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艺术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共7篇)
1.2、艺术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 篇一
编者说明:
1.做题时Ctrl+F调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使用自动查找功能可节省时间。
2.查找内容时,请复制连续的一小节文字,不要复制标点、字母、括号,这可能影响搜索结果。
3.如果第一次查找完成,没找到对应项,建议再次查找。
4.两次查找都无结果,则可能是关键词对应不准确,可删除部分文字再查找,二是没有该题的答案。该答案仅供参考
单选题(总分36.00)1.信息的接受者是()。(2.00分)
A.信源
B.情报
C.信宿
D.信道
2.()是指,任何一个企业均可看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为所构成,这 些行为对应于物料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流动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物料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不断增加价值的过程。(2.00分)
A.企业过程再造
B.供应链
C.企业资源规划
D.价值链
3.()就是通过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以及信息道德等人文手段进行管理。(2.00分)
A.行政管理
B.经济管理
C.技术管理 D.人文管理
4.()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 反映。(2.00分)
A.知识
B.情报
C.消息
D.信息
5.从()角度看,信息是相互间沟通联络、协调行动的桥梁和纽带。(2.00 分)
A.管理组织
B.管理系统
C.管理目的
D.管理过程
6.()是指有目的、有时效,经过传递获取的涉及到一定利害的特定的情况 报道或资料整理的结果。(2.00分)
A.知识
B.消息
C.信息
D.情报
7.()就是用技术的手段从事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工作,从 而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2.00分)
A.人文管理 B.行政管理
C.技术管理
D.经济管理
8.()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2.00分)
A.信息战略管理
B.信息过程管理
C.管理
D.信息管理
9.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管理具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00分)
A.亨利法约尔
B.斯特洛特曼
C.达文波特
D.瑞克斯
10.()是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管理信息资源,确 保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2.00分)
A.经济管理
B.行政管理
C.技术管理
D.人文管理
11.()是指包含某种内容的音讯。(2.00分)
A.信息
B.消息
C.情报
D.知识
12.系统论的创始人是()。(2.00分)
A.香农
B.霍顿
C.哈特莱
D.贝特朗菲
13.BPR是一种(A.技能),IT是一种技术。(2.00分)
B.组织
C.方法
D.思想
14.从()角度看,管理就是以信息为媒介,表现为信息的不断输入、变换、输出和反馈的过程。(2.00分)
A.管理组织
B.管理系统
C.管理过程 D.管理目的15.()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领域。(2.00分)
A.BPR B.CRM C.SCM D.SRM
16.信息论的创始人是()。(2.00分)
A.霍顿
B.香农
C.哈特莱
D.贝特朗菲
17.从()角度看,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2.00分)
A.管理系统
B.管理过程
C.管理目的
D.管理组织
18.从()角度看,信息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和有机联系的介质。(2.00 分)
A.管理目的
B.管理组织 C.管理系统
D.管理过程
多选题(总分27.00)1.按信息的时间状态可分为()。(3.00分)
A.未来信息
B.数据型信息
C.过去信息
D.多媒体信息
E.现在信息
2.按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分为()。(3.00分)
A.未来信息
B.文献型信息
C.数据型信息
D.多媒体信息
E.声像型信息
3.按信息的空间状态可分为()。(3.00分)
A.数据型信息
B.微观信息
C.宏观信息
D.未来信息
E.中观信息
4.系统具有以下哪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3.00分)
A.飞跃
B.加工
C.输入
D.输出
E.优化
5.ERP是将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简单的说是将企业的()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3.00分)
A.信息流
B.供应链
C.价值链
D.物流
E.资金流
6.信息资源的三要素是指:()。(3.00分)
A.信息控制
B.信息生产者
C.信息技术
D.信息化
E.信息
7.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有哪些()。(3.00分)
A.行政手段 B.技术手段
C.军事手段
D.经济手段
E.法律手段
8.信息方法把系统的有目的性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即信息的()。(3.00分)
A.输入
B.处理
C.输出
D.存储
E.反馈
9.构成了系统五位一体的关系()。(3.00分)
A.系统
B.功能
C.环境
D.要素
E.结构
判断题(总分28.00)
1.管理中对信息认识和利用程度的高低,是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 标志。()(2.00分)
错误
正确 2.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企业内部的协作,覆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全部过 程。()(2.00分)
错误
正确
3.20世纪40年代,霍顿完成了“通讯的数学理论”的研究,奠定了信息论 的基础。()(2.00分)
错误
正确
4.信息科学就是信息论。()(2.00分)
错误
正确
5.信息论与控制论以及系统论的结合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信息理论体系,逐步 形成现代信息科学的基础。()(2.00分)
错误
正确
6.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目标而构造的。()(2.00分)
错误
正确
7.香农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他最早使用了IRM这一术语。()(2.00分)
错误
8.信息是具体的,并且可以被人所感知、获取和识别,也可以被传递、存储、正确 变换、处理和利用。(2.00分)
错误
9.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2.00分)
错误
10.信息工作与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用户的信息需求。()(2.00分)
错误
11.管理活动一般包括三个环节:计划决策、组织指挥和控制监督。管理活 正确
正确
正确
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2.00分)
错误
正确
12.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对象之间联系的正是信息。()(2.00分)
错误
正确
13.数据和信息的关系,可形象地解释为原料和成品的关系,信息是原材料,数据是制成品。()(2.00分)
错误
正确
14.信息既是信息科学的出发点,也是信息科学的归宿。()(2.00分)错误
正确
单选题(总分32.00)1.如果以组织边界为界限,可将信息源分为()(4.00分)
A.一次信息源和二次信息源
B.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C.数字化信息源和非数字化信息源
D.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
2.()是从企业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出发,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应用,从而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顾客满意度,最终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4.00分)
A.企业战略管理
B.企业信息职能管理
C.企业技术战略规划
D.企业信息战略规划
3.()是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4.00分)
A.非结构化问题
B.半结构化问题
C.结构化问题
D.非程序化问题
4.信息主管的简称为()。(4.00分)
A.CFO B.CIO C.COO D.CEO
5.信息组织从内容来看, 其中是()对信息的初级组织。(4.00分)
A.信息分析
B.信息管理
C.信息揭示
D.信息描述
6.()就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结构的一种方法。(4.00分)
A.企业系统规划方法
B.逻辑顺序方法
C.物理过程方法
D.战略数据规划方法
7.我们通常把人类管理和控制之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称为()(4.00分)
A.信息管理
B.信息使用
C.信息交流活动
D.信息处理
8.()在信息工作的职能部门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负责协调各部门。(4.00 分)A.信息处理部门
B.信息管理部门
C.信息供应部门
D.信息使用部门
多选题(总分30.00)1.最简单的处理过程也必须具有()环节(5.00分)
A.收集
B.使用
C.加工
D.管理
E.传递
2.美国学者莱佛等曾把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概括为()。(5.00分)
A.战略管理
B.职能管理
C.分布管理
D.技术管理
E.信息管理
3.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出版的《信息趋势:如何从你的信息资源中获利》一书中,把信息管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哪些阶段:()。(5.00分)
A.文本管理阶段
B.公司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
C.战略信息管理 D.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E.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情报阶段
4.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可概括为()。(5.00分)
A.信息收集与加工
B.信息传递与反馈
C.信息需求与服务
D.信息存储与检索
E.信息废弃与再利用
5.从信息产业化的全貌上来看,信息管理机构主要由哪些部门所组成()。(5.00分)
A.信息处理部门
B.信息管理部门
C.信息使用部门
D.信息供应部门
E.信息咨询部门
6.根据信息资源在满足人类社会利用过程中的应用层次,可以将信息资源分为三层:().(5.00分)
A.满足社会需求
B.满足投资需求
C.满足组织需求
D.满足个人需求 E.满足消费需求
判断题(总分32.00)
1.信息流经过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对信息做一些处理,所以,信息流的 运动过程,实际上又是信息的处理过程。()(4.00分)
错误
正确
2.在信息社会实践活动中,信息人才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信息系统 的主导者和信息活动的主体。()(4.00分)
错误
正确
3.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是说,开发是利用的 前提,而利用则是开发的最终目的。开发和利用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行为。()(4.00分)
错误
正确
4.战略信息资源管理是战略信息管理的基础,战略信息技术管理是战略信息 管理的核心。()(4.00分)
错误
正确
5.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结构的 一种方法。()(4.00分)
错误
正确
6.战略的数据规划是系统规划的核心。()(4.00分)错误
7.从理论来源的角度考察,战略信息管理可以视为战略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交 正确
集,是一种跨领域的管理活动。()(4.00分)
错误
正确
8.一次信息源是由现场直接采得的信息;二次信息源则是由一次信息源加工 而成的。()(4.00分)
错误
正确
单选题(10道单选,每题3分)(总分30.00)
1.()是一种对数据库组织的全局逻辑观点,它是数据库管理员所看到的实 体、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是数据库数据内容和结构方式的完整表示。(3.00分)
A.外部级
B.概念级
C.内部级
D.局部级
2.()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 加工过程。(3.00分)
A.信息加工
B.信息存储
C.信息转换
D.信息收集
3.()的目的在于获取能满足组织用户需求的信息,促进组织的发展。(3.00 分)
A.信息收集
B.信息使用
C.信息处理
D.信息存储
4.()就是从企业的角度形成数据库的抽象模型。(3.00分)
A.内部设计
B.外部设计
C.概念设计
D.物理设计
5.一般来说,()系统包括机、库、网络和终端四大部分。(3.00分)
A.脱机检索
B.人工检索
C.联机检索
D.单机检索
6.()是指独一无
二、非重复性决策的问题。(3.00分)
A.非结构化问题
B.半结构化问题
C.程序化问题 D.结构化问题
7.()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通过一定手段转换成适合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和 处理的形式,使之代码化。(3.00分)
A.信息处理
B.信息存储
C.信息收集
D.信息转换
8.()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3.00分)
A.战略管理
B.网络管理
C.信息管理
D.安全管理
9.()是信息工作的中间环节,即信息的流通环节。(3.00分)
A.信息传递
B.信息处理
C.信息存储
D.信息收集
10.应该从()入手,努力提高发出信息的质量。(3.00分)
A.信息处理
B.信道 C.信源
D.信宿
多选题(13道单选,每题3分)(总分39.00)1.按照信息服务对象的形式,可把信息服务划分为()。(3.00分)
A.多向服务
B.单向服务
C.主动的信息服务
D.被动的信息索取
E.指导服务
2.计算机检索有哪些()。(3.00分)
A.人工检索
B.脱机检索
C.联机检索
D.网络检索
E.单机检索
3.按照信息服务所提供信息的加工深度,可把信息服务划分为()。分)
A.单向服务
B.一次信息服务
C.三次信息服务服务
D.多向服务
3.00
(E.二次信息服务服务
4.数据库的体系结构分成哪三级:()。(3.00分)
A.内部级
B.外部级
C.全局级
D.局部级
E.概念级
5.按照信息服务持续的时长,可把信息服务划分为()。(3.00分)
A.即时服务
B.文献服务
C.多向服务
D.长期服务
E.单向服务
6.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些部分构成:()。(3.00分)
A.安全管理
B.网络协议软件
C.计算机系统
D.通信设备
E.传输线路
7.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将网络管理功能划分为哪些领域:()。(3.00分)A.计费管理
B.故障管理
C.安全管理
D.性能管理
E.配置管理
8.按照信息服务的手段,可把信息服务划分为()。(3.00分)
A.指导服务
B.单向服务
C.自动化信息服务
D.多向服务
E.人工信息服务
9.按信息收集层次划分,信息收集有()。(3.00分)
A.实地观察收集
B.网络收集
C.统计资料收集
D.二次信息收集
E.原始信息收集
10.按照信息服务工作的基础不同,可把信息服务划分为()。(3.00分)
A.指导服务
B.检索服务 C.咨询服务
D.网络服务
E.文献服务
11.按照信息服务对象的范围,可把信息服务划分为()。(3.00分)
A.文献服务
B.单向服务
C.指导服务
D.多向服务
E.网络服务
12.信息服务的有效开展,必须具备哪些因素()。(3.00分)
A.信息基础设施
B.信息服务者
C.信息产品
D.信息用户
E.信息服务方法
13.信息咨询服务应包括哪些步骤:()。(3.00分)
A.编写咨询报告
B.指定咨询计划
C.进行调查研究
D.受理咨询业务 E.辅助用户实施咨询项目
判断题(28道判断,每题1分)(总分28.00)
1.人们所说的通信是狭义的,是指运用特定的方法通过某种媒介或传输线路
将信息从一地传递到另一地的过程。()(1.00分)
错误
正确
2.网络设计并不是去设计出一个网络,而是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去考虑如何 配置和选用一个网络产品。()(1.00分)
错误
正确
3.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信息的使用。()(1.00分)
错误
正确
4.用户需求是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1.00分)
错误
正确
5.不存储,检索就无从谈起;不检索,存储也毫无意义。()(1.00分)
错误
正确
6.信息传递实际上也就是通信。()(1.00分)
错误
正确
7.接收使用信息是信息传递的最后一环。()(1.00分)
错误
8.信息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据库。()(1.00分)
错误
9.在信息社会实践活动中,信息人才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信息系统
正确
正确 的主导者和信息活动的主体。()(1.00分)
错误
正确
10.从控制的类型看,前馈用于维持系统的状态,而反馈则用于改变系统的 状态。()(1.00分)
错误
正确
11.信息资源的研究是信息资料的精加工。()(1.00分)
错误
正确
12.非结构化问题是指独一无
二、非重复性决策的问题。()(1.00分)
错误
正确
13.信息资源的分类、排序是信息的粗加工。()(1.00分)错误
14.信息存储的关键点就是设法在节约存储空间和提高信息利用率之间寻找 正确
平衡点。()(1.00分)
错误
正确
15.信息处理的本质是信息用户的需求和信息集合的比较和选择,即匹配的 过程。()(1.00分)
错误
正确
16.结构化问题是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1.00 分)
错误
17.决策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服务,就是针对专门的问题所进行的智能化信 正确
息处理和参谋服务。()(1.00分)
错误
正确
18.把握好信息处理这一关,是提高信息管理质量的关键。()(1.00分)
错误
正确
19.咨询工作是信息和决策的中介,是将原始管理信息转化为决策结果信息 的特殊工作。()(1.00分)错误
20.人们所说的通信是广义的,是指运用特定的方法通过某种媒介或传输线 正确
路将信息从一地传递到另一地的过程。()(1.00分)
错误
正确
21.信息的安全保护的基本目的是,防止信息的破坏和篡改。()(1.00分)
错误
正确
22.信息反馈是特定的信息传递的最后一道环节,同时也是下次信息传递的 起始环节。()(1.00分)
错误
正确
23.在计算机数量处理系统的模型库、数据库和方法库中,方法库是核心,为模型库提供相应的方法。()(1.00分)
错误
正确
24.数据库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1.00分)
错误
正确
25.信息的筛选、审核是信息资料的细加工。()(1.00分)
错误 正确
26.信息存储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1.00 分)
错误
27.在计算机数量处理系统的模型库、数据库和方法库中,数据库是核心,正确
为模型库提供必要的信息。()(1.00分)
错误
正确
28.信息收集是信息使用的前提,是信息处理的基础。()(1.00分)
错误
正确
单选题(总分36.00)
1.()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人员把数据和信息转换为各种信息产品。(4.00 分)
A.信息处理系统
B.信息输入系统
C.信息输出系统
D.信息控制系统
2.从发展趋势来看,()将逐渐成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框架的主流。(4.00 分)
A.Intranet
B.Internet C.CRM D.Extranet
3.简单地讲,()阶段的任务是回答系统“做什么”的问题。(4.00分)
A.系统设计
B.系统实施
C.系统分析
D.系统规划
4.简单地讲,()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做”。(4.00分)
A.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
5.()根据企业经营需要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了特定的厂家与客户之间,改善 了经营状况和服务质量。(4.00分)
A.Extranet B.Internet C.CRM D.Intranet
6.()是由用户企业与其他专业性的、有实力的技术开发单位协作,共同完 成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4.00分)
A.委托开发 B.合作开发
C.软件包
D.独立开发
7.()把数据和操作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对象,通过对象的定义、操纵来实 现系统。(4.00分)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法
C.面向对象法
D.生命周期法
8.直至20世纪80年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 一个较完整的定义。(4.00分)
A.诺兰
B.西诺特
C.瓦尔特肯尼万
D.高登戴维斯
9.()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开,可以保护内部信息,防止外部侵入。(4.00 分)
A.互联网
B.内联网
C.防火墙
D.客户机/服务器
多选题(总分27.00)1.新一代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基本特征至少包括以下哪些方面:()。(3.00分)
A.支持客户机/服务器结果
B.支持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
C.支持面向对象的方法
D.独立于特定的DBMS E.工具集成一体化
2.复旦大学薛华成教授指出,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是()。A.通信技术的发展
B.数据的收集
C.系统的观点
D.数学的方法
E.计算机的应用
3.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功能有()。(3.00分)A.提供信息的子系统
B.加工信息的子系统
C.传递信息的子系统
D.传递信息的子系统
E.收集信息的子系统
4.下面哪些子系统属于纵向子系统:()。(3.00分)
A.业务执行子系统
B.财务管理子系统
3.00分)
(
C.管理控制子系统
D.战略规划子系统
E.人事管理子系统
5.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应包括下列哪些系统要素:()。(3.00分)
A.控制
B.处理
C.输出
D.输入
E.存储
6.下面哪些子系统属于横向子系统:()。(3.00分)
A.战略规划子系统
B.人事管理子系统
C.财务管理子系统
D.业务执行子系统
E.管理控制子系统
7.信息系统的管理,实际上也就是对有关资源的管理。这里概括为()。(3.00分)
A.软件资源的管理
B.数据的管理
C.资金的管理
D.人员的管理 E.硬件资源的管理
8.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资源有哪些()。(3.00分)
A.软件
B.数据
C.互联网
D.硬件
E.人
9.下面哪些阶段合称为信息系统开发,它是信息系统的建立或者研制过程。()(3.00分)
A.系统运行维护
B.系统实施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E.系统规划
判断题(总分36.00)
1.Internet(互联网)技术出现,促进了网络环境下的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理 论和实践的发展。()(3.00分)
错误
正确
2.CIMS的核心在于集成。是将原来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的单元组成紧密 联系的、有一定新功能的系统。()(3.00分)
错误
正确
3.只需熟练掌握几门计算机语言,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信息系统开发人 员。()(3.00分)
错误
正确
4.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也是一种对任何系统开发 都行之有效的方法。()(3.00分)
错误
正确
5.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的混 合体。()(3.00分)
错误
正确
6.信息系统不只是单纯的计算机系统,而是辅助企业管理的人机系统。()(3.00分)
错误
7.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管理新系统是一门技术性的学 正确
科。()(3.00分)
错误
正确
8.项目管理是使信息系统项目能得以成功的有效途径。()(3.00分)
错误
正确
9.CIMS是一种比MIS功能更多,覆盖面更广的系统。()(3.00分)
错误
10.一个组织既然要开发信息系统,就应该开发一个完整的系统,包含企业
正确
管理的每个应用领域。()(3.00分)
错误
正确
11.开发过程所需要的人员有:用户、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工 程师、程序员和操作员等,这些信息专职人员只需干好自己本职工作即可,无须协同工作。()(3.00分)
错误
正确
12.一个信息系统,即使开发得再好,如果没有好的管理和维护,最终也是 会失败的。()(3.00分)
错误
正确
2.2、艺术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 篇二
文章来源:江西成人高考历年真题http:///shiti/ 文章来源: 江西成考艺术概论试题http:///shiti/
文章来源:江西成人高考历年真题http:///shiti/ 文章来源: 江西成考艺术概论试题http:///shiti/
文章来源:江西成人高考历年真题http:///shiti/ 文章来源: 江西成考艺术概论试题http:///shiti/
文章来源:江西成人高考历年真题http:///shiti/ 文章来源: 江西成考艺术概论试题http:///shiti/
文章来源:江西成人高考历年真题http:///shiti/ 文章来源: 江西成考艺术概论试题http:///shiti/
3.2、艺术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 篇三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不但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概论,而且也应该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和规律的概论。离开现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静止、孤立地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成果,就会使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变得零乱庞杂而不成体系。而如果把“史”与“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则不但能克服“零乱庞杂”的缺陷,而且还能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这门课程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把“史”与“论”结合起来,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之所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学习,不但要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成果、历史演进和完整体系,而且要了解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以及对于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只有做到史论结合,才能达到开课的目的和要求。
2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根据上述三原则,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的内容与体系可做如下安排。导言。概要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及其理论基础、前沿阵地、中心内容和综合体现。
第一章,现代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引言,概述近代物理学的辉煌成就及其所遇到的“两朵乌云”。第一节,相对论的建立。根据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讲授伽利略变换和力学相对性原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洛伦兹变换的提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及其主要结论,广义相对论及其验证。第二节,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
一、量子力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概要介绍黑体辐射理论和紫外灾难。
二、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发展,具体讲述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玻尔对原子结构的量子解释,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海森伯的矩阵力学。第三节,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主要讲授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和现代化学键理论。
第二章,原子物理学的开发研究及应用。主要讲授从物质结构的研究到原子能的开发和应用。第一节,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和认识。
一、物质结构初探,复习回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道尔顿的原子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
二、向原子世界的进军,主要讲授X射线、放射性元素及电子的发现,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原子核结构模型及其实验和发现,对基本粒子家族的认识。第二节,原子能的开发研究及应用。
一、原子能的开发研究:重点介绍原子能开发研究中的三大发现,即慢中子效应的发现、核裂变的发现和链式反应的发现。
二、原子能的应用,包括能源方面的应用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能源方面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军用三弹即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的研制;二是核电站的发展,主要介绍从慢中子反应堆到快中子增殖堆再到核聚变反应堆的历史发展。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可概要介绍在生产、生活、科研、军事上的应用及其成果。
第三章,生物学与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生物工程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创造生命的技术。生命科学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生物工程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一、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历程: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多分子体系;从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化成原始生命物质。
二、生物进化论,主要介绍拉马克的生物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第二节,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
一、遗传学:主要讲授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及其遗传学说;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及其遗传学说。
二、分子生物学:重点介绍蛋白质的性质、结构和功能;核酸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第三节,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包括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四个部分的内容。因学时限制,可重点介绍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两个部分。
一、细胞工程,应首先讲授细胞的全能性,然后在细胞全能性的基础上具体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折合和胚胎移植技术、克隆技术等内容。
二、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的基础研究,主要介绍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基因载体的发现和研制。(2)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基因DNA、获取载体基因DNA、目的基因DNA与载体基因DNA的重组、把重组的DNA转入受体细胞进行增殖和筛选转基因生物体五个步骤及方法。
三、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生物医药的研制及应用、生化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基因动植物的大量出现,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四章,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说。天体演化学说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前沿阵地之一,本章在重点讲述天体演化学说之前,先把天文学的相关知识作一简单介绍。第一节,天文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一、概要介绍天文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
二、重点讲授天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体介绍古代天文学、近代经典天文学和现代天文学的发展情况。第二节,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可分三个大问题来讲述。
一、获取天体信息的渠道,主要介绍电磁辐射、宇宙线和中微子三条途径;
二、获取天体信息的物质手段和仪器设备,主要介绍人眼的构造和功能、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天体摄谱仪;
三、天文观测发展简史:依次介绍光学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和空间天文学。第三节,天体的起源和演化。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主要介绍牛顿“无限无边”宇宙模型及其疑难、爱因斯坦“有限无边静态”宇宙模型及其疑难、哈勃定律与大爆炸宇宙模型;
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先对星系及其类型作一简单的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三、恒星的形成和演化:具体介绍恒星的形成,表征恒星演化过程的赫罗图,恒星演化过程的三阶段,即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和恒星的三种归宿(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四、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主要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和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两部分内容;
五、地球的构造和演化:包括地球概况、地球的圈层构造和地球的形成和演化。
第五章,信息技术和激光技术。人类历史在经历了6000年的农业社会和近300年的工业社会以后,现在正在迅速走向第三个文明社会———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所谓信息技术,就是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技术。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导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第一节,微电子技术。
一、微电子技术的出现:具体介绍集成电路的诞生、集成电路的种类及其历史发展和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
二、微电子技术的应用。第二节,计算机技术。
一、计算机概述:具体介绍计算机的结构与功能、计算机的特点和计算机的历史发展;
二、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包括数值计算或科学计算、数据处理或称信息处理、实时控制或称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或称智能模拟等;
三、信息高速公路。第三节,通信技术。
一、电气通信:主要介绍电话通信和非电话通信及传真;
二、光纤通信:具体介绍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的优点、光纤通信的应用和发展;
三、卫星通信。第四节,激光技术。
一、激光与激光器:具体介绍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激光的特点、激光器的构造等内容。
二、激光技术的应用:概要介绍激光加工(包括激光铸模、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雕刻等)技术及其在农业、医疗、军事上的广泛应用。
第六章,空间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和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第一节,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与航天工程体系。
一、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具体介绍万有引力定律和三个宇宙速度;
二、航天工程体系:包括航天器、运载工具、航天器发射场、航天测控中心和用户地球站。第二节,运载火箭的研制和发展。
一、运载火箭的开拓者: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现代火箭鼻祖冯布劳恩;
二、战后火箭技术的迅速发展;
三、火箭推进的动力原理:齐奥尔科夫斯基火箭方程;
四、现代运载火箭的结构。第三节,航天器及其分类和发展。
一、人造地球卫星:主要介绍人造地球卫星的构造、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及其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的种类;
二、载人太空飞行器:具体介绍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
三、行星际探测。第四节,未来的宇宙开发工程。概要介绍卫星发电站、太空工厂、月球开发、飞出太阳系,移居其它星球等。
4.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探究 篇四
一、《艺术概论》课程作用
艺术概论是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概括地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侧重从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介绍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与鉴赏方法。是研究艺术及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艺术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提高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探索《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有效化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学要反映新时代发展的脉搏和旋律.最终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和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性的优秀人才。因此,推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推进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前提。
2、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建设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将过去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拓展为利用网络资源、网上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纲要和书目较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来选择学习内容,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感官的有效刺激。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学会学习,促进全面发展。面对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艺术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艺术概论的教学改革就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既能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又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真正使吉林艺术学院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
三、《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设计
1、实施“分级”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艺术学院分为表演类专业、造型类专业、综合类专业、成人艺术学习等。不同专业类型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使同一类专业中也有着细化专业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专业特色,进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概论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2、在教学目的上,不再片面强调建构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而是强调学生能通过学习艺术概论这门课程.能以所学艺术原理分析、解决具体艺术问题,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没必要按教材逐章节讲授,可以选择同学感兴趣的艺术问题,将艺术家的人格与艺术现象密切结合起来,把艺术作品也艺术家的创作联系起来。将理性化的艺术理论教学与感性化的艺术审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观看有价值的艺术多媒体资源包括有教学意义的影视资源,展开分析讨论和交流互动,使学生通过心灵、情感,包括人格的渠道进入到艺术发展的生命流程,感同身受优秀中外艺术家人格力量的浸染与震撼。使学生在对中外优秀艺术家的人格精神、审美形象和情感世界的全面把握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丰富教学实践,有组织地进行学生的展演活动和各专业学生之间的展演活动的互动。包括学生的展演活动的互相观摩和学生各专业的交叉。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弊端,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及发展趋势,改革被动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重新建立新型教学关系,改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方面的矛盾对立态势和敷衍态度。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帮助学生产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索,形成深刻的理论思辩,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全面发展,以新颍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回到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学功能。引领学生寻找知识海洋中的航标与源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术视野和思想视野。
(1)、建构和谐教学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这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重要,其实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为了改变紧张的教学气氛,更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更好完成理论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他们宽容和理解,多进行赏识和鼓励。艺术概论课堂对艺术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有共同关注的对象,能更好的拉近师生的关系,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
(2)、采用理论讲授与声像结合的教学方法。
艺术概论教学,可以利用学生们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形象教学辅助理论讲授的方式,来逐步形成学生理性思辩的思维模式。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进行声象展示,优化教学视听环境。这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艺术概论》教学长期以来因脱离实体而导致的对艺术对象描述及分析的“苍白无力”,学生对其理解易产生盲目性和偏差性的情况,又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欣赏到优质的艺术作品,并使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运用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美的鉴赏与分析,并据此引导学生尝试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动手撰写艺术创作申述和艺术作品品评等文章.以达到艺术基础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效果.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增强其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同时也了解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艺术实践中运用艺术理论加以引导。
(3)、网络教学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个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平台。艺术概论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只要条件许可,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网络艺术概论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方式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网络上对学习内容的讨论更自由,更开放,也可以有让更多的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刺激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思考。但网络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约束,需要学生自觉学习。所以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配合原有的教学方法,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形式要有集中,有分散;有讲授,有讨论。
(4)、实践性教学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可以把艺术理论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使学生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发现艺术理论的一些规律,使其学习到的内容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比如艺术创作理论、艺术作品理论、艺术接受理论等完全可以和学生的写生、演出、创作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要从生活走进课堂,又要从课堂走向生活。并从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学习,拓展学生思维,使其理论学习成为其真正的能力。当然实践性教学要信赖于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并要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实现的。
4、建设更新“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与内容。
“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材的更新建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的瞬间化,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化周期越来越短,学生在校期间所接收的专业知识常常在若干年之后就开始面临更新,为此。抓住教材内容的建设的十分重要.重新撰写一部既能体现艺术学科的整体风貌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符合不同学生文化背景和兴趣特点的艺术概论教材。力求使新编的艺术概论教材切实能达到:突破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突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5、考评方式创新
5.《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篇五
一、学分与学时
2学分。40学时(学期课)。二、二、授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三、三、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教学目的主要如下:
(1)(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影106年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提高电影文化水平,能在中学胜任电影鉴赏类课教学,并能指导中学生开展影评活动。
(2)(2)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四、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1、1、课堂教学:32学时
2、2、课堂讨论:1次(2学时)3、3、课外作业:2次
4、4、课后看片:不少于10部 5、5、课后辅导:每2周一次 6、6、复习考试:6学时 五、五、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1、课堂教学要精讲多问,运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学相长。
2、课外看经典影片、争议影片时,教师要随堂指导;看前有提示;看中有评点。
3、坚持质疑、答疑,每学期至少质疑每个学生一次;要求并检查学生写的看片笔记。
4、尽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做出全课程的课件。
5、鼓励学生写小品、演小品、拍小品,鼓励每个班成立影评小组,多给报刊投稿。六、六、考核方式
7、7、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40%。具体有课堂提问,作业,质疑,检查看片笔记,能在报刊发影评文章的,加分。具体形式由任课教师安排,每个学生应有3次以上平时成绩。
2、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60%,考卷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从题库中调一部分,任课教师现出一部分。考试形式:闭卷、开卷均可。七、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设置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了解电影艺术理论在艺术理论中的地位,与文学理论的关系。一、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二、二、电影理论应当进入高等师范大学课堂 三、三、学习《电影艺术概论》的目的 了解电影诞生及发展的历史 掌握电影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提高鉴赏、评论、创作电影作品的能力 培养电影教育、创作及理论人才 四、四、怎样学好《电影艺术概论》课
(1)了解电影是大众传播艺术,是舶来艺术
(2)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化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党的电影方针与政策。(3)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讲课、看片、读书三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联系
(4)养成写观影笔记的好习惯
第二章 电影诞生与发展(5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习了解电影这门“第七艺术”的诞生及发展概况,掌握电影的知识,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艺术观。一、一、电影的孕育 二、二、电影的发明 三、三、电影的发展
1、无声电影
2、有声电影
3、彩色电影
4、宽银幕电影
5、环幕电影、立体电影 四、四、世界电影发展简况
1、世界电影史的分期
(1)技术发明期(1832——1895)
(2)艺术形成期(1895——1912)(3)(3)文学确立期(1912——1927)(4)(4)艺术成熟期(1927——1945)(5)(5)继续发展期(1945——2001)2、2、电影大国电影简况
(1)法国电影
(2)美国电影
(3)苏俄电影
(4)意大利电影
(5)英国电影
(6)日本电影 五、五、中国电影发展概观
1、电影传入我国(1896)2、萌芽时期(1905——1922)3、混乱时期(1923——1931)
4、现实主义传统形成时期(1932——1948)
5、社会主义电影探索发展时期(1949——1978)6、社会主义电影继续繁荣时期(1979——2001)
第三章 电影的特性(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特性;了解蒙太奇及长镜头两种重要的电影理论。这是本课程之重点章,一定要讲深学懂。一、一、为什么必须研究电影特性 二、二、电影的特性
1、1、综合性 2、2、视像性 3、3、组接性 4、4、逼真性 三、三、蒙太奇论 1、1、什么是蒙太奇
2、2、蒙太奇的原理和功用 3、3、蒙太奇的种类
4、4、蒙太奇的理论分歧 四、四、长镜头论
1、1、什么是长镜头 2、2、长镜头的效能 3、3、长镜头的类型 4、4、长镜头理论评估
5、5、蒙太奇与长镜头的互补性
第四章 电影的社会作用(2学时)
[教学要求]这章与文艺的社会作用是相共同的,可以略讲,让学生自学,讨论。核心是要讲清诸社会作用之凝聚点是审美作用。讲信息作时时,可补充些信息论知识。一、一、对电影社会作用的基本认识
1、1、什么是电影社会作用
2、2、电影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巨大影响 3、3、电影对其他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二、电影的社会作用
1、1、教育作用 2、2、认识作用 3、3、审美作用 4、4、信息作用 5、5、娱乐作用 三、三、电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锐利武器
第五章 电影的制作(2学时)
[教学要求]这章主要介绍一部故事片的制作过程。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去电影制片厂参观。一、一、准备阶段
1、1、电影文学剧本 2、2、分镜头剧本 3、3、选择外景 4、4、物色演员 二、二、摄制阶段
1、1、准备 2、2、实拍 三、三、后期制作
1、1、剪辑 2、2、混录
第六章
电影编剧(3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文学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电影文学剧本的特点,电影文学剧本写作及改编之要求。提倡学生动手写小品,写电影文学剧本片断。一、一、电影文学是电影艺术的基础 二、二、电影文学的特点
1、1、视觉性 2、2、动作性 3、3、单纯性
4、4、组接性(蒙太奇)三、三、电影文学剧本的编写
1、1、精心选材,确定鲜明的主题
2、2、构思巧妙,突出主要人物性格特征 3、3、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环境造型 4、4、掌握蒙太奇思维与技巧 四、四、电影文学剧本的改编
1、1、改编的涵义 2、2、改编的原则 3、3、改编的方法
第七章 电影导演(3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是以导演为中心的艺术,导演的自身条件,职责与任务。一、一、导演的地位与作用 二、二、导演的个人条件
1、1、要敏锐
2、2、要有丰富的绘画、摄影知识 3、3、要有良好的文学及科学素养 4、4、要慧眼识人才 三、三、导演的职责和任务
1、1、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信任
2、2、锦上添花的构思与统率全组的阐述 3、3、写出分镜头剧本
4、4、选择并指导演员创造银幕典型
5、5、确保影片拍摄、制作各环节艺术质量 6、6、培养、形成并发展个人艺术风格
第八章 电影表演(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表演的发展过程,演员地位与作用,不同的表演类型与表演理论。一、一、电影表演的发展过程
1、1、无声片时期的哑剧表演 2、2、“明星制”的兴起 3、3、非职业演员的起用 4、4、表演的趋向自然化、生活化 二、二、演员的地位与条件
1、1、演员的地位 2、2、演员的条件 三、三、不同的表演类型与风格
1、1、本色表演 2、2、性格表演 3、3、结合表演 四、四、影响电影表演的戏剧表演理论
1、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 2、2、布莱希特的 3、3、中国戏曲的
第九章 电影摄影(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摄影的重要性,构图要求和摄影技巧。一、一、电影摄影师是电影主创人员
1、1、导演的主要助手 2、2、摄影班子负责人 3、3、摄影师的素养 二、二、电影画面的构图
1、1、什么是画面构图 2、2、画面构图的特性 3、3、画面构图的原则 三、三、光线、色彩与影调
1、1、景别
2、2、拍影角度
第十章 电影美术(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美术师的素养,电影美术的内容。一、一、电影美术的作用
1、1、决定一部影片的外部形成风格 2、2、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的环境 3、3、创造银幕形象 二、二、电影美术师的素养
1、1、要有丰厚的生活积累 2、2、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3、3、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三、三、电影美术的内容
1、1、环境造型 2、2、人物造型
第十一章 电影声音(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声音这个重要的表现因素的作用、类型。一、一、音响
1、1、什么是音响 2、2、音响的作用 二、二、电影音乐
1、1、电影音乐的历史 2、2、电影音乐的特点 3、3、电影音乐的作用 三、三、话音(人声)
1、1、电影人物话音的表现形式:对话、独白、旁白。2、2、电影对话的特征:动作性、性格化、生活化
第十二章 电影剪辑(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前辑的基本知识。一、一、电影是剪辑艺术
1、1、什么是电影剪辑 2、2、三度创作 二、二、剪接师的职责
1、1、导演的重要助手
2、2、蒙太奇处理的最后完成者 三、三、剪辑的原则
1、1、机械的流畅 2、2、戏剧性的突现 四、四、剪辑的技巧
1、1、无技巧剪辑 2、2、跳接
3、3、插用资料 4、4、用长镜头
第十三章 电影风格与流派(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风格与电影流派的涵义、形成及类型。开阔其学术视野,引发创新思维。一、一、电影风格
1、1、什么是电影风格 2、2、导演的个人风格
3、3、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 4、4、风格的类型 二、二、电影流派
1、1、什么是电影流派 2、2、电影流派的形成 三、三、世界主要电影流派
1、1、布列顿学派 2、2、电影眼睛派
3、3、德国表现主义派 4、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5、5、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6、6、法国“新浪潮” 7、7、新德国电影运动 8、8、好莱坞类型电影 9、9、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10、10、中国“左翼电影” 11、11、第五代导演
12、12、台湾香港的实验电影
第十四章 电影鉴赏与评论(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懂得电影鉴赏与评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电影评论的写作要领及基本样式。一、一、电影鉴赏
1、电影鉴赏的涵义
2、电影鉴赏的作用
3、电影鉴赏的过程
4、电影鉴赏中的共鸣 二、二、电影评论
1、1、什么是电影评论(电影读解)
2、电影评论的作用
3、电影评论的标准
4、电影评论的类型:复述式、评介式、立论式、驳论式、综述式、杂文式等。
5、电影评论的写作要领:了解电影特征,熟悉拍片经过,了解影片时代背景;把握影片总的倾向,重视艺术分析,形式多样,文风朴实。
八、学生自学内容(任课教师参考安排)
1、试述电影为何被称为“第七艺术”。
2、试读有关蒙太奇的一篇论文或专著。
3、试读有关长镜头的一篇论文或专著。
4、试读一个电影文学剧作。
5、试评一部中外经典影片或探索影片。
6、试读一部电影史。
九、重要思考题
1、1、电影理论课程进入大学课堂的重要意义?
2、2、新世纪电影文化的迅猛发展与大学生的科学的电影观? 3、3、电影的发祥地?电影的诞生日期?电影发明人?
4、4、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巴赞、卓别林、希区柯克、费里尼、伯格曼、蔡楚生、谢晋、李行、吴宇森、张艺谋、王家卫、科波拉、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等在电影史上的贡献。5、5、以《夏伯阳》、《列宁在十月》、《乡村女教师》、《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为例,说明苏联社会主义电影的成就? 6、6、以《现代启示录》、《魂断蓝桥》、《毕业生》、《泰坦尼克号》、《美国丽人》为例,说明美国电影的特点? 7、7、以《神女》、《渔光曲》、《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白毛女》、《小兵张嘎》、《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开国大典》、《周恩来》、《生死抉择》为例,说明中国电影的成就及优良传统? 8、8、电影艺术的特性?
9、9、爱森斯坦对电影理论的贡献? 10、10、巴赞对电影理论的贡献?
11、11、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的原理和功用?蒙太奇的种类?什么是长镜头?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关系?
12、12、电影编剧、电影导演、电影摄影师、电影演员的职责与任务? 13、13、电影美术、声音、剪辑的作用?
14、14、分析一部流派影片或一个流派导演。如分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又如分析张艺谋。
十、重要参考书
1、《马恩列斯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2、《党论电影》,列别杰夫编,时代出版社1951年出版
3、《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4、《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5、《电影理论基础》,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出版
6、《电影学原理》,李浃、吕亚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
7、《影视艺术教程》,黄会林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8、《影视艺术概论》,李泱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9、《影视鉴赏》。彭吉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10、《电影与电影艺术鉴赏》,张成珊者,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11、《电影的读解》,颜纯钧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出版。
12、《电影艺术新论》,潘秀通,万丽玲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出版。
13、《影视学教程》,舒其惠、钟友循著,湘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出版。
14、《怎样欣赏电影》,姜敏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出版
15、《电影剧作概论》,汪流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出版
16、《通向电影圣殿》,王迪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出版。
17、《电影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
18、《电影作品选评》,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
19、《电影文学引论》,李泱、孙志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20、《电影美学原理》,李泱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出版。
21、《中国电影发展史》(1、2卷),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出版。
22、《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1982年出版。
23、《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罗慧生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24、《世界电影鉴赏辞典》(1——3卷),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25、《电影美学》,巴拉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出版。
26、《电影是什么?》巴赞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出版。
27、《爱森斯坦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出版。
28、《普多夫金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出版。
29、《电影的创作过程》,劳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出版。
30、《怎样看电影》,詹姆斯·莫纳科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
31、《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顿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出版。
6.中国传统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篇六
课程编码:023134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专业、文化产业专业本科生 学 分:2学分 学 时:36学时 开设学期:第7学期
一、教学目的
《中国传统艺术概论》是文化遗产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艺术遗产的丰富多彩,这些传统艺术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是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有助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能够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中西方艺术存在的差异。
2.难点∶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学贯古今,会通中西,既保持自身的历史文化精华,又吸收西方的现代文明成果,努力建构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授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知识点和研究现状。讨论法:师生共同讨论如何在实际中学贯古今、会通中西。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内涵,懂得中国传统艺术的外延与内涵,掌握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艺术的态度。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与技能。
一、什么是艺术
1、“文化”界说
2、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3、“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二、什么是中国传统艺术
1、中国艺术
2、中国传统艺术
3、中国传统艺术的成就和特点
4、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艺术
三、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意义
2、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方法
第二章 中国书法(2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每一历史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一、书法的概念
二、书法的特点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四、中国书法简史
第三章 中国绘画艺术(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国画每一历史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并了解中西绘画各自的特点及不同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国画的概念
二、国画的分类
三、国画的特点
四、人物画介绍
1、《洛神赋图》
2、《古帝王图》
3、《步辇图》
4、《虢国夫人游春图》
5、《捣练图》
6、《五马图》
7、《渔翁渔归图》
五、山水画介绍
1、《游春图》
2、《潇湘图》
3、《古木怪石图》
4、《六君子图》
六、花鸟画介绍
1、《芙蓉锦鸡图》
2、《墨葡萄图轴》
3、郑板桥的竹子
4、《 八骏图》
七、中国绘画简史
1、原始社会时期的绘画
2、夏商周时期的绘画
3、秦汉时期的绘画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
6、辽金元时期的绘画
7、明清时期的绘画
八、中西绘画比较
1、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特点
2、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的原因
第四章 中国传统舞蹈(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每一历史时期舞蹈的特点。
一、原始舞蹈
1、崖画舞蹈
2、部落舞蹈
3、原始舞蹈的特征二、三代舞蹈的分流
1、表演性舞蹈的发端
2、纪功舞蹈的早期形成
3、《傩舞》
4、礼崩乐坏
三、汉代舞蹈的发展
1、俗乐俗舞
2、四夷乐
3、礼节舞和即兴舞
4、汉代著名的舞人
5、汉代国家乐舞机构
6、汉代百戏
7、汉舞的艺术特征
8、汉代舞蹈的艺术成就
四、魏晋南北朝的舞蹈
1、清商乐舞
2、胡乐胡舞
3、唐代舞蹈的奠基
五、唐代舞蹈
1、唐代宫廷舞蹈分类
2、其他表演性舞蹈
3、民间歌舞
4、乐舞机构和舞谱
5、唐代舞蹈的艺术成就
六、宋代舞蹈
1、队舞
2、故事歌舞
3、民间队舞
4、乐舞机构和舞谱
5、宋代舞蹈的艺术成就
七、明清舞蹈
1、礼仪宴乐舞蹈
2、民间舞蹈
3、戏剧舞蹈
第五章
中国传统音乐(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形制及特点。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
二、形成期的音乐
1、音乐的起源
2、先秦乐律学
3、古乐舞
4、西周的礼乐制度
5、形成期的代表乐器
6、音乐理论
三、新生期的音乐
1、乐府
2、歌舞音乐
3、乐器的发展
4、音乐理论
四、整理期的音乐
1、词调歌曲
2、乐器的发展
第六章
中国戏曲(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中国主要剧种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一、戏曲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2、特征
二、中国戏曲发展的过程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5、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6、徽班进京
7、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三、京剧
1、京剧历史沿革
2、京剧角色分类
3、京剧脸谱
四、豫剧
1、豫剧五大音乐流派
2、豫剧名家
五、越剧
1、经典剧目
2、越剧角色分类
六、评剧
1、评剧的形成
2、评剧的艺术特点
七、黄梅戏
1、黄梅戏的发展历程
2、角色行当
3、黄梅戏赏析
4、名人简介
八、昆曲
1、昆曲简介
2、昆曲剧目欣赏
九、样板戏
十、秦腔
第七章 中国传统服饰(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中国主要剧种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一、服饰的概念
1、服饰
2、服
3、饰
二、服饰的起源
1、实用需要说
2、性别遮羞说
3、审美装饰说
三、服饰习俗的构成因素
1、性别因素
2、季节因素
3、职业因素
4、实用因素
5、生产方式因素
四、中国古代对民间服饰的强权干预
1、对商人服饰的限制
2、对平民服饰的限制
五、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变迁史
1、原始时期的服饰
2、夏商周服饰
3、春秋战国服饰
4、秦汉服饰
5、魏晋南北朝服饰
6、隋唐五代服饰
7、宋朝服饰
8、元朝服饰
9、明朝服饰
10、清朝服饰
第八章 中国传统雕塑(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征。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的艺术风貌,以及我国四大石窟的特点。
一、雕塑的定义
二、雕塑的分类
三、雕塑的主要形式
1、圆雕
2、浮雕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分类
1、陵墓雕塑
2、宗教雕塑
五、中国传统的五大雕塑
1、陶雕
2、石雕
3、铜雕
4、木雕
5、泥雕 六、四大石窟
七、中西雕塑比较
第九章 中国传统建筑(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基本构建,掌握不同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中西建筑的不同。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
1、材料
2、主体结构
3、排列
4、平面布局
5、整体环境
三、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
1、台基
2、开间
3、大梁
4、斗拱
5、彩画
6、屋顶
7、山墙
四、不同类型古代建筑介绍
1、宫殿
2、园林
3、民居建筑
4、佛塔
五、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精神
1、群体的和谐性
2、组合的内向性
3、阴阳的融合性
4、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六、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第十章 中国传统饮食(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有一个清楚认识。
一、人类饮食生活的发展变迁
1、自然饮食阶段
2、调制饮食阶段
3、人类不同的主食民俗形成
4、食物加工技术的突破
二、我国饮食民俗的地方区域差异
1、不同区域的饮食资源差异
2、饮食习俗的地方区域差异
三、中国传统食文化的特点
四、中国传统茶文化
1、中国茶酒文化——儒道结合的中国人格
2、茶的分类
五、中国传统酒文化
1、酒的产生和发展
2、酒器、酒具的使用
3、酒与礼仪风俗
五、其他教学环节
1、学生在上课期间完成一篇作业,对本课程感兴趣的任何内容写出一篇小论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
2、抽调一两个学生讲课,师生共同点评。
六、考核要求
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综合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作业评定成绩,期末考核以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最终成绩采取百分制,平时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选用教材
自编教材
八、参考书目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石云涛著,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彭付芝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国传统文化通论》,赵洪恩、李宝席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国饮食文化》,吴澎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杜亚雄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金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楼西庆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
8、《中国传统工艺》,杭间,郭秋惠 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版
执笔人:李晓梅 审核人:石强 审定人:刘治立 时
7.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篇七
浙江电大责任教师 姚文华
一、课程简介
“艺术学概论”课程是2002年秋季开办的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管理和小学教育方向)的限选课程。它的文字教材名称为:《艺术学概论》,2007年春季启用《艺术概论新编》教材。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本门课程学习者的要求是: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了解并熟悉16类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其中录像课20学时,IP课程14学时,2002年秋季始开。2007春季开始使用更适应电大学生实际的经过改革的新教材《艺术概论新编》,同时配套编写《艺术概论新编学习指导书》,并开始建设网络课程。
二、教学说明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师范类学生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本课程在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艺术总论主要涉及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艺术种类主要涉及5大部类16门艺术;艺术系统涉及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的介绍。《艺术概论新编》具有“减少理论侧重实践”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建议
1、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要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
2、点面结合。本门课程涉及面广,教师要抓典型,切忌面面俱到。
3、深入浅出。因为学生的艺术层次不同,教师要照顾低层次学生,使他们切切实实学到一点,掌握艺术的基本规律。
(四)考核
考核为形成性考核,即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平时作业占40%,要结合电子邮件交流、网上自主学习、课程小组讨论来记分。期末考试为闭卷,占60%,浙江电大责任教师在期末临考时有“期末复习”在网上公布。
三、多种媒体资源
(一)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分为主教材和辅导教材。
1、主教材
主教材为《艺术概论新编》,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著。
2、辅导教材
《艺术概论新编学习指导书》,中央电大主持教师张瑞麟编。
(二)音像教材
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
(三)网上资源
网上资源主要是弥补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的不足,浙江电大以及基层电大针对学生学习及时提供重点和难点的辅导。
四、教学过程和学习支持服务
1.师资培训:浙江电大公布答疑时间和电话为基层电大责任教师辅导和答疑;
2.学习指南: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媒体手段的使用指导;
3.面授辅导:由基层电大自行组织对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辅导与答疑;
4.网上课程论坛:浙江电大和基层电大都组织相应的实时讨论和答疑活动,并安排基层电大教师、学生参加中央电大的实时讨论和答疑活动;
5.网上实时辅导答疑:中央电大主持教师或主讲教师每学期安排多次网上视频和文本实时辅导答疑,现场解答教师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浙江电大组织安排基层电大教师、学生参加;
6.电视直播课堂: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每学期的电视直播课堂;
7.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每学期安排四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既是考核的形式之一,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必须参加平时作业的考核,并随时检验学习的情况,以便发现不足,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8.网络教学:包括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媒体、作业、教学辅导、期末复习、IP课件、参考资料;
9.函授辅导:中央电大杂志社出版的期末复习指导;
10.实践教学:基层电大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社会实践活动;
11.考核:本课程为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
12.巡教:由基层电大组织管理人员巡教,及时检查教学情况和平时作业情况;
13.巡考:由浙江电大组织骨干人员到各地巡考,基层电大互派巡考。
【2、艺术学概论(教学考一体化)】推荐阅读:
艺术概论试题六07-21
艺术概论课程标准09-13
艺术概论复习整理10-06
艺术概论的复习题07-10
[美术]_《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08-04
体育艺术2+1活动总结08-29
第2节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07-09
南京艺术学院艺考报名开始 播音专业最热09-06
教学艺术试卷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