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通用4篇)
1.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 篇一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案例反思
一、主题内涵:
1、当前美术新课程走向:学习美术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都成为美术家,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所以仅仅局限于美术学科内部的教育,将难以全面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因此,在保留美术课程系统性的同时,教师在设计美术作业时应该进行加强学科间联系和交流的尝试,注重美术知识和其它学科知识的融合。如通过寻找语文、音乐、科学等各学科与美术学科相关的教学内容,然后从知识、能力等方面来找其中的横向联系,找到其结合点等,并且根据情况,重新设计美术作业,从而实现有机整合,达到综合学习、灵活运用的目的。
2、美术与语文的整合:美术形式和语文形式是儿童表达内心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虽然两者形式不同,却可以相互诱导。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故艺术非专科,乃人所本能;艺术无专家,人人皆生知也。”老师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准确地寻找渗透艺术教育的联结点,巧妙而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并融入其中,让你的课堂到处充满美,让学生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
3、善用欣赏交流法,发展儿童的鉴赏及表达能力: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了解名家名画,叙述艺术家们的光辉人生。用美的作品熏陶、感发学生,对学生的精神起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二、案例及分析:
齐白石老先生是现代绘画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中国画大师。1953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齐白石为什么能从普遍的木匠成为艺术大师?他喜欢表现什么?其作品特点是什么?为此,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欣赏、分析、讨论中了解画家的作品特点、作画品性、作画风格。具体操作如下:
1、搜集交流已有知识取得收获。
课前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齐白石的其人、其画、其事,在搜集的过程中学生已对大师有一定的了解,其次,请他们在课上进行交流和归纳,“我国最擅长画虾的画家是谁?”“你能介绍一下他吗?”„„通过交流,同学们知道了“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不教一日闲过”的典故,了解了白石老人的生平及作画品性。
2、欣赏评述代表作品取得新知 当学生对白石老人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接下来进一步细致地学习大师的画作、书法、篆刻,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大师进行解读,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画中的虾与生活中的虾一样吗?画家是怎样表现虾游动的姿态的?”“请看白石老人的这张画,画中的蜻蜓与荷花的表现手法一样吗?这两种不同方法的融合带给画面一种怎样的效果?”„„老师拿出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从而知道白石老人尤喜将阔笔大写的花卉与工细草虫合于一图的作画特色以及“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追求神似的作画精神。
“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巨匠’。在这些方面,谈谈你的认识。”学生对于白石老人的钦佩逐步加深,对画家的艺术风格也领悟更深了。
3、精彩点评经典作品提升兴趣
“老师给你们出个画题:蛙声十里出山泉,你会画些什么呢?”“白石老人就画了一幅,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此图是白师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有一次„„”接下来,老师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讲述了一个小故事,同学们一个个竖起耳朵,听完,都赞叹不已,画面上虽然没有青蛙的身影,但是却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这种诗情的意会和灵感的迸现既体现了文人画追寻的至高境界,又是艺术家童心的率真流露。
4、改变丰富作业形式提炼成果
根据书上的作业提示: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作品,写一篇观后感,或谈谈你对本课学习的收获。我也曾犹豫了很久,美术作业却让学生写,这样可行吗?是否要作改变?学生们会写吗?最终,我决定作一次尝试,我也相信,在本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一定是有所收获的,写未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我在作业要求上增加了一条:字数100字左右。刚开始,学生是担心的,惊呼声一片,但在我最后一条宣布后,一个个卸下了心理负担,实际上,很多同学在不知不觉中都写了近两三百字,也有写500多的,而且都是真实感受。
三、案例反思:
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是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新教材、新课标使美术课必须会涉及到其他学科或其他范畴,我在美术教学中注意把与之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带到美术课中,学生感觉到知识的巧妙融合。文学的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绘画创作的背景、故事和技能的学习、运用有很大的帮助,美术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看好书,上课时多点请学生运用口头表达的形式把心中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课后作业的安排上,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用文字表达的形式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评价,字数不用限制,有感觉是可以多写,没有感觉时可以少写。问题也不用限制,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流水帐”的形式。时间长了,学生敢说、敢想了,对画家画作的欣赏也有东西可以说了。
附学生观后感原稿一篇: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最佩服谁吗?那就是人民艺术家——齐白石。齐白石爷爷出生在湖南湘潭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小的时候砍柴、放牛„„只读过一年书。他的画技高超。
我最喜欢齐白石爷爷的《群虾》图,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幅作品时,非常佩服齐白石。瞧!那虾的神态、虾的动作、虾的颜色,栩栩如生。
听说齐白石爷爷不仅是画家,还是书法家、诗人和篆刻家。由于他的勤奋而留下了大量作品,知道这件事以后,我觉得我在齐白石爷爷的眼里显得太渺小了。我攥住拳头,用指甲紧扣手心,暗自决定: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一个象齐白石爷爷一样的伟人!
齐白石爷爷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全离不开他每天的观察和坚持,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累死的蜜蜂。
2.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 篇二
一等奖 美术课教案
《人民艺术家一齐白石》教学设计 王京燕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人美版《美术》第十册第一课 教师教龄:13年,职称:小教一级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
本课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应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欣赏最基本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欣赏和评述的能力,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描述美术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齐白石的人生经历、绘画题材、表现方法、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认识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及人格魅力,感悟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神。(二)理论依据
1、接受理论认为,一部作品创作完成后,不能把读者(观众)的艺术接受过程看成是消极受教过程,让艺术的接受者都只能等待着艺术家的摆布。因此,不该过份地强调审美接受中的思想灌输功能,应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审美情感大胆表达自己对齐白石及他作品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2、美国艺术评论家沃尔夫曾说过:“鼓励他们获得批评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用最明白无误的语言把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写出来”,因此,本课我让学生以谈感受的形式,表达自己对齐白石的认识、作品的理解等。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以齐白石最受人称道的绘画题材——_花、鸟、虫、鱼;最令人折服的艺术修养一诗、书、画、印;最使人着迷的气韵品格——画简意深、笔墨率真为切入点,展现了齐白石一生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
单就中国画一项而言,齐白石山水、人物、花鸟,样样精通,兼工带写,无所不能。但是,我认为齐白石所涉及到的艺术类别中,面目最多、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花鸟画。所以,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上,我把重点放在了对他花鸟画的欣赏,其他也有涉猎,如蜻蜓点水。
从这套教材中涉及到的美术欣赏·评述课来看,大约能分为这么三类:一类为以画家为主专题欣赏;一类为主题性欣赏,如建筑欣赏、自然景观欣赏、雕塑欣赏、肖像艺术欣赏等;第三类为每课的随堂欣赏。就《人民艺术家一齐白石》这一课,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它在这套教材体系中的位置。
(一)从以一名画家为专题的欣赏来看。第二学段的《画家凡高》,第三学段的《人民艺术家——齐白石》、《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都是以一名画家为主的专题欣赏。从第二学段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到第三学段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欣赏·评述的阶段目标由易到难。
通过学习《画家凡高》,学生已经初次对一位画家,进行了专题欣赏,了解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在此基础上,本课通过对画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引导学生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从齐白石作品在不同学段的随堂欣赏来看。齐白石的作品《百世多吉》、《和平鸽》、《荔枝蜜蜂》、《柳桥独步》分别在第一、二、三学段中的“造型·表现”领域中出现,通过随堂欣赏,让学生逐步感受中国画的形与色,齐白石作品的笔墨情趣,为五年级“欣赏·评述”课《人民艺术家—_齐白石》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评述能力,但他们对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二)学生在课上随堂欣赏过齐白石的作品,但对他的认识很粗浅,大部分学生只知道齐白石擅长画虾。他们在领悟、理解、文化艺术积累上,还不足以对齐白石这位艺术大师进行全面的解读。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并传授给学生如何全面地认识一位画家及他的艺术作品,有目的的进行欣赏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美术语言的表达运用能力及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三、参考资料:
1、《齐白石一从木匠到巨匠》屡立新著—一北京出版社
2、《大画家齐白石》余耀康著—一上海辞书出版社
3、《齐白石虾蟹》《齐白石草虫》《齐白石山水人物》等系列画册——湖南美术出版社
4、《怎样上好欣赏·评述课》刘世彬蔡琳华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音像资料: 百家讲坛《水墨齐白石》系列讲座——主讲 屡立新 《中国绘画欣赏——齐白石》讲座——主讲 杨琪 教学目标、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了解齐白石的生平,知道他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型的艺术家。能够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讲授,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以问题、对话、小组探究、对比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励学生学习齐白石老人热爱生活、大自然,一生勤奋,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培养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作品“兼工带写’’的表现方法和“似与不似的艺术特色。
5、教学难点: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对齐白石作品及个人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喜蛛图》
1、王老师今天要给你们猜个谜语: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
2、出示齐白石作品《喜蛛图》放大稿,并和原稿进行对比。你们知道它是谁画的吗?
3、板书课题:(齐白石)【设计意图】通过大小对比,以齐白石作品在今天的艺术价值为导入,让学生发出由衷赞赏。同时,也对齐白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观看录像——品人生
1、那么,关于齐白石,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呢?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踊跃的说出自己对齐白石的了解,并提出了很多问题。
2、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板书。
①人生经历②绘画题材③表现方法④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提出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潜移匕中学会有目的的去欣赏。
3、播放齐白石“人生经历”录像 问:齐白石的一生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短片,对齐白石的人生经历进行总结: ①木匠生涯②拜学诗画③五出五归④衰年变法⑤艺术巨匠
【设计意图】学生一边直观的了解齐白石的人生经历,一边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齐白石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他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三、初步感受——题材广
课件:齐白石的山水、花鸟、人物作品。问:齐白石一生都画过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山水、花鸟、人物样样精通,绘画题材非常广泛。
四、自主探究—花鸟册
1、课件:播放齐白石作品①《梅花蝴蝶》②《兰草蚱蜢》③《枫叶螳螂》
2、欣赏《齐白石》画册
小组讨论:
①昆虫和植物的画法有什么不同?
②这两种不同的画法融合在一起,使画面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教师小结并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花鸟画,引导俐门运用美术的语言对作品进行分析。从而了解齐白石作品“兼工带写”的表现方法,解决本课重点
3、课件:《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 齐白石为什么给这套画册起名为“可惜无声”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可惜无声一一花鸟工虫册》,让学生感受齐白石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作品清新、质朴的美。
五、对比分析——虾一绝
1、课件:《群虾图》
设问:谁能谈一谈你对这幅画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齐白石画的虾和生活中的虾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又有哪些不似的地方?
2、出示齐白石的画理名言,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设计意图】学生对比分析齐白石的《群虾图》,体会齐白石笔下的虾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正像他所说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也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形神兼备,理解齐白石作品的艺术特色,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
3、课件:齐白石画虾录像 l 看了齐白石画虾,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齐白石画虾,让学生感受这位艺术大师的人格魅力,对艺术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
六、听音构思——意蕴深
1、课件:蛙叫和水流的声音。
学生先听音构思“蛙声十里出山泉”的画面,再欣赏齐白石画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听音作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体会用绘画表现声音的难度之大·再欣赏齐白石的经典之作,把大师的作品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更加深刻的体会大师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中国画的深远意境。
七、有感而发——谈感受
请同学们,把你对齐白石的认识、学习本节课的收获、或是对齐白石某一幅作品的感受,用美术的语言,或自己的话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踊跃发言,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以谈感受的形式,锻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欣赏评述的能力。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八、诗书画印——中国风
1、课件播放:齐白石故居视频
齐白石不但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国画大师,他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和篆刻家„„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受,从中了解齐白石是一位全能的艺术大师,体会笔下的作品无不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和向往,并始终固守着中国文化的特色和精神,洋溢着地地道道的中国味道!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观察法
观察学生是否全神贯注的欣赏作品,是否对欣赏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热情,对观察不得要领的学生应加以正确的指导。
2、讨论法
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齐白石花鸟画作品的表现方法,从而了解学生对作品的反应和理解程度。
3、谈感受
3.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 篇三
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齐白石的画》教案,欢迎阅读借鉴。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认识了一位画家名叫徐悲鸿,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国画大师,(边板书边说):看老师写他的名字(板书)齐白石。
2、师:课文中有一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他,来齐读(相机出示课件)齐白石头像(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湖南湘潭人,从二十五岁学画一直画到九十三岁去世,他对诗、书、画、印无所不精。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齐白石的画。(师边说边补充课题)
板书:的画
师:课文描写的是谁的画?
生:齐白石画的画。
师:描写的是齐白石的什么?
生:齐白石的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1页。自由读一读课文
1、要求: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同学们读书真用心,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词读准。
(课件出示词语)
肚腹 扫把 面貌 著名 饥荒 经历 描绘 丰富 蜡烛
老百姓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清雅孤高 欣欣向荣
(1)师: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2)师:请这一条的同学开火车,一人读一排。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词语连读了没有?(指名读)——读一排正一排的音(正确的的表扬:字音读准了,教师、学生及时纠正不对读音。)
(4)师:来,把这些词语齐读两遍。
3、师:词语会准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一边读一边思考:
你都知道了什么?
4、(指名3人说,如果前两名学生没有说到画的内容,教师就引导:你们真会学习,那他都画了些什么呢?)
指名说。(表扬语:A你可真会读书。B你读的很认真。C你太会学习了。)
5、师小结:听了刚才几个同学的介绍,我们明白了,这篇课文先向我们讲齐白石童年的生活经历,接着描述他的画的特点。最后介绍齐白石对中国画的贡献。
6、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段落重点写了齐白石的画?
指名说(第4、6自然段)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1、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
指名回答:小鸡、蝌蚪、蝗虫、虾。(教师相机板书:小鸡、蝌蚪、蝗虫、虾)
2、师:你喜欢哪幅画?就把那个句子多读几遍,和同座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3、师:谁来跟我们说一说?(教师做举手姿势)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句子。
预设:
生1:我喜欢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因为小鸡正在抢一条蚯蚓。
(课件出示句子)(教师相机点红“争夺”,并板书:争夺)
1、师:他们在怎样争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想象一下小鸡的眼睛会怎样?如果你是那只小鸡心里会怎么想?)
2、师: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吧!
指名读生3人(评价1:你争夺地还不够激烈。
2、你可真贪吃。
3、你真是一只好斗的小鸡)——现在请男生读——女生读
4、你们还喜欢齐白石的哪幅画?为什么喜欢?我们接着交流。
生2: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因为蝌蚪都在游动。
(课件出示句子)(相机点红“游动”,并板书:游动)
师:小蝌蚪们,(师看左边的学生)这边的小蝌蚪,你们在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游得可真快活!你们要去干什么呀?
生:我们去做游戏!
师:来,读出你们的快乐吧!(师手指大屏幕)(左边学生读)
师:(师看右边的学生)瞧,他们多快活呀,这边的小蝌蚪们,你们干什么去呢?
生:我们在捉迷藏!
师:多自由的小蝌蚪呀,让我们也来感受你们的快乐!(师手指大屏幕)
(右边的学生读)
师:我们一起再去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快乐的游动起来吧!(齐读)
5、师:我们接着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3: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因为蝗虫停在那。
(课件出示句)
师:(他可真悠闲)谁还能从别的方面说说喜欢这幅画的原因吗?
生:蝗虫有颜色像真的。
师:你可真会学习呀!齐白石画的蝗虫颜色真分明。
(教师相机点红“绿色”、“浅色”并板书)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师:来,我们一起也感受一下。(男、女分读)
6、继续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4: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因为虾的身体是透明的。
(课件出示句子)(课件点红“透明”,并板书透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齐白石到八十三岁才开始学习画虾,为了画好虾身体的透明度,齐白石经常去菜市场把虾买回家放在清水盆里长久地观察,仔细地揣摩,用墨色的深浅浓淡,终于达到了透明的效果,那真令人叫绝!你来读读这种感受。
指生2人读(评:
1、画的虾可真逼真。
2、画活了)
师: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2:我从“仿佛要跳跃起来”感受到齐白石画的虾就像活的,还跳动得很高哩。
(课件点红“跳跃”,并板书跳跃)
师:同学们,齐白石画的有一幅虾图在国际上拍卖到1665万元人民币,他真有本事。我们看到的哪里是画,简直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呀!就连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在看了齐白石画的虾后,也情不自禁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不愧是最伟大的东方艺术家”。谁来再读?
指生读2人(评价语:
1、小虾还跳得不够高。
2、你是一只很活跃的小虾。
3、我仿佛看就这只虾真的跳得很高。)
师:前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透明的小虾在游动呢!读出感受。
师:后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小虾在跳跃呢!读出感受。
师:让我们带着透明的身体,在小河里游得更远、跳得更高吧!齐读。
7、师:指板书回顾第四自然段:同学们,齐白石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齐白石的笔下都有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画,给你们都留下什么印象呢?
生:生动亲切
(若没有人说:文中最后一句话有个词总结了他画的特点,看看是什么?生动亲切)教师相机板书:生动亲切
8、想不想欣赏齐白石的画?看看和你们想像的是不是一样?
(课件出示4幅图)
9、齐白石的画画得好,作者也写得活,让我们感受到了齐白石的画生动亲切。
师:你能根据板书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说一句 师点出相应的答案)
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
师:让我们再来感受齐白石的画吧。(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读句子,再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4、师:同学们,作者先介绍了这四幅画,最后来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话。这样先分说后总结,就是先分后总的构段方式。
四、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欣赏大师的画。
(课件出示画)生欣赏。
师:画中的这些小事物都是农村里常见到的,在别的画家眼里是很难登大雅之堂,这些事物实在是太小、太普通、太不值得一提了。文中有个词语叫做——生说答案,“微不足道”,师出示词卡。“微”是什么意思?(微小)“不足”是什么意思?(不值)“道”是什么意思?(提起)齐读词语两遍。
板书:„„
师:谁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指名读。
师:老师还带来了几幅画,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五、小结。
齐白石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课后上网查查资料。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在齐白石的笔下却变得生动亲切,齐白石为什么赋予这些小事物深长的意义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板书 10 齐白石的画
微不足道
小鸡 争斗
蝌蚪 游动 生动亲切
蝗虫 绿色
虾 跳跃
„„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
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
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介绍收集析资料与图片。
2、展示齐白石的画,你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介绍收集析资料与图片。
2、展示齐白石的画,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们要共同去了解的就是齐白石的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把音读准,其他同学正音。
2、默读课文,如果在读中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记在书上。
3、学生通过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课文,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我想大家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提出疑问,引领全文。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画家,画画都有最拿手的,比如:徐安鸿的画骏马闻名世界、戴嵩擅长画牛,郑板桥的竹子令人称绝„„那么齐白石擅长画什么呢?默读课文,找找答案。
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微不足道”等词句。
3、小结:看来,齐白石的画与其他画家的画全然不同,他从“小”字着眼,从“微”字着手,使中国画表现出全新的风貌。他为什么会形成这亲独特的风格呢?让我们再细读课文,找找吧!
三、读懂课文,启发想象,练习写话。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你最喜欢哪能一幅呢?
2、学生简单交流:画了小鸡、蝌蚪、蝗虫和虾。并简单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是哪个。
3、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自己最喜欢的那幅画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想想为什么喜欢?
4、学生交流朗读以及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到是因为齐白石把都画活了,所以才这么吸引自己,而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并有感情地朗。
教材分析:
这篇日记有两条线索,明看是写“我”得到一本诗集很高兴,要感谢送书伯伯,暗含写细读《唱歌的小河》的感受,与其说从体裁上看是日记,不如说从内容上看更似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这也正是这篇选文的巧妙之处,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要忽略了学写日记和读后感的教学提示,更不要忽视理解《唱歌的小河》。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高低不平、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
教学难点:
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2、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你们写日记吗?在日记中,你一般会写些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日记,看看他都在日记中记载了一些什么。
3、理解“则”
二、汇报交流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认读词语。
嘹亮、喉咙、崎岖、昼夜、奋斗、一则、星期、伯伯、诗集、唱歌、深刻、碰到、道路、读书、精神
理解词语:
嘹亮:
奋斗: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本文直小河不怕困难向大海留去的精神。
崎岖不平:高低不平的样子。文中指小河流过的地方高低不平。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昼夜不息:白日和黑夜都不停息。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课堂作业。
1、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2、背诵《唱歌的小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歌分几节
2、指名读第一节,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解决。
3、指名读诗歌第二节。
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休息读轻声)
读了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小河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你能够称赞一下这条小河么?
4、那么小作者读了这首诗歌后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读了以后,你知道小河的哪些特点:昼夜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出示“这首诗歌写得多好啊!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指名读。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诗歌写的好,作者喜欢读诗,读到好诗很欣喜)
5、你还能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小作者很喜欢这首诗歌?(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齐读。
6、“我”为什么喜欢《唱歌的小河》这首诗?你们现在知道了吗?(学生说)
三、齐读课文,背诵古诗。
四、深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好书的名言警句呢?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4.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 篇四
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
了解20世纪后半期以来文学、美术、音乐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本节为专题最后一节,突出体现了文学艺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特征。时代特点最主要体现为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文学艺术的与时俱进不仅体现在其内容形式与时代密切相关,而且文学艺术也以特殊的方式深刻影响着世界的进程。在时代与文学艺术的交相影响过程中,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融合交流步伐加快,越来越呈现出多元的世界文化色彩。
本节学习内容与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密切相关,其中文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但美术、影视、摇滚乐等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冲击力。学习者分析
本节的美术、音乐、影视等相关内容都较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知识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科技革命、全球化的发展等已经有所了解。生活中对影视作品和美术音乐在二战后的发展也已有程度不同的感性认识。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二战后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及其对时代的关注点;了解当代美术的主要流派:行动绘画、欧普艺术、波普艺术、徐悲鸿为代表的20世纪中国绘画;了解影视艺术和现代主义音乐诞生与发展的一般历程。
学生能够认识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突出体现出交流融合和多元并存的特点,而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反映、突出表现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特点的当代美术、风靡全球而又关注社会的摇滚乐、跨越国界的影视艺术等无不反映了文学艺术的与时俱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片、影像等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做到有感而
发。注重交流与合作,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现代美术、影视艺术和现代主义音乐的魅力,体会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关爱社会与他人的情感。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教学策略设定
(1)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战后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当代美术的主要流派、影视艺术和现代主义音乐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到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文化突出体现出交流融合和多元并存的特点。
教学难点;二战后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对时代的关注;当代美术、音乐突出体现出文化的交流融合;
如何通过典型材料的展示,让学生生成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认识,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2)教学活动 通过教师讲述、师生共同研读材料、讨论等
(3)教学形式 由于本节内容有大量图片影像材料,教学中可以通过阅读、欣赏、讨论、对话等多种形式体会文化的交流融合、文学艺术与时俱进的内涵。(4)教学方法 感悟法(5)整体思路构想
教学将围绕和突出体现“与时俱进”这一主题而设计展开:
A、时代:随着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各种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交流着,形成了多元的世界文化。
B、文学艺术的与时俱进: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反映、突出表现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特点的当代美术、风靡全球而又关注社会的摇滚乐、跨越国界的影视艺术等无不反映了这一时代特色。(6)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定
⑴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教材和学案,了解本节中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与同学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⑵新课导入: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展示以阿波罗登月、核爆炸和贫困饥饿等三幅图片,让学生形成大概的历史背景,导入新课: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迅猛发展的科技把人类文明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刚刚摆脱世界大战的人类,又逐渐面临着核战争的威胁、日益恶化的环境、饥饿、贫困等严峻的生存挑战。这一切都深刻的影响着世界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⑶板书设计(教学结构):
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关注 美术:交流与融合 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摇滚乐:音乐的融合 ⑷师生互动;
1、文学:对多元社会的关注
(投影)①请尝试说出下面图片所代表的作品名称(从而快速浏览本时期文学代表作品)。
答案:《二十二条军规》、《百年孤独》、《日瓦戈医生》、《寂静的春天》 ②以上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出对社会的关注的?(点出主题)参考答案:
《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嘲讽的态度展示对社会的批判与不满;
《百年孤独》:形象展示了哥伦比亚和整个拉美地区一百多年的殖民史和社会史;
《日瓦戈医生》:真实反映了苏联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态,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
《寂静的春天》:体现出科技与人类发展紧密结合,突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美术:交流与融合(投影)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选择四幅图片所属艺术流派(让学生形象了解这些绘画艺术的流派特点)。
上述图片所体现的艺术流派包括①行动绘画 ②欧普艺术③波普艺术④中国国画。图一至图四所属艺术流派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C(2)结合上述四幅图片,说出当代美术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点?(点出融合的主题,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参考答案:欧普艺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世界各种装饰艺术品的设计上;波普艺术受到世界大众的欢迎与认同;徐悲鸿的国画突出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融合等。
3、影视:沟通世界的桥梁
①西方大片——全球的视觉盛宴(点出文化的融合)
(投影)一些西方影片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讲出影片的名称。学生归纳概括电影和电视的诞生及发展历程。投影展示:
②中国电影:民族性 世界性
(投影)《霸王别姬》、《卧虎藏龙》影片海报),回顾其获得的奖项(《霸王别姬》1993年获得第四十六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卧虎藏龙》2000年获得奥斯卡四项大奖。)
问:你认为这两部影片被国际影视界认可的原因有哪些?从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让学生认识文化全球性与民族性的结合)
参考答案:认可的原因:吸收了西方大片的一些拍摄手法,画面优美,制作宏大;突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如京剧、武术等。
认识:吸收世界先进的影视艺术技术,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等。
4、摇滚乐:音乐的融合
(投影)①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甲壳虫乐队)图片
介绍:摇滚乐是由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两类音乐融合而成,之后风靡世界(突出体现摇滚音乐在全球的流行——文化的融合)。
②(视频链接播放)《We Are The World》,引出“拯救生命”大型摇滚乐演唱会。
补充介绍:伦敦、费城同时演出,持续16个小时,140多个国家近15亿电视观众观看。全世界100多位著名摇滚乐歌星参加了这次义演,共筹得善款5000万美元。这一天,整个世界都洋溢着无私的感情。
问:你认为这次演出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设计思路:体现音乐、影视等艺术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学生交流讨论)
参考答案:首先,这次演出主题的正义性;其次,摇滚音乐艺术风靡一时;再次,借助了先进的传媒技术等;
艺术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其生命力源于生活;先进的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成了文化艺术在全球传播的强大动力,推动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与交流等;
(5)巩固练习
1.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的作品是()
A、《百年孤独》 B.《寂静的春天》 C.《第二十二条军规》 D.《日瓦戈医生》
2.在一次音乐盛典上,给一位歌手或一个组合的颁奖辞是:“彻底改变了当时流行音乐的形式,成为摇滚乐最早、最著名的偶像”,获此评价的应该是()
A.甲壳虫乐队
B.“猫王” C.列侬 D.杰克逊
3.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家咖啡馆放映了人类的第一部电影,宣告了电影时代 的到来。放映者是()
A.卢米埃尔兄弟 B.塞列克 C.弗拉基米尔•兹沃尔金 D.艾维斯·普莱斯利
4.20世纪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A.追求理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激烈碰撞
C.追寻理想世界 D.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与时俱进 参考答案:1.B;2.B;3.A;4.D(6)课堂小结:(投影)
与时俱进中的多元世界文化(语言表述)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革命以及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网络生活的形成,世界各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与交流着。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被遗忘,反而在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自己,获得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取得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形成了多元的世界文化,世界也因此更加精彩。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案】推荐阅读:
《沟通的艺术》教案07-18
绘画艺术赏析教案11-18
托班的艺术教案08-07
古希腊艺术教案10-07
大班艺术教案《蔬菜王国》11-03
文艺节目主持艺术教案11-07
做月饼小班艺术教案11-12
万里长城大班艺术教案06-22
幼儿园艺术活动教案06-25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