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调研报告(共9篇)
1.民情调研报告 篇一
新墩镇干部进村入户破解难题活动
调研报告
为加强我们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搭建我们之间的桥梁,了解新农村农民生活中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利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我镇积极开展了“新墩镇干部进村入户破解难题动员大会”活动,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并就如何进村入户“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聚百家心、办百家事”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了解村民的“所思、所忧、所盼”,获得更多的资料。现将入户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墩镇位于张掖市甘州区西北郊,环城半握。全镇村民委员会共15个,6666户,24368人,乡镇从业人员14467。全镇耕地3.8万亩。由于新墩镇地处城郊,为加快城市建设,新墩镇的一部分耕地将会被征用。
二、民情民意
一是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安居乐业。我们工作队员在这四个村走访中,所到之处,群众都说现在是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的好时代,种田不交
1税,相反,种庄稼补钱,栽树育林补钱,围垦养鱼补钱,买化肥补钱,买农机补钱,买家电还补钱„„另外还有,五保,医保和低保,即将还要实行“老保”(养老保险),农民获得了从来没有的利益实惠。还有的村民说,如果现在还说国家政策不好,那就是没有良心!
二是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村里封建迷信活动少,民风淳朴。无明显突出的治安问题,无明显治安混乱区,无黑社会性质组织,无吸毒、贩毒、制黄人员,偷盗等刑事案件极少,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
当然,在走访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当一部分村民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无法创业,一部分农户因病、残致穷,生活困难;在走访中都一一了解和记录,并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群众反应的问题主要有几个:1.惠农政策问题。惠农政策问题主要反映的是上面有政策而下面不实施。
2.征地、拆迁问题。征地、拆迁问题主要反映的是拆迁费太低,征地补偿款全用来买楼房还不够,以后又无经济来源,生活无保障。3.大病救助政策问题。有好几个群众因得了大病却没有享受到大病救助的政策。4.两半户的问题。有好多群众的户口都是半城半乡,但是他们既没有享受到城市户的好处,又没有享受到农村户的好处。
三、有关措施
1、加快转变观念,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意识。通过宣讲
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清楚认识到当前农村发展正面临城市支持乡村、工业反哺农业,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从上到下重视和支持三农工作的大好时期。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提高农民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2、实现“农村城市化”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经过多年努力,部分村已修建小康住宅楼。
3、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两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等;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民生八大工程”等惠农政策;严格实行“一卡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自己手中。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配合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
四、“进村入户”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按照“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的工作安排,积极进村入户,把党和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宣传到户、宣传到人,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了解掌握了广大农民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在和农民密切联系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同时,我们通过不
少耐心细致地工作,化民怨、解民忧,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在送政策时,我们发现农民群众对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社会保障、计生医疗、创业就业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知道得很肤浅,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工作队员通过上门走访、座谈、宣讲等多种方式开展政策宣传,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新墩镇”活动的开展,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到各项惠农利民政策的具体内容,让新墩镇工作人员了解了农民群众的真正想法和生活现状,解决了农村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干部,可谓是多面受益。我们将按照区委“干部进村入户破解难题动员大会”活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认真总结,找出问题,与所驻村一起,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1年5月31日
2.民情调研报告 篇二
1 基本情况
近年来, 成都市青白江区先后建成农村新型社区8个, 集中安置农民近1.0万人;在建农村新型社区5个, 拟安置农民1.7万人;拟建农村新型社区5个, 预计安置农民2.5万人。青白江区在社区管理上将畅通民情和强化民主作为首要任务,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与村民议事会的民主决策作用, 探索建立了“713”基层治理新模式, 即:开辟“七个通道”构建“民情畅通网络”, 实现党支部领导、议事会民主议事、业主委员会参与管理, 搭建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沟通平台, 实现了农村新型社区管理的突破创新, 初步构建了在党组织领导下, 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 促进了“代民作主”向“让民作主”的转变, 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发挥。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2.1 开辟网络通道, 全方位多渠道收集民意
为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青白江区坚持将群众参与原则贯穿始终, 开辟“七个通道”, 广开言路, 开门纳谏, 广泛征求意见, 积极构建顺畅的民情网络。
(1) 通道1:党员干部分村包党员。社区党支部由支部委员联系入驻社区的各村党员同志, 随时听取党员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再由各党员联系所在村的群众;建立党员联系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 汇总情况, 商议决策。
(2) 通道2:议事会成员包户。社区议事会设置了民情联系公开栏, 并制作了《便民联系卡》, 发放到每户村民家里。每位议事会成员联系10~15名群众, 通过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民情。
(3) 通道3:业主委员会成员包片。社区业主委员会在每栋楼选举产生1位楼长, 由楼长具体联系本栋楼的每位业主;再按照业主委员会成员包片的原则, 每个成员负责联络5~10栋楼的楼长, 征集业主对小区管理和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 通道4:专职信访员坐班。充分发挥社区内无职党员作用, 设置专职信访员1名, 坚持每天在社区办公室值班, 专门负责收集意见、答复咨询。
(5) 通道5:座谈会谈心交心。社区党支部、社区议事会、业主委员会通过召开座谈会的方式, 邀请社区居民代表参与谈心交心活动, 在座谈中增强沟通理解, 征询群众意见。
(6) 通道6:配置意见收集箱。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门口增挂了意见收集箱, 方便群众随时提交意见和建议, 并落实专人负责, 定期收集汇总。
(7) 通道7:发放《征求意见表》。在各个农村新型社区开展“我为社区发展献一策”活动, 设立“金点子”专项奖励, 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的形式, 向包括社区附近农户在内的村民征集意见和建议。
2.2 发挥平台作用, 分工协作合理处置诉求
为加强基层治理, 合理处置群众的诉求, 社区通过党支部领导、议事会民主议事、业主委员会参与管理的方式, 科学有效地解决好了各项问题和矛盾。
(1)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强化组织管理, 发挥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型社区成立了党支部, 隶属新型社区所在村党总支, 社区居委会、社区议事会、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均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民情收集和诉求处置过程中, 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领导地位, 由社区党支部收集、汇总各项意见, 并联合监督委员会对议题进行合法性、可行性、普惠性进行审查, 再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分配安排。
(2) 充分发挥议事会的村民自治作用。针对有的社区是由几个村合并的情况, 青白江区采取“分类海选, 层层推进”的方式, 分片区建立议事小组, 按一定比例, 推选片区议事小组成员3~7名, 由片区议事小组共同构成社区居民议事会, 经社区居民大会委托, 在授权范围内决定社区日常事务。议事小组负责讨论片区内事务, 规定凡30户以上的居民代表提出的议案, 由议事小组初步审议, 经社区党支部审议后提交到社区居民议事会议定。
(3) 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业主管理作用。为增强业主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 加强小区物业管理, 成立了新型社区业主委员会, 制定了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业主委员会工作规则, 并通过业主委员会引进了专业物管公司, 从安全巡逻、保洁监督、纠纷调解和文化活动等方面着手, 在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环境卫生和邻里关系等方面发挥作用。
2.3 建立反馈机制, 及时送达告知处置结果
为进一步做好上情下达, 反馈处理结果, 提高群众参与热情, 青白江区在农村新型社区信息反馈机制上多方尝试, 成效显著。
(1) 通过结果公示方式告知。在每次议事会议事后, 都将议事结果、未议决的原因等在社区的公示栏进行公示, 方便农户知晓和监督。
(2) 通过《议定事项告知书》告知。社区议事会在相关事项议定之后, 将议事结果通过《议定事项告知书》的方式送达到提出意见的农户手中。
(3) 通过广播进行告知。由于青白江区的新型社区均配置了广播室, 社区议事会充分利用广播这一有效途径, 定期和不定期对群众进行宣传和告知议事结果。
(4) 通过回访方式告知。群众意见处理完毕后, 由联系党员、包户议事会成员、楼长或包片业主委员会成员在会后入户告知村民议决结果, 并征询村民满意情况。
3 几点体会
3.1 构建民情网络, 是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
按照成都市委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青白江区积极探索农村新型社区的民情网络建设, 强力助推了田园社区的打造, 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内、外环境建设, 增强了社区的发展性、相融性、多样性和共享性, 充分体现“人在园中”的田园社区特性, 凸显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内涵。
3.2 构建民情网络, 是强化集中居住区管理的有效手段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提升社区品位、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在社区建设管理中, 青白江区通过建立民情网络, 共收集到房屋质量、基础设施、维修资金、物管补贴等方面的意见254条, 通过为期半年的集中整改, 社区面貌大为改善。
3.3 构建民情网络, 是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青白江区通过构建民情网络, 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心骨”作用, 坚持社区民意审查制度, 对议题不符合国家政策、违反法律法规、不符合村级规划、不属于村级自治范围的议题, 社区党支部严格把关, 确保各项议题方向正确、合法合规。通过开辟“七个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愿, 在第一时间获悉群众的所思所想、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群众的问题。建立完善议事会会议制度, 充分实现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 深化了基层民主。
摘要:重点介绍成都市青白江区在加快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中, 通过构建民情网络, 深化农村新型社区基层治理机制,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启示。
3.民情调研报告2 篇三
福贡县民政局“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
调研报告
(2011年12月5日)
民政“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进一步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按照上级民政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福贡县民政局深入扶贫联系点——子里甲乡俄科罗村抗东小组开展调研工作。
一、基本情况
抗东小组有50户181人,劳动力55人,无经济收入的8户8人;旱地面积125.5亩,水田面积22.2亩,林地面积359.5亩;草果1亩,核桃78亩,漆树18亩,茶树1亩,竹子3笼;牛23头,马2匹,鸡210只,猪93头。年经济总收入为24.87万元,人均收入为0.14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耕地面积少,人均可耕地面积不到1亩。在走访调查并填写福贡县民政局《农业农村发展调查表》过程中,一个50户181人的小组,旱地面积只有125.5亩,水田更是只有少得可怜的22.2亩,人均不到2分。面对这样一个人口多,可耕地面积少的现状,怎样才能让百姓不受饿呢?这是目前改组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耕地面积少,很多百姓 1
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糊口,根本谈不上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因此很多家庭只能靠养几只鸡、几头猪牛艰苦度日,整个小组没一户养殖规模超过50头(只)的农户。
(二)、老龄化加剧,劳动力不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新生儿的不断增加,可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在驻村入户期间,召集小组召开会议绝大多数是六十多岁以上的老人参加,年龄结构比例严重失调。在50户181人的小组里,劳动力占总人口30%,独居老人占总人口的8%,从这些数据中显示出,全小组还有70%的老弱病残,这些没什么经济来源都要靠30%的劳动力来维持生活,显然是雪上加霜,因此就出现富的富、贫的贫两级分化的局面。
(三)、交通蔽塞,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这是该组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俄科罗村一共929户3676人,村通公路的只有四个村民小组,其他都没乡村公路。这样一个交通相对滞后的村,人口又是全县最多的一个村,可想而知致富的瓶颈有多大?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村民们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能早点通公路,这样该组的面貌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走访中,有位老农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盖一座一层三间的石棉瓦房,光一个空心砖从砖厂到把房屋盖好成本是
4.5元,其他材料费都不包括;一车沙子运到建筑地点要450元,你算算盖一间房子要花多少钱?如果有公路盖房的成本至少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由于交通的不便利,给村民的生产 2
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通公路是农村致富的必要条件。
四、几点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如鼓励青年外出务工、发展种植业。但政策到位,往往资金不到位、落实滞后,导致农村的面貌一时间难以改变。要彻底改变该小组的面貌,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调研,反复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结合该组实际理出几点发展建议,供上级部门参考。
(一)、转移剩余劳动力,鼓励青年外出务工。要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办夜校、利用周末农村做礼拜的时间开展一些基本技能培训、技术知识的讲解,有效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各项技能,这样外出务工人员能够很快的适应新工作岗位、能尽快上岗。近几年福贡县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利用村民赶集日、休息日,在街道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召开各种招聘活动,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必要的岗位介绍和推荐,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和掌握各种用工信息。这样的活动有必要多开展,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家庭生活紧张的压力,又能为在家农民腾出发展的空间,同时还能让外出的人增加一部分收入;另一方面解决了城市劳动力缺乏问题,加快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还使务工者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信息,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回乡后帮助发展乡 3
镇企业,既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活跃了农村市场经济。
(二)、加强义务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福贡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贫困县,观念落后,整体文化水平低,早婚现象严重。一般农村家庭不支持女孩上学,一到十六七岁就面临出嫁的命运,“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没必要花太多的钱给她念书,始终都成为别家的人。近年来,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各级政府想尽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学,如给上学的孩子纳入农村低保等措施,但少部分家庭仍不支持子女上学,导致全村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在为期十天的入户调查中,填写“农业农村发展调查表”时,90%的村民连自己名字怎么写都不知道,而且很多都是二十出头的人。像这样即使外出打工,也只能做最苦最累的活。
(三)、积极鼓励部分农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带动全小组致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一部分种植能手、种植大户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如抗东小组中邓友早、恒青言、迪斗言等村民应该鼓励发展养殖业,他们有较好的养殖经验与养殖理念。在驻村走访期间,发现部分家庭的旱地面积比较多,但由于坡陡、险峻难以种植粮食,针对这样的情况,下一步应该积极动员这些家庭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木,坡三言、坡开志、阿坡志等家庭。这样,外出人员也找到了工作赚到了钱,在家的家庭也富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4
(四)、多方协调,整合资金,及时解决“交通蔽塞”问题。
交通是联通信息与物资的重要渠道,交通蔽塞直接影响当地的生产生活。从村委会到抗东小组步行至少要两个钟头的时间,由于没有通路,进村公路只有够一个人单独行走那么窄,遇到行人还要停步让行,而且道路弯弯曲曲、陡峭险峻。面对道路不通的问题,村民们也很苦恼,如今物价飞涨,一包化肥、一袋米、建房用的材料没有乡村公路成本就很高,迫切的希望能够给予解决通村公路的问题。
抗东小组距村公所4公里左右,距子里甲乡政府10公里,与架科底乡遥遥相对,是俄科科罗村最北边的一个小组。就因为该小组人口少,很多乡村公路的指标都给了人口较多的小组,所以抗东小组仍处于“人背、马驮”旧式运输模式。要彻底改变一个小组的整体面貌,应该先修通公路,再发展适合本小组的各项经济。希望各级各部门加大通村公路建设力度。
总之,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能够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堡”怒江州“三基地一品牌”战略的实施,结合民政实际,在继续保民生的基础上,把握民政投资方向,争取项目,用项目作为支撑,统筹发展相关民生工作,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三万”活动民情调研报告 篇四
一、基本情况
谢湖村地处麻城市宋埠镇东北部,距麻城市22公里,距镇区6公里,交通较为便利,现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9,现有耕地1986亩,其中水田1185亩,共有塘堰38口,面积700余亩,主要农产品有粮、棉、油和大棚蔬菜,其他以养猪、外出务工为主,水产品养殖、个体工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和各类家庭作坊等为辅助,2010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约4100元。
二、谢湖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村级积累较为薄弱。谢湖村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资源溃乏,村集体经济经济十分薄弱,集体经济基本无来源途径。加之该村人多事情多开支多,仅有的集体收入还不够办公开支和支付村组干部工资。
(二)基础设施尚需完善。据工作组调查,村民对基础设施的建议和意见居第二位,仅次于民生保障。主要集中在村容村风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谢湖是农业大村,近几年虽然争取国家水利项目做了大量工作,但与群众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沟渠、排灌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环境保护需加重视。经过调查村民对村容村貌整治认识不足,对新农村建设的错误认识数不胜数。由此导致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不管三七二十一,垃圾随手乱丢、随处乱倒。在村里我们发现,目前垃圾乱倒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倒在远离住处的田沟里,有的就倒在房前屋后,集镇上虽然好一点,但垃圾仍然到处可见,加上现代垃圾不容易自然风化,无形中造成了二次污染。
(四)民生保障仍需努力。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占到了32%,足见在民生保障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分析原因,其一还是宣传不够,由于村民自身原因和宣传手段限制,现在基本上一些民生保障政策还是点对点的宣传;二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群众在民生保障上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在该村家庭供养负担重的困难户、被病残拖累的困难户、老无助的困难户还占一定比例,需要分类关注与帮助。
(五)农村文化生活单一。相对而言,谢湖村属一个农村文化活动搞得比较好的村,但由于资金、机制方面的原因,总体来看,大多数群众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的侵蚀,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年青人自强意识、创业意识不强,地下六合彩仍屡禁不绝、打牌赌博的风气仍然存在,因此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时有发生,需长期予以研究和关注。
(六)村组干部任务繁重。该村有村干部5人,小组干部有15人,但人口多,户数多,干部工作常常顾此失彼。尤其是村干部,不仅要面对全体村民,同时要应对县镇各部门,加上目前塘堰整治、党建、公路建设、发展大棚蔬菜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需村干部协助,村干部任务十分繁重,检查多、验收多、会议多、接待多让村干部疲于奔忙。
三、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谢湖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建好领导班子为重点加强谢湖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务实管用的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模式,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五个基本”为抓手,健全规章制度,积极在年轻农民中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村两委后备干部,同时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年轻能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大培养发展力度,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通过培养吸收年轻人才,以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潜力和党员队伍的活力,为农民、农村发展致富带好头。
(二)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扶贫点和结对共建机会,要借“三万”活动的东风,继续采取得力措施,对未纳入整修范围的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管护,确保水利设施的最大利用率。继续争取项目,逐步改造现有沟渠、塘堰、水库等,提高水利设施灌溉利用水平,确保水利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道路、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完善大棚蔬菜设施建设,实现蔬菜种植高产高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要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基于村一级经济积累较为薄弱的现状,建议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范围,采取村收、镇转、集中处理的办法予解决;同时要高度重视新办企业的污水排放问题,严把项目审核关、污水处理与排放关,确保农村环境不被破坏。
(四)要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使群众对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二是要加大监督力度,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两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严格实行“一卡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增加农村低保覆盖面,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户的关心。对纳入低保对象实行县、镇、村“三榜公示”制度,严格做到“六公开”。
(五)要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是直接导致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要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谢湖村社会文明程度。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清洁工程,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大力加强科普工作,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村建设,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5.四群教育民情调研报告 篇五
自我局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乡**村,作民情调研。
一、乡情概况
**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乡总人口9924人,其中农业人口9713人。全乡总耕地面积有12496.4亩,其中旱地11601.73亩,水田894.67亩,全乡粮食总产量432.05吨,人均有粮441.2公斤,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14元。全乡农业生产值完成2145万元。
二、**村基本情况
**乡**村地处乡政府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2公里、县城23公里,从村委会到国道为土路,交通方便。总人口2869人,其中农业人口2783人,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6.90摄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桐油、漆树、核桃等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积2640.2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村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0名,均为少数民族党员,其中男性
(一)建立农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请审批享受农村低保户过程中,村委会主要做到了几方面工作:一是严格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制度。村委会及时成立由村支书、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的工作组,通过调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做好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二是及时传达省、州、县农村低保有关政策,通报全村农村低保人数及相关工作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当前村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加强对低保制度的落实,本着“本人申请、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组审定上报、张榜公示、政府审核、民政审批”的农村低保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该村农村低保工作,形成了农村低保工作责任制度。
(二)加强低保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自2007年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村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村干部通过办宣传栏、贴标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把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工作程序、资金发放和管理等讲明讲透,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据了解,**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专项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2011年召开了2次会议,重点动员青年群众积极
待遇。
二是全村生产资料少,林果地少,耕地面积少,现有人均旱地面积仅为0.88亩,没有可耕种的水田。加强发展种植业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管理能力,全村的养殖业发展态势不明显。
三是进村路面为土路,汛期开车进不了村,需要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有待加强整治;
四是保障标准偏低,农民群众生活改善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般是通过贫困线来确定的。我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840元,即每人每月70元。从目前的物价上涨情况看,这点资金只能够买点粮食,买肉类和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就显得比较困难。农村群众在没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这样低的保障标准是很难维持一个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五、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按时足额发放低保资金;同时,县级民政部门正确引导农村低保工作,并督促指导好相关工作;
(二)、建议林业、农业部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核桃、漆树、草果、黄连等树苗的供应和扶持力度。
6.民情调研报告 篇六
一、创新论坛与媒体合作方式
网络媒体、广电、纸媒, 都有各自较为固定的受众群, 某些热门板块, 受众人气旺、互动性强,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 媒体人在寻求合作, 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2013年2月16日, 临安网友倪志强在浙江在线“民情巷”论坛发表求助信息, 说自己27周的早产儿子体重只有1100克, 每天要支付一千多元的医药费, 他想卖掉原本准备用于装饰家里新房的十字绣, 给儿子筹钱看病。这一信息立即受到关注, 浙江在线“民生帮帮帮”记者跟进采访, 2月18日, 《新生“独苗”危在旦夕临安网友欲卖十字绣救爱子》帖子出现在“民情巷”的显著位置。帖子里, 记者把救子网友的家境、产子过程、目前窘迫的处境一一做了介绍, 同时附上《家》《满室馨香》《八骏图》《西施浣纱》《貂蝉拜月》四幅欲出售的十字绣高清图片。
在第一个帖子《新生“独苗”危在旦夕临安网友欲卖十字绣救爱子》出来后, 不少网友在论坛留言, 表达了帮助倪志强的意愿。2月19日, “民情巷”推出《伸一把援手, 可以拯救一个家———十字绣已经标好价格》爱心帖, 帖子出来的当天, 浙江在线的新闻热线不断, 网友纷纷表示要捐款或购买。由于孩子病情危急, “民情巷”论坛在发动网友的同时, 还在寻求更快速的筹钱路子, 经多番沟通, “民情巷”与FM93达成共同救助早产儿的行动共识, 以拍卖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发动网友与听众筹款。2月20日, “救子十字绣拍卖”举行, 这是一场浙江新闻界史无前例的拍卖会, 也是网络媒体与广播的一次良好、成功的合作。以温暖、大爱为主题, 在短短一个小时时间里, 5幅十字绣作品共拍出4.59万元的高价, 为倪志强夫妇筹得了孩子的救命钱, 随后一周, 网友对倪志强早产儿的救助善款, 总额近10万元。
在网络媒体中, 特别是论坛换一种思维做新闻, 同时加以运用全媒体、即时、互动的网络元素, 有助于推动对新闻事件的报道。
二、创新论坛与新闻报道的配合方式
为帮助网友, “民情巷”在开设之初就开通了多个帮忙类互动板块, 倾听网友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帮助网友解决问题, 也给其他网友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3年2月26日,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 杭州一网友在民情巷论坛发帖, 称在拍婚纱照的时候被坑, 这个题为《坑爹的金夫人摄影花高价没买到满意的服务》帖子, 一时跃为当日最火帖, 日点击量超五六千次。网友小张与女友在杭州金夫人拍了婚纱照, 因为对选片与后期制作方面有意见, 长时间得不到正面回复, 因此十分懊恼, 在3·15这个时间点上, 有关消费者维权投诉类的信息更加引人关注, “民情巷”网友的回复很快出现在帖子里。“民生帮帮帮”记者根据论坛报料, 对杭城婚庆市场做了深入调查, 报道刊出后, 不断有网友跟帖, 讲述自身拍婚纱照被商家忽悠的经历, 业内人士也主动到民情巷发帖, 揭露婚庆市场的种种乱象、分析产生的原因。为了帮助更多网友维权, “民情巷”策划“网络访谈揭开婚庆市场‘甜蜜陷阱’”访谈节目, 邀请浙江省婚庆行业协会负责人、浙江省消保委专家以及资深律师进行访谈, 畅谈婚庆消费维权, 结合实际案例, 三位专家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婚庆市场的问题, 也为消费者如何避免婚庆消费的“甜蜜陷阱”提供了许多有效建议, 达到了访谈的预期效果。整个活动从网友投诉个案出发, 由点到面, 最终展开对婚庆行业的大讨论, 在为网友维权支招的同时, 也对婚庆行业健康发展进行了有效的舆论引导。
在这个题材中, 论坛与网络新闻报道配合密切, 根据网友的吐槽信息, 民生记者跟进报道, 每一篇新的报道出来后, 又能在论坛掀起新的讨论高潮。
三、创新论坛帖子的集纳方式
7.XX公司民情专题调研报告 篇七
XX公司民情专题调研报告
十七大以来,一直到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纪委六次全会,关注民生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总公司紧紧围绕行业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紧密结合近期主题活动的要求,开展的以“深入基层、擦亮窗口、服务群众”为主题实践活动,是以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工作上水平、创先争优见成效为目标,以突出为群众办实事为实践载体,以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等为重点的活动。它引导着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创先争优中打造“亮丽”窗口、一心一意服务群众,从而促进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密切客我关系,为 “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
我公司在接到活动通知后,积极响应总公司党委的号召,认真传达并学习了“深入基层,擦亮窗口,服务群众”活动实施方案,带来广大员工以最高的热情和最优的状态投入此次主题活动,并在活动的第一阶段发起以“透过窗口看行业”的民情专题调研活动。现将具体调研内容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按照总公司《关于开展“深入基层,擦亮窗口,服务群众”
1活动第一阶段工作的通知》,同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以设立公开信箱、公布热线电话并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基层,广泛手机服务对象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第一阶段活动中,我公司共公开信箱1个,公布热线电话1个,按部门在干部之中下发放调查问卷10份。
问卷第一部分为公司员工意见征求。将征集表按部门下发,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服务品牌建设,转变行风,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化创先争优,促进企业发展等单位热点、难点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有效的意见建议。
问卷第二部分为客户意见征求。按照访销线路,从辖区内客户中随即抽取25户作为调查对象,就货源供应情况,窗口服务,经营获利情况及建议投诉处理效率等问题向客户展开调查,广泛征集意见建议。
经过深入广泛的调研,认真听取广大零售户及基层一线干部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活动,服务作风明显改善,服务之力大幅提升,深入基层,体恤民情,倾听零售户、消费者新生的能力普遍增强。急客户之急,解客户之忧的意识普遍提高,全体干部员工对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意志坚定,充满信心。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员工方面:一是希望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
以理念的提升积极应对和分析解决形势发展的变化,高点定位,高效运作,以更加勤政、廉政、高效、负责的态度展示负责任企业形象。
二是在服务意识普遍增强的同时,切实加强深入基层,提高服务能力方面的培训教育,通过培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市场驾驭能力,并在工作中更好的展现实效。
三是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建设也需要加强。希望通过企业文化知识学习、业余竞赛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2、客户方面:一是部分客户反映紧俏商品的供给量太少,一线员工在客户拜访方面存在重大户、轻小户的现象。
二是有少数商品在送达时有挤压变形、甚至破损的情况出现
三是品牌置换市场准备不足,置换品牌过快,部分客户反映商品库存量较大,疏导的难度加大,客户订货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及时疏导经营户商品库存已成为营销部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切实增强群众意识。群众利益无小事。统一思想,增强信心,积极引导市场,满足需要,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2、组织员工继续开展解放思想活动,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剖根源,完善措施,深入学习、实行定期学习制度,完善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形式,与实际工作结合,逐步培养业务能手,业务多面手,以此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将思想解放落到实处,及时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与时俱进。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用新的方法去理解、思考和解决新问题,逐渐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大力落实教育培训计划,加强对全员综合业务素质的培训。切实加强干部职工作风建设,转变作风,促进发展。
4、立足企业发展的实际,把发展全员文化、职工家庭文化、员工之间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群众个人才艺展演、学习型员工和家庭的评比活动,让全体职工乐于参与,乐在其中,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的带动和影响的效果。采用集中活动与小型职工自娱性活动相结合,促进加快企业文化和谐建设的步伐。
5、建立群众接待日制度。将每月的25日定为群众接待日,集中倾听各级及客户、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措施,及时加以解决。
6、进一步加强客户服务,针对货源问题向客户详细解释,争取客户对烟草公司政策的理解,努力保证货源分配公开、合理、透明,确保销售工作正常运作。就出现的个别是商品残损现象及时与配送中心沟通,确保客户日常经营不受影响。同时,加强对其商品经营方面的指导,引导其提高盈利水平。
7、继续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对客户、对市场的调查工作要做精做细,对当地经营户的分布情况、销售状况、经营场所、网络安装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建全检查考核制度,针对客户经理工作走访不到位的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兑现到人。
8.民情督察调研 篇八
—大源镇全面推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督察制度
一、实施背景
为进一步拓展政风行风监督的渠道,拓宽镇党委政府广纳民声民意的途径,建立健全党委政府“访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工作机制,大源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行社情民意观察、镇村干部作风建设督察制度,加强镇属职能部门行风建设和增强镇村二级干部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意识,从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办事效率,营造风清气正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主要做法
1、精挑选,选好配强督察员队伍。督察员队伍好坏直接关系到督察工作能否落实到位,为此,镇党委在离任村书记中聘请了8群众威望高、思想觉悟高、工作热情高的同志担任镇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督察员(兼任社情民意观察员),发了文件、聘书、督察证,明确了工作职责,进行了业务培训,并通过现场会议和远程教育视频系统在全镇党员、干部大会上予以宣布,使督察工作深入人心。这8位督察员长期居住在农村、多年担任村主要干部,会干事、肯干事,如华法浩曾担十多年的村党组织书记、在并村后担任村委会主任,熟悉村务工作,能在农村这片天地发挥较好的作用。
2、重机制,建立完善督察制度。为保障督察工作落实到位,镇党委建立完善了相应的联系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列席镇村重大会议制度、反馈处理制度等制度。一是根据就近、熟悉原则,将督察员按村进行分工,多的联系4个村,少的联系1个村。督查范围和对象是全镇15个行政村和镇村两级全体干部。二是根据工作性质,要求各村两委会定期邀请联系本村的督察员(观察员)列席村两委工作例会和村级重大会议,便于督察员(观察员)及时了解本村党务村务工作开展情况、村级规范化管理情况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等情况,督察员(观
察员)参加联系村会议原则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三是确定工作内容,主要涉及党风廉政、行政效能、行业行风、重点工程4个大方面,拥有参与权、查询权、建议权、质询权、评议权。
3、明任务,扎实履行督察职责。镇党委规定督察员行使六项职责,即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和镇党委政府的助手作用;积极收集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协助镇党委政府发现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定期对镇机关和各行政村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进行明查暗访,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发现的问题,努力达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认真学习贯彻政策法规,积极主动当好新农村建设的调研员、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经济发展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基层组织建设的督导员,促进全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围绕依法行政、廉政建设、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重点,积极向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员;积极完成镇党委政府交给的其他任务。
三、取得的成效
督察机制建立以来,8名督察员重点对各村的创先争优活动情况、干部作风情况、重大村务开展情况、重大制度落实情况等进行了明查暗访、巡察监督,并广泛收集民意及时向镇党委反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效果,尤其是对增强村干部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意识,促进镇村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发挥了体制内监督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
1、访民情,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督察机制建立以来,8名督察员深入农户,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他们全程参与选举工作、自始自终站在选举第一线,当好了换届选举的调研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理性选举的引导员、规范程序的督导员,如稠溪村的督察员俞建荣在本次换届选举中,坚守工作岗位,面对重选的困境,发挥自己群众威望高的优势,坚持不懈做好群众工作,确保该村顺利完成选举工作;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他们积极宣传各项政策,带头作
好自己及家属的工作,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亭山村的裘柏松,在村面临征地拆征矛盾中,主动宣传征地政策,并做好了亲朋好友的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走访农户,了解民情,积极呼吁,如骆村村督察员骆友根,面对山区竹农运竹难的问题,通过走访农户,提出了骆村、青山两村联建林道的建议,现两村林道正在建设中。
2、强督察,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3月以来,督察员对镇、村两级干部的工作作风进行了全面监督,镇、村两级干部工作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镇机关干部提出了 “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的口号,加大为民服务力度,如为解决外来民工子弟暑期管理难的问题,镇社会事务办组织70多名专业人员成立爱心假日学校,义务担任300多名外来民工子女教师;村级组织换届后,督察员对各村干部的办公值日、工程建设等进行监督,并与富阳市纪委、市监察局实施的关于深化作风建设治庸、治懒、治散“效能亮剑”专项行动结合起来,帮助镇纪委发现了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违纪违规行为,共下发督查通报三期,对3名多次无故不参加重要会议、履职作风拖拉的村委干部实行了问责谈话。
3、惠民生,进一步助推社会发展。几个月来,督察员们奔走在基层第一线,新一届村干部上任后,他们对创业承诺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促监督,如在督察员楼灿明的监督下,三岭村道路扩建已全面完工,娱乐场、健身场等正处火热建设中;面对门窗行业低小散的现状,督察员华法浩呼吁积极发展门窗协会作用,成立门窗市场,引起了政府重视;面对山区建房难的现实,蒋保国、骆友根提出参照觃口模式,进行公寓房建设,现蒋家、骆村、勤功三村公寓房建设正在规划征地中。如今,各督察员所联系村的民生项目有序进行中,水、路、电等老百姓所关心的民生工程都在规划或建设中。他们的辛勤付出受到了群众的赞扬,为进一步推进大源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9.民情调研报告 篇九
当前, 我国正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阶层剧烈分化的新时代。社区是数千户具有较高异质性居民的生活空间, 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 社区中原有的简单划一的政府行政服务已不能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改善社会服务, 就要加强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那么, 如何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搭建社区信息服务平台, 从而实现各种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各大社区主体间的有效联动, 是目前社区建设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这一难题的破解之道, 并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性经验, 如北京的“96156”、上海的“962200”、宁波的“81890”等。这些社区平台一般以服务热线、网站和社区APP形式呈现。杭州市上城区在采取上述几种形式之余, 还开发了手机APP民情E点通, 信息终端由“PC端”向“手机端”转变, 有效解决了以往工作中普遍存在的民情民意收集渠道单一、反应处理较慢的问题, 较好地实现了智能管控, 促进了政府管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协同治理下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
社区作为国家和社会直接接触的层级, 其概念进入学科领域, 源于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其后随着学术界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特别是以米格代尔 (Joel S. Migda, 1994) 、埃文斯 (Evans P B, 1997) 、奥斯特罗姆 (Ostrom, 1990)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治理等理论, 改变了国家与社会零和博弈的传统观点。一些学者还提出了一些理论, 如哈贝马斯 (J.Habermas, 2000) 的现代社区是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领域”论, 考夫曼 (H.F.Kaufman, 1951) 及其学生威尔金森 (K.P.Wilkinson, 1991) 的社区场域理论。尤其是20 世纪70 年代哈肯 (H.Haken) 提出的协同学, 与90 年代兴起的治理理论相结合, 形成协同治理, 学者们开始研究社区的协同治理, 如卡斯金 (RJ.Chaskin, 2001) 的社区协同能力, 安塞尔 (C.Ansell, 2003) 的社区镶嵌与协同治理, 英奈斯的 (JE.Innes, 2003) 协同中的社区政策制定等, 极大地推动了社区理论的发展。
我国社区理论方面的研究, 在经历了强化国家政权建设为主要取向的行政社区理论 (卢汉龙, 1996;朱健刚, 1997;唐忠新, 2001) 、以培育与发展国家相对的地域性共同体为主要取向的自治社区理论 (桑玉成, 1992;徐勇, 2001;费孝通, 2002;陈伟东, 2005;胡慧, 2006) , 包括共同体社区论、社区自治论、公民社会论等三个子理论的研究之后, 学术界一般倾向于协同治理理论。该理论视社区为各种组织实现其组织目标的行动场域,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将不再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而是通过协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实现社区的公共目标 (孙立平, 2007;李友梅, 2007;郁建兴等, 2008;张洪武, 2009) 。
社区信息服务平台正是这种协同治理思想关系的实体呈现。它将技术导向的智慧社区和多元力量参与的协同治理相统一,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 整合政府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多元力量, 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社会公益性与志愿性服务的融合, 较好地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元主体的协同, 打造一种更为多元、开放和快速回应的社会治理体系。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从内容上看, 社区服务信息平台乃是政府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的复合体, 有利于配置服务资源, 整合服务力量, 改变服务方式, 拓展服务范围。在此过程中, 政府与市场、社会间关系得以重构, 政府服务职能得到强化, 公共治理方式实现创新, 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及公共服务效能, 从而建成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化、多层次的现代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杭州市上城区“民情E点通”的运行机制
杭州市上城区是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诞生地, 区域面积18.1 平方公里, 辖6 个街道、54 个社区, 户籍人口32.96 万人, 流动人口9.6 万人, 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24%。作为一个地域面积狭小、人口密集、老龄化程度高的区域, 地方政府面临着比其他地方更多的公共服务挑战。2014 年上城区人民政府探索打造了“民情E点通”服务平台, 搭建辖区问题、利益诉求快速响应和解决总平台, 实现居民群众各种诉求“随时表达、快速反应、及时解决、有效跟踪”。“民情E点通”由手机互动平台、运行管理平台和综合展示平台组成, 通过在党员干部、居民群众手机中安装APP, 街道各科室、社区电脑中安装运行管理终端, 由网上指挥中心网络云端互联, 把各类需求与服务有效对接, 确保做到辖区群众随时表达诉求、社会各方精准提供服务, 还可通过综合指挥平台对所有的民情信息、流转状态、服务队伍、现场视频以及调查数据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中, “民情E点通”APP设有应用、身边、圈子三大功能版块。“应用”包括了我来爆料、爱心接力、天天折扣与积分兑换等服务应用;“身边”包括望江发现、七彩家园、先锋驿站、舆情直播间等内容, 可在第一时间直接推送社区活动、便民公告、政策动态、身边最美邻里等信息;“圈子”是智慧云社区的人际网络基础, 通过建立不同功能、不同人群、不同导向的圈子, 为居民建立了一个更加灵活的问题解决渠道。各个版块以居民需求为导向, 提升居民的平台知晓度和参与度, 逐渐使“民情E点通”APP成为辖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和习惯。
1.构建居民诉求实时表达与快速回应对接体系
“民情E点通”中“爱心接力”版块, 可将养老服务、家政服务、青少年服务、医疗保健、纠纷调解等居民诉求通过微心愿的形式进行发布, 由辖区党员、热心居民、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认领。认领并完成任务后可赢取相应积分奖励, 并折算成先锋指数, 作为星级评定依据, 在“榜上有名”版块中予以排名显示, 有效实现了全网式评议和监督。APP的“我来爆料”版块, 涵盖拍照视频、GPS卫星定位、即时呼叫等多种服务功能, 还专门面向老年人群体推出了实时电话、语音录入功能。居民群众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将民情民意和问题诉求上传至运行管理平台, 管理员将及时对各类诉求进行智能化流转处理, 构建起居民与政府网上实时互动的绿色通道。科室、社区可直接快速处理的案卷, 可选择“直接结案”处理;需要街道各科室进行处理的案卷, 可选择“内部流转”处理;对停车难、“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需要多部门联动的案卷, 则与区“平安365”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进行外部联动处理。居民通过“民情E点通”综合展示平台还可查询各部门、各社区责任人的走访、信息处理、督办、跟踪等情况, 为工作人员绩效评价和党员星级评定提供了计量参数, 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群众满意率。
2.构建社区居民互动互助体系
“民情E点通”的“身边”版块是政府与居民合作共治的主平台, 通过实时推送社区活动、政策法规、先锋展示、岗位招聘、讲座培训等信息, 使居民随时随地了解身边大情小况, 引导其参与社区活动, 增强政府与居民间的交流互动;同时, 也可作为新媒体宣传阵地, 宣传街道各项重点工作, 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监督评判, 把重点工作转化为居民群众的自觉意愿, 为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外, APP还开设“圈子”版块, 包括政府主导和居民自主两种开设方式。政府主导建立的党建圈、服务圈、社会组织圈等, 可为居民群众提供各种服务信息;居民根据需求自主建立的代购、拼服务、家装、化妆、摄影、培训等圈子, 是由不同特长、不同兴趣居民组成的“趣缘团体”, 可实现居民需求生活化治理、互动式服务。
3.构建全过程监督体系
从居民发布需求, 民情E点通开始对相关人员与部门进行全程跟单监督, 并设计信息上报率、自行处置率、回访率等指标评分考核, 对各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进行A—E的等级评定, 评定结果公开接受党员干部和社会群众监督。同时, 建立督察督办联席会议制度, 对解决问题滞后、评价等级较低的职能部门, 由区委组织部、区纪委联合区效能督查部门, 对负责单位的一把手进行约谈, 并发放“督办通知书”, 倒逼部门解决问题。此外, 上城区在系统平台自动生成所有考核、评价指标的同时, 注重突出对求助人满意度的考评, 其考核占比为40%, 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优化了工作作风, 推动了服务落地。 (来源于内部统计资料:杭州市上城区民政局《民情E点通应用情况汇报》)
“民情E点通”将区一级网格、街道二级网格、社区三级网格进行了有效衔接, 使居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主体, 并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 将多元社会主体进行有机结合, 实现了由行政管理为本的管理模式向以服务为中心的人性化治理模式的转变, 在使居民群众受益的同时, 使社会治理实现了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在这一平台中, 由于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严密的监督和审查机制, 政府实现公共性维度;企业通过其市场敏感性与先进的管理经验, 实现了效率维度;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其灵活性、志愿性、民间性等优势, 使整个社区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社区居民异质性的、碎片化的需求得到满足, 增强了个人幸福感, 增加了社区凝聚力, 培育了社会资本。这一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政府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了一个富有张力的社区服务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 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主体之间不仅不相互冲突, 而是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推进社区治理的转型。
结论与讨论
“民情E点通”借助数字、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 通过构建需求与回应对接体系、社区居民互动互助体系与全过程监督体系, 及时获取服务需求信息、民意诉求信息, 并经由平台枢纽, 有效配置服务资源、整合服务力量, 满足群众服务需求、回应民意诉求, 不仅确保了社会服务供需的有效对接, 尽可能实现有限服务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而且为群众咨询不出户、社会矛盾和社会纠纷调解不出社区创造了现实条件。
在对杭州上城区的“民情E点通”进行肯定的同时, 也有一些忧虑。这一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的创建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居民实际需求的满足, 可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也难免带有一定的标准性系统工程。当一个个城区都按自己的需要而创设, 那么就存在各区域间有效、系统对接的问题。一方面, 如果该社区信息平台与更大范围内的推进不兼容, 极易可能放弃, 带来财政浪费与居民重新习惯的问题;另一方面, 如果不推进, 有信息孤岛的风险。由此产生一些问题: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的范围到底在哪里?到底多大合适?范围过大则可能脱离基层实际, 范围过小也可能形成政策碎片和区际分割。如何两者兼顾?这或许是下一步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渠敬东, 周飞舟, 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9 (6) :104-127.
[2]刘力锐.网络社会的合作治理:赋能的技术与能动的政府[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5 (2) :50-56.
[3]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4]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我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 2011 (4) :185-208.
[5]马丽华.我国城市社区问题的破解之道[J].中国民政, 2016 (1) :27-30.
[6]朱仁显, 邬文英.从网格管理到合作共治——转型期我国社区治理模式路径演进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1) :102-109.
[7]汪锦军.城市“智慧治理”:信息技术、政府职能与社会治理的整合机制——以杭州市上城区的城市治理创新为例[J].观察与思考, 2014 (7) :50-54.
[8]黄家亮.信息化与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以杭州上城社区信息化模式为例[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 :292-297.
[9]陈微, 马丽华.中国和谐社区——上城模式:共建、共治、共享的“333+X”社区大服务体系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1.
[10]童潇.智慧城市与城市治理现代化——基于杭州上城区的案例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4 (6) :66-73.
[11]Chris Ansell, Alison Gash.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2007, 18:543-571.
【民情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四群教育民情调研分析报告10-06
大走访、民情民意、社区调研_报告、汇报09-25
市政府研究室“三万”活动民情调研报告11-04
民情日记---田间地头访民情08-13
民情档案07-15
抗旱民情日记08-01
扶贫民情日记08-10
法官民情日记09-05
新疆民情日记10-21
护林防火民情日记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