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荔波县委关于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2024-09-24

共青团荔波县委关于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实施方案(精选4篇)

1.共青团荔波县委关于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

*县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督查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首先,感谢您们对***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指导。自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以来,中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将开展此项工作与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领导干部集中下访活动等工作结合起来,从常学习、重民生、保稳定、树榜样四个方面入手,切实访民苦、解民忧、惠民生、增民利、促民乐,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达到了活动预期效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常学习,把握脉搏求创新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7月1日,全县集中组织收看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8月4日县委中心组又组织重温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会上,班子中心组成员均作了发言,县委主要领导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学、学坚持,要把加强学习“七一”讲话精神作为一种自觉追求和习惯,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增比进位,不断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从7月1日至今,就如何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全县共开展调研座谈10次,上党课5次,开展宣传6次,专题辅导31次。二是成立群工委和群工中心。在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下,我县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

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臵,及时出台了关于全县建立群众工作机构设臵的实施意见,于2011年**月**日挂牌成立了县委群工委、县群工中心。随后,全县10个乡(镇)成立了群众工作中心,县直各部门成立了群众工作分中心。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村(居)的群众工作相关制度、工作职责已规范上墙,群众工作正常运行。县委群工委和县群工中心的成立,对“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新载体。三是群众工作站工作有效推进。2009年9月,结合全县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我县率先在全省整县推进群众工作站的建设,自群众工作站建立以来,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效促进了基层群众工作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的发挥,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截止目前,群众工作站围绕“推进平安建设、提供便民服务、畅通信息渠道、促进和谐稳定”四项基本职能,共走访群众400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00余条,接待群众6万余人次,办理群众代办事项99000余件,接访各类矛盾纠纷6400余起,有效解决6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服务群众方式和基层执政局面的转变。

二、重民生,践行宗旨暖民心

以“干部下基层、作风大转变”等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全县400多名干部深入企业、深入项目、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学校等基层,着力解决基层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实

事。一是搭平台,广调研,深入一线解实情。以“百姓—书记县长交流台”、进村入户、走访慰问、“民情恳谈”、“记民情日记”等方式,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掌握第一手情况。“零距离”接触基层干部群众,帮助解决生产生活特别是就业、就学、就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县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已经深入基层开展工作时间513天、到基层蹲点调研291次、帮扶1048人次、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117个、协调帮扶资金298.1368万元、协调致富项目15个、协调技术和信息支持6次;制定完善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6个、结对帮扶制度15个、定期征求基层和群众意见制度5个、便民利民服务制度4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制度10个、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制度4个、信访制度4个、维护群众权益机制4个、执行机制4个、督办机制4个;深入走访群众432人次、处理重点信访件75件、参与分析维稳形势30次、排查了解矛盾纠纷73起、化解矛盾纠纷47起。二是抓帮扶、解难题,帮群众之所需。结合“四帮四促”活动的开展,县级领导干部按照《关于明确县委常委及其他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建立联系点的通知》明确的联系点扎实开展联系工作。同时,37名县级领导干部结合分工,在重点企业、重点园区或重点项目、农村基层建立了37个工作联系点,与1户困难党员或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科级领导干部也按照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自确立的联系点开展联系工作,与1户困难党员或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主动带头,经常率先垂范,带领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切实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截止目前,全县各级各部门邀请专家作专题辅导31次,帮助基层全面总结工作271次,帮助基层熟

悉掌握省委战略部署201次,组织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等各类教育培训243次,帮助制定发展规划或发展目标216个,提出指导意见510条,提供项目支持98个,落实帮扶资金1164.05万元,提供人才支持73人,提供技术支持84项,提供信息支持351条,帮助解决具体难题729个。三是抗大旱、保民生,急群众之所急。自今年干旱发生以来,我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截止8月29日,全县因旱受灾人口163399人,因灾造成人畜饮水困难4.6万人、1.8万头畜,农作物受灾面积13767公顷,其中成灾面积8180公顷,绝收面积2653公顷,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347万元。干旱发生后,县委、县政府把抗旱保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办公会、专题研究抗旱事宜,并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全县抗旱工作。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派出农技人员,采取农机具抗旱、技术抗旱、送水、改种、有序组织务工等,引导群众科学抗旱和生产自救。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亲自组织工作队,积极带头深入旱灾第一线抗大旱、保民生。积极动员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投入到全县“抗旱救灾保民生”工作中,成立了全县创先争优.抗旱保民生党员志愿者突击队,“百名科级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抗旱保民生”活动正在把广大干部引向我县抗旱救灾保民生工作的第一线。截止8月29日,全县累计投入抗旱经费300多万元,投入抗旱机具300余台次,计划打井7口(其中:1口已出水,2口正在打,其余待专家考察后实施),组织送水1000余车次,缓解了4.6万人、1.8万头畜饮水困难。

三、保稳定,化解矛盾促和谐

8月9日,县委召开全县群众工作推进会,对酒博会暨投洽会的信访维稳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8月15日,我县再次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信访维稳工作。并传达贯彻落实8月14日省委常委(扩大)、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两个会议精神,特别是传达贯彻***书记、***省长、***书记、***市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剖析、分析***信访维稳面临的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找准方向,明确抓手。同时,对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会后,全县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开展了“端正执法思想、转变执法作风、规范执法行为”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深刻吸取安顺“7〃26”、黔西“8〃11”等重大群体性事件的教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俯身听民意。2011年3月23日,我县下发了《关于开展“领导下基层、作风大转变”的通知》,要求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一线了解实情、在一线发挥作用、在一线解决问题、作一线民情日记。全县县级领导主动率领分管联系部门负责人、科级干部主动带领办所站负责人及有关人员深入到乡镇、村组(社区)、企业开展“三问”活动。一问群众生活状况,了解询问群众及其家庭成员的学习、医疗、就业等基本情况,重点走访党员干部户、信访对象户、矛盾纠纷户和生活困难户、致富带头人等,详细登记走访时间、走访对象、家庭情况和存在困难等情况;二问生产发展需求,了解群众在发展生产上的所需所想,并给予科学指导;三问群众对村(社区)干部满意度,询问村(社区)干部在开展工作中是否公正公平,存在不足,给予警示教育。

各级领导干部端正态度、放低姿态、放下架子,时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第二,全力促和谐。近年来,我县通过和谐***的建设,信访维稳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9年,我县被授予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和“无毒县”称号。2009年以来,我县群众安全感均超过90%,并逐年提高,群众安全感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全市前茅。今年上半年,全县公检法司干部以四百活动为载体,主动进村入户开展了征求群众工作和社会治安防范等社情民意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使我县的群众安全感上升为94.7%,位列全市第一;为了巩固和谐***建设成果,我县继续加大了信访维稳工作力度:一是完善工作机制,规范运作程序。我县坚持把群工委和群工中心作为调节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终点站”。县委群工委、县群工中心挂牌成立正式运行以来,我县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率先在全省制定出台了《*县信访事项代理制度(试行)》。目前,正在制定和修订《关于维护*县群众工作中心正常接访秩序的规定(试行)》、《*县群众工作中心进驻人员选派办法(试行)》、《*县群众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县群众工作三级调处制度(试行)》、《*县关于建立化解社会矛盾风险保证金的规定(试行)》、《*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试行)》、《*县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登记制度》、《*县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县群工中心派驻单位和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县领导干部集中开展下访活动制度》等多项制度,以此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机制,规范我县群众工作的运作程序。二是注重源头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市委

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下访活动的通知、领导干部包案制度,紧紧围绕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要求,出台了《*县关于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和集中一段时间开展下访活动的通知》,并按要求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分解表。另一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杜绝我县在酒博会暨投洽会和九运会期间出现群众上访,县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县委群工委、县群工中心提前安排,排查化解了大量涉及征地补偿、矿群纠纷、劳动社保、折迁安臵、涉法涉诉等方面引发的信访矛盾。同时,结合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接访、走访、回访“三访”活动,对排查出的信访案件全部实行领导包案、限时化解。目前,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443件,其中已处理350件,正在调处93件;深入走访群众1117人次,对重点排查出的23起矛盾纠纷,通过领导包案,已成功处理13件。三是坚持领导定期接访制度,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一方面,继续坚持每周三县委、县政府领导接访活动,并将接访领导、时间等相关信息向社会公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另一方面,在日常接访、办信过程中,及时引导当事人进入调解程序,分流指派到相应的窗口部门,将矛盾纠纷在县群工中心就地化解,耐心做好群众疏导工作,让上访群众满意而归。四是认真做好信访代理工作。一方面,建立信访代理员队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事项代理工作原则和《*县信访事项代理制度(试行)的通知》精神要求,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设立了信访事项代理员。如县总工会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关于建立职工信访代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并做到“机构、责任、制度、人员、经费”五落实。另一方面,加强管理。

建立了信访代理员数据库,并对信访代理员职责、代理程序、代理工作经费、考核奖惩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目前,全县共有信访代理员660人,其中:县群工中心15人,县直部门群众工作分中心65人,乡(镇)群众工作中心101人,村(居)群众工作站479人。同时,在部门、乡镇、村(居)选拔“两代表一委员”、“ 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建立信访信息员队伍,努力增强信访维稳工作力量。建立了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实行信访动态信息每日“零”报告制度,加强信息工作,努力构建信访信息网络,及时掌握了解全县群众工作动态。

四、树榜样,转变作风接地气

(一)让“一把手”成为“一面旗”。“一把手”就是一盏灯、一面旗。工作开展得如何,“一把手是关键”。*县党政“一把手”以创先争优、“四百工程”等活动为载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转变作风,经常深入一线访民苦、办实事、做好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自7月1日以来,我县党委“一把手”到基层开展工作24天,解决困难和问题28个;政府一把手到基层开展工作23天,解决困难和问题26个。

(二)把“面对面”作为“必修课”。一是要求党员干部乐于“面对面”。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基层是重点、基层是难点、基层是热点、基层是关键的意识。时刻把基层挂在嘴上、放在心上,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冷暖为念。全心全意把群众的“忧”放在心坎上、臵在心窝里,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在群众所需之时、所盼之处。二是要求党员干部勤于“面对面”。要求领导干部要改进作风,常常到基层走一走、转一转、看一看,实地调研、实地考察。不能光凭一时的

热情和靠临时的突击,要求领导干部眼睛向下看,双脚往下迈,身子往下沉,扑下身子常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把党的政策和致富信息送下乡去,真正在干群之间拆除“隔离墙”,架起“连心桥”。截至目前,在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共派出干部8000余人,干部下基层30天,干部下基层10692 人次。三是要求党员干部善于“面对面”。要求领导干部以“群工委”、群众工作中心、群众工作站等为载体,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虚心拜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聚百姓良策,切实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创造性开展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通过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总结出如下几点体会:

——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干部下基层,是创先争优的具体体现,集中解决了群众普遍关注、长期难以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惠及了广大农民群众。

——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加强作风转变的重要途径。干部下基层活动既为机关干部经受实践锻炼、增长知识才干搭建了平台,又为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创造了条件,是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干部下基层活动是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在这次下基层活动中,各级干部诚心实意为基层解难题,把群众当前最盼、最怨、最急、最难的事作为工作重点,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难、行路难、用水难等实际问题,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在这次下基层活动中,广大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乡村理清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增强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还通过三级干部联姻帮扶助农、联手共谋发展,进一步凝聚了工作合力,在全县上下营造了锐意创新、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为服务“两加一推”,建功“十二五”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

五、下步工作打算:

我县“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开展不仅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也教育和提升了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为民办事的能力,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以更扎实的作风,更有力的措施,更十足的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一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让基层一线成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查民情、听民意、解民忧。让党员干部把下基层干实事当作一种自觉、一种追求,让基层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舞台。

二是进一步为群众谋幸福,让党员干部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坚持人民公仆为人民的理念,鼓励党员干部争当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多为民谋福利、谋幸福,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让和谐***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按照“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原则,清醒认识信访维稳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巩固和谐***建设成果,让和谐***真正成为全县26万人民的幸福家园。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2011年8月31日

2.共青团荔波县委关于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二

稳工程和“三项活动” 工作

汇报材料

根据全县万名干部下基层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乡以“关注基层,惠及民生”为主题,树立“真诚服务人民,真心帮助群众”的理念,坚持“领导带动,全员行动,左右互动,上下齐动”的工作原则,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扎扎实实推进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初见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和县下派工作组紧密协作,确保工作开展出实效。

9月20日,纳雍县委、畜牧局一行8人,在乡主要负责人陪同下,深入昆寨乡郭家冲村寨开展调研工作,为此村经济建设发展理清思路,排忧解难。

进入郭家冲村,县领导一行到郭家冲村小学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对学校厕所修建提出建议,就郭家冲村人畜饮水水源选址等事宜进行设计规划,纳雍县畜牧局还专门为郭家冲村送去了两万斤优质洋芋种,解决资金5000元扶持郭家冲村,用于种植大蒜购买蒜种。

二是以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为重点,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到最基层。

通过深入走访群众、召开矛盾分析会、发放工作联系卡、设立群众诉求接待点,认真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突出问题及群众反映的诉求,进行梳理汇总,逐

一建立台账,并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协调相关部门,明确具体责任人和解决问题的时限,逐一将问题解决。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为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三是紧紧围绕转变作风,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确保干部队伍工作作风硬。

我乡紧密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按照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关要求,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在实干中转变作风,让工作小组干部面对面贴近群众、心贴心帮助群众、零距离服务群众,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转变思想观念、增长能力才干、培养优良作风。

四是紧紧围绕“四帮四促”,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

我乡充分结合“四帮四促”活动的开展,发挥工作小组干部在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整合和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为基层出主意、找项目、帮技术,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问题,解决好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广大农民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多解难事。

五是完善制度,强化督查

(一)健全完善制度。我乡针对这次工作要求,制定了专项工作制度3项,修订老制度15条,确保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的有序推进。

(二)加大督查力度。我乡成立万名干部下基层专项督导组,由纪检组牵头,负责日常的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工作。目前,我们督查

5次,发现了4个方面问题,现已报告县学习实践活动,正在逐个落实。同时发督查通报2期,开专项工作会2次,确保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存在不足和问题

一、个别单位和个人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思想麻木不仁,政治敏锐性差。

二、文化市场管理力度有待加强,特别是网吧接纳未成年屡禁不止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反响。

三、个别干部深入基层不实,敷衍塞责,作风漂浮。

中共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委员会

3.共青团荔波县委关于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三

王鹏多措并举建设向阳村

王鹏,男,197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层台镇人大主席。多年来,王鹏同志爱岗敬业,注重学习,勇于创新,廉洁奉公,坚持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011年以来,王鹏带领向阳村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就“五园新村”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召开群众会6000余人次,把建设“五园新村”的政策交给群众,激发向阳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逐户调查农户房屋结构和各通组路和串户路情况,并排板定夺维修改造新建房屋、硬化路面。组织能工巧匠300余人次到其他乡镇学习借鉴新农村建设和黔西北民居改造和修建,为向阳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修路和建房的过程中,王鹏同志带领村支两委人员亲临现场化解矛盾,在整个建设的过程中,调处矛盾上百余起,为新村建设顺利完成起到重要作用。在修路和建房的过程中,随时给群众灌输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工程完工,全村并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且建设质量均达地市要求。

通过以上举措,向阳村房子一幢比一幢修得漂亮,道路一条比一条硬化得美观。截止10月30日,向阳村完成危房改造69户,生态文明家园建设536户,全部按黔西北民居风格修建。硬化同组路5公里,串户路17公里,覆盖全村 1

10个村民组,780户3426人,院坝硬化万余平方,涉及500余户。

4.共青团荔波县委关于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实施方案 篇四

活动为契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我县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试验区中部,全县总面积3505.21平方公里,总人口101.28万人,辖34个乡(镇)357个村(居),其中一类贫困乡4个,一类贫困村115个,二类贫困村113个,三类贫困村9个,贫困村占35.29%。在建工业园区3个,省、地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及1000万元以上非省、地重点项目共174个。我县在作风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开展的基础上,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抓手,以“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以下简称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化帮促活动。把活动开展作为解决困难问题、转变干部作风、促进和谐稳定、推动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破解发展面临的难题,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止9月底,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58.1亿元,同比增长17.8%;完成财政总收入14.32亿元,同比增长76.3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4亿元,同比增长118.2%;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5亿元,同比增长46.8%。《贵州日报》、《毕节日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等对相关工作作过报道。

二、主要做法

(一)整改作风,沉入底层

一是深入整改工作作风。制定下发一系列关于作风建设的文件规定,建立作风建设年联席会议制度,迅速启动作风建设,在全县掀起作风整顿的高潮。印发《大方县公职人员行为规范十不准》和省“四要十不准”等25000多份发放到干部手中。专门抽派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帮促情况、服务情况等进行明察暗访,对违反县“十不准”及省“四要十不准”的及时公开曝光,限时整改。将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干部实绩考核和考察干部的重要平台,为活动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确保干部沉到底层。建立和完善相关帮促制度,各单位“一把手”主抓,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带头深入一线,做到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下派工作组每月到联系村、社区、企业、项目等开展工作不少于10天。建立帮促工作管理台账,实行干部到村工作情况纪实制度和情况反馈制度,一周一调度、一月一小结。全县参加活动的干部共计13855人,其中县级领导干部39人,乡科级领导干部人1077人,一般干部职工12739人。

(二)强化重点,确保实效。一是强化工作重点。坚持把群众和企业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和企业的发展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和企业的难题作为“第一抓手”,重点围绕提升发展能力、维护和谐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排查群众和企业的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在活动中,县下派工作组357个,实现了全县村(居)、园区挂帮联系全覆盖。各工作组到村(居)、园区开展工作11334余人次,深入走访群众27556余人次,排查了解矛盾纠纷441起,化解矛盾纠纷403起。二是确保帮促实效。重在以帮带促,将“帮”转化为帮促对象发展的内驱力,在发展中来检验“帮”的实际成果。帮助村(居)、企业拟清发展思路,激发帮扶对象的发展潜力,形成帮促发展、实现跨越的新局面。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帮促活动,使帮促出成果,发展提速,转型加快,群众得实惠。

(三)打造示范,树立典型

一是县领导联系示范。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及县委常委挂任村(居)党组织“第一书记”,为村(居)“量身”制定发展规划。“第一书记”通过深入村(居)、农户,围绕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等,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增强“造血”功能。“第一书记”累计深入所挂任村(居委会)开展工作216次,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34场(次),帮助村(居委会)查找突出问题262个,提出合理化建议287条。县领导联系工业园区制度,为工业发展问诊把脉,共计联系重点企业9个,重点园区3个,重点项目46个。二是树立发展典型。松树村:摸索出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机制,通过集团式帮

3扶,开发式扶贫,“造血式”发展,预计今年该村人均年收入将达到5000元。冷底村:制定了“样板带动、龙头牵动、规模推动、各方互动”的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成了远近闻名的“菜篮子”。黄泥社区:成功引进了投资1000多万元的“百里花”食品公司,带动当地辣椒种植业发展,解决了2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穿岩村: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示范样板,探索出一条“以林克石”、“以药治石”的石漠化治理新路子。大坝村: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新开村:“全国民族运动会•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药品食品产业园区:开发园区内砂石资源,累计创收2000多万元,投入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建设资金压力,生动诠释了“自力更生”精神。

三、主要成效

(一)在引领发展上见实效。

采取“保姆式”、“代理制”、“帮办制”等帮扶服务方式,积极帮助基层和企业制定符合实际、突出特色的发展规划和目标。“第一书记”深入村(居)实际,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特”;县领导联系园区,服务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活动开展以来,村(居)结合自身优势,在扶贫开发、产业结构调整、民生事业覆盖、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帮助基层争取项目162个,协调解决资金7699.72万元,协调

4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1398.49万元。联系园区工作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76个,签约总资金235.4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4.27亿元。

(二)在推动项目建设上见实效。

通过建立“一个项目(企业)、一个推进小组、一套具体推进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由联系帮促的县领导牵头,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去年12月份以来新开工项目11个。四川蓝雁集团农牧综合开发、大方安泰建材商品砼等一批重点项目企业进驻园区;启动建设成贵快速铁路、隆黄铁路大方段建设项目、机场高速公路项目、大方县人民医院二期工程项目、大方镇第六小学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

(三)在破解发展难题上见实效。

制发了《民情纪实手册》1500册,为活动建立民情台账。活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解决突出问题1143个,化解矛盾纠纷932起,协调督促办理审批事项432件,宣讲、作专题辅导报告438次,帮助制定发展规划43个。县领导牵头带领职能部门深入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398人次。通过大胆探索更加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基层科学发展的问题。

(四)在促进改善民生上见实效。

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村窜户慰问困难党员、5

贫困群众5635人,帮助解决困难问题3082个,帮助办理实事1623个,培训农村党员群众人员4455人次。全县新增农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0个,新增茶叶面积1.02万亩,种植蔬菜34.01万亩,中药材种植5.6万亩;促进384名就业困难对象就业,将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调整到18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调整到1180元/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302元,同比增长17%。在抗旱救灾工作中,加大劳务输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105人,培训城乡劳动力8期4715人,转移4385人,增加劳务收入。

上一篇:建筑企业年终总结会总经理报告下一篇:吴起宜兴小学篮球兴趣小组活动计划