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2024-09-21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精选8篇)

1.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篇一

论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姓名:舒照广

学号:200980025

5班级:2010118

1引言...............................1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概述....................2企业文化影响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4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4

结束语...........................5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上市公司不断爆出财务丑闻,性质恶劣影响广泛的案例不胜枚举,“麦道夫丑闻— 给投资者留下212亿美元的现金损失”、“雷曼兄弟—500亿美元变相贷款”、“安然—股东损失740亿美元”、“南方保健—27亿美元的会计舞弊案”、“世界通讯—110亿美元的会计舞弊案”、“泰科公司 —高管偷窃1.2亿美元,虚报5亿多美元的收入”、“萨蒂扬 —10亿美元诈骗案”、“美国国际集团 —17亿美元错误记账”、“废品管理 — 19亿美元的虚假收入”、“房地美 —谎报盈利收入50亿”等事件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单纯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相对比而言,国外在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财务法规都比较完备的前提下尚存在这样严重的问题,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刚刚起步,在会计、审计、内部控制、财务立法都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是十分令人堪忧的。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作假造假案件也层出不穷,从中国蓝田股份的财务欺诈案、四川长虹巨额应收账款欠款案到中航油巨额亏损到三鹿毒奶粉事件以及近来爆料的酒鬼酒质检问题都时刻提醒着我们纯粹的制度控制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了。因此,企业的正常经营和持续发展需要寻找到更加有效合理的控制机制,从企业内部寻找企业持续发展的的动力。

1992年9月,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研究报告是企业内部控制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报告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1994年coso委员会又对其进行了增补,报告对大量关键概念进行了定义,其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2008年6月我国财政部联合五部委在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报告的基础上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也划分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部分。2010年又出台了相应《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进一步细化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为加强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行动指导。但无论是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还是我国的《企业内部

控制基本规范》都只是将企业文化划归到控制环境或者内部环境之中并没有被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独立因素。从目前经济形势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来看,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之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不断的增强。从我国国内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能否长久经营下去的关键因素之一。著名管理大师泰勒曾指出:“在引进最好的制度之后,获得成功的程度同管理人员的能力、言行一致及职权受到的尊重成正比。”而只有在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中管理人员的言行和职权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可见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都要依赖于好的实施环境才能一贯有效的运行。本文在国内专家学者已有的关于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方面研究著述的基础上综合衡量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相互影响,希望能够阐释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企业在设计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时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因素的影响,立足企业文化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概述

(1)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国内外不同学者给出了很多概念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性的定义,但从不同学者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其核心观点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张水强在“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一文中将企业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 是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道德观及其行为规范。” 陈春花在“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给出的定义为“ 企业文化主要是一种观念形态, 它以企业的价值体系为基础, 与企业的管理哲学、管理行为产生紧密的联系。” 俞雪花、周西有的“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中指出企业文化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家、道德价值观、团体氛围等要素。吴国英、牟永红、雷卫中在“企业文化建设-心理契约的构建”定义“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它确立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模式”。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基本上可以认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是目前学界统一认可的,本文给出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为基础的综合企业家经营、管理、发展理念并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同和遵从的长期稳定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表现在物质、制度层面的一种精神表现。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亚文化,就像所有的文化一样企业文化也并不是一天两天或是一月两个月就可以形成的,一个企业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发展才能形成一种独具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从建立开始,有长远战略目标的企业家就会确定一种精神作为企业的企业精神或是作为企业的宗旨写入企业的章程之中,但这时的企业精神或思想还很难被称之为企业文化。因为,文化是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一种精神,显然这时的企业还没有让企业精神稳定的表现于生产经营活动之中。综上,企业文化并不是企业已经建立就存在的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

其次,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应该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是建立在员工基础之上的,无论科技怎样发达也不可能存在没有人的企业,当然企业文化就必须是一种人的文化。2004 年COSO 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指出: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他们的个人品性,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是

内部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应该以员工为主体,以提高员工的素质为根本,树立共同目标将企业文化的精髓灌注到每个员工的头脑中,让企业员工通过身体力行将企业文化思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第三、企业家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其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管理风格、经营理念、发展战略是形成一种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一个企业家崇尚民主精神则企业文化中必然倡导集体协商;如果企业家喜欢团队合作则一定热衷“狼性精神”;相反,如果企业家提倡个人决策则企业文化中权力集中的现象会比较严重。企业家作为企业这个团体的领头羊,企业文化多数会以初创企业家或者将企业发展壮大的某个企业家的个人价值观、道德观为基础形成。另外企业员工的普遍认同是企业文化长久存续的条件,一个企业家同其团队经过不断努力形成的企业文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得不到所有员工的认同和遵守或者新领导人的经营风格了、理念完全改变也有可能导致企业文化的覆灭或是改变,当然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还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最后、企业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力量,可以认为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源。企业文化必须通过相应的载体才能得以表现,最主要的载体是企业员工,其生产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是企业文化的最主要体现。当然,企业文化还会通过企业的一些物质载体表现出来,比如企业建筑、装饰、宣传标语等一系列物质载体展现。另外,研究一个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制度安排也是了解其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人员、物质、制度等层次展现出来的一种精神表现。

(2)内部控制的定义相对来说比较规范,目前世界范围内影响最为广泛的莫过于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中的界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实施的, 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委员会将内部控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2004年coso委员会又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企业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COSO 委员会将企业风险管理划分为八个相互关联的构成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从《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与《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前者更加注重了企业中的人文因素,并指出: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 他们的个人品性, 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是内部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

本文对内部控制的定义采取我国 2008年6月财政部联合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制度要素的划分,基本上借鉴了coso委员会的五个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从以上资料的变化可以看出对于内部控制要素的划分日渐科学合理,其中企业人文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文化在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中的基础性作用也

越来越显著,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财务丑闻的驱动下,企业文化逐渐成为内部控制结构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企业文化影响内部控制的案例分析

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大影响将从以下两个案例中得到完全体现,华为与富士康是我们所熟知的两家公司。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两家风格迥异,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但是正是这两家企业给了我们两种发人深思的企业文化形式。

华为总裁任正非说:“华为公司有什么呢?连有限的资源都没有,但是我们的员工都很努力,拼命地创造资源。真正如国际歌所唱的,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是明天的主人。” “我认为内地的企业不景气,不仅仅是一个机制问题,关键是企业文化。能否把我们华为的文化推到内地去,救活中国内地的企业。当然有机制和管理方面、资金方面的问题,但也有一个企业文化问题,内地许多企业就没有企业文化。”为的“狼性”企业文化,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扩张,也必须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在华为的独特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尊重价值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内部控制制度。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企业文化资源,华为才一步步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私营小企业走向了世界500强。华为的内部控制结构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的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典型案例,正如任正非所说内地企业要实现突破关键是企业文化,只有以企业文化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内部控制制度才是突破我国企业制约瓶颈的有效途径。

再来看世界代工巨头富士康,富士康倡导的是军事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严明的纪律,硬朗的管理风格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2010年一系列的员工自杀事件后,这种纯军事化的企业文化模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反思。企业终究还是企业,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这种把员工仅仅当成是换取经济效益的工具的企业文化是不能持久的。军队之所以可以这样管理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取向基础之上即——保家卫国,保护国家利益,而企业如果撇开员工利益单纯追求效益则最终会危及企业文化甚至是企业的生存。从富士康公司在事件之后的一系列调整可以看出任何企业撇开员工去谈公司治理或是去实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都是没有效果的,如果不改进企业文化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无法有效实施。

以上两个案例充分显示了企业文化在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中的巨大作用,离开企业文化谈内部控制或者离开企业员工谈内部控制都将使内部控制制度难以有效执行。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建设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在没有文化内涵的制度,任何一种制度的产生和形成,都可以认为是反映了某些文化的轨迹或文化的需求。内部制度既是企业文化的产物,又是企业文化的工具,企业文化与内部制度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企业文化——内部控制的灵魂、李成云)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企业文化是一种自我管理文化,而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必须以良好的自我管理为基础,因此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的基础。

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基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到:“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在基本规范中企业文化是内部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深入研究会发现建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为企业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和人力资源政策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的风险评估策略。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领导人的经营理念、风险承受能力和意愿,企业风险评估政策的选定和执行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

第三、企业文化控制活动有效执行的基础。控制活动的有效执行需要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只有每一环节都严格按照控制制度的规定运行,控制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在一个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中,每个员工都会将自己融入到企业的活动中以实现企业和自身的利益,因而企业控制活动也就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第四、企业文化是有效的信息与沟通的前提。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衡量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在当今信息高速传递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保证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到足够有效的信息方能在与对手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证信息传递的途径是加强沟通,无论是对内或是对外都要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而要做到信息与沟通就必须建立起重视信息与沟通的企业文化,让每个员工都树立信息经济意识,加强沟通效率减少沟通成本,建立企业信息系统。

第五、企业文化为内部监督提供制度保障。企业内部监督在加强职务分离相互制约的基础上,重点要培养内部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员工主人意识,降低内部舞弊的可能性。

(二)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

企业文化通过意识观念的渗透和同化,内在地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实施。反过来,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内部控制实质上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控制文化,内部控制活动一般须经过授权、执行、审核、记录等程序来实现。内部控制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沟通的过程,也是将员工的思维和行动统一为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有效的内部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推动企业文化的进一步提升。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和内部控制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无形资源,形成一种良性的企业文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内部控制则是一种硬件装备,是企业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如同电脑一样软硬件一样也不能缺,只有软硬件同时齐全且“配置”优良时才能保证电脑高效运行,因此企业必须软硬件同时抓,既要搞好企业文化又要配套升级相应内部控制制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长期发展下去,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企业既要注重文化的培养,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中,又要将内部控制融入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竹泉 隋 敏 控制结构+ 企业文化:内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论

2、杨雅玲论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3、张水强论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4、俞雪花周西有论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5、陈金娟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研究

6、李云成 企业文化_内部控制的灵魂

7、陈春花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

8、高翠莲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内部控制

9、吴国英, 牟永红, 雷卫中企业文化建设中/ 心理契约的构建

10、杨艳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关系分析

2.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篇二

现代公司广泛存在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各个层级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委托代理问题随之产生。基于不同层级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应运而生, 而二者关系及其处理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纵观国内, 很多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虽然已经建立协调两者关系的制衡制度, 但是仍普遍存在着问题。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

(一) 概念

公司治理, 是关于公司责权利配置的制度安排, 其核心是所有者与管理者间权利与责任的分配, 实质是所有者为解决所有者与管理者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建立的对管理者的监督与制衡机制。

内部控制是公司为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 设计并执行的一系列政策及程序的组合。其实质是公司为解决内部各层级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形成的涵盖各利益相关者的控制和激励机制。

(二) 内容比较

公司治理的内容可以化分为内、外两部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保护股东权利以及发挥股东大会作用, 董事会各要素合理安置, 董事会具体成员的选择, 监事会及内部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否, 激励机制等。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主要指的是市场关系, 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产品市场。公司治理离不开产品市场。二是经理市场。功能完善的经理市场才能恰如其分地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三是资本市场。四是并购市场。五是市场中的独立审计评价机制。市场运作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发布的公正性。

COSO (2002) 发布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指出, 公司内部控制应当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和对控制的监督五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组成。控制环境具体指的是要构成一个公司的氛围, 其中具体包括员工的职业道德、员工的诚实度等;风险评估, 具体指的是有关单位为了达到事先设定的相应目的而进行的相关方面的风险分析过程, 一般情况下, 这些风险往往都是来自于公司管理环境的变动、新兴技术的更新使用等;控制活动, 主要指的是对在风险评估中确定出来的风险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规避的过程, 通过这个规避的过程使得公司的目标得以顺利地实现, 其中具体包括业绩评价、信息处理等这几个主要的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 具体指的是利用与财务报告目标相关的信息系统方法和记录的方式来确认一切有效的经济业务, 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方便员工进行归类整理等;对控制的监督, 是对公司内部控制设计、实施及维护进行的全过程的评估, 是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内容。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分析

(一) 本质相同

公司治理是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配置, 本质是所有者与管理者间的制衡。内部控制通过系列的政策及程序, 完成的同样是各级管理者间的责权利的制衡。二者的本质都是制衡机制。差别在于不同层级的委托代理人间的制衡。

(二) 目标归一

公司治理通过合理配置公司责权利, 有效解决所有者与管理层的委托代理问题, 约束激励管理者的行为, 使其管理下的公司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按照COSO (2002) 发布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 内部控制应当合理保证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和合规性目标, 具体而言, 内部控制通过执行相应的政策及程序, 解决管理者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从而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经营活动有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以及公司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法律法规这三个目标的顺利实现。虽然二者的目标表述各不相同, 但就其本质而言, 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保证公司更好地运行和盈利, 二者目标具有归一性。

(三) 载体相同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都是建立在公司的制度基础之上, 都以公司制度为载体。脱离公司这个载体, 一切就没有了意义。鉴于此,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各要素的安排和作用的发挥一切都依靠公司, 才能共享公司的一切资源。

(四) 互为基础

一方面, 公司治理构成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基础之一, 没有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无从谈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完备的环境为前提。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控制环境就不完善, 内部控制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反之, 完善的治理结构能够为内部控制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促进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并且保证其得到有效执行。另一方面,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缺少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就成为无根之水。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的缺失, 将使得公司治理成为纸上谈兵, 只有落实内部控制, 才能夯实公司治理的基础, 才有可能形成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三、完善公司治理, 改善内部控制

目前我国公司尤其是国有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着国有股所占比重过高、股权过于集中、债权人权益弱化、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 从而导致公司控制环境不完善, 内部控制基础薄弱等问题。改进公司治理的缺陷, 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可以有效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 深化国有股减持

目前, 我国公司, 尤其是国有公司的股权结构主要表现为国有股比例过高, 形成一股独大的局面, 个人股决策中作用甚微。为改变这一现状, 应当继续采取各种措施, 深化国有股减持, 相应地增加私有持股比重, 注重市场的调节, 发挥市场活力。

(二) 加强债权人治理

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债权人扮演了为公司提供大量资金的重要角色, 还与所有者共同承担公司的经营与财务风险, 理应享有相关的权利, 在治理机制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中债权人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债权人权益也未得到有效维护。应加强债权人治理, 将债权人纳入到公司治理机制中, 充分发挥债权人的监督作用,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三)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中报酬是最强大有效的一种激励手段。改进报酬措施, 一方面, 应当增加报酬契约的透明度, 以使员工对自己的努力劳动看到希望和前景;另一方面, 提高报酬契约的有效性, 制定合理且明确的契约条款, 注意激励方式, 保证激励作用的发挥。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中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概念和内容的分析以及对两者关系的探讨, 不难看出要想使我国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稳定的健康发展, 就需从改善股权结构、改进债权人治理、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邵婷.公司治理特征与内部控制效度相关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 2010

[2]李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互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6

[3]赵建凤.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4]张艳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06

[5]黄华.国外四种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经济纵横, 2005 (02)

[6]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 2005 (02)

[7]齐兴利, 张莉, 袁新.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环境之我见[J].商业研究, 2004 (12)

3.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互动研究 篇三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3-0058-03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基本概念的解析

一般而言,所谓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狭义地讲是指有关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的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而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决定公司的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等这样一些问题”。[1]这一定义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所有权结构问题,二是这种财产组织形式所决定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责、权、利在这种结构中的配套问题。公司治理处理股东、董事会与经理层三者之间的关系,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经理层的约束安排。对经理层的约束指董事会、监事会等基于公司治理框架对经营者的经营结果、行为或决策所进行的一系列审核、监察和督导的行为。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1)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客观独立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是为实现价值增加并提高组织的经营效率。它采取系统规范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以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改进其有效程度,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2]良好的内部审计是通过防范公司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保证公司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内部审计作为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发展离不开公司治理的推动,公司治理的优化也离不开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保障。安然事件后,各公司董事会更加看重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

实现公司治理目标和经营管理目标,需要借助内部审计工作。股东等资产提供者投入资产或资源后,需要建立一种跟踪、监控投资对象的机制,确信其投入的资产得到有效使用,并得到预期收益。资产提供者需要一种直接或间接对公司重大决策表达意见的制度安排,促使经营者履行契约责任。由于不能完全依赖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外部审计等外部机制来约束经营者,因此需要建立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等内部治理组织。公司治理实行决策、执行、监督分权制衡制度, 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要确立与内部审计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制约关系,内部审计向董事会负责时,代表治理机构进行审计,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共同之处是监督、信息传递、权责分配,二者在董事会对经理层进行激励约束的层面上形成交叉。

由表1可知,世界各国治理原则中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约束安排均包括了任免、激励、监督经营者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监控、财务控制)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实施和开展与内部审计工作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控制和监督力量。

审查财务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审查运营的效率和效果,审查财产的保护情况,审查法律、法规和合同的遵守情况是内部审计传统的工作范围。[3]这一工作的实施,为董事会任免、激励、监督经营者提供了信息,减少了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不对称信息,有利于证明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虽然外部审计也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审计,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在时效性、深度性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资料来源:李维安.美国的公司治理:马奇诺防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审核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逐渐发展出的新的工作范围。内部审计的定义指出,内部审计要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的这一工作范围正是公司治理中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约束安排的现实实现途径。内部审计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一是评价风险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的内容包括评价管理层对风险的分析是否全面,为防止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否完善、建议是否有效,对管理的自我评估进行实地观察、直接测试等;二是评价管理层选择的风险管理方式的适当性,内部审计师的职责是评价组织风险管理方式与组织活动的性质是否适当。[4]

三、公司治理构成内部审计的控制环境与基础

内部审计要实现上述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其独立性;二是其权威性。即内部审计师必须得到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其地位一方面要保证其独立性,另一方面要保证其权威性。这两方面因素的实现,都有赖于公司治理的建立与优化。公司治理需要为内部审计提供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

纵观国内外,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中,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状态:一是在财务部负责人领导之下;二是在纪检监察部负责人领导之下;三是在监事会领导之下;四是在高层经理人领导之下;五是在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之下。[5]内部审计机构良好的组织地位应当包括:对组织中的一个具有足够权力的领导人负责。理想的情况是:审计主管对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相关治理机构报告审计工作,向首席执行官报告行政工作。内部审计部门有权参加由高层或董事会举行的,与内部审计机构职责有关的会议。内部审计主管直接由董事会任免,如果审计主管直接对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负责,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构成也会影响到内部审计的实施与开展。李维安(2003)认为,董事会中的重要次级委员会,如审计、报酬、提名等,应该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内部审计的功能,反之,将导致内部审计功能的削弱。

四、从公司治理透视我国内部审计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成为公司治理重要的控制与监督力量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上市公司作为我国企业中治理结构较为完善的一部分,其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也不尽如人意。

(一)董事会的作用难以发挥

要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其功能,在组织模式中需要置内部审计部门于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下。2006年3月16日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和审计人员的职责,应当经董事会批准后实施。审计负责人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这虽然在组织模式上规定了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董事会,但实际上董事会领导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难以发挥。[6]上市公司内控制和关键人模式的大量存在,导致公司决策和公司运作以内部人和关键人为中心,内部人能够轻易地控制和操纵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使它们变成缺乏效力、徒具形式的“橡皮图章”,从而极易出现偏离公司最佳利益而追求控制权、私人收益的败德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

(二)内部审计的整体质量难以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

1.审计内容单一、浅显,技术手段落后,审计风险加大。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偏重于财务审计,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监督与反馈涉及的比较浅显,无法协助公司管理层更好地履行他们的受托责任。另一方面,审计手段目前仍更多地采用手工审计、现场审计,无法满足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无法适应经营风险日趋复杂化的环境。随着中间业务、表外业务以及衍生金融产品的出现,风险变得更具隐蔽性,用传统的现场、手工审计方式进行事后的检查监督,不能更好地发现和防范风险。

2.内部审计人员的总体素质难以满足发展的要求和公司治理的需要。内部审计总体上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风险评估、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功能。一是人员配置不合理,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财会人员,仅仅对财务资料进行审核;二是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缺乏与职业相适应的敏锐洞察力和判断力,缺乏现代经济管理的法律、业务等知识;三是个别内审人员缺乏原则,丧失职业道德,甚至以权谋私。

3.内部审计的反馈作用弱于控制和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控制与监督评价固然重要,但如何把控制与监督评价的结果以合适的形式反馈给管理当局更为重要。内部审计平时对被审计组织的监督、评价、咨询等诸多方面的结果,如果能及时地以合适的方式反馈给其管理部门,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内部审计的职能,进而健全公司治理。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内部审计基本上还停留在监督这个层面上,对反馈不够重视,主要表现为反馈的形式单一、内容不全面、深度不够、时效性不强,从而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五、依托公司治理完善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重构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

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力屏障。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及职权必须符合上市公司的结构要求,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变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其它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升格,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应协调各方面关系,凭借优势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体现其监督评价服务职能,并侧重于对高层经理及其下属各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的评价,提出建设性建议。

2.确保董事会组织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具体操作上可由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组织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内审机构在业务方面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为保证其地位的独立性,应使内部审计负责人与审计委员会主席的沟通渠道畅通无阻。此外,独立董事在审计委员会中应占绝对比例,这个比例代表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从而保证审计委员会能独立、客观地行使其职能。同时,还应加强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任职条件的要求。

3.严格执业资格认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要制订内部审计人员任职资格标准,二要设计良好的激励机制,三要重视和加强内审人员知识的培训与更新。

(二)拓宽内部审计的领域

为顺应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职能应从单纯的检查型向监督控制型转变,充分体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并且随着风险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应全面拓展,由内部控制发展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即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应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在全面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变为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其作业范围也应突破财务领域的局限。在实践中,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在有效开展或恰当委托外部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应重点向内部控制评审、管理(经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合同(合约)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环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和管理舞弊审计等领域拓展,以实现“扩大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提升审计层次”的目标。而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观念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应发生变化,控制仍然重要,但内部审计的焦点应体现在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与管理风险,使内部审计计划与公司风险管理策略紧密联系,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三)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

内部审计技术改进应该向着改变单纯的事后审计方式以及加强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结合的方向。一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在公司内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系统和审计操作平台,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审计与事中、事前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二是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应积极寻求与外部审计工作的合作协调关系,如利用外部审计工作成果相互交流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在具体审计程序和方法上相互沟通等等。这既有利于缓解内部审计人员少而任务重的矛盾,又可以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反馈机制,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四)加强内部审计的反馈作用

首先应丰富审计工作反馈的形式,除了日常的审计报告外,可以不定期地补充审计简报、管理建议书。其次,从实质需要出发,充实反馈的内容,提高反馈的质量。再次应加强对管理部门反馈结果的处理效率,一方面及时将审计反馈结果传达到被审计组织;另一方面,根据管理部门反馈结果,及时、有效地调整审计规划。

当现代企业蓬勃涌现并不断发展时,面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我们必须转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意识到它在公司治理进程中的重要价值,并顺应公司治理发展的需要,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转换审计职能,拓展内部审计范畴,改革内部审计技术,提升内部审计价值,促进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共同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所有权、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2]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指定注册内部审计师资格考试用书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上下册)[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

[3]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1.

[4]劳伦斯•B•索耶.现代内部审计实务[M].汤云为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

[5]王光远.管理审计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篇四

论文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管理

论文摘要: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的发展与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建立1套科学、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不断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企业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对从公司治理层面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公司治理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担当的是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不能割裂,需将内部控制纳入到公司治理路径之上。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系统得以顺利运行的条件,又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1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如果内部控制不能与公司治理兼容,将会增加治理成本。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企业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此为企业改革的压力和动力,对从公司治理层面下,如何更好地加强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1内部控制及其相关概念

内部控制作为由管理当局为履行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组织实施程序,与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国内部控制外延的扩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人员缺乏自主权及会计人员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决定着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公司作为自负盈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自我消亡的经济组织,以管理监控为己任的内部控制的目的必须要拓展到保证公司政策的贯彻和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上。基于此,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概念的描述如下:“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3个目标而提供的合理保证的过程”。

1.1内部控制的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5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只有当这5个要素同时存在且有效时,我们才能判断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具体表现如下:

1.1.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构成1个单位的氛围,影响单位内部人员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包括员工的诚实和职业道德、员工的胜任能力、董事会及监事会的参与、组织机构、权利和责任的规定等。

1.1.2风险评估单位为取得其目的而确认的分析相关风险,以构成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通常风险来自经营环境的变化、新员工聘用、采用新的信息系统、新技术的应用、企业改组和新会计方法的采用等。

1.1.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对所确认的风险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单位目标实现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业绩评价、信息处理控制、实物控制和职务分离等。

1.1.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与财务报告目标相关的信息系统方法和记录。其可以确认和记录所有有效的经济业务,以便适当归类、提供会计报表,在财务报告中揭示经济业务。

1.1.5监督评价内部控制实施质量的过程,即对内部控制设置、运行及改进活动的评价。

1.2内部控制的2个层面

根据内部控制具体实施的机制,内部控制通常又可以分为2个层面:

1.2.1企业的管理制度又称为“管理控制系统”,是建立在公司治理基础上,通过检查和改进有关管理政策和程序来有效控制企业运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益,以实现投资人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

1.2.2企业的会计制度又称为“会计控制系统”。通过适当的业务权限设置和授权,准确的会计记录,及时的实物盘点,以及公允的报告等程序和方法,保证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信息的可靠性,保障投资人财产安全。这一层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认为是最具体的控制。因为控制制度能否生效,取决于是否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取得适当的信息,而会计信息的存在与有效传递,影响到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的发挥。

2公司治理的概念及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999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中对“公司治理”作了如下描述,公司治理是1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明确规定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决策公司事物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其还提供1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就企业角度而言,公司治理机制辐射2方面内容:①企业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分配,在这一层次中,股东要授权给管理当局管理企业、采取措施保证管理当局从股东利益出发管理企业、能够获取足够的信息判断股东期望是否能真正得到实现并在管理当局损害股东权益时有权采取必要的行动;②企业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为履行对股东的承诺、承担自己应有职责所形成的责、权、利在内部各部门及有关人员之间的责、权、利分配。

良好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会计信息对于契约的签订、履行和考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董事、经历的选择和考核都建立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无论是大股东,还是主要依赖与“用脚投票”的中小股东,会计信息都是实现其对经营者有效控制的工具。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能够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而不是维护某一类或少数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留下的空间就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有此可能演变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阻碍。

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不能割裂,需将内部控制纳人到公司治理路径之上。两权合一时,股东和股东会直接实施内部控制;两权分离时,利益相关者通过董事会或监事会进行间接控制。由股东会或董事会涉及监控制度,考核、评价经理层绩效。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才能保证不同层次控制目标一致性;只有从源头实施内部控制,才能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得以顺利运行的条件,又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1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如果内部控制不能与公司治理兼容,将会增加治理成本。

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控制环境不健全

企业控制环境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作用,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而目前在我国,企业控制环境各方面仍存在着问题。①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了解不深,重视不够。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牵制或内部监督。②企业内部控制无法超越那些创造、管理与监督制度的人,管理者的品行、素质和管理哲学仍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制约因素。③缺乏科学、一贯的人力资源政策。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中还充斥着以貌取人、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等现象;不够良好的人力资源

政策对培养企业员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控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④企业组织结构不理顺,内部控制组织形同虚设。公司内部缺乏制衡机制,对管理系统缺乏控制,导致内部控制如“空中楼阁”,形同虚设。

3.2风险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层的思想中缺乏风险概念,没有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因此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公司片面追求财务杠杆的运用.忽视经营风险.市场分析不充分、风险控制失效,以致影响了公司经营战略的及时调整。

3.3控制活动不当

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会计控制不当会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有的企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或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企业资金,致使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

3.4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信息是企业的命脉,因为信息能够在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辅助决策制定,同时也是连接外界如政府机构、股东、供应商、顾客、社会公众的重要渠道。1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企业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目前国内企业的信息系统所能提供的有效信息,一般都是最高管理层掌握,而不是由企业所有员工掌握。

3.5监督机制不完善

法律上的监督规定与实际操作有很大反差,企业会计在高级管理层面前陷于窘境,会计内部监督难以有效实施。同时,机制的问题也使内控考核缺乏力度。有的企业没有人去考核检查,有的即便进行考核,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致使内控执行效果很差。即使在已建立考核制度的企业中,大多数深度和广度不够。我国还未提出类似美国COSO报告的权威性很高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内部控制标准的缺位导致内部控制考核监督难于操作。

4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完善内部控制

4.1强化公司会计控制

4.1.1建立1套严密而科学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内部财务控制是公司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因此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找出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做到防范于未然。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应包括明确的授权控制、明确且不相冲突的职责、合理有效的监督考核系统以及必要的审计控制,应该针对财务活动的而特殊性建立适宜、充分、有效的流程体系,同时对财务人员的团队建设建立严格和适宜的选拔、任用、考核、晋升体系。

4.1.2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1个健全的企业财务预算制度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良好表现,而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也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建立科学的预算系统,能对企业集团进行整体规划,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有效地协调集团内部各层次、各单位的目标指向从而达到加强内部控制的目的。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提高企业资源效率和经营效果的重要保障。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将企业关于结构调整、资源配置、重大投融资、技术改造等决策贯彻到日常经营活动中去,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适时调控。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用财务控制生产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企业实施财务管控(投资管控)模式的重要保证。

4.1.3加强内部审计与财务监督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紧密相联的,内部审计既是企业

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方式。企业通过内部审计的检查、评价而不断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完善。目前许多国内企业尚未组建内部审计职能,或者由于内部审计部门的员工人数、知识水平和经验的局限,无法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在信息技术审计方面,大部分合格审计人员一般集中在大的国际咨询机构和外资企业。因此企业应审慎地考虑是否将内部审计职能外包,或者与咨询机构合作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以弥补自身在资源方面的欠缺,并获取国际上最新的工作方法及成熟的工作经验。

4.2完善内部制度控制

4.2.1合理授权,明确责任企业应根据经营活动的性质和重要性实行严格的职责划分和授权控制,使各部门、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权责,防止权力重叠,责任“真空”,做到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同时建立授权管理控制体系,实现重大经营活动决策和执行程序民主化、标准化、规范化,保证有效集权、协调统一,还能使各授权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决策者与执行者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最大限度的实现全员的参与。

4.2.2加强董事会建设,强化监事会职能,保持独立性董事会一方面代表所有者的利益做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大决策,另一方面对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加强董事会建设,可以有效地监督、保证内部控制与程序的有效运行。同时,强化监事会建设,保持其独立性,这是切实发挥监事会监督职能的关键。

4.2.3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明确部门之间的对接需求在企业活动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由最初的分工合作变为现在的分工协助,企业内部就是1条小的供应链环节,因此建立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将会对企业的整体协调一致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明朗的业务环节、明晰的组织架构、明确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分级的职责系统)是保证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建立为顾客服务和与供方互利的理念,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要求,这样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就转变为相互支持、相互服务、相互监督的共赢格局。

4.2.4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积极推行股权分配有效的绩效管理不应该是以绩效考核为重点,应该着重于绩效的关进,包括员工绩效和企业整体绩效的改进两个方面。绩效管理是的付出与回报可以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同时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真实有效的依据,同时绩效管理也是员工约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激励现在流行的做法就是股权(期权)激励,全员持股可以使员工与企业的利益趋同,从而自觉维护各项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关注资产保值增值,缓和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冲突,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提升。

4.2.5建立有效的舞弊汇报和监察机制建立有效的舞弊汇报、监察机制,使各种舞弊事件或舞弊迹象能够迅速、有效地汇报给有能力采取行动的管理层级甚至董事会。这就要求企业有顺畅的沟通渠道,例如,专门的举报邮箱、举报热线等。同时企业应有效地保护汇报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并运用经济等手段对有效举报行为加以鼓励。

4.3提升内部文化控制

4.3.1提高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不仅仅指知识与技能,还包括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知识结构等各方面。管理者素质在公司治理中起绝对重要的作用,素质不同,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4.3.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1种无形的力量,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员工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也不可避免地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影响。因此,应通过培育形成一种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趋于一致,引导员工正确履行责任,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使控制环境逐渐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将企业文化深化成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和习惯。将企业文化仪式化、宗教化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实际完美结合的重要手段,企业

文化只有落地、做实,才能真正发挥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4.3.3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组织员工积极参加有关工作目标的制定,尤其是让其参与企业长远目标的制定,并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这样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4.4健全风险评价和监督机制

4.4.1开展风险评估与监测环境的飞速变化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为此,企业必须设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以确认公司的风险因素如资产风险、经营活动风险、内外环境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合法性风险等。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实施、评价和改进,将原来企业管理中的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为主,事中控制为辅,兼具少量事后处理为重点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量化方法来对风险按大小进行排列,进而帮助企业识别其面临的关键风险领域。对风险实施评价与改进是通过对风险实施效果的验证来纠正和改进风险管理措施,从而寻求更佳的风险管理方法以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在风险检测方面,应建立风险检测预警机制,持续开展全面系统的风险预警工作。同时,制订风险预警应急预案,确保监测预警系统有效运行。

4.4.2加强监督评价与纠正企业应建立多层次的监

督检查制度体系,以保证各级监督检查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采取措施规范内部控制监督及审计检查,提高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信息化水平。在纠正整改方面,企业应当健全内部控制责任制,制定统一的违规行为处罚规定,对违规违纪事项、责任、处罚标准做出明确规定,严格落实。

通过分析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互影响,以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我们深刻意识到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层面下,才能更好地加强内部控制。企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做到做实,然后才可能实现做势,而做实就离不开企业整体管理的提升。因此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应不遗余力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通过公司治理的完善,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完善与实施。

5.论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篇五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构成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会计控制始终是内部控制的核心。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开始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也不断出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依赖于现有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因素,而公司治理结构正是这些宏观因素作用的结果,其构成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正是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的结果。

内部控制是相对于政府控制、社会控制的一种控制。在外延上,内部控制包括会计(财务)控制、管理控制、业务控制和法规执行控制等。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随着“内部人控制”现象的蔓延、“企业法人财产权”的过分强调和片面理解、董事长及经营者职权的滥用以及内部人“道德风险”引起的一系列舞弊行为发生,又必然形成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破坏。于是,在西方,出现了由社会职业团体制定统一的内部控制来约束“内部人”的行为。在我国,则由政府有关部门颁布法规,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我国会计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概念定义为“三个目标论”、“四个目标论”。“三个目标论”认为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四个目标论”除了保证资金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笔者不仅认同“四个目标论”,而且认为“四个目标论”的前提侧重于内部会计控制,后一项涉及与会计相关的管理控制。之所以这样定位的原因是:第一,单位内部控制弱化不仅限于会计控制,而且涉及管理控制的各方面,有些环节的控制单纯强调会计控制是不够的,需要全面地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第二,内部会计控制并不只涉及会计控制,就会计论会计,凡与会计无关的控制都不予涉及。会计的核算职能表明,比如对于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等业务环节,实质上都与会计控制密切相关,它们都是通过货币计量而进行的价值核算,并在核算中加以规范。否则如果单纯就会计论会计,内部会计控制很难发挥作用,不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内部控制弱化所产生的种.种现实问题。而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会计控制确定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同时兼顾与会计相关的控制。第三,国际上内部控制中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不断融合的趋势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符。这样理解是与《会计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相吻合的,具有法律依据,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涵盖的范围。

三、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

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两者在内容上又相互交叉,交叉部分主要是监督、信息沟通和权责分配。内部会计控制与公司治理都产生于委托代理问题,是决定公司经营效率和公司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但是,两者委托代理的层次是不同的。公司治理产生于两权分离,是基于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相分离的事实而建立的约束、激励和监督机制,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问题;而内部会计控制则解决公司经营管理中不同层次经营者的委托代理问题。公司治理处理的是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三者间的关系;内部会计控制处理的是董事会、经理层和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因此,董事会和经理层既是法人治理结构的主体,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连接性和互动性(李连华,2005)这种关系可用图1表示。

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关系进行探讨。

1、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统一于企业目标的实现中

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虚假会计信息、防范差错、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从而保证经营效率和效果。而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全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因此,内部会计控制与公司治理统一于企业目标的实现中。

2、公司治理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前提和基础

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会计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才能从源头上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公司治理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保障,具有权力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可以解决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可以规范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和克服其机会主义倾向;可以激励和约束董事会和高级管理者的行为,从而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运行效率。

3、健全的公司治理是内部会计控制有效运行的保证

内部会计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联系。公司治理包括内部和外部公司治理。内部公司治理主要针对企业内部权利与责任的划分;外部公司治理主要是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会计控制能否有效运行,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一个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因此,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尤其是风险控制和决策约束机制是提高内部会计控制运行效率的关键。

4、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之间存在作用互补区域

内部会计控制包含了内部治理和经营控制、财务控制等;公司治理和内部会计控制之间互相依赖,具有内在结构上的对应与一致性。从不完全契约角度分析,如果公司治理是一种关系契约,那么内部会计控制就是这种补充契约,旨在弥补关系契约的不完全性,确保公司取得比较优势。由此可见,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在本质上存在着一种天然的互动关系。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目前正在融合过程中,两者的交叉部分是监督、信息传递、权责分配,治理主体评价内部控制运行效果,经营者有责任向治理机关报告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该交叉区域的大小由所有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特点决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时,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趋于合一。以内部治理为主的公司,股东和股东会、董事会是监控主体,因而交叉区域较大;两权分离或以外部治理为主的公司,主要通过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经营者是控制主体,因而交叉区域较小。

【参考文献】

[1] 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1).

[2] 张天阳:基于股权结构的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研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6.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篇六

【内容摘要】 本文以分析公司治理的本质为切入点引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揭示内部审计参与公司治理的运作机理,并阐明内部审计治理功能运行的基础,旨在从完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探寻内部审计在治理层面的建设对策。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治理机制

引言

近几年在国际上随着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事件的发生,内部审计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被提升到了公司治理的高度。特别是美国世通公司由内部审计牵出假账大案更使内部审计的作用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甚至公司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产生了新的认识。最近国外大量经验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报告质量、公司业绩等方面可以产生积极的治理作用。而且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自1947年以来对内部审计定义(包括内部审计的范围、职责、服务对象等)的7次①调整中可以看到,内部审计尽管是因企业内部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但其功能是随着企业制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拓展的,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变革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需求,将其推向了公司治理之层面,成为治理问题研究的新焦点。2002年IIA在《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报告中特别指出,健全的治理结构是由董事会、执行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四大基石共同构 ① 1947年IIA在首次公布的《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中提出内部审计的定义,随着内部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IIA先后于1957年、1971年、1978年、1990年、1993年、1999年通过修订《职责说明书》和《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不断拓展内部审计的内涵。

可见,公司治理实质上不是解决公司具体的经营管理问题,而是通过恰当的责权利配置,有效地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形成科学的决策程序和权力制衡,从而实现公司增值和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减少、遏止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行为和现象,降低代理成本与监督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效果和效益;②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设计并实施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个权利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公司创造价值;③形成有效的决策机制,实现公司的科学化决策,为公司长期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将内部审计置于公司治理框架中加以研究和探讨,并非偶然,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

1、同一性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同一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两者均产生于同一基础,即两权分离而带来的代理行为。不同利益方之间不一致的目标函数在不对称信息及不完备契约的现实特性下不可避免会诱发委托—代理问题,于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基础上的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就产生了在上层建立公司治理的需求。而内部审计的产生尽管要早于公司治理的提出,但其最先作为财产所有者为保证受托财产的完整、安全而对受托经营管理者所采取的监督手

论是指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由此会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公司治理希望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平衡不对称信息来维系各利益方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以及促进相互之间良好的信息沟通,而内部审计的出现则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2、互动性

公司治理是促进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内部审计治理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为内部审计创造相应的制度环境;而有效的内部审计是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它既可以维系公司治理中各利益方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又可以为公司治理层面的科学决策提供真实、正确的信息支持,是治理机制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三、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运作机理

内部审计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显示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密切关系在实务中日益得到加强,内部审计已经触及并参与治理层面的机制运作,逐渐成为公司治理中形成监督、激励和决策三大机制并促之有效运转的重要手段。由此,内部审计的治理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1、内部审计参与监督治理机制

近几年大量国内外陆续曝光的公司财务丑闻事件显示,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失效、相关权力得不到制约是公司内部治理失衡的重要因素。作为公司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内在势,内部审计通过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战略审计、内部控制评价、风险管理评价等业务活动的开展对公司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与评价,动态关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主要问题,分析偏差并提出改进方法与建设性建议,为治理层面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四、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运行条件

面对治理的需要,内部审计实务被推向了公司治理层面,IIA为推动内部审计治理功能的实现致力于新的实务框架的研究。新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为内部审计提出了属性标准,描述了开展内审活动的机构及人员的特点,指明了内部审计治理功能实现的基础。

1、“内部审计活动的宗旨、权力和职责应在章程中正式确定,这一确定应与《标准》保持一致,并须经董事会批准。”①该标准提出了保证内部审计权威性的建议。权威性越大,内部审计的作用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该建议要求内部审计的职责权限得到公司的权威认可,从而能为内审机构的正常工作提供较高的保障。

2、“独立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活动应该独立,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工作时应做到客观”。②该标准确立了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客观的鉴定和评价,对内部审计业务的恰当开展是 ①②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第1000条标准。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第1100条标准。

审机构自然而然被强加了国家监督的职责,因此许多企业对内部审计会产生排斥感,使其得不到重视,内部审计缺乏内在建设的动力。显然,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从观念上有所转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逐步从推动内审建设的主导地位向引导、服务内审建设的角色转换,要侧重于通过外部制度基础方面的建设规范内部审计行业自律、通过推进国际相关学术、经验交流给予内部审计以理论和技术支持等等,逐渐培育企业在公司治理层面的内审建设需求,使内审建设成为企业自觉的一种自身建设行为。

7.内部控制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研究 篇七

(一) 安然公司事件

2001年12月2日, 安然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 由此引发了全世界广泛的讨论。从表面上看, 安然公司的破产失败与其财务舞弊有着直接的关系, 但从深层分析, 这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和内部控制实施中的缺陷更有直接关系。安然公司正是利用了公司治理结构最薄弱的环节和内部控制上的缺陷, 而且走得太远, 才导致破产的。除了公司发生的重大财务造假问题外, 许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 正是由于安然公司内部控制上的缺陷, 诱发了财务舞弊, 进而加剧导致了安然的破产。国际上大量事实已证明, 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与公司内部控制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直接关系。只有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环境中, 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效果, 并加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反之, 若没有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设计出再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流于形式而难以收到既定效果。这使人们不得不把关注的焦点从讨论设计和评价内部控制, 转移到研究内部控制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融合以提高内部控制效果上来。

(二) 国内公司财务造假事件

我国股市中虚假财务报告也时有发生, 琼民源、郑百文、黎明股份、红光实业、银广夏、中航油等一系列案件无不折射出内部控制问题。银广夏案件中的天津广夏公司, 就是由李有强一人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大大削弱了内部控制中的公司治理制度的相互制衡机制。2004年11月29日, 中国航油 (新加坡)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中航油) 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作为一个成功进行海外收购被称为“买了个石油帝国”的企业, 违规的石油期货交易不仅让充满潜力的中航油轰然倒下, 也暴露了我国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巨大缺陷, 导致了内部控制的失效。中航油事件的发生说明了在公司治理上应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结构。企业发生重大危机不仅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 而且与公司的内部控制有关。上市公司要确保中小股东等的利益, 都需要公司治理为内部控制保驾护航。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 董事会处于核心地位, 要保障董事会-总经理结构的科学性并对董事会实施有效的监督, 并不是董事会自己可以做到的, 这时就需要强有力的公司治理作为后盾。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要素是董事会和股权结构, 选择合理的董事会规模、优化股权结构, 对提高公司的内控效果大有裨益。

二、文献回顾

我国的对此问题的研究, 由原来主要服务于审计的内部控制研究变为以公司治理为切入点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问题:一是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二是不同治理结构下内部控制的效率;三是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一)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

1.刘明辉、张宜霞在《内部控制的经济学思考》 (2002) 中把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称为企业的外部控制, 即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同时提出可以通过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2.杨有红、胡燕在《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 (2004) 中认为, 要克服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不仅要依靠系统本身的完善, 而且还要通过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来解决。

(二) 不同治理结构下内部控制的效率

1.冯均科在《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2001) 中指出, 不同产权结构下的内部控制, 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不尽相同的效率。因此, 针对特定产权结构, 应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出发, 提高内部控制效率。

2.吴粒在《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效率浅析》2005) 中通过对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控制制度效率进行分析, 建议公司的董事会应设置为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的、小规模、高素质的董事会, 同时股权结构应当保持适当集中。

(三)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的关系

齐兴利、张莉、袁新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环境之我见》 (2004) 一文中提出,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严重, 内部人控制现象比比皆是, 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对内部控制环境重视不够, 而内部控制环境的运行好坏又与公司治理紧密相关。

三、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多数公司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不明, 股东大会没有有效发挥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董事会也缺乏对经理层的监督。

(二)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责、权、利治理结构不合理

缺乏使经营者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统一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 从而使经营者缺少竭尽全力搞好管理的动力。

(三) “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由不拥有公司股权或拥有很少份额股权的“内部人”——经理人员掌握了公司的剩余控制权, 其直接后果是管理当局以牺牲股东的利益来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内部人控制的结果是相当比例的实际利润以工资、奖金、福利和其他形式变成了管理人员和职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额外收入, 被记入了公司成本。中航油事件中的陈久霖就是一个典型。中航油事件中的陈久霖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 是中航油集团人力资本投入者, 而在现行的企业产权制度的安排下, 作为人力资本投入者的企业经理层并没有拥有企业的所有权, 也即是没有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归属性控制权, 而他拥有的只是一种剩余控制权。正是由于这种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不对称安排, 使得企业的经理层与作为物质资本投入者的企业所有者之间的目标不一致性, 对于经理层来说缺乏一种产权的激励。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 企业所有者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而是委托企业管理层进行经营管理,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风险的不确定性, 企业所有者与经理层之间的这种合约是不完备的, 使得管理者行为选择的机会主义空间较大。同时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 国家拥有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权, 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而国家作为一个虚拟的实体, 缺乏对其资产保值增值的人格化代表, 无法实现对自己产权的监控, 因而出现上市公司所有者虚位, 对企业经理控制弱化, 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

(一) 完善董事会构建机制, 将董事会建成能真正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机构

总结近几年公司控制结构变迁的特点, 针对大股东一股独大或公司最终控制人试图通过一致行动、差额投票权、多重塔式持股、交叉持股等手段控制公司而有可能出现侵犯中小股东权益、损害公司长远利益的现象, 优化董事提名机制、董事会形成机制以及董事责任追究与免责机制, 使董事会真正成为公司治理链中的一个独立履行权利、承担责任的机构。

(二) 从人员配置上割断董事会与经理层的脐带, 保证董事会成员的相对独立性

董事会的作用在于选聘高管人员、考评并更换不称职的管理者、行使决策权并代表股东监督经理层。如果董事与经理人员高度重迭, 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分设完全是为了应付法律, 而未体现公司治理法规所体现的制衡机制, 人员重叠的结果必然是裁判员兼运动员, 经理人员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评价自己、自己考核自己, 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制衡就名存实亡。董事会成员独立于经理层, 才能使董事会成为内部控制框架的制定者、监督者和最高执行者, 为发挥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提供权责划分的保证。

(三) 强化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职能以及决策与监督程序, 为董事会核心作用的发挥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人员的独立性只是为董事会在内控中核心地位的发挥提供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董事们不可能像经理人员一样掌握有关公司运作方面的详细信息, 信息不对称为经理层实质上“控制”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提供了温床。例如, 对于新项目的上马从理论和法律上讲董事会有权决策项目的取舍。实际上, 经理层在项目可行性报告中往往通过对项目技术含量、市场前景、现金流预测等信息的遴选和粉饰来诱使董事会就范, 造成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控制失效。如果能发挥战略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的决策与监督职能, 并在程序上规定需要由董事会决策的项目必须事先由战略委员会从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市场前景进行科学论证并由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效益、现金流风险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由董事会做出项目取舍决策, 董事会在决策和监督中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丁庭选.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基于信息观视角的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

[2]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 2006, (5) .

[3]宋希亮、刘晓红.双维视角下的内部控制研究——基于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再思考[J].财会通讯, 2008, (2) .

8.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篇八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学术界主要从金融业和非金融行业两个不同主体分别进行分析。

(一)非金融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学者结合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1、未能有效执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规定,如杨有红、汪薇(2006);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主动性,如杨有红、汪薇(2006),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2003);3、形式化较为严重,缺乏实质性内容,如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2003);4、披露和评价内容、标准不统一,如孟昭贤(2012)。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要包括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孟昭贤,2012;李明辉,2003;杨有红、汪薇,2008)、明确上市公司责任报告主体(孟昭贤,2012)、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孟昭贤,2012)、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杨有红、汪薇,2008)。

(二)金融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学术界主要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当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方面,主要包括披露随意性大,缺乏统一性(黄秋敏,2008;李明辉、王学军,2004);风险管理控制的披露不足(李明辉、王学军,2004);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范围狭窄,仅限于会计控制(唐红娟,2010;黄秋敏,2008;李惠英,2013;李明辉、王学军,2004);监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披露不足(李明辉、王学军,2004)。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

学术界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研究主要表现在市场反应、对理财活动以及对审计活动的影响这三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主要表现在对股价的影响上,学者主要针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不同类型出发研究对股价变动的影响。邱冬阳、陈林和孟卫东(2010)发现IPO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明确的内控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楼海淼(2012)证实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与股价变动呈正相关;然而杨清香、俞麟、宋丽(2012)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效性与股价变动呈正相关,内部控制披露程度与股价变动呈正相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同类型的交互影响对股价影响更为显著;冯建、蔡丛光(2008)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越详细,股价越高;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会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影响效果不明显。方红星,孙翯(2009)研究得出了公司披露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公司治理专项活动的整改报告会对公司累计非正常报酬率产生负面影响。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理财活动的影响

杨玉凤,王火欣,曹琼(2010)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抑制综合代理成本,但是对显性代理成本作用不明显,对隐性代理成本抑制作用较为显著。夏芸, 徐欣(2011)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改善企业融资能力与融资环境,具体表现在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资本成本,促进债务期限结构的改善,获得新增贷款的难度降低。刘怡芳,黄政,吴国萍(2013)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上市公司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与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对于连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作用更为明显。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的影响

陈丽蓉、李海莲(2011)发现内部控制总体信息披露越全面的上市公司,越偏向于选择前十大事务所;披露建立内部控制监督检查部门的上市公司,偏好选择前十大事务所;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十大事务所。但从全样本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孙文娟(2011)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盈余质量改善作用不明显,盈余质量受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作用不明显。陈洁(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与审计费用呈负相关,而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审计费用呈正相关。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比较研究

梁宁(2005)从美国萨班斯法案的颁布出发,结合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了对于完善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几点启示,主要包括增强内部控制的立法、增加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报告的鉴证、明确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石金昌、曹成平(2009)得出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断完善,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勤业、王啸(2005)从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性质、披露内容、审计验证、评价依据及责任主体等, 并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环境、制度背景, 提出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系统建议。

四、文献评述

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内容和角度越来越深入,从财务角度研究向非财务角度扩展;研究对象从全样本到具体行业、具体地区的上市公司。但是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现状研究有待于深入,仅仅是发现了当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对于背后原因的剖析还不足。此外,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对象较为广泛,缺乏针对性、具体案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方红星,孙翯.交叉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基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8):105~111

[2]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5,(2):24~31

[3]张晓岚,沈豪杰.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J].当代经济科学,2011,(11):109~115.

[4]邱冬阳,陈林,孟卫东.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J].会计研究,2010,(10):34~39.

上一篇:小产权房买卖协议书(买方)下一篇:乡镇禁赌宣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