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审中的若干会计问题

2024-09-30

企业年审中的若干会计问题(共7篇)

1.企业年审中的若干会计问题 篇一

1.判断题(正确的打√):2分

2.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在发出商品且收到货款或取得收款权利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对)

3.小规模纳税人等同于小型微型企业

(错)

4.小企业可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可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错)

5.生产型企业一般纳税人的标准: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间内取得的不含税服务销售额(含未取得收入)大于或等于50万元(对)

6.商业型企业一般纳税人的标准: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间内取得的不含税服务销售额(含未取得收入)大于或等于50万元(错)

7.债务人逾期两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错)

8.小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低值易耗品”科目和“周转材料”科目科目(错)

9.债务人逾期两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

(×)

10.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债的,可作为坏账损失

(√)

11.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12.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2年的有形资产。(×)

13.资本公积可补亏可增转资本。

(错误)

----解释:资本公积不能补亏只能转增资

14.盈余公积可补亏可增转资本。(正确),解释:盈余公积可补亏可转增资产。15.法人股东取得股息红利要交所得税。(正确)

16.客运场站服务企业支付给承运方的运费可实行差额纳税政策。(正确)17.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的当月(正确:次月)停止计提折旧

(错)18.企业按照有关规定预提的维简费,不得在当期税前扣除

(正确)

19.权责发生制要求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

(正确)

20.权责发生制要求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

(正确)21.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正确)22.长期亏损的小企业,税务局会选择查定征收其所得税

(正确)

23.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服务完成的第二天.(错误)

24.政府补助是企业从政府直接取得的资产,不形成企业的收益(错误)

25.政府补贴属于增值税的应税收入,征收增值税

(错误)

26.工伤补偿也要交个人所得税

(错误)

27.企业年会上员工拿到的奖品不用交个人所得税

(错误)

28.公司总经理读MBA的学费不能列入职工教育经费

(正确)

29.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正确)30.老板以个人名义贷款企业使用,利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错误)

31.非金融个业或个人因贷款取得利息收入属于经营活动,应征收营业税(正确)

32.企业在向其他企业或个人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应凭发票作为税前扣除的合法凭证,收取利息方无法开具发票的,一般要求收款方手写收款凭证.(错误)

33.企业发生的会议费,以发票和付款单据为税前扣除凭证.(正确)

单项选择题 :2分

34.债务人逾期____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可以作为坏账损失。

A 3年以上

B 2年以上

C 18个月以上

D 1年以上

35.下列情况,不可作为坏账损失的是:

A 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B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C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D债务人逾期三年以上未清偿,但没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36.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对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不得计提折旧(正确)37.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作为_____入账

A 在建工程

B无形资产

C 固定资产

D工程物资

38.36..房屋建筑物的折旧最低年限是_______ A10年 B 15年 C.20年

39.个人股东的股息红利收入要交_____的个人所得税

A 5% B10% C 15% D20%

40.企业应税得得额的计算,以____为原则

A 收付实现制

B权责实现制

C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D配比原则

41.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使用的行为,均为发生贷款,按“______”税目征收营业税

A其他业务类

B金融保险业

C 文化教育类

D科技信息类

42.企业出租或出借银行账户是一种违纪行为,应处以_____的罚款.A 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B 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C 8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D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43.多选题

44.小企业会计准则不适用下列哪些小企业: ABCD A股票或债券的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B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C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D保险公司

2.企业年审中的若干会计问题 篇二

动态联盟是在工业经济全球化、集团化的形势下演化而来的一种新的竞争性合作组织, 是企业网络化的结果, 虚拟企业则是一种典型的动态联盟形式, 它变传统的集权式组织结构为开放式网络组织结构, 企业由“公司制”变为“联邦制”, 共同完成特定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输、销售等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二、虚拟企业会计存在的基础思考

有人认为, 虚拟企业会计没有存在的基础。但笔者认为虚拟企业会计有其存在的基础, 具体从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 虚拟企业会计主体范围模糊, 难以准确限定空间范围。我们可以将会计主体看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网络公司“虚”的相对会计主体。因此, 我们用相对会计主体核算前提替代传统会计实体核算前提。

(二) 虚拟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赢利, 是一种正常经营, 不是为了破产, 也不是为清算。如果这个市场机会的时间比较长, 如4年或5年, 那么虚拟企业就完全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持续经营;如果较短, 如1年,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虚拟企业是一种较短的持续经营。

(三) 虚拟企业的出现可以使交易瞬间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 进行人为的分割会计分期, 非常不妥, 也没有必要。我们可以将其项目经营期间 (即交易期间) 作为会计期间看待, 这样有利于交易账务处理保持完整性, 有效避免了跨期业务处理时人为因素的影响。

(四) 因为在企业极短的经营期内, 币值发生剧烈变动的可能性不大, 其影响基本上可以不必考虑。同时, 网上交易的出现, 对货币计量由实体货币发展成电子货币, 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速度, 节约交易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三、适合虚拟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一) 虚拟企业会计信息需求特点

1虚拟企业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虚拟联盟体, 国家无法对不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虚拟企业予以惩罚, 能够实实在在地执行宏观经济政策的是实体公司。故国家只要监管好实体公司, 也就间接地监管好了由实体公司参与组成的虚拟企业, 因此, 国家不需要虚拟企业提供会计信息。

2虚拟企业只是集中地使用各协作企业的优势资源, 它本身并不直接拥有有形财产, 也就没有抵押品;同时虚拟企业不是法人组织, 也就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因此, 虚拟企业不可能成为财务资本所有者进行信贷和投资的对象, 无需对外提供有助于进行信贷和投资决策的信息。

3.各实体企业通常只是依托于虚拟企业实现某一目标, 一旦交易完成, 虚拟企业也就解散, 故虚拟企业通常没有长远经营战略, 也谈不上提供用于战略决策的信息。然而, 各实体企业组建虚拟企业的目标是追逐利润, 虚拟企业内部必然涉及到利益分配问题, 同时各协作企业也都通常要求能实时掌握虚拟企业业务开展情况, 以加强业务监督与管理。因此, 虚拟企业应当提供所从事业务的经营情况及经营收支信息等。

虚拟企业没有外部、法定的对外信息披露责任, 只需满足内部经营监督与管理和内部利益分配的需求, 所以不能采用一般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模式, 其会计核算以及账户设置、报表编制等都可简化。

(二) 虚拟企业简易会计的账务处理

1.资本构成的账务处理。

虚拟企业接受其成员投资时, 账务处理为:借:货币资产、存货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贷:资本——某虚拟企业成员 (虚拟企业选定币种计量单位×他国货币交换比例) 、比价损益 (“比价损益”有时可能在借方) 。当成员退出或虚拟企业解体时, 做上述反方向会计分录即可。

2.虚拟企业技术构成的账务处理。

虚拟企业成员的网络技术可用货币计量进入会计核算体系, 应在接受网络技术时, 借:无形资产——××技术 (评估价值) ;贷:资本——某虚拟企业成员 (评估价值) 。退出时做上述反方向会计分录。

3.虚拟企业采购本企业品牌的账务处理。

虚拟企业将本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技术交给本企业确定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时, 一般不作账务处理, 只做备查记录。按照本企业与生产厂家签订的品牌产品的数量、质量、完工期等具体协议采购本企业品牌产品时, 借:存货资产 (采购价值) ;贷:货币资产、应付账款等 (采购价值) 。

4.虚拟企业成本耗费的账务处理。

虚拟企业在设计、流通、销售中发生成本耗费时, 借:成本耗费 (实际耗费额) ;贷:货币资产、存货资产、投资资产、债权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实际耗费额) 等。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包装物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等时, 采用直接减少各项资产的方法编制上述会计分录, 便于各会计期间掌握各项资产的增减

情况, 提高透明度。

5.虚拟企业销售品牌产品的账务处理。

当虚拟企业出售品牌产品获得经营收入时, 借:货币资产、债权资产 (销售收入额) 等;贷:经营收入 (销售收入额) 。同时, 结转销售成本, 借:成本耗用 (采购价值) ;贷:存货资产 (采购价值) 。

6.虚拟企业经营成果与分配的账务处理。

虚拟企业的经营成果由经营收入与成本耗费所构成, 在结转“经营收入”时, 借:经营收入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贷:经营利润 (经营收入本期发生额合计) 。当结转“成本耗费”时, 借:经营利润 (成本耗费本期发生额合计) ;贷:成本耗费 (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若“经营利润”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则为虚拟企业的当期经营利润, 否则为当期经营亏损。

7.虚拟企业税务计量的账务处理。

计提时, 借:利润分配 (应交所得税税额) ;贷:应付税金 (应交所得税税额) 。上交时, 借:应付税金 (应交所得税税额) ;贷:货币资产 (应交所得税税额) 。

(三) 虚拟企业的报告模式

1.在资产计价上, 摒弃历史成本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2.在资产负债表中, 提供信息的指标顺序由按流动性排列改为按重要性排列, 将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排在首位, 固定资产列于流动资产之前, 以充分反映企业的实际价值;在损益表中设置人力资源收益、成本及费用等项目;现金流量表要反映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支出等信息。

摘要: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经济的时代。在高速发展的网络经济时代, 网上交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选择, 这种交易方式催生了一批基于网络为业务平台的虚拟企业。本文基于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会计存在的基础区别, 从虚拟企业会计信息需求特点入手, 阐述了适合虚拟企业的简易会计的账务处理及报告模式。

关键词:刍议,虚拟企业,会计,若干问题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2007.1.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出版社, 2006.

3.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若干问题探讨 篇三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O)的定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会计政策选择,是指在既定的可选择域内(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相关经济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与会计政策选择相关的主要理论有:有效市场假说、实证会计理论、经济后果理论等。实证会计理论和经济后果理论都提到关于“契约”的问题,并以该问题为依据来研究会计政策的选择。契约理论构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其主要观点是:企业是一个有效的契约组织,是各方要素参与者构成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在企业这个契约联结中,企业的各方参与者根据所订立的各种契约来取得基于企业中分配现金流量与其他资源的权力。

相对于市场而言,企业是一种不完备的契约。企业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不可能在签约时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企业会计人员只能在持续经营假设前提下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核算。在企业契约中,如经理人与银行之间的贷款协议,经理人与股东的报酬计划的内容,均涉及会计收益等会计资料及相关的会计政策。实际上,会计收益与计算会计收益的重大会计政策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在有些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对后者的关注程度更高,后者关系到契约的制定、履行和对履行效果进行评价的全过程。

会计政策便成为企业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契约产生的企业契约成本是不同的。一套能随时间推移而生存下来的旨在减少利益冲突成本的契约是有效的,与其它契约相比,它更能减少代理冲突,增加企业价值,用以计算这些契约所使用的会计数据的会计政策比其它会计政策更为有效。通过对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影响契约监督成本,进而影响企业价值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从会计学的角度看,会计政策选择问题就是怎样为企业契约关系的确立和考核提供公平合理的衡量基础。

三、规范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几点建议

会计政策制订和选择的有限理性,使政府颁布的会计准则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破绽或漏洞,这就给了会计选择行为主体钻营牟利的机会和可能。既然会计政策是客观存在的,其选择过程既是利益分配过程,又是实现本身的优化过程。对于会计政策,关键是防止过度滥用,尽量减少诱发滥用的动机。

1.加大企业违规处罚力度。一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钻法律的空子,恣意利用会计政策变更操纵利润,而无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会计法》应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的成本。应与国际接轨,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既可以使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企业形成实在的经济压力,从而抑制其利用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冲动。

2.规范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企业实现有效治理的前提条件,就会计政策而言,会计政策揭示是对会计政策选择结果的综合披露,将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防止经理人员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现象的发生。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准则都强调企业既有适当选择会计政策的权力也负有进行充分披露的义务,我国会计准则也应更加注重企业会计政策揭示的重要性、明晰性、时效性和公正性,使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披露制度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经营者理性的选择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选择完全掌握在内部人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经营者可能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发生短期行为。为了避免管理当局经营短视,应当对其薪酬制度进行变革,引入西方普遍采用的股票期权,将具有长期激励作用的股票期权与短期激励制度相结合,制定较长期的经理人经营绩效的评价标准,使管理当局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与管理人员的基础年薪、效益年薪、补充养老金等方式结合使用,以增强公司管理当局对股东的责任心与忠诚度,减少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驱动管理当局以提高企业总价值为目的来选择有效率的会计政策。

4.加强内部控制与会计政策执行检查。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经营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实现预期目标。会计政策选择需要会计职业判断,职业判断只有在有效的内部控制约束下进行才能符合经营者的意图和企业的目标。从会计流程看,每一步骤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才能完成。在这些判断的过程中,都会涉及会计政策的选择,能否实现公允选择,内部控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另外,人们更多关注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和后果,却很少对会计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进行控制与检查。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履行这一职责,及时发现会计政策是否按计划执行,变更有无充分的理由和审批手续,并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参考文献

[1]张劲松,于钊.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分析[J].商业经济.2008(2)

4.企业年审中的若干会计问题 篇四

请欣赏:《・ 关于《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若干问题解答(上)》

11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以下简称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从1月1日起执行。现就该准则涉及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主要规范了哪些内容?

答:中期财务报告准则主要规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的组成部分、中期会计报表的格式与内容、中期会计报表的有关编制要求、比较会计报表以及中期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的信息等。

(二)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原则。包括中期会计政策和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中期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季节性、周期性和偶然性收入以及会计年度内不均匀发生的费用的处理、中期会计估计的应用等。 问:如何理解“中期”和“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

答:(一)如何理解“中期”的概念?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中期,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所以,中期是在这一会计年度之内、但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它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也可以是其他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期间,如1月1日至9月30日的期间。

(二)如何理解“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中期财务报告,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这一定义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中期财务报告涵盖的会计期间以中期为基础,因此,中期财务报告有可能是月度财务报告,也可能是季度财务报告或者半年度财务报告,当然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报告。至于企业以什么中期为基础编制财务报告应当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定。

问:如何理解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遵循的重要性原则?

答: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对重要性原则的应用作了具体规定,即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披露各中期会计报表项目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企业在判断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当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而且,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企业应当保证所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

(一)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企业在为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目的而决定应当如何确认、计量和披露各会计报表项目时,对于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这里所指的中期财务数据既包括本中期的财务数据,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数据。但是企业不得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对中期会计报表项目进行重要性的判断。因为有些对于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显得不重要的信息对于中期财务数据而言可能是重要的,因此需要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披露这些信息。

例1 XYZ公司在20x2年第1季度转回前期已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损失80万元,公司第1季度利润表反映的投资收益为20万元,净利润为100万元,公司预计全年的净利润为5000万元。在本例中,第1季度所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转回金额尽管只占预计全年净利润的1.6%,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时可能会被认为属于非重要事项而不予披露。但是,该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金额却占第1季度投资收益的400%,占第1季度净利润的80%,对于第1季度财务报告来讲属于重要事项,企业应当在第1季度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二)中期会计计量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

基于中期财务报告的编报时间一般比年度财务报告短,有关编报要求也较年度财务报告为松,所以,在对重要性进行评估时,中期会计计量相对于年度财务数据的计量而言,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例如,企业通常在会计年度末对存货进行全面、详细的实地盘点,因此,对年末存货可以达到较为精确的计价。但是在中期末,出于时间上的限制和成本效益方面的考虑,有时不大会对存货进行全面、详细的实地盘点,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期末存货的计价就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估计。

(三)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应当保证所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

企业在运用重要性原则决定中期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和会计估计时,应当保证中期财务报告中包括了对于理解企业中期末财务状况和中期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信息,以避免在中期财务报告中由于不确认、不披露或者忽略某些信息而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

(四)重要性程度的判断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和判断

通常,会计人员在判断某一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时,应当将项目的金额和性质结合起来予以考虑,而且在判断项目金额的重要性时,应当以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数字作为比较基础,并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有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单独依据项目的金额或者性质就可以判断其重要性。例如,企业发生会计政策变更,该变更事项对当期期末财务状况或者当期损益的影响可能比较小,但对以后期财务状况或者损益的影响却比较大,因此需要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

问: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四个部分。其中,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相对于年度会计报表附注而言可以适当简化,但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另外,这些应当包括在中期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仅仅是企业在中期财务报告中至少应当披露的信息,企业如果需要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披露其他会计报表或者相关信息(如提供股东权益变动表)也是允许的,但是这些会计报表或者其他相关信息一旦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披露,就应当遵循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关于中期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其他有关确认、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的规定。

问:编制中期会计报表有哪些特殊要求?

答:(一)关于中期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按规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的会计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会计报表相一致。如果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规章(如当年新施行的会计准则)对当年度会计报表的格式和

内容进行了修改,则中期会计报表应当按照修改后的报表格式和内容编制,与此同时,上年度比较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也应当作相应调整。

(二)关于企业在中期财务报告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和提供母公司会计报表的要求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对企业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是否应当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和(或)母公司会计报表作了规定,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在上年度财务报告中编报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其中期会计报表也应当按照合并基础编报,即企业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也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且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原则、编制方法和合并会计报表的格式与内容等应当与上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相一致。如果在本会计年度有新的会计准则或者有关法规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原则和方法等作了新的规范和要求,则企业应当按照新的准则或者法规的规定编制中期合并会计报表。

2、如果企业在中期发生了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变化的情况,则应当区别情况进行处理:

(1)在上一会计年度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在报告中期不再符合合并范围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中期末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就不必将该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纳入合并范围。如果企业在报告中期内处置了所有纳入上年度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的子公司,而且在报告中期又没有新增子公司,那么企业在其中期财务报告中就无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尽管如此,企业根据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提供的上年度比较会计报表仍然应当同时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和母公司会计报表。除非在上年度可比中期末,企业没有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即上年度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是在上年度可比中期末之后新增的),因而在上年度可比中期的财务报告中并没有编制有关合并会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可比中期的合并会计报表可以提供。

例2 ABC公司有一家A子公司,在20x0年年末拥有该子公司60%的股权,且拥有控制权,所以,ABC公司在20x0年年末将A公司报表并入到了其合并会计报表中。20X1年1月15日,ABC公司将A公司35%的股权有偿转让给了另外一家公司,通过此次股权转让,ABC公司仅拥有A公司25%的股权,而且失去了对该公司的控制权,所以,A公司不再符合ABC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要求,ABC公司在编制20X1年度中期财务报告时,就不应当再将A公司会计报表纳入合并范围。如果ABC公司只有这一家子公司,那么公司20x0年年度财务报告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在20x1年度各中期财务报告中只需要编制ABC公司(母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即可,无需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公司在上年度编制了合并会计报表,但是在本年度(包括各中期)却不必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例3 XYZ公司成立于20x1年年初,公司成立之初没有一家子公司,因此公司在20x1年第1季度财务报告中只需要提供公司本身的个别会计报表即可,不必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在20X1年第2季度,公司购并一家LLQ公司,获得了该公司80%的股权,从而使得该公司成为XYZ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这样,在20x1年第2季度财务报告中,XYZ公司就需要同时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和母公司会计报表。第3季度财务报告和20x1年的年度财务报告都是如此。假定在20x2年第1季度,公司又将LLQ子公司对外出售,这样,XYZ公司又没有了子公司,所以,尽管公司在上年度财务报告中编制了合并会计报表,但是在20x2年第1季度财务报告中,公司无需编制合并报表。而且由于在上年第1季度财务报告中公司也没有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所以,在提供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要求的上年度比较会计报表时,除了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应当包括合并会计报表和母公司会计报表之外,其他比较会计报表(包括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不必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在20X2年第2季度,公司仍然没有需要纳入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因此仍然不必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但是,在提供本准则要求的上年度比较会计报表时,应当同时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和母公司会计报表。

(2)中期内新增符合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要求的子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中期末就需要将该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中。

3、对于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而言,如果企业在上年度财务报告中除了提供合并会计报表之外,还提供了母公司会计报表,那么在其中期财务报告中除了应当提供合并会计报表之外,还应当提供母公司会计报表。鉴于我国目前规定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在提供合并会计报表的同时,必须提供母公司会计报表,企业没有选择性,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应当同时提供合并会计报表和母公司会计报表。

(三)关于比较会计报表的要求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企业在中期末除了需要编制中期末资产负债表、中期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外,还应当提供前期比较会计报表,以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当提供以下会计报表:

1、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

2、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包括上年度可比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利润表);

3、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例4 我国企业会计年度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即日历年度),企业被要求按照季度提供中期财务报告,则企业在截至20x1年3月31日、6月30日和9月30日的各季度财务报告(即第1、2、3季度财务报告)中就应当分别提供如下会计报表:

(1)20x1年第1季度财务报告应当提供的会计报表:

(2)20x1年第2季度财务报告应当提供的会计报表:

(3)20x1年第3季度财务报告应当提供的会计报表:

企业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还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企业在中期内如果由于新的会计准则或有关法规的要求,对会计报表项目的列报或分类进行了调整或者修订,或者企业出于便于报表使用者阅读和理解的需要,对会计报表项目作了调整,从而导致本年度中期会计报表项目及其分类与比较会计报表项目及其分类出现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比较会计报表中的有关金额应当按照本年度中期会计报表的要求予以重新分类,以确保其与本年度中期会计报表的相应信息相互可比。同时,企业还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会计报表项目重新分类的原因及其内容。

如果企业因原始数据收集、整理或者记录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无法对比较会计报表中的有关金额进行重新分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对比较会计报表重新分类,但是,企业应当在本年度中期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不能进行重新分类的原因。&n

bsp;

2、企业如果在中期内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或者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则应当调整相关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有关项目,视同该项会计政策在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一贯采用或者该重大会计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得到了更正。对于比较会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或者重大会计差错,应当根据规定调整比较会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当一并调整。

3、对于在本年度中期内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事项,企业应当调整本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同时,中期财务报告中相应的比较会计报表也应当为已经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后的报表。

问: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有哪些具体要求?中期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中期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基本要求

企业在编制中期会计报表附注时,应当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中期会计报表附注应当提供比上年度财务报告更新的信息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企业在其中期会计报表附注中应当重点披露自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的重要事项或者交易。即中期会计报表附注应当提供相对于上年度财务报告而言更新的事项或者交易信息,无需重复披露在上年度财务报告中已经披露过的、相对并不重要的信息。因为企业中期财务报告使用者一般都可以获得上年度财务报告信息,所以在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过程中,重点披露比上年度财务报告更新的信息更为有用。

2、中期会计报表附注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中期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一项重要原则,同样地,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也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于那些会影响中期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并且又未在中期财务报告的其他部分披露的重要信息,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3、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应当以会计年度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

由于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报告使用者提供自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所发生的重要事项或者交易,因此,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而不应当仅仅只披露本中期所发生的重要事项或者交易。例如,某企业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该企业在20x0年3月5日对外进行重大投资,设立一家子公司。对于这一事项,企业不仅应当在20X0年度第1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在20X0年度第2季度财务报告和第3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也应当予以披露。

例5 MM公司为一家水果生产和销售企业,需要对外提供季度财务报告。公司水果的收获和销售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3季度。该公司在20X1年1月1日至9月30日(即年初至第3季度末)间累计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其中第1季度发生亏损1400万元,第2季度发生亏损1200万元,第3季度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第3季度末的存货(库存水果)为150万元,公司考虑到该批存货已经过了销售旺季,可变现净值已经远低于账面价值,故确认了存货跌价损失120万元,尽管该项损失仅占MM公司第3季度净利润总额的4%(120/3000),可能并不重要,但是,该项损失占公司1-9月份累计净利润的30%(120/400),对于理解MM公司20x1年第1-9月份的经营成果来讲,却属于重要事项,所以,MM公司应当在第3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该事项。当然在实务工作中,企业还应当综合考虑资产规模、经营特征等因素,以对重要性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4、中期会计报表附注还应当披露对于本中期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在规定企业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编制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同时,又规定,“对于理解本中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重要事项或者交易,也应当在中期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即对于本中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言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也应当在中期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例6 ABC公司在20x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即年初至第2季度末)累计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其中,第2季度实现净利润80万元,公司在第2季度转回前期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00万元,第2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万元。尽管该转回的坏账准备仅仅占ABC公司1―6月份净利润总额的4%(100/2500),可能并不重要,但是该项转回金额占到第2季度净利润的125%(100/80),占到第2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的12.5%,对于理解第2季度(4-6月份)经营成果和第2季度末财务状况来讲,属于重要事项,所以,ABC公司应当在第2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该事项。当然在实务工作中,企业还应当综合考虑资产规模、经营特征等因素,以对重要性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二)中期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的内容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规定,中期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中期会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上年度会计报表相一致的说明。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当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数,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应当说明理由;

2、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理由及其影响数,如果影响数不能确定,应当说明理由;

3、重大会计差错的内容及其更正金额;

4、企业经营的季节性或者周期性特征;

5、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企业发生变化的情况;关联方之间发生交易的,应当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的类型和交易要素;

6、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

7、对性质特别或者金额异常的会计报表项目的说明;

8、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回购和偿还情况;

9、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的情况(包括已在中期内实施的利润分配和已提出或者已批准但尚未实施的利润分配情况),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总额和每股股利;

10、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分部收入与分部利润(亏损);

11、中期资产负债表日至中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非调整事项;

12、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所发生的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变化情况;

13、企业结构变化情况的说明,比如企业合并和重组,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共同控制关系或者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购买或者处置,

终止营业等;

14、其他重大交易或者事项,如重大的长期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重大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取得情况、重大的研究和开发支出、重大的非货币性交易事项、重大的债务重组事项、重大的资产减值损失及其减值损失的转回情况等。

当企业在提供上述第5和第10项有关关联方交易以及分部收入与分部利润(亏损)信息时,应当同时提供本中期(或者本中期末)和本年度年初至本中期末的数据,以及上年度可比本中期(或者可比期末)和可比年初至本中期末的比较数据。

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上述每项内容时,都应当按照前述“提供比上年度财务报告更新的信息”、“重要性原则”、“以会计年度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和“应当披露对于本中期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等基本要求进行。

例7 风华公司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该公司在20x1年第1季度没有发生任何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则该公司在编制20x1年第1季度财务报告时,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如下说明:

会计政策的说明:

本季度会计报表的编制,采用了与上年度末编制20X0年年度会计报表时相一致的会计政策。

例8 ABC公司为一家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的企业。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公司有一台管理用设备,于20x0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折旧,设备原价为10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00元,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x4年1月1日,公司考虑到设备损耗较大,技术更新较快,对原估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进行了修正,修正后该设备的使用年限调整为6年(即该设备尚余使用年限为2年),净残值调整为160 000元。则该公司在编制20x4年第1、2.3季度财务报告时,对于该项会计估计变更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1)第1季度:

①不调整以前各期已提折旧,也不计算累积影响数。

②会计估计变更日以后改按新估计使用年限和新估计净残值提取折旧

按照原来的会计估计,公司每年计提的折旧额为1200000元[(10 000 000-400 000)÷8],每季度计提折旧额为300000元,截至20x4年1月1日公司已计提折旧4年,累计折旧额为4800000元,固定资产净值为5200000元。自20x4年1月1日起,公司改按新的估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计提折旧,则20X4年起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2520000元[(5200000-160000)÷(6-4)],每季度应计提的折旧额为63000元,比会计估计变更前多计提折旧330000元(630000-300000)。公司据此编制20x4年第1季度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630000

贷:累计折旧630000

③在第1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说明

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

本公司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10000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00元,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由于该设备损耗较大,技术更新较快,本公司于20X4年初变更该项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60000元,以如实反映该项设备的真实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此项会计估计变更使本季度净利润减少了221100元[(630000-300000)×(1-33%)]。

(2)第2季度:

①与第1季度一样,公司应当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630000

贷:累计折旧630000

②在第2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说明(公司需要在附注中说明会计估计变更对第2季度损益的影响以及对当年度年初至第2季度末累计损益的影响)

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

本公司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10000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00元,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由于该设备损耗较大,技术更新较快,本公司于20X4年初变更该项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60000元,以如实反映该项设备的真实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此项会计估计变更使本季度净利润减少了221100元[(630000-300000)×(1-33%)],使本年度1-6月份的净利润减少了442200元(221100+221100)。

(3)第3季度:

①与第1季度一样,公司应当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630000

贷:累计折旧630000

②在第3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说明(公司需要在附注中说明会计估计变更对第3季度损益的影响以及对当年度年初至第3季度末累计损益的影响)

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

本公司一台管理用设备,原始价值10000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由于该设备损耗较大,技术更新较快,本公司于20X4年初变更该项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60000元,以如实反映该项设备的真实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此项会计估计变更使本季度净利润减少了221100元[(630000-300000)×(1-33%)],使本年度1-9月份的净利润减少了663300元(221100+221100+221100)。

例9 某冷饮企业为一家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的企业,生产和销售主要集中在夏季,属于高度季节性企业,该企业在其20X1年第2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如下披露:

企业经营的季节性特征的说明:

本企业经营活动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生产和销售旺季集中在6、7、8三个月份,其他月份基本上处于半停产状态。企业在1-6月份共实现销售收入15000万元,其中,6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净利润4500万元,6月份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到20x1年1-6月份销售收入和净利润总额的80%和90%。

例10 ABC公司为一家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的企业。公司在20x2年3月1-11日间,以面值向社会公众发行了总额为50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5年的公司债券,扣除债券发行手续费、佣金等支出,实筹资金4800万元,对于这一事项,公司在编制第1季度会计报表附注时应当作如下披露:

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回购和偿还情况的说明:

发行公司债券的情况:

在20x2年3月1日至11日期间,本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以面值向社会公

众公开发行了5年期、年利率为6%、总额为5000万元的公司债券,扣除债券发行手续费、佣金等费用,此次发行债券共筹得资金4800万元。

例11 ABC公司为一家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的企业。公司于20x2年5月15日向股东实施了上年度财务报告提出的“每10股送3股共派发现金股利0.50元”的利润分配方案,该利润分配方案的实施以上年末总股本10000万股为基数。对此事项,公司需要在其第2季度财务报告中作如下披露:

利润分配情况的说明:

公司以20x1年年末10000万股总股本为基数,于20X2年5月15日向全体股东实施了20x1年年度财务报告提出的“每10股送3股并派发现金股利0.50元”的利润分配方案,共计送股3000万股,派发现金500万元,其中每股派发现金股利为0.05元(含税)。

例12 ABC公司按其业务形成了服装、玩具、运输三个分部,按其地区形成了中国、美国和加拿大、英国、东南亚四个分部。公司在其20x2年第1季度财务报告中分别根据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披露的分部收入与分部利润信息如下(假定没有发生分部间交易,也无未分配项目):

分部报告信息:

本公司在按业务形成了服装、玩具和运输等三个分部;按地区形成了中国、美国和加拿大、英国、东南亚四个分部。这些分部的分部收入和分部利润如下:

例13 MN公司为一家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的企业。公司甲生产车间在20x3年4月5日发生了一场火灾,车间厂房、设备、存货等均被烧毁,造成重大损失,预计直接资产净损失约为3850万元。公司20x2年年度财务报告已于3月10日报出。公司第1季度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日为4月13日。由于该事项发生在第1季度资产负债表日(3月31日)之后、第1季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所以,公司应当将其作为第1季度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事项处理,在第1季度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具体可作如下披露: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说明:

本公司一生产车间在4月5日发生一场大火,车间厂房、生产设备、存货等均被烧毁,预计直接资产净损失约为3850万元。

例14 XYZ公司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需要编制季度财务报告。公司在20X2年第1季度耗资30000万元收购了WK高科技公司80%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获得了对该公司的控股权。WK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制生物、基因工程及其相关产品的公司,其研究成果在国内乃至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研制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XYZ公司收购WK公司意图在于希望藉此实现公司产业转型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对于这一企业合并事项,公司应当在其第1季度财务报告的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如下披露:

企业结构变化情况的说明:

本公司于本季度出资30000万元收购了WK高科技公司80%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获得了对该公司的控股权。WK公司是一家专门研制生物、基因工程及其相关产品的公司,在收购了WK公司之后,将有助于本公司的产业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本公司向高科技产业,尤其是生物基因工程业进军。本项收购的全部款项均已支付,合并生效日期为20x2年2且1日。对于此项交易,公司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被收购企业在收购时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2000万元。

5.2011会计年审答案 篇五

2.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接受企业委托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相关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和相关执业准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负责,但签字的从业人员不对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负责。(错)

3.2012年1月1日起,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的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起)

4.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对)

5.SOX法案规定,若因不当行为而被要求重编会计报表,则公司CEO与CFO应偿还公司()个月内从公司收到的所有奖金、红利或其他奖金性或有权益性酬金以及通过买卖该公司证券而实现的收益。(12个月)

6.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是(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7.五部委要求: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对)

8.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9.内部控制定义的演变经历了若干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内部牵制阶段)

10.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对)

1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五个要素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对)

12.SOX法案规定,绝对禁止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的上市客户提供某些非审计服务,包括簿记、代编报表、财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评估、保险精算、内部审计等。(错)

1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提到的信息是影响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等方面的信息。信息交流是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是组织中的沟通。沟通是组织结构的核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沟通就没有组织。因此信息的沟通是组织稳定的基础,对一个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错)

14.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可以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对)

15.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对)

16.企业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不得由一个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对)

17.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的具体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对)

16.安永2002年对全球反欺诈作了调查:预防等级和发现等级都排在第一位的是(内部控制)

17.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对)

18.在内部机构设计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努力识别出不相容职务,并根据相关的风险评估结果设立内部牵制机制。(对)

19.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

保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对)

20.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对)

21.并购交易中的不相容岗位不包括(并购合同协议的订立与相关会计记录)。

22.由董事会给经理层或经理层给内部机构及其员工授予处理某一突发事件(如法律纠纷)、23.发展战略是不能为企业找准市场定位的(错)

24.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战略规划。(对)

25.作出某项重大决策、代替上级处理日常工作的临时性权力。称为(特别)

26.管理当局设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并为组织确定相关的经营、合规和报告目标。(对)

27.企业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至少应当关注几个风险:以下表述错误的是:(主体的使命和战略目标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动)

28.发展战略为内部控制设定了最高目标。(对)

29.着力保障发展战略有效实施,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要制定激进的发展目标)

30.下列属于对工薪账项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是(检查工时卡的有关核准)

31.在人力资淅与工薪循环的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为了识别和评估薪账项的重大错报风险而收集审计证据的是(风险评估程序)

32.下列能实现工薪支出均已记录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工薪分配表,工薪汇总表完整反映已发生的工薪支出)

33.下列属于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中人工控制的是(员工主文档中所有固定数据的变更都生成打印记录)

34.下列有关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与退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年终考核是指企业于每年年末,对员工本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35.下列关于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说明不正确的是(直接界定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认定)

36.安然事件的根本原因是(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37.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38.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包括(审计风险处在低水平)

39.被审计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持续有效运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是(内部控制)

40.缺乏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风险意识,必然导致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影响可持续发展。(错)

41.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很可能导致员工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和认同感,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错)

42.以下与付款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相违背的是(已到期的应付款项由主管会计办理结算与支付)

43.企业应当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对)

44.企业应当及时办理员工社会保险,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员工依法亨受社会保险待遇。(对)

45.业应当培育体现企业持色的发展愿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强化服务的经营观念,履行

46.社会责任和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及团体协作和风险防范意识(对)

47.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整体团队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对)

48.产品质量低侵害消费者利益,必然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对)

49.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一定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对)

50.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公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支持慈善事业。(对)

51.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很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对)

52.企业一定要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熏陶,全面提升员工的文化修养和内在素质。(错)

53.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对)

54.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

55.审计A公司“长期借款”业务时为确定“长期借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可以进行函证,函证的对象应当是(银行或其他有关债权人)

56.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对)

57.企业应当重视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平等到对待被并购方的员工,促进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对)

58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和重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用,带动影响整个团体,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对)

59.授权批准是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的控制目标中()的关键内部控制程序

60.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对)

61.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必然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错)

62.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资的,应当合理选择债券种类,还本付息方案作出系统安排确保按期,足额偿还到期本金和利息。(对)

63.企业资金出现短期闲置的,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购买国债等多种方式,提交资金效益。(对)

64.企业销售部门负责资金活动的日常管理,参与投资融资方案可行性研究。(错)

65.注册会计师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往往考虑采用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方案是(综合性方案)

66.计算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例,并将其与各年比较,可以看出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67.注册会计师审计应付债券,如果被审计单位应付债券业务不多,可直接进行(实质性程序)

6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所称的资金活动是指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的总称。(对)

69.筹资活动完成后要按规定进行筹资后评价,对存在违规现象的,严格追究其责任。(对)

70.企业对于到期无法收回的投资,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

71.企业应根据审税批准的筹资方案,编制较为详细的筹资计划,经过行政部门批准后,严格按照相关程序筹集资金。(对)

72.企业应当严禁资金的体外循环,切实防范资金营运中的风险。(对)

73.企业财会部门对于被投资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市价当期大幅下跌等情形的应当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合理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对)

74.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对)

75.企业应当按照筹资方案或合同约定的本金、利率、期限、汇率及币种,准确计算应付利息,与债权人核对无误后到期支付。(对)

76.企业应当对筹资方案进行严格审批,重点关注资金用途的可行性和相应的盈利能力。(对)

77.企业应根据审税批准的筹资方案,编制较为详细的筹资计划,经过行政部门批准后,严格按照相关程序筹集资金。(对)

78.企业办理资金收付业务,应当遵守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有关规定,可以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全过程业务。严禁将办理资金支付业务的相关印章和票据集中一人保管。(错)

79.一个完整的筹资方案应包括筹资金额,筹资形式,利率筹资期间,资金用途等到内容。(对)

80.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方式筹资的,应当合理选择债券种类,还本付息方案作出系统安排确保按期,足额偿还到期本金和利息。(对)

81.企业资金出现短期闲置的,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购买国债等多种方式,提交资金效益。(错)

82.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筹资方案确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对)

83.企业应当充分挥财务预算管理在资金综合平蘅中的作用,严格按照预算要求组织协调资金调度,确保资金及时收付,实现资金的合理占用和营运良性循环。(对)

84.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必须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错)

85.企业应当做好采购业务各环节的记录,实行全过程的采购登记制度或信息化管理,确保采购过程的可追溯性。(对)

86.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负责验收的机构或人员应当即向企业有权管理的相关机构报告,相关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对)

87.采购验收不规范,付款审核不严,必然导致采购物资,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对)

88.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授权审批不规范,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对)

89.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市场变化趋势预测不准确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必须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错)

90.企业可以合理选择付款方式,并严格遵循合同规定,防范付款方式不当带来的法律风险,保证资金安全。(错)

91.企业在付款过程中应当严格审查采购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对)

92.企业除小额零星物资或服务外,不得安排同一机构办理采购业务全过程。(对)

93.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门的请购部门,对需求部门提出的采购需求进行审核,并进行归类汇总,统筹安排企业的采购计划。(对)

94.企业必须根据生产建设进度和采购物资特性,选择合理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办理运输投保等事宜。(错)

95.企业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对供应商进行资信调查。(对)

96.企业应当指定专人通过函证等方式,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对)

97.采购部门应当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对)

98.大宗采购必须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采购价格,其他商品或劳务的采购应当根据市场行情制定最高采购限价,并对最高采购限价适时调整。(对)

9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所称的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

100.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主要方式有出售、报废、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错)101.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一定造成企业产品线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错)

10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对)

103.存货积压或短缺,必然导致流动资产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错)

104.新增固定资产验收不规范,必然导致资产质量不符合要求,进而影响资产的运行效果,固定资产投保制度变不健全,可能导致应投保资产未投保,索赔不力,不能有效防范资产损失风险。(错)

105.取得的无形资产不具先进性或权属不清,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引发法律诉讼。(对)106.企业应当建设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对)

10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所称的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

108.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必然导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错)

109.验收程序不规范,标准不明确,可能导致数量克扣,以次充好,账实不符。(对)

110.固定资产操作不当,失修或维护过剩,可能造成资产使效率低下,产成品残次率高,甚至发生生产事故或资源浪费。(对)

111.企业将固定资产用作抵押的,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财务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所抵押手续。(对)

112.存货盘点清查制度不完善,计划不可行,可能导致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清查存货真实状况。(对)

113.投资项目在投产前所投入的流动资金不应列入该项目的现金流量中。(对)

114.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取得的无形资产应以其在购买日公允价值计量。(对)

115.存货报废处置责任不明确,审批不到位,一定导致企业利益受损。(错)

116.无形资产具有保密性质的,应当采取严格保密措施严防泄露商业秘密。(对)

117.销售政策和策略不当,市场预测不准确,销售渠道管理不当,可能导致销售不畅,库存积压,经营难以为继。(对)

118.企业如果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妥协善处理,排除故障,减轻损失,追究责任。(对)

119.企业应当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对)

120.促进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很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错)

121.重大的销售业务谈判应当吸收财会,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记录。(对)122.企业应当及时办理员工社会保险,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员工依法亨受社会保险待遇。(对)

123.企业应当加强商业票据管理,明确商业渠据的受理范围,严格审查商业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票据欺诈。(对)

124.只有当会计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时,投资项目才能被决策者接受。(对)

125.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一定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错)

126.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职责和义务。(对)

127.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公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支持慈善事业。(对)

128.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一定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错)

129.下列审计程序中与查找未入账应付账款无关的有(审核应付账款账簿记录)

130.为证实所有销售业务均已记录,A注册会计师应选择的最有效的具体审计程序是(抽查出库单)

131.对大额逾期应收账款如无法获取询证函回函,则注册会计师应(审查与销货有关的订单、发票、发运凭证等到文件)

132.注册会计师认为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不足的迹象是(经常发生大额的固定资产清理损失)

133.在以下销售与收款授权审批关键点控制中,未做到恰当控制的是(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由销售人员根据客户情况进行谈判)

134.注册会计师通常以资产负债表日为截止日,在适当时间内实施函证(资产负债表日后)135.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附属公司所欠款项应与客户的欠款分开记录,是被审计单位确保其关于应收账款(表达与披露)认定的重要方法。

136.注册会计所核对销货发票的日期与登记入账的日期,发货日期是否一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截止)测试。

137.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销售交易截止测试,主要目的为了检查(销售交易的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138.对通过函证无法证实的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的最有效的审计程序是(抽查有关原始凭证,如销售合同、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副本及发运凭证等)

139.以下程序中,属于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中内部控制“发生”认定的常用控制测试程序的是(检查付款凭单是否附有购货票)

140.在以下销售与收款授权审批关键点控制中,未做到恰当控制的是(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由销售人员根据客户情况进行谈判)

141注册会计师实施产品主营业务收入的截止测试主要目的是发现(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入账时间)

142.注册会计师审计应收账款的目的,不应包括(确定应收账款的回收日期)

143.检查开发票日期,记账日期,发货日期(是否在同一适当会计期间)是主营业务收入截止测试的关键所在。

6.企业集团财务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篇六

关键词:集团财务,预算管理,集中管理,会计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陆续出现了集团组织形式。企业集团是一个有机整体, 它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并通过多元化经营分散市场风险, 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集团公司与一般企业相比较, 有其自身的财务特征, 其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以及阶段性目标都与一般企业不同, 企业集团如何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对提高集团的整体经营绩效具有重要作用。

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由于集团公司的各个子公司大多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所采用的会计核算方法、核算工具以及财务报告的报送方式可能会有所差别, 从而导致集团公司财务决算的时效性成为薄弱环节, 使集团管理层无法及时掌握整个集团的经营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决策。同时, 即使各个子公司均采用财务信息化管理, 但由于软件系统选择的灵活性和缺少统一的规划, 集团母公司难以通过对子公司财务软件的财务数据进行及时的汇总和分析, 需要财务核算人员对大量的业务单据进行整理后才能够制作凭证, 出具集团财务报告, 严重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 集团公司财务上需要根据新准则进行会计政策变更, 如将子公司权益法变更为成本法。在将权益法变更为成本法的过程中, 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的前提发生了较大变化。原准则强调的是不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 新准则强调首先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其次强调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两个前提, 因为不是所有的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都转为成本法, 对于不是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在活跃市场中有公开报价, 有公允价值的, 在新准则中不仅转为成本法, 而且都不是长期投资的规定范围, 而是属于金融工具准则的范围。对应单独财务报表来讲, 重点应集中在投资产业的业绩反映上, 所以采用成本法编制的独立财务报表更具有相关性。又由于国际会计准则对应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因此在新准则下采取了与其一致的做法, 即该种情况下权益法要转为成本法。而新准则与旧准则在权益法转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原则上基本保持一致。

3、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分布广阔, 总公司对其日常经营管理因为人力等因素鞭长莫及, 通常仅看重销售份额的增长而疏于公司治理, 甚至一些企业集团从短期市场竞争出发侧重于驱动子公司进行市场占领, 而忽略对子公司其他方面的控制, 导致子公司游离于母公司的控制之外, 尤其是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监管, 从而难以从集团的战略高度来统一安排投资和融资活动, 对子公司的管理也就显得力不从心。

4、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企业集团对财务的监控只侧重于事后, 忽略对事前和事中的控制, 满足于制订出全年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等整体性指标, 而没有进一步将决策具体化, 从而使很多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比较薄弱。在内部控制方面, 许多单位未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有些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是监督力量不够, 导致内部审计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 不能真实、公允的对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 限制可内部财务控制作用的发挥。

5、集团预算管理的目标是在依据集团的财务政策和会计政策, 协调集团各下属企业的资源和经营目标, 以实现集团整体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在实际的预算操纵过程中, 一方面由于企业集团的层级建设比较复杂, 部门繁多, 部门之间协调不顺畅现象较为突出, 预算管理的理念难以在集团内部得到贯彻。另一方面是集团预算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忽视对市场的调查和预测, 使预算偏离实际情况的差距比较大。再加上一些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方法如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没有的到广泛的应用, 导致预算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完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对策分析

1、实行集团财务管理网络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集团财务信息处理网络化提供了可能。企业集团可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财务信息平台, 采用统一的财务系统软件, 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 实现财务系统与其他各种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 在计算机网络上体现各子公司的资金流转和预算执行等情况。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母公司可随时了解子公司的财务状况, 实现对子公司的经营情况的实时监控, 提高信息反馈效率, 使管理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并制定相应的决策, 保证财务目标的顺利完成。

2、建立统一的集团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集团是由多个子公司或分公司组成的有机体, 为了分析各企业间的经营情况, 比较其经营成果, 母公司应当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 制定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 规范集团各个成员的重要财务决策和账务处理程序, 提高其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母公司应制定财务管理信息规划, 统一使用先进的适合本集团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软件。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 凡设立于我国境内, 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母公司, 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当前一些企业集团尚未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这样就难以体现集团真实的财务状况。因此, 应建立统一的财务制度, 如财务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对外投资审批制度、财务人员任免制度等, 便于反映企业集团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变动情况。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 统一集团公司内部的处理方法与程序, 才能在集团公司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协调与控制。

3、推进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理。

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是实现企业集团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企业集团经营战略和规划的实现, 需要各个子公司包括所属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等系统的有力支撑, 在这些系统中如果财务系统反应不及时将对经营战略的有效执行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将使企业集团的战略规划得到最有力的支持, 使集团内部的各个子公司在有效实施战略规划中产生聚合效应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集团的经营成本。对所属子公司、合资公司以及联营公司实施必要的控制或影响是集团公司中央总部应尽的职责, 实行财务集中控制的目标在于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且集中控制能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扩大融资规模, 有利于实现集团整体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

4、加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管理方法的有效, 内部审计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防范性。集团公司可建立由母公司董事会直接领导的审计委员会来全面负责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如循环审计、离任审计制度等, 监督各子公司的财务行为, 保证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审计机构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 地位就越高, 独立性就越强, 因此董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层次最高, 独立性也最强。

5、完善集团预算管理体制。

集团公司应从公司的长远利益出发, 对所属公司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建立一套涵盖企业主要发展指标的预算指标体系。首先集团公司董事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 负责预算的编制、审定和组织实施及调整。其次, 由集团公司根据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提出预算目标, 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编制预算, 并根据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规划提出预算目标, 并将其进行分解下达给各子公司, 各子公司根据总的预算目标并结合自身情况编制各自的预算草案, 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各子公司的预算草案进行汇总和审核, 并召集各子公司的经营者进行预算的协调与调整, 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最后,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制定各项考核标准和一系列的激励措施, 通过这些标准和激励措施来保证各级预算目标的完成。

6、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为使集团公司的整体战略方针在子公司得到贯彻执行, 规范子公司的财务活动, 确保子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集团公司可依据产权关系, 以出资人身份对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 负责派驻单位的财务活动、预算活动和会计核算及会计监督活动, 参与派驻单位重要经济业务活动的分析和决策等。同时, 为了保证其相对于子公司的独立性, 财务总监的人事关系、工资和奖金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和发放, 同时要实行财务总监定期轮岗制。

参考文献

[1]、羊首道, 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难点及解决方案初探, 当代经济, 2010年第3期

[2]、赵贺春, 刘靳堃,集团公司财务集中模式初探, 财会通讯, 2010年第8期

[3]、吴小莲, 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总会计师, 2009年第3期

7.企业年审中的若干会计问题 篇七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会计信息 思考

会计信息是财务决策的物质基础,会计信 息的真实、准确是进行科学财务决策的先决条 件。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首先,表现为可 比性。可比性是指能使信息使用者从两组经济 情况中区分其异同的质量特征,要求不同企业 之间的会计政策具有相同的基础,会计信息所 反映的内容也应基本一致;其次,表现为重要 性。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是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 遗漏或错误的表达时,可能会影响到依靠该信 息使用者所做出的判断。换言之,该项信息的 重要性大到足以影响决策。重要性与相关性相 似,相关性是一种质量上的要求,重要性则是 一种数量上的要求,会计人员不提供某一信息 可能是决策者对那些信息没有兴趣(不相关), 也可能是虽然有兴趣,但其金额太小不足以对 决策产生任何影响(不重要);再次,表现为及 时性。及时性要求对交易、事项或情况的处理 及时,会计信息的提供及时,在信息失去影响 决策的能力之前提供给决策者。没有真实、客 观、准确的会计信息,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财 务决策,甚至有可能导致相反的决策,为决策 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经济的发展离不 开会计信息。然而,现实生活中虚假的会计信 息严重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从微观角度看,虚假会计信息使投资者无 法根据发行公司股票的真实价格做出投资决 定,从而蒙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加重投资者 的不安全心理,使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失去 对证券市场的信任感;还会造成强化投资者过 度投机、纵容不正当竞争以及不利于证券市场 监管的后果。从宏观角度来看,假如企业的会 计信息是虚假的,那么国家对企业征收的税收 收入则可能会被大量的偷漏和逃避,国家财政 收入就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国家有关部门得不 到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就会在经济决策、经 济管理、经济监督等方面产生不可弥补的失 误,给国家宏观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 误导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会 计信息失真还会助长不良社会风气。

2. 影响会计信息真实的因素

2.1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地位、素质、行为等也是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会计人员素质 不高,权力得不到保障,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的重要原因。在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 会计人员对领导和经营者存在着依附关系,甚 至职业能不能受到保障的关系,因而执行财会 制度时,常处于“两难”境地。会计人员要掌握会计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熟悉和理解会计法 规、制度,掌握信息加工技术;同时,会计人员 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等 等。但事实上,很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 平较差,尤其是一些企业经营者任人唯亲,安 排一些不懂会计的外行亲信任会计机构负责 人或主管会计,从而在会计领域内部导致了会计失真。对注册会计师而言,会计信息的鉴定 是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会计要求注册会计师掌握各项经济法规和会计、审计的基础理论方法,并要求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

但從目前情况看,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不 高,从而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2.2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我国会计制 度的制定无论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都缺 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 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旧的会计规范亟待更新,新的会计规范尚未建立,会计规范中也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由于处于变革的年代, 可变因素太多,制度不够健全,企业缺乏严格的、科学的监督约束机制,所有者让渡给经营者的权力过多,并且对让渡的权力不设监督。因此,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抑制其“偷懒”动 机;另一方面又没有恰当的监督机制,减少经营者“为所欲为”行为。这样,个体实施违 规行为的风险很小,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成 本很低,违反制度所得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造假者得好处,不造假者反而吃亏,这就使得个体有了实施违规行为的理 性依据,因而促成了个体的违规行为。

2.3监督机制不健全,也会导致会计信息 失真。首先,企业内部监督控制存在着局限 性。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 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 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随着企业经营者的 意志而改变;其次,对企业的社会监督、政府监督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目前,从我国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企业外部有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虽然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其执业范围狭窄;再次,由于社会中介机构之间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和一些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较低,使有些经审计确认的会计信息 仍缺乏可靠性。政府审计监督由于受人力、 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督性质的局限, 不可能查出企业的所有违法违纪行为,这也 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

3.1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用法制手 段规范社会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作为维护 经济秩序、公正鉴证财务报告的“经济警察”,理应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力 量,但实际情况却令人深感忧虑。一方面需 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职业道德、与企业勾结在一起提供虚假 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保证这个 行业的公正性,从而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3.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首先, 科学地设置会计岗位,合理配置会计人员, 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 度和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会计核算的基础工 作,加强内部控制;其次,建立岗位定期轮换 制度,会计岗位定期轮换,不但可以使会计人员全面地掌握会计业务,提高业务素质, 还能将会计业务中的漏洞在岗位轮换中暴 露出来,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再次,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从会计凭证到账表 的合法性、资产的完整性、成本费用的可靠 性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 以强化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3治理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 围。重塑会计诚信,让那些造假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动真格去打击那些造假者,要切实保护合格会计人员的利益不受侵犯,弘扬那些与造假者作坚决斗争的会计人 员,这样才有可能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 面,从而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4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 督体系。首先,应当依法实行企事业单位年 度会计报告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变突击性审计为制度化、标准化的经常性审计, 逐步健全企事业单位会计报告管理和会计 信息质量检查制度;其次,财政部门要加强 会计管理,对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依法 实施监督。尽快理顺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 计监督、金融监督等方面的关系,形成综合 性监督合力;最后,建立健全协调有序的内 部会计监督机制,使单位的领导人、部门负 责人、财会人员各负其责,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万晓文.中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比较 [J].广西会计,2008.7.

[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会计 概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上一篇:淡定,做最好的自己散文下一篇:cruel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