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问卷

2024-07-12

关于“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问卷(共12篇)

1.关于“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问卷 篇一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信心问题调查 亲爱的同学:你好,我们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处于社会转型期与多元文化涌入下的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三信问题进行具体调查,该问卷仅作研究资料使用,若耽误你的宝贵时间,望你见谅,同时我们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

专业:性别:政治面貌:调查时间:

1、一个人是应该有信仰的,要是可以选择,你愿意信仰什么?()

A.马克思主义理论B.宗教C.享乐主义D.个人主义

2、你认为大学生入党的动机是什么?()

A.信仰共产主义,个人的人生追求B.愿意更好地为同学服务

C.为个人发展谋取资本D.把它当作一种荣耀

3、当今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冷漠,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A.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马列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重要

B.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生活,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出现信仰危机

C.多元化社会的冲击D.马列主义再无实践意义,不再信仰马列主义

4、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对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你的看法是?()

A.非常认同B.认同C.不认同

5、你认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念”?()

A.一种空想的精神追求和寄托B.一种科学而崇高的理想

C.一种信仰D.一种削弱人行动的念头

6、你认为当代大学生有没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A.普遍有B.部分有C.没有D.不知道

7、你认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帮助吗?()

A.很有帮助B.有一定帮助C.没有帮助D.说不清楚

8、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

A.继承和发展B.偏离了马克思主义C.完全是两回事D.不知道

9、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对马克思主义信念的树立有帮助?()

A.很大帮助B.较大帮助C.帮助不大D.没有帮助

10、你认为做好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宣传和践行工作有哪些方法?()

A.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

B.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形式

C.努力培养和打造高素质的理论宣传和教育队伍

D.建立各级表彰和奖励制度,同时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1、你认为马克思主义()

A.没有过时、有说服力B.已经过时、没有说服力C.不了解

12、若非必要,你会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吗?()

A.会B.不会C.看情况D.不清楚

13、你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前途态度如何?()

A.充满信心B.比较有信心C.一般D.不看好

14、你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你的工作生活中应用怎样?()

A.比较多B.一般C.较少D.没有

做这份问卷耽误了您一些宝贵的时间,我们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感谢!

2.关于“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问卷 篇二

本次调查内容重点是针对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学的活动”所包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期了解“学的活动”教学现状,认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11个问题,其中选择题10个,自主问题1个,发放问卷100份,有效问卷96份。

一、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重点是针对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学的活动”所包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 对学生学习过程调查与分析

如下表所示:

从表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60% 的学生会主动预习课文,30% 的学生根据对课文的感兴趣程度偶尔会主动预习,然而也有10% 的学生认为语文课预习作用不大,基本不预习。

在预习中,遇到了问题有一半的学生会先与同学讨论然后再请教老师,15% 的学生会直接向老师提问,而35% 的学生会将问题放在一边,不去深究。

在上课过程中,只有22% 的学生基本明确学习目标与内容,有50% 的学生对学习目标这块感到很模糊,知道一些但是很零散,而有28% 的学生不了解学习目标,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 对于上课时老师是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看法,只有15% 的学生认为上课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35% 的学生则认为要看具体课文的难易程度,而50% 的学生仍然认为上课依然以老师讲为主; 在老师在要求自主讨论时,有36% 的学生表示乐于参与,47% 的学生表示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意见,有17% 的学生经常在沉默应对,基本不参与; 在老师提问或引导学生自主讨论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因学习配合度、学生基础以及问题难易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35% 的学生认为基本充足,55% 认为比较紧张,而10% 的学生认为很紧张,基本不能完成。

( 二) 对学生学习方法调查与分析

在学的活动中,只有21% 的学生认为老师在课上十分注重指导学习方法,62% 的学生认为老师会指导但是不会经常强调,17% 的学生认为老师不注重指导学习方法。38% 的学生学习自主性较高,经常会带着问题听课,57% 的人偶尔会,而5% 的几乎没人带着问题听,上课比较随意; 在自学课上,只有8% 的学生基本能回顾老师所教的方法,完成自学任务,9%的人几乎不能完成,而83% 的人则表示要看文章及问题的难易程度。

( 三) 对学生学习效果调查与分析

就学习效果而言,我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一是课后能否总结出课上所学习的知识,基本能总结出的只占12% ,会总结,但是总结内容比较零散,不清晰的占67% ,而21% 的学生几乎不会主动总结; 通过近两年的学习,学生能否归纳出学习初中出现的不同文体的一般方法,基本能归纳出的有6% ,能归纳某些文体的有79% ,表示自己不能归纳的有15% 。

三、调查结论

3.关于红绿灯的调查问卷 篇三

调查对象:十字路口的行人

调查方法:通过做调查问卷的形式以及在十字路口调查

调查地点:十字路口

调查时间:2015年10月5日16:00

调查问题:

1. 您觉得什么形状的红绿灯比较好?( )

A. 一个圆形 B. 圆形+箭头

C. 箭头 D. 无所谓

2. 您觉得红绿灯旁边的数字对等红绿灯有没有帮助?( )

A. 有很大帮助

B. 一般,无所谓

C. 急的时候觉得很有帮助,不急时无所谓

D. 从来不看

3. 变红灯时觉得亮黄灯好还是有带数字的绿箭头闪烁再变黄灯好?( )

A. 变黄灯好 B. 绿灯闪烁好

4. 若变红灯时带数字的绿灯闪烁了,还剩几秒能下定决心再也不过了?( )A. 4 sB. 3 sC. 2 sD. 1 s

5. 若绿灯闪烁时,几秒时让您觉得最纠结(最不能决定是冲过去还是停下来)?( )

A. 5 sB. 4 sC. 3 sD. 2 s

6. 走人行横道过较宽马路时,是否觉得绿灯太短?( )

A. 是 B. 否

C. 走得快一般能过

7. 作为行人过马路时,绿灯还剩几秒就会停下等?( )

A. 4 s B. 3 s

C. 绿灯闪了就不过

D. 看机动车指示灯的绿灯变红灯了再停

8. 关于闯红灯的次数( )

A. 从来不闯 B. 没车就闯

C. 偶尔闯

9. 您的年龄是( )

A. 16岁以下 B. 16岁至25岁

C. 25至35岁 D. 35岁至55岁

E. 55岁以上

10. 觉得扬州路口红绿灯设置(时间、颜色变化及形状等)合理吗?( )

A. 从没思考过这类问题

B. 合理

C. 不太合理

统计结果:

本次共随机调查了56位行人,数据整理如下:

4.关于“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问卷 篇四

1.您所在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2.您的性别是:

A 男B女

3.你现在所学的专业是:

A自己选择的B别人帮你选的C自己随便选的D凭高考分数选的 E其它

4.你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么?

A一开始就完全了解 B有一定了解,现在通过学习更了解 C只有模糊的概念D不了解

5.你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 :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

6.你大学四年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专业知识B提高自身修养 C拿文凭证书,容易找工作D交朋友 E其他

7.对于你来说,大学学业和社会活动哪个更重要?

A大学学业B社会活动

8.关于所从事的职业,首要考虑的是:

A酬薪待遇B社会地位C兴趣偏好D发展前景E国家需要F其它

9.进入大学前是否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A是B否

10.进入大学后,是否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A是B否

11.觉得目前你是哪一类大学生 :

A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B抱着乐观的态度,不小心把日子混过去了

C失去的追不回来,就干脆混到底(鸵鸟型)

D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何处着手

E觉得国内没什么发展,想去国外看看

F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怎么做才是真正有意义的G其他

12.对于是否给自己树立追求目标你认为 :

A 没必要,走一步算一步

B应该要树立,但现在还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

C已经树立,会使自己更加努力

13.你认同下面那些观点:

A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B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C但尽人事,各凭天命

D只要努力过,就应该坦然面对一切得失

E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14.你认为下列哪种人生才算是成功的:

A 家庭美满B事业成功C 腰缠万贯D不求闻达,只求奉献于社会 E其它

15.你是否考虑过具体的人生追求,是否计划实现?:

A考虑过,计划过B考虑过,没有计划C考虑过,不知道怎么实现D没有考虑过

16.你有着怎样的人生追求,追求达到什么水平?

A金钱B事业C家庭D权利E名声F自己的理想G其他

17.面对自己的人生追求,你怎么想?:

A坚信可以实现,我会努力B怀疑自己能不能实现,但会尝试实现

C认为那是天荒夜谈,置之不理

18.实现人生目标,觉得最缺乏什么?:

A资金支持B人脉关系C学识能力D恒心与努力E尚不清楚F其它

19.同时作为人生的追求,你更愿意物质上的满足还是精神上的满足?:

A物质满足 B精神满足 C寻求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平衡 D不清楚

20.你目前最想做的事情是 :(多选)

A好好学习B多交朋友C恋爱D打工赚钱E发展兴趣和能力

F寻找信仰G发展人生的意义H其他

21.激励你奋斗的主要原因:

A金钱B自我价值实现C父母不容易,尽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D为国家的发展 做贡献E其它

22.你觉得下那些事情最让你消沉:(多选)

A感情受挫,来自恋人的伤害B没有成就,事业受挫

C人情冷淡,孤独,不被人理解D空虚,无所寄托,没有人生目标

E其它

23.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你会:

A被亲友的态度影响B遇到困难会想退缩C坚定信念勇往直前D其它

24.你了解什么是信仰么?:

A不了解B一般 C了解

25.你是否有信仰:

A没有B有

26.你的信仰是什么:

A无神主义B基督教C佛教D道教E儒学F其他

27.作为中国的大学生,你是否认为追求崇高信仰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A是B否

28.你认为信仰对你现在或者将来人生带来什么影响?:

5.宗教信仰调查问卷 篇五

亲爱的同学你好,我们做此次问卷是为了解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态度,希望能够了解到你的真实想法,以便能够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积极的引导。在这里希望你用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认真填写此问卷,请将答案选项填在括号中。谢谢你的支持与合作!

1、性别:()A、男 B、女

2、你现在就读()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大五

F、硕士研究生 G、博士研究生

3、你现在就读的专业是()

A、文史类 B、理工类 C、艺术类 D、体育类

4、你的政治面貌:()

A、群众 B、共青团员 C、预备党员 D、党员

5、你的民族()

A、汉族

B、壮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E、藏族

F、其它

6、成长的区域()

A、城市

B、县城

C、乡镇

D、农村

7、家庭经济状况()

A、富有

B、一般

C、不是很好

8、目前是否信仰某种宗教()

A、是(跳至9~17题)B、不是(跳至18~25题)

9、你所信仰的宗教是()A、天主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E、伊斯兰教 F、其他

10、你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宗教知识的?()

(可多选)

A、家庭熏陶

B、宗教书籍

C、学校相关课程

D、信教的老师

E、观瞻宗教礼仪

F、私人聚会

G、熟人、朋友介绍

H、传教人士引导

I、媒体

J、散发的小册子、传单

K、其他

11、你信教的原因()(可多选)

A、家庭环境的影响 B、受到神秘体验的感召 C、对某种宗教文化的向往

D、教义本身的说服力

E、在宗教信仰内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

F、寻求心灵寄托

G、拓展人际交往空间的需求

H、敬拜神灵,为自己及亲人朋友祈福避灾祸

I、独善其身

J、发挥爱心,服务人群

K、新鲜感,好奇心的驱使

L、喜欢宗教信仰群体友爱的关系与气氛

M、赶时髦 N、其他原因

12、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加入宗教的?()(可多选)

A、面临的压力特别大,找不到解决办法

B、与周围的人发生了矛盾,心情苦闷

C、人生感觉到迷茫和困惑,又难以寻求到帮助时

D、感情上出现了问题或者说失恋

E、感觉缺少爱

F、家庭中纠纷不断 G、其他

13、你参加宗教仪式的频率是?()

A、定期,频率是:

B、不定期,跟着感觉走

C、偶尔

D、基本没有

E、从不

14、你通常参加宗教聚会的场合是:()

A、家庭聚会

B、教友聚会

C、正式宗教聚会场所

D、其他地方(请填写具体内容):

15、你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

A、学习宗教知识

B、表达宗教信仰

C、出于好奇

D、求神的庇护

E、服从权威

F、其他

16、你认为宗教与在学校中所学习的无神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否有冲突()A、有 B、没有 C、相互不影响

17、你认为宗教信仰对你个人有何影响()A、对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积极影响 B、在个人身上体现出爱,并把爱传递给别人 C、可以消除内心空虚,是心灵寄托 D、对个人没什么影响

18、你不信教的原因()(可多选)A、对宗教没有太多了解,谈不上信仰或不信仰 B、感觉宗教信仰与无神论有冲突 C、宗教思想太缥缈,与个人无关 D、其他原因

19、你认为人生是否需要宗教信仰()

A、需要 B、不需要 C、可有可无,依据个人情况而定 20、身边是否有信仰宗教的亲人或者朋友()A、有(跳至21题)B、没有 C、不太清楚

21、在那些宗教信仰者身上有没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A、能从他们身上发现爱和宽容 B、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C、其他答案:

22、根据你平时对宗教的印象和了解,如果让你信仰一种宗教,你会选择()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天主教 D、佛教 E、道教 F、没想过这个问题

23、是否有人向你宣传过宗教()A、经常 B、偶尔 C、从未有过

24、你在大学校园里曾遇到哪些向你传教的人员()

A、本校信教的同学

B、外校信教的同学

C、国内教师

D、外籍教师

E、校外宗教人士 F、从没遇到

25、你会反感宗教传播者么?()A、会 B、不会 C、视情况而定

6.公民宗教信仰情况调查问卷 篇六

说明:本项调查不填写姓名,请答卷者根据题意及要求在所选项的号码上划“√”即可。诚恳地希望您能认真填写,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居住___州、地区___市___区(县)性别__

年龄__

1.文化程度16号

⑴文盲半文盲 ⑵小学 ⑶初中 ⑷高中 ⑸大专 ⑹大学本科以上 2.职业

⑴工人 ⑵农民 ⑶牧民 ⑷经商 ⑸学生 ⑹教师 ⑺科、文卫工作者 ⑻服务行业 ⑼企业管理者 ⑽国家

⑾宗教人士 ⑿村(居委会)干部 ⒀无业 ⒁离退人员 ⒂家务

是否有下岗经历 ⑴是 ⑵否 3.民族

⑴汉族 ⑵回族 ⑶乌兹别克族 ⑷蒙族 ⑸塔吉克族 ⑹哈萨克族 ⑺维吾尔族 ⑻柯尔克孜族 ⑼塔塔尔族

⑽自填_ 4.户口类别 ⑴农业家庭户 ⑵非农业家庭户 5.政治面貌

⑴无党派 ⑵民主党派 ⑶共青团员 ⑷共产党员 6.您信仰

⑴天主教 ⑵基督教 ⑶佛教 ⑷伊斯兰教 ⑸道教 ⑹无神论 ⑺共产主义 ⑻无信仰 7.您的家人信仰 ⑴天主教 ⑵基督教 ⑶佛教 ⑷伊斯兰教 ⑸道教 ⑹无神论 ⑺共产主义 ⑻无信仰 8.您的宗教兴趣

⑴天主教 ⑵基督教 ⑶佛教 ⑷伊斯兰教 ⑸道教 ⑹无兴趣 9.您相信存在

⑴上帝 ⑵真主 ⑶耶稣 ⑷天主 ⑸弥勒佛 ⑹无生老母 ⑺鬼神 ⑻佛 ⑼观音菩萨 ⑽无 10.您到过的宗教场所

⑴没有 ⑵庙、观 ⑶清真寺(礼拜寺)⑷教堂 ⑸家庭聚会 11.如果去过,那么上述场所您去的频率是

⑴每日 ⑵每周 ⑶每月 ⑷偶尔 ⑸去过1~2次 ⑹每年 12.如果去过,您到宗教场所的原因是

⑴游览 ⑵好奇 ⑶做礼拜 ⑷忏悔 ⑸祈祷 ⑹宗教社交 ⑺参加宗教团体活动 ⑻洗刷心灵 13.如果去过,您到宗教场所的原因是

⑴过年时 ⑵办事顺便时 ⑶人生重大时刻(如考试、买卖开张、生病等)⑷心里调整 ⑸宗教节日 ⑹节假日 14.您家中是否摆放神像 ⑴是 ⑵否 15.您经常在家做礼拜 ⑴是 ⑵否 16.您是否随身携带护身符

⑴是 ⑵否 17.您认为宗教对人生

⑴非常重要 ⑵比较重要 ⑶不太重要 ⑷不重要 ⑸不清楚 18.您对宗教印象最深的是

⑴是一种文化 ⑵唯心主义 ⑶愚昧迷信 ⑷麻醉人民的鸦片 ⑸文民的源泉 ⑹高尚的精神活动 ⑺虚幻的 19.若信教,您的信教原因是

⑴时髦 ⑵精神寄托 ⑶拯救灵魂 ⑷保平安 ⑸赎罪 ⑹获得帮助 ⑺有团体归属感 ⑻对现实不满 ⑼使人愉快 ⑽好奇 ⑾治病 ⑿了解宗教文化 ⒀强身健体 ⒁寻求真理、智慧 ⒂承袭家庭宗教传统 ⒃改变命运 ⒄成佛 ⒅生存 ⒆愚昧 ⒇不清楚

20.若信教,您的信教已经有__年,您的信教途径 ⑴家庭影响 ⑵朋友影响 ⑶邻居影响 ⑷同事影响 ⑸其他传教者影响 ⑹社会影响 ⑺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 ⑻经文学校学习⑼宗教书籍 ⑽经文培训班 ⑾跟他人学习⑿看视频资料

21.您认为信仰宗教对个人的作用是

⑴有害无益 ⑵有益无害 ⑶无益无害 ⑷有害有益 ⑸不清楚

22.您认为宗教对社会的作用是

⑴有害无益 ⑵有益无害 ⑶无益无害 ⑷有害有益 ⑸不清楚

23.您相信命运吗

⑴相信 ⑵有些相信 ⑶不太相信 ⑷不相信 ⑸没想过 24.您相信

⑴临死体验 ⑵前世、转世再生 ⑶死后世界的存在 ⑷超自然力的存在 ⑸人有灵魂 ⑹死后有生命 ⑺不相信 25.您是否读过宗教书籍

⑴读过,是基督教_伊斯兰教_佛教_道教_天主教_其他 _

⑵未读过

26.您认为我国对宗教信仰应该

⑴提倡 ⑵保护 ⑶限制 ⑷顺其自然 ⑸国家引导 ⑹不清楚 27.您认为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⑴可以违反法律 ⑵不可以违反法律 ⑶不一定 ⑷不清楚 28.您经常参加的业余活动是

⑴上网 ⑵娱乐活动 ⑶健身 ⑷读书 ⑸宗教活动 ⑹无 29.您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吗 ⑴经常 ⑵偶尔 ⑶从不参加 30.您是否常有以下感觉

⑴幸福快乐 ⑵孤独感 ⑶苦闷感 ⑷前途没有希望 ⑸想到死亡 ⑹做任何事都很困难 ⑺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⑻大多数人不可信 ⑼别人总是在监视议论我 ⑽感到别人总想占自己的便宜 ⑾别人、社会与我做对 ⑿自填__

7.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 篇七

为了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我们设计了一份“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调查问卷”, 并组织了一次座谈活动, 以对山西某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化学、体育教育、物理等多个专业。此次调查随机发放问卷共550份, 收回有效问卷525份, 回收率达83%。其中, 男生321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58.4%;女生229人, 占被调查人数的41.6%。其中, 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 占96.8%;来自城市的学生占28.8%, 县城学生占32%, 乡镇学生占17.6%, 农村学生占21.6%;以共青团员居多, 占总人数的67.2%, 党员占总人数的18.4%, 群众占总人数的12.8%, 其他占1.6%。此外, 我们还采取了访谈法, 与大学生宗教信仰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以期掌握大学生关于宗教信仰及其认识的第一手材料。通过对此次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我们了解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现状, 并找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一)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知

对“宗教的本质是什么”的调查中, 54.4%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19.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种神秘的精神活动, 16.3%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有自己组织和教义一个团体, 6.7%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帮助人们实现人神沟通和摆脱心理苦恼的一种工具, 还有3.4%的大学生不知道宗教到底是什么。显然, 从调查中我们可知, 不少大学生对宗教的本质认识还不准确, 有的只是一种表面认识。因此, 亟待需要进行相关宗教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对“宗教有何功能”的调查中, 77.4%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可以“给人以心理慰藉和精神寄托”, 12.3%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服务社会, 在公益事业中承担了重要角色”, 7.6%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可以成为“道德整合的重要工具”, 有2.7%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由此看出, 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宗教对个人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究其原因, 应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紧密关联。

在调查“宗教和迷信关系”的问题中, 有46.7%的大学生认为两者有联系, 都含有不科学的成分, 在历史上都曾经起到发动、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44.6%的大学生认为二者之间存在区别, 迷信是骗人的, 与科学水火不容, 而宗教在很多时候是可以帮助人的, 与科学还能互补;8.7%的大学生对两者关系不太清楚。这表明, 很多大学生在对宗教和迷信的问题上认识还不是很清楚。

在调查“宗教与风俗习惯关系”的问题中, 有76.5%的大学生认为二者之间有区别, 但关于区别具体在哪里, 有的学生说不清;19.8%的大学生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认为风俗习惯的形成中渗透着宗教的内容;有4.7%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这表明, 不少大学生在对宗教与风俗习惯关系的认识上, 还未形成科学而又明确的认识。因此, 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 亟待需要普及宗教知识。

(二) 对宗教教育及国家政策的认识

在调查“当代大学是否应增设宗教课程”时, 38.2%的大学生表示增设宗教课程有必要, 但要适度;36.8%的大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25%的同学认为可有可无。从调查中看, 大部分学生具有了解宗教文化的想法, 这也为我们在高校实施宗教知识教育提供了基础。

当问到“宗教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矛盾”时, 35.2%的学生认为大部分共存, 少部分有冲突;有28.2%的学生认为有大部分冲突, 但局部可以共存;33.6%的人认为互不影响, 可以相互补充;只有3%的人认为二者有尖锐对立的矛盾。可见, 在大部分学生看来, 这两者并非不可调和, 不是尖锐对立的。因此, 我们可在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自由的基础上, 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去弘扬宗教思想与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那些内容, 从而使二者结合, 推动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在关于“入党是否可以信教”的调查中, 32.8%的大学生认为“信教也可以入党”, 15.2%的学生认为“入党以后可以信教”, 52%的大学生认为“入党不可以信教”。这说明了一半大学生在入党和宗教信仰的问题上有着清晰的认识,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识不清晰。因此, 高校应加强宗教法规教育。

(三)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思想获得了很大的解放, 大学生的思想也不例外,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不再抵触宗教所起的积极作用。因此, 有不少大学生开始信教。这一比例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数据显示:1998年“北京青年宗教信仰状况调查”表明, 北京市大学生中有宗教信仰的占13.4%;2000年“上海大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研究”有宗教信仰的学生为11.8%;2003年对北京10所高校的调查表明, 近9.2%的学生有宗教信仰;2004年温州3所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7%;2007年湖南3所高校的调查表明有29.5%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2008年广东1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32.1%的大学生有宗教信仰。[1]邵一江等人2006年对安徽合肥高校的960名大学生调查显示宗教信仰者占6.8%。[2]还有数据显示:大学生信教的比例最高达44%[3], 最低为3.5%[4]。谈宗凡曾在2005年与2006年分别调查宗教信仰人数, 结果显示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3.7%。[5]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 有98名大学生信仰宗教, 约占总人数的17.8%, 略高于2004年温州3所大学17%的调查结果。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宗教信仰问题已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大学生在宗教信仰的对象上, 以佛教和基督教居多。许丽平等人的调查显示, 信教大学生中, 信仰佛教的占30%, 信仰基督教的占5%, 信仰道教占3%, 信仰天主教的占1%, 信仰伊斯兰教的占0.4%。[3]赵宗宝等人的调查也发现, 信仰佛教的占46.84%, 信仰基督教的占17.3%, 信仰天主教的占16.46%, 信仰伊斯兰教的占10.76%, 信仰其他的占8.64%。[6]顾家山的调查也显示, 信仰佛教的比例最高, 达到52.8%, 其次是基督教, 占40.1%, 信仰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仅占3.5%, 信仰其他宗教的占3.5%。[7]王通等人于2010年6月对廊坊师范学院512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如下:基督教13.4%, 天主教1.76%, 佛教20.31%, 伊斯兰教3.12%, 道教2.93%, 其他宗教0.98%, 无神论57.42%。[8]本次调查中发现, 信仰佛教的比例最高, 达到46.8%, 其次是基督教, 占18.1%, 信仰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各占13.5%, 信仰其他宗教的占8.1%。这与赵宗宝等人的调查结果较为接近。综合上述各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主要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

在对“是否参加过宗教活动”的调查中, 80人表示参加过, 而表示定期参加的有27人, 从未参加过的人数高达343人, 占到总人数的62.4%。其中, 参加宗教活动的目的, 28.2%的人是“为了更多地了解、学习宗教知识”, 24.2%的人是为了“表达信仰”, 为了“服从权威”“求神回报”和“其他”目的的分别占1.6%、3.2%和20%。调查表明:高校大学生去参加宗教活动多数是出于兴趣, 想了解宗教知识, 但对宗教的认识比较模糊。因此, 我们必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并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引导。

在调查中, 56%的大学生有偶尔被传教的经历, 而40%的人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 只有不到4%的人有经常被传教的体会。当问及“如果周围人向你传教, 你的态度”时, “出于礼貌听他们讲解”占到了55.2%, “直接拒绝”和“出于好奇的”分别占到了22.4%和16%。在关于“你对周围信仰宗教的人的态度”中, 选择尊重的396人, 占到了72%, 不予以理睬的92人, 占16.8%。从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对于周围人群的宗教行为大多数能持尊重理解的态度。在问到“宗教信仰者与周围人不一样的地方”时, 认为“没什么不一样的”有330人, 占到了60%, 认为“能从他们身上发现爱和宽容”的有145人, 所占比例为26.4%。这从侧面说明了不少大学生并不真正了解宗教的功能, 还未看出其积极作用, 同时也说明了学校和社会需要对大学生的信仰加以引导。

大学生信教途径多样化。大学生接触宗教, 通过书籍、报纸的占17.7%, 通过电视、广播的占19.7%, 通过网络的占22.5%, 通过散发的宣传资料占11.3%, 通过家人或朋友的宣传者占23.5%, 还有5.3%的大学生是通过其他途径。由上述结果可知, 生活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当今, 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是多元化的, 而靠家人或朋友的宣传以及网络的传播来了解宗教是主要途径。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在“宗教信仰对个人影响”这一问题上, 45.6%的人觉得对个人没有什么影响, 32%的人认为宗教“可以消除内心的空虚, 是心灵的寄托”, 22.8%的人认为对个人的“三观”都有积极的影响。可见, 宗教对个人的影响是比较有限的。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述问卷的数据分析及访谈结果来看, 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在学生群体中影响不大, 但也不可忽视。分析其原因如下。

第一, 来自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从社会环境看,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总的来说,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但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尤其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问题, 民主法制也还不健全, 一些社会成员道德失范, 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还存在。这些矛盾和问题也是困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一部分大学生在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感到不解和困惑时, 会借助于宗教来寻求心理的慰藉。

从家庭环境看, 有研究认为, 适应性差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普遍弱点, 具体表现在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交往能力弱、学习能力不强、依赖性太强等方面。[9]因此, 独生子女对父母这种较强的依赖性, 会使他们效仿父母的言行, 这当中当然就包括了父母对宗教的看法和行为。家庭环境也是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如左鹏2004年进行的北京市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由于父母家人信仰宗教而成为慕道者的大学生占被调查对象的65.9%。[10]2006年, 傅志刚对浙江大学的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 在信教的大学生中有43%的人是从小受家庭影响而信教的。[11]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看,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然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如部分教师观念尚未与时俱进, 在教学中仍以正面、单向灌输为主, 教学内容又与实际联系不紧密等。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尤其当大学生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 他们有的便无能为力, 或无所适从, 以致走向宗教。[3]

第二, 来自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多数处在18—24岁之间, 这一时期正是他们心理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时期。他们表现出了自身的特点:自我概念增强, 但认知能力发展与之不协调, 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概念丰富, 但不稳定, 情绪变化大, 容易偏激、冲动;性意识发展, 但不善于处理与异性的关系, 经济地位和心理成熟程度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意志力提高, 智商发展快, 求知欲和创造欲旺盛, 但现有知识储备不足以满足要求;社会需求迫切, 对社会的关注度高, 但又缺乏深入了解。[12]大学生所表现出的这些自身特点使他们容易对宗教产生兴趣。尤其是一些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的困惑与不解时, 往往会靠宗教所具有的心理慰藉功能来调适自己的心理, 从而产生了对宗教的认同与信仰。但由于大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健全又使他们并不能科学地认识宗教, 所以他们对宗教的认识可能有的是表面的, 而有的则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

第三, 宗教本身的吸引力所带来的影响。宗教具有的心理调节功能,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在现实冲突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心理需求。据我们调查显示, 选择“宗教能给人以安慰和精神寄托”大学生占总数的77.4%。由此看出, 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信教主要是出于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的目的。因此, 从一定意义上说, 宗教有时就扮演着“心理医生”的角色。[13]

三、改善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的教育对策

第一, 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积极进行宣传和引导。我国对信教者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大学生信教自然也遵循这一原则。因此, 对待大学生信教者, 我们既不能强制他们放弃宗教信仰, 又不能强制他们去信仰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在1957年2月27日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 (扩大) 会议上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 “企图用行政命令的办法, 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 是非问题, 不但没有效力, 而且是有害的。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 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 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凡属思想性质的问题, 凡属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 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 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14]因此, 对待大学生信教者, 我们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 而不是强制、压服。首先, 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宗教观, 帮助他们确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于信教大学生, 我们要不间断地进行观察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如果能使其改变信仰的则争取改变之, 没法改变信仰的则必须将其引导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奋斗目标上来, 使其做到宗教信仰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相统一。其次, 高校还可通过增设相关选修课、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 增强大学生对宗教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认知,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 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前文已述,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尤其注重理论灌输和知识教育, 这也大大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当下, 高校不能局限于理论的宣传和说教, 而应该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文化活动, 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在各种活动之中, 如文化娱乐活动、社团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活动都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与实效性,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与思想道德。除此而外, 我们还需在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工作。目前, 我国各高校都在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都可以借鉴。如武汉理工大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作参考。具体来说, 他们实施“五位一体”的模式, 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心理教育指导、心理咨询与辅导, 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开展心理调查与研究。[15]总之, 不管采取哪一种模式, 我们在实践中都要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心理特点, 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提高大学生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适应能力和认知水平, 逐渐消除宗教产生的氛围。

第三, 加强监管, 设立一套预警机制。目前, 宗教已渗透到高校的一些角落, 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高校需要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监管制度。一方面, 学校应尊重和保护大学生信仰宗教的自由和权利, 适时适度引导他们进行健康的宗教信仰生活, 鼓励他们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上来。另一方面, 高校需要加强管理, 严格禁止非法宗教组织活动、宗教出版物、宗教宣传品等进入大学校园, 严格禁止大学生宗教徒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地方传教、布道, 宣传有神论, 从而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积极向上的学习与生活氛围。与此同时, 在网络化、信息化的复杂环境下, 高校还需对大学生上网进行安全监管, 防止境外宗教利用网络进行渗透。高校还可利用校园网、校园网络宣传中心、宣传窗等诸多宣传阵地积极将党的各项方针与政策向学生进行宣讲, 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占领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

总之, 在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指导过程中, 如果我们照抄照搬国外或其他高校的一些模式来解决本校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因此, 我们每个院校需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探索一套具有本地特色的宗教信仰教育理论与方法。同时, 在解决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上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否则有可能会误入歧途。

摘要:近年来, 宗教信仰已成为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其中, 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宗教信仰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本文在此通过对山西某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进行调查, 旨在探讨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路径。

8.关于“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问卷 篇八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质量;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146-002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热点关注。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就业,同时也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职业发展和生涯发展。为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现状,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河北省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思路及主体结构

本次问卷调查不同于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种中介机构的评估,是基于梳理高职教育发展政策脉络的基础上设计,属于描述性调研。

问卷设计调研内容涉及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专业及课程、实践教学、实训条件、教学管理、质量监控、学风、学生基本能力和校园精神文化等11个方面。选定并分别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高职院校教师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三类问卷的问题设计所调研的指标内容既有针对性又各有侧重,每个问题包括两个向度,重要性和满意度。

三类问卷均包括三部分内容。

导语部分,主要向调查对象介绍本次调研工作的意义、内容和要求,消除调研对象的顾虑,获得帮助和支持。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事实性问题,涉及调查对象所在的高职院校、性别、年龄、生源地、专业、学历、职称等基本信息,以便于统计和分析各种因素对答题倾向的影响。

问卷主体部分,涉及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类问题,具体情况见表1。含封闭式问题,分为重要性和满意度两个维度,并采用里克特(likert)5级度量法对每个问题进行赋值,分别给予分值1分、2分、3分、4分和5分。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情况

1.问卷调查对象及抽样数量

本次调研共有河北省18所高职院校参加,其中有4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8所民办高职院校,问卷调查对象为高职院校毕业年级各专业学生,毕业班学生不在校或人数不足的由该专业低一年级学生补充,在编或在岗高职院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抽样数量为20%。在组织抽样时注意到调查样本的均匀分布,学生抽样基本覆盖指定年级的所有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抽样基本覆盖所有被调查高职院校的教学系部及相关部门。

2.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8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3份,其中学生有效问卷678份,教师有效问卷589份,教学管理人员问卷336份,回收录为89.06%。

三、数据分析

1.学生问卷数据分析

1.1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的总体情况分析。根据学生问卷主体部分所有客观题满意度的回答情况,汇总每道题的答案,得出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的总体情况。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的总体情况是:仅有3.18%的学生选择非常不满意,5.27%的学生选择不满意,31.46%的学生选择一般,35.49%的学生选择满意,24.60%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根据调查情况,有大部分学生(60.09%)认为教学质量满意或非常满意,仅有少数学生(8.45%)认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1.2学生对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中的各项内容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分析

学生对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中的各项内容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问卷调查各项目重要性评价的分值均在4.06至4.51之间,差别很小,说明学生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很高。其中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和校园精神文化得分最高,为4.51分,说明学生普遍认为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和校园精神文化在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教学质量监控和学风的得分最低,为4.06。

2.学生对教学质量调查问卷结果中优势项目分析

优势项目是在问卷调查中学生认为各高职院校中的竞争优势或特色,也是学生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非常重要且满意度较高的项目,分析和了解这些优势项目能够促进各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特色和优势竞争力。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得到的优势项目按照各项极差由小到大排序前8个优势项目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我省三类高职院校的优势项目基本相同,代表了我省高职院校的整体优势。不同项目中教师水平和实践教学是一般高职院校的优势,就业指导是国家示范高職院校的优势,专业感受是民办高职院校的独有优势。

四、教师问卷数据分析

1.教师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的总体情况分析

根据教师问卷主体部分所有客观题满意度的回答情况,汇总每道题的答案,得出教师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的总体情况:仅有2.04%的教师选择非常不满意,5.19%的教师选择不满意,26.58%的教师选择一般,42.78%的教师选择满意,23.41%的教师选择非常满意。根据调查情况,有大部分教师(66.19%)认为教学质量满意或非常满意,仅有少数教师(7.23%)认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2.教师对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中的各项内容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分析

教师对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中的各项内容的评价是形成教师对教学质量看法的基础,也是分析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出发点和关键点。教师对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中的各项内容重要性和满意度评价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问卷调查各项目重要性评价的分值均在4.01至4.61之间,差别很小,说明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很高。其中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得分最高,为4.61分,说明教师普遍认为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在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最为重要。教学质量监控的得分最低,为4.01。

五、教学管理人员数据分析

根据教学管理人员问卷主体部分所有客观题满意度的回答情况,汇总每道题的答案,得出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的总体情况。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的总体情况是:仅有1.57%的教学管理人员选择非常不满意,4.78%的教学管理人员选择不满意,25.27%的教学管理人员选择一般,42.27%的教学管理人员选择满意,24.11%的教学管理人员选择非常满意。根据调查情况,有大部分教学管理人员(68.38%)认为教学质量满意或非常满意,仅有少数教学管理人员(6.35%)认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

六、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总体情况令人满意。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百分比分别为60.09%、66.19%、68.38%,对教学质量评价项目的满意度平均分也都在3.14至4.31之间,都高于3.0的理论中值,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高职院校学生、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一致认为河北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总体情况令人满意”。

高职院校重要性比较分析较高的是师资队伍和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满意度较高的是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基本能力,满意度较差的是专业及课程设置和学风。

注释:本论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民生调研课题《河北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现状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01131

参考文献:

[1]钱吉奎,金榜.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3):13-15

[2]张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J].教育与职业,2009,(6):63-65

9.关于“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问卷 篇九

——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的认识与评价

同学们,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认真做这份问卷,您的每一个答案都那么那么重要,就请写出您真实的看法吧!

1,你认为当今社会的道德观念如何?

A很好B一般,需要加强 C差,急需加强

2于小悦悦事件,你认对为那十八路人的态度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多选 A社会风气B教育缺失C个人原因D道德缺少E其他

3,“郭美美事件”后,你还相信红十字会吗?

A会B视情况而定C不会D从不关注

4,从大学生的角度看,你觉得当今的道德现状需不需要人们反思 A很有必要B要C基本不需要

5您认为道德水平有什么决定?(多选)

A社会环境B家庭教育C经济发展D地区差异E个人因素 6您认为社会如此冷漠的原因(多选)

A社会环境B家庭教育C经济发展D地区差异E个人因素 7若出一本剖析当今社会道德现状的书,您会

A有兴趣,值得一看B无所谓C没兴趣

8您可接受的这本书的价格范围

A50~40B40~30C30~20D20~10

9如果社会道德丧失,您认为会导致什么

A犯罪率上升,社会秩序混乱B只是个人行为,不会有太大影响C社会缺乏人情味,变冷漠D中国国际形象后退

10,如果您遇到陌生的老人或小孩跌倒,你会去扶起吗?

10.关于大学生减肥的调查问卷 篇十

同学,您好!

我是2013级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现在在做一份关于研究大学生减肥状况的的一份调查表,想邀请您用几分钟时间帮忙填答这份问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您的参与!

(以下题目有单选题(空心圆)和多选题(小方框),请在空心圆或小方框上打钩。)

个人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

B.18~20岁(18岁以上不到20岁)C.20~22岁(20岁以上不到22岁)D.22~24岁(22岁以上不到24岁)E.24以上 3您的体重: A.40kg以下 B40kg≤体重<45kg C.45kg≤体重<50kg D.50kg≤体重<55kg E.55kg≤体重<60kg F.60kg≤体重<65kg G.65kg≤体重<70kg H.70kg≤体重<75kg I.75kg以上

4您对自己的体重是否满意: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5、您是否有减肥意愿: A.有

B.没有(跳转至14题)

6、您减肥的情况是: A.刚开始减肥

B.曾经减肥并坚持到现在 C.曾经减肥但现在停止了 D.有减肥的想法但未行动 E.减肥时断时续,不能长久坚持 F.从未有减肥的想法(选D、F跳至14题)

7、您减肥的原因是:(可多选)A.受社会风气影响,以瘦为美

B.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以明星苗条身材为标准 C.为了美丽的需要,身材苗条穿衣服更好看,好买衣服 D.潜意识里,增重就有点肥胖,所以要减肥 E.受周围人(朋友,母亲,老师等)的影响 F.随大流,看到周围的人减肥自己也减 G.别人说自己肥胖 H.自己觉得肥胖

I.已经超重,为了健康,确实需要减肥 J.其他

8、您采取的减肥方法是:(可多选)A.食欲控制调整 B.多做运动

C.服用减肥产品,如减肥茶,减肥胶囊 D.其他

9、您减肥的效果是:

A.效果明显,达到自己期望的体重 B.效果还行,体重有所下降 C.效果不明显,大概维持原体重 D.效果很差,体重增加

10、您觉得体重对自己生活造成影响了吗? A.没有影响 B.影响身体健康 C.影响心情

D.影响身体健康和心情 E.其他

11、如果减肥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你还会坚持减肥吗? A.会 B.不会 C.说不定

12、如果减肥影响到身体健康,你还会减肥吗? A.会 B.不会 C.说不定

13、如果现代社会“以胖为美”,你还会减肥吗? A.会

(原因:)B.不会 C.说不定

14、你怎么看“以瘦为美”的观念: A.是,越瘦越好 B.否,胖胖的没什么不好 C.不一定瘦,但要匀称

15、您认为现在的减肥现象存在哪些误区?(可多选)A.跟风随大流 B.方法不科学 C.不能持之以恒 D.攀比现象严重 E.其它

16、您认为在减肥过程中最需要: A.监督 B.鼓励 C.指导 D.陪同 E.其它

17、如果减肥成功,还愿意做一个幸福的吃货吗? A.会 B.坚决不会 C.不能预测

18、谈谈你对减肥的看法:

19、提供好的减肥经验和方法:

20、对正在减肥的人最想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访者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人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关于“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问卷 篇十一

【关键词】信仰   理工科大学生   调查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为了解当前内蒙古地区理工科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程度以便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我们开展了对内蒙古地区部分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基本动态调查,为提升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参考。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理工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本次调查主要通过无记名问卷式调查方法,主要调查对象是内蒙古地区部分理工科院校的本科大学生。课题组以内蒙古地区理工科4所院校400名本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抽取了2011级与2012级大学生各200名,学生涵盖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13个专业,其中男生286人,女生 114人,方法是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匿名答卷、当场收回。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8份,有效回收率97%。

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体看法和观点,是信念的最高阶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个人以及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所以说,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信仰如何,直接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其专业、性别、年级、政治面貌选项,专业包括理科和工科,分别占总人数的54%和46%;被调查男生占72%,女生仅占26%;被调查学生是大一、大二学生,分别占48%和52%;政治面貌除少数的5%为中共党员外,共青团员占95%。

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均为本科理工科大学生,理工科院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生远多于女生,其中团员占多数,覆盖了内蒙古地区4所理工科院校,具有较好的地区代表性。

二、理工科大学生信仰现状及分析

(一)信仰现状

首先了解被调查学生的信仰状况,如有无信仰,信仰什么。从调查结果可知,53%的学生认为自己有信仰的,或信仰马克思主义或信仰宗教或信仰其他,47%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说明绝大多数理工科大学生是有信仰的,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是没有信仰的,然而调查还发现,81%的学生觉得树立正确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9%的学生觉得不重要,10%的学生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表明认为自己没有信仰的大学生并非真正的没有信仰,而是对于“信仰”的认识模糊。部分学生有正确、健康的信仰,但自身意识不足,多数学生并没有表现出对正确信仰的迫切需求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渴望。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与“不信”上,只有38%的学生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剩下的绝大多数学生是不信的,而且还有6%和9%的学生是信仰宗教和其他的。综上所述,说明多数理工科大学生对自己的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呈一种模糊的状态,他们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他们早日明确自己的信仰取向,及早树立一种科学的合理的信仰来引导他们的成长。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与认识

接下来我们还要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以及认识情况,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自觉地去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自觉加以运用。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学生从不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比较轻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获取。他们目前获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最主要的途径来自于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这样轻视态度影响下,理工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和灌输多数比较淡漠。在回答“你怎么看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时,46%的学生选择了仍不过时具有现实意义,45%的学生选择了部分过时还有点用处,5%和4%的学生选择了已过时毫无用处和不了解不评说。虽然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过时的仍占绝大部分,然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而言,这个比例确实不容乐观,这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趋于淡化。从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情况,仅5%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26%的学生表示了解,而61%的学生知道些皮毛,8%的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一无所知。这既反映出了目前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不足,也说明加强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去武装更多大学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认识到理工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淡漠态度,我们来探究原因。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得知,占45%的学生选择了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忽视精神生活,30%的学生认为多元文化的冲击,1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空洞的理论,脱离当今实际,只有7%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重要了。这表明占多数的学生意识到人们过于重视物质的东西而忽视精神家园,对马克思主义感情淡漠。这并非偶然,有着一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人们的信仰以极大的冲击。加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金钱和效益成为评价一切的标准,使得很多人追名逐利,而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最终影响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看重技术业务方面的内容,并表现出对真理正义的淡漠,最终导致出现忽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倾向。其中,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是一个很突出的因素。调查中发现,理工科大学生相对于文科类学生更加重视业务本身,更少关心“与己无关”的事情,更少“仰望星空”。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

在以上原因的作用下,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教学效果如何呢?调查显示,13%的学生表示完全没兴趣,听不进去;38%的学生感觉很不错,认为老师的素质不错能做到深入分析、引入如胜,学生也会认真的听。然而49%的学生感觉一般,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对内容进行发散性讲解,学生听着枯燥,这接近一半的比例说明理工科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与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投入的力量之间存在很大反差。理工科院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是足够重视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欠佳,这也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了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效果下降或者是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兴趣下降的原因,结果显示33%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实际,假大空,时效性不强;24%的学生觉得与自己将来的就业无关,浪费时间;22%的学生是自己不感兴趣,觉得学了也没用;11%的学生觉得教师水平不高,师资队伍不强;11%的学生觉得是其他因素。表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解,这种情况不但会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同时,也降低了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对政治的热情不高,从不关心国内外大事,这种对政治的淡漠会影响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结论

(1)理工科大学生对信仰的认识不足,存在信仰弱化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信仰危机论”并非信仰现状的实质,学生的信仰健康、正确,但自身意识不足,大部分学生沒有表现出对正确信仰的迫切需求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渴望。(2)受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浅薄,态度淡漠,不注重精神生活,这影响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表现出对真理正义的淡漠。(3)理工科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正确的信仰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极大关系。理工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反映出了目前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不足,重形式轻内容,重科研轻教学,重程式轻实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科研教学比较滞后,空洞,缺乏说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队伍亟需加强。

【参考文献】

[1]黄景娟.高职院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4):109.

[2]毕海燕.在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中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127.

12.广西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 篇十二

一、广西当代大学生信仰总体情况

(一) 信仰需求情况

在“大学生是否需要有信仰”的问题中, 有效样本中选择迫切需要的213人, 占15.52%;选择需要的731人, 占53.28%; 选择有时需要的257人, 占18.73%;选择不太需要的122人, 占8.89%;认为完全不需要的49人, 占3.57%。

(二) 信仰倾向情况

在“您的信仰倾向” (多选) 中, 49.12%选择实用主义, 24.42% 选择共产主义, 15.89%选择享乐主义, 5.69%选择功利主义, 34.04%选择理想主义, 30.69%选择集体主义, 14.65%选择个人主义, 3.43%选择虚无主义, 而选择其他的占3.72%。

(三) 宗教信仰情况

在“您是否有宗教信仰”中, 没有宗教信仰的占55.61%, 佛教的占19.97%, 基督教的占11.81%, 道教的占5.17%, 伊斯兰教的占4.15%, 其他的占3.28%。

(四) 信仰坚定性情况

在“当个人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冲突时, 你是否会坚持” 的问题中, 有效样本中242人选择“完全坚持”, 占17.64%;1 022人选择“看情况”, 占74.49%;108人选择“放弃”, 占7.87%。

二、广西当代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市场经济发展过快, 造成严重信仰迷失

“信仰”这个名词并不陌生, 但是真正能理解的人不多。在破尔达斯定义中, 信仰, 就是你的信任所在, 但与信任不同的是, 信仰同时是你价值的所在[1]。“信仰”在辞海里的解释为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极其信服, 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2]。在我们去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 有很多同学都会问到底什么是“信仰”, 说明很多学生对于信仰还没有深入的思考, 还不明确自身的信仰。可以看出, 很多大学生对于信仰还处于迷惘期, 不懂什么是信仰。信仰迷失的原因如下:一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快。改革开放后, 中国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宏伟目标, 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领域上, 使得人民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淡化, 人们更多地、更迫切地去追求物质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 因而对信仰的需求降低了。二是政治民主化浪潮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自第三次民主化浪潮以来, 并且在全球化不断发展情况下,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遭到重大冲击。三是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力度不够, 没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可以看到, 很多大学生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寄托在某些错误的领域上, 如沉溺网络游戏, 迷恋不成熟爱情, 沉迷功利, 执着追求错误的梦想和观念等, 日子得过且过或者过得匆忙却又没有什么收获, 从而没能明确自身的信仰, 没能给自己的人生找到一盏指明灯。

(二) 缺乏有效公平竞争机制, 共产主义思想陷入危机

在市场经济的转型期, 人们很容易否定和怀疑马克思主义, 产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在现今大学生中, 受历史影响、地域性影响、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怀疑。比如, 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贪污腐败的消极现象感到困惑, 因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动摇, 不懂如何去看待共产主义信仰。也有的大学生带着功利目的入党, 为了找工作的时候能增加砝码;有的大学生重在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 认为金钱可以买来一切;有的大学生把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看得很高, 是为了撑面子, 而不是本着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宗旨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有的甚至违背道德来获得荣誉;甚至有个别女生一心只想嫁“高富帅”依靠婚姻谋出路, 歪曲了上大学应有的奋斗目标, 等等。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实用主义盛行。在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模式的冲击下, 当代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正确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受到较大的影响。中国还缺乏有效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导致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变较为困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刺激下, 当代大学生更多地是倾向于实用主义, 他们从理想回归现实、适应现实, 他们关注焦点是物质利益短期回报和私心欲望的满足感;二是学校开设的“两课”教育不能吸引学生。大部分学校开设思想课, 一两百人一起上课, 而老师也只是“一言堂” 给学生灌输一堆堆的理论, 很多时候却无法解答学生对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困惑, 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学习热情, 很多学生只是应付性学习, 上课玩手机, 开小差等现象严重;三是课堂教育实践性不强, 没能让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共产主义。无聊而且不实际的课堂反而会给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的兴趣带来负面影响, 加上理论知识与现实的反差以及社会中各种负面现象削弱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 导致共产主义不能深入人心。

(三) 心灵安慰缺失, 宗教信仰盛行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动越来越趋向于独立化、多样化和差异化, 对个人价值观、理想、信仰等问题, 不愿做深入的探析, 存在肓从、迷信、随便信仰倾向, 对现实问题的认识, 个体感情色彩重, 理性思考不足, 甚至相信鬼神、天堂之说。从接近50%学生有宗教信仰数据上可以看出, 大学生信仰选择中, 既有主义信仰, 又有非主义信仰, 既有科学信仰, 又有非科学信仰, 既有理性信仰, 又有非理性信仰, 存在着信仰多元化和非理性并存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是信仰多元化环境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发展, “闭关锁国”的观念早已摒弃, 各国的往来日益频繁, 各种思想文化也不断地进行交流、碰撞、融合。同时, 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多样化的利益主体, 而正是由于这些多样的利益主体和复杂的关系, 导致出现了取向和价值目标多样性趋势的价值要求, 因而出现了信仰多元化;二是心灵安慰缺失。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 生活中的压力越来越大, 个人在生活中遭遇到事业、爱情挫折或疾病、自然灾害等不幸时, 使得人们试图用宗教信仰来填补自己的精神家园, 容易通过信仰宗教来获得心灵安慰, 特别是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诚律:不偷盗、不好淫、 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3]。正是这样的教义, 使得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并不违背。甚至在很多地方, 宗教道德的约束力量已然超过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

(四) 大学生信仰世俗化, 信仰坚定度不强

据调查数据可知, 在拥有信仰的大学生中, 当遇到个人信仰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冲突时, 超过八成的大学生选择了 “看情况”的选项。这也意味着近八成的大学生对信仰的不坚定, 同时, 拥有个人信仰的大学生中, 绝大部分信奉的是“不劳而获”崇拜的是“急功近利”向往的是“一劳永逸”[4]。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要求入党, 都是抱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主导信仰, 信仰的人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的想法, 这实质上已经把信仰等同于谋取利益的手段, 具有世俗性。其主要原因是信仰及价值观变化随意。大学生所处年龄段大多为18~24岁, 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 看问题往往比较容易偏激抑或是表面化, 在多样化的价值选择和宗教信仰面前, 单凭他们的阅历和经验还不足以保证他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价值观念变换无常, 时下流行什么思潮就跟随什么思潮, 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安宁、抚慰而非理性地信仰宗教。

三、解决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对策

(一) 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 塑造良好的信仰环境

环境对个人成长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良好的环境, 包括社会、家庭、学校, 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教育作用, 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思想和情感,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是国家要加强正面宣传, 强调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并引领大家作出正确选择;二是加强党的建设, 拒绝腐败情况的滋生, 依法行政, 科学分权, 加强群众监督, 树立良好的党内风气, 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家庭成员要树立好良好的理想信念和信仰氛围, 家长的信仰正确了, 孩子的信仰才能有正确的起步。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尽可能正确解决孩子对于当今社会一些问题的疑惑;四是学校一方面要上好公共政治课,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另一方面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成熟人格,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看到自身价值, 激发他们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热情。同时, 也要警惕西方腐朽思想通过网络、电台等对学生的侵蚀。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习惯、信仰、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两课”的教学效率

首先是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两课”作为大学公共必修课, 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途径, 为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果教师本身没有崇高的信念, 就起不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就很难让学生信服, 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所以要进一步优化“两课”教师队伍, 要求教师每个月或者每年达到一定的相关思想政治学习时间, 加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积累,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其次是提高 “两课”的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简单说教、理论灌输式教学, 转用互动实践式教学, 针对个体间存在的差异, 以引导型为主, 差异化为辅的教育作为战略方法;第三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讨论、交流和沟通, 提高课堂效率和生动性, 吸引学生参加到理论教学中来。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及时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国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 积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 使“两课”真正成为他们最喜欢、最重要的必修课之一。

(三) 引导学生树立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 区分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

首先是树立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在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环境下, 根据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征, 加强学生在各种思潮面前的鉴别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稳定的主导性价值观, 不“随波逐流”, 还要指引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列主义政治信仰, 理性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 善于运用批判性思维,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分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在高等学校里可以通过开设与宗教相关的课程或者是请一些权威的讲师开展讲座, 正面介绍宗教知识, 淡化宗教的神秘感, 增强大学生对宗教的理性认识, 引导大学生正确区分科学信仰和宗教信仰。同时学校还要适当宣传新时期中党对宗教采取的一些政策, 特别要加大力度宣传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 淡化大学生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 消除盲目性, 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宗教, 更理性地认识宗教。

(四) 投身社会实践, 消除信仰功利性和肤浅化

做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以经济价值去衡量的, 因为经济价值之外还有道德价值、信念价值等。大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平台能够让大学生们快速成长进步同时还能体验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 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同时, 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劳动中树立科学信仰, 加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吃苦耐劳、 艰苦奋斗中逐渐消除功利性和肤浅化的信仰, 树立个人意愿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信仰, 并坚定自己的信仰, 不人云亦云。 而要让自己能够选择正确的信仰, 并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 就要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努力提高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 不断强化是非认知事物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需求层次, 具有拼搏精神、开拓精神等, 善于发挥自身人格力量消除信仰功利性和肤浅化。

参考文献

[1]破尔达斯.哲理数学定义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

[2]夏征农, 陈至立.辞海[K].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3]李丰春.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2) .

上一篇:2017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下一篇:淘宝商城全年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