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员岗位职责

2024-07-18

会计员岗位职责(通用9篇)

1.会计员岗位职责 篇一

后勤会计员岗位职责

一、严格审核各种报销单据等原始凭证,并根据原始凭证填制会计凭证。监督、控制部门内的经济活动。所有开支的单据、发票必须由经手人、验收人签名,并经主管审核,方可报销。

二、认真做好各类统计报表,及时上报。在次月5日前报出食堂报表,次月I0日前报出事务部报表。

三、认真登记考勤,收集员工假单,及时掌握员工出勤情况。

四、按时发放员工福利物资及各类票证。

五、反对浪费,杜绝贪污」发现有关经济不清的情况,及时向上级反映。

六、处理办公室日常业务,上送下达,及时做好文件、资料的转达保管。

七、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会计员岗位职责 篇二

关键词:高职,会计人才,职业能力

一、会计人才需求及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研

(一) 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的目的主要在于会计专业的社会需求及会计岗位职业能力。调查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实地访谈, 主要采取按调研提纲询问的方式进行, 但并不完全拘泥于提纲, 此外还以电话采访的形式向企业会计人员和中介机构、毕业生进行调查等。调查的对象:以企业为主, 其次为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 除此之外还有本校历届毕业生, 进行了典型性抽样调查。企业选取亚太酿酒、海航集团、椰岛股份、用友软件公司、海马集团、路桥投资建设公司、国泉金币公司、大岭农场、中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惟信会计师事务所、信立德税务所事务所有限公司等30家大、中、小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 毕业生选取2004、2005、2006、2007届100名学生。其中, 企业分布大型企业5家, 占17%;中型企业10家, 占33%;小型企业15家, 占50%。

(二) 会计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分析

1、需求量分析。

据中国财会网显示, 财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仅次于营销人才的需求, 屈居第二位。而中国新闻网公布的国家工商总局最新发布的一项统计表明, 截止2008年上半年, 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00万户, 同比增长20%, 增加近35万户。按此增长速度分析, 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了30万户, 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 会计行业每年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由此可见, 财务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2、需要层次分析。

经过调研, 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能操作型人才;二是分析型人才;三是决策型人才。大型企业会计岗位分为财务总监、财务经理、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三层次;中小企业会计岗位则分为财务经理、出纳与会计基层工作人员两个层次。财务总监岗位需求决策型会计人才, 财务经理岗位需求分析型会计人才, 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需求技能操作型会计人才。财务总监与财务经理岗位通常是具有多年从业经验, 从基层岗位逐步提升的具有较强分析、决策能力的会计人才, 学历要求是本科、研究生。出纳与会计基层岗位并没有绝对的学历要求, 而更在意实践操作能力和所属行业业务的适应能力。

目前, 大型企业对会计基层岗位人才的需求基本饱和, 急需的是学历高、阅历丰富、管理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已经超过800万家, 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9%, 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中小企业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 在近几年的出口总额中, 中小企业约占60%, 中小企业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中小型企业, 尤其是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流动性大, 需求量大。据对现阶段会计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调查表明, 90%的单位选择了实际操作能力, 并有40%的单位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 对于创造能力的要求则在各种要求中排在第三位。现阶段会计人才就业市场存在严重的两难局面, 一方面大量的会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则是不少用人单位因寻觅不到满意的与岗位需求相切合的会计人才而犯愁。这警示我们会计专业教育必须改变只注重课堂上的会计知识传授和学生专业知识量的增加, 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岗位适应能力传统教学模式。

(三) 会计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分析。

在我们调研的“中小企业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问题中, 受访者普遍认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审计、职业道德、信息系统是基层会计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要素。其中, 财务会计知识摆在第一位, 可见会计和财务知识仍是会计人员知识体系的核心。

在我们调研的“会计专业人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技能?”问题中, 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分别是会计核算能力、成本计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会计软件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受访者普遍认为会计最基本的技能是会计核算能力, 最欠缺的是税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能力。

在我们调研的“会计专业人员除专业技能外, 还应具备哪些方面的技能?”问题中, 受访者认为会计专业人员还需要职业品行、计算机技能、语言交流能力、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知识更新能力、团队合作、决策能力等。被调查的会计从业人员则认为人际关系、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在专业教学中重视不够。

在我们调研的“你所认同的会计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与现行会计教育实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问题中, 受访者认为现行会计教育实务与期望达到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之间存在差异, 仍然是更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技能的培养, 高职会计教育虽大力提倡培养操作技能, 但现实实施情况与职业需要尚有很大差距。

在我们调研的“对于财务会计应届大学毕业生使用情况的满意度”问题中, 受访者认为企业对这部分人才存在的普遍心理为:不是不想用, 而是不敢用。大多受访者表示在使用这部分人才中感觉到他们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 实践经验太少, 实践动手能力差, 不能为企业解决财务工作当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大多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胜任工作。这表明, 在我国, 对大部分将流向会计职业界的会计毕业生来讲, 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应是高校会计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从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层次看, 为中小企业培养中高级实用性会计人才, 正是高职会计教育的合适定位。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越来越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有专业、有能力、有效率的人才, 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即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会计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决定高职会计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单一的知识、技能, 还要考虑为适应当前工作岗位和未来工作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身心素质等基本素质。

三、启示与结论

(一) 启示

1、高职会计教育。

(1) 培养方向要以人才市场为导向, 体现社会现实和未来需要; (2) 教学内容须紧扣社会实践, 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实习时间, 让学生有“真刀真枪”实干的经历; (4)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要互相渗透。

2、会计人才至少应该具备四种能力。

(1) 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能在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 选择合理公允的处理方法; (2) 具有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 及时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 (3) 具有搜集、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 (4) 具有组织、协调、沟通的能力。

(二) 结论

1、高职会计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是中小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小而全, 即企业小, 会计人员少,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是上手快、知识全面。为使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 我们要经常聘请了校外专家以及院内骨干教师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每年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会议, 针对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所需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做了相应调整。

2、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主要有出纳、主办会计、税务会计等。也有相当多的企业直接根据会计人员的工作范围, 将会计岗位分为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因此, 上述的种种岗位即是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

3、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手段上, 电算会计逐渐成为主流。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采用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 但绝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人机并存的会计核算状态。企业中应用的财务软件品牌很多, 因此培养学生通用的财务软件应用能力非常重要。

4、税务核算与纳税申报能力是“最应学习的能力”和“学校教育最欠缺的地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均认为税务岗位的知识学习不够全面, 知识应用能力差。可见, 现有教学中的税务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税务知识脱节较为严重。

5、除了专业技能外, 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涉及企业职工“五险一金”的核算) 等知识与技能也非常重要。在对高职学生进行专业培养时, 还应适当兼顾这些相关技能的培养。

6、一半以上的学生毕业后要兼任统计、文秘、人事管理等工作。建议选修课开设相关课程, 以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

在调研基础上, 我们制定了会计职业能力素质表, 如表1所示。 (

参考文献

[1]鹿亚芹, 李名威, 张冬燕.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会计之友, 2009.5.

3.会计员岗位职责 篇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意义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时代的迫切需求下,计算机终于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是会计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革命,也具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会计管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1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会计电算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⑴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⑵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提供更高效及时的会计信息;⑶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1.2 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⑵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⑶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可以带动或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1.3 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传统会计学理论和实践均收到影响,许多地方需要改革后,才能适应这一新的情况。电算化会计不仅使传统会计使用的介质、工具、簿记格式等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和方法,以及控制甚至管理制度都提出了相应的变化要求,并进一步涉及到会计学的理论问题,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1.4 会计电算化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促使研究和从业人员能思考对策,提高自身。表现有:一会计核算作业方式落后,采用计算机集中核算时部分系统无法自动处理,人工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二核算作业不够精细化,核算作业的核算步骤、审核要点、判断尺度、整改要求等仍需要进一步明确与统一;还有如核算风险预警机制缺乏、系统功能的发挥不够、高素质的电算化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企业会计业务的正常发展,而且使会计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核算工作,完善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各项业务操作,提高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水平。

2.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2.1 电算主管岗位

⑴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工作;⑵根据事业需要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⑶选定会计核算软件,合理配置硬件设备;⑷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会计电算化制度及管理措施;⑸负责制定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明确权限;⑹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⑺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转。

2.2 系统管理员岗位

⑴按照电算主管的要求,根据财务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的财务要求,具体负责制定电算化工作实施方案;⑵根据会计制度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体系、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及工资管理的基本代码;⑶管理电算化系统的日常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有效安全、正常地运行;⑷按照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规定、设置系统各用户组的权限;⑸负责会计电算化数据备份、恢复、导入、导出、初始化处理工作;⑹负责系统软件、硬件的安全、维护工作,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及时消除系统运行故障,保障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2.3 系统操作员岗位

⑴负责对计算机记账后的数据进行审查、整理、分析;⑵负责会计报表设计和上报工作;⑶协助系统管理员设置、调整各用户组的权限;⑷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体系,设置科目及项目控制;⑸负责专项资金的立项及预算控制;⑹负责财务各类综合数据查询及数据发布工作。

2.4 数据复核岗位

⑴负责审查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拒绝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⑵负责会计数据的复核、记账、月结、年结等;⑶确保会计数据的及时生成、负责对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账表复核并签章确认。

2.5 数据录入员岗位

⑴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负责系统日常维护操作;⑵检查会计原始数据的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原始数据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自检核对;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打印会计凭证,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预算部门、项目编码,做到摘要简明、数字准确、传递及时,编制记账凭证时应随机核查预算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支出有权予以拒编;⑷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议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更正会计差错;⑸可进行数据查询工作,但不得进行数据复核操作;⑹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2.6 电算档案岗位

⑴负责保管采用光盘等介质存储的会计账簿及报表,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重要的会计档案要双备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⑵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因损坏而丢失数据;⑶建立电算档案借阅手续,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借阅归还时要做认真检查。

结束语

如何使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职责更加科学符合实际,需要会计管理人员继续努力探索,通过制定科学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使电算化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兴权.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分析与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7,S1.

[2]王霞.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民营科技.2008,03.

[3]李文梅.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经营管理者.2009,08.

4.印刷厂会计员岗位职责 篇四

2.负责审核、登记各类账目,保证记账准确、及时和规范化。

3.负责按规定整理、装订、保管财务账、凭证和财务榜案,不得遗失。

4.汇集各部门核算的资料和数据,计算收入及支出情况,报表按时上报。

5.负责财务监督工作,当好厂长的参谋和助手,每季度前将上季度财务平衡表报到厂部,并提供财务分析情况,指导生产经营活动。对不符合财务要求的账目、单据,有权拒绝报账,对违反财务纪律的开支应坚决制止。

6.负责审核统计员交来发放的工资、奖金、加班费等表,然后送厂长批准。

7.每月与仓管员核对一次账目与物资支出,做到账和物相符。每季进行一次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检查、登记、建档。

5.高校会计岗位相关问题研究 篇五

(一) 审核、制单岗位。

1.岗位职责。日常收付转业务核算;工资核算;学生奖、助、贷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

2.业务流程。接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完整性→填制记账凭证→打印记账凭证→经办人签字复核→整理粘贴记账、原始凭证→附件加盖附件章→记账凭证加盖审核制单人印章→交复核人员复核→交出纳人员付现或转款业务;审核工资报表及相关银行回单→按时计提工会经费及职工福利基金→填制相关记账凭证→整理粘贴记账、原始凭证→附件加盖附件章→记账凭证加盖审核制单人印章→交复核人员复核。

3.规范要求。 (1) 原始单据的文字和数字必须清晰、工整, 符合规定;必须是机制单据或使用钢笔、签字笔或蓝色双面复写纸所填制的单据;单据内容要齐全、文字准确、数字正确, 凡填有大、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 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费用报销原始凭证及自制原始凭证的签字程序及费用支出项目应符合本校经费审批办法及其他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设备物资采购应符合相应的采购管理办法;教职工报销三公经费等支出应符合国家相关制度和本校财务管理制度规定。 (2) 按规定提取工会经费和职工福利经费;不仅要审核固定资产和材料原始凭证中的附件是否有验收单、相关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保证每笔业务核算无误等, 而且每月必须用财务系统数据与资产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并编制调节表, 以保证账实相符。

(二) 复核岗位。

1.岗位职责。现金收付款凭证复核工作;转账凭证复核工作。

2.业务流程。收到现金收付款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电子现金收付款记账凭证复核→纸质凭证复核签章→编制凭证移交清单→月末移交档案管理员;收到转账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电子转账记账凭证复核→纸质凭证复核签章→编制凭证移交清单→月末移交档案管理员。

3.规范要求。依据纸质记账凭证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对电子现金记账凭证和转账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复核。

(三) 现金出纳岗位。

1.岗位职责。现金收款及报账业务;现金日记账管理;提出现金存取款计划;POS机收款;金库安全;收费专用章管理。

2.业务流程。根据收费人员开具的收据收款→检查收据的金额是否正确, 大小写是否一致→收现金或刷POS卡在收据上盖章并将收据联给交款人完成收费;领用现金日记账账簿→启用账簿→现金凭证审核→登记现金日记账→日清月结→年末结账→账簿移交;填写《提现申请表》→银行出纳开具现金支票→支票存根上签字→交会计填制记账凭证;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实存数→超库存现金送存银行。

3.规范要求。 (1) 严格按照国家现金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根据会计制度的一事一单收付款凭证收付款项, 收付款后在记账凭证上签章, 在收付款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现金付讫”章。 (2) 根据收付款记账凭证, 按照会计的记账规则, 逐笔序时登记现金日记账, 每日结出余额, 与实际库存现金核对, 保证现金实有数与日记账、总账相符, 月末结出当月发生额, 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 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年末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 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 并在下面通栏划双红线。 (3) 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的库存限额, 对金库钥匙和金库密码严格保密;负责收费专用章保管及合理使用, 不得将印章随意存放或带出单位。

目前有部分高校实行了无现金报账业务, 但出于各种条件限制暂未实现全覆盖, 传统的现金收付方式还占相当一部分比例, 故本文未提及。

(四) 银行出纳岗位。

1.岗位职责。银行出纳岗位职责有记账凭证接收、银行票据使用、保管;银行收付业务处理;网上银行业务处理;登记银行日记账;凭证移交;银行账务核对。

2.业务流程。会计凭证接收→复核转账金额→填制相应的银行票据→加盖出纳印章→稽核人员审核盖印鉴章→送交银行转款→根据银行付款回单贴入相应银行付款凭证;领取银行进账收款回单→通知收款二级部门或个人→交会计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实行网上银行业务的高校进行电子数据接收→复核转账金额→数据导入网上银行→出纳U盾授权→复核人U盾授权→转款;每日终了会计扎账→出纳打印各银行日记账→会计、银行出纳在当日余额处签章→银行凭证加盖收付转章及出纳印章→编制移交清单 (一式三份) →经移交人、接交人、监交人三方签字确认后移交档案管理人员;每月末领取各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账务核对→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

3.规范要求。 (1) 负责按会计凭证转款金额、附件所列转账单位及账号填制银行支 (汇) 票及进账单, 如会计凭证出现错误, 应及时与会计人员联系并核对, 再按正确金额办理转、汇款业务, 支票填制清楚后, 检查是否与记账凭证一致, 加盖预留银行印章后送至银行办理转账业务;同时按会计法中相关票据管理规定保管好空白和作废银行票据;负责管好各银行预留印鉴, 并每年给各银行提供年检资料。 (2) 负责银行回单领取, 协助会计将已加盖银行收讫章回单通知相关收款单位, 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将已加盖银行付讫章的回单贴入相应银行付款凭证中。结合学校用款计划, 及时协调各银行资金。 (3) 负责网上银行转账业务, 不定期更换U盾密码保证账户安全使用。 (4) 负责加盖每笔银行凭证收、付讫印章及银行出纳印章, 每日扎账后打印出当日银行日记账, 并由会计及银行出纳对当日余额进行确认后在余额处签章。 (5) 对已转的银行凭证清理后, 连续编号移交给档案管理员, 按移交规定签字确认;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保证账账、账表、账实相符。

(五) 稽核岗位。

1.岗位职责。预留银行印鉴章保管;安全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修改;工作质量监测。

2.业务流程。负责日常印章使用→特殊用途时请示领导;现金监盘→金库安全检查;内控制度制定→修改;基础会计规范、会计凭证、报表抽查→形成监测记录;账务系统科目项目检查→项目适时增加调整→预算项目超支管理。

3.规范要求。 (1) 负责保管预留银行印鉴章, 并按相关印章使用要求合理使用。 (2) 不定期对现金进行监盘和对金库的安全进行检查。 (3) 负责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修改; (4) 不定期对财务各项工作进行检查, 记录工作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

(六) 报表编制岗位。

1.岗位职责。账账核对;账表数据核对;报表编制;教育经费统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

2.业务流程。月末对账务系统总账、明细账、辅助账进行核对;各报表数据与账务系统、收费系统核对;月底对账务系统记账→月结→编制报表→核对无误→打印装订→领导签字→存档报送;编制教育经费报表→核对无误→打印装订→领导签字→存档报送;报表分析→各明细账分析→收入支出分析→问题及建议。

3.规范要求。 (1) 认真核对会计收付款账务与出纳日记账, 每月核对账务涉及会计科目的总账、明细账、辅助账, 每月与资产管理部门核对固定资产、材料等账务。 (2) 各项账务数据与报表数据进行核对, 按规定依据账务系统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及附注等对外报送财务报表。 (3) 负责教育经费统计报表编制工作, 负责编制对内外财务分析报告。

二、对高校会计岗位设置的建议

笔者认为, 高校还应设置科研审核制单、税务、基建审核等岗位。需注意的是, 在岗位设置明确的情况下, 高校财务部门要重视会计岗位之间的内部牵制工作。

(一) 提高对会计岗位的认识。

财务系统是一个纷繁复杂和庞大的业务系统, 而会计岗位就是这个系统中被细化了的业务模块, 虽然很多高校财务部门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 但检验这种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离不开执行, 会计岗位执行的效率如何不是简单地完成相应的业务, 而是是否有理有据、合法合规, 这就要涉及到内部牵制的问题。第一, 针对会计系统中的牵制机制, 或者侧重从会计的视角定义内部牵制, 实施岗位分离, 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第二, 着眼于防范会计舞弊, 或者以查错防弊为目的。第三, 在牵制方式上强调职责分工。会计岗位之间的牵制就是会计岗位执行的灵魂, 没有岗位之间的灵魂, 就会出现会计岗位之间的各自为政, 高校的财务工作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二) 会计岗位之间有效牵制的关键要看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修养。

笔者认为, 首先, 财务部门应制定团队成员岗位制度、团队成员进修培训制度、激励机制等。其次, 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前提下要培养财务团队成员善于沟通的能力, 团队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问题或某些岗位进行交流和讨论, 增强大家的整体学习氛围, 注重于如何与人交往的能力。最后, 发挥领导凝聚力, 总揽全局, 用科学的眼光发现和解决问题, 善于协调各岗位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 最大限度地实现财务人员的目标, 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摘要:财务工作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会计岗位的设置在财务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力从高校设置的会计岗位及基本职责、具体操作流程进行讨论, 并对会计岗位的内部牵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校,会计岗位,研究

参考文献

[1].蔡雪辉.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3, (3) .

6.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问题分析 篇六

【关键词】财务;会计;职责分离;会计监管;财务监督

现阶段,由于我国会计监管力度的薄弱、财务监督力度的欠缺,造成我国财会工作的诸多问题,较为显著的是会计信息失真,财经违纪行为频发。究其根本,在于财务与会计职责长期划分不明确所导致。现代经济管理中,财务与会计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随着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确立,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以现实工作角度出发,还是以内在原因来讲,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都意义重大。

一、财务与会计职责区分

(一)财务与会计的本质区分

现代企业以资金运行的形式来体现企业的运营活动称为财务,财务具体包括资金的投放和使用以及资金的收益和消耗等多项资金配备的运动过程,财务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安排解决企业与各方货币关系为本质。会计的计量单位是货币,会计以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记录、分析、核准为工作目标,为企业提供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与会计的对象区分

财务与会计从表象来讲似乎是相同的,但实质上财务和会计表现出企业资金运行截然不同的两面,财务和会计的管理对象有着本质区别。企业的资金运动质方面是财务管理对象,即资金本身的运动及资金本身呈现的货币关系,如资金在常日里的收入和支出、组织资金的征集和安排以及财务监督调控的实现等方面。企业资金运动量是会计管理的对象,会计体现的是经济业务中货币数量的变更,货币是会计的计量标准,其主要目的是计量整个资金运动过程以及记录总结资金运动结果。

(三)财务与会计的职能区分

财务在企业中的职能主要是管理,企业以最大化资金收益为经营目的,提高资金效益的有效途径即货币关系的良好处理,企业的资金运动质方面是财务主管,依据企业实际运营需求,配备企业所需资金,合理配置资产效益,以此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资金运动量方面归属会计管理,核算和监管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凡是制定主体可以以货币体现的经济活动都属于其管理范畴,对外提供企业经济信息,充分发挥核算和监管职能,高效管理资金运行。

(四)财务与会计管理方式的区分

构造财务活动、调节财务关系的业务方法称为财务管理方法,财务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财务方面的查验、剖析、把持、规划、评估和财务制度等方面。核算、辨析、检查三方面构成了会计管理方法,通过复式记账原理、指定分类方法,对企业成本、耗费、效益、资产和债务以及所有者权益等多方面进行完整、系统、全面的记录总结。

(五)财务与会计的作用形式区分

财务管理可直接调控资金活动,对企业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管理以及资金的调配和安排等实时管理,对资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直接控制。会计则是核算和监管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侧重于事后反映,如实对外公告。

(六)财务必须与会计职责分离的外在原因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财经违纪行为频发,这都是财务与会计两者含糊不清所导致的,是财务必须与会计职责分离的外在原因。会计和财务各自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会计工作负责为社会各界提供真实有效的企业会计信息,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客户、社会以及企业内部各级部门,同时满足其对会计信息的各种需求。而所有者的利益则由财务来负责,财务必须遵照所有者的意志开展工作,对企业财务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整体的组织、规划和控制。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致使实际的财会工作过程中,企业财务与会计模糊不分。究其根本,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是会计监督力度薄弱所致,财经违纪行为的发生是财务监督力度不够所致。因此,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财务与会计职责必须分离,机构分设,防止以上问题的产生。

二、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的必要性

(一)适应产权划分

现代企业创建并完善相关制度,要求企业最终所有权、企业法人所有权、企业经营管理权三权必须分离,既相互约束,又相互关联,只有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才能完成产权的划分。其中,企业最终所在权指的是股东持股权亦或是投资者的原始产权;企业法人所有权指的是董事会的财产支配权,简言之即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经营管理权指的是经理的日常经营管理执行权。为满足三种产权划分需求,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必须分离,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负责对象为经理班子,体现企业经营管理权;而会计在负责经理班子的同时,仍需负责董事会,以财务报告形式约束、作用于经营管理权,会计还需整理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对内对外公告,为企业董事会的决策提供依据,为股东和投资者掌握企业运营状况提供信息。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和会计机构必须要分开设置,职责明确分离。此外,现代企业新制度的确立,为企业拓宽了市场,为此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建立新型企业经营理念,更新企业效益观念,对企业业务事后反应必须及时。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会更加复杂多变,突显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的分离势在必行。

(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新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新的组织形式以股份制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代表,呈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各界以及投资主体对会计提供的信息需求量与日俱增,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必须将企业的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加强会计职能,强化核算和监管力度,以此满足企业内外对会计信息提出的高质量要求。另外,仍需强化财务管理职能,高效运行、筹划企业资金。所以,必须将财务与会计职能分离,机构独立设置,以此满足以上需求。经营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企业经济管理。

(三)现代企业制度需求

产权明确清晰、权责清楚、政企独立、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特点,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特点反映出企业在内部管理机构的配置上,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究其根本,财务管理归属业务管理部门,会计归属内部控制部门,财务的经营管理具有直接性,而会计的经营管理则是间接性的。因此,会计、内部审计等相关部门对财务管理活动具有监督、控制的作用,由此展现内部制约原则,如果实行财务一体化,财务与会计职责划分不明确,则不能有效实施自我监管。所以,新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财务和会计职责必须分离,以此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三、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的模式

当前,我国需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国有经营体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即是社会化生产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而职责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建立,要求企业的财务与会计职责必须分离,机构分开设立,以此适应新型企业制度的要求。财务与会计两者之间的职责必须清晰明确,摒弃传统的认为财务与会计两者不可分观念,转换两者必须紧密联系的陈旧理念。首先,随着现代企业的迅速发展、高效运行,要求财务与会计职责必须清晰明确,进行分离。会计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客观要求,满足现代企业对于货币信息的需求而创建的经济管理工作,高效完成企业经济核算和监管是会计的主要责任,会计工作还负责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依据。与此同时,企业资金收支的组织、规划和掌握由财务负责,资金管理是财务工作的基本职责,为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时确保企业经济利益平稳提升。由于财务与会计职能的不同,所以必须机构分立、职责分离,如只要关乎资金收支方面的工作,均由财务部门处理;而企业经济的核算和监管、企业信息的处理公告则由会计部门负责。其次,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之后,财务与会计必须将本身的职责执行好,同时两者不可完全相互脱离,仍需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以此提升管理效果。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会计职责的明确清晰,国家法律明文规定保障会计工作的合法权益,同时财务人员的任免,必须遵照相关任免规定,另外,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工资必须得到保障,方可起到促进作用,展现职责的重要性。对于明知故犯、违反乱纪的行为,给予处罚、绝不姑息,以此确保会计信息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企业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并不是两者完全相脱离的,而是构建沟通桥梁,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交流,掌控企业资金运动方向。会计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财务管理部门做出决策的基础;而财务部门的管理,是会计工作开展的参考依据,所以企业财务部门和会计部分必须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服务于企业。因此,企业财务与会计机构需分设,并且积极配合,认真贯彻、执行应尽职责,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思.ERP环境下上市公司内控职责分离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3,(36).

[2]匡晓琼.财务与会计职责分离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3).

7.幼儿园会计员岗位职责范本 篇七

2、负责半年度、年度财务审计和税务审计的对接和数据提供;

3、制定本企业会计制度,财务主管根据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制度和其他法规﹑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主持起草本单位具体会计制度及实施办法,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并领导、督促会计人员贯彻执行;

4、加强日常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

5、组织领导财会部门的工作,不断提供财会部门人员的素质;

8.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探讨 篇八

关键词: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

中图分类号: 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52-2

1 高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课程的核心,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企业内部,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课程任务是通过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从而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专业素质,如基本业务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能力等。

《财务会计》是继《会计学原理》之后开设的会计专业主干专业课之一。会计科目是学生最初认识会计工作的工具,借贷记账法是学生初步掌握会计工作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对于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可以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得以迅速的提升,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财务会计》课程所具有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正是如此,从教学的效果来看,普遍存在一种“老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即使有些同学的《会计学原理》学得比较好,也普遍觉得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多,难度大”的现象。因此,笔者认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是改变目前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两难现状的首要任务。

1.1 教学内容侧重理论

现行的《财务会计》课程是按会计六大要素进行组织教学的,虽然理论体系完整,但是在会计岗位对会计技能的要求方面,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大多数教师按照教材内容组织教学,学生上课忙于枯燥的业务核算,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加之,高职学生的逻辑性不强,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理论方面太多,脱离实际工作。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更累,因此,课堂教学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模式单一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一段文字或是描述就是一笔业务,学生据此编制会计分录。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按部就班地讲授课本上的知识点,学生只是听或做笔记,加上课时有限,课堂互动较少,造成了很多学生只知道固定的题型怎么做,换了提问方式就不知如何解决,更不用说对千变万化的工作环境中会计事项的判断。

1.3 教学案例缺乏实用性

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每讲解一个会计要素,都要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用相应的案例讲解作为辅助,其中有一点不足,就是由于教学案例的设计难度大,用于课堂讲解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因此,教师通常会用例题替代案例,例题多以某产品、某企业来举例,而往往没有背景资料,最终导致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不切实际,碰到新的问题仍不会处理。

2 基于工作岗位的财务会计教学的构建

2.1 教学思路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教学的主干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之外,还要对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行着重的培养,再加上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 根据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思路,以实际会计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整合课程内容,进行分岗位教学,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岗位零对接。

2.2 创新教学模式

以企业各财务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为导向,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企业财务工作过程和内容,设计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技能训练模块。理论讲授以“实际够用”为原则,把理论讲授有机融入实践技能的培养中,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单项实训、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来进行,内容根据来企业典型的经济业务设计,体验企业财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使学生既锻炼了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又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2.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以财务岗位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过程的实施中,对体现企业财务流程的真实场景进行设置,对相关只是与能力的培训,要紧紧围绕以“财务岗位”为中心进行开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应用与教学过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手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和实际解决问能力的目的。

2.4 编写适合分岗位教学的教材

编写适合分岗位教学的教材时,要以满足会计岗位实际操作技能为依据,按照“实际够用”的原则进行组织编写,教材内容以完成企业各财务岗位的工作任务来进行驱动,按照财务岗位的工作内容去组织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把握企业各财务岗位的实践技能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并提高学习兴趣。

2.5 完善考核方案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按“平时成绩*(30%-40%)+期末成绩*(60%-70%)”,期末考试通常按卷面考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实践技能的积极性,建议建立知识掌握与技能应用、独立思考与合作完成的考核评价体系,从不同侧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考核方式变为“课外作业10%,单项实训操作30%,教师评价10%,期末考试50%”,以调动学生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会计技能。

3 组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①开展以任务引领项目教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②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引领型的实践项目作为主要的项目活动,由教师示范提出活动的要求,采用特殊形式的组织教学模式,从而营造出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在教学活动中,为满足学生参观、实训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④在教学活动的模拟实训中,以企业环境为参照物,作为学生模拟实训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岗位,分角色的轮岗实训,模拟企业的真实情景,尤其是以真实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为主。

4 分岗位教学面临的问题

4.1 课堂的管理

分岗位教学属于开放式的教学,学生根据任务自主学习,需要分组协作,课堂整体比较活跃,导致有些学生不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滥竽充数,影响别的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课堂秩序,因此教师应尽量分配好教学任务,避免忙闲不均。

4.2 教学的进度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都存在不同的差异,所以在对教学任务完成的速度方面,也存在快慢不一的现象,从而导致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进度参差不齐,或提前完成,或拖泥带水,所以任课教师对教学进度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控,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4.3 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任课教师的招聘,主要来源渠道有两方面:一方面,会计专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社会招聘。对于前者而言,虽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后者往往恰好与前者相反,他们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但是,口头表达能力不如前者,教育教学方法也相对欠缺。因此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教师变成了当务之急。

5 小结

分岗位教学模式是将学习任务与职业岗位进行有机结合,将职业环境融入课程设计,传授教材理论知识的同时,与职业岗位紧密衔接,使学生对会计岗位的认知感得到大大的提高,使学生自身的业务处理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提升,使财务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岗位标准的“零距离”对接得以实现,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实践性会计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协作委员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2010.

[2] 张莲苓.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会计课程的理念与思路[J].会计之友,2010(1)上.

[3] 于少萍.《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中的创新性研究[J].才智,2016,05:42.

[4]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9.面向岗位能力的会计课程体系建设 篇九

一、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程体系中过于强调实践,忽视了会计专业特点。

很多院校认为,无论什么专业都需要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些学校认为工学结合就是开展实践教学,所以大规模的进行实训室建设,大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甚至把教室全部改为会计模拟实训室,加大会计专业课程课内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本身没有错误,但目前一味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对实践课程内容和体系、授课方法手段的改革。这样对技术要求较高,岗位实操相对容易的会计专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会计专业还需要在学校多保留更多的时间,由教师进行授课,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

2. 误认为学校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惟一主体。

教职成[2011]12号文件强调,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看出课程体系的建设,主体不仅仅是高职院校,还需要行业和企业。

3. 课程体系的实施环境还存在不足。

首先,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及能力存在不足。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多数从学校毕业就走进工作单位从教,缺少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经济的发展,会计理论与实务改革频繁,虽然很多院校把教师派到企业进行锻炼,但“双师”仅仅在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企业的实习鉴定上,“双师”素质如何进行考核尚存在很多不足。其次,学生的校内外实习环境存在不足。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及质量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最后,课程的评价体系还是停留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的水平,对于强调岗位能力的课程评价不到位。

二、高职会计专业面向岗位能力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

1. 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专业,才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提高毕业生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校企共建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研,紧密结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做到校企深度合作,使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需求无缝对接。

2. 构建“职业素养+岗位能力”二合一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会计行业职业素养养成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学生的就业乃至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职业素养企业衡量会计人员的重要标准。素质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上、在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上都要体现以素质培养为本。

在能力的培养上,没有面面俱到,通过调研确定适合高职就业的四个岗位,这四个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呈递进式。出纳能力是基础,核算能力是核心,审计助理能力和财务数据处理能力是拓展,这种能力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能力培养上重点突出,既培养了学生的基础能力,又为学生将来能力拓展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初级证”、“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证”纳入课程体系中,并加强保障措施。

3. 进一步构建由单项到综合,由校内及校外的实训课体系。

以课程体系为依托,第一步是以《会计入门实务》为主的基本技能实训;第二步是以《会计核算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为主的手工与电算化单项实训;第三步是会计综合实训,第四步是校外顶岗实习。其中,前三项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顶岗实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一实训课程紧密联系岗位需要,增强针对性;二是注重与理论教学同步,做到边教学边实践,使学生的实践有理论的指导,也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4. 校企共建示范性校内外实训基地。

注重校内实训室在数量及质量上的提升,让课程体系中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真正落到实处。最大限度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校内模拟实训室及生产性实训室的建立更大程度上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并建立完善的学生实训、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在校外实训基地的使用上,共同选派老师授课;共同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先进的技术;共同编写专业实训教材;共同搞好企业在职员工的培训,使学院逐步成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

5. 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提高兼职教师数量及质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达到每门核心课程都有企业专家参与。兼职教师不只在校内单一地承担课程教学工作,还要真正参与到专业的建设上来。加强对校外兼职教师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培训,使之更加适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专任教师至少应取得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有条件的学校应派专业老师进企业实习或任职锻炼。从企业引进具有一线工作经验且具有会计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专任教师。

6. 建立多元课程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是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据学院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专业定位、办学条件、生源情况等来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教学质量全方位监控。以质量为中心,全过程管理、全因素控制。建立“企业———学校———个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上一篇:我听到了海哭的声音作文下一篇:老顽童爷爷小学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