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区建设初探

2024-10-05

新型社区建设初探(共8篇)

1.新型社区建设初探 篇一

发电企业建立新型安全管理体系初探

摘要:从发电企业安全管理与国际国内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相接轨的角度,揭示发电企业事故连锁发生和控制,安全管理必须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

主题词:事故连安全管理控制

01发电企业传统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好范文版权所有!

发电企业的产品电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产、供、销同时完成,在电力供不应求时期,电力生产中的任意故障引起少发电都会对电能质量:电压和频率产生影响,并可能引起对电力用户顾客的少供电而使顾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强调电力生产中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电力生产的安全可靠,才能带来全社会安全与经济。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供需矛盾日趋缓和,电力供应已初步形成市场经济,电力法明确规定电网运营(调度)和发电企业是两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即厂、网不再是同一行业的经济共同体,而是两个经济实体之间的企业行为,作为发电企业在经济效益许可条件下,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许可,依靠发电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优质竞价争取多发电;而电网运营则应有足够备用容量,在电网经济与安全许可范围内允许某些发电企业在某一时段多发电或少发电,直至不发电(调停),这是市场机制下,合同约束的企业行为。

随着我国关贸体制改革,加入wto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发电企业如何走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接轨,并能得到国际国内各类企业认可或认同,是关心安全生产的当代贤士探讨的课题。

电力供应不足时期,发电企业应尽可能多发无功来满足监控点电压,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壮和特高压、超长远距离输电线路的投运,电网在轻负荷时,发电企业必须吸收无功,进相运行来确保监控点电压质量;发电企业因设备可维修性(设备异常)随时可能引起10的少发电数小时;电力设备的保护正确动作是确保安全(电网或设备本身)切除故障,发生上述情况传统意义上是不安全的,是事故。但市场经济下,电网运营随时能让这一发电企业的负荷突变3050(agc投运),直至调停一台机组,后者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合同约束范围内,则仍是安全的。前者无疑会出现目前的“一流发电企业”发出合格质量的电能(电压和频率仍能满足要求),恰是不安全的企业(调规规定),毫无疑问,传统安全管理不能确切地反映一个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很难获得国际国内企业及其它行业的安全管理认同,这不能不引起发电企业决策者的警觉,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当务之急。

02企业安全与事故的致因分析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安全定义为:将伤害对人或损坏(对物)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状态。显然,根据这一定义,表明发电企业不可接受的风险水平状态即是不安全的,反之是安全的,由此可知,不同的发电企业接受风险水平的能力不同,它与发电企业规模和在电网中位置有关。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对于一个发电企业经过风险评价,分析风险源或事故危险源(点),确定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将不可接受的风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使得人和物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风险的伤害,从而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iso定义事故为造成死亡、职业相关病症、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事故是意外事件,它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事故致因的因果分析原理、方法有多种形式,最能反映现代安全原理、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如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多米诺骨牌)如图

(一)所示。

图中表明,发电企业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俗称设备异常、设备缺陷),具体到每个人,则个人原因和工作条件对不安全行为的出现和处理设备缺陷、异常的能力不同,发生事故的机率不相同,图中,强调安全管理对每个员工的事故起因至关重要,管理失误,安全管理处于松懈状态,失去对人的安全管理控制,无疑将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许多工业企业,在现代安全系统(系统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工程中采用“人失误”这一术语,按照系统安全的观点,人在发电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也是构成系统的一种元素,当人作为一种系统元素发挥功能时,会发生失误。人失误表明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阶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安全管理就是要使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减少多米诺骨牌倒牌的可能性,使事故连锁中断,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伤亡和损失。

03发电企业的现代安全系统管理

iso对领导企业的成功运作指明了企业需要采用的一种系统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最高管理者可以遵守管理八项原则(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来指导工作,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特征是公开透明的,就是依法管理,管理有依据,有准则;在管理的执行、实施中能提供符合性的证据;并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对查

出的异常、不安全、不符合甚至出现的事故,有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已出现的不符合和故障,并防止出现潜在的不符合,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iso定义满足规定的要求称为符合(或合格)。

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着有理就管,管就有理的人治倾向,人治管理的特征是“上一级”说了算,难以发挥企业全员作用,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容易造成违章指挥。而现代化的生产仅靠个人智慧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现实的。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的特征,同时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安全第一责任人明确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和职能,从中国特色的传统管理中包含着管理生产必须首先管安全、管安全必须首先管人的这一点出发,发电企业主管生产者必须是最高管理者安全管理的当然(管理者)代表。

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现代科学系统管理如图1所示。企业的安全生产委员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主管行业的规定、导则、标准、细则等,进行依法管理,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下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委托(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落实和目标分解,分解到各生产、职能部门,则有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进行(安全)目标分解,并制定各部门计划、措施,运用企业的各项管理标准,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和安全技术措施来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班组管理略)。

3.1控制人为失误

著名的安全学专家皮特森(petersen)在人失误致因分析中提出了决策失误、过负荷、人机学方面存在问题是发生事故的致因重要因素,并提出了企业领导高度评价企业的员工(具体工作的执行层),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存在价值,同事互相帮助、关心、督促,并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减轻同事间的互存压力,能使员工的逻辑决策正确率提高;员工个人的性情、精神得到轻松、释放,也能减少下意识发生失误的倾向,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对从事的岗位工作进行超前的事故预想,有事故前的思想准备,同样也减少决策失误。

人的过负荷失误具体反映在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工作压力和疲劳、药物和酒的作用;作业的动机、态度、兴奋程度和生物节律;对完成任务的信息、担心和危险性的考虑等所产生的生理心理上的过负荷能力,人过负荷容易引起人的失误而造成事故。

人的才能应适应岗位职业的能力,但能力过强或过低都能引起人失误而造成事故,这是因为能力低于实际岗位要求,他没有能力正确处理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各种信息而不能胜任工作产生失误;而能力过高时,精神松滞紧张度过低,产生对岗位工作的厌倦情绪,粗心意、没有工作责任心,同样容易发生人的失误。这里强调了能力过低的人要加强培训和能力强的人必须有较高的责任心。

发电企业的人失误主要表现为决策失误和过负荷失误两类,控制人失误的具体措施为规范人的行为规范,制定各项工作的管理标准和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对各岗位进行动态管理,择优上岗、持证上岗;管理职能部门加强安全点检、质量点检的工作力度,增强人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并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干群、员工间的人际关系,使员工为树立企业形象保安全作贡献,有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保持员工有最良好的精神状态,为所做工作作出正确的判断,减少工作中的失误,避免生产中不安全的事件发生,确保企业的整体利益不受损害。

3.2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发电企业物的不安全状态具体表现为运行中的设备异常和设备缺陷,而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和设备定期切换、试验、维护制度,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动态,及时调整参数,把不安全状态消灭在萌芽状态,抑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设备异常和存在的缺陷要及时联系检修修复,质量点检要把好检修质量关,三级点检起重要作用,做到小缺陷不过班,缺陷不过日,重缺陷轮岗换班检修不离岗,紧急缺陷随叫随到,并利用机组节假日、调停进行设备的重点检查与治理,确保运行设备完好率达到100。由此可知,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发生,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3安全生产检查与安全点检

企业制定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班组,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来保证,这些部门和班组在执行和实施中效果如何,是否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安全生产日常工作中去,必须进行安全监督检查。

发电企业的安全检查应注意效果,传统的安全检查频次多,流于形式,走过场。安全检查重点应做好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点检,根据各专业、季节特性、节假日前后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的重点对象是作业现场中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以便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

安全点检主要有安全监察网络成员负责进行,对于职能部门的专责安全点检员,日常检查应有计划、有重点、有周期进行,而针对具体项目必须是标准化、规范化的检查,有依据、有评判标准,检查必须设置安全检查表,它是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志,例如按周期对部门安全工作的符合性检查时,检查表中表明有哪些安全工作符合性的证据,检查表编制有安全点检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和实际作业人员共同进行,以使检查依据、评判标准得到共同认可。发电企业自身条件各不相同,但通常应规定检查项目(内容)、检查方法或评判标准、结果确认、评分(或是否来打分)以及其它关注的事件。

针对季节性的安全检查,应查明是否有具体措施以及员工对这些措施的认知熟悉程度,而不是停留在档案保存上,应敷检查上。

3.4安全评价

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是借助国外先进的安全管理“风险评估”模式进行的,是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接轨的具体体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在预防上下功夫,注重安全基础就是要对事故进行超前控制,安全基础是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具备的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即人、机、环境、管理四者安全品质的优化匹配。

发电企业安全评价是通过对生产设备、安全管理、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查评诊断,对安全生产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查出可能引发的危险因素,评估出发电企业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揭示预知和掌握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纠正、预防措施,实现超前控制,寻求最低的事故率和最小的事故损失,达到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好范文版权所有!

发电企业安全评价的最佳方式应是结合安全检查的自查自评与外来专家相结合,自查自评的目的是发动群众,全员参与,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同时又能看到安全生产现状存在的不足,为纠正、整改、预防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为防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和本企业上下级存在情面以及老难问题的特点,引入外来和尚(外来专家)好念经的事实,比较公正、公平,而外来专家具有权威性,见多识广,检查认真,深入细致,不会影响实际评价的公平、公正性,这在许多发达国家企业引入第三方认证是相近的,目前许多先进的发达国家企业和我国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实施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认证,发电企业的安全评价不宜过多,一次为宜,在安全生产出现滑坡时可适当增加安评的次数。

3.5发电企业的危险源(点)评估

评估发电企业的事故危险源或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避免这些危险源完全不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是不现实的,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以便即使发生事故,能有组织有条不紊地进行事故处理,以防止事故扩,减少事故发生的损失。

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应包括企业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应急突击人员、通讯联系、医疗卫生保健、应急物资准备、交通运输等,发电企业的应急措施和事故预案主要有:防风、防冻、防滑、防汛、防小动物、防火、防震、防暴、防高低温、防全厂停电、防轴弯曲、防超速以及计算机防病毒、防干扰等,应急措施、预案是安全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检查工作的重点。

3.6安全业绩评审

安全业绩评审是由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领导下的工作小组,进行全面审核发电企业的安全质保体系、安全监察网络、质量点检网络、技术监督网络及危险点控制网络的安全工作业绩,审核依据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主管行业的规定、导则、标准以及本企业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规程、制度等,对全年安全工作管理、安全措施,各种预防措施、纠正措施、应急预案、安全评价和安全检查中查出问题的整改等作全面的审核评定,评审前从发电企业各职能管理中收集量的信息,信息企业的质量点检、安全监察、技术监督、可靠性管理等,对全年发电企业发生的重不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找出发电企业安全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或未能实现安全目标管理的原因或提高安全目标管理水平的潜力所在,审核结论或审核发现汇总至发电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为一下安全生产目标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和正确决策,进入新的一轮pdca循环的起点,实现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业绩评审在多数发电企业实际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但缺少这一管理程序并很难提供这一方面的符合性证据,这必须引起重视。

04现代安全生产系统管理综述

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是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争取效益的前提,也是企业素质、形象的综合反映。

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表明了诱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机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而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强调管理必须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是缺陷,也是事故隐患,如安全管理到位,人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克服,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可以改变。

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激励员工的士气和发挥其能动作用方面,就是为了人和人的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安全生产就是要保障员工的生产安全,也是事故预防的首要任务,为了人的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人人都愿意参与安全管理,只有员工的全员参与,才能从真正意义达到系统安全,才能实现全员、全过程、会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2.新型社区建设初探 篇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农民为主体,在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扶持下,农民遵循自愿、受益和适度的原则,通过多种合作形式筹集医疗专用资金,以互助共济的方式共同抗御疾病风险,从而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的一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途径,对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护农村劳动力,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根据各省(区、市)上报的数据汇总,截至2007年3月31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已达到2319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1.03%,覆盖农业人口7.99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91.93%,参加合作医疗人口6.85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78.78%,参合率为85.70%。可见,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入人心,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越来越多,大量的数据给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化的数字管理是迫切需要的。无论是医疗还是医保,都需要把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上日程。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开展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专门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管理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实施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

(1)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建设,是保障基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对加强在线审核结算、实时监控、风险防范、信息汇总及定期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该系统实现结算管理中心、各结报点、各定点医院之间的网络资源共享、网上审核、网上实时结报功能,方便参合农民补偿给付,缩短理赔时效。

(3)通过网络能及时了解掌握新进住院病人的在院信息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从源头上、从根本上降低经营风险,确保补偿兑付的真实和准确。

(4)通过网络可以把农村医疗救助的相关信息,比如:补偿情况,基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出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透明度。同时也可以把国家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一些政策法规和重要通知等公示出来,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起很好的宣传作用。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

2.1 标准统一

由于目前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机构设置、制度设计和实施模式尚不统一,因此,要在系统建设实施前和实施中对业务流程不断调整和完善,用科学的业务流程优化信息系统建设,利用高效的信息系统使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原则上要遵循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规范(试行)》(卫办农卫发(2005)108号,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逐步以省为单位统一合作医疗管理软件。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必须按照《规范》的要求,统一软件标准和数据接口标准。

2.2 高效节约

要做好一个系统,资金保障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本着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根据《卫生部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及《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06)126号)要求,按照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及财力等,组织招标采购,有重点、分步骤地逐年实施完成整个信息系统建设。在信息系统招标采购过程中,要切实选择具有经济实力、技术能力、行业经验和良好服务的合作单位,共同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各地可以在遵循《规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要并结合本地实际,合理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案、投资规模和阶段性目标,不要盲目求大。另外,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这就要与当地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良好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使相关信息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2.3 操作便捷

评价一个系统的实用性,页面是否直观、操作是否便捷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来说,它的使用者大部分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士,特别是基层的工作人员和农民,计算机操作水平普遍很低,因此我们的信息系统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界面直观、操作简便,否则,因操作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不仅会降低效率,也会增加基层人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信息系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全面推广。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策略

3.1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为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避免重复建设或成为信息孤岛,一定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对于系统的建设实施进度要做好详细的规划设计。国家要制定出明确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实施进度,各个阶段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要非常详细,并严格执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意见》提出的原则,充分考虑系统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结合充分论证、试点运行、分步实施、全面推广的策略,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务求实效,在2007年2月底前,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评估方案并组织实施。省级以下相关负责部门也要针对各自的任务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如市政府可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信息系统通报制度,设计医疗救助统计台帐,今后可以通过民政局域网向社会通报农村医疗救助的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县政府也可以将参合人员基础档案录入工作纳入各乡镇的“争先创优”考核等。

3.2 试点运行,全面推广

从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试点开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良好、成效显著,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宣布从2007年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的县(市、区)要达到全国总数的80%,2008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

鉴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推进的经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应采取试点运行、全面推广的策略,选取有代表性的试点单位,在试点中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一系列问题。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还能节约资源。在试点推行中,首先,要注重对试点工作的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对试点工作的督导力度,总结经验、探索机制、完善政策,使试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其次,要巩固试点成果,加大工作力度,召开不同地区、不同专题的试点工作研讨会,加强分类指导和经验交流。试点地区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尽可能高效地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使其健康发展,尽快可以在全国推进。

3.3 建用并举

国家级和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构成可分为决策辅助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基层单位管理平台以及门户网站系统四部分,可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系统完全建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开始在全国推行,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已经提上日程,如果等信息系统完全建设好后,再投入使用,会严重阻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和发展。应该在建设前就着手考虑使用问题,边建设、边使用,建用并举,努力提高使用率,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改进,使建成的部分更加完善,也使后面的系统建设汲取经验,少走弯路。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保障措施

4.1 管理保障

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络化管理系统按时建立,规范运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的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并且要按照《规范》和《通知》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评估方案并组织实施。卫生部要组织有关专家检查、指导各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对于乡镇等基层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参合群众基础档案录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施。

4.2 资金保障

加大资金投入,要完善分级负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同时兼顾建设和日常维护。中央财政会对中西部地区省级平台建设给予补助,因此各地要落实信息系统建设投入,并保障信息系统运转,发挥信息系统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使国家投入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另外,各地要依据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资金管理制度,实施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追踪问效。

4.3 信息安全保障

未经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转移、公布和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信息,更不能用于商业目的。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系统长期、持续和稳定运行。要严格遵守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购买和使用正版软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规定和标准建设、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使之具有安全保护和保密措施以及应对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的防范能力,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所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发布的信息,须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审查核准。必须有专人负责信息安全工作,要对所有网上信息进行日常巡查和维护,及时清理有害信息和计算机病毒。要随时监测来自网络的各种攻击行为,制定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4.4 人员保障

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有关人员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信息系统管理和操作人员队伍的素质,形成科学管理团队,提高各级管理部门的应用能力。在确保系统安全性和核心技术自主性的前提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基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人员,由于平时和电脑接触不是很多,要特别加强对他们电脑基础操作应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效率。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地区的不断的增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的数据给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更好地为农民朋友们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现代化的数字管理是迫切需要的。无论是医疗还是医保,都需要把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上日程。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开展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兆军,邱艳,杨光.定点医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J].卫生经济研究,2006,(9):33.

[2]刘谦,何彦如.一个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设计[J].医学信息,2004,8(17):474.

3.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初探 篇三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创新型国家;内涵;必要性和意义;培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战略资源,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创新型人才的价值的实现和提升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随着国际竞争的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然而我国在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为此,借鉴创新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以促进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1.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为有好奇、灵活与开放的个性,具备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的基本要素,具体表现为: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高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合作能力: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型人才会发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并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既传统又反叛,XC工作既充满激情,又能进行理智判断。总之,创新型人才是具有超强创造性的人才,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继承弘扬者、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未来科学探索的培育者。

2.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性和意义

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然而我国仍然处于人才竞争的劣势地位,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明显不足,虽然我国已成为经济贸易大国,但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他国,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瓶颈,影响着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型国家的构建。

2.1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应对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提升大批量的创新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预示着社会发展方式将全方位的发生转变,而这种转变将主要依赖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实现。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由以前的主要依靠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向主要依靠高价值的人才资本转变,创新型人才的价值尤为突出,在价值创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又取决于创新型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发展中的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推动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从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增强创新发展的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2.2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知识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人的脑力活动比体力活动更具价值和社会意义。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新型人才的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可能产生奇迹,其作用可能会超过一个政府、一支军队的作用。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的活动,能加快推动一个组织产生巨大的潜力,从而推动人类历史快速向前,开辟人类前所未有的时代。

3.新型人才的培养

3.1转变教育观念,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功能观,树立以培养提升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在当前教育体制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背景之下,知识本位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教学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勇于创新。

在世界范围内,知识化和信息化时代下,终身学习已成为重要的潮流,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教学观势必会被终身教育功能观所替代。目前我国存在重一次性教育,轻继续教育现象;继续教育体制不够健全、法制不够完善;继续教育手段比较落后。因此,建立健全以终身教育为核心的继续教育体制,促使终身教育法制化、体系化是当务之急。组织开展有效的继续教育培训,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是提高创新能力、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首先,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及奉献精神的师资队伍来实现。教师应在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自身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加大选拨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在学校建设中发展人才。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师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促进教师了解并掌握教育创新理论经验,开拓思路,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加强教研活动的交流,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另外,要建立教师创新的激励机制。从多方位、各层次,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如奖惩激励、民主激励和关怀激励等,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的潜能使其变为现实。

其次,学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具有重大作用。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从单一的专业教学体系向综合的教学体系转变,从以学科内容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加强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包括进行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制度以及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创新制度等。

3.3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在实践活动中凝聚人才

既要实施党政人才培养工程又要实施企业的培养工程,造就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还要实施高科技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国家重大规划、重要科研人才培养工程、重大人才培养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团队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科技高素质的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通过人才工程的建设,形成多類型的、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3.4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完善创新型人才服务体系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市场机制是创新型人才资源的最基本配置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为辅助的新型配置模式,按照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创新人才资源的开发机制,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和体制,给予创新型人才宽松的环境,鼓励其人性发展,建立激励、竞争、团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的管理机制和开放的人才交流体系。同时注重人才的专业化、品牌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国际化、高水准化。

要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形成市场公平竞争、政府宏观调控、行会严格自律和人才机构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和模式:要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营造一个鼓励支持与保护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扩大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使专业化服务和精细化服务相衔接: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信息管理,不断挖掘创新型人才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创造条件。

4.结论

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建成和谐、强大的创新型国家,从而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李维平,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及培养,中国人事报,2006,(8).[2]李卫星,张芳拱涛,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及其培养途径探析,高教论坛,2003。(05).

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篇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称中心村建设,指的是以区域位置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农村居民点为中心,聚集周围一些自然村,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并对周边区域具有一定经济辐射作用的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

5.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答问 篇五

搬楼房,农户划算不划算?

平房变楼房,是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标志,但拆不拆、建不建,要由群众说了算。群众讲的是实惠,那么搬楼房划算不划算?

先算大账。对于多数农村而言,告别传统平房搬进楼房是大势所趋,因为传统农房占地过多,且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空心村”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农村发展空间受限。在平原县,农村居民户均占地一亩,空心村比例达到60%,如果37万农民全部并入180个社区,至少能腾出10万亩土地用于经济建设,群众将大受其益。位于兖州市工业园区的金村,平房变楼房后腾出土地276亩,一下子就有5个服务业项目前来洽谈,落户后每亩年收益至少2000元,村支书王学军说,村里从中留下300元作为公共积累,大头分给村民,户均年可增收一两千元;村民还可就近就业,年工资性收入2万元左右。再算小账。汶上县杨店乡王村村民王桂银常年搞建筑,他说当地建平房每平方米的成本不低于650元,楼房不超过750元。记者采访过的一些建设标准高、配套好的农村社区楼房,每平方米售价虽然在一千一二百元,但平房建设标准普遍偏低,使用年限只有一二十年,楼房设计使用年限一般在50年以上,一次投入虽然较大,但避免了重复投资,从长远看省钱省力又省心。

三算优惠账。汶上县杨店乡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置换政策,去年以每亩10万元的价格将670亩挂钩结余指标出售给济宁市土地储备中心,所得收入全部用于农房建设,旧房拆迁户均补偿5万元,再加上其他补贴、奖励,农民最多拿两万元就能住上120平方米的楼房。兖州市新兖镇以每亩8万元的价格收购合村后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补偿拆迁农户。记者采访的其他农村社区,农民拆掉平房买楼房也都获得了可观的补贴和奖励。住楼房,农民习惯不习惯?

48岁的董宜同是孝直镇丁屯村人,村里开始建多层住宅楼时他没有报名。当时多数群众像他一样持观望态度,主要出于居住习惯,担心住楼房不方便,但是,第一批楼房还没建完,他就迫不及待报了名。他说,以前院门口的胡同狭窄、脏乱,车都开不进来,现在楼前有几十米宽的道路,十分方便。住楼房既卫生又安全,环境跟以前比好得太多了!群众看到住楼房的好处,第一栋楼没建完,第二栋就报满了,建设的速度赶不上报名的进度。污水和垃圾如何处理?

污水和垃圾处理状况是农村居住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志。青岛市城阳区统一建设了3个污水处理厂,能够处理全区城乡所有的生活污水;他们还采取村庄收集、街道清运、区里统一处理的方式,来处理农村社区所有垃圾。汶上县南站镇与县经济开发区联合建设了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能够处理全镇所有社区及工业产生的污水。诸城市规定,各乡镇政府(街办)是本区域内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求所有乡镇(街道)今年底之前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聚集融合50户以上的社区中心村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目前经济基础较弱的农村社区,如杨店乡滨湖社区,对垃圾采取了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办法,对污水、粪便,则在居住区外修建了大型化粪池集中进行处理。更多的偏远农村社区则利用人畜粪便和秸秆燃气做饭,废渣还能作为有机肥还田。

冬季供暖解决得怎样?

不但住进楼房,还要用上暖气,这是农民过上跟城里人一样生活的关键一步。但在多数农村社区,农民取暖用的仍多是“土暖气”。在汶上县杨店乡,政府为每户搬进社区居住的农民配送了一个多功能节能炉,冬天烧水取暖,可以烧煤球,也可以烧柴草。但这毕竟是权宜之计,只有实行集中供暖,才能让农民享有清洁、温暖的居住环境。今年4月,诸城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实施农村社区节能环保集中供暖工作的意见,要求10月10日前,全市要完成110个农村社区居住点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集中供暖任务,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生物质型煤锅炉等节能方式供暖的社区,供暖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每个补贴100万元,两年内,全市208个农村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集中供暖设施将全部建成启用。

农机具、秸秆咋存放?

农民住平房,农机具和秸秆、杂物大都存放在院子里。住楼房没了院落,怎么存放?在济宁、德州等地的农村社区,记者看到,新建住宅楼的底层普遍建有车库,每户一个,除了停车还能放农机具和杂物,一定程度上顶替了过去庭院的功能。秸秆则可通过还田、青贮、气化和集中收购后卖给相关加工企业。高唐县泉林集团依托企业自主创新的秸秆清洁制浆等三项国际领先技术,去年启动了年处理200万吨秸秆的综合利用项目,现处理能力已相当于10个高唐的麦草总产量,收购半径达到500公里。曲阜市王庄乡纸坊社区在建的秸秆气化站,一期向500户供气,能消化掉周围几个村的所有秸秆、柴草,每方气的成本价只有城区天然气价格的二十分之一。

生活成本增加了怎么办?

建社区,搬楼房,生活质量提高了,开支难免增加。群众能否承受?

丁屯村村民董宜国谈到自己住到新楼房时说,听说我们旧村全复耕后,可以新增加400亩耕地,对于我家四口人,到时由5亩地又可以增加到将近6亩地了,相当于每年增加了5000元的收入。按今年来算,5亩土豆毛收入在18000元,玉米在3800元,白菜行情比较好,在30000元,扣除成本12000元,5亩地一年纯收入在39800元左右。在我们村向我这样收入的户比较常见,菜地越来越值钱了。住新房,还能多分地,上级政策是越来越好!汶上县杨店乡王村地处偏远的欠发达地区,全村263户农民近期将全部迁入楼房。村支书王振伟说,跟住平房相比,农户多出的主要是烧液化气做饭的开支,以前就有多半人家使用,平均每月花费20多元。平房变楼房节省出303亩地,复垦后承包出去,每亩年集体收益在800元以上,一部分用于维持社区正常运转,一部分将补贴给农户。

在相对富裕的曲阜市王庄乡纸坊村,问及搬进楼房后的生活开支,村支书桂忠的回答是“很多农户不但没升,反而能降下来”。他跟记者算了笔细账:全村近一半家庭用空调,冬夏两季加起来平均每户每年要支付电费三四千元。新建社区采用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夏天送凉风冬天送暖气,每平方米收费18元,一户也就是2000元左右。通过拆迁全村能腾出440亩土地发展集体经济,所得收入将用以减免这部分费用。

困难群众如何安置?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对自己建房有一定困难的农户,可实行民建公助,鼓励群众互帮互助;对没有能力进行危房改造的特困群众,可由乡镇政府或村集体采取利用空闲房、修缮现有房、提供周转房等办法予以安置。”淄博市的困难群众建房享受无息贷款;平原县恩城镇制定了“困难户有多少钱享多少房权”的政策,特困户免费提供住房,楼房所有权归集体;汶上县杨店乡每个社区都规划建设了“零租房”,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无偿提供给特困户、孤寡老人和年龄大的双女户使用,集体所有、流动管理,每个社区按10%左右掌握。从记者的调查看,凡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好的地方,至今没有发现一起因经济困难住不上房的情况。

村民和集体会产生债务负担吗?

根据记者多地采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由于各种财政补助、奖励较多,政策灵活优

惠,农民买楼房的费用普遍低于自己建房花费,大多数农民有能力承担。

当记者问到展洼社区报名户展光喜,对购房有没有压力时,他说,刚开始确实担心钱不够怎么办,后来镇政府及社区建设指挥部先是在村里进行了摸底调查,选出了村新村建设领导小组,各户表决了社区建设实施方案和旧村的评估办法,说明了程序的严密性,由其是看到实施方案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家中有户口有宅基住房的户,可购买一套标准房,享受旧房补偿,新房奖励政策”。谈到上级的政策,他诿诿道来,以前都是户里自己盖房子,使用年限只有一二十年,而且质量无法保证,孩子大点就想更换,把有限的钱都花在房子上,不像在城里,越换越增值,现在政府给我们操心盖,都是招的正规建筑公司,还有监理公司,听说使用年限在50年以上,还抗七级地震,可以周转,一次性投资虽然大点,但避免了重复投资,从长远看省力又省心,自己住楼政府给补贴,听说买房钱不够的,申请加入蔬菜专业合作社成为社员,就可享受到信用社的低息贷款。这样我就更放心了。

孝直镇夏庄村支部书记张泗金谈到,政策下来以后,天天都有群众到他家打听,几户刚盖的新房,听说其他村差不多的房子评估价格公布后,非常满意,也迫不及待的报了名,大家看到了宣传题纲,有“三个不用慌”:一家人意见不一致的不用慌,商议好再迁;钱不够的不用慌,可帮你联系银行,也可攒攒钱再迁;想不通的不用慌,想通了再迁。保证了每一户村民就有自己满意的选项。仅第一天,我们村就报了40多户,现在楼房主体峻工了,评估价格也已公布,村民经常自己过去看看,每库都有临街的库房,代替了以前的院子,前后都是20米的宽路,可贮菜,开门即可卖菜,还可以放车放东西,二至四楼的居住单元楼,和城里人一样,够一家三代住的了,现在准备第二批报名的又不少了。

与此同时,个别农民会有贷款,但贷款额都较少,比如汶上县,去年以来新型农村社区竣工面积150万平方米,总投资19亿元,只有1800个农户申请了6300万元贴息贷款。齐河县南北社区村民赵明俊要了一套220平方米的楼房,从农村信用社贷了2万元,他说:家里有7亩地,以每亩每年900元租给了农业合作社,自己平常修自行车,两年之内还上贷款没问题。

而作为村集体,则基本没有增加经济负担。济宁市农委副主任丁新东介绍,在社区建设的整个资金链条中,根本就没有村集体这一环,他们只负责组织、协调和服务,农村社区建设由乡镇政府主导,市里明确要求绝不准增加集体负担。非但如此,通过合村并居腾出土地后,还要留足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消灭“空壳村”。

社区建设用地哪儿来?

关于农村住房建设用地,《意见》规定:“由村民集资、政府或村集体统一组织建设的,可划拨供应”;山东省国土资源厅2009第87号文件规定:“各地在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要优先保障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用地。”按照这些精神,一些地方对符合城乡建设规划要求,尤其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项目,采取了先建后拆、先占后补、先拆后建、边拆边建等多种方式进行。济宁市规定,各地根据需要可先期使用部分周转建设用地指标,3年内循环利用,效果良好。

在济宁市高新区,社区建设用地全部由政府通过招拍挂低价取得。说到建设用地没有被他人高价拍走的原因,管委会副主任鹿洪超说:因为新型农村社区是建设而不是开发,建设标准必须严格按照政府确定的实施,利润很低,所以开发商不参加拍卖;二是因为开发商觉得社区建设用地是公益用地,从道义上讲他们也想不参与。

新型农村社区的楼房有无房产证?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2009第87号文件规定:“村庄整合改造建设农民住房,涉及占用国有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涉及占用集体土地的,向产权人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济宁市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属于国有,这里的负责人告诉我们:进入社区的农民全能拿到正规的受法律保护的房产证。在汶上县杨店乡滨湖社区,记者看到,这里的农民拿到的是蓝皮房产证,乡政府负责人说:因为土地是集体的,住房有使用权、继承权没有所有权,但持这个证可以抵押贷款。去年以来,汶上县就有2600多户农民办理了房产证,340户农民申请到1800万元的住房抵押贷款。

合村并点后的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事务如何决策?

东张村65岁的村民尹燕成今年9月份当选为展洼社区村民议事会代表,他深知自已肩上的责任重大:“自从当上社区代表后,每周六的例会,以及各种议事会议,我要参加,群众提出的问题我要解答,意见建议我也要在代表联席会上反映,并把上级的政策、文件及时向群众传达,更重要的是要和指挥部、监理公司一起监督建筑公司的工作,虽然没干过建筑,但也跟着他们知道了很多专业术语,虽然忙点,但家里对自己很支持,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感到很高兴。”

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谁投入?

从记者的采访来看,集体经济基础好、行动早的城中村和城边村,有的由村里自己建,如青岛市城阳区后田社区和北后楼社区。就绝大多数农村社区来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是由政府来投入,简单地说就是“楼上农民负责,楼外政府负责”。兖州市新兖镇牛楼社区由6个行政村合成,有3500户、12000人,按照市里配备服务中心大楼和“五化十通”标准,到目前,市镇两级已经投入1000多万元,整个社区建成后政府需投入4000多万元。齐河县南北社区的基础设施则由县直相关部门对口援建,总数也在千万元以上。汶上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他们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得收益的一半用于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社区维护运转费用谁承担?

社区服务中心是保证社区正常运转的核心机构,其投入主体是政府,维护和运转也由政府承担。记者采访的所有社区都设置了商业设施,其受益全部用于社区维护和运转。同时,合村并居节省出的土地复垦后,或租赁给种养大户,或发展二三产业,形成的收入中部分用于社区运转。另外,各地政府应借鉴成都改革经验,在合村并居后,将社区运转费用全部或者部分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土地被占用怎么办?

新型农村社区要合并多个甚至十几个村庄,中心村的土地必然会被占用,但周边村拆迁复垦后增加的耕地远多于被占土地,将来由社区统筹安排,一般不会产生失地农民。如兖州市新兖镇东稻营村并入金村社区,占用金村80亩地,村里已确定将原村址土地复垦后等额还给金村。

失地农民基本集中在城中村、城边村或镇中村、镇边村。他们曾经拥有的土地或者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扩展,或者用于园区建设。济宁市开发区通过两套住房的方式(一套自己住一套租赁)保障失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烟台市莱山区还用土地收益为所有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汶上县南站镇通过发展二三产业解决了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全镇1.6万劳动力就业。从记者的采访来看,各地对失地农民都做了形式不同的就业和养老保障。迁村并点后农民咋种地?

当记者问到柳滩村村民董宜宾,搬到社区后,干农活是不是远了,他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农用三轮车,水泥路修的很好,只不过多了几分钟,现在卖菜都是拉到宋白路上(丁屯中心社区),等搬到社区后,出门即可卖菜,更方便了。看到社区里正在建高标准的小学、幼儿园,师资力量就会增强,和城里上学没什么两样,在家门口就是学校,还有社区卫生室、警务值班室,上地多走点路又有啥。看到自来水管都按到了洗涮间、厨房,再也不用担心冬天冻了管子没法接水了,还都贴上了瓷瓦,按上了暖气片,等到天然气通过来,就更方便了。齐河县南北社区并点之初,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了“晏城银合粮食合作社”,每亩每年基本分红900元,入股农民再以“农业工人”的身份到合作社劳动,每人每天30元工资。综合采访判断,合村并居后,土地规模经营、土地向种养能手或者农业合作社集中已成为趋

势。

没有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地方,由于社区半径一般在2至3公里,出行也方便,不必为耕地远而犯愁。同时,可以通过强化社会化服务来提高生产效率,如兖州市有良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亩地每年用工只有7天,其他的全由社会化服务组织帮着做了,耕地离家稍远也无多大负担。

节省出的土地如何经营?

合村并居节省出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一部分用于发展特色农业,一部分用于二三产业开发、租赁。单县高韦镇大徐庄村建成社区后,节约出土地860亩,复垦后用于葡萄园建设,每年为集体增加收入40万元,并居农民还可以到葡萄园工作。兖州市新兖镇牛楼村准备将节省出的600亩地当做股份,正与企业接洽合作上大项目,将来全体村民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济宁市开发区人均预留一分地,由村居集体统一建设工业园对外租赁,增加集体积累,保证居民福利。

迁村并点会“消灭村庄”吗?

6.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篇六

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作为全镇工作重中之重,以群众为主体,以市级示范点和社区中心村建设为突破口,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务实苦干,全速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

一.社区建设进展情况

去年,我镇按照“一城五点”的总体规划要求,顺利启动了新苑、马庄、尹村三个社区建设。目前,全镇已建成五层住宅楼26栋,15.6万㎡,在建居民楼3栋,1.8万㎡,拆迁房屋879户,腾空旧村址800余亩。三个社区的前苑村、马庄村、解放村的旧村址复垦工作已经完成,并顺利通过了省国土厅的验收。为39户农村贫困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

苑庄镇驻地规划和驻地社区于2010年7月份通过评审,位于镇驻地的新苑社区包括9个村,1.5万人。目前,新苑社区前苑村已完成整村搬迁建设,建成10幢五层住宅楼6.7万㎡、商业楼房9100㎡,1700㎡的社区服务中心和8000㎡的群众文体广场以及3300㎡的中心小学投入使用,新苑大道及其他驻地街道完成了硬化、绿化、亮化。近期,我镇将全面启动新苑社区李村、丁庄村社区建设,李村建设住宅楼6栋、3.6万㎡,丁庄村建设住宅楼4栋、3万㎡;马庄社区启动梁庄村,建设住宅楼3栋、2万㎡;尹村社区尹村建设住宅楼3栋、2万㎡;同时完善

组织外出参观等方式,充分调动了群众支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同时,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安居工程等政策结合起来,营造全民共建、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线工作法、指挥部工作制。镇里成立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统筹指挥全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依托社区总支建立6个社区建设一线指挥部,把机关骨干选派到农村社区一线,实行副科级干部包社区、社区总支书记包重点村、民情书记包一般村、村组干部包组联户工作制度,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

四是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代表全程参与宣传发动、房屋评估、拆迁安置方案、工程招标、质量监督等工作,就群众关注的户型、拆迁补偿办法、回迁价格、选房等问题,组织群众代表逐户征求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五是加强监管,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加强资金管理,所有社区建设资金一律纳入镇经管站专户管理,所有支出一律经群众代表签字后方可支付,所有账目一律经群众代表审议后方可入账。加强对建设手续的监管,规划、图纸、监理、合同健全的才能开工建设。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监督,镇里聘请了2名专业人员,每天到各个工地检查,确保了施工质量。

六是强化民生保障,确保社区建设和谐推进。聘请物价部门对拆迁户原有住房科学评估,并张榜公布,征得群众认可;在安置期内发放搬家费和房屋租赁费,动员群众腾空住房、主动搬迁;对困难户和老年人建设周转房和老年房,解决了群众后顾之忧。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所有拆迁的村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222

222

2金筹集、管理和使用。实行“五个一点”筹资方式,即盘活村集体资产自筹一点、动员群众预交一点、争取上级扶持一点、农户联保贷一点、建筑商垫一点。同时,加强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监管,依托镇经管站明确了“三个一律”工作纪律,即所有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一律纳入镇经管站专项资金账户管理;所有支出一律经群众代表签字后方可放款;所有社区建设资金账目一律经群众代表审议后方可入账。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帐核算,镇经管站设立社区建设资金专项账户,各村所有社区建设资金一律纳入镇经管站专项资金账户管理。实行资金支出报签制度,因社区建设需要支出资金的,由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说明事由,填写《社区建设资金审批单》,经支部书记、群众代表或理财小组成员签字、盖村委会公章后报经管站审核,经镇长同意后拨付现金。资金账目根据有关财务规定,完善手续加盖理财小组公章后交经管站整理入账。严肃资金管理纪律,不准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隐瞒不报、账外账,不准截留、挤占、挪用社区建设资金,镇纪委、经管站、财政所对社区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若有违反者,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社区建设的各项手续办理和落实情况

社区建设中所需的可研报告、环评、土地、立项、规划施工许可等建设审批手续由镇政府提供相关材料和费用,符合规划、暂不具备条件完善建设审批手续的项目,必须进行质量、安全报监,并经县直相关部门放线、验线,经县指挥部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已办理完毕,工程施工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方式

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4、统筹社区产业发展。探索建立社区建设、招商引资、富民产业相互支撑的机制。把农村社区建设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依托社区建设解决招商引资、富民产业的土地瓶颈,借助招商引资和富民产业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7.新型社区建设初探 篇七

1 临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发展现状

自2007年为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临沂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标志, 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通过试点, 全市各级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方向、目标、布局等愈加明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实施农村社区建设“十百千”工程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对全市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为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营造了良好氛围。

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措施推动, 一场社区建设热潮在沂蒙大地悄然升起。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五种比较成熟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即以北城新区大官苑为代表的大村庄制; 以兰山区白沙埠镇为代表的中心村带动模式; 以兰山区华夏社区为代表的强村转化模式; 以北城新区金升社区为代表的企业社区模式, 和由开发商直接投资兴建的、纯商业开发型居民社区。一个以“大村庄制”为主导, “中心村型”和“强村转化型”等为补充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已成型。

以十八大精神为 指导, 结合农村 工作实际, 临沂2012年下发了《关于开展部分行政村规模调整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统筹新一轮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截至2013年7月, 全市共调整减少行政村 ( 居、社区) 3161个, 行政村 ( 居、社区) 由8157个减少到3990个; 规划批复农村社区1469个, 村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由此迈上了新层次。

为适应国内外发展形势, 近年临沂市委市政府将社区建设提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工作”高度, 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社区建设工作逐步向深度、广度推进也暴露一些棘手问题,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社区建设基金不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无论是前期基础设施投入, 还是后续服务项目深化都需要雄厚经济支撑。建设资金不足已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 其中农民建房资金不足是最大难题,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资金是最大瓶颈。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破解

虽然市县各级财政积极筹措、大力投入, 但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模、实际所需相比却相去甚远。具体表现为: 政府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 土地置换资金到位滞后, 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 渠道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 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非常突出, 难以弥补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资金缺口。为破解这一难题, 临沂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大量努力, 其中两区同建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2. 1 加强部门协同, 统筹整合资源

市委市政府号召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形成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组织部门做好牵头工作, 督促各部门抓好工作落实, 具体抓社区党建工作; 民政部门发挥沟通协调作用, 制定落实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做参谋助手; 宣传部门负责指导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农村社区服务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指导社区服务规划项目建设; 财政部门负责筹集农村社区建设必要资金并将其纳入本级预算; 规划、住建部门负责指导农村社区服务用房、服务场地的规划建设; 农业部门负责指导村级财务管理和财务公开, 组织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社部门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 做农村就业指导与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等。其他有关部门则需将小城镇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农村危旧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其他涉农资金进行整合, 有重点、“捆绑式”向农村社区倾斜, 以期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整合效益。

2. 2 培育社会组织, 发展社区经济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培育社会组织, 通过培育社会组织逐步承接从政府部门中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实现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各社区大力发展各种名目的社区志愿者队伍, 健全志愿者服务网络, 建立有效的社区志愿者工作机制, 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社区公益事业; 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 积极开展信息交流、技能培训、技术推广、市场营销、质量认证等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 实行组织化、规模化经营, 为农村社区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同时政府采取补助、贴息、奖励、收费减免、购买服务等激励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农村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 逐步建立起以各级政府、村级集体经济投入为主, 企业投资、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捐助为补充的农村社区建设多元投入机制; 并积极挖掘社区潜力, 探索社区的自主创业、股份制运作, 力争汇集多方资金保证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及时到位。

2. 3 发挥区位优势, 开展两区同建

为更好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2013年以来临沂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两区同建”实践。即以行政村规模调整和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 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 开展农村社区和优质高效产业园区同步推进建设。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 3. 1 科学规划, 发挥区位优势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巨大、影响深远, 因而在选址规划、功能分区、产业择取等方面都应慎之又慎。应鼓励以县区为单位,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依村庄地域分布、经济发展、产业特点、历史因素等情况, 结合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的实际, 完善各个新型农村社区的整体规划设计, 并及时上报市民政局、规划局审批。其中新规划社区可设计“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 配套产业为园区可设计为“一社一园”或“一社多园”;对已有农村社区规划, 应在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农村住房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规划等有机衔接的基础上, 作进一步修订与完善。总之, 应按照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眼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组织“两区同建”, 真正做到居住社区宜楼则楼、宜房则房, 产业园区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2. 3. 2 多管齐下, 寻求经济增长

“两区同建”不仅可以使农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带来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还可为当下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辟新的资金来源, 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援。因而, 在充分用好财政划拨资金、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基础上, 应尽量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搞好市场运作自筹建设资金。具体运作模式为: 一方面, 通过合理利用旧村复垦土地, 依法实施土地流转, 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致富能手成立合作经济组织等, 加强农业产业园建设; 另一方面, 引导社区借助区位、产业等资源优势, 通过招商引资、税收返还、盘活资产等, 加强工业园区和商贸园区建设。同时, 还应注重发挥社区特色农产品、工业产品、商贸、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优势, 做大做强社区特色主导产业, 倡导农民开展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 加大对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 用足用活公共资源, 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有效的财力、物力支撑。

开展“两区同建”实践, 是临沂市委市政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上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 从根本上摆脱了过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等、靠、要的被动局面, 将社区建设者置于主动探求、筹措资金来源的角色之上, 为农村社区居住建设、社区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内容丰富提供了全新的资金渠道和坚实保障; 另一方面, 也为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的社区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探寻了新路径, 确保了农民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生活质量切实提高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维杰.探索社区建设新思路[J].城乡建设, 2004 (4) .

[2]刘健.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与规划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 2010.

[3]朱志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1.

8.新型社区建设初探 篇八

一、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现状

1.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提出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和有关调查显示,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其科技文化素质呈明显的正相关。但多年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农民在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进而影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六部门制定的《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2003一2010年);2004年,农业部联合财政部等部门共同启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6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006年,农业部依托农广校系统,启动实施实施了“百万中专生计划”;2007年,农业部、中国科协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实施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通过新型农民五大科技培训工程实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一个适应需求、服务农民、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正逐步形成。

2.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效果

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的分析报告来看,几年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农广校、农业职业院校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主要依托,广泛吸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民间组织参加,从中央到省、地、县、乡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教育培训新格局。目前,全国有县级以上农广校2877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中专学校339所,农村职高4200多所,县级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2.24万个,乡级农业推广站16.7万个。

二是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更加健全。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农业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这种机制对农民更具有吸引力,运行更有效,实施效果更能够得到保证。

三是农民教育培训运行模式更加丰富多彩。各地区针对农民教育培训的不同对象和需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绿色证书培训模式、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模式、阳光工程转移培训模式、农业远程教育模式等。这些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农民科技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绿色证书工程自1994年实施以来,共对3200万农民进行了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有1400万农民达到岗位规范要求并获得“绿色证书”,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自1999年实施以来,共培养了583万名跨世纪青年农民和新型农民,其中大部分已成为当地生产骨干和致富带头人;阳光工程自2004年实施以来到2007年年底,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230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073万人,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增加了农民收入;农广校、农职校在“十五”期间,为农村培养了150万名中专生和大专生,他们大多在基层从事农业生产和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氛围更加浓郁。目前,各地政府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扶持政策越来越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宽松。社会对农民教育培训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3.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存在不足

目前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内容难以契合农民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培训内容的没有结合农业生产形势和农民实际的需要,培训形式不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授课的语言不够通俗易懂;在培训过程中以单纯的种养技术为主,忽视了农村二、三产业知识的培训,较少注重农民的市场意识、经营理念培育。农民对培训对象没有发言权,只有被动地接受培训,积极性不够高。二是培训工作脱离农村工作实际。农村生产生活有明显的规律,如果在培训过程中不尊重这些客观实际,培训工作就难以为继。三是部分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本末倒置。当前培训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培训机构的“东家”是政府主管部门(如当地财政部门、农业部门)。为了争夺培训市场、拿到培训经费,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往往是“主管部门满意度最大化”,而非“农民受益最大化”。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对主管部门的意见关注度远远大于对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力度,于是培训机构表现出“不是为农民培训,而是为主管部门培训”。

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项目下达单位对整个培训工程的实施缺乏一套有效的评价和准入机制。往往注重下达任务而缺乏对实施效果的准确考评。即使在工程验收时,所制订的评价体系也不够科学、健全。评价内容上,定性考核多、定量指标少,宏观考核多、微观评价少,重目标考核、轻过程管理。评价方式上,简单地采取调查、走访、测评方式,不重视参训农民的意见。

解决上述问题,最为重要的是急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验收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在培训中和培训后开展实施效果评价,将评价结论作为培训经费的拨付、后续培训工程实施单位选拔和工程实施优秀单位评选的重要参考。以此不断规范项目实施单位的培训行为,提高他们的责任心;通过不断改进培训方式,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效果。

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检查验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设想

1.主要评价指标

为了较为准确地评价农民科技培训的实施效果,我们初步构建一套适合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检查验收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式,通过采用现场资料抽查、问卷调查、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等方式,获得相关评价信息以达到准确衡量培训的效果。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权重确定建议采用德尔菲法,由任务下达部门组织,经两轮专家咨询后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权重。

(1)第一轮专家咨询

任务下达单位邀请相关专家并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每组指标进行考虑,亦可考虑删减或增加指标。每位专家独立工作,对每一指标都给予新的权重赋值。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束后,组织单位对每位专家提出的评价指标权重赋值进行整理和相关分析。

(2)第二轮专家咨询

第二轮专家咨询与第一轮咨专家询方法基本相同,但第二轮专家咨询中,对争议较大的项目列出所咨询专家反馈情况汇总及分析,以供咨询专家进行第二轮决策时参考。通过第二轮咨询,专家意见将逐步得到集中,据此可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

3.评价结果分析和应用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由任务下达单位组织专家对任务承担单位进行工程实施的检查验收,并逐项给予评分。不同的评价档次可作为培训经费的拨付、后续培训工程实施单位选拔和工程实施优秀单位评选的重要参考。

上一篇:给应老师的一封信六年级作文下一篇: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