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西施咏简析

2024-09-29

古诗西施咏简析(3篇)

1.古诗西施咏简析 篇一

【诗句】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出处】唐·王维《西施咏》。

【译注】早晨西施还是越溪上的浣沙女,晚上就 成了吴王夫差宫中的妃子了。“朝”、“暮”二字,言西施地位转变的突 然,就好象是在一天中的早晚那么短暂。诗句暗喻只要有才干,有朝一 日定会大展宏图。

注: 越溪,若耶溪,西施浣沙的地方。

【全诗】

《西施咏》

[唐].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2.《西施咏》原文、译文及赏析 篇二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西施咏》注释

西施:吴越春秋:越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谷,教以容步,三年学成而献于吴。

傅香粉:即搽脂敷粉。香:一作“脂”。

浣纱:环宇记:会稽县东有西施浣纱石。水经注:浣纱溪在荆州,为夷陵州西北,秋冬之月,水色净丽。

持谢:奉告。

效颦:庄子:西施病心而颦,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效其颦,富人见之,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按:颦古作膑。

3.古诗咏泰州 篇三

丽见 海 陵

晋·左思

窥东山之府,则瑰宝四溢。丽见海陵之仓,则红粟流愆。

选自《吴都赋》

[作者简介]左思(约250—305年),字太冲,西晋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人。博学能文,词藻壮丽。名著有《齐太都赋》、《三都赋》等。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左太冲集》。本篇摘自《吴都赋》,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

①丽见(读丽,又读喜);海陵:泰州古名(所辖历朝变更)。周称海阳。汉初名海陵,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海陵县。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升为海陵郡。隋文帝开皇元年,废郡称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称吴陵县,以置吴州。杨吴设制置院。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升海陵县为泰州,泰州之名由此始。民国乡改称泰县。1949年解放,苏北行署驻泰州,以城区和近郊建泰州市,设泰州专区。1953年行署、专署先后迁扬州,改称扬州专区,泰州市专属之;撤专区改市,泰州市仍属之。198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单列。1988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1996年国务院批准为地级市。

②仓:《汉书》:“吴有海陵之仓,仓为吴王濞(读必)所建。”

③红粟:古泰州特产之米。《隋书》:“海陵盛产桃花”。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读照)檄》:“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

夕 阳 旧 吴

唐·骆宾王

维舟背楚服,振策下吴畿。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行叹鸱夷没,遽昔湛卢飞。地古烟尘暗,年深馆宇稀。山川四望是,人事一朝非。悬剑空留言,亡珠尚识机。郑风遥可托,阚月眇难依。西北云逾带,东南气转微。徙怀伯通稳,多谢买臣归。唯有荒台露,薄暮湿征衣。

选自《骆宾王集》

[作者简介]骆宾王(约640—684)婺州(浙江)义乌人。“初唐四杰”之一。曾任长安主簿,坐贬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武则天,于中宗嗣圣元年(684年)十一月乙丑,兵败至海陵境阻风,作者和徐敬业等被部属王那相杀于舟中。著有《骆宾王集》。

[注释]

①旧吴: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海陵为吴陵县,并以县置吴州;七年初吴州仍复旧名。作者于撤吴五十多年后抵此,故称旧吴。

送从弟惟祥宰海陵

唐·王维

旧有令闻,克奉成宪。往践乃职,无恫于人。狱货非宝,农食滋硕。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彼有美锦,尔尝操刀,学古入官,倚法为使。上官奏课,国将大选,尔劳勉哉,行乎!唱予和汝。

选自《王右丞集》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人。唐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工诗善画,晚年居蓝田辋川别墅。著有《王右丞集》。

[注释]

① 本篇摘自《送丛弟惟祥宰海陵序》后勖词。

红 粒 香

唐·白居易

昨卧不夕食,今起仍朝饥。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火秋葵。红粒香复软,绿英滑且肥。饥来止于饱,饱后复何思。忆昔荣遇日,迨今穷退时,今亦不冻馁,昔亦无余资。口既不减食,身又不减衣。抚心私自问,何者是荣衰?勿学常人意,其间分是非!

选自《白氏长庆集》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唐贞元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语言通俗,老妪皆解。著有《白氏长庆集》。

[注释] 本诗原题为《烹葵》,篇中对当时的主粮红粟米作了很高的评价。这和以后陆游《对食戏作》所题“香粳炊熟泰州红”,同为唐宋诗人赞誉红粟的名句。

西 溪①(二首选一)唐·李商隐

近郭西溪好,认堪共洒壶。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野鹤②随君子,寒松揖大夫。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选自《李义山诗集》

[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河南沁阳)人。唐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擅长律、绝,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佚,后人辑有《樊南文集》

[注释]

①西溪:原泰州属镇。在市东北。清乾隆三十三年(1786年),析泰州东北境建东台县,该地归东台。

②野鹤:泰州古境东至海滨,沿海滩涂是鹤的越冬之所。解放后,国家在西溪东北射阳滩涂建丹顶鹤保护区。

泰州永宁宫①

五代·杨 溥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知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选自《江表志》

[作者简介]杨 溥(?—约940),为五代·吴王杨行密幼子,初封丹阳王。武义二年(920年)其兄惠帝杨渭卒,被推为主。后晋天福二年(937年)被迫逊位于李升,改国号日唐(南唐),尊溥为让皇。升元二年(938年)迁溥于润州丹阳宫,后遭弑死。

[注释]

①永宁宫:原为杨行密受封吴王后,在泰州所建行宫。李升受禅称帝后,封让皇子遥领平卢军(辽宁朝阳)节度使,连其族迁于泰州永宁宫,命泰州刺史严加防守,不准出宫,不准与宫外通婚,历十八年,仅允宫内互为婚配。如生男达五岁时,李氏朝庭即遣使来宫,封以官爵,授以冠服,然后赐死,葬于宫外基地,邑人称之为小儿冢。后周显德二年(956年)周世宗兵攻淮南,下诏安抚杨氏子孙,南唐嗣主李景惧,派园苑使尹延范来泰,迁杨氏子孙去润州,途中藉口道路已乱,尽杀之。宫址明改建为都察院,清康熙年间改为学政试院。现为市文联、文化局等机关驻地。小儿冢地已无迹可寻。

本篇《全唐诗》收在南唐后主李煜(937—978)诗内。但在题下注有“《江表志》作吴让皇杨清诗。

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①

宋·范仲淹

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诗书对周孔琴瑟视羲皇。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一学许周查②,三千徐陈唐③。芝兰一相接,岂徒十步香,德星高若翔,笙专磬得同声,精色俱激扬。栽培尽桃李,栖止俱鸾凰。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猗哉腾子京④,此意久而芳。

选自《崇祯·泰州志》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苏州市)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仁宗天圣初年,任泰州西溪盐监。后以资政殿学士为枢密副使,参政知事。卒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注释]

①文会堂:旧治(州署)内,天圣(1023—1031)年间,腾子京为郡从事所建。当与范仲淹、富弼、胡瑗、周孟阳等唱和其中,今不存。

②一学许查周:据《崇祯·泰州志》载:“一学许查周是宋代泰州的民谚”,指当时泰州三望族:

1、许元,字子春,为江浙荆淮制置发运使,擢天章阁待制,家住泰州城北;

2、周梦阳,字春卿,官至天章阁待制,家住泰州丛桂坊(登仙桥西南);

3、杳道,字湛然,为龙图阁待制,奉使契丹,进右司郎中,家住泰州进德坊(登仙桥西)。“一学许查阅,三迁徐陈唐”《崇祯·泰州志》所载有此联,《范文正公集》脱,现按《崇祯·泰州志》辑入。

③三迁徐陈唐:《崇志》未注,据《舆地纪胜》载:“三仙周陈唐”,指泰州周恪、陈豆豆、唐弼,三位宋代的道士,志有传。

④腾子京:名宗谅,河南人,与范仲淹同登进士第。天圣中为泰州从事。

西

丹①

宋·范仲淹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

选自《范文正公集》 [注释]

西溪牡丹:见前篇吕夷简同题诗注。

寄子春发运待制①

宋·欧阳修

广陵②花月尝同醉,睢苑风霜暂破颜。但喜交情久弥重,休嗟人事老多艰。壮心未忍悲华发,强饮猛犹能倒玉山。留滞江湖应不久,多为春酒待君还。

选自《欧阳文忠集》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宋仁宗天圣进士,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著有《新唐书》(与宋祁合撰)、《新五代史》、《欧阳文忠集》。其父:观,大中祥符间任泰州军事推官,作者随父在泰,四岁时,父表于泰州任所。

[注释]

①子春:许元(989—1057),字子春,泰州人。曾任江浙荆淮制置发运使,天章阁待制。(见范仲淹《文会堂》诗注②。)作者庆历八年(1048年)曾为之作《海陵许氏南园记》。

②广陵:扬州,作者于庆历八年正月徒知扬州。

答许发运见寄①

宋·欧阳修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

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选自《欧阳文忠集》

[注释]

①许发运:即许元,见前篇《寄子春发运待制》诗注①。原诗题下有作者自注:“许诗云:‘芍药琼花应有恨,维扬新什独无君’”。

阁①

宋·王安石

飞薨(mēng蒙)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榫(sǔn榫)去飞翔;高蝉感耳何妨静,赤日焦心不废凉;况是使君无一事,日陪宾从(zòng粽)此倾觞。

选自《临川集》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5),字履善,号半山,临川(江西抚州市)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再度为相,因行新政遭保守派反对被罢官,居江宁(南京市)。卒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著有《临川集》。

[注释]

①清风阁:又名清风楼,见曾致尧《清风楼》诗注①。王安石初为淮南判官时,曾以事出如皋(当时属泰州),与如皋县主簿陈与之、海陵县主簿许平均友善,登阁当在此时。

寄赠胡先生诗①

宋·王安石

先生天下豪杰魁,胸臆广博天所开。文章事业望孔孟,不复睥(bì婢)睨(nì尼)蔡与崔。十年留滞东南州,饱足藜藿安蒿莱。独鸣道德惊此民,民之闻者源源来。高冠大带满门下,奋如百蛰乘云雷。恶人沮服善者起,昔之蹻回。先生不试乃能尔!试尔得志如何哉?吾愿圣帝营太平,补葺廊庙支倾颓。披旒发纩广耳目,照彻山谷多遗材。先收先生作梁柱,以次畜架桷(吉岳切,音觉)与榱(cuī催)。郡臣面向帝深拱,仰戴堂陛方崔嵬。

选自《临川集》

[注释]

①胡先生:胡瑗(993—1056),字翼之,人称安定先生,泰州海陵人。少时偕孙明复、石守道讲学泰山,提倡以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宋仁宗景祐初年(1034年),被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历任苏州、湖州府学教授,太学直讲。庆历四年(1044年),仁宗在京师太学,取其办迷规章为太学法,并推行全国。

本诗作者原有序:“孔孟去世远矣,信其圣且贤者,质诸书正焉耳。翼之先生与余并世,非若孔孟之远也,称述又详于书,不待见而后知其人也,叹慕之为足,故作是诗。”

二月二日尊经阁①望郊外(二首)元·赵孟頫

朝登西北楼,遐景舒我怀。熹微晨光动,窈窕春增华。草本罕悴色,山川一何佳。悠然斜川意,千载与我谐。及兹春服成,言咏乐无涯。此理将不泯,弃之良可嗟。

日出群动作,鸡犬亦复喧。渺渺孤舟发,翩翩栖鸟迁。先师有明训,政在善利间。结发事诗书,于今益可怜。况兹去古远,淳风未易还。吾行亦聊尔,一览可忘言。

选自《松雪斋集》

[作者简介] 赵孟頫(fú俯)(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宗宝。入元,累官至翰林院承旨,封魏国公,卒谥文敏。工书画篆刻诗文。元至正二十九年(1292年)迁泰州尹。据尚存世的所书杭州《佑圣观重建玄武殿碑》和《道德经》帖,自署衔均为:“元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劝农事”。

[注释] ①尊经阁:原建于学宫明伦堂后,今不存。

江望泰州

清·吕潜

横江阁下数帆樯,立尽西风鬓渐霜。

只有乡心不东去,早随烟月下瞿塘。

选自《伯山诗话·续集》

[作者简介]吕潜,字半隐,四川遂宁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兵部尚书大器之子。曾任南明太常寺卿。后避蜀乱,播迁四方,最后与弟沏定居泰州,工诗文书画。著有《归怀草堂集》、《守闲堂集》等。

冬日登海陵德香阁①

清·王士慎

槛外红梅初吐萼,千枝万朵压檐低。

淮南斜目登高阁,目极寒芜雪涨溪。

选自《渔洋山人精华录》

[作者简介]王士慎(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垣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工诗,为康熙年间全国诗坛主帅,倡“神韵”说。任扬州推官时,曾到泰州,著作甚富,有《渔洋山人精华录》、《带经堂集》、《池北偶谈》等。

[注释]

①德香阁有二:一在州治后荷花池上,属田氏所有;加一在西桥之西,属陈晋吉所有,为作者题诗处。

泰州题小西湖①和陈丹文

清·黄云

除却钱塘亦有湖,种梅山已不名孤。过桥花落桃兼杏,隔浦风翻柳与蒲。闲见酒佣衣犊鼻,忽闻渔艇饭雕胡。青鞋布袜常来往,烂熳狂歌信老夫。

选自《桐引楼诗》

[注释]

上一篇:小学法制安全教育讲座发言稿定稿下一篇: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