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思考

2024-10-02

大学生就业思考(精选8篇)

1.大学生就业思考 篇一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都是人们议论的焦点,社会的焦点问题。

仿佛一夜间,大学生从20多年前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弱者群体。尤其是在2007年之后,不少大学生开始出现失业的状况,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成为社会的一个关键点。

根据广州在3月份的一个调查,大学生就业签约率少于10%。而在正常情况下,到三月份的时候,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应该有了明确的工作单位。后来,有一些公布的统计数据,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率达到90%以上,引起无数大学生的愤怒反应,纷纷称自己“被就业”了。根据广州的调查结果,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所谓的工作,不是端盘子洗碗,就是去开了个小超市等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大学生应当是需要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

北漂,蚁族,都是对现在毕业的大学生非常形象的比喻。

即使是就业了的大学生,不少大学生的收入往往只有1000-2000元,也在面临微薄收入与生活支出的巨大压力。如果在大中城市独立生存的话,这些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的体面生活支出。尤其是进入2009后全国物价的上涨,让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的生活状态更加艰难。

大学生普遍面临着沉重的经济负担。这些大学生花费家里几万至十几万元上大学,让很多家长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有的学生在贷学金的支持下完成的学业,也就意味着需要偿还贷学金。但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也就意味着无法获得收入来源。而不少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其收入也非常低,有的还没有农民工的收入高。

全国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心理也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刚刚毕业不久的学长们的境遇,迫使他们思考自己毕业之后的生存状况。在“蜜罐”中长大,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大学生们,开始体会真实生活的严酷现实。他们下一步何去何从?

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链。如果大学生无法就业的话,还会影响到无数中小学生家长的观念意识。读书真的有用吗?当中小学生家长观念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的时候,直接会影响到教育这个产业链,以及依附于教育的附属产业,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形态。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2.大学生就业思考 篇二

1. 人口问题凸现, 就业人数激增。

从2001年到2008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四倍多, 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 比2007年增加120多万, 预计今后三年内, 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这对社会将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人口增长与岗位增多不成比例的矛盾加剧;大学生就业难、收入低与需要抚养的老龄人口增多的矛盾加剧;“啃老族”人数不断增加———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由父母供养。家庭的压力增大, 社会不安定因素蔓延滋生。这些问题导致了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时候基本处于卖方市场, 面对庞大的求职大军, 很多毕业生茫然不知所措。

2. 高学历者增多, 替代性就业局面出现。

随着硕士和博士等高等学历人才的迅速增长, 替代性就业的局面开始出现。高等学历毕业人数的增多, 使本应是大学毕业生胜任的岗位, 却由研究生取代。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翟振元举例说, 国家公务员招考, 过去是本科生为主, 大专生为辅, 现在仍是本科生为主, 但数量比例下降, 硕士生增加, 甚至博士生也加入到竞争行列。五年或十年前, 就业的趋势是研热 (研究生热) 专冷 (专科生冷) 本一般 (本科生一般) , 现在已出现研究生一般, 本科生受冷落, 博士生受追捧。

3. 教育结构不合理现象。

国内高教改革正处于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的交叉地带, 但旧体制的不适应现象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紧张, 相反有的专业则供不应求。例如:前几年管理人才短缺, 培养不足, 现在却人才过剩。就业越来越难与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发生矛盾, 与培养成本越来越高不和谐。同时, 就业难又与培养模式的三大深层次矛盾交缠在一起: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矛盾,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矛盾, 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矛盾。

4. 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致经济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的就业矛盾。

一方面, 发达地区人才饱和, 接受人才的能力在逐步下降, 可大批毕业生却一味瞄准经济发达地区, 导致经济发达地区人才供过于求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另一方面, 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人才短缺现象严重。

5.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认准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外资

企业、大型企业, 造成中小用人单位难觅人才而大批毕业生求职碰壁的局面。

怕吃苦的心理也导致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想从基层做起, 自视过高, 缺乏相应的自我认识能力。

二、在竞争中增强生存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

面临如此激烈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应具备何种相应的专业、社交、心理等方面的素质, 就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究的问题。简单地说, 就是如何能使大学生更加适应这个社会, 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1. 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提升。

心理适应能力又称心理适应性, 指的是个体各种特征互相配合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一个人要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 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所呈现出的综合性的心理特征。心理适应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 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之一。一般而言, 心理适应能力强的人, 在碰到各种紧急、复杂、令人恐惧或危险的事物时, 仍能泰然处之, 甚至是超常发挥。而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的人, 一旦遭遇到自己先前未经历过的情况, 往往就会惊惶失措, 紧张万分, 行为失常, 导致许多事情以失败告终。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主要通过个人的单独的和社会的行为反映出来。当代社会对于即将融入社会的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度的要求是应当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 能及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体现在:环境适应力。当今社会瞬息万变, 在遇到事情的时候, 应变能力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这也是判断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主要标准之一, 因此, 大学生应当具备相应的抗挫折、抗压力能力。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将我们的社会包围, 市场经济就是优胜劣汰的经济, 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增大, 竞争愈加激烈。尤其对初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在求职和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甚至是失败, 这就要求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压力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在困难、失败面前不低头。

2.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 是符合人的社会化的一般途径的。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完成有两个显著标志:一是观念、意识的“社会化”, 即学习并接受了群体文化、社会价值观念和公共道德标准, 有被“一体化”的群体意识, 对“本我”的社会性有明显的体验。二是承担社会角色能力的“社会化”, 即学习并掌握了作为群体成员应承担义务所需的技能, 对技能予以应用和释放并产生相应的社会效果。在这个过程中, 观念、意识是先导, 社会角色能力是基础, 选择并运用道德标准调节自身与群体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核心。大学生正处在观念、意识的形成期, 处在培养社会角色能力的黄金时期, 能够运用科学的道德标准指导自己融入社会群体, 是顺利推进社会化进程的关键。社会对于大学生社会化能力要求的具体表现在:有团队精神, 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能够将自我融入到团队中, 尊重和理解他人, 尊重团队的集体需要;掌握相应的社会生存技能, 了解社会现状, 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相结合,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有动手能力, 而不是高高凌驾于实践之上。

3. 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学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对毕业生的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社会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 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高校、科研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已经基本上以接收硕士生、博士生为主, 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开始希望接收研究生, 这种形势对占毕业生绝大所数的本专科生来讲, 无疑处于劣势。因此, 提高专业素养和学历水平是就业的必要前提。

三、大学生就业引导的途径

1. 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 化解面对生存压力的焦虑情绪。

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 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焦虑属于正常现象。在现实社会中, 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固然重要, 但他们的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更加受到招聘单位的关注。而考研、突发事件、经济拮据等不愉快的经历, 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事实上, 部分大学生也存在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的问题, 有的学生不能正视就业形势, 产生了素质恐慌, 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 直接影响了其顺利就业。

只有正视就业压力, 大学生才会促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 适度的心理焦虑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压力, 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 无形之中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但是, 如果心理过度焦躁、不安, 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调整这些情绪, 其结果就会成为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 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更会埋没大学生的潜能, 给就业带来额外的困难。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 存在着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 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 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群体要差。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特别是挫折心理, 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 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 冷静地作出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 保持良好的心境;要排除诸如不满、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一锤定终生”的陈旧就业观念, 建立新型的就业观, 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适时进行心理调适, 克服焦虑心理, 关键是要转变就业的思想观念。我们应当打破应届毕业生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思想, 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应届毕业生的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 即使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 如果缺乏竞争意识, 不再继续努力, 也会失去这个工作。有竞争就会有风险, 确立竞争意识, 不怕风险和挫折, 焦虑心理就会得到缓解。面对就业焦虑, 进行理性思考是基础, 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思想观念是关键。

(2) 打破传统就业思维方式, 引导毕业生认清形势。

打破毕业生“等、看、靠”的思维模式, 敦促他们积极面对就业形势。早动手、早起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积累经验, 占取先机。另外, 应给一部分学生做思想工作, 引导他们认识自我, 认识社会需求, 放平心态, 降低对自己的定位, 放宽对用人单位的选择, 肯吃苦, 敢于到偏远地区工作、敢于从基层做起。

(3) 营造浓厚的就业氛围, 带动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应当以讲座、招聘会、与企业面对面、大量发布招聘信息等形式为毕业生营造一种“人人找工作, 处处有机会”的气氛, 使得少部分“等、看、靠”的学生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到积极求职的队伍中。学校应当与用人单位加强联系,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应聘机会。

2. 大学生职业指导

面对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从大学生一入学就应当给予他们适当的就业教育和引导。

(1) 心理层面的教育和训练。

第一, 正确的自我意识。这不仅是大学生自己的事, 还是教育者、家长、社会应给予帮助和重视的事。一些大学生认识自我时, 往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距太大, 这是造成大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选择职业时不适应的一个原因。因此, 大学生社会角色意识应该加强, 不仅要有“我是一个人才”的想法, 更要有“我是一个适应社会的合格劳动者”的观念。另外, 引导他们尊重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是纠正个人主义的最佳途径, 理解自己, 也理解他人, 方能坦然地立足于社会复杂的生存环境中。

第二, 在智商至上的学校氛围中自觉培养“情商”。智力是学生成才的基础, 但“情商”更不容忽视, 因为这是学生成才的关键。“情商”是“情绪智商”的简称, 包括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 如何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培养自动自发的心灵动力等。“情商”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大学生应加强自己在困难、挫折面前的坚持力、自信心和抗挫力, 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2) 探索性地进行自我特色的合理人际关系的建构。

合理人际关系的建构主要方法是应保持和社会的良好接触。大学生在步入社会的时候, 遇到的是已存在的生产关系, 已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 以及已确立的社会规范, 活动的舞台是前人所构好的, 因此, 大学生如果只凭个人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 则必然不适应社会。在走向社会, 完善自我的过程中, 应该了解社会, 熟悉社会, 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本领和行为规范, 这就要求大学生应保持和社会的良好接触, 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社会劳动、专业实习等活动, 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社会。而现实中, 社会实践等活动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学生来说并没有起到真正深入了解社会的作用。有的走马观花, 有的如同旅游, 有的社会劳动也只是在学校里做一些诸如打扫卫生、分发传单等轻微的劳动, 尽管有的学生在“打工”中接触和了解到社会, 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学生要从自己独立生存、生活达到最终自立的角度出发, 大胆走入社会, 从事一些有意义的兼职和短期工作, 同时调查社会, 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他们看到社会的多重本质。

(3) 学校应当用强化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直面社会。

据研究成果表明, 学生进入社会后, 在获得成功的事件上面使用的专业知识和运用基本素质比例是15%和70%, 换言之, 一个成功的学生, 更多依靠的是基本的行为、修养和综合素质。社会更需要一个善于学习、善于与人合作的正直善良、可以信任的人, 否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停留在肤浅或者简单的层次。

学校办学应当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 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将是学校长抓不懈的工作。因此, 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应当积极拓展教育空间, 让学生们走出去。为了逃脱责任而一味地保护学生的做法, 只能导致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笔者认为, 学校应当在做必要的社会教育的前提下, 放手让学生们直面社会, 也许他们会遇到种种挫折, 但是如果不经历风雨, 他们就永远只能成为学校、老师、家长庇护下的弱不经风的小花, 一旦毕业、面对社会, 必将手足无措。我们的教育理念应当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4) 建立良好的学风, 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在校期间学好专业课的同时, 多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 提高自己综合水平, 才能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5) 加强家庭教育, 提高家长的思想觉悟。

引导家长认识到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性, 转移其对考试成绩的注意力, 在保证对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前提下, 应当从小鼓励孩子独立生活、融入集体、参与社会实践, 杜绝对孩子的溺爱和过分保护。

参考文献

[1]余雪华.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2.5.

[2]康涌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4.

[3]贾江华.大学生社会适应教育初探[J].华北电力教育, 2005.3.

[4]赵江, 李洪彬, 柳世玉.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有待注意的若干问题[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3.

3.大学生毕业就业新思考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 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学生毕业就业现状分析

(一)主观因素

一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仍存在“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等思想,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热衷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不愿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

二是对就业层次、薪金期望值过高,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

三是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就业、考研定位目的不明确,择业能力水平不高。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或低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职业规划能力比较欠缺,不了解自己想要进入的单位情况,不能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兴趣作出决定和计划。

四是缺乏创业精神。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毕业生满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做一个好员工。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二)客观因素

一是高等教育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学校在制定大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思路时,市场意识不强,出现专业课程设置错位、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门类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情况;加上高校和企业联系不够,学生在大学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机会不多,导致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知识转化率低。

二是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近年来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下降,社会就业总量增加不足;传统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为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如今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大量精简,国有企业改制和产业结构调整,分流出大量下岗失业人员。此外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需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发展总需求不足,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高校扩招,使供需矛盾加大。

三是用人单位选材存在误区。一些用人单位条件过于苛刻,选人要全才、通才,各科都要优秀,结果高能低用,学历贬值。被录用人员不安心工作,有机会就跳槽,双方都造成损失,人为地造成就业难。另外一些单位存在过分看重经验、过分关注文凭、性别歧视等问题,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率不高的现状。

二、大学生毕业就业思想教育指导和举措

(一)是多渠道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新理念。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一直是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工作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困扰,系统剖析社会就业热点,传授大学生就业知识,有的放矢地为大学生提供全面就业指导服务。

(二)是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力度,以提高就业率,促进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市场的状况,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就业思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建立就业指导服务系统。

(三)是积极走访实习就业医院,为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以泰山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为例,2011年9月、12月分别走访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实习医院,积极为毕业生收集招聘信息寻求就业空间,并建立就业信息飞信、QQ群,为毕业生快速提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掌握择业技巧等。并长期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保持联系,继续关注毕业生的发展,做到全过程就业服务。

(四)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2012年组织了泰山医学院“考研达人”vs“就业大军”主题辩论赛,为在考研和就业中间徘徊不定的同学理清思路、找到目标。

三、大学生毕业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新思考

职业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面临择业的大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更快的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过分理想化,应该从自身出发,立足社会。根据所学专业实事求是地确定目标,落实措施。

首先应当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所学专业自我剖析和定位。例如有的同学热衷于实现组织目标,或者为获得经济利益而操纵人、驱动人的活动,特别是在主导性、对人接触能力和说服能力上颇为优秀,其适合的职业是营销和经营管理工作。有的同学则喜爱训练、治疗、教育人的活动,他们具有教育能力和善于与人相处等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比较适合于做教师、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以与人接触为中心的社会服务性工作。然后是解决自己可以做什么,并且怎么做的问题。三是制定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心理趋向,即今后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根据这样的选择,做长远的规划,个人因素对职业选择的影响最大,比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好的实践能力和性格、爱好等。

大学生除了要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整体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一高学历群体的毕业就业问题不仅是中国高学历人力资源的现状和体现,更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乃至整个教育事业产生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苏国红.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新变化[J].青年研究,2002,(01)

4.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篇四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时 间

二○一一年十一月一十四日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专业班级++++++++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十几年前,大学生在我国可谓是抢手的资源,考上大学便意味着有了“铁饭碗”,然而随着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以及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增大,当今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极大挑战,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毕业即失业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大学生怎么了?大学教育怎么了?大学生就业又怎么了?大学生的就业已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原因就够了,这是一个多维深层次的问题,在这个社会问题的背后其实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因此,对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试图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前言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而怎样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会找到多渠道解决的方案和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1、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

2、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

3、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二)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可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体现了其他国家在就业问题中的普遍性,又体现了我国国

情的特殊性,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从主客观因素入手,能使我们更深刻、更科学地分析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1、外部客观环境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就业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导致就业率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增大,造成薪资下降,使得一些大学生宁愿选择不就业,也不愿意接受低薪工作。

(2)我国国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目前的劳动力相对过剩。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3)高校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当前,我国部分高校仍然沿袭着精英阶段的培养路线,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转轨的步伐,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下降。

首先,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培养机制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其次,教学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是一套刚性的制度体系,对学生兴趣和爱好尊重不够

最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滞后就业指导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来支撑,很多高校甚至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忽视与毕业生的沟通。

(4)家庭陈旧观念对就业的影响

部分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大学毕业能到大城市、好单位,从事好职业,导致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机会相对减少。而城市的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读完大学理所当然应该留在大城市,并认为到偏远地区去工作没有前途或难以升迁,这就导致了城市或发达地区人才过剩、就业压力大,而那些偏远或国家需要的地方却紧缺人才。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当前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清,就业期望值过高,自己对就业的定位欠准确且不合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了解,以至于在求职时茫然而不知所措。

(2)学生的相关专业素质与自身素质同就业单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应届

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而实际知识应用率不高,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部分大学生观念落后,相互攀比,等待观望,结果错过了就业机会。

三、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种种因素影响,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要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社会及政府的对策

政府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首先,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生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二)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其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最后,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

(三)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1、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身体素质还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2、正确就业定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3、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转变观念,择业时不可一味追求一步到位,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实际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作贡献。

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

最后,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度合理将能够更好地增加用人单位与求职大学生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单位招到理想的人才,求职者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结论

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并结合这些原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另外,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来讲,一定要在大学期间不断的提高我们的各项素质与能力,大学生就业难重要原因在于自身能力问题,强化自身的各项素质,才能更好的应对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 王江飞《基于国家政策的大学生就业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0(7)

[2] 戴前虎,刘南槐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寻》人民论坛2010(8)

[3] 文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根源剖析与对策思考》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j](15)

[4] 朱国仁《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现代大学教育 2003(04):31—64

[5] 林益彬《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探讨》现代商贸工业 2010(16).[6] 朱锦庆,黄金辉 《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观念的转变》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3).[7] 龙艳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05):42

5.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新的思考 篇五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的思考

时间:2004年3月28日

地点:一号楼206房间

到会人员:李明玉 孙杰 张滨燕 鲁东 蔡晶晶 陈静 孟凡帅

会议主题:就业工作一直是我们系每年长抓不懈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国内国际就业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毕业生自身的素质等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成倍增长,就业问题也就日益严峻,在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始之际,也为我系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我们专门开了一个工作会议研究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如何创新的问题。会上系就业领导小组组长李明玉书记首先发了言,李书记就转变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李书记强调,一是社会环境和工作要素的变化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社会环境变化包括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变,从精英型教育→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工作要素的变化包括对象的变化、形式的变化、职能的变化、人员的变化、需求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工作目标的变化,都要有相应的对策。

二是要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1.加强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与教育

2.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3.既要努力提高就业率,更要提高就业质量

4.提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满意度

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结合,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上就业指导课,指导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年级就业指导内容

——“毕业生就业形势”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指导。

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

——“大学生就业观念”指导。

——“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指导。

三年级就业指导内容

——“大学生求职技巧”指导。

——“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指导。

——“大学生就业政策”指导。

——“大学生就业信息”指导。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整个大学阶段,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大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同等重要性,正确认识学 历与职业能力的关系。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和寒暑假,引导学生自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只有充分接触和了解社会,才可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成才观,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了解国情和社会,才可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一个系统越开放,就越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交流。大学就业指导作为一个系统,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如高校要与用人单位经常进行联系与沟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等,都是学校和社会结合的有效方式。通过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使高校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社会关注、关心学校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共性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即是共性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三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以最好的服务,最有力的指导,最贴切的咨询,最好的教学和研究相结合。

服务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能够体现高校大学生就业主体地位,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为了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服务职能:提高毕业生就业需要的各种表格、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举办各种招聘活动等。

服务模式是随着社会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由管理模式转变而来的。因此,在服务模式里,或多或少还有“管理”的烙印,在有些方面,毕业生的主体地位还体现不够充分,学校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质量不高。

咨询模式:咨询模式与指导模式在服务内容上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在服务方式上,指导模式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共性方面的服务,咨询模式侧重采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当然,在个性化的咨询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学生对学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提供服务的要求也更特殊。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各种就业指导活动。

研究模式:研究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构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进行理论探讨与研究,把许多日常具体

工作系统化、理论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

1.健全有效的组织体系是就业工作的保障

学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作,专兼职人员结合,全员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

2.工作重心下移,一级变两级,落实到个人。

就业工作的重心由学校向院系转移之后,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个人,完善系就业工作组织,服务落实到学生。

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定位是:知识的传播者,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代理人,心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职业工作介绍者,劳动力市场信息者。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的提高

进一步 提高知识素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市场学、信息学。提高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亲和力、专业能力、社会经验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1.高素质的教育教学型的专业化的职业队伍。

2.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队伍。

3.社会聘请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专家支持队伍,双赢战略。

4.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市场,人才信息队伍。

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一)硬件设施是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物质保证。

系里应该有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应该有就业指导专用的电脑设备,网络,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也使学生们以更快捷的方式查询到就业信息,也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同时,系里也应该有自己的专用的信息查询室、咨询辅导室和专用办公室等设施。

(二)教材建设。政府、大学生就业管理或服务机构、高等学校要重视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建设,要根据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和高校的具体情况,编写出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和讲义。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建设应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方法。对于一些共性的就业指导内容,可以采取高校联合、向社会公开征集专家参与、或与国外有关机构和专家合作等方式进行。对于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内容,可以由各高校自行编写教材和讲义。

(三)课程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该做到课堂教学与讲座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市场建设。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大型市场活动和小型市场活

动相结合,定期市场活动和非定期市场活动相结合,校内市场和校外人力资源市场相结合。

会上孙主任,张主任也都发表了对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看法,鼓励大家勇于创新,大胆开拓,争取今年的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就业领导小组成员团总支书记鲁老师和各位辅导员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都思路开阔,信心百倍,相信一定能圆满完成今年的就业工作。

6.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篇六

近几年来,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2001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60%左右,昔日被誉为“国之栋梁”、“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有部分人出现了“毕业就失业”的情况。然而,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绝非一片黯淡,只要政府关心并指定适宜的就业政策,只要大学生能正确分析和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是有望解决的。第一,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从知识层面上塑造自己,发展自己,以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筹码。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要树立自救意识,充分认识到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要斤斤计较于短期的报酬、岗位、职务、地区等,而要以脚踏实地、坚持终身学习的方式,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 第二,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同时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指导信息。

第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在专业设置上主动对接就业岗位的要求,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注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其次是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七

(一) 高校大跃进式扩招影响。

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 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再增68万, 达280万人;到2005年, 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将突破340万;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559万人;2009年为610万人。最近某些媒体甚至对前些年的大学扩招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大跃进”。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年紧过一年。于是, 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二) 学生仍然期望过高。

大学生就业理念也存在一些误区, 如“宁到外企做职员, 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 “创业不如就业”, “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等。此外, 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 目前六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 000元。但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专业对口等方面。

(三) 存在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的思想误区。

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 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 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 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 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 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 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法

(一) 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先就业、后择业, 先生存、后发展”, 形成现代社会的就业观念。正确的观念带来正确的行动, 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政府应引导青年到欠发达地区就业、创业, 既能有效填补欠发达地区的职位空缺, 又能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大学生应适当改变一心只去大中城市、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 否则宁愿失业的工作态度。大学毕业生应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艰苦奋斗, 为广大农民服务, 为解决中国社会主要问题———“三农问题”作贡献。政府还应创造良好的坏境:一是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二是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 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 始终坚持市场取向,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 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 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 挤占就业机会, 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 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 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二)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意识到学生在其中的主体作用, 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观念, 加强对大学生的尊重与重视, 调动大学生参与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增强就业能力, 引导他们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促进自身发展。另外, 在就业指导工作中, 应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切实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 在此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帮助学生解决在择业、就业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帮助大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形势, 了解主观选择与客观需要之间的矛盾, 妥善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和价值观;当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自觉接受教育、理解教育, 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相结合, 维护自身利益,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就业成功率。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社会发展中, 除了要求从业者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以外, 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也非常重要。所谓职业道德, 是人和职业行为、职业角色相关联的社会化道德, 也是人们在参与工作过程中履行责任、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表现。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在参与就业时必须意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岗位、职业, 切实执行相应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与岗位社会价值产生认同感, 这也是形成职业道德的关键所在。那么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 也要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让学生意识到任何工作都是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部分, 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各自的社会责任, 都应加强重视, 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 体现人生价值, 同时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应针对职业道德建设展开各种各样的活动, 引导学生在应聘、就业中讲究诚信, 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信誉, 也可树立良好的形象, 便于企业接受和认可。因此, 在就业指导教育中, 除了基本的就业形势、面试技巧、沟通方法等教育以外, 应该将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其中, 并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过程。引导学生爱岗就业, 真正做到“干一行, 爱一行”, 在工作中讲究诚信, 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 学会珍惜自己的职业, 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三) 提倡大胆创业, 打破传统观念。

大学生毕业存在“等、靠、要”的求职心态, 而不想着自己去开公司、办企业。我们应该鼓励部分大学生大胆创业, 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 一个创业者首先是一个就业者, 同时还创造一定数量岗位, 带动就业。因此, 鼓励创业, 对创业进行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已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失业治理对策。我们解决就业问题, 也可以采取这种对策。另一方面, 是注重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在大学生的创业培训中, 应首先着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 可以在毕业班中开设创业教育的相关选修课程, 比如, 创业案例分析、创业理论分析等课程, 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 为毕业创业打下理论基础。还应鼓励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 去兼职或假期打工, 与今后的职业多接触, 为今后就业做准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 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 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 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 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 走上正轨。

参考文献

[1].蔡万红, 郭兆祥, 张雪莲.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科学与财富, 2012

[2].高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实现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刘波.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冯磊, 徐丽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对策选择[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8

[5].刘芳.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研究[J].读与写 (下旬) , 2010

8.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 篇八

摘要:在今天就业大局十分紧张的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显突出,本文简要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原因,总结了女大学生应该如何武装自己积极地去争取自身的就业权。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思考

收稿日期:2009-10-24

作者简介:杨洁(1985-),女,山西人,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因性别就业率低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率低。从整体上来说,2005年的高等院校毕业生达到338万,其中女大学生占到44%,超过100多万不能及时就业,女大学生占大多数。[1]2005年3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女大学生毕业时只有5.5%的学生认为求职顺利,承认受到性别歧视的高达32.75%。2007年初,一所高校针对女性就业进行的调查显示,70%的女性认为求职过程中存在男女不平等情况。[2]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年对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在聘用期不得怀孕生育;80%以上的应届毕业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3]

(二)因性别收入低

北京大学课题组对15个省份的28所高校16388名学生进行的《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显示,女大学生的毕业起薪也比男生少约200元。[4]在 IT业中女性与男性同事相比,薪酬方面有18%的差异。

二、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1.社会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由于性别的差异,社会偏见,封建守旧思想的影响,社会对女性职业的选择扔持有保守落后的观念,习惯将女性定位为“表达性角色”,提供给女性从事的职业仍集中传统行业上,如教师,护士,空姐,秘书等,而像其他类似IT业、高层管理等行业很少为女性提供就业的机会。这些现象不仅在中国存在,在外国也同样存在,英国100家顶级公司中有43家董事会中没有女性成员,或者高级女性管理人员的比例只有不到2%。由于行业的限制,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就缩小了。

有的企业,女生只作为外在的表达方式,外表漂不漂亮,是否有气质等,还有的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不要未婚的,不要还未生孩子的,这些生育保险制度的不健全都限制了女学生的就业范围。

2.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制约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尽管我国《宪法》、《妇女法》、《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了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就业促进法》也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性别等因素歧视劳动者”。但大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而且执法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很多具体政策的落实还不到位,缺乏具体的操作性也没有可操作的制约和惩罚措施。面对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这些法律法规不能成为保障女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有力武器。

(二)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思想定位太高

现在的大学生读书,大多数只是为了得到一纸文凭使得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么多年的学习,财力,物力等的投资,总想找个更好的工作,与自己的投资相平衡或对称。学历越高,对自己职位的要求更高。产生这种想法还有一个原因,学历越高,在周围人心中的期望值越高,不想让周围的人失望,只能寻求一个在别人眼中值得“炫耀”的工作。

2.旧有思想的禁锢

女大学生在职业取向上存在着刻板的现象,许多女生在自身意识上为自己划定的职业圈子远远小于男性的职业范畴,这不仅限制了自己的职业选择空间,客观上也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女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有经济化和功利化的趋向,在对“你毕业之际选择自己的职业时,以下哪点最为重要?”这一问题的回答上,依次为:工资高、职业相对稳定和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4]这就导致有的人想找到“铁饭碗”的工作,不愿去没有保障的企业单位,而这些所谓“铁饭碗”的工作却人才相对饱和有一层的就业难。还有的女生面对这种就业压力,会放弃寻找就业机会的可能,试图寻求另一条途径——嫁个有钱人,在不少人心中存在着“工作好不如嫁的好”这种想法,在2008年的一项调查中,女大学生选择在婚育之时停止工作的人数大幅上升,选择工作到结婚为止的由4年前的0.5%上升到现在的2.3%,选择工作到生育为止的由4年前的0.4%上升到现在的2.3%。[4]从两次调查的结果来看,选择退出竞争的女大学生人数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了一部分自信心不足的人选择了逃避外部竞争、回归家庭,使得“全职太太”的越来越多。

三、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思考

首先,在校要把专业课知识学好,同时要多读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者对知识历来就有两种态度或出路,一种是从知识到知识,研究之;一种是从知识到实践,应用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之一,就在于过多的人,只把知识当作研究对象,而不是当作应用工具。具备一定的知识并时刻将它作为应用工具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一条你的生存之路,不论你是创业还是就业。

其次,在择业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女大学生以找工作难为借口,从心底产生一种依赖家人,朋友的懒惰心理,而不是积极的面对。这种依赖心理是错误的,我们要充满自信,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勇敢地去面对竞争,既不能妄自菲薄,缩手缩脚,不敢“推销自己”;也不能狂妄自大,对单位挑三拣四,最终“高不成,低不就”。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恰似农民种庄稼,播种、施肥、浇水、拔草,直至有一日终于拥有丰硕的收获。

再次,在参加招聘会的时候,我们要从主观客观等各方面都准备充分,有调查显示:女生在就业时存在一些主观不足:第一,对就业信息关注程度不够,有77.1%的人不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有42.6%的女大学生不清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二,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有28.2%的人不清楚自荐材料包括什么,一般只想到自荐信、个人简历、校推荐表、各种获奖证书及相关证明材料,而忽视了在校期间所做的有价值的调查研究、论文等实际成果。[5]所以,我们在参加招聘会时,要在自身上多下功夫。

在参加招聘会前,首先要对参加这次招聘会的各行以及有关公司,特别是职位的要求深入了解,这样才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次,在参加招聘会的过程中,要尽量体现自己的活力,给人阳光的气息,不要因为就业难而一脸愁苦,这样才会有亲和力,使得招聘单位更愿意和你沟通,同时与招聘人员主动沟通,显示自己的热情与积极。再次,参加招聘会时要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有些同学往往忽略了这些,认为招聘会注重的是自己的能力不会看这些,但一个人的衣着和行为举止总会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有经验的招聘官在招聘会现场交谈之后,会目送那些他感兴趣的人,以进一步观察这些应聘者的真实面貌,所以无论从态度、着装还是言谈举止,都要以面试的标准来要求。

在投递简历时,不要一到招聘会现场就开始奔波于各个招聘展台前,留下一堆求职材料,然后转身就走。最好先到招聘单位的展台前,看看招聘介绍材料,与招聘人员诚恳地交谈,问一些得体的问题,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当招聘人员表露出一定的兴趣时,你可以适时地留下你的简历。参加招聘会应该准备足够的简历等求职材料,避免有了机会却没有准备。但是,也不要一次提交大量的求职材料,比如成绩单、身份证复印件、英文简历等。

最后,当女大学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侵犯自己权益,伤害的利益的事情时,应该学会勇敢的站出来,运用法律武器来争取自己的正当权利。既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维护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的措施,那么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勇敢的战斗。

就业形势固然严峻,但在我们周围,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女大学生兼职伴娘月入两千欲办婚庆公司,女大学生痴迷养猪毕业7年挣出千万资产等等。所以应该正确看待大学生失业现象,不必过分渲染大学生失业的后果。只要我们自身做到充分的努力,外加上政府对这一局势的控制,相信我们女大学生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周华珍.关于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

[2]周婷玉,崔静,邹声文.顺应民意就业促进法草案新增规定“公平就业”,央视国际,www.cctv.com .2007 - 06.

[3]于冬雪.女大学生就业遭性别歧视[J].南方日报,2008,03.

[4]2009毕业生大军如何自救.聪慧网http://info.edu.hc360.com.

[5]女大学生如何就业女生专场招聘会引发争议.中国经济网.

[6]刘笑燕.从性别意识看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J].前沿,2007,(1).

[7]周华珍.关于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2).

[8]《人口研究》编辑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一个需要正视和化解的难题[J].人口研究,2007,(5).

[9]徐毅,汪兵.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困境分析与对策[J].科教文汇,2008,(5).

[10]于冬雪.女大学生就业遭性别歧视[N].南方日报,2008-03.

上一篇:新产品开发流程计划下一篇:2005年河东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