间:20xx。6。16—20xx。6。18

参与对象:华池县列宁学校七年级全体学生

让我们再一次了解父亲

(1)搜寻小时候到现在和父亲的合影(能体现父亲陪伴成长历程)照;

(2)父亲劳作照(体现父亲为家庭的辛苦付出)。

要求

(1)照片数量不限,质量要高;

(2)要突出上面两个主题;

(3)活动参与与成果均记入积分表。

你将获得什么

(1)优秀作品将会呈现在网络平台,对于你个人的推广;

(2)姚老师个人提供的奖品。

活动策划及运营:姚锦涛

致谢

5.乡镇创建文明及志愿服务工作总结 篇五

2015年即将过去,现对一年来我镇创建文明场镇及志愿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抓手,以全国文明场镇创建为主要目标,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培育“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氛围,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我镇创建全县文明场镇作出重要贡献。

二、实现的主要目标

2015通过广泛、持续开展“创建文明场镇及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志愿者走进社区、村、企业、站场、庭院和学校,围绕场镇建设、镇风文明、创新创业、素质培训、民族团结、综治维稳、关爱帮扶、弘扬新风、树立形象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了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场镇常住人口比例≥16%的目标,注册志愿者达到了750人;实现了每天有志愿服务身影、每周有志愿服务报道、每月有志愿服务活动、每季度有一次大型集中服务活动、每年打造一个创新服务品牌,让志愿服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地净化场镇文明生态,为我镇文明创建了一道靓丽风景,成为全镇镇民的生活习惯、时尚追求和价值常态。

三、主要内容

6.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六

工作总结

阳霞镇博斯坦村位于天山以南,轮台县以西30公里,有村民4个小组,总人口1492人,345户,村干部5人,耕地面积4905亩,养老院一所。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等上级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们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居家养老为主流、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工作思路。通过为困难独居老人购买服务,拓展全镇养老服务模式,提升了老年人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稳步推进了全镇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力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 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针对我镇近年来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辖区老龄人口比例逐渐增高,广大老年人对老年服务事业的需求越来越高。针对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特点,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并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盘考虑,综合运筹。先后成立了镇、村、组三级养老服务领导机构,明确了社会养老机构由各相关部门分级负责、镇民政办制定具体的工作职责,确定“社会养老家庭化、家庭养老社会化”的工作思路,把为老服务作为开展全镇服务的重点内容来抓,使为老服务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全镇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以养老机构建设为载体,营造社会化养老良好氛围 完善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是构建老年福利服务体系的基础。近年来,我们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合理、方便实用的原则,不断完善以镇养老院院为主体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

三、立足实际,强化为老服务体系建设

为了给全镇老年人提供快捷、便利、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我镇充分挖掘养老服务资源,积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建立为老服务机构和服务队伍。

一是镇政府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领导小组。对全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指导,负责全镇为老服务工作方案制定、实施和指导、监督、评估。

二是村委会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协助镇服务中心对困难老年人家庭状况开展调查、核实,按老人需求选派服务人员。

四是组建了“三支队伍”。即有一支镇、村两级专门负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管理队伍;有一支由镇村群干、村民小组组长、低保人员和热心老年工作的志愿者与困难老年人结成对子,定期定时为老年人提供帮助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由于这些队伍的建立,在全镇基本形成了老人的事有人管,老人的困难有人帮助解决的为老服务体系,确保了养老服务社会化工程的正常有序开展。

四、立足社镇抓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生活需求

针对老年人不愿离开社镇、不愿离开邻里、不愿远离儿女的生活特性,我们将立足社镇,依托社镇广泛开展社镇老年文化、社镇老年维权、社镇养老服务和社镇特困老人帮扶救助体系建设,为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是积极推广老年公益服务活动,2010年开展“关爱老年人健康重在行动”公益活动2次。二是积极发展社镇为老服务志愿者组织和老年互助组织,通过“一对一”亲情互助服务、志愿结对帮扶服务等形式,向老年人提供家政、心理慰藉、送水送米、生日祝福、病期护理、大病救治等,使老人从生活到精神都得到妥善照顾。为老年人义务服务近20次/人。三是大力发展卫生服务活动。为了方便老人就诊和康复保健的需要,本着小病不出村,健康保健日常化的原则,以减轻老年人在病中排队,耽误治疗和日常保健知识缺乏等压力,近年来我镇陆续建成了7个村卫生所,全镇卫生覆盖面达到了95%,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了方便。同时各村通过聘请专业医护人员,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类健康咨询、为老年人测体温、量血压等义诊活动,关爱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各村还为辖镇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挡案,组织镇医疗服务队定期不定期上门服务,得到了全镇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欢迎。四是在8个村组织建立了7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为社镇老年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法律维权服务,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赢得了老年人的普遍欢迎。五是为老年人提供固定活动地点,合理安排时间,组织老年人经常到文化娱乐室开展老年棋牌比赛、扑克比赛,老年人免费进入图书室翻阅报纸、杂志,引导老年人参与社镇活动,活跃老年人文化生活。

总之,通过政策扶持,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充分调动了全镇上下为老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为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解决老龄问题,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安置下岗职工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做好为老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寻找差距,不断提高为老服务质量,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让全镇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中共阳霞镇委员会

7.乡镇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七

1.1 健全规章制度, 明确权利义务

公司党委率先制定印发了《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一是明确志愿者条件。以具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所要求的身体条件和服务能力;热心企业和社会的公益事业,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品行端正, 遵纪守法为基本标准, 开展志愿者注册登记。二是明确志愿者权力。规定享有获得志愿服务相关信息;接受相关志愿服务培训;取得从事志愿服务必要保障;了解参加志愿服务潜在风险;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 并可自由参加或退出志愿服务活动。

1.2 强化组织管理, 成立服务协会

公司党委严格贯彻落实主体责任, 明确提出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 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志愿者服务协会。由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任会长, 负责组织召开协会年会或代表大会, 制定和修改协会章程, 选举和罢免协会委员, 听取、审议和表决年度工作报告, 决定协会重大事项及公司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组织、规划、协调、管理、指导、检查、总结、评比等工作。二是分设志愿者专业服务站。由基层队长或班组长为站长, 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团员青年等组成, 根据不同岗位工作特点和资源优势, 自主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1.3 搭建服务平台, 发挥示范作用

公司党委结合“建设标准化基层党支部工程”及“创共产党员先锋岗、建共产党员示范责任区”等主题活动, 创新形式和载体, 积极搭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平台。

一是进行“星级党员责任区”创建。让每名党员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 知道责任区的创建目标及任务, 凝聚集体智慧, 自主建家、建阵地。二是开展“党员亮身份、公开践承诺、岗位比贡献”活动。提倡“把党员身份亮出来, 让党员称号响起来, 使党员形象树起来”, 对标先进, 公开承诺, 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

2 推进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主动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

从公司正式登记注册的志愿者来看, 党员参与人数比例为67.4%, 尚未实现全员覆盖。

一是部分党员参与意识不强。公司党员年龄老化严重, 他们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 没有看到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影响和带动作用。二是个别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内在认同感, 参加活动主要靠党组织推动, 服务质量和效果也不理想。三是服务范围狭窄。公司党员能够带头参加“八小时之内”的志愿服务活动, 但由于工作、生活等方面原因, 未能深入社区, 奉献爱心, 定期地正常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2.2 素质培训不及时, 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

从公司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来看, 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相应的培训不及时, 整体服务层次和水平还较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要求党员志愿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否则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现实需要。特别是深入社区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及家政保健等项目服务时, 对党员志愿者的素质要求就更高。

2.3 配套措施不完善, 服务保障还有待健全

从基层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的反馈来看, 保障不足也是目前的主要困难。

一是缺乏经费保障。基层党员开展志愿服务的活动经费全由公司下拨, 专款专用,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尚无法获取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二是缺乏权益保障。对党员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潜在风险及项目评估不足, 未为其提供人身、医疗保险, 缺乏预防处理风险和事故的措施及预案。三是缺乏激励机制。虽然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公益性的, 不收取任何报酬, 但应提供人性关爱及安全保障, 确保党员能够全身心投入。

3 深化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建议措施

3.1 加强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要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层层发动, 教育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抓手, 对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倡导党员干部发挥表率示范作用, 带头登记注册, 开展志愿服务, 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公共道德新风尚。

3.2 提升素质, 延伸服务领域

要统筹兼顾, 协调推进, 整合各方资源优势, 不断提升党员志愿者素质, 拓展服务范围和领域。秉承“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 结合活动需要, 组织党员开展技能培训, 持续改善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注重发挥党员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团队的优势, 从时间、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 加大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投入, 不断延伸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领域和范围。

3.3 规范管理, 完善保障机制

8.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八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

一、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

1993年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志愿者行动,23年来在共青团组织领导下,广大高校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为例,我院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要依托,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形成“引领朝阳 与爱同行”李楼乡爱心支教活动、“关爱留守儿童 天使不孤单”湖光小学支教活动、四点半“阳光课堂 伴爱同行”活动、“至白首 伴同行”敬老活动、“筑爱夕阳”老年人修养院活动、龙子湖区残联“援手之行”活动、禹会区残联“益起来”爱心助残活动、业余团校活动和戒毒中心讲解员等多项长期活动。无数青年学子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奉献社会、促进自身发展。

尽管如此,目前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的缺失

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依托,缺乏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大量志愿者没有属于自己的志愿服务阵地,所有志愿服务信息都要通过协会的渠道获得,活动的组织和人员的安排都要经过协会的统一协调。这些因素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僵化,不利于志愿者自发性活动的开展。

(二)志愿服务领域单一化

志愿服务的领域主要停留在支教活动、敬老互动、助残活动等社区服务领域,缺乏环境保护、扶贫助困、大型活动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高校志愿者的自身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志愿服务领域的单一化不利于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自身的兴趣爱好与志愿服务进行有效结合。

(三)志愿服务地点路程较远

大部分支教、敬老和助残地点距离高校较远,志愿者们花在路途上的时间可能多于他们志愿服务的时间。由于一路颠簸,志愿者们到达服务地点时已耗费大量精力,甚至有的志愿者因晕车呕吐等不良反应无法参与志愿服务,如此一来志愿服务的质量便大打折扣。

(四)志愿活动中被服务者配合度低

以支教活动为例,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在一开始把志愿者当成是孩子们免费的家教老师,两三次活动后觉得志愿者的支教对孩子成绩没有实质性帮助便不再愿意让孩子参与支教活动。被服务者的配合度低下打击了志愿者服务的热情,缺少被服务者的配合与支持,志愿服务活动也难以为继。

(五)志愿者的服务主体意识较低

许多志愿者没有理解志愿服务的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缺乏自己作为服务主体的意识,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视为参与普通的校园课余活动,无法长期坚持下来。不少志愿者一开始积极投身到志愿活动中,但随着新鲜感的淡化,往往表现出浮躁、退缩等心理。

二、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对策研究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社会声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发展,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建设志愿服务基地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应以志愿服务基地为平台,推动志愿服务的阵地化。志愿者可以从基地获取各种志愿服务信息,组织各种自发自觉的志愿服务活动,不再依赖于学校行政和志愿者协会的力量。将较为消极被动的、听从协会号令安排的普通志愿者变成自我志愿服务意识强烈的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人翁。

(二)志愿服务领域多元化

扩大志愿服务领域,使原本停留于社区服务领域的志愿服务扩大到环境保护、扶贫助困、大型活动等领域。尊重高校志愿者的个性差异,为不同的志愿者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他们的兴趣爱好与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结合。

(三)就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寻找距离高校近的志愿服务地点可以减少志愿者在路途上的精力损耗,使他们更专注于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在提高志愿服务质量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被服务者的满意度,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发展。当然,想要实现就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目标还需要志愿者们与各方面人员的沟通与协调。

(四)提高志愿活动中被服务者配合度

以支教活动为例,高校应教育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家长们对支教活动的错误看法,让家长们明白支教是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长孩子们的知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与被服务者的良好沟通,提高被服务者的配合度,保证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开展。

(五)增强志愿者服务主体意识

高校应组织志愿者学习志愿服务精神,使他们充分理解志愿服务的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增强自己作为服务主体的意识,提高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避免志愿者随着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新鲜感淡化而大量退出该类活动的现象。

总之,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子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力军作用也日益重要。我们要不断加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建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静.高校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以长春市高校为例[D].长春工业大学,2011.

[2]黄继辉,章立玲.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

[3]俞念胜.高校志愿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9.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九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团总支青协的青年志愿者们在史永桂等多位部长的带领下,前往火车站参加蚌埠市暨龙子湖区20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启动仪式,和众多的志愿团体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学雷锋纪念日”。

早上7点整,青协的志愿者们准时出发,到达目的地后,受到了其他志愿者团体的热烈欢迎,他们这些社会志愿团体汇聚成了一股暖流。稍作整理后,仪式就在激动人心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首先志愿者团体的主要领导人上台发言,给每个志愿者团体授予旗帜,紧接着志愿者们依次展现自己带来的精彩表演,其中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这些精彩的表演外,雷锋图书馆捐书处吸引了许多的小朋友拿来自己已读过的书本进行捐献,让这些书被更多的人阅读。

此次活动重在弘扬雷锋精神,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更多的人更深刻认识到奉献、友爱、互助、团结的雷锋精神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成分,让每个人都树立起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友爱的人文精神。

10.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十

党员志愿者活动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的一项社会主义群众性党员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党员志愿者活动已成为参与社区服务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蒲瑞馨园社区党支部党员志愿者在街工委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情系爱心、奉献爱心、和谐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和“锻炼自我、服务社会、共创和谐”为主题的党员志愿者便民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先后对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户等弱势群体进行结对,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11.日本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篇十一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启示

日本是一个志愿者活动非常盛行的国家。日本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以后。1947年,京都的大学生开展BBS( Big Brothers and Sisters)活动,给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孤儿们提供援助和进行教育活动。1952年兴起的VYS(Voluntary Youth Social Workers)也是以青年志愿者为主的志愿组织,其活动内容主要是通过与儿童一起游戏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1967年,日本青年服务协会成立,成为推动日本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全国性中心组织。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逐步走向普及阶段。80年代—90年代中期,日本的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开始出现网络组织并组织全国性集会等大型活动。[1]1995年的阪神淡路大地震激发了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来的强烈愿望,有鉴于此,许多大学开始引入志愿服务作为大学教育与社会互动之间的桥梁,并为此设计相应的学分制度,志愿精神教育正在成为日本教育的一部分。日本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迎来了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一、 社会背景

70年代中期以后,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日本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开始减缓。随之,社会论、福利重建论、日本型福利社会论等一系列社会福利领域中的新的理论观点被陆续提出。到了八九十年代,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总体环境和亚洲爆发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本的国民经济呈现继续下滑的趋势。虽然日本政府对经济政策做了多番调整,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从1991年以来至今为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政府行政体系纵向操纵的公共事务的模式受到了财源、效率、国民需求多样化等多种问题的困扰,国内要求对公共事务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淡路大地震直接催生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该法在日本非营利组织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这部法律是以“议员立法”的方式出台的,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政府立法模式;其次,该法制定的目的即是为了降低主管机关对非营利组织的行政干预;再次,打破了政府关于公共事务的纵向行政管理模式。随后,以《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为主的多部NPO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健全,直接推动了日本整个第三部门的发展。由于有了相关法律制度的强有力保障,日本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蓬勃发展起来。日本社会对其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也有着充分的认识。日本政府明文规定:“大学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积极地把自己的知识、人才资源提供给社会,使大学成为一个开放的机构,为此要积极地导入实习生制度和志愿者活动,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志愿者活动是日本大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2]日本大学生毕业后在其找工作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在简历中注明自己的志愿者经历,因为有很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十分重视应聘者的志愿者经历。

二、 主要领域

二战以后经过创伤恢复期的日本政局平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交通通讯条件便利,社会民众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高,因此志愿服务的各方资源都十分丰富,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影响下,日本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动机更多地倾向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在服务对象方面除特定的困难群体以外,更多的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例如公民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环境保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等。此外,日本的青年志愿服务与国际接轨较早,国际志愿援助活动较多,侧重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理解和民族融合等领域。志愿服务的领域和形式多种多样,层次较高。

三、 主要特点

日本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下,已开展得十分广泛,并已逐渐走入了组织化、制度化、系统化的轨道,主要有以下几点特点:首先,注重志愿服务意识的教育,不断提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学生的文化水平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的规模;其次,把社会急需的服务项目当做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再次,志愿服务国际化。除了在国内的活动以外,日本政府很重视向国外调派青年志愿者,以此来获取国际基金组织的支持,扩大本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国际影响。

四、活动效果

在日本大学各方面的积极引导和支持下,大学生不断的走出校门,投入到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大学生对服务对象的实际帮助以及自身的锻炼发展当然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志愿者可通过自身的行动唤起公众的自觉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认为,这种思想观念上的改变较实际工作或有形的物质帮助更为迫切、重要。[3]阪神大地震发生以后,社会各界纷纷对这一些列的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给予高度的赞扬,改变了对青年大学生社会行动能力差的观点。整个社会掀起了崇尚志愿服务精神的热潮。

五、启示和借鉴

(一)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面对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的情况,社会各界都应该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立法问题高度重视,加快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全国性立法,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完善而及时的法律支持,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是高校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4]政府也应当继续深化改革,科学运用其行政力量,推进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自主性发展。

(二)把社会急需的服务项目当做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日本的青年志愿服务机构在其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启示我们,要结合社会实际,抓一些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社会影响广泛的项目,不要贪多求全。选择一个项目,就要将它抓好做实,塑造成社会公认的品牌,开展得深入人心,深入扎实长久地开展下去。

(三)大力加强志愿服务意识教育。我们有必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在社会以及学校对广大民众特别是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大力进行志愿服务意识的相关教育。我国高校要加快课程改革建设,将志愿服务加入到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与课程安排中,开设有关志愿服务活动知识的相关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加大对开展国际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力度,以国家政府为最坚强的后盾,争取国家下拨项目专款资金以及国际基金组织的援助,并积极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资金,日益实现人员招募和培训机制的精细化与专业化以及保障机制的人性化,为我们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和国际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早日接轨创造条件。(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娟 胡希希.中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异同比较和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3,(03).

[2]大学教育研究会(日).大学资料[M].平成10年140;平成11年143、144.

[3]曹卫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概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12.乡镇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十二

一、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

学雷锋活动就是“做好事”, 是以学雷锋精神为主导, 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与精力, 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以自己的知识、技能、财富与体能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志愿服务与雷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但志愿精神不能代表雷锋精神的全部。两者之间既有一致的地方, 也有不同的地方。

二、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之异同

(一) 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的共同特征

1. 二者都是自愿、自觉的行动

二者的行为动机都是出于内心的自愿, 学雷锋活动和志愿服务都是在自愿的前提下, 自觉进行的服务社会和他人的活动, 学雷锋活动的目的就是使“献爱心、做好事”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活动。而自愿自觉正是志愿精神的特征之一, 志愿服务正是出于这种自愿, 积极主动的去关爱和帮助他人, 为社会服务。

2. 二者都是利他、付出爱心的行动

二者的行为均体现了利他性, 以爱心的付出作为与他人交往的主要动机。学雷锋活动始终体现着以国家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献爱心、做好事”是其精神实质。做好事是为人民服务, 不是为了贪图虚名。而为他人服务同样也体现着志愿者高尚的精神理念, 志愿者用自己的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只要能为他人排忧解难, 甘愿付出自己的光和热。

3. 二者都是奉献、不求回报的行动

二者都以奉献社会、不求回报作为其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 克己奉公、乐善好施、不图回报, 这正是服务大众不图虚名, 无偿奉献不求回报的雷锋精神的体现。而为社会、为人民服务, 无偿奉献、不计报酬, 也是志愿服务的一个鲜明特征。

(二) 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的区别

1. 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学雷锋活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是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的, 带有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的欧美, 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兴起, 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国的志愿服务顺应改革开放新形势, 因而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2. 二者包涵的精神内涵不同

雷锋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 是热爱祖国, 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 刻苦学习, 艰苦奋斗, 大公无私, 助人为乐的精神。学雷锋活动就是向雷锋同志学习, 开展以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为内容的活动。志愿者精神在思想内涵上较为简单,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精神的体现。雷锋精神已达到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境界。志愿者精神体现了利他与自利精神的结合, 可见, 雷锋精神承载的内容要远远超过志愿者精神, 比较而言, 志愿者精神理念清晰, 概括简洁而鲜明。

3. 二者实践的方式不同

学雷锋活动中除了部分是政府或党团组织的行为之外, 大多是公民个体自觉自愿的道德实践, 一般没有团体规模, 没有经费支持, 更没有征募、注册等制度保证。可以说, 学雷锋活动主要是以个人为载体的自发的道德实践方式。而志愿服务更多是靠社会化的运作方式, 可以有自己的组织团体, 有自己的运作机制和经费支持。志愿服务虽然是非营利性的, 但允许与有偿服务相结合, 以调动多方面积极性。

三、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协调发展的策略

1.营造人人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雷锋是当代中国志愿者的一个杰出代表。雷锋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值得志愿者学习、继承和发扬。我们要加大宣传, 营造人人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使雷锋精神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并不断引导着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去践行雷锋精神, 使志愿服务成为雷锋精神的延伸, 促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

第一, 新闻宣传强势推进。在报纸、新闻等媒体开设“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开展志愿服务”专栏, 通过解读雷锋精神、刊发评论、专家点评、群众讨论等多种形式, 宣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事迹和社会各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成效等, 扩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形成规模, 形成声势, 形成广泛社会影响。

第二, 社会媒介广造声势。在主要公共场所安排学雷锋活动公益广告, 在城区主要交通干道、车站、学校、文体场馆等显要位置张贴宣传标语, 利用户外广告、宣传栏等, 长期展示学雷锋活动的宣传内容, 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广造声势。

第三, 网络宣传扩展覆盖面。在互联网建设“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网上谈”平台, 开设专栏、专题宣传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先进事迹, 网上评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先进典型等, 吸引网民积极参与, 可以有效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2.将雷锋精神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

志愿者精神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 雷锋精神也没有过时, 雷锋精神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而志愿服务就是对雷锋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以雷锋精神的高尚情操陶冶志愿者, 把服务理念和奉献精神内化于心, 在志愿服务活动实践中将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 让志愿者精神吸收雷锋精神的精华。学习雷锋精神要有一定的取舍。对于雷锋精神中阶级性较强的方面可以舍掉,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是雷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的敬业精神,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要把这些精神贯彻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让志愿者精神吸收雷锋精神的精华, 从而提升志愿者的精神境界。

第二, 以志愿服务延伸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融入到志愿者行动中, 使之成为志愿者团体的群体意识, 并予以发扬光大, 使志愿者的奉献理念更为明确, 献爱心、做好事更加主动自觉,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扬雷锋精神, 使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更有成效。要使志愿服务活动成为雷锋精神的延伸, 还应从实际出发, 把握社会需求, 广泛普及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 在全社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 让雷锋精神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3.借助志愿服务推进学雷锋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与社会的需求相比、与群众的需要相比, 志愿服务发育得远远不够, 我们要借着学雷锋活动把志愿服务大力推广开来, 将志愿服务变成学雷锋活动的载体, 借助志愿服务推进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和雷锋精神的当代化。

第一, 它可以使学雷锋活动组织化。学雷锋活动一般没有团体规模, 没有经费支持, 没有制度保证, 这是学雷锋活动较之志愿服务开展不利的地方。如果通过志愿者组织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 借助志愿服务活动的优点和长处, 使志愿服务成为学雷锋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 从而使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统一起来, 有助于学雷锋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普及。

第二, 它可以使学雷锋活动持久化。志愿服务和雷锋精神是相通的, 志愿服务是雷锋精神的一种延续、一个承载。通过在志愿者组织中开展学雷锋活动, 能有效防止以往“学雷锋活动三月来四月走”的弊端, 确保学雷锋活动的制度化、经常化, 使之能够长期、可持续性地开展下去。

第三, 它可以使学雷锋活动多样化。志愿者组织开展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 诸如扶老助残、帮困解难、应急救助、便民利民、扶贫赈灾、支教助学等活动, 而通过在志愿者组织中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 等于使学雷锋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化, 扩大了人们的参与领域, 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雷锋是志愿者的榜样, 志愿服务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 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和升华, 是学雷锋活动的拓展和深化。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既是一个创新, 也是一个能够把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的常态化的重要举措。借助志愿服务这一平台, 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 用雷锋精神的精髓来指导志愿服务, 以提升志愿者精神境界, 从而使志愿服务得到升华。

摘要:志愿服务与雷锋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志愿服务正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着雷锋精神, 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都是自觉自愿、利他、奉献、不求回报、付出爱心的行动。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主要是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涵的精神内涵及实践的方式不相同。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既是一种创新, 也是把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举措。实现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的协调发展, 有关部门可营造人人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将雷锋精神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 并借助志愿服务推进学雷锋活动, 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使之互为补充, 共同发展。

13.学校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十三

在活动当天,同学们带齐劳动工具集中在校园,街道、广场带上了志愿者的帽子。先由班级组织安排清扫校园的任务,然后由各小组负责人带队到街道,广场开始劳动。

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对每一个路段都进行认真清扫,不放过每个死角。在清扫的过程中,各位同学分工合作,有的同学负责用簸箕装垃圾,有的同学负责清扫,有的同学负责倒垃圾,同学们都干得热火朝天。同学们纷纷表示,做好保持校园清洁这项工作是学生应尽的义务,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此外,此类活动有助于促进同学们沟通交流,加强班级与小组凝聚力,意义重大。整个活动在学校支持下与同学们积极参与配合下开展得很顺利,活动进行的井然有序。广大学生齐心协力,校园环境,广场环境焕然一新。

14.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十四

福利院的老人们知晓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的到来,早早的在义诊大厅等待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专家根据每人的不同情况,从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疾病的防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指导。对于行动不便的、身体有疾病的老人,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帅记焱及党员志愿者们亲自前往床边,耐心询问病因,帮助康复指导,让老人感受到专家及党员志愿者带来的家人般的温暖。

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的护理,医院护理部陈锐主任带领的团队给福利院的护工进行辅导,传达健康知识,指导护理操作技能及解决日常护理中的难题。并进行了精彩的PPT演讲,通过生动的图片及结合实际的演练,提高了福利院的护工日常护理能力,大家受益良多,纷纷称赞这次义诊活动办得好,办得有意义,并希望一医院今后能多到福利院给予帮助。

15.乡镇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 篇十五

活动开始, 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川分党委号召, 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 围绕“战高温、减压单、促装机、提效益、增收入、做贡献”的活动目标, 结合本单位实际, 制定了实施方案,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做到快速响应市场, 全力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期间, 各级党团组织根据市场需求, 抓住黄昏休息时间, 组织深入社区、住宅小区、人流密集区域, 采取摆摊设点、宽带演示、悬挂宣传横幅、张贴海报、发放DM单、上门服务安装等方式开展现场促销。公司党政领导多次深入地市分公司营销一线, 现场督促指导, 并与广大党团员志愿服务队员并肩作战, 用实际行动带动营销, 鼓舞士气。国庆节期间, 两级机关党团员带头参加黄金周营销, 机关及所属各单位共组织536人次开展51次营销活动。

活动中, 四川铁通团委还以突击队为先锋, 牵头组织了网络缆线整治、突击装机、集中营销的活动。先后对成都、绵阳、宜宾、达州、德阳五个分公司进行了集中专项整治。组织15人次到都江堰、温江等地突击装机;组织13人次配合移动宣传车进行集中营销, 充分发挥了青年突击队作用, 取得良好成效。

上一篇:加油词运动会10字一内下一篇:保安科工作人员增补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