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

2024-07-04

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精选10篇)

1.积极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

作为一名第一次教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菜鸟班主任,内心无比忐忑。此时,教育局组织全体教师利用寒假假期共读一本书,还是陶新华老师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就如及时雨一般,给了我莫大的帮助。翻开目录,快速浏览一番,我已经深深地被这本书给吸引了。

就在六年级上学期,学生们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成长迅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大都出现了如下现象:更多的开始关注自身的衣着打扮、流行事物,沉迷于网络游戏,懵懂地与异性交往、不可自拔,叛逆、顶撞父母,还有的盲目补课,焦虑考试......作为班主任,我深知教好课的同时更要育好人,日常开展德育工作,九年来积累的教育经验已经不能支撑我,急需一些强有力的教育理论知识来给予我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这本书不正是给我准备的吗?

在这本书中,陶老师用通俗的话语向我们讲解了积极心理学对人的影响,我收益颇丰。在阅读第二篇第二节纠错教育与长善救失中,陶老师讲到教师更大程度上存在对学生问题的研究,容易指责学生出现的问题,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此时我就在反思自己的教学,总是以为直接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阅读、书写等方面的问题能让学生明白,也节约时间,多的是严厉的要求、指责和训斥,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情绪,会让学生产生消极压抑的情绪。教育教学中我更应该立足学生的成长阶段,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以积极的思想去肯定学生的立场与行为,再进一步指出如何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我想这是我今后教学中应积极改变的地方。

再者就是现在升学环境下,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比自身,现在孩子都有着相对较高的起点,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对学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各种形式的辅导、考级给孩子的精神增加了压力,而家长也认为只有课下多辅导才能学有所成,使学生日常乃至周末为辅导、考级而奔波疲倦。作为一名老师,看了陶老师写的第二篇第六节考试焦虑与意义理解,我会借助一切机会讲给家长们听一听,培养孩子兴趣的前提是让孩子情绪放松自由地去学习,而不是为了考级、升学而学,虽然不能左右这种形式,但我也想要更多的去改变家长的思想,培养出乐观开朗的学生。

读完此书,给我很好地上了一堂积极心理课,给我的教学方式一次新的洗礼。作为一名教师,今后,我将培养自己积极的心态,拉近师生间的精神距离,让学生从我身上感受到快乐、阳光的生活态度,一步步指引他们走向成功,让自己通过多学习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2.《积极心理学》读书心得 篇二

陆小峰2010年10月

如果我们每天都问一遍自己:“今天我幸福吗?”那将会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呢?为什么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我们感到的幸福却是在减少呢?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究竟怎么样才算幸福?每个人都想要快乐,但真正快乐的人又有多少?为什么一部电影《2012》,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产生对未来生活的恐惧?我们的生活总在忙碌,可一段时间下来感受最深的却是空虚和苍白,这是怎么回事?生活中不断遇到的矛盾与挫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为什么我们对自身的评价越来越低?关注自身消极的东西越来越多?

生活真的仅仅是这样的吗?任俊著的《积极心理学》一书认为,人们对积极情绪漠不关心而对消极情绪如此偏爱,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比较严酷的环境之中,他们必须与大自然尤其是比自己凶猛得多的猛兽的争斗中求得生存。而在这种环境中,人类的消极情绪也许更具有适应的能力,人类的攻击、驱逐、逃跑等行为更具有生存价值,而与之相应的情绪也就得到优先发展。所以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不过人类在获得生存以后就必然为了活得更好而发展出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具有扩建功能,帮助人们活得更多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回过头来,今天的人类过过去拥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好的物质享受、更先进的技术、更多的教育和娱乐,照理说人类应该比过去更幸福,可结果却大相径庭,人类反而越来越感到不幸福,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把这一现象称为“20世纪最大的困惑。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当代心理学的一股重要力量。与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关注,而不是去关注消极、障碍病态等,它研究人的积极情感体验,人的积极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它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若是拥有了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就能够使自己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对于“积极心理学”一词,虽不陌生,但在读了此书之后,对积极心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心理学不仅对个人心理状态调节和健康心理塑造有很大帮助,对于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以及课堂教学行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过重的学习压力、时常出现的焦虑情绪,习得性无助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的效果。而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课堂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中的 1

主观幸福感,重建学习信心,激发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并进一步挖掘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的“问题学生”。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如此突出,随意插嘴、不受约束、过度表现、影响课堂纪律,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课堂教学进度。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学习压力的小学科而言,这些在课堂中过分活跃的学生,实在让老师觉得很头疼。往往一贯的教育方法就是在课堂中对其进行点名批评、课后教育谈心,而实践效果却非常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屡教不改,更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某些学生在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嘲笑时,便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探求事物和参加活动产生了恐惧心理。经历了一系列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失败是永久的,是能力不是努力,一旦这样的“习得性无助”形成,学生就不愿意为完成任务而付出认真的努力。那么,这些学生很难改变的课堂行为表现是否也是因为这样的习得性无助感的结果呢?或许,他们一开始的表现只是因为对学科有一定的兴趣,急于表现和参与其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这种不符合课堂要求的行为,往往会被视为影响课堂纪律的表现,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久而久之,一次次的参与热情被泼了冷水,慢慢地,这些学生心中也许会认为老师并不欣赏他们的参与,这些举动会遭致批评,原本的学习兴趣也随之丧失,故意破坏课堂纪律成了目的。

积极心理教育技术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避免和控制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发生,就要在对学生内心想法的分析关注、对批评教育的技巧上多花一分心思。要多想一想学生如此表现的可能原因是什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根据规则和标准进行对错的判断和教育批评。积极心理教育技术所倡导的“赞美式教学”的力量就 是最好证明。对于学生的称赞虽然是无形的,但这股无形的力量却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就像经典的教育格言所说的那样“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充满信心,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感到自卑。”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赞扬与鼓励,不希望听到的总是批评与指责。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更是需要获得称赞的“力量”,需要成功体验,以及对学习的自信心。因为他们需要来自教师的肯定和期望,需要发现自身更多的闪光点,而不能被淹没在缺点中。真诚的称赞,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让他们获得认错的勇气、改进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一句鼓励和称赞的话语远胜过数句批评和讲道理,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点燃上进的火花。

威尔逊(Wilson,1967,p.294)曾概括说:一个幸福的人应该是“和有自尊的人结婚、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收入较高、外向、乐观、不烦恼、有宗教信仰、有职业道德、热情适度、性生活满意和多才多艺”。每个人对幸福的认知

3.《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三

1、不要指望六岁之前的孩子能理性地对待情绪问题,即便他们已经能听懂并接受某些道理,这依然是一个漫长且反复的过程。

2、情绪脑的反应要比理智脑快五十倍,所以人们的情绪反应通常是不由自主的。

3、当孩子哭闹着要这样或那样时该怎么办?自从他学会了说话并能以此方式索要物件后,假如他依旧要用哭闹来达成目的,那么无论他是想更快的得到那一件物件,还是想以此来想要挟别人不敢不给,都应该干脆地加以拒绝。

4、有意识地让孩子吃苦,却因此忽略孩子的悲伤与痛苦。

5、钟摆效应:如果一个人对正面情绪感受强烈,那么对负面情绪也会有比较强烈的反应。

6、在语言的恐吓或吓唬下,孩子的恐惧心理自然越来越严重,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小。表现往往胆小怯懦,遇事与慌乱,没有主见,而且有可能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失眠口吃智力低下等。用语言上的宽慰和科学的解释来消除孩子的恐惧,提高认知能力和水平,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很好办法。

7、三岁前孩子认知水平有限,缺乏安全感,而建立安全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8、童年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淡忘,甚至消失于意识层中,却会在潜意识中被保留下来,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

9、六岁前的孩子对自身的评价多来源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评价,如果总是遭到否定和打击,孩子就会失去自信。

10、穷养富养,不如心养。

11、想要让孩子克服自卑,就要增加孩子成功的体验。

12、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强的孩子,通常都是断奶较晚的。

二、新的行动

1、不再用“吓唬”去引导宝宝的行为。

2、游戏设置需要循序渐进,以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目的尤佳。

3、学龄前的孩子教育需要耐心,需要更多的赞扬,父母是孩子的一切。

三、读书点评

4.学前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四

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指的是3到6岁儿童,主要是幼儿园幼儿。那么,这本《学前心理学》中主要介绍了幼儿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该书提到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1--3岁,幼儿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而3—6岁,则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三年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在这里笔者重点介绍一下3—4岁幼儿的发展特点。

在3--4岁,学前初期,也就是幼儿园小班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主要特点是:

一 生活范围扩大。(一)这个阶段幼儿的生理方面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像先前那么容易生病了。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加强。2 幼儿的精力比以前充沛。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幼儿可以连续活动5--6个小时,日间只需睡眠一次。(二)幼儿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过多的猜测他们的意愿。(三)该年龄段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能够在一定时间里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使幼儿已经具备了离开亲人去参加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可能性。因此,在这个阶段,多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别人交流,并且鼓励他们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能够使他们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所发展。

二 在这个阶段的幼儿他们的认识依靠行动。

此阶段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性思维方式,因此他们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他们一般都是先做再想,比如,在班上给小孩子玩结构性玩具,他们往往会一拿到手就开始玩,不会提前思考要做什么,而这时若问及他想要做什么,他往往也是回答不了的,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时成人千万不要因此认为是孩子笨,或是不搭理你。其实只要你站在旁边耐心的等待一会儿,等他完成了手中的创作,他会很激动地跟你说:你看,我做的飞机,我做的汽车

此阶段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是自己讲述时,往往也离不开具体的动作。因此,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多运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文字语言具体化。这样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的兴趣,也能够让幼儿更容易记住所学的内容。

对于此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也和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如在幼儿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他们的手里拿着别的东西,或是随便放,眼睛看着别处,注意力就很容易离开老师的讲述,这也就是为什么幼儿园老师在上课之前总是会让幼儿将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看老师的原因。

三 此阶段的幼儿情绪作用大。

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哭,如,我们班上有个小孩子因为自己里面衣服的袖子拉不下来而大哭,还有小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枕头而哭,还有小孩子因为别人跟他说你妈妈不来接你了而哭,而且越哭越激动,还会浑身颤抖。幼儿就是容易激动,这时如果对他们一般的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这时就要用有趣的事情去吸引他的注意力,用行动使他安静下来,如,拿毛巾给他擦擦脸,用抚慰的语调说话,让他感觉到亲切,情绪上不再对立,等他完全冷静下来了才能说理。

还有,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情绪受老师的影响也很大。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他往往只是通过表象去理解事物,他会通过他看到的,感受到的,来判断老师对他们的关怀程度。如,老师表扬他没表扬我,老师抱她没抱我等现象,来判断老师不喜欢他,这样也会影响到他来园的情绪,听课的兴趣。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很久的幼儿园,突然哭着不愿意来了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应该自身检讨,想一想是不是对这个孩子关心不够多。在这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表扬,鼓励,这样你会发现一天下来,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表扬,也许你已经忘了,但是他自己知道他受到了关注。除此以外,还可以抽时间跟那些在班上不是很活跃的孩子聊聊天,或是只是抱抱他们也好。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

四 此阶段的幼儿爱模仿。

此阶段的幼儿往往是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要做,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什么自己也想要。如,在室外活动时,玩羊角球的小朋友看见别的小孩子的玩海洋球也会要玩,看见别人摆高楼自己也摆。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的数量。

模仿也是此年龄段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他们会模仿老师模仿父母,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他们没有很强的判断力,对于别人特别是他们所亲近的人的语言和行为都是没有批判性的,而且因为没有太多的经验,他们往往都是通过成人的表现来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的。如,老师在吃胡萝卜的时候皱眉头,他们就会觉得那是很不好的东西,就不吃了。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要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许自己做了一个不经意的不好的举动,自己都不知道,却已经被孩子学会,并慢慢地养成习惯了。

当然,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让他往好的方向发展。如,在上课时间,有幼儿没有注意听讲,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表扬另外做的好的幼儿,来引起这一幼儿的注意和模仿,并及时予以鼓励。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多向幼儿传递好的信息,如,跟幼儿说礼貌用语,老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等。这样幼儿通过模仿,时间久了也会成为一种好的习惯。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通过正强化的方式,也就是引导和鼓励的方式,使每一位幼儿向着一个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

5.读书笔记《心理学史》 篇五

心理学启示录——西方古典哲学

心理学有很长的一个过去,但却只有很短的一个历史

——题记

如果德谟克利特作为最后一位“物理学家”标志着古希腊早期哲学结束的话,那么著名的诡辩论者普罗泰哥拉就当之无愧地代表着以人事为中心问题的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的开始。

心理学思想是在哲学中孕育起来的。古代希腊哲学诞生于公元有8-6世纪。那时希腊已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有被奴役的奴隶和掌握生产资料的奴隶主。奴隶困于劳动,不能产生自己的思想家或代言人。奴隶主阶级有开明的民主派,也有顽固的贵族派。前者在哲学上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后者倾向于唯心主义,以柏拉图为代表,形成了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路线的对立。

德谟克利特从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出发,世界的物质性,以为原子构成了万物,人的灵魂是由光滑的圆形的原子构成的,因为是圆形的,所以是能动的。既然灵魂是由原子所构成的,所以必然地要随原子的消灭而消灭。这种互相唯物论与宗教迷信的神秘思想是针锋相对的。

这个原子论的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者为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

与此相反,柏拉图则为客观的唯心主义者,认为灵魂先于身体而存在,仿佛灵魂是永生不灭的。当神创造世界时,神就把理性放在灵魂里,把灵魂放在身体里。他以为个别事物的普遍性是个别事物之外,并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的,他把这些普遍性称为理念。因此,理念不是事物的映象,而是事物的根

源;相反,事物却是理念的一个不完全的影子。很明显,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心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则动摇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他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以为这个理论只是把所要解释的对象加上一倍而已,例如有了一个苏格拉底,却又有一个苏格拉底的理念。但是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形式先于质料,引申出“形式的形式”作为宇宙变化的第一动力,这就使他向唯心主义靠拢了。

公元5世纪欧洲开始建立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基督教思想。公元4世纪产生了教父哲学的杰出人物奥 古斯丁,他是禁欲主义的代表。他以柏拉图哲学注释基督教教义,重视灵魂的纯洁,放弃肉体的享受。他认为灵魂具有记忆、理知和意志3种官能,因此,有人以为官能心理学肇始于奥古斯丁。

阿奎那斯是它的主要代表。但是中世纪哲学上不是完全消极的。11世纪中展开了唯名论对唯实论的斗争。唯实论以为一般的东西或共 相可以离开个别的东西而独立存在。不难看出,这正是柏拉图理念论的再版。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是独立 存在的,至于共相则只能存在于人的思想或语言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唯名论以相当高的评价。

从15世纪开始,欧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叫做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包括15、16世纪,按其社会性质来说,是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所谓文艺复兴,指的是古希腊文化的再生。在这个时期内,对神的信仰根本动摇,而对人的信仰占了上风。先进的思想家要求人的个性从宗教和封建的专制压迫中解放出 来。这个思潮被称为人文主义。这是一个伟大的时期。这时期的杰出科学家有C.哥白尼、J.刻卜勒和G.伽利略等人,他们都和宗教发生激烈的冲突,受到了迫害。在与心理学有关的思想家中,意大利的达▪芬奇以为外部世界是感觉和印象的源泉,相信自然界的一切都服从客观的规律;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概括对认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B.泰莱西奥主 张着重研究物质灵魂,使后来的心理学摆脱了神学的羁绊。西班牙的L.维韦斯注意观察心理现象,对病理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这个时期的成就为17、18世纪的心理学研究准备了条件.心理学科学研究的曙光从此照亮人类。

蒋林

6.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六

班级:建筑学08姓名:吴帅学号:214080227

摘要:环境心理学是今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关键词:感觉 知觉 环境认知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噪音 拥挤 个人空间 私密性

通过这学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我对环境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感觉、知觉与环境认知,环境认知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食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机体与环境信息平衡,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例如,信息超载容易让人产生冷漠感,而信息不足会让人产生焦虑,象感觉剥夺实验,感觉还是其他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失误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活动,姿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他复杂的认知过程。失去感觉,就不能分辨客观失误的属性和自身状态。因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 的源泉。

1.1 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收到外部世界的刺激。例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内部感觉接触机体内部的刺激,例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等。

1.2 刺激的分类

感觉是由内外部刺激影响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将刺激分成远刺激和近刺激,远刺激是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而近刺激是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1.3 感觉阙限和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阙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阙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阙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人对客观食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粗糙的凸起。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2知觉与环境知觉

2.1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以及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包含着:觉察,分辨和确认几种作用。知觉依赖与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这叫自上而下的加工。

2.1.1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叫错觉。

2.1.2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整天性是指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知觉整体性是知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依赖与对刺激物的结构,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人的知觉整体性会抑制个别成分的知觉。

2】恒常性: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于我们感觉的刺激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做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的稳定性。恒常性的种类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选择性:选择性是我们在观察两岐图形时常常会在不同的两个图形知觉中来回转换,这说明知觉过程中从在着竞争。

4】适应性:知觉适应性是指在刺激输入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调整知觉返回到原来的状态。

5】意义性:意义性是我们对事物的知觉通常和我们赋予它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在知觉过程中,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从上述分析来看,感觉主要以生理机能为基础,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因而有较小的个体差异。而知觉是纯心理性的,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2.2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对环境中个别刺激的加工开始的。通常会经过刺激的觉察,刺激的辨别。刺激的再认和刺激的评定这些过程。

环境知觉主要有如下理论:

格式塔理论:认为我们的脑以一种主动的方式对刺激进行建构,提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原则。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即生物个体要寻找能使他们有最大程度生存的机会,这种理论也成为生态学观点,它比较强调知觉反映的先天性。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知觉环境中对他们有功能价值的方面。同时它还认为,感觉信息确实是真实世界的一个正确记录,而环境中的一些关键部分(如地心引力、昼夜周期等)在整个演化历史中是不变的。

学习理论:认为我们的知觉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必须学会知觉环境中的关键方法。知觉中学习和经验的重要结果是关于我们周围环境的假设的发展,这种假设有时会导致误会知觉或错觉。

概率功能主义:即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它是布伦斯维克用数学来描述个体知觉过程的一个模型,当对包含多维度刺激的大环境作判断时,我们会给不同的刺激线索赋予不同的概率值(权重),并对一系列散在的环境信息过滤,重新结合成有序统一的知觉。个体利用可能歪曲的信息对环境的真实特性(本质)作一可能性的判断。它强调知觉是一个概率计算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2.3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它是指人对环境的储存、加工、理解以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解释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和期待是两个需要考虑的很重要的方面。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研究认知地图的主要方法有:1】画草图;2]对某一环境进行图示反应;3】再认任务

二、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环境--行为理论只要有如下几类: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行为局限理论、适应水平理论、生态理论。

三、环境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噪音与拥挤

噪音: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噪音起决定作用的主要三个方面: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所以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噪音的厌烦,这些因素是:当我们认为噪音是不必要的时候:当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发现没有能力控制噪音时;听到噪音,并且知道它对健康有害时:发出的噪音引起恐惧感时:由于噪音而对周围环境的其他方面不满意时。

2、个人空间与私密性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而根据人际交往又把距离分为一下4种:亲密距离,0~0.5米,如爱人之间的距离,0.5~1.2米,如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如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人们虽然通常并不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但在行为上却往往遵循这些不成文的规则。破坏这些规则,往往引起反感。

我们可以用环境--行为关系理论来进一步了解个人空间。

唤醒理论认为,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是由个体体验到的唤醒程度决定的;当个人空间的侵犯引起高唤醒水平时,个体就是需要更大的个人空间。

刺激负荷理论认为,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是因为环境提供的信息过载,此时,个体必须避免和忽略一些无关信息;因此个体往往采取退避的方式,这就需要有一定的个人空间,让退避成为可能。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个人空间受侵犯,个体对环境的控制力减弱,行为自由受到限制,因此需要重新恢复行为自由,这就必须有足够大的个人空间。

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的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个人或群体都有控制自己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质和量的需要。私密性是个人或群体对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和何种程度与他人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

私密性的四种形式: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它们分别会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出现。独处是指个体把自己与他人分离开,或者避免他人观察到的状态;亲密指和某些个体相处时不愿受到干扰,如和亲人,朋友或者配偶亲密相处时的状态;匿名是指一个人隐姓埋名或乔装打扮,即使在公众场合仍然不被别人认出的状态;保留是指个体需要隐瞒自己的一些事,不愿其他人了解。保留经常通过利用个体周围的建筑等来实现

私密性的功能可以划分为四种:自治、情感释放、自我评价和限制信息沟通的功能。自治可以使个体自由支配个人的行为和周围环境,从而获得个人情感;情感释放可以使个体放松

情绪,充分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自我评价是指个人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设计的空间;限制信息沟通是让个体与他人保持距离,隔离来自外界的干扰。

通过这学期对《环境心理学》的学习,我了解到很多关于环境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这还远远不够,要想把他应用到实际中去还需要更加进一步学习。

7.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七

笑话使人发笑的原因是它能让读者产生一种优越感。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笑话里的人看起来都很愚蠢。笑话给人的优越感越强烈,人们就会笑得越开心。“优越性”理论早在公元前4就由古希腊学者柏拉图提出了。

幽默的感染力。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人们会主动模仿周围人的面部表情,这种能力在团队生存、培养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模仿他人的表情,我们能够迅速感受到别人内心的那种感受,因为更容易对他们的处境感同身受,沟通起来也会容易些。如果一群人中有一个人笑了,其他人就会自动模仿这个人的面部表情,从而变得开心起来。如果有人感到很伤心、很害怕或者变得惊慌失措,他们所呈现出来的这种情绪也会感染其他人。许多电视剧中使用的“假笑”就是利用的这个原理,比如《老友记》。

笑与健康的关系。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还是有道理的。笑看人生能够减缓焦虑情绪;能够用幽默缓解压力的人会具有更为健康的免疫系统,中风和心脏病发病的几率也会降低40%

8.怪诞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八

这一章作者探讨了”迷信“思想,列举了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通过多个实验论证了“各种迷信的说法是不可信的”,继而提出疑问:“既然不可信,为什么它还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还有那么多人相信它呢?”对此作者给出的解释有:

为了应付不确定性,许多人变得迷信了。在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时期,人们会迫切地寻求一种确定感,这种需求会促使他们支持强大的领导机制,并相信各种号称可以确定他们命运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迷信和巫术。作者用德国经济危机和以色列遭受轰炸期间人们的心理变化实验解释了这一点。

人们经常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奇思妙想,原因就在于他们经历了一些看似诡异的事情。巧合的概念让同时发生的事情看起来不仅别有寓意而且绝不仅仅是凑巧那么简单。但正是某些鲜为人知的统计法则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意外成真,其中之一就是大数法则,所以如果有什么看似很巧合的事情发生,可能仅仅是由于人太多(样本很大,虽然发生概率很小)。还有一个人们最常碰到的巧合是“小世界”现象,比如两个陌生人在派对上偶遇,结果却发现他们有共同认识的熟人。这个现象可以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兰姆的传递包裹实验来解释:一个人要想传递包裹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最多只需要经过6个人。

过于丰富的想象力和适当的背景信息。想象力丰富的人更容易联想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而且,如果事先给一些地点或物件添加适当的背景信息(灵异、古怪的信息)也可能使人诱使人产生迷信思想。

次声波的作用。次声波无法被人听到,却拥有巨大的能量,地震、原子弹爆炸都能产生次声波。试验显示:次声波可能引起胸腔震动、影响呼吸,并让人产生作呕、头疼和咳嗽等现象,特定频率的声波还可能引起眼球的震动,从而让视觉出现扭曲。这些声波能够移动小的物体,甚至还可以让烛光诡异的闪烁不停。

大数定律又称大数法则、大数率,是个数学与统计学的概念,意指数量越多,则其平均就越趋近期望值。

9.《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九

人是一个拥有复杂情绪的动物,所谓的拖延可以被认为是没有合理的安排好时间,没有更好的对将要做的事情做出规划。

拖延症并不存在所谓的克服与不克服之说。当一个人无法承担因为延误所要做的事情到来的后果时,他自然的会将时间还有要做的事情做出一定的分配和规划。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部分的问题。时间如何分配可谓之合理?如何将事情进行轻重缓急的分类?

2 有些人会将拖延认为是懒。这是不对的,拖延和懒惰可以有某些部分的相关,但是却不能将它们画上一个等号。

以前,在人类社会科技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人类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部分人们还只是辛勤劳作,只是为了生存。

而,今天科学技术高速的发展,人类变得更加文明进步,生存已经不是大部分人需要考虑的问题,人们开始考虑怎么活的更好,更有层次,因此便有了那若有若无的理想。人们开始奋斗,开始越来越努力,开始过得比以往所有的时代更美好。

可是,一切都变了。

10.《美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十

美育心理学给学生介绍了各种美的形态,并且让学生知道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来自于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美的存在形态,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本的本质。刘兆吉教授认为:“美育心理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大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学校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发展他们的美感和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以及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习惯,促使他们智能和身体健康发展。”的确如此。在西方,一些伟大的美学家在雄辩地论述美学的心理学基础的同时,偶尔也会提到媒与心理学。如亚里斯多德强调用音乐教育来“发展人们优美的感情和文雅的音乐鉴赏力,美术教育培养人们对于美的形象的欣赏力和对艺术的鉴赏力。”认为“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可以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达到平静。” “不同性质的文艺激发不同的情绪。”朗吉弩斯注重“作品对于读者审美趣味的培养。”歌德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因此艺术教育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

看了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美的特征,美的本质,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审美观的形成。美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作的生动体现,是主体与客体、自然与必然、真与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的、肯定的形象。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审美心理的过程,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因为美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它随时都会被我们发现或者被我们忽落。

同时,美育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教育的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学思想,充实和完善了教育心理学体系在美育心理学未提出以前,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到智育心理、德育心理、体育心理、劳动技能教育心理。为美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教育的具体施行必须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否则就带有无目的性和盲目性。美育心理学为素质教育进一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知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主旋律。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策略改革的方向之一。而美育要渗透到教育的其他四育中去的重要依据就是美育心理规律。

上一篇:企业维稳报告下一篇:实验数据处理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