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唤起学生的真情

2024-11-09

用爱心唤起学生的真情(共4篇)

1.用爱心唤起学生的真情 篇一

用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感化人格,用爱心唤起爱心

听了赖老师“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的师德报告会,受益匪浅,我对教师的师德以及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把公正、仁慈、义务感作为教师人格的基本范畴,因为在影响学生教育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相当积极、颇为活跃的一个因素,那么基于这个原因,教师的健康心理因素及自身的道德因素不但影响自己个人的发展,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为此,一个教师应当从塑造自身健康心理入手,塑造一个良好的教师的形象。

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塑造一代,自己的道德情操优劣与否也将会直接影响下一代健康正常成长与否。在漫长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以自己的优秀的品质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感化自己的学生们。因此,教师确实是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境界、纯净美好的心灵。在职业操守中,要甘于安贫乐道,必须如老僧悟道般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一如那知名的教育家陶知行的一生: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的健康心理还可以体现在怀有一颗“慈母”般的心。而这颗对学生的的慈母般的心纯粹来自于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来源于强烈的一以贯之的责任心。不可否认,教师的母爱精神真正的具有不可估量的感召作用与才华力量,学生的所有的逆反心理与对抗情绪,往往都会在这颗慈母般的心的抚爱之下土崩瓦解,消弥于无形,这样,也就最大的限度地激发与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教师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与帮助,对差优生一视同仁、无分等级,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中有无穷地动力。寸草春晖,教师母爱,良性循环。这种神奇的母爱力量之作用,也被很多的有着成功经验的教师所佐证了。

掩卷长思,我再次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品质与健康的心理之外,还得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识。毕竟这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快如闪电迅雷的时代,博学多才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成为重要,因为教师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可能提出来,而且是往往出人意料地“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可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却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和丰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量与质的变化。因而,为师者也得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再学习,尽量让自己的知识也不断地处于更新与变化之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唯其如此,教师的知识才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不会走向陈腐与朽化。

“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让我深知作为幼小心灵的雕塑者之一,必须具备三点:一,道德品质之高尚;二,慈母爱心之坚持;三,更新知识之不懈。三点具备,才有为“师”者格,为“人”者格,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副教书育人的重担。“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让我悟出了为师之道,更可贵的是提及了当前倍受人关注的话题——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我认为教师健康的心理除了拥有慈母般的心外,更为重要的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教师如何保持内心的从容与淡定,也唯有如此,教师才会把教育视为事业,而不是职业。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我们修身养性。

“抹去灰尘 点亮心灯”,对于教师而言,修德尤为重要。教育是用心灵培育心灵,用人格感化人格,用爱心唤起爱心的事业。可以这样说,高尚的师德可以生成教师职业诸多的幸福与美好。

2.用爱心唤起学生的真情 篇二

一、重视日记、周记等日常写作训练, 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一般来说写作时心灵应处于自由的状态, 这一种状态如果受到一点干涉, 就会敏感的关闭。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 能使学生产生亲和力和积极的情感。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记日记、周记, 因为这两者都有助于学生心灵的放松与情感的宣泄。日记是学生个体情感和体验的表达, 在日记里, 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尽情宣泄;周记, 顾名思义是一周记事, 是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渠道。通过周记谈心, 与其他方式的师生谈心有所不同, 它能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 在这里谈心时, 学生的心灵都处于一种放松状态, 学生可以借助文字, 自由地表达真情实感。只要心灵之窗打开了, 教师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提炼出对生活的感受, 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唤起、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 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再体验———再积累———再打磨———再升华的良性循环, 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这是“双赢”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心理, 接近学生, 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学生个体成长的愉快和满足, 会积沉下来, 在作文中不时有所表露。

二、重视积累,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宝库里蕴藏着悠久的文明、灿烂的文化、丰满的伟人形象, 这些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文化的沉淀, 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淌至今依旧熠熠发光的金子, 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露、白发、杜鹃等融合的乡愁, 如阳光、春天、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这些传统的氤氲、美妙的意境, 对于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用很大。除此之外, 那一个个名垂至今的诗词名家, 是一个个鲜活的学习楷模, 也为我们提供了教材。如旷达乐观而又文采天纵的苏轼、婉约清丽而又英气逼人的李清照……了解他们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 很多教师觉得这样会让作文教学失去“主心骨”, 会让学生在历史的淹没、文化的阴影中失去自己的声音, 实践证明, 不会。十七八岁的青年, 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 个性的彰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在历史洪流中流失, 而往往能撷取一瓢或与之交流、畅谈。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 他们不是简单的抄袭、搬用、套用, 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 加深理解, 是在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 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如有的学生为了弄清《诗经》中黄河的清浊, 翻找史料;如学生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与现代的表达手法进行区别……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滤, 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深沉而有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加积累, 厚积方能薄发;学生只有建立起自己的“素材库”, 并能在历史洪流中注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

三、运用多种手段, 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除了引导学生注重对生活的感悟, 教师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 同样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 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 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首先,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 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表现出的超然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屈原列传》中屈原的爱国情怀让人叹惋;《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的激昂豪迈鼓舞人心。其次,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走进社会, 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赛”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美妙的花草树木、神奇的自然景观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阳光下傲然绽绿的小草, 田野间盛开的油菜花, 碧空里飘过的悠悠白云, 都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美好;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 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当然这些图片或影片或风景也不仅仅是为了看而看, 这些感性的材料和教师适时点拨的话语可以加深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学生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和理解就不会仅限于生硬的文字, 在作文中必然会注入自己真诚的情感。

四、教师的引导与“下水”, 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扩展

教师可以就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教学经验为载体, 提示学生思维切入一些平易的事例, 引导学生怎样从他们平凡的生活中选取材料、如何挖掘材料意蕴、如何把握文体, 如何做到“以小见大”等,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有利于启发学生展开写作思路。教师亦可以就同一材料与学生一块进行写作训练, 然后以自己的文章为例, 与学生探讨作品的得失成败。毕竟, 能“切问而近思”的人并不多, 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 经过教师的浓缩提炼, 就具有了穿透力, 就会收到心灵辐射的效果, 这些做法运用起来就能克服写作中常见的抒情议论空洞疲软, 从而获得自然贴切的效果。而教师的这些感受对于学生却是一种别样的感受, 这能促进学生感情的激发, 思维的发散与扩展。“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在这种情形下, 教师的引导与身体力行就像开渠引水一样, 学生的写作热情自然会汩汩而出, 此时, 教师还担心学生没有真情吗?只要学生能抓住向他们袭来的由一个小人物、一桩小事情、一幅画而产生的真情实感, 抓住像一根扎到心头的长针带来的震颤, 感受到像一阵滔天猛浪奔涌而来的怒潮, 学生就能用最真切、最简练的文字, 描画出心尖上的那一霎惊惶、那一点感动、那一丝幸福。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真情在作文中流露, 作文靠真情而升华。只要做一个有心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在作文教学里付出真情, 必能唤起学生的真情, 使真情教育得到实实在在的落实。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的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等情感的熏陶和锤炼, 最终会使自己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与崇高的使命感。在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 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 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又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3.用爱心感染学生用真情铸就心灵 篇三

一、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一视同仁

在一个班级里,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后进生,一个成绩好的孩子家长喜欢,老师喜欢,可是后进生就不一样,他们成绩差,不学习还影响班级纪律。开始我也曾抱怨过,但是魏书生老师著作中的几句话点醒了我,使我恍然大悟: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小气,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大方;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领会到对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给他们爱心,给他们微笑、表扬及鼓励;当然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及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

二、学生管理班级,还班级给学生

要管理好班级,仅仅依靠老师是不够的,特别是早读我们有的时候是两个班级同时进行的,老师看了这个班就没时间看那个班,所以我们必须要依靠学生,要有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我采用推荐的方法,对一些不能胜任工作的也适当进行调整。做老师的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就应该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在我们班有一个叫陈×的同学,上课爱讲话,下课打架骂人。有一次下课我拿出本子正准备发,他走上前来说:“老师,我来发吧!”看到他那么机灵,我表扬了他。并让他做了英语小组长,负责收本子、发本子,积极性提高了,成绩慢慢地进步了。

三、家校联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每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都是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同的特点:有人学得快,有人学得慢;有人成熟得早,有人成熟得晚;有人兴趣比较广泛,也有人兴趣比较专一。这些差别对于某些学生而言因为性格、心理等原因,未必会在学校流露出学习与生活中由于某些不便导致的情绪,但家庭对他而言是不设防的,细心的家长较之学校更易发现学生各个时期异常心理的流露。家长可把自己孩子哪方面不足,哪方面有优势都一一告诉老师,并定期与老师沟通,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4.用爱心和真情育人 篇四

一、呵护、关爱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前提。如果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时,缺乏爱心,必然是方法简单粗暴,批评多,耐心说服少。这样,势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作为班主任,几年来我每天早晨坚持7点之前到校和学生一起上早自习。学生病了,我就到医院去看望;学生病假回校,我就主动为学生补课。学生家庭困难,我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学生做生活费。我教的上一届毕业生里有一个叫安某某的学生,刚分班时成绩倒数,打仗、喝酒时有发生。我对该生做了仔细分析,了解到他是一个重感情、讲义气的孩子,我就多次和他谈心。同时师生感情也越拉越近。每次劳动、运动会,我都会对他的优点进行表扬。就这样这个多次想放弃学业的孩子坚持了下来,并幸运的考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他通过在大学积极努力、刻苦学习,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现已被长春一汽聘用,月薪不低于3000元。他在前些天回来看我的时候,深深地给我鞠了一躬。并感激地说: “老师,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教育,我现在可能正在某个工地里干活。”

二、激励为主,赏罚分明

俗话说的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班级也要有自己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于出色的、表现突出的学生,必须及时进行表扬或是奖励。对于违反校规校纪,表现较差的同学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惩罚。惩罚和奖励都仅仅只是一种教育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让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成长才是最终目标。

我觉得奖励和惩罚相比,奖励才是重要的教育手段,而惩罚则是处于辅助的,次要的教育手段。奖励我觉得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上的奖励,一个是物质上的奖励。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精神上的奖励,除了给予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以外,我主要通过口头表扬的方式,加以鼓励。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这样。有一天早上,我来学校比较早,大约6点40就到班级了。这时我发现我班的一个本镇同学在独自一人拖地。等同学到齐后我在全班表扬了这位同学。从此之后这位同学每次值日都是最早的来班级劳动。

除了通过奖励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外,对学生实施适度的惩罚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完善发展的必要措施。但惩罚要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配合奖励来运用,而且运用时要慎重。如果只是一味的惩罚,而很少奖励,那么学生会认为你看他不顺眼。比如,我班以前规定:迟到的同学要为班级擦黑板一天或是倒垃圾三天。这个规定对我班级里多数要求进步或不爱劳动的同学有所约束。但是,有一天晚课前,一个同学没有按要求在6点之前进班级,而是晚了5分钟,并且不敲门大摇大摆的进了班级。我非常生气,对他说:“干啥去了?都几点了,才回来?!”他却理直气壮的说:“我吃面去了!”我说:“从放学到上晚课1小时30分钟,你没吃完饭?”他却毫不认错的说:“我干活不就完了么?”我看劳动对他根本起不到教育目的。于是找他进行了谈话沟通,先对他的优点给予肯定,同时指出他的不足,最后他低下头和我说他错了。可见,惩罚的同时要以教育为主,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做好班级工作

凡是优良的班集体,必然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核心,即有一支由班干部和榜样型学生组成的骨干队伍。我认为他们能够自我管理的事,便放手让班干部们去干。比如:班长和体委组织运动会。他们根据参赛对手的特点,设计“战术”。每次运动会我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劳动委员组织劳动,把同学组织得井井有序的同时自己干的汗流浃背;体委领学生练队列喊口号时的嘶哑声;宣传委员出黑板报,左瞅右看、写完重写的认真劲。一切一切都是有了班干部的帮助和同学的配合,工作才顺利突出。

做一名班主任难,做一名优秀班主任更难。班主任只有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才能抚慰学生的心灵,才能吹绽学生的笑脸。虽然班主任工作很累。但我高兴,因为我爱我的学生。

上一篇:愚蠢的反义词及造句下一篇:应急救援预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