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宣传制度

2024-10-13

师德教育宣传制度(共12篇)

1.师德教育宣传制度 篇一

刘堤口小学师德师风宣传工作制度 为了真正做到“学模范、强师德、树形象”,切实打造新习乡小学教师品牌,德育标兵,推动我乡教育战线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特制定师德师风宣传制度。

1、成立以校长负总责,以专职信息员具体负责收集、整理、组织、宣传为任务的组织机构。

2、学校制定详细的宣传工作方案,根据中心校的宣传方案制定本校具体可操作的师德师风宣传方案。

3、校长为学校师德师风宣传的总负责人,由专职信息员整理本校受上级表彰的优秀教师、校长以及学校先进典型的事迹,经具体负责人整理后把质量最好的一份上交至中心校师德师风宣传工作办公室。

4、以墙报、版报、校报、校园广播的形式对本校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对宣传工作负责人进行监督、指导。

5、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典型材料,并要求每位教师写自查反思。

6、学校为各校师德师风宣传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为本校的师德师风宣传工作提供经费和物质保障。

7、学校年底对教师师德师风宣传工作进行考核、总结和表彰。

新习乡刘堤口小学2011年9月

2.师德教育宣传制度 篇二

关键词:档案;权力清单;权力清单制度;普法;法制宣传教育

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档案保管机构,均应重视这一工作。并通过加强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来推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1 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是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制定与实施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必要条件

按照职权法定原则,权力清单的制定必须于法有据,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现有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梳理、清理、调整。对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职权,应予取消。这样,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过程中,具体从事设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工作的人员,就有一个知法、懂法、用法的问题。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完成后,不仅需要对外公布,同时还须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具有行政管理权的档案事业机构中的全体人员知晓,并遵照执行。这样,所有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具有行政管理权的档案事业机构中的全体人员,也有一个知法、懂法、用法的问题。

很难想象,一群不知法、不懂法的人,会知道哪些法律授予了我们权力;会清楚授予了我们什么权力;会明白这些档案行政权力的行使条件、范围、对象、程序;能梳理出合法、合规的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会正确行使这些档案行政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是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制定与实施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必要条件。从另一个方面看,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和制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过程,也是一次难得且重要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良机。

2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过程对普法及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

2.1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的过程,是一次专业性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过程,首先是对档案行政权力的梳理。这些权力主要来自以《档案法》为核心的档案专业法律法规、地方档案法规、部门档案规章和各级政府制定颁布的档案规范性文件。从这个角度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过程,自然就是一次档案专业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事实上,宣传和普及《档案法》及其相关的档案专业法律法规,一直是档案界普法和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五”普法,正值《档案法》颁布实施,国家档案局召开了全国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会议,交流学习和宣传《档案法》的情况。各地纷纷将《档案法》列入普法教育的内容之一。

“二五”普法期间,《档案法》仍然是各地普法教育的主要内容。例如:“1991年4月2日,云南省委发出了批转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在这个规划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内容。”[1]

“三五”普法期间,结合《档案法》修订后重新颁布实施,各地档案部门根据国家档案局的规划,制定了本地区“三五”档案法制宣传教育规划,还有将《档案法》列入本行政区域“三五”普法规划。例如,甘肃“省档案局与省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联合发文,将《档案法》列入我省‘三五普法宣传教育的内容”。[2]

“四五”普法期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系统“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要求使用《档案法实施办法释解》和《档案行政执法手册》作为专业法教材。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活动,全面推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

“五五”普法期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要求,深入学习宣传《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档案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广大档案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

“六五”普法期间,国家档案局在《全国档案系统“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要求,学习宣传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贯彻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档案普法与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由单一的《档案法》,向《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法》法律体系,再向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不断拓展。但《档案法》及其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始终是档案普法及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

按说,经过近30年的《档案法》宣传教育,档案工作者应当对《档案法》及其相关法律体系有相当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就不久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多数参加调查者能正确选择出全国法制宣传日。对自己基本法律知识评价较高与一般的占比相同,总比接近90%”,但“近六成受访者错将‘国际档案日当作‘《档案法》宣传日,回答正确者大约只有四成。清楚《档案法》是行政法的人数最多,但占比不到四成”。[3]

因此,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过程,应当与“普法”规划相结合,再进行一次档案专业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毕竟大部分档案行政权力是由《档案法》及其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所赋予的。

2.2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的过程,是一次综合性、系统性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虽然,《档案法》及其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赋予了档案行政权力中的绝大部分,但作为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和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同样要在宪法和行政法的框架下依法行政,受宪法和行政法以及整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规制。从这个角度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的过程,不仅是一次档案专业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还是一次综合性、系统性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而现有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中的“共性权力”就来自档案专业法律法规之外的行政法律法规的授权。

在多年的普法与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中,我们将重点放在《档案法》及其法律体系上是必要的,但从整体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的目标来看,显然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一五”普法规划)中,就将普法基本内容规定为:我国的宪法、刑法等“十法一条例”的法律常识的学习和普及。

1991年,全国“二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宪法为核心”“以专业法为重点”的学习教育。其中专业法如: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食品卫生法等,各部门、各系统要根据业务工作需要,有重点地学习同工作、生产相关的法律知识。

1996年,全国“三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知识”为重点内容。重点了解和掌握宪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等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行政执法人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秉公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01年,全国“四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宣传与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社会发展迫切要求普及的各项法律法规。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努力实现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2006年,全国“五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宣传宪法,宣传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

2011年,全国“六五”普法规划的主要内容: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

由此,可以看出,全国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由具体的某一法律、某些法律,向部门法、专业法,再向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不断拓展。这一点,在全国档案系统“四五”“五五”“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

普法及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越来越综合、越来越系统、越来越宏观。仅仅了解或熟悉一两部或者少数几部法律,只了解或熟悉与本行业、本专业、本领域相关的行业法和部门法,已经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依法行政与法制社会建设的需要。因此,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定的过程,是一次难得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

3 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开展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的思路

3.1 全员参与。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中,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制定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只是涉及一两位档案行政管理机关领导者,或者是具体承担这项工作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事实上,由于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涉及档案行政管理和档案实物管理的方方面面,进而涉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具有档案行政管理权限的事业单位及其全体工作人员。而从近期的一个档案工作者“普法”及档案法制教育情况调查结果来看,虽然“无论是对基本法律知识‘几乎都不了解的人;或搞不清,或搞错《档案法》属于哪一类法的人;无论是搞不清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的人,还是记不得《档案法》宣传日日期的人;无论是表示没有接受过普法教育的人,还是‘觉得法律没用的人;都说明法制和档案法制宣传存在死角和盲区。从这些人的占比数来看,有大有小,似乎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如果将这一比例用在全国十几万档案工作者身上,其绝对值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4]

这些人一旦在具有档案行政权力的岗位上,运用档案行政权力,就可能产生错误,给档案事业造成损失。因此,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开展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让所有档案工作者都参与到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中。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继续进行普法教育,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与持续性,直到消除法制死角与盲区,进而提高全体档案工作者的法制意识与法制能力”。[5]

3.2 系统学习。系统学习,就是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开展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中,全面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方面的法律。

学习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环境和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推进科技进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学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包括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土地征收征用与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抗灾救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学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相关法律法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信访、投诉、调解等相关法律法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文艺、网络电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法律。

学习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包括公务员法、行政监察法、审计法和廉政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条规。

系统学习有关法律是因为档案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档案行政管理也同样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法律中的有关档案方面的规定,既是档案行政权力的范围,也是档案行政权力的边界,还是档案行政管理的职责所在。同时,更是档案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合法行政、善于行政的必备法律素养。档案行政管理要真正做好依法行政,完全落实档案行政权力清单职责,按章办事,系统学习与熟知这些有关法律是必不可少的。

3.3 突出重点。面对庞大的法律体系,要求所有档案人员都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与熟知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开展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中,突出重点,有所侧重。重点应当是:其一,作为公民必须遵循的宪法及其相关法律;其二,作为档案工作者必须遵循的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档案法》及其相关法律;其三,作为档案行政管理人员必须遵循并执行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与依法行政相关的行政法。还应当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的档案工作岗位的特点,开展与之相关的普法与法制宣传教育,以增强普法及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3.4 注重实效。注重实效,就是要围绕提高全体档案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档案工作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推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工作环境形成的档案普法和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目标,坚持档案法制宣传教育与档案法治实践相结合。对于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档案法治实践来说,就是用档案普法和档案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制定与实施,加强档案普法和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档与档案事业的依法治理。

参考文献:

[1]刘卫邦.云南把《档案法》纳入普法规划[J].档案工作,1991(8):28.

[2]兰台普法十三秋——甘肃省档案法制工作综述之一[J].档案,2000(4):34~35.

3.师德教育宣传制度 篇三

为了真正做到“学模范、强师德、树形象”,切实打造河北电大教师品牌,德育标兵,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再上新台阶,特制定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制度。

1.成立校长负总责,以专职信息员具体负责收集、整理、组织、宣传教育为任务的组织机构。

2.校长为学校师德师风宣传的总负责人,由专职信息员整理本校受上级表彰的优秀教师、以及校内和上级要求学习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经整理后,将宣传材料提交宣传统战部。3.以宣传栏、“OA”办公系统和校园网等形式对优秀教师、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教育。

4.学校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人物的典型材料,并要求每位教师写自查反思。

5.学校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经费保障,为本校的师德师风宣传工作提供经费和物质保障。

4.送表三小师德师风宣传教育计划 篇四

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宣传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的,以“学规范、找差距、当楷模”为工作目标,坚持廉洁从教、拒绝有偿家教,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水平,进一步促进师德师风的优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大力宣传发动,全面认识活动意义

我们将通过多渠道、分层次地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术规范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立教、德识相长”等教育理念,着力培养强化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和终身从教的奉献精神等“五种精神”,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利益观,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终身学习”为基本要求,制定教师职业道德管理考核标准,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将其与附小独特的校园文化精神相结合,精心设计各项活动,引领全体教师参与到主题教育中去。在学校管理上,“学规范”追求精细化、精致化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文化为特征的管理模式,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刻的管理,是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的管理,是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的管理”。“学规范”更加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在“学规范”的过程中建立以校情为本的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校园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好宣传教育活动。

结合实际,学校把“学规范、塑师德,展风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发掘和利用各种宣传资源,把其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融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

(1)创新传播渠道,建好宣传阵地。

我校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一项重点工程。我校将召开动员大会,宣讲活动方案,布臵活动安排,统一思想认识,发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师德建设专题教育活动。认真宣讲《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在学校图书室设臵“学规范”文化书架,学校广播、报刊、网站设臵相应专页,在校园醒目处设立相关内容。(3)抓好学习培训,严肃学习纪律。

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根据市局文件精神明确规定政治理论教育、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师德规范教育、教育理论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内容,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思考与座谈交流相结合、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与剖析反面典型相结合的“四结合”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活动中,狠抓学习纪律,保证教师参与率达100%,每个必读篇目有学习笔记,至少撰写1篇学习心得,并将学习教育活动贯穿于“学规范、塑师德、展风采”主题教育的始终。(3)强化师德要求,多项措施促规范。

我们将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师德建设的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制度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一是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学校将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向他们颁发了聘书,请他们帮助查找问题,提出工作建议。二是向师德师风监督员报告学校教育工作情况。既讲清我们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又客观反映学校教育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他们的监督。三是查找存在问题。开展“学规范,找差距”活动,组织教职工对照标准,全面总结近几年来在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四是征求多方意见。我们将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设立举报电话、召开座谈会、走访师德师风监督员和社会各界人士、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门评议,广泛收集意见,对群众意见提出的意见认真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从主观上找出原因,不怀有任何抱怨情绪。并将征求到的意见如实向教职工反馈。教职工个人也主动征求多方意见,学校领导更以主人的身份带头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五是开展谈心活动。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诚恳听取意见。学校领导带头与教职工谈心,特别主动与对自己有意见的教师交谈、交心、交朋友。六是深入开展专题讨论。在查找存在问题,进行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每位教职工对将照“学规范”主题活动议题开展专题讨论,并结合自身问题,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整改问题的措施。八是反馈评议意见。校领导将评议意见反馈给教职工本人,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对违反师德规范的教职工要进行批评 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改正错误,找准学校和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并撰写出学校和个人的师德师风自评报告。

(4)精心策划各项活动,全面健全评价机制。

我们将重点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工作评价机制、师德建设工作奖励办法,健全和完善师德培养机制、监督评价机制,把师德培养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长效机制。举办一场“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演讲比赛;开展教师“师德座右铭一句话”征集活动;组织一次“网上师德论坛”;开展一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师德教育得到内化和深化

5.中心小学师德教育制度 篇五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党支部、行政、工会等部门要将教职工师德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常抓不懈。每年要有计划、措施和总结。

2.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不断加强对教工进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使《规范》的内容深入人心,并付诸实施。要利用组织学习、座谈、演讲、印发学习材料、向教育战线的先进人物学习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广大教工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3.要把教职工贯彻《规范》情况列入教职工的岗位责任制,并定期检查和考核。

6.师德教育宣传制度 篇六

关键词:师德建设;制度伦理;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245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64

师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往的师德建设,主要是从思想认识和理想信念等方面着手的,忽视了具有制度性、机制性纬度的伦理制度规范建设和实施。所以,师德常常只表现为一种软约束,缺乏社会强制力。事实证明,仅仅依靠教师制度这一外在的规范进行约束,师德很容易失范。因此,师德建设需要用系统的规范制度来推进和维护,从而把师德建设推进到新的伦理高度。

一、按照 “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进行师德制度安排

用“以人为本”的制度安排理念来推进师德建设的制度安排,其核心要求是在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以人的全面自主发展,以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关怀教师,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准为目标来进行教师制度安排。要以人为本,体现教师的生命价值、生活价值和价值的生成、完善和发展。

“以人为本”进行师德建设,就要关爱生命,以“生命价值”为核心,让教师具有崇高的生命价值、真切的生命感动、美满的生命经历、旺盛的生命能量、饱满的生命激情、真挚的生命期待和追求。用制度来推进师德建设,为教师的生命价值和崇高道德提供保障和关怀,推动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推动生命健康成长。师德建设的生活关照,就是从教学和生活两个纬度,从生命和道德两个层面,让教师从教学生活中得到价值的体现,得到认同,各项权益受到保障。各项制度安排要围绕教学、围绕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把教师和学生视为真实的具有认识需求和道德需求的个体,满足教师基本物质保障的同时要努力实现教师的精神、道德纬度的需求,让教师成为教学过程和生活中的道德人。要让制度规定等各项内容人性化、科学化、道德化,在评价活动中要关注教师的道德需求,体现教师的伦理层面的价值和功能,使教师的教学、生活人性化、伦理化。伦理融入教学和生活,使伦理生活化,生活伦理化。

同时,从师德建设的生成视角来看,则要求师德制度安排为教师的发展服务,以保障和促进学校、学生的发展。因此,如何为教师的师德生成提供服务和保障则成为了制度安排的重点。要在各项制度安排中,充分激发和体现教师的伦理道德地位,激发教师的各项积极性,从物质、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层面来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和育人工作,形成良好的教师评价机制,让教师的教学、伦理活动获得应有的认同,促进教师师德伦理的进一步提升,实现一种自发的伦理追求。

二、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推进师德的规范化和法律化

为了保障良好的师德,必须把有关教师的道德规范形成制度化甚至是法律化,使其既具有软约束力,又具有强制性,并且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就目前的实践而言,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几部相关的法律法规,师德建设法制化已经是在初步走上了轨道,并在部署落实和推进之中。

从几千年的教育史和伦理思想史中,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和教师对师德的关注和要求已经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认识,这些认识在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都普遍被接受和推广,如热爱祖国,献身教育;热爱学生,甘为人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等等。因而,就当前的师德法制化建设而言,学校的师德制度化设计也要以这些基本的师德要求和规范为基本内容,将其凝练、上升为师德法律规范,用立法的方式来保障基本的师德规范得到来自于道德和法律两个层面的认同和保障。

三、建立和完善师德制度安排的内在伦理机制

首先,学校师德建设的导向要正确。要明确师德建设制度化这一导向,并且把教师道德状况与其教学和职务、职称等方面的考核、评聘真正结合起来。提高师德,就具体的建设而言,学校层面的要求和规范以及相关考核标在其中起到明显的导向作用。如果各项考核评聘对师德的要求都是敷衍了事,那可以遇见的是教师对其也不会重视。因此,正确的制度引导,可以把教师的德与勤结合起来,甚至是以德为首,一票否决制。从而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师德的内在修炼和外在形象,坚守道德规范,推进师德不断发展。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使其科学化,并给道德以重要地位。有了规章制度,并不代表就能够起到好的效果。因此,首要的前提是制度要合理、要科学,在对教师评价过程中,要德勤兼备,并且要具有可操作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各项指标和分值的量化要科学合理,对教师总体和个体都要具有标杆意义。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和不足,引导教师在师德层面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境界和水平,并激发形成良好师德的热情和动力。

再次,要使奖惩机制合理化。就师德建设而言,长期以来,我们都相对缺乏有效的、强制性的制度保障和奖惩措施,应该强化师德方面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对师德建设方面的先进典型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表彰、奖励,并在评聘过程中优先,而对于师德失范的个体则要追究其责任,惩前毖后。

四、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环境

师德建设有赖于社会风气的良性转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护佑。如果社会层面和教师工作环境中普遍存在可以通过不道德的行为而获利,并且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也不会被追求很难要求师德高尚。只有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内部的小环境都充分彰显道德,污浊的东西自然就无处藏身。离开社会的正义和道德风尚,师德建设是十分艰难的,成效也是十分有限并不能保持长久。

7.茶庵小学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制度 篇七

教师职业道德是全社会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导,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造就一支思想和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我校制定如下学习制度。

一、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使教师树立敬业观、道德观和教育观。

二、学习形式

1、个人自学

2、集体学习

三、学习时间

1、每周五下午为师德师风学习时间。

2、每人保证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2个半天。

四、学习组织

8.师德铸造教育之魂 篇八

【关键词】师德 感染 良心 关爱 信任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在三尺讲台上施展才华,追求桃李满天下,这就是教师无悔人生的写照。试想,当看到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继续升学深造,或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总之,都是有所成功而快乐生活,都是为社会各行各业作贡献。这难道不是在教学生涯中深感幸福和值得高兴的事吗?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表,为培育祖国的花朵和栋梁之材,默默地辛勤耕耘。这是师德境界的真实反映!这种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构成了人格魅力的根本,像不断发热的烛光,无时无刻照亮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高尚品德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

一、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使教师的人格充满魅力

当今时代,科学知识更新迅速,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学科的新知识,才能保证自己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及发展动向,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在教学活动中居高临下,具备主动和优势,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粮食。但是一个教师,除了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不够。必须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这是热爱教育事业的首要表现。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注视着他,那是渴望知识、盼望成长的眼睛。学生们把希望寄托在教师身上,想跟随教师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用自己的智慧去打开知识的宝库。面对着学生的冀望,教师又怎能不呕心沥血、尽职尽责呢?全副身心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地教授好所有教学的内容,勤勤恳恳地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毫无怨言,毫无悔意。这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私奉献的精神,构成了教师爱岗敬业的一面。

二、良心作为道德的底线,是教师具备职业道德深层次的反映

在教学中,教师个人面对着每个学生、班集体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对自己应当履行的职责,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当把认为是他人和教育事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上升到是自己本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内心深处就会形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比如,对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如果是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学生,与他交谈、鼓励他、帮他补课、答疑等。这样做,良心就会得到安慰,否则,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而内疚。此外,许多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担负着好多重要的、超额的工作,在单位里是没有明文规定,不是靠领导布置和监督才完成的。如备课改作到深夜、不分节假日地家访、课外辅导后进生、放学时护送学生回家、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虽然平凡但却很艰苦。花费的心血是无法计量的。从事这些工作,纯粹是凭良心起作用,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可替代的。教师就像辛勤的园丁,日日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学习和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给予精神上的营养;教师就像红烛,照亮别人却燃烧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目的只一个,就是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在人生道路上迈好每一步,成为和谐社会里合格的劳动者。

三、关爱是一种教育力量,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不会因为个别学生的成绩好坏与家庭背景不同而溺爱或厌恶,以宽广的胸怀关爱全体学生。在教师心目中,教好每一个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所以做到胸怀宽广,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同及兴趣爱好有差异的学生,使学生得到公正的待遇,同等的得到师爱的熏陶。在职责的驱动下,每天,他们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关心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把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寒暑冷暖的生活点滴记在心间。教师心中充满对学生的关爱,教育就变成一片绿洲,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因为,关爱不仅能给学生以自信,亦能给学生以勇气,更能给学生以鼓舞! 我们的教育,说到底是根植于爱的。笔者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曾教过的温某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是一个麻烦制造者,经常旷课,泡网吧。虽然体魄强健,但脾气暴躁,打架在校内是闻名的。不过这个学生对电脑很感兴趣,在上网时就产生一个想法:初中毕业后报考中专,读电脑专业;同时在机会合适时报名参军,让自己的人生有個好前途。针对他这个想法,我了解详细后多次找他谈心,并频频家访,密切与家长的联系,让他明白道理: 好前途不会从天上掉下,爱拼才会赢。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使他能领会这个道理,能否抵抗得住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甘于寂寞回到班上攻读功课,始终让我放心不下。但在我的用心良苦的教导之下,在家长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稍有收敛而变得进步。我抓住这个闪光点,及时表扬,还上报学校作为教育案例在校会上适当表扬。若发现其再犯错误,亦和家长共同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不再旷课,不再惹是生非。发觉班上有捣蛋现象还主动制止并报告老师。在期终试中,各科成绩总分在年级里上升了十二名。通过自己的具体事例可看出,只有以仁慈心和同情心默默无私的关爱每位学生,以智慧之爱来拯救和塑造学生灵魂,才体现出一个教师高水平的道德品质。

四、信任是和谐的底色,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只有道德品质高尚的教师,才会懂得信任学生。而信任学生,那是教师所特有的珍贵的职业的情感,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满腔热情和无限寄托。毋庸讳言,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首先必须懂得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具体地说,在课堂上不以“权威”自居而凌驾于学生上,一味灌输和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反驳教师的观点。总之,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这个过程,教师既是指导者也是引路人,没有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其次,尊重学生的看法,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实验时,他们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么做!”而喜欢对学生说:“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做?”最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以及个性、爱好和隐私,这也是信任学生的表现。即使学生有过失甚至犯了错,亦一如既往的相信学生有改正过错重新开始的能力,让学生始终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教师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从而利用现在的拼搏为将来的发展打基础。在这个过程,既充当现在的引路人,也充当未来发展的设计者。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出人格、心灵健全的人才。也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9.安全宣传教育制度 篇九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要以幼儿为主,同时对教职员工开展教育。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安全教育;

2、游泳安全教育;

3、消防安全教育;

4、饮食卫生安全教育;

5、用电安全教育;

6、校内及户外运动安全教育;

7、防中暑、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教育;

8、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

9、心理健康教育;

10、突发疾病救治常识教育。

三、幼儿园在每学期初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四、幼儿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法律行为能力,确定各年级段安全教育目标,形成层次递进教育。

1、幼儿安全教育目标:使幼儿初步学习处理日常生活中危急情况的办法,接受成人有关安全的提示,学会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和保护自己。

2、职工安全教育目标:使幼儿树立法制观念和社会公德意识,自觉维护公共安全,懂得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抵御暴力侵害能力。

五、幼儿园应根据有关法规和幼儿园的布局状况,并在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撤离、疏散、逃生演习。

六、幼儿园要根据地域、环境特点,把放假前、开学初、冬夏季来临前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段,重点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卫生、校内外活动安全和防中暑、溺水、煤气中毒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并传授发生意外事故的自救、自护知识和基本技能。

七、幼儿园应利用每年的全国中小幼儿“安全教育日”等活动,针对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根据教育主题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

八、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幼儿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

九、幼儿园要积极发挥校外法制副校长(片警)的作用,每学期都要对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安全讲座和考试。

10.警示教育宣传制度 篇十

制定日期:

警示教育宣传制度标准书编号:LT-033 检讨周期:36月 发行部门:安环部 制定人:范吉水 审核人:邢忠舜 核准人:焦治礼 2014年05月20日 实施日期:2014年05月20日 乐陵力拓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

警示教育宣传制度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企业职工警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提

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

力,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警示教育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的劳动保护安全生

产的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公司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技能,事故经验教训等。

第三条 :公司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新收员工必须经

过公司组织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可上岗工作。岗前安

全教育未能通过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

第四条:公司坚持经常性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公司每季度组织全

体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各部门、班组结合自身工作

情况,每月至 少组织一次安全教育。教育形式可采用 :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各种安全会议、安全技术交流、广播、黑板报、标语、简报、电视、播放录像等,结合公司生产、施工任务开展安全生产经常性教育。

第五条公司安环部及生产技术部要结合季节特征、自然条件(大

风、大雪、暴雨、冰冻或雷雨季节)的变化和节假日前后,职工容易疏忽而放松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第六条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政府、公安、安监等安全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积极参与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

第七条安全警示教育宣传培训实行签到制。公司安环部和生产技术部组织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由组织单位进行签到,签到情况纳入公司职工考勤管理规定。未经请假,无故不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按旷工处理。教育培训台帐。

11.加强师德教育 提高教师素质 篇十一

我国广大人民教师品德高尚,受到社会的尊敬和爱戴,他们既为“人师”,又做“经师”,堪称师德典范。但在商品市场的负面影响下,个别教师的道德观被扭曲。有的缺乏敬业精神,不认真备课,不批改作业,甚至擅离职守去搞“第二职业”,有的不爱学生,对学生冷嘲热讽,有的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物欲熏心、以教谋私,严重影响了教师形象。所以,再铸师魂刻不容缓。

一、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是“育人”,因而“为人师表”就成了人们对这个职业期望的重要标志,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因此,教师从言行到举止,处处都应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的师表形象是一种巨大的道德力量,一种无声的命令。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

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教书育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一定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具体表现。热爱学生与否是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好教师;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决不会欢迎他。因此,“爱生”是现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是教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四、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育人的特殊性不允许教师在岗不爱岗、从业而不敬业,更不允许正业副业分不清。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有了对事业热爱之心,就会甘于平凡,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毕生的精力。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五、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对待人生的根本出发点,对待事业的基本态度,体现了教师群体的共同意志,是教师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动力。“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六、严谨治学是师德的支柱

教师应该具有渊博的知识,所谓“学高为范”。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实现从“教书匠”向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跨越。正如加里宁所说:“教师们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俗话说得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严谨治学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关系学等教育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教师要集中精力、兢兢业业搞好教学和科学研究,努力承担和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投入教学改革和科研攻关,注意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优化研究手段,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

12.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篇十二

管理制度

为增强公司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安全生产、消防、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入岗安全教育培训

1、新员工、临时工进入岗位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

2、入岗安全教育培训由公司行政后勤区域安全责任人召集组织进行,公司安全管理人(或委托人事专员)具体负责。

3、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

(2)本公司安全生产、消防、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规定的有关条款;(3)本公司及各部门、车间生产、工作特点及工艺流程;(4)安全常识和守则及岗位操作规程;(5)事故案例分析和防范措施等。

4、入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48小时,并将参加教育培训人员造册登记,由受教育培训本人签字存档。

5、对外来参观、学习的人员应告之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并派专人带领陪同。

二、特殊工种教育培训

1、凡从事生产的电工、焊接气割工、起重(提升)工、司炉工、电梯工、机动车辆驾驶员、安全管理员、使用危险化学品、剧毒、易制毒化学品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操作技术使用方法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从事作业。

2、特殊工种教育培训的时间和内容,由安全管理部门按规定进行。

3、本公司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设施投产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需进行专门的教育培训后,方可上岗操作。

三、日常安全教育培训

1、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消防、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规定,必须积极组织日常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有针对性。

2、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1)学习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消防、职业病防治综合管理、危险化学品、剧毒、易制毒化学品等有关新文件、新规定和有关部门、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等;

(2)各类事故案例剖析与宣传教育;

(3)联系实际学习岗位安全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4)学习安全技术和安全规程。

3、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时间各部门视具体情况而定,要充分利用班前班后,公司及各部门、车间、班组要利用各种会议途径,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

4、接受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存档备查。

四、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

1、设备设施大修和重点项目改造,公司及有关部门必须对参加检修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确保项目安全顺利地进行。

2、对重大危险性作业,公司及有关部门必须按预定的安全措施和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参加人员按特殊作业工种划分。

3、员工违章及造成事故责任者在重新上岗或换岗前,应组织针对性的安全学习教育、培训。

上一篇:如何做好部门间沟通协调培训心得下一篇:2022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