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学习方法(共8篇)
1.会计基础学习方法 篇一
关于基础会计学课程的学习方法,在自学考试大纲实施要求中已作了比较全面的阐述,自学考试应考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着重掌握以下几个环节:(1)认真阅读教材;(2)参阅有关资料;(3)做好读书笔记;(4)独立完成作业等。这里仅就上述问题作些补充。
(一)关于阅读教材问题
学习有许多环节,但认真阅读教材是最基本的学习环节。只有真正掌握了教材的内容,其他学习环节才能搞好。认真阅读教材,对于自学考试的应考生来讲,特别是其所在地区没有机会参加社会助学单位举办的学习辅导班,得不到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给予指导的应考生来讲,更具重要意义。
阅读教材前,应首先看自学考试大纲、自学辅导书,了解每一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内容要点、考核目标,然后系统、全面地读书。第一遍可粗读,掌握每章的内容梗概,弄清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然后进行精读,精读除全面理解各章节基本内容外,要着重搞懂重点,攻破难点,并且把各节、各章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做到融会贯通。由于是初学会计,许多内容、概念要反复阅读教材才能领会,有的还要结合复习题、作业,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对于会计核算方法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学习,只有弄懂了每一种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整个方法体系。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要嫌琐碎,不能烦躁,要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学。学习不能满足于一般了解,大概其就行了,这样很难达到学习要求。基础会计学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难度很大。对此,应考生必须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学习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学习课程内容要处理好全面和重点的关系,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把握重点,而不能采取“猜题”、“押题”方法学习。只有对课程进行了全面学习,才能真正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而课程的基本内容就是课程的重点,也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所在。
本课程共设十一章,从内容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会计基本理论部分。第一章总论,从理论上概括说明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等。
(2)会计核算基本方法部分。第二章至第十章系统阐述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和运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基本程序。其中,第二章至第五章阐述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账户和复式记账原理及其应用,账户分类。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第六章至第十章阐述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核算形式(或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根据记账原理,结合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格式,说明记账和编表的实务。
(3)会计工作组织部分。第十一章阐述会计工作组织,包括科学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会计机构的设置和组织分工,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会计法规、制度的种类和制定以及会计电算化等。
从上述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看,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会计工作组织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因而必须全面地、相互联系地学习掌握这些内容。当然,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对各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也不一样。
会计基本理论是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学习和理解这些问题,对于学习本课程内容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但是,对于缺乏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初学者来说,诸如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任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大多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因此,学习时可以先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一般了解,随着课程内容的学习,再从相互联系中逐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会计核算的方法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阐述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一整套会计核算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具体运用。这种安排体现了设置课程的目的和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因而是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学习时,应在全面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特点和相互联系,掌握记账、算账、编表的技能。
2、学习基础会计学,要注重原理的学习,吃透原理,活学活用。基础会计学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其原理的学习。教材中在阐述会计核算原理和各种核算方法时多配以实例,目的是通过实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理,并学会运用。要善于将总论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为学习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打好基础的目的。
所谓活学活用,是指对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
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3、学习中要处理好识记、领会和应用的关系。在自学考试大纲实施要求中对各章规定了考试目标,包括考试知识点和考试要求。这里的考试要求是指需要应考者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并具体规定了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其中,应用层次又细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子层次。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的递进等级关系。
按照这一要求,应考者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处理好识记、领会和应用的关系。识记是指能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非。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识记这个最低层次上。较高层次是领会,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并能表述其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分析相关的区别和联系。但识记和领会还不够,还要会应用,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所谓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理论问题,处理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其中,简单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计算、分析、处理某个业务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若干个知识点综合地计算、分析、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应考者在学习本课程时,一定要注意考试大纲的考试目标对各章节内容的能力层次要求。
4、要把课程内容的学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制度的学习结合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制度的法律依据。它的制定和实施开创了我国会计工作的新局面,对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工作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企业会计准则》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的。它的内容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和指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由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其中,除了对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以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作了规范要求外,重点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作了详细、具体的规范要求。因此,学习时应将上述法规、制度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关于作业问题
前面已讲到,基础会计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业务技术方法,本课程学习的重点就是理解和掌握这套方法,而且还要学会运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除阅读教材外,还要动手做作业。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还要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看书时好像是懂了,但一做作业就可能发现并未真懂,或者对某一知识点掌握得不全面,反映出学习中的问题。对于会计课程来讲,做作业非常重要,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作业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看清题意。理解题意,明了每个题目的目的和要求,这是做作业首先要注意的问题。
(2)注意题目提供的资料和限定条件。一般来讲,题目中所给资料、情况都是有用的,但要弄清这些资料是干什么用的。所谓限定条件,例如编制会计分录题,除了某时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外,如果还规定有总账会计科目,那就是要求在编制会计分录时一定要使用规定的会计科目,否则就算错。
(3)做题时,内容不要遗漏,顺序不要颠倒,会计科目或报表项目的名称要写准确、数字计算要仔细,不要出错。
(4)题目做完后要仔细检查是否符合题意,文字、数字有无错误,核算程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清晰、明了。
(5)做完作业要认真思考作业目的是否达到,即通过作业是否达到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能力的目的。
(三)试卷结构
基础会计学课程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业务计算题、简答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名词解释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单项选择题为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项选择题为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业务计算题共40分,其中编制会计分录题30分,计算题10分;简答题为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试题的难易度结构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四)解题技巧
(一)名词解释题才能将正确的、符合题意的答案选出。而能否选此类题型要求对课程中的重要名词概念作出解释,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这些名词在教材中都有明确的定义或简明的概括。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而且内容广泛,覆盖面大。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论述。
例如:借贷记账法
答案: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各种复式记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或直接指明是一种复式记账法)。要点在于:(1)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2)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见教材第43页)。
又如:权责发生制
答案:权责发生制(亦称应收应付制),是按照权利和义务是否发生来确定收益或费用的归属期。要点在于:(1)按照权利和义务(或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2)确定收益或费用的归属期(见教材第18页)。
(二)选择题
选择题型由题干和备选答案两部分组成。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方法等。备选答案一般是4?个~5个,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
此类题型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选择题实际也是判断题,只有经过判断择正确,关键还是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选择题型又可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类题型。
1.单项选择题。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给定的几个(一般是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例如:
会计凭证按其?( )?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a.填制的方法 b.取得的来源
c.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d.反映经济业务的次数
正确答案是c(见教材第137页)。
2.多项选择题。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给定的备选答案(一般是5个)中,有2个或2个以上是
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选对的得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例如:
(1)原始凭证审核的主要内容有( )
a.所记录经济业务的合法性
b.所记录经济业务是否符合计划
c.填写内容是否符合规定
d.会计人员是否签字盖章
e.会计分录是否正确
正确答案是abc(见教材第152页)。
(2)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按平行登记规则进行登记,一般可以概括为( )
a.依据相同
b.方向一致
c.借贷方方向一致
d.金额相等
e.借贷方金额相等
正确答案是abd(见教材第186页)。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大于单项选择题,难就难在在备选答案中到底有几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稍有疏忽就会选择失误,回答错误。这种题型增加了选项的迷惑性,减少了考生猜题的可能性,能测试出考生的水平。为了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可能性,除了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例如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外,关键还在于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扎实地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正确界定问题的界限,理解问题的精神实质。
(三)业务计算题
在这类题型中包括了所有有关核算与计算内容的试题,如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对账、更正错账、编制会计报表、成本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计算等。学习基础会计,不仅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原理,还要学会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各种核算方法。因此,这类题型一般在试卷中占有较大比重,约占40%左右。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之一。这种题型一般要求考生根据题中所给的经济业务资料编制会计分录,目的是综合考查考生对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技能和熟练程度。
答题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书写要规范,账户名称、金额要写全、写准确。
(2)每题一般有十几项经济业务,有的经济业务需编两笔会计分录。有些业务内容前后有联系,如前面销售产品,后面才收到货款;有的前面预付购买材料价款,后面材料才运到企业;前面材料购进,实物先入库,月末材料采购成本计算出来后,才结转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等等。因此,回答问题时要瞻前顾后,而不要顾此失彼。
(3)要注意题中所给资料和提供的条件。
这种题型容易答错而又不容易发现的原因之一是只编分录不登账。平常学习时就不注意这个问题,考试时往往又只要求编分录,而不要求登账。因此,答题时,遇到复杂的业务,为了检查分录编得是否正确,可以在草稿纸上登账检查一下。对有些业务,可以一边编分录,一边登账,不仅可以检查分录是否正确,而且可以为后面转账业务提供数据,避免发生错误。
与登记账簿这一方法有关的题型有:(1)登账,如编分录,然后根据分录登银行存款总账或日记账,并结转;(2)企业与银行对账,编制余额调节表;(3)总账与明细账(三栏式或多栏式)的平行登账;(4)更正错账的方法,等等。
编制会计报表是考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一定要熟练掌握编制的方法。在上半年的试卷中,给一张完整的资产负债表(简化格式),让考生根据有关账户的余额资料,填列表中的空白项目。回答是否正确,通过检查表中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是否平衡即可得知。但多数情况下,可能只要求根据部分总账和明细账余额资料,填列资产负债表中某几个项目的数字。为了正确回答问题,必须熟练地掌握表中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特别是下列项目的填列方法,如货币资金、存货、待摊费用、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待处理流动资产(或固定资产)净损益、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填列方法。
其他还有成本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计算等题型,学习中可参看教材举例和这本辅导书的练习题举例,领悟解题的方法。
(四)简答题
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回答。所提问题在教材中大多有现成的答案,例如,(1)什么是会计的反映职能?它具有哪些特点?(答案见教材第3页)(2)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数的填列方法有哪几种?举例说明。(答案见教材第287页)(3)什么是债权债务结算账户?举例说明在会计核算中为什么要设置债权债务结算账户。(答案见教材第119页)(4)什么是会计凭证传递?在会计凭证传递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案见教材第164页)回答这种试题,一定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简明扼要,而不要求大量展开论述。
以上仅就不同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些提示。其实,不管什么题型,解题的关键都是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阅读自学指导书,参阅各种题型的试题和参考答案有一定的作用,但重要的还是系统、全面的阅读教材,一定要摆正两者的关系。对课程重点内容要反复阅读,还要动手做作业。只有全面、系统地阅读教材,才知道课程的重点和学习中的难点所在;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动手做作业,才会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特别是各种核算方法的应用。
2.会计基础学习方法 篇二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理论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会计是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而《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好基础会计是非常重要的, 而要学好基础会计这门课程, 理论知识和实训的学习是并重的。从基础会计课程各章的相互联系, 即其内在框架体系入手, 研究比较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中记录经济业务的不同手段, 使初学者易于把握其内在规律, 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能抓住重点, 做到提纲挈领, 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对于初学者而言, 基础会计属一门全新的课程, 其理论体系和学习方法, 甚至语言表述与以往学习过的课程迥异, 从而导致入门难;而且基础会计讲述的内容较多且分散, 使得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抓住重点。为使初学者学好基础会计学这门课, 首先应了解这门课程的结构体系。
因此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训的重要性。通过实训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专业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过程式知识, 分别通过会计理论教育和会计实践两条途径获取。
会计法及有关的财经法规随时都在更新, 有关的会计案例也数不胜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基础会计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基础会计教材, 有些学校长期以来沿用一本教材, 书中的案例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是这样, 而在之后一直沿用至今。教学手段也比较落后, 一直都是采用板书授课, 所教内容主要是照本宣科念书本上的知识, 不能将新旧法规下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及会计的前沿理论传递给学生。有的虽然结合使用了计算机, 但是也只是形式上的更新, 内容上未作任何调整, 只是把书本搬到电脑屏幕上而已。会计是一项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 该专业毕业生一般要求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 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与实践密切相联。但是在现实情况下, 不论是本科阶段的起点, 还是专科阶段的起点, 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置都存在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缺陷。现实情况是, 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往往不能直接上岗, 而企业招聘员工要求可以上岗即可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 这就使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 导致社会上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加剧。注重理论, 加强实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基础会计教学的根本任务。在基础会计教学中, 每当碰到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时, 在课堂上很难下定义和解释, 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 即使花费了大量精力, 其效果仍不理想。如果我们在会计实验室中进行实物教学, 复印一些典型的原始凭证, 购买各种格式的记账凭证、报表, 要求学生完成填写、鉴别、审核原始凭证, 正确填制记账凭证, 自己动手装订凭证, 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账, 编制会计报表, 依次完成整个会计循环。若有条件可领学生到实习企业进行参观, 在参观中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工厂的生产流程、业务内容;在实习企业会计工作室, 让学生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原始凭证, 了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整个核算过程和会计工作组织知识。这样学生所接受的将不再是空洞的理论, 而是实战演习, 从初始记账、算账、报账到关键的用账、可以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缺憾, 可以为我们培养出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素质全面的会计人才。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要把握好理论教学与实训的比例, 如果课前没有充足的准备工作, 很容易造成厚此薄彼的现象。特别是实训, 根据学生的配合程度和教师的控制能力, 所需时间会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能更好了教学, 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做到课前收集资料、课中精炼讲解、课后留有内容, 让学生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为了教学方便, 在会计教材中, 讲述复式记账法时, 有会计分录和“丁字账”, 初学者往往弄不清楚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以及“丁字账”与会计账簿的关系, 或者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调会计分录和“丁字账”是教学中记录经济业务的手段, 在企业中就是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通过比较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在教学中采用的手段和实际工作中所采用方法的不同, 使学生明白理论与实际的差异, 提高今后的学习针对性。
总体框架体系的搭建可使整个知识体系变得一目了然、十分清楚, 为初学者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初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在教学中的应用, 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会计的实用性很强, 通过案例教学, 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可使学生能够真正对各种业务准确地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账簿登记和成本核算, 以及掌握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并能独立处理特殊及较复杂的工业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 为其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基础。
3.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 篇三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学生
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入学首先接触的专业课程是《基础会计》,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个全新的内容,或许学生在之前都从未接触过,更别谈其有关的专业术语了。入门难,内容散,如果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抓好关键点,将会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及以后学年开设的《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要使得课堂教学有效,要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计老师就必须在充分熟悉教学教材的基础上,对课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1 教无定法,适时而改
当一年级的会计新生刚入学接触《基础会计》课程时,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受初中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常把“很怀念初中每天用功读书,进职中变得很自由”。当成是自己学习散漫的借口,有的学生抵触心理是比较明显的。教师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进入职校学习生活,要对会计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会计》是财经专业的一门基础性理论课程,它着重于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的论述,学生开始会感觉很抽象、难以真正理解掌握,加上职中生入学时大都基础科比较差,理解能力不高,初次接触专业课,学习难度自然就大,学生容易出现畏惧、退缩,甚至厌烦专业课的现象。
为了防止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或加深,及时扭转局面,这时教师可考虑把教学方法调换顺序——“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再把书本的教学顺序改动,先让学生了解会计的一些实际工作入手。比如,可以以原始凭证的讲解为切入点,学生自己课后查找单据,再根据自己自学的知识,在作业本上对所粘贴的单据进行简单的初步分析,通过自学大概说明原始凭证的作用,然后由老师来批阅。当作业本发回学生手中时,学生之间便进行比较,为什么自己的分析结果比不上同桌?马上查书,讨论,问老师等。然后教师再讲解关原始凭证的定义和作用,这时教师会发现还未等老师讲解完,有些学生已经发出感慨,找出自己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了。同样的方法还应用在记账凭证和账簿的填写及报表的编制,这种事半功倍的方法好处在于不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沟通协作,可谓一举多得。
2 善于利用学生来影响、带动其他学生
下一步是不失时机,趁热打铁,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往上提,并形成互相竞争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办法,全面地对学生作一个了解,掌握其有关学习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定好小组长,给每组学生定好序号,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比赛,小组之间比,相同序号的组员之间比,让他们时刻处于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形成良好的学风。同时,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进行鼓励,定期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评选阶段性的优秀小组,进步较大的或表扬突出的优秀组员,结合学生情况从精神奖励上(或适当物质奖励)进一步的激励学生。经过多次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效果较好。
3 深入浅出,常做游戏
会计老师要把会计知识生活化,简单化,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譬如可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从鲜活的生活例子更好的体验会计。如在讲到“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账户的核算时,学生都较难搞清两者间的关系,要求学生根据他们间的关系分配业务,书写正确的会计分录就显得更难了。教师可以列举“太公分猪肉”这个熟悉的例子引导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在“太公分猪肉”的故事里了解利润分配的过程,以“太公分猪肉”的游戏形式模拟一遍。又如“制造费用”的结转,对学生来说就像个关卡口,难以弄明白它的归集与分配对企业成本计算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办理“暂住证”游戏让学生了解“制造费用”与“暂停证”相似的地方进行了解和学习。这种类比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教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以特别的方式把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理顺并记牢,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的说来,会计教学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适时而改,对《基础会计》的教学研究会是个长远的任务,相信广大教育者会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找到真谛,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打好良好的专业学习基础,而且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教师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 朱梅.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J].2009(5)
4.零基础如何学习会计 篇四
一.会计是做什么的? 在企业,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与钱(会计上把钱叫做货币)有关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发生因为与钱有关,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凭据来证明它的发生,这个凭据(比如发票)会计上叫做原始凭证.那么,会计呢,就是每天根据这些原始凭证,按照会计的方法分门别类地设置一个一个的账本(会计科目)来记录这些钱的增加和减少,月底,记录这个企业还有好多财产,分别有那些财产;这个月赚了好多钱(利润),哪些产品分别赚了好多钱。这些就是会计的工作。
二.零基础会计入门怎么学?
答:零基础会计入门有两个渠道可供选择:一是先考《会计从业资格证》,因为会计上岗就业必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这个适合想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二是直接参加“会计真账实操培训”,学习手工全盘做帐和电脑做帐;这个适合不直接从事会计工作只是想懂得会计业务的人员,比如,老板娘。
【专家建议】:先考证,取得全国通用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之后,再参加“会计真账实操培训”。学会计就好比学开汽车,有了驾照才能开车,但是一旦有车开又不熟练。所以,我们培训机构开设有两种培训班共你选择。一种是考证班,就是专门针对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培训班,由资深会计培训老师很专业的给你讲解考试的考点,重点和难点,以及如何记住这些考点,如何应对考试,让你明明白白地考试,顺利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就象考驾照一样,先把驾照拿到先,会不会开车再讲。另一种就是“会计真账实操培训班”就是相当于拿到驾照不会开车“陪驾”来训练。这个培训班是教你如何做帐的;我们采用真实的原始凭证(比如发票),由正在做到会计的在职会计师来教你,手把手的教你做会计。教你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一个月的业务,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2个月的业务,有企业新办期也有经营期的业务,基本上与会计实际工作无缝对接了,使你学完即可上岗做会计。另外,学完我们还有评选优秀学员到会计师事务所或者代理记账公司进行实地实习,给你上岗前去专业机构大开眼界的机会,见识一下会计大咖是如何工作。
不过,也可以先参加“会计真账实操培训班”练熟了以后再考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二.学会计是先学“工业会计”还是先学“商业会计”呢? 答:首先,会计是不分行业的,现在的会计制度只是分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前者执行的会计制度是《企业会计准则》,后者执行的会计制度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大学或中专学校的会计专业里也没有分行业的,只有《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之分,从来会计就不分行业的。有些培训机构在培训的时候划分行业,主要是为了分别收费,学一个行业收一份钱。我们在培训的时候也是不分行业,只是按照会计教育的惯例把工业和商业企业作为蓝本来教学,您只要学会工业和商业企业,什么行业您都不怕了。行业不同,其实就是成本核算不一样罢了。我们在“行业会计比较”的时候,会告诉你各种行业在那些方面有那些核算是不一样的。
其次,初学会计的人也没有必要去分行业来学,本来不复杂的会计对初学者来说,一分行业就复杂了。就象学开车一样,同时学开轿车面包车货车大客车人都搞晕。对初学者来说,只要学一种车就够了。以后可以根据需要增驾嘛,需要什么车的驾照就增驾什么。学会计也一样。把会计原理学好了,工业,商业学好了,以后什么行业就不怕了。
再次,行业不同,会计原理是一样的,所不的是其他行业与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商业企业的商品成本计算方法不同而已,作为初学者是很难有机会马上接触到这些业务的。
【专家建议】学会计,先学好会计原理就行了,不必同时学好几个行业的会计业务。关键是要把握好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以及会计报表项目的填报内容。会计原理学好了,不管什么行业都是一样的。对初学者来说,在几个月里想成为会计精英是不可能的,教室里面很难培养成为会计精英。会计精英要靠实践中磨练出来的。
5.学习会计基础学心得 篇五
基础会计学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其原理的学习。我们要善于将总论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对会计学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在学习会计基础这门课时,必须处理好识记、领会和应用的关系。识记是指能认知有关的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并能表述和判断其是非。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识记这个最低层次上。较高层次是领会,即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理解、把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并能表述其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分析相关的区别和联系。但识记和领会还不够,还要会应用,这是最高层次的要求。所谓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去分析有关的理论问题,处理某些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账务处理。其中,简单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计算、分析、处理某个业务问题。综合应用是指能应用学过的若干个知识点综合地计算、分析、处理比较复杂的业务问题。
我们在学习会计学基础课时要把书上的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事实上,每门课的学习方法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下功夫。把知识点构建一个体系,再说,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此之多,更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会计学是一门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学科,学好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相当大的作用。
6.高职基础会计教学方法 篇六
会计是一个完全未知的学科,所以应该怎样设置这门课程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是非常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基础会计》;会计学;课程;经济类学科
《基础会计》作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懂核心课程,其地位不容小觑,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基础会计》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习过程缺乏趣味性、课程设置单一、理论和会计实操脱离等。
而《基础会计》作为会计的入门学科对以后学生会计学科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其地位尤为重要,如何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对会计这门学科有更好对认识,如何推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在会计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教学中,《基础会计》这门学科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一)教材的选择问题教材是教学工作的非常重要且基本的环节,基础会计课程可选用的教材比较多,但编排的基本结构大概一致,但是高职院校的侧重点不同,在选择教材上一定要根据所教授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来进行。
目前高脂类院校的理论教材和实训教材是分开的,这样就会导致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度低,人为的使理论和实际脱离,所以这样会影响教学的效果,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效果。
(二)教学模式问题由于《基础会计》是大一的学生最初开始接触的会计的第一门课程,学生在理解上总是会出现问题,而且这门学科不光强调理论,更重要的是实践操作,
所以在教学上强调了理论和实务并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把理论和实务分开进行讲授,学生在最开始学习理论的时候往往都反应特别难懂,其原因也和这种传统都教学方法有关。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完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这种厌烦情绪。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进的方法
(一)教材设计改进改革之后的教材大体上还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中间穿插各种有趣的小故事,小问题,在一开始就带领学生们进入会计的快乐世界。
第二部分是账务处理,学习从筹资业务开始到利润分配这一整个会计循环,在每个过程中假如实训环节,使学生们掌握基本到手工记账能力,熟悉会计核算过程以及证、账、表到形成,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可以加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容,让学生们对会计工作有更深层次对认识。
总之,教材改革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升级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教学模式都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接受程度,从传统的一味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转向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特别注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就是首先由老师的引导,然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参与其中,通过这种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能够更好的领悟和参透知识点。
这种主要是以“行动”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很多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点:一、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主要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是被动的吸收吸收,但是体验式教学强调一种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体验式教学更重视团队学习,在现实如今的社会中,不再是强调个体,更重要的是需要同事之间的团队合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无论是哪种课程的教授,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具体改进措施如下:1.在课本中增加案例传统的会计教材课本都是单调的,趣味性可以说是基本没有。
但是作为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必须要能够吸引学生,所以增加与内容相关的又贴近生活的案例就很重要。
例如,在讲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可以举一个同学们准备创业开店的日子,资金的来源有哪些方向从而引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同时慢慢适应这种专业术语。
在课本中多设置一些和生活相关的小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特别是在每个章节的开头,一个是老师可以利用小问题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这样学生的参与感会更强烈,另一个学生也会知道我在这节需要掌握的重点是什么,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更好。
2.增加体验式教学运用体验式教学,会计是非常注重实务操作的专业,所以体验式教学在会计课程的教授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一些实务的场景以及辅助学习的专业的道具,
让学生体验会计实务操作中不同的岗位分工,对更深层次对理解会计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帮助。
传统的《基础会计》课程分为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是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是会计核算方法,第三部分是典型的会计业务核算。
这三部分都可以有针对性都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第一部分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理论对于刚入门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往往比较枯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企业会计部门,与会计工作者进行一些互动,如果无法做到实地体验,也可以通过视频短片了解会计的工作环境,这些内容都可以带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
其他一些难理解的概念比如会计的基本职能,不能仅仅告诉学生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而是要更深层次的把会计作为一门学科,他产生的意义和原因告诉学生,同样的最好是以一种视频结合一些图片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这样学生所了解的会计并不是书本上单一的,而是知道会计这门学科从何而来,为什么服务,是充满趣味性的,并且在了解之后,需要让学生对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探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又会带给学生们不一样的感觉,知识点的掌握就更加丰富,学习起来也就更有动力。
第二部分是会计核算的方法,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类似,但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们对会计已经有了最初步对了解,在讲授这一部分的时候也需要灵活运用体验式会计学习模式,
从最开始的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到最后的编制会计报表每个环节存在的意义,在讲授的时候一定要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对于重要的环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需要借助教学道具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例如在讲授审核会计凭证的时候,需要告诉学生们哪些是可以作为原始凭证的,让同学们把自己生活中出现的可以用作原始凭证的单据带来,然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哪些是合理哪些不合适,这样学生们才能够加深印象。
第三部分是主要讲授基本的会计业务核算和计算。
主要是以工业企业为例,从资金筹集业务开始到生产准备,然后是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最后是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这一部分主要是涉及分录的编制,首先要让学生们理解内在的逻辑关系,理解每个分录的意义,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对于这些比较重要的部分,最好能让同学们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就需要结合教材,再教材中给同学们一些可以用来预习的案例小故事,让同学们在课前准备好,课上带着问题来听课,效果会更好。
比如在讲销售环节的时候,因为同学们已经有了前面筹集以及生产环节的分录基础,可以利用课前的小问题,比如设置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服装店的老板(虽然是商品流通企业,和教材的主流工业企业有些异同,
但是可以用来理解),在你卖出服装的时候,你会怎样来做账,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分录,设计好了再带到课堂中来,这个时候再讲工业企业的分录就让学生更好记忆。
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在销售环节要确认收入,很容易忘记成本也需要结转,所以这个时候老师再指出问题,同学就会印象深刻。
(三)《基础会计》实训和理论穿插的进行讲授会计本身就是要求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但是现在毕业的学生都很难做到一离开学校就可以胜任会计岗位的工作,高职的教育应当尽量缩短这个衔接的过程,
大部分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理论部分和实训部分是分开进行的,先进行理论部分的讲授再进行实训,这样学生们对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并没有那么顺利,往往这样做实训就只是一个程序式的过程,效果没有穿插进行的好。
《基础会计》的实训主要针对的是课程的第三部分基本的会计业务核算和计算,在讲授分录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如何审核原始凭证,编写记账凭证,这里记账凭证的编制很容易实现,
7.会计基础学习方法 篇七
《基础会计》教学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技能为主线, 按照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具体核算, 把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作为主要考核依据, 以掌握技能、适应岗位为目标, 形成了系统的模块化教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因此, 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对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大胆重构和探索, 形成“3546”教学法。
二、“3546”教学法阐述
1.“3546”教学法中的“3”。
“3456”教学方法中的“3”是指以技能为主线, 把《基础会计》分为三大模块:理论知识模块、岗位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模块。根据三大模块, 构建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情境, 确定工作岗位。
按照上图思路, 首先带领学生参观企业 (合作单位) 的会计科室, 了解会计岗位及会计从业人员之间的内部监督机制;了解企业 (合作单位) 的会计档案资料, 比如凭证、账本、报表等, 让学生知道这些资料的保管期限。然后, 再带学生参观校内的会计模拟实训室, 翻阅往届学生综合实训时所作的凭证、账本、报表等, 告诉他们完成这些手工操作的重要性, 以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为学好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提升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率。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也是会计职业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石。理论知识、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三者之间融会贯通, 互为一体。
2.“3546”教学法中的“5”。
“3546”教学法中的“5”是指设置五个会计工作岗位:即“制证”、“出纳”、“总账会计 (兼会计主管) ”、“明细账会计”、“稽核”。这5个岗, 可能与实际工作中的岗位稍有不同, 这是因为会计教学岗位的设置不能太多, 否则不便于换岗或轮岗。训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采用换岗或换岗的训练方式, 再现实际财务工作场景, 使同组学生各自的工作内容不同, 经过换岗或轮岗, 转换学生每次训练的会计岗位角色, 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岗位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 克服会计顶岗实习的困难, 并使学生明确在每一个岗位的职责, 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会计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如表1所示。
3.“3546”教学法中的“4”。
“3546”教学法中的“4”是针对《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会计岗位, 每个岗均有“4”个方面的要求。具体要求如表2所示。
4.“3546”教学法中的“6”。
“3546”教学法中的“6”是指通过上岗实训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和实际相结合, 完成“6”个实训项目。这时可以仿真一个企业的完整的真实业务, 以5个学生为一个会计科 (科长为小组组长) , 分5个岗, 完成下列的实训项目, 如表3所示。
三、“3546”教学法下《基础会计》课程的评分结构
“3546”教学法下, 《基础会计》课程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闭卷理论知识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实施教考分离, 以平时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开卷的技能考试为主, 理论考试为辅, 具体的评分结构如表4所示:
四、小结
《基础会计》课程的“3546”教学法, 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模式, 由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 向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转变。以任务驱动进行实务操作, 并在项目结束时进行理论与实践知识总结, 学生技能考核由期末卷面考试转向过程考核为主的综合评价。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不是要弱化理论, 而是理论要服务于实践, 即通过社会调研→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典型工作确定行动领域→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来设计与学习课程项目。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11-16
[2].程坚.实施工学结合促进高职教育.扬州大学学报, 2008;1
[3].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职教论坛, 2006;4
[4].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职业技术教育, 2005;22
[5].范唯, 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高等教育, 2006;24
[6].周琼芳.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探讨.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7
8.《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篇八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 特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25-02
正文:
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高素质的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劳动者和初级会计人才。作为该专业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学》需要给学生一个比较完整、感性的会计工作流程认识。同时该课程又是专业基础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教材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难懂,导致一部分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产生消极厌学情绪。有的学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经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借鉴多方经验,笔者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了基础会计学教学质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特点
1、《基础会计学》课程是财会方面课程的入门课,基础性强。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着重阐述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使学生领会财务会计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流程。
2、《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本课程涉及会计相关的基本理论、概念非常多,理论性强,且操作性也很强,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基本操作能力。
3、《基础会计学》是一门连续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从而在此基础上理解和熟悉会计的基本流程。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依照会计操作流程去加工生成会计信息,课程章节联系紧密,逻辑性强,课程内容和教学都表现很强的连续性。
总之,《基础会计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将这些知识和方法运用于企业发生的业务和会计处理流程,二者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颇。由于课程的这些特点,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要求教师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授课水平,而且也要求有一定的教学手段和先进教学方法与之相配合。
二、《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有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如果人们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感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这说明学生在乐意学习并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比被迫学习轻松、效果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恰当选择和使用各种直观教具、直观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如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图解法
会计图解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与归纳,将会计理论知识、会计业务处理方法,以及会计工作的规范程序抽象概括为图表形式,利用图表进行会计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图解法教学法具有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系统全面的特点,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有一个系统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全面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运用图解教学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在全面把握教学内容与教学规律基础上,进行系统归纳,合理设计。图解教学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基础会计教学,例如在讲授借贷记账法的应用时,我们可以用“T”型账户图反映借贷的方向和金额,从而使学生更清楚的理解“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理;在介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结构和填制时,可以画出这两个表的大概结构并进行填制,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更立体。在讲解会计凭证的各种分类时,最后通过将账户分类图示展现给学生,就会使学生的思路清晰明了,可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
2、案例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在会计学基础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推行案例教学。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时应结合基础会计的课程特点,并兼顾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选题要小而精,有一定的研究性。例如,在讲授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时,可以通过演示一张有多处填制错误的会计凭证,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案例资料请同学判断演示的会计凭证的错误之处,应如何正确的填制该项经济业务。通过趣味性、探讨性的案例,使学生将会计理论、方法与会计实务操作联系起来,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开展启发式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模拟法
在会计教学中,若教师只注重“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会觉得老师讲课喋喋不休,所讲内容不知如何使用,久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基础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必须在精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多动手练习,通过会计基础技能的操作,避免了教材的枯燥无味,又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讲到“会计账簿”时,如果教师仅在课堂上演示如何操作,往往流于表面,学生难以真正的掌握相关知识。而让学生按照实训教学要求,从最初的建账开始,到登账、对账、结账,全过程模拟企业会计的实际工作,让学生从书本知识走近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将理解巩固书本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情境法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为达到既定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通过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潜在智能,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如在讲“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区别”时,可以用药房抽屉及其标签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区分。中药房的柜台后面有很多抽屉,抽屉上面都有标签。为什么有那么多抽屉?是为了分类摆放药材;抽屉上的标签写的什么?写的是药材名称。如果没有抽屉,药材就胡乱堆放,找药材很麻烦;如果仅有抽屉,没有标签,那就不知道抽屉里装着什么药,找药材同样很麻烦。会计账户如同抽屉,是为了摆放“会计信息”,而会计科目如同抽屉上的标签,是为了“写明会计信息的名称”。从而使学生明白,会计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是依据会计账户开设的,只是个名称,不存在结构。
小结:
本文针对《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以上几点建议,旨在通过改进《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梁星梁美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改探讨[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
[2]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
[3]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
【会计基础学习方法】推荐阅读:
基础会计教学方法创新07-14
关于基础会计选修课的学习总结08-07
会计基础各类会计公式总结10-20
会计基础教案08-01
会计基础试题307-03
自考基础会计真题07-31
会计核算基础试题08-29
银行会计基础工作10-18
《基础会计》教学反思10-19
基础会计学有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