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的征文(精选12篇)
1.预防校园欺凌的征文 篇一
前几天,北京一家长,发现自己四年级的儿子在上厕所时,被他的同学欺负。他的同学用一个厕所里的垃圾筐扔他,里面擦过尿和屎的纸洒了一身,他被弄得全身都臭,由于事情太严重,他甚至变得焦虑。
随后这位家长遇到了很多被欺负的孩子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老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说:这帮孩子只是开了个过分的玩笑。对方家长说:小孩子淘气,不懂事。学校领导息事宁人,和稀泥,甚至指责她将事情闹大。
虽然媒体大肆的报道,各方舆论也纷纷对此事进行批评。可是问题的核心并没有解决,即学校和家庭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自我保护,避免被欺负。
我上小学时,总被同桌的男同学欺负。我坐在他左边,抄笔记,写作业时,右手会不知不觉地越过他划的三八线,只要一越线他就用钢笔把我的衣服弄脏。我告老师,老师总是不痛不痒地说几句,他依旧欺负我。
我告他家长,他妈妈说:你乖,是个好孩子,他淘气不乖,不是好孩子,我们批评他。可是,第二天他会更加变本加厉的欺负我。
我委屈的哭着回家向父母诉说,我父母总说一些高屋建瓴、云里雾里的大道理,例如:让他三尺又如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等等八竿子够不着的理论,最后还说:你是好孩子,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为了这个好孩子的称谓,我就必须委曲求全吗?好孩子是用来被别人欺负的吗?我无助,我痛苦,我不要做好孩子。那段时间我自暴自弃,不好好学习,不尊重老师,也不愿意与人说话。总觉得很委屈,每天一边洗衣服上的墨迹,一边默默的流泪。
终于,有件事情改变了我。
一天,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小伙伴发现了一条拇指粗细,约60公分的小蛇。淘气的男生们用小石头砸它玩,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谁砸它,它就露出牙齿、吐着信子扑向谁。吓得男生们四处逃窜,它从容的钻进草丛中,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我站在当场看得目瞪口呆。
当天回家洗衣服上的墨迹时,我一滴眼泪也没流。脑海里一直萦绕着那条小蛇的样子。如果,它不会自我保护,奋起抗争,对欺凌说不,那结果只有死路一条,没有谁能帮得了它,它只有自己保护自己,我要向它那样保护自己。
第二天放学,我拿了一根木棒在同桌的回家路上躲着。他哼着小曲走过时,我冲出来,用木棒朝着他的后背打了一下,他转身看见是我,抡起拳头要打。我盯着他的眼睛说:你敢打我,敢欺负我,我就会时不时的从后面打你,这次是背,下次打脑袋!说完转身就走。其实,我害怕极了,腿肚发软,心跳加速,连牙齿都在颤抖,但心中却呐喊,他只要敢冲过来打我,我就和他拼命,打不赢,也要咬他一口。
可是,他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追上来打我,只是呆呆的站在原处一动不动,直到我走远。
当天晚上,我整宿未睡,满脑子想着如何应对他的报复,对各种预案进行推演,兴奋极了,体会着某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快感。
2.预防校园欺凌的征文 篇二
一、完善校园欺凌法律规则: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行为的保障
校园欺凌行为是影响在校学生特别是相对弱势学生身心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校园欺凌行为有加重发展趋势。有调查显示,近年来女生、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频频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角”,欺凌呈现低龄化趋势,暴力倾向严重,并借助网络炫耀传播。[1]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在各地频频发生,一次又一次牵动社会的神经、刺痛人们的心。一幕幕校园暴力触目惊心,其情节之恶劣、手段之残忍、画面之血腥,令人瞠目结舌。[2]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惩治不力,但从更深层来看,主要还是因为我国还未能制定出针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由于特别法律的缺乏,不仅对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难以认定,而且面对发生的恶性校园欺凌行为,校方和相关职能部门往往感到无能为力,不知如何惩处。因此,为了更有效和有力地惩治校园欺凌行为,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宁的校园环境,迫切需要国家针对校园欺凌行为立法。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校方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广大社会公众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校园立法,更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立法。对校园欺凌行为防控仍然停留在学校层面的教育引导和政府专项督导。我国法律与青少年相关的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这两部法主要是从保护主体和控制不良行为方面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控,因此,难以达到抑制校园欺凌行为的目的。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规定,校园欺凌行为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这一界定明确了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及特征,但这一定义明显地带有专项治理的色彩,外延较窄。由于“伤害”不仅包括有形的,还包括无形的,如精神、心灵的伤害,这就带来判断依据问题。另外,专项治理从来都只是阶段性的,而校园欺凌现象具有持久性、长期性,因此,采取专项式的治理是无法达到完全控制和预防校园欺凌行为目的的。以此看来,我国迫切需要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行为的专门立法。
从各国及相关地区的情况来看,加强校园欺凌方面的立法是大趋势。挪威在2002年8月,由挪威政府总理、全国教师协会、各区反欺凌联盟、全国家长协会和儿童监察员代表共同发表了《反欺凌宣言》,向欺凌宣战,正式结成全国反欺凌联盟。[3]美国各州基本上都有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其中新泽西州制定的《反欺凌法》非常完善,从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处理程序、法律责任以及相关主体的现职都规定得非常详细。英国的立法则更加精细,2003年11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出版了《反欺凌行动宪章》,鼓励学校和学生签署。同年,教育标准局(OFSTED)发表《欺凌:中学的有效行动》,提出了应对校园欺凌现象的指导性意见,包括发挥学生的参与、与家长密切配合、地方教育当局支持、加强师资培训等多方面内容。[4]我国台湾地区也制定了《校园霸凌防制准则》。
概而言之,面对持久而又难以有效抑制的校园欺凌行为,我国需要制定防制校园欺凌法。在立法的内容设定上,必须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立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惩治,而是通过惩治欺凌行为,创建和维系一个让每个学生的权利都得到尊重、人人都免受歧视和欺凌、彼此相互关心与尊重的学校环境。二是明确校园欺凌行为的概念以及构成要件。要实现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行为的目的,首要的必须识别该类行为,因此,法律的规定必须做到概念清晰、构成要件明确。三是明确防控校园欺凌行为的责任主体以及各自的职责范围,这样才能使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得到及时处理,避免后果的延续和扩大。四是明确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从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当行为主体实施了欺凌行为后,或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或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然而,经济赔偿责任由监护人实际承担,而我国刑法对青少年犯罪给予了特别保护,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处罚原则,14周岁以下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14-16周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而且也只针对性质特别严重、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行为才给予刑事处罚。对其他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虽说可以送其到工读学校接受教育,但这种情况几率非常之低,客观上无法实现抑制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效果。为此,需要加强学校对欺凌行为的处理权,同时相应地调整刑法中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标准。只有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法律规则体系,才能为预防和控制校园欺凌现象提供法律保障,才能从法律角度最大限度地挤压校园欺凌行为的生存空间。
二、构建处罚体系:提高校园欺凌法律的威慑力
法律如果缺少相配套的罚则,即使校园欺凌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行为人也不会受到处罚,那样的话,制定出来的法律就不可能具有威慑力,也就不会被人们所遵守。因此,笔者认为,今后我国制定的校园欺凌法律,应根据校园欺凌行为造成的不同后果,规定与行为危害程度相适应的处罚。现阶段导致校园欺凌现象有加重发展态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制定与欺凌行为性质相适应的处罚规则。如对于现实中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更多的是由学校给予纪律处分,发生实际伤害后果的,由监护人承担经济赔偿。
为了更好地强化法律的震慑力,制定的反校园欺凌法必须明确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及行为人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在这一点上,根据行为人实施的欺凌行为所发生的实际后果,欺凌行为人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类,即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即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欺凌行为触犯了刑法的规定,达到刑法规定的法定后果所需承担的责任。要注意的是,校园欺凌行为通常是由多个行为人共同实施的,属于共同犯罪,这种情况要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将行为人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不过,由于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特别保护的原则,而且也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等八种犯罪负刑事责任,因此,实际上年龄小于16周岁的中小学生实行校园欺凌行为受到刑事处罚的情况很少。但是,随着社会的开放以及人实际成熟年龄的提前,人的认知能力也相应提高,现行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已经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完全可以适当降低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标准,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未成年犯罪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也对校园欺凌行为产生更大的威慑作用。
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欺凌行为造成了被欺凌人人身或财产上的伤害时所需要承担的民事上的责任。欺凌人承担的民事责任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不同处理,如果欺凌者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监护人替代承担;如果未成年欺凌者有自己财产的,先由其财产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当欺凌是由数个欺凌者共同实施时,则每一个欺凌者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是数个欺凌者分别实施欺凌,造成同一损害,则承担按份责任;能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无法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5]
行政责任是指欺凌人实施的欺凌行为情节严重,但不构成犯罪时所承担的治安管理处罚责任。虽然我国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受治安管理处罚,但这种情况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需要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不因受到了行政上的处罚就能免责。
除了要严格追究校园欺凌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外,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行为,还要强化防控校园欺凌行为的相关部门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如果直接责任人员未尽到相应的监管责任,即未能尽到及时报告、干预、制止责任,致使本可避免的欺凌行为发生,则应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刑事、民事和行政上的责任,只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校园欺凌行为应承担的责任。但现实中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更多的是情节未达到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度,因此仅仅强调校园欺凌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是不够的,作为惩罚规则体系,还应特别强化学校的处罚权。只有这样,才能对那些情节一般的校园欺凌行为给予相应的惩治,才能使每次校园欺凌行为得到及时处理,有效遏制行为人实施欺凌行为,从而达到最大限度挤压校园欺凌行为生存空间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在处理欺凌行为上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从我国学校对违纪学生的处分权来看,学校只能给予学生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这种处分方式对那些情节相对严重又未达到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校园欺凌行为人并没有产生特别的威慑力。为此,笔者建议,除了规定学校可以对欺凌行为人给予纪律处分外,还应赋予学校责令该类学生停学处理权,停学措施一般不得超过一周,同时半年内停学处理不得超过三次。停学措施在国外是有应用的,如瑞典的《学校法》就详细地规定了对校园欺凌行为人给予这种处分。
三、建立综合防控机制:强化社会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责任意识
校园欺凌是由多种社会因素引起的综合现象,因此,预防和控制校园欺凌行为的最好途径是联合多方力量,形成政府、社会(主要是学校附近的社区)和学校的合力,且三方在防控校园欺凌行为的策略举措上要相互配合。为了使三方力量形成合力最大化,法律不仅应明确各方的责任,还要规定三方联动机制。从国际经验来看,绝大多数对校园欺凌行为立法的国家都很重视发挥多方联动的作用。
如,瑞典的《学校法》对学校层面的防控就作出这样的要求:召开由校长、教师、心理学家、社会福祉学家、学生家长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全校会议,共同研讨校园欺凌问题,制订长期预防计划;学校完善课间和午休时的监督方法,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发现欺凌现象立即采取措施;设置校园欺凌热线电话,为遭受欺凌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进行心理治疗,探索解决方案;定期召开家长会,由家长、学生和教师共同研讨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教师之间结成预防和应对小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介绍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6]英国的法律对政府、社会和学校的责任也有明确的规定。如,中央政府负责反欺凌立法并制定具体的反校园欺凌的策略措施,对欺凌现象进行全国范围的调查,进行反欺凌宣传;地方政府则负责监督本地区学校落实国家法律规定,并制定本地区的反校园欺凌战略;就学校而言,目前英国多数中小学都专门制定了针对校园欺凌的政策,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学校不仅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还关注其校外表现;作为家长,要善于捕捉子女可能欺凌他人或被欺凌的迹象,一旦出现欺凌问题,家长需要与学校密切配合处理。[4]其他对校园欺凌行为有立法的国家情况大体类似。
笔者认为,我国反校园欺凌联动机制的建构也应从三方面落实。其一,中央政府负责制定反欺凌的法律,组织相关部门和学校开展校园欺凌现象的专项调研,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反校园欺凌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校园欺凌的危害性,提高认识。其二,地方政府则监督学校具体落实国家法律规定,并可以创立一个专门的“校园欺凌预防基金”,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拨付,同时也可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基金主要用于校园反欺凌培训、优良校园环境建设和对被欺凌人受到伤害的适当补偿。其三,要把反校园欺凌作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督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有专门人员负责反校园欺凌工作,协调各学校反欺凌专家和校园安全小组之间的关系,对各学校的反校园欺凌专家进行专门培训,及时收集本地区各学校发生的校园欺凌相关数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汇报,以此强化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反校园欺凌中的责任。
学校应当成立由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以及学校代表组成的专门的校园安全小组,校园安全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近期学校反欺凌行为的重点工作,并制定具体的反校园欺凌工作策略。校园安全小组负责本校教师反欺凌方面的业务培训。学校要任命一名负责校园反欺凌行为的专家,向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宣传校园反欺凌的知识以及预防欺凌行为的技能,并接受社区群众、家长和学生对各种欺凌行为的举报,及时向学校领导反映。
学校对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在接收到举报后,要在规定的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对于超出学校处理权限的,即要追究欺凌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也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相关主管部门汇报并提供具体材料。
只有防控校园欺凌行为的各责任主体严守职责,才能使校园欺凌行为无所遁形;也只有这样,良好的校园氛围才能形成。
四、创立特别司法制度:让欺凌人更好地回归校园和社会
制定学校反欺凌专门法律、建立校园欺凌行为的处罚体系以及预防和控制机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使每个校园欺凌行为都得到严肃处理,让实施欺凌行为的人受到相应的惩处,挤压校园欺凌行为的生存空间。不过,从惩治校园欺凌行为的最终目标来说,对校园欺凌行为实行“零容忍原则”(即指对发生的每个校园欺凌行为都给予及时处理)只是手段,最终还是要让欺凌行为人回归校园,成年后能正常回归社会。这种理念与我国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一向坚持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是一致的。根据标签理论,行为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在其心灵中产生一种印记——我就是这样一类人。客观上,生活周围的人也会对行为人进行这样的归类,由此而导致行为人产生反社会心理。现实中常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些时候通过惩罚制裁了欺凌者,制止了一种欺凌行为,却又导致另一种欺凌的出现。当然,这并不是说对欺凌行为不要处理,而是说,对于发生了严重后果的校园欺凌行为,我国要创立一套特别的司法制度,目的是为了让校园欺凌行为人受到处罚后,能够更好地回归。也只有这样,处罚才有价值。
首先,可以针对校园欺凌行为人建立恢复性司法制度。恢复性司法信守这样一种理念,即“违规或犯罪行为均是由人与人,或团体之间的冲突而产生的,要有效地处理这些行为并同时建立长远之人际合作关系,我们必须利用复和调解手法使受害人、犯事者及他们身处之社区团体恢复其原来的状态”。[8]具体来说,就是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严重后果时,由司法机关负责人组织校园欺凌行为人、受欺凌人以及学校代表一起讨论事件的处理办法,由欺凌人及其家长提出对被欺凌人的补偿提议,被欺凌人可以提出补偿要求,在双方达到协议的前提下,再由欺凌行为者作书面悔改记录,并公开向被欺凌人道歉,最后欺凌人真心悔改,被欺凌人及其家属也原谅其行为。
应该说,在校园欺凌案件中使用恢复性司法制度是可行的,因为在校学生可塑性大,只要他们真心认识到行为的性质,一般都会主动争取改正;从另一个层面说,欺凌行为人本身也是另一种程度的受害者,这类人往往是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而产生了不良行为。从恢复性司法本身的功能来看,其作用非常突出:第一,它重视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以受害人为重心的恢复性措施要求,通过赔偿和补偿受害人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失,恢复社会的支持,恢复安全感,使其有公义被维持的感觉,以恢复受害人原来的状态”。第二,“恢复性措施要求本着悔其罪、爱其人的思想,通过重新整合侵害者的羞耻心,使其真诚悔悟,改过自新”。第三,它鼓励人际关系的修和。“复和措施强调,‘冲突是由双方引起的;关系永久破裂将使问题恶化;调解可让双方真诚交流,是解决的出路;犯事者要经历认知过程;复和关系是代表恢复本来的状态的过程’。”[9]
其次,可以创立针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前科撤销制度。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尚未采取前科撤销制度,行为人一旦违反学校纪律、国家法律,只要处理后,最终都会被记录在个人档案之中。这种处理方式强调以惩罚来阻吓违法犯罪。但实践证明,这种报应式的处罚模式会给行为人烙下浓重的心理阴影,当其渴望回归现实却得不到公平对待时,往往又会重蹈覆辙。正如前面所说,处罚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让校园欺凌人能够更好地回归。基于此,针对中小学生实行的校园欺凌行为创立前科撤销制度是有必要的。具体来说,可以规定:如果欺凌行为人接受处罚后,一年内不再犯的,经行为人申请,校园安全小组考核属实后,可以给予撤销处理的决定;如果校园欺凌行为人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犯的,撤销其前科的考核期限应延长至两年甚至三年,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决定。※
参考文献
[1]郑明达,艾福梅等.校园欺凌已成社会问题[J].小康,2015(16).
[2]胡卫.治理校园欺凌重在健全法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6-05-24.
[3]李锋,史东芳.挪威反校园欺凌“零容忍方案”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5(2).
[4][7]许明.英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其解决对策[J].青年研究,2008(1).
[5]江水长.建立惩治校园欺凌的法律机制.[J].中国德育,2016(6).
[6]陶建国.瑞典校园欺凌立法及其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15(12A).
[8]狄小华.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94.
3.《预防校园欺凌需要规则教育》等 篇三
校园恶性欺凌事件屡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基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应该从更长远着手,推行规则教育。多年来,与知识教育相比,我们的规则教育严重缺失。虽然有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但内容相对简单,宣示性的内容较多,且缺乏对各种情形后果模式的设定。除此之外,在学校中,越来越多的老师“不敢”轻易批评学生,“不敢”指出学生在行为规则上的错误。而规则意识正是在不断矫正错误的过程中被强化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一些家长来说,也需要改变对学习成绩的过分强调,提高对子女规则教育的重视,不能把这一责任全部推到学校。总之,应该通过建立一套行为规则及其教育体系,激励家庭、学校和社会承担应有的教育责任。
——应飞虎(据《人民日报》)
规范“顶岗实习”是维护职业教育尊严
近几年,职业教育最受诟病的问题之一,就是职校、技校打着“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体验式教学”等旗号,把学生“输送”给企业充当廉价劳动力。此次教育部等5部门下达管理规定,明令叫停这种现象,实属必要。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维护职业教育尊严,核心之举就在于重塑以教育对象为本、以教育效果为重的理念和原则。当前,职校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比较失衡,在多数关于“血汗实习”的新闻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所遭受的严苛对待,但却鲜见他们的抗议或反击。个别学校动辄以“取消毕业资格”为要挟,学生、家长多数选择了忍气吞声。这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人来说,危害更甚于对他们体力和时间的剥夺。因为,没有被真正尊重过的学生,也很难学会尊重规则、尊重教育、尊重职业、尊重社会。
——刘采萍(据《光明日报》)
农村教育的优势是“乡土味”
“农村教育如果跟着城市跑,永远也跑不赢。”近日,乡土味渐渐淡了的农村教育又一次引发人们热议,不少专家和乡村教师表示,城乡教育同质化使得农村学校难以与当地农村社区相融合,所教授的内容和所要求的教学条件都脱离农村教育现实,没有为普通的农村学生设计好人生出路,致使他们很难有办法走出乡村。当前,城乡教育的确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学校教育质量与内涵管理的差距依然存在。要打破这一窘境,必须破除城乡教育同质化发展的错误倾向。农村教育最大的优势是乡土资源,而这恰恰是城市学校无可比拟的。教育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对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而立足农村教育实际,充分发挥农村教育的潜在优势,着力办好具有农村特色的优质教育,不失为破解农村教育困境的重要途径。
——梁好(据《中国教师报》)
教会孩子“见义智为”更重要
两个小伙伴被冲到河心,9岁小学生去救人而失去生命,你赞同这种做法吗?近日,广州天河区一所小学布置了这样一份德育测试作业,引发媒体和网友关注。作为未成年人,面对突发的危险情况,一是缺乏对危险情况的正确判断,二来可能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贸然行动。这种“勇”是鲁莽,不值得提倡,只会带来更大的危险,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比起是否宣扬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行为,我们更应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面对突发情况,如果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自救知识和较强的自救能力,悲剧发生的概率自然会减少。只有每个孩子先学会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才有底气和勇气见义勇为。尽管每个人都崇拜见义勇为的英雄,但我们不希望孩子们为了当英雄而白白牺牲了自己,“见义智为”才是他们最理性的选择。
——谢槿柯(据《中国教育报》)
4.防校园欺凌征文 篇四
“两会”即班主任会和主题班会。12日上午该校召开班主任会,传达县局精神,部署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与会人员一起学习了5月9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分析和研究了该校校园欺凌情况,讨论并通过了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了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同时安排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要求各班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当天下午,各班召开主题班会,通过观看具体案例,了解校园欺凌的内涵,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种种原因,认识校园欺凌的恶劣影响,提出行之
有效的应对措施。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培养乐群品质和协作意识,处理好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学会调控自身情绪,理性对待竞争、化解矛盾;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现象。
“两报”即手抄报和班级板报。会后,各班都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反思自己的行为,写随笔,谈感受;每班出一期专题板报,每个学生办一份以“我们都是一家人”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搜集材料,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
“三举措”,即进行一次校园矛盾排查,一次学生心理集中摸排和疏导,一次校园欺凌事件处理。13日上午,各班主任采取明查、暗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各班问题学生、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学生等进行心理摸排,对本班同学之间的矛盾、对学生存在的暴力倾向进行集中排查。并根据矛盾的不同程度自行解决处理或上报学校安办,排除了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遏制了校园欺凌的发生。13日下午,分管安办的副校长、安办主任、班主任又联合心理健康咨询教师对各班问题学生、留守孩子、单亲家庭学生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用爱心与智慧一一打开了他们的心结。该校还对校园内存在的两起勒索事件进行严肃处理。一方面根据新出台的制度予以处理,并在全体学生会上通报;另一方面联合家长,对施暴者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打消他们的暴力倾向。
5.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征文 篇五
这支联合部队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家长部队,孩子在学校欺负人,家长是责任担当人,对于暴力孩子的家长,我们要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家长学会教育孩子,让孩子走出暴力阴影,家长部队很重要,直接关系暴力孩子的转化。二是社会司法部队,就是我们必须在校园建立校园警察,一方面,对校园欺凌现象形成震慑;一方面,及时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制止。同时,我们要建立司法教育强化培训班,对暴力孩子进行强制教育。三是铲除社会暴力文化部队。校园欺凌诞生的土壤来源于社会暴力文化,如暴力影视暴力文化,游戏暴力文化,暴力文学,等等,我们应该建立一支铲除社会暴力文化的部队,对于有暴力文化的影视、游戏、视频、文字进行清除,铲除校园欺凌诞生的土壤。
校园欺凌现象诞生于家庭和社会,危害于学校,治理这种现象,必须从学校开始顺藤摸根,铲除根源。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6.校园欺凌安全教育征文800字 篇六
据有关数据表示,每年因校园欺凌而受到伤害的同学多达20万人,每年因校园欺凌收到心理伤害的同学多达15万人。由此可见,创建和谐校园对我们青少年是多么重要。
我曾经新闻上看到过这样一个实例:一天下午放学后,在路边,有几个女同学扯这一个女同学的头发,并对她拳打脚踢,有的同学对女同学的头发另一只手对着她的脸狠狠地扇去,有的对着她的身体狠狠地踢去,有的用手打她的脊梁,让她下跪,还有的在一旁破口大骂,也有一些好心的同学,拉开正在一旁围观起哄的同学和对女同学打骂的同学,当人们慢慢散去时,女同学衣衫凌乱,身上没有一处是完好的,有心细的同学还发现女孩身上还有一些未长和的水泡,细看之下,发现竟是被烟头烫伤所致,还有一些青紫色的肿块,这应该不是女孩第一次受到伤害了……当女孩被送往医院治疗时,护士于心不忍就这样给她消毒因为身上的伤太多了,只好打上药,让女孩沉沉的睡去,女孩醒来后,一言不语,看见有穿着校服来看她的同学,就向护士身后躲,当女孩开口说话时,他们才知道,这样的事从上学的第一周就开始了,同宿舍的女孩,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对她大打出手,而这次,是因为宿舍长听见女孩在梦中骂她……
云南大学的马家爵事件和上海复旦大学的黄洋事件,这一桩桩、一件件,怎能让我们不痛心呢?
回想这几件事,那一件事不让我们的心在滴血?不但耽误了学业和前途,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此,我们应当如何防止校园欺凌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洁身自好,不与校园恶习同流合污,其次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水平,最后,如果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当及时报告老师、家长、或拨打“110”。
最后,我呼吁大家携手远离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绽放我们美丽的青春光彩!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7.反校园欺凌要靠合力 篇七
校园欺凌是困扰美国的一个老问题, 作为一名高中生家长, 笔者对此并不陌生。每年9月开学, 笔者都会收到学校寄来的信件, 提醒家长既不要让孩子欺凌别人, 也要避免被人欺凌。原来, 美国初高中在开学伊始都有所谓的“敲打新生日”。没人知道这个日子源于何时, 但老生欺凌新生, 似已约定俗成, 成为“欢迎”新生入学的非正式仪式。这一天, 新生可能就餐时被抢走食物、被无端推搡绊倒、遭吐口水等。在有的学校, 甚至发生过老生把新生塞进垃圾桶的恶作剧。
“敲打新生日”固然张扬, 但毕竟只是一年一度的事, 真正困扰人们的是那种常态化的欺凌现象。种族、衣着、相貌、缺陷、性取向等, 都可能成为被欺凌的理由。由于害怕、难堪以及来自父母和同龄人的压力, 许多被欺凌的学生选择忍气吞声。长期以来, 人们对这一现象虽感无奈, 但基本听之任之, 认为这是学生成长中一段不可避免的经历。
奥巴马政府在疲于应对预算战和中东乱局的同时, 不忘开展反欺凌运动, 让一个老问题骤然成为新热点, 主要与两大因素相关。一是最近几个月来, 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极端事件频频见诸报道。有一些受欺凌的学生或为报复而滥杀无辜, 或走上轻生之路。二是人们发现校园欺凌有了新“变种”, 即网上欺凌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络的普及, 一些学生用网络发送猥亵、威胁类信息。与一般欺凌行为相比, 网上欺凌突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 随时随地且具隐蔽性, 危害性更大。
恃强凌弱这一丛林法则为何在美国青少年中如此盛行, 甚至酿成悲剧?专家认为, 它既与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反叛性较强有关, 也是相关法律缺失的结果。美国政府主导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 在应对欺凌现象时, 处于前沿的学校并未积极作为。尽管全美已有44个州出台了反欺凌的相关法律, 但这些法律大多是含糊的政策原则, 且基本不涉及学校该如何介入网上欺凌问题。这种法律法规上的缺失, 让学校担心因越权管理而官司缠身。
美国教育部正与其他政府部门联手, 并会同学校和全国家长协会等组织, 共同研究应对欺凌现象的管理细则, 力争有法可依。美国两大教师工会也将启动相关预防运动。社会舆论也呼吁联邦政府推出全国性的反校园欺凌法。一些社交网站还开始向受欺凌的青少年提供网上帮助。专家特别强调, 家长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家长需要和孩子保持顺畅的交流和沟通, 既要教导孩子如何在不舒服的环境下处理问题、珍爱生命, 又需让学生明白, 必须为自己欺凌别人的行为承担责任。
8.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 篇八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同学们都知道校园是一个供我们读书和掌握知识的地方,这里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但是,如果这片圣洁的土地上因充斥着欺凌而失去生命,将是何等的悲哀!校园欺凌指同学们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欺凌”,它不但可以摧残你的肉体;还可以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更能使人的精神受到痛苦的折磨,严重时,能威胁你身边的人的生命安全。各种校园欺凌事件,这些悲剧令人惋惜痛心!发人深省!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等所交织的密切的关系当中,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提高安全意识,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做到警钟长鸣。同学们是校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同时也是防止校园暴力的主要力量。对同学们来说,让“暴力”远离校园,应该做好下面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而铲除校园暴力滋生的土壤。如果我们让阳光普照校园,那么参与暴力者就不敢出现。阳光是什么,阳光就是学校的正气,就是全校同学的正气,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另一方面,在发现校园暴力、欺凌事件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我们的学校有关心我们的老师,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有乐于奉献爱心的同学,为有困难的同学送去温暖。同学之间互爱互助,团结一致,在校园里快乐的成长。我们要净化校园环境,弘扬校园正气,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还校园一份安宁。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现在做起。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9.朱桥中学校园欺凌的日常预防 篇九
1.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的,恃强凌弱,给他人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的欺负、侮辱行为。欺凌行为一般要求具有“持续性”、“反复性”的特征,但是给他人造成明显的肉体或精神伤害的,可以不受这一特征的限制。
2.校园欺凌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四类: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亦称社交欺凌),网络欺凌。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种行为:
(1)对受害者的身体进行攻击,包括拳打脚踢、掌掴、推撞、绊倒、用硬物锐器攻击、拉扯头发、朝受害者身上抛扔硬物或抛洒污秽之物等。
(2)对受害者的物品进行攻击,包括抢夺他人物品、故意毁坏或弄脏他人物品、故意抛弃他人物品、故意隐匿他人物品,以及逼迫受害者毁坏自己的物品等。
(3)向受害者勒索财物,包括勒索金钱、物品等。
(4)威胁、强迫受害者去做有损自身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的事情,例如强迫其拍打自己、舔舐秽物、脱裤子、做淫秽动作等。
(5)威胁、强迫受害者为其提供劳务,如为其代写作业、代为值日或者为其跑腿等。
(6)用粗鄙的语言侮辱受害者,包括叫侮辱性的绰号,讥笑、贬损他人容貌、疾病和生理缺陷、种族、宗教信仰、性取向以及其他与他人不同之处等。(7)故意编造、传播对受害者不利的谣言,使得受害者被同学、老师误解、受到处分、名誉受损。例如造谣说受害者偷东西、打架、作弊等。
(8)画侮辱、猥亵、负面的图案,或者书写脏话、侮辱性文字,诋毁、中伤他人。
(9)在人际交往中,以羞辱他人或取乐为目的,故意排斥、孤立受害者,不让其加入某一群体或组织,或者阻止他人与受害者交往,或者在分组活动时拒绝与受害者同组。
(10)在微信、QQ、网站论坛等社交媒体上,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攻击、侮辱受害者,或者散步关于受害者的谣言,或者公布受害者的隐私。
3.在班级中,对于有欺凌他人倾向的学生,学校、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平时应当对其加强关注和管理,必要时应为其建立专门的行为管理档案。以下几类学生容易成为欺凌者,(1)性格强势、霸道、较自我中心的学生;(2)崇尚暴力、缺乏同情心的学生;
(3)平时常有抽烟、喝酒等违纪行为的学生;(4)非正式小群体中的领头人。
4.在班级中,以下几类学生容易成为被欺凌者,学校、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平时应当对其加强关注,给予更多关爱,并注意培养其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1)在生理发展上比较迟缓或弱小的学生;(2)存在身体障碍或智力障碍的学生;(3)性格比较内向、害羞、胆小的学生;(4)性格不合群、缺少朋友的学生。
5.学校、班级平时应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友爱、平等、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和要求,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明是非、知礼仪、珍爱生命、尊重他人、遵纪守法、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
6.在学期初或学期中,要按照国家规定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学校应利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班会、板报、知识竞赛、参观实践等多种渠道,通过呈现典型案例、设计问题讨论、组织角色扮演、学习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培养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欺凌行为可能被欺凌者及其家庭造成的伤害后果,明白欺凌他人是违纪甚至违法的行为,是要受到教育惩戒甚至法律制裁的,平时不但自己不应实施欺凌行为,看见同学欺凌他人,还要予以制止或者及时向老师报告,而不能无动于衷地在一旁围观甚至“助威喝彩”;也让被欺凌的学生明白,受到欺凌并不是自己的过错,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向师长求助并不丢脸,相信他们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7.在学期中,学校应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发放专题宣传材料等途径,帮助家长了解防治学生欺凌的知识,督促其增强监护人责任意识,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教育子女既不要对他人实施欺凌行为,又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他人欺凌。
8.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校园欺凌存着着高发时段和高发区域:(1)高发时段:①课间休息时间;②午休时间;③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课时间;④放学后;⑤上下学途中。
(2)高发区域:①学校厕所;②教室;③操场;④楼道;⑤校门口及周边。
9.学校应当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于学校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时间段内和空间范围内,在校园欺凌高发时段,重点安排教师在校园欺凌高发区域值班、巡逻,及时发现、制止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并做好教育和上报处理工作。
10.平时,学校应当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禁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打火机、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学校。可在校园内安装高清摄像头,在不侵犯学生隐私权的情况下,对重点区域进行覆盖,通过物防、技防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10.预防校园欺凌的征文 篇十
要从严治理校园欺凌,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对学生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严格进行约束,以此增强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严肃认知。同时,道德内化是手段,“尊重所有人”活动的实质是价值观教育。时下,在我国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尊重”教育却非常笼统和抽象。学校有责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宣传和培训全校教职工和学生,营造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所有人的良好氛围和校园安全环境。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将“尊重”教育内化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去,如张贴海报、发放宣传册、开设专门的持续的多样性项目和课程教学,以及开展主题班会或校会、开发有意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等。
11.预防校园欺凌的观后感 篇十一
多彩年华,我们要以笑脸面对生活,让快乐伴随成长,让烦恼成为快乐的源泉。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的性格非常开朗,在别人眼里是一个比较阳光的孩子。可是,因为个子矮小,经常遭到同伴的嘲笑。有一天,我在课堂上突然尿了,额头直冒冷汗。这时,下课铃响了,好多同学都回到教室了,我也跟着尿了,周围的同学几乎见不到我,就连老师都对我无可奈何,唉,我真是太不应该了。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渐渐的变得坚强起来,我也慢慢学会了怎样去面对生活。
12.预防校园欺凌 篇十二
通过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不仅明白了知法、懂法、守法,而且让法律知识在全体师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活动目的及意义:不管是言语上还是身体上的攻击,都是校园欺凌,校园暴力行为。在校园暴力欺凌发生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抵制呢?我们应该保护自己,应对暴力,临危不乱,及时报告,以法维权。让学生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理心等等,而”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同时间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所以,欺凌是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及预防的问题。但同学和家长的合作也很重要的。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活动过程:
1、开场白。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2、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来说一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播放校园欺凌记实片)
4、看了这部记实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学意见略)
5、我们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反欺凌?请大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同学带领大家读口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老师讲话。班会效果: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2002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班会总结:
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暴力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①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
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
②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如果被攻击者殴打,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
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
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应对暴力,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识。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第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蛮干。
第四,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
第五,要有强烈的报告意识和证据意识。及时上报并注意搜集证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出示。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目的及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活动中,同学们收看了关于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片,深刻体会到了校园欺凌行为对同学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自查和反省,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王校长表示:要坚决打击各种校园欺凌行为,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走近校园欺凌
1、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 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 本月10日上午,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
5月6日下午,一条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学生遭多人连番踢踹,被按进粪坑,被打得满脸是血。记者从山西夏县晋新中学校方负责人处得到证实,该学生系该校初三学生,目前当地警方和教育部门均已介入调查。
3、福建南安两初中女生暴力3分钟 小学女生被扇25巴掌 6月29日,福建南安水头,一小学女生被打视频流出,父亲认出女儿后报警。视频中,这段流出的视频,时长共3分40秒。视频显示,女生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白衣黑裙,被10多个学生围着,两名女生断断续续,前后共朝前脸部扇了25巴掌。通过视频声音可知,其中一名女孩,一边动手扇巴掌,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质问:“你不是说见我一次打我一次吗?” 4、7女3男扒光一女生
目击者说受害女生当时双手拽住自行车,被四五个女孩强行掰开,然后拽进巷子,因当时洗车的人太多,他没太在意,后来围观学生越来越多,有20多个。
5、甘肃女生6分钟被打38记耳光 围观者:太精彩了 11月23日下午,QQ空间、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学生被两名同学轮番掌掴,视频画面之外,不时传来阵阵狂笑。
视频画面中,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边上,被几名年纪相仿、身穿同样的校服的女学生轮番掌掴。记者细数了下,在短短的6分多钟视频里,被打女生遭38次掌掴。据了解,这个视频发生在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校外,而打人者与被打者均为该校学生。
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第二、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预防欺凌的办法: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五、课堂小结
【预防校园欺凌的征文】推荐阅读:
校园安全预防校园欺凌08-05
预防校园欺凌简报06-25
预防校园欺凌教育总结07-01
小学校园如何预防欺凌07-17
校园欺凌预防管控方案08-27
预防校园欺凌作文400字08-30
预防校园欺凌国旗下讲话稿06-28
预防校园欺凌班会教案5则范文10-07
2016年学校预防校园欺凌工作总结11-19
校园预防溺水的标语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