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会议总结

2024-08-10

教科研会议总结(精选10篇)

1.教科研会议总结 篇一

为做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近日,江西中医学院发展规划处组织召开“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副院长朱卫丰主持会议,并简要介绍有关背景和情况,计财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发展规划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资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人事处、监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生物技术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认真学习了财政部、省财政厅有关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文件精神,讨论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基本原则,并就《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项目)提出了初步意见。

据悉,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是财政部为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质量,在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设立的,旨在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江西中医学院自首获“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发展专项资金”以来,已累计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发展专项资金2400万元,为学校科研、教学平台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教科研会议总结 篇二

会议由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李韵涛主持。

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树君做了重要发言, 李院长详细介绍了近几年中国农机院的发展以及下一步要做好的九项重点工作。会议承办单位四川省农机研究院刘泽生院长发表了讲话, 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青海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农业部农机维修研究所、陕西省农机研究所、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辽宁省农机研究所、广东省农机所、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山东省农机所等院所长分别介绍了本单位的科研工作和发展情况。院所长们就农机科研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并对今后全国农机科研院所整合技术资源, 共同申报、承担国家项目提出了建议。

会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教授提出了农业机械节能减排的十大措施, 与代表们进行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教授在会上指出, 农机科学研究第一要加强战略研究, 要认清时代的发展要求;第二要拓展思路, 鼓励技术创新。

3.教科研会议总结 篇三

邬书林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次将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评选纳入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成为我国出版界的最高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通过广泛宣传,扩大优秀论文的影响,既要引导整个出版科研方向,更要在促进我国出版业发展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他要求全国优秀论文评奖工作要建立起真正科学、有效的机制和严格的评审标准与程序,借鉴国内外权威科研评奖经验,使整个评奖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评奖层次与水平。他还就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奖励资金的设置、筹集与利用等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于友先介绍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的设置情况和评审委员会人员的组成情况,充分肯定了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评奖组委会的前期工作。他要求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这个奖项的评审工作做得更加严谨、规范、权威,确保国家级出版奖项的质量和内容,为评审工作起到示范作用。

据介绍,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征集工作于2005年12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地出版协会等相关单位与作者的重视,申报极为踊跃。截至2006年7月,共收到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论文182篇(贵州、海南与西藏空缺),经评奖办公室审核,符合评奖资格的论文174篇。参评论文涉及出版、编辑理论、期刊、图书营销、数字出版与计算机网络、书籍装帧等诸多领域,还包括版权类论文十余篇。北京、重庆、河北、湖南、福建、上海、天津、广西等地选送的论文数量较多,质量也较高。本届评奖首次开展了电子版论文的征集,这为科研论文评奖数据库的建设和获奖论文网上公示等奠定了基础。会议就本届论文评奖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确定了评审专家名单、评审进程安排等事宜。整个评审工作计划在9月全部完成。

4.2013教科研会议材料 篇四

一、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落实新课程的能力 一是加强师德建设。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等,引导教师依法执教;召开师德建设动员大会,与教师签订师德建设责任书,颁布《新营中学师德标兵评选办法》。

二是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培养与提高。深入研究新课标,特别是提高施教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能力。利用暑假聘请上海特级教师马九克做“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培训,北师大肖川教授做《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讲座。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和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扎实开展“青蓝工程”,继续于每周三下午第三、四节课专题培训,主要形式有公开教学、名师论坛、专家讲座、观看视频等。另外,各种优质课评选、各地新教育开放周、学科年会、新教育写作培训会等,学校都最大限度派教师参加,在时间和经费上给予支持,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

二、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1.开展多层次的公开课教学。建立本备课组听课制度,提倡跨学科听课,鼓励教师相互间听课,实施“推门听课”制度,鼓励家长参与课堂教学。

2.继续沿袭每周三开展公开教研活动,有尹衍田、杨晓燕、李美等多位教师执教公开课。

3.开展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活动。深入研究最新课标,讨论课标与教材的最佳契合点,将课标落实到教材中,学科组编制“知识树”,实现统筹教学。积极申报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上报26篇论文参赛,8件作品参加数字故事评选。

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学校科研水平深入开展新教育实验、“三生教育”实验、“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山东省中小学网络课程教学研究及网络课程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等课题的研究,其中课题“三

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获北师大生命教育与教育部规划课题“新形势下生命教育理论实践探索”成果二等奖。

四、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增强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1.落实常规,让教学更加规范化

落实《日照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制定学校教学常规,加强督促指导,严格备、上、批、辅、测各个环节。重点抓好三关:一是抓好备课关。加强集体备课的指导与管理,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二是抓好上课关。做到课前研究、课堂观摩、课后研讨三落实。三是抓好作业关。减少作业量,严格材料征订和试卷印刷审批,规范作业布置及批改。落实“四精”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四必”即练必收,收必批,批必评,评必纠。

2.抓好课堂,让教学追求高效化

①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轴、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深化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一是全面落实“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名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二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每节课必须设计1-2个结合教学内容的兴奋点,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实施教学。三是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四是落实新教育,加强学科渗透。

②强化课后反思。指导教师以教学研究的目光来审视、反思教学,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生成的反思。

3.强化研讨,让教学走向科学化

一是突出教研组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的集体智慧,建设学习型、合作型、研究型教研组,积极营造“学习—实践—研究”的工作氛围;抓实理论学习,本学期重点加强了教学常规、课程标准、新教育等的学习与培训;抓课例研究,做到有专题、有反思、有共识。二是立足校本教研,认真做好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以课改的新理念与实际教学的结合点为着眼点,以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发展和教

师自我提升为生长点,探索在课改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规律。

五、培养学习习惯和兴趣,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搞好小升初的衔接与初

一、初二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巩固与提高。二是搞好初三学生复习和学业水平测试。要合理安排时间,运用合适的复习方法,研究学业水平测试动态,提高效果。

2.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各学科、各年级研究归纳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措施,教师课堂教学要进行学法指导,做到精讲精练,省时高效,举办学法指导讲座。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改变授课方式、减少作业量、使用电化手段、设置教学兴奋点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各种特种用室功能和音体美微等教师特长,对学生进行特长指导,积极参加电脑制作、作文等竞赛,积极开展春季田径运动会、广播体操比赛、秋季运动会、拔河比赛、元旦文艺汇演、元旦书画展、经典诵读等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

5.加强学生考试诚信教育。召开主题班会,健全考试违纪处理规定和考试诚信档案,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

六、积极开展新教育实验,构建幸福而完整的师生生活 积极实践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努力实现新突破,开展了师生随笔展、数字故事评选、每月一事、经典诵读、教师博客评选等活动。

一年来,学校有4人获省优质课奖,20多人获市优质课一、二等奖,2人获省市电教优质课奖,6人获市艺术教育展演优秀指导教师,30多篇论文参加省市论文评选获奖,3人书画作品被市博物馆收藏,3人获全国基本功比赛、课例比赛一等奖,6人获市科技创新大赛指导教师,3人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解题能力优秀指导教师,5人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1人获省第四届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2人获防控知识竞赛先进个人,课题“三

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获北师大生命教育与教育部规划课题“新形势下生命教育理论实践探索”成果二等奖。今年学校又获得了市直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市敬业先锋基层党组织、市防空教育先进单位、市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市学校后勤工作先进单位、第二十七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创新人才培养学校、第十三届世界华人作文大赛组织奖、中大健身器材杯文明作文竞赛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市新营中学2014年教育科研工作思路

一、课题研究工作

(一)立足课题,促进校本教研

积极开展“少教多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山东省中小学网络课程教学研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课题的深度研究,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特点积极申报课题,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教科处要积极组织和关注各课题的研究进程和成果的积累。

(二)继续抓好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进一步明确组长职责,建立例会制度,成立各学科活动室,围绕高效教学、专题研究、公开教研、学科周研讨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做到“三个一”,即上一节公开课,撰写一篇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在教研活动中作一次主题发言。加强集体备课和作业布置及教学研讨活动,如经典诵读比赛、英语情景剧表演、演讲辩论、实地参观等,加强同学科年级间的纵向合作。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统一”: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要求、统一评价标准。学校整合各备课组的教学资源,利用校园网备课平台,重点从抓有效教学、有效作业、有效辅导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教研质量。

(三)落实学科研讨周活动

围绕构建“高效轻负”的专题,以“学科周研讨”为契机,积极开展听评课、教师寄语、学科竞赛、实践活动等,引领教师全员参与,开展聚焦课堂的实践研究。

(四)加强校本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开展“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关注基础、骨干、领军三个层面,着力提高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和高级教师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推进学科建设和学校建设中的指导力;继续开展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定期做公开课、展示课、论坛,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培训,开展“结对子”活动,促进教师成长;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本培训,更新教师观念,促进学校整体队伍素质提升。

二、新教育实验工作

成立“理想课堂”项目组、“校园文化”项目组、“班级文化”项目组等,实践新教育的“十大行动”,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共享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一)推行“读书工程”

开展读书节启动仪式、学生个人作品选、美文书法之星竞赛、手抄报比赛、图书跳蚤市场、征文比赛、美文荐读、文学讲座、博客展评、亲子共读等活动,构建“书香校园”和“书香家庭”。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重新规划、布局图书实验楼,依托学校课程的开发,发展艺术类、文学类、科技类、体育类和实践类等各类社团,采用学生自主管理和兼职教师辅导的方式,组织好体育节和文化艺术节,开展读书、演讲、辩论、歌咏比赛等活动;利用午间、课间、课余时间开展每周一歌、每周一诗、每周一文等形势多样的活动;发挥学生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运动队等各类兴趣小组和学生文学社团等积极作用,促进社团科学有序良性发展。

(三)营造文化校园,提升办学品位

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组织和开展好校园系列庆典活动:读书节(三月)、外语节(五月)、科技节(六月)、文化节(九月)、体育节(十月)、艺术节(十二月),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实践能力。

各班级自行设计班徽,制订班训,布置“评比栏”、“英语角”、“阅读角”、“卫生角”、“作品角”等,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个性化。

三、教育学会工作

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学会的各类培训活动和学术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是组织广大教师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一篇教学论文、上一堂

公开课、搞一个案例、参加一次学会活动”的活动。二是组织广大教师开展了对教育报刊的“学、用、评”活动。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优秀教学论文评选、学科优质课评选、优质课观摩、学术研讨、创新教育成果评选等学术交流活动。

积极申报教育学会的课题研究,通过汇报、课堂听课、教师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配合教育学会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5.教科研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五

开学已经第5个周了,今天。。。借此机会给老师们回报一下我校教科研方面的工作安排,进一步说就是想和老师们交流一下思想。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忆并品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点乐趣,使教师天天在进行上课时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有此我们不难理解到,教育科研不但是教师成长、成熟、成才的必由之路,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教师的工作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有乐趣的事业。因为我们老师们平时太辛苦太累了!

我是这样对教育科研进行工作理念定位的:1、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服务、要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引用前教科所长刘昆的一句话:任何形式的教育科研如果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它都是没有意义的,也是失败的)教学是教育科研的源泉,教育科研是教学的活水。2、教育科研要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要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3、教育科研要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研方法和意识,不能把教学和科研看作是分开的,树立教学即科研,问题即课题意识,

上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教导处的帮助下,经过老师们的努力,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完成了一项市级和两项区级课题完成结题工作、组织两项区级课题和一项市级课题顺利立项(吴、李磊和王宝利);成功承办区级课题结题现场会、组织老师们完成了个人课题的立项工作,并为每位教师印发了个人课题研究方法学习材料,与教导处合作成功举办两次“同课异构”课改交流活动。虽然举办了一些教育科研相关活动,但我觉的离老师们的要求和期望还差的很远很远,在此我深表歉意。

我认真做了反思,本学期教科室将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指导,加强课堂调研指导,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经过认真的反思和归纳,按照区教科室工作计划要求,本学期将在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予以加强:

(一)在课题研究方面

1要加强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特别是观念氛围,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群体科研素养。{包括科研意识、科研态度、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具体措施是本学期打算举办一次专家报告会、引发部分学习材料。

2、抓规划课题研究。主要是指我校去年立项的的一项市课题和两项区级课题,在此要求课题主持人在三月份要召开课题研讨会,并写出阶段研究回报。对于常规课题,区教科室4月份要举办“课题优秀公开课评选“发课题公开课证书”(有市级),请已区级以上课题研究的课题组要做好准备,具体评选办法等有关通知。

3、抓个人课题的研究。对于校级个人课题,下学期区教科室要搞“优秀个人课题评选活动,发区级优秀个人课题证书,对于上学期上报个人课题的老师{我们老师们大部分都填写了个人课题申报书,为了调动老师的整体参与意识,不打算再筛选了,但对于上报申报书的老师提一下几点要求:(1)上交课题研究方案(落款时间:3月5号 ,上交时间:3月9号前),提个特别注意的地方,上报方案的才有参选区级优秀个人课题的资格,(2)四月初完成个人课题研究阶段总结并写一篇研究案例分析和一篇研究论文(交时间4月5号星期4)或者其他相关材料不限。也希望老师们要理解到,教学、学习与科研是兼容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其实就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特质。

(二)在教学研究方面

1、继续按学校总体工作要求,很抓学校龙头课题研究,既“调动主体参与,构建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证明:龙头课题的研究开展可以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2、协助教导处认真组织和指导各种听课和教研活动及各种常规检查活动,使教研和科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提高课堂教学和训练的实效。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开展“青蓝工程”,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青蓝)青年教师要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请教,指导教师要经常关心和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强化课后的反馈指导和反思完善;

2、加强校际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拟定在本学期适当时期继续和邹城北宿中学举办“同课异构”交流活动,对外举行教学展示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自我展示的能力。及时做好展示活动的总结反思工作。

(四)、完成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交给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6.大学科研工作会议简报 篇六

1月11日上午10:00,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办公楼附二楼第三会议室召开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会议,校长张洪波出席会议。科技处、思政部、各教学系、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及各系科研秘书、各科研平台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朱桂香副校长主持。

首先科技处处长作2016年科研工作总结报告,介绍了2016年学校科研人才团队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是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坚决克服“重申报、轻实施”的现象;二是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坚决杜绝违纪违规现象的发生;三是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四是要精简对外学术交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一是坚持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在不同发展阶段始终将科研作为重要工作,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结合丽江特有生物资源和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着力培育科研特色;二是立足地方,积极寻求企业、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国内外大学和各级政府的合作与支持;三是以横向型、应用型科研为科研重点,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四是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他说今后学校科研将以重大重点项目为抓手,以团队和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出成果、出人才、上水平为目的,不断深化产教研融合与校企合作,着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不断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突出自主创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教科研会议总结 篇七

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有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陈传宏、产业科技处处长胡京华, 中国农机院院长李树君、副院长方宪法、科技发展部部长杨炳南, 重庆市科委副主任王力军, 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兼重庆市农机办主任秦大春, 重庆市农机办巡视员邓光友、副主任赵培江、副主任杨昌华, 重庆市农科院院长唐洪军、副院长刘剑飞以及重庆市农机推广总站、鉴定总站和农机安全监理所的主要负责人等。参会代表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部分地级市农机科研院所负责人, 部分高校农机相关院系负责人, 部分农机企业代表, 农机行业主要新闻媒体记者等100多人。会议还交流探讨了新形势下农机科研院所的改革发展方向, 农业装备产业基础创新体系定位和作用, 与院所高校的科技对接等。会议由中国农机院副院长方宪法主持。

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的创办, 主要是为农机事业搭建共同交流、友好合作的平台, 构建行业科技成果与产业有效对接的稳固桥梁, 促进产学研大联盟、大合作、大发展。经过连续10年来的努力, 会议层次越来越高, 规模越办越大, 已成为农业科技领域极具影响力的盛会。在促进行业应用科研开发, 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效推动了我国农机化事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据悉, 2014年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将在陕西省举行。

方向指引

用全球视野发展现代农业

“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并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 以及“五位一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 农业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 解决“三农”问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同时国家提出新的发展观点, 特别提到用全球的视野来思考经济社会发展建设。

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科技型农业, 农业虽然是弱势产业, 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补贴, 但农业也是巨大的优势产业, 农业应该是高技术的产业, 拖拉机技术比汽车技术还要高。从全球视野看, 虽然我国的企业规模、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但这种差距是危机, 抓住了就是机遇。目前形势对我们发展非常有利, 如何按照中央的要求, 如何抓住机遇,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创新, 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首先要发展产业, 农机就是巨大的产业之一, 而产业的核心就是支持和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有创新性的中小微型企业, 以企业为主体, 以产学研相结合作为创新突破口。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企业, 同时也需要有一批适合不同地区发展的中小微型企业。企业的发展, 离不开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来支撑, 通过企业的发展, 来促进产业的发展, 来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

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机任重而道远

民以食为天, 国以农为先,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靠科技, 装备支撑靠农机。近年来, 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农机产业和科技进步功不可没。尽管发展成效显著,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农业装备产业还存在集中度低、整体竞争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高端技术匮乏等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战略, 在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 与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相比,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更加突出, 既是难点, 也是根本点。“四化”同步,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观点的提出, 恰逢其时, 意义深远, 它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了机械化加速发展、农机装备工业全面质量提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农机科研院所和高校作为我国农机科研事业的主力军, 要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用“农机梦”助力伟大“中国梦”的实现。振兴中国农业装备产业, 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机人任重而道远。

农机科研院所要发展, 首先是解放思想, 加快转变观念;其次是创新;第三是深化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科研院所必然选择;最后是加快走出去步伐, 拓展国际发展空间。希望大家以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为契机, 共同谋划科技支撑, 引领丘陵山地现代农业实现跨跃发展, 这将是我国农机科技领域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打造西南丘陵山地现代农业装备中心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批准成立, 是全国最年轻的山地农科院, 全院下设8个职能处室, 有水稻、玉米、特色作物、蔬菜、果树、茶叶、农机和农业工程等14个研究所, 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 10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 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 9个科技成果转换平台, 现有职工1 842人。目前, 在农业耕作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成效, 特别是烘干设备的研发, 为重庆市金银花、辣椒、萱草 (黄花菜) 和花椒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农机产品的支撑。还建立了农业种植基地, 农机科研实验楼和种植车间等, 为农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我们正努力打造成为西南丘陵山地现代农业装备中心, 以更好支撑重庆和服务西南丘陵山地现代农业的发展。

打造全国最大的小型农机制造产业集群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 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 主要以山地农业为主的地区。不久前, 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 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这次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在重庆召开, 将对重庆因地制宜发展山地农业机械, 确定适应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和途径, 解决全国山区农业机械化难题产生积极的影响。重庆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的研发, 从“十一五”以来, 重庆市科委每年对农业机械方面投入近100万元资金, 持续支持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技术转换, 同时围绕丘陵山区小型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 主抓平台建设。今后, 重庆市科委将着力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优化农机产品结构, 加大科研科技投入, 健全科技创新机制, 强化科技成果转换。重点是研发和生产小型耕整地机械、柑橘果园耕整地机械、小型水稻插秧机械和联合收割机以及油菜、马铃薯等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和装备, 打造全国最大的小型农机制造产业集群和小型农业机械化产品集散中心。

丘陵山地农机化发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重庆地处丘陵山区, 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 客观上制约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2012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7%, 重庆仅为33%, 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重庆农机管理部门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大力推进实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农机装备制造工业园、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及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大工程建设, 巩固水稻、油菜生产集中连片和全面全程机械化成果, 不断向养殖机械化、果园机械化、经济作物加工机械化领域延伸, 以此推进重庆农机化更广泛更充分发展。展望未来, 重庆农机化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将不畏艰辛, 坚持不懈, 负重前行, 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农机化事业进步发展。

中国农业生产绕不开丘陵山区, 开展丘陵山区农机化科技创新, 促进丘陵山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当务之急, 农机科研院所、高校及相关企业在丘陵山区农业装备创新中将大有作为。通过这次会议, 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充分发表真知灼见, 共同探讨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化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共同把握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我们也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 夯实基础, 重点突破, 加快发展, 以农机化科技创新为抓手, 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中心, 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和农机化生产作业水平, 使重庆农业机械化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技术探讨

农业装备产业科技进展

当前, 全球农机工业持续增长, 中国已成为全球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 2012年中国规模以上农机制造企业已有1 908家。“十二五”国家产业科技战略重点, 是以粮食安全、资源高效、生态友好、产业跨越为发展主线, 以先进实用的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战略目标, 要夯实基础、强化能力、重点提升和全面推进, 促进农机工业和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产业科技的重点主要包括5个方面, 首先是要突破农机先进设计制造与智能化技术, 达到实用化。其次是要开发一批高效节能环保、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机重大产品与设施, 显著增强制造水平和产品供给能力。第三是示范应用一批机械生产集成技术, 促进农机与农艺协调发展。第四是建成自主创新平台, 凝聚培养创新团队, 协调有效持续创新。第五是完善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 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产业科技主要任务要以应用基础为研究,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围绕国际前沿技术开发, 提高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等。

当前我国在大田作物高效栽插、精密播种与高效分离清选技术原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技术突破将有力支撑粮食作物田间生产装备技术升级, 大宗优势农产品成套智能分选与节能加工技术取得进展, 为产后保质增值提供高技术支撑。

农机装备通用部件数字化功能设计和制造工艺先进控制技术, 如变速箱、传动系和行走系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应用, 提升了农机装备先进制造能力。田间作业智能控制关键技术装备及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技术, 如在黑龙江农垦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示范的集成应用于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分布导航和协同导航作业, 提升了国产农机装备技术档次。

400 kW (294 hp) 级高性能拖拉机动力平台及配套复式作业技术装备, 动力平台电液控制的无级变速传动系 (CVT) 、重载大传动比行星传动、基于CAN BUS总线控制的数字仪表技术等, 紧跟国际先进水平, 参与国际竞争, 逐步改变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棉花、番茄、甘蔗和花生等经济作物收获技术装备, 如采棉机在采棉指、座管制造工艺与采棉指延寿技术, 采棉机多点液压驱动底盘、棉花射流输送均匀分配、成模与卸模等技术, 以及西红柿收获面能从果实成熟度色选分级、气流去杂、振动去土、果实收集、枝叶果实自动分离以及番茄加工收获技术和利用, 填补了国内空白。

轻便型、轻简化农机技术装备, 如组合便携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与手扶拖拉机配套谷物联合收获机, 及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玉米收获机和山地索轨结合系统, 为丘陵山地主要农作物、林果经济型作业机械化提供支撑。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立足高端, 引领技术, 取得成效;基础创新平台服务行业创新作用进一步呈现;协同研发体系进一步完善, 国际化步伐稳步推进。

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将推进全产业链技术创新, 完善创新体系, 构建农业装备重大创新基地。科学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 为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是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科技的根本目标。

重庆稻油轮作机械化作业模式介绍

轮作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以重庆地区为例, 采用一般生产模式种植稻油的收益大约为3万元/hm2, 改用稻油轮作后达到4.95万元/hm2。但是, 轮作的困难较多, 如稻油轮作时, 存在诸如时间茬口紧张, 机械化作业水平低, 农艺、农机不匹配等诸多难题。

重庆地区主要采用微型耕整机配带犁铧或旋耕刀及四轮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整地, 浅丘平坝地区插秧机主要为4行、6行的乘坐式高速插秧机, 丘陵山地为2行、4行的手扶步进式插秧机。水稻机收面积已过20万hm2, 适宜大型联合收割机作业的浅丘平坝地区, 稻田有13余万hm2, 适宜中小型联合收割机作业的稻田有近53万hm2。

希望与全国各农机科研院所及农机企业通力合作, 努力研究开发出适宜于重庆特有地形及气候环境下稻油轮作模式的新技术和新装备, 推动重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从农机农艺结合出发, 研究制定符合重庆特有环境的稻油轮作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建议政府制定出台有效的稻油轮作补贴制度, 加速重庆稻油轮作模式的健全和推广。

丘陵山地果园运输机的研发与应用

在日本, 由于柑橘种植区多为山地, 坡度较大, 专门研制出适合山地作业的单轨运输车运送采摘柑橘, 另外还研制了相配套的喷雾机、施肥机等作业机具。在中国, 果园主要分布在山西、福建、广东和湖北等地, 柑橘产量较大, 机械化水平非常低, 目前运果主要靠人力和畜力运输。

目前, 已经开发出的果园运输机主要有湖北使用的双轨软索运输机, 福建山地柚园钢丝绳索道运输机, 广东山地橘园双轨运输机 (果农自建) 链式索道货运机, 广东、江西、福建、湖南试验示范拆装式货运机, 双向牵引式遥控单轨运输机和自走式双轨运输机等。

华南农业大学团队试验示范山地果园货运机已达到28台, 主要分为链式索道货运机、钢丝绳牵引式货运机和悬挂式货运机。华中农业大学团队试验示范运输机29台, 包括自走式单轨运输机、牵引式单轨运输机、自走式双轨运输机、牵引式无轨运输机和无人驾驶自走式单轨运输机5种类型。

要提高水果生产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 先进的农艺技术是基础, 但要通过机械化这个载体来实现;要解决劳动力短缺和降低劳动强度及成本等问题, 需要机械化;要节约土地、水、肥和农药等资源, 减少浪费和降低污染, 提高水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需要机械化;要提高果农的幸福指数, 需要机械化。

山地果园省力化生产机械应用中需解决的问题, 省力化生产机械的产业化及综合利用;试验示范点的经营规模, 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稳定性;试验示范点的建设、运行、维护与管理模式;标准化果园建设中要考虑机械与设施的应用等。

我国丘陵山区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技术

我国的丘陵约有100万km2,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0。由北至南主要有辽西丘陵、淮阳丘陵和江南丘陵, 黄土高原上有黄土丘陵、长江中下游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 辽东、山东两半岛上的丘陵分布也很广。丘陵地区道路狭窄、高低不平、坡陡、弯急, 田块小形状不规, 相邻地块落差大并大量存在坡地。丘陵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和水稻。

我国平原地区小麦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联合收获, 机型以自走式为主, 多采用卧式割台、轴流脱粒装置、“风—筛”清选系统, 且正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 丘陵地区也已有小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出现, 其主要工作部件多是大机型工作部件的小型化, 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收获高秆小麦时, 由于割台减小导致横向输送困难;轴流脱粒装置减小尺寸, 特别是缩短长度后导致脱粒损失控制困难;简易风选质量低;“风—筛”清选系统缩小后损失增大。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丘陵山区主要作物生产关键装备研制与示范”之“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联合收获机械研制与示范”进行了主要工作部件小型化后的有关参数研究, 成功开发了“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及“组合便携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该机器以轴流脱粒装置轴向排草和旋风分离清选为主要技术特征。

我国大田水稻机械作业机型可分为全喂入和半喂入两大类, 全喂入机型主要工作部件与小麦联合收割机相近, 部分机型行走系统采用履带;半喂入机型以久保田、洋马机型性能稳定, 且可靠性高, 比较受欢迎。这些机型性能均已比较完善, 可以满足用户的作业性能要求, 但是仍然存在机型偏大, 不能满足丘陵地区小田块的作业要求。

丘陵地区的稻田多为小块地, 其水稻的收获形式可分为两大类, 即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分段收获比较原始, 所涉及的设备简易, 比较可靠。联合收获则刚刚起步, 所出现的机型为全喂入小型机。与现有比较成熟的大中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相比, 主要问题是割台小型化后对水稻高度的适应性差, 轴流装置减小尺寸后, 脱粒损失过大, 多数机型清选系统简易 (风选) , 或无清选系统, 有的机器采用了缩小后的“风—筛”清选系统, 但因尺寸过小和参数不合理, 使得清选后的籽粒含杂率高, 清选损失大。

2011年我国玉米机收率超过33%, 主要在平原地区。现有机型是大、中、小型机并存, 联合收获与分段收获并存, 背负式与自走式并存, 但以联合收获比较受欢迎。

我国丘陵地区广泛种植玉米, 迫切需要玉米联合收获机。但是现有机型过大, 通过性不能满足丘陵地区要求。目前, 在我国广大的丘陵地区, 玉米的收获大多由手工完成, 大量秸秆堆于田间地头, 使本来就狭窄的耕道进一步堵塞, 无奈在秋收后将秸秆焚烧。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丘陵山区主要农作物联合收获机械研制与示范”明确给出了研发“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任务, 现已成功完成了整机开发工作。

丘陵地区收获机械的特殊要求, 是机型要小、通过性要强、转弯半径要小、横向稳定性要高、作业性能合格且稳定。对于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机械, 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是割台小型化后对谷物高度的适应性问题, 脱粒、清选系统的损失控制问题。玉米联合收获机则是如何降低功耗, 进而实现小型化。

目前, 不少小型 (小麦、玉米、水稻) 联合收割机采用大型机的缩小来实现丘陵山区对联合收割机小型化的要求, 突出联合作业功能的实现。因丘陵地区市场急需, 因而匆匆上市, 工作性能与可靠性无法保证, 用户意见很大, 退货现象屡见不鲜, 造成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缩小后工作部件的结构进行运动参数的系统试验研究, 缺乏丘陵地区小型收获机械在原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

水旱田移栽机械研究现状、方法和发展方向探讨

移栽农艺可以广泛应用于水稻、玉米、棉花、烟草、花卉、各种蔬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 是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主要措施之一。

以育秧方式分类主要有毯状苗、半钵毯状苗和钵苗。毯状苗和半钵毯状苗用于水稻移栽, 依靠插秧机完成, 虽然可以延长生长期, 由于不同程度的损伤根系, 需要一定的缓苗期, 可提高产量5%~10%;水稻和旱田的钵苗移栽装备, 不损伤秧苗, 无缓苗期, 可增产10%~20%。移栽装备按自动化程度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 半自动移栽机依靠人工喂秧,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水田插秧形式的全自动移栽机已达到高效和轻简化, 但是无论是日本水田或者是欧美旱田钵苗移栽机, 取秧、输送、栽植均依靠3套机械 (手) 完成, 结构复杂, 成本高。日本是唯一生产全自动水稻钵苗移栽机的国家, 但其作业面积所占份额在日本不到1%;欧美的全自动旱田钵苗移栽机, 由于作业成本和效率等原因, 只能用于经济作物。

移栽机构分为3类, 滑道式、杆式和旋转式。滑道式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 优化设计容易;旋转式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 优化设计难度大;杆机构居中。水稻插秧形式的移栽机构——分插机构, 20世纪50年代由中国最早发明;60年代日本发明了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 很快替代了滑道机构;80年代末日本又发明了用于高速插秧机的旋转前插式分插机构, 很快在乘坐式插秧机上替代了曲柄摇杆式分插机构, 2006年浙江理工大学发明了用于步行插秧机的旋转后插式分插机构, 并进入市场。

无论是日本的水田或欧美的旱田钵苗移栽机, 其取秧机构的优化设计都没有突破杆机构阶段, 而且是杆机构的初始阶段 (用3套机构完成3个动作) 。吉林鑫华裕农机有限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 率先发明了用于水稻钵苗移栽的双曲柄5杆机构, 并形成1 000台以上的批量进入市场, 用一个机构完成取秧、输送和栽植3个动作, 达到了轻简化, 但是杆机构自身的惯性力造成振动大、效率低。

旋转式移栽机构是高效、轻简化移栽机构的发展方向, 但是旋转式钵苗移栽机构创新优化设计难度大于杆机构, 水田和旱田的旋转式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难度相对水稻分插机构更大, 欧美和日本是国际上移栽机械领先国家, 一直未能成功地研制出用一个机构替代3套机构的旋转式钵苗移栽机构, 因而旋转式钵苗移栽机构的研究是一项国际农机界公认的难题。东北农业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协同创新, 建立了创新优化设计平台技术体系, 其中所开发的系列第6代自动优化和智能设计软件, 其核心技术是所发明的“参数导引”启发式优化算法, 很好地解决了多目标、多参数、强耦合性的复杂优化问题, 可以达到全自动优化和自动出图。两校协同创新课题组正在利用以上技术设计和研制系列水旱田等行距和宽窄行钵苗移栽机构, 并计划在本年度内研制出系列水稻和旱田钵苗移栽机。

8.在教科研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八

在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研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系列研究,探索家教的有效途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新的切入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

3、开展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研究。从油田教育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借鉴和吸收国内业已取得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有计划地开展试点推广工作,这是我局基础教育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一条捷径,也是各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常规做法。

4、进行教育现代化的研究。重点是探索现代化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和手段,并探索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中心”教科室作为作为业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和指导,特别是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这是确保课题研究质量的前提。要避免”种而薄收”、”种而不收”的现象出现。要大力开展”特色学校”、”特长教师”、”个性学生”展示活动,为学校、骨干教师提供展示科研、教改成果的舞台。大力培植表彰科研型学校和教师,树立科研先导、特色学校的先进典型,开创油田教育特色。要积极引进和承办上级教科研会议,把最新最好的理论和经验引进来,为骨干教师创造学习机会。多渠道、多层面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借脑工程”。组织教科研培训班,教科研骨干研究生课程班、高校短期学术访问(专题研究),培养多层次的教科研骨干。

6、创设实施教育科研的宽松环境。主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教育科研机构建设,理顺教育科研体制。教研、师训与科研密切合作,创设科研与教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科研氛围,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二是要实现教育科研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三是要加强教育科研的经费投入。建立重点课题的经费拨款制度,以保证重点课题顺利进行。四是建立充满活力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创设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为保障教育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调动教育科研人员和广大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建立教育科研工作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9.在教科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篇九

时间:

20**年9月15日

地点:

平湖市研训中心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然而我们对学校的评价、对教育质量的评价要科学、客观、公正。

我觉得对学校的质量评价和对学校的评价要体现:

(1)过程性和发展性;

(2)客观性和公平性;

(3)多元性和全面性。

教育评价需要教育科研为依托。教育科研对学校和谐发展、学校精细管理、学校特色创建、课堂教学研究、德育工作改革等等都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而关键是我们学校把教育科研放在什么样的地位?

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学校把科研放在什么地位,就决定了学校科研的什么状态。而什么地位、什么状态,取决于学校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领导对科研作用的认识。我把认识水平分为4个层次:

1、基本没有地位——教科研处于排斥状态。分析原因:一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眼中只有分数;二是没有科研的经历和水平,然后就认为科研是无用的,甚至采取排斥的态度。

2、可有可无的地位——教科研处于游离状态。分析原因:学校领导和教师尚未尝到科研的`甜头。所以,想到时做做,忙起来就会遗忘。

3、点缀的地位——教科研处于作秀状态。分析原因:学校领导觉得仅仅以考试成绩来推介自己,摆不上台面,于是把科研作为点缀自己的门面。而骨子里对科研仅作为装门面、糊弄人、作秀的东西。

10.教科研会议总结 篇十

李宗伟

(2014年12月5日)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好!

这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会议是在学校第二届党代会之后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明确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学科结构不断优化,学科和科研特色不断增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是从事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老师们和同志们无私奉献、辛勤耕耘的结果,更是几代山艺人不懈追求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为我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作出贡献的老师们和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学科建设对学校发展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作用,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于龙头地位。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学校建设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做好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首先,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学校深化综合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明确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任务和措施。高校是培养人才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排头兵和重要力量。就在不久前,我校被批准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化部共建高校,这是对学校教育事业和各项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学校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校作为全省唯

一、全国为数不多的综合性艺术高校,在发展艺术科学、推动文化艺术繁荣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内在需要。学校第二届党代会提出要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实现这一任务,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尤为重要。概括说来,这种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基础作用。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学科建设的支撑平台,也是学校向高层次发展的竞争基础。学科建设是学校实现高质量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地,也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二是聚集作用。学科是高校人才和资源的汇聚之所,围绕学科建设和发展目标,不仅能够把人才聚集起来,还能有效地发挥人才的群体效应。这种作用是高校的行政组织和学术组织无法替代的。三是支撑作用。高校办学水平、实力和声誉的提高,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提升,学位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和科研的支撑。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对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争取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建设高水平艺术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促进教师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从教师个体来说,科研工作和每位教师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师通过开展科研,把自己的知识、能力转化为学术成果,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会相应提升。从学校整体来说,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做好了,会推动人才队伍层次的提高,也会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教师就会在和学校“水涨船高”的发展过程中获益。最近这段时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得不错,出现整体积极向上的势头,可以明显的感到,教师的积极性和荣誉感都在不断增强。这种势头需要继续保持、提升。从长远看,学科建设和科研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能够满足教师更深层次的成长发展需要。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对促进教师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理清思路,把握关键,进一步提升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

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建设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所谓“高水平”,是指办学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在一些领域能够培养出高素质拔尖人才、取得领先的研究创作成果、提供高效优质的社会服务、汇聚优秀教师群体、形成公认的品牌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科建设和科研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和核心,必须在“高质量、高水平”上想办法、下功夫,全面提升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

第一,要在强化特色、发挥优势上下功夫。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学科特色是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国内外高校办学经验证明,一流大学并不是所有的学科都是一流的,一流的学科也并不等于其所有的研究方向都是一流的。我校在建校之初就奠定了多学科专业发展的基本格局;在多年办学过程中,保持并强化了音乐、美术、戏剧等传统特色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充分发挥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作用,带动、培育出艺术教育类、艺术设计类、艺术管理类、艺术编导类、艺术遗产类等新兴学科专业,形成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契合了自身条件和优势,也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的科研工作也是如此,在艺术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下一步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突出特色学科的建设,进一步凝练发展特色科学研究,由此带动学校学科和科研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二,要在提高质量、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上下功夫。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是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积极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所突破。

第三,要在汇聚队伍、建设高水平团队上下功夫。高水平的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础。缺乏高水平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学科团队,学科和科研水平都难以有较大提高。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学术创新为标准形成人才引进政策,以能力为导向形成人才评价政策,以成果和贡献为基础形成人才激励奖励政策。要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影响的学科领军人物,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脱颖而出,肩负起学校学科与科研发展的重任。

第四,要在推动创新、打造标志性成果上下功夫。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推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要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找准切入点,争取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一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标志性研究成果。要组建跨学科的团队,团结协作,联合作战,长期积累,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对全局性、前沿性、关键性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攻关,力争在重大项目和成果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第五,要在发挥优势、推动成果转化应用上下功夫。我校是一所综合性艺术院校,学科发展的优势就在于以特有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及其相互交融的机制,为艺术学科专业发展提供优质环境和平台,促进艺术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学科建设和科研可以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把学科建设和科研的最新成果运用到课程内容、教学改革上,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学校目前正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要与专业建设密切结合,成为专业建设的有效支撑。各学科要重视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与中央部委、省直部门、艺术院团、社会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全面合作,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在合作中锻炼队伍、凝练特色。

第六,要在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环境上下功夫。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学科资源还存在相对分散、效率不高的问题,出现设备闲置和浪费现象。在办学经费依然紧张的情况下,一定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努力实现学科资源的整合、推进资源共享。要从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全局出发,实现学科资源的开放利用,为促进学科间交叉、渗透、融合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各二级学院要大力支持艺术研究院的工作,要站在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全局的角度,密切与艺术研究院的合作,共同规划、建设人才队伍,协作开展项目研究,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要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开展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有计划地主办和合办高水平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提升学校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要提倡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学术氛围。要维护学术道德准则,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环境。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切实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做好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全校上下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领导,完善体制,强化措施,注重成效,切实把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牵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建立健全学校把握方向、总揽全局,职能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各学院各负其责、各学科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全校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格局。要按照“学校—学院(学科)”两级建设体系抓好学科建设和科研落实工作,各学院院长都是本单位学科建设工作的把关人,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大家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共同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要注重团队建设,学科带头人不仅自身要做好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更重要的是带好团队,管好平台,产出成果,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再上新台阶。

二要做好规划,落实措施。学校“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经进入冲刺、总结阶段,明年既是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将是“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着手部署“十二五”规划的总结和考核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十三五”期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进行规划、研究。要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结合学校实际,深化重大问题研究,明确重点领域,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高质高效完成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规划编制工作。要注意把“十三五”规划与第二届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相结合,学科规划同学校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和建设高水平艺术大学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同时,规划一旦确定下来,就要认真落实,强化措施,不等不靠,确保落实。

三要加大投入,落实经费。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需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硬件平台建设、科研项目与成果、学术交流、学科队伍的建设,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撑。学校将继续加大经费投入,保持长期稳定的学科建设和科研经费,确保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同时,还要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政府、行业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扩大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资金来源。各学科也要增强主动寻求发展的意识,拓展与社会的合作渠道,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要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入机制,重点学科重点投入,重大科研项目重点投入,把学科建设和科研经费用好、用在关键地方。要强化品牌意识,在学科专业建设、高水平科研攻关、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打造体现学校优势与高度的特色品牌,形成政策、经费、资源向品牌建设倾斜的运行机制,共同培植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特色品牌。

老师们、同志们,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层次高、内容多、涉及面广,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学校发展的大局,事关广大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不断开创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实现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建设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保护生态环境措施下一篇:电信技术教研室2014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