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共10篇)
1.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 篇一
附件: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指南
1.本课题指南供教育科研工作者选题论证时参考。
2.指南中的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均实行会议评审。
3.重点课题反映了我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及现实问题,申请人可从中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根据实际对题目作适当修改,但不能改变课题的研究方向。
4.一般课题表明了研究领域范围,申请者可从中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研究课题。
5.鼓励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合作开展研究,鼓励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跨国别的合作,鼓励提出新问题,发现新材料,运用新方法,形成新认识,创造新成果。
一、重点课题
陕西省教育强省建设实践研究;经济带和跨行政区教育协作发展战略研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陕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现状调查研究;陕西省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陕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研究;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策略研究;陕西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实践研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政策研究;中小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实践研究;大学与普通高中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春笋计划”实践研究;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素质提升实践研究;陕西省中小学“蛋奶工程”及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调查研究;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研究;招生考试与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研究;职业教育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创新研究;校企一体办学模式研究;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研究;省内高校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高水平大学建设实践研究;高校办学特色研究。
二、一般课题(领域与方向)
(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国际教育发展大趋势研究;教育应对国际化、区域化发展战略研究教育惠及困难群体战略研究;区域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策略研究;地方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研究;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研究;教育决策科学民主模式研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内地与港澳台教育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发展战略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学校发展战略研究;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政策研究;农村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西部经济强省建设中的教育因素研究等。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教育预算管理研究;教育对社会和个人收益率实证研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收益率实证比较研究;学前教育成本研究;普通高中教育成本研究;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研究;高校毕业生薪酬研究;非义务教育教师收入水平校际比较研究;非义务教育学费浮动影响因素研究;教育产权研究;家庭教育消费研究;教育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研究;教育捐赠制度研究;学校财务安全研究;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与预警机制研究;城镇化进程中闲置教育资源再利用研究等。
学制改革实验研究;学校建设标准研究;学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研究;学校和班级适度规模效益研究;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探索研究;学校品牌建设研究;学校布局调整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校长领导力建设研究;校长队伍专业化研究;优秀校长治校个案及治校规律的研究;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研究;教师流动状况调查研究;教师任用制度和评价激励机
制改革研究;城乡教师流动交流机制研究和补充机制研究;教育突发事件危机应对能力研究;教育舆情分析研究;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教育督导评估问责制度研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研究;公民受教育权保障研究;教育中的歧视现象研究;非政府教育组织发育研究;我省民间教育组织机构发展现状调查及管理研究等。
(三)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检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及改进研究;基于终身学习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实验教学研究;语言文字教育规范标准研究;社会实践学习研究;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距研究;中小学薄弱学科建设研究;适合学生的教育模式研究;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研究;研究性学习指导研究;少教多学模式研究;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和学习适应性研究;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教育研究;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援助机制研究;区域研训共同体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校外教育基地建设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实践研究;高中生发明创造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普通高中选修课多样化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等。
民办幼儿园自身建设的经验研究;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幼儿教师供给保障机制研究;学前保教结合研究;幼儿教学资源开发研究;幼儿游戏教学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幼儿亲子教育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托幼一体化研究;幼小衔接研究等。
特殊儿童全纳教育研究;特殊教育学校专业化研究;特教学校教育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学习技能障碍儿童的特殊教育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分类研究;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残疾学生体育康复活动研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追踪研究等。
(四)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高校行政和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研究;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育研究;高校课程教材开发研究;高校实践教学研究;高校学风建设研究;高校社会科学创新研究;高校产学研结合研究;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研究;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研究;高校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和模式研究;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与保障研究;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研究;学科带头人成长规律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研究;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大学生通识教育研究;大学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等。
(五)职业教育研究
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证研究;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实证研究;职业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中等职业教育惠及困难群体战略研究;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培养模式衔接研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衔接研究;职业院校促进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研究;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研究;基于互联网的技能性课程学习策略与实现途径研究;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创新研究;校企共建职业教育校园文化的研究与试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特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等。
(六)德育研究
学校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研究;品格与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研究;青少年文明素养与行为研究;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研究;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研究;学生诚信教育、关心他人和团结合作教育研究;
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研究;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学生互助合作能力培养研究;学生环保和低碳生活教育研究;增强学生积极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校园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校内非正式团体现象研究;留守儿童德育研究;青少年犯罪预控研究;学校禁烟、反毒品教育研究;优秀教师人格魅力研究;教师专业伦理研究;师德建设研究;教书育人楷模研究;大众传媒对学生道德影响的调查研究等。
(七)教育心理研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研究;校园暴力预防和应急机制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行为模式研究;教师心理素养标准和心理干辅导技能研究;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研究;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学生应激和抗挫折心理训练研究;学生认知诊断技术研究;学生孤独症、多动症、抑郁症等异常行为干预研究;学生焦虑、厌学的行为分析及心理疏导研究;学生压力管理研究;学生心理发育特征研究;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研究;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学生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研究;特殊学生的教育与心理救助研究;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矫治研究;儿童异常行为调查与干预研究;超常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鉴别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教学改革的心理学研究等。
(八)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
体育教育课程研究;学生体育运动标准研究;体育学力及其评价研究;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研究;教体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有效模式研究;学校健康体育实施模式研究;学生竞技运动能力研究;学校趣味体育研究;学校运动队和运动会竞赛制度改革研究;体育专业升学考试制度改革研究等。
学校卫生教育有效模式研究;学校卫生教育标准研究;学校建筑美学和卫生学研究;学校突发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和工作体制研究;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实施与管理研究;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研究;学校医教结合研究;学校营养配餐及卫生状况调查研究;学生作息时间研究;学生健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儿童健康相关行为研究;学生肥胖症防控研究;学生近视预防和矫正研究;学生逃生避难教育研究等。
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研究;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研究;艺术特色学校建设研究;学校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学生规范书写能力培养研究;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研究;学生特殊才艺能力培养研究;文教体卫艺结合的长效机制研究等。
(九)教育技术与传播研究
教育信息技术开发转化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研究;数字化资源共享及其权益保护机制研究;教育信息化使用效益研究;数字化教学的公共服务模式、运营机制与监管体系研究;数字化校园网研究;农村智能学校研究;农远工程环境下有效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分析;网络新技术对教学方式的影响研究;网络交互教学成效研究;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知识建构研究;高校信息技术课异步教学研究;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电子教科书研究;师生信息素养研究;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等。
(十)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
现代继续教育制度研究;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研究;开放式现代远程继续教育研究;继续教育培训类型和形式研究;在职人员学习状况调查研究;不同类型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研究;继续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培训模式创新研究;校外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研究;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研究;企业职工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实践研究;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制度研究;各级各类学校参与新型农民培养研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农村功能扫盲教育研究;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研究;继续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制度研究;非正规教育体系研究;社区学院能力建设研究;家庭健康教育研究;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经营资质和模式研究等。
终身学习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不同行业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和激励机制研究;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机制和评估指标研究;学习型社区运行机制和评估指标研究等。
(十一)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
全球化中的教育治理研究;主要国家近期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国外名校发展规律研究;国外教育捐赠制度研究;国际教育援助策略研究;海外留学预警机制研究;国际留学趋势研究;国外移民教育政策研究;国外教育机构对华招生状况研究;国际教育竞争力比较研究;高校社会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不同类型学校教师能力标准的国际比较研究;国际汉语教学标准研究;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与我国教育统计标准的适应性研究等。
2.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 篇二
详情请搜索《瓜尔佳氏四修家谱》,关于2012年度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
应用性研究课题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市委宣传部理论科(规划办)、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我省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经省委领导同意,由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破解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为各地各部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究方式
1、本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应用对策研究课题指南(附后),只规定了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操作性,着力研究论证推进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工程”所涉及各方面工作的路径、方法、措施,为我省各地各部门发展文化产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范例。申报人要根据本通知发布的课题指南选择切入点进行课题设计,题目可以进一步细化。
2、经评审确定的课题列入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管理。
3、根据研究报告和论文质量,资助5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课题经费。
二、申报要求
1、申报材料:《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一份);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两份),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
2、材料下载:可登陆“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网”查阅《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申请书》及《课题论证》活页等可在本网申报信息中下载。
3、申请书填写要求:按照《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要求填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查实,取消申报资格。
4、实行限量申报:为提高申报质量,各单位申报数量不能超过5个。
三、注意事项
1、申报人要有比较充分的前期研究成果。
2、正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或承担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未结项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本项目。
3、同一课题在申报本项目的同时不得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它厅局的研究项目。
3.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 篇三
1.高校目标管理中的过程控制机制创新研究
2.高校目标管理中的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3.高校目标管理中的教师绩效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4.基于班级的高校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5.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6.高校高等级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
7.高校科技评价机制改革的理论与对策研究
8.基于可视化录播系统改进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9.独立学院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研究
10.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绩效评价机制创新研究
11.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12.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13.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14.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15.协同创新视角下的行业特色高校本科教学改革模式创新研究
16.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机制创新研究
17.高校校园道德环境建设研究
18.高校图书馆服务教学科研的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19.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研究
4.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 篇四
1.校园招聘有效性的调查与改进
2.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研究
3.人力资源教学网站功能需求调查
4.学生社团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
5.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创新研究
6.土地管理专业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的机制及实践
7.土地管理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8.中国省域城市两型社会进程监控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9.转型期制度合法性压力、企业社会责任反映及其绩效关系研究
10.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11.基于游客视角的游客忠诚研究
12.游客生态旅游认知及其对环境管理措施的态度
13.游客低碳旅游认知的初步研究
14.从多元化人才培养谈生产运作管理的参与式教学
15.多元化人才的培养——高校与企业的桥梁
16.基于广东工业的发展谈生产运作管理的参与式教学
17.高铁时代的到来对广东省旅游业发展影响的实证调查
18.主题餐厅顾客体验价值的创造
19.广东省绿道的建设与自行车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
20.学生各类奖学金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测评
21.管理类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构建
22.基于系统理论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23.网络经济环境下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24.汽车行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25.文化强省建设背景下工科院校大学生校园文化的构建模式探索
26.广东产业升级背景下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研究
27.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景下广东经管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研究
28.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研究
29.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研究
30.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路径研究
31.珠三角地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研与影响因素研究
32.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策略与决策机制研究
33.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新生代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34.和谐劳动关系评价体系研究
35.珠三角地区建设用地优化利用管理研究
36.基于Multi-agent和利益相关者的耕地非农化检测模型研究
37.财会类专业就业选择及发展前景分析
38.财会人员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路径研究
39.财会类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路径研究
40.国外与国内语言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41.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角使用的交际策略差异研究
42.广东工业大学外籍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实效及现状调查
43.语块与外语学习者口语能力关系的实证性研究
44.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因素分析与应对策略
45.关于广州公示语的英译现状的调查研究
46.中美大学生社团运作对比研究
47.从国外大学孔子学院与儒教文化的传播反观中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48.中外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49.中外大学校园网建设与大学文化精神衍生
50.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中高校学生择校的需求分析
51.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52.语料库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写作特点
53.工科学校在强化本校英语专业过程中如何借鉴外语专业强校的教育模式
54.全外教授课模式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教材建设研究
55.人文通识教育理念下的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研究
56.边远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多维度研究
57.欧洲、港澳和大陆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8.中文环境下英语新闻访谈类节目的跨文化会话分析
59.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中国普及现状级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60.试探“90后”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以英语专业为例
61.英语学习网站的构建对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利弊研究
62.外语的普及对商品对外推广的促进作用
63.引起地方工科院校外语专业学子对就业困难恐慌的原因
64.当前汉语在国际社会的流行现状研究
65.台湾与大陆高校教育体制利弊之研究
66.日本动漫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影响研究
67.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防范研究
68.专利标准化的法律对策研究
69.创意的法律保护研究
70.文化产业与版权产业的关系与发展对策研究
71.网络版权合理使用研究
72.关于工业企业中工会作用的研究
73.网络环境中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
74.与公民宪法权利相关的问题研究
75.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法律信仰问题研究
76.产品质量保护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77.婚姻法司法解释
(三)对婚姻质量影响的研究
78.与刑诉法修改相关的法律问题研究
79.社会组织发展研究
80.社会管理服务创新探索
81.社会工作发展研究
82.外来工及其子女服务研究
83.特殊群体关注与服务研究
84.广州市社会建设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85.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理论与广州社会工作NGO管理现状研究
86.节能减排的政府规制政策工具研究
87.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与行政执法研究
88.广东省校园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89.关于我校大学生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
90.基于 SCP 分析框架的广东家电产业发展状况研究
91.广州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与政策改进研究
92.广州市原生态美食资源调查与发展对策
93.广州市(珠江三角洲)企业捐赠模式与策略研究
94.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利益诉求——基于珠三角的调查分析
95.广州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变研究
96.毕业生职业生涯追踪调查——以国贸专业为例
97.汽车制造业投入服务化调查分析
98.城乡一体化与产业转移
99.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100.机遇与抉择——构建广东省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思考 101.当代中国的道德困惑及其重建——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 102.品牌消费心理分析和效用评价
103.广东工业企业技术原创力实证研究
104.珠三角劳资利益协调机制绩效评估
105.基于SNM理论的珠三角中小企业创新绩效评估报告 106.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战略的多维博弈分析
5.2018年度课题指南 篇五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课题指南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要求和精神,制定2018年度课题指南。本阶段课题研究以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以探索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及应用模式创新为主要内容,关注师生信息素养和科创水平提升,注重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成果培育和推广。申请人可参照本指南所提出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特长,自拟课题名称申报。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信息化促推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机制研究; 基于“互联网+”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区域性网络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网络精准扶贫、扶智机制与路径研究; 区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未来学校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研究; 基础教育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教育网络安全管控与治理机制研究。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智能教学环境建设研究;
智慧教室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研究; 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数字化学习研究; 智能化学习工具及评测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基于在线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中小学生计算思维与编程教学实践研究; STEAM教育模式与应用研究;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研究; 信息时代有效开展研学旅行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校际协同教学机制研究;
基于视频录播教室的同步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研究; 利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研究。
三、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教学点(农村中小学)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的实践研究;
少数民族双语学科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于云平台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研究; 微课学习应用平台的研发及应用模式研究; 主题研修网络社区资源建设与活动设计研究; VR/AR/MR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机器人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中小学创客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边远农村地区共享优质资源的策略研究。
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新时代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与机制研究; 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及培养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校本)研修模式研究与实践; 网络名师工作室(坊)建设策略研究; 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网络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2-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首席信息官CIO的培养研究。
五、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研究
区域性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机制研究;
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研究; 学生(班级)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研究;
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备课授课、家校互动、网络研修、学习指导等实践研究;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大数据管理、分析与应用研究;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六、新媒体新技术支持教与学创新研究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支持精准扶智的模式/策略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大数据支持学校科学治理决策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学习方式创新实践研究; 基于智能技术/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模式研究; 大数据支持的学习分析与测评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学情诊断与教学干预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课堂评价模式及应用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教师评价与管理变革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研究。
七、“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研究 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6.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 篇六
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
(2012-2013)
一、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技术及设备研究
馆藏壁画病害机理、保护修复关键技术及工艺
干燥漆木器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工艺
金属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锈蚀处理工艺
纺织类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工艺
纸质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工艺
陶瓷类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工艺
玉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工艺
彩绘陶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工艺
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抢救性修复保护技术及工艺
文物病害调研及保护技术适用性研究
文物防范生物性侵害研究
文物鉴定相关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土遗址病害、破坏机理、保护与加固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壁画病害、破坏机理、保护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共性、关键技术与维修加固工艺
木构建筑保护传统工艺调查
古遗址保护共性、关键技术与维修加固工艺
甘肃地区大遗址整体保护、管理与规划研究
干燥环境下古墓葬彩绘、地仗层保护关键技术
重要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利用及申报研究
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展示和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调查及保护利用方法
田野文物安全技术防范集成技术与装备
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发展对不可移动文物影响研究
三、考古领域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古代遗存的考古学调查与研究
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科技在实验室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应急保护技术和方法
甘肃地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理论与方法
四、博物馆领域
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设计方法研究
现代科技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博物馆教育研究
数字博物馆应用、建设、运行机制与推广研究
遗址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理论与方法 现代博物馆运行管理与经营模式研究
博物馆免费开放相关工作研究
博物馆公共服务研究
博物馆藏品管理研究
博物馆业务工作规范研究
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在完善我省博物馆体系的作用研究
五、基础性研究
考古与文物保护相关标本库建设研究
文化遗产调查、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
文物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
文物病害机理研究
文物保护材料作用机理
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馆藏文物专题学术研究
重要西北文书文献汇集整理与学术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普教育等的关联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在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六、宏观管理及政策研究
文物保护领域技术路线研究
文物、博物馆行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
文物、博物馆行业标准化建设研究
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机制和政策
博物馆事业发展战略与政策
社会流散文物与文物市场管理和政策
文物执法理论与方法
文物安全监督管理规范与政策
7.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 篇七
四川省2012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做好2012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根据《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川财建〔2010〕8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本项目申报指南。
2012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安排四个方面,分别为: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类、中小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补助类、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补助类。现就各类项目具体申报提出以下要求:
一、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类项目
(一)支持范围和重点
重点支持2012年在建,2012年6月30日前新建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省上确定的“7+3”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围绕大企业大集团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发展和产品升级的项目;适当照顾安排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以下简称“三区”)的加快发展相关项目。
(二)申报条件
申报的企业(单位)必须符合《管理办法》规定。申报项目应突出主业, 侧重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和投资结构合理的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1、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下。
2、申报企业(单位)应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具有从业资格的财务管理人员,会计信用和纳税信用良好。及时向当地财政部门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报送企业财务信息和生产运行信息。
3、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申报项目须经投资主管部门立项核准或备案。
4、申报企业(单位)近两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5、项目建设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三)资金支持方式及额度
采取无偿补助方式,每个项目最高补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
(四)申报资料
1、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附件1);
2、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目申请表(附件2表一);
3、申报企业项目情况表(附件2表二);
4、法人执照副本(复印件);
5、立项批复或备案(复印件),2012年新建项目未完成备案工作的提交企业备案申请(2012年3月前提交正式的立项批复或备案复印件);
6、主营产品说明;
7、已投入项目建设的自有资金凭证汇总表或已发生贷款的“借款凭证”汇总表(银行贷款进账单)及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合同和借款凭证复印件;
8、支付银行利息汇总表,银行利息支付凭证(复印件); 9、2010年度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及2011年前三季度企业会计报表(须企业会计人员和财务负责人签字盖章认可)和税务机关(包括国税和地税)出具的2010年度及2011前三季度完税额度证明;(2012年3月前提交2011年度经审计的会计报表及完税证明);
10、由各市(州)、扩权县(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申报企业(单位)2010-2011年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证明;
11、其他与项目申报有关的证明(如专利证书、产学研合作合同、生产许可证、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获奖证书以及国际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证书复印件);
12、对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附件5须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二、中小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类项目
(一)支持范围和重点
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申报范围为2012年在建,2012年6月30日前新建的以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促进本地农产品资源就地转化的项目。重点支持大宗农产品及地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资源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效益;种(养)加一体化企业的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鼓励支持“三区”的农产品
4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明细表》上盖章确认;
8、部分担保业务收费凭证; 9、2010年经审计的会计报表、2011 年1-3季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担保余额变动表)(2012年3月前提交2011年度经审计的会计报表);
10、有效期内的信用评级报告或等级证书;
11、对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附件5须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补助类项目
(一)支持范围和重点
重点支持国家2012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重点支持2011年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建设单位、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培训等公共服务;重点支持市(州)级新建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重点支持小企业创业基地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的创业指导及其他服务活动。
(二)申报条件 1、2012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项目(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及从事相关服务业务的资质;(2)从事中小企业服务业务的专业人员,具有大专及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比例须达到60%以上;
(3)有固定的经营服务场所和必要的服务设施、仪器设备等;
(4)具有良好的服务基础和服务业绩,有较强的统筹协调、资源组织带动和项目建设管理能力;
(5)具有完整规范的内部管理、服务规程和财务管理制度,具有项目建设资金的筹措能力。
(6)被列入经国家批准的《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总体方案》的项目名单;
(7)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合理可行,建设条件落实,有较好的预期效果;
(8)项目后续建设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服务业务项目
原则上支持2011年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建设单位、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1)2011年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建设单位: 被列入经国家批准的《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总体方案》中2011年建设项目名单的服务平台建设单位。
(2)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符合《四川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3、市(州)级新建综合性服务平台项目
(1)2011年1月1日之后到项目正式申报前注册成立;(2)由市(州)级经信委指导的独立法人机构;
(3)不以盈利为目的、面向区域内中小企业开展综合性服务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83、市(州)级新建综合性服务平台项目
(1)服务业务项目第1、3、5、6、8、11、12项资料;(2)机构章程(含验资报告);
(3)包含2011年在内的未来三年建设规划;(4)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的相关制度性安排。
4、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活动补助项目
(1)2012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附件1);
(2)小企业创业基地运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3)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活动补助项目汇总表(附件4附表五)
(4)基本情况和项目申请表(附件4附表四);
(5)项目申请报告(主要包括小企业创业基地基本情况、创业及其他服务活动开展的情况、取得的成效、2011年1—9月工作总结、得到各级政府扶持的情况);
(6)认定小企业创业基地的文件复印件,以及获得各级政府支持情况相关文件复印件;
(7)2011年1—9月会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2012年3月前提交2011年度经审计的会计报表),以及2011年1—9月服务业务收入凭证复印件;
(8)开展服务的证明材料(如通知、总结、相片等);(9)可证明符合申报条件的其他材料;
(10)对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附件5)。
五、申报程序及要求
(一)同一年度同一个申报项目只能选择一个项目类别,对多头申报项目省级财政资金不重复支持。
(二)项目申请单位按属地化管理和自下而上逐级申报的原则,向注册所在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市(州)、扩权县(市)经信委会同财政部门共同行文上报省经信委和财政厅。省级有关部门的项目由项目单位的省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指在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的机构)和省外在川分支机构直接报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
(三)项目申报数量。
1、技术进步类项目:除成都市可申报不超过20个项目外,其它每个市(州)3-5个,每个扩权县(市)1-2个。
2、农产品深加工类项目:除成都市可申报不超过10个企业项目外,其它每个市(州)为1-3个,每个扩权县(市)1-2个。
3、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类项目:除成都市可申报不超过5个项目外,其它市(州)不超过2个,扩权试点县(市)不超过1个。(注:项目申报数量是指申报的服务业务项目和新建综合性服务平台项目之和。)
4、各市(州)、扩权试点县(市)要加强申报项目的审查工作,并将申报资料于2011年10月25日前联合上报省经信委和省
112附件:
1、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
2、附表一: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目申请表
附表二: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目表
附表三: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目汇总表
3、附表一:2012年四川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信用担
保服务补助项目申报情况表
附表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明细表
4、附表一:2012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基本
情况
附表二:服务体系类项目申报汇总表
附表三:2012年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补助类项目基本情
况和项目申请表
附表四: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活动补助项目基本情况和
项目申请表
附表五: 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活动补助项目汇总表
5、真实性声明
8.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 篇八
一、招标课题
1.川酒资源分布与利用研究
课题要求:该课题研究内容应该围绕川酒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通过调研提供目前准确而清晰的川酒资源状况、分布特点、资源利用状况以及进一步发展川酒产业的规划建议。要求资料全面翔实,分析透彻,问题明确、建议可行。该课题以上述内容研究的系列报告和出版《川酒企业名录》方式结题。该课题自批准立项之日起2年内完成,资助经费不低于4万元,并视完成情况再给予后期持续资助,要求项目负责人能持续研究本课题3年以上。
2.川酒企业竞争能力评估研究
课题要求:该课题研究内容应该围绕川酒企业在资源整合、产品研发生产、成本质量控制能力、营销市场培育,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部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等几个大的方面进行深入调研,细化分析。要求提出切合川酒企业实际的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评价模型。该课题以上述内容研究的系列报告和撰写出版《川酒企业竞争能力排名》方式结题。该课题自批准立项之日起1年内完成,资助经费不低于3万元,并视完成情况再给予后期持续资助,要求项目负责人能持续研究本课题3年以上。
3.川酒企业品牌影响力评估研究
课题要求:该课题研究内容应该围绕川酒企业的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利润的能力,重点调查研究川酒企业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品牌偏好度、品牌占有率、品牌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现状与影响力。要求提出切合川酒企业实际的品牌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评价模型。该课题以上述内容研究的系列报告和撰写出版《川酒企业品牌影响力排名》方式结题。该课题自批准立项之日起1年内完成,资助经费不低于3万元,并视完成情况再给予后期持续资助,要求项目负责人能持续研究本课题
3年以上。
二、重点课题
1.“中国白酒金三角”企业战略联盟研究
2.白酒企业价值评估体系研究
3.白酒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研究
4.白酒企业发展与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5.白酒质量评估体系研究三、一般课题
1.白酒产业与白酒市场实现科学发展研究;
2.川酒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
3.川酒资源整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4.白酒行业(企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5.白酒企业形象塑造研究;
6.川酒人力资本开发研究;
7.名酒企业史和酒业名人研究;
8.白酒生产商与经销商关系研究;
9.川酒(品牌)营销研究。
注:
1.本指南不是课题题目,欢迎申报者根据指南自行设计题目进行申报;
2.欢迎根据川酒发展前沿研究领域和自身研究优势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9.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 篇九
“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 2016年度定向项目公开课题申报指南
作为最具可持续性的交通运输模式,轨道交通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和现代城市运行的骨架,是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基础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全局性支撑作用。轨道交通科技持续自主创新更是国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支撑“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制造强国”和“走出去”战略的全局性重要基础保障;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在交通领域技术预测及关键技术遴选工作成果以及面向相关部门、地方和机构广泛征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需求建议的基础上,科技部会同国家铁路局、交通运输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组织专家编制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启动先进轨道交通重点
专项,并发布本指南。
本专项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既有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成果基础上,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主要模式,强化国际合作创新,通过在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综合效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等战略技术方向进行覆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示范”的全链条部署、聚焦支持、有序推进,全面提升我国轨道交通系统技术、设施、装备和运营的安全、效能、绿色、体系化和国际化水平,支撑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创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原则下的国际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到2020年,在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综合效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等战略方向形成包括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集成应用与标准规范在内的成果体系,满足我国轨道交通作为全局战略性骨干运输网络的高效能、综合性、一体化、可持续发展需求,并具备显著的国际竞争优势,支撑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全面实现。
具体目标:
1.形成具备“凝聚、辐射、转移和协同”功能的全球化轨道交通创新能力网络体系;
2.形成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对轨道交通高效能、综合性、一体化、可持续需求的交通系统安全保障、综合效 — 2 —
能提升、可持续性和互操作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集成应用与标准规范体系;
3.形成足以支撑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和“制造强国”战略、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国际化轨道交通技术、标准、装备和服务能力体系;
4.形成具备“超越遏制”和“战略高地”特征的新型导向运输系统技术、标准、装备和集成能力体系。
到2020年,我国要具备交付运营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及相关系统,时速120公里以上联合运输、时速160公里以上快捷货运和时速250公里以上高速货运成套装备,满足泛欧亚铁路互联互通要求、轨道交通系统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因技术原因导致的运营安全事故率降低50%以上、单位周转量能耗水平国际领先、磁浮交通系统技术完全自主化的技术能力。
本指南围绕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术的四项课题(含任务),各重点任务围绕创新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部署基础前沿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应用示范和国际合作等内容。
针对任务中的研究内容,以课题为单位进行申报,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各申报单位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课题申报,申报内容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本专项2016年拟启动公开择优的重点任务为:
1.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总体目标:围绕轨道交通系统全局行为形成/致害机理、风险链构建与解耦、以及列车系统本构安全行为机理与改性等重大科学问题,攻克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状态全息化智能感知、快速辨识、风险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置,复杂环境下基于系统解耦的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控制与保障等重大技术瓶颈,形成包括轨道交通安全预测评估与本构安全分析设计理论方法体系、主动安全与本构安全成套技术标准规范、主动安全保障系统装备在内的适应我国复杂恶劣运营环境的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保障、应急管理与装备本构安全一体化技术体系,显著提高轨道装备本构安全水平,实现向主动安全保障模式的转变。
1.1高速铁路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1)高速铁路系统运营环境状态感知、评估与预警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揭示高速铁路系统在复杂恶劣运营环境下安全状态动态演变规律,形成高速铁路系统安全服役状态建模分析预测与调控理论;研发运营环境区域内风沙雨雪、地质灾害、异物入侵、乘客安防等环境变化以及恶劣环境下基础设施、运载工具服役状态高效感知与预测技术,环境状态信息的列车-地面-控制中心网络化互联技术;研发运营环境与车辆多维感知体系下多层次环境状态信息融合与处理技术,接触网/车/路/环境多元耦合条件下高速列车运行状态安全评估与预警技术,复杂环境作用 — 4 —
下基础设施与高速列车安全服役性能控制与应急处置技术。研制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综合感知与预测预警系统。
考核指标:建立高速铁路系统安全服役状态建模分析预测与调控模型,形成复杂恶劣环境下高速铁路主动安全保障与应急管理技术及知识产权体系,构建运营环境与车辆安全预警标准规范,研制复杂恶劣环境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综合感知、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并进行示范应用,具备运营安全预警完备率提升30%,运营安全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的技术能力。
2)高速铁路系统解耦与安全综合保障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揭示高速铁路系统安全相关因素复杂相互作用机制,形成系统全局行为产生机理、风险链构建与解耦理论;研发高速铁路系统接触网/车/路/环境/运输分层递阶互操作与多模态耦合建模技术,系统多层次多粒度风险链构建、风险辨识与解耦定位技术;研发高速铁路子系统失效全局传播影响分析、系统安全评估及动态预警体系构建技术;研发基于全局安全状态评估预警的协同保障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系统风险挖掘分析与智能研判技术。
考核指标:建立面向高速铁路系统全局行为建模、风险链构建与解耦理论,构建基于全局安全的运营安全综合保障新架构、安全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和动态预警分级标准,形成基于风险链解耦与综合的全局安全性评估、预警和协同保障技术与知识产权体
系,研制基于全局安全分析与大数据的高速铁路系统综合安全保障平台系统并进行示范应用,具备T数量级安全信息大数据管理分析能力,因技术原因导致的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率降低50%的技术能力。
1.2城市轨道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环境状态感知、评估与预警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揭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复杂恶劣运营环境下安全状态动态演变规律,形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服役状态建模分析预测与调控理论;研发运营环境区域内风沙雨雪、地质灾害、异物入侵、乘客安防等环境变化以及恶劣环境下基础设施、运载工具服役状态高效感知与预测技术,环境状态信息的列车-地面-控制中心网络化互联技术;研发运营环境与车辆多维感知体系下多层次环境状态信息融合与处理技术,接触网/车/路/环境多元耦合条件下列车运行状态安全评估与预警技术,复杂环境作用下基础设施与列车安全服役性能控制与应急处置技术。研制城市轨道列车运行安全综合感知与预测预警系统。
考核指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服役状态建模分析预测与调控模型,形成复杂恶劣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保障与应急管理技术及知识产权体系,构建运营环境与车辆安全预警标准规范,研制复杂恶劣环境下城轨列车运行安全综合感知、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系统并进行示范应用,具备运营安全预警完备 — 6 —
率提升30%,运营安全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的技术能力。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解耦与安全综合保障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揭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相关因素复杂相互作用机制,形成系统全局行为产生机理、风险链构建与解耦理论;研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接触网/车/路/环境/运输分层递阶互操作与多模态耦合建模技术,系统多层次多粒度风险链构建、风险辨识与解耦定位技术;研发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失效全局传播影响分析、系统安全评估及动态预警体系构建技术;研发基于全局安全状态评估预警的协同保障技术,基于大数据的系统风险挖掘分析与智能研判技术。
考核指标:建立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局行为建模、风险链构建与解耦理论,构建基于全局安全的运营安全综合保障新架构、安全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和动态预警分级标准,形成基于风险链解耦与综合的全局安全性评估、预警和协同保障技术与知识产权体系,研制基于全局安全分析与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安全保障平台系统并进行示范应用,具备T数量级安全信息大数据管理分析能力,因技术原因导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事故率降低50%的技术能力。
1.3高速铁路装备本构安全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揭示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系统本构安全行为机理,形成高速铁路装备本构安全分析评估与设计改进理论方法;
研发高速铁路装备耐碰撞吸能结构设计与制备技术,车辆防火材料设计分析与应急疏散技术,高速列车转向架冰雪灾害分析与防治技术,本构安全实体试验与评估技术。
考核指标:建立高速铁路装备本构安全系统化分析、评估与设计理论方法和标准规范;形成高本构安全性的关键材料与结构的设计、制备和试验技术;搭建高速铁路装备本构安全综合试验系统,具备风雪环境下高速列车转向架区域积雪减少50%、整车防火能力提升30%、36km/h以上速度的高速列车整车碰撞试验的技术能力。
1.4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本构安全技术
研究内容:研究揭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本构安全行为机理,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本构安全分析评估与设计改进理论方法;研发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耐碰撞吸能结构设计与制备技术,车辆防火材料设计分析与应急疏散技术,列车转向架冰雪灾害分析与防治技术,本构安全实体试验与评估技术。
考核指标: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本构安全系统化分析、评估与设计理论方法和标准规范;形成高本构安全性的关键材料与结构的设计、制备和试验技术;搭建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本构安全综合试验系统,具备风雪环境下转向架区域积雪减少50%、整车防火能力提升30%、25km/h以上速度的城轨列车碰撞试验的技术能力。
10.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 篇十
12012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课题指南
1.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研究
2.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3.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及诚信体系建设研究
4.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法律关系研究
5.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教育研究
6.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7.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变化特点研究
8.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9.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
10.当代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1.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形成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
12.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1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
14.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
15.高校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16.高校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研究
17.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8.高校班集体建设、优秀学生骨干在大学生自主管理中的 1
作用及工作机制研究
19.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20.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及有效性研究
21.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2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23.高校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研究
24.基于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材施教方法与路
径研究
2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职业认同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6.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团队建设研究
27.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研究
28.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29.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30.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3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33.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34.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35.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36.高校教师学术道德的现状分析与监控制度研究
37.大学校史校训校风总结凝炼以及大学精神培育凝练研究
38.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39.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40.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制度体系构建研究
41.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42.大学生网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43.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宣传工作研究
44.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研究
45.新媒体与高校形象建设研究
46.大学生创业教育探索与研究
47.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研究
48.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
49.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探索研究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推荐阅读:
四川省2012年度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进入面试人员名单07-27
黑龙江省民族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07-15
四川旅游的导游词07-25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宜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09-11
省旅游大会会议指南10-13
2011年四川省旅游景点门票信息06-27
四川旅游标准评定检查员管理办法(20120416)09-10
四川大学研究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