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

2024-07-27

悲惨世界读后感(精选6篇)

1.悲惨世界读后感 篇一

当看见最后的冉阿让,陪伴着那荡涤灵魂的银烛台,宁静而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我终于止不住泪流满面。

这本书充斥着善良与邪恶,虚伪与真诚,坚守与迷失。矛盾面淋漓尽致的展现总是令我们不禁心痛,我们的世界似乎还盈满单纯与信任,不能体会人情冷漠下冉阿让的绝望。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承受着世人的排挤,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人们带着防备、恐惧的目光破碎了他微乎其微的希望,在他再次彷徨、再次堕落之际幸运地遇上了这位善良的教父,给予了他生的希望和人的尊严。可冉阿让再一次的恶性展露偷拿了教父的两个银烛台,被警察缉拿带回教父的收养所时,却获得教父真诚的包容,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拿了银烛台,反而将那一对银烛台送给他,并叮嘱到:“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让自己过得好一些。”这一刻。冉阿让终于幡然醒悟,体会到了爱与宽容的力量。

爱与宽容便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世态再炎凉,也会有善的栖身所。即使世界充满了矛盾对立,但是只要我们坚守自己、坚守本心,拥有爱与宽容的力量,善良终会将邪恶打败,虚伪终将幻灭,真诚的心将会永恒。或许,当你为自由,为幸福坚持战斗的同时,可能沧海桑田、容颜易逝,甚至牺牲了自己,就像冉阿让,就像许许多多坚守爱的人们,即使他们失去了许多,但他们的力量会一直庇佑那些懵懂的孩子们勇敢成长。

冉阿让的内心被圣洁的爱洗礼,他学会了爱人,学会了忘记仇恨,淡化苦楚,他的内心得到了救赎,不再流浪。他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改名换姓,重新做人,大济苍生。他救济走投无路的芳汀,立誓照顾她的遗孤珂赛特,又救珂赛特于德纳第夫妇的魔掌之下,然后抚养她成人。为了使一些陌生的人不再受到伤害。他不惜一次又一次地铤而走险,不惜暴露自己曾是苦役犯的身份,因而被当时黑暗社会的忠实守卫者冷酷的沙威盯上。为了珂赛特的幸福,他放弃了现时的安逸,有过上了东躲西藏的痛苦生活,最终珂赛特也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真正令我痛心的是,冉阿让为那么多无亲无故的人们付出着,却一次次受到排挤、不理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需要学会原谅,学会接受。他们也是人,比起那些虚伪贪婪却苟且偷生的人们,或许他们更能体现真正的人性。

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为什么不能宽容他,宽容这个一直宽容别人的人,因为无知所以恐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人生在世,慈悲为怀,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宽容,我们的内心才能被真正的洗涤。

2.悲惨世界读后感 篇二

一场真人秀,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唯一真实的是其中的主人公楚门。这样的一个世界,楚门浑然不知的生活了三十年。

直到一位被导演称为患有精神病的金发美女出现在了楚门的世界里,告诉他一切都是假的,将他从这虚拟的生活中叫醒,并使他最终觉悟,努力挣脱,去找寻真正的世界、真正的生活。

此时节目制作组也由于一时疏忽,竟让在楚门小时候因他而“死”的演员“父亲”再次露面,虽然演员“父亲”立即被工作人员带走,但是楚门却开始怀疑他们编织了一个完美的谎言让他们“父子”相见,从而达到他们满意的效果。于是,他开始寻找各种机会逃离这个虚拟的世界,最终,走向了自由的故事。

这部电影很真实的告诉我们,通过媒体获知的信息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在生活中其实处处存在。在传播学中“拟态环境”是这样定义的: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1]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人们通过各种媒体获知外界,而媒体告知受众的,也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选择后构建的一个拟态环境。

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2]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发展迅速,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巨大力量,可以通过人们对于外界环境的认知来制约人的各种行为,而这种环境是媒介提供给我们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会碰上不如意的事情,想要选择逃避,也许会遇上难以抉择的时刻,这时我们可能会极度的羡慕楚门,因为事实上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安排好了,没有竞争,没有忧虑,不用为生活苦恼,或许有很多人会沉醉于其中,尽情的享受的一切。可是一切被别人所设计,当知晓这一切,人生是有多痛苦。不论明天会怎样生活,最起码我们要自己去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都有自由生活的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不是别人生活的附庸,而应该有自己的精彩。每个人的生活都应该自主,自己决定、自己设计、自己感悟、自负盈亏,无论得失成败,都是自己积累的宝贵财富。

值得欣慰的是,最终楚门选择了离开,当他推开那扇门的时候,电视机前一直观看他生活的男女老少都不由的喝彩,他们为楚门的抗争感动着。剧中那个不可一世的可以说成功的导演和楚门之间的对话很值得深思:

楚门:你是谁?

创造者:我是创造者,创造了一个受万众欢迎的电视节目。

楚门:那么,我是谁?

创造者:你就是那个节目的明星。

楚门:什么都是假的?

创造者:你是真的,所以才有那么多人看你。……听我的忠告,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世界一样的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诈。但在我的世界你什么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

楚门:你无法在我的脑子里装摄影机。

创造者:你害怕,所以你不能走,楚门不要紧,我明白。我看了你的一生,你出生时我在看你;你学走路时,我在看你;你入学,我在看你;还有你掉第一颗牙齿那一幕;你不能离开,楚门你属于这里,跟我一起吧。……回答我,说句话。……说话!你上了电视,正在向全世界转播。

“外面的世界和我为你创造的这个世界,一样的虚假,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骗。”听到这句话,莫名的悲哀,我们生活在外面的世界,又能怎么样呢?

现在的我们每天通过媒体获知各种信息,大众传媒同样给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活在传媒的世界里,接受着它告诉我们的一切,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楚门。每天接受各种媒体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媒体给我们构建了一个环境,我们不可能对真实的世界进行每一个辨别,从小到大,生活都是被安排好的,什么年龄该干什么事情,一旦超越事情的本身,可能就会被认为不合众,不是一个合格的该年龄段的人。

我们能不能像楚门那样,冲破束缚,找到真实的自己,真实的世界?

电影的最后,楚门撕破了摄影棚的幕布,找到了通往外界的台阶,或许他会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的像导演所说的那样虚假,但是我想他不会后悔。勇敢、坚定的追求自己真实的生活,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都是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

最后,他说:“早上好,如果不能再见,那么下午好,晚上好,晚安。”

楚门最后的选择让我们也深刻的反省自己,无论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的去接受并解决它,不能一味逃避。只有经历了解决困难的过程才是真正的人生,我们才不会有所遗憾。

摘要:楚门自小生活在一个摄影棚里,当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虚拟世界时,想尽办法进行逃离,最终走向自由。现在社会各种媒体发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媒体提供给我们的拟态环境中,如何将真实和虚拟区别开来,冲破自身的桎梏,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

关键词:拟态环境,自由,真实

参考文献

3.读后感-悲惨世界 篇三

《悲惨世界》是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重矛盾,歌颂了人性的善良与纯真,鞭挞了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种种的丑恶现象。

这本书中有很多的章节,看似繁乱的内容并且还要很多貌似与主线没有什么关系的旁枝错节,但实则每一点内容都在为主线服务,尤其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用一跟线便将所有的人物接在了一起。让人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不免使人暗赞作者的高超的写作功底。

文章中有很多人物,正面的有冉阿让、马吕斯、米里哀主教、沙威等等,反面的有德纳第夫妇等,通过大量的描写使得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我们眼前。

主角冉阿让是一个始终与丑恶势力相抗衡的人,他的博爱、宽容及其高尚的灵魂,又重新唤回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他的那种善让人感动,甚至使人自愧,任何一个人也不禁要在这么一个高尚的灵魂面前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

在一个冬天的日子里,冉〃阿让失了业,孩子们嘟囔着要面包吃。他们都快饿死了。当冉〃阿让再也无法忍受他们的央求之时,便在夜晚出门,用拳头砸开一家理发铺的窗子,拿回一块面包,给那些饿坏的孩子们吃。第二天清晨,他因为偷窃罪被抓了起来,原来是他流血的手出卖了他。而当他经历长期牢狱之苦,终于获得自由时,却由于

他曾经是个苦役犯而无法被社会所接受。后来米里哀主教感化了他,他决心行善积德,做一个好人。他化名马德兰,在一个城市办了个工厂,成为了富翁。为贫穷的人提供就业机会,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房子住,他乐于助人,被市民们选为市长。他后来因一次事件认识了一个悲惨的妓女——方汀。她后来因病卧床不起,心中一直挂念着远方的女儿珂赛特。珂赛特被寄放在了旅店老板德纳第哪儿,他们虐待珂赛特,并且骗方汀的钱财。冉阿让一直想帮助她。后来他却因为帮助一个老人后身份暴露而又不希望有人替他坐牢而自首。坐牢后的他始终不忘提方汀找回珂赛特,便又越狱,在找到珂赛特并四处躲藏期间一直被警探沙威追踪。十年后,他在一起巴黎的起义事件中从枪口下放走了死对头沙威,也救走了马吕斯——深爱着珂赛特的年轻律师,前者被冉阿让感化而心中难过郁闷而跳入塞纳河自杀,后者与珂赛特结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时的冉阿让将六十万法郎给了他们后,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马吕斯,便离开了他的如女儿般疼爱的珂赛特。在万分痛苦的心情中,身体越来越差,此时的马吕斯才知道冉阿让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理解了他是多么的伟大,而此时已晚,当他和珂赛特来到冉阿让身前时,他已只剩下一口气,最终死去。

在这个使人心痛的结局下,我们看到了主人公的最高尚的品质。多么无私善良的人啊!那可是还很落后的时代。可在我们这个先进的社会还是存在着相当自私、利己、冷漠、麻木的人的!什么青少年入室杀死八旬老太;什么骑车撞伤他人而逃之夭夭;什么看见伤者见死不救……都已经屡见不鲜了。而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和整个社会都应

4.悲惨世界读后感 篇四

今天,我读了《悲惨世界》,这是一部闻名遐迩的世界名著,作者雨果,法国人。我看完后回想一下,故事的内容、情节都十分感人,催人泪下。

这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年冬天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他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去恶从善;改名换姓埋头工作,终于当上了市长,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他为了不嫁祸于人毅然上法庭承认自己的真实姓名,并为救助孤女而逃出法律的魔爪。然而法律不容他,社会不容他,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他多年舍已救人,最后却在孤寂中走向死亡,这是悲惨世界中的悲惨典型。

看完书后,我感受到雨果先生通过作品揭示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在维克多?雨果的笔下,他一直期盼着用“博爱”、“仁慈”、“善良”和“饶恕”来改变这个“悲惨世界”。冉阿让虽然后来尽全力去帮助别人,想用多做一些好事来弥补自己从前所犯下的罪,但是人们知道他从前是个苦役犯后,都不接受他的好意,在人们眼里它还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可是冉阿让并不介意,仍然怀着那的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最终他还是凄惨的死去了,这充分体现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不公平。

5.《悲惨世界》读后感 篇五

这本书大致介绍了这样一个情感故事:Jean冉阿让是一个刚从监狱释放的囚犯。虽然他是自由的,但是因为他的黄色通行证被别人唾骂。出乎意料的是,一位主教免费为他提供食宿,并以巧妙的方式教他良好的品德。从此,让瓦朗神奇地成为了善良、体贴的马德琳市长,为了帮助别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后来,他用父爱实现了芳汀娜最后的愿望成年后培养资产。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波折中活了下来,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情感的低潮,以勇气、尝试、急智的优势度过了改过自新的一生。

看完这本书,我沉思了很久,依然在重温那个感人的故事。在故事中,不知不觉中,深刻地反映了善恶两个极端。Let冉阿让前半生有不可救药的邪恶,后半生却有令人钦佩的善良。芳汀娜一生都在报答儿子,临死前还记得孩子的精神。Tynardier家族真的不是靠工作,只是靠狡猾的做法。这个故事的启示是,好心有好报。

6.悲惨世界读后感 篇六

一、当时的“雨果热”起到了一定的促成作用

雨果是19世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是法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他一生的主要思想是发扬人道主义、反对暴力, 提倡以爱制“恶”。雨果曾在1861年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发表自己对火烧圆明园的看法, 信中详细地叙述了圆明园的辉煌和价值, 他痛斥联军是强盗, 愤怒地谴责了他们侵略和毁灭东方文化的罪恶行径。如他在信中写下了这样一些话:“有一天,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 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对圆明园的一场大规模的洗劫完成了, 赃物由两个战胜者平分。”“一个战胜者装满了他的口袋, 另一个看见了, 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 他们手挽着手, 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在历史面前, 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 另一个叫英国。”“我希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洗清罪恶, 把这些赃物归还被劫掠的中国。”[1]从这些话语可以知道, 这不仅仅是一封信, 更是一篇义正严词的檄文, 雨果的“两个强盗”的经典比喻, 揭露了英法两国的恶行, 并希望两国能够承担历史罪责。这封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都说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 每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读了之后, 都会对雨果产生敬佩和喜爱之情。但雨果最早为中国人所认识的却是在1902年年底, 梁启超在他主编的《新小说》第二期的插页里, 印上了两幅外国大文豪的照片, 一位是英国的拜伦, 当时译为摆伦;另一位便是雨果, 当时译为嚣俄。[2]这是首次对法国小说家雨果作了介绍。[3]但据目前现有资料来看, 马君武是中国最早详细介绍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学者。他于1903年3月12日在《新民丛报》第27号上发表了《茶余随笔》, 其中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 分别是“爱国之女儿”、“菲律宾之爱国者”、“中国人无公共心”。在第二部分“菲律宾之爱国者”中, 马君武提到爱国者有多种类型, 如:“有能言之爱国者, 有能文之爱国者, 有能行之爱国者。”“所谓能言之爱国者, 激励民气, 抵御异种, 敝唇焦舌, 图利国家, 若德摩士电Demosthene、甘必大Gambetta之徒, 即其人也。所谓能行之爱国者, 溺爱自由, 梦想革命, 捐躯弃名, 以为民役, 若克林威尔Cromwell、罗拔士比Robespierre之徒, 即其人也。所谓能文之爱国者, 发挥共和, 鼓吹自由, 排除王政, 九死不悔, 若拉马尔登Lamartine、雨苟V·Hugo之徒, 即其人也。”[4]雨果名字赫然被列入“能文之爱国者”中。

马君武在1903年3月27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28号上, 发表一篇《欧学之片影》的文章, 其第三部分为《十九世纪二大文豪》, 谈的正是雨果和拜伦这两位大文豪。19世纪的大文豪有不少, 可为什么只有雨果和拜伦才能称得上呢?马君武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他说:“十九世纪之大文豪亦多矣。其能使人恋爱, 使人崇拜者, 非苟特Goethe (按:歌德) , 非许累尔Schilles (按:席勒) , 非田尼逊Tennyson (按:丁尼生) , 非卡黎尔Carlyle (按:卡莱尔) 。何故?因彼数子之位格之价值, 止于为文豪故。至于雨苟Victor Hugo (按:雨果) 及摆伦Byron (按:拜伦) 则不然。”马君武紧接着进一步叙述雨果和拜伦独特的地方, 他写道:“雨苟者 (一作嚣俄) , 法兰西之大文豪也, 而实爱自由之名士也、国事犯也、共和党也。摆伦者, 英伦之大文豪也, 而实大军人也、大侠士也、哲学家也、慷慨家也。若二子者, 使人恋爱, 使人崇拜, 使人追慕, 使人太息。”[5]

据上我们可以了解, 马君武对雨果的认同, 主要还是超越文学层面的“位格之价值”, 侧重的政治因素。他把雨果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 一个“鼓吹自由”、“排除王政”、“坚持共和”, 并“九死不悔”的民主斗士来看的。这是由梁启超发起, 马君武紧随其后连续两次对作家雨果的详细介绍, 并由此掀起了一股小小的“雨果热”。

接着, 鲁迅先生于1903年6月15日在《浙江潮》月刊上发表了雨果《悲惨世界》翻译的一部分, 译作名为《哀尘》, 其实那只是其中《芳汀》这一部分, 转译自日本报上的《哀史的片鳞》。译者署名为庚辰, 作者名译为嚣俄。鲁迅在《哀尘译后记》中写道:“嗟社会之陷进兮, 莽莽尘球, 亚欧同慨, 滔滔逝水, 来日方长!使嚣俄而生斯世也, 则剖南山之竹, 会有穷时, 而《哀史》辍书, 其在何日欤!其在何日欤!”从中可以看出, 鲁迅先生当时联想到中国的社会现状, 希望国人能从雨果的作品中感受到社会变革的迫切需要, 此外还表现出鲁迅和时人能对雨果这部作品所反映出的人生悲况有感同身受的共鸣。雨果刚“到”中国时, 读者这样感叹:“读此节之文及苦鲁脱小传一书, 而哀史之文章早隐约须蓄诸胸中。悲悯在胸, 乃发为愤激, 凄楚之文, 论稗官以讽世, 呜呼我震旦众生日趋苦恼。安得有嚣俄先生者, 一一状其悲惨耶。”[6]

同年10月份, 苏曼殊在《国民日日报》上开始连载小说《惨社会》, 是译自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第二部分“沉沦”一章, 署名“法国大文豪嚣俄 (按:雨果) 著, 中国苏子谷译”。登至第十一回大半回未完, 因停刊而止。可以说在当时, 苏曼殊是不可能完全不受梁启超、马君武、鲁迅等人的创作影响的, 因此, 苏曼殊选择翻译《悲惨世界》的原因, 在很大程度上跟当时文坛上流行的“雨果热”是分不开的。

二、佛教道德感化思想的指引

宗教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对于人生的鼓舞和振奋, 具有无比的力量, 同时, 宗教可以安定社会, 净化人心, 使人对未来具有信心和希望, 使人可以过着一种较合理、高尚的生活”。[7]小说《悲惨世界》通过对男主人公冉·阿让一生不幸遭遇的描写,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惨无人道的现实。然而, 作者雨果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医治社会灾难的良方。雨果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宽厚、仁慈、博爱的米里哀主教, 在苦役犯冉·阿让刑满释放后四处碰壁、得不到平等对待、感到绝望无助并对社会充满对立情绪的情况下接纳了他, 还以道德感化了他, 使得冉·阿让最终弃恶从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成为一个高尚的有作为的人, 从而表现出人性的巨大转变。不难看出, 雨果在作品中宣扬了基督教仁慈、博爱和道德感化的巨大宗教力量。

苏曼殊是个僧人, 一生都信仰佛教, 我们暂不论他的信仰忠诚度如何, 但可以断定的是他是个具有慈善心肠的人, 我们通过读他的书信、札记可以了解他连一个鸡蛋都不忍心吃。在这里, 苏曼殊选择翻译《悲惨世界》, 是因为他所崇尚的具有感化作用的佛教思想与雨果这种宣扬宗教道德感化思想有着相通之处。《悲惨世界》这部小说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艺术风格, “作品里对善战胜恶、理想战胜现实的浪漫精神的向往, 符合刚刚觉醒的这代中国人的期待”。[8]这也正好契合了苏曼殊一直所崇尚的佛教道德感化思想。因为“佛永远以慈心和慈悲来教导弟子, 他不认为有愚笨到不可教育的人, 有凶恶到不会悔悟的人”。[9]佛教具有净化社会人心的作用。

苏曼殊是参加早期翻译的大多数文人中的一位, 同样也是一位仁人志士, 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他在小说《惨世界》发表之前, 曾先后参加过“青年会”、“兴中会”、“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这些革命组织。苏曼殊一直都非常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甚至到了后期, 他遁入空门后, 仍不忘关心国家兴亡。他在1913年发表的《讨袁宣言》中说道:“衲等虽托身世外, 然宗国兴亡, 岂无责耶?今直告尔:甘为元凶, 不恤兵连祸结, 涂炭生灵, 即衲等虽以言善习静为怀, 亦将起而褫尔之魄!尔谛听之。”[10]因此, 外国名家及其作品中反映出的人格力量、宗教力量, 以及其它方面的内容, 往往成为苏曼殊所关注的重点, 这对他的翻译文本的选择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革命思想的感召

《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一部重要作品, 小说通过对男主人公冉·阿让一生不幸遭遇的描写,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善良淳朴的劳动人民, 注定要陷入受歧视、受凌辱、受压迫的悲惨命运中去, 从而愤怒地控诉了这个惨无人道的现实社会。苏曼殊在翻译这部小说的开头几回是比较忠实于原著的, 但是从第七回开始到第十三回则几乎是另外插编了一部小小说在里面, 而最后一回———第十四回却又重新返入正轨。苏曼殊在这里竟然随意增删原文且添入许多创作成分, 表现出极不忠实原著。他所采用的是极不忠实的译法, 这对翻译实践教学来说, 实不可取。但我们细心分析文本, 可以看出苏曼殊在改编的《悲惨世界》中, 运用了很多汉字谐音来达到讽刺的效果。如满周苟谐音“满洲狗”;范桶谐音“饭桶”;明顽谐音“冥顽”;名“明白”字“男德”, 谐音“明白难得”;名“吴齿”字“小人”, 谐音“无耻小人”, 等等, 这寄寓很强的褒贬意识。再看小说第八回、第九回苏曼殊借主人公男德之口说道:“世界上这般凄怆模样, 难道我就袖手旁观, 听他们这样不成吗?只恨那口称志士的一班人, 只好做几句歪诗, 说两句爱国话。其实挽回人间种种恶习的事, 那个肯亲身去做呢?”[11]“在这种惨世界上, 那一个人不和华贱一般。我想是非用狠辣的手段, 破坏了这腐败的旧世界, 另造一种公道的新世界, 是难救这场大劫了。”[12]这分明是苏曼殊借他人之口, 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情绪。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苏曼殊随意篡改的背后体现了很强的革命性。因而, 这也恰好成为苏曼殊小说翻译的一个特色, 就是苏曼殊想借翻译来表达革命思想。诚如柳无忌先生所云:“他的译作并不忠实于原著, 改动甚多, 穿插着杜撰的对于中国政治、社会、人物的讽刺, 鼓吹当时革命排满的思想。无疑的, 这种译法并不可取, 但如以译文与原著相对照, 指出曼殊改编的地方, 亦可见其用心所在。”[13]

当时是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并呈现错综复杂的年代, 梁启超的启蒙新民说、文学救国论等观点在新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社会排满革命思想非常严重。在这样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思想斗争状况下, 有志之士苏曼殊也深受其影响, 所以这在他的翻译作品中也就留下了时代的烙印。我们再结合苏曼殊同期的诗文相参照解读, 亦可深入了解苏曼殊当时的思想。同年10月7日, 苏曼殊发表《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于《国民日日报》副刊《黑暗世界》上。

蹈海鲁连不帝秦, 茫茫烟水着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 洒上鲛绡赠故人。

海天龙战血玄黄, 披发长歌览大荒。易水潇潇人去也, 一天明月白如霜。

苏曼殊因为在日本东京参加中国留学生反抗俄国侵略我国东北的爱国运动, 为其表兄林紫垣所逼迫回国。苏曼殊在临行前, 作诗绘画告别师友汤觉顿, 借以表明自己誓死反帝、勇赴国难的决心。10月7、8、12日, 连载《女杰郭尔缦》于《国民日日报》上。开篇:“咄!咄!!咄!!!”语气之急, 可见情感之激, 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苏曼殊很还欣赏郭尔缦, 称她为“女杰拘留狱中, 意气轩昂, 毫无挫折”。10月24日, 在《国民日日报》上发表《呜呼广东人》, 起笔就是“吾悲来而血满襟, 吾几握管而不能下矣!”“中国不亡则已, 一亡必亡于我广东人手”, 还大骂那些“摇尾乞怜, 当那大英大法等国的奴隶, 并且仗着自己是大英大法等国奴隶, 来欺虐自己祖国神圣的子孙”的无耻之徒。所有这些都表现苏曼殊当时的年轻气盛, 意气勃发, 想积极投身革命洪流中去的决心。

上一篇:电脑配置需求申请表下一篇:工民建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