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2024-08-09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精选8篇)

1.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篇一

我对工作的认识

在瑞泰我是是一名普通的员工,而且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实习生;来到瑞泰已经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让我懂得道理要比在扬农半年懂的还多。在扬农的时候干啥都有师傅看着,不会的师傅干,可是到这里我慢慢感觉到了工作上的压力,以后干啥都要靠自己了,我慢慢的对工作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

如今,有不少员工把薪水作为他们选择工作的标准,把工资高低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尺度,于是常常听到他们抱怨:“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就为这点钱,要那么卖命吗?”“市场经济要讲究等价交换,拿多少钱,干多少活。”他们总是想,反正老板给的也不多,所以只要能应付老板就万事大吉,没必要那么认真傻干。

这便是打工者的“哲学”,这种哲学在现实中无处不在,他们希望干最少的活拿最多的钱。他们的信念是:老板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这样才不吃亏。“给多少工资干多少活”真的就不吃亏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在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两个真相:

首先,一个人在企业里工作,最终要获得的是什么?如果你的回答仅仅是金钱,固然不能说你错了,可是,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钱而工作,那就毫无意义了。工作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只是为钱而忙、为钱而奔波,那么这份工作也许很难让你获得快乐。除了谋生,我们还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追求,比如成就感,比如同事之间的友谊,比如自身的成长和成功。马云曾在阿里巴巴上市后的员工大会上说:“阿里巴巴在创业初期,处境非常艰难,有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受不了苦的走了,嫌赚钱少的走了,剩下的都是一心希望阿里巴巴成功的人。结果,当初留下来的人现在很多都变成了百万甚至千万富翁。”

一个人从他的工作中若只获得薪水,而其他一无所得,那么他无疑是很可怜的。因为,他放弃了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在工作中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做真正值得做的争情,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在工作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在提升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体现自我价值;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的时候,就表示自己热爱这份工作,因此在工作中自然就应该热情主动的去做;只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能发挥的才能和挖掘自己的潜力;不为眼前成绩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我们应在工作中和工作完成后总结经验,挖掘和发现存在和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与改进。要学会承认错误,善于改正错误。工作要细致、负责、尽心尽力,而且要保证自身的安全和公司的利益不受伤害,尤其是特种做业的电工工作,一定要切记这一点。

在一项工作完成后的空闲时间里回顾一下自己做得如何?有哪些缺陷?在工作中是否存在不足?在这次完成的工作中学习到什么?自己给自己评分。吸取它人长处的同时也分析它人的缺点,看看自己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缺点,主动去克服和改善。对待工作不但要求自己尽善尽美,而且要求自己做得更好。自己给自己定一个工作完成标准,并严格要求自己。正如知名企业海尔的精神:日事日毕,日事日高。总的来说,工作要热情主动,积极进取,对待工作要精益求精,要有一种永不放弃的思想。那么你得到的报酬将是:积累的珍贵经验+良好的训练+成长和自我展现的机会+良好的声誉+薪水。

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你的责任,更是对公司和领导最大的支持,你的努力工作总有一天会得到回报,以自己的言行实践来表达你对国家、对公司忠诚,体现一个中国人应有的人格魅!

2.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篇二

纵观现有的养殖模式:散养户居多, 规模饲养场不达标居多, 给管理造成较大阻力, 却给疫病传播、流行带来机会。近年来, 很多媒体报道过关于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一时间将我们推到了风口浪尖:如“苏丹红”, “瘦肉精”, “激素鸡”等, 深究其原因, 有很多问题均出在饲养环节。作为乡镇动监所的一员, 实际工作中针对产地检疫如何做到:以防为主, 检疫为辅, 防检结合, 以检促防的目的, 略谈一下初浅认识。

1疫苗必须合理使用, 绝不滥用、滥弃

目前疫苗不合理使用、滥用、滥弃等现象比比皆是, 疫苗的来源、疫苗质量、疫苗包装处理等现象都是影响养殖业的原因。

2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亟须健全

肉鸡养殖多采用养户+龙头的模式, 几乎所有的一切均由龙头管理。饲料、兽药、从业人员 (兽医技术人员) 等等, 临床滥用抗生素, 大处方用药现象极为常见, 对养殖业乃至周围环境带来危害。

一些没有从业资质的从业人员从事着专业的事情, 不规范的管理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一些从业人员更受利益驱使, 宣传国拨流感疫苗注射会造成动物生长障碍, 或是造成呼吸道疾病等等, 给开展工作造成极大阻力, 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亟须健全。

3择期监管, 及时发现病原, 指导养殖户合理防控

对养殖大户择期监管, 及时发现问题, 纠正不合理做法。依据流行病学, 因季节、动物品种、时间的不同, 疫病发生也有一定规律, 择期进行血清学监测, 通过抗体效价的消涨规律, 结合临床, 指导养殖者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 增加养殖业的科技含量, 保护动物健康发展, 让养殖户体会到科学饲养带来的养殖效益。同时增强动监所在养殖户心中的影响力, 便于各项工作开展。

4阻断病原微生物进入流通环节, 减少损失

一些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是因为流通环节没有做好而导致的, 如中国畜牧兽医报, 关于意大利水泡病流行的报道。像这次疫病的流行, 完全可以避免, 系工作不到位造成的。现在路上运输畜禽车辆大部分没有外包装, 车在飞速行驶, 鸡毛、粪尿等四处飞溅, 通过皮毛、粪尿等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也随之传播, 没做到消毒, 也许有人可能置疑, 都是健康动物, 不会出问题。

众所周知的禽流感, 为什么要监控候鸟的动向, 因为候鸟的羽毛, 粪便等可以把病原微生物带到另一个地方, 造成疫病的流行。同时大家再看, 候鸟发病了吗?都死亡了吗?像大肠杆菌一样, 有很多细菌或病毒是动物体内的常在病原微生物, 与动物本身形成共存。所以动物体不一定带有啥病原微生物, 携带病原的动物不发病, 而易感动物却极易感染。一不留神, 就会造成疫病的流行和更严重的后果, 甚至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因个人水平有限, 只提及上述初浅认识, 也只是产地检疫中的一部分,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补充和加强。

作为基层动监所的工作人员, 在基层工作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比如检疫员经费来源于检疫费并承担一定的经济指标, 个别工作人员把利益放到主要位置, 一定程度上形成只出证不检疫, 只收费不检疫, 不报检、不带耳标、不查验免疫记录、临床不观察动物健康情况就开具检疫证明等现象, 亟待改善。反靠基层动监所监管很难保证检疫率。

3.对审稿编辑工作的两点认识 篇三

审稿基本功的养成

一名合格的审稿编辑,最基本的要求是扎实的基本功,即专业基本功和文学基本功。

专业基本功就是要对专业领域的主要作品、主要作者、主要观点和流派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同时,编辑要从出版的专业角度分析稿件。对现有稿件进行润色,首先要求审稿编辑成为所审文稿领域的“专家”,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审读稿件,同时还要扎实地掌握语法等基础知识,不仅能发现稿件中基础的文字用法错误,还要能对文稿中语言逻辑、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创新价值等进行严格细致的评定和把关。这项工作要求审稿编辑具备专业的知识含量和广博的知识结构。

文学基本功包括语言、文字、写作等方面的扎实功底。语言方面要学习掌握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知识,文学方面要掌握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相关理论。这样审稿编辑在审稿和对稿件的修改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稿件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审稿编辑要有大量的阅读量,应阅读过中外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外名著等。“处处留心皆学问”,审稿编辑平时还要养成多读、多看、多学习的好习惯,大量的阅读可以在无形中增强文学修养。

审稿编辑还要掌握相关的哲学、历史、地理、逻辑学等人文方面的学科知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使审稿编辑对文章的正确性、思想性、深刻性把握更加准确。同时,审稿编辑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有准确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别力,只有自身具备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准确地修改别人的作品,避免出现政治观点上的偏差。

文学基本功和其他真功夫一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需要审稿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随时注意积累,查漏补缺,及时补充自身知识的盲区。新闻出版业需要杂家和通才,因为要出版的东西包罗万象、覆盖面广,单一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要。

掌握科学的审稿方法

审稿编辑每天面对不同的稿件,针对不同的稿件所采用的审稿方法各不相同。编辑学界总结了审稿四要点,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如何科学运用这些要点或方法进行分析。

1. 通读

通读的目的是对稿件有一个基本评价,重点是看整体。通读是从头到尾阅读全书或原文。审稿编辑拿到新稿件,首先要通读一遍稿件,对这篇稿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感受,知道稿件主要是写哪方面的内容、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和遗漏、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怎么样,要掌握文章的基本情况,了解文稿的内容和特点,就像医生先要知道病人的病灶部位在哪里、病因大概是什么,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症下药。

如果审稿编辑觉得文稿有价值,再通读第二遍。第二遍通读是帮助审稿编辑对第一遍通读中的疑问做进一步探析,深入了解问题的原因,从而筛选出能够解决该问题的大概方法,甚或要为寻找专业书籍、文献或请教专家对文稿进行进一步打磨做好准备。第二遍通读要比第一遍更加精细,是对重点、疑点部分的重点审读,这次通读将会对稿件有更加全面准确的判断。

2. 比较

比较是做判断,通过对比判断稿件的独特价值。在审读稿件过程中,审稿编辑通过阅读文稿内容,与已经发表过的同类文稿、审稿者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同类专著、词典、资料汇编等知识资源等进行多方位比较,能够基本判断出文稿是否重稿、抄袭,文稿的中心思想和特点,文稿的价值,作者的思维方式及见解的深刻度,是否有创新等问题,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比较,达到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对稿件更加心中有数,从而做出是否出版或发表的基本判断。

3. 分析

分析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职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如果通读的重点是看整体,那么分析的重点则是看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节决定成败。经过通读和比较后,审稿编辑对稿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对稿件的分析就是对稿件进行更加细致的判断,看稿件是否符合选题策划的要求,内容是否跑偏或背离,观点是否言之成理、是否有独创性,所选择的材料是否真实有效、有据可查,同时分析稿件的用词是否准确、体例是否统一、语法是否规范、标点符号是否准确、表达是否流畅等。深入分析的目的是使审稿编辑对稿件做进一步剖析,细致了解整篇稿件的结构、内容、观点等各方面,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的意图。

4. 综合

综合是把分析过的对象和现象的各个部分、各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更高层次地看整体。通过整体—细节—整体,达到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综合是在通读、比较、分析基础上对稿件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判断,是对稿件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体例、结构、文字等方面的综合研判,看其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等是否达到选题计划的质量要求,是否符合既定的出版风格。审稿编辑要能够对稿件的优缺点有一个整体概括,审稿时要注意发现和积极支持学术上有创见、艺术上有创新的著作和作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论点的学术著作和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文艺创作。审稿编辑要具有胆识和慧眼,积极扶持新人和有创见的稿件,使人才脱颖而出,使有价值的作品不断出现。审读编辑还要初步判断出下一步的操作流程,是退修稿件,还是开始考虑针对该稿件进行稿件完善、专家审定、后续营销、印刷数量等一系列工作。

审稿编辑除了要掌握以上几个基本点,还要时刻警惕一些出版规范。这些规范主要包括书稿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观点和出版导向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外交、军事政策,文稿有无涉密的内容等。此外,属于专项报批的重大选题一定要履行有关专项报批手续,待有关部门完成审批程序后再按照有关部门的意见对文稿进行审读、编辑和加工。

审稿工作就像从大山中筛选璞玉一样,需要选择良才,再经过精心细致地打磨,才能使其变成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在编辑工作中,审稿编辑必须做有心人,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和亲身实践,娴熟灵活地运用审稿方法,把编辑理念转化为审稿的文化自觉,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审稿编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报社)

4.对残联工作的认识 篇四

残联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一个很伟大的工作单位,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特殊性更重要的是在它的内部有着一群有为了残疾人社会的建设,为了残疾人的利益,为了更好的帮助和服务残疾人而在努力着的人们。

在新时代情形下,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残疾人联合会在为建立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加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到“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世间服务;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作用,充分理解好: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28日发布第二号调查公报,截至2006年4月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各类残疾人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6.34%,其中60岁及以上残疾人口达到4416万人;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所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紧紧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好残疾人事业,就是必须得靠这些敢于奉献,敢于牺牲,敢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在这个行业里面出色以及辛勤的工作。才能在这个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社会中让残疾人占有一个重要的位置!

虽然我没有在残联工作过,但是出于父亲的工作环境的影响,我也曾经多次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接触过残疾人联合会的工作,非常的了解这个工作的重要性和其责任感。在接触到那些家庭条件差,因为致残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以后,我感到帮助这些残疾人是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到的一份责任。真正想要了解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就必须走到他们的身边去,去感受他们的生活,去体会他们内心的想法,做到从更本上从本质上去解决一切残联人在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好,更切实际的做到为了残疾人做一点实事!

5.谈谈对秘书工作的认识 篇五

通过半个学期对企业秘书选修课的学习,完全改变了我对秘书职业固有的理解。

我认识到:“秘书”这个职业一路走来,的确不平凡。从古代的史官、师爷、秘书郎等幕僚性质的官职,到如今各行各业都不可缺少的一个常设性职位,其角色也不再仅仅是上司的“抄写员”、“录字员”、“接线员”等“打杂人士”,而是已成为从事专业的行政管理工作者。这一发展使得秘书的传统角色不断褪色,而增色点却更多地体现在沟通性和管理性工作上,逐渐成为“决策者的守门人”、“主管与员工的桥梁”、“组织的门面”、“主管的情报中心”,其角色的发展正不断凸显这个职业的重要性。

秘书是传统的职业之一,就是负责掌管文档、安排事务并协助机构或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工作的人员。秘书的工作非常繁琐,大致有以下几项: 接听电话,向电话询问者提供信息,记录留言,转接电话; 收发与回复日常邮件; 撰写会议通知、会议记要、日常信件和工作报告; 会谈、会务安排;安排商务旅行,做好预订工作 将信件及其他记录归档;备份信件及其他文档; 接待访客; 采购、分发和控制办公用品等等。

秘书工作的范围十分广泛,既是业务人员,也是管理人员,可以说,秘书自身的素质及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部门或机构的形象及竞争力,可见秘书岗位的重要性。随着各类中外秘书证书蜂拥而至,很多初级秘书会认为考证是攀登高峰的唯一捷径。然而,经验告诉我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实践经历和敬业精神更是不可或缺的两项法宝。

1、高效的工作能力

2、善于人际沟通。

3、有外交家的平衡。

4、能担当重要责任

5、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要求秘书具备中文或行政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文书写作、档案管理、财务会计等基本知识,并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对秘书要求很高 技能要求:文字功底深厚,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在授权范围内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判断能力。经验要求:具有一年以上相关职位的工作经验,对所在行业和企业状况有所了解。

对于秘书的职业素养:能够和各种类型的上司和谐相处,办事细致、处事谨慎,具有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工作积极主动并持久,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保密意识。

秘书的工作繁杂、琐碎,辛苦又重要。在企业中秘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司与员工之间的纽带。秘书还要能够正确理解上司的意图,替上司过滤重要的事物。另外,秘书是辅助型角色,而不是决策型角色,所以把握分寸是关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秘书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秘书已经不是以前众人眼里“端茶递水”的角色,而是日渐成为企业内参与管理的特殊助手,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办公室的工作技巧,还要能在上司没有过问的情况下表现出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显示主动性和判断力,并在给予的权力范围内果断做出决定。这也是为什么秘书需求不断上涨的原因所在。一般来说,秘书工作最闪光的就是她那默默无闻地为上司做掉大量的工作,给上司节省掉大量时间,帮上司得到更多更大的成功,还帮他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精力与健康。当然为他对内对外的名望与关系大大提升优化。她不能贪功炫耀自己的功劳,必须谦虚礼让,让她不会无形中给上司的工作或名望带来障碍。所以最闪亮的秘书就是这样的毫不闪耀。

在秘书这一行业,最为突出的便是习仲勋同志。他一生扛过“枪杆子”,拿过“笔杆子”,是我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他在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期间,无论大小事情,只要经手就能办得妥帖周到,起草文件更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甚至文件发出去了,还在思考有无不妥之处,有时还会追回来重新修改。他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博得了周总理的高度赞赏,也为广大秘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要具有坚强的党性,公正的品德,谦虚的态度,细致的作风。秘书工作是党政机关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机密性和专业性。特殊的岗位性质,要求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坚强的党性修养和思想信念,必须具有公正的品德、谦虚的态度和细致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上传下达、联系协调、沟通信息、参谋咨询等工作任务。

要肯于学习理论和文化,善于总结经验,勤于钻研业务,思想解放开朗,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要做好秘书工作,必须学习习仲勋同志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事无巨细的责任心,只有把工作当成责任,才会主动学习新政策、新理论、新知识,总结新经验,钻研新业务,不断创新秘书工作思路,提高秘书工作效率。

要说实话,干实事,不尚空谈,不搞形式,有实事求是之意,无虚报浮夸之心。习仲勋同志调研时,经常对地方领导讲,干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盖矛盾,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当然,这也是优秀秘书应该具备的素质,做事讲求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上对得起党,下对得起群众。

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图虚名,不谋私利。习仲勋同志对身边的秘书要求十分严苛,从不封官许愿,更不允许利用领导的名义和工作的特殊性为他人或个人谋取利益。同样,这也是新时期秘书必须遵守的纪律,要严于律己,守得住清贫、守得住底线,严守党的秘密,对党负责、对群众负责。

要有强烈的群众观点,办事情、处理问题,必须考虑周到,照顾群众利益,不能漠不关心,脱离群众。习仲勋同志在中央书记处和全国人大工作期间,不顾年事已高,仍然坚持下基层,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作为新时期的秘书,要学习习老的群众观点,凡事多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多考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好领导合格的参谋助手。

秘书是一项很普及的工作,基本上所有的行业都有这一职位,由此可见文秘专业的就业面非常的广泛,需求量大。但是,目前社会上对文秘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文秘人员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增加自身的职场竞争力。秘书职业生涯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深造、不断积累、不断 提升的过程。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增强自 身的职场竞争力。尤其作为我们在校大学生,要想在日益

6.对医院后勤工作的认识 篇六

摘 要 对医院后勤工作的认识及运作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后勤工作并不“后”,后勤技术并不低,后勤工作“怠”与“缓”与临床是同步的;按客观规律办事是转变机制的关键,改革体制是转变机制的重要一环,提高服务质量意识是转变机制的必要条件。并结合实际介绍了后勤工作改革的几点尝试,如集体承包、家庭承包、个人承包等。

关键词 后勤工作 运作机制 后勤改革 承包责任制

医院后勤工作和临床工作一样,是办好医院的重要方面,是构成医疗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在办院实践中,后勤工作往往被人所忽视。这既有对后勤工作认识不足,也有世俗偏见。

我院有40多个临床科室。每年收治患者2万多人次、大小手术达1.5万例,近年来获得近300项学术研究成果。所有这些,哪一件也离不开后勤保障。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可见后勤工作的重要。

对医院后勤工作认识的几点讨论

近几年来,医院后勤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仍有少数人认为做医院后勤工作,是侍候人的,低人一等。因而不尊敬、不珍惜后勤人员的劳动成果。也有部分后勤人员对搞好自己的工作信心不足,工作拖拉,不注意自身形象的树立。所有这些都由于“认识障碍”和由此产生“障碍性反映”的结果。所以,有必要澄清一些认识。

1.1 后勤工作并不“后”.先与后就一般意义而言是指某个单位工作的组合、排列、操作过程中的一种分类,此处的“后”字,仅是空间概念,而不是时间上的先后,更不是先者重要,后者可无。医院后勤工作,贯穿于医院其它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医院的任何业务活动都必须先于医院其它工作的开始而完成。所以,医院后勤倒是一个典型的“先勤”,它的先行性,要求后勤工作必须统观全局,把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工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工作提前做好。只有这样。医院其它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说它是“后勤”,只是来源干部队的任务需要,分前方作战。后方勤务,后者简称为“后勤”。就此而言,后勤也不后,不管是过去的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技术装备、弹药准备不先到位,是无法进行的。所以。从事后勤工作的人被称为“先行官”是无愧的。一切从事后勤工作的同志(哪怕是卫生员),应该为自己是“先行官”而自豪,而不要轻看自己的事业。

1.2 后勤技术并不低

有不少人认为医院临床、研究所、实验室都是高技术岗位,而后勤工作都是些“婆婆妈妈”的“搭下手”的事,言下之意没有技术,这也是一种认识上的误解。就技术而言,医院后勤工作也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到管理学、营养学、卫生学、热力学、电学等。诊断和治疗患者,要有一套诊治技术,同时也需要为患者提供符合营养而又可口的饭菜,还需要供水、供气、供电等等,这些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非专业人员是不能代替的。我院锅炉房自动化循环水装置,系我院后勤人员自己设计自己安装的。10吨位的8台锅炉,自动上水、排水、机械化上煤、去渣、消烟、除尘等,都需要有一定文化层次和熟练技术的职工准确地操作才能完成任务。至于平时的维修、保养更需要相应的技术来保障。

1.3 后勤工作“急”与“缓”与临床是同步的医院有时听到这样的议论:急的是临床,缓的是后勤,这又是一种误解。其实,医院工作的缓与急是连锁反应同步效应。除了一般正常供应外,只要临床有大的抢救,必然要求后勤供应能及时到位,如保证足够的水、电、气、暖以及各种敷料,否则抢救无法进行。我院平均每天有近100个危、重病患者,要求后勤保障快、准、好地到位,延误抢救时间,将关系着患者的生和死。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正是体现“急”的含义。我院经常会遇到来自部队或地方的群体致伤情况,少的二三人,多的10多人以至几十人,有关临床科室、后勤班组不约而同地要一起上,这就是医院工作“急”的同步性。但是过了一阵子抢救,医院工作也有平缓的时候,一般说在没有大的抢救和特大手术的情况下,工作是比较平缓的,临床一平缓,后勤供给自然也趋向正常,这就是“缓”的同步性。

关于医院后勤工作服务观念问题

就军队医院工作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后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理论研究上也有一定进展,尤其是几届军队总医院院务学术研讨会的成果,在军队医院后勤领导中引起关注。这些成果对落实军委江主席关于“保障有力”的指示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供求矛盾一直还比较突出,尤其是对当前存在的经费补充、服务改善、积极性调动等,成了后勤部门长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院后勤人员在更新观念方面有所进展。

2.1 多相型服务观念逐渐形成医院医疗需求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后勤工作来满足的,后勤供应的好坏是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本医院管理专家佐博教授等认为,医院后勤供应是“判断医院发展趋势两大决定因素”中的一个。现代医院的发展,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院后勤服务也从物质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从一般简单的劳动服务,发展到复杂的技术性服务等。这就使医院后勤服务逐渐从“自身型”发展到“社会性”。这一现象出现后,确实更新了人们长期以来单一的“小而上”的服务观

2.2 双向服务、循环服务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

后勤工作为患者服务,同时也为医护人员服务。但后勤人员自身也有个需求问题,如同有病需要医生,吃饭需要农民,孩子念书需要老师一样。这些后勤人员需要的人,很可能就是医院后勤人员曾经为此提供过服务的对象。所以60年代曾经引用过列宁的一句名言,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仍然是一种赋有新意的观念。这正是双向服务、循环服务观念的形象体现。

2.3 物质服务兼容心理服务观念开始被认识

随着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对心理服务,也有所要求。有人认为,它是以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的特殊需要,井使其在感觉、思维、情绪上有良好的反映。心理服务是以物质服务为基础的。通常讲的思想工作是心理服务的重要方面。物质服务和心理服务事实上各个医院后勤广大人员已经在做,只是自觉不自觉而已。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各行各业视服务对象为“上帝”,简单的物质服务是不能及的。医院后勤人员也开始注意到:主动、热情地介绍自己的服务宗旨和服务方式;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帮助别人之所需,想他人之所想,以善以美感人,这样有可能使“需要”者在物质和心理上同时得到一定的满足。

对医院后勤工作运作机制的几点认识 3.1 按客观规律办事是转变机制的关键

“机制”一词是机械学和生物医学领域里常用的,这里是借用语。它的含义是:服务和服务过程的内在联系及因果效应的总和。这就是说,服务虽然是按人的主观意志进行的,然而服务过程的内在因果效应又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要导致服务“失误”或叫服务“缺陷”。因此,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寻求影响“因果效应”因素,如人员雇用合同制度的健全;按劳分配制度真正的贯彻;激励机制有效的实施;社会保障网络系统的建立等,都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

3.2 改革体制是转变机制的重要一环

首先解决集权和分权问题,建立宏观和微观管理体制,即医院的宏观控制和医院后勤内部各级领导职责制度建立;其次是实行监督部门与服务部门分开设置,因为监督部门与服务部门无利益关系,便于监督部门执行监督;第三,是把服务性部门与经营性部门分开,服务性部门,如食堂、洗衣房等都是纯服务性的,既没有利润,也不允许有大的亏损。但食堂因各个环节中的制约机制不完善,所以浪费等各种漏洞一下难以杜绝。目前不少单位采取承包办法,看来也是从深化改革要效益的。

3.3 提高服务质量意识是转变机制的必要条件

首先服务者必须有优质服务意识;其次,服务者必须有整体服务意识,即个人服务质量优劣关系到本人所在行业的服务质量,也直接影响每个服务者切身利益;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者在国家、集体、个体企业、事业单位中必须有强烈的服务竞争意识,选择既是个人权利,更是国家、集体、个体(行业)对个人的选择。因此无论国家行政管理机制怎样变,服务者应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

我院后勤工作改革的几点尝试

近年来,我院结合实际实行了几种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收到比较满意效果。

4.1 集体承包

如司炉班工作条件差,“重、险、脏、累”,不易被人理解,长期以来用人多、耗煤多、费水多。承包三年来,由于形式、内容上不断完善,效益也越来越明显。8台10吨锅炉,供暖30万平方米,夏天日供15小时,冬天日供20小时,日供热水500~600吨70℃,按现有设备过去冬季采暖需近200人,现在只需要110人。自行设计并安装了一台循环水处理系统,年节盐89吨,节煤1200吨,节水10万吨,节约了经费近30万元,服务满意率由过去89.8%提高到95.6%。

4.2 家庭承包

污水处理站,过去3个人,每人8小时,三班倒。遇有病休和节假日就得从其它班调人替班,临时帮助的人工不熟悉业务,矛盾不少。在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将污水处理站承包给一职工小俩口。工作现场提供一间住房,小俩口一天24小时守着各种仪表、机房,不分你我,不分上班下班,不论星期天还是节假日。承包五年来,效果明显,责任心强了,没有什么替班、倒班、轮休的问题,院内无需再为他们提供住房(至少几年内)。污水处理,北京市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结果都符合污水排放标准,连续三年被北京市评为污水处理先进单位。

4.3 个人承包

招待食堂担负着院、部、科的招待客饭(有内宾、也有外宾)、会议包餐、公务客饭、个人请客等,任务比较复杂,服务层次多。标准高的,条件有限,难以达到,标准低的,要求吃好,难以满意。前两年经常亏损,议论纷纷。1996年搞了承包招标,由一特级厨师任经理,由他聘请了等级厨师3人和几名临时工,组成招待服务餐厅。实行“三制”:工资等级制、岗位津贴制、超额利润提成制。这样做,使全员增强了三个意识:一是主人翁意识,损害集体就等于损害自己,二是效益意识,干不好,集体、个人都没有什么经济收入,三是团结意识,领导和群众拧成一股劲。由于他们严格管理,对标准高的把住三关:品种花样高档关,高级厨师上灶关,包岗到位服务关;对标准低的做到:吃饱、吃得热乎,粗菜(粮;细做,讲究风味特色,这样做使收入逐年增加。

我院在没有实行承包单位,还建立服务信息反馈和部门服务登记卡制度。信息来源于:院领导综合查房、部领导后勤查房、处(队)领导专项查房和主管干部跟踪检查质量。这些措施对提高服务质量有显著效果,登记每次服务数量、质量。根据反馈的信息和登记卡,月终由班、组长根据标准,将每个人的得分总计,工作突出的还可以得到奖励分。分值等于目标、效益奖及其它福利性补助捆在一起除以100。由此福利性效益补助档次拉开较大,对奖勤罚懒起到了积极作用。此法用于下收、下送、下修的班、组,收到更满意的效果。

7.对工会维权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篇七

关键词:工会,维权,认识,思考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是党联系职工的桥梁和纽带, 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进程中, 工会组织必须全面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各项职能, 把广大职工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引导职工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不懈奋斗。在新形势下, 工会组织要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切实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然而, 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 由于多种原因, 工会组织要真正做好维权工作也并非易事。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工会组织的维权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对维权工作所面临的困难的认识

1.1思想认识不统一, 维权意识不强

工会维权主要依靠的是广大的职工群众, 但也离不开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与配合。要让党政领导、工会干部、职工群众都深刻理解维权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似乎并不难,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种种原因, 党政领导、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对维权工作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 思想认识尚难统一, 维权意识还很欠缺。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讲, 有人认为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厂长经理就有权决定企业的一切命运, 过多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会削弱厂长经理的权威。一方面, 厂长经理口头上非常理解和支持工会的维权工作, 在大会小会上都强调维权工作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凡维权工作涉及到自身利益和地位时, 便会采取各种行政手段, 阻挠或限制工会工作, 更有甚者公然采用非法手段对工会组织、工会干部或职工施以高压政策。说穿了, 这些厂长经理只想拥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而不愿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 官本位思想严重, 认为厂长经理要有绝对的权威, 凡事个人说了算才好办事, 至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口头上说说可以, 搞一搞形式也行, 但谁若节外生枝就会给谁好看。从企业党组织的角度讲, 认为厂长经理是企业的一把手, 位高权重, 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次要位置, 说话不算数, 过多参与维权工作, 会影响班子团结, 不利于工作。从工会组织的角度讲,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虽是份内之事, 但实打实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必然会触及到厂长经理的利益, 害怕厂长经理有意见, 也就不敢积极主动的开展维权工作。从企业职工的角度讲, 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存有顾虑, 缺乏必要的信心和勇气。而且大多数职工都认为维权工作仅是一种口号、一种形式, 除非发生特大侵权事件, 否则谁也不会把厂长经理怎么样, 在企业中毕竟还是厂长经理说了算, 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搞不好就会丢了岗位砸了饭碗。《工会法》修改后, 虽然突出了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 也规定了各方面的法律责任, 但统一思想认识不可能一蹴而就, 各方面人员的维权意识也不可能立刻增强。

1.2工会组织不健全, 职能发挥不充分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资料显示, 全国共有工会会员1亿多人, 仅占全国职工总数的一半左右, 这也就是说, 尚有1亿多名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者仍游离于工会组织的大门之外, 他们的合法权益无法通过工会组织加以维护, 而这些职工大多集中在新建企业中。在我国, 工人阶级不仅是国家的主人, 也是企业的主人, 2亿多人的职工队伍创造着社会财富, 支撑着国家经济, 也支撑着企业的发展与未来。如果不设法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 不能及时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人阶级就不可能真心支持和拥护改革, 改革的基础就会变得十分脆弱, 职工队伍也不可能保持稳定, 从而也会导致改革的停滞和社会的动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已不再是个别案例, 尤其是在新建企业中, 随意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比较突出, 非法搜身、强令下跪、限制自由、草菅人命的案件不断发生, 职工大多敢怒不敢言, 而这些屡屡发生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大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 职工的合法权益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加以维护。在发生劳动争议时, 职工们都处于弱势地位, 没有工会组织出面, 他们往往是忍辱负重、自我保全, 如果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他们便会自发地组织一些小团体或同乡会, 采取极端措施, 以暴治暴, 严重影响社会安定。近年来, 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职工要求成立工会组织来维护合法权益的呼声已是越来越高, 在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建立工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

我国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建有工会组织, 有着比较完备的工作体系, 在发展生产、搞好福利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工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 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存在, 劳动者、经营者以及企业本身都没有自主权, 相互之间极少发生冲突。虽然在《工会法》和《工会章程》中也规定了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 但工会维权工作只是更多地在职工工资、奖金分配等问题上通过职代会等形式加以体现, 没有真正将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摆到突出位置上来。由于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断转换经营机制, 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造成工会组织的维权机制较之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工会组织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 制约了工会组织职能的发挥。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能适应形势的变化, 通过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及时维护职工的部分合法权益, 但维权力度远远不够。个别国有企业以精简机构和机构调整为名, 随意撤并工会组织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有的将工会归入党委的一个专门机构, 有的在工会组织中安插党政领导的亲属, 使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形同虚设。工会组织自身难保, 无法健全, 还谈什么发挥职能作用, 更不用说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了。

1.3维权机制不完善, 维权手段运用不足

只要是我国现行法律加以保护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诸如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和保险福利等事项, 工会组织都应及时进行维护, 防止发生侵权行为。但由于《工会法》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手段和措施规定得不够明确, 工会组织在维权工作中, 常常是疲于应付, 只有发生了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工会组织才出面协调, 此时矛盾和后果都已经产生, 即使所有矛盾都能成功化解, 其社会影响却往往难以及时消除。

在西方发达国家, 工会组织基本上都是通过集体合同制度来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通过监督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来达到维权的目的, 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组织通用的手段之一。我国虽然在《劳动法》中规定了工会和企业可以签订集体合同, 但这一规定并非强制性的,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体合同制度的推行, 不利于工会组织在集体合同制度中发挥维权作用。这也就是说集体合同这一维权手段并没有深入人心,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有待于进一步的推广和完善。

在我国,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 主要是通过长期以来已有的、比较规范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维权手段来实施的, 而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职代会都是行之有效的, 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民主权利方面, 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仅靠一年一度的职代会来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已远远不能适应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要求, 必须把职代会制度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结合起来, 才能使职代会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才能随时随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对当前开展维权工作的几点思路

2.1要统一思想认识, 强化维权意识

《工会法》是在适应新形势, 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1992年《工会法》进行了补充、修正和完善的, 它突出了工会组织的维护职能, 强化了工会组织建设的法律保障, 加大了对工会干部的保护力度, 明确了对侵权行为的处罚措施。真正落实《工会法》还需要有一个宣传教育和不断贯彻的过程, 必须让所有的党政干部都了解《工会法》的要求和规定, 必须让职工群众都知晓自己的权利, 必须强化每个人的维权意识, 工会组织才能大胆地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当前, 要使《工会法》真正发挥出维权的作用, 最重要的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提高工会组织和全体职工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 以突出维权带动工会组织的全面工作。

2.2要坚持依法维权

工会组织开展维权工作不是随意性的, 必须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不合法的权益本身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会维权也必须以合法的手段来进行, 如果用违法手段, 即使维护的是职工的正当权益, 也会在职工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 产生不良效果, 其违法行为也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工会法》修改后, 首次以“法律责任”的形式, 保障职工依法参加工会的权利, 强化工会组织的维权职能, 工会组织必须以《工会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武器, 通过合法途径, 采取有效措施, 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3要强化维权手段, 完善维权机制

摆在各级工会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 理顺工作关系, 抓紧建立健全工会组织, 依托《工会法》尽快完善维权机制, 成为当之无愧的职工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修改后的《工会法》在第六条第2款明确规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协调劳动关系, 维护企业职工的劳动权益”。这一新规定, 弥补了我国《劳动法》中关于集体合同制度的不足之处, 把集体合同制度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并将其视为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的最基本的法律武器和手段, 强化了集体合同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权威, 工会组织必须学会运用集体合同这一手段, 监督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 并结合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把工会维权工作做到实处。

8.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初步认识 篇八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传统:现代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125-02

1审计模式的演进

审计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一般认为审计是为了满足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审计人员对审计活动本质认识的逐步加深,依次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1.1账项基础审计阶段

在审计发展的早期,由于企业组织结构简单,业务性质单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主要是为了满足财产所有者对会计核算进行独立检查,促使受托责任人(通常为经理或下属)在授权经营过程中做出诚实、可靠的行为。注册会计师主要对客户负责,对第三者的责任则不明确,因此审计风险也相对较小。其审计的重心在资产负债表,目的是发现和防止错误与舞弊。注册会计师根据财务报表的每一项目来进行审查,包括检查支持凭证,评估报告资产的价值(通常是成本),确定受托责任人对存货购买和发出核算的正确性。主要采用详细审计或大样本抽查审计方法。

1.2制度基础审计阶段

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活动和交易事项内容不断丰富和复杂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量和审计成本迅速增大,使得详细审计难以实施,因此。逐渐转向抽样审计。然而,采用抽样审计需要注册会计师对企业风险、样本取舍、误差范围乃至误差率进行估计,具有内在局限性。同时职业界逐渐认识到,设计合理并且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报表的可靠性,防止重大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所以,注册会计师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形成了制度基础审计方法。重点在于了解、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将对控制风险的测试评价视作审计风险控制中的最重要方面。

1.3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管理层欺诈舞弊活动的出现和抽样审计的随意性使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制度基础审计过于关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而相对忽视引发审计风险的其他因素和原因,未能做到审计资源的合理分配。在这种情况下,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便应运而生。该模式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即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其特点在于实施审计程序都取决于对检查风险的评估。

1.4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由于传统审计方法只关注控制的薄弱环节,而不从数量角度研究审计风险问题,忽略了内部控制系统以外的审计环境。所以,一旦企业的内部控制失去可依赖性,这种审计模式实质已不能存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指导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整个审计流程,将客户置于一个行业、法律、企业管理、内部控制、资金、生产技术等的系统中,从各个方面研究环境对审计的影响,并综合考虑,最终通过所愿承担的量化的审计风险反映出来。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企业财务报告的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有效的审计应该是建立在对企业所处社会和行业的宏观环境、战略目标和关键经营环节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

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准则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区别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方法的不同,后者是对前者的改进,其主要区别如下:

2.1审计起点不同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通过综合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审计的起点往往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通过综合评估经营控制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时间和程序,其审计起点为企业的战略系统及其业务流程。如果企业的业务流程不重要或风险控制很有效,则将实质性测试集中在例外事项上。这种新模式的优点是将审计的重心前移到风险评估,这将有利于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

2.2风险评估识别以分析性复核程序为中心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注重运用分析性复核程序,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分析性程序主要用在报表分析上。分析性复核程序已成为现代风险审计方法最重要的程序,为了适应分析性程序功能扩大的要求,分析性程序开始走向多样化:在数据分析上不但要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也要对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工具上借鉴现代管理方法,把战略分析、绩效分析、财务分析及前景分析等分析工具运用到风险评估之中,使风险因素不再惟一,变一元风险评估为多元风险评估,使得出的风险评估结果更加可靠。

2.3风险评估方式转变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直接评估重大错报的概率。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从经营风险评估入手,间接地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因为经营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也越大,也就是管理层舞弊的可能性越大,并且从经营风险中能更有效地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此外,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合理性评估也只有从经营风险人手,才能进行正确的评估。

2.4审计程序实施方式的不同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审计程序是标准化形式,对不同的被审计单位都使用标准相同的审计程序,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无法突破客户预先设置或防范的措施,难以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客户以及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3风险导向审计在实践中的优势

3.1有利于发现审计风险领域。提高审计质量

分析性程序的运用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财务资料及其他资料中存在的重大变动和异常情况。风险导向审计大量运用分析性程序,并将其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注册会计师据此能够发现审计风险存在的领域,分析其影响程度,判断自身的承受能力,从而把会计报表认定的检查风险降至最低水平,以确保审计质量。

3.2有利于分配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风险导向审计强调对审计全过程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结合起来考虑。注册会计师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估掌握应关注的风险所在,随之重点测试高风险领域以确定搜集证据的数量和性质;通过对企业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历史沿革、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层是否诚信等固有风险的评估。从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如果评估发现企业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很高。则需要增加特别的审计程

序。这样,注册会计师就可以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以提高审计效率。

3.3有利于进一步弥补公众期望差距

自审计产生至今,社会公众期望审计人员能毫无遗漏地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严重舞弊行为,但审计人员却认为他们无法保证能够察觉所有的舞弊行为,由此产生审计期望差距。传统的审计模式以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为核心。而内部控制制度一般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本身就有局限性,如果高层管理人员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或多人串通进行舞弊行为,通过内部控制制度测试就很难发现。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审计模式部分失控。虽然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不是主要揭示管理层舞弊,但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对管理层舞弊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整体重大错报风险。从而使重大的差错和舞弊被揭露出来,因此能有效地缩小审计期望差距。

3.4有利于提升注册会计师防范审计风险的能力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审计风险准则强调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并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经营风险紧密联系起来。只有系统地从客户的经营风险人手,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及其环境,从各种渠道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地域情况,对企业作深入地研究,发现其潜在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并评估会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才能确认审计的重点所在。风险导向审计强调注册会计师受托前对客户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并评价自身专业胜任能力,以决定是否受托。这使注册会计师接受审计委托工作时更加谨慎、明确,在受托之前就开始防范审计风险,并要求企业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持续关注审计风险,从而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防范审计风险的能力。

4我国事务所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

新的审计风险准则的出台,对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起到重大作用。同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理念、审计程序、审计责任等方面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有效地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使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需要以下几方面的基础。

4.1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基础

这里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主要是指事务所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事务所的内部结构问题是事务所在其所有制已确定的情况下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目前大部分事务所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似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可以通过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纠纷清晰地反映出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事务所的治理结构问题,重要的是取决于事务所的核心领导、关键人物对改善事务所治理结构的决心和态度。

4.2会计师事务所的人文基础

每一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企业文化。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高效的企业文化是不容易的。一个缺少相互信任,缺少合作精神,缺少团队思想,缺少……的团队他的审计风险很难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上。因此需要强调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在认知上的一致性,却不乏学术上的探讨。理论上的争执,并最终应达成和谐的统一。

4.3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基础

上一篇:集团发展历程报告下一篇:多元媒体时代中小出版社特色化经营策略的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