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3篇)
1.四川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 篇一
浅谈高绩效团队的班组建设模式研究
一个优秀的班组,不仅仅是因为有一个优秀的班组长,更是因为有一个优秀的团队,如同足球队由前锋、后卫、中卫、门将等人员组成一样,高效的团队需要由具有不同技能和性格相异的人组成,并根据组织需要及成员特点分别安排至合适的岗位,通过整个团队成员的协作努力,才能保证整个团队的高效运作。假如你认为由一流的聪明人组成的团队,一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带给组织高绩效,那么结果必将令你大失所望:95%的聪明型组织是以失败告终的,成功的只有5%。如何才能打造高绩效的精英团队呢?我们做为班组长,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您的员工组成,构建合理的人才结构班组要想高效团队运作,应具备3种不同的技能人才组成,以培养起正确的技能组合。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1.决策型成员,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能够加以权衡做出理智选
择;
2.技术型成员,具备完成团队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公关型成员,善于聆听、反馈、解决冲突以及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技能的一个团队才有将组织绩效实现最大化。当然,在团队形成之初,并不需要以上三方面的成员全部具备,也是不现实的。在必要时,我们可安排一个或多个成员去学习团队所缺乏的某种技能,来提升班组绩效。
二、识别认知员工的团队角色对于高绩效的团队而言,应识别团队成员的优势和劣势,并把他们安排到最能发挥其潜能的位置上。
在团队中一般有6种角色:
1.组织者: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人力、建立起种种制度,以保证按时完
成任务。
2.生产者:按作业标准指导进行生产,并坚持到底。
3.检查者:检查具体生产环节和质量控制点,避免工作上出现差错。
4.创造者:有创新意识,喜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5.评价者:对决策方案、计划进行分析。
6.协调者:处理外部冲突和矛盾,增强团队的稳定性。
班组要塑造高绩效的团队,应对多元化的团队成员逐一进行个体优势分析,将
人格特质、个人偏好和角色要求适当选定匹配。比如在一群喋喋不休的人中间
混入一些不善言语的人。
三、因势利导,明确分工。
要建设高效团队,将一个传统的企业班组打造成一个成功的团队,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也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其实,只要我们的班组长善于借助一些常见的管理工具,就可将团队建设的工作大大简化。
班组长可以通过深入分析团队成员的自我认识和基本的价值观,明确团队成员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对工作的喜好以及处理问题的解决方式等,最后设法让团队成员之间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一致的团队价值观,并建立起团队运行的各项规则。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会有其两面性,因此从团队所处的环境来说,威胁与机会在其建设过程中并存。班组长应通过分析团队所处环境来对团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以找出差距,明确团队如何发挥优势和回避威胁,从而提高迎接挑战的能力。
班组长应该以团队的任务为导向,帮助每个团队成员明确团队的目标以及行动计划,并树立阶段性里程碑,以便于团队成员清楚地看到任务目标,从而产生建设团队的无限激情。
因势利导是团队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从团队任务的启动到团队遇到困难或障碍时,班组长都应带领团队把握时机来进行分析与解决;当团队面对内、外部冲突时,或者应在什么时机什么地点取得什么资源支持等,班组长都必须因势利导。此外,团队内部应该如何进行分工、不同的团队角色应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履行什么样的权力、以及怎样进行协调与沟通等问题都直接制约着团队运行,所以,团队应该有关于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明确的岗位职责描述与说明,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出有效的团队成员工作标准。
以上这些,都是目前在很多企业团队建设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而它们也是导致团队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一个团队要高效运作,班组长就必须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加入这个团队,以及团队成功与失败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懂得灵活授权给团队成员。
要保证团队灵活高效运作,班组长应随着团队的建设和发展,通过授权让
团队成员更多地参与团队的决策过程,允许员工个人或小组用自己的方法更灵活地开展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班组长灵活授权团队成员是团队精神的一种体现。其不仅能显示班组长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也能给予团队成员以学习和成长的空间,更可以奠定团队信任的基础。
我们知道,是人就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班组长授权给团队成员,有利于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为富于挑战性的任务,不仅能使他们不断地拓展和开发自己的知识技能与创造的潜力,而且每一项任务的成功,都能使他们由衷地感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快感,从而更积极参与团队建设工作。
此外,班组长灵活授权给团队成员,有利于团队的及时决策。具体表现为,团队成员能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进行及时决策来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班组长也可以将工作重点由内逐步转向关键点控制、目标控制和过程监控等外部控制,从而保障团队的成功运作。
五、做好团队实际工作。
我们并不需要每个团队成员都非常聪明,因为过度聪明往往会滋生自我意识膨胀,好大喜功等副产品。
这就需要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将团队精心制定的战略理解、把握、吃透,不折不扣、坚定不移地贯彻和执行下去,才能将过程中的每一个运作细节和每一个项目流程都落到实处。
此外,要保证团队的执行力,还需在执行过程中明确实现目标的阶段以及确定具体的工作指标。
六、增强自身的领导才能。
作为一个领导者,班组长就必须增强和发挥领导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其必须以身作则,对团队成员起榜样和示范作用;此外,还应明确团队具体的工作质量、范围、工期、成本等目标约束、明确各团队成员的角色以及责任分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班组团队成员各自的作用。
七、做好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不断地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可是,创新能力究竟从何而来呢?
培训教育是提高团队成员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团队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又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其体现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真正有竞争优势的,是综合性的创新能力。
团队的人才培养不应只重视知识技能方面,品德、情感、志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也需要考虑,这是决定团队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强弱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只有企业综合性的培训教育才能做到。
班组长能把握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能让团队保持长久的整体创新优势,从而健康平稳地发展。
八、做好团队沟通和协调工作。
1、沟通和协调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由于团队成员之间会在价值观、性格、以及处世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于是团队成员之间难免就会产生各种冲突,人际关系陷入紧张局面,甚至会出现敌视、对抗领导者等各种情形。
作为领导者,班组长就必须发挥领导者的作用,积极做好团队沟通与协调工作,引导团队成员调整心态以及准确定位角色,并将其个人目标与工作目标结合起来,这样他们才能明确知道自己要做的事,以及如何去做,团队才能建设出高效。
2、沟通和协调团队成员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
团队成员也会因为对团队所采用的信息技术系统不熟悉而与技术系统之间产生不协调。这就要求班组长必须帮助团队成员熟悉工作环境,学习并掌握相关的技术,才能利于团队目标的及时完成。
3、沟通和协调团队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团队在工作过程中与其他部门各关系人之间也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班组长也应做好这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为团队争取更充足的资源、争取更好的环境,并与相关部门不断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团队工作目标的实现。
九、做好员工激励工作。
严格的团队规范以及目标的约束、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都会激发员工的消沉和颓废,作为领导者,班组长必须对团队成员运用各种激励理论进行适时的激
励,才能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创造力。
十、为团队成员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一个高效团队,懂得不断充实自我,才能不断创造“奇迹”。
传统企业班组往往不具备很强的学习意识,其班组成员大多都满足于固有的知识和经验,不能自觉地去吸取新知识,也没有积极开展横向学习的意识。但是在高效班组团队里,其内部无论是从机制上还是从员工观念上,都充满了强烈的再学习意识,善于发现他人优点,加以吸收,善于将理论和实际在实践中相结合。面对这样的员工,班组长需要擅于创造团队学习的机会和组织员工学习。西方管理界有人将高效团队形容为一个三条腿的凳子,理论、工具和方法就是对团队核心能力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高效团队的一条腿叫做热情、欲望,一条腿叫做心智模式、团队学习,还有一条腿就是系统思考。这三条腿都非常重要,都是团队的核心能力。我们知道,团体的智慧远远高于个人的智慧。当一个团队真正开始在学习的时候,就能产生高绩效,团队成员的成长发展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此外,班组长为班组成员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也有益于培养起班组成员的忠诚,增加凝聚力。
十一、有两件事不能做
1、指责犯错的班组成员。
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生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说一个人在工作中一点小错都不犯那是不可能的。同样,团队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会发生差错,如果没有错误,就不可能有创新。错误应当被作为学到经验教训的途径,以及克服困难的突破口。
当发现错误的时候,班组长不应该对班组成员大加指责,因为对其进行指责除了会增加班组成员个人的压力外无事于补。因此,班组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全力鼓励犯错的班组成员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同样的错误。班组长需要明白的是,成功和失败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团队的事情。
2、害怕承担而推卸责任。
作为一个领导者,班组长不仅只是对班组的成功负责,而且也必须为班组的失败承担相应的责任。
试想想,如果一个班组的班组长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甚至推卸责任,他带来的班组成员会有牢固的工作意识和高度的忠诚吗?
因此,面对班组失误,班组长应该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建设性的方法,这样才能鼓励每个班组成员自由地、积极地、尽情地工作,为班组贡献他们的每一份力量。
总之,班组长要建设出高效团队,就应依照以上几点,做好工作,才能使所有成员都感到自己是在为一个统一体在共同工作,并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忠诚和信心,从而大大增强班组团队的凝聚力,将传统班组打造为成功团队。
将传统的企业班组打造成高绩效的成功团队是每一个班组长的责任,也是班组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而很多事实也证明,企业要走向成功,不断发展壮大,更需要班组长带领班组建设高效团队文化,将千万个基层班组打造成高效团队。
2.四川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 篇二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高水平教学团队,对策
一、引言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 肩负着为提升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历史重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技术的推动、管理创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多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近几年, 以“学校—院系—教研室”为特征的传统垂直功能化管理模式已逐渐被摒弃, 以“学科”为基本单元、以“学院”为管理实体的学术组织模式正被有效推行, 师资队伍从数量到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具备了部分学科高层次人才资源集聚的优势, 推动了教学水平的提升。然而, 现行组织模式尚未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太合理,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等, 由此而暴露出多学科交叉渗透难, 协同工作较少, 资源整合共享难, 技术性、原创性成果不多, 集成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教学研究型大学传统的学术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进行审视, 提出在新形势下进行团队组织再造和教学水平提升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优质的教学团队以提升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能力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教学团队的内涵及特征
“团队”是一个管理学概念。乔恩·卡曾巴赫和史密斯认为, 团队是少数有互补技能, 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教学团队是指高校专业人员 (或教师) 为了追求和实现共同的价值或教学目标而形成的, 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扶助的教学群体。它是为满足创造性、灵活性和高水平绩效新型组织的需求设计, 有着共同的目标的特殊群体, 成员为了目标共同努力, 相互承担责任, 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责任感, 同时较其他类型的群体而言, 能使成员的才能发挥得更好。它能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 使团队的绩效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教学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专业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题研究项目、研究平台、专业人员 (或教师) 、信息资源和制度文化等结构要素。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重点是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 目的在于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 凝聚和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 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 提高高校创新平台的建设效益和水平, 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势力, 推动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和研究, 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 发扬传、帮、带的作用,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开发教学资源, 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研讨。
从管理学角度考查, 一个高水平或者高效的教学团队应该具有共同的特征, 具体包括: (1) 共同的目标。 (2) 知识技能互补。 (3) 分工协作。 (4) 良好的沟通。 (5) 有效的领导。虽然不同的团队基本特征相同, 但是反映内容各异。可见, 团队不是人员的简单拼凑, 也不是人员集合的工作组, 团队是一个生命体, 团队的共同愿景和业绩目标可以确定教学团队的基调和志向, 激发团队的激情和向心力, 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技能和个性的互补促成团队的不同功能。团队对于其中每一个成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划分很明确, 同时强调每个人对团队任务的完成都负有责任, 别人的成绩与自己密切相关, 需要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的沟通方式是全通道型的, 鼓励成员之间畅所欲言, 消除误解, 达成一致。
三、高水平团队建设对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作用分析
具体来说, 高水平教学团队对促进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 有利于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团队”的形成要有称职的领导者、符合目标的团队结构、合格的团队成员、有效的工作系统和人际关系等。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有个别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或“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的学术中坚或国内知名的学者。通过组建科研团队, 让他们成为学科带头人, 成为旗帜性的领军人物, 在他们的率领下, 以教学团队为载体, 通过联合教学的形式传授教学经验, 加强对中青年的培养, 打造出一批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 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 有利于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
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名师和骨干教师, 遴选出一批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 在教学内容、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起到示范的作用。通过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 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 建设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 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上网开放, 为广大师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学资源, 使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整体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三) 有利于实施质量工程, 培养实践型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提高教学质量, 既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 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 能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与研究, 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 开发教学资源, 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 凝聚和支持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 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切实提高大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团队教学, 倡导合作性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尊重多才多艺和多种学习方法, 给每位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仅把学生当作容器、教师一味将知识灌输的尴尬局面, 科学地将合作性教学运用于高等教育学科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当代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习效率和创新高校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机制的需要。
(四) 有利于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教学研究型大学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以高层次的旗帜性人才为核心, 组建由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等组成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 营造群体协作的氛围, 通过教学合作的引领、示范作用使学科交叉融合, 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 经管、工商共生, 整合科研方向, 提高研究工作档次, 形成一批有竞争力、有特色的知名学科群, 逐步形成若干个国内外知名、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的学科和研究方向, 以此为辐射源, 使之具有承接大课题、大项目的能力, 科研工作得到纵深发展, 使之成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水平提升的突破口, 从而带动学校各学科和学科群的发展。这样形成了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又提升科研水平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五) 为区域性技术创新系统提供源动力
大学与地方区域经济互动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显著特征, 因此, 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一般符合区域发展的需求, 体现本土化的特征。教学团队跟踪学术前沿, 在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 成为知识创新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 注重科技成果的技术转化, 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不断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促进地方经济特色的形成。可见, 教学团队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因此, 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对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培育教学研究型大学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具体策略
(一) 培育教学团队核心要素
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必须积极培育其核心要素, 主要包括团队领导、团队规则、成员的共同愿景、成员的个人技能与成员间的“深度汇谈”等。具体来讲:一是建设有效的团队领导。每个教学团队都应明确一两位具有较高学术地位或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作为团队领导, 他们既可以是原有教研室的负责人, 也可以是团队公认的优秀教师。二是制定有效的团队规则。要明确建立一套大家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的团队规则, 比如, 明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以及团队协作的方式、沟通途径和处理矛盾的原则等。三是建立团队共同的愿景。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团队目标, 必须成为团队每个成员所共同追求的个人愿景, 只有当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一致时, 团队工作才能形成合力。四是注重成员个人技能的提高。教学团队成员在教学技能、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的梯度差别, 以实现团队的技能互补和成员技能的共同提高。五是倡导成员间的“深度汇谈”。团队中, 大家以多样的观点探讨复杂问题, 提出个人假设, 并彼此交换想法。
可见, 培育教学团队的核心要素是提高教学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 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结构, 提高团队绩效
团队是由年龄、性别、职称、学历结构各异的集体构成的, 而不同的团队结构决定了不同的行为方式, 如专业不同, 研究兴趣的差异导致授课内容不同, 学历不同、职称不同, 讲课内容深度也各异, 不同行为导致教学效果不同。可见, 团队结构决定团队行为, 团队行为决定团队绩效。由此可推, 改善团队的绩效应该从团队结构入手。建设合理的团队结构, 要求团队成员在知识技能、年龄、个性、职称上要有较强的互补性, 这将直接决定团队的绩效。同时,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教学团队一定要注意教师梯队的建设, 力争带好一帮青年教师, 团结凝聚一批学术骨干, 建设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
(三) 积极发挥教学团队潜力
团队成员的能力可分为固有能力与潜力两部分, 一个高效的团队不仅要把其固有的能力发挥出来, 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潜力, 发挥每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 构建学习型组织, 每个成员都应该自我超越。不同团队通过相互听课、评课活动, 对青年教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师上课的示范, 青年教师从自身的不足出发, 学习经验, 改正缺点, 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是短时间的一种超越。反过来, 青年老师水平提高了, 对经验丰富的老师产生压力, 促成其也具超越自我的意识, 从而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创造1+1>2效应。
(四) 加强团队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与宽容的文化氛围
教学团队是否能发挥强大的协同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团队是否拥有和谐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高等学校是学者的精神家园, 高校教师所倡导的大学精神, 如自由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 应该成为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的基础。对于一个教学团队来说, 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 鼓励学术争鸣, 保护不同意见;要有学术自由的精神, 使每个成员都能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要有创新和批判精神, 敢于质疑既有的结论, 推动学科前沿的发展;要有合作精神,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支持, 协同配合, 顾全大局, 愿意为实现团队的共同愿景和具体目标而奋斗;要有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学风, 克服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
参考文献
[1]Stephen P.Robbins, Management, The Seventh Edition, China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4.
[2]Jon R Katzenbach, Douglas K Smith.The Wisdom of teams[M].New York:McKinsey&Company.Inc, 1999.
[3]P德鲁克.未来的管理——25位卓越管理大师关于管理的新思维与新技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4]Larry E Greiner, Evoluation and revolution an organizationgrow[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
[5]Tuckman W.Developmental sequence in small group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65.
[6]聂莉琼.深圳高等职业院校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6) .
[7]洪晓军, 肖刚, 等.教学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与策略[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5, (12) .
3.四川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 篇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团队建设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目的
我国高职教育正由外延扩张步入内涵发展的道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高职内涵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社会急需和国家高度重视培养大量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形势,必然要求学院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永恒的主题。本文主要目的是探索一条适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情况的国际贸易专业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2 研究方法
2.1 理论研究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学院发展目标、学院职业人培养目标、提出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及可行性,完成理论综述。
2.2 访谈法
走访实训基地,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结构性访谈,根据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状况,设置所需专业课程目标,进而建立教师能力结构模型。通过与兄弟院校相关专业负责人和教师访谈,了解其师资情况、师资构成及师资培养规划,完善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团队的建设。
2.3 问卷调查
就“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若干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在学院及周边院校开展问卷调查,对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建设目标
综合目前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指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省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同时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社会专业从业资格,知识结构合理,人员结构合理,能胜任国际贸易专业教学、实习、管理、研究,具有高度团队意识,在工作中能协作互补的教师队伍。
3.1.1 教师个人建设目标
通过专家访谈、综合教师座谈,和合作企业相关人员座谈、学生座谈、教学总结等资料汇总相关因素20条,经过初测,筛选出教师个人能力有效因素8项,通过“李克特量”对8项因素按照“非常重要”至“很不重要”分别赋值。
操作时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7份,剔除无效问卷27份,有效问卷240份,对结果统计排序。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个人能力目标结构排序如下:(1)教学能力;(2)实践能力;(3)协作能力;(4)适应能力;(5)学习能力;(6)科研能力;(7)外语能力;(8)组织能力。
3.1.2 教师团队建设目标
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他们所具备的个人能力是团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但如果学院仅仅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个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方面,而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则没有引起明显重视,也是不行的。
通过专家访谈、综合教师座谈,和合作企业相关人员座谈、学生座谈、教学总结等资料汇总相关因素20条,经过初测,筛选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目标的有效因素8项,通过“李克特量”对所有因素按照“非常重要”至“很不重要”分别赋值。
操作时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剔除无效问卷4份,有效问卷96份,对结果统计排序。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目标结构排序如下:(1)整体规划;(2)专业结构;(3)人员配置;(4)校企结合;(5)名师培养;(6)资金投入;(7)组织领导;(8)建设成果。
3.2 建设过程
(1)教师个人能力建设。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中的许多教师是从学院到学院,虽然有的参加了短期培训,取得了初级从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师资格证书,具备了“双师”素质,但本人没有真正深入到外贸工作一线,没有积累足够多的实际工作经验,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和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凡此等等都距“双师型”教师有差距。
针对教师个人能力建设,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七个一”教学教研活动,具体内容:读一本教育理论书;上一节好课;作一次读书汇报;主持研究一项教育教学立项课题;发表一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指导学生社团活动或比赛活动;带一位助教。教师通过认真完成学院“七个一”的活动,实现了教师能力的建设和提高。
(2)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团队建设中,根据学院职业人培养目标设计师资培养规划,以“培养和聘用为主,引进为辅”的方式,规划引进和培养教学主导型、科研主导型、实务操作主导型在内的各类教学名师,形成结构合理、结合紧密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效能。
3.3 建设效果
(1)师资建设。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国际贸易专业开始招生,目前国际贸易专业教研室现共有11名专兼职教师,其中8名专业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讲师;长期聘请的企业专家3名,其中90%的教师都有企业工作经历,兼任校内外实习实训辅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有效地保障了实践教学、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质量,能较好地满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科研、课程网站建设的需要。
(2)课程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学院2008年建成省级精品课外贸出口跟单实务,教学团队全体参与,有分工更有协作,在建设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
4 结论与建议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涉及教师个人能力建设和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在注重“双师型”教师个人素质发展的同时,应兼顾“双师型” 团队建设。要实现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必须从“双师型”教师素质建设调整到“双师型”团队结构建设,大力实施“兼职教师”规范化工程,从行业吸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悉教育规律和方法,能够指导学生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的行业一线高技术人才作为优秀专业教学团队的成员,形成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成为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师型”团队的建设就是要通过不同的人员组合搭配,实现资源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 王瑜.深化校企合作 拓展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J].改革与开放,2010.6.
[2] 岑洁玲.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8.
【四川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建设计划】推荐阅读:
四川长城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09-20
四川重点项目-康养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09-23
四川重点项目-现代核桃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06-28
四川大学研究生06-24
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院10-28
四川建设工程信息网11-07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指南09-06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09-30
四川大学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考阅读书目11-01
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本)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