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中国

2024-09-21

心理学在中国(精选7篇)

1.心理学在中国 篇一

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法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二、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界的发展状况

法社会学,发端于西方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传入中国,则在20世纪上半叶。在这近百年间,它经历了民国的短暂的繁荣、文革的近乎停滞及改革开放后的复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科学事业终于步入正轨,法社会学也得以恢复和发展。三十多年以来,学者们秉承前辈遗愿,孜孜以求,各种有关法社会学的学术活动举行,学术研究机构亦有成立,虽相比于西方尚力有不逮,但终归在法社会学研究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成果问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法理学界推进法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性

梁漱溟先生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立足于中国的人心与人生,探求中国文化的命运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先生道:人非社会则不能生活,而社会生活则非有一定秩序不能进行;任何一时一地之社会必有为其所为组织构造者行诸于外而成其一种法制、礼俗,是即其社会秩序也。由此可见,法制,或言一民族国家的社会秩序规制,必须适合于本民族的人心与人生,与本民族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态相协调,才能够使得一民族社会自由和谐的发展。

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移植了西方的法律,由于社会的急速发展,对法律的需求加大,使得部分我们移植而来的法律尚未来得及消化就通过立法程序固定下来,应用于我们中国的社会,不仅造成了法律与社会的脱节,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法治精神的培养,为法治的现代化造成了不小的障碍。诚然,我们要借鉴发端于西方社会的现代法律及其法学,但是,仅一味的移植而不加消化,忽视甚至排斥本民族的法治资源,我们便永远都不会达到西方现代法治的高度,并且,最终只能够让我们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而中国的法理学尤其是法社会学应该肩负起构建本民族法学的历史使命,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摆脱西方话语霸权的控制,走出一条真正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中国特色法治道路。

2.法社会学在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总体来说,中国法理学的研究是服务于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的,而所谓法制的现代化,则以实现社会的法治为其评价标准,法理学的研究亦应立基于此。鉴于中国法理学尚未完全摆脱西方的话语统治,缺乏相应的理论自觉,法社会学研究的推广就显得颇具意义。

首先,中国法理学一向被认为是缺乏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真正根基,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根基的法理学如何能够指导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更遑论促进本土的法治化,而法社会学的发展,正好可以有助于弥补这一重大缺陷。法社会学研究提醒我们,要立足于本民族国家来进行学术研究,不仅在历史典籍中,更重要的是在当代人的社会实践中已经形成或正在萌芽发展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中寻找本土资源。一直以来,我们奉行西方中心主义,以西方的法律形式和分类标准来进行立法,忽视了我们自身的传统,也漠视了我们自己的一些习惯和惯例。哲学上讲自否定,而我们连自己是什么都不清楚,谈何向前发展。发展法社会学,对于我们走出这一怪圈,发展自己法理学,构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法社会学方法的应用,使得法学家们不必再拘泥于注释法学般的工作,也不必再仅仅依靠引进西方法哲学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而是可以以中国广大的社会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这对于中国法学的自觉发展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第三,在学科完整性上,法社会学本身就是法理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理学作为整个法学研究的指导学科,而法社会学这一交叉学科能够很好地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发展出独立的法学成果和资源,对于法理学乃至其他法学学科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心理学在中国 篇二

一、中国人的色彩观之红色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色彩, 每种色彩都传递着一定的信息, 对色彩美的追求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受各自历史、文化、宗教、地域、教育、生活的影响, 以及不同的审美观, 导致对色彩喜好有很大差异。中国人的色彩观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色彩表现形式上也是与众不同的。

红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对太阳的膜拜, 对火的皈依而衍生的文化嬗变。它是炎黄子孙世代割舍不下的血色传承, 从而成为了我们民族崇尚的色彩, 形成了以红色为出发点的中国化视觉传达。中华民族一直对红色有着特殊的情愫, 因为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富足、美好与权力, 人们通过对红色的喜爱和崇尚, 含蓄地表达了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形成了很多带有“红”字的美好词汇, 春节等盛大节日, 红色铺天盖地, 透着喜庆与吉祥, 同时又用来驱灾辟邪, 我们称为“满堂红”。女孩出生窖藏一坛美酒叫“女儿红”;寓意顺利成功称为“开门红”;人走运叫“走红运”;受上级重用者称“红人”;结婚、生子等喜事我们称作“红事”;古人称美丽女子为“红颜”;一个人身体健康气色好被形容为“红光满面”;汉高祖刘邦自称“赤帝之子”;红色大字做标题的公文称之为“红头文件”。从红木箱柜到朱门红墙;从喜帖到年底的红利、红包;从朱漆器皿到久负盛名的霁红瓷;从孩子的红肚兜到婚礼的大红喜字;从红红的腰鼓到舞龙的绣球;从本命年的红腰带到祈求平安的中国结;从年节悬挂的灯笼到家家户户张贴的对联窗花;从少先队员的红领巾到五星红旗……这些全部是因为红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情感和美好的象征意义。中国人传统的色彩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一定的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人信奉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中的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 这五种色彩源于自然中的“木、火、土、金、水”, 是自然中提取的“正色”, 其它色彩都是由这五种正色衍生调配而来, 所以中国人的色彩观很大程度上受五行观的影响。五行颜色中红色代表着南方、夏天、心脏、徵 (五音之一) 、太阳、火焰、神圣、尊贵等。汉朝以后, 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习俗基本趋于一致, 经世代沿袭, 传承至今, 逐渐奠定了我国尚红之风, 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传统吉祥色彩文化。

二、红色在中国节庆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心理效应

红色在中国节庆食品包装设计历史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汉代, 红色就已经被应用在包装上了, 例如用来包装土特产、药材、糕点的八角包, 用泛黄的包装纸将承载物包装成具有体量感的方斗造型, 再附以小方红纸, 用纸绳捆扎以便提取。质朴泛黄的纸与大红方纸搭配, 喜庆与热闹跃然而生, 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健康平安, 一份真诚祝福便随着包装传递给了消费者。

(一) 丰富多彩的中国节庆文化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 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同时慢慢渗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之中。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 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 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现在我国的节庆日种类繁多, 从类型上大体就可分为时令性节日、纪念性节日、祭祀性节日、宗教性节日及祈禳性节日等。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 所以传统节庆文化大多与生产劳动息息相关。传统节庆除了举国欢庆之外, 通常还有休养生息的意味, 在众多节庆中最隆重、最富民族特色的当属春节。春节是除旧迎新准备再生产的节日, 春节的节庆活动包括祭灶等祭祀鬼神和先祖的活动, 还有守岁、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拜年等项目, 表达了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幸福安康的美好心愿。

节庆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时至今日, 在现代生活中节庆文化也被逐步赋予新的内涵与意蕴。

(二) 红色在节庆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心理效应

1. 节庆期间的消费心理

各节庆期间, 消费者购买的节庆商品以食品、服饰、装饰品为主, 其目的是为走亲访友、家庭聚会、公司福利等。人们通过馈赠礼物表达彼此之间的关爱与祝福, 希望亲朋好友日子越过越红火。红色最能体现热情的关爱、驱灾纳吉的美好愿望等心理, 此时红色成为了节庆商品包装色彩的最佳代言。在所有色彩中, 红色具有最强的彩度并有着温暖的感觉, 这种浪漫、感性、进取的色彩可以达到增加色彩欲的效果和提高人情绪的作用。

2. 色彩与市场营销

在市场营销环节中, 我们可以称色彩为无声的推销员。利用色彩吸引消费者的视线, 向消费者传达商品的信息, 对销售而言比什么都重要。抓住消费者渴望了解商品性状这一好奇心, 利用色彩刺激和暗示的力量发挥其在市场营销中的宣传作用。

我们拿包装为例, 色彩元素是包装设计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设计语言, 也是宣传、完善企业或产品形象的有效手段, 包装设计画面的色彩会直接影响包装设计主题的表达。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里, 包装成为了产品的外衣, 如果顾客不能在几秒钟内找到能使自己关注的东西, 就很有可能迅速转移视线另寻目标, 这时色彩恰恰可以给顾客留下须臾的印象。优秀的商品包装追求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目的就是要使人在接触包装的瞬间感受到强烈刺激, 否则就难以吸引受众稍纵即逝的注意力。这时, 与众不同的色彩搭配就可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因为色彩常常第一时间抓住人的眼球, 其次是图片, 然后是一些符号、标志及文字。

3. 红色与节庆食品包装设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节庆期间全家团聚、走亲访友, 免不了要筹备一些美酒佳肴以示庆贺, 所以食品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要想使产品具有明显区别于同类商品的视觉特征, 更具有诱惑消费者的魅力, 刺激和引导消费, 或是增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 都离不开色彩设计和运用。这时,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起到以“色”夺人的作用。

作为人类文化积淀的色彩观, 在现代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用现代色彩学的原理和方法诠释色彩设计的实质, 把色彩设计提升到符号学、美学与传播学的层面来讨论, 打造出符合现代人类情感的人性化设计, 是现今设计师及研究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红色是火、太阳的颜色, 显得温暖、热情、活力四射。纯正的红色视觉识别性强, 能使人血液循环加快, 血压升高, 从而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刺激, 令人激动、亢奋。因此, 在战争和革命中, 常常被用作鼓舞斗志的标志色彩。在东方, 人们常用红色来装点喜庆、热闹的场面, 营造出热情、奔放、吉祥、喜庆的气氛。

红色在我国消费市场倍受青睐, 特别是在节庆食品包装设计上, 红色无疑具有扩大商品销路的作用。成功地运用红色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极其深刻的第一色彩印象, 更能直观、便捷地刺激受众的食欲, 传递节庆食品的品质, 唤起人们的消费欲望。千百年来, 尽管节庆食品的包装材料和造型不断更新, 但色彩仍多选用个性鲜明的红色。食品包装使用红、黄暖色搭配, 画面主体多以真实或抽象商品的自身形象来冲击人们的视觉, 从而激起人们的食欲感, 这也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中, 红与黄的搭配总能呈现出显著的视觉效果, 它强烈但不轻浮, 大方又不失庄重, 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渲染出热闹吉祥的节日气氛, 形成极强的视觉效果, 同时又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底蕴。

三、结语

红色是中国的“国色”, 红色的运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节庆食品包装的色彩力求鲜艳、明快、热烈、喜庆并富有食欲感, 红色在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中当仁不让地占有主体地位。因此, 在追求现代化的气息和国际时尚化的品位时, 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 结合民族手工艺和图形设计的方法, 形成丰富多彩又不失民族特色的设计, 是节庆食品包装艺术风格必寻之路。

参考文献

[1]姜澄清.中国人的色彩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2]张伟杰, 王安霞.中国传统色彩之红色与礼品包装设计[J].大众文艺, 2012 (23)

[3]张小芳.浅谈红色在中国节庆包装中的运用[J].沧桑, 2010 (02)

[4]刘青.浅谈“中国红”现代设计中的色彩符号[J].美与时代 (上半月) , 2010 (04)

3.法理学在中国的兴起 篇三

【关键词】法理学;历史前言;近代发展;重要问题

1.法理学概况

法理学是法学的一个分支,是学习法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涉及范围很广泛。法理学是相对抽象的理论思维科学,具有很强的哲学特征。但法理学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众多法律实践和考察形成的理论体系。法理学的理论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从法学的分支角度看,法理学应该研究的主要问题。法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范畴,比如法律规定、法律行为、法律责任、义务、权利等;法的价值作用在法理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人权、生存秩序、人身自由与权利等;法的历史问题,包括法的起源和演变发展、法律制度、法治现代化等;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比如法律法规、守法执法、法律职业等。其实从法与社会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出发,研究如何把相对独立的理论问题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严谨的逻辑整体。法与社会之间是密不可分互相作用的,法能够影响制约社会中的其他部分,社会中的其他部分也改变甚至决定法的发展趋势。比如法与经济、法与道德、法与文化等。

2.法理学的历史前沿

中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法理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法理思想在中国盛行的第一个时期,涌现了商鞅、韩非等法家代表任务。社会动荡、思想领域活跃。儒墨道法四家对法律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封建法律开始形成,法家思想起主导作用。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全国上下推崇法学思想。由于刑法残酷,好景不长,儒家得到了发展机会。直到汉武帝大力推崇实行儒家思想,法律儒家化,封建正统法理学最终定型,虽然每个朝代都有改进和发展,但整体上没有剧烈变化,沿用至清朝末年。

3.法理学近代的发展状况

“法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梁启超先生的《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中。先生提出在中国实施西方的法律制度,主张以法治国。新中国建立后,废除旧法建立新法。法理学在变革中不断发展,早年受苏联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受西方的影响。不断摸索后,中国才有了自己的法理学。不久后法理学进入迅速发展阶段,除了基本理论外,法学理论开始研究法与社会各方面关系。提高了对法理学的认知,推动民主与法治的结合,初步形成了本国特色的独立法理学体系。21世纪中国法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走向成熟。近些年,我国与法理学相关的著作、评论都越来越多。法理学在近代发展中的重大事件。70年代末,在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引导下,法理学再次明确了法律的重要性,达成了依法治国的共识。法理学在中国迈开了前进的步伐。1992年,邓小平同的南方谈话,解答了许多困扰性的问题,开阔了认定思维。在此次谈话和十四大的引导下,法理学获得思想解放,打破沉闷的局面,继续开拓进取,开辟了法理学的新局面。1996年,江泽民同志在法制讲座上提出依法治国方针,十五大首次明确将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法理学因此获得最为全面和深入的发展。

4.法理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4.1法治理论

法治与现实联系密切,法治理论是我国法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而且与现实相联系。法治建设经历了被忽视和破坏的阶段,拨乱反正后才重新得到重视,最终在依法治国被确立后才进入真正实施的阶段。近年来我国提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决策,同时对法制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法理学需要以现实的国情和政策为向导,在保证法治理论与当前国家最新的法治政策协调统一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4.2权利理论

就目前国情来看,权利理论中最突出的是民主问题。近年来,人权的呼声越来越高。没有法治的民主很容易引起社会混乱动荡的局面,没有民主的法治也容易引起暴政,难以维持长远的发展。民主与法治不应形成互相对立的局面,应该在事实过程中互相融合共同发展,以此来维持良好而稳定的社会秩序。怎样根据现实的情况,协调好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成为法理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4.3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近年来法理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研究依法执政的规律和原理。法理学在研究依法执政的问题时,需要清晰地了解政党、政权、执政等相关的概念,并且深入了解我国依法执政的实际状况。从而为依法执政提供更加合理可行的理论指导,最终确保依法治国的有效实施。

5.总结

法理学经过漫长历史,曲折的发展,最终在我国得到极大的重视,形成了比较稳定和完善的理论体系。近年来,法理学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困难。摆脱了外来思想的指导和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法理学仍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探究。相关学者要从过去的漫长探索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对法理学所包括的方方面面内容进行细致而深入地研究,以此為我国的法制建设提供更加扎实完善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石伟.论中国法理学的实践转向——三十余年法理学学术史考察[J].现代法学,2012,04:172-186.

[2]刘雪斌,李拥军,丰霏.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法理学:1978-2008[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05:3-36.

[3]程燎原.“中国法理学”的“发现”──“中国法理学史”在近代的创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03:126-137.

[4]陈金钊.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身份”焦虑[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04:145-153.

4.《易经》与中国文化心理学 篇四

《易经》与中国文化心理学

文 | 申荷永、高岚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易经》素有“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称誉。既然当代西方心理学史家也把中国看作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人们也已经逐渐意识到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和独特的心理学体系,那么这种中国文化的心理学意义,也自然会透过《易经》来传达其消息。

在本文中,我们以《易经》为基础,分“易经中的心字”,“易传中的心意”和“易象中的心理”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易经》中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心理学”。同时,我们也将比较与分析《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尤其是《易经》与分析心理学所建立的关系。

1.易经与心之意义

我们将西方的Psychology翻译成了“心理学”,其中最大的特色莫过于使用了“心”字。尽管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曾经有“灵魂”(soul)、“意识”(consciousness)、“行为”(behavior)或“认知”(cognition)的不同强调与变化,但是一个汉语的“心”字,却囊括了迄今为止所有心理学家对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易经·系辞上》中有“圣人以此洗心”的描述,其中涉及到了“心”,反映着《易经》之心理学的深刻意蕴。《易经·系辞下》中还有易之“能说诸心,能研诸虑”的总结,《周易折中》释其本义为:“„说诸心‟者,心与理会,乾之事也。„研诸虑‟者,理因虑审,坤之事也。”⑴ 更是明确地表现出了《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正所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⑵ 卦与象是《易经》的精髓;“意”与“情”都由心构成,属于心理学的最基本范畴(文中所引用《易经》原文,均出自《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87版)。

我们曾经在“心与心理学”和“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等文中,探讨了我们汉字“心”的心理学意义。它可以在心身、心理和心灵三种不同的层次上,表述不同的心理学的意义;但以“心”为整体,却又包容着一种整体性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比如,在汉字或汉语中,思维、情感和意志,都是以心为主体,同时也都包含着“心”的整合性意义。这也正如“思”字的象征,既包容了心与脑,也包容了意识和潜意识。对此,《礼记·大学疏》中有精辟的论断,称之为“总包万虑谓之心。”⑶

西方心理学的早期发展,所侧重的是一种生理心理学,如实验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的代表作,便是《生理心理学大纲》(1875)。其后来的发展是以意识和行为为研究的主题,尽管仍然把人的生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但是,再后来的发展,如弗洛伊德之后的荣格分析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第三势力心理学之后的第四势力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超个人心理学)等,却明确地要以人的心灵或灵性作为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主题。而作为这后来的发展,作为自称为后现代的西方心理学家,他们却是要在中国文化中吸取他们所需要的营养与支持。即使是作为认知心理学代表的学者如茄德纳(H.Gardner),以及以其情感智力理论而闻名的学者高尔曼(D.Goleman)等,也都直言不讳中国文化心理学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心”的心理学的意义与价值。

http:/// 当我们以“心与心理学”为主题来思考中国文化心理学意义的时候,曾经被《周易·系辞上》的“圣人以此洗心”深深地打动。我们曾经以“Psychology of Heart”为论文的题目,参加瑞士爱诺思基金会(Eranos Foundation)关于《易经》的国际圆桌研讨会。透过一个“心”字,我们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考察与分析《易经》与心理学。

2.易经中的心字内涵

通行本《周易》本分为经和传两部分,经文由卦辞和爻辞组成,易传的部分则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和杂卦等“十翼”。在《周易》的卦爻辞中,有6个卦直接使用了心字8次,为我们留下了中国古代对心之义和心之理的最初规范,以及其所赋予的原型性的义理和内涵。

这6个卦分别为:坎卦(维心亨),明夷卦(获明夷之心),益卦(有孚惠心;立心勿恒),井卦(为我心恻),艮卦(其心不快;厉薰心),旅卦(我心不快)。属于心部的汉字在上下经的64卦中反复出现,其中如:悔、惕、性、恒、愁、惠、忧、思、憧憧等等。对此,我们以“坎卦”为例,进行如下的分析。

坎卦卦辞的原文是:“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程颐在其《程氏易传》中解释坎卦之卦象时说:“阳实在中,为中有孚信。„维心亨‟,维其心诚一,固能亨通。”⑷ 这是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维心亨”也正是表达了其朴素至诚的道理。程颐还说,“至诚可以通金石,蹈水火,何险难之不可亨也?”⑷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周易》经卦中出现的心字及其表述方式,如“维心亨”、“为我心恻”、“有孚惠心”等,与尚书和诗经中所使用的心字具有相似性,保留了汉语心字的原始面貌及其基本蕴涵,并且保留了甲骨文及金文中心字与心词的古朴性。对此我们可以略作比较如下,如早期甲骨卜辞所载:“庚戍卜,口贞,王心若”;“午卜,贞,王心亡鼓”;⑸《诗经·国风·邺·柏舟》之“我心匪鉴,不可以茹;我心匪石,不可以转;我心匪席,不可以卷。” ⑹ 以及《尚书·商书》之“惟简在上帝之心”⑺ 等。《尚书·商书》中还有“啟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的描述,实为汉语“心药”的基本原型;而《易经·说卦传》中有:“坎为水,……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实为“心病”的基本原型表现。

《易经》坎卦中的“心”义及其原型性的内涵,为后世发展的心学奠立了基础。李舜臣曾经评注说,“作《易》者,因坎离之中,而寓诚明之用,古圣人之心学也。”⑴ 章潢说,“六十四卦,独于坎卦指出心峄示人,可见心在身中,真如一阳陷于二阴之内,所谓道心惟微者此也。”⑴《易传》中所发挥的“天地之心”,如复卦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彖辞》);所主张的“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如咸卦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辞》);所提倡的“君子立心以恒”,如系辞之“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便是心学的最初形态。

实际上,《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并不拘泥于“心”字本身;正所谓“言生于象,固可寻言以观象。”并且古有“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的主张。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易经》之卦象的分析,来作进一步的讨论。

http:/// 3.易经卦象之启示

在《易经》的卦爻辞中,包含着深刻的心理学道理;易传中的评论与解释,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易经》中的卦象,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与分析。孔颖达在其《周易注疏》中说,“伏牺初画八卦,万物之象,皆在其中。”⑵ 这正如《易经·系辞》中所揭示的:“圣人设卦观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

因而,凡是《易经》之64卦,384爻,拟诸形容之间,处处包含着丰富的象征性,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首先,易中有象,在《周易》之象辞中集中反映着这种象征性的启示,诸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载物厚德。”乾坤中包含着一种“君子之道”,包含着一种深刻的人格心理学理论。

其次,即使是一个单一的卦象,其中六爻的变化,也可象征人生的心理发展。比如,孔子曾经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⑻ 来形容自己一生的心路历程,从中也不难看出乾坤之六爻变化的痕迹,如“四十而不惑”与乾卦第3爻之“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或坤卦第3爻之“含章可贞”。或者说,从乾坤之六爻的变化中,可以来分析真正君子之道或君子之心路历程的演变与发展。再者,在《易经》的六十四卦之中,更有着重阐述心理规律的卦象。比如,象坎卦、艮卦、比卦、家人卦等等。在此,我们以咸卦为例,来进行易象的心理分析,以及我们对《易经》中心理象征性的理解。

咸卦由兑与艮组成,《易经·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释其卦象,咸卦以艮兑相配,所表达的是山泽气息相通,万物皆互相感应之道理;但象中亦有情,艮为少男,兑为少女,男女相感之至情,已见于此。遍观咸卦六爻,初阴四阳,二阴五阳,三阳六阴,皆阳感而阴应,阴感而阳应之象征。称其为感,所表现的正是交互相感之义。

因而,我们知道,这咸卦是象征“感应”的,揭示了感应之道。我们曾经将“感应”译为英文的“touching by heart and response from heart”,因为汉字的感与应(應),皆有“心”为主体。这可与西方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原理相互比较,两者所揭示的是不同的心理层面,所反映的是不同的心理学思想。感应是超于单纯的刺激反应的,其以心的象征性为主体,强调了这种心理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性,以及情感的作用。而刺激反应则不然,所侧重的是对心理过程机制的描述。

更为可贵的是,《易经》中咸卦的心理学意义,并不完全在于一种“普通心理学”的描述,它是将意识的心理学与无意识的心理学结合了起来。咸卦上兑下艮,乾在坤中,包含了“天地所感”的境界。因而,在“咸卦”之意象中,包含着“无心之感”的本质内涵,揭示了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途径。这正如《易经·系辞》中的介绍:“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朱熹评注说:“无思、无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体。感通者,寂之用。人心之妙,其动静亦如此。”⑼ 无心之感,是《易经》中天地之心的呈现,是中国心学的精深境界。

咸卦感应之心理学的意义与象征性,却也并非局限于咸卦本身。从咸卦九四爻以下,复有困三解上,噬嗑之初上,否五鼎四,豫二复初,损三益上等,其义皆统于咸四。因为咸卦之第四爻,正为“心”之象征。对此,《易经·系辞》中有深刻的论述,将咸卦第四爻之意义发挥的http:/// 淋漓尽致。如将其形容为“同归殊涂”,“一致百虑”;“精义入神”,“穷神知化”;并且主张“君子易其心而后语”,戒“立心勿恒”。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表现出《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思想的线索。老子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⑽ 而《易经》则正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我们更希望当代的心理学家们,能够从《易经》中获得启迪。对此,我们可以用“易经与心理分析”,以及“爱诺思与易经”,来介绍《易经》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所已经产生的影响。

4.易经与分析心理学

在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发展的初期,便早已与《易经》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卫礼贤(理查德·维尔海姆)在劳乃宣的帮助下,把《周易》翻译成德文的时候,已经通过他们的翻译,传递了其中古老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的信息。这正如卫礼贤的儿子海尔姆特·维尔海姆在该译本的英文版第三版(1967)序言中所说,“易经中所阐述的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人类心理现象。”⑾ 在这第三版的英译《易经》中,同样带有荣格为其德文本所撰写的“前言”,更是增加了《易经》对心理学的意义和影响。

荣格曾经这样说:“《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⑿ 这是荣格对于《易经》的理解,以及其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荣格说,“任何一个象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⑿ 这个“阿基米德点”,是荣格对于《易经》的接受和理解,而这个“阿基米德点”,也正是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

通过《易经》的帮助和启发,荣格提出了他的“共时性原则”(synchronicity),并将这种“共时性原则”,作为其分析心理学发展的一种内在基石。荣格说,我自己在对无意识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西方的因果性原则在解释一些无意识心理活动和过程时,是不充分的;这也促使我寻求另外一种解释的原则。在英国学者保罗·戴维斯的名作《上帝与新物理学》一书的第六章:“精神与灵魂”中,作者将荣格的一段话作为该章的“导引”:“我就是相信,人类自我或曰人类灵魂的某一部分,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法则---卡尔·荣格”。⒀

荣格深信,心理现象,必将遵循着一种有别于物理法则的法则;“共时性”原则是荣格的心理学信念,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基石,也是荣格为之而奋斗的一种理想。荣格曾经说过,“建立在共时性原则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在《易经》中表现的最为充分,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最集中的体现。而对于我们西方人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从赫拉克利特之后,便在哲学史上消失,只是在莱布尼兹那里出现过一些低微的回声”。⑿ 在这种意义上,荣格说,《易经》正好适合于分析心理学发展的需要。

从荣格以来,几乎所有的分析心理学家,都对《易经》独有情钟。《易经》与心理分析和分析心理学,建立了深厚的关系;众多的分析心理学家,都从《易经》中获得了深刻的启发;并且将这种深刻的启发,发挥为其心理分析的实践。对此,我们可以用“爱诺思与易经”为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易经》对西方心理学所产生的影响。

http:/// 5.爱诺思与《易经》

“爱诺思”※这个名字在西方具有东方的象征性意义,因为从其孕育和产生之日起,她便与中国文化,尤其是《易经》,结下了不解的渊缘。爱诺思的创始人奥尔加·弗罗贝-卡普泰因夫人(Olga Froebe-Kapteyn),最初正是由于对《易经》的兴趣,邀请一些著名的汉学家或《易经》学者聚会,如理查德·维尔海姆(Richard Wilhelm)、鲁道夫·奥图(Rudolf Otto)和卡尔·荣格等,为爱诺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年都要举行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早已成为国际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

正式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开始于1933年,卡普泰因曾邀请荣格在1934年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上,专门介绍《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从1933至50年代初,荣格几乎每年都要出席“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并且每次都是该系列圆桌研讨会的核心人物。因此,在瑞士苏黎士荣格研究院建立之前,爱诺思也就成了分析心理学的大本营。同时,《易经》与心理分析,《易经》的心理学意义,以及其深远的文化意义,一直是爱诺思东西方文化圆桌研讨会的主旋律。

卡普泰因夫人的继承者,担任爱诺思基金会主席近40年的利策玛(R.Ritsema)博士,同时也化了40余年的心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易经,完成了影响深远的《周易》——“爱诺思易经版本”,一种独特的易经心理分析。

利策玛博士认为,《易经》充满灵性,充满了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包含着目前西方深度潜意识心理学以及分析心理学的深刻道理。他说,“《易经》中包含着荣格所描述的原型力量。这种力量代表了生命的变化以及其意义的体验,其规律或道。”⒁ 利策玛曾经这样来介绍他们所翻译和注解的《易经》:“我们这部书是把富有灵性的《易经》,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工具。”利策玛认为,“《易经》填补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缺口”。⒁ 他们的翻译与工作,是要把《易经》中的心理学根源,复兴为一种活生生的心理学实践;表现与发挥《易经》中的心理学意义,也正是爱诺思《易经》版本的最大特色。

利策玛与斯提芬·卡赫(Stephen Karcher)合作,1989年以《爱诺思年鉴》的形式,发表了爱诺思《易经》的第一版,并且为其取名为:《周易:包罗万象的启迪》。接下来几年的爱诺思圆桌研讨会,基本上都是集中于对该《易经》版本的研讨,国际间著名的分析心理学家以及易经学者,频频聚会于爱诺思,共同研究爱诺思的《易经》版本,共同探讨《易经》中所包含的心理学意义。通过这些研讨,通过一种集体性的工作,也大大地改进与完善了爱诺思《易经》版本的内容与形式。1994年,英国基础出版公司又重新出版了爱诺思的《易经》,将其定名为:《周易:中国的经典,变化的启示》。

我们曾经几度访问爱诺思,并且在爱诺思圆桌研讨会上做关于《易经》和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报告,同时也深为众多分析心理学家对《易经》的执着与热情所感动。在1998年“第一届分析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有10余位西方心理学家所提交的大会论文,都是关于《易经》与心理学或心理分析的。⒂我们希望,通过“《周易》与心理学”,或者是“《易经》与心理分析”的主题,能够反映出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能够通过中国文化心理学,来促进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东—西方整合性心理学的发展。参考文献: 李光地纂(刘大钧整理).周易折中.成都:巴蜀书社,1998.955,247,8,3

5.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篇五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由三个相互循环和贯通的观念,即天人论、人贵论和性善论所构筑的人生哲学.天人论主要描述人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关系,对人的宇宙地位予以定位;人贵论重在阐明人与动物的关系,强调人在生物系统中的价值;性善论则主要在于表明人获得幸福生活的内在依据,强调在人类自身中间,不同的道德品性造就不同的生存意义与行为方式,只有培育优良道德禀性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此三观所体现的整体心理观是理解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及其所表现出自身特色的基础和前提.

作 者:刘华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00 刊 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TO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8(3) 分类号:B84-09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   天人论   人贵论   性善论  

6.心理学在中国 篇六

可以说, 音乐心理学是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就我国音乐心理学而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关于音乐心理活动的描述和对某些音乐心理规律的研究就散见于诸子百家的史论、乐论等哲学、美学及伦理学文献之中。” (1) 可见, 中国音乐心理学的思想在早先的古代学者们的诸多言论中便已经有所体现, 并显得较为丰富、活跃。那么, 说它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则是因为与音乐学门下的其他学科相比, 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建立起步较晚, 在经历了从属于大心理学, 并接受着音乐哲学、音乐美学学科理论漫长的孕育阶段之后, 音乐心理学最终才在20世纪上半叶完成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艰辛过程, 初步明确了自身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问题。而伴随着学术研讨队伍的壮大和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 中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加快, 学术研究变得更为专业、深入, 形成了稳定的态势。但即便是有了这样丰硕的成果和显著的成绩, 我们仍要窥见到那些在光华背后隐藏着的缺憾与不足, 尤其是对于这样一个年轻的学科, 不断地审视过去与进一步完善自身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在三次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议顺利召开、闭幕之后, 学界人士对中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中显现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热烈探讨, 而其中关于学科的研究方法问题学者们给予了重点的关注。我们知道, “一个学科的形成, 除了体现在学科研究队伍以及一定的研究成果之外, 成熟和规范的、独特而又丰富的、符合该学科研究规范的研究方法的运用, 也是必备条件。” (2) 因此, 就任何一个学科来说, 拥有一整套完备且专属于该学科自己的研究方法是学科建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决定因素, 这对于中国音乐心理学来说也不例外。

可以看到, 中国音乐心理学自学科建立以来, 在研究方法上确实有了一些改进, 由过去将简单化、机械化, 缺乏科学验证和说服力的探索拓展成运用科学实证进行研究的新模式;将原来只把音乐剥离成一个个单一元素来进行研究转变为从宏观、整体地角度去看待音乐。时代更迭, 中国音乐心理学在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之时, 其发展的脚步又一次缓慢了,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仍热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 我们观察到绝大多数的研究者在研究的实际操作中依旧没有脱离旧有的观念, 继续沿用着多年来较为单一、传统的研究方法, 将研究再一次滞于采用定性研究的思辨性方法下进行, 而对于其中质与量的研究关注偏少, 实证方面的研究则更为稀疏、薄弱;另一方面, 中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还存在一定的漏洞, 表现为方法的滞后和变更的缓慢。面对此种境况, 中国音乐心理学迫切需要向外国先进的音乐心理学吸收经验, 整合出适应时代、适于本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的研究方法, 并清楚认识到作为大心理学分支的音乐心理学, 应该而且是必须采取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为依附, 但同时, 从音乐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发展的角度来看, 在学习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外, 开拓出多种具备自身特点的方式、方法来开展各项研究同样是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要求, 更是当下中国音乐心理学学界内各科研人员和学者应考虑的核心问题。据悉, 目前我国学界的专家们已在朝着以西方心理学和西方音乐心理学的成果为学习、借鉴的对象, 探索以实证为主, 各种多元、开放的思维和方法相结合的新型研究方法的趋向迈步, 以便能更好地实现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快速、稳健的发展。

关于当前中国音乐心理学应具备的较为理想的研究方法及其后的发展趋势, 笔者将对此做一番简单的讨论与设想, 而在论及这个问题前, 我们首先要对大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简单的了解。

“心理学并非纯自然科学, 它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属性, 兼备理论性和应用性, 因此, 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也是多元的。” (3) 其中包括哲学法、心理学一般方法和心理学特殊方法三种。这里需要强调指出“心理学一般方法”是指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等一般方法;“心理学特殊方法”则是类如音乐才能测验法的那些特殊方法。而按照理论基础和研究目的的不同,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 定性研究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质进行思辨性的探究, 而定量研究当然需要通过调查、测量等形式来收集相关材料, 并对其进行数据上的统计与分析, 从而得出可靠、准确的结论。

笔者认为, 中国音乐心理学在研究方法的调整与完善过程中, 首先应坚持将以下几种方法作为目前最主要、且最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加以贯彻实施:

一、分析与内省法相结合。这是对人类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及音乐欣赏的过程进行心理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音乐家的自述、谈话、日记、传记, 以及手稿等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找寻音乐创造的心理活动规律。为人们从心理角度了解和认识音乐作品产生的原因与音乐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迪, 深化音乐历史的研究。而所谓“内省法”就是音乐家或参与音乐活动的个体, 对自己的音乐心理活动进行总结和描述的过程, 从而力求能说明音乐心理特征的那些佐证。

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取样标准, 选定调查范围和对象, 进行音乐心理调查的研究方法, 是目前音乐心理研究应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其形式多样、局限性小, 不仅可以在社会散发问卷进行调查, 也可以请调查对象进入实验室, 在欣赏制定乐曲后填写相关问卷。经过材料的整理、分析, 来了解人们对美好音乐的取向和各种音乐行为的内在规律。另外, 当研究需要个案分析时, 问卷调查的形式就更能发挥它的优势了。

三、测量法。测量法是通过各种测量仪器, 根据一定的标准测量不同人群对音高、音长、音强、节奏及和声的分辨能力, 以及对音乐感觉、音乐记忆能力、音乐的想象力等方面的测定。

音乐心理学由于它的学科属性要求, 其研究方法不仅应囊括音乐学和大心理学两门学科所有的研究方法, 即把通过实验、测量、调查、统计得出的真实可靠的实证材料与研究者经过思辨、内省、观察、分析得出的理性判断结合起来;更需要在以思辨性的、质的研究为内容的定性研究法和以测量、分析等手段进行量化研究的定量研究法相融合来进行研究, 随着现代多元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 不断挖掘、尝试更多不同的新方法去适应人类音乐心理和音乐行为的多重变化, 找到研究中更新的趋向。郑茂平的《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向及其反思》一文为此做出了努力。文章对国外音乐心理学所使用的实证方法模块中的三种最新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指出电脑图 (EEG) 、事件相关点位 (ERP)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是目前国外音乐心理学所使用的三种最前沿、最高端的学科研究方法。同时, 他还对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新趋向, 做了详尽的阐述。首先, 描述了三种新方法对音乐基本要素进行研究的情况, 包括音高、和弦、音程、节奏。其次, 论述了音乐要素的结构所表现的意义与风格方面的研究, 内容涉及不同音乐风格认知过程的EEG研究、“莫扎特效应”的EEG研究、音乐及其表现意义联觉过程的ERP研究、音乐知觉期待的ERP研究、音乐认知过程中个体差异的ERP、FMRI研究。其次, 是新方法对音乐和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 认为“音乐和语言额知觉启动过程在语义的分析过程中具有同样的脑机制, 音乐和语言一样不仅能影响语言意义的知觉, 也能启动语言概念 (不管是抽象概念还是具体概念) 意义的表征。” (4) 最后, 郑茂平还对国外音乐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 对音乐训练与大脑“可塑性”的关系、音乐的“国界”问题、音乐的语义性等人们关注的问题提出了探讨。

我们发现, 诸如此类的研究在近些年有所增加, 这不仅预示着学界对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 尤其是对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关照有所深入, 更体现了研究者自身的研究方法论意识开始有所提升, 中国音乐心理学正朝着科学、全面、先进的方向前进。而在对国外音乐心理学的各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之时, 也正是我国音乐心理学向国外音乐心理学学习和借鉴的契机, 我们应秉承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精神, 在正确了解我国音乐心理学的发展现实的基础上, 通过对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经验的吸取, 更快、更准地找到适合我们的发展方向, 将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推向更深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蔡黎曼.黄虹.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 中国音乐 (季刊) , 2007, 2.

[2]孙伟.音乐心理学学科内容本系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及表演版) , 2003, 3.

[3]郑茂平.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最新趋向及其反思——从传统实验到EEG、ERP、FMRI[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8, 3.

7.心理学在中国 篇七

一、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的主要来源。

1. 儒家文化所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学问,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倡导“仁、义、礼、智、信”,强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完善人、实现人:在群体生活中考察人的本质,实现人的价值,有利于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转,提升每个人的品格。主张入世有为,积极的入世态度,强调社会责任感,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成就圣人人格,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其中,儒家文化的一个突出贡献是重视教育,并且在教学上注重个性差异,创造性的提出“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善于启发教学,对后世教育界的影响非常深刻。

2. 佛教文化所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佛教文化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其中的哲学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空”的思想可以说是佛教哲学的灵魂。“空”的观点认为世间的万物都不会是永恒的,它只不过是事物走向衰亡的一个过程而已,世界只是一个过程的集合。这种空的隐喻就是告诉我们对世间的事情要能看得开,要放得下,不必太耿耿于怀。“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取舍”,要得必先失。“活在当下”,尽力做好眼前的事情,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禅思是佛教文化生命的源头活水。其目的在于“聚精会神”,消除杂念,追求心境清澈透明。强调“内观”,进行悟道。在内观禅修时,修习者要对身心进行巨细无遗的内省、反思。这样经过深刻反省,调节身心,活跃身心机能,缓解心理压力,进而心理和谐、精神解放。

3. 道家文化所蕴含的心理教育思想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文化,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着眼点和儒家一样是人,但它和儒家学说相比更侧重人的自然性,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精神自由。挣脱外在的束缚,主张“绝仁弃义”,通过效法自然的无为来实现游心于四海之外而与天地同游的逍遥人生。其实,道家“无为不争”思想,表面上是消极的无为、顺应自然,实际是通过“无为”而达到“无不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他认为,人人做到无为即朴素无欲,无所作为,即能天下自定。在现实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可以吸取道家的少私寡欲,知荣守辱,处虚守静的思想精髓,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在喧嚣的尘世搅扰、利益之争和现实矛盾中,获得一种内在的超越感和心灵的宁静。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高中心理教育中的应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系列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可以适当地应用到当今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能调节自身心理,一举两得。

1. 倡导修身,进行礼仪教育

儒家经典《大学》认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观点,对古代心理健康教育学说如何保持心理平衡,塑造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贡献。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因此,在认知治疗中,咨询时常常用行为校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的认知观念,从而在求助者的行为和认知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一观点正是和儒家学说“诚意、正心、修身”通过正面控制、通过认识的提升和积极的修养来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健康人格品质不谋而合。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礼仪教育,从传统的校园礼仪到现代的时尚礼仪,从基本的仪容仪表礼仪提升到社交礼仪,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论语》中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在“益”与“损”的价值导向中,在行为礼仪中体验传统文化对心灵的熏陶,提高学生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培养正确的娱乐、交友习惯,保证心理平衡与健康,塑造健康人格,改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心理发展也可促进行为的养成与提升,从而使学生不断地探索自我,进而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以及更好的学会关爱他人,从而更好的适应高中生活。

2. 吸取经典,发展德育心理

作为一门科学的德育心理学,它是研究学生品德的心理成分,揭示其形成过程和规律及其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应用的教育心理学分支。德育心理学的具体任务是:研究并揭示社会规范和教育要求如何成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意向的过程、影响这种转化过程的内外因素以及促进这一转化的方式和条件。德育心理学还要研究揭示品德发展各个阶段中的新质,并据以划分品德发展的年龄阶段;并依据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每一年龄阶段中品德培养的目标;揭示符合心理学规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和措施。对少数品德不良学生的行为进行心理分析,提供矫正和预防的措施,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德育要培养人,还要教人怎么做人,当然必须要明确“人”的概念这样一个理论问题。几千年前我国的思想家们就对人性的起源,人性的善恶进行思考,进而又对理想人格加以分析。例如道家德育的理想人格内涵丰富:敦厚质实,持重宁静;少私寡欲,淡泊名利;柔退不争,谦恭处下;宽容大度,以德报怨。儒家的理想人格则是“内圣外王”,“内圣”是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是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 ,即把人的主体修养所得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儒家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作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人格模式 ,除上述思想外 ,还有其他一些内在的要求和规定 ,如:中庸的准则;大同的理想;孝悌的情怀;文质统一的气度;刚健自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等。佛教理想的人格是“佛陀”,学佛修行,根除欲念,用一种清净恬淡自然的心态视荣辱为浮云。这些观点提供了人格追求的典范,可以说是深化德育思想所作的理论工作,同时它又开辟了心理学思想的理论道路。

3. 重视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佛学、道学在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中非常注重个人的自我内省,通过不断探索自我,自我生成,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这和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达到自我生成的理念是一致的。

上一篇: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散文随笔下一篇:2023煤矿质量标准化应急救援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