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1.XX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
XX年暑期教师培训教师学习心得:新“数
字”,心动力
XX年8月18日,遂宁卓同国际学校有幸邀请到中国中小学教师“团队建设”及教师“绩效考核”第一人、《中学校长之家》主编、国家专利产品“神奇百宝箱”和专利技术“问题学习法”发明人、天弘数字化考核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EmBA、全国100多所学校名誉校长及管理顾问——管斌全教授来到我校举行专题讲座。我校全体教师、中层干部和校领导参加了培训,共同聆听讲座、共同学习提高。
此次管斌全教授带来了一场《全新绩效考核——数字化考核》精彩专题,讲座在卓同大厅举行。
讲座《全新绩效考核——数字化考核》在一系列让人深思的问题中开始了。在讲座中,管教授援引大量的典故和事例来说明绩效考核制度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大家知道,战国七雄是哪七个国家吗?为什么秦国排在最后,最后却能一统天下呢?”管教授为大家播放了热剧《芈月传》片段;一段秦宣太后为鼓舞士气,向士兵们许诺论功行赏的演讲,放在学校绩效考核中来看居然也一点也不违和。“NBA比赛中为什么那么精彩,让人欲罢不能?为什么NBA球队的球员个个都非常优秀?为什么整支球队能做到战斗力爆棚?因为他们有着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就能保证团队得到高效管理!”
管教授从他关注的三个“数字”——学校升学率、教师的幸福指数、学生的快乐指数出发,重点关注后两个数字,阐述了数字化管理思路和方法;利用数字化考核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校越办越好。
2.XX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来校的6名新教师, 均为女性;年龄19岁~30岁 (25.5岁±2.5岁) ;3名为高校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 3名为从临床一线调入的业务骨干;本科5, 专科1名;主管护师2名, 护师1名, 护士3名。
1.2 方法
1.2.1 确定指导教师及培训时间
新教师进校后由系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商量选聘教龄在10年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业务水平较高、专业知识牢固、思想素质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为指导老师。培训时间为2005年7月—2005年10月, 每天08:00~11:30, 15:00~18:30, 晚上不做要求。
1.2.2 制订培训计划及培训方式
①培训计划:针对目前护理教师缺编, 经过3个月的培训就要走上讲台对学生进行护理教学的现状, 要求新教师尽快掌握临床最常用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有关理论。首先采取摸底考试, 然后有的放矢进行培训。培训中,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采取指导教师主动性与新教师主体性相结合的形式, 充分发挥新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 选用喻坚主编的《护理学基础》教材, 根据湖南省卫生厅制订的操作考核标准, 结合教学实际, 并对流程稍做修改。从自身准备、用物准备、操作流程、终末质量及理论回答等5个方面统筹制订计划及考核标准。培训分4个阶段进行:前3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主要为三基训练的基本操作, 第4阶段复习前几个阶段操作项目, 每次操作都有指导教师在护理示教室进行示范。②培训方式:看—模仿—分析—操作 (检验) —总结—复习[2]。看录像及指导教师做1次, 新教师模仿做几次, 分析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动作要领及目的, 再重做看效果, 效果不理想就再练, 直到满意为止。训练地点在模拟病房。指导教师全面负责新教师操作训练全过程的指导、培训、监控;新教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自觉反复练习, 发挥新教师的主动性。
1.2.3 评价方法
1.2.3.1 自我评价
①新教师对护理操作技能培训的必要性认识, 包括很有必要、有必要、没有必要。②新教师对培训的自我评价还包括提高很大、提高较大、提高较小。
1.2.3.2 考核
培训结束后, 进行考核, 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 操作技能。
2 结果
2.1 培训必要性的认识结果
对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必要性的认识, 6名接受培训的新教师中4名认为很有必要, 2名认为有必要。
2.2 新教师对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 (见表1)
2.3 培训前后新教师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加强操作技能训练的必要性
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 是指借助于骨骼肌运动, 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 并趋于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1] 。由于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因此, 操作技能是护理实践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有计划的对新教师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是不容忽视, 学会一项操作技能也并不容易。国外研究结果显示, 一项技术的形成需要经过认知、强化、自如三个连续阶段[2]。所以, 加强操作技能训练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结合专业特点, 对新教师进行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 新教师对此非常认可, 认识到只有自己的操作技能规范了, 学生的操作技能才能规范, 这些措施有利于促进新教师操作技能规范和提高。
3.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是护理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 护理院校毕业生及临床一线护士充实到护理教学队伍, 为护理教学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保证良好师德和护理技术的决定条件, 高素质的护理教师队伍必须由高素质的护理教师组成。所以, 青年教师的培训就成为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本工作。
3.3 对新教师坚持岗前培训的目的
一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念和人生观;二是执行导师制, 为新教师配备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治学严谨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三是为新教师创造条件, 鼓励新教师自学;四是继续加强对新教师的动手能力培养, 使其逐步成长为既是讲师、副教授, 又是主管护师的“双师型”人才。
4 体会
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了新教师掌握基本技能, 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同时, 也规范了护理操作技术, 认识到要全面提高新教师护理操作水平, 必须重视岗前培训, 而一支优秀的护理教师队伍是提高护理教学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孟秀, 刘丽华.强化技能训练有效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02, 16 (2) :112-113.
3.XX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 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56-02
岗前培训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根据规定,高校青年教师进校后必须参加岗前培训,然而许多参加培训的教师和研究者都认为,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岗前培训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沦为一种形式,大家都在走过场,新入职的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未能因此得到有效的提高。[1]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笔者在岗前培训探索与实施中,提出几点思考。
一 岗前培训背景
从1996年到1998年连续三年间,国家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培训的工作规程、培训细则、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对岗前培训的对象与范围、组织与管理、教材、合格证书的颁发与管理等有明确规定。从不断完善的体系中可以看出,文件主要规定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通识培训,即一级培训,至今没有大变化。而岗前培训的二级培训,即学校的校本培训,是岗前培训中的最重要模块,需要学校自行组织和考核。然而,让一个教师能真正走进校园,融入到新环境中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需要的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展开的以校史校情、教育教学专题、文化体验等模式为主的校本培训。目前,国内高校的岗前培训主要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或学校其他部门组织开展,培训方案还处于不断探索中。
二 岗前培训对象分析
岗前培训的对象为高校教师,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性的群体,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培训前应弄清楚培训对象的特点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考核等。
1 高学历引进人才
随着博士化工程,现在高校引进的专任教师岗教师都有博士学历,其他管理等岗位也至少是硕士学历,不少还是国外毕业,他们普遍年龄偏大,有着丰富的阅历,思维敏捷、研究力强,有着扎实的科研功底,但是大部分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缺乏教学基本功。学校在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投入不少钱,所以学校希望通过岗前培训能把教师潜能激发最大化,帮助他们尽快能适应岗位,为学校服务。
2 关注重点倾向于科研发展
以某高校为例,在对新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新教师进校后对科研发展的追求与对教学发展的追求有着明显差异,100%的专任教师岗教师更注重科研发展,即使主观知道应该“教学和科研并重,但科研真心不敢放下”,有学员说道:科研完不成,连饭碗都没了,还谈什么教学。究其原因是从国家到学校的行政杠杆都偏向了科研一端,对科研提出的要求和激励机制都比教学明确,科研成果也比教学成果容易体现。
3 忙碌的状态
如果给新教师的状态一个普遍的定义的话,那就是一个字:“忙”。有些学校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新教师是以协议的形式进校,只有完成协议任务才正式签约,所以他们要抓科研,同时还要做班主任、要完成教学工作量等,还要参加岗前培训各项活动。除了工作繁忙外,很多教师进校前是有家庭的,还要承担着买房、赡养老人、抚养小孩的责任。
4 缺乏对岗前培训的正确认识
据调查统计,有58.33%的新教师对岗前培训有期待,认为岗前培训就是专家讲座、纯上课类的理论知识学习等,有33.33%的新教师对岗前培训没有任何期待,对培训的态度是:听从安排,配合为主,在没有期待的教师中有1/3新教师对岗前培训是有抵触情绪的,认为“学院任务很重,培训占用太多时间”“岗前培训就是个形式”。
新教师缺乏对岗前培训的正确认识或片面认识,岗前培训最终目的不仅仅是通过考核拿张证而已,在国外的大学,都有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机构和实施的措施,强调教师有提高素质、发展职业能力的职责。因而要让教师认识到岗前培训的开展是帮助青年教师在个人发展、教学发展、组织发展和专业发展四个方面提升,是教师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的必经过程。
三 岗前培训开展注重事项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难点是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2]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营造开放、宽松、支持性的环境,关怀每一位学员
岗前培训面对的是一群高素质的群体,在设计活动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员的接受度,安排学员容易接纳的培训内容。本来有些学员就是带着应付或抵触的情绪来参加岗前培训,如果一上来就是高强度的、枯燥的理论学习更容易引起学员的反感。首因效应很重要,要给学员创设一个开放、宽松、支持性的环境,关怀每一位学员,让学院觉得培训环境像大家庭一样,是一个可以寻求帮助、可以倾诉的地方,抓住每一位学员的心。
素质拓展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历史不长,主要围绕设定主题,通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激发创造力、形成团队凝聚力,让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岗位的教师,放下包袱,轻松交流,促进学员之间的感情建立,形成一个集体,并让学员主动融入这个集体。在调查中发现,当问及“经过岗前培训,你收获了什么?”有66.66%的学员都谈到收获了友谊或结实了新朋友。把素质拓展作为第一个培训内容,不仅能帮助学员互相认识,也为后期的培训内容做好铺垫,给学员创设良好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印象,也为学员今后的工作建立资源。后期还可以通过举办联谊活动、文化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
2 多部门协同,有目的、针对性地开展项目
随着我国教育发展新要求和教师发展新诉求,除了四门基础教育理论课学习在岗前培训中一直延续外,校本培训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变化。出于管理者的目标,总是希望应尽所能把最好最全的东西向学员展示,希望学员最终能有远见卓识、有创新精神、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但是限于资源或缺乏纲领性的培训理念,许多高校的岗前培训内容没有形成体系化。
高校教师岗位主要分专任教师岗和非专任教师岗(包括管理岗、实验岗、辅导员系列等),除了通识教育、学校校情、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成长、心理调适等适用于全体学员,可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多部门协同,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贪多求全,注重求实求用。针对专任教师,应重点强调教学方面的培训,相比较科研水平,学员的教学水平更有待提高,特别是有1/3的新老师表示自己是非师范生对上课没有足够把握,所以更应帮助教师把好教学第一关,开设如教学技能训练、课堂观摩(听课、观课、议课)、教学反思、PPT制作、微课教学(专家点评)、MOOC等培训内容;针对非专任教师,应注重对他们的培训以相关的政策法规、实际计算机技能的操作为主,还有一些工作流程的介绍和了解[3]。
3 实践锻炼巩固理论学习
培训管理者通常都希望学员通过“学习了”—“知道了”—“运用了”—“再认知”四个阶段来学有所用,但真实情况往往是:听课时觉得有道理,做起来还是老样子,到第二阶段“我知道”就结束了,一肚子教学理论知识苦于不会灵活运用。究其原因是,学员没有机会巩固所学新知识,时间长了也容易遗忘,所以也就没有真正学会。因此,在岗前培训中要设置合理的项目来及时巩固理论学习的知识,如教学技能训练中学员学习了如何写教案、如何评价一门课等,接下来可设置优秀教学观摩课并讨论,学员会进一步加深学习印象,讨论分析给予新教师主动探索教育教学实践的空间,紧接着通过微课教学等形式让学员完整设计一节课并模拟教学,实际体会教学过程,最后可开展教学沙龙,让学员进行教学反思并展开讨论。
培训方式应多形式结合,理论知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成长专题讲座等可采用集中授课形式,教学体验可采用课堂观摩、微格教学、自我反思、沙龙讨论等形式,通过交流、碰撞、互动,由间接经验转变为直接经验。
4 激发培训动力
在岗前培训中,我们发现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接受培训的学员有一些是不愿意参加培训的,好像只有考核才与他们有关,培训与他们关系不大。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培训的管理者没有从培训学员的角度出发,管理的手段简单地从合格证的获取来操作,教师能服从管理,但会让教师隐褪教育激情,所以管理角度要从学员外需向学员内需转变。
可以通过培训前调查,总结准学员们希望岗前培训设置哪些培训内容,如果考核优秀希望获得什么样的奖品等。一切都从教师发展需求出发,如对于学员觉得没有必要花整整一天时间听取的职能部门工作介绍,做成手册形式发给学员,学员通过自学可以了解,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5 培训效果后继追踪
以往,学员参加完培训内容培训就结束了,管理者也不再关心学员的后期发展。通过对参加完培训的学员后续调查发现,有45.45%教师认为岗前培训没有激发他们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热爱,说明岗前培训在组织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要寻求其在教师个人职业生涯中的终身意义,不是把参加岗前培训当作是跨过一个门槛,而是把它当作跨栏跑的助跑器。[4]对于新教师而言,岗前培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发展培训的结束,而是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对于培训管理者而言,培训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要对培训效果进行后续追踪,对培训效果检验,验证学员经过培训后是否能顺利完成工作,或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进而对培训理念、培训方式、培训管理等进行反思和完善。培训部门也可针对教师发展不足的部分,进一步开展相关活动,如学术沙龙咖啡屋活动、国家教学名师讲台活动、微格案例诊断等,帮助教师弥补不足,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永成.从研究生到高校教师——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准备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08.
[2]周耿娣.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浅探[J].江苏高教,1996(5).
[3]许敏武.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研究——以湖北省十九所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XX骨干教师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这次培训学习在不知不觉已过了半个多月了。在这些天里,有着充实,有着快乐,也有紧张忙碌之后的想家!尽管不适应、困惑、疲惫,但常常还是能感觉到紧张后的充实和快乐!说实话我本身就是抱着求真向上的态度来参加此次培训的,既然来到这里,就应该克服困难,珍惜机会,学有所获。
学习的每一天,我都被这些老师吸引着,推动着:每两个小时的课程,他们从来不坐,从来不会降低质量,缩短课堂时间一分钟。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感染着我。我为我能来培训而庆幸,我为我在培训班结识这些专家型的教师而感到庆幸,我为我是他们的学生而产生了骄傲感。所以我用眼睛关注着他们,我用笔记录着他们,我用心采撷着他们。
这次给我们任课的教师全是 “精英中的精英”。这些老师学历高、经验足,每个人都有特长之处。他们的课堂全面、细致,有对教材的精彩解读和分析、有课堂实录、还有耐人寻味无穷的经验之谈。每天能倾听他们对教学的理解,感悟他们的思想方法,让我感觉到不是一种学习,而是一种享受。在学习中常常能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理念的革新。
“有思想,有文化,有情感,有艺术的教师是大师。”大师的分析总是充满灵动与启示;大师的课堂总是充满了智慧与情趣。给我们这一百名学员授课的专家、教授中,基本都是大师。他们全身闪耀着大师的光环,却无法因这耀眼的光环而遮挡住自身的才华、探索求知的的渴望。我想这每一位让我心生仰慕之情的大师,一定是因为永无止境的学习才能使他们登上这教育的巅峰。他们的成就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这一群在小学教学的道路上跋涉的学员们。也许走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你根本不会认为她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特级教师。第一次上课她和我们一道分享她的成长历程,两个小时的课程中,她一直在主讲台上来回走动,一会儿板书,一会儿指点批画,一会儿唱,看那个样子,真想一股脑儿的把她的存储倾倒给我们,与我们共享。看着她,温暖又舒适,与这样的特级教师在一起,怎会不是一种惬意的的享受。这些天聆听着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享受着高层次的理念讲座,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在与各位专家、教授的思维碰撞中,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理念得到了提升,能成为他们的学生真是我们这一批学员的幸运。我们的人生也许与特级、专家无缘,但我们可以因为他们的引领在追寻小学教学的征程中更有活力,更有收获。我坚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同样的,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从而使我觉得我很需要学习,而此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门,拨云见日,使我以前的困惑豁然开朗。
在此之前,我曾出去培训过几次,而这次不同的是培训中我主动去思考、去领悟。心灵经历了忐忑、探索、喜悦。一路走来,专家、名师的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
一、教师要进行知识的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
在这次培训中,专家们就为我们设计了如下课型,让我们去感悟:
1、案例式:主要作法是(1)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子目标,使目标具体化,从子目标中选取权重较大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2)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案例,设计案例时,要做到用案例引入新课,用案例说明观点,用案例引发学员的认识冲突,从而引导学员对问题进行研究和争论。(3)对案例进行研讨,通过研讨,学员对所学习的理论加以认证,持异议者用自己设计的案例加以反驳。(4)对学习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写出个人心得,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用此指导今后的工作。
2、自学互助式:主要作法是(1)把学员在学习与研究中所遇到的典型问题,以讨论提纲的形式下发给学员,学员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2)由培训教师组织学员论坛,学员在座谈会上对各自观点进行交流。(3)经过研讨,对达到共识的东西进行总结,对持异议的东西,留作下一步研究。
3、专家辅导式:对于大家关心的初中化学教学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请有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专题辅导以讲授为主,同时辅之以案例教学,研讨等形式。
4、观摩实习式:带着问题到五中听了老师一节化学观摩教学课,下午进行分组点评,而后听了教授的分析,我茅塞顿开,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学研修。他的讲座使我明白:可以以课例为载体,通过“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这样的流程展开研究。让我们深入理会了这种研究的开展。
回顾我平时的教研活动,也经常听、评公开课,但从来都是不同水平,不同教龄的老师做着同样的事情,评课时也是大家泛泛而谈,这种局面难以让不同类的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受益。要想使教研活动突破经验层面的局限,深入地开展下去,课堂观察技术与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有这样一位老师说过“教师大半辈子生活在课堂中,如果缺乏对课堂的观察与反思意识,缺乏对教育教学的观察与思考意识,那么他就很难实现专业的提升。观察课堂,保持思想,这是我们走向自我、走向名师、走向大师的重要一步”。
三、思想认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慢慢感觉到对职业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变的除了爱抱怨,还是抱怨。抄不完笔记,频繁的检查,刻薄的制度,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厌学,领导的不理解等等。都是那么沉重,沉重得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但通过了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的学生,怎样让我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四、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十天来辅导专家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深受启发。我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就像心里亮起了一盏明灯,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5.XX年寒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五
范文一
20xx年秋季学期,我有幸成为了美丽的施州民族小学的一员。8月28日上午,我们开始了进入施州小学的第一次培训,短短的三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这是我十几年教学生涯中的一次难忘的学习交流。
为了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我们晚上加班加点的学习电子白板的操作应用。北京来的武超老师不仅长的漂亮,更吸引人的是她的风度、学识和高雅的气质,尽管她不是师范专业的老师,但她确是我们为师的榜样,在她的耐心的辅导下,我们都初步掌握了电子白板的操作要领,我们都能用电子白板制作课件了!
市教育局领导在百忙之中也给我们就师德师风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袁敏校长的讲话干脆利落,简洁有力,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撒切尔夫人式的铁腕校长形象,刘洪超校长的风趣幽默、朱洪校长的别开生面、魏红彩主任的精确细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领导的培训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流露出大光华人的那种朴实真诚、谦虚好学、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让我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百听不厌,百学不倦。
施州小学的德文化更使我产生的心灵的震撼,“德”,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和我们的教师角色联系起来,就是要树师德,立师风。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师风,是教师的行为规范。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些都是师德师风的体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通过培训,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说到底也就是朱洪校长在培训会上说的那两个关键词——爱心和责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责任心,有道德心,有事业心,有耐心,有严父慈母心,才会敬岗爱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经过培训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完善自己。
(一)要坚定不移地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
“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这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二)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范文二
小学数学教材培训至此已过半,在过去的7天时间里,相信所有的小学数学教师都经历了一段忙忙碌碌的学习、交流、研讨的过程。在这个假期,我们又当了一回学生,或分区域学习,或集中培训,或小组研讨,大家不顾烈日酷暑,不分路途远近,没有年龄大小之分,都在用心学习、记录、反思、交流,会场里鸦雀无声,分组讨论的教室里却争辩不休,虽很累,却学得不亦乐乎!作为培训的一名成员,我被这种氛围深深吸引着、感动着,感动年轻教师的热情,感动老教师的执着,不禁想到了这样两句话“工作,源于热爱;忙碌,源于追求”,且用它作为我这篇体会的题目吧。
这次培训,我有幸成为了县培训团队的一员,同时也深知自己应尽的义务,从会议的前期准备阶段到会议进行中,在韩国栋老师的组织下我们不断地碰头交流、讨论,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同时又有合作的工作,真的觉得“忙乎乎”,短短几天,我的心中也装满了收获:
收获感动
在我们集中培训的第一天,我接到通知,要参加一个活动,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这样就与我们的培训有了冲突,当我觉得难以开口时,伙伴们的一席话温暖了我。韩老师说:“你先忙你的,有什么需要及时说。”大家也纷纷表示不用我再去牵挂团队的事了。我深知培训团的每一位成员都很忙,因为大家既要参与学校培训,还要准备县里培训的事宜,并且随时有一些新的任务,可我的队友们毫无怨言的替我分担了工作。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搭档潘艳艳老师,自从我们两人分一组,能干的她就积极准备各种材料,把重的任务揽给自己,使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自己要参加的活动。真心的谢谢我的朋友们!
收获前进的动力
作为培训团队的一员,我们每人都要准备一个韩老师规定的话题与大家交流,我负责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说实话,我们学校搞过这样的小课题研究,有很多理论层面的东西,也积累了一些研究资料。但我想作为一线教师,可能老师们更需要的是案例式的研究交流,针对教学实例的说明会令他们更感兴趣,而理论的交流,专家的报告会更有说服力。基于这样的理解认识,我从教学实践的积累出发,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把自己平时教学中的点滴做法及教学案例进行整理、提升,形成初稿,根据韩老师的意见又进行了修改、润色,最终成稿。不过由于水平有限,尽管做了努力,内心仍忐忑不安,担心自己的交流内容老师们感兴趣吗?有收获吗?当我讲完中场休息时,一位乡镇老师热情的对我说:“成老师,你讲的最实用了。我们就愿意听这样的报告,理论东西我们不知怎么应用,而这样的实例我们能学会,能在教学中用。”当时她的一番话说得我不好意思,可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作为演讲者,能激起听者的共鸣,便是成功;我的话题,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我便觉得自己也“成功”了。所以真的要感谢那位老师,你的肯定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之前的辛劳在那一刻烟消云散了。正所谓工作着是美丽的,追求着是幸福的。
暑期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绿色”教育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精品
XX新学期优秀教师培训心得
XX年学校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省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骨干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XX年幼儿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农村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6.XX 教师入职培训心得 篇六
今天小编提供给大家的是XX 教师入职培训心得,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入职已有一个多月,突然接到通知,说要参加东风分局开展的20**年秋季新教师培训。现在每天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在学校,参加培训又让自己做回学生,这让我感到非常欣喜,毕竟曾经的学生时光还历历在目,回忆起来依旧温馨。而且,我也很感谢分局开展的这次培训,这对于入职不久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可以让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况进行改进提升。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句话的意思是:老师,是传输道理,讲授学业知识,解答疑惑的人。传输道理,在我看来,就是传输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到校,先学做人,再搞学习。我所在的工作单位东风五中的办学理念也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人,成才,成功”,把“成人”放在第一位,这也看出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重视。然而要想更好地教会学生做人,那老师就必须先做好自己,正如师范生应铭记于心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那样。
在我看来,“身正为师”强调的就是老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然后通过自身行为去影响学生。赵平老师在《新教师的角色适应与专业发展》讲座中讲到老师的师德,针对拿什么赢得学生这个问题,赵老师提到“平等”,“同感理解”,“真诚”,“积极关注”,“尊重和温暖”这五个关键词。师生最好的状态就是:学生既喜欢你又怕你。要达到这种最好的状态,对老师的师德要求是很高的,老师必须要具备自己独特的魅力,去赢得学生。当今社会对老师的负面评价太多,提及老师,很多社会刻板印象就是“补课”,“收礼”,“歧视差生”等。每每看到这样的评价或者报道,我都觉得很难过。确实,如今有一些老师是有这样的特点,但是,我相信,我能做的是做好自己,常说教师是良心职业,那我就努力不愧对自己的良心,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时间久了自见品格。
关注教学,就我个人而言,那就是要关注语文教学,用心搞好语文教学。我很幸运在这次培训中听到教语文的廖安丽老师的讲座——《教师技能的提升与专业发展》,廖老师在“教学那些事儿”专题中讲到诸多语文教学方面的建议。语文教学大体上就是: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评价。
书写计划这一块对刚入职的我来说就比较艰难,因为不容易把握好上课进度。还好,五中实行带教制,帮我安排了指导师父,计划这一块我基本就是询问师父,然后再根据班级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备课,这对青年教师来说是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事情,但是做好这一点,也会促使我们快速成长。身为青年教师,一定要用心备好每一堂课,研究每篇课文应当教什么。从认真书写三维目标开始,结合班级学情,参考课程标准,合理构架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语文是一门非常“活”的学科,所以备课时一定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表达见解的环节。教学过程,首先要注意导入语的设置,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确思维,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同时,老师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注意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质量。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要注意评价,评价语言要具有激励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情感性。最后就是作业,讲完一节课,一定要注意作业的科学布置。作业的收发,批改,讲解,辅导都要及时,而对于总是不交作业的学生一定不能听之任之,最开始的作业习惯务必抓好。
在廖老师的基础上,教学还应当再增加一项:教学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从叶教授这句话中,足以看出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而教学反思,要侧重对教学技能(教学策略)的反思。一方面老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反馈等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另一方面,青年教师还应当多听课,学习老教师讲课游刃有余的技巧,再对照自己讲课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
六月毕业季,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魏天无教授给我们毕业生的寄语是:为了爱,施予爱,这是文学教会我们的。
在这个十月,我在东风分局听到了一批优秀教师的讲座,从他们的言语之间,我听出了一名好教师身上的一个重要标签,那就是:爱。这个字也正是我的师范大学教会我,并希望我去践行的理念。10月12日下午,左玲老师,李定洋老师,以及张翼老师饱含深情的演讲,字字句句中都流露出他们高尚的师德,传达着他们对孩子真挚纯粹的爱,也让我备受感动。
具体到个人来说,我认为我们从入职起,就在不断地收获着关爱,并应当学会施予关爱。在单位,我们应当关注三个方面的爱:对单位的爱,对学生的爱,对同事的爱。
首先是对单位的爱。仔细想想,我们每天在单位待的时间比在家时间还长。单位接纳了我们,为我们提供了温暖干净的工作环境。那我们也应当对单位施予爱,为单位的更好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我认为,一名教师对单位施予爱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事务。对单位的爱更多是无形的,需要从心出发。
其次是对学生的爱。老师收获关爱,施予关爱,最主要的群体就是自己每天面对的学生。孩子们是充满活力的,他们的内心都是本真美好的。每个班级都有着庞大的学生群体,只要你愿意对孩子们施予关爱,你所收获的将是来自孩子们几十倍的关爱。我的大学辅导员陈璐老师对我们说过:给学生以耐心,学生必回馈你以真心。是的,给学生以关爱,学生必回馈你以关爱。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关注细节,于细节处给学生以举手之劳的帮助,给孩子一句不经意的问候和鼓励。爱很简单,只要你舍得给予。孩子内心是细腻的,他能感受得到老师的爱。我是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并且担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课下,总会有孩子询问我更喜欢哪个班,如果两个班的学生一起参加运动会,我会给谁加油。我对他们的回答是:两个班我都喜欢,每个班各有自己的特点,都有值得我肯定之处,也有我希望改进的地方。两个班的学生一起参加运动会,我会给两个孩子都加油。实际上,在前段时间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中,我也是这样做的。孩子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们害怕被老师忽视,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不吝啬自己的关爱,也会让自己收获更多来自学生的关爱,“老师,你黑眼圈好重,要注意休息”,“老师,你嗓子哑了,我下午给您带一盒金嗓子”......爱的暖流在不经意间流淌着,从不张扬,却最能让人感觉到幸福。
最后是对同事的爱。青年教师到新的单位,最先见到的是自己的同事,平日里除了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同事。刚进单位,对所有事情一无所知,这时同事出现了,“你需要用xx资料的话,我这里有”,“xx办公室在xx处”,“学生出现xx情况,你应当这样来做”......虽然每个人性格不同,但是同办公室的大部分同事都是非常热心的,主动关心你的生活,你的工作,对你提供及时的帮助。收获了来自同事的爱,那也要施予爱。在分局组织的培训中,刘涛老师提到与同事沟通的艺术,静观与普爱。当同事有需要时,自己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在办公室,青年老师更应当勤快一些,早上早一点到,烧好水,拖一下办公室地面,倒一下垃圾,帮助同事擦一下桌子。同时谈话时,不随意插话,需要自己发表意见时,也大方参与其中。相互尊重,融洽相处,和谐的工作氛围就形成了。
为了爱,施予爱,这是每一个老师应当铭记于心的的。
分在局组织的这次培训中,赵平老师,廖安丽老师,以及陈刚老师都鲜明地提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新教师要学会在学习中充实自我,在教学中体现特色,在反思中前行。而在这一方面让我觉得最有实用意义的是陈刚老师的讲座。
陈刚老师在《班级管理与德育体验》的讲座中讲到青年教师的突围策略,这对刚入职并且担任班主任的我来说是极好的指导。在听陈刚老师讲座时候,我也会结合他所讲的策略对照自身,告诉自己怎样做更好。陈刚老师针对青年教师的突围策略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要利用好网络,比如建立班级QQ群,可以及时地把学生的在校表现公布在群里,方便家长了解。这一点我很有感触,因为我自己就是班主任,我分别建了班级家长群和班级学生学习交流群。在家长群里,我会时常发一些通知,也跟家长在群里交流班级学生最近情况,提醒家长需要关注的事情。有了家长群,家长可以随时通过QQ消息询问我孩子的情况,不必要劳烦家长跑来学校或者还要打电话。而在班级学习交流群里,我也会时常跟学生分享一些我的感受,提醒学生该注意的事情。网络的应用让我跟家长,跟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方便很多,也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习惯。陈老师介绍了培养习惯的五步骤: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环境。习惯真的很重要,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习惯。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个男孩子经常骂人,开学没多久,班上一打扮的学生就很讨厌他。后来我采用单独谈话和班级舆论管理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是不被大家所接纳的。在对他进行批评之后,我又在接下来一周时间内对全班学生反复强调“尊重”一词,并且私下找这个男生交流。目前发现他这种骂人的情况已经有很大好转,起码不会再公开辱骂同学和老师。学生的很多坏习惯并不是来到初中才养成的,但是适当加以引导,不断进行监督,这些坏习惯是可以慢慢消融的。对学生的批评不是关键,关键是告诉他怎样才是正确的。
三是关注早恋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让青年教师棘手,很多老教师也没有良策。自己所接触的是初一学生,开学初还没发现这种情况,不过我想这初中三年中肯定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早恋是内心情感的表达,很难解决,还是要采用攻心术。至于究竟怎么办,那可能真的要等自己面临这种情况时才能根据实际情况来想办法解决了。
四是组织有意义的活动。这个更多是要根据学校的活动要求来开展适合班级的特点的活动了,活动的组织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可操作性,还需要有大量的参与人员。
五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这种关系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实现学生快乐懂规矩,老师幸福干工作。
陈刚老师这里提出的主要是班主任老师的突围策略,是非常切实的建议。而对于教学方面的突围,我认为廖安丽老师提出的“教学那些事儿”讲述已经非常明确,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至于做幸福教师,让自己幸福成长,我在这里借邹玉明老师给青年教师的建议进行自勉:
1.随身携带一支笔,几张纸。
2.在台历上写下明天必须要做的事情。
3.在节日给老师发短信或者电子邮件问候。
4.从打扫办公室卫生和烧一壶水开始。
5.把本届学生的特色留下来。
6.订一份适合自己的刊物,经常学习。
7.爱好广泛,唱歌,跳舞,书法,运动。
8.每周写200字左右的工作随笔。
9.经常了解国内外新闻。
10.每个月与家人照一张照片。
7.XX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七
一、现实支持系统:各路教师专业发展力量的整合
构建现实支持系统是对现实社会中各路教师专业发展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根据现实条件, 我们整合了5支主要力量。 (1) 专家团队:与师范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广泛的业务合作关系, 聘请教育理论专家和学科专家 (特级教师) , 建立专家库, 为我市教师专业发展指路把脉。 (2) 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政策杠杆的作用, 激励教师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同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必要支持。 (3) 教师培训机构:是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主导力量, 担负着统筹规划教师培训工作、管理与指导中小学校本培训、协调好有关部门的关系等职责, 采取优化培训者队伍、调研、资源整合、创新培训方式等工作机制, 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 基层学校:树立依靠教师办好学校的思想, 推行个性化的校本培训制度, 尽力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校本培训中有所提高。 (5) 同伴互助群体:将规范形式的和非规范形式的同伴互助群体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轨道, 使之成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依托, 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 这5支力量既各司其职, 又协调配合, 形成合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效率的提高。
二、网络支持系统:使教师专业发展超越时空的虚拟社区
网络支持系统就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简称“STPD”) 。我们预设了STPD的三大功能:一是全市教师学习的资源中心;二是全市教师与专家、培训者、名师、同伴等人士互动交流的平台;三是全市教师教学反思的园地。另外, STPD还要体现民主化思想, 让作为使用者的一线教师在STPD上拥有话语权。
STPD设置了5个功能模块: (1) 资源中心:资源主要来自两方面, 一是管理者从各种渠道收集, 二是从STPD使用者的信息中提取, 从而使资源富有地方色彩。 (2) 团队活动:是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培训者、一线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活动的虚拟社区。 (3) 协作备课:利用Wiki的协同写作机制, 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 对某个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反复研讨、修改、试教, 打造精品课例。 (4) 个人工作室:为教师提供一个信息集中管理的工具, 系统会自动将个人在STPD中的活动信息采集至个人工作室。个人工作室还包含一个以博客为基础的教学日志群, 是教师进行教育叙事、反思的场所。 (5) 热点聚集:整合BBS和人肉搜索式问题解决机制而成, 为用户提供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研讨场所。
除了这5个功能模块外, STPD还设有校长培训、名师培养、校本培训、教育科研等专题栏目。为了便于教师使用STPD, 激励教师使用STPD的积极性, 我们编制了《STPD使用手册》, 制订STPD活动积分规则。
三、实践操作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途径和操作模式
构建实践操作系统的过程, 也是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推进过程的起始阶段。课题组本着“边探索、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的精神, 根据“四个关注”的思维取向的要求, 在创造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中, 不断发掘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途径、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模式, 使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活动的科学性、生动性日益增强。
1.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途径
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 成功建构了4条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
(1) 团队活动:规范形式的团队和非规范形式的团队在STPD上注册用户, 采取协作备课、主题讨论、课题研究等方式开展活动, 使一线教师在与专家、名师、培训者、同伴的“多维互动”中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活动在各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中广泛使用, 已经成为我市教师专业发展最主要的途径。
(2) 基地示范:将具有教师专业发展先进经验和优异成效的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等作为基地, 通过区域合作、资源共享、教学观摩、深度研讨等方式, 让他们的先进经验得以传播, 发挥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辐射效应和示范功能。
(3) 送训下乡:将全市的特级教师、科学带头人、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组织起来, 建立“送训团”, 采取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经验介绍、结对帮扶等方式, 定期为边远学校送去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 促进边远落后地区教师素质的提高,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4) 校本研修:各学校从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灵活采用各种富有针对性的培训、研修方式, 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归纳各学校的做法, 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类:一是学习型研修, 如教师个人读书与反思、教学观摩、主题研讨等;二是教学型研修, 如案例讨论、课例研究、相互听课等;三是课题带动型研修。
2. 教师专业发展的操作模式
课题组成员积极摸索与尝试多种先进、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操作模式6种:
(1) 小课题研究模式:培训者将教学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实质性的问题, 经过加工转化为教学研究课题, 供教师选题时参考。教师根据自己需要选择课题, 组织自愿参与的教师进行研究, 通过系列化的研讨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自身素质。
(2) 协作备课模式:为了克服“备课孤岛”现象, 发挥集体智慧打造精品课例, 我们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协作备课活动。就某个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反复研讨、试教与修改, 直到教学效果满意为止。归纳各学科协作备课的操作流程, 我们称之为“Double+N”协作备课模式。
(3) 案例讨论模式:在一定的教育理论背景下, 选取具有典型性、时代感的教育事件“原形”, 经过加工提炼, 形成案例, 提出“两难”问题让教师们讨论。经过教师的反思、感悟、分析、评价等环节, 实现“从特殊到一般”演绎, 获取教学实践性知识。
(4) 同伴助导模式: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移植到教师培训中来, 不仅让学员在同伴互助的合作学习、同伴相互引导的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新理念、新知识、新教法、新技术, 而且让学员身临其境, 深切体会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实质, 以利于将合作、探究性学习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操作流程大体分为工作坊式的理论学习、行动研究式的实践探究、主题沙龙式的分享与升华、自主反思与提高等四个阶段。
(5) 博客叙事模式:教师 (博客主人) 在STPD为自己开设的博客上叙述自己的教育事件, 同伴在跟帖中对教育事件进行分析、评价, 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还可以邀请专家进行点评, 博客主人看了同伴的跟帖和专家点评之后, 进行反思。
(6) 超市自助模式:为满足自学愿望和能力都较强的教师自学的需要, STPD非常重视资源中心的建设, 努力为教师提供各种富有地方色彩、实用性较强的教学资源, 让教师登录STPD之后, 就像进入大型超市一样, 能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同时, 管理者制订必要的制度, 激励教师使用STPD进行自学, 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8.XX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新教师;师德;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9-02
新课程改革,从教学理念的树立、知识结构的改善、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适应新的环境,适应初次进入的教师角色,龙港区本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以多元化的途径,为新教师幸福成长助力。进修学校在新教师培训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完善的培训机制和人本化的管理手段,促进了新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坚持以师德培训为先导,让师德修养高起点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的立教之基。因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因此,新教师培训,进修学校始终把师德培训专题纳入其首。
岗前培训师德板块的五大专题讲座,包括《科学育人观》、《教师礼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工作》以及《教师心理学》。大到国家的政策法规,小到班级个人的具体案例,从抽象到具体。有师德规范,有教师仪表仪态等细节,有规范教师的言行,健康教育教学心理,有优秀教育工作人的经验,有“教师十二修炼”、“教师对学生十六知晓”等要求……新教师上岗后,进修学校坚持新教师反馈跟踪制度,通过写教育叙事故事,撰写师德论文等方式,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责任观;通过学校评价、教研员评价等考核方式,敦促教师依法执教,自觉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大力倡导关爱学生,有教无类,保证每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二、坚持以跟踪指导为举措,促教育技能上台阶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完善和创新有利于新教师成长、发展的机制,是使他们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立足实际,帮助新教师科学的规划职业生涯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只有确立了奋斗目标,才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因此,新教师一到培训班,我们就组织他们针对自身实际,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层面,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让他们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和职业生涯进行整体梳理,挖掘前行的动力,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让他们站在自我的角度挖掘自我,从而燃起自主发展的激情。这样从岗前培训起,就极大地调动了新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性。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良好态势,促进了他们立体化的发展。
(二)多措并举,促进新教师内含素养的快速提升
我们曾为在陡峭山崖上傲然挺立、旁逸斜出的松树而喝彩,因为那是一种力量的昭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那也是缺乏必要的滋养的酸辛。一棵树的生长尚且需要植根于肥厚的土壤,那么,一个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知识与能力的不断充实与完善。因为,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所能达到的高度。我们深知,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三个版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缺乏哪一版块,都会限制教师最终达到的高度。因此,在新教师培养工程中,我们抓住四个关键点,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
1.技能培训——教师成长的立足点。新教师岗前培训的一个重要板块是上岗必备知识培训。分别由进修学校校长和主管校长主讲。包括《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听课、评课》、《如何说课、反思》、《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以及学科教研员进行的专题培训——解读课标及教材分析。培训内容由浅入深,有基本架构,有标准模式,有优秀案例,有详细的分析,使新教师由表及里地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学科教研员的专题培训,帮助新教师梳理了教材体系。跟踪培训作业、教材分析,又加深了他们对教材的把握。
2.教学模仿——教师成长的着力点。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很大程度受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的心态和作为。为了给教师提供专业引领的平台,进修学校学安排教研员与新教师在开班典礼进行“拜师”活动。通过跟踪听课、评课、说课、反思、上汇报课等形式,引导青年教师从教学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与改革,体现自己的特色。同时,结合基层学校的骨干教师结对子活动,使新教师随时参与开放式课堂、推门听课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
3.教学研究——教师成长的支撑点。在新教师培养工程中,我们发现,加强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快速提升最为有效的途径。马克思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我们积极发挥学科教研的“研”字功能,着力营造“合作、共享、创新”的研讨文化。我们每学期都积极开展区域性研讨活动,坚持五有原则:即有研讨专题、优秀课展示、集体研讨、专题讲座、反思收获。在各校集体备课的前提下,要求新教师必须有个性化教案,并且备出详案。
4.教学反思——教师成长的生长点。“乐思方有思泉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们所熟知。为帮助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我们对新教师提出撰写教学反思的要求,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理性思考和观察梳理,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三、坚持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创业务水平新飞跃
龙港区把新教师的培训从一年延伸到三年。第一年270学时的跟踪培训确保新教师合格上岗;第二、三年进修学校以活动为载体,以各种大赛为契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大赛及岗位练兵活动,促使新教师在基本功大赛的磨砺中快速成长,成为各校教学的骨干力量。
【XX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铜仁市中小学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10-29
新教师岗前培训小结06-15
局长在新教师岗前培训班讲话稿07-24
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心得07-10
大学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07-12
最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08-03
2023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07-02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范文08-29
特岗教师岗前的培训心得体会08-01
关于特岗教师岗前培训心得总结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