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任为话题的优秀作文(精选13篇)
1.以信任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篇一
信任是什么?它重要吗?我一开始对信任不太理解,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我才明白信任的真正内涵。
那是在这学期的一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留下来打扫卫生,结束时已经六点钟了。当我赶到BRT车站,一掏口袋,我大吃一惊,口袋中的零钱踪迹全无。我慌了手脚,立即翻找书包,还是分文皆无。沿路来往的B1、B2倒是不少,我却一筹莫展。车站售票的姐姐透着玻璃,明白了八九分。她走了出来,弯下腰,温柔地说:“小朋友,你怎么了,是不是没钱坐车啊?”我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姐姐立刻伸手扶了扶我肩膀,说:“不碍事,快进去吧,妈妈在家等你呢,下次坐车的时候,主动补上就可以了。”姐姐把我送进车站,当我坐在车上时心中感到十分温暖,脑海中不断闪出刚才的情景。回到家,我告诉了妈妈,妈妈再三叮嘱我明天坐车时一定要补上。
我满口答应,但当第二天走到车站,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留着这一元钱吧,反正姐姐也不一定认得我。”我没有补上这一元钱,而是一直留在身边。后来,每当我走到车站坐车时,总觉得售票姐姐的眼睛在看着我。终于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于是我跑到售票窗口问售票姐姐:“姐姐,你还认识我吗?”姐姐满脸疑惑,茫然地摇了摇头。“如果有孩子说他没有带钱,你会让他进去吗?为什么?”“会呀,因为我信任你们。”姐姐毫不犹豫地回答。听到姐姐的话,我羞愧难当,恨不得地上有个缝我好赶紧钻进去。趁姐姐不注意,我赶紧把那块早已准备的硬币投了进去。
我这时才明白,信任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默契、承诺。有了信任,会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愉快、更和谐。信任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很多。
2.以信任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篇二
关键词:信任文化,性别,民族,宗教,政治面貌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斯·阿罗曾经指出:“实际上, 每一起商业交易都内在的含有信任成分, 无疑, 任何一种交易都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人们似乎有理由认为, 经济落后很大一部分程度是由缺乏相互信任造成的。”[1]现代信任理论研究认为, 信任文化对于一个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文化进步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不同类型的群体其信任文化是否存在差异呢?这正是我们力求去探究的主要问题。
一、本研究的主要概念和资料来源
(一) 本研究的主要概念
1. 信任文化。
按照波兰著名的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的定义, 信任 (trust) 就是相信他人未来的可能行动的赌博[2]。信任文化被看做人们支撑他们的信任赌博的基础之一[3]。笔者在研究中采用的也是这一定义。在研究过程中, 笔者将信任文化这一概念操作化为社会诚信评价这一变量。在问卷中设计的问题是:“您对社会诚信状况的整体评价是什么?”选项有五种, 一是很好, 二是比较好, 三是一般, 四是不好, 五是很不好。不同的选项代表不同的社会诚信评价, 而社会诚信评价比较好的表达了信任文化状况。
2. 民族。
赵利生认为, “民族是在变动着的社会体系中, 以文化区分的, 具有自我认同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3]我国有56个民族, 根据研究的需要,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民族分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两种类别。
(二) 资料来源
本研究运用的是广西的抽样调查资料。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居中偏下, 但是它既有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 又有经济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并且少数民族人口多, 信仰宗教的人口也比较多, 对于研究不同群体的信任文化比较具有代表意义[4]。数据库的样本容量为1 155份, 其中对社会诚信评价进行回答的样本有1 062份, 占数据库样本总量的91.9%。其中男性样本529份, 占样本总量的49.8%, 女性样本533份, 占样本总量的50.2%;汉族样本556份, 占样本总量的52.4%, 少数民族样本506份, 占样本总量的47.6%。
二、信任文化群体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 统计描述
在本研究中, 笔者采用的是社会诚信评价这一变量来测量信任文化。首先我们对社会诚信评价进行了统计描述, 总共有1 062份样本回答了这一问题。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很好的样本有18份, 占总样本的1.7%;认为社会诚信状况比较好的样本有185份, 占总样本的17.4%;认为社会诚信状况一般的样本有723份, 占总样本的68.1%;认为社会诚信状况不好的样本有112份, 占总样本的10.5%;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很不好的样本有24份, 占总样本的2.3%。从这些样本的分布我们可以发现, 绝大多数样本对社会诚信状况的评价是一般, 有少部分样本认为中国的社会诚信状况比较好或者不好, 有极少数样本认为中国的社会诚信状况很好或者很不好。表明中国的社会诚信状况比较合理, 也反映了中国的信任文化处于良性的状态。接着, 笔者分性别、民族类别、宗教信仰和政治面貌对社会诚信评价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在本研究中, 我们将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类, 民族类别分为汉族和少数民族两类, 宗教信仰分为信教和不信教两类, 政治面貌分为中共党员和非中共党员两类。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见表1) :
表1描述的是分性别、民族类别、宗教信仰和政治面貌的社会诚信评价状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不管哪种类别, 其社会诚信状况评价的分布与总样本的分布相类似。
(二) 非参数检验
由于性别、民族类别、宗教信仰和政治面貌都属于定类变量, 社会诚信评价属于定序变量, 所以笔者在分析性别、民族类别、宗教信仰和政治面貌与社会诚信评价的关系时使用的检验方法是非参数检验[5]。通过非参数检验, 其结果 (见表2) :
要分析社会诚信评价是否与性别、民族类别、宗教信仰以及政治面貌有关, 主要参考三个数据:平均秩、Sig值和K-S Sig值[6]。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 虽然男性与女性、汉族与少数民族、信教与不信教、中共党员和非中共党员的平均秩不同, 意味着他们的分布有可能不同, 但是其Sig值和K-S Sig值都大于α值0.05,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男性与女性、汉族与少数民族、信教与不信教、中共党员和非中共党员他们的社会诚信评价有着相似的分布, 也就是说, 社会诚信评价与性别、民族类别、宗教信仰以及政治面貌无关。
三、结论及建议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是信任文化总体是处于良性状态, 这与一些学者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同时我们也发现中国的信任文化与性别、民族类别、宗教信仰以及政治面貌无关, 这与波兰著名的社会学家彼得·什托姆普卡的研究也存在差别之处。彼得·什托姆普卡在研究中认为, 权力和宗教都可以增进信任文化[2]。但是他的结论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得到验证, 其原因需要我们今后去探索。同时, 中国的信任文化受什么因素影响也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Kenneth J.Arrow, “Gifts and Exchang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1 (Summer1972) :357.
[2]彼得·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M].程胜利, 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5:33-176.
[3]赵利生.民族社会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3:60.
[4]李文华教授允许我使用他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广西不同民族职业流动与就业培训政策的比较研究》 (批准号:04XSH003) 的数据库.
[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451.
3.以信任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篇三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4.以信任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有句加拿大名言说:“信任是种美德。但怀疑让我学到更多东西。”诚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信,是一个良好社会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怀疑对人类发展是有好处的,一部科学史中,基本可以说是怀疑的历史,对于真理的不断质疑,真理才不断前行,哥白尼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哥白尼质疑地心说,也就不会得到正确的日心说,但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是阿里斯塔克,可是他的宇宙观和理论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他的说法如珍贵的戒指被扔入大海无影无踪。知道哥白尼的出现,由此可见,坚持怀疑的观点是可贵的。
记得曾经和朋友做过这样的一个测试,他说闭上眼睛把你的手给我,我带你过马路,我闭上了眼睛却恐惧的不得了,没走两步就睁开了眼睛,和朋友交换了一下角色,他一直闭着眼睛到我带他过了马路,他告诉我这叫信任。后来一个朋友对我说。人总是要把后背交给一个人的。如果你交了即便真的被捅了一刀,也要认的,当时我觉得他的话过于悲壮了,我不相信有谁会那么信任一个人,同时又真的愿赌服输,直到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体会是在有了这样的感慨之后,其实在没有这样的信任之前,我们是会怀疑任何人的,但有了信任怀疑就变得很龌龊,被信任的一方因为被怀疑,也就觉得格外地不能接受,我曾经自己做过这样的一个测试在房间里闭着眼睛去厕所,几次都是中途就睁开了眼睛,所以我认为所谓的绝对的信任是不存在的,对于不确定的东西,其实我们从来就没停止怀疑过,但因为我们心里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不去怀疑罢了,所以能被人信任,是很荣幸的事,被信任的人被怀疑也在常理之中,怀疑一个自己信任的人,等于推翻自己一样,也是一件很心痛的事,信任与怀疑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不经过怀疑是不可能有信任的,但一旦怀疑了,信任就不存在了,如果你不能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一个人是可悲的,但在没有真的被捅一刀之前还是应该庆幸。“天下无贼”只是个愿望而已,但有愿望是美好的。
5.以信任为话题的作文 篇五
倘若人与人的信任是一张纸的话,那我与他的纸真当永垂不朽了!我与他是颇要好的朋友,只可惜不在一个班,我们见面的时间永远是在饭后,虽然时间短,但我们彼此的友谊是颇深厚的。
我们很要好,话也很多,可只有那么一点时间见面,话说不完,怎么办?后来我们以写信的方式来谈话。地点在餐厅,时间是饭后。一人给一人写信,另一个人必须回信给那个人。由于我们互相信任,我们的纸也非常纯洁。
结果有一天,“呵呵信”停止了,只因这张纸,出现了一丝火星。
今天,我吃好饭,按惯例,我应当收他给我的信,结果他却不在座位上,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他出事了?
我一直呆在那儿,呆了半晌。
我冲天目艺校飞奔而去。
当我冲到天目艺校时,他却翘着二郎腿,轻松地弹着尤克里里。
我再一次愣了半晌。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天目艺校,却只看到他……我气不打一处来。
“你来这怎么不通知我一声啊?”
显然,纸上的火星越擦越亮了。
“我……这……”他有些语无伦次。
我气哄哄地冲出天目艺校。
纸上不只是火星了,而是越烧越旺了,纸快烧成灰烬了。
当他从后面追上来时,我更拼命地跑了。可是,他终究比我跑得快,一把拉住了我。“生日快乐!”他小心翼翼地说,生怕稍不注意就再次惹怒我。原来,他还是记得我的生日的。
我给了他一个拥抱。
6.以信任为话题作文 篇六
女孩帮助了一个小男孩。去蛋糕店买蛋糕出来后 ,在路边打车,一个骑着车子的`小男孩就过来了,就是看起来也就小学的样子,问她几点了现在,然后跟她问路,她实在是路痴...即便是这座她从小生长的城市都没能认全,所以她自己只能跟他说不知道,还一直跟他说不好意思要不去问问别人,男孩也说没事没事。过了一会儿听见男孩特别不好意思地又叫她,说姐姐我手机没话费了什么的,她一开始以为他让自己帮他充,她就想行啊,就问他是直接帮他充还是教他,他说不用不用你就借我打个电话就行,她就借了,结果男孩说没人接,她看小孩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真的是有点无助了,她说我帮你查下地图导航吧,男孩说不用了自己再问问找找吧,然后就一直跟她道谢,随口跟她聊了两句,无非就是在干什么去哪里这种话题,她也一直态度特别好,笑着跟他开玩笑打不到车什么的,说了没几句话他就要走了,她就说那你再找人问问啊,小心点,他都骑出去了看到一辆空车来了还回头提醒女孩,她上车以后心情就特别好,没来由的,就觉得她似乎也没帮到他什么,也不能算是乐于助人,但是就是特别开心,发短信跟她哥说还跟好朋友聊天说觉得我好嗨森。
她到了外婆家就肯定会跟她说这件事哪,一直兴冲冲的连说带比划,表示她也不知道为啥这么高兴。。。可能就觉得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很好很温暖地相处吧。。。 结果外婆的反应一点都不在她意料之中,一听说表情就变了,各种跟她分析那个小男孩可能就是骗子,说现在都用小孩儿来骗人,说她就不该让他打电话还不如给他点钱让他充上话费,这样他们就有她手机号了什么什么的,反复问她到底有没有给他透露什么信息。她当时心情一下子就跌落谷底一样,忍不住争辩她也找路人借过手机人家并没有怎么样,可是外婆就是不依不饶跟我强调人心险恶...她觉得自己当时都要哭了,也不说话,就觉得所有的好心情瞬间消失殆尽,特别特别难受...她也不知道为什么情绪这么波动...哥哥见她不说话了就出来打圆场...外婆还强调是在教给她道理... 过了好一会儿彻底不谈这个话题了以后她才又开始说话...但是心里就是不舒服...她想:可能我太矫情了吧!她觉得至少自己表面上装得已经不在意了,回家跟哥哥一块看贝爷的荒野求生还各种很兴奋的感叹,跟他打闹也比较自在。
回到房间以后还是有些没心情,就也没再看手机,去看小说了,再拿起手机看到的是哥哥发的很长很长的短信:“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当时我们一起去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看完告诉我你认为老虎是不想让男主角看到它死,它怕他会伤心,所以选择在下船以后头也不回肚子钻进丛林孤独的死去,我开始很惊讶,我甚至打破你的想法告诉你那是动物的天性,无关感情,但我日后也很感动,也很后悔,这样的善良,这样的美好,我不应该去打破。这样的初心我希望你可以一直保持下去,我希望你眼里看到的世界永远都这么纯净,热心和帮助让人快乐,但是外婆的话也不无道理,你慢慢长大了,也总会接触到所谓的不美好,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且你一个女孩子即将跟她远隔重洋,她会担心会不舍,她是担心你有什莫危险,毕竟现在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着险恶,爸妈和我在你身边还好,任何事情我们都会为你担待,但是总会有你独自一人而我们力难能及的时候。我想说以一颗善良美好的心面对生活是好事,生活也会将这些回馈与你,今天这件事表面上你觉得过去了,可我知道你心里有个结,你会惋惜会难过,会觉得自己的一腔真诚就这样被否定,突然地不语代替了你兴奋的叙述,看到你忍着眼泪不去反驳我很庆幸你的懂事,我体会到你的失落与难过,我真的很想去安慰你拥抱你,可我又不能否认外婆的话,你还小,很多事你没有接触到自然就不能去理解外婆的苦心。总是用一句喂你好去搪塞,未免太过敷衍,有些事情等你慢慢长大就懂了,没有人逼迫你现在就去理解去接受,我也希望你可以单纯和善良下去只是早晚有一天天真会被成熟替代,棱角会被打磨圆滑,我既希望你早些看到独当一面的你,却又希望这一天晚点到来,你哥不是文科生,没你那么多长篇大论可以说,到这我实在是编不下去了....我已经不知道自己再说什么了....我知道你懂我的意思,我希望你不要再因此而介怀,没有人否定过你的所作所为,只是提醒罢了,我还是想跟你说,无愧于自己,就好。”
7.以信任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篇七
关键词:慈善,公信力,负面信息
作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目前中国经济繁荣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已初步步入小康社会。然而,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 截止至2014年12月中国仍有8000多万的贫困人口, 生活困难的他们在努力维持生计的同时, 也需要来自社会的关怀和帮助。作为礼仪之邦, 五千多年乐于助人的文化传承使得中国人民热衷于慈善事业, 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公益事业的主力军———慈善机构更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 2011年6月20日一位微博名为“郭美美Baby”的网友在微博上大肆炫耀自己的奢侈生活, 引来大量网友的关注, 在此之后, 公然声称其身份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引发了网友的激烈声讨, 并件, 将中国红十字会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先是卢湾区红十字会高额餐饮费事件, 再是郭美美炫富事接着审计虚假开支事件等一系列丑闻的爆出, 如多米诺骨牌般一发不可收拾。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统计, 2011年6月至8月的慈善会和基金会接收捐款数额剧减, 从3月至5月的63亿元 (人民币, 下同) 下滑到8.4亿元, 减少86%。
尽管“郭美美事件”已经过去三年多, 但其带来的影响余波仍未平息。在接二连三的丑闻之后, 公民对慈善事业的热情是否如初?中国慈善机构是否重获了民众的信任?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目光聚焦在福建宁德、山西晋中、贵州贵阳以及贵州凯里这些二、三线城市上, 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 通过调查问卷和面对面访谈的形式, 了解分析这些城市市民对中国慈善机构 (活动) 了解程度及信任程度, 从而折射出整体社会情况, 最后, 以青年大学生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
1调研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出799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776份。其中男性占48.39%, 女性占51.61%, 性别比例均衡;学生与无职业群体占52.19%, 社会工作群体占47.81%;党员及民主党派人士占8.38%, 共青团员与群众占91.62%, 设计群体较为全面;18岁以下占8.76%, 18-30岁占51.78%, 31-45岁占27.26%, 46-60岁占11.05%, 60岁以上的占1.15%。整体调查被试取样呈正态分布, 调查群体具有代表性。
笔者根据对有效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 主要从公民慈善参与度、对慈善事业的了解程度、对慈善活动及组织的看法等多方面分析出公民对开展慈善活动信任度的调查结果。
1.1市民对慈善活动参与热情高, 乐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参与过慈善活动, 且行为具有主动性, 在题1“您参与过慈善活动吗”中, 447位的受访者选择了“是的”选项, 并且在题4“你参与慈善事业原因是什么”中, 选择“奉献自己一份力”或“个人追求”这两个选项的受访者占到了81.05%, 仅有极少部分的受访者选择了“从众心理, 迫于压力”或者是“单位或学校的强制要求”, 所占比例为18.95%。由此可见, 市民对于慈善事业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其中需要指出的是, 在题1中选择“没有”的受访者中, 有55.62% (183人) 的受访者选择的是“没有机会”或“没有时间或无法获取相关消息”, 并且有一部分是由于个人经济原因27.96% (92人) 。在题20“您去年全年捐了多少钱给慈善组织”中, 选择“没捐”这一选项的为262人, 占33.75%;选择“捐了不足50元”这一选项的为173人, 占22.29%;选择“50≤捐款金额<100”这一选项为173人, 占22.29%;选择“捐款金额≥100”这一选项的为168人, 占21.65%。在这些受访者中, 在去年一年内 (2014年) 参与捐款的人数达到了半数以上。
因此, 在“道德水平下降”、“国民素质偏低”等一系列质疑声中的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乏爱心, 在崇尚“仁”、“礼”的中华民族中, 乐于助人、善良的品性仍深藏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只是在这经济高速发展的特殊阶段被形形色色的物质生活所掩蔽。
1.2负面新闻频发, 市民理性面对
关于慈善活动的负面新闻对于市民的的影响力总是巨大的。在题5“你对‘郭美美事件’是否有所了解”的问题中, 选择“了解”或“有所听闻”的受访者占到了78.87% (612人) , 并且在与许多受访者的交流中了解到, “郭美美事件”并不是他们唯一知道的有关慈善事业的负面消息, 对中青会的“中非希望工程”和“尚德诈捐门”等消息都有所了解。同时受访者表示, 负面消息必然影响其对中国慈善事业的看法, 但仍然愿意去参与慈善事业。在题6“该事件 (郭美美事件) 之后对您参与慈善活动有影响吗”以及题14“您认为明星等一些公众人物会影响您对相关慈善机构 (项目) 的看法吗”中, 调查数据 (见表一、表二、图一) 显示出, 大多数的受访者面对中国慈善事业频发的丑闻持一种理性的态度。
从长远角度看, 民众理性地看待负面消息频发这个问题, 不断曝光的丑闻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它让人们注意到中国慈善事业的灰色地带, 把在中国还不是太完善的慈善事业放在了大众的视野中。由此, 中国慈善事业要重拾民众对其的信任就必然要通过改革等一系列的措施来维持运转, 这样将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慈善事业的体制改革。
“郭美美事件”之后对您参与慈善活动有影响吗?
您认为明星等一些公众人物会影响您对相关慈善机构 (项目) 的看法吗?
1.3慈善组织陷入公信力危机, 慈善制度存在缺陷
1.3.1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下降, 市民更信赖政府。在题7“您对中国慈善业的看法是”中, 选择“绝大多数慈善组织都是可信的”有272人, 占34.77%, 选择“一部分慈善组织是可信的”有355人, 占45.33%;选择“极少部分慈善组织是可信的”有102人, 占13.02%;选择“都不可信”有54人, 占6.88%。大多数受访者表示, 他们对慈善组织的第一反应便是“非营利组织”。在题8“您信任哪些慈善组织开展的活动”中, 有44.20% (343人) 的受访者选择了“非营利组织”一项, 选择“政府”这一选项的占到了931人 (多选叠加) , 其中选择“当地政府”的为247人、“省级政府”的为260人、“中央政府”的为424人。政府以其特殊的性质更受市民的信赖, 在本次调查中, 政府的级别越高越受到民众的信赖, 地方政府与省级政府几乎持平。当地政府由于更贴近受救助对象, 被认为是能更好的将慈善项目落到实处;而中央政府以其绝对的权威和地位, 得到大多数市民的信任。
在题12“您如何看待慈善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中, 有58.76% (456人) 的受访者选择了“极端重要”和“非常重要”, 可见市民认可慈善事业的作用。
然而, 作为慈善事业主力军的非营利组织得票率低又要另做一番解释了。从上文提到慈善丑闻对慈善事业的影响, 其直接影响的就是人们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态度, 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慈善事业丑闻多出现于非营利组织, 加之以非营利组织的非政府性质加剧了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不信任。并且在题13“您对中国现有慈善制度的看法是什么”中, 选择“完善”的26人, 占3.34%;选择“较完善”的145人, 占18.61%;选择“存在缺陷”的483人, 占62%;选择“缺陷明显”的125人, 占16.05%。民众对慈善组织的不信任多是对于中国现存慈善制度的不信任, 因而又再次影响了其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度。
因此, 政府的权威性在市民慈善信任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相关制度、法律保障更是促使市民开展慈善活动的关键, 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度是改善我国现有慈善环境的主流趋势。
1.3.2绝不容许贪污、挪用, 市民态度明确。在题10“您对慈善组织的下列哪些行为最为痛恨”中, 选项一边倒得偏向了“贪污捐款”、“挪用捐款” (见表三、图二) 。可见将善款用于捐赠人期望之外的公益事业对于市民来说还是可以原谅的, 因为善款的去向是明确的、仍用于公益事业。但是, 很明显贪污和挪用捐款是绝不被捐赠者接受的, 市民的态度十分明确, 这样的行为在任何一个组织和活动中都是不被容许的, 这不仅违背道德并且触犯法律, 在受到舆论谴责的同时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此亦无须赘言。
您对慈善组织的下列哪些行为最痛恨?
1.3.3信任危机源于“金钱”, 公信力核心是公开透明。根据调查显示, “钱”这个敏感问题仍然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在题11“如果您不信任一家慈善组织, 为什么不信任它”中, 有56.7%的受访者选择了“不知道他们如何使用善款”;题17“你最希望了解慈善机构的哪些信息”中, 选择“项目信息”占67.78%。由于信息的公开程度有限, 透明度不足, 市民难以了解到项目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 资金动态不明必然引发疑虑。而其运营成本在资金信息公开中常常成为被忽略的对象, 以致在这一方面上的监督就存在明显的漏洞和缺陷, 也就成为问题频发的灰色地带了。
在题18“如果要捐赠, 您最重视慈善机构的哪个方面”中, 选择“信用度”这一选项的为366人, 占43.57%;选择“影响力”这一选项的为116人, 占13.81%;选择“透明度”这一选项的为324人, 占38.57%;选择“知名度”这一选项的为34人, 占4.05%。信用度和透明度是民众最为关注的, 选择人数总和达690人。民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也暴露出中国慈善事业最缺失的一角, 无法获取到相关的信息就无法有效的进行监督, 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必然阴暗潮湿。资金使用混乱、善款动向不明、监督不力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慈善组织信息透明度不足, 从而在民众中缺乏信任度。
1.3.4慈善制度存在缺陷, 民众参与渠道少。在题15“您认为中国现在有慈善制度的缺陷是什么”中, 除去上文提到的有关透明度的选项“信息公开度不高, 缺乏透明度”占76.03%, 其他选项相加占23.97%。在项目方面, 民众质疑点在项目的落实程度。受捐助者是否真的在该项目中受益, 项目是否存在“烂尾”现象, 以及活动或项目是否只是流于形式, 缺乏实际意义等这些都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受访者表示, 乐于参与慈善活动, 但是很难获取到信息。“我很愿意去参与这些活动, 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事后在电视上或者网络上才知道的。”一名受访者如是说。
理念普及和信息宣传的不足让很多民众不明白慈善组织究竟做什么, 它们的职责在哪, 它们对于社会的贡献究竟是什么;也使得许多愿意参与慈善的民众获取不到相关信息, 无法参与其中, 上文亦提到了相关数据。在题2“您所参与的慈善主要是什么类型的”, 结果显示, 选择“捐款”的比重最大, 达到了460人, 占到了59.28%, 其次是“捐物”, 达到225人, 占28.99%, 再者是“义工、志愿者”为106人, 占13.66%。而在选择“义工、志愿者”的受访者主要为学生群体。可见, 民众参与慈善的渠道和方式是比较少的, 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在和受访者的交流中得知, 他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单位和学校, 其渠道也是局限于此。除此之外, 则以在公共场合的募捐为主, 即时性获取消息即时捐赠。至于义工与志愿者在二三线城市很难获取到相关消息, 民众的参与度也相对较低。
1.4问题不是单方面, 市民也要多注意
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两个问题:题16“您是否持续关注自己已参加过的慈善项目及其公开信息” (见图三、表四) 、题19“您参与慈善活动是否索要过相关证明或者是捐赠凭证 (收据) ” (见表五、图四)
您是否持续关注自己已参加过的慈善项目及其公开信息?
您参与慈善活动后是否索要过相关证明或者是捐赠凭证 (收据) ?
从图表中能看出, 民众一方面在质疑慈善机构信息公开程度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得去关注其公开的信息;一方面在质疑慈善机构信用度的同时并没有向其索取相关的证明或捐赠凭证。中国的慈善制度确实存在缺陷, 这不可否认, 但这种“嘴上说说”并没有付诸行动的监督和谴责让一部分人有机可乘,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众自身对慈善机构有关信用度和透明度的偏见。
2针对上述中国慈善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调查结果及分析显示, 尽管民众对于慈善事业的参与热情很高, 但是中国慈善机构在一系列丑闻之后公信力孱弱, 陷入信任危机。其信息公开程度低, 缺乏透明度是饱受民众诟病的重点问题之一;还有其对于慈善机构自身的理念普及不到位和慈善项目的前期宣传不足, 导致了民众无法及时获取相关信息参与其中。同时中国慈善体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监管不足, 缺乏约束, 官办、半官办或纳入政府行政体系, 但相关政府行政法律法规对其又难以约束等都是中国慈善体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 针对这些问题, 为改变中国慈善机构公信力, 体制缺陷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完善相关立法, 深化体制改革。自2009年11月2日, 中国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表示:中国《慈善法》已通过民政部送达国务院, 法律的起草工作进入重要阶段。2015年两会上, 全国政协委员钟杰也建议“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募捐的主体、监督机制、程序等, 明确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明确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登记的标准和程序, 明确政府和社会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关系和权界, 规范慈善事业的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投资、退出等行为。明确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完善执法程序、明确执法标准、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 以法治手段促进和保障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为国家法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因此, 国家应该尽快完成《慈善法》的立法, 以慈善立法为契机, 确定慈善组织的合法性, 从法律上确定慈善事业的性质、原则。
再有, 慈善组织必须真正以独立法人地位运营组织。强制慈善机构为捐赠者开据凭证, 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方式, 定期向社会公布项目及机构自身运营情况。完善其责权结构, 确保责权统一。其次, 改变运作模式, 以公司企业模式运营慈善机构。慈善机构以公司企业模式运营, 拥有董事会并掌握决策权, 成员必须以组织宗旨和利益为重, 不能为个人谋求他利。一旦触及, 轻则问责、开除, 重则进入法律程序。最后, 改行政审批为政府备案, 激活慈善组织的活力。将政府对慈善项目的审批改为向政府备案, 由第三方机构评估。由此激发慈善组织的活力, 提高自主性以及项目的及时性。
第二, 理顺监督体制,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首先, 政府从慈善组织的成立进行监督, 严格审查谨慎批复, 确保慈善组织的质量, 防止以慈善的名义骗取免税牟取暴利。其次, 对于慈善组织开展项目的监督, 防止烂尾项目的出现。监督方式以财务监督为主, 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并且对其筹款方式进行监督。再次, 发挥社会监督的优势, 通过社会舆论、公民个人的监督等。再者, 慈善组织内部设立相关监督机构, 如监事会, 并制定相关自律监督机制。参与成员的招聘及项目的开展, 对成员的选择进行严格的把关。
第三, 设立第三方评估机构, 做好项目评估。设立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如全国慈善信息局, 减少慈善机构自己聘请或政府派驻的审计机构的利益关系带来的影响, 挺高其监督效果。机构董事会由志愿者构成, 制定慈善评估标准。对慈善机构及其活动进行评估, 及时向社会发布评估报告以帮助捐赠者更好的选择慈善机构或慈善项目。在第三方机构的评估之外, 慈善组织自身也要做好对每个项目做好评估工作, 特别是项目完成后的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项目进行后续跟进, 以保证项目的完整性有效性, 有效防止烂尾项目的出现, 保证受助者从中受益。
第四, 打造全国信息公布平台, 发挥传媒作用重获民众信任。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提供评估报告的官方公布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获取所有合法慈善组织的信息以及在政府拥有备案的相关慈善项目的信息, 同时也可以为慈善组织提供一个官方有权威性的宣传平台, 以提高民众对信息的信任度。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 引导民众合理得看待慈善事业, 增加对慈善事业的了解, 以让在慈善事件发生之后, 民众能理性看待问题。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条件。时代在改变, 信息在飞速的增长, 可以利用信息大数据的使用来提升慈善的办事效率。用通讯工具 (微信) 等, 向民众宣传中国的慈善进度, 让民众有更多的渠道了解中国的慈善正在发生的改变。此外, 慈善机构应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确立自身宗旨。加强对慈善理念的宣传普及, 做好项目的前期宣传以便民众的参与。
第五, 加强团队建设, 培训专业人员。慈善组织要拥有独立的理事人加入理事会之中, 并且理事会成员来源需具有多样性, 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在团队建设方面还需要对其成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 以保证其能力与岗位向匹配。
第六, 鼓励民间机构, 发挥草根优势。官方慈善机构和民间慈善机构并举, 以官方的成功经验、优秀制度带动民间慈善机构的发展。民间慈善机构发挥其由普通民众发起更贴近民众、民众更容易参与的优势, 通过合作开展有效高质的慈善活动。
参考文献
8.以信任取代恐惧 篇八
这个学期接手一年级,在教学上已经有了一点点经验,自我感觉不错。作为班主任老师,对我而言,又是一个挑战。开学伊始,来自孩子和家长们零零碎碎的琐事忙得我晕头转向。但是我知道,作为一个新班级的班主任,首先要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让孩子们听你的话,让家长们理解和配合你的工作,这一点最重要。这一点做到了,以后一切的工作就水到渠成了。
刚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们,还很不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即使我每个课间10分钟都在那提醒孩子们,下课了去上厕所,如果课上实在憋不住了,一定要举手告诉老师,但开学的第一周还是有2个孩子在上课时小便在身上了,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有孩子总是在老师上课时举手要去上厕所,并且在一节课上要连续去几次。我们班的小含同学就是这样的,开学第一周,英语老师告诉我:今天你们班的小含一节英语课10分钟内连续两次去上厕所。放学后,我把小含留了下来,并且和他爸爸说了这件事。没想到我还没开口教育孩子了,他爸爸就一个劲地问孩子:是不是喝水喝太多了,所以要不停上厕所?孩子就顺势点头说:中午喝了很多水。我当时本想这样教育小含:老师不是让你们下课去上厕所了吗?你下课在干什么,有没有去上厕所。为什么10分钟内要两次去小便?如果总是这样,那肯定是身体出了问题了,要去医院打针的。我想用这样的恐吓来吓住她,让她以后不敢这样了,因为女孩子一般都比较害怕打针的。但是想到雷夫·艾斯奎斯的:你就是榜样,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子,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所以我是这样对小含说的:正常喝水和正常小便都是可以的。一般情况应该在下课时去小便,如果上课时真的要小便,就举手和老师说。这样,孩子自己也会去思考:我上课时是不是真的要去小便,还是不想听老师上课,想出去玩一会?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就等于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长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
小含是个十分活泼好动的孩子,上课特别爱讲话,影响同桌孩子听课,所以开学后第二周,我就把她的位置调到了最后一个,并且是一个人坐。没几天,她爸爸就着急了,在家长群里这样说:是不是不听话,爱动的孩子就要被调到最后面,他们毕竟还是一年级的孩子,老师你这样做不是歧视我家孩子吗?完了又补充: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不想她坐在最后面,在我上学的时候我只知道坐在后面的都是成绩差的,老师不管的,所以我很担心。我今天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对孩子影响有多大。我所担心的孩子被歧视不是没有,有很多小孩子在学校里有了什么事,要是家长找老师,老师就不会再管那个学生了,在乘航镇旭东小学就有这样的例子,还不少。看到家长群里有家长这样的留言,我的头马上“嗡”的一下。心想:这样的家长,似乎对我的教育方式方法有不同的看法,一定要和他深入地沟通交流,赢得他的信任。于是,我首先在群里这样回复:小含爸爸,您对老师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可以直接和老师联系。您看,是我到你们家家访比较方便,还是您抽空到学校,我们面谈一次比较方便?并且我又这样私聊回复他:我作为两个三年级孩子的妈妈,作为您家孩子的老师,大家都是平等的。可能站在一个家长的立场,我比你多一些家教的经验,因为我家孩子也是从一年级走过来的。作为您家孩子的老师,我也十分愿意成为您的朋友。可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些观点不一致,您可以直接和我交流沟通。我也是一直在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老师肯定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的,不会因为她坐在哪里就有影响的。坐在最后,也不代表是成绩差的。我们班的一个教师子女,成绩很好的,上课很认真的,也是坐在最后的。况且总归是有几个孩子要坐到最后的,不是你家的,就是他家的。如果大家都像您这样想的,都要坐到前面的位置,那您说这个教室怎么安排座位。如果担心因为您和我的交流,会影响到老师对学生的看法,那就更没有必要了。那样的老师首先是没有教师职业道德的。您放心好了,我可以拍着胸脯向您保证:只要家长不是无理取闹,和我坦然地、真诚地沟通交流,那肯定是一码事归一码事,绝对和孩子没有关系!我这样一说,他马上态度有所缓和:恩,我相信你的,老师。我又顺势提到开学第一周她孩子上课连续上厕所的事:例如有一次您家孩子在英语课上10分钟连续上了两次厕所,经过老师引导,后来从没有在上课时去上过厕所,也没有发生小便在身上的情况。当时,您来学校,和您交流到这件事时。(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您当时就是问孩子:是不是喝水喝太多了,所以要不停上厕所?事实上,您这样的问法,在心理学上就是一种暗示。暗示给孩子:我喝水太多,所以要上课时连续去上厕所,我在上课时去连续上厕所,是应该的。这样的话,孩子以后还是会这样的。我这样一说,小含爸爸又接着回复:恩,我确实没有老师你懂得多,你是对的。我接着又对他说:教育应该是家校合力的,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所以希望您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转嫁给孩子,您带给孩子的应该是积极的正能量。这样一来,小含爸爸明显开始信任我了,马上向我吐露了他们家的家庭情况,说是已经和她妈妈离婚了,但是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成长,没有告诉孩子,还让我帮他在孩子面前保密。我马上回复他:国庆长假过来以后,一定到你们家来家访一次,详细地当面聊一聊。并且友情提醒他:希望您以后不要将某些带有情绪的话发在家长群了,这样影响不太好。他一口答应:以后肯定不会了。
就是这样,我赢得了一位顽固的家长的信任。我想接下来的工作中,这个孩子一定会茁壮成长。
9.以信任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篇九
拨开门帘,看见阿姨正在屋子里洗衣服,从额头上流下的汗水把她那简朴的衣服湿透了,我不屑地看了她一眼,打开嗓门对她“喊”道:“我买一个五角钱的冰淇淋。”她抬起头,看了一下我,可是刚要拧的衣服没地方放了,拿着也不方便。只好直起腰把头上的汗抹了一把,笑着对我说:“孩子,把钱放在柜台上,自己去拿吧!”我怔了一下,满脸疑惑地问:“难道你不怕我拿了别的较贵牌子的冰淇淋?”“不,我信任你!”阿姨说完又埋头干活了。我想:她真好,等会儿,我拿了个冰淇淋再把钱放在柜台上也不迟,就转身去拿冰淇淋了。
可万万没想到,我把冰箱盖子刚一打开,我的手一滑,意外地把钱掉进了冰箱里,从冰箱的缝隙中倏地滚得无影无踪了。我十分着急,拨开了十几个冰淇淋,翻找,可都没有见到钱的影儿。我急得都要哭出来了,心里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哪儿去了?这钱没了可咋办呀?”心里更是担心万一她不承认,我不就亏了本?更主要的是她说我说谎骗了她怎么办,岂不是百口莫辩!再加上我翻了这么长时间,她肯定会怪我!
这时阿姨听到了我的话,放下了手中的活,来到我身边,关切地问:“怎么了?”“我的钱掉进冰箱里拿不出来了!”我哭着说。“没事,这个冰淇淋你拿着,反正这钱在这里,什么时候看见它都可以呀!”我抹了把泪水,抽泣了几声,阿姨又和善地对我说:“你别哭了,阿姨不怪你,这个冰淇淋好吃着呢!拿着伞回家吃去吧!”我低头一看,是一个新品种,阿姨用她那有着几个老茧的手帮我擦了擦泪,我高兴地说:“祝您生意好,挣钱多!”“哈哈,好孩子,谢谢。”阿姨说完拍了拍我的肩膀又笑了。
10.以信任为话题的作文500字 篇十
信任的代价
今天,我正在玩电脑,爸爸让我去买馍馍,我是一百个不愿意啊,可是父名难违啊。我只得去了。
我骑上自行车就去了馍馍房,到了那竟然没了,当我想骑着自行车就回家,公路边上有一人卖馍馍,我一摸兜里没钱,因为我们吃馍馍房的馍馍是拿了馍馍之后,到年底一起算,所以现在我拿摸摸就没拿钱,我没钱不只那个卖馍馍的会让我先回家拿钱,他先在这儿等着,在给我称上5斤等我来拿吗?
我这样想这,一面就停下了自行车问:“还有馍馍吗”?他说:“有,但不多了”。我又:“大叔,我现在没钱,你先让我会家拿钱来,你先给我称5斤,给我留着我一会儿回来就卖,行吗”?我焦急的问。他好像看出我的焦急就说:“小姑娘,你先把馍馍拿会去,一会儿送钱来就行了”。边说边称馍馍,我急忙说:“大叔,我一定会送来钱的”。我边说边上了自行车就走了。我想:他就不怕我不给他钱吗?我想我一定不会不给他送钱的,因为他信任我,我就不会让他失望的。到了家我就给爸爸要了钱,立马就送到了他手里,他用信任的眼光看看我,好像在赞赏我一样。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只要你相信别人,别人也会相信你的。
信任协作可贵
无法预知未来的世界,亦无法回到远逝的过去。各老的金字塔是无数劳动者的汗水;雄伟的万里长城是无数劳动者的骄傲;如今的和平世界也是靠我无数革命者的.生命与血泪换来的。自古以来,那些令人震撼的奇迹都是许许多多。一个人的力量是很脆弱的,但许多人团结在一起,互相信任,互相协作,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
拿破仑曾经说过:“若一个法国士兵与一个普鲁士士兵交战,法兵必败;若一百个法国士兵与一百个普鲁士士兵交战,则双方打平;若一千个法国士兵与一千个普鲁士士兵交战,法军必胜。
释迦牟尼教育他的弟子,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中,才永远不会干。正如一个人,只有到了集体中,与其他人信任协作,他的力量才会更有意义。
F4合唱组的歌总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前卫的歌声。尤其是他们那天衣无缝的配合,使人感到前所未有的陶醉感。巴西队之所以屡次夺取世界杯的冠军,不只是由于队员们精湛的技术和精准的脚法,更可贵的是他们之间默契的配合。
不管将来的世界会变得如何,人们之间的合作永远是最可贵的。从开始到现在,从过去到未来,只有信任协作才是真正的力量!
信任的力量
有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获得一份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干了大半年,非但毫无起色,反而在几个大项目上接连失败。而他的同事,个个都干出了成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在总经理办公室,他惭愧地说,可能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安心工作吧,我会给你足够的时间,直到你成功为止。到那时,你再要走我不留你。”老总的宽容让年轻人很感动。他想,总应该做出一两件像样的事来再走。于是,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多了一些冷静和思考。
过了一年,年轻人又走进了老总的办公室。不过,这一次他是轻松的,他已经连续七个月在公司销售排行榜中高居榜首,成了当之无愧的业务骨干。原来,这份工作是那么适合他!他想知道,当初,老总为什么会将一个败军之将继续留用呢?
“因为,我比你更不甘心。”老总的回答完全出乎年轻人的预料。
老总解释道:“记得当初招聘时,公司收下100多份应聘材料,我面试了20多人,最后却只录用了你一个。如果接受你的辞职,我无疑是非常失败的。我深信,既然你能在应聘时得到我的认可。也一定有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客户的认可,你缺少的只是机会和时间。与其说我对你仍有信心,倒不如说我对自己仍有信心。我相信我没有用错人。”
11.为爱情加把“信任锁” 篇十一
有人推测说,这段文字可能是美丽的海伦写给她那苦命情人的。当所有人都认为帕里斯王子自私的行为给特洛伊带来了灾难,当所有人都在指责他太过懦弱、不够勇敢时,海伦用这样一段文字表达了她对爱人的信任和支持,她始终坚信爱人是坚强的,是敢于承担责任的,他的努力最终能达到目标。如今,特洛伊古城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而这段文字是否就是当年海伦写给帕里斯王子的,也无从考证,但铭文中包含着的那种对爱人无限支持,绝对信任的深情,直到今天仍令人动情。
“当所有的人认为你向左时,我知道你一直向右。”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人来说,来自亲密爱人的绝对信任,是最宝贵的支持,会产生最强大的力量!
我们都明白,信任对一份感情的维系有多么的重要,但是,爱情中的我们依然在怀疑、猜测、误解中挣扎。为什么我们经常揣测对方的甜言蜜语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为什么我们经常想着要去查看对方的手机、邮件、MSN?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他人的评价或者暂时的不顺而怀疑对方的能力?为什么我们不能也不敢去信任身边的他?
你为何没有安全感
林子:我老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漂亮,知道的不够多,总是怕被他抛弃,明知道他对我挺好的,而且也不是容易乱来的那种人,但我还是总想着他会不会背叛我,经常想查看他的手机,想知道他的QQ、MSN、邮箱密码,有人打电话我都会问男的女的,我知道问多了他会烦,而且换成我自己也不喜欢别人这样不信任我,但就是控制不住。他一句开玩笑逗我的话我都承受不住,比如他开玩笑说不喜欢我啊,不想我啊什么的,我就会一下子哭起来,现在已经哭得他都不珍惜我的眼泪了。如果打不通他的电话,比如没信号、关机、占线,我就会一直打一直打,直到打通了才罢休,有时会不停地打一天……我受不了了,我觉得我们的感情早晚会被我毁了,可我控制不住自己。我到底怎么了?我该怎么办?
男女之间的爱情是一种相互依恋、相互支持的关系,是成年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人们希望在爱情这种亲密关系中找到安全感,感觉到安全的人能很好地信任别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与爱人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安全的;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如林子,则可能会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怀疑,因为他们觉得很多事情都是不确定的,不安全的,对被抛弃的想象和恐惧迫使他们缠着对方,直到两个人都觉得窒息。
心理学家Hazan和 Shaver于1987年编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用于测查爱情这种依恋关系的不同类型,测查时要求被研究对象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哪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爱情中的所思、所感和所做:
A. 我发现与他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他和让他依赖我。我不担心被他抛弃,也不担心他与我关系太亲密。
B. 与他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难以让自己依赖他。当他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他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C. 我发现他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他。
大量调查发现,在成年人中,约60%的人认为自己是A型,即安全型,他们可以与爱人形成安全的依恋,互相信任和依赖;约20%的人把自己描述为B型,即回避型,他们无法信任和依赖他人,宁愿不依赖于别人,也不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对亲密的关系抱以回避的态度;另有约20%的人把自己描述为C型,即焦虑—抗拒型,他们希望与爱人非常亲密,但他们总觉得对方没有自己希望的热情,他们也经常怀疑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而且会在自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产生挫折感和愤怒。除A型之外,另外两种类型的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危机,他们大多不满于自己与爱人的关系。
我们很难说采取哪些措施即可增加一个人的安全感,进而让他可以更好地信任周围的人和事,因为最原始的安全与信任源自于小时候我们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关系,那些在童年时与父母关系融洽,感受到更多关爱和重视的人,在恋爱后也会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更容易信任他人,相反,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就很糟糕,彼此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和相处模式的人,恋爱后也很难在爱人那里寻找到已经缺失的安全与信任。
谁偷走了你的自信
小凡:我总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工作后因为经常加班也憔悴了很多,再看看老公,却觉得步入职场后的他越来越有魅力了。我忍不住成天在老公面前念叨自己老了,问他出去应酬时会不会叫小姐,是不是有第三者……我开始特别注意老公:他怎么老是不回家吃饭?怎么周末也要上班?每天下午我会习惯性地打电话问老公:你在哪里?你在干什么?回不回家吃饭?有一次老公单位有个活动,却不愿带我去,我很介意,心想难道是因为我这个老婆带不出去?此后,我们开始不断地争吵,我越来越敏感和焦虑,常常故意找茬儿,而老公在解释了几次之后也逐渐失去了耐心,索性待在公司不回家,现在他向我提出了离婚……
如果说安全感很难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加以改变,那么自信则是我们可以着力攻破的一点。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对他人的信任源自于个体的自信,一个不够自信,对自己充满怀疑的人,在恋爱中会更多地把这种不自信投射到对方身上,并会不断地寻找各种“蛛丝马迹”,以证明自己的各种揣测和怀疑,而对方因为不被信任所产生的恼怒和指责又会反过来加重其恐惧和不自信,如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最终弄得双方都疲惫不堪。其实,相爱并不意味着“唯一拥有对方”,自信的人很清楚,她的爱人是可以支持和依靠的,她的人生会因为爱情而更加多彩。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罗斯·泰勒建立了一个专门的“信心实验室”,通过一系列培养日常技能的练习来提高人们的自信。泰勒说:“有了行动才会有改变,如果你做事情的时候有一种更加自信的激情,它给你的神经系统造成的反馈就是你真的很自信。”
苏武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在爱情和婚姻中,你信任爱人,对方在哪里你很心安,你相信他不会做对不起你的事,你相信他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努力建立的就是这种相互支持的健康的亲密关系,而不是互相搀扶着、缠绕着的病态依恋。两个人手挽手肩并肩,需要的时候你推我一下,我扶你一把,当所有人都认为你所爱的人向左时,告诉他:“我知道你一直向右!”这或许就是对爱的最好表达!
图/付业兴
12.以信任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篇十二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13.以信任为话题作文600字 篇十三
信任是金
信任是金,国家之间如果缺少信任,就会爆发许多的战争;信任是金,朋友之间如果没有了信任,那么那份友谊就将会荡然无存;信任是金……而那一次,就让我知道了信任的价值和意义。
星期三的劳技课上,我们要做一个工艺品,我对那件工艺品很感兴趣,所以做得比较精致。下课了,我的一个好朋友跑过来对我说:“你做的真好,帮我也做一个吧!就当是留作纪念也好啊。”我想也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可上天似乎在与我开玩笑——作业真多。晚上,我急匆匆做好作业后,便上床睡觉了,早把那件事抛到了脑后。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到了第二天,一下课,朋友就问我:“你做好了没有,快给我吧!”哎呀,我还没有做呢!我顿时惊慌失措,唉,该怎么说呢?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你怎么了?”她关心得问道。“我……我……”我想了一下,说,“我……忘带了,明天给你,如何?”话音刚落,一颗豆大的汗水便从我的脸颊上划落。“好吧!”她想都没有想便答应了。我眺望天空,天空似乎在批评我,俯视小草,小草好像也在嘲笑我。
同样,这天的作业也很多,但我已经顾不上这么多——如果再不做好的话,那岂不太不守信用了。星期五上学时,我终于将作品交给了朋友,她捧过作品,仔细端详了一阵,连连称赞道:“哇塞,好漂亮哦!你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这么精美的作品,太强悍了!”我听了,羞愧得底下了头。又一节课下课了,我情不自禁地走到了她的座位旁,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没想到,她听完后,对我说:“没关系,谁叫老师的作业布置得多呢!再说了,这样就更能体现出你的水平啊。”说完,她便冲我笑了笑,离开了座位。
虽然说,这件事是我的过错,但是,如果当时她因为我不守信而从此不信任我,那么这份友谊就会被毁了。而正因为她信任我,才使我感到深深的歉意,让我有了知错就改的机会,更让我从此懂得了,信任一个人,对于那个被信任的人来说有多么重要。
有一美丽叫做信任
有一种美丽叫信任 信任是一缕阳光,可以温暖他人的心灵;信任是一条纽带,可以连结我们的心灵。生活中的信任,可以鼓励他人;社会中的信任,是事业发展的保障。信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东西。信任是双方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语言。一个信任的眼神可以化解矛盾的坚冰,一个信任的口吻,足以让人刻骨铭心,永难忘记。
就在5月12号的那天,在四川发生了大地震。许多人被压在了废墟下,因为他们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人民解放军,相信他们一定回来就他们所以群众们坚定的活下来。一位老大爷被解放军就出来却不肯松开解放军的手,他对解放军说:“我相信你们,是你们再次给我一条命让我活了下来。”看着许多人坚定的相信。信任让他们活了下来。
由于变幻莫测的世界,赋予了人们更多的欲望,人们心中普遍对信任产生了怀疑,可我却认为维系人之间的只有信任2字。
我家曾养过许多植物宠物,每到春节要回老家过年。我担心着它们的温饱问题,于是我却将它们交给了我的邻居看管,我知道是信任让我在回家的几天里,放心地将一个家交给了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
对孩子,信任是母亲眼里的慈祥;对老人,信任是肩上的那付担子老人担不动时,儿女们接过来又默默地放在自己的肩上。
一个缺乏信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缺乏信任的国家没有未来。大到民族、国家,小到团体、个人,没有信任,便如大海的船,失去了航行的路标。
【以信任为话题的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以信任为话题作文600字11-10
高三话题作文信任800字07-17
以灯光为话题的作文06-19
以陪伴为话题的作文07-02
以善良为话题的作文07-03
以美丽为话题的作文07-20
以孝顺为话题的作文08-05
以起步为话题的作文08-10
以光明为话题的作文08-10
以礼物为话题的作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