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2024-09-27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精选8篇)

1.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篇一

农业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离不开配套的科技体制,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生产由精耕细作向机械化转变、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的科技创新必须借助改革的力量,将制度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进一步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体制及制度上的保证和支持。“十三五”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5年,既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又要取得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决定性成果,还需确保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因此对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及发展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总的来说,新时期农业科技应以改革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适应和引领农村经济新变化。同时要适应未来5年万众创业的新形势,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开放合作、良性互动的氛围和土壤。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

4.1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入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性、社会性决定了其投资主体为政府,应进一步维持并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方面对西部省份特别是农业大省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农户投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投人保障,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一方面,要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使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秀科技人员以及优势科研团队得到稳定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支持,在财政预算上保证一线农业科技推广所必需的业务经费,同时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上要向重点产业倾斜。

4.2完善现代金融支持保障体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推手”,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现代金融支持及保障体系通过集聚社会闲散货币资本,为农业科技创新快速积累财富,提升整个社会农业科技创新的速度。同时,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具有未来收益折现、公平合理定价的功能以及知识产权质押、抵押等金融工具,能够保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实现创新收益,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交易转化并逐步实现产业化。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农业创新型科技企业的现代金融市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机会,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营造更广阔的创新发展空间。

4.3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考核管理制度

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不同科研创新活动,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分类考核。如对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应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为评价重点;对于面向市场的科研创新活动则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应用及其对产业的贡献为评价重点;公益性科研活动当以满足社会需求和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考核评价与绩效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考核,应以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及具体的可推广性作为考核重点。

4.4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

加快形成鼓励涉农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国家应进一步将涉农企业的农业科技投入列为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对象。当前涉农企业整体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比例较低,能够直接从事研发、拥有真正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更少。而涉农企业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能更精准地把握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并实施更为有效的推广方式,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鼓励更多的涉农企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制定一套面向涉农企业的激励机制迫在眉睫。

4.5把握创新方向,加大推广力度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着眼长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前沿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深人开展综合研究和协同攻关,明确创新方向,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避免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的脱节问题,做到“理论扎进黄土地,成果走进农民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实现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乡镇的全覆盖,积极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甚至农户在内的非政府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走向大规模市场开发和应用。

4.6完善法制保障机制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法制保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法制化进程。对于重点项目,组织科研单位间进行协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联合攻关,促进资源交换和学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查处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立法力度,加强立法调研,在软科学研究中设立农业科技立法研究专题,提高科技立法的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农业科技发展中迫切需要立法解决的问题以及通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措施、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

2.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篇二

日前, 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30》报告。报告认为, 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及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提高三种力量的综合影响决定了中国能源需求增速将加速放缓, 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报告称, 在较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碳减排压力下,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煤炭消费比重降有较大幅度下降, 2020年、2030年煤炭占比分别为60%、49%, 清洁能源快速发展, 非化石能源2020年、2030年的占比将达到15%、22%, 中国碳排放路径将发生重大变化, 碳排放峰值可能提前至2025年, 2016-2030年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54%。

分行业来看, 工业用能需求增长放缓并出现峰值, 2030年回落至27.5亿吨左右;第三产业用能增加近10亿吨标准煤, 年均增长5%, 生活用能2030年超过8亿吨标准煤, 人均生活用能接近600千克, 农业和建筑业用能水平保持稳定。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2016-2030年累积下降近50%, 2030年能耗强度接近美国当前水平。 (新华网)

3.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展望 篇三

一、中国农机化发展的趋势以及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将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时期,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我国将面临人口高峰,粮食需要量持续上涨,水土资源持续紧缺,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靠扩大外延,只能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这些都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今后须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农机与农艺的结合

农机作为现代农业中各项新技术推广的手段,农机与农艺密不可分。因此,应注意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新需求,研制开发推广相应的机械设备,发挥机械的桥梁作用,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创造条件。

(二)继续搞好节水和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发展节水农业,农机界肩负重任。因此,要加快农业节水和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在节水灌溉方面,继续开发并推广机械深耕蓄水保墒技术、喷灌技术、微喷滴灌、渗灌等技术。在旱作农业方面,推广机械深耕、深松技术、机械精密播种技术以及地膜覆盖、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以及旱作农业的机械化综合配套技术。

(三)研究开发水稻、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技术

在农业生产的一些重要环节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目前,在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作物中,除小麦外,水稻和玉米的生产。

(四)发展山区旱地机械化生产体系

不同地区机械化生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既是实现全过程机械化的必需,也是强化农机化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需。机械化生产体系的试验研究一定要农机农艺相结合,农机服务于农艺。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展望

(一)实现不同类型区全过程农业生产机械化

建成北方旱地一年一熟机械化生产体系;华北灌溉地一年两熟机械化生产体系;山区旱地机械化生产体系;南方水田机械化生产体系;棉花机械化生产体系;蔬菜机械化生产体系;水果机械化生产体系;饲草机械化生产体系。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层次大幅度提高

信息技术的飞速进展,给人们提供了全面、精细、准确、实时地认识事物,掌握动态,综合分析,制定决策的手段,而电子技术则使决策的及时实施成为可能。比如高度发展的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使人们可以及时掌握每一块土地的湿度、温度、坚实度、肥力,从而做出播量、播深等播种参数的合理决策;测试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发展,使得喷雾机可以定位喷药、变量施药,进一步提高喷药效率,减少施药量;可以为定位耕作创造条件,使得播种机可以避开根茬把种子播在行间土壤里,减少机器被堵塞的可能性。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机器的精确调整、实时控制、自动操向、电子监测、自动补偿,极大地提高机械作业的精确性、作业质量和效率及实现无人操作。从而把农业机械化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总体来看可以反映在以下4方面:

1.因地制宜、因生产状况制宜,进行精细机械化农业生产:如播种、施肥、喷药、定位耕作,大幅度地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中水、化肥、种子、农药、能源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2.利用精确导向(如喷药的精确对行)、自动监控调整(如谷物干燥过程自动控制)、自动补偿(如漏播自动监测与自动补償)等手段改善作业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在土地规划整理的基础上,依靠自动化与导向技术,实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自走式插秧机等的速度优化与自动驾驶,提高机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直至实现无人操作。

4.通过精细安排,减少作业与投入,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三)实行现代经营模式和现代化服务管理

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是在农户经营规模小与机器作业要求规模大的矛盾情况下进行的。为了解决这对矛盾,几十年来各地创造了许多良好的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但是组织管理工作基本是靠手工进行的,凭经验做出安排,服务质量低、效率不高。又如近年来农机化管理部门对一些大型机械,如谷物联合收割机等,组织了大规模的“南征北战”易地收割,延长作业期,扩大作业规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成倍增长,机械化收割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这样大规模的组织活动,基本上也是依靠人工进行的,存在许多不足。可以预计,21世纪农机化经营和服务管理必将出现崭新的变化。

1.先进的通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逐步引入农机化服务管理部门,提高系统的服务管理水平。比如,为乡村农机管理服务站引入成套的通讯与计算机设备,专家决策系统软件,进行优化动态管理。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又如,建立信息系统,用网络和GPS技术对规模愈来愈大、种类愈来愈多的易地作业进行科学调度与管理。

2.随着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减少、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21世纪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方式必将发生相应变化。由以户承包、统种分管转变为以下几种模式:以村或乡为单位的股份制农业生产企业,农户以土地和资金入股,但不从事生产的经营管理。机具技术的经营管理有专人负责,进行机械化大生产;家庭农场,随着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的农户将扩大生产规模,购置机具,发展为能独立进行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农场;农机服务站,为农户提供机械化生产服务的形式继续存在,但由个人或股份经营,按公司的模式运作。主要是为经营规模较小的特种生产行业服务,或非专业生产农户服务。21世纪的机械化农业生产企业,由于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文化知识水平,科学的机械化生产经营与管理决策主要靠企业自已进行。管理部门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决策软件。数量不多的小型生产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或受生产者素质限制,很难做到机械化生产的科学管理与决策,而主要依靠农机化服务站提供咨询服务。

4.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篇四

行业分析报告

209月

目 录

一、行业分类及简介 ................................................................................ 5

1、体外诊断试剂及其分类 ..................................................................................... 5

(1)按照诊断原理划分 ......................................................................................................... 5

(2)按照检测环境及条件划分 ............................................................................................. 6

2、体外诊断仪器及体外诊断系统 ......................................................................... 7

二、行业监管体制 .................................................................................... 7

1、行业主管部门 ..................................................................................................... 7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 8

3、行业监管制度 ................................................................................................... 11

(1)产品注册制度 ............................................................................................................... 11

(2)企业的备案和许可证制度 ........................................................................................... 12

三、行业发展概况 .................................................................................. 12

1、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概况 ................................................................................... 12

(1)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稳步增长 ....................................................................................... 13

(2)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呈快速发展 ................................................................................... 13

2、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概况 ................................................................................... 14

(1)全球体外诊断行业 ....................................................................................................... 14

(2)中国体外诊断行业 ....................................................................................................... 15

3、POCT行业发展概况 ........................................................................................ 16

(1)POCT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 16

(2)POCT行业市场情况.................................................................................................... 18

①全球POCT行业市场情况 ....................................................................................... 18

②我国POCT行业市场情况 ....................................................................................... 20

四、行业竞争情况 .................................................................................. 21

1、全球市场竞争情况 ........................................................................................... 21

2、国内市场竞争情况 ........................................................................................... 21

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 22

1、技术壁垒 ........................................................................................................... 23

2、行业准入壁垒 ...................................

................................................................ 23

3、渠道品牌壁垒 ................................................................................................... 24

4、资金壁垒 ........................................................................................................... 24

5、人才壁垒 ........................................................................................................... 25

六、行业利润率变动趋势及原因 .......................................................... 25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 26

1、有利因素 ........................................................................................................... 26

(1)健康理念与医疗模式的转变 ....................................................................................... 26

(2)中国社会向老龄化发展 ............................................................................................... 26

(3)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卫生费用支出持续增加 ....................................................... 27

(4)分级医疗发展有利于体外诊断产品推广 ................................................................... 27

2、不利因素 ........................................................................................................... 28

(1)技术革新快,企业生存压力大 ................................................................................... 28

(2)外企主导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竞争压力大 ........................................................... 28

(3)国内企业资金实力有限 ............................................................................................... 29

八、行业技术特点、技术水平与技术发展趋势 .................................. 29

九、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 30

1、周期性 ............................................................................................................... 30

2、区域性 ............................................................................................................... 30

3、季节性 ............................................................................................................... 30

十、行业上下游发展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 31

1、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 31

2、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 31

一、行业分类及简介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对人体血液、体液、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从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诊断方法,体外诊断试剂和器械在国外统一称为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简称为IVD(In-Vitro Diagnostics)。

1、体外诊断试剂及其分类

在我国,体外诊断试剂是指:可单独使用或与仪器、器具、设备或系统组合使用,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健康状态评价以及遗传性疾病的预测过程中,用于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和质控品等,其具体的分类如下:

(1)按照诊断原理划分

5.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篇五

分析报告

新型电冰箱采用双温摈系统,常采用单片机控制,内设优化程序,其控制过程为:冷冻和冷藏都未达到调不定式温度时,两室都制冷,而冷冻室达到调定温度后,电磁阀供电,冷藏室制冷,冷藏室达到调定温度时,温控器断开,压缩机停机。当压缩机运转时,主控板中的化霜定时器通电,同步电机运转计时,累计开机24小时后,接水盘和蒸发器通电加热,处于化霜状态,化霜至蒸发器表面温度达60C时,化霜温控器断开,化霜结束,重新制冷,而蒸发器温度达0.50C时,化霜温控器又闭合,为下次化霜作准备。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节能技术行业市场情报及发展前景展望分析报告》共九章,对我国的市场环境、生产经营、产品市场、技术水平、产业链运行、企业竞争、产品进出口、行业投资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实系统地分析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预测。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进行投资决策和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权威、充分、可靠的决策依据。客服:400-600-8596 010-86825756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银行采集数据、税务部门采集数据、证券交易采集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以及经济信息中心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2012年中国冰箱市场运行状况综述

第一节2012年中国冰箱市场运行总况

一、中国冰箱市场的发展阶段

二、冰箱行业加速市场洗牌

三、中国冰箱产业逐步向上游扩容

四、国产冰箱产业全面进攻个性高端市场

第二节2012年中国冰箱节能新形态分析

一、冰箱进入节能时代

二、冰箱节能战全面打响

三、家电“以旧换新”将促进冰箱节能升级

第三节2012年中国冰箱市场消费分析

一、冰箱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二、2012年中国冰箱市场的消费热点

三、低能耗的节能冰箱市场倍受关注

第四节2012年中国冰箱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本土高端品牌冰箱难获消费者钟爱

二、国产冰箱存在市场短板

三、冰箱企业面临新一轮淘汰危机

四、平静中国冰箱行业面临四大发展隐患

五、中国冰箱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第二章 中国新型冰箱节能技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 中国新型冰箱节能技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章2012年中国冰箱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2012年家用冰箱制冷系统部件节能研究新进展

一、箱体保温层的研究和改进

二、采用新型制冷剂的换热器设计

三、新型节流装置的采用

第二节2012年中国冰箱技术水平解析

一、先进技术解析

二、中外技术对比

三、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节2012年中国电冰箱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一、提高品牌知明度

二、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突出产品特点(性能、外型、体积)

第四章2012年中国冰箱行业节能产业运行形势分析

第一节日耗电0.29度变频冰箱创节能新记录

第二节消费者认知度增长节能冰箱推广有望

一、节能冰箱不再是销量的“杀手”

二、节能冰箱一年能省90元

三、选购冰箱认清能效标识

第三节耗电量非节能冰箱唯一考量指标

一、推广节能冰箱意义重大

二、节能冰箱五一唱主角

三、不能只看耗电量一个指标

第四节冰箱企业应该更好发挥节能减排作用

第五节国际冰箱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2012年中国冰箱行业节能产业运行动态分析

第一节2012年中国冰箱节能技术分析

一、新飞冰箱将走节能环保高技术型路线

二、容声冰箱获评中国冰箱业“节能标杆产品”

三、冰箱行业整体节能技术进步

四、家用冰箱的节能减排技术

五、国家新能源总投资将超3万亿节能减排不可逾越

第二节2012年中国冰箱节能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一、2012年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分析

二、冰箱能效标准再攀新高

三、家电“以旧换新”将促进冰箱节能升级

四、冰箱能效标准将提高消费者看重节能

五、苏宁启动冰箱节能补贴计划

第三节市场上流行的节能冰箱产品分析

一、容声BCD-179S/V

二、新飞BCD-186GSVI

三、美菱BCD-186ZM2SG

四、海尔BCD-215KCF

五、美的BCD-199GSM

第六章2012年中国冰箱企业节能及公司财务状况分析

第一节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二节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三节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四节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五节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六节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七节伊莱克斯(中国)电器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八节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九节广东容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节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第十一节略……

第七章2012年中国冰箱节能产业运行态势分析

第一节冰箱企业工业管理的系统化设计

一、大中型电力企业节能环保设计

二、小型电力企业节能环保设计

三、全厂综合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方案的实施

第二节2012年中国冰箱行业节能资金来源

一、国际节能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

二、国际节能服务投资的发展

1、国际节能服务模式

2、主要投资方

5、节能服务方案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节节能减排行业风险投资状况及前景

第八章2012年中国冰箱行业与“绿色信贷”分析

第一节“赤道原则”与“绿色信贷”

第二节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贷款政策

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贷款文化

三、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管理流程

第三节“绿色信贷”助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

一、银行业对电力行业等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信贷政策

二、银行业对电力行业“绿色信贷”企业分类

三、银行业“绿色信贷”优化电力行业结构及影响

第九章2013-2018年中国冰箱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一二级城市冰箱销售市场空间大一、一二级城市销售量预测分析

二、价格出现下探趋势

三、高端冰箱市场前景预测

第二节2013-2018年中国冰箱三大流行趋势

一、保鲜冰箱永恒的主题

二、节能金融危机凸显重要性

三、杀菌健康功能受到关注

四、提醒对“螺丝刀冰箱”说“不”

第三节2013-2018年中国电冰箱市场消费趋向分析

一、舒适为主流变频成首选

二、节能促使消费选择与厂商推广逐渐契合三、服务质量左右消费心理意向

四、电冰箱行业消费市场趋向成熟

第四节2013-2018年中国冰箱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冰箱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扩展方向

二、需求发生变化高端电冰箱消费进入提速期

三、中国冰箱技术竞争分析

四、节能冰箱将促进冰箱行业可持续发展

五、节能保鲜时尚成为冰箱产品的发展方向

六、节能与家电下乡:09年冰箱市场双引擎

图表目录:

图表: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

图表:全国粮食产量及其增速

图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图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月度同比)(%)图表: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图表: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

图表: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情况

图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情况(%)图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图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速度

图表: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

图表: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图表:201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

图表:2013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6.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篇六

2013-2018年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前景展望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内容简介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金企信国际信息咨询中心撰写,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财政部、中国社科院、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职业教育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职业教育行业整体发展环境,对中国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情况、高等职业教育、民办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及办学体制、师资现状及课程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未来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职业教育行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职业教育企业和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企业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 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章 职业教育行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一、职业教育的定义

二、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实质与内涵的认识

一、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的关系

二、供给与需求的思考

三、培训和教育的关系

四、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辨析

第二章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

一、201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二、201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三、2011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测 第二节 行业环境

一、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日益显现

二、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使命

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服务新农村建设

五、2011年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六、2011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职业教育摆的解读 第三节 就业形势分析

一、2011年中国总体就业状况

二、2011年中国就业形势分析

三、2011年中国就业计划指标情况

四、2011年中国就业完成计划指标的政策措施 第四节 金融危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启示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金融危机对职业教育冲击

(一)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

(二)金融危机下我国职业教育

二、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的特点

三、产业结构转型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

(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并重

(五)改革与创新职业技能培训的继续教育

第五节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及策略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调整趋势

二、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分析

(一)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的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求职业教育扩大发展规模

(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更新教育和培训内容

(三)产业转移导致的产业工人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有赖于通过发展职业培训来解决

三、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应对策略

(一)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三)实现职业教育层次的多样化

(五)树立开放型的职业教育观念

(五)充分依靠企业、行业发展职业教育

第三章 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启示

一、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二、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关键成功要素的借鉴

三、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及启示

四、国际经验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美国

一、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美国职业教育范式的转换及启示

三、从“帕金斯法案四”看美国职业教育的改革

四、美国联邦职业技术教育法律的监督机制 第三节 德国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法制体系

二、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三、德国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及启示

四、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节 澳大利亚

一、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综述

二、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变化趋势

三、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

四、澳大利亚成人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第五节 其他国家

一、韩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二、奥地利职业教育的持色

三、瑞士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趋向

四、挪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五、瑞典高中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第四章 中国职业教育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从计划到市场的发展

三、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综述

四、改革开放30年中国职业教育的成就

第二节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及方向

一、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四、《职业教育法》的重大影响及修改工作 第三节 金融危机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逆势而上

二、校企紧密合作让职校实现“风暴前的搬移”

三、职业院校培养技能人才有充分的优势

四、金融危机下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 第四节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七大问题

二、缺乏吸引力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三、中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四、强行“保送”背离发展职业教育初衷 第五节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应实现三大突破

三、职业教育投入须建立“刚柔并举”机制

四、应创新中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五、需增强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

第二部分 细分行业分析

第五章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一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三、2011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四、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与启迪

第二节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分析

一、中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成绩

二、制约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

三、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

四、突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瓶颈的对策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非均衡性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

二、非均衡发展对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高职高专院校均衡发展的对策分析

第四节 网络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一、网络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

二、网络教学的应用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三、网络教学在高职教育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高等职业教育企业质量管理的途径分析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二、知识观的转变

三、过程管理以人为本

四、符合“消费者”需求

第六章 中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一节 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中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三、农村民办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第二节 西部地区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选择

一、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外在机会与威胁

二、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内部优势和劣势

三、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应策略确定 第三节 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民办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民办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体制机制性障碍

三、中国民办职业教育面临的内外困境 第四节 民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策略分析

一、厂校结合定向对口实施职业技术培训

二、工学结合灵活实施职业培训

三、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进行农民工委托培训

四、对接产业转移主动服务内迁劳动密集型企业

五、衔接普高教育延伸职业教育链条

第五节 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二、为民办职业教育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应走产业化之路

四、改善政府对民办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

五、明确政府对民办职业教育相应的投入责任

第七章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第一节 农村职业教育概述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体系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四、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农村职业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为解决农村孩子升学就业压力提供保证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节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

二、2011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分析

三、改革开放30年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综述

四、我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总结 第四节 中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分析

一、影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影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因素

三、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对策 第五节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二、新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困境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需迈过三道坎

第六节 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弱势地位的对策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走多元化道路

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措施

第三部分 办学体制、师资现状及课程模式

第八章 中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师资现状及课程模式的分析 第一节 职业教育办学主体

一、公办职业学校

二、民办职业学校

三、股份制职业学校

四、中外合资(合作)职业学校 第二节 职业教育办学形式

一、学校内部资产市场化运作

二、公立职业院校局部运作市场化

三、联合办学

四、跨区域合作办学

五、国有民办职业学校

六、民办公助职业学校

七、集团化办学

第三节 职业教育师资现状

一、数量不足

二、结构不合理

三、人才流失严重

四、“筑巢引凤”的措施乏力 第四节 职业教育师资的未来发展

一、政策引导

二、现有师资培养

三、未来师资培养与引进

第五节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现状与对策

一、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凸显的不足

二、现时“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缺陷

三、“素质项目”课程开发的总体要求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四部分 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

第九章 2013-2018年职业教育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展望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前景看好

二、中国职业教育蕴含巨大发展潜力

三、今后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四、中国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能力取向趋势

二、体系开放互通趋势

三、结构高移趋势

四、学习终身化趋势

五、技术、教育与就业协同化趋势

六、合作与交流国际化趋势

第三节 未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导向

一、对民办职业教育继续保持鼓励扶持的政策

二、招生规模将偏向于稳中有升的政策

三、弹性学习制度将逐渐得到完善和推广

四、面向农村的实用人才培训制度将逐步完善

五、奖学金、助学贷款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第十章 2013-2018年中国职业教育投资分析 第一节 投资环境

一、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判定

二、职业教育投资面临空前有利的政策环境

三、“技工荒”催生职业教育投资热潮

四、“十二五”中央财政将投入百亿加强职业教育 第二节 投资现状

一、风险投资热逐民办职业教育

二、经济“寒冬”下职业教育领域涌动投资“暖流”

三、2010年职业教育获投资最高占教育培训市场48%

四、2011年中央财政拨巨资支持中等职业教育 第三节 职业教育有效投资模式

一、实训基地共建

二、“引企入校”模式

三、“引校入企”模式

第四节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收益风险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简述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风险

三、个人投资高职教育的风险表现

四、个人投资高职教育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五节 私募基金介入职业教育投资的可行性浅析

一、私募基金的主要特征

二、私募基金在中国的发展

三、职业教育是私募基金投资的理想平台

四、私募基金介入职业教育的路径选择

五、制约私募基金介入职业教育的主要因素

第六节 中国职业教育投资公平性的缺失及制度创新

一、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投资状况分析

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要求公平分配

三、职业教育投资不足的公平性阐释与观念变革

四、政府、企业与学校在职业教育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附录

附录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

附录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10)附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教育消费者的顾客满意度

图表:2011年北京市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天津市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河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山西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内蒙古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辽宁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吉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黑龙江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上海市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江苏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浙江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安徽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福建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江西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山东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河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图表:2011年湖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湖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广东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广西区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海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重庆市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四川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贵州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云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西藏地区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陕西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甘肃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青海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宁夏区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新疆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北京市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天津市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河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山西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内蒙古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学校名单 157 图表:2011年辽宁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吉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黑龙江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上海市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江苏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浙江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安徽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福建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江西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山东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河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湖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湖南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广东省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青海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学校名单 图表:2011年宁夏区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本科学校名单

略„„

(如需详细目录,请来电索取)

网 址:

7.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篇七

《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选编 (1949—2009) 》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中国农业出版社承担了具体编辑工作,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担任编委会主任。全书共170万字, 收录了1949年10月—2009年9月期间的263篇重要文献, 包括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重要文件, 以及部级以上领导同志的重要报告、讲话、书信、批示和论述等。内容涵盖了农机管理、科研、生产、流通、鉴定、推广、监理、维修和培训等领域。这些文献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高度重视, 展现了各级领导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亲切关怀, 记载了农业机械化历史进程, 见证了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巨大成就。这是一部全面、客观反映新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画卷, 是共和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光辉篇章, 也是农机化系统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报告 (1949—2009) 》由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承担了主要的编写任务,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担任编委会主任。全书共135万字, 由3个篇章及附录组成, 分别阐述了60年农机化科技领域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重要作用、发展经验和未来展望, 记录了农机化领域的重要科技成果和与重大科研项目进展情况等。这本发展报告是我国第一部全景式记录农机化科技发展成就的专著, 内容丰富, 资料翔实, 必将为广大农机化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为农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开展农业展望利好农业现代化 篇八

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是我国农业适应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我国现代农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利好“三农”,利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当今世界,以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深刻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信息日益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和重要社会财富,产业发展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农产品市场具有天然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其对信息的要求更高。基于此,世界很多国家都把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作为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更好调控农业生产,引导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向。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对于推进三农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通过开展农业展望、推进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有助于深入研究资源环境制约、产业发展瓶颈、市场需求特点、市场运行走势,充分发挥信息引导农业生产的作用;有助于运用市场的办法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助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实现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变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通过开展农业展望、推进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有助转变农业调控方式,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创新农业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度,统筹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预测预警,变事后被动跟进管理为事前主动引导服务,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降低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盲目性,帮助千家万户对接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大市场,缓解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增强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主动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培育面向市场稳定的供给能力。

上一篇:学生读书计划下一篇:参加韶山红色教育系列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