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文“空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2024-10-08

利用课文“空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精选5篇)

1.利用课文“空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篇一

低年级教学中利用课文插图提高学生说写能力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成为一项重点任务,这就要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重视说写能力。训练和提高说写能力的途径有多种,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通过在课文中穿插挂图、插图、剪贴画等,把素材提供在小学生的面前,培养说写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

二、重视低年级教材中图画,培养听说能力

小学低年级教材的特点是图案多,色彩鲜艳,内容生动,具备了图画书的特征,这能够吸引低年级的同学来阅读,但是学生自己阅读,仅仅注意到鲜艳的色彩、漂亮的图案,对于图画表达的意图以及放在教材中的作用需要引导才能理解。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教材图画,充分利用其来组织教学。课文中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我在教学时一直很注重充分、有效地发挥课文中插图的作用,来积极培养学生理解、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画教学的过程。

1.看图听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知识储备信息少,通过干巴巴的讲解效果很难达到,儿童喜欢鲜艳的色彩,喜欢图画,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边看图边讲故事来吸引儿童。举例: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中《司马光》一课,可以引导学生看看图画的大意: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小朋友在干什么?图画点引得差不多了,将故事情节说给同学们听。然后导入新课,让同学们带着浓厚的兴趣读课文,调动了同学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记忆。

2.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看图说话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项目,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观察图中的人物、景象组织成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书本不久,这就需要引导着看图。教学时,我会带着学生一起走进图画,打开学生们想象的翅膀,真切地走进图画,把图画表达得更真切。比如当学到第三册《秋天》一课时,分析课文中的秋天图。我带着学生观察图画,首先引导学生,教学生从上到下、由远及近观察图中的景物,然后启发学生们想象景物的样子。最后,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是怎样写这些景色的,让他们说说文中哪些词语是写秋天优美景色的,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瓜果飘香”“春华秋实”“五谷丰登”“收获”“丰收”“金灿灿”等许多优美的字眼都会汇集到课堂上,不仅分析了图画,学习了课文,而且扩充了学生形容秋天景色的词汇,这就是我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的过程。

当然,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从一年级就要开始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逐渐由说一句话到表达成几句连贯的话,到段,再到具体、详细描述,掺入感情色彩,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为写作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3.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会说课文中的插图,还要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图画作为辅助写作的工具,在学生初步掌握些字、词以后,可用多媒体或者挂图做成背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写几句话,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总结

低年级是培养儿童语言由简单向连贯过渡,语言逐渐由口头向书面化转变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智力发展和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低年级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上要更加注重插图的使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水平,使学生终身都受益。这也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目的。

2.利用课文“空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篇二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的文质优美的文章,尤其是一批名家名作,都给学生展示了美丽的世界,同时也给学生进行适时练笔提供了有利条件。细述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根据课文内容,从“我”的角度重新理解、组织成文章。

如《长城》一文,通过远看长城和近看长城,介绍了长城的样子和它的高大坚固,由此展开联想,赞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就这篇课文进行练笔,可以用第一人称的笔法,以自己游览长城的方式,根据课文内容重新组织成一篇文章。这种练笔形式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二、仿照课文的结构和思路进行练笔。

如《桂林山水》一文,以总分总的结构,优美的文笔,写出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引人入胜。这种思路清晰的文章,学生很容易仿写。如一位同学仿写的《西湖》,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她是这样仿写的: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风景优美的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杭州的西湖更是远近闻名。我乘着小舟,来观赏举世闻名的西湖。

我看见过波涛汹涌的大海,游览过依山傍水的长江三峡,却没看见过水平如镜的西湖。西湖的水清澈见底,水平如镜。平静的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粒粒珍珠,发出点点粼粼的光。不时有游船划过,水面波光粼粼,远远望去,真美啊!走着走着,一座小岛占据了我的眼睛。岛上绿树成荫,茂密的树排成了排。一棵棵树倒映水中,美丽极了。再看那边,就是著名的“三潭印月”,三个小潭成三角形立在水中,到了晚上,湖里有月亮映着三潭,所以叫“三潭印月”。

碧绿的湖水,绿树成荫的小岛,美丽的“三潭印月”,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这样的仿写,学生充分调动积累,同时结合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在班上朗读时,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这种练笔形式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佳段精彩处仿写,仿照课文中的佳段写一段的“小练笔”。

中小学生正处于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读了课文佳段,或多或少已领悟到段中奥妙。适时地让他们进行仿写,必然能引起兴趣。如《燕子》一文,可仿照第一段燕子的外形,写另一种鸟的外形。这样动手动脑地写,不但进一步巩固了读的成果,而且提高了作文水平,是很有好处的。

四、结合课文内容对文中人物进行评议。

如《智取生辰纲》一文,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青面兽杨志这个人物的故事情节烂熟于心,进而对他议论评价,结合课文内容写小练笔,就水到渠成了。

五、根据人物的表现进行联想式的续写。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结尾是这个皇帝在所有老百姓都说出真话的情况下,反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样,继续着他的游行大典。那么他的内心究竟想些什么,以后又会发生些什么,让学生根据文中人物的表现续写:皇帝回宫以后……学生进行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了一篇篇文质兼美、内容丰富而又符合人物特点的好文章,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和强化。

这很好地证明了: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是完成阅读任务的一种凭借,应利用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六、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缩写或练笔。

缩写就是把内容丰富的长文章缩为语言简洁、意思明白的短文章。这种练笔形式既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又高度锤炼了作文语言,有助于学生在作文时注意语言的通顺连贯和上下文的衔接、过渡。事实证明,这种练笔形式很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写作热情很高,大部分同学都能较好地完成习作,既培养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又提高由繁化简、精炼语言的表达能力。

七、结合课文内容写读后感。

读后感这种题材可以说是课文内容的升华。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某一点感受比较深,可以就此扩展开来,谈谈感受,从而挖掘到文章中的深处。同时也适时地进行了练笔活动。这里例子很多,大部分课文都可写读后感,不再一一举例。

八、转换体裁改写,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转换体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的“小练笔”。

如把学过的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邃,这给学生改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练笔方式把读写结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样的小练笔,诗美文美,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3.巧借课文空白,提高写作能力 篇三

在语文教学中,若能抓住课文空白,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助写,借写促读,就能一举两得,取得双赢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是空白呢?空白是指作品已书写描绘的部分向读者所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语文教材引入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名家经典,很多作品都留有空白,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学这样的课文时,可以找准这些空白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把写的简练的地方写具体,从而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笔者就如何挖掘课文中的“空白”点,训练学生写作,谈几点做法。

一、还原省略的内容,练补写

省略号是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省略部分情节内容,使文章用语言简意赅,教学时,可采用还原省略内容的方法,练习补写。如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闰土这一重要的人物形象。小说除了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在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方面进行对比外,人物对话中的省略号也蕴含着丰富的意味,不妨来看一看:少年闰土: “第二日,我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在这里,用省略号代替后面许许多多“希奇的事”。这些省略号的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天真活泼、热情刚健的“小英雄”形象,我们是平等友好的关系。再来看看中年闰土:“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这些省略号是话语的断续。这时候的闰土,“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的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这些省略号,是这个“木偶人”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含含糊糊。省略号的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深受封建尊卑观念影响的、迟钝麻木的“石像”。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补写省略的内容,然后和原文进行比较,以此了解人物形象,进一步领会鲁迅先生驾驭语言的娴熟技巧。

二、恢复略写的情节,练扩写

课文中的详写和略写,同样能表情达意,服务于中心。教学时,可将略写的情节恢复为详细叙述,进行扩写练习,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木兰诗》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力求其简,十年征战生活,只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讲到这里,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练习扩写,把木兰十年征战的战斗生活写具体,然后再讨论略写的原因。引导学生明白,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在战斗中的英雄业绩。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三、填补列举的空缺,练仿写

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写作水平虽然有限,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仿写成了有效的练笔措施。有些课文有许多句式排列整齐、结构相似的句群,列举量虽少,却是练习填补、仿写的范例和素材。如朱自清《春》的结尾,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多角度地表现了春天的特点。引导学生仿照课本结尾的句式特点,写几句赞美春天的句子。许多学生写出了可观性的习作。如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春天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春天像活泼的儿童,憧憬美好;春天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是多么的可爱,多么的纯真。春天像小姑娘,清爽美丽。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不灭的冲劲,不用不完的力量。”……

四、延伸结尾的空白,练续写

有些课文虽然已经结尾了,但意犹未尽,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给人以深思遐想的余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作为习作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合理的想象,延伸课文的空白。如《再塑生命》文章通过对海伦学习盲文,学习说话的描写,感悟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但海伦以后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些课文中并没有写到。教师补充介绍,海伦一生学会了六国的语言,从哈佛大学毕业后的海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海伦学习盲文、说话的艰难过程,想像一下她在学习其他语言,筹建慈善机构,帮助残疾人中是怎么去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的经历,写成一篇作文。学生发挥想像,有的仿照课文的写法,写海伦刻苦学习其它语言;有的写了海伦是怎么帮助残疾人树立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在习作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海伦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并且感受到了海伦用爱心去拥抱世界,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五、填补人物描写的空白,练改写

初中语文课文虽然以写人叙事为主,但由于感情抒发、表现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影响,有些课文对人物的描写形成了“空白”。抓住人物描写的心理空白点、动作空白点、语言空白点、神态空白点等,进行改写训练,可培养思维的求异性,让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的好习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父亲为了给“我”买桔子,拖着肥胖的身体吃力地爬月台这一幕,让本来觉得自己已能自立、父亲来车站送行是多余的“我”潸然泪下,特别是进入老境之后身体日差脾气日躁、自觉“大去之期不远”的父亲写来家书后,背影再次凸现,亲子之情抨击心胸,“我”的感动之情跃然纸上。文中没有对父亲肖像和心理做具体的描写,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点,合理想象,从父亲角度写一写一连串打击之后送别儿子的所思所想所感,相信学生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再联系生活,让学生回忆自己承受父母恩泽的点滴往事,写下来与同学分享。采用这些方法,比单纯地讲析文章主题以及进行空洞的说教更能触及心灵,收到实效。

总之,读写结合,把练笔挤进语文教学课堂中,如能让学生一课一练,一课一得,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在这里笔者只是抛砖引玉,还有许多练笔的形式和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从而揭示出从读学写,以写促读的语文教学规律。

4.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篇四

一、利用网络,激发写作兴趣。

一提到写作,学生总是“敬而远之”,“作文难,刮肚对搜肠”,“ 作文难,为写作文魂欲断”已成了学生的口头禅。要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网络技术的优势,网络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信息于一体,以网络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引起学生极大的新奇感,激发他们观察、思考、想象、表达的兴趣。学完《黄山奇石》一课,孩子们意犹未尽,依然陶醉于黄山千姿百态的怪石,并郑重其事地表示以后一定要去黄山游玩,一睹奇石的风采。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向往让我瞬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契机,于是我要求学生学学《黄山奇石》这一课的表达方式,介绍一处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作文交上来后,我颇为失望,他们的语句不具体,更谈不上生动,就那么干巴巴的几句话。课后聊天时有学生甚至对我说“老师,你别叫我们写就好了,我们害怕写这样的文章,游览的时候觉得美,觉得有意思,但就是写不出来。”学生的一番话点醒了我,要写好作文关键是要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唤醒他们的记忆,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写的是江西名山——三清山,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三清山风光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一边观察,一边想象,一边讨论,思维十分活跃,写作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不待老师要求,学生便纷纷开始修改自己的习作了,个个显得胸有成竹,脸上写满了自信。修改后的作文精彩纷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运用了观察、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交流着修改后的作文,学生们为自己的进步兴奋不已,作为老师的我也觉得格外欣慰。

尝到了网络资源辅助作文教学带来的甜头,我一发不可收,在指导学生写作《校园一角》时,我先利用计算机教学网播放一段介绍校园小水池的录像。优美

音乐的喧染衬托下,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清澈见底的水池,色彩斑斓的鹅卵石,各色鱼儿快活地在水中游来游去,偶尔几条小鱼探出头来,调皮地吐出几个小泡泡,池边的柳树随风翩翩起舞,几只小鸟在树枝上鸣叫„„这样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优美动人。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想尽自己所能把校园描绘得更美。

又如指导学生写与小动物文章,作文前老师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老师事先了解学生喜爱的动物,并有意识地选择几种小动物拍摄下来。课堂上,播放课件,在轻松快乐的音乐声中,学生们喜爱的各种小动物闪亮登场。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喊叫着,观赏着。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之后画面定格有代表性的动物。经过老师巧妙的引导、启发,学生们跃跃欲试、不吐不快。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此时,写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要,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在习作教学中灵活地利用网络资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手、脑、耳、口多种感官并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让学生入境而动情,情动而辞发。

二、利用网络,丰富写作素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习作相关的感性表象和学习的材料包括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素材,以及在特地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小学生接触的事物毕竟有限,头脑中表象储备不是很多,在加上阅历浅,积累少,面对作文题目也就难以下笔成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是学生害怕面对作文的一个因素,没有大量丰富的材料做基础,学生怎么能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教学建议。网络丰富的资源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面对方尺荧屏,学生只要将鼠标轻轻一点,便可独步整个宇宙。一步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三国演义》,只需你点击热键。启动“文学欣赏”,原汁原味的《三国演义》便呈现在眼前,风流倜傥的周瑜,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狡诈多疑的曹操,重情义的关羽,仁厚惜才的刘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惊心动魂的战斗场景以及滚滚逝去的东流水让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身,如见其人。网上的阅读材料浩如烟海,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优秀的诗歌和散文等都是学生阅读的有益材料。“开卷有益”,只要是有可读性的,健康的,都可以鼓舞学生去读。读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多读才能多积累。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课文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比如,学完了《烟台的海》一文,要求学生上网查阅描写大海的名家散文,像陈窗的《海南岛散记》杨朔的《黄海日出处》、峻青的《海滨仲夏夜》等文章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陶醉于作者优美的语言,陶醉于大自然的迷人的风光,一遍一遍地朗读着,有些学生还在网上诵读描写大海的儿歌,欣赏歌唱大海的乐曲。学完了感人肺腑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学生们可上网查看自己感兴趣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为了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笔者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有益于积累写作素材的视频,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这些节目有的是催人泪下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有的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有的是作家的成才之路,学生通过

观看做笔记,积累丰富有用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有意识地阅读、积累的同时,笔者请学生在班级网站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及时“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为学生顺利地打开写作大门准备好了金钥匙。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呤”,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实践证明,学生阅读得多,积累得多,笔下也就从容得多,正所谓“读书破万卷,笔下如有神”。

三.利用网络,优化习作评改

传统的作文评改,教师台上读,学生台下听,“耳听为虚”,学生听的支离破碎,一脸茫然,评改效果不明显,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利用网络评改作文,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课堂评议,小组讨论,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的兴趣高,收效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生的作文还是学生改的好,为师者要交修改权于学生,切勿越俎代疱。学生自改作文,不单有助于提高修改能力,更能利用学生积极思索,激活创新思维,起到一石数鸟之效。可见使学生学会评价和修改习作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托网络引导学生评改作文,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学生初成作文后,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并按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从中选出具体典型优、缺点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先让全班学生评分,然后再请几位学生亮分并说明理由,最后对作文中不足的地方,有时教师示范改,有时学生评议作者改,有时学生多人“接力”改等等,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但却能发展学生积极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无论是肯定作文的成功之处,还是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均能做到视听结合,自主学习。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要求更加明确,能从范文中取长补短,对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网络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取长补短的良机,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作文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进行操作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别辅导,这样的评改,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任何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发布自己作品的天地,接受同学、教师以及家长的评价。另外,教书利用网络开放性的特点,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大量阅读同学习作,互改作文。在别人的文章中间作字词、句子的修改,在文章中间或末尾加上自己简短的评语,或在别人的作品之后发“贴子”,引起学生之间的相互 3

讨论和争鸣,把作文评改引向深入。在不断讨论、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的作文会不断的完善。而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四、利用网络,体验成功快感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特别是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和强烈的表现欲望。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我在网上开辟“习作发表区”,既能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网上辅导,更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发表的园地。如果学生的习作随着教师写上一两句可有可无的评语而画上一个句号,那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就难找到原因了。受到一位教授“成功教学法”的启发,我觉得应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鉴于此,教师可以把经过交流、评议、师生均认为是优秀的习作放入学校大众网站,让这些优秀的作品在网络的无限空间供数千万读者阅读。也可指导学生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送到作文网站上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发表作品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上网后,就会有一中成就感,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就会更加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而没有发表作品的学生,看见别人的作品上网后受到同学们的赞赏,也会有一中不服输的心理。于是,他们就会加倍努力地写作以便在今后的作文中迎头赶上,像其他同学一样让自己的作文能发表在网上供大家阅读,以享受成功的喜悦。先进的网络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促进了大批学生对作文的喜爱,他们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网络资源是当今教育的一大优势,给小学作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机,如利用不当,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麻烦,使学生误入歧途;而正确地利用它,也会使学生学习取得不断的进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把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有益成份与现代网络信息资源相结合,深入研究、开掘利用资源共享的网络提供的厚实信息,丰富的内容方法,强烈直观的感染力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新课程教育服务,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由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3]、蔡租泉.《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的尝试与思考》.2004.9 [4]、《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2006.5 [5]、金振邦.《阅读与写作》主编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7

致 谢

5.利用课文“空白”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篇五

1.苏教版教材编排特点与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

(1) 低年级, 学生思维处于直观形象水平期。

低年级教学内容以识字为核心展开, 多以识字韵文、归类识字、简单记叙文等形式呈现识字内容, 让儿童在形成独立识字能力的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品质; 以短小浅显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贴近学生思维方式和情感世界, 在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2) 中年级, 学生思维进入形象抽象水平期。

中年级, 教学内容以简单记叙文阅读为主, 辅以少量的诗歌与说明文, 通过更加丰富的句式、段式结构, 发展学生概括能力;通过内涵更深、更广的文本, 发展学生质疑问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入高年级, 学生思维进入初步本质抽象期。

进入高年级, 课文篇幅加长、立意更深、形式更多样。 教师可以挖掘叙事类课文独特的表达方式, 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可以挖掘文中理解的难点, 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并通过多种形式去解决; 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让学生思维获得有向发展。

我们发现:从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 学生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再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 苏教版教材的编写很好地遵循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这一规律。

2.小学叙事类课文具有很强的故事特点, 便于教师创设故事情境。

小学叙事类的课文往往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 鲜明的人物形象, 便于教师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通过对情节、人物、细节的揣摩, 可以让学生在开放的大问题中对文中人物产生自己的感悟。 扣住此类文体的特点, 还能引导学生在故事的发展线索、情节变化中, 理清文章脉络, 品味文本特色,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因此, 依托叙事类课文, 在课堂内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可行的, 也是实在有效的。 本文以高年级课堂为例, 谈谈在叙事类课文中, 对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作出的尝试。

二、叙事类课文中思维能力训练的策略

1.创设情境, 诱发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大脑思考必须有动机, 没有动机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复和再现。如何借助外因, 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 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 情境教学, 即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营造和渲染气氛,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学生被教材中的情景所感染,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因而会进入角色, 思维活跃,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刘老师在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 为了让生活在和平时代的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 贴近人物内心感受, 他们为了保护情报、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战争的胜利所展现出的勇敢与智慧, 进行了以下一些设计。 课前交流环节中, 通过和学生聊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渐渐走入战火纷飞的二战时期, 感受没有人性的侵略者的凶残, 以及战争的残酷, 普通百姓在战火中流离失所、朝不保夕的悲惨遭遇。 接着, 通过一段语言的叙述:“一天晚上, 在一座普通的房子里, 一位家庭妇女正准备带着两个孩子上楼睡觉, 突然, 三个德国军官闯了进来……” 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战争大背景中一下带入课文故事的情境。 在下面的教学中, 无论是品味人物还是感受字词的内涵, 教师始终紧扣这一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揣摩人物的内心, 感受当时情况的紧急。 正是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的思维动机被激活, 在讨论问题“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成功”时, 学生不仅发现了杰奎琳做法的巧妙, 更通过讨论“娇声”这个词语, 比较现实生活中6、7岁孩子和战争中的孩子的生活, 感受到杰奎琳本应是天真烂漫的孩子, 却因战争过早地成熟, 并在与敌人的斗争中展现出超乎同龄人的勇敢与智慧几层意思, 从而塑造出更立体丰满的人物, 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以及战争对人性的巨大的影响, 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拓展。

2.制造矛盾, 设疑问难。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根据这一特点, 教师在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层次, 有意识地制造矛盾, 设疑问难, 强化学生的思维, 以利于解决问题。

例如《天游峰的扫路人》, 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王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向学生抛出“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到底累不累”的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该问题一下子制造了矛盾, 将班里的学生分成“累”与“不累”两派, 两方同学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 依托文本, 思维进行了激烈的碰撞。 认为“累”的同学主要从课文中对天游峰险峻、陡峭的句子描写, 作者这个年轻人爬上顶峰后的得意, 学生生活中爬山的经验, 说明观点;认为“不累”的同学则从扫路人的外貌、动作、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 在辩论过程中, 学生以文本为依据, 联系生活实际, 设身处地地思考老人的生活和工作, 从而体会老人令人敬佩的精神品质。 在教学的结尾, 王老师又提问:“面对一位70岁高龄的老人, 作者为什么要说‘30年后再来看您’? ”这一问题将70岁和30年这一矛盾摆在学生面前, 激发学生思考作者说话的意图, 明白作者坚信这位乐观、矍铄的老人三十年后一定健在, 并表达对老人长命百岁的祝福之情的深刻含义。 在整个教学中, 两次有价值的矛盾设置, 为学生理解课文中心思考、感受人物形象找到了很好的突破口, 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连续思维, 纵向递进。

纵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的问题向纵深发展, 连续考虑, 探本溯源。 教师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条件联想, 凭借已知的知识, 探究未知的问题, 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学上的主要表现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追问, 使前一个问题作为后一个问题的前提, 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或结论。 这样每一个问题就成为学生思维的阶梯, 许多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 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 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 通过魁北克东西坡植物的不同长势这一自然现象, 揭示了“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 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道理。 在以往的教学中, 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 因惯性思维会把注意力全放在“适当让步”上, 许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时的做法, 就给了我们启示。 在读了课文揭示的道理以后, 许老师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接着追问:“你能联系生活或历史上的例子来说说你的理解吗? ”通过两个问题的讨论, 学生读懂了课文的主旨, 并能运用于生活。 许老师的教学并没有在此画上句号, 而是接着追问:“面对生活的压力, 是否只有退让这一种处理方式? ”这一问题打破了学生按照课文结尾走的思维定式, 顿悟“直面压力”也是处理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 再次追问:“举例说明面对外界的压力, 什么情况下可以正面抗争, 什么情况下要作出适当的让步? ”学生通过思辨, 不再一味地赞扬退让的巧妙, 而是辩证地看待问题, 总结出:“有能力时可以正面抗争, 面对家国大义、原则性问题要正面抗争;没有能力时适当示弱, 保全实力, 有力量再反击。 ”这个教学环节中, 许老师通过连续问题的追问, 让学生思维更加全面, 从单一道理的知晓变为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应对方法, 思维品质得到提高。

4.分析综合, 归纳提高。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 没有分析, 认识不能深入。 但分析之后, 还要注意综合, 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没有综合, 认识不能提高。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

黄老师在上《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时, 先通过“‘笑谈腿疾’、‘坚持板书’、‘放追风筝’这三件事中, 哪件事最令你感动”这一问题, 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这一问题是开放的, 但也是零散的, 这个教学环节以后, 黄老师并没有简单总结了事, 而是提问质疑:“既然是写老师的课文, 只要写他工作中的事就行了, 为什么还要写生活中放风筝的事呢? ”这一问题将学生的认识从人物形象引向典型事例的选用, 让学生在“进入”课文之后又“走出”课文, 站在写作方法的高度, 明白文章通过选用事业和生活两个方面的事例, 共同展现人物精神, 它们相映生辉、互为例证, 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 最后, 黄老师又通过作者的生活经历, 让学生说说作者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 这一环节其实就是对老师性格特点的总结、归纳与引申, 让学生的思维更具完整性。

三、思维能力训练的注意点

1.开放对话空间, 提升思维灵敏性。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开放对话空间, 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围绕文本展开开放的、互动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是各自罗列观点, 或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 而是通过倾听与表达在吸纳别人思想时激发自己的新思考, 同时用自己的思想启发别人产生新思考, 学生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就在这种即时性的对话中获得锤炼。 教师在对话过程中, 尤其要“煽风点火”, 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争鸣, 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2.引导自主探究, 培养思维独立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注意不能以个别优秀学生的回答替代全体学生的思维,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 让学生带着问题披文入境, 反复阅读, 通过圈画、批注等方式, 调动原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辅以相应的方法和点拨, 使学生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切身体验,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3.进行学习总结, 强调思维深刻性。

对于高年级学生, 在教学的最后, 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整个思维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完整的陈述, 还可以对整个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构建完善知识结构和方法结构, 而且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于学习总结, 除了进行口头表达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笔记, 让学生将思维的成果巩固下来, 这对高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摘要:本文分析了苏教版教材编排特点与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 以高年级课堂为例, 探究了教师在叙事类课文中对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作出的尝试, 提出了叙事类课文中思维能力训练的策略和注意点。

上一篇:“品质意识培训课”心得体会下一篇:描写致爱亲情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