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

2024-07-14

《病梅馆记》(精选8篇)

1.《病梅馆记》 篇一

病梅馆记..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并认识其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2、理解文言词语“以”、“则”、“之”、“其”、“夭”、“病”、“泣”、“顺”。

3、理解本文内容,体会其“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句,理解“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和文章的寓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表达了对清朝统治者扼杀人才的强烈不满,喊出了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强烈呼声。

二、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以欹()为美明诏()大号斫()直遏()其生气甘受诟()厉多暇()日鬻()梅

三、重点字词

第一段补充注释: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姿:风姿

2.以欹为美,正则无景景:景致

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态:神态

4.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此:这些;知:明白

5.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以:来;绳:名词动用,约束

6.斫直,删密,锄正直,密,正:形容词作名词,……的枝条

7.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病:动词使动用法,使……曲折,使……成为病态

8.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智慧,力量

9.明告鬻梅者鬻:卖

10.而江浙直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而:于是;烈:厉害

二三段补充注释

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病:病残;完:完好

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动用法,为……哭泣;乃:于是

3.必复之全之&n

[4]

2.从《病梅馆记》看文言文教学 篇二

在熟悉文本的环节中,我先行导入文本,用“说起梅花,同学们会联想到哪些写梅的诗句?”和“这些诗中的梅花意象有什么特点?”次序推进,同学们都能对第一个问题说出“(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香扑鼻来;(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自苦寒来;(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5)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等这样的诗句,展示了学生们以前学习过程中的良好的诗文基础,也能够有效地归纳出“梅花有耐寒、坚毅、孤高、气节等品质”。

在对梅花的一个简单平实的回顾之后,我们即行进入对《病梅馆记》的学习,引导学生来学习《病梅馆记》中“梅”在作者笔下展示出的不是“傲骨”“丰姿”,而是令人心酸的“病梅”,顺便介绍了作者:龚自珍,字瑟人,号定庵,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之一。他对严酷的封建思想统治表示强烈的不满,要求“更法”、“改图”,废科举,重人才,但他的思想一直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在京城辗转数十年后还是被迫弃官还乡。他的诗词散文大多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这一个环节目的在于消除学生的作者之隔、背景之隔,更好地理解本篇文章。

在熟悉文本环节的第二部分中,我们引导学生一起来研习文本,主要做了这样三步:

第一步,找两位同学来分别读一下文章,明确要求努力达到以下三重境界:准确度,读准字音,断对文章的句子;流畅度,展示出我们课前良好的预习效果;情感度,力求能够体会作者充溢其间的愤懑和急迫之情。通过朗读来看,两位同学的断句还可以,就是几个字音不够准确:欹qī(倾斜)、斫zhuó(用刀斧砍)、遏è(阻碍)、诟gòu(辱骂)、贮zhù(贮藏)、鬻yù(卖)。至于流畅度和情感度还需要多加训练。

第二步,通过小组协作,让三个小组的代表来翻译下面三个句子:(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2)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3)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这三句话在文言知识上体现本文的重点:第一句重在“或”、“直”与“正”、“固”;第二句重在“有……者”的句式翻译,“斫、养、删、夭、锄、遏”六个动词的翻译;第三句重在“安得”的翻译。整体而言,学生的翻译还不错,比较准确,体现了文言文翻译的“达”的要求,但语体风格和龚自珍的文章境界就有很大的距离了。

针对上面的翻译,我们及时分组研讨上面三个句子的内容,抛出下面三个问题:(1)第一句中引用的话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说“固”也?(2)第二句的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第三句话寄托了作者什么理想?这样,努力让我们的课堂在一个有序思维的河床上流淌。

学生的回答大多中规中矩,只是好多同学未能揭示出“固”中的以“曲、欹、疏为美,直、正、密为丑”的陈腐的审美情趣和赏梅观点的由来已久和思想范围之广的意思来,以及“固”这个字在文章中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教师适当点拨一下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将是我们后面解决的重点。

本堂课的第二部分,就是超越文本,为此,我先设计了两个问题:

1、以“曲、欹、疏”为美是否就是陈腐的审美情趣?“疏影横斜水清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2、作者的“疗”梅的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纵之顺之”,就是要破除封建统治对人才的束缚,让人才获得自由发展,个性得到解放。“毁其盆”,“解其棕缚”,就是要摧毁封建统治禁锢人才的精神枷锁。“必复之全之”,就是一定要让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各种人才都能人尽其才。这种“疗”梅的方法是否矫枉过正了呢?“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纵之顺之”是否会出现繁荣的芜杂呢?是否会出现“苗荒苗”、“草荒苗”的现象呢?

这两个问题朝同学们当中一抛,立刻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曲、欹、疏”确实是中国传统的审“梅”标准,而且从它的形活画出它的“意志坚强、君子之风、节操凝重”的精神风骨,只不过不能过分,过分了就会出现“病态”了;《病梅馆记》通过“疗梅”的描写,确实反映了作者对于残酷统治的愤慨和要求改革的迫切,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但从手法上来说,似乎不是最佳的“疗”梅的方法,“自发、自然”固然是好,但还需要后天的适当剪修。还原到人才的培养上,如果也如作者所言,那么在人才的成长路途上,我们这个社会还需要什么学制健全、门类完整、纪律严明的学校来传承我们的知识、引领我们的学生呢?

于是,我及时地抛出了第三个问题:我们有没有更好的较为妥当的“疗”梅的方法呢?如果想不出来,可以将“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中的“斫、养、删、夭、锄、遏”六个动词换一下呢?

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第一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文化审美素养,第二需要学生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语言推敲能力。在研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只能说出一两个,有的小组在这些动词的表述上缺少逻辑依据,而有个别小组如“纵其正,遏其旁条,间其密,育其稚枝,顺其直,养其生气”也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语言本来就是一个选择提纯的过程。

为此,我们及时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疑难,不求最终统一的解答,只求一个事实的点燃——新课程也许就是这样的方向。

课后反思:

最近,许多报刊对我们基础教育中的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许多反思,主要集中在这两个现象上:公开课上没有专门解决字词理解和积累的训练版块,做虚做空;日常课堂中教师却沉溺于字词句式的理解和积累,学生不胜其烦,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中的第一怕。而阅读文言文的前提就在于对文言文字词句式的理解和积累,同时高考的设题内容也决定着文言文的字词句式教学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坎。那么,文言文教学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文言文教学“死要死得过去,活要活得过来”。话糙理不糙,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死过去”,人文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活过来”,让学生的思维立在云端,头脑中形成思想的风暴。当然“死过去”是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落实要到位,“基础搭建平台,规范提升档次,细节决定高度”,而不是指课堂教学的方法单一呆板,知识的千篇一律,那样会真的让我们的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死”过去的关键在于每堂课的一个好的课堂设计和整个文言文教学过程的手法的丰富性。如我在教《伶官传序》一文时,我采用了三“述”文本的方式来落实文章的字词句式的理解和积累:概述文本,理顺文章关系;复述文本,理清文章脉络;直译文句,落实重点词句。超越文本时,我抓住“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中的“天命”说来辩甄,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中的“常”和“多”来从历史事件中寻找正向例子和反向例子,进行头脑风暴,进而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总之,文言文教学首先要先“言”,然后才“文”,不能有“言”无“文”,也不能有“文”无“言”,两者不能偏废。“言”“文”之道在于我们语文老师要有一个精心的设计预案作为我们课堂学习中师生知识能力的行进路线图。“言”上面要变着花式,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文”上面要有高度,引领学生,让学生有强烈的追思兴趣。如此,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一定会走出一条更好更稳妥的路来。

3.《病梅馆记》 设计 3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比喻意义和写法。

3.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愤慨、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教学重点]

文言词语的用法。

[教学难点]

比喻意义和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课题:

由龚自珍的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作品。

龚自珍(1792~1841),字i人,号定Q,清代仁和(现浙江杭州市)人。自幼崭露才华,38岁中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48岁辞官回南方。《病梅馆记》是南归后寓江苏昆山时所作。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

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生当清代“乾嘉盛世”的后期。当时清朝统治的衰败现象已日益显露。他最早预感到清皇朝的末日即将来临。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1微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为保守派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展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归乡。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曾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龚自珍著作丰富,有散文三百多篇,诗词近八百首,在这两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他的散文大都表现他的政治主张和社会思想,才气横溢,意气飞扬,但由于看不到变革现实的社会力量,散文中也反映出一些消极退隐的思想。他的诗词表象了对黑暗现实的深刻不满和要求改革的渴望,气势磅礴,色彩瑰丽。他的作品收集在《龚定Q全集》里。

三..写作背景: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本文写于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作者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四.认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以欹( )为美 明诏( )大号 斫( )直 遏( )其生气 甘受诟( )厉 多暇( )日 鬻( )梅

五.分析课文。

(一)第一段补充注释:

1.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姿:风姿

2.以欹为美,正则无景 景:景致

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态:神态

4.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 此:这些;知:明白

5.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以:来;绳:名词动用,约束

6.斫直,删密,锄正 直,密,正:形容词作名词,……的枝条

7.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夭,病:动词使动用法,使……曲折,使……成为病态

8.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智力:智慧,力量

9.明告鬻梅者 鬻:卖

10.而江浙直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而:于是;烈:厉害

(二)分析课文

1.文章开头一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从梅的产地起笔,引出本文论述的对象,即“梅”。

2.文人画士品梅的标准是什么?

答:以梅之“曲”之“欹”之“疏”为美。

3.文中的“梅”“文人画士”“鬻梅者”的本来含义是什么?

答:“梅”指人才(病梅:即委曲、奸佞和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直”梅即正直的人才,“正”梅即有骨气的人才,“密”梅即有生气的`人才);“文人画士”指反动的统治者;“鬻梅者”指培养人才的人。

4.文人画士及其帮凶“夭梅、病梅”的手段是什么?

答:“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文人画士的罪恶行经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答:“江浙之梅皆病”。

6.本段最后一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答:最后一句满怀义愤的议论,无情地痛斥了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罪行。

五.分析讲解第二三段。

(一)补充注释

1.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病:病残;完:完好

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乃:于是

3.必复之全之 复,全:动词使动用法,使……恢复,保全

4.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辟:设立;贮:安置

5.安得使予动暇日 安:怎么;得:能;暇:空闲

6.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穷:形容词使动用法,耗尽

(二)联系背景,体会第二段中语句的含义。

1.“泣之三日”

为病梅而泣,正是为人才被扼杀而痛苦,无限悲愤之中显示了对被扼杀的人才的深切同情。

2.“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就是说要破除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束缚,扼杀,让人们的才能获得自幼发展。

3.“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就是一定要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的形态。

4.作者写自己疗梅与反动的文人画士的病梅形成对比,试说说这一对比的好处。(讨论)

5.“呜呼……”最后一段的感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一是叹病梅之多;二是叹个人能力之有限;三是叹时光匆匆。但还是最充分地表现出了“疗梅”到底的战斗意志。

六.本文的表现手法

1.托物言志的写法

巧妙地以“物”喻人,以“物事”喻时事,含蓄而讽刺深刻。

2.用词准确、形象。

一是反义词对照使用,使之与对比法切合;二是动词与宾语相对应。

补充练习

1.选出下列词语活用相同的语句( )( )

A 以绳天下之梅 B 以夭梅病梅为业

C 既泣之三日 D 乃誓疗之

E 必复之全之 F 穷予生之光阴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B 斫其直,养其旁条

C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D 以其智力为也 以五年为期

3.指出“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翻译准确的一项

A 文人和画家(造成)的灾祸厉害到了这样的地步啊

4.高中语文《病梅馆记》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2)学习借梅议政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3)掌握、积累“使”“病”“解”“本”“穷”等文言实词,学习“以”“之”等文言虚词,复习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使动用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设想:拟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容量,突破教学难点,把教学内容压缩在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多媒体课件脚本):

一、课前营造气氛

(CAI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梅花》,画面中一组梅花在背景中移动。)

二、导入

(CAI一幅梅花的画面,配以文字说明:梅,落叶乔木或落叶灌木,性耐寒,因而与松、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又与兰、竹、菊合称“花中君子”。1987年5月,在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中荣膺榜首,被誉为“花魁”。)

(CAI显示盆栽梅花与土栽梅花的比较图)请同学们从审美的角度说说对画面上不同梅花的感受。(学生应该说出盆栽梅花更具美感)

在今天,园艺师们创造的包括梅花在内的盆栽艺术点缀了我们的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但是,在晚清,却有一人视这种“艺术”为扼杀天性的举动,并专门写下一篇文章来表明他的观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病梅馆记》(板书课题)(CAI梅馆,作者简介)

三、明确学习目标(CAI显示,教师读出来)

为达到这几个学习目标,本堂课我们将采用“诵读―积累―领悟―表达”的四步法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诵读―积累―领悟―表达)

四、诵读

1.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诵读时必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要读出语气。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听的时候注意以上三个要领,并划出理解有困难的文言词语。(CAI配乐朗诵)

2.我来检查一下听读的效果。

(1)生字的读音(CAI显示读音,解释)

(2)分清句读,把握朗读节奏(CAI显示练习)

3.下面同学们根据诵读的三个要领,自由朗诵,所谓“自由”就是你觉得怎样读感觉好就怎样读,把声音放出来。朗诵时进一步发现问题,呆会儿提出来讨论。我给大家配一段音乐。

(学生朗诵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读完后,稍加评点。)

五、积累

1.现在请同学们把在书上划出来的理解有困难的词语提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请1、2小组的同学提第一自然段中的问题,第3组的同学提第二自然段中的问题,第4组的同学提第三自然中的问题。(CAI即时显示文句详解)

2.我们发现文中有两个虚词“之”“以”出现得比较多,我们做两道练习来巩固一下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1)CAI显示“之”的练习题及答案。

(2)CAI显示“以”的用示练习题及答案。

3.另外,本文实词的使动用法也较多,请同学们找出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

(让学生找1分钟,然后CAI显示使动用法的练习题)

六、领悟

前面我们提到在本文中龚自珍所要表达的观点,与我们一般的审美取向不同,我们认为是“艺术创造”的东西,作者却认为是在扼杀天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分析来解答这个问题吧。(CAI显示文章内容分析)

其实,如果我们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就能深入理解本文的`主旨了。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后期,封建统治日趋腐朽,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之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敏锐地预感到封建王朝的新危机,对统治者扼杀人才、禁勉锢思想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强烈地呼吁社会改革与个性解放,殷切地希望统治者能“不拘一格降人才”,《病梅馆记》就写作于这样一个时代。

文章中的“梅”的意义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了,它象征着什么呢?(学生回答:人才)那么相应地,文人画士及他们的品梅观等分别象征什么呢?(CAI显示)

我们看到,文章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呢?(CAI托物言志)。

(CAI显示文章思想内容的小结及《己亥杂诗》)

七、表达

托物言志这种写法可以使要表达的意思既含蓄又深刻,避免空发议论,为众多的写家所采用。本文借“梅”这一意象,寄托深意,假如现在要求同学们借“荷”来写意,那么你将借此抒发怎样的情怀呢?(CAI显示荷花的画面)

托物言志,咏物抒情,要抓住所托之物的特征。例如花草之类,或抓住外部形态,或瞄准其生活习性。《爱莲说》及我们上学期所学《荷塘月色》,都抓住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点,表达洁身自好的情操。

5.《病梅馆记》高二语文教案 篇五

重点:

1、培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朋友比较鉴赏的能力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学习《病梅馆记》,作者龚自珍,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己亥杂诗》。(请一学生默写在黑板另一端)

二、梅花,大家见过,也学过不少关于它的诗词,一起回忆一下。

三、分析“病梅”:齐读第一段,用一个字概括——“病”

病得怎么样?如何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实乃——“祸”

严重吗?——两个“皆”

病梅之祸,谁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画士乎?

四、面对病梅之祸,龚自珍岂能“自珍”,袖手旁观?

齐读第二段,一个字概括——“疗”

“疗”的实质是什么?

五、齐读第三段,写什么?

疗梅的决心

很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

六、小结全文

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自然健康的梅花,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于用人工方法摧残梅花为例,深刻批判统治者严酷的思想钳制和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愿望。

七、比较鉴赏《病梅馆记》和《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同:1、都表现对人才遭遇的不满。2、都表达改革现实的愿望

异:1、前者托物言志,侧重对人才的挽救

2、主,侧重对人才的任用

八、板书

病梅馆记

龚自珍

梅——病——祸——疗——决心

6.龚自珍《病梅馆记》原文和翻译 篇六

原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zhuó)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gòulì),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选自《龚自珍全集》)

注释

1.江宁:旧江宁府所在地,在今江苏南京。

2.龙蟠:龙蟠里,在今南京清凉山下。

3.邓尉:山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4.西溪:地名。

5.或:有人

6.欹(qī):倾斜

7.固:本来

8.明:公开

9.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

10.号:疾呼 喊叫

11.绳:名作动,约束

12.斫(zhuó):砍削

13.隐:隐衷,隐藏心中特别的嗜好

14.鬻(yù):卖

15.夭梅病梅:摧折梅,把它弄成病态。夭(yāo):使……摧折(使……弯曲)

16.旁条:旁逸斜出的枝条

17.稚枝:嫩枝

18.重价:大价钱。

19.棕缚:棕绳的束缚

20.遏(è):阻碍

21.悉:全

22.复:使……恢复

23.全:使……得以保全

24.诟(gòu)厉:辱骂

25.穷:穷尽

26.以……为:介词,把……当做

27.直:笔直的枝干(形做名)

28.病:使……成为病态

29.智力:智慧和力量

30.孤癖:特殊的嗜好

31.泣:为……哭泣

32.纵:放开

33.顺:使……顺其自然

34.暇:空闲

译文

江宁的龙蟠里,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以枝干弯曲为美,笔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倾斜为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为美,稠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如此。这些文人画士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个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可以使天下种梅人,砍掉笔直的、除去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摧残梅,把它弄成病态来作为赚钱的方法。梅的枝干的倾斜、疏朗、弯曲,又不是忙碌的、只知赚钱的人能够凭他们的智慧、能力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墨客这隐藏在心中特别的嗜好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掉端正的(枝干),培养倾斜的侧枝,除去繁密的(枝干),伤害它的嫩枝,锄掉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高价: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成病态了。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惨烈到了这个地步啊!

我买了三百盆梅,都是病梅,没有一盆完好的。已经为它们流了好几天泪之后,就发誓要治好它们:我放开它们,顺着它们的天性,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部种在地里,解开捆绑它们的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使它们恢复本性,保全健康的形态。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心甘情愿受到辱骂,设立一个病梅馆来贮存它们。

7.从《病梅馆记》看龚自珍的思想 篇七

沉重的政治忧患意识

龚自珍生活的嘉道时期,清王朝“将萎之华,枯于槁木”的腐败政治已充分地显示出来。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不断加深,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富户”,农民起义前呼后应,“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支月日”,而且“士无耻心”,“具思全躯保室家,不复有所作为”(《明良论一》)。官愈大,愈恬不知耻,只知取悦媚上,把国家和民族前途抛到九霄云外。在《明良论二》中,龚自珍指出“历观近代之士,始进之年,而耻之存者寡矣”!“官愈久,则气愈偷,望愈崇,则谄愈固;地愈近,则媚亦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尽矣”,面对黑暗腐败的封建末世,龚自珍以其敏锐的眼光,卓越的胆识,写了不起11篇《乙丙之际箸议》和4篇《明良论》对君主专制和帝王的绝对权威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他认为政治腐败的政体原因,乃是“天下事无巨细,一束之于不可破之例,则虽以总督之尊,而实不能以行一谋、专一事(《明良论四》)”,皇帝控制一切,独断一切,内阁辅臣只是“待直承旨”。“乾纲独断”对臣民的百般钳制,使得官僚士大夫尽成帝王的仆妾犬马,朝见长跪,夕见长跪,人格更是受到极大的侮辱,怎么还有廉耻可言。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政治上庸庸碌碌,仰帝王鼻息,不仅绝少建树,而且形成寡耻,阿谀奉承之风。“四海为秋气,一室难为春”,庙堂上下,愈加呈现一派寂然无生气的僵尸景象,整个社会已到了“曰之将夕”的衰世。龚自珍虽位居下僚,但他关心国家大事。是清代每一个站在独立的学者立场上以个人的思考为依据纵横议论时政的人物,他是思想家。又是一个实干家,同时更具诗人气质:“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作为一个时代的先觉者,一个不甘遁世自适的志士,他的精神常常是痛苦的。“箫和剑”是他反复使用的意象,代表他多情易感和豪放任侠的两面。从早年的“怨去吹箫,狂来说剑”,到晚年的“剑气箫心一例消”。但无论怎样,龚自珍始终睥睨俗世,直面人生。因此,沉重的政治忧患意识时时积压心头,这一点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而888写于77辞官南归的1839年,当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夜,中英冲突,一触即发,统治阶级对内高压政策也愈演愈烈,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恶化。77于4月23日出都,7月9日抵杭州家中,寓言体散文888和〈〈已亥杂诗〉〉同写于这一年,其寄托之意不能不说深刻。

由此可见,888的象征意义,首先是沉重的政治忧患意识,它以病梅象征苟且偷安,偷惰畏葸的各级封建官员,以“曲”“欹”“疏”象征清朝的病态统治,以“文人画士”象征玩弄政治把戏的皇帝近臣,以江浙皆病梅象征死气沉沉的官场,以“病梅馆”象征作者革除时弊、挽枯扶荣的愿望和决心。

二、深刻的解放人才的观念

嘉道时期对人才的束缚、压制、摧残是极其严重的。封建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首先必须是俯首帖耳,曲意逢迎,没有个性、没有独立人格的奴才。这种标准必然导致大批蠢才鱼目混珠,讨得主子的欢心,成为统治阶级驯服的工具,而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才反而为统治阶级所不容,统治阶级对这样的人才不是千方百计的加以束缚,使之就范,就是毫不留情的加以杀戮。77不仅对此明察不爽,且有切身体验。在〈〈乙丙之际箸议之九〉〉中,他指出“当彼之世也,百才士和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民亦戮之,声音笑貌亦戮之。……其法亦不得要领,徒戮其心,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又非一日而戮之,乃以渐或三岁戮之,百年而戮之。”这也就是说,只要出现了有才能的士子或人才,封建统治者豢养的帮凶就会群起而督责、束缚,用各种卑鄙的手段,使“天下官之种类,尽此数者,既尽躯而师之”

8.病梅馆记教学设计 篇八

文言文教学应当在简要疏通文意之后,让学生对作品有个整体感知,再由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和作者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在这过程中产生认知和情感上的触动和喜悦,如此不懈努力下去,让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文学底蕴。至于字、词、句则可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依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在文本情境中猜测并积累猜测,然后在经验基础上带着学生回顾总结,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结合更多的阅读实践,形成“浅易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借梅花之受摧残,含蓄地批评了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扼杀人才的现实,表达了对个性解放的殷切希望,主题与学生所学的《己亥杂诗》相似。本文作为自读课文,除了几个关键字词外,语句比较容易理解。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鉴于以上分析,我打算在学生结合注释初步感知和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由提问和思考,掌握重点字词、探索文章的主题、理解托物言志的妙处、反思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文所涉及的文言字词、句法知识,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

2、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并使阅读托物言志类作品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过程与方法:

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导学。学生通过文言诵读,整体感知全文,积累文言知识,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激发学生对人才观的思考。

2、培养学生对文言作品的热爱之情,带着学生一起反思我们的教育,探索应试重

轭之下个性发展的途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文言实词的积累、复习词类活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理解文章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用具】

PPT课件、投影仪、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忆诗句,导入新课:

(课前3分钟预备铃时,播放梅花的图片,配有《一剪梅》的歌曲。)(幻灯片1)

(上课)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梅花的图片,大家能否回忆起以前曾经学过的咏梅的诗句呢?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香扑鼻来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师:这些诗中的梅花都有什么特点?

(耐寒,坚毅,傲雪,清香,高洁等等品质。)

师:对,在许多文人笔下,梅花要么是乐观坚定的报春使者,要么是纤尘不染的高洁代表,但是今天我们要来接触的这个“梅”在作者龚自珍的笔下展示出的却不是“傲骨”“丰姿”,而是令人心酸的“病梅”!(幻灯片2标题)请大家将课本翻到24课《病梅馆记》。(板书:课题)

二、提出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

师:这篇课文的学习啊,我想请大家注意两点,第一,它是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提示告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着重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观点,理解作者寄托的政治理想。所以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就是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且也来学一些文言文自读的方法。(幻灯片3教学目标)

三、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扫清词句障碍,读懂文字。

师:早自习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大家听听他在字词的读音上准不准确,句读的停顿上恰不恰当。

(生读课文)(幻灯片4字音和断句)

师:大家觉得他读的怎么样?(生点评)屏幕上是这篇课文的生字词,有两个比较长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断一断句。

师:大家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疑难的字词句对你造成了障碍?或者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如何来解决一些疑难的字词句的?把你的疑问或者经验方法说出来,我们一起交流!(如果学生提不出来什么问题,就由老师来设置障碍。)

(一)实词:

1、以欹为美,正者无景;(倾斜)(对称性的结构,联系上下文语境)

2、固也。(本来)(调动积累:人固有一死)

3、使天下之民斫直(用刀斧砍)(掌握新知)

4、明告鬻梅者(卖)(联系成语:买官鬻爵)

5、遏其生气(阻碍)(组词法:遏止、遏制)

6、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辱骂)(根据字形“言”字旁)

7、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设立)(组词法:开辟)

8、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组词法:穷尽)

(二)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使……怎么样强调一种状态)

1、夭其稚枝夭,使动,使…早死,摧折。

2、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夭、病,使动,使…弯曲、使…病,损伤。

3、纵之顺之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理顺。

4、必复之全之复,使动,使…复原。

全,使动,使…健全。

(三)虚词:

1、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介,把;目的连词,来。)

2、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独。)

师:在文中“之”出现23次,“以”出现14次,请大家下去后归纳整理这两个字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

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观点,读通文意。

师:扫清字词障碍之后,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能不能像读现代文一样明白晓畅。

(全班齐读)

师:下面,请大家带着这样三个问题进入课文,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用笔在文中勾画相关的句子。注意寻找关键词。

1、作者笔下的“病梅”具有怎样的特点?

2、“江浙之梅皆病”是哪些人造成的?他们做了什么?

3、对于这些“病梅”,作者的情感态度如何?他又是怎么做的?

明确:1、曲、欹、疏

2、文人画士――(黑手)

告鬻梅者――(帮凶)江浙之梅皆病:斫、养、删、夭、锄、遏

鬻梅者――(杀手)

3、泣之

疗之――纵、顺、毁、埋、解、复、全、辟、

贮之――穷予生之光阴

3、三读课文,探究质疑思考,读透文旨。

师: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新的感悟和发现,读出你的疑问或者感悟,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全班自由读,交流讨论)

师:比如――许多盆景艺术和文人画士笔下都是像文中“病梅”这样的姿态,宋代的林和靖(梅妻鹤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什么作者要如此痛心疾首地申讨,又下了这么大的决心来“疗梅”?难道作者只是想借此表达一种与众不同的审梅观吗?“予本非文人画士”,难道作者不算是文人?那么这里的“文人画士”是指的哪些人呢?

能否从“文人画士”“未可明诏大号”的“诏”看出来他们的身份?

师:那么,这篇文章不是就梅写梅,而是有寓意的哟。那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寓意?我们要来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看看龚自珍究竟是怎样一位诗人。(知人论世)

(1)龚自珍,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先驱之一。他自幼展露才华,有政治抱负和理想,与林则徐是好友,共同宣扬改良主义,呼唤政治改革,追求个性解放。《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课文主旨相同)

(2)八股文

从注释1可以看出,龚自珍生活在清代后期,而清代对于人才的禁锢是非常严重的。这个时期的科举制度有了一个法定的文体――八股文。(幻灯片)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如深受其害的代表范进、孔乙己――范进拍手大叫“我中了”。孔乙己手按碟子:“多乎哉?不多也。”(其他细节均可)

(可见八股取士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范进中了举人而发疯,孔乙己贫困潦倒一生还要卖弄自己所谓的文采,这是失意文人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3)文字狱

清朝封建统治者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的压抑和摧残。

小结: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借梅来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那么这种写法就是――以梅喻人,托物言志。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4、四读课文,品味语言内蕴,读出感悟。

师:在我们知道了梅是人才之后,整体把握了之后,我们会发现这篇看似写梅的文章,字字是泪,字字是血。再读文章,我们会发现有很多语言饱含情感,很多词语别有滋味,试着在文中找一两处你新发现的字句品一品,读一读,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明确:如“安得”让我想起了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在这里,我们又何尝不是看到了一个为了尊重人才、解放人才而甘心受任何打击、甘愿献出自己所有战斗激情的龚自珍呢?

四、小结学习方法: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文言文的四步阅读法――

1、初读课文,扫清词句障碍,读懂文字。

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观点,读通文意。

3、三读课文,探究质疑思考,读透文旨。

4、四读课文,品味语言内蕴,读出感悟。

在理解文言实词的时候也学会了一些推敲字词的基本方法,在理解文章内容观点,读透文旨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种重要方法:知人论世。当然还有结合单元提示和课后习题的“瞻前顾后”法。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都要做到:学有所得、情有所动、心有所悟。

五、总结:

1000多年前,龚自珍写下这篇《病》,呼唤要尊重人才,解放人才。今天不也流行一句话吗?21世纪最缺乏的是什么?人才!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去掉自己身上的娇气、俗气、怒气、怨气、晦气,多一些骨气、傲气、才气、朝气、浩然正气,做一个意气风发的新青年,做一株迎风傲雪的健康之梅!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的一词多义的积累,整理“以”和“之”在文中的含义用法。

【《病梅馆记》】推荐阅读:

上一篇:电梯防护移交协议下一篇:销售业务员管理办法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