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7篇)
1.2018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篇一
2018年初一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2018年初一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1、(10分)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都过A(m,1)点.求:
(1)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C、D两点,如果A点坐标为(2,0),点C、D在第一、三象限,且OA=OB=AC=BD,试求(1)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10分)某蓄水池的排水管每时排水8m3,6小时(h)可将满水池全部排空.(1)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2)如果增加排水管,使每时的排水量达到Q(m3),那么将满池水排空所需的时间t(h)将如何变化?
(3)写出t与Q之间的关系式(4)如果准备在5h内将满池水排空,那么每时的排水量至少为多少?
(5)已知排水管的最大排水量为每时12m3,那么最少多长时间可将满池水全部排空?
4、(10分)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A(4,),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沿Y轴平移后经过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B(2,m),求平移后的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的2018年初一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祝您学习愉快!
2.2018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篇二
一、听力
1.看图、听录音、用数字标出朗读的顺序。(每题1分,共10分)
2.选出你所听到的词语,将其编号填在题前的括号里。(每题1分,共8分)()1.A.work B.walk C.worker D.take()2.A.swimming B.skating C.dancing D.making()3.A.They’re B.Their C.There D.Here()4.A.Sundays B.weekdays C.weekends D.Saturdays()5.A.take B.talk C.book D.like()6.A.interested B.interesting C.wonderful D.fantastic()7.A.stomachache B.headache C.toothache D.earache()8.A.plane B.subway C.train D.car 3.从A、B和C 选项中找出你所听到的英语句子的最佳答语。(每题1分,共7分)()1.A.He bought a lot of books.B.We often sang, danced, chanted.C.I had an English class at 7:00 yesterday.()2.A.You can go there by bus.B.I helped them to tidy things.C.I usually go shopping()3.A.No, I don’t.B.Yes, I do.C.Yes, of course.()4.A.They are thirty-six yuan.B.I like the shorts very much.C.It’s thirty-six yuan.()5.A.At 16 Happy Street.B.I come from New York.C.There are many new buildings in my community.()6.A.It’s Peter’s.B.I will go by taxi.C.This toy taxi looks nice.()7.A.I’m going to the Great Wall.B.I’m going to travel.C.I’m going swimming.4.听一段短文,将听到的词语写在横线上,一空一词。(每题0.5分,共5分)
Hi, I’m Jenny.Last weekend I v my uncle and aunt in Hangzhou.I went there b bus.Then my cousin, Tony and I t a taxi to the West Lake.We rowed the boat on the l.Then we went to the Taiziwan Park o foot.It was a hot day.The s was shining in the sky.We felt hot and h.We sat under a big tree and h lunch.We a bread, hamburgers and some bananas.We were very h that day.二、根据图意找出正确的单词或词组,将其字母编号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三、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The students _________(not have)an English part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2.I want _________(make)my house more beautiful.3.Would you like _________(swim)with us? 4.There _________(be)a lot of trees in the park.5.We _____________________(visit)Chinatown in Singapore tomorrow.6.The City Library is the(big)in the world.7.He never ____________(watch)TV till very late.8.Look!The boy __________________(drive)a car.9.The ____________(child)are cleaning up the forests.10.Can I have some ___________(strawberry)?
四、根据所给情景填空,一空一词。(每题0.5分,共10分)1.你想问问Kate, 她假期做了什么,你这样问: What _______ you __________ during your holidays? 她说去三亚这样表达:I __________ to Sanya.2.你这样向别人表达邮局与银行之间是一家超市, 你说: There __________ a supermarket __________ the post office and the bank.3.彼得告诉我们他们一家要在中国待上两周,这样说: We are going to __________ in China __________ two weeks.4.Kate上课又迟到了,你告诫她不能再这样了:____________ be late for class again.5.Tom想知道那条裤子的价格,这样问售货员:__________ ___________ are the trousers? 6.你想向别人表达在楼前有许多树, 你说: There__________ many trees __________ __________ of the building.7.你想知道Li Hong怎样学英语,你这样问她:________ did you learn English? Li Hong说他们通过做事情学英语,她这样回答你:We _________ English by _________ things.8.你建议你的弟弟不要吃太多的快餐食品,你这样表达: You __________ eat too __________ fast food.9.Jim觉得他们可以在学校学到很多有关中国的历史,他这样说:
I think we will __________ a lot of the history of __________.五、从A、B和C中找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每题1分,共10分)()1.—Where _________you last Friday? — I _________at home.A.are, am B.were, was C.were, am D.was, was()2._________ your brother enjoy _________ football games? A.Does, reading B.Do, looking C.Does, watching D.Do, watching()3.Toronto is one of the cities in.A.America B.Australia C.England D.Canada()4.We can cross the street now.The light is.A.green B.yellow C.red D.on()5.— __________ you like playing with the girls? —Yes, I do.A.Will B.Would C.Are D.Do()6.May’s family all___________football.A.likes B.is like C.like D.are like()7.There is a bus stop ___________ the park.A.in front B.next to C.at back D.in for()8.He listens to his teacher ____________.A.careful B.carefully C.care D.active()9.Mary often helps me ______ my English.A.about B.at C.with D.in()10.My friend is _________ animal doctor.A.a B.an C./ D.of
六、根据实际情况,用完整句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10分)1.What did you do during your holiday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at is she good 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here are you go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hat’s your hobb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补全对话,首字母填空。(每题0.5分,共5分)
A: Hello, Micky.W________ is the post office? I want to send s________ nice books to my f_________.B: Oh, let me tell you the way, Mimi.T________ right at the cake shop.Go straight.You’ll see a restaurant.Walk behind the restaurant, and turn right a.Then you’ll see a bus stop.A: Is the post office n_________ the bus stop? B: No.Walk for half an h__________.When you see the animal s_________, turn left.A: Then I’ll see the post office, right?
B: Er, no.You’ll c_________ back here and see m__________ again.A: You naughty Micky!
八、阅读理解(每题1分,共10分)(A)阅读短文,根据文章内容判断。(T/F)
Wang Bing: Yang Ling, what did you do last Sunday? Yang Ling: I visited Liu Tao’s grandparents.Wang Bing: Where do they live? Yang Ling: They live in a small town near Nanjing.They have a really nice house.I went there with Su Hai, Su Yang, Gao Shan, Liu Tao and Ben.They were very glad to see us.Liu Tao’s grandpa showed us a lot of stamp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His grandma cooked nice lunch for us.We liked the food very much.Wang Bing: What did you do there? Yang Ling: In the morning, we cleaned their house.In the afternoon, we worked in their garden.Su Hai and Su Yang watered the trees and flowers.Liu Tao and Gao Shan picked apples.Ben and I planted some trees.We worked for about two hours.Wang Bing: Were you tired? Yang Ling: No!I like working in the garden.We had a really good time.Wang Bing: Great!I’d like to visit them, too.()1.Wang Bing and Yang Ling visited Liu Tao’s grandparents last Sunday.()2.On the farm, Yang Ling planted trees.()3.Liu Tao’s grandma cooked nice lunch.()4.Yang Ling and Su Hai planted flowers.()5.They worked in the garden for about two hours.(B)阅读选择并回答问题
There was lots of snow on the ground.It had snowed all night.The kids were happy because it was time to make a snowman.First the kids rolled(滚动)a ball for the bottom(底部).It was the biggest one.They put it near a big tree.That was where the snowman would sit.Second, they rolled a ball for the middle.It was medium size, smaller than the first ball.They had to lift it on top of the first one.Third, they made the top snowball.It had to be smaller for the head.It was hard for the kids to lift it on top of the other two.The kids had to put on arms.They used two long sticks.The branches looked like fingers.Then they put on the buttons.Three rocks worked for those.They used rocks for the eyes and mouth, too.One boy gave up his scarf for the snowman.A girl gave up her hat.The snowman was nearly finished!The last step was making the nose.They used a big carrot, and the snowman was done finally!()1.What were the kids going to make? A.A snow cat.B.A snow slide.C.A snowman.D.A snow hen()2.What is the first step of making the snowman? A.To make the bottom snowball.B.To make the middle snowball.C.To make the top snowball.D.To make the carrot nose.()3.What is the second step of making the snowman? A.To make the bottom snowball.B.To make the middle snowball.C.To make the top snowball.D.To make the carrot nose.()4.Which of these is TRUE?.A.The kids used an apple for the snowman’s nose.B.The kids used real buttons for the snowman’s buttons.C.The kids gave the snowman a hat and scarf.D.The kids gave the snowman pants.()5.What is the last step of making the snowman? A.To make the bottom snowball.B.To make the middle snowball.C.To make the top snowball.D.To make the carrot nose.九、完型填空。(每题0.5分,共5分)
Dick gets a little pocket money from his parents every week.He can 1 the money to buy books, CDs, or other 2 things.He doesn’t 3 much.He puts some into a 4.One day, Dick went to a 5.He saw a DVD player.It was a little expensive.But he 6 it very much.He thought 7 could help him to practice English.He wanted to buy it, 8 he didn’t have enough money with him.So he went to the bank to withdraw(提,取)some 9.At last, he bought one and went home 10.()1.A.get B.bring C.give D.make()2.A.careful B.long C.useful D.useless()3.A.spend B.go C.borrow D.take()4.A.home B.bank C.hotel D.hospital()5.A.shop B.library C.park D.home()6.A.like B.to like C.liked D.liking()7.A.they B.you C.it D.its()8.A.and B.but C.so D.while()9.A.food B.food C.drinks D.money()10.A.sadly B.happily C.slowly D.unhappily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英语下册期末综合练习一听力稿及答案
一、听力
1.看图、听录音、用数字标出朗读的顺序。(每题1分,共10分)1.act in drama 2.post office 3.the Great Wall 4.go to the cinema 5.have a stomachache 6.a pair of shoes 7.play the piano 8.birthday gifts 9.have a headache 10.by subway Keys: 3-5-8-4-7 1-6-2-10-9 2.选出你所听到的词语,将其编号填在题前的括号里。(每题1分,共8分)1.I walk to school every day.2.We’ll have a dancing class next week.3.Their English teacher taught them in many ways.4.He usually visits his friends on weekends.5.We shouldn’t talk in the reading room.6.What a wonderful performance!7.What’s wrong with the old man? He has a stomachache.8.People can take the train to see the animals.Keys: 1.B 2.C 3.B 4.C 5.B 6.C 7.A 8.C 3.从A、B和C 选项中找出你所听到的英语句子的最佳答语。(每题1分,共7分)1.What did you do in English class? 2.How can I get to the City Library ? 3.Would you like to go to Disneyland? 4.How much are the shorts? 5.Where do you live? 6.Whose taxi is this? 7.Where are you going for your summer holidays? Keys: 1.B 2.A 3.C 4.A 5.A 6.A 7.A 8.A 4.听一段短文,将听到的词语写在横线上,一空一词。(每题0.5分,共5分)
Hi, I’m Jenny.Last weekend I visited my uncle and aunt in Hangzhou.I went there by bus.Then my cousin, Tony and I took a taxi to the West Lake.We rowed the boat on the lake.Then we went to the Taiziwan Park on foot.It was a hot day.The sun was shining in the sky.We felt hot and hungry.We sat under a big tree and had lunch.We ate bread, hamburgers and some bananas.We were very happy that day.二、根据图意找出正确的单词或词组,将其字母编号写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Keys: H-I-E-A-B C-F-D-G-J
三、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Keys: 1.didn’t have 2.to make 3.to swim 4.are 5.will visit/ are going to visit 6.biggest 7.watches 8.is driving 9.children 10.strawberries
四、根据所给情景填空,一空一词。(每题0.5分,共10分)
Keys: 1.did, do, went 2.is between 3.stay, for 4.Don’t 5.How much 6.are, in front 7.How, learned, doing 8.shouldn’t/ mustn’t, much 9.learn, China
五、从A、B和C中找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每题1分,共10分)Keys: 1.B 2.C 3.D 4.A 5.D 6.C 7.B 8.B 9.C 10.B
六、用完整句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8分)
Keys: 1.I went to Sanya.2.She’s good at playing the piano.3.I want to be a teacher/ doctor/...4.I am/ We are going to the Great Wall.5.My hobby is collecting stamps/ singing/...七、补全对话,首字母填空。(每题0.5分,共5分)
Keys: where, some, friend(s), Turn, again, near, hour, shop, come, me
八、阅读理解(每题1分,共10分)Keys:(A)F F T F T(B)C A B C D
3.2018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篇三
白云仙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整理与复习。
二、教学重点: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货缩小。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期;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失误。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圆柱、圆锥的认识,通过举例大量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圆锥体特征的实物直观引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当学生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后,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具有如此特征的实物,从而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圆锥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意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学习的内容进行联想和猜测,再通过实验和推理验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例如,联系长方体体积公式猜测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积的教学是按照因出问题—联想、猜测—实验探究—导出公式的思路设计的,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使学生受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3.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有关自主探索和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如:圆柱的特征,要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在教学圆柱展开图的特征时,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开始,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并展开观察,再把展开得到的长方形重新包上,探索并发现此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这就为进一进探索圆柱表面积计算方法打下基础,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特征的认识,锻炼学生空间想象力。
4.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三个学段,使各学段之间数学课程的联系更为密切了。在小学生完成学业之前,对所有数学学习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整理与复习,使那些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突显出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解决中小学数学学习的衔接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完成了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学习之后,进行总体的整理和复习。可以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使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再构成知识网,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的记忆,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负数(3课时)第二单元 圆柱与圆锥(12课时)第三单元 比例(15课时)第四单元 统计(4课时)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4课时)第六单元 整理与复习(32课时)
4.2018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篇四
大猛明德小学
李瑞彩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认识图形
(二)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分类与整合4、100以内数的认识
5、认识人民币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7、找规律
8、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找、画、拼、摆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培养学生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者选择某个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能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不同的分类。并能正确填写分类结果,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6、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内容安排及进度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1-2周 认识图形
(二)4课时 第2-5周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1课时 第5周 分类与整合 5课时 第6-8周 100以内数的认识
8课时 第9周 摆一摆,想一想
1课时 第11-12周 认识人民币
5课时 第12-15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4课时 第16周找规律
4课时 第17周 总复习
5.2018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篇五
教学工作总结
匆匆忙忙中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反思这一学期的工作,除了紧张、忙碌外,更多的是收获和思考!“高效课堂”的推进,让我尝到了学案教学带来的课堂活力和课堂效率的提高,让我感受到了学生所蕴含着的巨大的潜力,让我看到了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逐步提高。在与学生一起相处和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断地实践着“高效”。下面我将围绕“高效课堂”这一主题,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情况作出总结,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能更上一层楼。
一、教研互动、课例引领,促使我更快成长
本学期,在我校积极推进“高效课堂”之际,一段时间以来,我从无知到懵懂,从细心尝试到困惑重重,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极力地实践着自己的课堂。但在这其中,我也深刻地感觉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太大了,面对不同的课型,能力各异的学生,如何才能将“高效”落到实处?在学期初的“骨干教师”观摩展示活动中,面对教师们精心准备的一节节课例,面对和往日不太一样的“高效”课堂,在听课的同时,我沉思着,感悟着,细心领会着“高效”的内涵。并尝试着以《年月日》一课为例,与教师们共同解读“高效”。但遗憾的是,由于自已在理论层面上还认识得不够,导致了与实际的“高效”相差甚远。究竟怎样落实“高效”?张校长发表的博文和后来的研讨活动,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使我渐渐地明晰了前进的方向。尤其是王老师和霍老师在永威之行后,为我们展示的两节汇报课,更让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深刻地理解。高效课堂是真正的互动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它真正的将学生推到了课堂的最前沿,真正地让学生主动地、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狠抓习惯、增强意识,提高思维能力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懒于思考问题,懒于参考到学习过程之中,只要是稍微需要动脑的问题,他们都会凭经验或是盲目的做答。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习惯的关键时期,我利用平时的课堂努力做到:一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包括读、写、说、听等各种习惯养成,学生要会听讲、会学习,也就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关键是要让学生会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识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极力地引导学生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审题,按时完成作业,计算后,要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认真书写等,逐渐学生养成了自觉、主动、认真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三、课堂应简约面不简单,实现理性的回归。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渐渐地觉得:创建“高效课堂”,实际上也就是要创建“简约而生动”的课堂。教学目标要简洁明了,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达成的;教学内容要简约充实,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教学环节简化自然,让学生更真实、有效的进行数学学习。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如果我们善于将各种知识模块有机整合,相信一定能用最低的教学成本取得最大的教学收益。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孩子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孩子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也能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审题,克服粗心马虎的毛病。
4、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孩子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6.2018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篇六
八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皑皑(ái)农谚(yàn)羁绊(jī)挑拨离间(jiān)B.闸口(zhá)旷野(kuànɡ)怅惘(wǎnɡ)接踵而至(zhǒnɡ)C.恐吓(hâ)蛮横(hânɡ)寒噤(jìn)暴风骤雨(jù)D.闭塞(sāi)凋零(diāo)隧道(suì)草长莺飞(yī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偏僻 吩咐 和言悦色 振耳欲聋 B.延安 检讨 历历在目 偷偷摸摸 C.眼框 喧哗 慢不经心 不知所措 D.浮燥 橄榄 穿流不息 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要想做到出类拔萃,就要在各方面比别人多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的努力!
B.贵州省的清水桥是全球第二高的大桥,桥面距峡谷水平面垂直高度406米,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
C.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一直______于科学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3)云,能够帮助我们______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4)你把我的______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A.烘托 沉迷 识别 思念 B.衬托 沉醉 辨别 思绪
C.烘托 沉醉 识别 思绪 D.衬托 沉迷 辨别 思念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
B.《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八年级语文 第1页
共6页
C.《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13分)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4)▁▁▁▁▁▁▁▁▁,只有香如故。(陆游《仆算子 咏梅》)
(5)▁▁▁▁▁▁▁▁▁,▁▁▁▁▁▁▁▁▁!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卖炭翁》)8.阅读下列的名著选段,完成1-3题。(5分)
【A】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他们谈了很久.保尔热情洋溢地告诉她,他选择了这条道路,不久的将来就可以重新回到战士的行列.巴扎诺娃发现柯察金两鬓已有银色的发丝,便轻轻地说:“我看得出,您是经受了不少痛苦.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您已经准备了五年,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但是您怎么写呢?”
【B】保尔开始工作了.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了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全部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受到阻碍.母亲忐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1)在选段(A)中有一句“我看得出,您经受了不少痛苦”,请联系小说的内容,说说保尔所受的痛苦。(2分)
(2)选段(A)中划线的“这条道路”是指什么?(2分)
(3)结合选段,联系这部小说,请谈谈你从保尔身上看到了哪些闪光的精神?(1分)
三、综合性学习(5分)
9.请从下面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的名言是:▁▁▁▁▁▁▁▁▁▁▁▁▁▁▁▁▁▁
体现的传统美德是:▁▁▁▁▁▁▁▁▁▁▁▁▁▁▁▁▁▁▁▁▁▁▁▁▁▁▁▁▁▁▁ 现实意义:▁▁▁▁▁▁▁▁▁▁▁▁▁▁▁▁▁▁▁▁▁▁▁▁▁▁▁▁▁▁▁▁▁▁▁▁
八年级语文 第2页
共6页
第二部分 阅读(40分)
四、(1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0-11题。(5分)
山中 宋 秘演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10.诗歌颔联用了什么手法写景?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3分)
11.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哪几种感情。(2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左右于是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遂与大夫期十日 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原三日即下矣 令初下,群臣进谏 C: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一食或尽粟一石 D: 可无归乎 男有分,女有归 13.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14.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五、(26分)
(一)阅读,完成15-18题(10分)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远
①“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②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③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八年级语文 第3页
共6页
④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⑤“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阳光动力2号”这架不喝油的飞机由太阳能提供动力,几乎不消耗燃料。B.人类把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的历史由来已久。C.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超过30%。
D.“阳光动力2号”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16.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举例子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
B.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电池板的厚度,强调了电池板之薄。C.“阳光动力2号”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飞行的三个要求。D.“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商业价值远小于象征意义。
17.““阳光动力2号”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概况三点即可)
18.从“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之旅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二)阅读,完成19-23题(16分)
朗读的心
⑴几乎整个冬季,每天晚上我都做同一件事情。
⑵“可以开始吗?”我问。“可以了。”外婆准备就续,半躺在床上微闭双目。于是,我摊开书有声有色朗读起来。那个冬天我想尽自己最大所能帮助外婆,让她在幸福与快乐中渡过难关。
⑶“妈妈,我很小的时候,外婆最疼我,是吗?”“当然。不疼你疼谁?”“那么,当外婆需要时,我应尽力帮助她,对吗?”外婆卧病在床,读小学三年级的我,像所有个性极强又富于爱心的孩子一样。“当然!”妈妈看着我,“小恒,你什么意思?”“我是说,我可不可以不去学校,与外婆在一起,我们会很快乐。”“啊?又在打歪主意!”妈妈拎起一根木棍(只要愿意,她总能顺手找到木棍),指着院门喊,“快上学去,再逃课我打断你的腿。”
⑷与妈妈谈判失败,我懊丧了几天。一切又恢复老样子,每天吃过早饭,不得不背起书包去学校,听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四眼”讲课。四眼是一个50多岁的瘦高老头,戴着老花镜,看人时眼珠往上翻,低着头从镜架框上望过来,令你浑身每个毛孔都不舒服,我私下不怀好意地叫他“四眼”。
八年级语文 第4页
共6页
⑸我讨厌学校,讨厌四眼,讨厌那些像苍蝇似的文字。我总是把语文书放在书包最里面,以免看见它影响心情。我喜欢独自到田野,那高高的蓝天,一望无际的碧绿庄稼令我陶醉。很小的时候我病了,外婆会抱着我到小河边,看那自由自在在水里游戏的小鱼。现在,外婆孤单地躺在病床上,我却无能为力。
⑹几天以后,我和妈妈之间又发生了冲突。
⑺“我不想上学,只想和外婆在一起。”妈妈气极败坏,把那张令我尴尬的36分语文试卷扔在地上,我把烫金的奖状双手呈给外婆时,她高兴得掉下眼泪,不断说着一句话:“太好了,太好了!”
⒄也许,朗读的确给病中的外婆带去了幸福和快乐,但真正受益的却是我。它使我从此畅游于广袤的知识海洋,并受益终生。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6期,有改动)19.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瞧瞧,还有脸让我签字,考这样的成绩也不害臊!”“我讨厌四眼,我讨厌读书。”我歇斯底里地跳着脚大叫。我仿佛看见四眼幸灾乐祸的模样。他让我把考卷交给妈妈,不就是希望我吃一顿皮肉之苦吗?这个阴险得比汉奸还汉奸的家伙,我该诅咒他喝口凉水被噎死。
⑻还是外婆最疼我。她把我揽在怀里,说了许多安慰的话。我逐惭平静下来。外婆忽然轻轻地问:“你真的想帮助外婆?”我使劲儿点点头。“好吧,我最喜欢听小恒读书,读老师讲的那些有趣的文章!”这我从未想到过。从前外婆最喜欢我当一名解放军,头上戴着柳条编的帽子,腰插手枪,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虽然恨死了四眼,恨死了语文,但我不能拒绝外婆的请求。有史以来,我第一次郑重地打开语文书——那本已经破烂不堪,像卫生纸一样卷在一起的书。但是,麻烦很快就来了,一连几个字我都不认识。听得津津有味的外婆睁开眼睛,问:“怎么不读了?”
⑼“我,我——”我的脸肯定涨得像紫茄子。“如果不愿意读,外婆就不难为你了。”“不,不——”我差点儿急出眼泪。我无法开口承认自己不认识字。那天晚上,我平生第一次感到羞愧。虽然妈妈此前无数次因为我不安心学习而责骂甚至揪痛我的耳朵,可这次不同,生病的外婆需要我,而我却不能满足她。
⑽第二天,我破天荒地主动敲开四眼的门,希望他能告诉我那几个陌生字的正确读音。出乎我的意料,四眼异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在我告辞的时候,他还亲切地抚着我的肩说:“小恒,很高兴你来。”其实,四眼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恶。
⑾以后几天,我不得不天天去找四眼。因为每天晚上,我都要遇到几个陌生的字词。在又一次回答完我的问题后,四眼慎重地询问我这样做的原因,他不明白一向对书本深恶痛绝的学生,为什么忽然对读书产生了如此兴趣。虽然不太情愿,我还是把一切说了出来。
⑿“向你的外婆问好,她很伟大!”四眼扶镜架的手在微微颤抖,看得出他有些激动,“这样吧,我教你一个识字的办法!”四眼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字典。就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四眼教会了我如何查字典。临走的时候,四眼打算把那本字典送给我,我谢绝了。爸爸在我8岁生日的那天,曾经送给我一本《新华字典》做礼物。为此,我有将近一天不理睬爸爸。当时,我热切希望得到一支会“嗒嗒”作响的冲锋枪。
⒀回到家,我一头扎进床底下,从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玩具和小人书中,寻找那本字典。然而,我翻得天昏地暗也不见字典的踪影。
⒁“小恒,你在干什么?衣服又弄脏了!”我仍撅着屁股埋头寻觅。“问你呢,小恒!”妈妈一把将我从床底下揪出来。“《新华字典》,爸爸去年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不是拿它做小狗的枕头了吗?”“天啊!”我冲到狗窝前,可怜的字典还躺在那里。我很庆幸它没有被小狗当烙饼咬碎。
⒂奇迹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我发现那本破旧的语文书并不太令人讨厌,里面有动听的故事,优美的诗歌。我开始愉快地上学,认真听课。四眼提问时,我不再缩肩藏头担心他点到我的名字。我也有机会在课堂上神气地朗读课文。
⒃每天晚上,做完家庭作业后,我就拿着书坐在外婆的床边。“可以开始吗?”“可以了!”外婆笑眯眯地回答。我已经能够准确无误地朗读那些文章,甚至还可以有声有色地把它们背诵下来。期中考试,我的成绩一跃成为全年级第一,并被评选为三好学生。四眼,不,谭老师亲自把奖状颁发给我。当
八年级语文 第5页
共6页
20.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句子和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A.我的脸肯定涨得像紫茄子。
B.四眼扶镜架的手在微微颤抖„„
21.小说写了“我”、外婆和谭老师,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是谁?研读全文,说说你的判断理由。(4分)
22.有人认为如果把本文的第(1)(2)段放在第(17)段之前,情节思路会更清晰。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4分)
23.综观全文,文章以“朗读的心”为题,有哪些含义?(2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六、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成长的旅途上,我们留下了一个个走过的足迹。我们走过童年,走过游戏;走过苦读,走过奋斗;走过成功,走过失败;走过温暖,走过冷漠;走过沙滩,走过草原;走过春走过秋,走过风走过雨……走过这些旅程,我们体验过快乐、悲伤,品尝过酸甜苦辣,有过彷徨迷惘,也有过深深的思索。这些经历和思考,促使我们更好地成长。
在你走过的成长旅程中,有什么经历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那时,你遇到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如何
“走”怎样“过”?走过之后又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思考? 请你以“走过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姓名和校名。
八年级语文 第6页
共6页
答案:
三还有外婆的慈爱、善解人意和教育智慧。(答出前两点即可得全分)1.B(A.jiān— jiàn;C.jù—zhòu;D.sāi—sè)
2.B(A.言—颜,振—震;C.框—眶,慢—漫;D.燥—躁,穿—川)3.C(如日中天:比喻事物正在兴旺的时候。与句意不符)
4.C(A.否定不当,删除“防止”或“不”;B.搭配不当,删除“学习态度和”;D.缺少主语,删除“令”)
5.C 6.B(《社戏》选自《呐喊》)7.略
8.(1)筑路工作中得了伤寒引发肺炎;忘我工作,体质越来越差导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2分)(2)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靠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2分)(3)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分)9.我选择的名言: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热情好客;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
体现的传统美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现实意义:重礼尚和;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
10.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景,蝉声是动景,落叶是静景。营造了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
11.①对善终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②游山时闲适自在的情感;③平复心中杂念后的喜悦之情;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淡淡的孤独之情。(任意2条)12. A 13.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14.①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②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5.D 16.A 17.①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②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能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③向世人传播了“未来可以 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
18.一切不可能的事情正有待实现,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美好(具有无限潜能)。
19.原来不想上学、讨厌读语文书的“我”为了让病中的外婆幸福快乐,对读书产生热情,逐步改变自己,最终能流畅地读书给外婆听。20.A.我的脸肯定涨得像紫茄子。
此句为外貌(神态描写),形象地刻画出“我”遇到不认识的字无法顺畅地给病中的外婆读文章时的羞愧、为难。
B.四眼扶镜架的手在微微颤抖„„ 加点字为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出四眼老师明白“我”主动对读书产生热情的原因后的激动,为“我”与外婆的真挚情感而感动。
21.主人公是“我”,理由:扣住题目、主要情节、主旨来分析即可。
22.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原文的开头采用的是倒叙的方法,这样的叙事开头,可以设置悬念,使小说的情节更吸引读者。(言之成理即可)
23.一是指“我”为病中的外婆朗读老师讲的文章,给她带去幸福和快乐;二是指“我”对外婆真挚的爱;
八年级语文 第7页
共6页
八年级语文 第8页
7.2018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 篇七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写文章时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2.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2.学习文章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难点
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师、学生采集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课时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知道冬天已经降临了,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竺可桢(1890—1974年),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两分钟内读完。
2.理清文章条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各种因素。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齐读第1自然段。(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请标出有关词句。
(3)课文在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时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讨论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开篇用“沉睡”“苏醒”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共有三种:“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了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
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簌簌”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
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2.学习第2、3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1)第2自然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指名回答,教师总结)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2)第3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指名回答)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许多”说数量不少,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文中有许多词语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关于物候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以及物候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现在,让我们继续跟随竺可桢,探索物候学的奥秘。
1.指名朗读第4、5两个自然段,然后总结段意。(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从观测手段、数据意义两方面写出了物候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手段:“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上,比较简便,容易掌握。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5自然段从反面举例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
2.默读第6~10自然段。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
首先是纬度;
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
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很有条理。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3.齐读第11、12自然段。
思考: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将问题的答案在书上标记)(1)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2)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3)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4)也可以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4.学完本文,我们知道:物候观测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生存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应怎样去保护大自然,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呢?(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实际,畅所欲言。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1.说明的条理性强。,文章首先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课文又在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三部分则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各种因素,它既是第二部分的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最后一部分,在前文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希望人们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更大的农业
丰收。,2.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作者为了使文章通俗易懂,采取了以下的方法:第一,抽象的事物尽量形象化,把丰富的、不易理解的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使读者容易接受。第二,尽量少用专业术语,而用大众都能理解的词句来表达,在阐述每一个问题时都有举例,把物候学知识介绍得一清二楚,便于读者掌握。第三,运用优美、描写性语句和大量修辞手法,使本来枯燥的事例变得生动形象。,avs4al(大自然,的语言)blc{(avs4alco1(一、引出物候和物候学,二、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三、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blc{(avs4alco1(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四、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本文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条理,理解说明事物时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本课教学我将课标的新理论渗透进课堂,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对身边物候现象的关注,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实现了以文本走进生活、又从生活回到文本的目的。,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与技能,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过程与方法,1.比较分析两文的说明对象角度,把握两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2.揣摩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重点,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难点,在反复,比较阅读法、合作探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法。,查阅有关恐龙的科普读物,收集整理关于恐龙的知识。,2课时,,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看过或听说过《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中有许多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知的最庞大的动物——恐龙。恐龙曾经是地球上的霸主,在今天世界的各大洲都生活过,可就是这样一种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的生物,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他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其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为“机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我,机器人》等。,请学生快速阅读第一篇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1.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如何说明文章内容的?,2.课文的说明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讨论归纳:,1.按逻辑顺序说明的,过程为:①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②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③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中明白“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得出“恐龙无处不在”这一结论的,找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轨迹。, 作者首先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然后进行假设推理:是大陆的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推断“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适合恐龙生活——进一步推断“泛大陆”后来又分裂成四部分—于是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文章一方面解开了“恐龙无处不在”之谜,同时又论证了另一个问题:南极洲的恐龙化石为大陆板块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2.讨论:以本文为例,说说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思维,给了我们哪些启示。,(1)联想、想象。由南极恐龙化石联想到恐龙的迁移,由生物界的恐龙迁移想象到地质学的板块漂移理论,使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科学假设、推理。发现问题后,根据已有的理论进行大胆的设想,然后进行科学的推理,进而证实所提出的假设。,(3)多角度思考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南极为什么会出现恐龙化石?从生物学和地质学多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问题,于是在科学研究中出现了新的境界,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我们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得到许多启示,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来谈),课文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开放性和严密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利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打开一扇又一扇新的窗户,我们不禁为作者所感动,科学需要激情,需要创新!,avs4al(恐,龙,无,处,不,在)blc{(avs4alco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在→推究原因(阐述说明内容),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1.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课文中多处运用了设问,这样既将中心内容逐步推出,又使读者有如面对面地交流,既亲切,又真挚。如“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本文在说明“大陆漂移”是恐龙无处不有的原因这一主体内容时,还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将“板块构造”形象化地说明出来,板块聚散的科学原理也就通俗易懂了。,2.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1)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2)作比较。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3)打比方。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上的重要地位。,(4)列数字。如“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而科学地说明南极冰在全球冰中所占分量之大,具体地说明了“大冰箱”的内涵。文中还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说明,给人以科学依据充分的印象,有很大的说服力。,blc rc}(avs4alco1(恐龙无处不有,南极发现恐龙化石o(sup7(佐证),sdo5(―→)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理论)),(生物学)
(地
逻
辑质学),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顺
序
本课是一篇带有科普性质的说明性的小品文,内容比较简单,学生读一遍之后基本都能明白作者的观点。教学时我多用默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分析文章中穿插一些说明文的知识,学习说明方法的运用。在相对有难度的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理解作者说明的思路和从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得到的启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和对科学研究精神的学习。
《恐龙无处不有》主要是说明恐龙在全球各地遍布的事实,从这一说明中,作者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今天,我们将了解沙子——被压扁的沙子,看看它与恐龙的灭绝有什么关系。请大家跟我来吧。
1.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是什么?“被压扁的沙子”在全文中能说明什么问题?
恐龙的灭绝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本文对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
假说一:“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毁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假说二:“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3.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斯石英”——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毁灭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结论无疑是撞击毁灭了恐龙。
本文与前一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说明语言方面比较。1.说明顺序:两篇文章采用的都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
2.说明方法:都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首先,都采用了举例子:《恐龙无处不有》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说明南极不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被压扁的沙子》中举“斯石英与金刚石”,“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证明斯石英是由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从而得出“恐龙的灭绝是撞击造成的”。
其次,都采用了作比较:《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而《被压扁的沙子》,则是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来说明斯石英与普通沙子的区别。
除此以外,还有“打比方”“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3.说明角度:《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4.说明语言:准确简练、浅显易懂。
每一次科学的新发现都会引起新的思考,引发新的科学思维,并可能在不同的研究领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人类社会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不断开拓,不断地相互联系,不断地深化,并以这种形式向前发展。
和“火山说”探究恐龙灭绝原因的意义,防被患于未然压佐证“撞击说”,发现“斯石扁
英”——压扁的沙子第二部分(第5~ 的事实证明,斯石英只在被撞击17自然段):分析
沙问题,支持“撞击说”后才形成子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
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
撞击”
1.题目提纲挈领。
本文的题目看似离题太远,实则不仅没有离题,而且还言简意赅地点出了恐龙灭绝的“撞击说”之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2.用词准确精练。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似乎”是一种猜测、揣度的语气,“肯定”是一种不可置疑的语气。之所以用“似乎”,是因为作者并没有亲眼目睹斯石英出现在地壳深处,只好用猜测语气。之所以用“肯定”,是因为根据科学推理,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压力,而巨大压力存在于地壳深处。
被压扁的沙子
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佐证,―→)恐龙灭绝原因),sdo5(——撞击说))
(化学)(地理学)(天文学)(生物学)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科普知识的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分析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本堂课我通过对这两篇短文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了写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感悟“逻辑性、严谨性的说明结构”。通过比较阅读,能让学生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他们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大雁归来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过程与方法
1.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讨论、归纳。2.体会本文生动描写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珍爱动物的情感,鼓励学生保护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提出问题“撞击说”
重点
1.理解说明对象和特点。2.理解作者的情怀。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表意含蓄的难句,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情境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有关大雁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当第一群大雁来到我们面前时,就宣告着春天到了,它们欢快之极,喧闹地聚会,寂寞了一冬的沼泽地因此增添了许多情趣和生机。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对大雁情有独钟,他把大雁看作与自己平等的生物,看作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宇宙之美的展示者,他怀着对大雁的喜爱、欣赏的心情,观察大雁的种种活动。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大雁的世界。
利奥波德(1887-1948年),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位造诣极深的文学家。《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
关于大雁
大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又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多以六只或六只的倍数组成。
1.多媒体展示课件中大雁活动的情景,同时播放有关雁的歌曲,创设学习情境。2.大雁是一种什么样的鸟?
大雁是一种大型的游鸟,是一种益鸟…… 3.你又是怎样理解“归来”的?
有两层含义:一是大雁返回;二是呼唤大雁,表达一种喜爱之情。
4.教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作者及《沙乡年鉴》的资料,然后抽三名学生做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地方做个记号。6.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大雁的哪些个性特点?
文章描写了3月大雁的归来,描写了春雁觅食前后的鸣叫,描写了孤雁,描写了4月夜间大雁群居沼泽时的鸣叫,即归来、觅食、集会。
大雁是具有灵性的候鸟,是报春使者,喜群居、重友情,有联合观念。
1.你从文中了解了有关大雁的哪些知识?
(1)大雁3月份从南方飞到北方繁殖,11月份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2)大雁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3)雁队以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
(4)春天大雁喜欢在沼泽中聚会,大雁的迁徙是全球性的。2.阅读课文第6~10自然段,探讨选文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
选文对大雁到玉米地的旅行,春雁的集会秩序以及集会中的“激烈辩论”等作了生动的描写。3.“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这句反映了怎样的事实? 反映了季节的更替及春雁的觅食习性。
4.作者笔下的大雁有思想、有家庭、有欢乐也有不幸,他是怎样表现这一切的? 作者往往用诸如“低语”“问好”“邀请”“旅行”“喧闹”“咕哝”“激烈辩论”“发言”等拟人化的语言,使得大雁有了思想,有了家庭,有了欢乐,也有了不幸,展现了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
5.作者在文中不但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且还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1)课文第4自然段中把大雁称为“我们的客人”。(2)课文第6自然段有一句“我们的春雁”。(3)课文第10自然段有一句“我们的大雁”。
6.作者多次把大雁称为“我们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7.作者为大雁的归来而高兴,又为单身的孤雁而伤感。那么有些大雁为什么由双雁变成了孤雁呢? 它们的亲人被人猎杀了。8.作者对被人类猎杀了亲人和伙伴的孤雁而伤感,这表明了作者对猎杀者怎样的态度呢?又说明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做?
(1)对猎杀者的不满、谴责和愤恨。(2)希望人们保护大雁,保护野生动物。
9.请同学们考虑一下:保护野生动物有什么意义?(1)可以保持地球上的平衡生态。
(2)可以使大自然保持丰富性和多样性。
(3)可以为我们人类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欢乐和情趣。10.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认为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有益无害的动物,与动物和谐共处。一言以蔽之,人类应该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
11.把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画下来的优美句段再认真地读一读,仔细品味,思考交流认为写得好的原因。
(1)“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这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描写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大雁的聪明、可爱、热情,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
(2)“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这一句把大雁比作“客人”,表现出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动词“溅起”“抖落”用得生动逼真,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大雁归来预示着万物已经摆脱了冬日的严寒,温暖的春天已经来临。
(3)第4自然段中的“盘旋”“慢慢扇动”“静静地滑翔”这几个动词也用得好。
这些动词不但写出了大雁降落的具体过程,富有动感,而且写出了大雁动作的优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说明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4)“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作者把迁徙中大雁的鸣叫,比作是“带着野性的诗歌”,这既写出了大雁的可爱,说明大雁是人类的朋友,更表现出他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12.思考下面这些句子的内涵。
(1)“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说大雁知道威斯康星的法规是什么意思呢?
联系下文解读此句。下文说,大雁知道11月份从黎明到夜幕降临,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这说明大雁也摸清楚了这个规律,所以冬天只有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放心地活动、觅食。
(2)“单调枯燥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单调枯燥的数字”指六只,或六的倍数,由这些数字分析,六只的雁群是一个家庭,而之所以有“孤雁”,是因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被枪杀,它们有的成了“心碎的寡妇”,有的失去了子女,原先就为这样推断而感伤,而六年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论,所以进一步激发了爱鸟者的伤感。为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动感情的情形是少有的,但是关于大雁的单调枯燥的数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意味,不能不令人动情。
13.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写大雁的古诗句?
(1)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有一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宋代范仲淹的词《渔家傲》中有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唐代诗人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一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浓郁的抒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字里行间注满爱鸟之情。他对大雁的迁徙飞翔由衷钦敬,他为大雁担惊受怕,为遍体创伤的孤雁的不幸而悲伤哀痛。他为大雁归来而欣喜欢乐,对大雁的种种鸣叫声由衷喜爱,即使不是直抒胸臆,笔墨中也饱含爱意。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雁对季节把握准确。第二部分(第3~10自然段):写大雁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大雁有联合观念,它们的迁徙为地球带来了生机。
1.诗意表述,情感丰富。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这一句是说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大雁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春天的希望、春天的喜悦。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2.语言真挚,情意浓醇。
本文语言十分优美,具体表现在: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等,使文章形象生动,可读性强;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大雁的特征;词汇丰富多彩。
3.形象描写,声情并茂。
本文多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大雁的形象在作者笔下,跃然纸上,声情并茂。
大雁归来 利奥波德
雁队和孤雁(感伤)珍视动物
鸣叫(“辩论”—“低语”—喜爱)保护自然
联合的观念(赞美)
这节语文课,全面渗透新课改理念,又充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可以说体现了语文教学应有的价值。
我的教学设计呈板块状,合理而有梯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突出基本能力培养,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又强化基础训练,重视知识积累。让学生自主学习,我的适时引导、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实而不死、活而不乱,创设了一种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8 时间的脚印
知识与技能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过程与方法
通过速读、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弄清说明的层次和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重点
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和写法特点。难点
阅读较长文章,把握说明的层次。
速读法、跳读法、“巧妙裁剪”法。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把时间比作一去不复返的流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这里人们把时间比作为飞速的“箭”和“梭”…… 其实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关于岩石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齐读):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海枯石烂(kū)粗糙(cāo)帷幕(wéi)...龟裂(jūn)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2.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用笔勾画出重要环节。3.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5.完成下列填空题,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从(“死”的石头上)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石头的颜色不同)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化石)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6.小结: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也是有意义的,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探寻它们,进而为人类造福。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色?
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2.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讨论明确:课文引用高士其的话开头,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课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吸引读者。
3.第4自然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找出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分析它们承启了哪些内容?
第5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总领下文——岩石被自然界中各种因素改变)第7自然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启下——岩石毁灭的过程)第18自然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承上——总结上文岩石新生的历史)第22自然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承上启下——承上总结了岩石记录时间方式之一:毁灭与新生;启下谈岩石记载历史痕迹)第24自然段: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承上——总结“砾石”能够记载地壳的活动)第27自然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启下——列举事例说明化石记录地质时期)
5.根据承上启下的段落,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部分(5~29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自然段):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可以记录时间。第二层(22~29自然段):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自然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
6.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第22~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地壳的活动;②气候的变化;③古代生物的状况;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7.阅读第28~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人类是怎样根据化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8.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9.品味说明语言(1)“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这一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说明方法是列数字。
加点词语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2)“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地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1.层次清楚,过渡自然。文章引用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文章先说明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然后说明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成为地球上的一部“无字的史书”。
本文中有些独立成段的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有的承接上文,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2.拟人手法,生动有趣。
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写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一句把“岩石”的被动与无奈表现得惟妙惟肖,令人同情。再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这个排比式拟人手法,给读者以形象的动感,把平时看做可怕的事物写得轻柔可见。
时间的脚印
(一)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种记录时间的方式。
(二)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地壳的变化气候的变化2.岩石保存的历史痕迹古代生物的状况
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1.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三)读懂岩石记录,造福人类。
本课中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较难把握,在让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我采用了图示法,这样,学生对岩石的生成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然后,用更为直观的图片加以印证说明,进而让学生明白:岩石从毁灭到新生的过程就是记录时间的过程。理清了文章的内容,说明顺序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配合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课件,条理清楚,容量较大。考虑到学生对教材不够熟悉,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入场到上课的这段时间,播放了部分课文录音,让学生尽快了解学习的内容。后半部分插入的音乐,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本课教学,使我明白,说明文教学并不全是枯燥无味,只要善于摸索、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说明文教学也同样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这对日后的语文教学将有极大的帮助!
本课最大的遗憾是,对科学精神的渗透只停留在表面上。扩大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写作(二)说明的顺序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过程与方法
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周围的事物,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
重点、难点
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说明文,准确地来说都属于事理说明文,像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梦回繁华》《中国石拱桥》等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些文章或说明事物特征,或阐明事理,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说明的顺序有哪几种?我们在习作中怎样来运用它呢?
二、认知说明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像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片山水。
②时间顺序:是指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后顺序来写,呈现出“过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分别做出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三、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
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顺序,一般应考虑以下两点:
①与说明对象有关。当我们是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时,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比如《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就采用了空间顺序。当我们是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时,就要采用时间顺序,比如法布尔的《蝉》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中的过程,就采用了时间顺序。当我们是介绍事物的道理时,一般会采用的是逻辑顺序,比如《苏州园林》,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恐龙无处不有》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就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
因此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
②与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关。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和事理的文章,怎样写好一篇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写,用合适的说明顺序有利于凸显说明对象的特点。如《大雁归来》一文,虽然是以动物(大雁)为说明对象,但作者主要是介绍其生活习性的,借以告知人们要保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因此采用了逻辑顺序。
当然,具体到写作实践中,采取哪一种顺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如《中国石拱桥》全篇采用了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而在举桥梁例子的时候,釆用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
四、写作文题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五、佳作欣赏
神奇的智能手机
要说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是什么呢?那就是手机。如今的手机有一个新名字,叫智能手机。
什么叫“智能手机”呢?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智能手机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呢?
智能手机可以和电脑一样上网购物。记得去年老师让我们买一本图书,爸爸跑遍了附近的几家书店都一无所获,只好赶了半小时的路程到城西新华书店才买到,来来回回足足花了一个下午时间。而今年,妈妈的智能手机安装了支付宝,上淘宝网轻轻点几下,许多图书展现在我们面前,价格上还给我们打折呢!不出家门第二天就拿到了好几本崭新的图书,真是既方便又实惠!
智能手机可以和电脑一样上网聊天,但是比电脑更便捷,因为它可以随时随地和对方交流。在学校组织的“手拉手”活动中,我认识了淳安枫树岭中学的姜丁柔同学,以前我们只能通过书信进行交流,又慢又缺乏色彩。今年,我得知了她的QQ号,用妈妈的智能手机上网和她视频聊天,我们终于看到了对方的音容笑貌。之后,我们经常在课余时间通过智能手机聊学习、谈自己班里的趣事,两个人常常被对方“感动”得“前仆后继”,捂着肚子笑个不停。今年6月,远在老家的六岁表妹参加区少儿组的武术表演,还拿到了优秀奖,她拿到奖的那一刻,我和妈妈正在路上呢,妈妈的智能手机上就有了她传来的喜讯。我们马上就视频了,还有眼有板地表演给我看。虽然我们远隔数百里,却在第一时刻一起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当然,智能手机的发展未来将更加广阔。不仅能个人通信、信息管理、日程记事、任务安排、多媒体应用、浏览网页等,还将是“智慧城市”“智慧家庭”的重要手段。听爸爸讲,智能手机已被各国应用于军事领域。如利用智能手机的照相、定位跟踪、惯性传感、蓝牙信号、电子罗盘等功能,可进行无线遥控。就是通过智能手机无线信号,可对自己发射的微型无人机和机器人进行遥控,也可接管其他无人机和机器
人,完成侦察、监视任务,实时观看显示屏上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图像。还可以用于战场通讯和侦察,用作战场态势感知终端……
智能手机还真是厉害噢!它是科技发展的产物,科技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妙,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2018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寒假作业】推荐阅读: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岳麓版)07-16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7-19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0-10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06-28
山东省莱芜市2017-2018学年寨里中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