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世界观及其教育方法

2024-09-23

论孔子的世界观及其教育方法(通用10篇)

1.论孔子的世界观及其教育方法 篇一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1级英语专接本1班 白林艳 33号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他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也大多数为后世所继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研究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看法

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教而杀谓之弃。”后来“德治”成为儒家共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孔子在政治上是一位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通知人才从而为政治服务。他认为贤才无疑是教育的结果。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知识和道德都需要依靠学习来培养。

2、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目的的看法

孔子的私学是学术团体,也是政治团体,他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以培养贤才为目的。孔子对君子的品格十分重视,认为只有那些优秀、品德键能的贤才才能做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3、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对象的看法

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有教无类”是又局限性的,它不等同于先进的普及教育思想,因为奴隶和妇女是被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的。

4、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内容的看法

孔子出于培养从政人才的目的,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仅限于人事的范围,主要是限于君子做人的道理(德)和从政的手段(才),具体说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三个方面。

知识教育

孔子在知识价值的取向方面,极为推崇古典知识的作用,他自己也多次谈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由此在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局限于古代经籍的传授,具体说就是他改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

技能训练

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在私学中是讲文习武的。孔子重射,承袭了西周军事教育形式化的传统,在教学中存在着将军事教育从实际技能的训练转向文字概念和义理研究的倾向。

道德教育

“仁、智统一”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而在仁、智两者之间,仁是根本、核心,智乃仁者之智。因此,在孔子的私学中,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的中心,也是其教育体系的根本所在。

5、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看法

自觉修养

孔子非常重视自我修养,认为实现自我修养就要实现立志、持志,克己、内省和改过迁善。

因材施教

孔子是第一个提倡因材施教的人。他认为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启发诱导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在关于启发诱导的时间、具体方法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

学、思、行相结合学、思、行是一个人治学不可缺少的三个阶段。在学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行时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教育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即任何人,不分贵贱尊卑,都有权利接受教育,且是平等的教育。在孔子以前,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平民阶级没有接受教育的可能。从而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教育目的只是为了统治者培养接班人,严重阻碍了文明的普及和发展。孔子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叫无类”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为人类文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孔子的因材施教方法对于当今实施素质教育仍有重大意义。在很多地方,相当常时间里,教育模式采用“齐步走”的做法,追求平均分、合格率、升学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科”分数,高分

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摒弃分数标准,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在《论语·述而》和《论语·为正》中,孔子分别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就是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这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的职责是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引导和及时启发,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将知识吸收升华。

参考文献:

[1]《论语》:[C]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版

[2]李泽厚:《论语今读》,[M]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3]刘宝楠:《论文正义》,[M]中华书局出版 2006年版

[4]杨伯峻:《 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2007年版

2.论孔子的世界观及其教育方法 篇二

一、“君子”释义

“君子”一词, 广见于先秦典籍。《诗经·周南·关雎》云:“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云:“君子在野, 小人在位。”那么, “君子”指的是什么呢?

从字面上看, “君子”是由“君”和“子”两个单字组成的。《说文解字》:“君, 尊也。从尹, 发号, 故从口。古文象君坐形。”段玉裁注云:“尹, 治也。”下面的“口”, 表示发布命令。因此, “君”的本义就是发号施令的统治阶层。“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尊称。所以, “君子”合起来就是指居于社会上层的贵族阶层, 是当时的“在位者”。

到孔子, 君子一词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孔子讲君子, 主要是从道德品质上立论的, 君子由原来的有位之人逐渐演变成孔子心目中的具有高尚品德之人。“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这些都是从道德品质上立论的。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 君子在政治角度上的意思, 即“有位之人”, 仍然存在。《论语·颜渊》曰:“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 必偃。”在这里, “君子”仍是指“有位之人”。

至此, 我们可以看出, 在孔子之前, “君子”的意思是“有位之人”;到孔子才把“尚德”引入“君子”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 “君子”的道德品质方面的属性逐渐被强化, 直至今天, “君子”一词专指道德楷模。因此, 重新阐述孔子的君子之道对塑造现代新型的“君子”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君子之道

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相当多, 君子的形象也很复杂, 那么怎样的可以称作君子呢?如何成为君子呢?下面将从“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述而》) 四个方面对君子之道进行阐述。

1、志于道

孔子认为, 成为君子的第一步就是立志。朱熹注曰:“志者, 心之所之之谓。”所谓立志, 就是要确立明确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孔子在自述自己一生的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 在他看来, 立志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抱有远大的理想不一定就能成功, 但是, 要想成功, 要想成为君子, 远大的理想是必需的。

孔子认为, 君子应当“志于道”。那么, 孔子一生追求并“一以贯之”的“道”究竟是什么呢?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刘宝楠《论语正义》注:“忠恕者何?成己以及物也。”因此, 孔子的“道”就是修己成人之道,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乃至“修己以安百姓”。

远大理想抱负, 必须以现实情况为基础, 不能脱离实际而空谈理想。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就说到:“士志于道, 而耻恶衣恶食者, 未足与议也。”要想成为君子, 就应当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2、据于德

“据于德”就是要以德为依据。朱熹注曰:“德者, 得也, 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许慎更明确地说:“德, 外得于人, 内得于己也。”子曰:“君子怀德。” (《论语·里仁》) 那么君子应当具备哪些美德呢?在《论语·子罕》中, 孔子曾言:“君子之道者三, 我无能焉: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在孔子的心中, 君子应该具备三种美德:智、仁、勇。

“智”就是明智。具体来说可以分为: (1) 明是非。“是是非非谓之知, 非是, 是非谓之愚。” (《荀子·修身》) 是当是, 非当非, 正确明辨是非即为智, 颠倒是非就是愚。 (2) 知人、自知。所谓“知人”就了解别人并正确评价他人, “自知”就是对自己有正确、清醒、客观、全面的认识。

“仁”就是有仁爱之心。《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们有了仁爱之心, 就会帮助别人, 成全别人, “成人之美”。

“勇”就是勇敢之心。“不惧”只是勇的基本要求, 更重要的是要以道义为指导, “有义之谓勇敢” (《礼义·聘义》)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在孔子看来, 君子的“勇”应当是有义之勇。

3、依于仁

“依于仁”就是以仁为旨归。朱熹注曰:“依者, 不违之谓。仁, 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孔子认为, 仁是君子的标志。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不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君子行事都不能偏离仁。

什么是“仁”又如何做到“仁”呢?《论语·雍也》中说:“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已。”“仁”就是立己立人, 达己达人, 简而言之就是成己成人。“能近取譬”, 则是为仁的方法, 即由近及远, 推己及人。具体说来就是《论语·阳货》中提到的五者:恭、宽、信、敏、惠。

恭就是指恭敬, 举止得体。恭敬是由内而外, 只有内心“恭”、“敬”, 才能真正的做到恭敬, 仅仅外表的恭敬, 只是把握了“恭”的形式。孔子认为, 对待父母应当“敬”, 如果内心“不敬”, 就跟犬马没什么分别了;在祭祀的时候, 要“祭神如神在” (《论语·八佾》) , 内心充满敬意。

宽就是指宽恕, 。《论语·卫灵公》中讲“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就是教人严于律己, 宽于待人。作为君子, 在自己不被了解和认可时, 应当不愠, 不怒, “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 , 对待他人要充分理解别人。

信就是指诚信。《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 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 “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 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诚信是立人之本,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就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他认为人若不讲信用, 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敏就是指勤勉, 即对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光说不做, 而应当“敏于事”、“敏于行”、“敏而好学”, 要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强调扎扎实实的行动。

惠就是恩惠, 使人得到好处。《说文解字》:“惠, 仁也。”孔子认为君子应当爱戴和尊重他人, 即使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也应当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

4、游于艺

何谓“游于艺”?郑玄注曰:“游谓闲暇无事之游。”朱熹注:“艺, 则礼乐之文, 射、御、书、数之法。”因此, “游于艺”就是学习六艺, 并从中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

“六艺”的核心在礼乐, 孔子赞赏的也是对礼乐的学习和践行。《论语正义》把“艺”分为“大艺”和“小艺”, “言孔子多能于小艺者, 正以礼乐是艺之大, 不得为鄙事, 为书数射御皆是小艺, 太宰所指称也。”孔子对只注重实际操作层面的射御书数均表示鄙夷, 《论语·子罕》云:“吾不试, 故艺。” (这个“艺”指的就是“小艺”)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把重心放在“大艺”——礼乐上, 他认为“不知礼, 无以立也” (《论语·尧曰》) , 并对“师挚之始, 《关雎》之乱” (《论语·泰伯》) 的音乐大加赞赏。

君子通过对“六艺”的涉猎, 既可以增长自己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精神愉悦, 并促成人格的完整。陈望衡认为“游”是轻松愉悦令人心旷神怡的, 具有无功利、娱乐特征, 它超越了生理感觉和物质功利进入更高的心理层面是高尚的精神享受。李泽厚提出“游艺”是指君子对于与物质技能有关的一切训练都要能熟练掌握, “游”正是突出了掌握中的自由感, 这种感受即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审美自由感。

君子之道是道、德、仁、艺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道是理想, 是向导;德和仁是内在品质, 是内容;艺是技能, 是外在形式, 它把道、德、仁有机的统一起来。

三、孔子君子之道的现代价值

孔子的君子之道的思想形成于春秋末年,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有其不合理的地方, 但是它对于塑造现阶段新型的君子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社会, 有不同的君子标准。现代君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既要继承孔子君子之道的合理内核, 又要体现时代性, 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根据冯友兰先生提出的“抽象继承法”, 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现代君子, 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要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爱因斯坦说:“把安乐和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和理想, 这不过是猪栏里的理想。”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在《赠父诗》中写到“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归。”这些伟人的成功, 都与其抱有远大的理想密切相关, 正所谓“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理想能够提供人生的前进方向和坚持动力。但是理想脱离实际, 那只能是空想, 最终也必是一事无成。老子说:“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要想实现远大的理想, 必须脚踏实地, 坚持不懈。

第二, 要有较高的道德品质, 立其诚。孔子说“据于德”, 要智、仁、勇, 其实都可以归于“诚”。《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云:“学者不可以不诚, 不诚无以为善, 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 则学杂;为事不以诚, 则事败;自谋不以诚, 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 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在家庭中, 只有以诚相待, 家人才能和睦相处;在社会中, 只有以信相交, 才能拥有真正的朋友;在工作中, 只有以诚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方可事业有成;就个人而言, 只有做到问心无愧, 真诚无伪, 才可坦荡荡。

第三, 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理论转化成现实。孔子说“依于仁”, 要求君子立人达人, 推己及人, 都落脚于力行, 因为“力行近乎仁” (《中庸》) 。要想成为新时代的君子,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个只有满腹经纶而没有实践能力的人, 是会被社会逐渐淘汰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自己,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人们了解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使理论更好的转化现实, 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 要多才多艺, 全面发展。孔子讲“游于艺”, 就是讲通过对“艺”的涉猎, 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深度和广度,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人在精神上和人格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在新时代, 要想成为一个新型的君子, 同样要求人们多才多艺, 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同时也是对现代新型君子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 只有多才多艺, 才能更好的应对激烈的竞争, 并且通过艺术的熏陶, 使自己精神愉悦。

参考文献

[1]何晏注, 邢昺疏.论语注疏 (卷二)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朱熹.论语集注 (卷三) .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3]程氏遗书 (卷七) .二程集 (上) [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4]罗安宪.孔子的君子论及其现代意义[J].探索与争鸣, 2009.

[5]吴世勇.“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新释[J].前沿学术论坛, 2009.

3.论孔子的世界观及其教育方法 篇三

当面对的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老师,最出色的学生时,我们的脑海里不禁疑窦丛生。他们的对话,被后世读书人奉为千古经典,甚至被看作治国的纲领指针镌刻在经籍里。然而,孔子是字字珠玑,所言都是真理吗?他如完人般具有海一样的包容心吗?被孔子骂过的学生,到底是不是真的愚蠢之极?被孔子夸过的学生,他们真的那么完美吗?樊迟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要求换专业呢?子贡真的如经典中所记载的那样能干吗?带着这些纠结神经的疑问,我翻阅了《非常师生——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书。

该书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教授石毓智先生的作品。每个时代的人们总是在自己的视域里进行着文化的累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堆砌了主观臆测的杂污。石教授本着对传统文化负责的态度,凭借扎实的史料功底,严密的思维逻辑,小心规范地操作,摒弃了戏说历史或者是任意附会的写作方式,在真实中为我们展示多彩的文化,在幽暗处为我们点亮点点烛火。

在石教授的笔下,孔子不再是无欲无求的神,不再是道德的化身,不再是一个符号,而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常人的情感,也会犯常人容易犯的错,也吃百家饭,也与普通人打交道,而且有时候也会与别人结下梁子。孔子在鲁国的时候,阳货曾经得罪过孔子,孔子便因为这一次的小过节而不见阳货,晏婴、子西也曾因为得罪过孔子而不受他的待见。更有意思的是,孔子也会不经意间误中了齐国的美人计,犯了错的孔子为了自己的仁义道德,不得不去过“累累若丧家之犬”的生活。不仅这样,孔子也是很世故的,一辈子在背后说了好多人的坏话,但是他是很明智的,那就是从来不说自己顶头上司的坏话。石教授对孔子生活的描写切中了要害,把伟大的灵魂培植在了常人的血肉里。

其实,石教授真正想说明的还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与学之间,石教授似乎在寻求一个张力的平衡点,为了找到这个点,石教授在孔子与其弟子的世界里不断游弋。石教授把子路说成是孔子的监督员,要是没有子路这个监督员,孔子可能就会变成乱臣贼子的帮凶,也许现在留给我们的是一个臭名昭著的骂名。学生竟然敢管老师,这个似乎有些荒唐,但是在石教授的笔下,子路就是一个敢管孔子的人,为什么子路有这样的胆量,书中为我们做了精辟的阐释。而叛逆的樊迟则更是惹老师生气,放着好好的仁义道德不学,偏偏要从政法大学转到农业大学去,结果挨了老师劈头盖脸一顿骂。石教授很是为樊迟鸣不平,孔子的教学有明显的缺陷,他的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难怪樊迟在问问题的时候,虽然得到了老师的回答却还是一头雾水。宰予被孔子骂成是垃圾学生,有什么比“朽木不可雕也”更严厉呢?但是石教授认为宰予只是因为能言善辩才惹得老师满腹牢骚。在石教授的笔下这样的趣事还有很多,诸如孔子为什么最爱颜回?冉有为什么要退学?颜回为何老是中头彩……

4.浅论孔子仁爱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 篇四

摘要:“仁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的最高道德准则和人格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冲击。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赋予它的部分真义。我们重新理解、重视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孔子、仁爱思想、教育

一、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理解

“仁”的思想是儒学思想的主导。孔子对“仁”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故孔子的学说后来又被称作“仁学”。“仁”可以说是东方文化爱的符号,“仁”在孔子儒学当中最根本的意思也就是爱。孔子的“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引申出来的。任何人一生下来,首先遇到的就是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关系,婴儿处在亲人的爱抚之中,并逐渐萌生对亲人的深深依恋和敬爱之情。因此,家庭中亲情之爱,是人最早形成的爱。“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只有爱自己亲人的人,才会去爱他人。

孔子的“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仁者人也”。“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仁”原来的释义就是“人”,是指要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真正的人。其实,“从字源上看,仁字从人从二,指人与人之间相依相耦,独则无耦,耦则相亲。可以说,仁是由人本身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它要求人们相亲相爱,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的觉醒,对人类本质的理解,具有浓厚的人道精神”

[ 1 ]。人之区别于动物在于其内心深处有仁的存在。仁是发自内心,经过思考的,区别于动物之间的本能的爱。既为人就应该具有仁,能施仁于人,否则就枉为人。第二,“仁者爱人”。即一个人应具有一颗仁爱的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人当视人如己,以爱心调节人 际关系。抚孤独,恤矜寡,拯疾病,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人类共同幸福。仁者爱人的精义是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人的价值。“厩焚。退朝,曰:‘伤人’? 不问马”。把别人也当作跟自己同类的人来看待,表现出一种人本主义倾向,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生命价值。要反对嗜杀好战,草菅人命。主张德治,仁政。要求人们本着固有的同情心,相亲相爱,以人为重,尊重人的尊严。孔子十分注重个人人格的独立,强调“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讲仁爱,并不赞同无差别,无原则的爱一切人,爱人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恶的标准即礼。“仁”是规范的核心,礼是规范的行为准则。爱人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命价值的积极肯定,而不是对其消极价值的容忍。爱人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不是追求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显而易见,爱憎分明是儒家仁爱的一个显著特点。爱人要符事道,维护道德,不允许容忍恶行,姑息养奸。第三,推己及人。“泛爱从而亲仁”,即一个人应从内在的自我修养做起,把一颗爱心推而广之,由内而外,由近而远,由亲而疏,逐渐扩散其影响力,最后热爱全人类,这是仁的最高层次。仁是一种博大的爱心,它要求关心他人的疾苦,促进他人的幸福,尊重他人的意愿;把他人的疾苦看作是自己的疾苦,把他人的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时时、事事、处处首先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推己及人在逻辑隐含着一个上理论前提,即人与人之间有着共同的善良本性。肯定这一理论前提,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推广。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本性,各自有特殊的利益,推己及人就是不道德的,不能为他人所接受的。所以它强调推己,先要正己,使自己的思想品质符合道德和仁爱,成仁然后才可行仁、爱人。正己即修养仁德,儒家提出的路径是“为人由人乎哉?”一个人是否能成为仁人,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从而可以看出仁不是不可达到的。“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努力,人人都能培养仁德。“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所以,人人都要身体力行,以达仁。当你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影响时,必须考虑的后果是能否为他人接受。推己的要求是推其仁爱和道德,而绝不是推其私念或恶欲。我们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完善的人。“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要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授之于人,赋予他作为一个人自由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 2 ]。这责任则需要教育工作者承担,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方能完成。现在教育的仁爱应该体现在师生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中。老师要关心、了解、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将仁爱授之于人,教育者本身必须拥有仁爱。

二、仁爱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必要性

“仁爱”,简而言之就是与人亲善,仁爱教育就是教育人学会充满爱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爱”也是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仁爱教育也就是教育学生学会担当责任,学会关爱、帮助他人。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寻找爱和学习爱的过程,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爱心,爱心是促使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浮华走向博大的源头。一个领悟了爱的真谛的人才能真正的关爱别人,感激生命中经历的一切,生活在感动与祝福的心念之中;一个具有爱心的人,懂得心中时时倾注善良和宽容,他们必将收获一生的幸福,最大限度地弘扬生命的伟力,从而创造出和谐美好的生活。

在家庭对子女进行爱心情感教育,关键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幸福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既慈祥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这就是让孩子在家庭德育过程中体验儒家的“仁爱”,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建立长幼有序的合理家庭关系。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

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星星”,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温床,更谈不上培养礼让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不能颠倒主次。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关爱家庭的的楷模。家长本身就是家庭“仁爱”文化的建设者,家庭“孝悌”文化的实践者,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现在一部分成年人冷落、慢待自己父母,不照顾自己的父母生活,更有甚者千方百计“啃”老,这样给孩子的影响就更不好了。假如父母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对自己的兄弟姐妹、伯伯、阿姨、姑姑不友善,又怎么能教育孩子尊老爱幼。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都没有亲情,更何谈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因此,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庭,还要时刻不忘照顾年迈的父母,决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比如说平时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家庭成员都和睦相处,就会形成孝敬、和睦的家庭文化。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逐渐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对父母来说这也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第三,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当今父母过于惜爱自己的子女,使子女觉得这种爱理所当然,他们全然不懂得感恩。现在不少孩子不知道父母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样挣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这样的孩子怎么会从心底里理解、体谅父母呢?为此,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工作和收支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如果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要告诉孩子,让他和父母一起面对,使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应该为家庭分忧解愁。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让孩子逐渐学会珍爱家庭、珍惜自己,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升华为孝敬的高尚品德。

第四,强化孩子孝敬父母好习惯的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孩子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行,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心。父母儿女亲情,是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情感,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形成的情感基础,是今后各种品德形成的基本前提,也是目前中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孝亲教育,对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孝亲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要在孩子刚懂事的时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孩子懂得孝敬父母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如听从父母教导,不顶嘴,关心父母健康,勤问候,分担父母忧愁,做家务,从递上一杯热茶,捶捶背,到认真学习,踏实做人等等,把这些基本要求变成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这就是对孩子最实在、最有效的“仁爱”教育。

三、仁爱思想在大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承载着确立学生一生道德人格的神圣使命。人性是有丰富层次的体系,其中人自身所具有的未完成性,是做人教育的前提条件。而孔子所说的“仁”是指综合了人类的各种美德而形成的一种完美人格,是对大学生进行做人教育的最好内容。做人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然而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内容来实现这一目标,看法却不尽相同。我们提倡面向现代化绝不是一味地贪新猎奇,事实证明,新奇的东西也并非都有生命力,浅薄无聊的观念也常有新奇的面孔。只有以本民族的文化为根基,同时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征的教育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伦理特征,这种伦理特征的形成与孔子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主要讲的就是做人的道理。孔子的理想正希望人人成为有道德修养、有学问、遵守规则的君子,以此达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在当今大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人生理想等处于无序状态的情况下,把孔子思想列入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仁者,爱人”。就是说人应该有一颗爱心并以爱心待人处世,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彼此真诚地互动感通和互济相恤。所以“仁爱”是一种以对人生命的尊重和肯定为基础,落实于个体自我的完善,并以达到人我和谐共处为目标的互济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人与人彼此相互担当的义务。

大学生在做人方面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诚信意识淡薄;二是团队精神欠佳;三是心理素质有待提高。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有关联的。不诚信,别人就不愿与你交往。不与别人交往,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更说不上什么团队精神。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等等珍贵的论点都说明了一件事:要想成功地与他人合作,就必须遵守诺言,待人诚信。孔子曾经对信义做过精辟的论述。一次,他的学生子贡向他请教治国方法。他说:“确保粮食充足、军队充实以及对人民的信义,就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子贡又问:“三者如果要舍其一,应该舍哪个”? “军备”。“不得已再舍一个,怎么办”? “舍粮食”。“为什么不能舍信义”?子贡又问。孔子说:“人难免一死,没有粮食可以,如果没有了信义,根本与禽兽无异,这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 3 ]古人把诚信看的比生命更重要,宁舍性命而不背信弃义。而我们很多同学,看看有多少能做到的。而且还很不以为然,理直气壮地说,不就这些小事嘛?同学们,都听到了,你们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失信给其他工作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后果。

很多大学生还缺乏责任感,对于自己应做的事情没有一点责任心,要么就拖、避、逃,要么就自以为是地说:“不做又会怎么样?能把我怎么样?”大家看看啊,这样的学生连最起码的做人道理都不懂,为所欲为,以自己为中心,这是多么可悲!还自以为是地说自己很有个性,很有叛逆精神,又是多么可笑啊!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单枪匹马创天下的超人时代已经结束了。社会对人才的团队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人曾经问过闻名世界的指挥家卡拉扬:“您是如何指挥世界著名的交响乐团的?”卡拉扬说:“我只强调三个音,来使我的乐队变成团队。首先是'起音',起音不齐,乐曲就乱。第二是个人的'专业音',不管是吹喇叭的还是打鼓的,要表现出自己在专

业上最好的、最高段的音。第三是'团队音',就是个人打出专业音之后,还要考虑到整体,不能成为干扰别人的音”。任何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更要靠与你一起奋斗的那个团队。所以,部分同学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与同学们一起上晚自习,想租房外宿搞个人小天地等等,都是缺少团队精神的表现,结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实际上,不重视团队合作,不重视人际交往,还会产生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引起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90%都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很多因学习原因退学的学生多是不乐与同学交往,不善沟通,团队精神欠佳。

总之,“仁”是人的根本标准,体现着人的本质、人性的价值、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对人的解放和发展。当代教育的标准则是使每一个人得到最大的、和谐的发展,“把人从相互敌视、相互防范中解放出来,从心灵之间永无宁日的战争中解放出来,从狭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把人从依附、盲从和定势中放出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 4 ]。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发扬仁爱精神,并赋予仁爱以时代的意义,就要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增强对人类心性的关怀。因为教育绝不等同于知识的灌输,虽然它也强调知识,但它是用知识来服务于人,而非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而且现代人不仅为温饱而奔波,他们最最需要的还是精神的满足。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提供一种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 1 ]周来祥.论美是和谐[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 2 ]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M ].上海:上海人民

5.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 篇五

文学院

13广告 吴安琪 20134024020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的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中华文化之大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并将中华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论语》一书里。孔子建立起人类思想最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仁学、人性理论、认识论、中庸论,孔子的智慧对世界的影响应该已经超过了我们能想像的范围了。

1988年,当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汲取智慧”,由此可见孔子伟大的思想。作为孔子的后人,对此我既感到自豪却又感到羞愧,自豪是因为我是孔子的后人;羞愧的是我对孔子的各种思想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重在修身,倡导仁、义、礼、智、信五种基本道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系统的道德理论。其中,“仁”的内涵十分丰富,“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以说:“仁者,人也。”(《礼记·中庸》)。

“仁”是生命的相互感通,是世间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滋养,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也是一种宽容的精神。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道德境界和宝贵的思想情操,也是一种个人对于他人及群体的价值取向,这对后来的领导者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吧。孔子在人际关系中主张“以德服人”,在社会生活中主张“为政以德”,在自己的生活中身体力行。孔子身上充分体现出“仁爱”的精神,他对一般民众给予真切的关心,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给予深切的关注。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出席世界宗教大会的几千位宗教领袖或代表,签署了《全球伦理宣言》,其中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文明间矛盾与冲突相当普遍的当今世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诚恕之道,彼此尊重,加强沟通、理解与对话,是调节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之间关系的良方,也是克服人与自然对立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思路。①(中国文化概论 第三章 第四节 原始儒家)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华民族的母德之一。“礼”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待人接物的形式;个体修养涵养;用于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方法,都告诉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恭让与恭敬。这对道德准则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中庸》也把“致中和”作为极高的道德境界。“和”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由此和睦家族、②邻里,最终协和万邦。(中国文化概论 第十二章 第二节)即便世界各国文化各有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模式都应该大同小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才能有安稳的社会,才会给国家领袖带领国家的发展提供舒适的温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让人类在地球持续生存和发展。

孔子儒家的大一统说对于促进维护祖国的统一具有重要价值,对现在治理国家的领导人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天子作为国家统一的核心。孔子认为,政治的核心原则是公正,政治家应当具备道德素养,应当成为公众的表率。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有一段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至那样清楚的,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段的话。(《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由一个人的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还有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中国人历来以“廓然大公”、“天下为公”作为价值理想。中国文化中的大同境界,其基本精神就是一个“公”字。在我这个思想比不上那些政治、思想大家的大学生看来,无论是公正还是克己奉公,在这两种精神的影响下,人总会有触动,在这个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的世界,从光线暗的地方看过去已经布满了各种各样的虫眼,比如贪污受贿,滥用权利,职场官场官官相护,无论在世界的那个地方都不排除有这些病态的社会因素存在,所以需要儒家孔子的思想做引导。在这两种精神(以及其他孔子的思想)的引导下,如果能贯彻实行,那么,世界应该比看上去的要更好一些吧。像这样未经开发的理论,无论外国什么政治哲学家都没有见到,都没有说出,这就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

在社会的治理上,孔子既重视法治,更重视德治,认为两者可以相辅相成。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强制性的政令及刑罚手段是一种外加的强制和威慑,可以使人因畏惧而不敢去触犯,但不可能提高人的道德水平,而在道德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大量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于有不同的政治见解的人,不是用暴力去征服,而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比如在19世纪的德意志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当时各种重大的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说和大多数人的决议,而是靠铁和血,他用的是暴力,而不是靠德治,在我看来,我觉得这种统治应该是不长久的,因为那毕竟只是一时的有效的统治,时间长了,人们心中积累下的怨恨总会爆发。但是通过德治就不一样了,以德服人,培养高道德官员和人民,人心集聚,国家才会持续不断的往前发展。

儒家非常重视科学实践,《大学》有句名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南宋朱熹将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极,是致知。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到客观事物的本身中去研究,通过实践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当代社会在倡导科学精神之时,出现了一个错误的倾向,即贬低人文精神。在儒家这里,有一种非常可贵的思想,即仁智并重,仁智统一。《论语·里仁》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精神、人文精神同理性认识、科学精神统一起来。仁与智是相互依存的,孔子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有智慧的人,能够明智地行事,能做出有利于仁道的事,同时也能看到仁道的价值。

历史和现实证明,真正的孔子儒家思想非但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而且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动力。中国以孔子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在十七世纪中叶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我们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我们做什么都需要自己亲身体验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正是给我们这样的警钟,无论是新闻工作者还是广告从事者或者其他行业的人,都应遵循这个道理。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就是还原事件的真相,客观的传播,每一次的事件报道都应该先调查了解事情的原委才能告诉大众。

谈完了孔子的仁义礼让,现在来谈谈孔子在教育方面对世界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时代,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但已开始出现松动的迹象,孔子顺应这一趋势,及时打出“有教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孔子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看学生的所作所为,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以往的经历,也会考察学生课后私下的言行举止,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优缺点制定他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应该是现代的中国教师普遍所缺乏的一种精神吧,但是这也和社会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在人口众多的中国,面对众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七八十学生一个班)这种情况,老师的教学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念确确实实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是这一点在美国的教育上要比我们国家看上去要好。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各异,每个人都有自己潜在的擅长的地方,而老师就应该通过观察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施教和引导才能有助于学生才能的发挥,多以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殊。

《论语》第一句话便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教导我们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拿出来复习,那样才会有效果,才会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学习就是在“新”和“故”之间不断地转换,“故”是“新”的基础,而“新”是“故”的发展。学而时习可以更好的让所学的东西融汇贯通,转化成自己的技能并且能应用无穷。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更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对距离孔子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依然有很高的吸收价值。

6.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篇六

----今天我们怎样当老师

安徽师范大学孙 德 玉

孔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影响重大,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他的思想遂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文化教育上的统治思想,人们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教育,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人们学儒崇儒,以儒为荣。孔子本人也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有“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称谓)其地位越来越高,一直被抬到吓人的高度。这完全是“权势者”所为,与孔子本人毫无关系。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世界文化、思想的发展,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早在十六世纪,基督教的传教士,曾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欧洲,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如欧洲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伏尔泰,曾盛赞孔子为“真理的解释者”和“道德的化身”。他认为孔子只讲道德,而不传授任何神奇事物,从不声称神灵和先知,仅此一点就是无可比拟的伟大。从16世纪至今,世界上曾经几次掀起研究孔学的热潮,有些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朝鲜等)还把孔子的伦理学说列入学校的教育内容,这都说明孔子思想影响的巨大深远。孔子作为一个私学大师,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是一位尽职尽责且深受学生欢迎与爱戴的好教师,在许多方面确实具备了优秀教师的品质。从《论语》一书的记载来看,诸如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知行统一;立志乐道,持之以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等思想,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一、热爱学生,忠于教职。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意思是说爱学生,自己能不任劳任怨吗:忠于教职,自己能不谆谆教导吗?这种精神正是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优良品质的具体反映。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正是这么做的。他一生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孜孜以求,献身教育。“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也正是他热爱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

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孔子看来,做为一名教师,必须有不断进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具体地说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应该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一泓流动的清泉;爱自己)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二是对学生,不仅要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而且还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到“无私、无隐”、还要使受教育者不倦,(“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孔子还无私、无隐,他曾对学生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未隐其学而不教的。《论语〃季氏》记载了这样一侧感人的故事:孔子的儿子孔鲤在孔门受业,弟子陈亢怀疑孔子给儿子以特殊的教导,于是便问孔鲤“有异问乎?”孔鲤说吾父教导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故退而学诗、学礼。陈亢没有听到什么“异闻”,便得出“夫子远其子”的结论,即孔子对儿子和学生没有什么不同的指教,而是一视同仁。这就是以说明孔子具有教育家的伟大胸怀。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赞美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圣人”并没有什么神灵之光,不过是一个具有“仁且智”品格的优秀教师而已。但要做到这一点,又是谈何容易的。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是中国教师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大加发扬。

三、以身作则,知行统一。孔子认为教师应该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表率。为此他强调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在这里,他看到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这也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其含义包括知行统一和言行一致两方面。孔子特别注重道德行为的训练,把“行”作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在道德践履过程中,做到身体力行呢?孔子特别强调:第一,“慎言敏行”,不说假话、大话、空话,言必及义,言必中伦,言必见行,做到“言中伦,行中虑”;“君子耻躬之不逮”第二,“言必信,行必果”,一切言行都要用结果和效果来检验。反对言而无信,行而未果。第三,从教者要“率身正行”,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学高与身正哪个更重要?)

四、立志乐道,志存高远。首先,强调立志的重要性。他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即所谓“志于道”,成为弘道扬道的仁人志士,为“道”奋斗终生。

其次,强调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孔子主张眼前利益必须服从远大理想,为了实现远大理想能够牺牲眼前利益。此即所谓义、利关系。他要求士君子必须做到“见得思义”,“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德财兼备、义利并行)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再次,要坚持长期艰苦磨炼,持之以恒,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能经受任何困难考验,才能坚守志向,实

现理想。

五、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这是孔子强调的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道德修养贵在自觉,道德教育贵在培养人的道德自觉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自觉行动。因此,这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首先,他强调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即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反求诸己”,“不尤人”;其次,要善于自我省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再次,自我克制,要克制一切私欲、贪念和非礼行为的产生,做到视、听、言、动皆中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德教育和修养的过程,就是长善救失、扬是抑非的过程。孔子认为,社会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态度,怎样对待“过”。这也是“君子”和“小人”的根本区别。因此,他要求:第一,有过必改,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学而》)“不二过”,“内自讼”,不文过饰非;第二,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以别人错误为戒。此外,要“乐多贤友”,(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以友辅仁”,要相互“忠告而善道之”。

六、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孔子十分重视年轻一代的成长发展,并寄予后生很大的希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孔子自己觉得不如颜回。他说:“贤哉,回也,不幸短命也”。(荀子的“青出于蓝”、韩愈的“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后代与前代总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是,后代总是站在前代的肩上,比前人高。孔子的“后生可畏”正是揭示了这一真理。孔子主张师生关系要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在真理面前完全平等。他有一句格言:“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原则。他教导学生在“仁”面前不分师生,一律平等,学生不要因位卑或年龄小而谦让老师。同时他还反对学生对老师的盲目服从,不赞成“对吾言无所不悦”的态度。这种“当仁不让于师”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就表现为师生之间可以相互批评的民主学风。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民主的风气、师生关系才得以融洽,老师也深受学生的尊敬。孔子虽和子路、冉求、樊迟等争执很多,但孔子仍将他们培养为高材生。同时,他们对孔子也十分爱戴。难怪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公孙丑上》)

七、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上最常用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他教学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个概念是由宋代教育家朱熹给予概括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其基本含义,就是根据学生的资质、性格、才能、特长、志趣、程度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孔子的主要做法有:第一,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特点;第二,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第三,引导学生发挥特长,扬长长善;纠正学生的偏短,解偏救弊。启发诱导是孔子教学的最高深的一条原则。他把启发式教学表述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实行启发式教学必须把握学习者“愤”、“悱”的时机,适时地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求知;二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推理能力,做到触类旁通。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学习,发展思维能力。孔子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第一,掌握学生“愤”、“悱”的心理状态,“当其时”而教;第二,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度,循序渐进,“当其可”而授;第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由已知到未知,温故而知新;第四,教师要“罕譬而喻”、“言近旨远”,善于运用“切问近思”、“叩其两端”等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第五,存疑问难,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不进”;最后,教师要“循循善

7.论孔子的世界观及其教育方法 篇七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德育放在首位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 他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 吸收采择了有用的学科, 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 虽袭用“六艺”名称, 但对所传授的学科都已作了调整, 充实了内容。

孔子教学内容包括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三部分, 他对这三部分不是等量齐观的, 而是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作为三者的重心。

首先, 孔子“四教”, 德育为主。《述而》篇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之中, 文, 主要是西周传统的《诗》、《书》、《礼》、《乐》等书籍, 是指文化历史知识的学习, 行、忠、信都是思想品德的修养, 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四个方面实际上是两个方面。孔子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主要的, 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从属的, 只有先接受他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 然后学习文化知识才有用处。因此, 他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学而》) 他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 作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 “行有余力”, 然后才是学习以提高文化知识。所以, 在他的整个教育中, 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

二、在教学过程方面——重视德育教育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的君子, 而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品质修养, 所以, 在他的私学教育中, 德育教育居首要地位, 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 是如何实现德育教育的呢?

孔子认为道德教育有其过程, 首先是道德认识, 要能分清善恶与是非, 进一步转化为道德行为实践, 他认为德育过程最重要还在于行为实践, 力戒一味空洞的、口号式的空喊道德言论, 应当是“言必信, 行必果。” (《子路》) 孔子提倡身体力行, 认为言而不行的人, 不是道德高尚的人。

另外, 我们注意到孔子没有专门的德育教材, 也没有专设学科, 而是把德育内容, 道德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各科教材中, 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 灌输道德观念。比如《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这六种教材, 各有教育任务, 但对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价值。《诗》教使人态度温和, 性情柔顺, 为人敦厚朴实, 而不至于是非不辨;《书》教使人上知自古以来历史, 通晓先王施政之理, 而不至乱作评论;《礼》教使人恭敬严肃, 知道道德规范, 而不至于做事没有节制;《乐》教使人心胸宽敞, 品性善良, 而不至奢侈无度;《易》教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 事物之理的细微, 而不至于伤人害物;《春秋》之教使人知道交往用辞得体, 褒贬之事有原则, 而不至于犯上作乱。

联系我们当前的教育, 每个学校都开设有德育方面的课程, 也有专门的德育教材, 可老师学生们并不大重视。尤其在大学, 每周一、两次的德育课, 来认真上课的学生并不多, 老师在台上照本宣科, 来的学生在底下默念外语或是看小说。期末考试考查不管开卷、闭卷都能得七八十分。德育重在实践, 答卷即使100分, 不能身体力行, 德育教育最终还是失败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讲究实际效果, 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所以, 我们当代教师就要既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以身作则, 又必须改进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使德育教育很好的落在实处, 真正地体现在学生的行为实践之中。

现阶段五育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内容体系, 正确认识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既要注意教育内容体系的整体性, 坚持五育并举, 又要注意各部分教育内容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及各育的特点与侧重。要把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与其他各育的教育教学密切配合, 有机联系, 使古代孔子德育思想中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和行为规范中, 这样, 德育才会根深叶茂, 收到理想的效果, 最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孔子研究所, 孔子研究论文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236。

[2]夏传才:《论语趣读》,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3.23, 326。

[3]商聚德:《孔子的智慧》,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150。

[4]李兆祥:《儒家教育思想研究》, 《中华书局》, 2003.243。

8.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篇八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十分丰富。一是孔子的学生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孔子教育最动人而显著的特点。爱,对学生无私的爱,构成了孔子的学生观的基础,孔子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想要站起来,就要想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起来;自己想要事事通达,就要想到别人的处境,使别人也事事通达。这是一种宽容,这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和对每一个生命的热爱,因为这种爱,在不知不觉中教育事业已成为孔子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用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孔子爱的充分体现。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着想,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是孔子学生观的核心。二是孔子的教师观。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教师修养的意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曾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孔子把“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到了他整个教学生涯的始终,他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与学生共同生活,以此来接近学生、接触学生并关心照顾学生。他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种对学生如同亲生儿子一样的教育,使孔子的教学思想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之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时“身教”往往很重要。老师应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激励、感染学生。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强调了以身作则、正人正己的“身教”的重要意义。

孔子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学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形成了系统的教学理论体系,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着十分现实的借鉴意义。

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主要解决了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踐中,意识到了学生多方面的差异,其包括智力差异、性格差异等。孔子在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的基础上,采取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的因材施教造就了一大批学有专长、能力各异的人才,可见,孔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2.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生学习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并使之成为一种日趋完善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奠基人当之无愧应该是孔子。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孔子已经认识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他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引起思考,又不得而解的焦虑,矛盾的心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某一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不全面,想说又不知如何表达清楚的又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孔子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正是目前我们语文教学所倡导的。

3.学思并重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学思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好学而不加以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知道思考而不学习也是不行的,脱离现实的空想会带来危害。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思考的过程使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认识的升华,所以学和思不可偏颇。“学思并重” 解决了学与思、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孔子 “学思行并重” 的教学原则已经解决了学习与思考、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能主观地认为孔子已距我们两千多年,就觉得它已经过时;我们需要的是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完善和发展它,而不是抛弃它。

这些教学方法和措施充分体现了孔子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孔子正是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所说:“孔夫子深深体认到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远比老师的教学更重要,所以他对学生的指点与启发也有很深入的看法。”

孔子的教学思想以其独特性,在其后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史中,被历代的教育者所继承和发扬。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最可贵的是始终都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和能力,并把学与用辩证地统一起来。

9.孔子的人才观及其用人思想略论 篇九

孔子的人才观及其用人思想略论

孔子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任用.在孔子看来,积极地培养和发现人才,正确地选拔和任用人才,不仅体现着为政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而且也关系到事业的`成败乃至天下的治与乱、得与失.关于人才的标准,孔子认为,第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二,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在人才的选拔任用方面,孔子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阐述了一套选拔和使用人才的原则和方法.孔子的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以及历代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作 者:杜振吉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273165 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 年,卷(期): “”(3) 分类号:B2 关键词:孔子   人才   人才观   用人思想  

10.孔子中庸思想及其评述 篇十

摘要:孔子提出的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理念,数千年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孔子的中庸思想主张为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持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误读;批判性地继承

一、孔子执两用中、持中致和的中庸思想基本阐析孔子的中庸思想是理性智慧和思辨哲学的集中体现,在孔子看来,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范畴,而且是对事物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认识以 及决策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与人--和而不同

在处理人与人群体关系方面,中庸要求和而不同。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言论,主要表现在无过无不及及和而不同两个方面。“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用否定的“不争、不党、不猛”规定作为人们行为的极限或度,以保持社会统一体的稳定发展,其中包含着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贫而乐、富而好礼、温而厉、恭而安,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差异相互融合、渗透,各以对方作为自己的补充,双方互相地加以限定或修正,这样使社会统一体呈现出一种完美的标准状态,其中包含着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李泽厚认为,君子和而不同与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周而不比意思相同,即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来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谐与发展。在孔子看来,与人相处时,应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既能与人和睦相处,又能保持独立思想和不同的见解。和而不同不是取消不同,归于同一,而是在于尊重不同意见的人,与其相互切磋、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共同完善,更不是表面迎合附和,背后搞阴谋分裂的同而不和。任何人要有良好的群体关系,就不能偏执于一端,一切言行举止均以适度为宜,否则就容易走入极端。过分的恭敬,会使人劳累;过分的谨慎,让人觉得畏缩;过分的勇敢,显得鲁莽;过分的直率,又显得尖刻,令人难以忍受。所以说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是通向真正的和谐之路。

(二)、人与自然--致中和

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中庸要求致中和。中庸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孔子从高山流水感叹岁月流逝,将其比喻为奔腾而去的流水,但他从湍急的流水中感到的是自然、社会、人的和谐一致而不是对立僵化,从中可以推测到孔子把自己融入自然,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孔子还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他把人的道德品性与自然对象联系起来,把人和自然的和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十分赞赏其弟子曾皙所勾画出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的和平宁静的生活。可见,他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让自然能够和谐发展,也就是《礼记·中庸》中所讲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孔子关于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论述,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当今社会,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异常严峻,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物种锐减、森林资源稀缺、淡水供应不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不仅要承认人的价值和权利,而且要承认其它一切自然物的价值和权利;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剥夺其它生物的需求和生存权利,而是应该在保持人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在中庸理念中,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关系。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现代误读及更正

在孔子的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中庸思想了。然而现代社会中,孔子的中庸思想却屡遭非议和攻击。人们常将中庸看作无原则、和稀泥,将这种人贬称为和事佬、老好人。从而在哲学上将其判定为折衷主义和矛盾调和主义。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庸思想的一种现代误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孔子的中庸思想呢?一方面,孔子讲究度,反对过火行为,并不是主张取消一切斗争。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论语·卫灵公》)另一方面,孔子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平衡,并不是和稀泥,更不是一种保守思想。从孔子的一生可以看出,孔子有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的胸襟,也有着不舍昼夜的积极进取精神。更为可贵的是,孔子不但不搞折衷主义,反而十分痛恨搞折衷主义的人。孔子把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叫做乡愿。在孔子看来,把中庸庸俗化了,也就成了乡愿,失去了中庸执两用中的根本精神。孔子对这种人极其鄙视,在《论语·阳货》篇中,他说:“乡愿,德之贼也。”同时,我们可以从孔子与当权者的一些对话记录中看出,孔子在重大问题上是反对折衷和无原则的态度的。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一事,季康子当时是鲁国最有权力的人。他对孔子很尊重,经常向孔子求教,而且从孔门弟子中选用人才,并在生活上关心孔子,曾送药给孔子。但孔子既不畏权贵,也不徇私情,将社会上窃贼增多的原因归于季康子的贪欲,认为民众中的无道行为来自为政者品德的影响。这种对当权者毫不留情地指责的勇气是十分可贵的。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他反对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论语·宪问》篇中,他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在《论语·子罕》篇中,他更是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由此可见,孔子做人是很有骨气和风度的,这与没有是非的折衷主义和矛盾调和论者是有天渊之别的。

三、批判性地继承孔子的中庸思想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中庸其实就是叩其两端。在孔子看来,这里的两端即矛盾的对立双方,即对立双方的统一、协调、均衡的交叉点。因此,儒家认为,要执中,就必须反对过和不及两种错误倾向。孔子的中庸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批判性地继承其精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必将大大丰富我国社会主义人文科学的内容,从而更有益于社会整体和谐进步,使之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孔子的中庸思想也存在消极因素。正如匡亚明先生在其《孔子评传》一书中写道:“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事取其中,希望在和平中改良,惧怕革命,因此在方法论上只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不谈矛盾的斗争、转化。这是他的学说的严重缺陷。”由于他把平衡的地位和作用过分夸大,以至达到否认、阻止矛盾转化的境地,因而窒息了自己的合理成分。其流弊所及,就是一切生活领域中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和阻碍变化现象的不时发生与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过分强调中庸,就不利于实现这一伟业。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它,舍弃其糟粕而吸取它的精华。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商淘宝术语名词解释下一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